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治县(精选8篇)

自治县 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崛起武陵山,领先于东南”宏伟目标的实现。

今后5年,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

政府推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将《纲要》纳入本地“十二五”规划,制定具体措施,加大投入,推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我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显著提高。实现以下目标:

——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大力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疾病预防、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大力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明显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较大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继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巩固市科普示范县创建成果,切实开展科普示范工作,确保2013年申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基本国情、市情和县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加大科技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科学教育水平。

——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广泛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和科普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措施(牵头单位:县教委):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责任单位:县教委)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责任单位:县教委)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反对邪教等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责任单位:县教委、环保局、卫生局、安监局、政法委、文明办)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科技馆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责任单位:县教委、团县委、妇联、科协、县经济信息委、环保局、水务局)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县妇联)

——新闻出版、新闻媒体、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报社、文联)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建成并开放,加强现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责任单位:县教委、科协、科委、民宗委、财政局)

——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活动,培育和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提升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责任单位:县科协、教委、团县委、环保局)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继续开展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传播的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在农民身边建立科普示范和惠农服务的长效机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重点是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和青年农民的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特别是边远乡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措施(牵头单位:县农委):

——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按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部署要求,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县农委)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责任单位:县农委、组织部、党校、妇联、教委)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之春等活动,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县科协、科委、卫生局、文广新局、文联、食药监局)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县级科普示范乡镇等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着力培育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县科协、科委)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基层欢迎、社会满意、农民群众得实惠的支农惠农项目,重点培育和扶持2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责任单位:县农委、县科协、县民政局、县科委、县供销社)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县城和乡镇科普画廊、村科普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经济信息委、科协、市政局)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在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加大对城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形势的稳定。

2.措施(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委、扶贫办)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委)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积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责任单位:县经济信息委、科协)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经济信息委、教委)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着力于增强社区居民健康寿命,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拓展科普工作增进社会服务功能,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居民团结友爱、互助共荣的协作精神,营造依法表达诉求、科学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社区。以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调动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应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措施(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通过开展大型政策咨询活动,宣传普及法律常识、法规知识和国家有关政策知识,引导社区居民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县司法局)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等内容,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服务民生方面的作用。(责任单位:县安监局、卫生局、环保局、妇联、文明办、食药监局)

——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将社区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创建科普示范社区和科普示范家庭。(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民政局、科协)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2.措施(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经济信息委)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力社保局)

——县委党校和县行政学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责任单位:县委党校、组织部)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责任单位:县科协、人力社保局)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2.措施(牵头单位:县教委):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县教委)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责任单位:县教委、科协、科委)

——加强科学教育与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立县科技辅导员协会,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责任单位:县教委、科协)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责任单位:县教委)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委、农委、组织部)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县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增强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职教中心、农广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责任单位:县委党校、教委、农委)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社区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委)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集成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加大优质科普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科普资源建设格局,加强科普资源共享,巩固和拓展现有科技场馆的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

2.措施(牵头单位:县科协):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创作,支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队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责任单位:县文联、财政局、科委、科协)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促进我县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责任单位:县文联、科协)

——逐步集成县内现有科普图书、资料、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科委、科协)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责任单位:县科协、科委、文联、农委、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气象局、扶贫办、文广新局、财政局)

——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责任单位:县科委)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县广播电视台科技节目的播出密度要加大,《报》科技专栏的版面扩大和刊发密度要加大,各类科普资料的品种与发放量等要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

——将“科普论坛”打造成特色科普品牌。

——充分发挥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科技传播的覆盖面和吸引力。

2.措施(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鼓励各类媒体兴办科技栏目,重点支持有广泛影响的精品栏目。(责任单位:报社、广播电视台)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报社、广播电视台)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的发行工作。(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

——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切实办好“科普论坛”,坚持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科协承办、相关单位支持配合的机制;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每届都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科普”主题,将其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科普品牌。(责任单位:县科协)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任务:

——进一步加强对新建科普基础设施的指导,重点利用好现有设施,多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提升科学素质提供场所和阵地。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乡镇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工作站,在村(社区)建设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惠农、科普惠民服务站,并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的作用,为农村、社区和学校特别是边远乡村提供科普服务。

