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推荐8篇)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篇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函授站(点、部)

专业

年级姓名陈旭

学号2010390322036

指导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摘要】: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财务管理目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界定对于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及财务管理实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基础,现代公司的多层次相关利益主体治理结构,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兼顾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由于现代各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需要探寻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使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文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依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变化。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仍然应该是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现实选择完善措施

目录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性观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和总目标的构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构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管理决策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部环境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篇2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评价

1. 利润最大化。

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新创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这种观点的缺陷越来越多的暴露在人们面前:一是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未揭示资金效率;三是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2. 每股盈余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但它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和风险。

3. 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通过企业财务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流量的质量差异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因而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

1. 管理决策因素。

(1)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是决定企业报酬率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区别只在于风险的大小。而企业实施科学周密的投资计划将会大大减少项目的风险。许多年来,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大都是由于投资失误所致。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的投资决策审批制度是十分重要的。(2)投资报酬率。企业的盈利总额并不能反映股东财富,在风险相同的前提下,股东财富的大小要看投资报酬率。企业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面临众多投资机会时,往往通过资本预算来作出长期投资决策。因此,为提高投资报酬率,企业往往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来进行投资项目评价,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质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3)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比例关系,如果资本结构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增加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为使企业价值最大,企业通常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同时充分考虑未来增长率、商业风险等其他各种因素,来确定其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4)风险。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风险。企业决策时,需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研究风险,并设法控制风险。风险报酬率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通常企业可采用多元投资和多元筹资等方法来控制风险和分散风险,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价值。(5)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指公司的盈余中多少作为股利发给股东,多少保留下来以备再投资之用,以便使未来的盈余源泉得以维持。股利政策将影响企业的融资计划和资本预算,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实施剩余股利、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等股利政策,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2. 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更多地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1)法律环境。企业的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与企业外部发生经济关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受到法律的具体规范。财务人员要熟悉这些法律规范,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财务管理的职能,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2)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和筹资,以及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的场所,它为企业的理财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和适应金融市场,使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3)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利息率变动和市场竞争,它们对企业有极大的影响。企业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波动,正确地预见和按照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考虑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提高应变能力,最大地发展自己,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

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体行为,各项经营和理财活动都可能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企业还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处理和协调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是十分重要的。

1. 处理好与债权人的关系。

企业生产首先要处理好与债权人的关系,使债权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一方面是企业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应该选择对企业立业和成长前途感兴趣并愿意对其投资、能给予企业经营指导、分支机构多、便利、资金充足而且资金费用低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 关心本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长期的经营中,企业日益认识到维持长期、稳定、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命脉所在。企业要注意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尊重和关心员工,视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培养员工的认同感。

3. 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并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活动。

宏观环境、政府政策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并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认真研究,按照政策行事,趋利除弊,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浅析企业财务目标的制定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目标;利益相关者

1.企业财务目标及其相关概念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资金运动以及在处理经济利益关系、人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政府等其他有关利益主体。

2.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正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可以指导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前提,是实现企业最佳的管理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既要考虑经营目标的实现及市场地位的提高,又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未来利益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战略的依据,也是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的核心。要想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的最佳制定方案与实施成效,以便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首先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两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制约并且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3.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向

3.1在制定企业财务目标时,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了考虑的范畴。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政府等其他有关利益主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股东大会可以以表决的方式决定公司重大财务问题;债权人有权要求企业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经营者作为企业治理者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决策必然要求较高的报酬;职工提供人力资本,创造企业财富,必须给予合理报酬;政府将税收作为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收益。以上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活动,形成特定的利益平衡机制,如果某方获得利益是以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必将带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和监控平衡各方利益,提高企业的效率。

3.2全面协调企业内的财务活动和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

3.2.1企业的财务活动通过企业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财务目标的实现要注意协调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其他的基本活动以及辅助支持活动的协调,可以产生内部协同效应,达到各环节、各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

3.2.2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的协调。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既然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其安排经济活动就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全面协调企业外部的各方财务关系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众人利益的协调。只有各方利益得到全面、有效的兼顾,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3.3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于企业战略的发展,在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下,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是企业拥有区别于别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能力的增强源于企业资源节约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资源的节约要注意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还要避免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压缩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支出,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正是基于企业战略上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源于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

4.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

4.1价值导向和风险控制原则。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激发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但同时也必须控制经营风险。风险—报酬均衡原则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风险和报酬做出科学的权衡,使所冒的风险与所取得的报酬相匹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在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任何投资项目都有一定的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投资决策的各种可能因素,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考虑投资报酬的同时考虑投资的风险。

