习作6教学反思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习作6教学反思(共9篇)

习作6教学反思 篇1

一、准确定位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基础。

本次习作练习,教材有两段话,一段为引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第二段话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编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人物可以是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从中挑选出一两位,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中年段习作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位孩子都尝试自己设计一位卡通人物,再选用卡通人物编故事。

二、激发习作的兴趣是习作教学成功良好的开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了能在开课就吸引学生的目光,整个教学的设计均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展开,我们精心设计了卡通人物猜猜乐――卡通人物大聚会――创意大比拼――卡通新剧场等游戏环节,吸引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习作。

习作6教学反思 篇2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第二学段习作“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针对该要求拟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放在首位。

2.遵循中年级习作时由说到写再到说写结合的思路, 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把心中所想, 用生动活泼的文字记写下来, 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下, 做到“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创编一个故事, 用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作主人公。

2.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现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点睛, 诗句导入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故事呢。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兔死狐悲

井底之蛙 画龙点睛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 说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3.发现了吗?这些词语或诗句里都有动物的形象, 这些动物有时被赋予人的特征穿插在故事中, 便有了很多卡通人物了, 瞧, 他们来了———

【点评: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 一行诗句就是一串画面。成语和诗句的出现, 使课堂顿生想象的活力, 为创编故事作了良好的铺垫。引路, 使学生进入一种文化情境中, 可强化课堂的语言交际氛围, 一方面为学生积累了语言的素材, 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编故事的热望。】

二、重温“卡通人物”, 激情引路

课件展示图片

1.这是一群住在卡通王国里的快乐的小精灵, 他们模样各异、奥妙无穷, 来,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和相关的故事情节。

3.引导思考:故事讲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欣赏了这些故事, 你有什么收获?

4.让我们一起用热切的声音呼唤他们的名字。

【点评:熟悉的卡通形象, 趣味盎然的画面, 亲切的交流话题, 唤醒了学生的已有记忆。】

三、大胆想象, 再创故事

1.今天我们也来发挥想象, 编一个“狐假虎威”后传。自从上次老虎被狐狸耍了以后, 一直想要报复狐狸。有一天, 老虎在森林里又遇到了狐狸———于是就发生了新故事。

2.引发学生想象几种可能的结果并分组根据自己的设想表演:

(1) 结果一:狐狸再一次利用了老虎的威风……

(2) 结果二:老虎发现上当受骗了……

(3) 结果三:狐狸最终没有逃脱……

……

3.学生表演, 引导评价:哪一个故事编得生动有趣?

【点评:在创编的实际练习中练习创编故事, 巧妙地进行了创编故事的方法训练。通过以演促说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故事说具体了。】

四、用卡通人物, 自由创编故事

1.我们这一课回忆了不少卡通人物, 这些卡通人物, 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觉得故事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写得这样有趣?

2.现在, 放飞你自己的思绪, 从这些卡通人物中挑选一两个进行想象, 还能想到哪些与他们有关的不同的故事?

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 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为什么这样取名?

4.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引导学生整理思路, 编出的故事要体现人物个性特点。

5.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

教师读范文, 学生再评点。

【点评:讲解、练习、评点、示例相得益彰, 引导学生想象中充实内容, 讲练中学写, 点评中悟写, 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体裁的认识。】

五、快速行文, 一气呵成

1.听了你们精彩的故事, 我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 还等什么?让我们把他们都写下来吧!注意叙述要清楚, 内容要生动。下面, 请大家拿起笔来, 当一回童话大王吧。

2.学生习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奇妙联想, 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 自定题目, 完成初稿。

3.老师巡视指导,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生习作, 师巡视指导二、集体会诊, 修改作文1.挑选学生的两三篇习作, 组织评议修改。评议标准:

(1) 读一读, 是否有错别字, 语句是否通顺。

(2) 听一听, 故事是否有趣, 个性是否鲜明。

(3) 评一评, 想象是否丰富, 故事是否有意义。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作文。

3.根据学生的评价, 学习别人的优点, 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次创作。

4.修改之后, 读给同桌听, 再互提修改意见。

游戏习作教学及反思 篇3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 “动”起来,兴奋起来,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然后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设计理念:

加强生活与习作的联系,让学生言之有物,从段到篇,降低习作难度。学生边游戏边体验,先体验后习作,寓指导于游戏之中,做到指导无痕。先玩后说,先说后写,言之有趣。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用笔记录生活。

教学目标:

1.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2. 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周围环境等。用词准确,真实具体地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确定写作素材

1.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写板书,抬起手,准备好了吗?(板书:游戏)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想起你平时玩的哪些游戏?玩的时候心情如何?你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出你特别想玩游戏?(渴望、盼望、期待、迫不及待、梦寐以求)

2. 这普普通通的两个字,让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的想法,同学们,有想法就要及时记录下来,两三句话就行。在写的时候把第一行空出来,从第二行开始写,开头空两格。

3. 交流学生习作。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短短的几分钟,你们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很好!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二、 创设情境,抓住内心感受

1. 出示数字,展开想象。再看老师写什么?眼睛盯住了。(板书: 24)

2. 同学们,看到老师写了大大的2和4,你有什么疑问?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说得非常好)

3. 老师又要写什么?请看!(板书符号:+-×÷)上面是数字,下面是符号,你又有什么疑问、想法?你能想到老师准备做什么吗? 同学们的脑海中有了大大的问号。

三、 明确游戏规则

1.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数字游戏,想玩吗?(板书:数字)

2. 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了解了你们的心情。告诉大家,当你听到老师说要和你们一起玩游戏时,你的心情如何?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你此时的高兴心情?(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此时,你最想和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 老师感受到你们是迫不及待地想玩这个游戏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规则,游戏也是如此,那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给出四个数字,四个数字要全部用但不能重复用,你再用上“+-×÷”运算符号中的一个或几个符号,“+-×÷”符号可以重复用,最后计算出得数为24。可以同桌互助,也可以几位同学合作完成。

4. 指名一生读游戏规则。

5. 老师还要提醒你们:一定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去用心体验,记住了吗?(板书:看 想 观察 体验)

6. 请各小组准备好,游戏马上开始,请看题。老师想请问一位同学:刚才教室里静悄悄的,你的心跳如何?为什么?你的眼睛在干什么?想看到什么?心里想什么?你看到其他同学的表现了吗?

