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业的发展现状(共8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规定了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十五”计划要求“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国际通例,电视作为视听传媒行业也是一个产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视业的经济属性逐渐被承认并得到强化,它要服务、服从于发展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个大局,适应“入世”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十五”计划提出信息化战略:“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支持“数字视听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对各类信息产品的要求”。电视业既是广义的信息产业,又是文化产业,电视产品作为视听产品,属于信息产品,信息化战略为电视业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从长远看,电视与电信、计算机联网融合,必将破除目前电视业与电信业的壁垒,顺乎自然地使电视业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十五”计划强调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加快科技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精神文明建设明显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电视事业的使命。 电视传媒应当为此目标服务,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传播相关信息,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电视业面对新的形势及挑战,必须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我认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拓展电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历史的经验证明,人类历史上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首先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只有人的思想观念的自我解放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变革的实践中去,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当前我们正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对生存空间的巨大变化,我们必须从适应与发展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从旧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新的理念审视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形势,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五到十年里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以改革和发展为工作主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2。 建立电视产业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理念和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投入产出的一般效益法则来分析我国现行电视节目生产管理状况,可以看到,电视节目经过采编、录制等一系列创作生产过程后,一经在荧屏上播出,并有受众的参与,就在实际上完成了电视产品交换的一般过程。人类抽象运动凝结的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使其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当然,我们还不能把电视节目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必须从我国国情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性出发,认识其政治属性并把它作为根本性质。事实上,电视节目的使用价值也非一般商品可比,它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并以宣传正确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为价值实现的标准,以导向的正确与否为尺度。以此为前提,呈现一个电视节目生产和管理领域的产业特征,对电视媒体的改革和创新是具有崭新意义的。比如,电视产品生产如何实行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如何构建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何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扩大电视节目的市场覆盖,如何开源节流,积累资金,扩大生产规模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牵动电视媒体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其意义不仅在于开拓电视媒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其实现跨跃式发展,同时,还会通过自身实力的增强,推动其更好地担负起“喉舌”与“桥梁”的历史使命。
3。 积极探索应对挑战的思路与对策
(1) 以牢牢把握新闻节目的制作权为前提,以媒体掌握资产的控制权、干部任命权、节目终审权为原则,对有的节目实施“制播分离”,并与此相适应,重组电视片制作公司。电视片走向市场始于90年代初,当时大部分是各电视媒体自己生产的电视剧(包括译制片)。渐渐的出现了一些电视传媒之外的制片公司,其经营范围也从电视剧逐步扩展到专题片,甚至栏目节目。如目前播出的《中国娱乐报道》、《中国城市报道》等,由于市场广阔,成为又一投资热点。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严禁外商独资企业经营电视和电影业的承诺,进入中国的国外资金除了投资其他产业外,一部分资金必将改头换面,以各种投入的方式挤进影视产业。因此,可以预见,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电视片制作业新一轮竞争必将到来。
从各台的情况看,以现有的节目生产部门和企业为基础整合组建一个至几个制片公司,这是走向市场的重要基础,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引入新的运行机制必定会激发出强大的活力。
(2) 开发和利用影视资源。今后几年,我国IC产业将会出现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宽带网络传播以其快速、信息流量大,特别是传播活动连续画面成为其有别于现在网络的“特点”。宽带网的终端不只是电视荧屏,通过电脑也可使用,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通过点击随时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改变了电视节目“我播你看”的传统收视模式。因此,建立供互动式播出使用的影视资料库,以迎接未来的挑战,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目前,各台磁带库拥有为未来提供互动使用的音像资源优势,这是一笔重要财富。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清点片藏,并千方百计地增加磁带库的储备。使其从单纯的片藏功能,发展成一个为互动式传播提供影视制品的经营实体。
(3) 实施灵活的广告经营策略。加入WTO后,由于国外资金和产品的准入,广告投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何在这激烈的竞争当中最大限度地分割占领市场,获得自己应得的份额,一是靠节目的优化,二是靠广告经营策略。要认真地分析广告资源的流向格局,一方面通过努力使广告经营收入接近或达到应有的份额,另外还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更大的份额。策略上包括加强市场监测;制定广告经营中能够吸引客户的灵活政策;在分配上对广告从业人员实行能够充分释放个人能量的激励机制;除主要频道和主打节目外适当留出一些非黄金时段吸纳广告市场零散客户,不厌其少,积少成多;依据广告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节目或开辟新栏目,以获取更大的广告效益;扩大横向联合,实行大广告经营策略等等。
(4) 调整电视覆盖战略。根据广电总局提出的在底前完成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总公司和各省级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总公司的组建,实现省、地(市)、县三级贯通、全国联网、统一管理、分级运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十五计划”,可以预测,电视传播和覆盖无序纷争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有序的.新时期即将到来。 面对新的格局,省级台要把握机遇,实施积极的覆盖策略。比如:建立自己的传输平台,以自有资源实现对等落地;在资金支持下,按互利原则,对重点地区缴纳落地费等等。
