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节感想的作文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国庆节感想的作文(精选7篇)

关于国庆节感想的作文 篇1

同学们有的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名胜古迹,还有的回到老家去看望长辈,并且一起来庆祝国庆节。

而我呢,真是可怜不能出去游玩,因为我身体不舒服而要做一个小手术,没有办法,只好在医院里度过咯。不过还好,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因为有爸爸妈妈陪伴,还有护士阿姨的细心护理。另外,每个病房还有电视看,可以看到关于国庆的节目,还有神舟七号返回的状观景象,我也就不觉得孤单。

关于国庆节感想的作文 篇2

外界环境在变化, 艺术教育的内部理念也在变化。虽然核心的原则, 包括一些基础的教育方式变化不是很大, 但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变得比过去更为复杂, 更为多元化, 这也对教学机构和教学者提出了更多, 更高的要求, 以适应当下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尤其是在信息量大并且信息更加易于获取的今天, 如何吸取和过滤信息为我所用, 如何把握时代, 适应变化, 如何传承与解读历史与经典的作品, 如何对不断发展的艺术与美学的观念和潮流, 这都是在今天的艺术教学中面临的很多的新问题。从80年代中国高校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到逐步逐年的扩招带来的新的变化, 从教学环境设施投入不足, 观念陈旧, 到现在纷纷各地兴起的“大学城”, 以及海归教师的队伍的不断扩大, 不断带来新鲜的观念, 从单纯的单一的治学观念及物质贫乏时代, 到现在整个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信息快速流动, 学生在教育里的位置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教育面向市场化的现状, 对教与学双方都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

但是, 不管外界社会情况如何改变, 培养合格的艺术类人才, 作为艺术类教学的终极目标, 是不变的。在这一目标的原则上, 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式也是必需的。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艺术类院校教学中, 尤其是专业的美术学院教学中, 其方式与氛围, 其实与传统手工业行业的师傅带徒弟一样, 在经验和技术的传授上, 颇为相似。当时每一年招生名额也很少, 往往一个系或一届的学生也不过十几个人, 有的甚至只有几个人, 这种数量的招生量是和当时时代环境与相关政策所造就的, 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口耳相传, 身体力行的手把手教学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当时整个社会生产的发达程度, 各种相关物质材料的贫乏, 包括相关专业的信息流动的缺少, 让教师的作用显得到十分突出。教师往往要以自己的实践, 自己的创作, 自己的所有的经验以及在这个行业里的资源来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包括进入20世纪90年代, 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但大概也是如此。当时一本好书, 一个新的风潮, 都是由教师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感受, 然后再传递给学生的, 这种信息量相对不大的情况下, 教学质量反而很高, 因为在有限的资源里, 教与学的双方都专注于此。笔者还记得在大学时上课, 教师对艺术的创作的热爱, 直接影响了我们作为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态度。甚至一些细节, 比如对材料的认知, 都会由教师在课堂上的范例绘画, 而得以更深入的了解。有的时候, 这种耳濡目染更多的是通过很多细节的呈现与观察得来, 而并不是一定需要教授者明确的提出来什么要求。更多时候, 是结合了学生自己的实践与想象, 在动手中去探索, 并且完成教学的过程, 以达到目的。毕竟在艺术教学上, 教与学都是同等重要, 教与学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人, 是有着不同性情, 不同经历, 不同认识的个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唤起, 往往是教学上最为重要的环节。而现在, 一个系一个导师相对应教学上的学生的数量, 动不动也会有二三十人, 甚至会更多。当然, 这也是时代的趋势。

