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案例(精选8篇)
市民王女士今年70岁了,每天都去社区的图书阅览室看报,去文化活动室唱歌,去体育健身室打球,累了还可以去日间照料室休息。饿了有配餐,病了有保健医,不愿意出门,网上养老院的商家还上门服务。这样充实的生活得益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立。至2011年底,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0.94万人,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5.2%。哈市各区积极筹划,相继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让老人在家也可颐养天年。
“托老所”能吃喝玩睡有人陪聊天
每天上午10点,在道里区抚顺社区,89岁的马心如(化名)老人就“入托”了。老人“入托”一年多,“入托费”社区给她打了9折,每天只要9块钱,包括一顿两菜一汤的午饭。
老人与女儿一起住,每天早晨,女儿出门时她也跟着出门,在外溜达一会,10点到社区。有时候她会在棋牌室看人打扑克,看累了就回日间照料室看电视剧,或者与助老协管员宋阳聊天。11点多,宋阳叫老人一起去食堂吃饭。午饭是发糕、粥和西红柿炒鸡蛋、干豆腐。老人不吃干豆腐,宋阳让大师傅又给拌了点咸菜。宋阳说,老人每顿都离不了咸菜,遇到食堂没有咸菜,她就出去给老人买榨菜。午饭后,宋阳陪老人散会儿步,老人就回照料室睡觉了。15点,老人起床去超市,宋阳对老人的照顾也结束了。老人说,在超市待一个多小时,她就往家返,17点到达楼下的烧饼店,在那等着女儿回来,一起上楼。
作为道里区居家养老的样板级社区,抚顺社区共有7间日间照料室22张床。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道里区以抚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重点,以6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着力拓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午间小憩、营养配餐、上门理发、文化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九十岁以上老人享免费服务
近日,家政服务员刘守华来到乡里街67号4单元井凤兰家做家政服务。94岁的井凤兰与72岁的女儿一起生活。政府每个月给井凤兰160元的家政服务券,刘守华就是社区派来给她服务的。除了家政服务券,井凤兰每月还有一张医疗服务券,社区卫生院的保健医会定时巡诊,上门给她量血压,并叮嘱老人注意事项。
道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岩介绍,2008年,道里区率先在全省开展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制定了以孤寡、困难、残疾、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五类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2010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出台为90周岁以上超高龄老人家庭提供普惠型辅助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出不限条件、不设立“门槛”,将居家养老服务普惠所有道里区超高龄老人家庭,同时增设“辅助擦身、辅助护理、时段替补”等特色服务。2011年,制定了为80-89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家庭提供补充式居家养老服务政策,道里区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1067人。仅这两项居家养老服务,区财政每年拿出资金150余万元。
入住“网络养老院”紧急情况专人管
住在乡政社区的袁淑珍是名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70多岁的袁淑珍生活能自理,可就是害怕万一有点啥事,身边没个可以帮忙的人。乡政社区知道了袁淑珍的顾虑后,为她申请了一键通呼叫器,呼叫器连在家里的固定电话上,紧急求救时按红键,网络终端的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登记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所在社区主任及老人的亲属。
早在2009年,道里区就成立了我省首家网络养老院,区政府出资为孤寡三无老人配备了“随身通”应急手机,依托邦尼“呼叫援助指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援助、亲情问安和生活资讯等服务。老年人在“随身通”手机信号覆盖的任何地点发生意外情况,可通过一键(SOS)发出求助信号,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老人亲属、志
愿者、社区干部、指定援助人赶赴现场帮助老人,切实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起到安全呵护作用。道里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至2011年底加入“网络养老院”的老年人已达3200人,为343人次提供了求助服务,为33180人次提供了交流、咨询、维权等信息服务。同时道里区还建设“助老服务网”,整合仓买、浴池、饭店、理发店、洗衣店、粮油店等服务资源1128项,维修队300余人,累计提供社区助老助务7622人次。
“志愿者是我的好邻居”
半个月前,家住江桥社区的田永生家安了一个奇怪的门铃,这是政府免费配备的“爱心”门铃。只要田永生按动这个门铃,他的邻居,与他住对门的王强就能听到并赶过来帮忙。
田永生今年79岁,他的老伴乔淑芳今年75岁,心脏不好,刚做过乳腺癌手术。此外,他家里还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虽然老两口都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但家里却始终少一个可以随时照顾他们的人。一些老邻居虽然也能帮忙,可万一要是有个紧急情况,不能去敲老邻居家的房门可怎么办呢?政府免费配备爱心门铃后,田永生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王强说:“田叔那么任信我,把爱心门铃连到了我家,我也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守好这个门铃。再说,我都50多岁了,咱老了不是也需要邻里的照顾嘛!”
