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共11篇)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1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热爱所有的学生。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一样有尊严的人,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人”,不使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真正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要允许学生与自己在平等的地位上展开争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际关系才可能和谐。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每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和条件是不尽相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当看到他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不能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籍贯、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打击学生,尤其不能体罚和变形体罚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这块净土上,教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固守精神阵地,用高尚的情操来影响学生,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依赖。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实际上他们已自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如果学生这种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感,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与教师交往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看作一种快乐,这时爱就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展示笑脸,因为笑是构筑师生间心灵桥梁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与教师交流。

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要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深信自己具有一定得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2)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这些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这一群体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在和学生交往时千万不要忽视他们,更不要伤害他们。(3)关注“违规事件”。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初一女生季娜,她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给她送去一些欢乐。但时临严冬,到哪儿找鲜花呢?季娜一心想着祖母,忘了学校的规定,从学校暖房里采下了一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喜爱花卉的老师走进了暖房。他看见季娜手里的花,大吃一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季娜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老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另外两朵给你父母,因为他们培养了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可以体悟到这位教师是怎样处理这起“违规事件”的:移情、换位、,跳出框框,超越常规,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赞赏美好情感。(4)关注教师的行为效应。对学生要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和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2

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感到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 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了对症下药, 因人施教, 我每接过一个班, 都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 并逐个的建立教育档案, 对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课余活动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天, 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早读;课间操时, 站在队伍前面整队、检查;晚修常到班里进行辅导;班里搞活动, 凡是要求学生们做的事, 我首先做出示范。一个良好的风气就这样在班级体里形成了。在工作中我懂得,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

2007年, 我接了一个班。班里有一个女生叫方燕, 只要老师稍加批评, 就要流泪。开始时, 有的老师认为这学生比较娇气, 不好教育。但我并没有从印象出发, 而是深入进行了调查, 了解到她有一个哥哥, 经常逃学, 成绩又不好, 使得小燕的父母经常为此事吵架, 打架, 最终离婚。改嫁后的母亲又得不到继父家人的理解, 这一切都在小燕的心中留下了伤痕。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有责任来医治她心灵上的创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我耐心地开导她、锻炼她, 用美好的事物取代她对不幸童年的记忆, 用积极向上的精神, 鼓励她坚强起来。有一次, 她的腿受伤住进了医院, 几天都不能来上课, 我和几个学生一起去看望她, 学生们都乐意为她补课, 她感动得落了泪。通过师生帮助使她树立了信心, 从而发奋学习, 在初中升高中考试中, 以总分480的成绩考上她理想的高中, 现已大学毕业。

老师喜爱好学生, 这很自然。“差生”有什么值得“爱”的呢?“差生”不是生来就差, 而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他们像得了病虫害的花朵, 这就需要班主任更加倍地精心“护理”和“治疗”, 使他早日“康复”。

2008年, 我班来了一位“差生”, 他上课不是在纸上涂涂画画, 就是做小动作, 要找同学讲话;作业潦草, 常常有些“出格”, 很多老师对此极为不满。我了解到, 该生的基础比较差, 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 加上老师的讲课内容和形式不能吸引他, 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对老师还有抵触的心理。“差生”不是一切都差, 也有好的方面。我尽力去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一次室外的美术课, 得知他很喜欢画画, 而且还想当画家呢。我决定在他潦草的作业本上, 运用通信的方式与他交谈。首先肯定他当画家的理想, 并结合几位书法家的故事, 建议他把字练好, 而且从练习正楷字入手。这位学生在我的诱导下逐渐改变了过去的毛病, 作业也工整了。我抓住这个转机, 鼓励他继续努力。从此, 这个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 上课非常认真, 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2009年, 我又担任了初二 (2) 班的班主任。接班不久, 我发现班里有个女生,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每次的考试常有几门功课不及格。平时她的精神萎靡不振, 不愿和同学们交往。为了弄清原因, 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得知她的母亲是精神失常的人, 在她两岁时, 母亲走失了, 将近50岁且瘦小的父亲带着她们姐妹俩靠打临工维持生计, 生活非常贫苦。这个女生的一条腿有长期痛的怪病, 严重的时候不能走路, 因为没钱医, 耽误了病情, 导致她的两条腿一粗一细。我一方面做好学生们“接纳”她的工作, 另一方面帮助她解除思想负担, 解决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渐渐地, 她的情绪好起来了, 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一次作文比赛中, 她获得了第二名。期末考试, 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她还主动关心班级体, 积极做好事, 并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有一次歌咏比赛, 我要求女生穿裙子, 虽然因为腿不好看, 但她向我提出要穿裙子, 同学们很受感动, 很佩服她的顾全大局和勇气。从此, 同学们再也不取笑她了, 她也成为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由于家庭经济不好, 她没能继续读书, 但让我放心的是, 初中毕业后, 她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在临去上班前她给我来了一封信:“尊敬的符老师, 我曾有过生我、养我的母亲, 但教我、育我、爱我的是您。回味着您的那一言一行, 一个眼神, 一次谈话, 您那充满热爱学生的深情厚意, 使我永生难忘……”看完这封信后,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 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所追求, 有所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作为一名辛勤的园丁, 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来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3

