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9篇)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论文名称: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学号:156040016

姓名:张美娜

年级专业:11级金融学 指导教师:傅颖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特别是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综述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包括银监会监管、市场准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归纳了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监管人员素质问题、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建立健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来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确保我国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1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

1.1银监会监管

南方指出,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机构主要有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和证监会等。其中财政部对银行的监管主要表现为修改银行会计、财务制度;国家审计署主要负责对国有银行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证监会主要对上市商业银行依据《证券法》进行监督。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银监会是我国银行监管的主体机构。[1]

1.2市场准入监管

南方指出,在我国,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银行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规定的银行章程。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的银行机构为例,公司章程包括银行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有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方式、股份总额、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名称、认购的股份;股东的权利义务;董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等;有符合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其中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1]

1.3市场退出监管

南方指出,首先,在处理有问题的银行时,我国通常采用接管或撤销的方式。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其次,商业银行因分立、合并或者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附解散的理由、支付存款的本

1金和利息等债务清偿计划。[1]

2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存在问题

2.1 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

梁森认为,金融立法在某些重要领域还是空白, 尤其是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就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以有形金融为调整对象所建立起来的金融法律法规受到了严峻挑战。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大多未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条文也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应进行适当的修改。关于市场退出的问题和法律规范研究不够, 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3]

乔飞鸽认为,监管法规缺乏规范性文件的系统理念。缺乏系统性使得行政法规或规章相互之间或与法律之间有大量重叠的条文。商业银行监管规章制定的目的在于弥补法律、行政法规的缺漏或者对有关法律内容作出操作性的解释.绝不仅仅在于重复强调法律法规的某些内容或者仅仅是宣传法律、法规。此外,立法者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及时修订、废止工作未予以足够重视。[5]

何忠丽认为,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银行业机构市场退出法制。1998 年我国关闭了几个银行机构,它们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海南发展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退出市场是必然。但是,由于我国银行机构的退出缺少法律依据,依靠的是行政命令,关闭中的银行机构债务清偿原则、清偿顺序、有效资产的承接等程序没有法律的依据,银行机构退出市场如果都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来执行,就会增加银行机构的退出成本。[6]

2.2监管人员素质问题

梁森指出,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及人员素质与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层监管部门, 大部分监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高等财经教育,缺乏系统的金融理论基础, 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 加上缺少高水平的管理法律、会计、审计、计算机和外语等相关专业人材, 基层监管很难跟上银行发展步伐。[3]

南方指出,我国的监管机构在人员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银行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这些监管内容不是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一支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②我国尚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1]

2.3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南方认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业绩;

2财务状况(包括资本金、偿付能力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暴露(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8大风险);会计政策;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6个方面的信息。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有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还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1)是信息披露不统一、不规范。(2)是信息披露范围过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机构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资本实力、风险状况、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工具措施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1]

梁森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较多问题:信息披露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年报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外披露信息的主要载体, 但是除上市银行外, 其他银行的年报向社会披露信息的范围较窄, 一般存款人和利益相关人基本上看不到银行的年报。同时, 各商业银行披露信息的内容、方式、程序都不够规范。会计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需要借助于完善的会计体系予以实现, 会计标准直制约着信息披露的质量。[3]

3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对策

3.1建立健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李忠林认为,首先,加强立法的整体规划。围绕监管目标,设计科学的监管法律框架,建立合理的法律体系和创新机制。其次,完善银行业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疏理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避免、消除监管法规和规章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整合一部权威性的金融法规汇编。最后,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权行使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管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化公司制的治理结构来完善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实现法律框架下的行业自律。[4]

3.2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乔飞鸽认为,监管主体中工作人员素质建设应上升到制度层面上来.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商业银行法制及其实施机制的熟悉等要求。应建立商业银行监管业务知识资格考试和职业道德评价等制度。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多样化的金融风险需要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履行监管职责。[5]

梁森认为,要完善培训机制, 对现有监管人员加强培训。风险监管要求监管人员熟悉金融法规、商业银行业务及经济金融形势, 能够结合区域金融特点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及建议。因此, 监管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所需知识, 提高监管工作水平。[3]

3.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刘晓勇指出,1.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2.加强风险披露。风险披露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披露。3.强化表外信息披露。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确定的框架原则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二是完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方法。要求表外业务项目应以资产负债表附注形式或附表形式反映出来。三是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适当的时候可以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四是强化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同时,要强调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能在表内核算和表内披露的项目应首先在表内核算和披露。4.监控制度。信息披露监控机制应包括三方面。一是日常监督机制。应该针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稳定的信息披露监督,使其能自愿、真实、及时、准确地按照市场规则披露信息。二是惩罚机制。信息披露后如果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可要求增加披露的内容甚至重新披露。三是监管当局的责任。法律赋予监管当局的责任愈大,监管者的能力愈强,揭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动机就越强烈,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上造假的动机愈小,就愈有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11]

参考文献

[1]南方.我国银行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03.01

[2] 郭亮.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3]梁森.我国银行监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20-22

