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1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和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规范安全管理和操作行为,确保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煤矿安全红线分为“安全管理红线”和“安全操作红线”,凡触碰安全管理红线者给予降职或撤职处分,触碰安全操作红线者给予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第三条集团公司、二级公司、矿(洗煤厂)对执行本制度负主体责任。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涉煤控股单位。

第二章安全管理红线

第五条凡违反安全管理红线规定的责任者,给予以下处分。

1、安排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操作人员上岗作业,给予分管矿领导降职处分。

2、未严格按规定执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给予降职处分。

3、矿井无证照、证照不齐或证照失效仍生产或建设;存在超层越界或开采防隔水煤柱。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矿长撤职处分,给予生产矿长降职处分。

4、矿井风量不足;违反规定串联通风;未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未实现分区通风;采区巷道一段进风、一段回风。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通风助理撤职处分,给予总工程师降职处分。

5、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未按规定安装“双风机双电源”或不能自动切换;未设置“三专两闭锁”。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机电矿长撤职处分。

6、未进行瓦斯等级及突出危险性鉴定;应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在采掘区域内瓦斯抽采不达标(以检验报告为依据);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活动而综合防突措施效果不达标(以检验报告为依据);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安装监控系统(或监控系统失效)或者瓦斯超限断电值设置大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通风助理撤职处分,给予总工程师降职处分。

7、未采取措施查明采掘区域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及井田范围内采空区、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或建设,分别给予矿长、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8、未制定采掘探放水设计或未真实开展探放水作业,给予总工程师撤职处分。

9、使用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工艺或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电气设备违规入井,给予机电矿长降职处分。

10、煤矿建设项目私自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给予矿长撤职处分。

11、凡不执行上级下达的停工停产指令或未经验收而私自复工复产,给予矿长撤职处分。

12、对违反安全红线规定监察不力、追责不到位,给予安全矿长降职处分。

第三章安全操作红线

第六条凡违反安全操作红线规定的责任者,给予以下处分。

1、凡酒后或携带烟火、易燃易爆物品入井,或在井下吸烟,给予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2、凡扒、蹬、跳矿车或乘坐斜井物料车,或乘坐皮带、溜子,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3、井下、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地面煤仓上下口、地面瓦斯抽放泵站不按专项措施进行电氧焊等动火作业,给予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4、严重违章爆破作业或私藏火工品、私带火工品上井,给予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5、故意移动或遮挡瓦斯传感器;在瓦斯检查中瓦斯检查员漏检、假检或擅离职守。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6、凡破坏通讯、通风、监测监控及瓦斯抽采设施设备或私自打开密闭、私自进入盲巷,给予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7、矿井或作业地点受到水害威胁或出现停风后不及时撤离或拒不撤离;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8、掘进工作面未按探放水设计进行超前探放水或超出允许掘进距离而进行掘进,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9、大型设备、特种设备在保护装置失效或甩掉保护装置情况下继续使用;在用电气设备存在失爆;违反规定强行带电检修或挪移电气设备;不执行停送电规定设备故障未排除强行送电。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10、违反规程、措施规定不使用超前支护空顶作业;擅自改变支护材料、支护参数降低支护强度;遇地质构造或巷道开口、贯通等特殊情况时未按规程措施加强支护。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11、无特种作业资质从事特种作业、强令无特种作业资质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处分。

12、发现其他严重危害安全的行为将给予责任者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第四章执行程序

第七条煤矿安全红线规定经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按程序发布执行。

第八条集团公司各级各类安全检查,必须严格对照安全红线规定进行检查。

第九条凡发现违反安全红线规定,检查人员必须现场认定并作出责任追究处理意见。

第十条对认定的责任追究,由人事(力)部门具体落实,安监部门督查。

第五章其他规定

第十一条违反安全红线规定的情形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范畴。

第十二条出现多人多次违反安全红线规定,集团公司对二级公司及矿(厂)主要领导进行安全诫勉谈话。

第十三条安监部门每月对违反安全红线规定的情况进行公开通报,接受广大职工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安全管理红线”中的处分对象“矿长”包含煤矿的董事长、总经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晋能集团有限公司。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 公共娱乐场所呈现的新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普通百姓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越来越高, 作为休闲娱乐的公共娱乐场所便大批涌现, 遍地开花, 并呈现以下特点。