道里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孤独、精神寂寞等问题,社区组建了以“老人好邻居”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4900个“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爱心门铃”,将空巢老人与好邻居志愿者结成对子,为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目前,社区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已累计达196.9万小时。
居家养老需要更多志愿者
道里区是哈市居家养老工作开展得很好的一个区,共有109个社区,但助老协管员只有65人,这65名助老协管员都是分到办事处的。有的办事处会将他们分到社区,进行助老服务。没有助老员的社区助老工作只好由社区主任兼职完成。一方面社区的人手不够,另一方面,社会上又不乏爱心人士,南岗区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啸锐表示,很多志愿者有时间有精力愿意为社区老人服务,可是却苦于找不到门路,只能在门外徘徊。
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居家养老作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政府已经把大的框架搭建好了,里面的服务细节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去填充,比如精神慰藉。
三年内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刘凤兰介绍,目前我省70%的城市社区已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总数有17.6万人,其中接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总数达3.4万人。居家养老服务一般包括五大类服务内容:一是生活照料服务,二是精神慰藉服务,三是医疗保健服务,四是文化娱乐服务,五是信息咨询服务。具体内容根据各地情况和老年人实际需求有所不同,一般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将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内容制作成菜单式选项,由老年人按需求选择服务内容。
我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100%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覆盖,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最终实现全省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为老服务功能实现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刘凤兰表示,在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尤其是失能养护型专业养老机构建设,同时要持续推进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最终的目标是全面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福利制度为保障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记者宫玉范文/摄
老哥俩在社区文化活动室下棋
闲时在社区阅览室画画
在社区保健室做个按摩放松一下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已有60岁及以上的老人1.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按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压力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并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我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就跨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是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进入老龄化最早的城市之一。截止2011年末,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11.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0%,而江苏全省人口老龄化率为17%,全国是13.3%。南京市老龄人口呈现出基数大、比例大、增速快的现象,并伴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加剧等特征,对其未来的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中期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都相继步入了多元化养老模式之列,社会养老功能强大,并衍生出异地养老、旅游养老、以房养老(“倒按揭”模式)、自助养老等新型的养老方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过于单一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而,构建城市社区多元化养老模式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研究方法与信息采集
2.1 调研方法
首先,课题组采用文献资料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库,广泛搜集相关研究文献,对当前研究的社会保障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和研究,以便于在我们社会调研中运用和借鉴。其次,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相结合,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老年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9,回收率为93.9%,其中有效问卷161份。调查资料显示,有3.77%的人对本地区的养老模式是处于了解状态,而60.38%的人表示只知道一点,有35.85%的人对此并不了解。如图1:
经过调研发现,被调研人员对于南京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了解甚少。对于机构养老的机构点、服务概况、质量、收费等并不知情,造成了一种养老无章可寻的情况。也有老人表示养老成本太大,家庭养老是成本最小的方式,虽然儿女没时间但也能自己照顾自己。部分老人由于受教育程度高,思想开放,已然接受机构服务,对自己养老有一定远见。在与调查对象的交谈中发现,有76.4%的对象表示能够接受社会养老,看来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的,也有其存在的市场价值和意义。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做了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最高为8.7分,而社区养老的满意度为6.4分,机构养老则为6.6分。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2.2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1]。
3 南京市社区养老存在主要问题
3.1 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
截止2011年末,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达111.1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0%,而江苏全省口老龄化率为17%,全国是13.3%,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率。1981年,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24岁,1996年突破了75岁,2011年南京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其中男性74.8岁,女性77.6岁。在近31年中,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4.86岁。 预计到2015年,南京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150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超过2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75%。可见,南京市的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大,并且高龄化现象严重,增长速度快。
3.2 家庭功能日益弱化
据南京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7人,比全省平均水平(2.94)低0.17人,比全国平均水平(3.10)低0.3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2人减少0.15人。自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城市中出现了一大批父母与孩子组成的两代人家庭,并且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每户的平均规模明显缩小。1人户、2人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我市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如图2所示,在所调查对象中家庭规模小型化明显,多为三口之家,占了58.49%。
家庭结构日趋简单,表1是南京市2005年的家庭结构统计表,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南京市家庭户以二代户为主,占48.35%;其次是一代户,占36.91%;第三为三代户,占14.31%;四代户及四代以上户所占比例很小,仅为0.44%。可见代际关系一般化,家庭结构日趋简单。
资料来源: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3.3 机构养老发展严重不足
2012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健全居家养老、社区照顾和机构供养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起基层组织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参与广泛、合法权益有保障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现今,南京市有98.4%的老人是居家养老,其中社区养老占1.8%,剩下1.6%为机构养老,如图一所示。统计资料显示南京市共有252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有148家,公办养老机构104家,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空巢、失独、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现有的机构照顾渐渐遭遇尴尬的处境,见图3。