4.2利益兼顾原则。企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过程。这些经济利益集团主要包括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债务人、国家税务机关、消费者、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等。利益关系协调原则要求企业协调、处理好与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知识和技能分配、按绩分配等多种分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营造一个内外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有关利益集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4.3绝对稳定和相对变化原则。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以便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又要考虑对目标的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要与企业总目标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企业的长远战略,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立对应的财务战略目标,形成以长远宏观目标为指导,以短期微观目标为保证和支撑的目标体系格局。在战略发展思想指导下制定不同时期的经营战术,在确保长远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短期利益,实现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应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思路。

5. 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建议

5.1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一般认为,对核心层企业宜采用集中财务体制,对紧密层企业宜采用管理的分散的财务体制,即由集团总部做出重大财务决策,由紧密层企业做出次要的财务决策及执行总部决策,对半紧密层企业宜采用受控制的分散的财务体制,即总部通过内部制度来间接影响或控制下属企业的财务决策;对松散层、协作层企业则采用完全分散的财务体制。

5.2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以及发展前景。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抓好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及时查漏补缺,促进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工商、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对弄虚作假行为和违法违纪案件,要加大查处力度。同时,强化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客观性和一致性进行独立、公正的审查验证。(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费忠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问题透视[J].财会月刊,2008,(10).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之我见 篇4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考核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理财环境,不同国度等因素影响,归纳起来这些目标都受到以下共同因素的影响。

1、财务管理主体

财务管理主体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应限制在一定的组织内,明确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由于自主理财的确立,使得财务管理活动成为企业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为正确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2、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类型、市场环境、采购环境、生产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同样也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

企业利益集团是指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的群体。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利益集团已不是单纯的企业所有者,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政府和企业职工等方面,不能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仅仅归结为某一集团的目标,而应该是各利益集团利益的综合体现。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正常收益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客观上存在矛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造成利润和股东财富的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也有一致性:首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多是法律所规定的,如消除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必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其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多做贡献,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财务管理同时还就注意在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害性,同时还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即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企业财务风险何时发生及其概率是不确定的:企业财务风险一旦产生,必然带来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这些经济损失对企业也许是可以承受的,也可能是致命的;此外,企业在面临某些财务风险的同时,往往蕴涵着多种潜在的盈利机会,风险越大,也意味着潜在的盈利性越高。因此,企业对待财务风险的态度,应是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不应是消极对待、简单回避和无所作为。

在日趋变化、剧烈波动的现实社会及经济环境中,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

而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则是对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免由财务风险转化为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经营风险的关系,就必须把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作为切入点,建立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和风险状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时地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从而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获得持续成长和发展。

关于企业风险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斯蒂芬森(Stephenson)认为可分为如下三种:①经济原因所对应的经营风险;②社会原因所对应的社会风险;③人力不能控制的自然原因所对应的不可抗力风险。其中,经营风险主要源于企业本身内部的行为,如管理不善所导致的组织涣散、产品质量事故、交货期拖延、生产消耗及成本上升或投资决策失误所产生的风险等。社会风险则主要包括与企业本身的管理无关或者说主要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风险。如市场需求下降或竞争对手的作用所导致的企业产品销售量急剧减少;产品价格下跌及原燃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企业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政府产业政策的限制及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进出口业

务中所出现的国际结算延期,以及由于出口国原因所导致的贸易中断等。不可抗力风险则主要是指,火灾、雷电、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企业造成的风险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财务风险识别。即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对各种风险暴露情况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辩识;

2、财务风险测量与评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对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测量,对有关财务风险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类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具体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风险评估方法和有关模型,对财务风险因素作出具体评估,以便为财务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3、财务风险控制与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以监控财务风险和化解财务风险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风险控制过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有关环节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监控,并为改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行为,以便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测量与评估、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化解三个方面。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质上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下,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企业管理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同企业目标

多元化一样,受企业产权结构的影响,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组合体,其本质是利益相关者契约集合体,这就决定了财务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有机体系。

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篇5

关键字:我国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目标

近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论点,但众说不一,各执一词,未能形成共识。这种对目标理论认识上的不统一,很难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正确地指导,甚至还有可能把企业带入歧途。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存在的几种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一.目前学术界存在的主要观点