[4]李仲林.论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南方金融,2011,(11):36-38.[5]乔飞鸽.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政策选择[J].浙江金融,2006,(8):24-26.[6]何忠丽.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 马克英.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8]胥小芳.简论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之窗,2010,(3):767-770

[9]邓连生.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8):128

[10] 魏静.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及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11]刘晓勇.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05.01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分业监管模式,自律监管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 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地发展。它是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机构协调性差

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 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但是, 这些部门相互间协调性差。在实际操作中, 监管环节出现诸多漏洞, 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从而导致无效监管。

(二) 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中存在着众多的原则性规定, 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滞后于金融业发展。对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 从而影响到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并且难以保障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 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缓慢。

(三) 监管的有效性不强

金融机构在进行自律监管和内部控制时, 看似比较完善, 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多, 并且监管机构的机制也很不健全, 难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的监管资源, 影响了监管的效果和质量。

(四) 分业监管模式存在弊端

首先, 分业监管难以对金融业做到统一监管。目前, 我国由于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和指标体系不同, 相应的操作方式也不相同, 造成信息不对称, 由此得出的监管结论也不同。其次, 我国目前虽然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体制, 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是将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相结合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纳入法律轨道是当务之急, 同时, 应当研究综合经营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为金融综合经营立法工作做好准备。第三, 分业监管通常成本很高, 效率却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 这种监管部门不从全局考虑的监管方式限制了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力, 大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五) 金融机构自律监管不足

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是抗御金融风险的基础和关键, 我国的金融监管是以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为主, 而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控制, 因而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会有很大障碍。仅仅依靠来自外部的金融监管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会满足金融市场的需求。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 建立和完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通过立法使金融监管向法制化发展使各部门工作做到统一、协调, 对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监管机构进行整合, 建立定期磋商制度, 及时交流监管信息, 做到协调统一, 解决政策协调和配合问题。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督, 建立监管机构的联动协调机制, 促使其正常监管、有效监管。

(二)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国家应尽快出台能够涵盖各类金融业务, 具有严密性、配套性和协调性的监管法律体系, 增强其可操作性。针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问题, 明确监管的具体程序及具体措施, 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监管, 如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法律后果及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完善金融立法, 使法律有效地运用于监管体系中;第二, 严格金融执法, 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 加大执法力度, 消除一切不利因素, 推动经济和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充分发挥银监会监督作用

只有充分利用银监会的力量进行监管,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而进行有效监管。

1.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2.加强监管,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3.谨防国际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4.由对金融违法的事后管制, 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5. 维护金融监管机构的统一性与制订科学的监管原则。

6. 维持金融企业的健全性。

7.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和道德素质。

(四) 改进监管方式

逐步完善那些在发达国家所普遍存在的、但在发展中国家恰恰十分缺乏的金融基础设施, 包括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 其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收益最大化;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 由分业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由单纯的监管, 向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专业知识信息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由单一的现场检查, 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由传统的手工检查, 向手工检查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查互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形成良好的金融秩序, 为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五) 强化金融监管主体及各金融机构的自身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塑造具有独立性的监管主体, 避免其他部门的干预。二是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 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三是明确内部监督管理职能, 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权力的滥用, 规范业务操作, 提高内控监督的权威和效力。四是把内部监管与行业自律落到实处, 以充分发挥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真正领悟行业内涵, 把自律监管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与追求, 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五是注重规范操作,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进一步促进自律监管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刚.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 2010 (3) .

[2]王娜玉.论我国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体制[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10 (1) .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 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对策

一、我国现行资本市场法律监管体系总概

现行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主要分四个层次:国家法律:《证券法》、《公司法》等,行政法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其他规范文件及法规解释:如《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办法》,这些规则给资本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受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的局限及中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的局限,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存在问题。

二、资本市场法律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1.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但发展之迅速,由于受经济体制转轨特殊性和资本市场规范经验的欠缺所限,中国资本市场别无选择地走上“先发展后规范”的道路,出现了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局面。一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法律文件缺位,如《国债法》、《期货法》等基本的资本市场法律尚未出台,这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全面规范化发展。二是各项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些结构层次上的矛盾。中国目前已经颁布的有关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三百多件,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所占比重不足10%。很多重要的法律文件效力层次太低,缺乏权威性,直接导致了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难以有效地为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实际操作性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但它们在立法定位上和具体条文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公司法》赋予了国有公司特权地位,《公司法》第159条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或有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的有限公司才具有发行公司债券的资格。而《证券法》实际上是一部证券管理法,对于证券交易则无具体、翔实的规定。《证券法》将法律责任重点放在了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上,对民事赔偿只作简略的、操作性不强的规定,没有明确的对投资者造成损失进行民事赔偿的相关条款。在国外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无论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或是中介机构违规违法,他们不但会遭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而且投资者还可以控告他们要求赔偿损失。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违规违法后,大多只受到行政处罚,投资者的损失则无法挽回,反而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对《证券法》中有关民事赔偿问题、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法权限问题做出必要的修改,《证券法》在交易制度的安排、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举证制度设计等方面也仍存在一些缺陷。另外,《公司法》在中小股東的权利保护、上市公司的退市等等许多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方面缺乏规定;

