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成》读后感(精选15篇)
你是诗仙
诗意的穿越是你的风采
从大唐深处从四川江油
穿越来到江南水乡
绮丽的风光使你流年忘返
这里人杰地灵群星璀璨
广袤的星空任你仰望
千余年前水韵点燃你诗意的灵感
掬一捧姑孰河的水哟
《姑孰十吟》在水面游荡
着一抹望夫山黛青
牛渚矶连峰势向上
溪湖台井矶竹影
一一落后入你的诗行
十个世纪的穿越
又回到江南梦里水乡
睁眼一看沧海桑田
姑孰蝶变成一个城市——马鞍山
因这块热土安放着你的灵魂
起名叫“山水诗都城”
建成现代化城市大变样
今天你来了会感慨万端
不仅仅领略“高炉巍巍”的风光
你会惊讶江南江北的大好河山
诗城人前进的脚步铿锵成一行行诗文
书写“当惊世界殊”的华章
220万诗城人
拉开了“1255”城市的框架
拥江发展蔚为壮观
踏着“6653”的.节拍华丽转身
你会惊愕穿越到人间天堂
诗仙好游乎,
一首“1256”交响乐吹开了旅游业的春天
你可以穿越通江隧道
也可以从飞天长虹一步跨入含山
大江南北有你看不够的好景象
穿越53的历史隧道
这里有中国唯一的凌家滩
新石器古玉文化熠熠闪光
回到2400年的历史驿站
你会惊叹兵家必争的昭关
当年的伍子胥为报仇雪恨弃楚投吴
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
他一夜急白了头
浣纱祠、渔邱渡演绎生动的故事
成就了伍子胥的愿望
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诠释了“洞越深景越奇”的哲理
华阳洞成了著名景观
千年运漕古镇坐落这里
正在打造水乡明珠
做足“水、桥、古、商、路”文章
采撷无尽的生活宝藏好作诗
文采更加飞扬
诗仙好酒乎
千年古镇酿造千年古窖
取江南极品五粮,
汲太湖甘美泉水灵气
层层历炼滴滴飘香
香,放肆地香
醇,熏熏地醇
雅而不淡绵甜净爽
一日须饮三百杯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你梦在水乡,醉美运漕
酒为诗媒勃发诗兴
如朝阳喷簿
聚百山之魂纳千川之秀
笔洒一天星斗
写朝霞光芒万丈
注:1255就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框架;6653就是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我市工业发展体系,体现了我市转型发展的方针。
首先是感谢。感谢《河南教育》 (高校版) 杂志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也感谢广大辅导员的热情参与。通过此书, 我欣喜地看到一种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手段正在形成, 一支热衷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正在成长。
感谢之余是欣喜。通过案例点评我欣喜地看到, 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在不断提升, 工作方法在不断创新, 工作针对性在不断提高, 工作经验也在不断积累。这些都是中央“16号文件”出台以来,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 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体现。
从文稿的内容来看, 涉及的较全面, 辅导员工作中需要面对的班级建设问题、学生资助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新生适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突发事件问题以及就业指导等都有涵盖。这些都是一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面对的问题, 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复杂棘手, 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可喜的是,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的辅导员都采取了十分妥当的方法来一一化解, 这个化解的过程既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循序渐进, 又是充满智慧的循循善诱, 更包含着难能可贵的对学生深深的爱, 这些优秀经验的形成都是一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的硕果、实践的结晶, 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可参考性。
《打开心门收获希望——贫困生有自卑心理怎么办》是中原工学院郭亚红老师的一个教育案例。面对有自卑心理问题的贫困生, 不具备心理方面专业知识背景的辅导员化身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医生, 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措施, 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用爱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最终引领学生成功冲破自卑之墙, 收获希望与成功。虽然这个案例的主题是贫困生问题, 但与点评的其他许多案例一样, 都是解决问题的, 都贯穿了解决问题的两条并行的主线——一是寻求一种妥善的方式和手段, 二是倾注自己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无私的爱。由此, 我联系到中央“16号文件”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一是要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要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问题之道, 而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则需要倾注全身心的爱。由此看来, 案例中的辅导员都抓住了方法和爱这两条主线, 并且运用得恰到好处。