(5) 以频道专业化整合为契机,塑造频道的新形象。根据广电总局关于“三台合一”的精神,省级台将进行重组,面临如何实施频道专业化问题。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主要的有这样几点:一是频道模式的思考角度。目前,绝大多数频道定位在社会生活的层次,诸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影视等等。其实专业化模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关键是我们的思路要打开,注重研究社会层面,受众层面,地区层面的需求现状,办出有别于其他的频道并以其特有风貌先声夺人。 二是频道的形象设计与包装。某个频道的定位一经确定,紧接将要面临频道的形象设计和包装的问题。从目前看,这个问题在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笼统地讲,一个频道的形象设计和包装既是这个频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要目的是在受众中塑造起这一台的这一频道不同于那一台的那一频道,在诸多专业化频道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重点环节在于通过荧屏画面和形象向受众不断地揭示该频道传达何种信息,表现该频道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点。三是节目的设置和组合要以频道定位为核心,搞好该频道的各个节目和栏目的定位,做到节目和栏目定位精确,编导人员在具体的节目或栏目的采制、编辑过程中切入的题材角度和提炼主题精确。同时还要搞好前期策划,防止同一频道节目出现内容的雷同交叉,还要认真研究早、午、晚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节目或栏目的配置组合,实行缜密、机智的布阵。既要保证黄金时段节目的收视率,又要考虑不同收视群体非黄金时段节目的配置,使整个频道的节目播出有张有弛,浑然一体。
(6) 制定网上发展战略,及时抢滩。从长远的观点看,开办网站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参与信息化进程留下一个接口,一是向网上尽可能地转录现有的节目,一是开办网站编辑部自编自采的节目。从目前看只有一些报纸传媒能完整传录自己的整版内容,电视传媒还没有一家能够完整转录自己的播出节目,主要原因是受技术限制,当然在网上自采自编的节目更谈不上,但这并不妨碍对这个问题做前瞻性的思考。 一旦时机成熟,即时推出并扩大战果。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对策外,现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也要注意创新。比如:进一步完美节目质量的评估体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搞好人事、财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等。
关键词:网络电视,传统电视,影响
网络电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巨大发展,它同时整合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的两大特性,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形象直观性和生动性,也同时具备了网络的按需获得,注重交互性的独特优势。
1 网络电视特有的优势
网络电视主要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电视整合了网络和电视给自的传播优势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它不仅保留了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的灵活表现形式,又兼备了网络的按需获取、重在交互的特点。从2006年开始,我国多家电视机企业就已经成立了网络电视联盟,以此为基础推动网络电视的发展。2007年,我国知名电视企业TCL集团与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联合推了了一款网络化电视产品,但由于当时网络环境还存在着众多不稳定因素,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该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反映和效果。2009年,我国电视芯片产品开发不断成熟,基于这些芯片推出的网络电视产品迅速占领的市场。对传统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出现了高清电视销售的风潮。这样的市场反映也使电视机厂家对网络电视生产充满信心,不断进行的创新让网络电视更具网络化和科技化。近年来,由于光纤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的开发进程越来越顺畅,生产出来的网络化电视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直好评。相对于传统电视,网络电视不仅拥有传统视频的特性,还具备了网络互联的特定性、及时性,网络电视让观众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观选择。网络电视去除了传统电视的被动和呆板的播放方式,突破了以往观众必须等待到指定的时间才能看到节目的不足,为观众提供了想看就看的自由播放模式,给电视用户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此外,网络电视还能满足电视观众节目点播的愿望,让电视观众享受更加个性化的电视服务。通过网络电视的普及,真正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双向信息传递的平台,逐步实现了用户主动参与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来。
2 网络电视给传统电视带来的挑战
其一,网络的出现促进了传统电视的长足发展,网络电视独特的高覆盖率已经成为了电视传播的新方式。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电视台利用互联网传播自己的电视节目,通过这一技术手段打破电视台节目播放的地域性和传统播放的局限性,提高了电视台的影响力和电视节目的商业价值。另外,网络电视除了拥有海量的电视节目外,还能通过互联网打造新的节目模式,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视觉体验,从而改变观众在特定时间观看某个节目的习惯,让观众充分体验到网络电视中节目点播、回放、重看等乐趣,激发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积极性,也提高了各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增加了其电视节目的商业价值。
其二,网络电视直接影响电视台传统的播放格局,将电视播控权高度集中让传统电视台变成了网络电视播出的机构,这种方式的转变极大地影响了现有传统电视机构,表现最为突出便是省级电视台。网络电视播出机构的出现,对传统电视各省级电视台有着很大的冲击,尤其是那些本来就落后的省市电视台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形成了新的传播格局和经济利益分配机制,新格局的形成对我国电视行业发展有着更多机遇与挑战。
其三,网络电视的产生促使传统电视运作模式的转变。一直以来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都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来策划制作播出,过多的融入了行政色彩,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真正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都带有一定的行政性,策划播出受到很多限制,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内容传统守旧、毫无创意。网络电视充分消除了这些弊端,每个电视节目都是根据市场来制定策划方案,全面实现节目资源整合,真正发挥出了电视传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可以不断的去创新选择更多更好的节目题材和新奇内容,使电视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提高电视运作效率。如果传统电视想避免受到网络电视的冲击,那么就要积极的改变以往传统的运作模式。
3 总结
网络电视除了是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必然产物以外,还是对目前社会政治文化的真实时代表现,网络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电视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也对传统电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作为传统电视必须正视网络电视对我们带来的影响,找到传统电视中的不足加以完善,从以往的实际电视节目运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总结网络电视的优点和缺点,科学合理的找到有效解决传统电视弊端的方案加以实施。立足传统电视的基础优势,在逐步改革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广大观众朋友提供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廖红霞.我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制作在云端
在过去30年时间里,电视完成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不再有粗大笨重的模拟设备,更多精巧细致的数字设备进入电视台,装备愈发小型化,价格也更亲民。电视从重装备、重资金变成了轻装备、轻资金化。
未来,电视的变化将是继续IT化和IP化,简单说就是互联网化。当电视台员工们刚刚完成台内网的升级改造,进一步的变化又随之而来,台内台外或者说内网外网已经没有物理上的区别,互联网化的制作系统将让电视台的制作播出系统完全建构在互联网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端。
这种变化带来观念上的诸多转变,也对制作流程和模式进行大量变革,典型变化就是制作云端化。
非编盛行将终结,著名非编软件Final Cut Pro的提供者苹果公司已经不再升级该软件,也就是说苹果将不再提供非编软件。那么大量的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离开了非编怎么办?到云端。
