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工程建议书(通用8篇)
项目名称:XX河南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承建单位: 建设范围: 投资总额:37573万元 建设期限:3年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承建单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2项目用地状况
该项目位于南极南路以东、瀛洲路以西、XX河以南、红砂路以北,项目范围内XX河东西全长为2850米,龙尾河南北全长约580米,土地总面积约为936亩,其中市农委用地约为34亩,农科院用地约为160亩,浦南小区用地约为66亩,振兴花卉城用地约为600亩,浦南分公司用地约为76亩,具体情况见表1。
3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沿岸征地拆迁的问题已有基本的了解,总规模已有控制。(2)项目前期工作如地形图测量和地质勘察已局部展开并取得
一定的资料。
(3)项目景观建设设计方案已完成。
二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项目背景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港口城市。随着《四川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实施和《连云港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8-2030)》出台,连云港市城市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规划明确提出连云港要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XX河作为我市城区一条重要的自然河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它东通运盐河,西接蔷薇河,是贯穿我市新老城区的主要水系动脉,为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XX河沿岸环境明显呈现脏乱差。沿岸土地利用缺乏规划,过量违章建筑失控建设,店面、住宅紧贴河岸而建,甚至侵蚀河道;大小船只、码头杂乱无章;绿化和交通道路严重匮乏。种种弊端导致整个沿江两岸景观残旧不堪,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极不相符。
为了贯彻落实《四川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步伐,2010年市政府启动了XX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列入2011年市委市政府督察管理重大事项(连政发[2011]1号文件)。根据要求,振兴集团承担了此次XX河南岸(南极南路至瀛洲路)的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工作。项目建设必要性
(1)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需要。
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四川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连云港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连云港要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要旧貌换新颜,改变脏乱差,通过XX河南岸的环境整治和景观绿化带建设,来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将XX河南岸打造成休闲娱乐、健身康体、花卉观光为主高品位新型城市绿地,为国际海滨城市建设做出垂先示范。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更多的市民向往大自然,人们对生态绿地需求正日益增长。XX河南岸的环境景观建设就是为市民打造一条开放城市河滨生态走廊。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游憩休闲需要的空间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环境。这对于促进我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XX河水资源功能,保障河道畅通的需要
XX河是连接我市新老城区的主要水上通道,它环绕我市大部分城区,除担负着城区防洪作用外,还具有水资源的功能。通过XX河南岸河滨绿化工程的实施,XX河将更具有亲水性和可游性、让濒临绝迹的鱼种、鸟类、昆虫又重新回归到自然河道,使XX河的水资源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河道拓宽和河内淤泥清理的综合整治,使
河道畅通,保障其排涝抗洪重要作用。
三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范围内土地,能用于开发建设约有170亩,考虑到绿化带建设,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约为90亩。
1总体设计方案(1)设计定位
因地制宜,在符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将XX河建设成为以休闲娱乐、花卉观光、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兼具海港文化的现代城市休闲廊道,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形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岸生态环境。
(2)设计目标
① 环新城中心营造一处大型城市公共开放空进,为市民提供一处活动休闲场所,造福于民。
② 顺应城市发展战略,提升周边土体价值。打造城市建设发展高地,建设聚集人气的滨水环境。
③ 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一处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④ 营造城市门户概念,打造连云港的城市形象,使XX河成为城市地标性河流。
⑤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网络,将城市生态和滨生态系统有效连接,打造XX河生态走廊,擎领整个城市生态网络。
(3)设计主题:海港形象,多彩玉带(4)功能分区
“多元”玉带之滨:健身、游览、散步休闲,用地13.1公顷。
“开放”海港印象:娱乐、健身、休闲,用地21.3公顷。 “活力”邻里街区:休闲购物、邻里交流,用地8.8公顷。 “缤纷”花卉长廊:花卉认知、采摘、游览、花卉交易,用地48.5公顷。征地拆迁方案(1)拆迁范围
根据规划方案和2010年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第31号文件指示,项目组确定拆迁范围。
①南极南路-通灌南路段:市农科院160亩内设施需全部拆迁。
②通灌南路至郁州南路段:红砂路拓宽30米、XX河拓宽56米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应予以拆迁;浦南分公司的范围内设施应全部拆迁。对振兴花卉园内设施予以保留;此外对浦南小区内不影响交通和景观的质量较好房屋,考虑保留。
③郁州路至瀛洲路段:沿XX河堤的房屋应予以拆迁。(2)拆迁面积及分类
根据上述拆迁范围,本项目拆迁总面积约为18933平方米,包括单位建房10354平方米、居民建房8579平方米和树木2838棵。
①单位建房主要包括六部分,详见表2。
②居民建房主要包括浦南小区沿红砂路及XX河南岸边的居民房屋。
按照连云港市连政发[2004]85号文件《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和连政发[2009]96号文件《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将须拆迁的居民住宅分为三类:具体见表3。
③项目拆迁共涉及范围内树木2838棵。其中振兴集团所属树木500棵,其他单位和个人所属2338棵。
(3)拆迁补偿及安置
本项目对于拆迁房屋将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补偿方式。货币补偿,由振兴集团将拆迁费用总额的40%汇至市拆迁办指定账户;产权调换,由振兴集团提供50%的符合国家质量验收合格标准的安置房,供被拆迁人自行选择。此产权调换将采用同地域置换的形式。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主要分为括:XX河南岸项目开发,河道清淤及驳岸工程建设和红砂路拓建。
(1)XX河南岸项目开发
①南极南路至通灌南路段
该地块考虑两个建设方案,由振兴集团按照规划方案开发,也可由农科院自行开发建设。
②通灌南路至郁州南路段
在浦南分公司公房原址上,修建21000m2的浦南生活广场;按照设计要求在色彩上对浦南小区的外立面进行改造,使其符合XX河整体方案。振兴花卉园的采摘园、科技馆、组培楼,以及智能温室、冷库等花卉生产用房予以保留,建设沿河景观带和水街建筑。