2.措施(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委):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办法,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科协)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协)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科协、民政局)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科协、民政局、经济信息委、国税局、地税局)

——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责任单位:县科协、科委、教委)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责任单位:县科协)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措施(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进一步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措施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科委、科协)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市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和《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责任单位:县科协、科委、财政局、发展改革委)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责任单位:县委研究室、政府研究室、投促办、教委、科委、科协)

——加强对经营性科普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营造多元化推进落实《纲要》的繁荣局面。(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科协)

——落实表彰和奖励的政策和措施。(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科协)

(二)经费投入(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公益性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市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有关规定,县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将科普工作经费按全县总人口人均不低于2元的标准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实施经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乡镇)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落实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投促办、科协)

(三)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力社保局)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委、科协)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专兼职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坚持每年表彰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科普示范乡镇、科普工作者。(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科协)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责任单位:县科委)

——稳定乡镇科协工作者队伍,各乡镇要为科协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本乡镇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科协,各乡镇)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责任单位:县科协)

六、组织领导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

——县政府负责领导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并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考核;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相关任务纳入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科协、有关单位,各乡镇)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乡镇总体发展计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责任单位:各乡镇)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责任单位:县科协)

——进一步加强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在机构、人员、办公经费和办公条件上予以保障。(责任单位:县编办、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进一步加大督查巡察工作力度,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效实施,有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责任单位:县督查巡察办)

自治县 篇2

1 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表现在畜禽存出栏逐年增加, 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整体效益不断提高, 兽防、品改、饲草饲料等到业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 动物防疫及冷链体系基础设施得到了初步改善,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2%。但务川自治县畜牧业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农民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制约和基层政府受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体制的影响, 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意识淡薄, 没有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对整个畜牧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 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农民积累少、用于发展扩大再生产的投入不足;畜牧业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 设备陈旧落后, 诊断治疗手段落后。畜牧发展的规模化程度低, 养殖方式落后, 出栏率、商品率低, 流通销售渠道不畅, 养殖效益较差, 严重阻碍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广大群众对畜牧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 导致畜牧业行政执法难度大, 对兽药、饲料、畜禽产品检疫难以规范, 离生产安全优质畜产品要求差距较大, 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入世后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的条件及优势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将有利于拓宽市场, 缓解当地乃至于我国市场畜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 有利于我国各地加速解决畜禽产品存在的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和卫生标准合格率低等问题。入世后, 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具有自然环境优势, 由于务川自治县属边远贫困落后的典型山区农业县, 工业经济不发达, 工矿区极少, 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小或不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生态环境条件较好, 是当前及今后生产优质安全畜产品、绿色食品, 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好地方, 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农民家庭饲养的比重大, 家庭饲养成本低,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生物资源优势, 由于务川自治县地形地貌构造变化独特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的特点, 畜禽品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对发展畜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具有畜产品价格优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 务川自治县牛肉生产成本及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80%左右, 羊肉价格低54%左右, 猪肉价格低50%左右。这些数字比例表明, 务川自治县的畜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力, 为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在新形势下务川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自治县 篇3

2015年12月20日,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各族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庆祝自治县成立30周年暨第二届无量山狂欢节开幕。景东彝族自治县县长李春荣点燃庆祝晚会篝火,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弹起三弦,跳起舞,庆祝景东彝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暨第二届无量山狂欢节开幕。

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大型文艺晚会《无量呼吸》和《彝山素描》将景东彝族民间歌舞大帮腔、跳三弦、跳菜、刺绣表演等搬上舞台,充分展现了景东彝族生产劳作、生活习俗等民族文化魅力。活动期间,还在景东文庙举行了庄重的祭孔活动、30年成就展、彝族刺绣展、景东出土文物展,打陀螺、三弦弹唱、斗鸡斗鸟比赛以及“探秘无量山、亲近长臂猿”活动等。