3.缺乏与《证券法》配套的实施细节和相关法律,如美国证券法律体系中有《证券信誉评级法》、《信托法》,我国则没有相应的规定。

4.与《证券法》相关的《公司法》缺乏有效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条款,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合。

三、解决资本市场法律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在立法方面,应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亟需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基本法律。抓紧制定《国债法》、《期货法》、《证券交易法》等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律文件,尽快出台《投资银行法》、《投资顾问法》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法》等单行法。在立法理念上,应当转变计划经济下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型分别对待的立法思路,向权衡各市场主体利益的思维模式转变。充分贯彻和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在立法技术上,应摒弃“宜粗不宜细”的粗放式立法模式,使法律条文更具可遵守性和可操作性。在立法内容上,对现行立法缺失的方面予以补足、修改不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条文。如证券民事责任法律制度就亟待全面规定。

2.加强超前意识,作好立法规划,虽然西方成熟市场的发展一般都要经过“问题一反思一立法”这样一条法律规范化的道路,但是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有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参考,则没有必要等到市场出现波折或问题面临之后再来立法加以规范,而完全可以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以及对前景的客观分析,科学规划,适当地超前立法,完善证券监管法律体系,使之能较好地应对证券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可预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市场变化保持灵敏反应。

3.制定与各项法律配套的实施细节与相关法律,立法过程中要注意与WTO法律相适应,特别是WTO规则的透明度要求,我国在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方面,需特别注意提高金融政策的透明度、公开性和统一性,及时公开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以及与其他成员缔结的足以影响其金融政策的协定,并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让WTO其他成员及其有关个人、企业了解。

参考文献:

[1]张忠军:WTO与中国金融法制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0,(3)

[2]韦琴:关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丁小巍汪毅:再论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J].政法学刊,2005,(2)

[4]赵万一赵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法律规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列举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 者:雷百战 郑玉燕 肖广江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2)分类号:X836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问题 对策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1017评论:0 更新日期:2012年01月08日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1993年国家重新确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监察,行政负责,群众监督”变成现行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应当说,新的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的,也充分体现了“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同时,自主管好安全”的原则。但从全国的安全形势看,安全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重视安全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但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甚至有知名人士称我国已进入了第五次事故高峰期。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确切,但严峻的安全形势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存在很大问题,当然体制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关键在于具体管理工作的落实。企业是否自主负责了,行业的管理是否到位了,国家监察的力度是否有力了,群众的监督意识是否增强了,劳动者的安全素质是否提高了,这都是决定安全形势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和工作感受,仅就当前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的主体不够明确,安全管理存在弱化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安全管理的主体是现有的安全部门,其实不然。有这种认识的人,一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真正领会“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内涵。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有生产、经营和活动存在,就永远存在安全问题,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随机的和难预见的。各类安全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个人和每个部门。因此,安全工作不是哪一个领导和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齐抓共管,每个人和每个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职责。

从管理的主、客体上分,各级职能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对安全工作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安全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和经营单位的人员和财产,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资源,而安全监督只能是外部因素。从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看,安全管理的主体较多,大致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政府、行业管理层,二是企业管理层。政府的经济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部门以及企业的技术、物资、财务、人事等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的主体,都有各自的安全职责。从这一意义上讲,现有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应该承担具体的安全管理职责,即便是有,也只能是宏观综合性的管理职责,这在国家原劳动保护行政管理中已有界定,否则,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意识会逐渐淡化,会产生依赖心里,总认为安全的事就是安监部门的事,最终弱化了整体安全管理力度。也正因为存在这种片面意识,所以领导把安全工作的重担放在了安监部门,有点甚至无论发生什么性质的事故,安监人员都要受到处理。但安全监督毕竟只能发挥外因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安全管理,单纯强化监督,而不规范和加强管理,是解决不了安全生产实质性问题的。

2、安全管理成效不佳,行业管理跟不上。突出表现在立法滞后,法规不健全,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落后,甚至不健全。这说明政府和行业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即上层的安全管理主体没有管理到位,导致中层的企业管理者无章可循,管理没有依据,管理没有思路和模式,最终导致被管理的客体不具备安全条件或安全素质不高。另外,政府和行业管理层在管理上要抓住重点,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法律、法规、标准和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先进管理模式上,不应局限于管一些具体事务,如开展活动、组织安全教育、搞一些突击性检查等,更不能带有某些商业行为。具体说,政府和行业的职责就是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让生产经营单位去贯彻执行。至于生产经营单位采用什么方式去执行,去贯彻,则是生产经营单位自己的事,政府不要介入的太多。这同时要求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对生产经营单位不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就要严格法律、法规程序,该处罚的处罚,该处理的处理,做到管理层和执行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安全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与监督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离。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监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安全监督体系也比较健全。但由于管理职责不理顺,大部分安监部门既有管理职责,又有监督职责,这样,不仅管理跟不上,也极大地消弱了安全监督的力度。另外由于上层管理者管理不到位,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致使监督部门缺少监督依据,不能依法监督。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与安全监督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离。因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是安全工作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工作性质不同,管理要接受监督,监督促进管理,即安全监督部门不仅监督安全客体,同样监督管理主体。因此,管理和监督不能融为一体的。而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分管生产的部门设安监部门,分管生产的领导分管安监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在政府存在,在企业也存在。就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而言,大部分挂靠在经贸委,很少有独立的,这自然存在“管生产的管监督”问题。