再如,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新生缴不起学费怎么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也是大多数辅导员都会碰到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是国家的承诺。在这里, 学生小崔差点因为缴不起学费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赵敬兰老师用自己的爱稳定了学生的情绪, 通过积极的引导、悉心的关怀重新点燃了学生的希望, 让学生明白一切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赵老师在面对家庭困难学生时, 不仅仅在学费问题上进行帮扶,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的精神贫困,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全身心投入学习。小崔通过自身努力, 不仅自己解决了学费问题, 还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这件事告诉我们, 在遇到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学生时, 经济帮扶固然重要, 但是精神帮扶更不可少。赵老师与小崔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一名辅导员在处理学生缴不起学费问题上的良苦用心, 而且也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师生之间在教育和成长两方面的和谐发展的境界。一方面是赵老师对小崔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 另一方面是小崔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优秀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关怀。这就是一种“引路人”与“成长者”之间的良好的发展状态。也许, 赵老师与小崔之间仅仅是个案, 但试想, 如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都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出发, 去引导学生进步, 帮助学生成长, 那么在我们的学生当中, 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小崔”。
如果大家能被几首唐诗,里面肯定有李白写的诗。在我眼里,李白又是个朋友满天下的人。他一生就是在饮酒、作诗、交朋友中度过的。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的手去帮助别人。
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诗豪,写的诗十分有名。他和杜甫被称为大李杜。他通常作诗的时候喜欢喝酒,写出来的诗栩栩如生,所以人们喜欢他写的诗。
我看到的,是一个不媚权贵,不涉足于官场之人,一个高洁,一个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让杨运忠为其磨墨,除了他,谁还可以这样?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对不平敢于出手相助,这注定了他的一生与官场无缘。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短故事。
我看到的,是一个洒脱,放荡不羁的人,一个仗剑走天涯,一个浊酒行千里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赏。难道他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吗?不!“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他的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政治抱负。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为他洁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过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生活。
唐朝兴起的科举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气,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杀了李白的未来。这样一个放荡不羁,一个豪情壮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牺牲品。不过,李白终究是成功了,他名字会超过所有的帝王,永载史册。
手中的笔狂舞着,一首首诗词流淌千年,成了世世相传的经典。“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笔落经风雨,诗成泣鬼神”都是李白的至交好友杜甫的评价。的确,李白作诗风格豪迈、清新飘逸,如月般温情,又如日般火辣,看似平庸的字却被他谱写成了千古佳句。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都出自李白笔下。有人说,他不是神却胜似于神,说他是诗仙当之无愧。在他手中,纸为地,墨为物,而李白就是手持灵笔的造物主,造就了一首首无与伦比的人间绝美。
人们把他捧得像神一样高,但他的一生也历经坎坷。多少次对夜独醉,向月倾诉自己的满腔苦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竟能将借酒消愁之事写得如此荡气回肠,托出他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傲岸精神。如此豪情,是只有李白才有的吧?
但,即使是放肆无忧的人生也有结束的时候。李白,一生留下了许多贤诗圣词,他终年六十二岁,留下了他在人世最后一首词――《临终歌》。寥寥几笔引得多少人潸然泪下,为李白之死痛感悲憾。人们只记得他留下的不朽文明 ,可又有多少人记得,他经历的心酸悲愤、痛楚忧肠?踏进青山西麓,石上刻着的字壮观却又悲凉。北风呼啸,一阵阵刺骨的寒意,伴随着滴滴雨珠打落在碑上。越下越大的雨,仿佛在为谁哀悼――“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岁月 悠悠,花开花落,流年似水,时光的年轮辗转千年,耳边的一首歌万般悠扬“对饮东篱三两盏,何妨轻佻?把酒问月娥可好……”
中国古典写月咏月诗中, 苏轼久负盛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属极品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还有一位诗人最爱月, 那就是李白。他的多首名篇都沐浴着月华, 浸润着月色。最难能可贵的是, 在李白的诗歌中, 月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而且增添了诗的情境美。月不仅是一个参与者, 而且是一个见证者, 并且是那样的富有人性, 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 由此而促成了李白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李白对明月是情有独钟的, 皎皎月色是他寂寥失意时对酒当歌的知己, 是他人生快意时引吭高歌的听者, 是他思家怀乡时寄寓愁心的鸿雁。这一轮千古明月明鉴了李白诗歌的雄奇飘逸, 也承载了诗人浪漫奔放的情思。下面就他的一些咏月名篇作简要的赏析。