景东,古称“银生”,境内彝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2.64%。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景东彝族自治县;30年来,景东人发扬“尚德崇文、和谐包容、敢为人先”的景东精神,经济社会飞跃发展,今年预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8.0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1亿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48倍、50倍。景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建立了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初具雏形,成为首个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示范县,景东还被誉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开展情况 篇4

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暨“四帮

四促”活动情况

各位领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 “万名、千名干部下基层,扎

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要求,按照县办发[2011]49号《中共关岭自治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党组认真贯彻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部署安排,精心选派干部深入到我局帮扶村开展工作。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自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

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以来,成立了由局党组副书记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站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2个工作队。要求各工作队要及时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实际困难,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同时,在活动开展中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三项纪律,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并将

活动开展绩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认识充分,部署到位。

为切实搞好我局“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工作的开展,成立由局党组副书记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站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2个工作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综合办公室。及时制定活动方案,召开部属工作会议。由各工作队带领选派的干部深入到联系点,扑下身子,认认真真访民情,详细记写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为有效开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到帮扶村,及时梳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

我局 “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小组都安排了两名副科领导担任工作队队长,另安排了相关工作队员到我局所帮扶村开展工作,目前,共下基层132人次。走访群众78人次,及时梳理问题2个,理清发展思路1个。其中梳理问题集中反映如下:

1、各村的农业基础设施都很薄弱,资金投入力度小,主要反映在修路难、饮水难较多。

2、农民学习农牧科学知识的途径少,得到农业科技培训的时间少,农民就业渠道窄,增收缺乏新途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为“两委”班子“出实招、献良策”,协助村干部确定了农村发展工作计划,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财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提出了“稳粮、增果、抓畜牧,建立种养殖基地,不断拓宽外销门路”的发展思路。

我局下派干部经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增强了我局工作人员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同时,更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干部形象。

三、取得的实效

我局在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中,局党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各联系点与各村的支书、当地农户了解各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局党组针对村民所反映的热点和难题,要求各挂帮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力量,帮助我局的下派干部切实解决帮扶村的实际困难,达到帮扶工作的目的,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

一是在春耕生产中,为顶云乡麻龙村、角寨村两村的50户困难户每户免费补助一包肥料,确保帮扶村困难群众种上地。

二是对帮扶村农户集中反映的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进行了现场培训和讲解,发放农业生产技术资料8000余份,并免费发放价值2000余元的“稻瘟灵”、“三环唑”、“叶枯唑”等农药5件给困难农户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

三是为农户维修和维护农机具14台套,并组织10台套各类农机具投入春耕、备耕生产,抢耕土地1000余亩,排灌500余亩,指导农户进行水稻、玉米育苗50余人次。

四是帮助冬足村养鸡专业合作社解决10万元经费修建一个480平米的标准育雏室。

五是做好党员慰问工作,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局领导

及时到 “四帮四促”活动联系点6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家中进行慰问,为他们每人送去200元慰问金。

六是组织党员干部30余人在断桥镇坝陵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投入汽油机抽水泵共16台,免费抽水浇灌稻田面积150余亩,有效解决了水稻灌浆期急需水的问题。

七是为顶云乡麻龙村协调帮扶项目资金44.6万元用于该村群众发展养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八是出资50000元帮助坝陵村养鹅户杨正刚扩大养植基地。九是做好顶云乡石板村和角寨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县委的要求,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三项纪律。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和提出意见。切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克服了以往群众工作中的弊端,激发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热情,使活动的开展真正取得实效。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

自治县 篇5

1.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96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2.7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以内,确保整县脱贫摘帽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2.加快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完成洋溪至龙塘坳、缠溪至洋溪公路修复工程;基本建成G352县城至两河口、乐茂江至慕龙公路。开工建设东郊、西郊客车站。建成532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完成30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确保组组通上硬化路。

3.加快改善城乡饮水条件。建成栗子园重点骨干水源工程,有效解决沿线18万人饮水问题。完成县城供水二期工程,满足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确保人人喝上干净水。

4.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开工建设110千伏洋溪输变电工程,新建10千伏供电线路500公里,10千伏以下线路900公里,新建及改造配变850台区,确保家家用上安全电。