③郁州南路至瀛州南路段
重点建设振兴国际花卉城项目,同时拟在沿郁州路配套建设面积为25000m2的休闲广场,人工湖和560m2的振兴花卉城会所。
(2)河道清淤及驳岸工程建设
对项目范围内的2850m的XX河,580m龙尾河进行河道清淤和河水清污工程,涉及水体面积47600m2,土方142800m3;对驳岸用30㎝厚的毛石进行护坡处理,修葺30o河道坡,护坡1600m2。
(3)红砂路拓宽建设
对红砂路红线30m范围内(通灌南路至瀛洲路)1900m路段进行道路拓宽硬化、绿化带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和亮化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工期为三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2010年完成景观建设设计方案,地形图测量、地质勘察和征地拆迁摸底,并取得一定的资料。
2011年完成河道清淤、沿岸绿化,河道护坡,宿舍拆迁并动工建设水街项目。
2012完成水街建筑工程建设和红砂路拓宽工程,全部完成南岸环境治理。
四 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现有规划方案,项目本次投资总估算:37573万元(含农科院拆迁),主要分为建设费用,征地拆建费用和其他费用三方面。建设费用
项目建设费用主要包括:XX河南岸项目建设;河道情欲和驳岸工程费用及红砂路拓建费用,预计建设总费用约为28362万元,具体见附表
1、附表2。拆迁费用
拆迁分两种方案进行,包括农科院的拆迁费用为7271万元(农科院拆迁费342万元);不包括市农科院的拆迁费用为6869万元 费用及评估。
(1)拆迁价格的估算依据
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适配该区域位置及其环境情况,经专业人员现场勘测,现预算房屋价格约为4000元/m2。另外,按拆迁有关规定,其他相关费用约为500元/m2(包括:安置费、过渡费用、评估费用5‰、拆迁费用3%),所需费用共计为4500元/m2左右。房屋重置价格经估算约为1000元/m2,仓库重置价格为600元/m2。
(2)拆迁成本
根据评估计算,本项目的拆迁费用约为7211万元(农科院拆迁费用为342万元)。主要包括单位建房2804万元、居民住宅3860万元,以及附属拆迁物205万元,详见附表3~附表6。
3其他费用
项目相关财务、设计、管理、会费等方面费用为(约占总费用10%)2500万元。
五 环境影响
1对环境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短暂的污染;施工围堰的设置与拆除、清基等工程将增加河水的泥沙含量。工程整治完工后,沿线人流量会有所增大,对该地区的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为生活垃圾。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城管部门的要求文明施工,合理安排使用振动大的设备,严禁夜间使用,以确保周围群众的工作生活不受影响;对工程完工后的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安排工作人员集中清理,再由环保部门统一运至垃圾处理厂,杜绝旅游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对环境的改善
工程完工后,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为提高水体质量;岸线整治、道路改造及绿化工程的实施,清理拆除了沿岸低矮陈旧建筑和堆场、码头等,河道沿岸环境和景观条件大大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得到提高。该河段将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以及人们休闲、观光的理想
去处。
六 经济评价 概论
经济评价是项目建议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方案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国家计委文件(计投资〈1993〉530号)要求,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由于本项目不发生财务收入,即财务评价中不产生财务效益。故本项目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通过评价来论证该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合理性。
城市环境治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应当从社会角度来衡量其经济效益,进行社会效益评价,将环境治理区域内人民健康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与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等宏观效益结合起来,做为一个“系统体”来评价。即在宏观方面,从国家角度分析投资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社会效益上:
(1)健康效益:由于环境污染降低,使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收入损失的减少,由于环境治理改善,减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疾病治疗费用。
(2)旅游效益:由于周边环境改善,来当地旅游人数增多,经推算由此产生的旅游收益。
(3)道路交通状况改善带来的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道路交通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进而带来的新增效益。
(4)地价升值效益:XX河周边环境经治理后,必定带来当地地价升值,因此就能产生地价增值效益
除上述几方面的效益外,本工程还在改善人民精神面貌,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难以计量的社会效益。
七 结论与建议
XX河南岸综合环境整治项目是一项结合清淤、防洪、道路及环境整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对《连云港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解读和落实,可从根本上改善XX河南岸综合环境,打造我市城区的南部风景线,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塑造我市形象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完全可行的。为确保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作以下建议: 经初步估算,XX河南岸环境整治及红砂路拓建项目的建设费用约为30362万元。拆迁费用7211万元(含农科院拆迁,费用342万元)。总费用约为37573万元。我集团目前承担着连云港国际花卉城、连云港花博公园、振兴物流园以及振兴绿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该项目前期建设投入多,资金压力大,恳请市政府在该项目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扶持。同时计划将新建路以北、红砂路以南、通灌路以东约为360亩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解决XX河南岸资金问题。同时,也希望市政府能够在建设规费的收取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⒉该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市水利局、农委、农科院、供电局等单位的积极配合。望市政府在各单位的分工协调问题上给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整治作了明确规定。其中, 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 开发未利用的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 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但在2000年占补平衡开始实施以来, 真正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落实到位的却少之又少, 由于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对土地整治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造成各地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片面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 致使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不高, 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危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于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基本概括为: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重视局部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施工技术较为落后;规划不够科学合理等几个方面, 尚缺乏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剖析, 笔者主要从项目的专项规划、规划设计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阐述, 试图分析在以上三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期为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撑点。