四、 指导写作

1. 游戏正式开始。出示“1 2 3 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说话:这么快就算出来了,想说些什么?老师数字刚一说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看到大家争着回答,在这时候,你心里怎么想?你认为这道题怎么样?太简单了,看来做这道题对你们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还可以怎么说?(易如反掌、小菜一碟、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不加思索)想挑战有难度的题目吗?为什么?出示“3 8 3 8”,你认为这道题如何?你们是百思不得其解,还能怎么说?(一头雾水、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冥思苦想)难题算不出来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这道题目,你们目前还不能解决它,但是,只要努力学习,等到五年级时就会找到答案的。听了老师的话,你有话想说吗?原来数字也不是这么简单的,真是学无止境呀!

2. 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这“3 8 3 8”数字背后的故事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三八”妇女节,当时,我的儿子刚上小学五年级。中午,儿子放学回到家,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要送您一份礼物。”于是,他认真地运算着,他说:“妈妈,这道题很难,好多同学都放弃了,可我没有,我是想了好多天,才做出来的。我没钱给您买鲜花、买礼品,就用3和8组成的算式作为礼物送给您。妈妈,祝您节日快乐!”当时的我呀,真是热泪盈眶!每当看到数字3和8,我的心呀总是暖暖的!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有话想说吗?你有话对疼你爱你的妈妈说吗?

是的,孩子们,我们从简单的数字中看到了“不简单”,从开心的游戏中也能悟出一些道理。请你们用心地记录这一切吧!

3. 写一写。请你写一个片段。把刚才游戏过程中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注意与上文要衔接好。

4.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不停地巡视并鼓励:“对!”“很好!”“真好!”“聪明的同学!”“头也不抬地写。”

5. 师生评析,重点点拨,朗读片段,共同赏析。

师抽取了两篇,评析:“注意,这个动作写得非常好,很细致,贴切。”“这是他内心所想的话,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了,非常好。同学们注意观察、留心体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五、 拟题目

1. 同学们,你们的内心呀,一定还有很多的想法、收获。这就是文章的结尾,你想为这篇文章写一个什么样的结尾呢?

2. 刚上课时老师让你们写作文空了一行,第一行准备写什么?是的,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题目是管住文章的法宝,你能为这次作文取个什么题目呢?题目写在什么位置?

3. 出示教师范文。同学们,老师也写了一篇作文,想看看吗?你们可要帮助老师修改。

六、 总结完善

请大家课后把文章补充完整,并好好地修改。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或是因为它蕴含着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遐想,触动了你的情思。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去体验,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体验,老师非常开心!孩子们,你们开心吗?你们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下课!

教后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我让学生能够边看边玩边听边说。在每一个部分开始或结束时都让学生谈体会,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设计现场采访:告诉大家,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感觉怎么样?心里想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写起作文来,自然是得心应手。在愉快而又激烈的游戏过程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玩中,而是在玩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他们在玩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我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开始游戏,到结束游戏、接受老师的采访,以及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处处都是观察,处处都在留心,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在游戏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想有所体验。游戏体验使学生的习作有了“源头活水”。通过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作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而且都是有感而发。

习作6教学设计 篇4

1、练习缩写。

2、缩写课文《小丑的眼泪》,字数不超过400字。

教学重难点

不改变原文的.主要意思,抓住课文的主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明确写作内容

1、缩写《小丑的眼泪》,不超过400字。

2、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语言简洁、明了。

三、复习课文,确定重点

1、按课文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无法欣赏小丑表演的盲女孩引起小丑的同情。

经过:小丑到女孩家中为女孩表演。

结果:小女孩知道小丑是怎么回事,小丑流下了眼泪。

2、确定缩写的主干

小丑为小女孩单独表演并成功是主干,跑马道上,小丑的表演情节是枝节。

3、提出缩写要求。

4、教给缩写方法:并、删、改、换、留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6教学设计 篇5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6心力 沈惠勤【教学目标】⒈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⒉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重点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⒈出示挂图激趣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⒉聊一聊,说一说。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⒈瞧一瞧,说一说。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⒉猜一猜,议一议。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⒈想一想,说一说。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⒉议一议,比一比。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习作6教学反思 篇6

习作指导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了四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进行讨论,练习写作。它不是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第一种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有什么看法,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经过写下来。第二种是留心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先整理,再写下来。

教学目标 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2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自己谈话。

二 新授

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

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

是哪两种方法。

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组织讨论。

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8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

三 学习两种方法练习习作

1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那么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来。

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四已经学过。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就要把书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文章。