1.1 公共娱乐场所呈逐步大型化、综合化

现在,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娱乐场所, 都朝着集多种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且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综合化、大型化娱乐场所的形成, 有效弥补了单一经营的缺陷, 使消费者在一个娱乐场所内就可以享受到多种服务。娱乐场所朝着综合化、大型化发展的这种趋势, 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2 公共娱乐场所从城市向城镇发展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KTV、洗浴休闲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等场所在城市大批涌现, 而且出现向城市某些区域聚集的倾向, 出现了娱乐场所“一条街”现象。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公共娱乐场所在城郊和镇这一级也大量出现。

1.3 公共娱乐场所装修翻新频次更快

公共娱乐场所资金投入巨大, 同样回报也比较可观。娱乐场所随着设备和装修的陈旧、落后, 重新装修时间间隔由原来的4~5年变成了2~3年。有的场所为持续吸引消费群体, 赢得市场, 1~2年便推倒再进行重新装修。

2 公共娱乐场所常见消防安全隐患

2.1 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

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问题是消防安全最为常见的问题。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方便自身经营管理, 把消费者限制在方便管理的区域内, 锁闭娱乐场所内供人员疏散逃生的安全出口。娱乐场所经营活动频繁, 需要储备大量物品, 由于受库房面积限制经常把物品堆放到疏散通道上, 影响正常的安全疏散。

2.2 消防设施缺乏维护, 不能正常使用

在日常检查中经常发现: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触发装置处于被屏蔽状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被挂上装饰物, 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灭火器失效、室内消火栓组件不完整、疏散指示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损坏也比比皆是。

2.3 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仍时常出现

《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 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吸取广东深圳舞王俱乐部和福建长乐拉丁酒吧等火灾事故教训, 2009年经公安部四部委联合发文部署了全国范围内的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公共娱乐场所内的易燃可燃装修材料得到了有效整治。但是, 在新装修的公共娱乐场所中, 仍有不少投资者为了使场所装修装饰的便捷和美观, 采用木板、软包 (内含聚氨酯泡沫) 等易燃可燃材料。

2.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相当一部分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只重经济效益, 疏忽消防安全管理, 轻视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 对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不执行, 这也是造成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的根本所在。表现在: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停留在纸上, 不完善、不演练;未对员工进行定期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由于娱乐场所员工流动性大, 原来经过消防培训和具有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上岗证的员工离开后, 接班的人员往往没有经过培训, 掌握必要的消防基础知识, 不懂得如何操作自动消防系统, 更没有持证上岗。

3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现行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模式, 再加上一些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 也基本上能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但是, 这种模式存在这些弊端:缺乏对公共娱乐场所全过程的监管;公安消防机构处于强势地位, 处于单方面的发号施令, 不能充分调动娱乐场所的积极性;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自律、自治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 对于公安消防机构来说, 更重要的是怎样培养娱乐场所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实现消防安全的自律行为。可以这样说, 好的管理只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努力的产物。这种管理机制的转换, 需要我们改变现行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理念、方式与手段。

3.1 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

“全程管理”是将监督管理从公共娱乐场所的前期选址、设计施工、审批把关再扩展到最后的日常管理整个过程中。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把好前期选址关。一般公共娱乐场所在批准建设前期, 文化、治安等部门会对公共娱乐场所选取的地址进行审查, 这时消防部门也应对选址场地对照消防法律法规、现行政策的有关要求核实把关, 这里就需要跟文化、治安部门形成良好的工作联系机制。

(2) 把好设计施工关。在选址把关的基础上, 公安消防机构应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施工图对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严格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负有法律责任的应予以追究, 并直至设计符合要求为止。在施工期间, 应对公共娱乐场所施工现场适时检查指导, 一是检查是否按原符合设计要求的内容施工;二是严格把关装修材料, 对有疑问的装修材料应及时监督抽样送检, 坚决杜绝易燃可燃装修材料。

(3) 把好消防审批关。这里的消防审批关除了前面的设计审核, 竣工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应该是最终把关的两步。公共娱乐场所的竣工验收应当依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内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内容除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规定内容以外, 我们应该要求娱乐场所按照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试行) 》的要求做好“四个能力”建设, 在场所内规范设置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志, 并按照建设标准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归档。

(4) 强化监督检查。可以从公众聚集场所中的法定概念 (《消防法》第七章第七十三条) 中看出公共娱乐场所包含在公众聚集场所中, 对公共娱乐场所违反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行为, 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执法, 该查封要查封、该强制执行要强制执行, 决不能姑息迁就, 坚持“零容忍”。