2 土地整治过程中导致生态破坏的原因
2.1 对土地整治的内涵理解不全面。
《土地管理法》界定土地整治都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和建设目标之一, 以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土地质量, 实现耕地总量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为目的。但目前人们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够清晰, 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片面追求净增耕地数量, 忽略了耕地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
2.2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阶段缺少对可整治地的分类。
伴随着未利用地后备资源的不断减少, 土地整治难度加大, 部分土地整治已涉及生态脆弱地区, 特别是对于西部土地极易沙漠化生态脆弱地区, 未按生态脆弱程度分别制定专项规划来分类整治。项目专项规划未充分考虑生态脆弱的特点, 只体现项目区是否可整治, 未按生态脆弱程度以及整治难易程度对项目区进行分类, 导致所有整治项目规划标准统一、设计标准统一以及验收标准统一。
2.3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中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与评价。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编写指南版本较多, 但多版本的共同点就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章节缺乏具体的工程设计目标。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只要求一些定性的分析, 如预测项目实施后对生态影响、水环境影响、土壤环境影响, 缺少生态效益影响评价的定量指标。
2.4 土地整治工程验收阶段未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程验收通过的必要条件。
现阶段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多将面积、土地平整度以及道路建设的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只要这几方面做的比较好, 项目就能通过验收, 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则可有可无, 导致项目在前期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一切以项目可以通过验收为规划和施工标准。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原因, 我们必须从保护土地生态效益这个根本点出发, 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各个阶段来要求和监督, 寻求土地整治的新途径、新方法。
3.1 应立足于建设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耕地
通过土地整治增加耕地, 其实质上是要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当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并重。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是耕地全面保护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和当前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 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土地整治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 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3]。
3.2 不同的专项规划设定不同的设计标准及验收标准
构建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 研究制定合理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明确可整治项目需要满足的生态脆弱程度评价等级。对列入整治范围内的项目, 除在“一张图”上标注出可整治区的范围之外, 还应对其进行生态脆弱程度评价定级, 若评价结果满足土地整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则需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生态脆弱程度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和验收标准。
3.3 单项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应强调表土剥离、回填以及田坎的合理设计, 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强调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的使用, 以保护项目区生物的多样性;道路工程设计在设定道路规格标准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明确田间路尽量不用砼道路;防护林网工程设计中应考虑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以及防护林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向, 起到改善区域小气候和防风固沙的作用。
3.4 应将生态环境建设应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
参照项目未整治前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整治后生态环境评价等级至少高于整治前2级, 且需满足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既定目标。建立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考核机制, 对验收通过的项目在生产期内进行回访打分, 对于保护力度不够、分值不合格的工程要求重新修整, 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完整性。
摘要:目前研究将土地整治过程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总结为: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施工技术落后, 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等, 本文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出发, 从项目专项规划、规划设计以及竣工验收三个阶段来分析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以上四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竣工验收
参考文献
[1]徐翠兰, 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7) :3837-3839.
