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精选11篇)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1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显然,探究的源头在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们努力去克服,而且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它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图式,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记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想到,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和契机,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一、引入新课时,情境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事先准备了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很容易猜出结果;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拿出来的却不时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紧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水到渠成,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在知识探究中,设置问题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通过有步骤分层次地设置一系列的阶梯型问题,激发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渐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设计两组数让学生算一算能否被2整除。120、172、294、386、428、和121、173、295、387、419。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观察、思考。(1)为什么前面一组数都能被称2整除,而后面一组数不能呢?(2)两组数不同在哪里?(3)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决定这个数的哪一位呢?通过这一连串的设疑,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接着,我再用摆一摆的方法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先让学生用卡片1、2、3摆几个三位数,看一看有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4、1、5让学生摆。在学生操作摆弄后,产生(1)为什么前三个数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后三个数不能呢?(2)前三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探索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在知识应用中,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候应当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们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因此教师在知识应用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8、7、6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经审题发现求最大的圆柱体积就意味着考虑应全面,要用数学眼光审视圆柱的高及底面直径,才符合题意。通过学生思考,合理判断,探索到正确的知识。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例如,李老师家准备在长4.8米,宽2.1米的阳台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想使地砖无剩余,地砖的边长可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2

一、在新旧知识的关联处设计问题

数学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 各章节的知识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正是这个关联将整个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讲授新课时, 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 而是要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寻找与新知相关联的旧知, 通过分析比较、扩展延伸等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以旧知为基础顺利地学到新知, 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 这样更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学习椭圆的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学生所学过的圆的相关内容来设计问题: (1) 将一段绳子的两端固定纸张的同一点, 套上铅笔拉紧绳子进行移动, 所形成的轨迹是什么? (2) 将一段绳子固定在纸张的两点上, 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绳子的长度, 套上铅笔拉紧绳子进行移动, 所形成的轨迹是什么?通过这样两个问题, 由圆延伸到椭圆, 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上面两个问题中铅笔移动时所满足的几何条件, 并分析圆与椭圆满足的几何条件的区别与联系。这几个问题由学生所熟悉的圆的相关知识来引入, 层层推进, 使学生对椭圆的概念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动机与欲望, 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不断完善, 总结出椭圆的定义。

二、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计问题

数学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果某个知识点出现断层, 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这一章节甚至是更多内容的学习与掌握。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 在每一章每一节中占有主要地位, 是学生理解的关键所在。而难点是主观存在的, 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这些重难点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运用。这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运用教学机智与教学技巧在这些重难点处设计精巧的问题, 以此来化解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与记忆。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深入了解各章节的知识点, 学会用全面联系的观点来处理这些知识点, 同时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 抓住教学切入点, 以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展开积极而主动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中不断地分析, 从而推导出概念, 总结出规律, 达到对知识的本质认识, 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三、在学生思维受阻处设计问题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性活动, 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探索、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受到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的限制, 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思维受阻而无法顺利地开展探究性活动。此时, 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要如何, 而是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与指导, 让学生自己知道怎么办。此时,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 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如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的求解, 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切入点, 让学生掌握这一类题型的解法呢?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 学生往往是这道题会了, 而再次遇到此类题时仍然束手无策, 学生并没有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此时, 我们可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平面图形中如何求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以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思维, 使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指导性, 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通过这类问题的巧妙设问, 让学生真正达到了触类旁通, 可以真正地活学活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探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内驱力,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提升技能, 训练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

院校联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网络远程培训、送教下乡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 可以满足县域中小学发展需求, 适应城乡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教师培训满足需要

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更有效 篇3

一、情、境相融,相得益彰

情境情境,情为核,境为壳,无核之壳内空,无壳之核外“露”。尤其要警惕“无核之壳”现象。“情境”,从本质上简单地说,无非是一个“情”字。情境是带有浓厚情绪色彩、情愫内涵、情感体验、情致倾向、情操取向的“经过优选或者人为创设”的教学环境;没有“情”,就没有情境,没有情境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创设的“情境”恰恰缺少“情”,即便是优美风光的展示或呈现,但与文本精神、师生情感等油水分离,好像走过场,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我曾经听一个老师教授《三峡》,看得出,那位老师是精心准备的。一上课,播放了的一段长达5分钟的关于三峡的纪录片,要求学生谈观看之后的感受。《三峡》作为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透过精美的语言,充分发挥想象,从而感受祖国的山川之美。教者看似创设了情境,但实际上只有“境”,而无“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剥夺了学生品析赏读语言文字的权利。

