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演变(精选9篇)
蜕变 [ tuì biàn ]
演变词语的造句
1、这场政治争端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危机。
2、也许,工作的速度会造就一个成熟的秋,思维的霞光会转换成一种光的能量,勤劳会演变成一种致尚的习惯,历练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清香。
3、不过,现在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演变延续下来的昆虫,不论多恶毒,几乎都有正负两种作用。
4、蟑螂这种昆虫经几亿年的进化,如今抗药力极强,已演变成能爬、能飞的害虫。
5、一年的忙碌即将结束,一年的相思化成再见时的泪眼婆娑,一年的牵挂演变成相拥时的语无伦次。
6、走进布达拉宫,你便进入了时光的魔幻中,西藏千百年历史沧桑与藏传佛教的发展演变,书写了今天西藏灿烂辉煌的文明史。
7、湘西古丈县,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远古时期,曾是一片浅海,几经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演变成了今天震撼人心的红石林。
8、百转千回的地理演变,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地势地貌和令人心神向往的自然馈赠。
9、时光漫卷了秋色,循着秋韵生长的脉络,将一抹抹青翠演变沧桑,却不曾留下一丝涂改的痕迹。
10、美丽的情感在季节的演变时,它似一梭神箭从爱的心头掠过,在擦出火花的同时,也留下了难以逾越的伤感。
11、这座从一个极为普通的边地军事城堡,一步步演变成市井气息浓重的极边城市,不但有着独特的山水,而且有着厚重的历史。
12、走累了就在河畔石桥上驻足休息,欣赏着暮色琉璃的演变,倾听着人海潮汐的喧嚣。
13、眉县红河谷,有南方红河谷秀丽优雅的阴柔,又有北方粗犷雄浑的阳刚,兼具南秀北雄之美,集山、谷、石、林、水于一体,在亿万年的沧桑演变中,形成幽、奇、峻、秀的景观。
14、时间在历史的形成中演变成一种概念,涵盖人生的长短。
15、其实,合合分分,聚聚散散,也是红尘必然的演变,就像你随风而去许多年,而我独自漂泊流浪到今天,已无关孤傲与尘缘。
16、居室设计的风格是在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域特征下,通过独创的构思和表现,逐步演变成的居室设计形式。
17、青蓝不分,善恶不辨,那再怎么样,他们也无法明白命运的演变是建立在一举一动的奠基上,已成为预定的事实。
18、开幕式已经逐步演变成一个复杂的包括音乐、演讲以及绚丽夺目的化装游行在内的盛大仪式。
19、这些并不是什么新思想,自从战争开始就一直稳定地发展演变。
20、人生就是一种沧桑的洗礼,每天面临人情世故,各种繁杂事态的交融,学会让心情控制事态的演变,掠尘拂杂才能使脚步迈得更稳重。
21、与人相处,追求和谐,就如水一样,无形却能演变五彩缤纷,无味却能演绎万味俱佳。
22、欧元区可能会变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演变成欧洲北部形成一个大的联盟和欧洲南部的碎片化。
23、原本几十块就能解决的门票,在他们的游说下,演变成了逃票之旅。
24、西坑因雷公榭故事的演变,河沿改道,地上南山北水,地下暗河涌动。
25、向往着那些纯粹而实在的景象,喜欢着那些自然的演变和慢吞水的味道。
26、当中有不少民间道听涂说的小故事,经历百年似假还真的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演变成一个个众说纷纭、真假难分的奇闻、传说。
27、他的舅父尼古拉二世在政治制度演变中,从沙皇宝座上被赶了下去。
28、三教堂现在改称“弥陀寺”,已经演变为单纯佛教寺院了。
29、初冬的麦野,特别适合小麦新生命的生长,它们密密丛丛,把田野演变成一张,软绵绵深绿色的大地毯。
30、情缘,就是在红蓝主色的演绎下,演变成五光十色,让人眼花撩乱。
31、帝后陵墓的殉葬,同它的建造一样,自有它的发展演变过程。
32、事情很快地演变为危险,一定要确保自己的保险有效。
33、因为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不及早发现井处理好,常常有可能演变为大事。
34、大夫看过后只说是心病,可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王江不能回来这心病迟早会演变成恶疾,以至要了性命。
关键词:剂量,含义,演变,考证
方剂由药物构成,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主要因素, 而药物的用量也是方剂功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对于中药的用量, 前人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 “不传”言其传授之难, 临床不容易把握。本文首先从“剂量”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入手, 分别对历代方书中“剂”“量”“剂量”三个字、词进行考证, 论述其剂量的历史演变过程。
1 医书中“剂”的含义考证
“剂”的本意是动词, 表示剪齐的意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釋言》[1]中曰:“剂, 剪齐也。”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2]亦说:“剂, 齐也。”
在医学著作中, “剂”首次出现于《素问·腹中论篇》[3]“治以鸡矢醴, 一剂知, 二剂已”。这里的“剂”作为量词, 表示中药的一贴或一付。此后, “剂”作为量词在古籍文献中就较为普遍了。如东晋《小品方·卷第一》[4]中说: “有患咳嗽上气积年者, 宜除栝蒌用紫菀二两代之, 积服两剂无不皆瘥也。”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之六》[5]亦曰: “有至三剂, 药不行者, 病人有宿癖者, 不可便服也, 当先服消石大丸下去, 乃可服之。”
到了晋代, “剂”还用来表示方药、方剂之意。如东晋《肘后备急方·卷八》[6]载“以前诸药, 固以大要岭南使用, 仍开者, 今复疏之, 众药并成剂药”。南齐《褚氏遗书·除疾》[7]“相其老壮, 酌其浅深, 以制其剂, 而十全上功至焉。制剂独味, 为上二味次之, 多品为下”。明代《药鉴·新刻药鉴卷之一》[8]曰: “或曰, 四药同剂, 不无升降混淆, 奚有治病归一之功也。”清代《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六》[9]中云: “剂者, 从齐从刀, 用以齐其不齐, 而成其所以齐也。独用之谓药, 合用之谓剂。”可见, “剂”表示将多味中药合在一起使用, 以达到治疗某一病证目的的方剂。
此外, “剂”还可以表示剂量的含义。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六》[5]云“凡合和汤药, 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 不可乘违”。《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五》[5]中亦说“又节哺之, 当令多少有常剂。儿稍大, 食哺亦当稍增”。对历代方书“剂”的考证详见表1。