[2]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S].
【摘要】本文以绍兴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介绍了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工程背景、总体布置,并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设管理建议,可为其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haoxing Jianhu lake wate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ject, then introduces its project background and overall layou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Comprehensive control;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 工程背景
(1)绍兴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范围以鉴湖为主线,东起偏门大桥,西至壶觞大桥,全长5.35公里,面积768.62公顷,水域面积69.5公顷。整治工程分为河道、景观、建筑、桥梁工程四个部分,河道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整治工程完工后,区域内的重要文化遗产——马臻墓、太守庙、快阁、三山遗址等将完善保护,沿岸将建起鉴湖文化园、陆游故里、钟堰遗韵、快阁览胜、鉴湖诗廊等景观,鉴湖游将成为绍兴市推进全城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
(2)工程总投资9.7亿元,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实施铁路桥至壶觞大桥段,全长3.2公里,综合整治涉及面积85.81公顷,概算总投资2.3亿元,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2011年5月完工。以再现鉴湖秀丽风光,挖掘鉴湖诗歌文化为主线,沿线建成钟堰问禅、快阁揽胜、鉴湖诗廊、画桥秋水、渔耕晚唱等公园景点。
(3)二期工程实施偏门大桥至铁路桥段,全长1.9公里,面积24.6公顷,概算总投资3.5亿元,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3年6月完工。工程将以接续山阴道上画境,重塑鉴湖沿岸诗意,打造“江南文艺复兴示范区”为主题,沿线建设鉴湖文化创意园、马太守庙、传统民居修缮及沿线环境改造等。
(4)三期工程為“陆游故里”,规划区总面积为13.74公顷,规划设计为陆游为主题,打造成一个具有中国南宋乡村生活及士大夫隐居的古典诗意场所,规划打造成为一个集山水风光、商业贸易、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用地。
2. 工程总体布置
2.1工程现状。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现状为:河道两侧大部分岸线为天然土坡,而该河道除了承担该地区的防汛排涝任务外还属于规划中的VI级航道,其本身等级较高,势必来往船只甚多,交通领繁,船行波对河道岸线的冲刷较为严重,加上多年来的风雨侵蚀河道边坡坍塌比较严重,目前该段的河口宽度普遍达20~30m左右,两侧堤防现状高程约4.0m左右,河道坡脚左右两侧山于边坡坍塌而大量淤积,普遍高程在0~1.0m左右,势必影响该规划航道的通航能力。
2.2总体布置方案。
(1)鉴湖沿线河道淤积严重,两岸边坡坍塌,原有部分老墙,河道两侧现有大量住宅小区,应综合考虑布置防洪、景观、绿化工程。
(2)河道走向与平面布置上,考虑水利规划要求,根据现状河道走向及地形,以及尽量减小土方开挖回填的原则进行布置,河道规划口宽30m左右,但考虑到目前该河道两侧为大量房产用地,地区功能定位对河道的景观功能定位提出一定的要求,即该河道的景观文化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河道的底宽和口宽在满足防汛排涝和航运功能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放大,以满足视觉的最低要求,因此河口间距在土地使用和动拆迁允许的条件下放宽之30~60m左右,既满足了规划的河口宽度最低要求,又能结合景观文化建没,满足景观河道的视觉效果,局部桥台或者动拆迁有困难的地方,保持规划最低宽度要求。断面布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现状布置生态断面。
(3)工程范围内结合现状地形布置绿化,宽度在6~100m不等,绿化带内除集中主题景点外,并以人行步道兼作防汛通道串联,宽度不低于3m;可道岸线在支河口处采用10~20m光滑园弧过渡,支河护岸范围至绿化带边沿结束。工程范围内大量房地产开发前置,部分景观绿化已经形成,在河道护岸没计和景观文化设计上揉合考虑已形成的绿化方案,力求沿线景观、景点、绿化风格上协调一致。河口线平面上自然曲折,立面上高地错落,绿化或景观布置与现状地形的结合.增强了河道两岸景观的自然气息,力争在最大限度内贯彻目前要求的“环境水利”的方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创造一个真正的清新自然的人性化环境,并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3.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建议
3.1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宣传工作,确保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施工现场要组织施工人员在休息的时间进行管理体系的条令条例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管理意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和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另外要明确各部门、各工种和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工作事项和工作范围,促进水利施工的有序进行。还要未雨绸缪,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考虑出一些解决的措施留待以后实施,确保工程的质量。
3.2落实责任。
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以对自己、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落实工程建设。落实和明确单位领导和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负责人、设计技术员、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严格划分责任制,按照规范要求一旦出现问题,终身追究责任制,使工程负责人员想逃避责任都无法逃避。
3.3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其费用是整个工程中开支较大的一个方面,所以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環节。在一个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很关键,不能因为价钱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也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大量的浪费,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对施工所需的材料用度做了初步的计算,在采买时可以适量的增加一点采购量,以防施工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不够用。另外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也要注意材料的保存,尽量不拆包装,减少丢失或损失的几率,也可以避免受潮而影响质量。
3.4加强技术管理。
水环境整治工程的施工范围比较广,在工程建筑、水利设计、电力设计、园林绿化设计等方面都有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的人才配合才能进行,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相关的人员一定要对工程的图文资料熟悉,掌握工程的要领才可以施工。另外各领域的工作人员要配合好工程的衔接,前后的施工顺序要实现协商好,以免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程的周期时间。相关的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将工作日志写好,对于技术档案、材料验收、技术审核、技术交底和图文资料等等保存好,待工程完工后一并交给相关部门留底。
3.5提高技术培训。
水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只有技术人员自身素质提高了,工程质量才能确保提高。所以要加强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也要对进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工程。
3.6提高安全管理。
