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年发展目标(精选8篇)
阶段目标
2011年科研目标
:做好“十二五”科研课题参加学校的科研课题“读好书做好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申报工作。
2011年德育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弘扬传统美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范文《教师三年发展目标》。
2011年教学目标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2011年科研目标
:
以科研指导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渗透美德教育,形成美德教育特色。积极总结课题成果经验。
2011年德育目标
:深刻领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推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初步培养学生读好书的习惯。在美术课程中参透德育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
2011年教学目标
:
完善和实施现代评价制度,探索“自主、和谐、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011年科研目标
:参加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科研课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力争“利用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2011年德育目标
:形成德育工作特色,从美育下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美术习惯。
2011年教学目标
:
关键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学业,定位,学习
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分割.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 遍地都是, 但工作少, 竞争就很激烈.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 找工作很不容易, 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我校是师范类专科学校, 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学生属三制大专生, 学生进校成绩大约为300~450分, 基础差, 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生现状如此, 而既然来到我校, 我们作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老师, 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 完成三年的学业.
今年6月份我带的一批毕业生刚刚毕业, 针对这批毕业生的管理和就业情况做简单分析, 以便能总结和改进今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法.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60万之多, 创历史新高, 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 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700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系今年毕业生数127人, 在此我只统计毕业后继续升学和考上在编教师的人数如下:专升本16人, 正式教师25人, 共计41人, 约30%的比例, 这个比例远大于以往毕业生, 成绩可喜.后来反思, 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年来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现在我对三年的管理进行简单的回顾.
入学初我们确定学生三年的学业主线是学习———继续维持高考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 主要从以下几点给学生进行分析:
一、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和想法
学生高考前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专科学校, 最起码都是二本类本科院校, 最后也是无奈选择, 所以心情是“悲”和“愤”, 这种心情并不是坏事, 最关键是如何调节和安排, 学生应该在“悲”和“愤”中寻找动力, 达到弥补失误实现目标的效果.所以我给学生安排的是“一定实现专升本”“一定考上上岗教师”, 以考研为最终目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压力, 有了方向.知道自己学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避免学生荒废大学三年的时光.
二、分析学生的家庭现状和个人现状
开学初做过统计, 127人中有110人来自农村, 偏远、经济落后的占60%, 家庭贫困.个人情况是年龄大, 不能一味依靠家里, 一心想找个好工作挣钱帮助家里.不管是升本还是就业, 最终都得通过考试.山西近几年除免费师范生直接安排工作外, 其余师范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仍然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 所以必须好好学习.这个结果很明显, 那就是自己下工夫学习.
三、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和日常管理
作为师范生, 上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会讲课, 所以我规定从进校开始就有意识学习讲课, 从大二开始, 班内分小组锻炼讲课, 毕业后学生能通过面试, 得益于日常锻炼.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相对宽松, 因为我个人认为作为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合理安排, 但从最后的结果分析, 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所以在这方面学生做得并不好, 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对学习有影响.
这些就是一直贯穿我管理班级和引导学生的思路, 从最后结果来看还是比较适用的, 因为对于师范生来说, 不同于技术类学生, 师范生要想有比较稳定的工作, 就必须通过考试, 而通过考试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大专学生合理规划三年的学业?思考如下:
1. 统筹规划, 多管齐下, 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 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
2. 整体部署, 协同推进, 加强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性.