可见, “剂”在医书中多用来表示方剂之意, 和数量词合用则表示一付药或一贴药, 并且从东晋开始直到后世, 一直沿用这两种意义。
2 医书中“量”的含义考证
“量”的本意是称量、测量、度量。东汉《说文解字》曰“量, 称轻重也”。三国《博雅》亦曰“量, 度也”。如汉代《华佗神方·卷八》中说: “百日儿四枚, 二百日至三百日儿五枚, 三岁儿啖七枚, 以意量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序录上》亦载“医者意也。古之所谓良医, 盖以其意量而得其节也”。
后来, “量”也用来表示称量的容器或单位。如前漢《汉书·律歷志》[10]曰“量者, 龠、合、升、斗、斛也”。唐代《釋文》亦曰“量, 力尚切, 斗斛也”。如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11]“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钟龠容十二铢。合龠为合。”清代《伤寒溯源集·附录》[12]亦曰: “五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对“量”的考证详见表2。
可见, “量”在古代医书中多用作动词, 表测量、度量之意, 还用来表示名词, 表计量单位或容器。
3 医书中表“剂量”含义之意的词语考证
在中医学文献中, 最开始用来表示“剂量”之意的词是“分量”。如东汉《华氏中藏经·序》[13]说“皆以丸散治疾。而无汤药, 古人配合药物分量”。也有用“分两”表示者, 如东晋《小品方·卷第一》[4]“凡病剧者人必弱, 人弱则不胜药, 处方宜用分两单省者也。病轻者人则强, 胜于药, 处方宜用分量重复者也”。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一》[13]亦载有“凡煮汤, 当取井华水, 极令净洁, 升斗分量勿使多少, 煮之调和, 候火用心, 一如炼法”。
此外, 也有用“分剂”来表示剂量的含义。如东晋《养生要集》说“酒者, 五谷之华, 味之至也。故能益人, 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 宣和百脉, 消邪却冷也。”南朝《本草经集注·序录上》载“自非农岐之徒, 孰敢诠正, 正应领略轻重, 为分剂也……又有分剂秤两, 轻重多少, 皆须甄别。”唐代《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六》[14]亦曰: “小儿出腹便患斑者也, 治其时行节度, 故如大人法, 但用药分剂少异, 药小冷耳。”
在中医文献中, “剂量”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二》[15]“剂量大小丸如黍米大”。元代《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一》[16]亦有“至于风寒暑湿之感, 与大人无异治之法, 特剂量差少耳”。自宋代以后, “剂量”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就比较普遍了。对“剂量”的考证详见表3。
4 结论
目前关于剂量的文献以及概念研究较少, 以“剂量”“概念”“含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尚未检索到词义研究文献,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梳理研究剂量的含义填补了该项研究空缺。研究发现在古代医书中常用“分量”“分剂”来表示“剂量”之意, 并不是直接用“剂量”这个词来表示方剂的剂量的, 而是经过了“分量 ( 两) —分剂—剂—剂量”的演变过程, 到了宋代才逐渐开始用“剂量”来表示方剂的剂量。
关键词:生活器具 字形 字义 演变
一、概述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其具有超强的时空特点,它在反映汉民族生活礼俗方面,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线索。从某种角度讲,汉字蕴含的文化比文献的历史记载更具特有的说服力,具有透视历史文化的不可替代性,通过汉字观照出来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谈到:“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音,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1]这段话形象地概括出了文字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古人在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时提出来“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一曰指示,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它们都是我们在分析古代汉字形体,解释词义,发掘其蕴涵的古代文化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以常见生活器具类词语为主要对象,按照用途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炊器类,食器类,酒器类。在三类器物类型中选取典型词语,从形体、字义、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略做探讨,体味到历代人类日常生活器皿文化的深远隽永。
二、炊器
1.鼎
鼎,《说文解字》释为:“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其从两个方面对鼎作了解释,一是描述了鼎的外形,为一种三足两耳、圆腹的器物;二是介绍了鼎的功用,是一种用来调和五味的大型炊具,是古代烹煮肉食和盛放煮好的肉食的器具。体型较大的鼎多用来煮肉,较小的则用以盛肉。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就已见鼎字。
“鼎”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写作(合集一七一),(一九九六二),金文写作(卣文),(颂鼎),小篆写作(说文·鼎部),后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楷书鼎。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已有了三足两耳圆腹的陶鼎。陶鼎是鼎的前身,是从远古时期的三足锅、三足釜演变而来的,其实用性很强,影响从东向西扩展,逐渐成为黄河流域分布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器具。[2]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商代早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已有青铜鼎。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鼎成为青铜礼器中的“重器”,为奴隶主阶级所专有。随着奴隶制的发展,青铜礼器也明显礼制化,也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3]围绕这些青铜器的使用,先秦时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其在《仪礼》一书中有清晰的呈现。文献记载,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相继传至商、周王宫。春秋时,周天子权威渐损,齐、楚、秦三国都曾尝试夺取九鼎,以图继承天子之位。