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是以水为基础进行的建设,在水中、水边的施工危险度大,事故频发,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的管理工作。在进入场地后一定要戴安全帽,穿安全工作服,穿防火鞋等等个人安全防护,并且要在电梯井口、安全通道、脚手架以及运输车出入口设立警示牌或安全提示,放在醒目的位置,自己要清晰且光线充足。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巡检,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4. 结语
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自身的质量,同时也是关系到工程效果的实现与对周边环境的改善,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能够让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更好地实现人们期望的城镇防洪的功能价值,且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还能满足人们对景观及文化方面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党亚萍. 凤县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雷一东,唐先华. 城市景观建设与管理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3:39~43.
倡议书
广大社区居民:
近来,有个别人员在房前违章私自乱搭乱建小房存放木柴等物品,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的环境,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营造整洁清新、优美舒适、积极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居民素质,树立社区良好的形象,为此,我们倡议:
一、保持社区环境整洁。杜绝乱搭乱建,社区内乱搭乱建的房屋要及时拆除。
二、保持楼前楼后清洁整齐。广大居民要自觉搞好环境卫生、无乱堆乱放,做到干净、整洁。
居民朋友们,乱搭乱建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而且会致使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同时也是违法行为,我们要自律,不私自侵占公共用地乱搭乱建,乱搭乱建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呼吁大家自觉抵制,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去破坏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小小社区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广大社区居民是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社区环境的维护和保持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大家要以构建文明和谐家园为已任,通过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营造一个环境更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保护小区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大家坚决抵制乱搭乱建。
从自身做起,自觉做一名参与者。希望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坏树木绿地和绿化设施,不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及其他公共场所乱停乱放车辆,不违法行车;所有沿街商户做到依规经营,诚信服务,不乱摆乱占、不乱搭乱建;积极参与到清垃圾、清杂物、清坑塘、清沟渠的工作中,有效治理村庄、沟边、渠边、河边的“脏、乱、差”现象,对乡村道路、房前屋后定期清理打扫;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对农具、柴草等进行分类堆放,保持庭院整洁;自觉做到文明施工,干净运输,不带泥上路、不抛撒滴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身边人,影响更多人。
从示范做起,主动做一名宣传者。希望每一个村、每一个单位、每一名中小学生、每一位群众都能成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员,把文明卫生习惯、环保理念和公德观念传播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努力营造讲秩序、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从现在做起,积极做一名监督者。希望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对影响城乡文明形象的不良行为加以监督和进行劝阻,主动参与“牛皮癣”小广告的清理、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劝导等,要坚决制止把生活垃圾、病死禽畜等污染源丢入国道、省道、县道、乡村公路等两侧壕沟及公共水域,制止露天堆放粪便、排放污水的行为,保持城乡环境整洁、有序。发现不文明现象,大家可以举报,举报电话0537-6556093.通过相互监督,做到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爱家园,形成整治城乡环境的整体合力。
从守法做起,争取做一名维护者。希望全镇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严格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文明行为规范,不违法违章,自觉维护城乡环境卫生。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种类、数量也持续增多,大部分未经处理及垃圾分类,就随意丢弃、倾倒,成为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及细菌、疾病的传染源,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年*月起,镇农村垃圾清运由县执法局统一招标的第三方公司承包,但该公司对我镇农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垃圾堆放过多、异味重,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二)农村环境整治设施、人员配套不齐全。
农村住房大多着力于主体工程建设,而对道路、绿化、排污、卫生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部分村级卫生队伍不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甚至部分村建立的公共卫生设施也因打扫不及时、管理不当、资金缺乏等造成设施设备经久失修,长期未纳入使用。(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目前我镇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率约占总户数*.*%,建成无害化厕所约占总户数*.*%,宝塘村*户和五丰村*户“厕所革命”正在推进,大部分村民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排水沟流到田里,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造成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地下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少村民对环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卫知识指导,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宣传教育未能全面进村入户,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导致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二)环境监管力量不足。
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设立相关负责人,但因农村具有范围广、地势多样、人员分散等特点,宣传教育及监控管理等难以全面普及和随时管控。(三)环境整治投入不够。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级卫生队伍、环卫人员等需加强,在加上缺乏有效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导致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三、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卫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强乡村环卫队伍建设,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建议县执法局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管理,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更好地服务。(三)加强农业生产指导,抓好项目资源整合。