一位老师教授尧山壁《陶醉壶口》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感悟“民族之魂”的时候,激情地朗诵了这样一段话:是啊,黄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震撼,为之倾倒,为之讴歌;博大精深的黄河啊,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概,那“千年磨一针”的坚韧,就是我们的“民族魂”!激情感染了学生,他们沉浸其中,不约而同地读出了最后一句话:啊!壶口,我陶醉了。“境”的创设,激发出了学生全部的激情,再一次将课堂推向高潮。

二、情境简约,天高云淡

特级教师冯卫东曾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情境是媒介、手段或津梁,而不是目的,也因而,情境设计要反对铺张,倡导节约,能简则简。”这里所说的“简”,不是简单,而是简约。马克思说过:“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目前,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泛情境”的趋势或情形,一节课短短45分钟,每一分钟都属于学生,每一分钟都应该是为学生高效学习服务的。

曾经听一位老师上蒲松龄的《狼》,这篇文章中难懂的字词较多,学生阅读有不少障碍。可这位老师只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解决字音、字义,留了20分钟给学生表演,并且还把稻草搬进了课堂。结果,整个后半节课,教室乱成一团,甚至还稻草满天飞。我不能否认,这位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他想通过表演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可我们反思一下,这节课留给学生的除了表面的热闹还有什么?这样的课,语文味在哪里?这样的所谓的情境表演到底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多大作用?20分钟宝贵教学时间做了一件阻碍学生学习的事情,这样的课需要认真反思。

课堂教学要简约,情境的创设要斟酌再斟酌,裁剪到不能再“简”,只有这样,情境才能“天高云淡”,学生学习才谈得上“高效”。

三、情、理相谐,境由心生

情境教学理应情理交融、情理相谐。情是内蕴着一定理的情,理是渗透着一定情的理。这个“理”既是理性——儿童的理性、人生的理性,也是“文本的理性”,即隐含在文本内部的表达理性或者说逻辑条理。

特级教师胡健执教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同学给一幅图片拟个小标题,学生拟了这样一些标题:“亲情的抉择”、“背上的世界”、“爱的纽带”等等,学生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第一个主题词:亲情。胡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他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蕴藏在“情”背后的“理”。一幅幅图片,胡老师感人至深的朗读,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领悟到了文章更深层次的东西:中年人的责任,甚至还有学生说到,每个人不仅对自己的家庭该负起责任,对整个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境”之于“情”,是铺垫,“理”之于“情”,是升华。“境”产生了“情”,“情”又生发出新的“境”,学生在不断地自我生成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冯卫东老师说:“情境教育思想——或者说为学术界所认可的‘李吉林主张’是一座教育思想的巍峨大厦,是一片片流动的、亮丽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精神风景,是汩汩而流、渐远渐宽、永无止境的教育财富之河。”我们作为情境教学的实践者,应该努力汲取这条博大“河流”的精髓,勤思考,创设本味情境、恰当情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226561)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4

厦门市湖滨中学 郑银叶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有声有色的学习情境已经是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情境与目标分离的现象。分析问题所在探讨有效的学习情境如何创设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习情境,类型,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的普遍使用,大部分的城市中学的课堂已经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于是,在语文课阅读课公开课教学研讨中,大部分的教学设计会使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作为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音频视频确实让课堂有声有色起来,但这些设计是否是必要的、有效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会不会影响课堂主要学习目标的达成,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笔者所在的地区四个语文学科公开课课例(《伶官传序》、《出师表》、《雪》、《再别康桥》)很典型,它基本上可以代表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最普遍做法,本文想借这些课例来分析学习情境创设的问题。

一、学习情境创设五种类型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下水作文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比如课例里的《雪》,采用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是这个类型。

3、从作家生平材料入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是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表现,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所以要通过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比如《雪》的鲁迅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引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5、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雪》中“雪”的图片,《再别康桥》里精美的的康桥的图片。

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伶官传序》这个课例。学习情境创设的效果评估要紧扣教学目的,所以我们的分析都以教学设计里表述的学习目标为评价依据。