5.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1.3万户,新建及改造364个行政村电信宽带,基本实现城乡广电网络全覆盖,确保村村通上宽带电视。6.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大力实施“四改一化”、亮化和联户路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978户,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覆盖,推动乡村面貌大改观。

7.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完成县职校整体搬迁工程和12所山村幼儿园提质升级,新建城区第五幼儿园、缠溪镇第二幼儿园、罗场乡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第六小学、杉树小学运动场等12个教育工程。

8.不断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完成木黄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县医院、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等健康扶贫政策,推进县乡“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全覆盖。

9.着力提高社会基本保障。完成民政福利园二期主体工程;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10%。

自治县 篇6

进步模范个人活动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活动的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地区及自治县的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的推荐评选工作,经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同意,成立我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马建昌奇台六中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王学军奇台六中校长

卢向东奇台六中副校长

张宾文奇台六中副校长

夏依扎达奇台六中副校长

王菊英奇台六中工会主席

成员:张新行政办公室主任

俞永升德育处主任

左晓涛教务处主任

许辉娥教科研主任

李津总务处主任

张建瑞综治办主任

张正清质管室主任

刘银德党建办主任

曹思洋团委书记

李清华七年级部主任

刘建俊 七年级支部书记

马尚荣八年级部主任

侯永新九年级部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建办,办公室主任由刘银德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李春丽 李海涛

奇台县第六中学

自治县 篇7

1 区域地质背景

黑山铜镍矿区位于甘、新、蒙相邻地区。地处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两大板块的对接部位。勘查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的北山裂谷带 (左国朝) (如图1所示) 。

北山裂谷带位于天山褶皱带之南、塔里木克拉通北缘, 是一个NEE向的古生代裂谷, 从新疆东部延伸至甘肃北部, 星星峡断裂和坑抵-课帕-柳园断裂构成了其北界和南界。裂谷带内的沉积岩主要是古生代地层, 元古代基底出现在裂谷带中部和北部;岩浆岩以大面积出露的华力西期岩的中酸性岩为主, 基性-超基性岩体也较常见, 加里东期的岩浆岩出露较少 (如图2所示) 。 (含镍、铜) 基性超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沿裂谷带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分布。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各时代地层均有分布, 以元古界分布最广, 下古生界十分重要。前长城系、长城系及志留系均见海相火山岩, 奥陶系及石炭—二叠系为裂陷海槽碎屑岩与中、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泥盆系及上二叠统为山间火山—磨拉石沉积建造。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

北山地区的中晚元古宙地层从下至上为长城系白湖群、蓟县系平头山组、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组和震旦系洗肠井组。

元古代、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地层出露较全, 缺失的地层包括三叠系地层、下泥盆统、上石炭统等单元。三叠系地层的缺失暗示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剧烈的构造隆升, 古生代内部不整合非常发育, 说明古生代该区构造活动非常剧烈, 特别是泥盆-石炭系大量的火山岩表明这个时代岩浆作用较其它时代强烈。

2.2 构造

矿区位于双鹰山断裂带南侧, 泽鲁木—大豁落山背斜褶皱内, 属黑山—大豁落山—月牙山断裂带, 带内褶皱和断裂均发育。该带西起庙庙井, 经双鹰山东抵大豁落山, 东西断续延伸800km, 宽6~10km, 由发育在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中的数条规模宏大的逆冲断裂和派生断裂以及间夹的褶皱组成。逆冲断裂群既有北倾, 亦有南倾者, 呈叠瓦式或对冲构造, 具分叉交织现象。带内岩浆活动强烈, 从超基性到酸性均有。断裂带东西两端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 对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有控制作用, 黑山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本带两条主干断裂之内。元古代地层作为基底广泛出露, 早古生代中上寒武统以盖层出露。历经多期运动, 已褶皱的地层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 导致了区内褶皱重复, 断裂交织, 形成十分复杂的构造格架。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破城山断裂带, 玉石山断裂带, 营毛沱山—白湖断裂带和庙庙井—双鹰山断裂带, 多为一系列北东东—东西向的逆断层, 倾向南或北, 倾角55°~75°, 具破碎带、角砾岩、拖褶曲、三角面标志, 局部有糜棱岩出现。