四 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讨论经过写下来

有详有略、具体

习作6教学反思 篇7

写好一个人,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好”到什么程度, 难以合理定位, 通过张化万老师提供的针对同一题目分别出自四、五年级学生之手的两篇范文的对比, 我们便可以清晰看到, 同一习作内容, 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要求。三年级学生曾经写过人, 有教师对三年级学生就提出了写好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甚至是心理活动的要求, 四年级再去指导这些描写, 有必要吗?指导后又有哪些提升呢?事与愿违, 即使到了五年级还是有很多学生写不好人。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是否犯了一个错误——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我这节课来讲, 我在试教时发现, 大部分学生观察视频的时候, 会忽略人物神态、动作的细微变化, 只关注旁人的表现, 稍好一点的会用自己已储备的语言来表达, 不善于用准确、精妙的字词来表达某一动作、神态。正如张化万老师所说, 四年级学生动态观察能力薄弱, 观察点是单一的。可是我们硬要学生细细观察、细细刻画, 都是拔高要求, 勉为其难, 致使写人的作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本着这样的思考, 从确定上课内容到进行展示, 一路下来, 我最深的感受是:习作教学指导要贴近学生思维, 这样才能确保班里的中下学生也能有效吸收习作技法。因为我们开展习作专项能力训练的初衷是为习作教学保底服务, 为大面积提升习作质量保驾护航的, 而不仅仅是培养写作尖子生。为此,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 目标定位要降低。切莫随意拔高教学目标, 高要求会扼杀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潜能。我在这节习作课中不要求学生细细刻画人物的一举一动, 也是对学生思维的尊重。我原本设计的本次专项训练的名称是《选择典型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显然“突出人物特点”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偏高了, 这是对五、六年级学生的写人要求。考虑到这一点后, 我又将专项训练名称改为了《用典型事例写好一个人》, 我认为, 改的不只是个名称, 更是目标定位的下调。

2. 课堂容量要低。课堂容量一旦太满, 就会冲淡教学重点, 学生不易消化吸收。比如我第一次试教时安排了这样一个内容:根据学生写事情过程中容易就事论事、丢失主人公的问题, 设计让学生找回事件中丢失的主人公, 再进行合理选材把事例写具体, 继而突显人物品质。试教后发现学生学得比较累, 那么多条“鱼儿”都要抓, 到最后一条也抓不住。

3.教师指导姿态要低。课堂用语中, 教师给学生提要求时、小结学习方法时, 一定要去掉如“典型”“特点”等学术化、概念化的语言。对这些高深莫测的词汇学生会望而生畏。比如我就对两个练习所提要求的语言做了一次改动。原先是冷冰冰的 “根据人物特点, 请选择合理的事例”, 稍作改动后变为“下面哪些事例能表现李老师关爱学生?”这样感觉难度就降低了。

习作6教学反思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6单元第2课,以介绍“家庭成员”为主题。本节课词汇量较小,但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增强。在获取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掌握名词所有格及人称代词等重点语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词汇:bank, hotel, put, money, sleep, during, vacation, doctor, clerk, near, drive, busy, store.

(2) 短语及句型:only child, high school, a lot, live with, drive to, be busy doing something, there be.

(3) 语法:名词所有格及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

2.技能目标:

(1)掌握单词。

(2)熟练掌握本课的日常用语,能够流利地运用这些日常交际用语进行交流。

(3)能够正确写出本单元的单词和重点词组、句子。

(4)能够看图写句子,简单陈述课文,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相互了解、交流和关爱。

三、教学重难点

1.会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熟练运用名词所有格及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

四、教学方法

1.运用“人物型教学法”探究合作,完成任务。

2.运用“仿写法”模仿课文,写出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情景导入

T:Yesterday was my mother’s birthday. All the people of my family got together to have dinner. Look!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can you find out where I am?

S: The teacher sits behind the old man.

T: Now, can you guess who the other people are?

S: I can. The oldest man must be your grandpa and the oldest woman is your grandma. Beside your grandparents are your parents. The younger boy is your brother. Am I right?

T: You are right. How clever you are!

(设计说明:教师能够以自己的全家福来导课,与生活实际相关,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STEP 2. 复习

T: Look at this photo.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S: There are six people in your family.

T: What does my mother do? Can you guess?

S1:Maybe she is a doctor.

S2: Maybe she is a worker.

Practice the two sentences in pairs.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There are …

2.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an)…

(设计说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巩固以前的知识。)

Give the students some common jobs:

Teacher, Businessman, Nurse, Office worker, Builder, Factory worker, Salesman, Business Owner, Accountant, Shopkeeper, Farmer, Manager,Engineer, Doctor, Cook, Dentist.

STEP3. 词汇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then ask them to fill the blanks on page 42.

(设计说明:介绍词汇,包括课文中和练习中需要的单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做练习。)

STEP4. 阅读

1. T:You have known my family. Do you know Susan and Li Jun’s family? Let’s look at them together.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does Susan’s sister do?

(设计说明:听磁带,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不要太多,否则对初一新生来说就太难了。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让他们集中精力去听。)

2. T:Read after the tap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then read the text all by yourselves. After reading the text, please do Exercise A on page 43.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设计说明:在精讲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阅读,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hen fill the family tree.

1) Li Jun’s Family Tree

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Father.

Father + Mother = Li Jun.

Father is a teacher and mother is a doctor.

Li Jun is a student.

2) Susan’s Family Tree

Father works in a hotel and mother works in a bank. Susan’s brother works at a store and her sister studies in a high school.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Susan’s family.

T: I know you have mastered the text. Let’s have a check. Turn to page 43. Do Part B. You may do it according to the text. You can also do it according to the family tree on the blackboard. I think the information on the blackboard is better. Try to do it.

(设计说明:如果学生能准确地填出这两个家谱,就说明他们已经读懂了整篇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家谱内容来做练习B,交给学生一个新的阅读方法——识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词组处理

T: I think this text is easy to understand. Let’s go into the text to learn the new phrases. Please find out the phrases which are important.

(Give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find the phrases.) Give them examples.