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1978年以前的产值最大化阶段和改革初期的利润最大化阶段。实践告诉我们,这两种目标都不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目前主要存在以下5种观点。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他们认为,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示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1.它更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2.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3.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4.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5.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6.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7.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或法规。但一旦通过立法形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不管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时提出了满足以上四个财务管理目标特征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金之比的最大化。

(四)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资本持续有效增值可通过上述财务指标体系来体现。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或财务管理的水平如何。

(五)资本配置最优化。有的人提出,新经济的出现对企业财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指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他们认为,财务本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不仅为实现财务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也将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资本配置最优化能集中体现各相关人的利益。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理财环境下,可调节财务目标的部分标准。在企业发展期,考虑到智力资本的风险性和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以物质资本的筹集和资本收益作为衡量资本优化配置的主要指标;在企业成熟期,物质资源已非常雄厚,智力资本的比重就尤为重要。

二.对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初步评价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目标容易量化,易于考核。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明显缺陷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井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财务管理环境对其目标模式有重大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远远不象美国的证券市场那样发达,根据有关理论,只有在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状况下,才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有关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达到弱式有效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和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股票市场上投机过度。因此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完全体现在股票市值上并以此作为理财目标,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因此无法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

(二)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科学性值得推敲。这两个财务目标采用具体指标来量化评价标准,虽在实践中易于操作,但其指标科学性尚值得推敲。而且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全面性,不能满足理财目标的系统性、综合性特点,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三)资本配置最优化过于抽象。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是在新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我们可以看出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概念本身并不明确,过于抽象,在企业具体经营中无法应用。

三.国际比较借鉴

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分析对企业理财产生影响的相关利益集团。与企业有关的利益集团很多,但不一定都对企业理财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政府。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银行制度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美国模式

1.所有者。美国企业的个人股东居多,股权比较分散。他们一般不直接控制企业,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当股票价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时,往往会招致被兼并或收购。因而,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2.职工。美国劳动力市场比较发达,员工和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期发

展,但比较关心当前的工资和奖金的高低。,3.债权人。美国债权人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经营业绩不好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

4.政府。美国政府认为,管得越少就是管得最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规、法律。

(二)日本模式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以法人为主,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日本股东更看重企业的的长期稳定发展.2.职工。日本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逐级提升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企业在作决策时,多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80/%左右,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债权人在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一般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许多银行持有企业股票,银行的这种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政府。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比较多的。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决策。

资料研究表明:分别以美、日为代表的欧美式和德日式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中各利益关系人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职工、债权人、政府起的作用很小,致使美国公司的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的上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价格的最高。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四.我国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二者都属于成功的财务管理,关键是两国都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面简单看一下我国目前对理财目标模式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现状。

1.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经过以上分析,无法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企业现阶段更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协调方的利益,所以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仅仅局限于股东这个利益集团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2.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中国政府目前还不可能像美国政府那样对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预,在国有企业占比重较大且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必然的,只是应当尽可能减少行政方面的干预,而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我国的理财环境和日本的理财环境比较接近,因此我们在选择财理模式时可以参照日本的模式。从已进行的一项实际调查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中85%的企业经理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却有55%的企业采用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意义,但现实的理财环境还存在一些差异。我们相信在今后几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主导目标。

『参考文献』

[1]枉干样。企业理财目标新探[J].财会月刊,2001,(20)

[2]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J].财会月刊,2000,(2)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篇6

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明确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方向,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作用的发挥以及管理活动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陈秉正在其所著《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认为,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减缓风险给企业价值造成的损失,来增加企业的价值。这一目标实际上也是当今公司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即公司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是通过使股东财富保值和增值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我国某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手册是指出,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建立风险战略清晰、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完善、风险管理职责明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七条指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以下风险管理总体目标:

(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确保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三)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四)确保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

(五)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一个主体,不管是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还是政府机构,存在的目的都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从而提高主体创造价值的能力。当管理当局制定战略和目标,去追求增长和报酬目的以及相关的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并且为了实现主体的目标而高效率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时,价值得以最大化。企业风险管理能够帮助管理当局实现主体的业绩和盈利目标,并防止资源的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它还有助于确保主体符合法律和法规,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每一个主体达到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简单地说,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COSO整合框架将主体的目标分为四类:

战略——与高层次的目的相关,协调并支撑主体的目标; 经营——与利用主体资源的有效性和效率相关; 报告——与主体报告的可靠性相关;

合规——与主体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相关。

COSO的这种分类使我们可以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面。这些各不相同却又相互交叉的类别——一个特定的目标可以归入多个类别,反映了不同的主体需要,并且可能成为不同管理者的直接责任。