首先,机构的床位紧张,成本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人口多,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和照料问题将更加突出。根据民政资料显示,到2011年底南京市共有252家养老机构,床位31606张,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老年人口数却相当庞大,计算得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8.5张,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南京市60岁以上老人为110万,处于“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12.8万人,处于“生活不能自理”严重不健康状态的60岁以上老人达到2.7万人,由此可见养老服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其次,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床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主城区和郊区之间需求失衡状况,在主城区需求膨胀,一些公办养老机构人满为患,主城区平均百名老人拥有床位仅1.3张,就如鼓楼区的社会福利院,一位难求,排队需要等上几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业余生活内容丰富,收费适中,性价比高。而在郊区、落后等地,由于交通不便,医疗设施资源较少,加之人们对郊区等地排斥的思想观念,许多人不愿意去郊区养老院,造成需求过热和需求过冷两面现象存在;再次,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不足。“据统计,南京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有3000余人,但一线的护理人员还不到2000人”,按照1.6%的老人在机构养老,这样算下来,共有不到1.8万老人,也就是说一个护理人员要照顾9-10名老人,在数量上就相当匮乏。其次,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在其专业水平,业务知识和服务素质上有待提高,在实际处理事项时上有许多不足之处,部分老年人思维缓慢,语言表达不清,对待老年人缺乏耐心和理解。工作比较劳累,清洁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易产生不满情绪,对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大,还要面临工资待遇不高,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挑战。
4 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
社区养老不管是在服务发生的场所、运行机制、资金来源、专业化程度、信息获取程度和社会认同度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更为关键的是社区养老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加强政府与社区合作,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上的不足,减轻家庭照料压力,提升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水准,同时,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吸纳下岗职工、失业者、刚毕业大学生等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此外,社区养老也可降低政府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等。总之,社区居家养老具有网络功能完备、服务形式新颖、服务成本较低、服务体系庞大、信息来源充足、服务队伍稳定等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社区模式多元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老人群体的扎根意识强烈,在一处地方待久后,不愿离开的情愫浓郁,大部分群体只愿意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因此社区养老可以满足于老年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活,避免了一个新环境对老年群体造成的不适应,从而避免了老年人因陌生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等负面情绪,甚至对生理健康造成的损害;第二,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这是目前较合适,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道路。正式照顾是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的老人家中提供的照顾。非正式照顾是指由家人、邻居等提供的照顾。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比如有时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并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非正式照顾正好可以代替正式照顾。一方面成本低,服务便捷灵活,提供服务的人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较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另一方面,非正式照顾不仅能够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安全感和归宿感,而且还能培养社区成员的互助精神;第三,社区的资源丰富,可利用空间充足,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营造社区形象。目前我国的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中的重要资源。以上海和天津率先试行的“时间储蓄”、宁波市试行的“义工银行”为例,这些都是利用社区闲置资源的一种有效尝试。这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的优势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养老成本。据南京市老龄委测算,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每增加一个床位,就要多增投资10万到15万元不等。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政府每年才为受援助的老人支付1200元;第四,可以降低养老支出,减轻家庭负担。那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购买高价服务和进入福利院、敬老院的老年人,可以从本社区中得到帮助和关怀,从而也降低了家庭的养老负担。这些低收入阶层的老年人在过去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他们因年老不能照顾自己且家庭成员缺乏足够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时候,让他们在社区内得到低费甚至免费的照顾,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5 构建南京市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
城市社区养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应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区照顾和养老服务。因此,针对构建南京市多元化养老模式提出政策性建议如下:
5.1 政府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增设养老福利机构
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且老年服务设施数量远少于老年人数量的今天,政府更需要承担起老人养老的重任。增设养老机构能有效解决福利机构提供床位数供不应求的问题,并吸引民营资本加入养老机构建设,并对机构养老新建床位提高补贴标准,如城区5000元/张、郊区4000元/张和县3000元/张。同时,养老机构不能完全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应各自发展,为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积极引导,完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5.2 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只有专业的人才能了解老年人真正的需要,因此培养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与青年人相比更具多样性。对老人的照顾包括康复护理、文化满足、心理咨询等各个方面,养老人才应接受专业培训,才能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持证上岗,岗前培训,保证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
5.3 加强养老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目前,养老机构的收费还颇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内部管理,制定长远的经营策略,注重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和考核,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成本降低的同时,服务质量不能降低,这就需要严格的监督。
5.4 拓宽服务途径,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我们要充分实现社区服务,丰富老龄人的生活。要加强对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及准老年人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老年人对于现行养老模式的认识不够清晰,准老人对自己未来养老问题没有合理规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养老模式宣传力度是根本之法。各社区、养老机构应定期举办有关养老方式选择的宣传讲座,为老年人分析各养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人群,以便老年人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另一有效途径是在各社区设立有关咨询部门,对外提供专业的服务,方便满足老年人和家庭成员获得及时专业的信息需求。
致谢本论文在楚永生教授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文范.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战略意义[J].城市管理,2004,(6).