选定学业目标, 在全面自我分析后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变化, 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 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
3. 全面推进, 及时调整, 突出学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 注重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未来规划更具方向性和操作性, 要求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针对自我, 要体现层次性, 既要有大学期间的近景规划, 也要有毕业之后的远景规划;要符合大学期间不同的阶段特点, 在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妥善安排;要在学业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兼顾考虑, 统筹规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 是不幸的, 也是可怜的, 因为他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生命就像一张白纸, 等待着我们去描绘, 去谱写.而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正处在茫然的十字路口, 班主任正是引路人,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划, 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之踏入社会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能够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样老师也就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杨建坤.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郭晓宇, 涂乃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考试周刊, 2008 (17) .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历史;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225-02
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富。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1-2011)进行跨库检索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成果时发现周仕德已经对2001-2008年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状况做了全面的分析,故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用“教师教育课程”只检索了2009-2011上半年的“题名”,显示135篇文章,属于中国教师教育的文章有116篇。在综述以前,笔者首先对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历史作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一、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历史——2001-2008年近十年研究的回顾
周仕德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的初创期(2001-2003)、研究体系的建立期(2004-2007)、研究向纵深发展时期(2008-)。[1]在第一个阶段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在追赶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实际,多是对教师教育课程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比较粗浅的认识,没有形成水平比较高的研究成果。第二个阶段时我国学者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关注,各类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讨研究也有不同程度增长。第三个阶段在关于如何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教师研究的增长幅度表现得突出。此外,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微观阶段,学者们已不再满足于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泛泛而谈,而是将视角深入到了研究更加具体的课程设置情况。
二、近三年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基本数据
1、教师教育课程文献数量情况
在135篇文献中,2009年有61篇,2010年57篇,2011年1月到4月共发表17篇。这说明学者越来越认识到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性。
2、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情况
135篇文献中单纯研究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的文献有19篇,主要集中介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设置的内容等研究。我国学者在对国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设置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建议,但仍然存在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与国外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教师教育的课程所调整的对象角度的研究情况
按照教师教育的课程所调整的对象角度,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教师教育课程、高等教师教育课程、职业教师教育课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在116篇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文献中,基础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文献9篇,高等教师教育课程85篇,职业教师教育课程的1篇,[2]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8篇,把关于教师教育课程评述类文章并为其他,有13篇。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对高等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是热点,对职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突破了以往0的记录。
4、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研究情况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研究的角度,可以分为对教师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的研究、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外教师教育比较研究等,2009-2011年间的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各有侧重,其中对教师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的研究及改革的研究是热点。另外也有不少学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反思研究。
三、近三年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及走向
1、教师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的研究
通过诸多文献中关于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对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综合分析,主要有基础课程相对薄弱、层次与水平分化不够明确、职前课程与在职课程衔接不够紧密、理论性与实践性整合不到位、教育类课程偏低等特点。如李晓宁等考察了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根源做了详细叙述。[3]段兆兵、朱家存则通过考察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引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新的视角——多维立体设置的必要性及紧迫性,认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多维立体设置应从层次维度、专业维度、职前——在职维度、理论——实践这四个维度进行。[4]鲁静则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考察,对建国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发展作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历史发展的深层内因角度指出课程体系的逻辑统一性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重要内核。[5]
2、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从2009-2011年对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大都通过指出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思考。王晖、王庆祥通过分析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在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在教师专业视阈下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为改革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调整和拓宽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教育专业课程为重点;以强化教育实践课程为特色;以培养从教能力为核心;以终身学习为目的。[6]冯晓江、牛彦军则考察了由高师院校转型的地方综合院校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途径: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推动高师院校真正转型;立足教师教育;彰显师范本色;勇于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冯晓江、牛彦军还考察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策略在于:明确课程目标;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专业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重视教育实践课程。[8]
3、教师教育课程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
2009-2011中国与外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相关文献7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篇。这一阶段中外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的内容大都聚焦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的比较上。侧重对中国与外国各自教师教育课程相关内容的比较基础上,最后提出外国教师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如王水平、黄鹤考察了具体的中日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认为从向日韩学习的角度出发,中国课程体系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多元化、开放化、需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需要加强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置。[9]周宁之则通过对中澳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解读,考察了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不足及形成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向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建设学习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中国应加入多元文化的学习;加入历史文化及其教授方法的学习;加强对所有学生背景和需要的重视;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学习;加强对和谐人际交往的提倡。[10]周宁之还通过对我国和澳大利亚近十年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分析,论述了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其进展,并进行相关比较研究,认为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存在的视角比较单一、深度不够、有些脱离实际、缺乏学术争鸣等问题。[11]
4、教师教育课程反思研究
在检阅了大部分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反思方面的文献后,笔者认为对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反思主要聚焦在课程价值层面、实践层面、理论方面及改革层面的反思。如黄正夫在反思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然状态与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应然表现的基础上,认为应从求真、求新、求实三个途径构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目标。[12]孙德芳则在实践层面反思的基础上,认为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实践素养的养成就应该理清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明晰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问题与纷争,坚持实践取向的价值导向,把握实践主体参与、合作与体验的课程运作策略,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举措。[13]龙宝新在审视了当代高师院校所推进的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三种经典发展路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活动的基础上,认为其缺点是无法深入师范生的潜意识层面,并提出高师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师教育资源,是师范生学会教书的活教材。高师校园文化凭借其特有的文化生态育师机制与文化濡染育师机制化育着师范生。范导、习染、催化、渗透、感召是其教师教育功能实现的独特方式和渠道。[14]
四、结论
通过对2009至2011年间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另外,从整理和分析这些成果来看,研究层次和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学者们将研究的视角逐步深人到了教师教育课程的课程设置情况及更微观的层面,认识到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环节之一。但研究中存在的视角仍有些单一、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经过对文献的检阅,笔者发现学者们对职业教师教育课程及潜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太少。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如果能挖掘职业教师教育课程及潜在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的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供我国教师教育借鉴与实施,那么相信会更有利于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仕德.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状况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09,(03).