这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

知识与技能 ①文言积累,重点字词句点拨。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名言警句的思想感情。③评析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迁移训练。过程与方法 :初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意;再读文本,研讨作者写作思路,文章篇章结构的特点;三读文本,延伸拓展,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文本,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领悟作者创作动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情境的设计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我们可以从六点来分析: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学习情境的设臵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古圣人及其思想风貌有帮助,但这个学习内容实际上在初中的《醉翁亭记》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是复习而已。本课的学习情境对领悟创作动机,体会本课的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改造。不应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共情。第四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这一点上,有对旧知识的复习,没有对新知识的有效拓展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能力水平。第五点,是否尽量采用真实的情境方面,本课例是满分。第六点,时间、时机是否恰当。理想的的学习情境蕴含学习主题,学习活动。悬疑性和活动性蕴含其中。很可惜,这个可以后面的学习主题与情境无关。

第二课课例,鲁迅先生的《雪》。课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采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音乐——彭丽媛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引入就来渲染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雪产生美好的情感。教师的课堂学习目标是: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分析这些目标和情境可能有关的是前三点。但文章内容和情感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相距太大,而且教学内容里没有两者 的对比,因此对三个目标都没有帮助。这样的设计尽管有很多喜欢音乐的人一进课堂非常愉悦,表扬图片精美,但这样的情境有效性不高。

第三个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

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

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品析语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四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剑桥的美丽的图片。学习目标是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剑桥的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很多常见的阅读课的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案,有待改进!

三、方法与对策

鉴于常见的设计误区,情境与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的活动相关严重不足的教训,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四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这四种方法得益于孙绍振教授的微观文本分析理论——还原法、比较法,还有多年以前上海特级教师彭仕强老师的启发。

(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

在文学鉴赏领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早已是评论界的共识。传统教学理论以传授知识为核心,教师的思维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把教学参考用书上文学鉴赏的观点用各种办法让学生理解进而接受,实际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传统教学参考书上的意见还经常是落后于时代的不代表学术界较高水平的鉴赏,让学生记忆这样的内容徒增学生的记忆负担。好在新课程的教师参考用书已经改变做法,一般同一篇选文他会选择几种不同的观点提供给老师作参考。培养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信息、接触不同立场、不同的观念,让学习者自己判断、选择,在判断选择中培养他的判断选择能力。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我称之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供多面性,逼迫学生找立场。比如在执教苏东坡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我把本课的学习情境设计成一个问题情境:《念奴娇 •赤壁怀

古》一词的情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同时提供给学生古诗词评析的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赏析文章和教参上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千古名篇尚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同时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学习,协作交流,发表意见,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自相矛盾为哪般——追踪历史,呈现变化,引导学生究根底。

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人说话,大到两国外交发言,前后措辞不一致是常见的现象,探究这种变化,往往能有独到的发现。文学作品版本不同,表述的文字不同的现象甚至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说。文学鉴赏课运用这种创设情境法往往有好效果。比如2006年11月第2版2011年4月印刷的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部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入了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其中有一个字做了修改。“乾坤日夜浮”其中的“夜”由第一版的“月”改成了“夜”。那么到底那个字用得好呢?为什么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要做这个更动?这个问题的后面就是诗歌的意境的揣摩,鉴赏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品味诗歌,和出版社的专家商榷这个版本的用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类的学习情境的设臵语文课阅读教学可以大有作为,因为作家的修改稿、不同版本、不同译家的翻译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学习情境设计的资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揭开情感面纱回归理性,引导学生析文本。

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不是它们如何客观精准的反应了客观现实,而是它们体现了作家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给予读者千姿百态的审美体验。文学的奥秘价值往往就蕴含在这种个性化里。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被作家的高超技巧直接俘虏,陷入一种感觉得到说不出来的困境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只有更深 的理解文学形象构成的秘密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也是培养提升学生鉴赏力的必经之路。

所以,揭开作品的情感面纱,发现它与理性逻辑的差异,设臵学习情境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鉴赏作品。

这个方法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教学。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开头就讲,作者最喜欢故都的清、静、悲凉。喜欢清、静可以理解,喜欢悲凉就是一个有违理性的表达,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受。愿意将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更是一种非理性的爱恋,把这个非理性设计为学习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也是这样的。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

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从这个非理性入手就可以深入林语堂的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比如《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悄悄的我走了”,还可理解,“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可能吗?这是符合现实的吗?如果这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深入了文本的核心。