1) only child

2) come together to school

3) live with

4) drive … to…

5) be busy doing something

Let the students make some sentences by themselves. If they can’t make their own sentences, the teacher may give them the Chinese. It can lead them to understand the phrases.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造句,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短语,是否能熟练应用这些短语。如哪个短语出问题,就着重练习。)

STEP5. 复述课文

T:We have known the information about Susan and Li Jun’s family. The main idea is on the blackboard. Can you recite the text using the family tree? (Give them two minutes to prepare.)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背下来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根据家谱来复述可以帮助他们理清课文思路,不会弄混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文。)

STEP6. 写作练习

T: This text is about Susan and Li Jun’ s family. Can you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family? You may imitate the type of the text.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正处于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模仿课文写出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STEP7. 家庭作业

1.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2. Recite the text.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导课时拿出全家福照片,贴近生活实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感兴趣,有认真听下去的欲望,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去听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2.由于本课所涉及的实际词汇量很少而且课文较简单,让学生复述课文效果较好。对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比较简单,能很好地、流利地复述课文。由于时间较短,他们背的家庭成员的工作有些不准确,不过让学生根据黑板上老师各处的表格内容来复述课文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去除以前死记硬背的现象。

3.本课是初中《英语》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在这个时期有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单词量还很小,有很多单词都表达不出来,所以让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他们不会说实际情况,站起来都说跟课文几乎相同的语句,这样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此课的设计就失去意义了。所以在让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之前先把一些关于家庭成员的单词(sister, brother, grandma, uncle, aunt, cousin…)和有关工作的单词(worker, farmer, teacher, engineer, doctor…)教给学生,效果更好,可以让学生有参照地说出自己的话,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扩大学生的单词量。但这一步会占用一些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这一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35中学)

编辑/谭添夏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 篇9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

小学习作教学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切实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就显得尤为关键。

习作指导,不能局限在一次习作,两次习作……要想提高习作水平,也不能急于一朝一夕。因为它需要一个“养蚕——吐丝”的过程,即:丰富感知,积累词汇——有的写;积极表达,踊跃参与——写得出。

一、感知,积累词汇——有的写

三国时期,机智过人的诸葛亮发明了“先进”的马车,但他怎么也没有发明出火车、飞机等,只因为他脑海里甚至连类似“火车、飞机”这号交通工具的感性认识都没有,又何来创新发明。相同,学生面对一次习作,如果习作中涉及的事物学生从未见过,他便无处下手。想象力丰富的同学用词、用句也难免捉襟见肘,结果只能以抄袭、东拼西凑草草收场,无法达到习作的目的。因此,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日常生活中就应注重要求学生:丰富感知,积累词汇。这也是进行习作的前提——有的写。

1、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实践,多渠道、多方面接触新鲜事物,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解决习作“源头”的问题。

教学工作中曾见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四年级下学期有个要求学生描写一植物的习作,许多学生选中了花。受条件限制,学生没有欣赏、见识各种花卉的机会,纷纷叫苦不迭:“老师,梅花长得什么样?”之后,发现了两个都是写菊花的同学,但二人的习作质量却相差甚远。一个同学是“菊冠梅戴”,而另一位同学的菊花写得“朵朵是道”。一追问,他俩均不曾观察过菊花,不同的是第二位有心的同学习作时买了一罐菊花茶放在桌前细细“品尝”,才较好的完成了本次习作。事实证明,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习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2、依据新大纲,要求学生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作文、诗词,写读书笔记,养成积累优美词汇的习惯。可想而知,如果学生手中无范文,脑中无词源,对一事物虽明了意思却无法形容,无法生动表达,只能记个流水帐。如此,将阻碍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积极表达,踊跃参加——写得出

不会写——学生对习作望而却步最直接的理由。而一次顺利的习作,无非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可见,如何引导学生把心里的各种想法与认识表达出来是习作成功与否的转折点。

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比较有效地发展学生连贯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对学生口头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课外活动中,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完全自由地交谈自己的所见所闻,话题不限,然后逐步要求他们实话实说,说一句通顺、有条理、表达完整意思的话,培养学生参与发言的自豪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踊跃参与的热忱,为进入习作做充分的准备。

2、习作指导课让学生有充分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

任何一种技巧、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要熟练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形成读写能力,也必须经过训练。而作为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目的的习作指导课,理所当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活动的机会。

教学实践证明,习作课上,学生语言活动机会越多,写出的文章内容也越丰富。正如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看图习作,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是:母亲教育孩子说了什么话?课堂上,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拿自己当“妈妈”看待,而此时唯一强调的是说出的话符合“妈妈”这一身份就行,不套中心。结果,学生不再无话可说,不再无话可写。可见,多说后写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所以,如何指导学生,使他们心中有话可说,笔下写得出话,是每位教师习作教学中应该把握的重点。只有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放弃教师单纯的讲与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习作目的,提高习作质量。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

本来课堂的状态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1.老师谈话引入。一是说昨天口语交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写的课余生活的文章念给孩子听——这两个环节中,第二个学生虽然听得很起劲,但实际上对学生习作没作用。虽然强调老师写下水作文,但是必须运用得当。

2.学习范文。昨天,我从孩子们都有的材料上找了三篇课余生活的文章让孩子们回家读,并做了一篇读书笔记,还积累了一些感受。今天课堂上让孩子们从反问里体会这些东西:注意文章有开头,有结尾;注意要把自己的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抓住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动作。(反思;这个环节设计不好,意图好,但是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建立好的耳屏台,学生是被动体会,收获也不深刻。原因还没找到。)

3.小组里说,全班引导。接着让孩子们在自己小组里自己说,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结果发现说得很不好。于是马上改变教学计划,立刻选择了其中一个同学的来和大家说,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明白——抓住动作。为了这个我让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还让他们说,我来做动作。(反思: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发现问题立刻改变计划,并且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动作。但是,失败就在于前面的环节的节奏太慢,耽搁时间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第一节课下了)

第二课时

1.带着学生总结了方法:一要主要开头和结尾;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把顺序安排好,还要注意写好动作。

2.接着让学生自己写,我在全班观察。特别针对几个孩子做了指导。发现了孩子们时间上是没有管我刚才和大家总结的经验的(看来前面的学习多半都是无用功,为什么这样呢?)

3.全班评改。我把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孩子的文章在大家面前读了读,边读边点评。最后选择了一个孩子的文章来集体修改。原文如下: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没人帮我折被子。

我不如自己来折被子吧,我拿起被子,先对折,然后折,最后再折,就把被子折好了。我一看我折的被子……

很显然学生还没写完。我把孩子的文章抄在小黑板上和大家一起来修改。我们读了文章后,大家发表了个人的意见,慢慢把文章修改出来了。最后文章是这样的:

折被子

有一次,早上很早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没人帮我折被子,我想:既然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我就不能自己折被子吗?