[2]尤彩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穆岚,李晓宁.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根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段兆兵,朱家存.多维立体: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9,(4).
[5]鲁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和逻辑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6]王晖,王庆祥.基于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1,(1).
[7]冯晓江,牛彦军.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0,(22).
[8]冯晓江,牛彦军.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0,(23).
[9]王水平,黄鹤.中日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科技广场,2009,(4).
[10]周宁之.中澳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1]周宁之.关于中澳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12]黄正夫.应然与实然: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13]孙德芳.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批判——兼论准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9,(4).
[14]龙宝新.高师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师教育课程[J].江苏教育研究,2010,(22).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专业能力,还要有崇高的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课改不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使教师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一、学校概况
XX小学创建于1911年,是省教委1980年首批命名的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实施“文明校园、学习乐园、生活花园”的整体改革目标,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学校连续十六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并荣获“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学校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17人,教师119名,其中,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4名,市区教学骨干50多名。
学校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在科研课题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屡获佳绩,其中电化教育课题以优秀级别通过结题验收,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还被评为南京市教育科研和德育先进集体、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
二、发展优势 1.学校有一个和谐合作、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业务精良、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部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提出了“不仅为学生六年着想,更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思想,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一系列素质教育新鲜经验。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发展智能,立足未来”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变革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师自制课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变革教学内容,将课内外知识有机融合,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改革考试评价,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关注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开设选修课,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拥有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3.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依据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涌现出一批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4.德育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载体,立足课堂主渠道,在活动中深化德育。坚持德育内容“小、近、实”:“小”——教育内容具体,“近”——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实”——讲究实效、知行统一。
5.学校积极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方法。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确立考查、考核项目,通过开设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的选修课程,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及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特长。学校分阶段进行达标、升级考查或考核,颁发素质发展证书。并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家长都成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
三、指导思想
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坚持师德与师能同建原则,坚持专业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家引路原则,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时效性。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教师发展示范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经过学校三年的建设,力争省市级名师达到25人以上,推出在全省有影响的名师3—5名,在南京市有影响的名师10—20名,2—3个学科成为南京市名学科,争取学校有二分之一的教师能够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
2.分级目标 ①合格教师
对象:职初教师(教龄0—1年)
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
途径: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注重“培、用”兼顾,给于职初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
达成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②胜任型教师
对象:教龄2—5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任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市、协作区及学校层的面公开课等交流活动。
达成标志:掌握初、高中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③成熟型教师
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达成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有较强的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主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能为高一级职称评聘做好积极准备。
④专家型教师
对象:教龄13—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
途径: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选派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
达成标志: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⑤资深教师
对象:教龄2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
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鼓励他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青年教师拜师,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
达成标志:发挥好老教师的示范效应,好的经验和资料能得到延续和积累。
五、工作措施 1.构建四个平台 ①网络平台
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为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
②展示平台
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大赛”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③交流平台
邀请名师大家到我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坚持教育教学研究沙龙。
④科研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开展“学习型办公室”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能提高教学素养。实施“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
二是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度,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方法。定期举办行动研究沙龙,促进教师对话与交流,分享研究经验与成果。
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优化教师素质的三个结构 ①知识结构
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②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③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3.抓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四大要素
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还包括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方式: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对话,主要是与原有经验的对话、与理论的对话、师生在内的行动者之间的对话;建设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4.创造条件、建章立制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制度是理论发挥技术力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德育研究制度等,将教学研究与学习相联系,将德育研究与学习相联系。