3.2 由“传统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

“互动式管理”将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点定位在疏导,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 充分考虑被管理者的合理利益与要求, 强调积极参与, 与公安消防机构共同协作, 努力维护娱乐服务场所的消防安全。在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 形成一个公安消防机构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之间的行动结构, 改变由公安消防机构单独、集中统一地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的方式, 利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娱乐服务场所消防安全秩序更优化的供给, 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功能优势互补。

3.3 培育行业协会参与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 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 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现在, 各地纷纷成立了娱乐场所行业协会, 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 消防安全理应纳入行业协会相关章程, 并加强对行业会员经营活动的指导、监督, 实现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自理、自律。

(1) 以行规会约来规范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行规会约是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它经一定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通过并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正式生效, 因此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就必须遵守。公安消防机构应当积极与娱乐场所行业协会联系沟通, 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出台专门的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章程, 促使行业协会发挥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职能。

(2) 定期开展行业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纠。

以《消防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娱乐场所行业协会可以以协会名义在行业范围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 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开展正常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保持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

(3) 将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作为入行的强制准入。

目前, 《消防法》第三十三条表述为“国家鼓励、引导”, 从立法层面上, 对娱乐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还是以市场需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引导性模式。同样, 即将实施的《贵阳市消防条例》也表述为“鼓励、引导”, 但是“消防安全状况可以作为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确定的依据之一”。因此娱乐场所行业协会对申请加入的娱乐场所强制要求其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 以提高场所抵御火灾风险能力。同时, 要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状况全程跟踪、监督、服务, 以提高娱乐场所投保的积极性, 推动运用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机制进行社会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顾金龙.上海市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 (增刊) , 2009, 28 (149) :201-203.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篇3

餐饮业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公共场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的餐饮饭店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火灾是餐饮业出现最频繁的事故,由于业主没有重视饭店的消防安全工作,致使饭店内电器电线老化,天然气煤气使用不当,灶具老化损毁不能及时更新等,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餐饮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一、餐饮火灾特点

1.人员聚集,伤亡较大

餐饮场所通常聚集了大量人群,而且不仅仅是单个饭店,往往是诸多饭店形成的聚集网点,一般是小吃广场或者特色小吃店,可以容纳成百上千的人同时就餐。所以,人员大量集中,一旦某一家饭店发生火灾,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饭店,造成现场混乱,疏散困难,带来较大的人员伤亡。

2.可燃物较多,火势猛烈

很多餐饮场所,尤其是小吃或者特色小吃广场,装修未经消防部门审核,使用了大量棉,木、塑料和其它易燃物进行店面装修,一旦出现火源,大火就会迅速蔓延开,同时,燃烧一些装修材料还可能释放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还有少数餐饮场所建设简陋,有些只是简单的棚户搭建,火灾发生,极易发生棚户倒塌,致使火势更加猛烈。

3.厨房是常见起火部位

据我国消防部统计,餐饮场所发生的火灾,有30%都是由厨房用火不当引起的火灾。有些餐饮场所违规使用液化石油燃气和其它易燃易爆燃气设备,还有些餐饮场所不按规定定期检查液化石油气钢瓶,输气管老化也不做处理,液化石油气钢瓶下没有放置热水盆,还有些餐饮场所违规使用小型液化气经营火锅,还有利用小型液化气罐进行取暖,做其它燃料使用的,都大大增加了火灾隐患。

二、餐饮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经营业主重视程度不够

即使社会上频频发生餐饮场所重大火灾,还是有很多餐饮经营业主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业主认为经营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没必要在消防安全方面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只要平时工作小心一些就可以了。因此,餐饮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处于空挡状态,无人管理,也就没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小组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消防责任的主体意识还没能完全形成。

2.未积极进行消防宣传

目前大多数餐饮业经营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火灾的危险性,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自然没有将消防安全的宣传纳入餐饮工作的日常管理中,消防宣传工作很不到位,即使是在119消防安全日或者在其它时间进行宣传工作,也都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并没有形成一种管理机制。宣传工作不到位,也导致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

3.疏散通道不畅通

近几年发生的餐饮业火灾事故中,由于疏散通道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屢见不见,我国消防部门对餐饮业在内的公共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整治改革已经开展很多年,但是对餐饮业安全疏散出口的整治依然不到位,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安全出口的数量较少,很多餐饮场所都在商场的上层,安全出口只有一个楼梯,人多的时候根本无法疏散。其次是安全出口指示不明显,有些不常用的疏散通道是经常性封闭上锁状态,一旦发生危险没有时间打开通道疏散人群。最后是安全出口受场所经营面积影响,有些一两百平米的公共场所要容纳上百人或者更多的人员就餐,人们连正常的行走都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无法逃生。