[2]黄黎若莲.祖国大陆和香港社区照顾模式比较[J].中国社会工作,1995,(5).
[3]李凤琴.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南京市鼓楼区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4]秦培艳.社区养老模式多元化探析——以南京市为例.[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1).
[5]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N].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走进文公社区服务中心,只见这里环境整洁,放映室、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食堂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些老人聚集在这里参加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过得十分开心。他们中许多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精神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自从来到这里,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心情明显开朗了。据了解,社区服务中心现有管理人员3人,专业服务人员3人,志愿者20余人,目前在这里享受日托和固定上门服务的老人共有43人。另外,社区内的老人只要有服务需求,服务中心随时都会给他们提供服务。作为今年当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社区服务中心还对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及重点优抚对象,实行由政府无偿或低偿提供购买服务。
文公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日间以服务中心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二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文公社区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合理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热线,认真接待每位需求者,提供诚信服务,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收费价格:并对老年人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建立老年人基本情况信息库,加强对服务对象和服务队伍的档案管理:定期对居家养老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等方面培训;注重对服务对象进行定期回访,接受老年人的意见与建议。服务中心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调整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程。文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受到了许多老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欢迎。他们说,有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再也不用因为年纪大而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急事、难事犯愁了,一个口信或一个电话都会有人来帮助解决,而且每天还可以到服务中心自由地参加一些休闲娱乐活动,生活过得真是快乐!一些老人的子女也說,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他们的长辈大多不愿离开家庭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而做子女的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又不能在老人身边很好地照顾他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采用让老人在家庭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让子女们安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老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泗淋乡服务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泗淋乡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语访谈法从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泗淋乡社区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及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而我国也提前进入老龄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据民政局2009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 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已经达到老龄化国家的标准。而在金华,据统计,2007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69.5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14%。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而正是这种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却日益遭受严峻的考验。自计划生育实行以来,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子女的养老敬老意识日渐淡薄,老年人处于不利境地。而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无法得到老年人的亲睐。对此,政府部门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同时享受社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一种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内容,并为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让老年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接受社区的各项专业化服务,使老人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目前该种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与社会的欢迎。
二、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一)养老的需求与各种途径
通过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76%的老人对于居家养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居家养老的老人仅占18%。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社区宣传、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亲戚朋友和邻居,其中通过社区了解的老人最多,占到了28.7%。可见居家养老对于宣传居家养老知识的重要性,但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对于宣传的重视度不够,宣传方式仅限于在小区的橱窗里张贴出相关的文件或报刊文章的相关章节等,但由于不少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太能够关注到这些信息。
(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
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即由政府买单,家政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该
项政策普遍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欢迎,但在实行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境。首先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数量极其有限,很多迫切需要该项服务的老人因不满足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其次,目前大多数社区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只是限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相对简单的上门服务,像更高一级的服务诸如家电维修、代购、水电维修、上门理发、送餐服务提供的却很少,而这些服务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无法提供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需要的服务没有人提供,而提供的服务又不是老人最需要的。最后由于老年人大多比较保守,对于外人的戒备心比较高,他们往往不会让家政服务人员在家中逗留太长时间,完成一些基本的打扫工作后就让她们离开了,一般都没有达到政府购买的服务时数,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医疗卫生需求方面
为了迎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不少社区都设置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我们所接触的调查对象中,有46%的老年人所在社区设有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因其距离近,就医便利,可以省去大量排队等待的时间,价格实惠以及服务人性化等优势而被人们称为“家门口的医院”。但据我们的调查,享受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老人中仅有37.6%对本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站采取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态度。不少老人反映这些服务站的设备比较陈旧、药品的数量也较少、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友善,可见,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站虽然路很近,但心却很远。