制作将在云端进行,素材在云端、成片在云端、特效在云端、协作在云端、审片在云端,播出也将在云端。这种技术变化正在快速推进中,国际展会上已有大量云端制作解决方案呈现出来。这对电视台制作者来说,将不必到台里抢机位,当然也不必为节目做到一半没了而苦恼。更好的是,制作可以不必到台里,非要进入台内网上传下载。在家办公将成为电视人的工作常态。
另一个重大转变则是国际上最近提倡的分离式制作理念。许多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时,将新闻中心的转变形容为中央厨房式的变革,“中央厨房”理念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要追赶国际潮流,国内电视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分离式制作的实践。
说到非编制作的云端化,事实上,从演播室到播出均可云端化,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去中心化。未来的节目制作将不再有总控。在任何地方、任何位置都可以形成正在播出的内容,而其他位置上的内容也可以随时插入,时间流上,空间概念将不再是主要维度,这对于国际性电视机构来说相当重要。举例来说就是内部通话系统的IP化已经使得导演和摄像之间可随时随地通话,内部通话的范围不只是1000平米的演播室,而是全球。在北京演播室和倫敦演播室之间的内部通话简单得跟和隔壁房间老王讲话一样。
演播室无人化
在工作云端化的同时,电视行业还在经历一个无人化过程。大量工作将不再需要人来执行。无人机、机器人将进入电视行业,并取代电视民工。国际上一个主要技术趋势就是演播室无人化。在演播室里可能只有主播还是人类,甚至连主播也是机器人。
机器人化的进程会相当迅速。首先,摄像机已经机器人化,会移动的摄像机可以内置上万个程序,并按照程序自动执行,这对于程式化的演播室节目来说相当方便。据悉,CNN头条新闻节目的开场有上万种程序设置,可以根据节目主播的服装搭配等进行适配,而这一切只需一键即可完成。在摄像机器人化的同时,编辑也将机器人化,人工智能(AI)将取代人力进行画面剪辑、字幕添加。这项技术是最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实现的。
社交电视
以往,电视台提供的内容是“广播”式内容,即一呼天下应的传播方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台开始融合化、新媒体化,落实到执行就是“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这是一种社交信息的传播,这种方式和“广播式”截然不同。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传播方式如何巧妙结合成为电视人思考的重点,电视画面的多层化开发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较佳技术方案。其实,在电视上做多层信息的实践早已有之。国外有“图文电视”和隐场字幕等技术,可将文字信息叠加在图像上,形成不同的信息流提供给观众。
未来,在电视画面之外还将有一层能通过手机端或其他智能设备解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将和电视内容同步,互为补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电视”。它将使得电视台不仅仅是提供活动画面的机构,还是一个信息集成服务商,这将促成电视台真正转型为融合内容机构。
VR体验
在节目传播方面,电视经历了无线、有线、卫星等技术洗礼,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技术面临的将是标准问题,有了好的标准就有了好的跑道,有了好的跑道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当下更好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电视文件变得更小,移动宽带速度更快,这一切使得在互联网上看电视不再是卡得厉害的体验。这些技术的改善,带来的是电视对于清晰度的更高追求。我们已经从标清进入高清,而目前主流设备都开始支持超高清,即4K,可以预见在10年之内,8K将成为下一标准。当然进入4K制作对于当下电视行业来说,显得更加必要和急迫。如果电视台不迅速开始UHD(超高清)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很有可能被其他竞争者取代。
很多人不解,高清电视已经很好,为什么还要4K。在我看来核心原因是电视将进入虚拟现实VR时代。虚拟现实体验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画面的超高清化,只有在2K以上的清晰度下人的眩晕感才会大幅减轻。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如狂风般影响着电视行业,它带来的将是沉浸式体验,这种感受比平面电视和3D电视来得更强烈。未来,电视将成为环绕在你身边的技术,360度全景摄像和VR制作将成为电视主流技术。虚实结合的全方位视觉体验将成为下一代电视的突破方向。
[关键词]***电视台;电视广告;新闻广告
作
为大众传媒之一的电视,由于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具有巨大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影响力,而广告和电视的结合将电视广告推向了主力地位。渐渐电视广告取代了杂志、报刊广告成为主要的广告形式。“到1985年,美国全年的广告费用中,电视广告占30%,报刊杂志广告约占17%,电台的广播广告占10%左右,而早年最普遍的招贴、路牌广告仅占不到2%”(《百年现代广告艺术史》)。正如奥格威所说的一样:“当我在1949年于麦迪逊大道创业时,我认为在我退休之前,广告会有巨幅变化,然而时至近日,唯一的大变化是电视的出现,成为推销各种产品最有力的媒体。”
在中国,“1979年1月2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37天,一条1分30秒的“参杞药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这是中国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广告。三个月后,广东电视台播出了它的第一条广告。整整一年之后,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亮相”(《新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记》),中国的电视广告发展拉开了帷幕。电视广告是信息高度集中、高度浓缩的节目。电视广告兼有报纸、广播和电影的视听特色,以声、像、色兼备,听、视、读并举,生动活泼的特点成为最现代化也最引人注目的广告形式。中国的电视广告发展速度极快,并具有惊人的发展潜力。
中国的电视媒体广告经营从1990年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了迅速的增长,每年都保持了比GDP快得多的增速。“从目前来看,电视广告收入已经成为各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即使在多种经营比较发达的电视台,广告收入在全部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高达90%以上(个别广播影视集团的总体经营收入比例有例外)。换言之,对于绝大多数电视台来说,其他诸项产业收入之和所占份额还不到10%。”(《中国电视广告竞争新格局》)可见,今天电视台的经济支柱事实上仍然是电视广告,广告收入水平仍然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标准。显然,广告是电视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告业是电视传媒产业结构体系中的支柱产业。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广告市场每年实际总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电视广告实际收入可达255亿元人民币,成为广告产业的支柱。
正因为如此,各个电视台纷纷成立了广告部,公开招聘专业的广告业务人员,并把广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相比其他省市电视台来说,青海电视台在各个方面的起步都比较晚,广告方面更是如此。虽然青海电视台也成立了专门负责商业广告的销售、播出、管理台和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出的广告经营中心。但****电视台的各个频道均有时段被传媒公司买断,自行制作节目播出。这一部分节目中所占的广告则不是很令人满意。目前播出的广告多数还是广告业务人员上门去拉,主动提出在电视上做广告的还是很少。
电视广告借以表现广告信息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像(Video)、声音(Audio)和时间(Time)。图像,即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映像。它是具体、动态的景物形状与颜色的影像,是摄像机或摄影机拍摄下来,再通过电视机还原的一种幻像。图像是电视广告的主要构成要素,具有生动、直观、具体等特点,往往一个镜头就可以提供综合多样的视觉信息。声音是电视广告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声波通过电视机还原的结果,是各种声音信息的再现。声音与图像配合,向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真实感。电视广告的主要特征是将所有传达的信息存放在时间的流程中,离开了时间因素,信息就无法传达。在电视广告中,时间有3个含义:其一是指广告的实际长度;其二是指电视广告的表现时间;其三是电视广告观众的心理感受时间。视觉和听觉这两个要素,也是通过时间来构成变化和节奏的。(《电视广告相关概念》)
****电视台的经济生活和影视综艺频道出现的广告少有具备以上电视广告特征的。目前看来,这些频道的广告电视购物居多,比如除皱霜、减肥仪、药剂等等,前段时间因为播放不真实的减肥广告,经济生活频道就曾遭央视截图曝光。除去大量的电视购物广告,青海电视台还充斥着大量医院的广告,用一般的全景和特写画面堆积,单纯地罗列医院信息,令人倍感枯燥,造成严重的视觉疲劳。
但***电视台毕竟还处在上升时期,播放这些医院与电视购物的广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地区大部分人认为刊登报纸广告和印刷车体广告要比电视广告投入少,而且效果要好。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台只有将广告费用一再减低,而医院的广告也比较好做,比较其他的广告主,大家普遍认为医院更舍得花钱在电视上做广告。在中国,有很多电视台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广告想标语和口号,赤裸裸的吧信息公布给观众,同时广告还很招人讨厌。这个时期是每个电视台在电视广告发展之初都要经历的,也是为了维持发展而不得不走的路。