矿区中部背斜为一条贯穿东西的大倒转背斜, 由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群上岩组和下岩组组成。岩性主要为绢云硅质板岩、千枚岩、石英方解石大理岩。长超过2000m, 倾角约70°, 走向约110°。背斜西段有南倾的正断层F4通过, 南侧还有逆断层F5、F6 (表1) 。根据F4、F5、F6的产状和中部背斜的产状及位置关系可以认为:F4、F5、F6是背斜形成时, 核部弯曲产生的巨大张应力所形成。

2.3 侵入岩

矿区处于北山中带复背斜构造的南翼, 含矿岩体侵位于青白口系, 岩体南侧围岩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 北侧及东西侧主要为钙质、泥质板岩、千枚岩夹硅质板岩。矿区侵入岩体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晚期, 除基性-超基性岩体外, 还有少量其它侵入岩和脉岩, 分布于矿区西部及北部。

2.4 变质岩

矿区主要存在的变质作用大体上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成水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矿区除岩体及第四系外, 基本全由晚远古期和加里东期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硅质板岩、千枚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各种类型的大理岩, 线型褶皱、劈理、板理发育, 属低温绿片岩的外接触带, 主要是岩体围岩-绢云硅质板岩的角质作用伴随区域变质作用发生, 主要发生在大理岩、板岩、变质砂岩中, 具体表现为各种大理岩中的方解石、石英等小规模脉体普遍发育。矿区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断裂破碎带, 主要岩性为构造片岩, 构造角砾岩, 石英质构造角砾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黑山岩体中矿与非矿的界线不很明显, 主要依据样品分析结果划分。总的来说黑山铜镍矿体分布于整个岩体的中下部, 少量透镜状矿体悬浮于超基性岩体中;矿体的赋存形态较复杂, 膨缩变化较大, 沿走向或倾向方向出现分叉现象, 总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 在平面上 (图3) 形似树根, 剖面上 (图4、5) 呈透镜状, 矿体揭露最高标高2280m, 在16~21勘探线地势较平坦处出露地表第四系覆盖层之下;初步控制最低标高1404m, 位于11行及其附近的矿化优势区。矿体沿走向长约750m, 沿倾向延伸约850m。

注:1.斜长方辉橄榄岩;2.超基性岩型硫化镍贫矿石;3.超基性岩型硫化镍富矿石;4.矿体界限及编号;5.岩体与围岩界限;6.钻孔及编号;7.勘探线及编号。

镍矿石品位变化系数Ni为78.46%, Cu为105.98%, 矿化较均匀;但在总体上表现出由岩体底部向上部由强逐渐变弱趋势, 表现出不连续性, 具体表现由2000~1600m水平之间, 矿化逐渐增强, 矿体规模逐渐增大。矿体与岩体的产状基本一致, 总体走向310°, 倾向SW, 倾角70°~87°, 在剖面上矿体沿倾斜方向由浅入深, 呈现上陡下缓趋势, 在平面上, 自2000m水平至1600水平, 矿体走向由北西逐渐向南北、北东向展布, 自1600~1800水平, 7~8行, 由分枝体逐渐变为聚合体, 构成矿区主矿体, 自1800~2200水平, 从8~21行, 由聚合体逐渐发生分枝, 分为多个岩枝状矿体, 岩枝长约200m, 宽约6~30m, 岩枝深入到下盘围之中。

注:1.松散覆盖层;2.下寒武统双鹰山组;3.青白口系大豁落山上群;4.青白口系大豁落山下群;5.薄层大理岩;6.千枚岩;7.角砾状白云质大理岩;8.斜长方辉橄榄岩;9.硫化镍贫矿;10.硫化镍富矿;11.采样位置及编号;12.矿体界限;13.断层及编号;14.钻孔编号及参数;15.矿体编号。