【关键词】关心爱护 理解宽容 帮助转变

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但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和体会到,做为一名班主任,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灵魂,特别是塑造那些后进生的灵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进生往往有自卑的心理,缺乏上进的勇气,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那么怎样更好地转变后进生?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及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取了恰当的方法 使后进生尽快融入到了班级群体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个人的体会。

一、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并帮助其转变

记得几年前我班从铁小转来了一名后进生,他虽然反映敏捷,但个人卫生及素养极差,调皮捣蛋成性,刚开学就离家出走两次。每天都有学生来告状,任课老师提起他来也无不摇头叹气。面对这个“钉子”我曾多次严肃地批评教育他,也曾找家长探讨并趁机诉说他的种种劣迹,以求得家长的理解,想让家长积极配合我共同教育他。谁知这位父亲一脸无奈地说:“老师我也实在没办法,在铁小的时候他就调皮捣蛋,打架闹事,学习又差,老师没少找我,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现在动不动还逃学,离家出走,我真是伤透了脑筋。你就狠狠地收拾,只要他能听话,不逃学,不乱跑我就烧高香了。”后来我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他虽然有很多劣迹,但思维敏捷,胆子大,上课爱发言,于是我改变了过去想放弃他的念头,主动去了解和亲近他,仔细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只要他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就在班里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同时我注意发挥他口才好胆子大的特点,让他上台讲故事、唱歌,随着他的进步又让他当上了小组长,并时时教育他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小组同学的表率。另外,我注意从生活上关心他,爱护他,看他衣服穿的破烂、肮脏,我主动将他邀请到家里与他谈心,在吃饭时亲切地告诉他做客的学问及礼仪常识,同时拿出儿子穿小的衣服给他穿,又给他洗了换下来的衣裤,当他以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趁机摸着他的头,并将他拉到穿衣镜前,指着面貌一新的他说:“真帅气,这才是你的本来面貌,老师喜欢镜子中的你。”他不好意思地底下了头,随即坚定地说:“老师,我会做你喜欢的学生。”后来的他果然不负我望,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以宽容大度和耐心促使其转化并教育大家

记得前年我刚接了一个新班,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刚推开门,不巧他将扔往前排学生的纸团打在我的脸上,当时我真气极了,真想好好收拾他一顿,但当我看到台下52双亮晶晶的眼睛时,我忍住了,心想,收拾他一顿虽然出了气但也给全班学生留下一个粗暴、没有涵养的表现。于是,我转怒而笑道:“刚才你的眼力真好,将来当兵成了神枪手,可别忘了吕老师曾给你当过活靶子啊。”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他却低下头脸越来越红,我接着说道:“教室是学习的场所,要练绝技最好别在教室练,好吗?”同学们齐声说:“好。”他也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他在感激老师宽容大度的同时也决心做出个样子来,此后果真变化很快。一个小纸团,打出了学生的顽皮捣蛋,也打出了老师的深情爱护,宽容大度,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更打出了全班同学齐声呼应的那个“好”。

三、激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后进生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我就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并委派他们去做为集体增得荣誉的任务,以表示信任,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焰,使他们迅速地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比如我班的刘佳豪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品德也不良。但他爱劳动,于是我就鼓励他说:“你爱劳动这是一大优点,只要你继续努力,克服缺点,就能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的好学生。”他听了后感动地说:“老师,好多人都看不起我,只有你表扬了我,我一定好好干,不让你失望”。从此后他脏活累活抢着干,在运动会上主动帮同学们拿衣服送开水搬凳子,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班级买来了拖布,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高兴地说:“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为班级争光”。

四、在学习上给后进生提供帮助,促使其转变

成功能使人喜悦、自信,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

1.想方设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而愉快地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上多提问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3.作业优先批改,特别是多采用面批的形式,耐心地指出错误的原因并要求当场纠正。

4.抓反复,特别是在教材转折和难度较大的时候,给予更多的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

5.有时让差生当小老师,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以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认真查找那些后进生之所以差的原因,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对策,促进其进步。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4

9月10日晚,首都。教育部正举办《向世纪承诺》教师节晚会。由被评选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的云南省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咏梅》短剧一结束,台上台下无数人已泪流满面。感动,同情,感悟,但更多的是钦佩:张桂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