4.餐饮业本身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较低

厨房是餐饮业发生火灾的重灾区,包括灶台,排气扇,电气设备等,都有可能成为火灾安全隐患。有些餐饮场所的厨房设计不合理,没有必要的灭火设施,缺乏畅通的疏散通道,员工没有安全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等等,都会加大火灾隐患。多数饭店生意红火,财源广进的背后,厨房烟道长期积累的油渍污垢成为厨房最大的安全隐患。很多饭店很少清洗厨房的烟道,致使烟道内积藏了大量污垢,厨房里有灶台明火,一旦火星窜入烟道内,很容易引起火灾。经营者忙于经营赚钱,对厨房内的火灾隐患不重视,这些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发现整治,经营者抱着侥幸心理,最终易酿成重大火灾的惨剧。

三、餐饮场所火灾预防策略

1.装修要经消防部门审核

餐饮网点的装修在施工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备案,可以使餐饮网点的装修在使用的装饰和建筑材料、网点的布局结构,以及疏散通道、出口和配置的消防器材、设施上都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餐饮网点的消防安全。

2.规范安装电气线路和设备

餐饮网点安装电气线路和设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种电器线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敷设,不能使用临时线,不能超负荷用电,电器线路要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安全;二是照明线路应统一安装、布设,不得随意拉接,应使用铜芯护套线;三是靠近炉具的线路要套金属管保护,防止绝缘皮快速老化;四是电炊具和其它电气设备应使用独立线路,并设置防止过负荷的保护装置;五是炉灶附近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防止受潮。

3.正确使用炉灶和控制明火

餐饮网点内的炉灶应当定点设置,一般以采用液化石油气灶为宜;火锅、烧烤风味的餐厅,必须加强对炉火的看管;炉灶用火时,应有人看护;使用酒精炉时,严禁在火焰未熄灭前添加酒精,酒精炉要使用固体酒精燃料;流动的摊点应严格控制,并严格管理防止飞火;在大风天里,应禁止如火锅等室外明火源使用;餐厅内应在多处放置烟缸、痰盂,方便宾客扔放烟头和火柴梗。

4.厨房的防火措施

厨房特别是厨房内的油烟道是极易发生火灾的部位,需要做到:第一,定期清洗厨房排油烟机的机罩和排烟管道,以减少排油烟机的机罩和排烟管道内的沉积油污,从而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第二,厨房内的燃气管道、法兰接头等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止可燃气体泄漏引发爆燃;第三,使用的厨用机械设备不能超负荷用电,并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潮;第四,油炸食品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沸油溢出着火,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厨房的所有燃气阀门,切断火源和电源后才能离开;第五,厨房内要配置灭火器和石棉毯,以便在油锅起火后能够及时扑灭。

5.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餐饮网点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火;普及消防常识和防灭火知识,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心理素质,使餐饮网点员工具有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以减少火灾的发生,还能使其在网点发生火灾时,及时疏散顾客,扑灭初期火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总结

餐饮场所是火灾频发的公共场所,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餐饮经营者首先要重视起消防安全工作,加大消防设施、设备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投入,定期对厨房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以防发现明火及时扑灭。消防安全部门要做到对餐饮业火灾安全隐患的即时检查,降低火灾发生风险,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单位:云南省消防总队楚雄州消防支队)

宗教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4

第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内大型建筑和属于文物的建筑应按照《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内燃灯、点烛、烧香、焚纸等宗教活动用火,应当在室外固定位置,并由专人看管。神佛像前的长明灯应设固定的灯座,并把灯放置在瓷缸或玻璃罩内。蜡烛应有固定的烛台,提倡使用低压电仿制蜡烛。香炉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放置香烛的木制供桌上应当铺盖隔热的不燃材料。所有的香烛、灯火严禁靠近帐幔、幡幢、伞盖等可燃物。长明灯在夜间应有人巡查,香烛必须在人员离开前熄灭。

第十八条 宗教活动场所内,禁止搭建临时建筑,确需搭建的须经当地宗教和消防部门批准。禁止在殿堂内堆放易燃、可燃材料。

第十九条宗教活动场所内新建、改建建筑物或维修施工的,施工现场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场所管理组织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消防安全措施,严格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损坏消防设施,如确需变更消防设施需经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二)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建筑,应当符合消防要求;

(三)施工中使用的油漆、稀料等易燃化学品,应当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装配、调剂用料;

(四)施工中使用电气设备,应当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则,电工、焊工等特种施工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五)施工作业需要动用明火的应当履行动火审批手续,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内进行,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有专人现场监护。