至于具体如何教学, 如何实施教学环节, 如何设置合理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都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 实践热情, 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反观进入新千年以后的艺术高校教学, 由于扩招由于教学产业的市场化, 往往出现一门课一个教师面对三五十人的一个班的情况。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贫富差距加大等等社会现实, 也不断在影响着现阶段的高校艺术类教学。现阶段艺术类教学所遇到的情况, 也是前所未有的复杂, 其中对艺术热爱者有之, 听从家庭安排者有之, 混个文凭, 宽进宽出者有之, 不知所措, 一无所知者有之, 也有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已开始创业, 工具化学习, 功利性型人格, 导致学习实践与认识的不全面。

这些种种情况, 就是我们如今艺术教育教学, 所面临的现实。同时, 由于网络在新千年后的普及, 在资讯全面快捷的同时, 也让教与学面临如何对海量信息加以选择的困境。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首先体现在过份重视学科成绩, 争取奖学金等等教学设置的孜孜追求上, 本来这些教学设置的目的, 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完成学业, 独立思考与实践, 以达到培养相关专业人材的目的。但由于唯利主义至上的风气传至高校, 作假者有之, 唯脚踏实地, 热爱本专业者少。这一切, 都是以往教学中有所出现的现实的弊端, 但是又是我们面临的, 逐年来越来越明显的现实。虽然也是正常的现象, 但毕竟, 艺术类高校还是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所以着眼未来,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改正一些学习的风气, 笔者认为, 还是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学校学术交流已经很多的今天, 在不同的标准都在得到尊重的当下, 在不同价格观都在可以受到认同的现实中, 重拾对学习与学术的热情与认真, 而不是仅仅把学业, 把学习作用一种工具, 把文凭作为进入大学学习的唯一目标, 这样可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

因为艺术类教学有其自身的学习规律与特点, 尤其是在传统认为的“国油版雕”等纯艺术课程中, 除了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背景, 相应的动手能力, 独立的判断与反思自己的能力外, 对文史哲领域的自发性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意味着所谓的学习, 绝不是仅限于在课堂上的时间, 也绝不仅限于校园, 而是与自身的特点, 自己的兴趣, 不断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与学校提供的除了规定的课程安排以外, 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场域”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来说, 这种教学与学习, 教师虽然重要, 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 教学条件固然重要, 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相互比拼,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课程中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 而总结的最好方式, 就是最终实践在自己独立的创作上。以展览, 以项目的形式促使学生不断的强化创作, 以带动所学习的基础知识, 并以此为起点, 触摸周边的相关知识和行业为我所用。如果仅仅是以一综合类大学的课程安排, 获取学分, 成绩。而不是自己正在投入本行业, 相信其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所以在艺术类教学中应因材施教, 展开讨论, 尊重个体, 激发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没有这一环节, 再好的教学条件, 课程设置, 都会流于形式化而走向空谈。

关于“言论自由”的感想等 篇3

关于“言论自由”的感想

本报【音乐评论】版责编、我的前任傅显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感想“言论自由”》。因为重返这个岗位,所以重读这篇文章。“众所周知,报纸是舆论公器,但苦于言论的无限性和版面的有限性产生之矛盾,可以发表的只能是‘一小撮’言论”。傅编辑表示很希望“照顾更多的言论者”,把一篇文章分给10个人来写,“有点像前些年流行的微型小说,在版面上变成微型音乐评论”。我愿意为将理想变为现实而努力。

早些年,我曾任【音乐评论】版面责编,深感责任重大。新世纪元年刚过,《沉默不是金》《乐评急需补钙》《乐评造假缘何在》……相继见诸报端,竟然鲜有回应交锋。如今旧话重提感慨万千,又是将近10年过去了,乐评所处的人文环境仍不理想,甚至继续“沙化”、“恶化”。写一篇观点鲜明、笔力尖锐的文章何其难。我们的乐评,还有多少真实批评的声音?