接着,张桂梅走到台前,代表全体人民教师作出承诺: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对人民教师的重视与关怀,由衷地感谢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期待。“今天,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晚会结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紧紧地握住张桂梅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爱的馈赠,祝“妈妈”生日快乐

作为教师,张桂梅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她感到“爱”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她与学生没有年龄界限,学生们喜欢她、信任她,把她看成学习上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对她无话不说。“妈妈”的称呼在学生间流传开来。只要是为了学生,她什么都舍得,可她自己呢,把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钱,省下钱救助学生。张桂梅到民族中学工作6年间,共资助了15名学生,资助金额达两万多元。她至今还为5个贫困孩子提供上学的全部费用。

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然而,在她看来,她得到的回报比世上任何人得到的都多。今年6月15日,是张桂梅45周岁生日。这天早上,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从“儿童之家”的“家”赶到学校上课,学生们软磨硬泡地要求到室外上课。课后返回,她猛然发现教室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张桂梅惊奇极了,因为这是一个新接的班,她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

回到家,许多原来的学生也在等候着,都来祝贺她的生日。“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为张桂梅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书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几个字。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呢?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张桂梅认为,自己是流向沙漠的一条小溪。这些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越走越艰苦。然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越发感受到做好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

张桂梅到华坪后先是在中心中学任教。这是当地一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但这时,她腹部疼痛,到医院一检查,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张桂梅痛苦极了,这是丧夫后的又一打击。哭了一夜,张桂梅把诊断书锁进抽屉,去学校上课。从此她一边一把把地吃着止痛药,一边把工作量加到最大,一直坚持了3个多月,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学校领导说明病情,搭车去昆明做手术,切除的肿瘤重达两公斤。医生要她休息3个月,但第24天,她又站在了讲台上。而这次,她是站在刚刚成立且条件较为艰苦的民族中学的讲台上——这是她主动要求的。

到民族中学工作后,张桂梅用整个身心呵护着学生。她未痊愈的身体,在无休止的消耗中再次出现病症,肿瘤以极快的速度增长。7月,当把又一批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张桂梅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几年来,病魔从未一刻离开过她,疼痛常常让她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现在病灶已转移到肺部,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发转移”。疼得受不了时,她就吃把止疼药;吐血、便血了,就吃些止血药。她就以这样的方式对付着病魔。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侯,张桂梅就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病魔全被抛在脑后,“我要通过顽强的抗争,让病魔从我身上溜掉。”这就是张桂梅,不可思议的张桂梅,勇敢坚强的张桂梅。

她没有孩子,可她现在是54个孩子共同的妈妈

6月,美国“妈妈联谊会”(一个华侨民间团体组织)想在丽江地区建一个孤儿院,当听到张桂梅的情况后就相中了她,决定在华坪建院,但一定要张桂梅出任院长。203月,张桂梅不拿一分报酬地干起了第二份职业——“华坪儿童之家”院长,54个孩子们的妈妈。

每天,在城西边的民族中学上完课后,张桂梅拖着疲惫的步伐匆匆赶回位于城东边的这个大家。再累,看着孩子们甜甜的笑脸,看着孩子们撒娇、任性的模样,张桂梅就特别满足。她不无自豪地说:“丈夫去世时曾担心我的生活能力,现在我居然撑起了这样一个大家,让这些可怜的孩子都有了归属。”

孩子们的生活费全靠社会捐助,为了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穿得好,张桂梅一分一毛地算计着。每顿饭三菜一汤,一点都不浪费,孩子们的衣服扯布来做,少数民族孩子还做了民族服装,那几个年幼的孩子更是被打扮得像花朵似的。从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出来的孩子,没有人能看出他们是孤儿。

5月7日,正值初三年级进行大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她的孩子却因连续数天满嘴生疮,舌头烂得布满白洞,哭闹着折腾她一宿未睡。第二天早晨,她仍像往常一样抱着孩子急匆匆地向706路车站奔去。当她好不容易挤上车时,车猛地一开……

7月,直到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之后,她才去医院做手术。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重的肿瘤。

197月,当把又一批学生送进中考考场之后,她再次去医院做了第2次大手术。

几年下来,她的体质急剧下降,糟糕的是她的病未治好,病灶已转移到肺部,有时吐血、便血,常常夜不能寐,咳嗽不止,呼吸困难。这就是张桂梅的身体状况。

凡是认识张桂梅的人,无不替她揪着心。而张桂梅却用她自己的观点对此作出诠释,用她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人生……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5