第二十条宗教活动场所应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灭火器配置的种类、型号、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场所环境,合理选择,当危险等级提高时,适当增加灭火器材的配置数量(配备检查标准见附件)。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易取、稳固的地方,并配有指示标志,不得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在室外的应采用保护措施。存有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历史珍品的,应选择无污损或不破坏保护对象的灭火剂。

第二十一条宗教活动场所内的老旧建筑应尽量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的灭火流量、供水方式和设置位置应当符合国家规范,且便于灭火和有效管理。室内消火栓设置难度较大的,应适当增加室外消火栓。消防供水量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宗教活动场所,应修建消防水池,或在附近自然水源处开辟消防取水设施,配置手抬机动消防泵。

第二十二条宗教活动场所内一般不得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和电炉、电热器具等大功率电加热电器,提倡使用节能灯。如需安装照明灯具和电气设备,应严格执行电器安装技术规程,且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或靠近可燃物。

第二十三条 宗教活动场所内的电气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采用阻燃PVC或金属穿管保护,不得直接敷设在梁、柱、枋等可燃构件上。

第二十四条 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配线方式一般应以一座殿堂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控制开关、熔断器、短路保护装置均应安装在专用的配电箱内,配电箱应设在室外,严禁使用铜丝、铁丝、铝丝等代替熔丝。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砖木或木结构的建筑,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第二十五条宗教活动场所内生活与宗教活动应分区设置。因条件所限,无法分开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伙房必须单独设立,炊煮用火的炉灶和烟囱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内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燃气管道。

宗教活动场所内禁止吸烟,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二十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设置讲台的,讲台上的灯具距离幕布、布景和其他可燃物不得小于50厘米。

第二十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消防安全提示性标志、警示性标志和禁止性标志或图示,配备相应的疏散逃生装备和器材。人员密集的殿堂,应有安全可靠的.疏散通道,必要时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或参观游览人员较多时,在安全出口处配置工作人员,及时引导人员疏散。

第二十八条地处森林、郊野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清除建筑物周围30米范围内的杂草,防止山火危及。

第二十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立即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并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期间应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当将危险部位停止使用。

发现的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应当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人。

第四章消防教育和培训

第三十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并落实消防宣传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明确培训人员,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人员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二)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三十一条 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本场所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

(三)本场所、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四)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五)报警、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自救知识;

(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和处置火灾程序。

第三十二条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场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志愿消防组织成员;

(五)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第三十三条宗教活动场所应根据本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内容。

第五章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第三十四条宗教活动场所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教职人员应立即摁下按钮或拨打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教职人员立即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迅速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第三十五条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消防控制室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通讯联络组迅速通知其他教职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教职员工;

(三)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四)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疏散现场人员;

(五)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六)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第三十六条 火灾发生后,宗教活动场所应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并组织人员保护火灾现场。

第三十七条火灾扑灭后,起火场所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第三十八条起火场所应当对火灾事故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加强和改进本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火灾事故分析报告应当在火灾发生后30日内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由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宗教事务局联合制定。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5

【摘 要】近年来,全国因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就我县而言,全县虽只有KTV类公共娱乐场所30多家,但从检查的情况看,这些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为更好地做好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有效杜绝各类火灾事故发生,亟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予解决,确保我县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问题 管理对策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每年都按照上级消防部门的安排部署和自行组织不间断地对这类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责令整改,但因这类场所的特殊性,导致问题反反复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公共娱乐场所具有经营转包快,消防安全责任人及管理人等也随之不断更换的特点,使日常消防工作缺乏延续性和应有的责任心,短期思想导致消防安全处于应付状态,缺乏长远打算和整体安排,普遍存在缺乏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在消防安全资金和精力投入少或根本不愿投入,导致场所内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不能真正到位。

1.2 失控漏管现象较普遍时有发生

我县现有的公共娱乐场所多数属于小型化,形式多样,名称花样繁多,具有发展快、消失快,随市场变化性很强的特点,这些场所有时很难及时进入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视线,时常出现一些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小场所,这类小场所极易出现发生火灾后才知道存在的情况。

1.3 场所自身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有些娱乐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符合要求,?O督检查人员一走,就立马堆积上杂物或上锁。有的场所明不住人暗住人,有的依然在隐蔽处违规装饰和安装、使用电器,人为留下火灾隐患。特别是受市场经营的影响,公共娱乐场所在“关、停、转”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松懈状态,该坚持的制度不坚持,值班人员责任心缺失,做事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甚至出现了不顾消防安全躲避监督开展经营的情况,导致这类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较多。