电视广告发展到今天,依次经历了时段广告、栏目广告、特殊形式广告(冠名、特约播出、独家赞助等等
)、新闻广告、广告栏目等五个阶段。但****电视台由于起步较晚,比较特殊,现在几种广告都同时出现,浓缩在一个阶段。
“时段广告,就是指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广告,它产生于早期电视台更换片子过程中的时间差,是最初和最基本的电视广告形态。时段广告就像是电视节目的句号,一个节目结束了,就播放一段广告,然后开始新的节目。时段广告通常由众多的单条广告编辑组合成一组,一般有固定的时间和片长,因此也有人将它叫做节目型广告”(《浅谈电视广告形态的发展》)。****电视台(主要是经济生活和影视综艺频道)目前的时段广告内容集中、信息量大、时间长,使受众出现审美疲劳;各广告之间也相互影响,致使广告影响力发生饱和或衰退现象,人们也不再是喜欢广告,更多的是对此类广告产生了厌烦。
栏目广告是在栏目标版出现后播出的广告,分栏目前、中、后三种插播方式,栏目广告世家少,价位高,比较适合知名企业利用媒体品质维护和提升品牌的价值,各级电视台不乏收视率高的电视剧或电视栏目,这些收视率高的节目时段成为商家贴片的黄金时段。电视台为此扩大了贴片时间以吸引更多客户,但这却造成电视节目播出的零碎化,不仅影响了节目质量,还使受众再次出现广告审美疲劳和厌烦心理。“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美国公用事业局的‘抽水马桶现象’。美国公用事业局曾作了一个有趣的调查: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插播广告时,用水量是平常的三倍,由此说明广告受众在逃避广告,众多的广告参与者是黄金时段沦为广告低接触率时段,形成了节目高收视,广告低传播”(《浅谈电视广告形态的发展》)在国内,典型例子是湖南卫视。而****电视台由于广告来源少,反而不存在这方面的缺点。栏目中、影视剧中很少插播大幅的广告。
另外,特殊形式广告主要是以冠名,特约播映,独家赞助等等形式的广告,例如现在又很多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面前摆放一个笔记本电脑的背面或名牌通常都注有某某产品的名称。这类广告在****电视台中比较少见,只有在一些被买断的时段中,由传媒公司自己制作的节目中会出现,比如《生活1+1》。这多是由于传媒公司相对要时尚进步一些,而传统的电视台都比较严肃。
广告栏目在****电视台目前还是一个空缺,最后来说说新闻广告。新闻广告具有两重涵义,一是指新闻性广告,广告以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出现。他有一个前提:广告的信息是真实的,广告的信息在某方面具有新闻价值。必须明确的是:新闻式广告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广告;客观上是新闻传播,主观上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新哲学演讲录》,P88-101)二指广告新闻。与新闻性广告性质相反,广告新闻以新闻名义传播广告资讯,或在新闻栏目、新闻时段、新闻版面故意模糊广告与新闻的界线,强迫受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电视台在这方面的广告偏多,也可以成为“软广告”。广告新闻化,新闻性广告经常在节目中出现。比如那个单位举行什么活动之类的,这类新闻多是主办方邀请记者参加,也多是有偿报道。比如《生活1+1》这个栏目就经常以制作专题的形式为一些企业做广告。而专题制作在****电视台也是十分常见的。总的说来,新闻性广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广告新闻则要坚决杜绝。但由于媒体的经营压力,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合一的体制缺陷,采编、经营不分家,广告必然向新闻渗透。
总的来说,*****电视台的广告比较凌乱,也没有一定的播出标准,基本上是符合法律,符合道德,又能维持电视台运转就会播放。而且广告来源扔局限在靠自己去拉,而不是让别人送上门来。要想摆脱这种不景气的境况,就应该一步一步来,慢慢改进。
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的需要得以满足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层次也将不断的升级,个性化的消费就是其中之一。(《论电视广告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风格和自我独特价值的追求将促使商品的细分更趋细致化。电视广告商品可依据准确的定位来确定目标群体,并一更具个性化与针对性的视听语言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而不是一味的运用动态全景展现或静态图标来吸引观众。电视广告不应该是信息公告栏,而是艺术的信息传播,应在受众身心放松愉悦的时候起到宣传产品的作用。
研究方法
电视行业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2.行业基本特点
3.行业分类
第一章 电视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全球电视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电视行业发展现状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3.全球电视行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电视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电视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中国电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2014-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国际贸易环境
三、宏观政策环境
四、电视行业政策环境
五、电视行业技术环境
第三章 电视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2014年电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2.电视行业市场饱和度
3.影响电视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4.-电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市场结构
三、市场特点
1.电视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电视行业的影响
3.差异化分析
第四章 区域市场分析
一、区域市场分布状况
二、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
三、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第五章 电视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1.2010-2014年电视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
2.2010-2014年电视行业产能及增速
3.影响电视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
4.2015-20电视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二、区域生产分析
1.电视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2.重点省市电视行业生产状况
三、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1.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2.影响电视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3.电视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六章 细分行业分析
一、主要电视细分行业
二、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
三、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章 电视行业竞争分析
一、重点电视企业市场份额
二、电视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行业竞争群组
四、潜在进入者
五、替代品威胁
六、供应商议价能力
七、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第八章 电视行业产品价格分析
一、电视产品价格特征
二、国内电视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
三、影响国内市场电视产品价格的因素
四、主流厂商电视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
五、电视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第九章 下游用户分析
一、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
二、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
三、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十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二、替代品对电视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电视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电视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关联行业发展
三、行业技术发展
四、行业竞争状况
五、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十三章 电视行业渠道分析
一、电视产品主流渠道形式