师的天职

【题目】以“师爱”、“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

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全班学生竞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记得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更可喜的是,十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竞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课。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在爱的氛围中,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篇6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摘录)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我班有个学生陈东方,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各自又成了家,他由祖父抚养大。这样的孩子不用说,浑身是毛病,爱说脏话,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和同学之间老有矛盾,最严重的是还有网瘾,经常因为上网缺课。在我们学校老有名气,老师学生没有不知道他的。他五年级休学转人我班,没过几天,科任教师拿他头疼,提起他就唉声叹气,一脸无奈。我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不是很差,也很有爱心。对这样的孩子我陷入了思考······

没事我就找他谈心,化解他心中对父母的仇恨;班务上他能做的事我都放手让他做;发现优点就及时表扬他;犯了错误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教育他;缺席我就联系他祖父,无论多辛苦都要找到他。在我的苦心教育下,他有了好转,不再说脏话,和同学们的关系和谐了,能遵守学

校的纪律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课了,成绩当然有了提高。但是网瘾难戒,保证书写了多次,各种方法都用了,也不见有什么成效。我紧锁的眉头还是松不下来。

五年级下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有学生来告:“老师,陈东方在教室玩游戏机。”我一听,轻手轻脚趴在门缝往里一看,他正拿着一款很好的游戏机玩的入迷呢,我心里说机会来了。快步跑去把他的游戏机没收了来。下了课,他跑到我面前求饶,让我把游戏机还给他。他说游戏机是向别人借的,要一千多元呢,他还不倒人家。又要写保证书,又是哀求。我让他找来借主,也是我们学校孩子的家长。最后,我们三方达成协议:游戏机由我保管,直到他小学毕业,如果他能保证这期间,不进一次网吧,我就物归原主。否则责任自负。没想到这下还真奏效了呢。他从此再也没进过一次网吧。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临毕业时我归还了游戏机,他给我留了一封信,明白了我对他的用心,他会用行动来报道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坛七八载,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真谛。

希望小学侯敏秀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7

一、民主平等, 构建和谐师生情

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 就必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 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 关系比较和谐, 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 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 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反之, 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 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学生学习成绩也不会好。有时由于教师有“宁给好心, 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 可能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教师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

班主任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 严于解剖自己, 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班主任如能既是做人的楷模, 又是治学的表率;既是严格的师长, 又是知心的朋友, 学生就会近之;反之, 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 学生就会敬而远之。班主任必须在尊重、信任、爱护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以高尚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 才是师生情感的纽带。

二、真情相处, 凭心灵到达心灵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他们还需要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 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 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 就能载起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如果没有这种关心, 爱护, 小舟就会搁浅, 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写照, 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良好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 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我不让任何一个需要我帮助的学生失望, 我关心学生的学习, 更看重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老师往往最关注学生的弱项而忽略了他们潜在的能量。给学生鼓励, 给学生机会, 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说不定他会给你一个惊奇。班里有一位女生叫王梦莹, 由于父母离异, 父亲是个农民, 在班里很自卑, 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语很敏感, 有时还默默地流泪, 更是无心学习, 我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就特别关注她, 与她谈心, 帮助她摆脱自卑, 找回自信心。我让他先后担任了组长、物理课代表等职, 她似乎变了个人, 开始变得活泼开朗, 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 学习进步也很快。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一中。

自信心是学生力量的源泉, 如果折断了学生自信心这个翅膀, 学生就会丧失学习信心, 很可能产生敌对情绪, 最后发展到厌恶学习, 逃避学习。

三、宽容以待, 撑起自省的天空

爱学生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 一种宽广的胸怀, 一种高贵的品质, 一种崇高的境界, 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班主任, 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 不能一棍子打“死”, 要多一分宽容, 耐心疏导, 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在我刚接任班主任时, 很多问题生就想趁此机会大闹天宫, 开学的第一天以马俊威为首的所谓“七人帮”与校外打群架, 紧接着, 逃课、上网吧、截钱、欺负女生, 为此, 学校给予马俊威警告处分。家长多次来校, 含着眼泪恳求我, 不要放弃这孩子, 自己一定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我多次与马俊威谈心, 并给予鼓励, 这些孩子学习虽然不好, 但在打扫卫生, 班务劳动中表现却很突出, 马俊威曾几次向我发出疑问, “杨老师, 你真的相信我能改好吗?”我说:“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后来他再也没有违纪现象, 只是学习起来很艰难, 数学英语课根本听不懂。心里很着急。有一天, 我看着他在写作业, 他显得很认真的样子, 我脱口而出“马俊威你这道题做得很棒!”这时, 他惊奇得说:“杨老师, 我这样的人竟然还能得到你的夸奖!”我说:“你现在都已经知道学习了, 这个进步还小啊?”此时他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后来他顺利的参加了中考, 上了职业高中。如今见了我就像乖巧的小姑娘, 他很感激我, 说我挽救了他, 明白了如何做人的道理。

对学生的宽容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从而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宽容他们的不足, 宽容他们的失误, 宽容他们的个性。是人, 就难免有缺点、弱点和不足。常言道:“荆岫之玉, 必含纤瑕, 骊龙之珠, 亦有微颣”, 况乎人哉?