2.鬲
鬲,《说文解字》释为:“鬲,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从中可以看出鬲是鼎一类的炊具,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多用于煮粥或烧水。其形状大致为口圆,似鼎,三足中空而曲,早在商代甲骨文当中就已见该字。
“鬲”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中写作(合集二〇一正),(甲二一三二),(粹一五四三),金文写作(盂鼎),(季真鬲),小篆写作(说文·鬲部),后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楷书鬲。
“鬲”源于古代的陶制炊具,其作为一种炊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就已出现,并在黄河流域被广泛使用,影响还及长江流域。这一时期以陶鬲为主,如河南陕县三里桥出土的陶鬲,其形制变化多样,基本都是三袋足,内空。在商代早起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出现了青铜鬲,大多无耳,袋腹丰满,颈微缩;到商代后期,鬲的袋腹逐渐蜕化;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鬲盛行,多为高颈,短足,常有附耳;直到春秋中叶衰落,大多折沿、折足,无耳;到战国晚期,青铜鬲便从礼器和生活用品的行列中渐渐消失了。[4]据考古考证,出土的西周青铜鬲一组十件、八件、五件、二件不等,同一组鬲形状、大小、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殷墟已发现一千余件。
三、食器
1.豆
豆,《说文解字》释为:“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从中可以看出豆是古代的一种食肉器,器形似高足盘,上有圆盘,中有或长或短的握柄,下有圈足。据考证,在甲骨文中就已见该字。
“豆”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中写作(合集二四七一三),(二九三六四),金文写作(辛函簋),(豆闭簋),(说文古文),小篆写作(说文·豆部),后发展为今天的楷书豆。
“豆”作为古代常见食器,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木豆、竹豆、瓦豆等。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早期的豆多为陶制,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商代的豆出土较少,器形圆盘、浅腹,柄粗而较长,圈足侈大;西周的豆,多无盖无耳,盘下有可以把握的柄;春秋以后,豆侧有两环,足更高,其变化较大,形制较多,出现了方豆;战国时期,豆的腹部加深,柄细而长,或有盖。[5]
2.匕
匕,《说文解字》释为:“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从中可知其是舀取食物的匙,具有悠久的历史。
“匕”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写作(后下三六·六),(合集二五一四),金文写作(我鼎),(江陵楚简),小篆写作(说文·匕部),后发展为今天的楷书匕。
“匕”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取食器,可分为两种,即取肉的匕和取黍稷稻粱等的匕,且前者大后者小。《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匕,所以匕黍稷。”此处是指取粮饭的匕。又《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匕,所以别出牲体也。”此处是指取肉之匕。常见的匕有青铜制和木制的,大体上匕多为曲柄浅斗,前端稍锐,以便刺取牲肉。其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被先民们广泛使用,新石器时代的匕一般用竹、木、兽骨等材料制作,最早的匕出土于七千多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夏商时期,骨匕仍备受重视,这一时期有许多骨匕出土,如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两件尖勺形骨匕,但此时的青铜匕却少见。西周时期,青铜匕取代骨匕,其前端呈尖叶状,柄部扁平且宽大。东周时期,尖叶勺形匕还相当普遍,一直到战国末年才渐渐消失。[6]春秋早期,开始流行一种长柄舌形匕,这种匕柄部较细,柄尾有的较宽大有的较细,前端由尖形改为舌形,战国时这种匕成为食匕的主流。由于漆器工艺发展迅速,战国时期大量的铜器为漆木器所取代。到了秦汉时期,漆匕仍相当盛行,许多墓中都有出土。
四、酒器
1.尊
尊,《说文解字》释为:“尊,酒器也。从酉,廾以奉之。”从中可知其是一种盛酒器,在甲骨文中就已见该字。
“尊”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写作(合集三二〇),(四〇五九正),(二三五〇六),金文写作(作父辛鼎),(令狐君壶),小篆写作(说文·酉部),(说文或体),后发展为今天的楷书尊。
“尊”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其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此器圆口外侈较大,长颈,腹外鼓,圈足,是商代铜尊的典型特征。尊的基本造型为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且形制大体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尊三类:有肩大口尊上口侈大,呈大喇叭状,下有圈足;觚形尊形体似觚,但整体稍粗;鸟兽尊是铸为各类鸟兽形象的尊。[7]除此之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牲尊。
2.角
角,《说文解字》释为:“角,兽角也。象形,角与刀鱼相似。”从中可知其是指禽兽的角,因它的用途广泛,又用为古代的酒器。
“角”的形体演变大致如下所示:
甲骨文写作(合集六七一正),(四六六五),金文写作(角戌父鼎),(鄂侯鼎),(墙盤),小篆写作(说文·角部),后发展为今天的楷书角。