二、各类渠道要素对比
三、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
第十四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2010-2014年电视行业销售毛利率
二、2010-2014年电视行业销售利润率
三、2010-2014年电视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四、2010-2014年电视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五、2010-2014年电视行业产值利税率
六、2015-年电视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十五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
一、2010-2014年电视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
二、2010-2014年电视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
三、2010-2014年电视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
四、2010-2014年电视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
五、2010-2014年电视行业利润增长分析
六、2015-2019年电视行业增长预测
第十六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一、2010-2014年电视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二、2010-2014年电视行业速动比率分析
三、2010-2014年电视行业流动比率分析
四、2010-2014年电视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五、2015-2019年电视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第十七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一、2010-2014年电视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2010-2014年电视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
三、2010-2014年电视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四、2010-2014年电视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
五、2015-2019年电视行业营运能力预测
第十八章 电视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一、***公司
1.企业简介
2.电视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二、***公司
1.企业简介
2.电视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
十、***公司
1.企业简介
2.电视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第十九章 电视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
一、出口分析
1.过去三年电视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2.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3.影响电视产品出口的因素
4.未来三年电视行业出口形势预测
二、进口分析
1.过去三年电视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2.进口电视产品的品牌结构
3.影响电视产品进口的因素
4.未来三年电视行业进口形势预测
第二十章 电视行业风险分析
一、电视行业环境风险
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2.汇率风险
3.宏观经济风险
4.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5.区域经济变化风险
二、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
三、电视行业政策风险
四、电视行业市场风险
1.市场供需风险
2.价格风险
3.竞争风险
第二十一章 有关建议
一、电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用户需求变化预测
2.竞争格局发展预测
3.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4.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二、电视企业营销策略
1.价格策略
2.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3.促销策略
4.服务策略
5.品牌策略
三、电视企业投资机会
1.子行业投资机会
2.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3.产业链投资机会
报告附件
一、规模以上电视原材料供应商、渠道销售商、竞争企业通讯录。包括:法人单位代码、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行政区划代码、通信地址、区号、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网址、工商登记注册号、编制登记注册号、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
二、规模以上电视竞争企业信用状况及财务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活动、行业代码、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全年营业收入合计、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利税总额、应交所得税、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主要图表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电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区域结构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需求总量
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电视行业需求总量预测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需求集中度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需求增长速度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市场饱和度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供给总量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供给增长速度
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电视行业供给量预测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供给集中度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销售量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库存量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主要代理商分布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15-2019年中国电视行业产品价格趋势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销售毛利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产值利税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净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资产负债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速动比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流动比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存货周转率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出口地区分布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2010-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对外依存度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投资项目数量
图表: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投资项目列表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
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为上,电视的覆盖别为92.5%。然而,积极性调动得过火了,则出现另一种情景:电视台过多。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九百八十二个,有线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个,教育台九百四十一个,总数达三千一百二十五个,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二千六百零六个)还多了五百一十九个。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仅有线电视台数目就逾二千个。