四、批评有度, 踏雪无痕心相宜

最受学生欢迎的批评方式, 应该是善意的带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宽严适度。有的班主任在批评和劝戒学生时, 经常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班主任应该在不伤害学生的原则下, 批评学生。有时沉默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批评。不要太在意自己批评效果, 一定要“耐心”。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 对学生们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这样才能引导好学生。育人不比育苗, 不能笼而统之, 大而化之, 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行为习惯好, 表现优秀的学生, 应当多鼓励, 使之自然发展;对于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的学生, 应当耐心说服教育, 防微杜渐, 使之纠正缺点错误;对于思想素质差, 品行恶劣的学生, 如果说服教育不起作用, 可以发挥班集体, 家长的作用, 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 使之痛改前非。班主任对待有缺点的同学, 好比医生对待病人, 有的只需心理暗示, 有的需要吃药, 有的需要打针, 有的则需要你果断地拿起解剖刀, 割掉其思想上的毒瘤。另外, 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 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因受到鼓励而树立自信, 走向成功。

撒谎是父母的天职 篇8

消毒式的谎言

大人不自觉地把儿童世界进行全方位的童话处理,而这种处理大多还是集中在性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他们面对孩子“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个问题时。小时候,我也曾问过父母这个问题,他们不能免俗地告诉我,我是从门口垃圾堆里被捡回来的;经过我不厌其烦地询问细节之后,又改口说我是什么神仙送来家里的;经过又一轮的无法圆谎,他们在勉为其难地承认:是爸爸拿着装满了种子的盆往妈妈的肚脐眼上撒,有一个幸运的种子溜进了母亲的肚脐眼里,就成了我。

一直到几年之后,我才得知自己是正常交配的产物。

我想,也许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通过得知自己的产地和来源,才忽然惊觉—— 原来父母在说谎!

略萨在描述他第一次知道娃娃的来源时,是这样说的:“我和表哥一起在河里游泳,表哥告诉了我娃娃的真正来源,这一揭示仿佛击伤了我。这使我觉得知道这件事是对自己的玷污,同时也玷污了我和母亲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玷污了生活。世界对我来说一下子就变得肮脏了……过了很长时间我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看法:生活就是如此。”

父母维系这种无菌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团团亲昵的龌龊,一坨坨带菌的诱惑。如果不将孩子用谎言放进带菌的生活中,也许这些真实汹汹来袭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生猛,那么颠倒晨昏摧枯拉朽,反而有种略带不洁的、熟悉的温暖。

替孩子判断

我们从小被告知:食物要么是可以吃的,要么就是有毒的,书要么是可以读的,要么就是有毒的,朋友要么是可以结交的,要么是有毒的,人要么是可以模仿学习的,要么是有毒的,人生要么是美丽的,要么是有毒的。

一切都被规定固定的经纬和鲜明的范围,而这界限必须依靠谎言来维系,要么是吓唬,要么是一日复一日苦口婆心的圆谎。

这是根植得最根深蒂固的谎言。我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所小学,有时候傍晚出去买晚饭,总是遇到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

我看到每个孩子一头栽进妈妈的怀抱,然后被妈妈警惕地死死拽住。那是一条窄窄的通道,道路旁边就是各种小吃摊,几乎每个孩子都死死地盯着那些散发香味的摊位,哭喊:“我要吃这个我要吃这个。”妈妈往往回应道:“这个是老鼠屎做的……”“这个是死人肉做的,吃了就会死……”

我看到那些孩子骤变的惊恐的脸,总是乐到翻。我知道从此以后,无花果丝就和老鼠屎划上了等号,吃烤肉就是吃人。这根深蒂固的等号,不知道要烙上多少年。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当大人——绝对的保护者、教导者指明一件东西时,他们传递的实质和它所表达的物体之间,很难以发现有插入错误的可能。

父母承担了一切的判断工作,我曾听很多父母说过,替孩子判断、辨明这种是非曲直明暗转折是他们的天职,简直是神圣的天职。仿佛他们前几十年全部的生活经历,都是一次悲壮的神农尝百草,帮他们的孩子辨别出一切善与恶,可与不可,最重要的——有益的和有害的。

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总是无言以对。若是要回应的话未免太粗暴和残忍了。我不信任家长的判断,我不信任他们的判断,我不信任家长在“是”与“否”之间用几十年的人生换来的那条界限。