笔者近日看过有关第三方监督的一篇报道。指出,原国家劳动部一直是国家职业安全监察的执法主体。1998年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新成立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再履行这一管理职能。原劳动部承担的煤矿安全监察职能,交由国家经贸委下新成立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局负责。一位从事煤矿安全工作的资深人士评论说,“管生产的管安全”,把已经与国际接轨的由劳动部门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的安全生产体制,改得反而缺乏第三方监督了。而世界各国的职业安全监督工作通常由劳工部负责。美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也是

由劳工部负责。而且,几乎所有的中欧国家、拉美国家、中美国家和所有讲法语、英语的非洲国家也都是由劳工部负责。这种政府职能结构更有利于实现“第三方监督”。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政府的职业安全监督结构应该与国际接轨,这不仅是政府职能专业分工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国际劳动组织的会议,往往由政府主管部门、雇主、雇员三方代表参加。中国是国家经贸委组团参加,国家经贸委既代表政府,又代表雇主。有关专家指出,“国家安全监督部门实际上自己监督自己”。特别是一些地方机构为保护当地政府税收来源,即便有安全监督机构,但由于隶属当地政府管理,很难真正起到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可见,直接关系安全生产的第三方监管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二、措施与建议

为了尽快扭转安全形势的被动局面,切实搞好安全工作,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在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加快安全配套法规和安全标准的建设工作,规范行业管理,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实施全员安全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以贯彻《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尽快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当前要重点完善与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密切的行业安全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使生产经营单位从根本上达到安全要求,提高本质安全性。第二要及时出台安全管理责任行政处罚法规,明确责任主体。管理者管理不到位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操作者不按规定执行要追究操作者的责任,监督者不履行监督职责,要追究监督者责任,努力改变现有的责任分不清,出事后都有连带责任的不合理局面。

2、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单独开展工作,不能挂靠在经济管理部门,可实行垂直领导,并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能,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法监督上来。同时,要改变现有的安全监督领导体制,改原有的管生产的领导负责为一把手负责,或单独配置安全总监职位,领导安全监督部门工作。政府和企业都可以改成这样的监督领导体制。安全监督部门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可以兼有少量的综合管理职能,如组织一些全国性的安全活动等,但不要太频繁。安全检查同样如此,不要出事后就搞突击性检查,意义不大,特别是专业性强的安全检查,不能单纯看成一项督促性工作,要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以提高检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工程,加强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培训。要在加强基础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商业媒体的宣传作用,借助对产品的广告和宣传,宣传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全员安全

意识;要规范企业内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证作业人员应知应会,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4、在当前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没有达到依法加强安全管理的情况下,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要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积极推行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指导企业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决不能就安全管安全;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到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改善工作环境,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科技含量等手段,奠定扎实的安全基础。

5、要高度重视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组织的安全工作,政府要委托兼管部门,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空挡。

6、严格生产、经营安全资质审查制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单位和个体组织,坚决落实安全“一票否决权”,取消经营资格。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也要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一把手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与法律对策

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风险对其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等。其中操作风险又是其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风险。对于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从巴林银行倒闭以及爱尔兰银行事件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索操作风险管理新技术也是适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当局的需要,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组成部分之一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强调了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操作风险的相关计量方法。结合目前我国处于操作风险集中爆发期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操作风险的涵义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在管理之前,应对自己管理的对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应该知道要管理什么。因此,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显得比较重要。目前对于操作风险的定

义一直困扰着各家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不少银行沿用了他们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认定方法和管理模式。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在业界没有达成广泛的一致。笔者认为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应该是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所下的定义,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也已被大多数银行所接受。

(二)明确操作风险定义的重要性

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的管理。因为操作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的过程,因此要注重操作风险控制文化的培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当前,我国银行界对操作风险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还有偏差,有的银行将操作风险理解为只是“操作中的风险”、“操作性”的风险,有的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如果对操作风险没有一个明确而又恰当的理解,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也就只能成为空谈。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真正关注操作领域的风险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治理违法违纪行为开始的,如工商银行在1997年发布了“十大禁令”,严禁账外经营、高息揽存、超规模放