于是我回忆起爸爸妈妈折被子的样子,然后我一边回忆一边折被子!我拿起被子,首先把被子铺开,走过去把每个角落拉直,这时看看被子,被子铺展得很平整,看起来非常的听话。于是我就开始折被子了!接着,把被子对折,被子就变成了长方形了。然后,再提着被子的两个角,往另外两个角上折。这个时候被子就变成正方形了。

这时候看看自己折的被子……

其中的“首先”“接着”“然后”我们用波浪线来表示,还特别提醒大家这样就能把顺序写清楚。在用到动词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用准确的词语。正在这个时候,又下课了。

第三课时

1.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经过了上面的环节,老师总结了经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把该写的地方写明白。孩子就开始自己修改文章。我特别指导了一个孩子,发现他的标点使用很不好,连分段都不会分,或者说是太懒。不愿意分。

2.誊抄作文。

{准备把作文改一下,指出每个孩子的问题,包括其中的字、词等很小的细节。然后结合习作里要求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帮助修改。再用一节课时间,专门针对文章的开头、中中间的清楚、结尾进行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指导,指导一个部分修改一个部分。}

下课后经过自己的反思,有以下想法:

1.第一课时设计不好,有的环节浪费时间,而没实际效果。比如小组代表在小组里说的环节。

2.这样的上法,会让基础差的孩子很吃力。效果也不好。

3.习作没有乐趣了!

4.最好的环节就是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然后选择动词。第二是在和全班孩子评改作文的时候,这里指导很好。

5.作文教学是个难题,要慢慢实践和思考同时好文章的确是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指导孩子针对一篇文章反复修改!

6.中年级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

(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 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5

作为新老师,本周四上午,学校派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观摩研讨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研、实践、领悟、改进》中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位老师讲到:教研—制定习作评价标准;实践—凸显习作改进优势;感悟—总结习作改进成效(总批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习作评价方式。每一个单元提前制定好评价与等级(学生先自己制定,教师后进行补充);采用星级评价,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把评价标准详细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记在心里,写作时可用来依据。评价方式也要改进:多元开放;评语要因势利导;主体要互动交流。

七位老师讲的习作评价都很出色,这些方法是我在习作评价中没有的,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要对她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6

在作文教学中碰到最大的难题是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喜欢作文课。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将是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每次作文课上课前,学生都流露出厌烦情绪,叹声一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写不好,无事可写。试想,每次作文,学生都能潇洒行文,轻轻松松写出一篇好文章的,作文教学自是一件易事。

解决这一难题,须从根源上找原因。教学中发现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创新;

二、没有真情实感,空喊口号;

三、语言乏力,品之无味。

四、字数达不到要求。

找到了问题的结症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兴趣,搜集材料

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缘于学生知识面窄,可写之物太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作文是较难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发生在身边的事,网上的新闻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来,交流后在写,并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2、善于发现,勤于思考

其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还是很多的,只是学生都熟视无睹,习以为常。老师的一个眼神,父母的一句叮嘱,同学的一个灿烂的微笑以及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是学生写作的题材。学生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善于思考。教学中我会就某一件事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3、欣赏美文,品味语言

常于教材和课外读物中找一些精美的文章,从写作手法,修辞,感情色彩等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怎样遣词造句才使语言富有表现力。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品味能力。

通过努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对作文有了很大的兴趣。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一、读了两篇习作《我真棒》、《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你一定会想,我也有我的长处,我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下来。写完后不妨读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你。题目可以是“请为我竖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当然,你也可以自拟题目。

二、本次习作的两大特点:

1、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 长期以来,许多习作课往往是教师命题,小学生面对教师的命题,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写,有没有东西写,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写。而命题呢,绝大多数是命题者一相情愿的设想、规划、要求,对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写作能力有限,书面语言积淀尚不丰厚的小学生来说,不去编、不去抄、不去说那一百年都不落后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而本次习作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对于自己,学生最熟悉不过了,写自己的长处、本领,又何乐而不为呢?

2、给学生自信,让学生“骄傲”起来。

常常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被老师和“权威”学生所轻视,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当你问及他的优点和长处时,他会怯怯地说“我没有什么优点。”对于每个人来说,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优点。幼小的孩童因为心理的柔弱和惧怕常会不自觉地丢失自己,这是可惜

的,也是可悲的。而这次习作相信学生,宽容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长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可以是各个方面的:身材高大、胆量过人、声音动听、会踢足球、唱歌、书法等等。为学生插上了自信的翅膀。

三、本次习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例文的作用。

第一篇例文《我真棒》选材侧重表现在“趣”上,从“最令我自豪的是我的力量”、“像腆着个?将军肚?”等语句反映出我是个有力气的男孩。第二篇例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选材侧重在“坚持”上,从“我不气馁,咬牙坚持”、“我已经学会了侧翻、下腰、空翻等基本动作”等语句,反映出我是怎么成为一个会跳舞的女孩的。两篇例文选材离学生的生活都很近,有利于开阔选材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内容和方法上帮助学生把握例文的写作要领,真正发挥例文应有的作用。

2、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做作文呢,做作文也是说话,只是把口头说的话,变成书面的话了,既然作文也是说话,就不应该说假话,小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可以虚构,可以杜撰。小学生写作文是初学写作,是打基础。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写作水平及认识能力都很有限,不允许瞎编生造,那样会使小学生文风步入歧途。惟有写真实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写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体是文章的关键。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8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次习作训练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调动他们的创作兴趣。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那么,未来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果园机器人》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清楚机器人的特点、功能,又是怎样发明的出来的呢?果园机器人的发明动力又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就是一个个不便,一个个问题,成了人们发明的动力,才使果园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也都有其不方便之处,关键是你得学会发现问题。如果给你机会,让你来当一位发明家,你会发明什么呢?你会让它具备哪些功能呢?