回顾这一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或者说,能够在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事件几乎与竞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相继问世。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
1973年
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9年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
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
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1983年
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
1987年
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90年
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该节目采用特邀嘉宾——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一举成为收视热点,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电视名人,杨澜就是第一个幸运者。该年又称电视剧年,一部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答案补充
1 电视技术
1.1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播的技术, 也是当今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它在传播过程中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具有较高的传输可靠性, 并广泛应用在国防和科研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Zigbee技术、Wi-Fi技术以及Bluetooth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是早期电视信号传播中的主要技术, 用来完成对电视图形和声音信号的传输,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其它信号的干扰, 导致图形的清晰度不高。
1.2 有线电通信技术
有线电通信技术跟无线电通信技术完全不同, 他们通过事先铺设电缆或者光纤完成对各种声音、图像和文字信号的传输。架空电线和电缆线路为有线通信技术提供了四通八达的信息传输通道, 并且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线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具有可靠性高, 保密性强的特点, 但是由于通信线路的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建设费用较大, 且不利于后期维护。在我国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
1.3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是伴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它通过人造卫星实现信息在两个或者多个通讯点间的传输。卫星通信主要有通信卫星和地面接收系统组成, 以悬挂在赤道上的卫星为中转站, 属于无线通信方式。卫星离地面距离较远能够辐射的范围较大, 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大气层中进行传播, 由于电磁波的稳定性较好, 故卫星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质量好, 可靠性高的特点。1994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卫星通信时代, 并且在军事和电视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4 网络技术
通常我们所指的网络技术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 他通过网络线路将计算机联系在一起, 实现信息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是通过实现制定的网络协议完成的, 目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实现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连通。
1.5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中将信息以比特的形式进行传输, 它是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最小信息单元, 使用过程中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各种比特组合。采用比特形式的信息能够方便的被复制, 其复制的图像和声音不会因为复制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且信号具有较高的传播速率。数字技术能够在电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在传播过程中不受任何信号的干扰,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能够为用户呈现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同时数字信号中采用的压缩编码技术能够提高电视频谱的利用率, 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2 电视技术革新对电视行业的改变
2.1 传播方式的改变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电视行业中的应用, 使得电视行业逐渐发展到了网络和手机电视, 在网络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观看电视节目, 打破了传统电视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卫星技术的应用更是极大的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效率, 使人们能够方便的了解到最新的时讯信息。网络技术在电视行业的应用提高了电视节目播放的效率, 在汶川地震时通过网络将拍摄到的相关视频随时传输到网络中, 其他地方的人们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汶川地震的最新状况。
2.2 传播内容的改变
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电视节目传播的通道, 并且增加了电视节目中的文化内涵。一个电视节目如果缺乏丰富的内容就如缺乏乘客的汽车一样, 失去了电视节目传播的意义。
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电视制作中采用模拟技术的方式, 极大的提高了电视节目中图像和声音的质量, 同时实现了对电视节目的压缩, 提高了节目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效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频道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需要制作更多的电视节目内容。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电视节目内容, 如电视购物、天气、旅游、交通、教学、医疗以及餐饮服务等等, 让人们能够足不出户就了解到社会上的各类信息。以杭州为例, 其数字电视中包含了人们生活中需要的各类信息, 用户如果不知道吃啥可以打开生活点点通, 里面囊括了杭州所有的餐厅, 然后攒好电视上显示的实物进行挑选, 挑选完成后按下确认键餐厅即可将选中的实物送到家。同样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视购物通道选择自己中意的商品, 为了方便人们的选择, 所有商品都采用数字对其进行编号, 用户只需按下商品的编号, 商家就会在24小时内将商品送货道门。上述各种类型的服务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是无法做到的, 但是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革新, 人们通过电视可以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
2.3 传播地点的改变
传统电视节目中受接收方式的限制, 一家人只能坐在电视机前共同收看, 电视机一般放在家里客厅位置。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 网络和手机电视成为电视的一种,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的播出, 不再受电视播放时间的限制, 也不用局限在家中观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们经常错过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错过的电视节目将不会再进行重播, 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新技术下人们可以在公交车、地铁、火车、餐厅、医院等任何地方观看电视节目, 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手机随时观看已经播出的任何电视节目。
2.4 收视习惯的改变