(四)纸做的花儿不结果——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高投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有特别的学习意义。人本主义的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个人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针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在上面的三种学习情境的设计中最好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环境的实际设计出 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与任教课程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上例中的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和教材编写者互动就是一个结合巧妙的例子。在戴望舒的《雨巷》的学习中,笔者也设计过这样的学习情境:假设你是央视一个MTV的导演,你要给《雨巷》的诗歌朗诵配上一个合乎诗歌意境的画面,你需要选择一个女主角,请你根据诗歌的意境,描述她的气质类型,写一份招聘的广告。同时写出一份造型设计说明,给片中女主角做形象设计。这个学习情境紧扣文本,只有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蕴才能做出恰当的活动设计说明。活动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也实现了。

以上四种情境创设方式是笔者多年听课、上课、学习的个人总结。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教学目的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并不是只有在新课程实验中才运用的。只是可能没有新课程的理论自觉罢了。当然,学习情境的设计一定还有很多种巧妙的设计思路,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有限的思考罢了。

参考文献:

【1】百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何克抗编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6】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8】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5

——谈教学过程中的体验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现代结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 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组织良好教学场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助产士”。他的任务是按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眼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个体,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培养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又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那么我市如何引导学生自立学习的呢?

一、营造爱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就课堂教学而言,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精神焕发、情绪饱满,从言语动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满着对学生的信任,对数学学习的激情,教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神态,充满激情的话语,对学生探索数学的热情鼓励,都将感染学生引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时,我就用手抚摸着他们的小脑袋微笑的暗示方法,它们反应是积极的。当学生探索困难时,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学生又会重振精神,一次次让我体会到情感的魔力。

教师应重视平时与学生心灵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学生敢问敢说敢争论。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当学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就微笑的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能行。”“谁来帮帮他”这些语句达到在愉快的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获得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实际,因地制宜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悬念巧妙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从而激发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引起学生的惊奇,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拿着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刀刚进教室,学生的目光一下子都吸引过来,同时还小声议论:老师拿萝卜和刀干什么?在学生求知欲非常强烈的情况下,开始了面、棱、顶点的教学,这样的导入新颖、巧妙,加深并强化学生对面、棱、顶点的认识,从而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利用正方体、长方体学具进入自学状态,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巧设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我们的受教育者学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不尽相同,而教材中封闭式练习题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肯定不会适应所有学生,这样必然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种情况我经常把教材中的原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以改编。例如:人教版第九册《三角形面积计算》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着条线段减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教学时,我把问题删去,让学生根据条件比比谁解答出的问题多。这样一来,马上有人举手争抢着发言,就连平时反应慢的后进生也纷纷举手,我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想法,有易到难,学生解答出不少问题。(1)正方形面积和周长:4×4=16(平方厘米)4×4=16(厘米)。(2)正方形边长一半:4÷2=2(厘米)。(3)三角形面积:2×2÷2=2(平方厘米)。(4)阴影部分面积:16-2=14(平方厘米)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按同样方法再剪去另一个三角形,剩下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面积与原正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全面兼顾,既让程度差的学生增强自信心,又使聪明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看见孩子们争先恐后,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的神态,我深感轻松愉快、激动。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展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成功是发展之母”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成功。

1、在操作实验中感受成功。

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帮助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把客观的“要我说”内化为“我要说”,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使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过圆柱、圆锥体积后,我拿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问学生:“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样求呢?”学生们都愣住了。随即我把石块放入装有水的圆柱杯中,让学生观察,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明白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要想求石块的体积只要求出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亲自实验,只见学生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争论,所有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先求出原来水的体积,再求出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最后再相减。有的则计算出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再用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就求出来石块的体积。通过比较得出后种方法较简单,整个教学都是在学生做、学生学、学生教学生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积极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而且锻炼了思维、口才、策化等能力,形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在发现过程中更能体现团队的精神。

2、通过推理想象,体验成功。

想象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学研究中的发现法,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心和乐于表现的性格,围绕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结尾出示用布盖着三个形体,学生只能看见每个形体的一个面,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学生情绪马上高涨,在好奇心驱动下自觉地向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经过对比、评判,学生不知不觉巩固了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6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创设带有探索性因素的问题情境能够开启儿童求知的心扉.燃起儿童对体育活动的热情,让体育活动绽放智慧。因此,有经验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这样好奇心的驱使会使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增,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达到乐、学、练的结合,思维与想象的发挥,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来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游戏,使学生们在快乐中体会到体育的魅力,进而在收获知识、强健体魄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适宜的游戏情境能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客观情境与学生的内心世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取得协调统一的发展。例如,一种形象化的模仿、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一次机智有趣的交往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单调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