二、认真读题,明确习作目的和要求

1、请一位学生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的。

2、师生共同总结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题目:“未来的………”

(2)选材方面:可以写未来的鞋子、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房屋、未来的衣服……

(3)要求: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拓宽思维,让学生“有话会说”

要让本次习作都能针对自己所写的事物,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流露出真情实感。使学生在习作中能描绘出未来之物的外形、结构、功能、优点、使用方法等特征,用事物的形象说话,让未来之物独具风采,让习作言之有物,让读者如见其物,而且在对未来之物的描绘之中,能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和喜爱之意。这样的作文既能以奇特的想象吸引读者,又能以真情打动读者。我让学生分组交流,生活中哪些事物需要改进和发展,分别存在哪些不足,对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改进的办法,最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习作的几种思路:

思路1──写一写未来的食物。如今常常听到食物遭污染,真让人失望。若是能吃上口感好又“绿色”、营养全面又健康的食物该多好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去看看22世纪的人们都在吃些什么食物?动笔把你看到的都记下来!

思路2──写一写未来的服装。未来的服装会不会在保暖性、透气性、舒适性等方面有大大的改观呢?一定是价廉物又美啊!

思路3────写一写未来的交通工具。如今的交通状况可真拥挤,咱们中国人口多,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马路可是越来越不够用啦!未来的交通工具会不会向空间发展呢?若是人类像红孩儿那样穿上“风火轮”就可以飞上天,去到想去的地方该多好!或是像机器猫那样插上“螺旋桨”就直升上天……那多棒!

思路4写一写未来的住房。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对未来的房子又有哪些期待呢?

这样一来,孩子们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畅想着未来的自己发明了未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便利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沉醉在那样惬意的生活中,思索着未来会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9

习作3的教学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中去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经验告诉我,这次习作是非常难写的,因为,孩子们最缺乏的就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经历。怎么办呢?那就引领孩子们去观察。

在观察之前,我设想了教学思路:

一、猜谜导入:

上边草,下边草,中间一颗黑葡萄。谜底是眼睛。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正是春天,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结并板书:植物、人物、动物

二、学习例文

在阅读例文的过程中,总结每一段所写的内容:

1、发现什么

2、是什么样

3、想到什么

三、设想发现

如果老师带你去校园中发现,你觉得会发现什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要发现动态美和静态美。

在观察的时候要带着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用心去感受……

四、范文引路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我还找出来以前孩子写的文章,让孩子们欣赏,这样,他们在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有了设计思路,到校园什么地方观察呢,我多次到校园中采风,确定了学校西南角的小花园为观察地点。

万事具备,之前东风了,这天,天不凑巧,夜里下了雨,早上起来,有些凉意。不知道小动物们是否能出来呢?带着期待,我在教室里指导完之后,就带着孩子们下楼了,刚到了地点,远处的杨树上就飞来了几只小鸟,在喳喳叫着,像是欢迎我们。接着,我们来到花园观察了梨花、海棠花,苹果花,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闻了气味。结合《荷花》一课对花的形状的描写,我让孩子结合实物,观察花园里的花。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还发现了许多植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接着,我让孩子们分散开,去寻找小动物的踪迹。可能是刚刚下过雨的原因,小动物都躲起来了,那些淘气的男孩子找了半天才发现了一只蜘蛛、一些飞蛾、半截蚯蚓。时间关系,孩子们不能再找了,我告诉他们,下课的时候,再来找找呀。

通过这样的指导,孩子们的习作写好了,个个有话可写。写好后,我又进行了讲评,结合孩子们的薄弱环节——增加想象方面,又再次进行了指导,这样,孩子们写出了比较满意的文章。我想这都是因为他们在校园中真的又发现。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0

大家好!下面,我反思一下这节习作指导课。

10月8号接到任务,当晚,我和刘老师在qq里聊教学设计时,几乎同时各发出一条关于管建刚老师的消息,刘老师近期比较关注管老师的先进经验,而我,由于要开展小课题研究——《五年级叙事类记实作文教学模式与实践的研究》,近期也在向各路名家学习,对管老师比较佩服,很想借鉴他的教学模式。

所以,这节课,我努力做到:既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注重评价标准的细化,又争取融入我对管老师作文教学成功经验的模仿。比如,学生升上五年级之后,我注重让学生制作素材积累卡以及配套的阅读积累卡,并创办班报《五三之声》,目前正在选稿编辑阶段,下周会出版第一期。之前,为了动员学生,我提出:优秀的作品,老师将发表在班报的“经典片段”一栏中。

关于五年级上册习作评价,《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习作水平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结合本次习作指导课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在选材上,我担心部分学生难以打开思路,特作如下安排:

1.从教材的四篇课文出发,联系阅读教学,做到温故知新。

2.通过小组讨论及部分生活事例的呈现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结合习作评价表让学生进行互改是本课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在平时教学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我还要更扎实地推进这一措施,正如前辈们评课时指出的,要让学生能指出为什么这样评分,点出习作中的不足并给出改进措施,这样才能落实得更到位,效果才会更显著。

评改习作时候出示老师的作品,也是我们班的另一个惯例。四年级时,班里的作文高手唐宇轩同学嫌我给分低了,不服气,说以后老师也要写,其他小鬼跟着闹,我下不了台,就被逼上了梁山。现在每次随堂习作,我都要绞尽脑汁写好文章,才能“镇压”这帮小鬼的“反抗”。不过,这对我也是个促进,起码能更深入的体会写作过程,指导学生的时候也更顺手一些。

自我评价这节课,觉得自己虽然用力不少,但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我巡视学生写作的时候,发现部分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如何将事情写具体这一点上,暂时还不得其门而入,需要老师付出长期的努力!这也说明,作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就像盖大楼,我还处在选址打地基的阶段,希望大家多多指导,添砖加瓦,让我不至于盖出个烂尾楼来。