积极向村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解决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农药等化学物质使用过多等问题,有效减轻水源污染及土地污染。同时,将农村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文明村镇建设、“厕所革命”、村卫生室建设等有机结合,抓好环境整治试点示范,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海报、广播、宣传单、微信微博等,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因此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保障全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点。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 李克强提出了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 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 环保部下达《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十点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0】34号)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对实施治理的村镇采取“以奖促治”政策, 以激励和促进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 不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自2010正式启动以来, 全国已经有近半的省份进行了整治,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同样被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现就以编制过程中的实际经验, 讨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便于今后更好的稳步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给后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人员以参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以村庄为单位。实施内容是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就以上几方面, 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分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
2 研究区域概况
眉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 地处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 秦岭主峰太白山处于境内, 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 地形地貌由南到北依次为秦岭深山区、黄土台塬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境内形成了东西沟塬相间、坡面南高北低的自然地貌, 素有“七河九塬一面坡, 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县土地总面积863km2, 辖8镇, 123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32.2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35万人。
眉县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2.36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为1.18亿m3, 水资源总量为3.54亿m3, 全县平均径流深283.7mm, 平均径流总量2.448亿m3, 按多年平均值计算,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9.7m3, 占全国人均值的37.64%, 占全省人均值的64.3%, 属于贫水区域。
3 项目规划时限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整县推进, 涉及全县8镇的123个行政村。项目实施规划为2012~2014年。为确保项目逐年, 有计划的推进连片整治工作。规划2012年实施4个镇24个行政村, 农户数12364户, 145组, 共计47846人。2013年实施7个镇48个行政村, 农户数27507户, 355组, 共计106645人。2014年实施7个镇51个行政村, 农户数28846户, 382组, 共计108925人。
4 眉县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眉县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 特别是通过农村“六小工程” (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 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村容镇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处理处置设施运转费用高昂, 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村居民缺乏广泛的参与热情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 致使眉县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4.1 生活垃圾方面
根据计算, 眉县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7.6万t。调查显示, 眉县还有30%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是任意堆放的, 即使是收集堆放的部分, 60%以上也以简易填埋为主, 距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还有较大差距。
4.2 生活污水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和灰水两部分。灰水主要为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 黑水主要为冲厕排水。经计算可知: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240万t, 其中BOD年排放量约为144t、COD约为288t。目前, 眉县除了首善镇的葫芦峪村正开展农村生活废水 (灰水) 的人工湿地处理试点外, 其余村庄均无相应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旧村改造中虽然建设了简易污水管网, 但未实行雨污分流,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村中的集水坑渗入地下, 或流到街道上, 或直接排入村中的沟渠后进入水体。尤其是各镇周边各村的污水排放量大, 成分复杂, 污染物浓度高, 给眉县周边流域水体水环境、地下水、土壤及周围环境均带来严重影响。
4.3 饮水水源地保护方面
8个示范镇区中除了汤峪镇的楼观塬村和营头镇的街道村部分村组的饮用水水源为地表水外, 其余示范镇的饮用水水源均为地下水 (深井水) , 井深均在100~200m之间。眉县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307处, 其中采用地下水源共有257处、地表水源共有50处。目前已有92处划定了保护区范围, 并实施了水源地保护措施, 还有215处未划定保护区范围, 尚未设置标志牌和界桩等警示标志及隔离保护措施。个别地表水水源地上游存在小尾矿库遗留矿渣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一些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内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杂物任意堆放, 存在潜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问题。
4.4 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
眉县涉及的养殖小区共计19个, 其中养牛小区9个, 养猪小区6个, 养鸡小区4个。经计算, 年排放污水量约2.5万t, CODCr、氨氮和总磷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41.5t、 37.3t和28.1t, 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产生量见表1。
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粪便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污水任意堆放和排放, 对大气、水体、土壤、动物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 示范工作内容及实施计划