所谓“未雨绸缪”,疾病预防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免费体检、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社区在这一块的服务却几乎空白。据调查,在提供免费体检这一项服务上有44.7%的老年人享受过,而其余的四项包括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服务,分别有16.8%、18.0%、15.3%、6.7%的老年人享受过。
(四)精神慰藉方面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这就使得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显示,61.3%的老人表示不希望有人上门陪他们聊天,22%的老人有这种意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门陪聊的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大多与老人比较生疏,他们缺乏共同的话题,老人对于他们的信任度也比较有限。因此,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更喜欢“走出去”和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类似的生活经验与价值观令他们之间的交流更轻松自然。
在服务设施方面, 72.7%老人所在的社区设有老年人活动室, 36%设有老年人阅览室。但这些活动室大都比较陈旧、狭小、阴暗,空气不流通、浑浊,并且大部分活动室已成了变相棋牌室;而老年人阅览室里的书籍、报刊、杂志大都比较陈旧,难以老年人的需求。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数量不足,社区重视度不够;二是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设计落后,观念保守,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导致了现有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更有一些设施是社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设,并无实际
意义,服务流于形式。
在社区活动的开展方面,有47.7%的老年人明确表示希望社区多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但事实上,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9.5%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外出旅游的活动, 54.8%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文艺演出,34.2%的老人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大众健身,而至于科普知识宣传、座谈会、老年人兴趣小组的开展,分别为13%、6.2%、17.8%。可以说,目前社区所提供的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还是比较缺乏的。广泛开展真正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活动是社区服务的应有之义。
三、农村养老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实无论老人有无儿女,养老难的原因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农村经济落后,没文化使得媳妇女婿们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使得村民们毫无同情心,可见我们的礼仪之邦礼仪何在?没有文化使得人们不知亲情的可贵,不知友情、乡情的重要,使得人们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的供应,他们还需要儿女的理解、关爱,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无知让老人们的这点需要成为奢求,用不可得;无知也让乡亲们变成了吝啬鬼,不舍的掏出均摊在自己头上的几十块钱……硬是变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质低下已是农民养老难的根本原因了。
四、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政府扶持
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因此政府应转变传统观念,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扶持,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阶段,服务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其的态度和支持力度。我们认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
首先,社区应加大对居家养老宣传的重视程度,鉴于多数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以及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社区应充分动员社区的资源,争取将居家养老的基本常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从而增强老年人的权利意识,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达到对社区居民的教育作用,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尊老的理想社区。其次,做好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心理阴影,融入社区大家庭,乐于接受服务,利于工作的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但目前政府对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经费的缺乏,迫使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大多局限于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空巢高龄老年人家庭,而无力顾及数量占绝对多数,身体尚好,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而且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因此政府今后在考虑老年福利设施投入和老年事业经费安排时,应列出一部分专门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出,并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这样才能从资金上保证居
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3、制定扶持政策,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政府须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例如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出台优待和优惠政策,如适当减免税收,贷款优待等,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服务档次和质量;以及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医务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到社区医院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方便老人就医。
4、建立培训机制,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专业人员保证
针对泗淋乡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专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政府应开始着手开设居家为老服务应用知识方面的培训课目,实施技能培训。
(二)社区为本
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功能的发挥,应大力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功能。首先,社会工作者应承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社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充分调动本社区的资源,开发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来完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需求;其次,承担中介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社区内老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深入了解社区老人的实际需求,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代表社区老人与政府进行博弈,早日促成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再者,承担使能者的角色。发动全体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区活动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同时还要建立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自助、互助体系,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为老服务中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关爱的社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社会参与
社会力量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志愿者队伍的构建、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家政服务机构以及各类民间组织等,他们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还包括区、街道、社区设置的非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组织,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建立服务追踪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服务质量,并确保政府资金的投入真正用到实处。
五、小结
中国居家养老基金会统筹,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物业管理(公共服务行业名称)
物业管理,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1、指导、帮助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促进居委会依法建设和发挥“四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举办便民利民服务网站。
2、负责老龄、殡葬管理、残疾人安置、救灾、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