再次谢谢大家!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1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三上教材的试教和习作反馈,我们欣喜地看到,苏教版国标本紧扣《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理念,一洗陈旧思维定势。以“勇立潮头敢当先”的魄力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设计匠心,从三年级开始全面推出习作教学科学序列。

习作教材特点分析

上、下册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一脉相承的,既有螺旋重复,又有质量提升。从下册看,习作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加鲜明,主要体现在“三本三从”六个特点上。

1.本位转向。

即从片面应试为本位转向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在以应试为本位的前提下,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哪管儿童独有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兴趣、注意、思维、记忆等规律。只管以成人成熟的`心理和成人的语言、见解、认识与思想去要求或指导学生习作。儿童不再是习作的主体,却被异化成作文考试或“奉命”作文的机器。要么猜题押宝,要么背、抄、套作。一味要求通过观察抓特点、巧选材,立意要高,描写要生动形象,不管你习作空话、假话、言不由衷,只要骗过阅卷人的眼睛,得高分就好。苏教版习作教材一开始就突出“儿童本位”的理念,关注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反以往偏重于回忆性习作训练,安排的话题都是写儿童最感兴趣的,且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现在和他(她)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的人。从《脱棉衣》到《小草中的发现》,从《我的朋友武建设》到《肚子再也不痛了》……哪一篇习作不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又乐写、易写呢?

2.本体确认。

即对儿童习作本质的认同,还儿童习作的本色。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对事件的认识,。多源于感观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不像成人以理性成分居多。《课程标准》有一段针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话,很明确:“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儿童作文本体观的内涵所在。习作不是创作,也不是文学作品。它是一种自由的、真实的、有自己个性的表情达意的练笔或书面交际活动。苏教版习作教材在创设活动情境和提供同龄人本体、本色例文以及互相交流方面,引导儿童习作向本、真发展。

3.本源回归。

即从立意本源(老师预定中心思想或设定命题)走进生活本源。长期以来,“立意本源”的习作理念一直占统治地位。儿童的构思、选材、谋篇、用词、造句和老师的批改、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操作环节,都必须遵循“立意本源”这个理念。老师命题或框定中心思想之后,不管儿童有无这方面的材料和认识,都必须写。写不出的学生只能靠胡编乱造或抄袭或他人代笔来完成习作任务了。其实,儿童习作本源应来自于日常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人手。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三年级下册的8篇习作教材,均来自儿童熟悉的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儿童都能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苏教版习作教学已回归童真、童趣的生活,踏上了一条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4.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要开阔儿童的习作思路,启发自由表达,能自主选择表达材料,关键是要开放作文内容,摆脱封闭式思维的束缚。以往以命题作文为主,题目大多封闭在《记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美丽的校园》等等一类圈子之内,为一代又一代小学生所操练。有的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有的为学生列好提纲,提供语串语词,写“框架文”、“喂食文”。而通观本册教材,习作内容堪称“贴得紧、放得开,前有孕伏、后有铺垫,内容资源有机整合。”所谓贴得紧,是指贴近儿童生活、贴近阅读教材内容、贴近儿童前期经验。放得开,是指内容开放、思维发散。例如《习作2》,“画一张像,写一写”,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除了写外貌,还要写写性格、爱好。导学既宽松,又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又如《习作1》,通过图文对照学例文,知道怎样按内容分段写。然后在两组图画中,任选一组写,也可以自找课外的一组连贯的图写。例文浅显、易仿、能创,导学又关注儿童兴趣和认知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多向选择,处处体现开放性和人文关怀。关于“孕状”、“铺垫”、“资源整合”这一特色,它又像一条暗线贯穿于整套教材。例如,一年级课文《秋姑娘的信》中有“给小树裹上冬衣…”的内容,本册《习作1》例文就有给小树“脱棉衣”的句段,前呼后应,长线联系;二年级有“舐犊之爱、乌鸟私情……”的读背练习,本册《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学起来也就不陌生;二年级有口语交际课“买文具”,本册《习作4》,看类似买玩具的图写一段人物对话,应该说是用不同语言形式呈现熟悉的“相似块”;三上《习作2》有《我的自画像》,重在写外貌和长相,本册《习作2》又有写“画像”(画别人),除了写外貌长相,还要写写性格、爱好,似是一种习作反复,实则是螺旋上升。

5.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如前所述,以往的习作是在单元练习里安排一个题目,然后按要求作文。基本上是:“命题(或半命题)+提示+要求”——单一的线性呈现方式,大多是空泛的说教文字。而苏教版习作教材呈现方式是多元的、立体型的:有的是配图例文——导学语——迁移性图画导写;有的是激趣导人——配图例文——讨论合作——选图仿写;有的则是提供数条素材资料——配图想象——围绕话题写介绍文等等,可以说形式活泼多样,图文简明生动,促动儿童自主习作、自能作文。

从习作体裁形态上看,有记事、有写人、有日记、有童话,还有随笔和说明式介绍,形式上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表达,发展个性。

6.思维从手脑分离走向手脑合一。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应试的扭曲下,我们没能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常常是“用自己的笔写人家的话”,习作者的手与自己的大脑思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一门思维科学。学生习作其实就是其大脑思维成果的物化。教材编委、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运用脑科学,针对苏教版习作教材的运作机理,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选材与构思是一个人接受外部信号刺激,调用自己已有的相似块,使用内部言语,根据话题要求所做出的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这段话把手脑合一的重要意义和内隐操作说得很透彻。苏教版三下习作教材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手脑合一,易化儿童习作。例如《习作8》是编写童话故事。故事怎么编?学生能很快地从上学期“摆玩具编童话故事”找到文体“相似块”。至于本册是围绕“习惯”这个话题编故事,学生除了从话题示图中得到信号刺激,拓展思路,还能从1—6册习惯篇教学中选择到一系列匹配信息,有事可思,有话可写。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从整册教材的设计看,每次习作的版面都是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生动,还有同龄人誊写例文的视觉美。教学中,再适当配以音响、音乐,视听交互感染,能有效地促动学生乐于用脑、易于动笔、手脑合一的进程。