“角”作为饮酒工具,最初为天然骨角,后模仿角之形象造出陶角、玉角、青铜角等。在属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陶角和青铜角。角盛行于商代,西周中期还可见,之后逐渐消失。它的形制与爵相似,有鋬,三足,但无流与柱,口部前后皆呈尾形,似兽之两角,有的有鸟形盖,且容量较大,如孔颖达疏引《韩诗》曰:“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五、结语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正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传承发扬。通过对日常生活器具进行分类阐述,在汉字以形表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历史演变的轨迹,追溯其根源,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活中使用器物的本来面貌。在一定条件下,引导我们回顾远古时代的文化景观,让我们尽可能感受先民的物化过程,见证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2016年课题研究项目——日常生活器具类词语历史演变研究。)
注释:
[1]陈澧:《东塾读书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89页。
[2]彭永生:《试论黄河流域史前时代的陶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3期,第61页。
[3]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01期,第84,111页。
[4]乔美美:《商周青铜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页。
[5]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147页。
[6]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03期,第272,273页。
[7]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左明安.细说汉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何九盈.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林琳.中国上古涉酒词语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徐梅娟.《说文》饮食器具类词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清朝乾隆年间,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国人对辫子做些改良,头顶留的头发有了一巴掌大,辫子也粗了许多。那时期外国人大量来华,对这种发型称为“猪尾巴”,甚至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男人的主要印象。
中国汉族成年男人自古以来都是束发的(这个古指的是周朝以后,从出土发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辫发的),束发,不仅是成年的标志,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头留辫,成为一个时代最突出的历史影像,所以,我们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视剧都称作“辫子戏”。但是,那些影视剧里,清朝男人虽然留辫子,但他们留着“阴阳头”,只剃光了头上前半部分,在后面才梳成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如同上图《少年天子》中邓超那样。而在港台一些影视剧里,甚至头皮都不剃光,只是梳一根大辫子。好多观众看了,说像港台影视那样的留法,那些男人都是死罪。但大家不知道,就像《少年天子》那样留,多数时候其实也活不了。
一张中国人剃头编辫子的明信片
清朝男人的辫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顺治是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那一时期,是对辫子要求最明确、最严格的时候。当时,满清皇朝把肯不肯剃发留辫提到愿不愿意做顺民的高度来看待,这才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俗谚。且因为剃发令的颁布,在江南地区激起许多反抗,比如让韦小宝韦爵爷提起来都要骂声“辣块妈妈”的“嘉定三屠”,就是因为清朝蛮横地强制推行剃发令激起来的民变。
那一时期的辫子样式,有个专门的叫法:“金钱鼠尾”,“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有人说,留的辫子细长,要能从铜钱孔中穿出,所以才那么叫。总之就是脑门心留一小撮头发,然后梳一条小辫儿。那形象,不是搞行为艺术的,还真不敢去挑战大众的审美。反正我要是活在明末清初,肯定要反抗一下的。实在不行,出家修道也在所不惜。
清朝统治者呢,对“金钱鼠尾”一方面是美化,顺治四年广州“易服剃发令”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另一方面就是威胁,不挨剃刀,就挨屠刀。明朝有个遗民说:“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幸免,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檀”。而且,不剃要杀头,剃的不对也要杀。也就在顺治四年,江南浒墅关有个叫丁泉的平民,因为“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尽管他“无奸宄之心”,但因为“违同风之化”,还是被“着就彼处斩”,连带着县官、家长、邻里也受了牵累。周星驰演的《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披头散发,天理教教主赵无极以他没辫子责难他,苏乞儿从头发中挑出一条小辫,就那样敷衍过去了,实际上剃发和留辫是一体的,不可能蒙混过关。好在赵无极自己的发型也不合规矩,大哥不用说二哥啦。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忍了鼠尾巴一百多年的中国人对辫子做些改良,头顶留的头发有了一巴掌大,辫子也粗了许多。那时期外国人大量来华,对这种发型亲切地称为“猪尾巴”,甚至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男人的主要印象——唉,非要分辨鼠尾巴和猪尾巴哪个好看,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能力。