黑山铜镍矿单工程矿石镍品位变化范围0.30%~6.86%, 平均品位0.58%;铜品位变化范围0.04%~5.44%, 平均品位0.30%。贫矿体分布在7~21勘探线, 沿走向长约750m, 矿体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好, 在走向上镍矿化表现较均匀且连续, 但铜矿化表现不均匀且不连续, 贫矿单工程厚度约2~130m, 总厚度约2106.7m, 平均厚度约41.29m, 平均品位Cu:0.22%, Ni∶0.47%, Ni∶Cu∶2:1。各勘探线Ni平均品位变化范围0.37%~0.69%, Cu平均品位变化范围0.12%~0.54%, 在19勘探线最高Ni:0.69%, Cu:0.54%。

黑山铜镍富矿体分布在8~11、14~18勘探线, 单工程厚度约2~48m, 总厚度约208.60m, 平均厚度约9.05m, 平均品位Cu∶0.79%, Ni∶1.44%, Ni∶Cu∶1.8∶1。各勘探线Ni平均品位变化范围1.06%~1.67%之间, Cu平均品位变化范围0.22%~1.01%, 在14勘探线最高, Ni∶1.67%、Cu∶1.01%。矿体的稳定性、连续性在走向上总体表现较差, 其中在8~11勘探线矿体延伸较好, 在深部继续向北延伸, 矿化表现较均匀且连续, Ni品位最高为6.86%, Cu品位最高为2.31%;14~18勘探线矿体延伸较差, 矿化表现不均匀且不连续, 向南矿化悬殊相差较大, 铜矿石表现尤为突出。

注:1.松散覆盖层;2.青白口系大豁落山上群;3.青白口系大豁落山下群;4.角砾状白云质大理岩;5.千枚岩;6.斜长方辉橄榄岩;7.硫化镍贫矿;8.硫化铜贫矿;9.硫化镍富矿;10.浅井及编号;11.采样位置及编号;12.矿体界限;13.推测地质界限;14.断层及编号;15.钻孔编号及参数;16.矿体编号。

3.2 矿石类型

黑山铜镍矿矿石类型按照工业类型可以划分为5类:超基性岩型硫化镍贫矿石、超基性岩型硫化镍富矿石、超基性岩型硫化铜贫矿、超基性岩型硫化铜富矿。

1) 超基性岩型硫化镍贫矿石。金属硫化物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和半自形针状结构, 以其集合体充填于其它矿物之间, 形成网脉—浸染状、星点浸染状、半海绵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磁铁矿为主, 约占4%~8%, 粒径0.05~3mm。脉石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少量金云母, 脉石矿物已蚀变, 主要蚀变矿物有钠黝帘石、次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该矿石是黑山铜镍矿的主要矿石类型。

2) 超基性岩型硫化镍富矿石。金属硫化物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针状结构, 常以粒状集合体的形式分布在其它矿物之间, 形成块状、半块状、海绵状、网脉-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磁铁矿, 约占8%~10%, 最高达20%, 粒径0.05~3mm。黄铜矿有分布于磁黄铁矿的边缘具交代结构的特征, 部分黄铜矿集合体呈脉状贯入磁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脉石矿物基本发生了蚀变, 主要次生矿物有蛇纹石、绿泥石、次闪石、钠黝帘石等。金属氧化物为磁铁矿。富矿石在黑山铜镍矿已控制的储量中所占比例不大, 多在岩体底盘富集。

3) 超基性岩型硫化铜贫矿。金属硫化物为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和半自形针状结构, 以其集合体充填于其它矿物之间, 形成网脉—浸染状、星点浸染状、半海绵状结构。矿石矿物以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为主, 约占2%~8%, 粒径0.05~3mm, 次为镍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少量金云母, 脉石矿物已蚀变, 主要蚀变矿物有钠黝帘石、次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4) 超基性岩型硫化铜富矿。金属硫化物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针状结构, 常以粒状集合体的形式分布在其它矿物之间, 形成海绵状、网脉—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为主, 约占8%~10%, 最高达20%, 粒径0.05~3mm, 次为镍黄铁矿。黄铜矿有分布于磁黄铁矿的边缘具交代结构的特征, 部分黄铜矿集合体呈脉状贯入磁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脉石矿物基本发生了蚀变, 主要次生矿物有蛇纹石、绿泥石、次闪石、钠黝帘石、金属矿物等。