传统电视播放模式下, 人们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收看固定的节目, 如每晚七点人们只能够观看中央台播放的《新闻联播》节目, 所以观看完成后人们经常就节目中播放的内容进行探讨。但是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 人们可以选择的电视频率和节目类型的增加, 在某一个时间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而不是共同观看同一个电视节目。由于兴趣爱好的不同, 使得人们的讨论产生了隔阂, 进而引起人们收视习惯的改变。同时电视节目可以重复播放, 人们可以重复温习电视中感人的画面, 还方便了一些通过电视节目学习语言的人们。
2.5 运营方式的改变
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 2008年六部委提出“三网融合”计划, 即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基础, 加快通信网络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建设, 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三网融合彻底改变了原有电视的运营方式, 实现了电视行业的伟大变革。
3 技术革新带来的电视行业的发展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视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技术革新不但对传统电视行业提出了挑战, 而且转变了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下要想获得竞争的胜利就必须赢得用户的满意,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电视行业亦如此,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传统电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必须加快其发展步伐。
数字电视是电视技术发展的最大产物, 它最大的特点是将电视节目中的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等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广播, 特别是近几年来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合并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数字交互式电视成为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现用户对数字电视音频和视频的控制。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它采用非对称形式, 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对电视节目播放的选择, 其需求信息通过窄带上行通道发送到电视节目播放信息中心, 然后信息中心再将相应的电视节目通过下行通道传送给客户。交互式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电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传输的单向性, 成为未来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交互式电视要求电视制作的各个方面均采用数字化方式, 包括拍摄、修改、传输、发送和接收等, 而且其信号的传输要采用双向传输模式。这种类型的电视彻底改变了用户观看电视的形式, 用户通过跟电视节目之间的互动交流, 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要观看的电视节目。
交互式数字电视跟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建立了用户和电视节目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 即用户可以通过播放终端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进行接收, 接收的内容完全有用户进行掌控。
2) 信号通过双向通道进行传输, 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带宽不同, 用户请求信息通过上行通道传输, 电视节目信息通过下行通道传输。
3) 信息流量不均衡, 交互式电视为用户提供了节目点播功能, 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间内点播相同节目的概率非常大, 同一信息点播比较集中且时间分布不均匀, 故经常发生信息流量突发现象。
4)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同步性, 为了保证电视节目质量, 交互式电视要求节目中的视频、音频和媒体具有较高的同步性, 以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4 电视技术革新带来的电视媒体的发展
1) 空中成像成为电视终端的一种新形势
电视终端是接收电视节目的主要部分, 目前常见的电视终端有电视、计算机和手机, 由此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 电视终端的类型越来越多, 不再只局限在电视机。纵观电视终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形式也向着轻便、舒适的方向发展, 人们对电视图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图像也由2D向着3D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不难预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视终端将会逐渐被空中成像取代。正向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一样, 通过手指的触动就可以在空中呈现完美清晰的画面,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被研制出来, 但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收看节目的习惯, 还节省了购置电视终端所需要的成本。
2) 无线传输成为电视传输的唯一方式
广电总局将在2015年基本上完成对我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改造, 届时模拟电视信号将被取消。目前大部分的电视接收终端都配备了无线接收装置, 实现了对数字信号的无线接收。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信号的传输还采用有线传输方式, 由于线路铺设成本较高, 维修管理不便, 有线传输方式在电视行业中的投资太大, 不适合该行业在未来的发展, 因此无线传输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3) 个性化成为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特点
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节目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可能, 但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个性化定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数字电视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视服务内容都是用户所必须的, 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未来电视节目内容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服务内容, 运营商则根据用户发送的请求将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内容发送到电视接收设备;二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向运营商提出定制服务内容, 直接参与产品的制作。
5 结论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电视技术的发展, 进而推出了电视行业大发展。目前常见电视节目中常用的技术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和手机观看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 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还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享受订餐、购物和医疗服务等, 打破了原有电视功能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 电视行业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空中成像代替原有电视终端设备, 无线传输代替有线传输等,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蔡新军, 邱京山.浅谈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之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J].有线电视技术, 2000 (11) .
[2]孟群.电视数字制作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赵坚勇编著.数字电视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4]徐佳慧.简析中国网络电视现状及优缺点[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1) .
[5]黄卫新.浅谈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2, 22:30.
[6]赵虎.我国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54-56.
[7]蒋晓东, 张子洪.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技术原理与发展趋势.科学之友, 2011 (12) :111-112.