落实继续教育制度。依据学校实际,鼓励教师参与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符合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必须达到100%,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提出明确要求,用制度来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组织实施。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中,教师说课、集体备课、高效上课、互相听课、客观评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教学研究有实际效果,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并有所创新。
健全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必有反思,反思与教案同时检查,每个学期认真完成至少2篇比较严谨、系统、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奖惩,促使教师从中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能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改革评价奖惩机制。学校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5.注重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管理队伍 ①收集汇总资深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形成《四中班主任实务操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常规,并以校本培训的形式向全体班主任推广,使班主任工作得以有序规范开展。
②以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为契机,形成班主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案例分析等研讨主题的系列,汇集典型案例,形成特色主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为建立一支后备力量充足的班主任队伍提供条件。
6.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是教师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及时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个人发展记录、个性发展记录、教育成长记录。
六、进度安排 1.启动阶段
①召开动员大会,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领导小组。
②学习有关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③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专业发展计划。2.组织实施阶段 ①按计划进行实践探索。
②每年年底进行反思,写出阶段性总结。
③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成果及时存入个人成长记录档案。④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集体评估和阶段性总结,监督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
3.总结验收阶段
①接受教育局领导、专家检查验收。②提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工作总结。
七、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原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与工作业绩挂钩。
2.经费保障。力争上级部门的各项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物质保障。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逐步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
4.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师发展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
5.专业支持。聘请高等学校专家、中学知名校长、特级教师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顾问团,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咨询和指导工作。
6.监督保障
①校内监督和评价。学校每年对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向教代会通报,接受教代会审议和评价,并根据意见调整和修改规划。
②社会督导监察。邀请督导室、教育专家来校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讨论,汇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情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有序进展。
安徽太和中学高俊华
随着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一个积极的挑战。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为保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教师教师自身发展三年规划.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己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自我定位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高中政治教师,参加工作至今,任教政治,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应该说对于岗位工作情况已经较熟悉,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是我近三年奋斗的目标。.优势分析
◆自信
对学生有爱心,喜欢教师职业,工作有激情,对自己能够胜任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真诚
能真诚地与同伴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资源共享,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
◆善思
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反思,勤于实践;能够寻找研究热点,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3、不足剖析:
◆平时课堂教学中,尽管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但是,懒于笔头的整理与总结,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教学理论成果
◆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常规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至今为之,我班主任工作经历较少,因此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管理缺乏相关经验。
◆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充分
二.职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边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
2.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方面: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2)学识目标方面: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3)教育教学方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会学习的方法。新课改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以及收集到的新的知识信息,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把学生的想法、问题进行交流,达成新的知识资源,不断综合、完善新的知识体系。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育科研方面:加强人文底蕴,增强人文精神,做有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及时积累个案,归纳资料,撰写有实效的专题论文。
三、具体措施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中学政治教师》、《中国教育报》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平行班级老师的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上课有教案、不迟到、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潜能生,切实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勤于思考,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参与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1篇。(2)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争取每学期在市级刊物有论文获奖。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1)现代信息技能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是每个个现代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在今后的五年发展中,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进行交流、创造性的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利用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继续建设好个人博客,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我相信一句话: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我想,只要自己用心,因不足而学习,因困惑而探索,我可以一步一个台阶,留下一行美丽的足印。
四.自我培训计划
1、多读书,善思考,勤积累。开放的视觉,看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工作几年来,满足于辛苦教书,少有的积累已几近掏空,给自己充电迫在眉睫。多读书,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积累是必经之路。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校已下大力量,加大资金投入,为老师们购买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征订了教学杂志,同时鼓励教师自己选书,学校报销。自己争取每周读一本教育方面的论著,做好读书笔记。并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论坛活动,谈体会,谈心得,谈收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期得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关注自我反思。继续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每天填好反思记录本。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自己的课堂变的更有意义,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教师录下自己满意的课堂,根据自己的课堂实录找不足,找差距,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向同行学习。同伴协作、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对话,鼓励教师互助学习、探讨、彼此支持、资源共享。