而孩子真正开始成长,是他们开始把这条用谎言描黑描实的界限模糊的时候——在纯白中渐渐看出瑕疵,在叛徒和英雄、卖国贼和烈士之间看出妥协的余地,在坏人中看出唏嘘可怜的余地,在有毒的事物中看出纵身一跃的甜头。

佛语有句话,叫做“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充当“师”的家长,而瞎就是被蒙蔽的童年,直到孩子意识到“我眼本瞎,因我故明”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地成长。

替孩子生活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趋势。现在的家长似乎已经不再骗孩子“世界是多么地美好”,而是把谎言范围缩小到“孩子你是多么地好”。

父母将自己所缺的一切都一股脑儿地加进孩子未来的生活:安宁、舒适、和谐、富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逢佛杀佛遇魔杀魔独孤求败百战无敌。

我有一个表弟,五六岁,父母离异,他归他母亲。每年放假回家聚会,我都会遇见他们母子。每年遇见他们,他们几乎都在进行同样的活动:母亲把孩子放置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几乎是呓语一样在他耳边向他承诺他未来的美好:“你会考上北大……会出国……会有一个体贴的贤妻……会给你生下两男一女……”她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着这些图景,看到后来我终于毛骨悚然。

父母有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本能,就是将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置换。

所以父母们粉饰、撒谎,而即使我们明知道这是谎言,知道孩子没办法生活在一个布满真话的世界,知道所有的保护都是过度保护,却还是要说这些谎言都是善意的,即使带来了一系列恶的效果仍无法否认它本质的善意。因为在置换的人生里,孩子即自己,利己即利他,害他即害己。

父母永远在撒谎——很难评价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这似乎就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全部秘密所在。

爱是教师的天职论文 篇9

2016年九月我来到巍巍衔山脚下的马坡学校,成了一个有着16张天真无邪的笑脸,16双奋斗的双手的四年级班主任。时间如白驹过膝,转眼间在这互相关怀,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我已度过了整整425个日子。

在与这16个精灵日渐相处的425个时日里,班长王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那一抬头一回首之间,炯炯有神的眸子里显现了无比的天资聪明。无论是课堂发言,课内外活动,写作、绘画、文艺汇演,各方面她都是一个表现突出的孩子。一个11岁的孩子,当我偶尔外出培训,班级的卫生、纪律等一切事务她会帮我处理妥当,叫我如此放心。然而当我渐渐发现她在骨子里是一个倔强,自尊心特别强烈的女孩时,我束手无策,无数次想找她谈话,竟未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班主任,其他学科老师向我反应,我的语文课也是如此,课堂上,提问一个问题或者引导一个问题,她总是第一个给你回应,第一个举手,如若我没有第一个提问她,她会立马表现的不高兴,或者因为某一个问题,被提问的其他同学回答不上来,她便表现的很不屑。最后一个问题连续提问两三名同学都回答不正确时,她会很着急,不顾老师有没有点她的名而直接站起来将问题完整的回答出来,从而推进了整个课堂的进程。没有被第一个提问,严重的时候她还会这样:整节课低头不语,不管老师提问怎样的问题她都不举手,整节课的心思都不在学习内容上,好几次都偷偷的哭。这叫我觉得尴尬,我总不能在课堂上因为她总能将问题回答正确永远第一个提问她而不去提问别的同学,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叫我觉得无措,我甚至害怕以她的懂事与自知,她会如同一个大人一样看穿我。所以我害怕叫她谈话,直接指出她的缺点而伤了她的自尊,带给她什么心理负担,从此在学习上不上进,甚至影响她的一生。谈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我想在平日里对她的暗示,她会渐渐改正。不料,我收到了王焱父亲的微信求助消息,要我帮忙劝劝王焱与他们联系。王焱父母在国外,说是去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父亲告诉我,每次与王焱通话都会在与她的争执中结束,严重的是王焱变得不接父亲电话却在一旁哭泣。直到这次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王焱的小叔语重心长的告诉我,王焱越来越不听爷爷奶奶的话,独自去离家较远的窑沟村同学家玩,回家时天都黑了,爷爷奶奶甚是担心。顿时,我耳畔传来一句催促的话语:对于王焱的谈话,迫在眉睫。于是在家长会结束之后,鼓足勇气将王焱叫来面谈,当我将平日里看穿她在课堂的一切表现倾诉于她时,当我把父亲的信息拿给她看时,当我把小叔的心声说给她听时,王焱在我一旁只一个动作:点头,不断地点头。只一句答应:嗯……只一种情绪的宣泄:哭……哭的泣不成声。我以为我将这一切与她坦诚交流时时,她给我的仍然是课堂上的那一时尴尬,谈话为此而中断。家长会后,我将谈话之事告知王焱父亲,觉得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过了两天,父亲联系我说,王焱主动给他们打了电话,无论他们在电话里怎么要求,她都答应,从她的笑声里父亲觉得自打他们去了国外这孩子从来没这样过。之后的课堂上,我见她举手没被第一个提问时,先是不好意思的微笑,再是耐心的等待,与别的同学一样不断等待老师的提问,将欣赏的目光投向先她一步回答问题的同学,课堂上一如既往的表现积极。