《3C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标准》认为,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至少应达到以下总体目标:

控制风险目标。企业风险水平要永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要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处理危机目标。企业风险一旦发生就变成危机,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失,这是全面风险管理不期望看到的结果。处理企业危机,即提供危机处理解决方案,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是全面风险管理不可忽视的目标。

把握机会目标。企业坐失良机,实际上最大的风险。企业发展,不仅要管理风险,还应抓住机会,促使企业把握发展的良机,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积极目标。

增强风险意识目标。我国企业风险意识不强,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增强风险意识,进而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是全面风险管理总体上期望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

可见,风险管理的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侧面。既有远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分解目标。不同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版块又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各类目标还可以分出等级。

我们根据企业风险管理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关系以及风险管理的作用,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实现企业总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第二层级:达到控制风险的目标,这是风险管理的直接目标,这个层级的目标可细分为控制风险目标、处理危机目标和把握机会目标。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篇7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概述

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大型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其管理模式以及手段都出现新变化。大型国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当中持续发展壮大, 就需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财务管理目标亦即理财目标, 指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最终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指导方针, 就本质来说, 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说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主观愿望同客观情况间、企业内部条件同外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体现。通过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能够了解财务环境变化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 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发展目标, 并且在财务管理的操作当中体现财务管理目标指导作用。

就财务管理在大型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当中的作用而言,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财务管理是企业宗旨以及性质决定的。大型国有企业追求利益决定其财务管理目标, 并且决定财务管理措施的执行。产品的成本、质量、效率以及价格决定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利润最大化可以说是大型国有企业各项活动的目标。所以大型国有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目标, 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其次是财务管理是市场经济运行决定的。市场经济当中的市场信息以及法律法规决定企业行为, 要求大型国有企业迅速对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 同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企业行为。再次, 财务管理是由主要内容决定。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是从资金管理角度开展的, 强调资金的良性循环以及增值。财务管理过程中权衡资金得失,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 财务核心能力概述

企业财务能力可以说是企业能力结构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是由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的企业能力系统。同其他的企业能力系统一块构架起了企业能力的体系, 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体现出企业的能力。财务能力是为企业能力而服务的, 并且财务能力也是发展以及提高企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在企业的财务能力结构当中, 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占据最为关键的地位。盈利能力可以说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指标, 体现企业经营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大型国有企业运营过程就是实现资本增值过程, 所以盈利能力是大型国有企业其他能力例如运营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体现。盈利能力能够反映出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成长能力则动态反映出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潜力。因此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可以说是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发展以及提高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也就是实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之间的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最终实现互相发展的过程。如何在已有的资源约束条件之下, 寻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同长期的持续发展间平衡点, 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关系

1.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关系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二者之间的统一性关系。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最主要目标是提高其财务管理当中的核心能力, 这一方面是。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短期目标, 另一方面也是。大型国有企业各个环节管理活动最为重要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将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看作财务管理的目标, 就能够保证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在组织以及指标系数等环节更为统一以及和谐。所以在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能力指标方面, 需要将财务管理内容置于核心位置, 体现出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核心能力之间的统一性。

第二, 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可以说是企业核心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从大型国有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而言, 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其观念、科技产品、管理水平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 这些因素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大型国有企业的核心能力逐渐演变成为企业发展主要的理论, 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说,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所共同构成的,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作为运营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财务核心能力改善提高有着一致性的特点, 能够为大型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 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关系。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当中,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可以说是财务管理当中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同其他的财务能力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 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能力通过共同的作用, 而构建起了企业管理的完善能力体系。大型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在财务能力结构当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大型国有企业最为直接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现。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想实现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能力, 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培育, 也就是说强化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 能够帮助大型国有企业实现管理目标, 从而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

2. 提升财务核心能力的措施

第一, 改善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以及决策水平。大型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 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并且在财务决策中, 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使用科学方法, 避免主观型以及经验型的判断, 尽量应用科学的财务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模型, 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待选的方案加以比较、论证以及分析, 最终做出高质量财务决策以及判断。大型国有企业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予以高度重视, 并且定期举办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从而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树立起高度重视理财以及避免财务危机的企业文化, 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可以从容应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第二, 建立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就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而言, 设置的初衷就在于优化以及整合企业已有的各项资源, 从而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的使用, 最终保证企业可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在这一过程当中减少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型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当中, 需要遵循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事前控制需要明确财务内控目标,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并且确定操作的流程。事中控制则需要严格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事后则需要展开考核工作, 将财务内控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