到了清朝晚期——就是苏乞儿生活的时代——发型又有变化,留的头发更多了,男人们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为荣,很多人形容为“牛尾巴”,如同一般“辫子戏”中表现的那样。到那时候,经过两三百年的熏陶,不管外国人怎么嘲笑,我们已经以辫子为美了,不让留还不高兴。我们太原有位乡绅,满清灭亡后,因为辫子被革命党剪了,自己在日记里写:“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莫能寝其皮而食其肉,为此生之大憾。”而鲁迅先生写的《**》,七斤因为有人要剪辫子,吓得连城都不敢进了。
字体的演变
字体的演变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是新的字体一出现,旧的字体就废除,而是经过一段新旧并存的.时间,才由新的字体代替旧的字体. 古文字和今文字
汉字的演变可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隶书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变革,因而成了古今文字的分界线.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隶书以后是今文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至于草书和行书可说是书体的演变,而不是字体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háng 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省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Q月”字中“Q”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例如:奇数(一、三、五、七、九)和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两组不同性质的数。若奇数属阳,偶数则属阴。在《河图》和《洛书》中以“黑、白”或“实心、空心”分别表示。《易》中用“阳爻、阴爻”(、)表示。数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维,将“一”视为阳爻“”,“二”即为“”,“三”即为“?”。按阳爻重叠之原理,将阴爻也重叠,即为“、、?”。若再将“、”符号组合,即产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数”的加减乘除为算术。研究“数”的“象”,并且以“象”说“理”,这是演绎《易经》了。汉字中,字根重叠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数理”在造字中的具体表现。例如: 唱→口昌→ckv(“唱”,从口、昌声)
哭→喝→kv(“哭”,从骸⒂省声)
噪→口住口品木→zkv/zkvm(“住品木”,表示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品”三口,评头品足。)
嚣→页→xvy(“嚣”,从、从页。页,首也)
土→十一→ti(《说文解字》中,土→二丨,从二,二为阴数,象地。模糊元码中按直观分为“十一”,与“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数也,从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坏→土不→ht(坏,一说瓦未烧,毁也。)
【原文】坏,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从土、不声。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圆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
(yáo)→土圭→ytv/ttt(元码字典)(,土高也。如:尧→兀,高也,从在兀上,高远也。)
【原文】,高也,从三土。尧,高也,从、在兀上,高远也。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双,人→从→众,V→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众”。
⑸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兹举一例说明:
两千多年来,《诗经》曾强烈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生活。早在春秋时代,《诗经》在社会生活中就有广泛的应用,《左传》中就有大量引诗用诗的例证。实质上,《诗经》是先民继承前代文化遗产、领略礼乐文明精髓、掌握社会交往准则的经典文本。对于立志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士人来说,学《诗经》无疑是获取话语权的初阶,所以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教育其子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当时学《诗》,不只记诵字句,更要经世致用。
孔子建构起“六经”经学体系之后,《诗经》又承载起独特的文化功能,两千多年之中,《诗经》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就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诗经》学之兴盛的原因也不全在此,《诗经》中的大量篇什,描写了人类最真挚的感情、赞美既文质彬彬又胸怀抱负的君子以及平凡而精彩的牧歌般生活,有谁不愿拥有这美好的瞬间?可以说,一部《诗经》阅读史,未尝不是一卷人间心灵史。这才是《诗经》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在《诗经》成为经学要籍之后,研究者代不乏名家,而以汉、宋、清三朝的成果最为显著。现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古诗序》(或称《孔子诗论》),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阐释著述。到汉代,著名者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为今文学,起初是显学。《毛诗》后出,是古文学。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毛诗》定于一尊,从而形成了《序》、《传》、《笺》、《疏》的严密体系。在注重对字义、名物的训诂和考据,着力于经文本义的疏通理解和典章制度注释的基础上,将诗歌与政教相联系,宣扬王道礼仪,功利色彩浓厚。宋代虽然有“疑经之风”,但由于经学归于朱子之理学,《诗经》学仍在严密连贯的解说体系之中。《诗经》的史料化是学术转型的一面,汉代以来的分经而治,转变为分科治经。分经而治是每一经自成体系,以经为中心,并不与“通经”相悖;分科治经则以学为主(参林久贵、周春健《中国学术史研究》)。