此后,我深思,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教师的千千万万个我们,教育是一段漫长的旅途,爱是旅途中为那一个个迷茫着、倔强着而又自尊着的精灵指引方向的明灯,爱是教育的起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爱是育人之本 篇10

当我们畅游在教育的理想国之时,有很多教育家、哲学家描绘过教育的样子,比如,“教育即生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蒙以养正圣功也”……真的走到实践中,在二三十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完全想不到这些之乎者也、圣人之言,更多的是如何Hold住这些娃,让他们先听我的。

新手教师带“新手娃”是怎样难忘的体验,想想也知道。最初的日子里,最头疼的莫过于那几个怎么说似乎都不明白,如何要求似乎都无法“合群”的孩子。我期待小朋友们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度过一日生活,于是我不由得提高警惕,时时关注那些可能偏离轨道的孩子。

很不幸,我发现我像个警察一样,我的工作也不像是在育人,而更像是一一“打地鼠”,谁冒出头就“回击”谁。呜呼哀哉!怎样包容这些孩子,让他们浸润在环境中慢慢改变呢?这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目前我的答案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班里有一个需要老师经常关注的孩子,会常与其他孩子产生肢体碰撞。比如,别人在洗手的时候他在后面排队会撞到别人(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故意晃到人家身边撞人);跑的时候容易摔倒而撞人;别的小朋友“批评”他,他说不过可能会动手推人、掐人;排队的时候一定要站第一名;发饭的时候一定要当小值日生;睡觉的时候也总要老师陪在身边……老师没有关注到,或者他没有当上第一名,或者被批评的时候一定会大哭大闹起来……看似有很多行为问题,真的很让人头疼。

如果教育就像巴普洛夫训练那只狗一样,仅仅是“刺激一一反应”这样简单,那每次这个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老师就条件反射一样“打地鼠”就好了。但是事实证明,“小地鼠”们在行为表现上会“越挫越勇”,形成老师越来越头疼、孩子越来越淘气的恶性循环,甚至萌芽“习得性自弃”的行为表现。而在心理方面,一次次的“回击”一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容易使他在面对很多任务情境时变得胆怯。

虽然我不能像医生一样给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对症下药”,但从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来看,他显然没有和老师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需要老师时时给予、时时“填充”。用《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的观点来看,代表孩子自我的那个杯子明显是不满的,“对孩子打骂、严加处罚或者不予理睬,只会使他们的杯子空得更快。孩子本指望我们来加满杯子,现在杯子反而被我们打翻在地”。因此,我决心先用爱填充孩子的杯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这里很安全,老师会接纳全部的你,你并不需要做特别的事引起老师的关注,你可以试试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游戏、学习、人际交往的美好,享受融入集体后老师的肯定、同伴的接纳以及自我的价值感。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减少无意义的指责、批评,直接告知正确的行为方式,少说“你怎么能……”“不许……”,多说“你应该……”,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而在孩子的行为哪怕出现微小的改变时,马上给予及时的、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意识到是他的行为本身受到赞扬,多激发他的内部动机,鼓励他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另外,孩子身体运动、肢体碰撞方面的行为表现,体现出身体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的不足。而从儿童的生理发展来看,触觉、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等身体感觉负责协调身体双侧、计划动作、集中精力与稳定情绪,因此发展孩子前庭平衡觉与本体觉的相关活动或训练应该会对这个孩子有所促进。这个孩子很喜欢抱老师,也喜欢和小朋友有肢体接触(有时候是不适宜的接触方式),考虑到他可能是在寻求促进自我发展的触觉刺激,因此我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拥抱老师、和老师亲近的需求,同时引导他用适宜的方式与别的小朋友产生身体接触。

性教育:父母的天职 篇11

婴幼儿性教育(0~6岁)

如果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就能得到足够的爱抚和温暖,他就会对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安全,就容易与他人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就容易获得幸福感,这对他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事实上,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就已经在用自己的情感、语言、态度和行为影响孩子在性方面的成长了,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如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你会如何作答?除此之外,给孩子起什么名字、穿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样的玩具、用什么口气和表情跟孩子说话、参加什么样的活动、谈论什么样的话题等都可以表现父母对性和性教育的态度。