三、灵活引用竞赛,增强学习兴趣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表现欲比较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灵活巧妙地引入竞争意识,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如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两人三足行、投靶、攻打炮台等,这些游戏,特别是集体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五、创设体验成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们本身就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更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肯定,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也能够使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就目前来看,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在课堂上是否有乐趣与成就感,据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和体验获得成功与进步的欢乐。如课堂上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是完成一个动作等对他们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四、总结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7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 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产生某种需要时, 就会产生不安和紧张的心理, 一旦有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出现, 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动机, 从而推动个体去从事某种活动。人的需要、兴趣、理想和信念等都是构成动机的心理因素, 在初中生的动机系统中, 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构成其行动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对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实验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

一、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角色扮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 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宽松的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如, 在教学“种子的结构”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采用表演小品剧的方式导入新课:请五位同学头戴不同的植物头饰, 代表不同的植物类群, 然后要求这五位学生按其所扮演的植物类群的进化顺序上场, 并诉说各自“家族”的特征, 讨论哪个“家族”的种类最多?哪个“家族”的贡献最大?哪个“家族”现在最昌盛?最后自然导入新课, 学生们会兴致勃勃地与教师一起探究种子的结构。

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压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 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得以引发, 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动态的环境中自然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二、创设猜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忽视了对学生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今天, 创设猜想情境,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猜测, 培养学生的猜想、预见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古人说得好, “学起于思, 思缘于疑”, 但值得注意的是, 猜想并不是凭空瞎想, 而是指学生在某个具体探究活动中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直觉思维。如, 在教学“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 学生们有了这样的猜测:鼠妇吃泥土, 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 所以每只鼠妇都能繁殖后代。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学生们又开始主动观察、主动探究, 最终证明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因此, 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猜测, 能使生物问题变得丰富、有趣, 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三、创设民主讨论的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机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 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 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 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 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讨论氛围, 让学生4~6人自愿组合, 在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学习。这样,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因为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 所以讨论起来比较融洽, 学生的心情也会为之改变, 发现的问题也多了, 解决疑难问题也快了, 学习的效率自然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 教师只有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 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8

一、表演情景,以趣激学

初中课本中不少课文可以进行表演:如《The Question of Pronunciation》《The Hanne and the Tortoise》《A Telephone Call》等。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利用一些实物、面具作为道具。创设一定的场景。如在学《What shall I do ?》时,我用课桌摆成街道,并挂起种种招牌。如“Hospital”、“Post Office”、“shop”、“Bus Stop”等。派几名“警察”在十字路口“值勤”。通过表演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 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情境内化,以争促学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傳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三、情境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英语歌曲欣赏

学生喜欢唱唱、跳跳,英文歌曲以其动听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去,其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言喻的。我曾让他们欣赏“Yesterday once more”,在欣赏之前,发给每位同学一张歌词,让他们统计歌词字数,以及背歌词,学生非常感兴趣,这比要他们背课文要好很多。

2.优秀电影片段鉴赏

优秀电影情节生动,内容接近生活,自然愉快,而且可以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哈利·波特》之后,我让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模仿其中人物的对白、语音、动作、语气,来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剧中的角色必然能够产生深刻体验,于语文学习有所进益。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9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秦迎春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验数学”作为一种新理念,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演进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充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亲历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成功,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益。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情境 感受亲历 体验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实施进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得到体验已刻不容缓。