贷、虚假核算贷款业务、挪用信贷资金进行股票期货交易、会计财务报表作假、越权拆借资金和对外提供担保、隐瞒重大案件事故等违规行为,对违反者,一律撤职或开除,并追究上一级行领导责任。2002年,央行发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公众披露操作风险状况。此外,受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影响,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还处于学习和认识的阶段,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际银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以定性管理方法为主,距离定量以及模型化管理、系统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操作风险及其危害性,商业银行应掌握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引发操作风险的相关原因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制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防范与化解操作风险的措施,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1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的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也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但这种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它没能完全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表面形式阶段.以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做法,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如借鉴德意志银行的经验,设立双层董事会制度,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改革,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操作风险管理负责。明确操作风险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职责在德意志银行是由监督董事会来履行的。

2.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操作风险的发生具有内生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内部原因引发的,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和管理操作风险尤为重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加强与其

他风险管理部门的协调,分析内外操作风险形势,制订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机制还应完善内外审计体制,内外审计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

5.加强员工的培训与管理

员工素质不高以及员工队伍管理不到位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面临的现状。因此,培训和鼓励员工学习是提高员工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员工执行力,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举措。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金融监管立法欠缺系统性和规划性

如果从学理的层面上来讲, 一国的法律体系应该是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证券法》,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央行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一些部门规章。虽然我国已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进行了整合, 但是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仍需要增强协调性和系统性, 其还未形成紧密联系的统一有机整体。金融监管立法欠缺系统性和规划性首先表现为, 在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中, 缺少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制度方面的制度设计, 针对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理法律机制也存在很大的空白。尤其是当前已在金融市场运行的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还没有对其运行做出完善的规范, 这使得它们在实践中一些操作方式已经超出法律之外, 这无疑不利于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的发展, 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另一方面表现为, 央行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在金融监管立法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过大, 由于其效力不及人大制定的法律, 所以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2) 法律规范不具备可操作性

金融监管立法应当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稽查、市场退出、谨慎性要求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 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已覆盖前述几项内容,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方面的实施, 由于我国相关立法大多是方向性的原则性的, 具体的实施细则规定相对较少, 所以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出台为例, 虽然破产法已对企业的市场退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由于金融机构与普通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 破产法的许多规定就成了原则性规定。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在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中很明显大多时候仅具有指导意义, 不具备操作性。导致在实践中, 出现问题了最终只能求助于中央银行和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长此以往, 法律法规在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过程中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弱, 人们会更多的依赖行政机关。所以造成当前金融监管中有法难依的问题, 出现了金融监管的法律风险和法律真空。

(3) 金融监管权力和职责分配不明确

我国金融监管主体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即大家所说的“一行三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都不断在进行业务创新, 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我国这种以机构的类型确定监管的对象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逐步不再适应我国金融监管市场发展的需要, 旧的金融监管立法中关于“一行三会”的权责分配也就不再符合金融监管的实践需求。以银行的监督管理为例, 它的核心在于两方面一是根据国内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进行银行业监管法的融合与协调;二是实现银行监管权的重新配置与分离。但是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其规定的中央银行的权责和银监会的权则有重叠, 这就会导致在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中会出现央行和银监会相互推诿或争相管理的局面。在监管实践中, 由于多年的监管历史中央行一直在发挥着主要作用, 所以银监会的许多监管权被架空。这种权利和责任分配不明的立法很明显不利于促进央行和银监会积极的运用自己的权利履行本机关的义务, 也不利于追责, 使得监管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建议

当前, 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的工作重心在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 主要是做好金融机构的审查退出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立法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规划性和系统性, 并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法规接轨。为了规范监管行为, 实现金融监管稳定, 当务之急应当参照国际法律准则, 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建立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

(1) 增强金融监管立法的规划性和系统性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已经进行过整合, 在今后完善立法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全局的规划, 避免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和重叠, 增强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性和协调性, 提高立法的效率, 避免在实践运用中的困难。其次, 逐步降低中央银行和国务院各部位制定的规章的比例, 提高金融监管所依据法律文件的权威性。然后, 应当进一步弥补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空白, 针对新出现的金融产业、金融产品, 加快立法, 避免其在法外运行, 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 应当进一步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金融法律法规, 推动制定期货法、保险法司法解释。

(2) 增强金融监管立法的可操作性

我国关于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已经出台多部,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人民银行法》、《保险法》, 但是具体的每部法律的某个条文, 很多仍只是原则性的规定, 具体的细则规定仍不完备, 缺乏可操作性。针对这些已经出台的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立法的重点应当是抓紧制定出与它们配套的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在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方面, 2004年11月,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湖南调研考察时强调要推动尽快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加快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进程, 从根本上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但至今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制度。

(3) 结合国情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接轨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 按照国际惯例和WTO金融开放规则, 我国的金融市场应当对外开放, 所以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 这就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就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金融市场还要兼顾国际金融市场。在实践中, 我们应当立足国内, 放眼全球, 坚持我国特色的金融监管立法同时, 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立法, 为符合金融全球化的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制定一些新的法律, 对于一些旧的已经不适应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立法予以修改甚至废除。这样才能逐步与国际金融监管立法接轨。