从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中静静摆放着的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起,电视从最初的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将电视的屏幕变大,更将电视和电影的距离缩短了。后电视时代的“大视频”并非指代电视机的物理尺度,而是针对电视内容的极大丰富提出的。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庞大躯壳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有谁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变得手掌那么大小,又有谁会想想到它将人们带入了电子时代,引领并革命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 “地球村”不再是一种理想,网络将人们拉近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
消息交流是通过宽带的方式进行传播,当韩国正在为千兆入户的时候,美国已经在进行万兆入户的“奥巴马计划”了,科技和政策的支持让信息传播更加的畅通无阻,这也为像视频这样耗流量的资源迅猛涌进网络提供必要的支持。智能电视就像是为网路和观众之间又搭建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电视上网也不再是痴人说梦的空谈,电视中安装了系统操作系统,几乎所有的电脑操作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寻到与之相对的应用,难怪有人将电视比作外观加强版的电脑。不可否认将电脑上的操作移植让电视和电脑变得难以区分,但是仔细深入研究你会发现,电视有其完全不同电脑的特点,超强的视听冲击力为人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家庭影院,电视以其显著的“大屏”优势,带给用户震撼力、感染力和沉浸感,使得虚拟体验变为真实。而与此同时,电脑、Xpad、智能手机等都将视频的接收端丰富,并使得用户使用的移动性、私密性更加人性化,基于这些新兴接收端的发展、完善让未来的视频时代也成为了“小屏”时代。
基于后电视时代的“大小视频”的媒介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将节目分类制作和内容精品化是一条不可回避的明智选择。或许我们还没有忘记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带给我们的超强的视听3D享受,就是这样一个用3D营造的潘多拉世界不仅仅让观众走入了3D电影时代,更是让电影的美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正在变得不合时宜,一场基于3D数字技术的美学革命正在嬗变。
传统电视媒体应该采取“双屏”策划,有针对性的分类制作节目,分别适应大小视频的媒体环境,针对大视频,传统电视可以进行节目精品化制作,在舞台、化妆、灯光、音效等视听上做精、做细,让电视的视听魅力发挥到极致,让观众在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中深深地被电视创造的视觉奇观所吸引。而在具体节目上设定上,也将视觉奇观等3D影视的思路融合到节目环节中,让电视的互动性在视频效果的作用可以跨越屏幕的限制。而相对“小视频”而言,其接受端的媒介环境对节目制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小视屏”的移动性、收看环境和时间的不固定性,电视节目更趋向于短视频的制作,节目形态和内容更趋向片段式。“双屏策略”不仅是改变了传统电视的节目形态和内容,更主要的是革新了传统的影视美学观念,以适应不断发展媒介环境。
上海视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世彤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未来的电视是社交电视,而社交电视是一种革命,它将节目生产和播出的供应链打碎和重构”[1]。业界有一句叫做电视的未来是令人悲伤的,但讨论未来的电视却是令人兴奋的。有人认为未来的智能电视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体,这种说法其实仅仅是用目前的技术和眼光去审视智能电视的发展,乔布斯的魅力所在之处就是他那种高瞻远瞩的思考高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构想,才使得手机媒体一下子迈进了交互时代,触屏的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切实感受了智能手机的魅力。智能电视的发展从谷歌“网络电视”就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但这似乎也仅仅停留在机器性能的提升上,人工智能真正进入电视或许应该以电视具有“人类意识”为开端,而这点可以在苹果4S手机的SIRI应用上初见端倪,或许在2013年苹果智能电视的出现能让电视的人工智能发挥极致。
硬件技术的成熟和社交电视的出现,将金字塔式的传统传播渠道变为了蜂巢式的朋友传播,在这同时新兴的传播端口和接受端为社交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传统的、老牌媒体价值将不复存在,关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每个人在种类繁多的社交网络中都有自己的圈子,形成自己的传播框架,就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所说,“新媒体给社交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也在这种关系的架构下运行,社会舆论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2]在这样大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交电视的信息传播也必定受到关系的制约,单纯的信息内容是不能够决定的人们的认同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所属的圈子和关系去选择,如果内容不能被圈子所接纳,再好的内容不能分享和传播,所以未来的社交电视也是选择的电视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谈到传统媒体应该在新的传播生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时说,“传播会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圈子文化,另一个是圈外文化,圈子以内的文化是小众并非传播媒体应该发展的方向,应该致力于搭建圈子之间的文化主流。”传统电视媒体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机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社会性文化,并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把关程序,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平台上迅速汇集社会主流需要,相对于社交网络的内容良莠不齐,这也就为传统电视媒体在后电视时代的异军突起提供保障。而作为电视“三驾马车”的新闻、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将这三者的主流价值作用加以强化,让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对公共议题的主流社会文化的建构,使不同圈子间的共同价值和追求积少成多,成为不可忽视的主流公共价值媒体。
后电视时代踏着智能电视的东风,迅猛地吹遍这个电视行业,不仅仅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也在对电视节目的外部环境,比如电视行业从业人员、节目的营销模式上有了极大的震颤,广告界有句话广泛流传,“我知道广告费有50%浪费,但却不知道是哪50%。”后电视时代的电视营销更趋向于数据的积累。黎瑞刚曾说过,“hulu为什么成功?关键是对于用户数据的积累、分析和开发。”让电视节目可以直接和目标受众对话,商品的营销再也不用为浪费的部分支付费用了。其实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六大电视网络公司参与“独木舟”计划来应对谷歌的网络电视了。被智能化的电视将年轻人重新拉回了电视机面前,但是一人多屏的智能电视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要想重新做的内容为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注释
[1]方世彤.《社交电视时代的新闻》 [J].《中国广播影视》,2011年,四月上半月
[2]宋文娟.《传播嬗变-本刊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J].《青年记者》,2011年,五月下半月
[1]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12页.
[2]喻国明.《“囧时代”:传媒业的角色与使命》 [J].《青年记者》,2009年,第5期
[3]方世彤.《社交电视时代的新闻》 [J].《中国广播影视》,2011年,四月上半月
[4]宋文娟.《传播嬗变-本刊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J].《青年记者》,2011年,五月下半月
【电视业的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民营电视发展现状06-02
浅析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前瞻07-17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05-31
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趋势07-08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06-16
从电视剧中透视中国女权主义发展09-20
好的电视新闻06-19
电视散文的艺术创作06-19
我家的电视500字作文06-13
对电视剧评价的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