体验是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受真实或模拟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解决“为什么学习”的显性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果很多应用题学生理解不了,导致思维困难,一旦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学生理解起来毫不吃力,解决问题也显得比较轻松。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设计情景时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让数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购买练习本的情景:小明带3元去购买练习本,每本价格是0.9元,他可以买几本练习本?很显然,3元里面最多可以有3个0.9元,也就是说只能买3本,那么余下的0.3元肯定不够买一本了,因为售货员是不可能将练习本拆开卖的。这样的过程,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有着深刻体验的。老师把生活中的购物现实顺势搬到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因此,通过学习的探索和交流学到的知识也是经过学生自主建构、内化而成,应该说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追根寻源找到其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比如,“元、角、分”的教学时,就像前面所讲的,很多孩子都有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因此,课堂上老师设计出超市的“小售货员”的角色,则非常适合他们的需求,在这样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既能毫无顾虑,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维,投入自主学习状态;又可在体验和感悟中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发现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只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他们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生在这样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数学,必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必能调动起学数学的兴趣,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非常容易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感悟情境的静动变化,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一下《统计》主要使学生能更好的建构“统计随机性内容时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必要重温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统计知识和经验,也就是统计确定性内容的方法——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因此,教学伊始教师先创设了“统计纸盒子中三种图形的个数”这一静态情境。在“温故”形成的静态背景下,教师及时呈现电子盒子中动态的统计对象(出现后立即消失的三种图形)。突如其来的“动态情境”,直接与学生头脑中刚刚被唤醒的已有知识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学生思维又一次被激活,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同学们获得丰富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确认统计随机性内容的基本方法。

从“静态情境”到“动态情境”,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统计随机性内容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动”与“静”的对比中,学生真切感悟到统计方法与具体情境的对应关系,学会面对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从深层次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三、提供动手操作平台,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可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即使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抽象概括的能力,但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体验性学习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会学,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由感性到理性,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亲手量一量身边各种物体的长短,课桌、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等一些物体的长和宽;学习时间单位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钟表等,都可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知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体验了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创造,这样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甚至终身难忘。记得,在讲1平方米的概念时,我剪了1平方米的报纸让学生们去站,六年级进行总复习时我问他们1平方米有多大,所有的学生都说出来:老师,1平方米可以站14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可见当时的这个活动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出36根小棒让学生按第一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3/9,进行分小棒游戏。学生开始从争论这样分不合理,到结果每组分得的小棒一样多,在分

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比较,在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动力。中国有句格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四、重视问题解决,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和体验,问题解决自然成为体验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

体验性学习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和体验,问题解决自然就成为体验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感悟数学思考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既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要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记得,我校徐老师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问题: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米,一个小孩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么这个小孩在池塘边玩有没有危险。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可谓透彻。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列举各种平均数的事例,比如,时下最流行的各项娱乐活动以及体育竞赛中,给参赛选手打分,最后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成绩等都可用做教学的实例。从这些事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反映事物的集中趋势并进行比较,同时可以通过平均数来对某一事物的发展作为预测等。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明了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习,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再如,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如让学生调查本班的男、女生人数、本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全校的男、女生人数;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等等,同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资料: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10

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

文/蔡荣花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层次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自由表达;动手操作;说理提问;板演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给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了挑战。那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应把什么留给学生呢?教育学家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学生今后的自学。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目标的完成、能力的训练、情感意志、态度观念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层次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学会学习。

一、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

新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是缺少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东西渐渐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课堂中缺少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才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厌烦与倦怠。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经验。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开拓学生“说”的空间。

例如,一年级《时分的认识》的教学,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从小就见过各种钟表,钟表的认识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只是缺乏系统地归纳与整理性的学习。如果课上教师还是从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出发,拿着一面钟从钟面形状、数字、时针、分针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我想学生肯定是不爱听也不想听,心中都会想:老师,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把你说的时间让给学生,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以“小朋友们,对于钟表这个朋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用你带来的钟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一年级那些爱说爱表现的孩子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老师,只需在学生交流表达时适时地给予引导、梳理、质疑、纠错,一堂课也许会有些闹哄哄,可学生快乐,学生爱学。在自由表达中学生将生活经验中认知不足的知识得以补充、延伸,何乐而不为呢?

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着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例如,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独立整合;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教师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归纳,畅谈学习心得;作业与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自己思错、评错、纠错。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精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

二、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把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学生探究的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一课的教学,一些教师只是用课件播放不规则物体在透明容器中上升或下降时的画面,或在讲台上自己自编自导地演示一番,然后得出结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乘水上升的高度(或水下降的高度),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是生搬硬套公式化计算,学生的创新意识直接被抹杀,注重学生去经历数学思想与活动体验过程这一重要教学目标只流于形式。将可行性测量方案留给学生去设计、去创新,课前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课中用准备好的用具,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践体检,在直观的操作中感受“等积变形”思想及方法的应用,这才是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又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位教师教学“圆锥体体积”,先让学生分组实验,给各学习小组学生提供的学具不一,特别安排几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一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一组是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与圆锥,一组是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在实验后让学生各组互换使用并比较学具的特点,发现问题所在。一堂课后,学生对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3倍关系印象极深。在实践应用中极少出现计算圆锥体积漏乘三分之一的现象。记得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也忘记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就必然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就能展示出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困惑,真正形成学生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三、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