(4) 通过立法明确金融监管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地创新金融业务类型、提出新的金融产品, 混业经营的模式的不断加强, 所以我国根据监管机构的类型来确定监管对象的传统做法, 已经不再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混业经营的出现导致旧的立法规定已经不能再明确各个法定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权力和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在协调各法律之间关系的同时制定出符合新的金融市场的监管立法。这样由于权责的明确就避免了相互推诿或争相管理的现象, 不仅能够提高执法的效率, 而且还能达到很好的执法效果。

最后, 金融监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制定出良好的法律, 还应当有与之相配合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再注意运用必要的先进的电子技术、网络等高科技监管手段, 我国必定能够建立一个运营良好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叶之遥,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魅力中国》, 2009年第36期[1]叶之遥,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魅力中国》, 2009年第36期

[2]宋美娇,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中国商界》, 2010年01期[2]宋美娇,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中国商界》, 2010年01期

[3]武传德, 刘鸽, 《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监管完善》, 《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3]武传德, 刘鸽, 《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监管完善》, 《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4]李金洋:“加入WTO中国银行法制的局限性及克服”, 《法律科学》2002年[4]李金洋:“加入WTO中国银行法制的局限性及克服”, 《法律科学》2002年

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性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的鼎力配合和大力支持,而进行金融的创新正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是促进金融发展的助力剂,是我国经济飞跃的推动剂。

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

金融业在我国的发展和起步都比较的晚,金融结构不健全,各项管理体系也不完善,面对国际上许多新兴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都还不能接纳,正处于发展的最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吸收新经验,不断的补充自己,才能发展和壮大,为经济的飞跃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

具有很强的吸纳性。我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在金融方面的理念也比较的守旧,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与补充才能更加的强大,所以金融界在创新的过程中比较的谦虚和好学,勇于引进新技术,接纳新经验,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是我国金融家们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的典范,然后再把它变成自己的形式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样就可以为金融创新节约大量的时间,降低创新过程中的研究成本,达到快速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当然,金融创新的吸纳过程并不能全盘照搬,而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吸收,将不适应我国国情的发展部分加以剔除或进行修改后再利用,因为我国进行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做到适应自身的实际,只有自己的独特创新模式才是最有效的。

具有广阔的未来。我国的金融业虽然发展的较晚,还处于水平低、进步慢的雏形,也还不具备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势力和能力,但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金融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无限广阔的,因为从我国的改革开发到世界世贸组织的加入,国民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竞争性也非常的强烈,只要在金融业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改革,让其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源动力,就定会具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位于世界的前列。

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传统理念的束缚。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银行等等部门来说,进行金融的创新必须要从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提高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但从当下的现状来看,各大企、事业单位都没有主动性,不接受各种创新活动的融入和渗透,使金融创新工作陷入了比较被动的境地,再加上我国的银行大多都属于国有的商业银行,其谨慎性较强,对于金融的创新不予以重视,使金融的创新工作更是举步维艰1([1]孟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09,(23):58-60.)。

人才资源的匮乏。要进行金融的创新就必须配备专业的、高尖端的科技人才,因为人才是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而且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如果要进行金融的创新,更需要多层次、多元化、全能型金融人才的紧密配合,也就是说这些人才专业知识必须扎实,还要懂得管理和经营,只有这样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我国金融创新工作做出贡献,但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正处于转型期,再加上传统观念的约束,这种金融“全才通”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工作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制约。金融的创新需要由金融工具的大力支持,而我国诸如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一类的金融工具虽然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足以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且各大金融机构之间也没有融洽的关系,大多数都是各自为政,这就不能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金融体系,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管理制度,这也给金融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影响。

进行金融创新的发展策略

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金融市场,要想达到稳定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就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从根源上去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从根本上进行根治和清除,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达到金融创新工作的平稳发展。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21世纪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世纪,也是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所以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并学会运用现代的电子网络高科技手段来与金融的創新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快金融创新的速度,保证金融创新的质量,完成金融创新的目标。

用竞争性来推动创新进程。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淘汰必然就有创新,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在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各金融机构就会绞尽脑汁的想出各种策略和办法,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以此来满足各层次不同的需求,所以这种竞争性也是对金融创新的一个推动。

努力扩大业务范围。要进行创新就要把领域扩大,只有覆盖面大了,才能更有效的推动创新与发展,不能目光短浅,把创新的范围限制在几种金融产品或工具上,要有更远大的目标和市场,彻底改变传统的金融模式,并对其单一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以此来衍生出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大的成长,取得创新的更好成绩2。([2]易云英,刘畅,郭敏.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金融,2010,(4):33~35.)而且还应该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让其混合式的经营模式健康发展,打破各种垄断,共同协作进步。

加强人员素质。对于金融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跟上,因为人才是进行所有创新活动的首要因素,是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金融界发展的希望,只有专业化的综合型、全能型、复合型的人才,才能让金融业更强大,更具有与国际竞争的势力。

总而言之,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我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想要站在世界之巅,就必须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而金融业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只有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综合水平,才能让其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我国审计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我国审计的发展历史