清代开始全面整理与研究传统典籍,《诗经》自然不会例外。清初,学术界响起复古征实的呼声,《诗经》的研究呈现出多元格局:或以古说为宗,注重训诂考证;或以《诗集传》为宗,专注推阐诗意;或不主一家,兼采众说。到乾嘉时期,考据学大兴,戴震的《毛诗补传》堪称佳作。嘉道间,更有胡承珙的《毛诗后笺》、马瑞辰的《毛诗传通释》、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三部名著问世。晚清时期,《诗经》学的研究重心转向今文经学,著述颇丰。维新派(今文学派)和革命派(古文学派,或称国粹学派)“都必然地趋向变革,而变革的结果,都是取消了传统经学”(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接续这一变革、影响最大的当数梁启超。梁启超说:“精金美玉,字字可信可宝者,《诗经》其首也,固其书于文学价值外尚有一价值焉,曰可以为古代史料或史料尺度。”(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二)
“五四运动”以来,以文学治《诗经》者,最有名的当数郭沫若在而立之年所作的《卷耳集》。自称大胆的郭老,“选译”的是彻底的离经叛道(参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诗经》被定为“文学作品集”,摇身变为“先秦三百”,仿佛是《唐三百》的直系老祖。探讨《三百篇》的“真”(科学实证)与“美”(文学审美),便自然成了研究的康庄大道。“如果只是把《诗经》当作单一的文学作品,显然是不恰当的。单一的研究模式不仅难以全面体现《诗经》的价值,而且会让《诗经》研究再次陷入新的困境”。《诗经》被文学化、史料化后,现在更成为各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无疑使曾经是整体的《诗经》日渐支离破碎。实际上,这与推翻传统经学这个权威的“革命”思路是一贯的。这种碎片化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现代人?获得审美享受之后呢?了解先民生活情状之后呢?答案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给出。因为《诗经》是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其价值在于展示,又似乎与我们毫无关系。
安徽省委党校汪兴福
一、政党与政党章程
1、政党政治
2、政党章程二、九十年《党章》的历史演变
1、党章初创时期(二大—六大)
2、党章成熟时期(七大—八大)
3、党章曲折发展时期(九大—十一大)
4、党章全面发展时期(十二大—十七大)
5、党章演变的历史启示三、十七大《党章》的主要内容
(一)总纲
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终极理想与现阶段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
(二)具体内容(11章,53条)
与心理辅导的其他理论一样,生涯辅导理论也是源于人格理论。生涯辅导理论从职业辅导开始的特质因素论到后来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及其他一些理论,显示出生涯辅导理论与人格理论的密切关系。因此,从人格的发展这一维度来考察,我们认为可以把生涯辅导理论归为两大类,即特质因素论和生涯发展论。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大类理论进行述评。
一、特质因素论
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的职业辅导理论,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帕森斯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是“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须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评估个人的能力,及对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等有一清楚的了解;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他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益。因而,测验工具的使用和有关职业资料的提供这两方面是特质因素论所强调的辅导重心。
达维斯和洛夫奎斯特(Dawis&Lofquis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工作调适理论是对帕森斯特质因素论的进一步修正和改进。他们除了和传统的特质因素论强调对工作者的能力、价值观、人格和兴趣的评定,以及这些因素和职业的相互关系以外,还强调一种工作的调适,即工作者不断寻求并完成和维持与工作环境之间的调和性。这其中,个人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雇主所认为的员工工作的适合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评估成分。特质因素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与职业条件的匹配上,而没有关注到个人的成就、性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是如何变化的,即忽视了生涯发展的发展性,因而逐渐为后来的生涯发展理论所取代。
二、生涯发展理论
继特质因素论产生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格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生涯辅导上,生涯发展理论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许多学者虽然同是基于人格的发展展开研究,但是因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模式,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生涯发展的特殊重点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基于人格发展的观点,认为生涯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他们往往强调生涯发展的某个点或面,从这些点或面着手提出他们的理论。
1.罗伊(Roe)的亲职影响理论