一、月是思乡和怀友之曲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是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瑰宝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一, 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望月思乡是其内容, 单纯白描是其手法。夜深人静, 皓月当空, 一位离家多时的游子思乡成愁, 夜不能寐。举首瞩望那一轮明月, 低头俯视床前如霜般洒了一地的月光, 思绪穿越时空, 飞到了久别的故乡。静静的夜思, 缕缕的乡愁, 无限愁思涌上心头。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 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 一气呵成。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 信口而成, 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 称它“妙绝古今”。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对李白诗歌“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除却对家乡的思念, 李白的明月还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挚情怀。其中“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千年来便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 于是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关切、安慰寄托给天上这轮澄澈的明月, 愿这祝福能通过明月遥寄友人。此句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其中那如明月般纯粹的友情也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艳羡的。
二、月是知情和知音之人
月下独酌 (其一)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酒与月, 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 月是诗人多种情思之所寄, 酒能助其才思, 长其豪气, 释其忧闷。可谓酒壮诗胆, 月增情思。月使其超然卓立, 对现实世界获得了新的视角, 能道人所未曾道;酒使他兴会无穷, 对人生世态增添了想象和气派, 能言人所不能言。这首诗反映了深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闷, 但却并不直抒胸臆, 而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借月写孤, 借酒写愁, 月与酒的相随相伴, 更突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愁闷。春天的一个月夜,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花丛中饮酒, 有春月春花美酒相伴, 岂非赏心乐事?诗人又幻想同月与影会影歌舞, 并想象着由地上到天上, 与月永结交游, 交欢行乐, 载歌载舞的喧闹情景, 亦真亦幻, 且虚且实。然而, 这样一种交欢行乐的情景背后, 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愁寂。人在孤寂时, 一棵树、一只鸟都可成为良友知己伴侣, 而人到了借物为友的境地, 其孤独愁闷则无可言语了。可知, 花月酒影, 本是陪伴, 却更是陪衬, 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闷。
李白酷爱明月, 这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流传不息的佳话, 他在不少诗歌中往往把月亮人格化, 把月亮当作亲密的友人来描写, 甚至把明月当作自己的守护神。在《月下独酌》中, 诗人简直和月亮的影子成为了歌舞的伴侣, 呼明月为友, 不足为奇, 呼月影为友, 就是李白推陈出新的创造了, 可见诗人对明月爱之深、情之切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旷世奇才, 在京城长安却沦为了一个御用文人, 还不得已常在皇帝妃子和达官贵人们的酒宴上作附庸风雅的助兴之作。当时, 诗人这种有志难伸、知音难遇的苦闷可想而知。多年来的漂泊中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酒;而在这无尽的寂寥中能知他懂他的, 也唯有这亘古不变的一轮明月了。
三、月是理想和自由之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 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 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忧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 情绪如狂涛漫卷, 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 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 最后流露出对官场糜烂生活的厌弃。
其中“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揽”字用了夸张的手法, 富有表现力, 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一个“上”字和一个“揽”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则表达了他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由向往追求的真率性格。诗人身处官场, 不愿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 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他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 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可以说, 李白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的典范。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 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 波澜迭起, 它又和艺术结构的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除此之外, 诗人还用明月象征孤傲高洁的人格和光明磊落的情怀, 用它表达闺怨、怀古、喜悦、隐逸、沉郁悲凉等情感。由于篇幅所限, 不能一一论述。
总之, 在李白的诗歌中, 月是诗人各种情思之所寄的载体, 月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带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点。思乡的愁情苦意, 人生的喜怒哀乐, 都借着月密密地抒发出来了。月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爱、永恒的美。正是李白把写月诗推向了一个极致。古今中外, 无人能出其右。