我国审计制度产生于西周,其主要标志是“宰夫”这一官职的出现。“宰夫”实施国家审计职责,不掌管财物的收支,由皇帝授权考察财物的领用和保管情况,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宦冢宰或周王报告。

秦朝设御史大夫支持上计行使检察职权。秦承汉制,并且制定“上计律”是“上计”制度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审计立法的开始。隋唐两朝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在刑部下设比部。可以说,隋唐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国家审计最兴旺的时代。到了宋代取消比部,一度无独立于财政部门的审计机构。之后,专门设立“审计院”,这是我国首次出现“审计”命名的审计机构。元明清三代基本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由户部兼顾财政和审计监督,审计制度出现明显的衰落。

我国近代审计,这一阶段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中央审计处,各省设审计分处。1914年,北洋政府将“审计处”改名为“审计院”,颁布《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细则》。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林为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现代国家审计的振兴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审计迅速发展。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相继颁发一系列法律条例,《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各种审计规范,共同构成我国审计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逐步走向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初具规模[1]。

(二)我国审计的涵义

一般悉知的审计定义是: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在讲到审计的涵义,笔者认为还必须注意到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2]。

(三)我国审计体系的构成及其基本现状

审计体系是指由若干个审计要素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界关于审计体系认识不完全一致。例如,《中国审计体系研究》提出:“审计体系是指属于审计范畴的有关事物及其体讲,本书所要探讨的审计体系主要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的有机结合体。”,而在《审计辞海》提出审计体系则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3]。

笔者认为一般所说的我国的审计体系是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将我国的审计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国家审计是以各级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主要负责对各级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由各单位所属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管理状况进行审计评价;民间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委托方的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出具客观公正的鉴证意见,为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关信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审计的继续发展有了新的要求:(1)国际化,适应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正确协调审计国际化与审计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2)信息化,利用信息促进经济发展。(3)规范化,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进行审计。(4)高素质化,以人为本重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生产,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现代化管理[4]。

二、现阶段我国审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

1.国家审计的“透明度”有待改善

随着我国民主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参与政府工作决策,监督政府工作效率的行列里来。纳税人要求获知取之于民的钱如何真正的用之于民,这也是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民主社会中,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应当知晓政府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Joseph Eugene Stiglitz 认为,政府属于公共信息的创造者、拥有者和控制者,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的多少往往取决于政府愿意提供信息数量的多少。各国的实践表明,政府审计在打破这一格局中起着独立鉴证政府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信息不完全”的状态就是“缺乏透明度”或“不透明”,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充分地从政府审计机关获取政府审计工作进展及审计最终结果信息,即为政府审计透明度[5]。

近几年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大量的非机密政务信息开始公开,人民群众才切实感受到了审计机关的工作成果。同时,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虽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公告的内容不全面、不明确,审批程序不合理,审计结果要经政府部门同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公告职能的发挥。显然,这样的政府审计“透明度”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期望的。

2.绩效审计发展缓慢

我国将绝大部分的审计资源都用在了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两个方面上,对财政收支效益的监督重视不够。《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发展缓慢。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缓慢主要受以下的制约:绩效审计没有明确的评价绩效标准;没有科学统一的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

(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 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内审的效用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虽然规模大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基层组织都是内部审计的盲区。从总体上说,这些基层单位的内审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原因在于管理层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在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其结果不仅使内部审计无力监督财务部门本身,而且也很难监督其他同级部门。然而,事实上内部审计对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重要意义[6]。首先,内部审计可将企业运作中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其次,内部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能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对于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再次,内部审计可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以便吸引投资。随着国际化并购浪潮的兴起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投资者就越希望得到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2. 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财务、企业管理、审计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工作质量。然而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性知识不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知之甚少。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力不从心,难以深层次发现问题。这种状况导致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也不能引起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三)民间审计存在的问题

1.民间审计独立性较差

我国民间审计起步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普遍较小,自律机制不够完善。这样就难以保证执业人员独立性。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财产所有者通过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财产经营管理者实施审计,以实现维护财产安全、完整进而增值的目的,这是理论上的制度安排。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很不平衡,且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另外,我国民间审计普遍缺乏风险意识,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受利益诱导。片面追求业务收入,为了能接到业务,不管有无风险、风险有多大都要去承接,还有的在工作中放弃原则迁就客户,甚至出假证明、假报告等。目前审计法规尚未健全,监管不够规范,使审计工作独立性受到质疑。

2.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审计业务。业务领域的过于集中不仅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而且高风险业务比例过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一些因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缺陷所带来的隐患开始暴露,并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不规范审计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股市长期低迷,国家经济受到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人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产生怀疑,使国内民间审计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当前,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优秀注册会计师数量少,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在业务旺季临时雇佣大量的助理人员,而助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到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执业水平。注册会计师属智力密集型行业,而目前执业队伍的现状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市场没有形成对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掣肘 [7]。

三、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审计监督体制

1.改变审计监督模式为“立法审计”