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

理解编写意图和抓住新教材特点,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采用求真务实的操作步骤,是有效导学、不断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关键。

“制度作文”与读写迁移式小练笔结合

所谓“制度作文”,是指教材中规定的习作。一学期下来单靠8篇习作显然是不够的。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里的“多看”,指阅读,要大量阅读。这里的“练习”,指练笔,要多写。笔者认为,结合阅读进行尝试性运用练笔,是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张庆先生说到读写结合时要求:“长线”孕伏积累,“多布云彩”;“短线”相机渗透,机动练笔,做到“长短结合”、“大小互补”。“长线”应该是一种隐陛的言语积淀,有一个先吞噬后反刍——吸收、内化,再到倾吐的过程。而“短线”则是一种显性的,“趁热打铁”式的小练笔。例如,学了《雨点》,让学生仿照句式续写不同的句子:雨点落进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又如,学了《拉萨的天空》之后,就按照课文开头段总写的句式结构仿写:海口是___________。那里的天空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再如,学了《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按课文段式层次,用上“这条河好宽哪!——这条河好长啊!——这条河好美啊!”开头学写三段话。还有,学了《小露珠》之后导学:假如你是一种小植物(或小动物),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呢?先互相说说,然后写下来。……这些因势利导式语言实践,既有句式历练,也有段式的尝试运用。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表达的理解,又为习作储备了怎样表达的语言材料。再加上教材中“语串”读读背背的积累和内化,已为儿童自主建构句段、重组相似模块、习作成篇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2

周五,布置了日记一篇,要求学生写《我真 》,要求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一学生写了《我真倒霉》,主要内容是周五放学路上自己踩进水坑的事,写得趣味横生。批改后,我在班级里朗读了这篇日记,并表扬了他。谁知,另一学生举手发言道:这件事情是假的,周五我和他一起回家的,他根本没有踩进水坑里。此言一出,全班哗然。我问他为什么写一件虚构的事情,他说:“我实在想不出写什么,前几天看见别人踩进了水坑,觉得很搞笑,可以写进日记里,就拿来写了。”

反观学生的作文,发现小学生作文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觉得无话可写,文章内容空洞;二是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没有真情实感,套话、假话、空话、大话不少;三是作文无个性,不真实,缺乏个人独特的体验。四是写作中体现出学生知识面狭窄,信息闭塞。尤其是作文缺少“真”——即说真话,抒真情。长此以往,孩子们也会慢慢失去他们做人的“本真”。在日记中,这些现象也存在,有些学生觉得在这一天之中没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值得写的事情,就去写一些纯属虚构的事情。

记得我第一次引导他们写日记时,就引用了张化万老师的一句话:“日记什么都可以写,包括吃喝玩乐,花草虫鱼,甚至是爸爸妈妈吵架,小伙伴打闹等等,统统可以写,前提是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可现在,每一次习作中,鲜少有真实的取材。不得不让我对自己的日记(作文)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梳理和反思。

⒈正确引导学生认清教材中的虚构现象

仔细研读我们的教材,会发现好多篇目都是名家名篇,是经典范文,这些都是文学作品,多多少少带有点虚构。例如人教版第七册《麻雀》一文,写“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毅然落在强大的猎狗面前,准备与其搏击”这样一个故事,文章的描写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但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很值得怀疑。不过,即使没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无中生有”,符合艺术真实的原则。可在日记作文中就不能这样了,甚至连捕风捉影都不行,必须老老实实。在习作教学中,这一点我们应该强调到位。

⒉要遵循不同习作教学的规则

张化万老师曾说:“作文可以分为日记作文与想象作文,这两类作文有不同的习作规则,就好像不同的球类活动规则不一样,我们不能把排球的扣球规则用到足球中去,虚构应当回到必须虚构的想象作文中去。”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学生,假如在写日记作文时,你真的找不到内容,认为需要虚构一次,那么也要在开头或结尾处注明“本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做实质上是让学生自己对谎言进行监督,长大以后,他们去做“虚报的产量,夸张的颂扬,伪造的履历”的可能性就会小些,无形中形成了本真的人性。

⒊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丰富习作内容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生活,多观察多思考,从不同角度去真实记录。

⒋要改变我们目前的一些习作评价标准

真实的作文是平淡的,没有曲折起伏的美,很难得到高分。习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高分,为了能发表,学生只能突破真实,寻求捷径“虚构假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变已有的教学评价观。只要学生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做过的事,即使是平淡的,我们也可以给他高分,以此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千万不要把“培养未来作家”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3

口语交际·习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4

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创设氛围使学生敢说,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说真话,是我们中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学生习作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这就是平常的积累不够。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周围的世界每天发生着多少事情?

学校、家庭、街头……虽事事入了眼,却未必入了心,学生经常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活一缺少观察,缺少体验;二缺少思考,缺少发现。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还要注意在习作时调动学生积累,让学生的各种积累“呈于眼前,浮于笔端”。

而积累的途径,有效的无外乎两种,即充实生活,博览书籍。在小学生习作上,我们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要求学生习作时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教师则要做到“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小学习作教学反思15

最近,我看了一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其中,作文教学“四步走”的部分因操作性强而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四步走”其实就是课内一次作文训练按“看“、“说”、“写”、“评”四步进行。

看,即观察事物(含阅读),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观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引导。

说,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进行“说”的训练,要求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从读学写,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叙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从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最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写,即书面作文(指起草文章)。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注意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评,即评改作文。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改作文的方式大体有群批群改、互批互改、民主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其做法是:划印或用幻灯打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自行修改,之后谈修改意见。互评互改是指同桌学生交换习作进行评改。集中讲评是在小组或全班内进行口头讲评作文。讲评前,教师要明确要求;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争论,教师只做点拨、引导、调控,不要急于做出结论。

上一篇:感染科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习作:铁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