3、负责拥军优属、社区优抚、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服务等工作。
4、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完成区下达的人口计划生育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标。
5、负责本地区计划生育条块结合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联系和指导。
6、负责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业务骨干培训。
7、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流动人口持证情况,并做好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
8、负责街道社会事务受理及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转。
9、负责社区会计站工作。
10、完成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它事项。
本店主营:男鞋,专注男鞋。
欢迎光临本店采采,本店新开张,诚信经营,只赚信誉不赚钱,谢谢。
经营项目:男鞋,只经营男鞋。
三十团五连 张亚良
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社会建设的内涵很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实体建设,诸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二是制度建设,诸如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社会实体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制度建设则使社会更加有序与和谐。作为进入社会分析和实际操作领域的“社区”概念,正在通过丰富其理论内涵,加强其解释力度,深化其实际操作意义,为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建设理论作着探索。目前,社区发展的实际操作仍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社区及社区发展研究中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控制出谋划策的实际操作研究多。透过这些经验,则是结构和机制所带来的理论问题。在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中,社区在制度、功能、管理和服务的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将社区建设置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重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一探讨。
《中国老龄事业白皮书》显示:200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9亿,约占人口总数11.3%。预计,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1.9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3.8%;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 18%;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18%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老龄化问题己日渐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发展迅速、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带病老人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兼顾了家庭赡养、政府福利和社区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政府极力推行的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
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
[2]。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
8.81%计算,2005年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10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2005年为150万张,2010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的社区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思路。1987年提出了城镇社区服务,其中,为老服务是重要内容。这时的养老服务重点在物质供给,缺少精神慰藉内容。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机构养老方式的认可程度和需求程度得到提高,集中新建了大批养老院。1998年前后,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系统探索。90年代末,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出现了居家养老的实践。2000年,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老年人福利体系。2001年民政部在全国社区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决定用全国福利彩票总额的80%,靠政府投入、社区参与,建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星光计划强调为普通老人提供方便周到、价廉质优的福利服务。在此背景下,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2005年7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60个试点单位,其中城市市辖区(县级市)48个,福利机构12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展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以满足”三无“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为出发点,在鼓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和社会化方向。今年“两会”期间,老龄问题被列入人大11类重点建议之一,其中,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占25.5%,与前相比呈上升趋势。这些建议提案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设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增加为老服务专业人员等。目前,大部分大中城市初步建立起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比较好、比较发达的地方,居家养老开始从城市向农村推行。像北京、浙江、天津、江苏、上海、杭州、宁波、青岛、大连这样一些城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并着手向农村推广;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像江西、甘肃、宁夏、新疆、贵州才在一些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的社区试点行动。各地的的具体化实践多种多样。综观各地实践,可以将目前的居家养老探索大致分为两种。
(一)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街道、社区承办的模式
这一模式大连首创,宁波海曙区创立的“海曙模式”最为典型,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较为领先。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采用此做法。目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第二类是采用居家养老代币券、服务券的形式,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中心或特定机构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1、“政府直接购买”形式
一、目前我国存在的几种养老模式
(一) 传统的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养老模式, 它源远流长, 著称于世。主要由家庭成员给予老年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直到现在, 它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 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人们家庭观念, 生活居住方式发生改变, 使得家庭养老受到冲击。从经济保障上看, 绝大多数家庭老年人有稳定的社会保障金 (退休金) , 并有一部分老年人依靠以往的积蓄和自身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使得代际间的反馈物质基础发生动摇, 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绝大多数经济来源于自己;从生活照料上,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激烈, 年轻人在时间上、人力上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从精神慰藉上, 子女大多工作繁忙或者相距甚远, 加之当今尊老敬老风气的弱化, 使得家庭养老纠纷增多, 老年人常常孤寂无助, 精神空虚。
(二) 社会机构养老
是指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老年人通过按月缴纳相应的费用, 就可以获得这些服务。随着目前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节奏的提高, 选择养老院等机构提供的社会养老成为养老选择的一种。但实际上, 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来自于家庭和养老机构双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 老年人不愿去养老机构, 对那些生活在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的老年人来说, 生活在养老机构里, 失去他们曾经熟悉的和拥有的一切而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失落感, 对这些老年人而言, 离开他们一生生活的家, 就意味着剥夺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一切。对于子女来讲, 同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 给人以不孝之感, 会授人以话柄。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 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养老机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数量少, 质量差, 收费贵, 服务缺乏多样化, 机构分布不合理, 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无法真正达到:“尊老、敬老、爱老、热情、周到、服务”、“让老人满意, 让亲属放心”和“替儿女尽孝, 为政府分忧”等养老机构的宗旨。