立法监督是其他监督的力量之源,如果把审计机关划归人民代表大会管辖,实现“立法审计”可以强化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监督意识与责任,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将审计机关划归人大,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相辅相成的,审计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下属机构有利于加强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也有助于加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国际上审计监督的先进经验表明审计作为监督者,与被监督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确保监督的实效。隶属于人大的审计是对财政的监督,是一种立法监督,具有监督政府财权的性质,又是一种外部监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健全审计法律体系

首先,针对现行《审计法》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当修改:赋予审计机关足够的法律责任,明确界定审计监督主体与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制定审计监督处理的具体法律依据,明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依据等。其次,努力解决现有法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既要考虑本系统内部法规的相互对应,也要考虑内部与外部法规的协调性,使全社会经济工作建立在相互配合、上下统一的制度基础之上。再次,严格审计执法,进一步细化审计监督的各项办法、准则和指南,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规范审计监督行为[8]。

(二)建立透明、高效的国家审计体系.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将审计机关的监督扩大为全社会的监督,大大增强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设计上,美国赋予公众查阅审计报告的权利,而且在必要时由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听众会,专题报告被审计单位情况,听众会完全公开,任何人均可参加。在法国,审计法院通过向新闻界发布审计结果和发布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以便于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再监督。德国联邦审计院将年度审计报告递交议会及联邦政府的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审计长将年度审计报告有关重点内容公布于众。在日本,会计检察院将审计报告提交国会,并抄报内阁和首相,或通过新闻机构公开发表[9]。

2.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方向发展

财政审计与财政绩效审计是同属财政审计的两个不同层面,都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财政合规审计是常规审计,而财政绩效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专项审计,它是对财政运行过程中的收入政策、支出项目及管理体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正好弥补财政合规审计没有达到的领域,所以财政绩效审计是在合规性审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对财政审计的进一步深化。目前,为了加强审计的监督、控制作用,增强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西方国家都已把绩效审计纳入审计范围。财政绩效审计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主流内容,已经进入了中国审计人的视野。从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财政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防止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1.高度重视内审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审工作氛围

在我国经济体系改革的这一进程中,现代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其职能已由传统的监督、评价拓展为监督、评价与咨询,逐渐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审计重点也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以效益性为主的管理审计。笔者认为,内审工作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管理咨询作用,多提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取得被审计部门、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再加上决策层的合理授权,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10]。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拓展内部审计领域

针对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现状,要想实现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就必须进行人才建设。只有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否则的话,内审机构就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低劣。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核、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查明每一项控制措施是否存是否完全得到遵守和执行,关键控制点是否失灵等,进而评价内控系统的健全程度,针对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提醒决策层加以改进,起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单位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即内审人员通过调查、取证、分析、评价企业的内外部主要风险,测定风险点和风险程度,进而帮助企业及时识别风险、寻找对策。

(四)正确引导民间审计,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只有独立,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客观、公正,审计报告更加可信。为了增强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打破市场壁垒,减少政府对会计服务市场的不当干预,促进各会计师事务所用正当竞争手段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自律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第二,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应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执行情况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质量的提高。第三,规范民间审计的执业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民间审计的法律责任,实行依法治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业务。民间审计的执业人员也应增强风险意识与精神上的独立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第四,要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同时应引导员工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培育团队合理精神,形成良好的事务所内部文化。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执业质量是事务所的生命,质量控制则是事务所长远发展的根基[11]。.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优秀的执业会计师,提高整体执业水平

目前我国已按世贸组织条款的相关规定,全面开放了会计服务市场。面对国际会计公司在境内业务发展的迅猛势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会计师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中注协制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行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表明了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视和寄予的期望。随着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必然会迎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拓展业务范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执业机构必须努力适应这种需求,在已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新的服务项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利用本土事务所熟悉本国特殊国情的优势,大力开展管理咨询业务。管理咨询业务与传统的审计业务相比,风险较小且收益较高,在我国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为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开发新兴的人力资源理咨询服务。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相应的服务需求也比较复杂。执业机构可以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客户共享发展带来的收益。

结论:一个具有中国持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计体系在我国已经形成,即一个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的不同主体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审计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体系中。但是,无论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民间审计,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提高,以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效能,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审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宏观及微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兰棠.从审计历史的延革看审计发展的趋势[N].潍坊学院学报,2005-9.

[2]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0.

[3] 于玉林.审计体系的再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7,17.

[4] 汪春贵.浅谈我国审计体系创新[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1.

[5] 程 莹、欧阳华生.政府审计透明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10,3.

[6] 刘新蜀、陈超、赵莉娟.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1.

[7] 晋晓凤.浅析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N].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9.

[8] 杨标.国家审计监督存在的缺陷[J].经济师,2005,3.

[9] 刘凤环.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6.

[10] 蒋玉英.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现代金融,2009,8:39-40.

[11] 杜祥彩、王冉冉.关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0,8.

[12] 侯淑娟.我国审计体系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09,5: 223-224.

致谢

上一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下一篇:一年级教案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