1.4 场所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落实不到位

不少场所自救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根本就没制定灭火应急预案,有的虽有但没有进行演练,仍是停留在纸面上。一旦发生火灾,如何组织初期火灾扑救和进行人员疏散,其人员分工和职责不明,程序不清,措施不晓,势必造成混乱,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切实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努力避免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健全管理制度,狠抓落实,从制度源头上扼制火灾隐患的形成

公共娱乐场所业主要根据场所自身情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安全疏散管理制度;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抓好贯彻落实。要用内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从制度源头上遏制火灾隐患的形成,从而确保场所安全。

2.2 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要学法、懂法并自觉遵守法律

作为公共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首先要系统地学习掌握场所经营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内外培训教育,要达到提高认识,摆正经营与消防安全工作间的辩证关系,增强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做好消防工作的目的。只有通过内部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法律法规的落实,才能做到基础扎实,管理到位,使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有可靠的保障。

2.3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管

要坚持把公共娱乐场所列为监管重点,始终纳入视线,紧抓不放,确保排查隐患工作到位。要加强对派出所消防警组消防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监管小型公共娱乐场所中的优势作用。尤其要督促公共娱乐场所抓好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对公共娱乐场所的选址、装修和开业使用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严把审验关,绝不允许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开展经营行为。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其经营活动期间的不定期的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及时督促业主整改,要督促业主建立微型消防站,配齐相应的灭火救援器材和人员,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工作,使场所从业人员真真做到“一懂三会”。对于严重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消防警组要依法查处,并对负有主要责任、具体责任的人员从重处罚,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消防远程火灾监控系统,实现火灾早期报警和场所消防设施运行状态集中监控管理,从而实现对此类场所的动态监管。

2.4 要积极做好灭火应急疏散准备工作

公共娱乐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灾扑救的首要任务就是疏散人员,抢救人员生命。因此,无论是公共娱乐场所,还是公安消防队伍或其它形式的消防队伍,都要高度重视其火灾扑救和火场救援工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场所微型消防站人员既要做到对公共娱乐场所情况熟,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强化协同作战演练,无论何时间、何地和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火灾,都能确保成功予以处置,确保百战百胜才能最大限度挽救人员生命财产损失。此外,公共娱乐场所还要建立与周边场所微型消防站及各种形式的应急队伍的区域联防机制,并加强经常性演练。

2.5 主动配合,联合监管,增强消防监管的成效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篇6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和公私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等有关消防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校所属各单位及其人员,以及来校活动的校外各单位及其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公共场所,系指师生员工可以任意逗留、集会及其他可利用的学校内部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刍议 篇7

近年来, 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000年3月30日河南省焦作市天堂影视厅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了74人死亡;2005年6月10日, 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 死亡31人, 重伤3人;2005年12月25日, 广东省中山市老虎酒吧发生特大火灾, 死亡26人, 伤11人;2009年1月31日福建省长乐市“拉丁”酒吧发生重大火灾, 15人死亡, 22人受伤。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治理整顿工作力度的情况下, 公共娱乐场所何以火灾不断?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践,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发现, 影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公共娱乐场所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差, 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违章经营已成为公共娱乐场所的突出问题。许多经营业主重效益轻安全, 急功近利, 短期行为严重, 对经营场所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处理不及时, 火灾隐患重重, 时刻威胁着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大部分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消防安全常识匮乏, 对身边的危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缺乏逃生自救常识, 一旦发生火灾, 便惊慌失措,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公共娱乐场所长效管理措施不力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每年都要开展公共娱乐场所专项治理, 特别是一些地方发生公共娱乐场所恶性火灾之后, 全国上下专项治理斗争更是轰轰烈烈。吉林省自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百日安全整治”、商 (市) 场、宾馆、饭店专项治理、“严查重处”专项行动、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治理等消防专项行动, 整改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但由于专项治理阶段性强、带有突击性, 治理工作结束后, 火灾隐患反弹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不良循环之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无小事, 无论是消防通道不畅、安全门被堵, 还是违章用火用电装修, 都可能导致火灾, 造成群死群伤。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必须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狠抓长效管理。但目前长效管理措施缺乏力度, 存在重大轻小、重市区轻农村、重白天轻夜晚、重发证轻管理等问题, 存在死角死面和失控漏管现象, 为火灾隐患的滋生留有余地。