摘要:在李白的诗作中, 咏月诗不但数量多, 而且质量高, 首首都是传世佳作。月亮因为有了李白的诗作大放光彩, 而李白诗作也因为月亮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逸。本文简要赏析他的几首咏月名篇, 来透视他的个人情怀。
关键词:李白,写月诗,月亮,情怀
参考文献
[1]贺超.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意象的建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01.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郑孟彤.唐诗宋词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1.
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坐着对于蜀道的一个夸张的比喻,但是也是感叹和惋惜,让人不由得心想四川这个地方的艰难。《蜀道难》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和夸张的手法来描述蜀道的艰难险阻。但是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用谁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蜀道的艰难和困苦,也让我们深刻的领悟到了这些山水的特点和古老的蜀道的全貌。
这种事只有李白能够写的出来,因为《蜀道难》描绘出来的一些艰难险阻以及磅礴大气的画面让人记忆非常的深刻。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从这些诗词的运用中就可以让我们幻想连天。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了蜀道的意义艰难险阻。用一个人可以挡下千军万马,就可以看出这些羊肠小道是多么令人难以逾越。
《蜀道难》这首词中给我们描绘了非常多的景象,但是却没有用非常多的字眼去描写这些风景,没有用很夸张的手法去描写,将来闲着反而是用一些平淡无奇的字眼,让我们自身产生一些幻想。而这些幻想往往都是跟内容是重合的,所以我们在读书到难的时候,才能由衷的感叹蜀道真的是难于登天。
李白的诗词之所以有这些魅力,源于他对生活的了解和对于一些词的用意非常的准确。无论是三个字九个字还是多少个字,我们都能从这些词中看出来的豪迈风格,以及李白那种对社会对人民的磅礴大气吉他对于生活的一些自信。当我们沉醉于《蜀道难》这首诗时候,我们很难想象李白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而创作出来这首词。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思念:李白被流放夜郎,当时的杜甫也飘零到秦州,诗人惦念着自己的忘年之交,一直积思成梦。天上的浮云每日都飘来飘去,可是远游的故人却无法归来,久久等待,等不到归期。想到故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几乎夜夜都梦到故人的归来,牵挂的心总是无法放下。高山流水遇知音,分离总觉无趣,没有了知音相伴,生命中似乎就缺少了重要的元素,日日不得欢愉。情谊相投的人终日里相互倾诉,相互配合,其乐无穷,可有一天这情同手足的朋友远去,那种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更无法说听到朋友流放受苦,生命垂危的时刻却杳无音信,那种担忧着实令人难免。
担忧:流放的生涯总是诸多磨难,多少人都命丧流放途中,这被王璘案牵连的故交命悬一线,担忧之情不禁升腾。江湖上航行总会有很多险峰恶浪,真的担心故人的船只被掀翻沉没。每次相逢,故人你总是说来的不容易,见一面很难,分别时候也是神色匆匆,这一别,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向往你能平安的归来。不知道押解的士兵是否像朋友一样对待你,世事不平,只希望朋友能够多留心,保重自己,安全抵达流放地,也十分希望这流放能够早日结束,到时候能够再次重逢,谈着我们相投的诗词。
感慨:临行的时候,故人你搔这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了自己平生的志向,去承受这份冤枉。高车礼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沦落至此,容颜憔悴。谁能说着天道是公平无欺,垂暮之年却无辜的遭受到连累。即使会有流芳百世的美名,也难以弥补遭受的冷落悲戚。在杜甫的严重,李白才华旷世古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却遭受到这无辜牵连,实在是天道不公,难道是天嫉英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诸多的才华横溢的人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离开我们远去。就算这些才子能够流放百世,可是这冤枉和这可悲却无法弥补,多希望才华出众的人可以长寿,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世界多多创造价值,增添光彩。可是世事无常,总有不平事,只能寄托希望给天命。
李白的抒情诗最好读。比如《静夜思》,妇孺皆知,至今仍是年轻母亲对刚会说话的小儿进行启蒙教育时首选的“语言文学”教材。他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人们不一定记得住这些诗题,但只要提起第一句,大概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流畅地背出来,理解诗意也绝无困难。
李白的抒情诗又最难读。一首《蜀道难》,“奇之又奇”(唐代殷璠语,见《河岳英灵集》),当时就受到贺知章的激赏,历经千余年,解读至今,它的主题仍是唐诗研究者探讨的话题。《蜀道难》是用传统乐府旧题写成的七言古诗。李白还有不少名篇,是用当时新兴的歌行体写作的七言古诗。这些七古构成了李白抒情诗的核心内容,也正是我们要解读的重点。
解读李白的抒情诗,以方法论言,其大端有四:
一要知人论世。这是读诗的传统方法,也是非常科学的方法。知人论世,就是要弄清楚诗人生平的主要经历,并且把他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说明一首诗是诗人在怎样的生活遭际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又反映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特殊感情。研究诗人生平经历,属于考证性质的工作,所资依据不外两个方面:一是正史中的本人传记及其他史籍、笔记、诗文中有关他的记载;二是他的诗文中关于自己生活经历的写实性内容。通常情况是,史籍关于诗人生平的记载往往很简约,诗人生平事迹主要靠自己的诗文来展示。因此,我们的研究对象如果是杜甫那样的“客观之诗人”,知人论世比较容易办到,因为他的经历在自己的诗中常常说得很明白,基本不存在空白点、疑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但李白作为“主观之诗人”,诗中较少写实性记述,这就给我们的知人论世带来了很大困难,也造成解读李白诗歌的诸多失误。一个最突出的事实,就是人们已往立足于李白天宝元年奉诏入侍翰林,后又被放还山的史料记载,把李白那些抒写政治失意感的七古名篇如《行路难》《梁甫吟》《梁园吟》等,通通视为天宝年间出朝以后作。