按照成因类型黑山铜镍矿矿石可划分为:就地熔离型、晚期贯入型、接触交代型三类。根据矿石构造特征, 岩浆就地熔离型矿石多为星点状和半海绵状构造, 晚期贯入型矿石为海绵状、半块状、块状构造。岩浆熔离型矿体主要由星点状矿石组成, 半海绵状矿石夹于星点状矿石之中, 分布很少。

3.3 矿石特征

黑山岩体主体部分为斜长方辉橄榄岩、斜长辉闪橄榄岩 (占岩体面积的94%) 。斜长石多沿橄榄石辉石间隙分布, 形成间隙结构, 大颗粒中常包有浑圆状橄榄石, 形成包含结构, 橄榄石和斜长石共存, 表明岩体是低压 (50~5k Pa) 条件下分离结晶的产物。另外, 在斜长辉闪橄榄岩中, 可见到角闪石及金云母, 且含量较高, 表明本区地幔应为渗透交代式富集型地幔。

4 有利找矿靶区

1) 矿体的深部方向尚未控制, 延倾向的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2) 黑山镍铜的矿体数目多, 小矿体大多是单孔控制, 小矿体延纵向方向的找矿潜力不可忽视。

3) 对7勘探线以西, 20线以东的岩、矿体的的延伸和赋存状态研究程度不够, 矿体的走向方向矿体有可能延伸, 是找矿的有利区段。

5 结论

1) 黑山铜镍矿阶段勘探工作已证实了是一走向近南北的中大型硫化铜镍矿床, 而且确定了主矿体矿化较好、连续、稳定。

2) 矿体的深部, 单孔控制的小矿体周围, 矿体的走向方向, 是找矿的有利区段。

3) 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找镍铜矿的找矿标识, 应运用现代地学成矿理论分析研究, 采用地、物、化、遥感等综合找矿方法, 加强对该区域及外围的找矿力度, 有望发现新的矿体。

参考文献

[1]王伏泉.北山地区海相火山岩中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6, 20 (4) :319-328.

[2]代双儿.甘肃北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铜多金属成矿系列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2001, 37 (6) :112-120.

[3]汤中立, 任端进, 薛增瑞, 等.中国矿床.中国镍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 205-266.

[4]汤中立, S.J.Barnes.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10-32.

[5]张新虎.甘肃省区域成矿及找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3.

自治县 篇8

[关键词] 张家川;花儿;形成动因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41-1

一、张家川花儿的形成历史背景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旧称阿阳,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先后明确记载的就有西戎、氐、羌、土蕃、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迁徙涌入、相互融合;波斯、阿拉伯等中亚的商贾教士,在唐、宋时期,经丝绸之路远迁而来久居不归者,冠以汉姓,娶汉女,成家落户,融入当地;元代是赤马探军的驻地之一。清穆宗同治八年和十二年,又有大批陕西、固原、河洲等一带的军士家眷,迁入张家川境内,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张家川花儿到底形成于何时呢?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解释一个具体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的一种办法就是研究他的历史”。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考察张家川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以此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张家川在春秋之际称阿阳,是秦非子牧马的地方。秦最早在此建立都邑,今天在张家川县城西南的瓦泉村任然依稀可辨。汉时,传说在中国历史上出使西域的著名人物——张骞及其子孙后代有一部分居住于此地,虽称为张家川。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家川又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相继统治。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吐谷浑政权(329-663年),陇西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政权(385-431年),河西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南梁政权(397-414年),这几股力量相继争锋,张家川作为从青海到甘肃南部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上演了一幕幕羌人、汉人、鲜卑人厮杀角逐的壮举。

元时,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张家川又成为屯养赤马探军的重要地方,元朝军中以手工制作为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士被安置在甘青宁。因此元明时代就有记载:“元明时代有记载:‘回回’已经散居秦州”,《甘宁青史略》载:“回族群居之处,西路之甘,凉州……南路之清水(指张家川),秦州,东路之平凉,固原……皆与汉人错杂而居。”清时基本趋于稳定。

