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精选4篇)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入课

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呢?对,是咸阳荆轲墓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板书课题)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孤注一掷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穷】

①尽,没有 日暮途穷

②走投无路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尽头 图穷而匕见

④穿过,走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

3、重点实词:

【顾】

①回头看,看

②顾念,考虑

③看望,拜望

④反而,却∕不过,只是

⑤难道

【略】

①疆界

②经过

③巡行,巡视

④侵略,夺取

【诚】

①假如,如果

②的确,确实

【发】

①打开

②出发

【就】

①成功

②登上,去

4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杜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指金属总称,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5、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6、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7、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8、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思考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三课时

一、析文

1、讨论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2、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写荆轲、秦王及群臣的语句画出来,比较谁的着墨较少:

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荆轲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创。----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秦王: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

秦王目眩良久。

群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既前,斩荆轲。

【结论】荆轲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群臣多。

3、这种安排是否违背了课题荆轲刺秦的重心呢?

【明确】《战国策》善于描写情节与场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将军献头、荆轲诀别、易水送别等处都写得详细,但是在行刺的环节突出的不是荆轲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现秦王的惊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荆轲刺秦王的手段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4、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荆轲的动作与语言:

【明确】(因)把——揕——(未至身)逐——(废)引——提(不中)——倚——骂

5、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荆轲凭什么能让秦王目眩良久?

【明确】回顾荆轲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现即可找到答案: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发图,图穷而匕现----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的功夫不见得高超,但胆识却超乎寻常!一个笑写出了荆轲的镇定,一个笑写出了不畏死的大气,一个骂写出了荆轲的气势!而荆轲的身份只是一个将亡小国的使臣,然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不为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气势震慑了秦殿之上的王与臣!因此,这对于塑造荆轲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6、陶渊明曾在其诗歌《咏荆轲》中写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刺秦的失败已成千古遗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学说如果秦王袖子的质量好一点的话,也许天地将会大不同,与荆轲的剑术无关,你怎样认为呢?

【明确】我们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这一结局的暗示呢?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我们读出了等待;

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我们读出了怀疑;

③荆轲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我们读出了必死的信念与意气用事;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之声中——我们读出了诀别的凄婉与悲凉;

总结】以上的描写,似乎都在暗示荆轲此行的壮举,必将以悲剧收场的结局。

7、我们能否从其他描写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确】

①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至殿下,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②荆轲刺王——王负剑

【总结】秦武阳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却震恐,可见阵势之大之庄严,而群臣的怪之与秦王的负剑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范之心与防范之举,并非没有戒备之心。

8、在行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消失了,是谁?

【明确】秦武阳是一着败棋。

9、现在看能否找到一点遗憾呢?

【明确】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断,如果随行的不是秦武阳而是荆轲所待之客,如果荆轲掷的再准一些,如果荆轲能够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荆轲刺秦失败败在哪里呢?

【明确】意气!

11、从“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樊将军与荆轲的死是否有相似之处?

【明确】“岂有意乎”是“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

“岂无意哉”是“该不会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而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遂自刎”的主动,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与古代侠的气质胸怀相通。但一个是理智占了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二、探幽

(一)总结荆轲和太子丹的人物形象?

1、荆轲:

首先,荆轲之智:

见樊於期之“私”

行刺之前之“待”

求见蒙嘉之“遗”

秦武阳震恐之“笑”

其次,荆轲之勇:

荆轲:顾笑武阳

勇逐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武阳: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秦王: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总结】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虽经千秋万载仍令人感奋。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毕其功于一“刺”来对抗强秦,保卫自己的国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来抗亡,欲以刺秦来报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飘摇之秋欲寻突破困境,逼迫荆轲出发;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尸而哭的不忍与易水送别的诀别。

【总结】太子丹虽有宏图大志但是心胸不够宽广,虽有治国之心却乏治国之术,用人上虽然可以重情重义但却在内心里猜忌怀疑,因此这样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二)陶渊明《咏荆轲》中说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明确】从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称不上“知己”。

表现: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疑其悔改;

太子丹责难并用先遣秦武阳进行逼迫,荆轲怒斥太子丹并愤然仓促上路。

实质: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浅与心胸的狭隘,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

荆轲怒斥太子丹的刚烈与仓促上路的意气用事。反映了他无法容忍羞辱的自负与不理智。

因此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四、课堂小结:见上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荆轲 之智、之勇

太子丹 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 篇2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 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着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找到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3、写刺客的句子和咏荆轲的名句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第一课时

1.听录音,默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读准下列字音。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亢(kàng)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研习第一部分 重点词句解释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2)探究分析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第二课时 研习第二部分