1962年,稗山先生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一文,提出李白于开元年间还有一次长安之行的新说。这一说法于70年代得到郭沫若的赞同与发挥。进入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就此展开进一步探索,确认了李白约于开元十八年“一入长安”,欲以干谒求仕进,而以失败告终的基本事实,并把上述《行路难》等名篇定为“一入长安”失意后所作,从而使这些诗的内容得到了正确阐释。这些诗篇产生于青年李白在求仕道路上初次遭遇挫折之后,他当时对人生的痛切感受就是“行路难”,“行路难”因而成了他此期抒情诗的基调和鲜明主题。如《行路难》其二,开头就疾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结尾又长叹:“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一感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梁甫吟》的开头是:“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这些诗篇形成一股感情宣泄的洪流,形成李白抒情诗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两入长安”说的确立,是当今李白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也是知人论世的成功范例。这一成果已反映到近年出版的两种《中国文学史》教材中(章培恒、骆玉明主编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袁行霈主编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二要把握诗人感情活动的特征及变化轨迹。仍以“两入长安”言之。李白“两人长安”虽然都以从政理想的破灭而告结束,但“两入”的情况大不相同。“两入”是玄宗皇帝征召,李白在宫廷受到非常的恩宠,他一时踌躇满志,以为功业理想就要实现。孰料遭到权贵的谗忌,因而被玄宗日渐疏远。更加上酷爱自由的他受不了宫廷生活的拘束,所以,当功业理想破灭之后,他作出了上疏请还的选择。“二入长安”带来了抒情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梦游天姥吟留别》(按,诗题应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兹不详说)就是此期抒情诗的代表作。将“一入”与“二入”两个时期诗作的感情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及期间的变化轨迹:“一入”诸诗,充满着不平与愤怒;“二入”过后,李白经历了无比的荣宠,也经历了巨大的幻灭,他看透了仕途人生,清醒了,不抱希望了,因而远离了愤怒,显示出空前的旷达与超脱,故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写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两句乃是全诗主旨所在。“一入长安”,李白虽然没有达到仕进的目的,但因为他尚未走近朝廷,因而对皇帝仍抱有幻想,对前途并未失去信心,所以诗中总是呈现失望与希望交织、痛苦中又能自我解脱的复杂感情,而且诗末往往拖一条光明的尾巴。如《行路难》其一,在对行路难的反复感叹中,插入“忽复乘舟梦日边”的妙想,结尾则预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梁甫吟》于焦急地呼唤阳春之际,坚信:“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结尾则自慰:“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倪屼当安之。”《梁园吟》的结尾也充满希望:“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二入长安”过后,李白一时间对从政失去兴趣,出世思想占了上风,故其诗云:“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怀仙歌》)从根本上说,李白终生都没有放弃他的从政理想,但自“二入长安”后,每当在现实中遭遇重大挫折,出世思想就会抬头。这是诗人进行自我精神疗救的一种方法,也反映为其诗歌思想感情变化的一种规律。
三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比兴寄托。比兴寄托是中国诗歌从《诗经》《楚辞》以来形成的艺术传统,也是李白抒情诗常用的表现方法。李白诗的比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引类取譬或感物起兴,而是以象征手法构建一个完整的诗歌意境,但却言在此而意在彼,于眼前诗境中寄托别一番深意。解读这类诗篇,带有较强的主观臆测性,似乎难成定论。但如果我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诗人生平及其抒情诗的创作演变规律有了总体把握,那么,当我们把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诗置于诗人抒情诗的总体系中加以考察,就可能比较顺达地对诗的寓意作出合理解释。比如《长相思》,起首云:“长相思,在长安。”则诗应作于长安,诗中写道:“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这里所抒写的并非男女之情,而是诗人一入长安期间,无缘走近朝廷的企盼怅惘之情。白居易诗有云:“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囚继以诗》)正可拿来做李白诗中“美人”的注脚。美人者,人君也。这正是《楚辞》传统的复活。
又如《蜀道难》,乃是以蜀道之难寄寓人间行路难、仕进之路难的感慨。它与李白“一入长安”时期所作《行路难》诸诗表达了同一主题,只是将表现手法由直接抒情改为了象征寓托。这一点,唐人姚合在《送李余及第归蜀》诗中已经道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后世虽有对《蜀道难》寓意的各种解说,但相较之下,仍以此解为胜。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中仙境,古人已有很好的解说。明人唐汝询说:“此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唐诗解》)清人陈沆说得更明确:“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按,即长安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诗比兴笺》)今之论者,或以为梦中仙境是李白理想中的光明世界,其谬误不啻南辕而北辙。
李白抒情诗中有时会出现点破题旨的关键性句子,读诗时尤应注意。比如写于天宝末年的古题乐府《远别离》,诗中有句:“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显而易见是对朝廷失计、逆臣坐大的政治形势的担忧。全诗围绕舜之二妃的故事展开,其实寄寓了李白远游之际系念君国的感情。
这里要说到,寻绎诗中的象征寓意,必须具有总体解说的合理性,不可主观妄议,亦不可求之过深。否则,就会走向事情的反面。