5.1 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一直是解决农村环境的热点方面, 研究一种高效、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的污水处理设施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方向。根据相关规程及规范[1,2,3,4,5,6,7], 结合眉县的实际考察情况, 考虑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然排放、回收利用、蒸发与下渗的损失较大, 其排放量占总用水量按70%考虑, 农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25L/d·人, 镇区周边村人均平均日排水量定额为35L/d·人。由于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渭河水体, 其排放标准执行《黄河流域 (陕西段)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61/224-2011) 一级标准;研究过程中随即抽取首善镇第五村、段家庄村、横渠镇街北村、豆家堡村水样进行检测, 检测水质结果见表2。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宜采用无动力和微动力的自然生态净化处理工艺, 其中村庄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水冲式厕所不太普及, 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连片村庄, 宜采用无动力的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污水分散处理技术;镇区及周边农村村庄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卫生条件好 (水冲式厕所普及率高) 、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的连片村庄, 宜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和氧化塘等集中处理技术。根据眉县实际情况,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最终确定眉县适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处理法,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1。
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集中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分散式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等。污水净化处理设施以自然生态处理法为主, 即人工湿地法和氧化塘法等。经计算分析, 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需共建设89处, 其中集中式处理设施为14套, 分散式处理设施为75套, 污水主干管总长度57.68km。其工程量和总投资见表3。
生活污水净化处理采用人工湿地和氧化塘自然生态处理法, 处理单方水量运行费用为0.08元/t, 每天处理水量为9970t/d, 全县年运行费用仅需要29万元。
5.2 乡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
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生活垃圾应实现分类收集, 并且分类收集应与处理方式相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宜采用有机垃圾 (农业果蔬、厨余等) 和剩余以无机垃圾为主的简单分类的方式收集。有机垃圾进入户用沼气池或堆肥利用, 无机垃圾结合当地废弃物收购系统, 对其中可回收利用垃圾 (纸类、金属、玻璃、塑料等) 进行回收利用, 有害、危险废弃物运至指定危废机构进行统一处理, 其余不可利用无机垃圾填埋或进入周边镇垃圾处理系统。眉县垃圾处理模式见图2。
根据计算研究, 眉县农村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75kg计算, 人口增长率为3.14‰, 到2015年, 预测全县日垃圾量为125.35t。经过技术经济比选, 确定眉县每10户配置2个垃圾收集桶 (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红、绿二种颜色分别代表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 ;每50户配置1辆保洁车 (三轮手推车) 和1名保洁员;1个行政村配置1辆机动三轮车、1个垃圾分类收集房、1个有机垃圾堆肥房和1个3~5亩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眉县大部分连片村属于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的村庄, 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 在垃圾填埋处理的同时, 建议建设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场。
眉县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由收集与清运项目、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构成, 项目总投资3352万元, 其工程量和投资汇总见表4所示。
5.3 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应按照“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 防止二次污染”要求, 推广生物发酵床、干湿分离堆肥及厌氧发酵、“畜沼菜”、“畜沼果”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用技术。
畜禽养殖治理的基本工艺流程是: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 (或厌氧反应器) → (生化池) →氧化塘→人工湿地→农田灌溉或达标排放。
根据对国内同类地区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的类比调查, 各种畜禽粪、尿及污水的产生系数详见表5和6, 眉县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7。
根据现场调研, 眉县全县畜禽养殖户234个, 其中80%无处理设施, 需要建设10m3沼气池188座。畜禽养殖小区和散养密集区分布20处, 需要处理池容积为3600 m3, 建造干粪堆池57个, 设置固液分离机 (脱水装置) 57个。建设集中处理设施20处。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8。
5.4 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根据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调查结果分析得出, 眉县农村饮用水需要开展8个镇110个村组215处的水源地保护工作。水源地保护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 划定保护区范围, 建立界桩、围栏和标志牌, 并对周围植树绿化, 进行源头保护。
地下水大口井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为中心, 半径为30m (最小15m) 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砖墙围井或铁丝网封闭并设置警示牌, 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开垦荒地, 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地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结合水源地实际情况设定保护区为以取水点向上游延伸50~100m, 向下游延伸30~50m的范围保护区边界实施铁丝网封闭 (泉水也可采取砖墙围泉) 并设置警示牌, 标明为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开垦荒地, 防止破坏水源储存条件。围绕边界平均设立警示牌4个。
同时对保护区实行生态恢复治理, 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 涵养水源, 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 保证水源水质合格、水量稳定。定期进行水量水质监测, 观察水环境变化, 掌握水环境变化规律, 确保供水安全、正常。
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主要采取大口井砖墙围井、泉水采取砖墙围泉、河道取水口采取铁丝网保护等措施, 建立围栏和标志牌[8]。其工程量和投资分部及总投资汇总见表9。
6 结语