张亚雄先生在《花儿集》中指出花儿的形成是:“内地民族与蒙藏等少数民族融汇过程中,以汉语习‘蒙藏歌’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山歌”。的理论;同时,花儿研究专家柯杨先生也指出花儿的产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汉族与甘、青、宁等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主体是回族的说法,张家川花儿是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产生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二、脚户与张家川花儿的形成

在探究张家川花儿形成过程中,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当花儿在以河州为中心的地区产生发展后,随着战争、商贸、人口迁徙向四周辐射的客观事实。张家川脚户“元明时期,为官方运送粮草,在长宁驿道上设长宁驿站,番须道上设张棉驿站,龙山铺。驿铺为递交官差乃至商团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方便。受其影响,民间运输较为繁忙……龙山镇、恭门、阎家店、马鹿以及潘家屿等地都有民间骆驼场子,骡马客店专供往来驼商、脚户食宿。”

花儿沿着“脚户”商旅活动的轨迹一路发展而来。歌唱花儿的中心地带——河州,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处,是河西地区对藏区及其周边地区贸易的中心地带。从现在花儿的流布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河州花儿”对西北三陇一带山歌的影响。在地理位置上张家川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是进出关中的捷径,翻阅关山可直接进入关中,向东南可又可以进入四川藏区。我们从过去脚户所行走的三条线路上可看到,有两条是要途径张家川:

1.西南一东北线:藏区——西宁——临夏——兰州——中宁——银川——石嘴山——包头(由蒙区东去京津);2.西北一东南线:河西走廊——武威——永靖——临夏——临洮——陇西——天水(由此翻越关山经张家川南下川陕);3.南一北线:天水——平凉——固原——同心——银川——石嘴山——包头

过去在张家川境内沿途设有几处驿站。如:番须道的张棉驿、龙山铺,狄道上的长宁驿等。阎家乡、马鹿乡在解放前还保存有专门为来往的商团、脚户提供给养,住店歇脚的骆驼场子,骡马客店等。河西、宁夏、河州、陕西一带的驼帮、马帮、零散脚户往来张家川经商或过路,正是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在张家川形成了西北皮毛集散地之一。张家川花儿正是在这样的商贸文化交流条件下,通过“送来”与“拿来”的方式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山歌。积极主动的学唱,融入自己独特音乐元素、地域文化。让张家川花儿成为西北花儿流布范围内一个主要链条和成功的典范,体现着存在与研究的价值。

三、外来人口迁入与张家川花儿的发展

张家川花儿在清末有一个大的发展期。原因一是:清朝初期,张家川县回族少,汉族多,有“汉七回三”的说法,因此花儿的传唱范围也比较小,清穆宗同治八年和十二年,反清回民义军被残酷镇压,投降清朝的余部及其家眷3万多人,在左宗棠力主“涣其群,孤其势”“近城泽非所宜,近汉庄非所宜,并聚一处非所宜”“另觅水草不同,川原荒绝无主,多自成片段者,以使安置”的满清民族政策下,将而河州、宁夏、陕西一带战略要地和城镇附近的回族,强行迁出,其中部分被迫安置在张家川境内。

这些官兵眷属和被迫迁徙来的民众大部分是祖籍陕西、固原、临夏、洮洲一带的回回。由于宗教上的认同感以及姻亲关系等,与张家川本土回族融合,使张家川最终形成了以回族为主体。这些来此花儿传唱地的关兵眷属,将花儿带进来,使张家川花儿最终形成有了一定传唱规模,一定影响和丰富独特的艺术形式。

因此,张家川花儿的形成离不开这片土地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离不开西北脚户商贸文化的介入。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理解张家川花儿既有河州花儿的影子,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2002.

[2]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3]柯杨.花儿溯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

[4]甘肃史稿[M].甘肃师范大学历史系,1964.

上一篇:企业后勤部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阿瓦提县发改委2012年普法工作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