四要深刻体察李白精神的本质。上文谈论李白的抒情诗,中心话题是李白的功业情结。李白的功业情结反映了儒家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古代文人对社会和家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必然取向。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李白对功业的追求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妨害精神自由,不能损伤独立人格。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大鹏赋》所云:“旷荡而纵适”,“顺时而行藏”,时运到来,他会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踏上仕进之路;而一旦感受到精神的压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又会义无反顾地拂袖而去。二是他设计的完美人生,是“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功业不过是人生应该实现的一个过程性目标,人生的归宿则是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找最终的精神自由。仕进功业与精神自由原是不相容也不可兼得的,但李白却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追求的是一种最完美的毫无缺憾的人生,也是最符合人性的人生。就人性来说,既有个人发展的需求,又有精神自由的需求。李白精神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盛唐那个相对开明的较为适合人性发展的社会中,追求人性的完美实现。名篇《将进酒》正是李白精神的诗意表现:“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对人生发展的企待;“人生得意须尽欢”,是对精神自由的歌唱。
至于开头提到的《静夜思》等脍炙人口的小诗,或抒写乡情,或抒写友情,或抒写面对山水美景时的精神愉悦,无不表现了人性某一方面的内容,只是人性在这里显得更为生活化、更贴近普通人的直接经验与心理感受。这正是这些小诗为人民大众喜爱的原因所在。
我们当然还得说到李白抒情诗的艺术性。那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它以天然真率为特征,摆脱任何拘束,不见丝毫用心。它脱口而出,一挥而就,不可效仿,不可重复,是在瞬间成就的永恒的美口对这种美,很难用理性的语言加以抽象表述,请读者诸君用心灵去感受就是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从老婆婆磨针中启发到读书好比磨针,看似又苦又累,但坚持不懈,总会有成。
10岁时就能出口成诗:《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15岁独自到大匡山拜高僧空灵为师,读书习武,游山玩水。
18岁拜隐士赵蕤为师,学到了文章以外的学问。
20岁出游成都想当官,碰壁后回到大匡山再苦读了三年书。
24岁游峨眉山从陈子昂的诗中体会“雅兴”‘风骨’,在三峡到湖北再到江西的路上,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沿着长江到了江苏,李白病倒了,写下了《静夜思》。
李白27岁在湖北安陆成家,在送好友孟浩然时写下了《送孟浩然之文陵》。
李白30岁到长安求功名,定居终南山,失意而回。写下了《行路难》和《蜀道难》。
34岁李白到太原和好友相聚,写下了《将进酒》。
50岁李白南下宣城怀念故人,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被友情感动写下了《贈汪伦》。
58岁李白流放在古夜郎,天下大赦返回江陵,写下了《早发白帝城》。
李白的成就,告诉我小时候读书很重要,而且要坚持不懈,今年我已经11岁了,除了吃就是玩,读书写作要爷爷催促。
李白的成就,也告诉我,要多拜老师,多交好朋友,多到大自然去,多经历波折,才能有所成就。
我记下了李白流传千古的几首名诗的标题和背景,我要把它们熟背,去体会李白的伟大!让1千多年前的李白永远活在我的心间。
我会永远记住李白和老婆婆磨針的故事,李白戏弄权臣高力士的故事。我也会永远记住李白的爱国心和重感情。
我大概会很诧异的回答: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位从小到大,课本里出现过最多次的,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诗人,谁会不知道?
如果有人继续问我,你了解李白吗?
我不得不迟疑,扪心自问:我了解李白吗?他盛名背后的那段真实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真的还答不上来。李白,这个见多最多次名字的唐朝诗人,不过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啊。从小到大学过那么多李白的诗,我对李白所谓的“知道”,到底是什么?
李白,字太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这是我脑子里能跳出来的,用来形容李白的句子。很好笑,毕业了那么多年了,关于李白,也就记得这么官方的说法。这些形容确实没错,却无比的苍白,就像流水线传送带上全自动滚动的货品,没有任何感情。是的,我曾经学过那么多李白的诗词,却对李白这个活生生的度过那么多岁月的人,一点感情也没有。我学习那些诗词也就是为了考试吧,我应该从来没有在乎过,写出这些浪漫而豪气字词的人,到底有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那个诗词背后,真实的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康震讲诗仙李白》里,能得到了一些答案。
作为一本传记,康震从他的角度写了李白一生的故事。这个爱喝酒、信道教,桀骜不驯的李白,想要当宰相或成为皇帝的老师,是他在政治上的不凡志向。从他二十四岁出蜀各处游历开始,直到四十二岁,李白才终于获得了唐太宗的召见,从一个布衣之士直接跃上了龙庭。可惜身在翰林院,并未得到政治上的重用。皇帝看中的,还仅仅是他诗词上的才华。短短的一年多之后,李白离开了长安。李白再次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是在“安史之乱”开始之后,在庐山避难,却苦恼报国无门的五十六岁的李白,收到了永王李璘的邀请,可惜李璘战败后,李白入狱,好在保住了性命,可这一次,为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梦想着要东山再起的李白,收到了被流放夜郎的惩罚,后来虽然大赦得以获得自由,可终究还是“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原来真实的`李白,是这样度过这一生的。
作为一本传记,康震在写法上,也充满了思辨。很多问题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展示同一个李白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几种不同的说法起头,通过一些证据来探讨哪一种是更正确的说法。
通过这本书,那个原先只是著名诗人的李白,他真实一生的地图在眼前展现,另一个活生生的李白,在脑海中逐渐建立,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体验。可从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结构稍微有一些瑕疵,逻辑上会有些奇怪。