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包括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镇与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四大方面, 总投资费用:8510.3万元。项目实施后水源地保护率达到100%, 水源地常规水质考核指标达标率达到100%,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达到70%, 受益人口26.5万人, 收益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不低于95%。可以说从根本上提高了眉县农村环境面貌, 对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居民对于环境的意识还应该不断提高, 加强宣传, 并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议根据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 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 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环保协调、融合的政策及相关规定, 明确农村环境保护有关要求, 同时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巡察制度, 保证农村环境的改善长期有效。对于眉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研究及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今后会不断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更高效的节能处理设施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摘要:指出了农村环境污染是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 自国家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以来, 各地都加强了农村环境的治理。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例,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讨论了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在编制规划中将遇到的问题, 并给出了建议, 为今后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整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饮用水源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CJJ123-2008镇 (乡) 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124-2008镇 (乡) 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20号,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574-20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10.
近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网友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市民怀疑企业污水深层排放影响地下水安全等事件,把水环境污染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水环境整治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
在这个关键时刻,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正式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
“出台《计划》,目的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使全省地表水质达到环境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水生态系统逐步修复,重现江河湖库秀美的自然风貌,构建经济繁荣、水体清澈、生态平衡、人水和谐新格局,为全省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指出,虽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广东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局部区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全省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10年广东全省仍有22.2%的省控断面水质达不到功能目标要求,其中6.8%水质劣于Ⅴ类,属重度污染;4.1%的水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2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面对现状,《计划》将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基准年定为2010年,并分别对2013、2015、2020年提出了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目标要求。
一年新进展,广州珠江河段实现稳定达标,石马河、淡水河、佛山水道等重点河段水质实现2013年阶段控制目标等。
三年新突破,至2015年底,广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水质显著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珠江三角洲已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水体消除劣V类,淡水河、石马河、佛山水道等重点河段水质基本达到Ⅳ类,广州珠江河段在举办“亲水节”期间水质达到Ⅲ类等。
八年水更清。至2020年底,广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达到环境功能要求,90%以上的省控断面水质按环境功能达标,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0%以上,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全省已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的水体基本消除劣Ⅴ类,佛山至广州跨界水体达标交接,广州珠江河段丰水期水质达到Ⅲ类等。
重污染流域治理推行“河长制”
《计划》指出,广东将实施分区控制,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强化环境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新一轮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并对珠江广州河段、佛山水道、西南涌、水口水道、花地涌、深圳河、淡水河、石马河、前山河、茅洲河、独水河、大燕河、练江、枫江、小东江等重污染流域的治理实行“河长”责任制。即:按照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要求,由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本地区内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此外,广东还将制定“河长”考核奖惩办法,将重污染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一年考核不合格的“河长”进行约谈;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通报批评;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两年内不得提拔。对一年考核优秀的“河长”通报表扬,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并报组织部门作为提拔参考。
投资将达1187亿
为保证《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广东计划投资约1187亿元,实施联合治水、饮水安全、水源保护、设施提效、亲水景观、数字监管、全民爱水等七大类工程项目。其中,计划投资403.85亿元用于新建、扩建骨干污水厂处理厂,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对水质超标控制单元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实施提标改造,不断提升治污设施的污染减排效果。
同时,为推动各地积极落实《计划》的各项目标和要求,广东将把《计划》中的主要目标、指标、任务和重点工程纳入各地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中,实行每年考核、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制度。严格执行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对本计划执行不得力、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责任人严格按规定予以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一律先免职后查处。
【环境整治工程建议书】推荐阅读:
道路环境整治改造工程06-13
20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07-11
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倡议书07-12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10-27
村庄环境整治06-08
环境整治考核办法07-08
农村环境整治总结09-29
环境整治进小区10-25
环境整治汇报 文档12-07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