第三, 转变财务战略选择。合理的财务战略可以提高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防御能力, 从而显著降低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给企业的财务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目前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 基于竞争的财务战略可以将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竞争战略有机结合, 从而在财务战略的安排实施当中, 慎重考虑企业收益、风险、损失以及机会等因素, 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损失以及风险, 并且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这就要求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掌握财务理念, 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战略思维。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型国有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考验, 并且多重因素影响着大型国有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妨碍其发展战略的实现。所以不断完善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从而为其发展提供财务信息支撑, 有利于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改善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 这一目标实现需要强化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核心能力间的联系, 从而为大型国有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利光.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J].中国外资, 2013, 12 (3) :159-162.

[2]郭晓明.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新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5 (19) :202-205.

[3]唐建华, 朱开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审视[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8 (3) :426-428.

[4]张旭蕾, 冯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视[J].工业技术经济, 2013, 10 (2) :136-139

[5]巫洪艳.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研究[J].企业研究, 2012, 16 (24) :301-302.

[6]张娅军.解析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中外企业家, 2013, 12 (8) :357-359.

[7]朱开喜.关于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理论的探讨——剖析一些明星企业变为流行企业的成因[J].冶金财会, 2013, 13 (7) :145-149.

[8]胡风.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观点综述[J].学术研究, 2012, 16 (7) :233-234.

[9]严天池.整合之道——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对接[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2013, 10 (5) :110-111.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篇8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 作用

目标成本是为了实现企业效益而制定,近年来,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取得了相应成果。随着目标成本应用效果的持续,目标成本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如何将目标成本管理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已经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况

所谓的目标成本就是企业以预算的方式进行制定的相应计划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成本。目标成本一般用于企业成本管理中,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完整方法,也就是目标成本管理。一般来说,目标成本管理就是企业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基础,减去目标利润后的成本得到产品的目标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目标成本的分析、落实、控制及考核等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管理,以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目标。要想实现企业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必须确定一定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并用其来规划和控制相应的成本及费用支出。同时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及相应员工,都要以总体目标为依据进行奋斗。要想使目标管理顺利进行,就要更好的实现生产目标、销售目标、质量目标及技术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成本目标,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为了是目标管理更好的进行,企业上下应该树立全员成本意识,不管是车间、班组,还是成本项目核算人员,都应该有节约观念。对于构成成本核算的不同要素及组合也要进行分析和探讨,对相应的定额进行控制。要有少投入多产出的观念,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的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不仅能使企业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同时也能为企业实现自主经营提供必要的管理功能。因此,必须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竞争力。

二、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策略

1.树立全员成本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效益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观念及相应的责任观念相对落后,要想更好的降低成本,企业就应该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及成本观念,同时也要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及企业效益观念。为了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企业就应该实行细化管理,确定多层次的成本目标管理,并明确不同部门的管理、核算原则及相应的责任、目标,最好能将成本费用按部门明确,将明确的费用落实到组织结构,甚至是每一岗位及职工工作中,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成本控制意识,用相应的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奖惩,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为企业效益做贡献。只有对岗位和企业成本进行逐级管理,才能真正的形成企业上下成本控制体系。

2.完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

要想更好的实现目標成本管理,企业就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价格结算体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时候,核算成本就应该以产品或劳务市场价格为标准进行统一结算。在以市场价格为基准设定内部相应价格的时候,要尽能的减少市场价格差距。要想缩短市场价格差距,就应该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目标成本考核创造一定的条件。

此外,企业应该根据产品战略及长远利润规划制定的相应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并对企业实际成本进行相应的监控,尽量避免中间环节出现偏差。实现成本目标还要有内部控制制度作保证,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对责任中心进行划分,并编制相应的成本控制报告,将详细的实际成本内容记录下来,一旦发现与目标成本不符,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更好的实现目标成本,使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要想是目标成本管理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就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要收集好不同种类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对实现成本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其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基础。其内容不仅包括产品定价、竞争者信息、各种数据成本,同时也包括顾客信息需求及供应商数据。这些数据对企业经济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为目标成本提供相应顾客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更好的了解竞争产品及相应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力地位,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并实现目标成本管理。毕竟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也取得了相应成绩。虽然现在的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还有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必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怀婉.成功的目标管理及其推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4;5

[2]王永连.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6

[3]门素梅,宋慧.目标成本管理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责任编辑:祁彩云)

上一篇:审计论文应该怎么写下一篇:室内设计原理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