先从目录来看一下全书的结构。本书一共十章。
第一章 身世家世,通过讨论李白的出生地,李白是不是唐玄宗的亲戚,李白为何做倒插门女婿以及李白有没有后代子孙,把李白从出身到去世的概况,串在了一起。
第二章 出仕之路,第三章 翰林生涯,第四章 长安失意,第五章 从军永王,第六章,被捕入狱,第十章 流放与亡故,把他人生节点中的重大事件拉出来详述。
第六章和第十章之间的三章,分别是第七章 思想信仰,第八章 交游往来,第九章 经济来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丰富李白的人生。
作为一本传记,一般通常作者会采用时间的顺序来完成,可这十章的内容,如何从时间线来串,并不完全符合。如果把第一章的内容看成是总分结构里的“总”。“分”的内容里的第七、八、九三章的内容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来顺的,无法承上启下。因为从内容上看,第六章被捕入狱和第十章流放与亡故,才是可以无缝连接。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呢?在这里也许可以理解为,作者把流放与亡故的部分放在最后,是希望结尾部分是和李白的人生轨迹相符合的。而作者本人又很想说说关于李白的思想、交游和经济来源这三个问题。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在“百家讲坛”里发现了新的线索。原来这本书的内容是来源于康震早年在百家讲坛里关于李白十讲内容的文字稿。这十次讲座内容分别是:
李白出道之谜、李白翰林之谜、李白遭谗之谜、李白参军之谜、李白入狱之谜、李白家世之谜、李白交游之谜、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信仰之谜、李白死亡之谜。
根据讲座的内容来看,基本上这本书是讲座的文字版本,作者在出版的时候,把标题和顺序做了一些调整。那这本书本的出版,不是从写一本传记的出发点来写的,而是要把讲座内容都组合进去,这样就能理解阅读时,在结构上的不适应了。不过,所谓瑕不掩瑜,这本关于诗仙李白的书,看完还是受教颇丰的。至少可以让我反思一下关于古诗词学习的问题。
不知道现在学校里的古诗词学习是什么样的,我读书的时候,基本就是诗人相关最简单的文学常识知识点一讲,诗词说的内容是什么一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绪一定,一首诗就讲完了。坦白说,离开学校后,我不太记得我学过些什么,偶尔能用的几句诗词还是小时候就会的那种。
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播的时候,才重新唤起我对诗词的记忆。坦白说,我并不是完全不喜欢古诗词的类型。爸爸很喜欢古诗词,家里很多相关的书籍,我小时候还挺喜欢翻翻那些很厚的唐诗宋词三百首的词典的。就是诗人传记看的不多,只有李清照的传记,我是认真看过的,小时候也很喜欢她的诗词。不同于学习里的古诗词学习,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还是设计的很好的,每年在春节期间播放,擂台赛的比赛形式挺新颖的,配上全场百人团集体答题,增加了可看性。点评的老师都是相当专业的,讲了很多诗词相关有趣的故事,每次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不仅展现了很多参与者对古诗词的热爱,也激发了很多人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
那我们在学校里的古诗词学习,如何能更有趣一些呢?我也许不是能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的人,但也总有些事情可以去尝试的吧。至少,我可以把这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看看书里写的这个李白,和在课本上的诗词里仅仅拥有姓名的李白,有着怎样的不同。
我很喜欢一位热爱古代文学的老师向孩子们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时候,她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呢?我们不要以为我们要学的古诗词太多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古诗词,只是在中国五年多年历史里,被留存下来的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都遗失了。你们不觉得诗词很神奇么,可以让我们知道那么千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思考的?我们现在学习并传承这些古诗词才能让这个后来人也能继续知道这些,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
一、李白的游侠人生及侠义人格
中国的侠文化精神传承到唐代, 出现了战国以来任侠风气的又一高潮。一方面, 任侠成为唐人社会价值观念的表述, 同时也是文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终南捷径”之一。另一方面, 唐人任侠, 大都是嗜酒放荡、赌博杀人、斗鸡走马、任酒使气的无赖之徒行为, 身上带有时代赋予的世俗性与低级趣味。受时代风气等因素的影响, 李白也津津乐道于任侠, 并且将之视为一种光荣的标志, 从而终生永不言弃, 认真践行。
青少年时代的李白在蜀中度过, 曾有过充实的任侠经历。他自称“十五好剑术, 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 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 王公大人许与义气” (《与韩荆州书》) 。但李白的任侠, 从青少年开始, 便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同时代人。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与报国精神相统一, 在他身上表现出“济苍生”、“安社稷”、“救黎元”、“解世纷”的大义人格精神。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答到, 他将“申管晏之术, 谋帝王之业。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纵观李白一生, 他任侠称豪, 疾恶如仇。但他任侠, 又是脱离同时代人的。他追求社会事功, 但与爱国情怀相统一;他渴望建立不朽业绩, 但又不肯同化于社会人生, 始终保持自由独立之精神;他渴望走向仕途, 但又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从而不附丽于政治集团, 保持其耿介孤傲的侠义人格精神。李白的这些侠义人格精神和充实的任侠经历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李白的游侠诗是其游侠人生的写真
李白的游侠人生为他游侠诗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从而使其游侠诗的客体中或多或少地呈现出自己任侠的影子。在李白的游侠诗中, 古今游侠形象往往寄寓着自己的侠行义举。如《少年子》:
青云少年子, 挟弹章台丘。鞍马四边开, 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 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 独守西山饿。
李白青少年时期热烈崇拜游侠生活, 并躬身践行。他的游侠经历深深地印在灵魂深处, 当他进行游侠诗创作时, 那股对游侠的崇拜热情便在高度自觉的无意识作用下倾注于他所描写的对象。如《结客少年场行》中“笑尽一杯酒, 杀人都市中”的游侠儿, 与青年李白“手刃数人”的任侠经历合拍。那“羞道易水寒, 从今日贯虹”的人格精神与李白“长虹贯日, 直度易水, 不以为寒”的狭义人格相吻合。
总之, 不管李白借古今游侠, 站在一定距离之外描写侠客侠行, 以表达自己对游侠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还是以追忆的方式直接描写其任侠经历, 都是对其游侠人生的反映, 是其任侠经历的大写真。
三、李白的游侠诗是其侠客情怀和侠义人格的写照
李白青年时期便“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为的是建立一番不朽功业。这种侠客情怀与爱国精神相结合, 激励他勇往直前。但是, 侠的轻生重义、施恩不图报等超道德人格精神又使他时刻想念着归隐蓬蒿。李白游侠诗中好些便是其侠情与大义人格的写照。
(一) 爱国热情的喷发。李白一生将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事功联系起来, 渴望完成一番不朽事业, 建立万代功勋。这种欲望与高尚的爱国情操结合在一起, 并企图用任侠的方式去完成。诗人对出征战士寄寓了自己的同情和希望, 勉励他们英勇作战, 早俘胡虏:“半渡上辽津, 黄河惨无颜。老母与子别, 呼天野草间……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 (《豫章行》) 忠贞不渝的爱国思想通过矢志奉行的侠客情怀体现出来。这类游侠诗的真正描写客体便是其爱国热情在自由、理想状态下的喷发。
(二) 对轻财重义、功成身退的理想侠义人格的追慕。古之侠士之所以不同凡响, 超乎寻常, 是因为他们具有轻财重义, 施恩不图报的人格精神。李白将这些单纯的游侠思想提升为济世安民而功不受赏的道德人格, 于诗文中处处加以表露。如《古风》第十写道: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李俊成花脖子是一只信鸽,出生之后它和其它小鸽子一样,天真、善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它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磨练着自己,不怕吃苦,勇往直前,不断的与邪恶力量做着斗争,最终成长为一只聪明、极致、敏锐的一流信鸽。
这是一本对生命和自然充满关爱与关怀的小说,花脖子的故事不仅将鸽子的生活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书中还揭开了喜马拉雅山的神秘面纱,在花脖子成长过程中,它曾与恶鸟搏斗,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世界大战中为正义之军冒着枪林弹雨传递情报。。,书中的内容,让我联想很多。
我也想和爸爸成为没有秘密,没有隔阂,畅所欲言的好朋友。
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像汪曾祺的父亲一样开明、乐观、不强求我们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把我们当朋友一样看待,有什么事情和我们商量,征求我们的意见,不把我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我想我们也会和自己的父母成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选出下面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来从游 (楚地)
B.江入大 (大片荒地)
C.云生结 (海市蜃楼)
D.仍故乡水 (爱)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探讨与思考
4.对“送别”二字历来有不同理解:一说指江水送别自己离蜀中, 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 题中二字可删” (《唐诗别裁》卷一) 。唐汝询则疑“送别”二字为衍文。你有何看法?不妨谈谈自己的意见。
拓展练习
秋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1) 。
此行不为鲈鱼 (2) , 自爱名山入剡中 (3) 。
【注释】
(1) 布帆无恙:晋朝大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做参军, 请假东归, 殷仲堪把布帆借他使用。路遇大风, 写信告殷“行人安隐, 布帆无恙”。李白此行是向吴越, 因此借用此典。
(2) 鲈鱼:晋朝张翰在洛阳为齐王东曹椽, 见秋风起, 想念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 便辞官还乡。
(3) 剡:今浙江嵊县, 县南有剡溪, 山水佳丽。
5. 你怎样理解“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的“空”字的含义?
6.“布帆无恙挂秋风”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谈谈自己的看法。
合作交流与能力拓展
7. 这首诗与《渡荆门送别》同是写诗人出蜀经过荆门的情景, 试比较一下, 二者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解析李白的两首诗》参考答案:
1.B。2.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 船由蜀地到荆门, 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 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3.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4.提示:前两种解释都可讲通, 而怀疑“送别”二字为衍文, 并无根据。
5.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肃清的景象, 而无萧瑟衰飒之感。6.这句诗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 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 也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欣慰之情。
【《李白成》读后感】推荐阅读:
梦李白其二读后感07-03
成立新公司策划书05-29
金玉成公司简介10-19
聚成培训学习心得12-03
瞬间的定格成永恒作文06-03
学而优则成散文06-03
成本部岗位转正申请07-08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09-10
秋思改写成作文500字09-20
留得往事成回味作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