每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时刻准备着如何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有关性的问题。真诚而坦率地给孩子讲解性的问题,是父母的天职。如果父母期待孩子在青春期时能跟自己很好地交流,那么,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营造亲子交流的融洽气氛呢?就从孩子第一次问性的问题开始吧。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孩子有关性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真诚而真实的回答,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也是父母尽到天职的具体体现。

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中,父母双方具有同等的责任。双方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并在教育理念、态度、策略和方法上“协调一致”。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父亲既可以和儿子谈性话题,也可以和女儿谈性话题;同样,母亲既可以和女儿谈性话题,也可以和儿子谈性话题。有研究表明,当父亲和母亲同时参与到对孩子的性教育中时,孩子受益最大,教育效果最好。

我们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研发幼儿园性教育课程。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在第一所幼儿园开展教育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果。2016年秋季学期将开展第二轮教学实验,期待两年后,能开发出一整套幼儿园性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性教育(6~12岁)

我们课题组也研发了小学性教育课程,这些教育主题集中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的教育内容,也结合了中国本土文化。如今,这套性教育课程已经在北京的15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受益学生14000多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0年起陆续出版我主编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将这套性教育课程反映在给学生阅读的材料中。

在这套性教育课程里,概括起来,大致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家庭与朋友”单元,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组成、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责任、婚姻、养育子女,懂得如何与朋友相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信任、宽容、接纳和无歧视。

在“生活与技能”单元,让孩子学会交流、协商、寻求帮助、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等生活技能,同时,理解自由、公正、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影响人们在性方面的决策,培养孩子对性积极美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性别与权利”单元,让孩子理解性别、性别平等、社会性别、性别多元、媒体性信息、儿童权利、儿童性权利等,提高权利意识和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保护孩子免受性侵害。

在“身体发育”单元,主要围绕认识身体、保护身体、身体形象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保护能力等。

在“性与健康行为”单元,主要围绕性的美好、性的表达方式及性意识等几方面,培养孩子与性有关的健康行为。

在“性与生殖健康”单元,让孩子了解健康、疾病、传染病、性传播感染、艾滋病、避孕等相关知识,提高孩子性与生殖健康水平。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这些教育主题都可以成为家庭性教育的内容。如果孩子能在家庭里首先接受到这些性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起重要作用。

中学阶段性教育(12~18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在中学阶段可以按照下面的6个单元设置性教育内容。

在“人际关系”单元,让孩子了解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在家庭内探讨意外怀孕、艾滋病、同性恋等话题;怎样区分友谊、爱情、性吸引;如何防止羞辱、歧视、欺凌、暴力等;明确婚姻和长期承诺的主要责任;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在“价值观、态度和技能”单元,让孩子能针对与性有关的问题,描述自己的价值观念;能用清楚的事例说明个人价值观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决定和行为的;能解释如何才能让行为举止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能解释同伴影响和社会规范如何影响性决定和性行为;具有抵御同伴压力的自由;能用决策程序解决与性有关的问题;明确性决策可能产生的法律、社会和健康后果;能在使用协商和拒绝技巧时表现出自信;能够寻求恰当的帮助。

在“文化、社会与人权”单元,让孩子认识与性有关的主要文化习俗和信息来源;了解哪些法律法规会影响到人们享受与性和生殖健康有关的人权;能解释与性和生殖健康有关的人权概念;能意识到大众媒体中有关性和性关系的虚假形象;能确定大众媒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提倡更安全性行为和性别平等做出积极贡献;能解释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能说明社会性别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如何能减少性别暴力。

在“身体发育”单元,让孩子能从生物学范畴和社会范畴区分性和性别;能理解男性和女性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性和生殖能力;能描述怀孕的各种迹象、胎儿发育和生产的各个阶段;能区分生殖功能和性功能与性欲之间的区别;能描述男孩和女孩在青春发育期所经历的生理、情感,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能描述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感受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健康、自我形象和行为的;能确认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的要点。

在“性行为”单元,让孩子能解释生命周期中性征的各种表现方式;能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伦理和文化等方面给性下定义;能描述常见的性行为;能描述性反应周期的几个主要阶段;能定义性愉悦和性责任的主要内容。

在“性与健康行为”单元,让孩子能描述防止意外怀孕的有效措施和相关功效;能描述现有的避孕措施给个人带来哪些好处以及存在哪些潜在风险;能在讨论采用不同避孕措施时表现出自信;能确认哪些方式可以降低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能解释文化和性别如何影响一个人在性关系方面的决定;能在讨论安全性行为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时表现出交流、协商和决策技巧;能解释积极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能描述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羞辱和歧视的概念及原因。

(编辑 张士国)

上一篇:我的班组我的家车间下一篇:垃圾生活分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