“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质疑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标对四基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如何激励学生,调动他们敢于也乐于提问题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如,在上《利息》这一课时,我先创设了淘气存款与取款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咦,淘气一年后取出的钱怎么多了呢?这多出的钱怎么计算得来的?同样多的钱怎样存利息会更多呢?”看,学生提问真到位!个个直指知识要点。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老师,书上讲存款既利国又利民,我认为只利民不利国,因为国家派银行替我们保管钱,不但没有收保管费,反而贴利息给我们,这哪儿是利国呢?”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与这节课要学习的利息计算没有多大联系,实际这一问题与利息的意义相关,对理解利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先肯定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提问的精神,接着我就拿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呢?银行只办理存款业务吗?存储与借贷的钱都用在哪了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并适时通过课件补充了相关知识,解答一些疑惑,课后学生对利息、利率的意义了然于心。因此,要想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就要努力让学生有“胆”敢问,减少课中“对不对?”“是不是?”这样一类徒劳提问的时间,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

四、为学生创设板演的空间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对于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知识、加深记忆、使知识结构系统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多教师认为讲台与板书应是教师独领风骚的领域,其实这一理解是错误的,在数学课上,学生板演也是学生展示自我、自主学习的一种交流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能被老师请上台板演,哪怕只计算一小题也是无上光荣的,而对于坐在下面的学生,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发现上台同学的错误,只要一有同学被请上台,其余同学将会积极思考问题,以稍快的速度,较为准确地答题,来与台上同学比较,发现问题,还会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意见。因此,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演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在一次省课题年会中有幸聆听了名师吴正宪的`一堂课《搭配中的学问》,吴正宪老师给学生多次创设了板演的机会,学生中有用线段图的,有画各种实物图的等。直观上,板书乱七八糟,打乱甚至挤掉了老师的板书设计,可吴老师并没有擦掉这些,而是很欣赏地用红笔把学生的“杰作”圈起来,让台下学生质疑,板演学生在讲台上说出自己学习思考的过程,一堂课下来效果极佳。学生板演调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展示的欲望,讲台成为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展台。黑板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创意的一种保护,对学生的一份真诚,表明他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是从心底里做起的,而这一切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样一个思考题,在不同班级由教师和一个优秀学生分别讲和书写步骤,到单元考试时这道题的正确率是学生讲的班级比教师讲的班级高,这说明了学生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讲的,而教师是从成人认知角度出发,讲的重点不一样(或许还有学生对学生讲的新鲜感吧)而导致这样的结果。提供黑板与时间由学生去板演,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够工整,图形不够美观,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去订正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作为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板演的机会的同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调控有节,做到因“材”而用,因“课”而用,因“人”而用。这样才能发挥板演的真正作用,否则就是流于形式,画蛇添足了。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是为了达到教而不教的终极目标。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 篇11

关键词:质疑;兴趣;情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一、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开放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教师要努力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引起兴趣的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会积极主动,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创设寓趣于教的问题情境,这种愉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能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一定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学《自然之道》《尊严》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什么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為什么说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看似是教师无意中的小问题,却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教材,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教材编写者进行对话。

三、创设质疑问难的问题情境

“愚蠢的教师教学生真理,聪明的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学习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或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发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间接地被动接受知识。如,在教学《墨梅》一文时,第一课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同学间交流,来扫除读古诗时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让学生同桌查资料,找辅导书来理解文本中的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我学会了哪些字词,弄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老师我对……还不明白,您能解释一下吗?……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的知识要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更丰富,也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要体现语文味,充满语文的气息。例如,在教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在开头播放一小段有关美丽的圆明园的视频资料:圆明园是祖先留给人民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但如今这个万园之园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记载……接下来,引出课题,给学生设下悬念:“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呢?”通过学生各种渠道的理解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勿忘国耻,尽显语文的魅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探索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汲取有益的语文营养,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自主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导致课堂结构分散和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加强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组织和管理,如何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高效,还需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上一篇: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下一篇:高中英语早读课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