重点词句解释(解释加黑的字并翻译全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全句意为: 顾计不知所出耳全 句意为: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全句意为: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全句意为: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全句意为: 使工以药淬之 全句意为: 人不敢与忤视。全句意为: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全句意为: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全句意为: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全句意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全句意为: 探究分析

2.(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2)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明确: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3)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①.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②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研习第三、四部分

重点词句解释(解释加黑的字并翻译全句)持千金之资币物 句意为: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句意为: 使使以闻大王。句意为: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句意为: 北蛮夷之鄙人 句意为: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句意为: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句意为: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句意为: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句意为: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句意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句意为: 探究分析

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结局,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①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 3 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第三课时

一、提问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荆轲:①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顾笑秦武阳

c)为自己解围

d)荆轲有所待

e)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3、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4、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并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佣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5、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四、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4(1)一词多义【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3、文言固定结构: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 篇3

【教材分析】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诗中那条悠长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像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幽婉的美感。

本课选自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作为“五四”后区别于传统诗词的新诗,《雨巷》仍然保留着古典诗词的许多特征,如典雅的意象、音韵谐美的诗歌语言,以及高下抑扬、回环往复的内在情感结构等,这些特征构成了本诗精致幽美、委婉悠长的独特韵味。【学情分析】

本课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上学期的学生。学生在此前已积累了一定量的中国古典诗词,但诗歌的阅读,大多还只停留于读懂字面意思以及熟读成诵的阶段,并未深入诗歌意境,用心体会诗人情感。可以说,什么是诗?怎样读诗?学生并不真正懂得。窃以为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学生缺乏潜心涵泳的心境,也不具备细读文本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还未真正体会到诗歌的美。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时下流行的青春文学有所偏好,喜欢唯美感伤的风格,这可成为《雨巷》教学的基础依托和兴趣点所在,教师可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鉴赏诗歌的能力。我认为,《雨巷》的教学不可停留于单纯的意象分析,而应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通过把握诗人的情感律动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意境,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体会诗歌美感和韵味。【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征及作者的忧郁情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和体验能力。2.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结构,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情感的律动,品味诗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画面美、音乐美以及朦胧幽婉的意境美,正确看待诗人的孤独与忧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感悟力。【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画面美、音乐美,从而体会整体意境所呈现的朦胧幽婉之美。2.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结构,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细读文本及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情感结构。【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花中愁品”丁香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花,在几千年来一直代表着某种人格化的精神特征。例如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代表着清静、高洁;菊花,自从东晋的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后,就成了淡泊而脱俗的隐士的化身;梅花,因为生长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傲霜斗雪,所以象征了坚毅顽强的人格,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一首《梅花》诗,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一种花象征着忧愁,被称为花中“愁品”,这是什么花?——这指的是丁香花。(投影图片——两幅丁香花的图片,左图为白丁香,右图为紫丁香,示意学生注意右图中有一些小花苞还未开放,犹如一个个的结)丁香的花蕾很小,很精致,非常像一个精心打成的结,(投影一幅中国结的图片)所以有“丁香结”的说法。2.丁香结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两句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投影,诗句出自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意为:芭蕉的叶片卷曲不展,丁香的花蕾紧缩如结,它们都迎着春风,各自忧愁。这是因为,春天的芭蕉叶还没有展开,它卷曲的样子容易让人想到心门紧闭。丁香则因为形如一个个结,像是人心中解不开的疙瘩,也就是心结。五代南唐的中主李璟有词云:“丁香空结雨中愁”(投影,词句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此处的丁香开在雨中,更加显得忧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丁香以及丁香般的忧愁有关的诗: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二、整体感知,把握意象 1.教师配乐范读

2.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忧愁、迷茫、苦闷(投影)

3.全诗共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1)明确诗中意象有: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我

(2)点拨:意象较多,要梳理它们之间的联系,可分解为两两之间的联系——

①油纸伞与雨巷 ②丁香与姑娘 ③姑娘与我

(3)理解油纸伞与雨巷之间的联系:其一,因为下雨,所以撑伞,油纸伞和雨巷在“雨”这一点上联系了起来;其二,雨巷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寂寥的,油纸伞则在这寂寥的背景上撑出了一方自我的天地。油纸伞和雨巷,构成了诗的空间画面。板书: 油纸伞 空间之画 雨巷

(4)理解丁香与姑娘之间的联系

明确:丁香和姑娘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这个姑娘有着丁香的某些特点——颜色、芬芳、忧愁(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白、淡紫:)是冷色调的浅色;香气:是清淡而非浓烈的;忧愁:心门紧闭的丁香结,像一位含愁的少女。