现如今,在音乐界说真话和听真话,都需要一些底气和勇气。实事求是的批评,乐评人应理直气壮,音乐家要襟怀坦荡。那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言不由衷的乐评,作者读者心照不宣。难不成音乐家天生比常人敏感和脆弱,否则为什么音乐批评比其它门类的文艺批评更困难更尴尬、更虚伪更平庸?难不成我们的音乐家已经脆弱到“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反面意见,总有心理反弹并付诸行动,乐评人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愿用我为音乐周报千期纪念特刊写的专稿一句话作为结语:音乐评论和学术争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什么时候健康正常的批评之风吹进音乐百花园,音乐事业才有可能欣欣向荣蓬勃兴旺。

反弹琵琶

我有一丝“杂念”

从2006年在网络发表标榜个人独立的《馒头还是包子》一文,到2008年在中国新闻周刊撰写被称为“乐评独立宣言”的《巨蛋下的音乐节命运交响》,再到2009年初以娱乐为精神的《2008中国古典音乐十大事件》,乐评人的封号从来不是自夸的,而是别人叫出来的。然而,“独立乐评人”这一封号尤其危险,观点问题并不是原则问题,也不是黑白泾渭一目了然的算术方程,在强权和高压之下说不清谁对谁错。独立乐评人识相的被招安,成为“组织的乐评人”。

在被冠以乐评人身份之前,作为一个心平气和的乐迷,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泡论坛,谈版本,会网友,以第一时间、最低票价订购到正中间的座儿为荣,或者以在音乐厅门前斗牛成功为乐。排着队在演职员入口等待散场的音乐家签名留影,随后捧着带有浓郁香蕉水味的唱片套封和节目册彻夜难眠。一个月内我会为票房和中图贡献数百元。如今音乐厅少了一个忠实的购票者,多了一个蹭票的业余作者;我不再有签名留影的激情,那种对音乐如饥似渴的饥饿感在极大富足的音乐饕餮前消磨钝化。

所幸我依旧在本质上是一个乐迷,对音乐的激情和兴趣丝毫不减。只不过遇到一些让人作呕的作品和演出,无法像以前写林恩·哈雷尔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那样畅所欲言破口大骂,只能选择三缄其口。我这种骨子里的乐迷成为“乐评人”,对音乐产业起到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影响。自从《馒头还是包子》事件东窗事发后,我再也不认为自己写的是乐评,而是冠以“古典音乐时政评论”,写的尽是“观后感”,难免憋得满脸痘痘。不乐评人唐若甫?

■唐若甫

网路雷语

通过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介广开言路。在中国现行的音乐教育的体制和观念下,音乐从业者,并非人人爱音乐、懂音乐。相反,许多音乐边缘人和普通爱好者,真正堪称骨子里爱音乐、懂音乐的虔诚“教徒”。他们对音乐感知的敏锐、精微,许多职业音乐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们的音乐评论,最直接、最真诚,音乐评论家和媒体乐评人常常望尘莫及。——编者

群英论《神交》

台湾作曲家黄辅棠《神雕侠侣》(简称《神交》),2005年由其自费出版,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已超出个人预期;2009年3月14日,林天吉指挥台湾爱乐管弦乐团现场首演该作第二乐章<古墓师徒>、第四乐章<黯然销魂>和第八乐章<谷底重逢>。在google上搜寻到有关《神交》的讯息约6万多条、音频约4千多条。网络各路英雄谈论《神交》的部份帖子,略加整理与读者分享——

动人心弦的音乐,一流的演奏与录音,精致的制作,“音乐之美”的最佳演绎!谁说Classical音乐死了?愿更多国人佳作问世。

——黄安伦(作曲家)

吸引我再三聆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此作的“趣味”,“趣味”可以拉近我这样的普通听众与严肃作品的距离。此作特别有趣之处有二:<古墓师徒>中麻雀的振翅、啾鸣,为整个乐章平添一派天真,熟悉金庸作品的听众听到此处,想必都将会心一笑;杨过、小龙女、郭襄的音乐主题,全都由各自名字、绰号的粤语发音演化。听上去近于游戏。这几个主题的旋律悦耳、有个性,且为后来的发展、变化预留空间。我也许孤陋寡闻,这个手法极具独创性。