三、公共娱乐场所人员自防自救能力低下

要减少火灾人员伤亡, 应在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上下功夫。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偏低, 加之缺乏必备的消防安全自救常识, 因此无论在人防和技防等方面水平普遍较低, 特别是在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到达前这段时间内, 从业人员不能及时报警、快速组织疏散和灭火, 消费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不能及时进行逃生自救, 极易导致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四、公共娱乐场所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 并趋向复杂化

如今的公共娱乐场所正向大规模、高档次、多功能方向发展, 引发火灾的因素更多更复杂, 火灾更难于扑救, 人员更难于疏散抢救。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构件是木质结构或钢结构, 舞台幕布和木地板大多是可燃的, 观众厅天花和墙面为了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 也大多采用可燃材料;而一些歌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场所更是讲究豪华气派, 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 而且没有经过严格的阻燃技术处理, 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休闲中心、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留宿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场所超员现象严重, 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公共娱乐场所附设在其它民用建筑内, 未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防火分隔, 防火分区形同虚设;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白天关门夜晚经营, 有的设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 甚至有的锁闭正门或搞“地下”经营, 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目前, 要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状况, 预防和扼制公共娱乐场所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 笔者认为,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住审批发证“四道关”, 消除产生火灾隐患源头。

一要严把审批关, 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二要严把施工检查关, 坚决制止在建筑工程中减、缓、砍消防设计的行为;三要严把验收关, 坚决禁止未经审核或验收不合格的场所投入使用;四要严把消防安全检查关, 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营业。要按照“谁审核, 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落实审批、验收、发证和安全检查的责任, 对发生问题的审批项目, 要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从规模、数量上予以控制, 关、转、停一批公众娱乐场所, 使公众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二、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并重, 实现公共娱乐场所长治久安。

一方面要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坚持消防、治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协同监督, 分口把关, 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在侧重对市区公共娱乐场所开展治理整顿的同时, 要将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公共娱乐场所纳入治理范畴, 防止失控漏管。另一方面, 要切实加强长效管理。要将公共娱乐场所按市级、县 (市) 区级、乡镇街道级全部纳入管理范畴, 分别落实到支队、消防大队 (科) 、派出所, 实行三级管理, 做到监管权限明确, 责任落实。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要建立消防档案和管理台帐, 对辖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 各级消防监督机构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定期召开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会议, 通报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火灾案例和本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抓好火灾隐患的整改, 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间“错时”检查相结合, 切实加大防火检查力度,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强化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公共娱乐场所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 将被动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变为自觉行为, 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度, 明确职责责任, 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要加强巡查工作, 防止遗留火种, 加强消防通道和火源电源管理, 预防用火不慎及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防止安全门及通道被堵造成群死群伤。同时要充分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 及时反映经营中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各种违法章行为和各类火灾隐患, 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不断提高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自防自救能力。

一要实行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 对公共娱乐场所开展全员培训, 使公共娱乐场所的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二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 进行热点追踪报道, 播发公益广告, 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以及防火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 加大新闻曝光力度, 加强警示教育;三要开展送消防知识上门活动将消防宣传材料送到每个经营业主手中, 在公共娱乐场所的醒目位置广泛张贴;四要认真制定完善公共娱乐场所灭火疏散预案, 并结合预案演练, 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其中, 使其熟悉灭火疏散中的各个环节, 有效提高其火灾自防自救与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令第107号)

[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39号)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防火;消防监督

中图书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16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型公共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但是其中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导致了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如:福建长乐拉丁酒吧火灾、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北京的蓝极速网吧火灾等等,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却暴露了小型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不容忽视,警醒人们牢记因小火酿成大灾的沉痛教训,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急需加以重视并着力解决。

1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

1.1 业主重视不够,场所存在先天性隐患

目前,绝大部分小型公共娱乐场所属个人投资,选址位置较隐蔽,所在建筑先天性隐患较多,通风条件较差,出入道路状况较差,消防安全设施较欠缺,加之业主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在新建或改建内部装修时往往不主动报送消防部门审核和验收备案,导致这些场所在投入使用前就已经埋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1.2 二次装修设计存在安全缺陷

很多小型公共娱乐场所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但又想提升装修档次,在隐蔽工程中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致使建筑耐火等级降低,火灾危险性增加。经营者还采用质量低劣的产品、大量的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装修材料和吸音海绵、聚氨酯泡沫等合成材料,布置各种易燃可燃的装饰物,未经阻燃处理。这些合成材料,燃点低、毒性强,燃烧分解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等有毒烟气,一旦这些场所发生火灾,则给火场被困人员造成了致命的危险,这些毒烟会使人们在极短时间内失去了逃生能力。