(三) 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是目前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 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针对有产权房的老年人, 可以将自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专门运营这项业务的机构, 按月从该机构领取现金养老。老人身故后, 由该机构收回房屋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但由于我国现有制度———房屋产权70年, 造就“房屋随它的主人一起就墓”的现状, 使得以房养老难以推行, 再者, “以房养老”的适用范围实际上也是很狭窄的。一方面, 对于那些退休待遇十分优厚的城市人口 (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来说, 依靠不菲的退休金便足以养老, 根本就没有“以房养老”的必要;另一方面, 对于那些没有自有产权住房如租住在廉租房、公租房中的城市低收入人口来说, 虽然他们确实有养老之忧, 但是又根本没有条件奢谈“以房养老”。因此, 在城市真正需要并且有条件实行“以房养老”的人, 其实并不多———仅限于那些退休金不够多, 又拥有产权房的人群。因此, “以房养老”即便有效, 也只是非常权宜、局部的措施, 根本不足以应对养老大局, 并不被人看好。
(四) 社区居家养老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就目前城市发展而言, 社区居家养老应该成为最主要的城市养老模式。我国大多数城市经济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并不充裕, 政府在发展养老保障方面压力过大, 单靠政府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也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 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 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一) 成本低、效率高, 容易被老人和年轻人接受
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依靠社区内的资源来开展养老救助活动。养老保障依托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网络, 将城市社区内的资源聚集起来, 充分发掘利用社区资源对老年人进行照顾。在20个世纪90年代, 面对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 出现了一大部分失业下岗的40、50后人员, 政府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 加强他们养老方面的专业知识, 利用他们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 既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又可以很好地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 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 还可以将那些离退休人员调动起来, 让他们发挥余热, 建立起同群体人际关系网络, 便于老年人的情感沟通。因此, 这种养老方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社区内资源的开发, 又有利于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二) 服务对象具体、服务针对性强
社区服务的对象相对单一和确定, 在社区内开展的老人照顾, 能更好地了解到他们的真实需求。社区通过对老年人进行信息档案管理, 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大概情况等建立档案。根据档案中记录状况进行针对性管理, 既包括物质方面的, 又包括精神层面的, 通过社区成员和志愿工作者的调查了解, 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 更具有人性化, 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老年人在退出劳动领域后, 参与的社会活动相应减少, 社会地位降低, 而子女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常常无法陪伴在旁, 老年人情感逐渐空虚, 孤独感增强。而社区作为家庭之外老年人生活的第二空间,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 老年人不必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 有自己长期形成的人际网络, 可以更好地沟通、慰藉情感。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照顾, 可以使他们的亲缘、亲情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 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立, 提升老人幸福感
社区参与养老需要发挥社区成员的互助精神和友爱意识, 这样无形之中可以建立起一种互助友爱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文化, 增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社区对成员的凝聚力, 使得生活在社区中的成员呈现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局面, 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途径
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 开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开设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治疗门诊、保健站、康复中心, 通过社区宣传栏加强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定期组织当地医院进行社区义诊, 将医院是否进行义诊和义诊次数的多少作为对医院进行考核的指标之一, 尽量做到老人有小病能在社区就医。
建立社区老人陪护中心, 采取固定工作人员加志愿者参与模式,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诸如送餐到家, 家政服务, 日常护理和暂时托管服务等。
建立社区心理关怀室, 对空巢、孤寡老人进行心理及情感安抚, 定时不定时地对其进行陪护, 尽量避免其在空虚无聊中度过每一天。
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如棋牌室、爱好交流室、书画室, 休闲垂钓室等, 让有共同兴趣的老人走到一起, 互相交流, 生活得以充实。
建立“以老助老”互助小组, 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互助活动, 让一些乐于奉献的老人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特长用于助老服务。
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保障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中, 政府责无旁贷, 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是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 确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分步推进计划,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预算、综合协调有关的监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从本质上说应该属于公共服务或者说是福利性服务的范畴。因此, 即使它是有偿的, 但在服务老人的过程当中, 如果发现有一些老人的收入或家庭子女给他的赡养费用还不足以支付他应该享受的服务费用的话, 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但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推进, 政府应从具体事务中逐步淡出, 集中精力开展管理工作, 从更高层面 (政策、公共财政) 上给予居家养老服务更多、更大的支持。
另外, 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无疑可以为这种模式带来很大的帮助。非政府组织由于其为公众服务的本质, 决定了其在社区居家养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主体, 它接受政府委托,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和服务对象的评估工作, 按时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目前, 非政府组织发展还相当欠缺, 这将是以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必要的保证。扩大志愿者的队伍, 充分发动社区、单位、学校利用自己的技能知识, 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给老人提供相应的力所能及的服务。
五、结语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对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成有重大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一旦成功, 能有效提升城镇老年人的幸福感。为老年人的幸福养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 对养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存在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以房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来看, 居家养老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城镇养老的不二之选。居家养老的可操作性强, 在构建居家养老的模式中, 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相互协调, 为提升城镇老年人的幸福感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参考文献
[1]胡晓平.社区养老:我国养老服务的新模式.铜陵学院学报, 2010, (3) :65-P66.