——过客(计算机工程师)

这部作品可称是“武侠音乐”的开端,或许可期待将高雅的交响乐与通俗的“武侠文化”结合起来,使交响乐做到曲高和众,雅俗共赏。

——梁茂春(音乐学家)

读过小说的听众一定会联想到书中的故事。他们微笑,因为听到他们本来的期待;他们惊喜,因为遇到那么多出乎意料的段落;他们沉思,因为发现了一直被忽略的场景;他们感动,把新的感动加到旧的感动上。他们因而喜欢上了这部作品,原来的武侠故事逐渐黯淡,虽然还能在“侠之大者”中听出深沉和激昂、在“情是何物”中听出落寞和悲凉。此时对作品的感受非作曲家所能预知,更非标题所能引导。

——过客

第一次听就觉得这部作品非同凡响。整个作品乐意极为流畅,更难得的是旋律极美,但又朴素自然,清丽脱俗处令人耳目一新。我没读过《神雕侠侣》,也没看过电视剧。此曲标题虽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对我来说等于是无标题音乐。可却能让我对每个人物想象出清晰形象来,反而大大增加了我欣赏的乐趣!

——愚仁(计算机工程师)

《神交》的动人不在于是否适切地流露原著的神韵,而是表现了音乐的丰富性,是命运,是人生,是河的流动,是你我人生的各种样貌。我是这样感受的,如果交响乐专家不赞同,请原谅我的造次。

——Wonwon

金庸武侠小说闯入音乐艺术的领域。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从跳跃的音符去体验金庸笔下人物的喜怒哀乐,在听觉上受用无穷。杨过的诡奇身世和恩义情仇,通过汩汩乐章敲响听者心灵之弦,如凝聚感情的释放,令人难以平伏……

——彦火(香港明月刊总编辑)

小学生国庆节的感想作文 篇4

国庆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去杨园过节。一进门就看到一只像老虎一样的大猫咪,被我吓跑了。突然,一阵香气像我袭来,原来是我的啊婆在烧饭。

下午,我在看电视过了一会儿,舅舅突然说":这里的鱼太多了,我去拿钓鱼杆来钓鱼。”过了一会儿,舅舅回来了,他卖了一些蚯蚓,两根钓线,舅舅说“:谁钓的鱼又多又大,晚上就可以看电视”。开始钓鱼了,舅舅钓到了一些特别小的鱼,我也不甘示弱,我全神贯注的看着我浮子过了一会,我的浮子动了我轻轻一拉,一条大鱼被我钓到了,我欣喜若狂的跳了起来。

国庆节感想小学作文 篇5

我们学校也放了假,我的爸爸和妈妈也可以休息上八天。在这八天的假期里小朋友们打算怎么过呢?市去外地旅游,还是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是整天陶醉在书林之中,还是在家帮父母做家务?我想,每位小朋友大概都要去逛逛街,买点东西吧。可是你们注意到了吗?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有那么多的人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

大街上每一位商店里的营业员和老师他们都在辛勤地工作,他们都热情地对待顾客,从不对顾客翻白眼,说脏话。不管什么时候,这些商店的员工和老板都不休息。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为了使我们得到更好的服务。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在国庆节里也何时休息过?他们也在坚守工作岗位。他们对待病人都非常的热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好。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朋友或亲人邀约自己去玩而不到医院给病人治病,他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我能得到及时的医疗保障,过一个健康的国庆。

这个国庆节因为爸爸忙于生意,所以我们没有出去旅游。很遗憾,但在电视上看见因为高速路免受过路费而出现范围的堵车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因为堵车时间太长,旅游的人们在公路上打牌,遛狗,打羽毛球来消磨时间,有的甚至因为堵车而不得不放弃旅游景点半路返回。我有感觉自己很庆幸,幸亏这个假期我没出远门旅游。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最舒服了。