继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后,罗伊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职影响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儿童时期人格成长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罗伊的人格发展和生涯抉择理论,其中心主轴就在于需要的概念上。他吸收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表明她的观点,提出儿童期的孺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行为的假设。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而,罗伊(1957)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即注意孩子、逃避孩子和接受孩子。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而形成儿童不同的人格形态从而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因而,人们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反映出幼年时的家庭气氛。
2.鲍丁(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
此后,鲍丁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论。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如同罗伊,他们强调早期的双亲—儿童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该相互作用将在其后导致个人需要层次的确立。鲍丁等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3.霍兰(Holland)的类型理论
霍兰是生涯辅导理论的又一发展者。他的类型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认为生涯的抉择与生涯的调整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霍兰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其四个基本假设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多数人均能被分类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环境也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人们将搜寻可以让他们发挥技能与能力,表达他们的态度及价值,并承担问题及扮演角色的环境;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依据此一六角形模型,霍兰又发展了四个概念,它们分别是一致性、分化性、身份认定以及适配性。其中适配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指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人与职业配合得当,其适配性就高。依据霍兰的假设,适配性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
4.泰德曼(Tiedeman)的生涯决定理论
泰德曼的生涯决定理论十分强调个人生涯抉择上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个人整体的认知发展与系列的决定过程是其理论的主要焦点。他将生涯发展概念化为一个不断辨别自我认定、处理发展性任务和解决心理社会危机的过程。这些持续的活动被认为是发生在一个时间阶段的架构之内。根据他的观点,生涯决定是经由一个有系统的问题解决的形态而被达成,包括七个阶段,即探索、结晶化、选择、澄清、归纳、革新和整合。泰德曼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生涯决定过程中渐增的自我觉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5.格特弗兰德森(Gotthedson)的职业抱负理论
职业抱负的发展是格特弗兰德森发展性理论的主题。依据他所言,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概念是选择生涯的主要因素,因为人们要的工作是要能与他们的自我形象相符合的。而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社会阶段、智力水准以及其他性别类型的经验等。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即大小及力量导向、性别角色导向、社会评价导向、内在独特自我导向。在这一发展的模型中,职业偏好融合了生理及心理成长所伴随而来的复杂性。而职业偏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在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渐增的职业抱负限制,也就是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发展,职业抱负水平也将有相应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影响职业生涯的选择与改变。6.克鲁姆伯尔茨(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
克鲁姆伯尔茨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生涯选择的行为,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和学习经验对生涯选择的影响。克鲁姆伯尔茨(1979)认为四类因素将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这就是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和事件、学习经验以及任务进行技巧。其中,环境条件和事件包括了社会因素、教育条件和职业条件,而任务进行技巧是通过遗传天赋、环境以及不同的学习经验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技巧,包括目标设定、价值澄清、确认选择方案以及职业信息的获得等。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上述这四类因素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推论,个体对世界的推论和任务进行技巧。而个体的行为是综合以前所有的学习经验、自我与世界的推论以及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结果。基于对环境影响作用的重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个人自主的选择结果,也反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要求。同时,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生涯决定是人生长期的历程,不只是发生在一生中的某一阶段,而是由从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任务进行技巧所决定的。因而,必须在教育与生涯辅导中重视生涯决定技巧的教导。