[2]“以房养老”何以不被看好?.中国新闻网.法制日报http://www.chinanews.com/estate/2011/09-30/3365456.shtml.
家庭养老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所形成的家庭承担了赡养老人的重任,但现阶段,家庭的养老功能却在弱化。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穆光宗博士分析,弱化的原因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中子女数量减少,三口之家、单亲家庭甚至单人家庭增多,这种家庭中代际关系的变化,使得“四二一”式金字塔型家庭结构将成为全社会家庭结构的主流。今后,一对夫妻可能要承担4至8位老人的养老重任,使家庭赡养难度加大。此外,代际居住方式也发生变化,随着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在空间上拉开了父辈子辈的距离。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又使不少做子女的陷入“事业人士”与“孝顺子女”的角色冲突。这些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特别是精神慰藉功能和日常生活照料功能的弱化已在许多家庭中出现。
其实,即使是在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里,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儿女需投身于事业,而为人父母者都想为子女们分担一些家务,这样许多老人就充当起家庭的保姆、采购员、炊事员、清洁工等角色,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空巢家庭需要关爱
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在最后一个子女离开后,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据统计,最近10多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明显增多。目前,我国“空巢家庭”占老年人的家庭总数的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
对“空巢家庭”问题有较多研究的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蔡文媚认为,工作繁忙与社会竞争激烈,使年轻人顾不上对老人的照顾,忽视了与老人的沟通,老人们独居时间较多,因此形成了许多实质意义上的空巢家庭。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们仿佛成为被社会遗忘角落,得不到亲情的慰藉与温暖,精神十分痛苦。有的独居老人突然发病,死亡多时才被人发现,还有的老人因一道单元门与几级台阶而与外界隔绝,他们需要的只是搀扶的一双手。还有的老人长期囿于家中,当突然来到外面世界时,因头脑中已形成的固定条件反射發生紊乱,而头晕目眩摔倒在地。
有人认为:老年人只能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果真如此吗?老人们的出路在哪里?
社区养老正合心意
有人预言,作为“夕阳工程”的养老托老事业,今后肯定是“朝阳产业”,然而据了解,全国为数不少的养老院普遍入住率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问题,有些老人认为只有被儿女抛弃的人才进养老院,而子女也有顾虑,怕背上不孝的恶名。据调查,尽管有不少人表示,老了就住养老院,但仍有85%的老人还是愿意选择家庭养老。于是,一种既能享受家庭亲情又有体贴规范服务的社区养老受到推崇。中国社会学学会吴铎教授认为,发展社区服务网络,加强家庭照顾功能,是解决老年家庭健康问题的一个重点。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居委会为主的各种社区助老服务正在兴起,家庭敬老室、社区托老所、老年互助服务中心等纷纷亮相,有的居委会建立了一整套助老系统,如安装求助门铃、与空巢家庭结对子、为高龄老人建服务卡、助老时间储蓄等。而家中有高龄老人的子女也被要求“常回家看看”,这些举措受到广大老年人欢迎。
【社区养老案例】推荐阅读:
社区养老模式07-08
社区养老保险怎么办理09-09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09-18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06-15
凤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09-10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09-26
国外社区建设案例11-29
社区社会工作案例.340042307-25
推广社区科普教育案例10-26
社区志愿者活动案例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