国庆感想作文 篇6

我们的国家是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所以国家把10月1日定为了国庆节,到今年正好是国庆60周年。60年来,我们的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经济发达了,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国庆的临近,我们从电视上、从周围的环境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爷爷奶奶们打起腰鼓跳起舞来庆祝,叔叔阿姨们用唱红歌搞演出来庆祝,妈妈的社区也举办了“睦邻节”来迎国庆,解放军叔叔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大阅兵来庆祝,当然,我们学校也是不甘落后的,丁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篇关于国庆的文章,徐老师让大家用英语来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关于技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点感想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 渗透管理 订单教育 职业规划

2015年笔者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有幸被学校派去工厂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没有涉及的社会知识。但是短短几个月也出现了很多状况值得我们思考:首先适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厂难找,其次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动、被动的离职,因此没有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为此笔者针对这次学生实习状况进行了总结,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顶岗实习对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重要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即顶替企业正式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使实践技能、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具体学生在什么时间去、去多长时间,是整班去还是以别的形式去,往往会与联系的工厂实践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证明,不同起点和条件的学生,经过顶岗实习都能得到较大的收获,能为他们毕业后选择工作岗位提供定位的参考,为他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顶岗实习的成功对学生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学生的顶岗实习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把“第一岗位”干好,是对学生平日素养的一个考验。这些素养会涉及学生家长的观念、学生的习惯养成、学生的责任心及大局意识、学生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学生和家长对待学生“第一岗位”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和学生眼光放得长远,无论遇到什么条件的工厂是抱着学习和锻炼各个方面的能力的态度,带着吃苦的心走入工厂,所以坚持到了最后,也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收获。可以形成对比的是,有的家长和学生是抱着怕吃亏、怕受累,只看眼前利益的态度进入工厂的,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不能上夜班、嫌活太累、挑选岗位,如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出现不到岗、辞岗的现象,而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工厂的行为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

从最近的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工厂对学生的第一要求是社会知识,社会知识甚至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比如工作和做人态度、抗挫折能力、与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等。有的学生刚去实习时思想是端正的,但是由于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学生身体素质等原因使实习没能完成。有的学生在工作中出现错误,被班组长批评就受不了,甚至赌气旷工回家。有的学生平日习惯不好,天气一变化就生病感冒,不得不经常请假,可是这样工厂是不允许的,学生请不了假就旷工,矿工多了就被工厂辞退。

所以平日学校和家长都应多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素养的养成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在实习之前把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这样实习过程之中的问题就会减少。

三、顶岗实习的成功需要争取企业的配合

能找到在企业环境、企业管理等方面能适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厂是不容易的。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也在变好,所以要求在工厂的吃、住、文化娱乐条件不能与家庭差别太大。新时代的员工对工厂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仅仅看工资多少,而会注重工厂的企业文化。而现实中有的企业存在的吃、住条件太差,工作时间太长等现象,也是导致实习过程中学生请假、旷工现象的原因之一。

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几乎都单一地让学生依照对员工的要求工作,而不会配合学校共同进行实习教育、人才培养的义务。正常情况下,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国家技工教育有关规定,学院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协议也对企业怎样管理顶岗实习生进行了要求。但是企业要生存,利润才是第一位的,其不会为实习的学生多花心思、做出牺牲。有些学生刚到企业工作不适应,企业很少会调查原因并进行协调,从而造成学生脱离实习岗位。特别是企业与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差别太大,在家庭和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而到了工厂是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中心,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身份转变,再加上企业班组长本身素质较低,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态度粗暴,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去留。

还有一种情况,在效益好点的企业,由于学生对劳务用工的工人们造成了岗位威胁,因此有的老员工为了保留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会对实习学生进行一些负面的宣传,使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减弱。所以学生顶岗实习的成功,必须有企业各个方面的支持、配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上一篇:CAI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初探下一篇:钱钟书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