克鲁姆伯尔茨等人于1977年发展出的生涯决策的系统性七步骤法正是以提高个人决策能力为目的的。
7.克内菲尔坎姆(Knefelkamp)和斯列皮兹(Slipitza)的认知发展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和斯列皮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认知发展的生涯发展模式。他们将认知发展心理学上的发展阶段观念应用于生涯辅导中。他们认为学生的生涯认知也是有一循环渐进的发展阶段的,他们对于生涯发展、生涯知识及生涯抉择的看法是从最简单的层级逐步向复杂多元的层级推进的。学生对这些不同区域的观点,会影响到他们整个生涯发展的方式。克内菲尔坎姆等人认为生涯发展的过程会有一连串的质变现象,概括地说,共有九项,即语义结构、自我处理能力、分析的能力、对变通观点的开放、承担责任的能力、扮演新角色的能力、控制点、综合的能力、自我冒险的能力。根据这九个质变项,其所构成的生涯认知发展模式可分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这四个时期分别是二元关系期、多元关系期、相对关系期和相对关系承诺期。这九个质变项在这四个时期、九个阶段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形,将形成一个系列,由此构成从简单的分法的观点到复杂的多元化的生涯观点这一连续的认知过程,其发展层次逐渐朝向对于个人的认同、个人的价值以及整体的生涯这三者关系的整合,从而个人就能作出满意的生涯抉择。根据上述论述,生涯辅导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对生涯发展各时期的认知,并以当前的时期和阶段为基准,提供一些挑战与支持,从而促使个体往下一个时期和阶段发展。
(二)生涯发展的生命全期理论
与前面的理论不同,运用在生涯发展上的生命全期理论,关心的是个人在一生当中处理生涯议题时的各种成长和变化,而非只是某个时间阶段的生涯议题。因为生涯发展是被视为终身的过程,所以生涯辅导方案应该依个人在一生中各阶段的需求而设计。金斯的格(Ginsberg,1951)通常被视为是首先就发展性立足点来探讨关于职业选择的心理学首创者。他将职业选择的发展性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幻想、试验和实际阶段。舒伯是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师。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而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此后,舒伯(1980)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同时,舒伯视自我概念为确立一个人将终身依循的关键力量。他于1951年设计了一个研究,研究九年级男孩的职业发展。那些被视为在九年级中职业成熟的学生,在成长为青年人时,明显地较为成功。他的结论建议说,生涯成熟和青春期中的自我觉察程度、职业的知识,与发展出的规划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此外,舒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又提出拱门模型,以描述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所经历到的不同角色的多变性。此模型的应用,说明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经济上的决定因素如何影响生涯的发展,从而弥补了舒伯前期理论较忽略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方面的影响的缺陷。就舒伯的理论来说,整个演变的阶段任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演变阶段任务中的人生角色也会因为个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对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都应有不同的发展要求,而生涯成熟度就是衡量他们是否达到他们所在阶段所要达到的发展任务的重要指标。
三、生涯辅导理论的演变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生涯辅导理论的概述,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这些理论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均强调个人的独特特质与社会特质间的关系;这些理论之中的主要差别,是生涯决定历程中影响因素的性质,但所有的理论对生涯辅导都有共通的启示。
(1)生涯发展发生于与年龄有关的阶段,但是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很多的因素所影响。因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身的历程,生涯辅导方案必须是为了符合个人一生需求而加以设计。
(2)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这独特性是很多来源的产物,包含社会文化的背景、遗传、个人的教育经验、家庭关系与社区资源。在这些当中,价值、兴趣、能力和行为倾向对于生涯发展是重要的。
(3)自我概念影响生涯决定。自我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现象,而是一个前进的历程,并可能随人们和情境的变化而逐渐或突然地改变。正确的自我概念对生涯成熟是有重要贡献的。
(4)个人的个性和特质经由标准化评量工具而被评定,被确认的特质将用于预测未来适应的成果。将工作要求与个人个性相配合,是一些生涯辅导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
(5)介绍有关职业性质和就业机会的信息,与发展适当使用信息的技能,是生涯心理辅导的目标之一,并且这项需求将持续一生。(6)生涯发展包括终身系列的选择,通过对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可协助个人作适当的选择。
【词语的演变】推荐阅读:
笔的演变07-12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07-12
笔的演变教案新10-10
美国总统制的历史演变10-25
西方抒情诗理论的演变10-28
新时期小说女性形象演变的文化成因10-19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06-08
城市发展格局演变10-15
汉字演变英语演讲稿09-24
《汉字演变文化》学习体会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