丁香与姑娘实际上是一个意象:丁香姑娘,意象本身凸显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古典美。(5)理解丁香姑娘与“我”之间的联系

明确:丁香姑娘是“我”追寻的对象,并非真实的,而是心造的幻影。

三、细读文本,把握情感结构

1.诗中有哪些语句表明了“我”追寻丁香姑娘的过程? 明确:希望逢着;走近、走近;远了、远了;希望飘过

可见诗中的情感是先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可借用五线谱标记旋律强弱的符号“<”、“>”来表示。

2.学生朗读诗歌第一节与第七节

3.第一节是情感由弱渐强的起点,第七节是情感由强减弱的终点。在这两节中,诗人都用了“希望”这个词,但所希望的却不同——第一节是希望逢着,第七节是希望飘过。请分析这两种“希望”有何不同?

明确:希望逢着:单纯的希望 希望飘过:失望与希望相混合的感情。因“飘过”没有重量感,形象地表现了希望落空时的内心状态,然而落空之后又生出新一轮的希望,所以诗人情绪的流动不是由希望到失望的简单的变更,而是希望与失望的循环。4.联系丁香姑娘是诗人心造的幻影这一特点,观察这首诗的结构,思考此诗在诗境转换上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第一节、第七节是真实之境,二至六节是幻境。诗境是真与幻的循环。5.用音乐旋律类比此诗的情感结构

情绪的强弱起伏,构成抑扬,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以及真与幻的循环,构成回旋。抑扬与回旋本是音乐旋律的特点。

提问一名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明确:单个的音符要构成旋律,音符之间的组合就要体现出高低、强弱的起伏变化;就一首乐曲而言,主旋律要得到突出,常用的手法是变奏与复现。

小结本诗内在的情感结构:在这首诗中,第七节就是对第一节的复现。整首诗的情感流动具有抑扬和回旋的特点,有一种时间流动中的音乐美。(板书:时间之乐)6.请七位同学朗读全诗,每人读一节,注意读出内在情感的音乐美

四、思维拓展

1.语言形式的音韵美

《雨巷》不仅在内在的情感表现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遣词造句上具有一种韵律感,即外在语言形式的音乐美。体现为:(投影)

词:双声(彳亍、凄清、惆怅);叠韵(彷徨);重叠(悠长、悠长,哀怨、哀怨,走近、走近,远了)

句:复沓

章(小节):复现 2.探究《雨巷》主旨

我们已经知道,丁香姑娘是“我”心造的幻影,是我追寻的对象,代表了“我”心底的一个梦,她的离去,表明这个梦消散了,希望落空了,全诗反复咏叹的就是一种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凄婉、迷茫、忧愁、苦闷的情绪。那么丁香姑娘到底象征了什么呢?换言之,诗人情绪的流动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回答。有三种代表性的意见可供同学们参考:

(投影)解读《雨巷》主旨的三种意见:(1)时代苦闷说

《雨巷》作于1927年夏。当时,“四一二”**政变刚刚发生,许多进步的知识青年亲历了大革命的失败,革命理想受挫,内心笼罩着失望后无路可走的迷茫。《雨巷》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时代苦闷的情绪。(2)爱情苦闷说

1927年春,戴望舒结识了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并为之倾倒,向她频频表示爱意。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十七岁的施绛年对戴望舒的追求不以为意,这令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中“丁香姑娘”的原型便是施绛年,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爱情受挫的苦闷。(3)青春苦闷说

发表于《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的文章《浅谈<雨巷>中的青春苦闷》(作者:黄艳)对《雨巷》的主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该文认为,《雨巷》抒发的情感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广泛的青春体验,其核心是自我觉醒后的孤独和忧伤,以及对这种忧伤的自我欣赏、自我玩味。诗中主人公就如同当今郭敬明小说中“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主人公,或是几米漫画中寂寞的人物一样,呈现出一种青年人特有的姿态。

诗无达诂,诗歌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关于《雨巷》的主旨意蕴,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作出自己的理解。

五、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2-5《荆轲刺秦王》教案(人教版必修1) 篇4

教案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教案重点:新诗的鉴赏。教案难点:诗的欣赏方法。教案方法:诵读欣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课堂教案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b5E2RGbCAP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p1EanqFDPw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DXDiTa9E3d

二、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

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 5 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dvzfvkwMI1 教师总结: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rqyn14ZNXI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EmxvxOtOco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SixE2yXPq5

五、练词以造 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ewMyirQFL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kavU42VRUs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y6v3ALoS89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

/ 5

上一篇:new经典英文电影赏析下一篇:国培化学研修心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