1.3 经营周期短,超员经营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大多经营时间不长,新开和倒闭时有发生。小型娱乐场所按照等级管理划分是属于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范围。但是目前派出所民警人数少,任务重,对消防工作了解不够深入,无疑使部分小型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处于失控漏管状态。即使一些场所经营时间较长,而业主也可能多次更换,从而容易造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脱节。大部分的小型公共娱乐场所都不限消费者人数,管理混乱,尤其在节假日,基本都存在超员经营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人群拥挤,很难及时进行人员疏散,极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故。

1.4 场所内消防器材、设施不完善

大多数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未按要求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则场所内一片漆黑,人员很难顺利疏散。场所安全出口的常闭式防火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或存在闭门器损坏、顺序器未安装甚至拆除防火门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部分业主为节省开支,场所室内消火栓箱内水枪、水带被挪用、被盗或损坏不及时补充,灭火器药剂失效不更换。有的小型公共娱乐场所虽按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安装了机械排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但未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保养,致使其处于停用状态。

1.5 从业人员消防意识差,缺乏消防常识

大多数小型公共娱乐场所人员流动较快,多数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业主及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只知道获取利润,而没有消防安全意识,缺乏消防常识。场所内存在乱拉电线、电气设备超负荷长时间运行现象。经营者管理上松懈,对顾客吸烟或携带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等消防违章现象也不加制止。员工缺乏相应的消防教育和培训,对场所内的疏散路线不熟悉,不懂得基本的防火及灭火常识以及自救逃生知识,不懂得对常用灭火器材操作使用。

2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防火对策

2.1 把好源头关,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应及时发现这些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新、改、扩建、内部装修、用途变更情况,严把好审核关,施工检查关,验收关,消防安全检查关,建立完善消防、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互通互报机制,确保场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均能满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使这些小型公共娱乐场所走上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管理轨道。

2.2 狠抓执法检查,确保消防安全

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应加大对辖区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抽样性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消防安全规定对这些场所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增加检查频次,积极开展错时工作制度,加大夜间检查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更新台账。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场所,立即责令其进行整改;隐患严重的,应责令停业整改。检查发现未经消防部门许可擅自开业的场所,公安消防机构应依法责令其停止营业,并进行严肃处理。

2.3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消防安全常识。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的业主及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差,在场所投入使用前,应严格要求对其业主和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特殊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值班。使消防培训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所有员工都具备消防常识。

2.4 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各小型公共娱乐场所要根据场所实际情况,自觉树立起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灭火应急预案等,并严格贯彻执行。场所要定期组织内部员工对照制度对场所内部进行自查自纠,从而消除火灾隐患。

2.5 严格控制用火用电,切断火灾源头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特别要加强用火用电的安全管理。一是严禁在场所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电气线路的敷设等施工、维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审批手续,采取必要的防火、隔热措施。二是电气设备必须由取得相应从业资质的人员负责安装和检查维修。三是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吊顶内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远离可燃物。四是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五是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指定专人进行用火用电安全检查。六是严禁在场所内乱扔烟头和使用明火。

2.6 加强消防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消防执法队伍建设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消防执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消防执法人员要增强执法意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消防执法程序,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摆正自己消防监督工作中的位置,坚决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特权思想。以公正执法为重点,实现消防执法工作开展的目的。同时,执法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行必要的定期考核,增强消防监督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

3 结 语

小型公共娱乐场所防火安全工作已成为关乎民生安全的焦点,只有层层防控,切实做好小型公共娱乐场所的防火监督工作,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小火灾危险性,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使这些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朝更规范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刚,李灵.关于对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5).

[2] 杨维民.对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品牌,2010,(9).

[3] 徐洪峰.公众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大江周刊,2010,(7).

[4] 侯宝生,李晓春,许旭生.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的发电机消防改造方案设计[J].广东水利水电,2009,(10).

[5] 赵焰林.高层民用建筑柴油发电机房不同灭火系统技术经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6] 曹洋.首都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之二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消防设备的选用[J].智能建筑,2006,(11).

[7] 聂武林.某医院高层住院楼消防设计简介[J].江西化工,2008,(3).

[8] 李枝.高层民用建筑灭火设备设计的几个问题[J].给水排水,2006,(1).

[9] 亓雪思.浅谈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J].安防科技,2011,(6).

[10] 王军.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8,(S1).

[11] 谢蔚.关于消防给水设计中的几点认识[J].广东建材, 2007,(7).

[12] 韩珠敏.福州市档案馆消防设计[J].福建建筑,2004,(1).

上一篇:禁毒教案幼儿园下一篇: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民主生活会发言题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