在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的今日,给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供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更多,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三年规划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进取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基本情景
我于20__年8月踏上教育教学岗位,至今已有4年的教学经历,现职称是小教一级,自工作以来一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来在学校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看到是自我的不足,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仅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进行自我剖析,制定今后三年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大事、鉴于自身情景,特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自我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三、自我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进取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理解别人的不一样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必须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进取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一)个人优势
教师是我最热爱的职业,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抱着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心来做好学校交给我的任务。我有很强的亲和力,相信在工作中能很快体现出来,这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热爱学生,更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心,在工作上能够进取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善于学习,能够虚心的向他人请教,并理解善意的批评;有创新本事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相信会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个人存在问题
我还需要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下一番功夫,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弱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本事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四、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达成目标:争取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评上骨干教师,评上小高,争取每学期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每周写一篇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争取合格率100%,优秀率较高,100%的学生有提高,我将全力以赴。深化课改,落实“生活化、情景化”课堂教学理念,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重视认知过程重情感的培养。
第一年(20__年)
1、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我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职责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构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3、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齐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4、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本事,一学年开设1-2堂研究课。
5、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进修,进取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第二年(20__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
2、申报科研型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本事。
4、进取参加继续教育。
第三年(20__)年
1、进取推进素质教育,学生构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本事,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本事,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
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力争摸索出一套适合我的专业发展之路。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及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6、进一步学习数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本事
7、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供给强大的源动力、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
8、勤写教学札记,读书笔记,不断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
总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应对新课改,我时刻告诫自我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把自我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 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城市, 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 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 推动石家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打造增长极。但城市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城市带来发展机遇、发展动力的同时, 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挑战。石家庄应对城市化挑战, 必须立足自身实际, 借鉴国际经验, 创新理念, 创新思路, 创新实践, 推进“三年大变样”, 走科学城市化道路。
1 三年大变样内涵
从2008年起, 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 并以此作为聚集产业和人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三年内把石家庄基本建成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趋向合理、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山水特色初步凸显、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现代化生态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省会城市面貌大变样, 具体为: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由主城摊扩变为组团发展, 布局调整基本形成, 城市行政办公、文化体育、金融保险、商业商务、交通集散中心基本确定, 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三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由182平方公里扩大到200平方公里左右。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和微循环体系基本形成, 人均道路面积、路网密度明显增加, 平均行车时速进一步提高。城市出行结构日趋合理, 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20%。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城市交通管理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城市供水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建成区集中供热管网全面覆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0平方米以上。保持民用供气率、综合垃圾处理填埋率、建筑垃圾利用率、餐厨垃圾及医疗垃圾废物处理率100%。排水系统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污水处理率接近100%。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污染治理、环城水系建设、绿化美化取得重大进展, 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持续好转, 山体植被、自然生态得到明显恢复。市区优良天气争取达到310天,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15.5%和18%。饮用水水质达到优质标准。绿地率提高到35%, 人均公共绿地率增加到10平方米。
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以拆促建, 以拆促改, 大张旗鼓推进主城区连片拆迁改造。二环路以内主街主路沿线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危陋住宅区基本改造完毕, 沿主街主路特色建筑群、特色街道区和层级分明的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形成;城市容貌整洁有序, 社区环境和谐舒适, 从而进一步夯实省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三年大变样”的内涵十分丰富, 不只是城镇面貌要变, 更重要的是石家庄的产业实力、城市活力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要发生大变化。“三年大变样”是推进河北城市化的重大战略, 也是石家庄市作为环渤海第三经济增长基地的重大机遇。
2 石家庄三年大变样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都有集约化、核心的产业作支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生产附加值高的清洁产品,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市区的工业向郊外和协作区转移, 在转移中实现了更新改造、内涵式增长, 降低了能源和资源消耗。
石家庄市在三年大变样中, “两高”企业外迁退市进郊也是如此, 华北制药在迁建改造项目中, 既有很多项目属于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如培养基用白蛋白项目、抗癌药产品项目;也有属于升级改造项目如玻璃分公司搬迁技术改造项目、扩建年产350吨番茄红素工程等。常山集团将利用搬迁的机遇, 把30亿元资金用于加大技术改造和提高产品档次上。同时石家庄市政府将对搬迁企业土地、建筑物等予以补偿和奖励, 产品有市场、管理基础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土地出让收益不足以支付搬迁成本的, 还将由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
2.2 大力发展服务业, 提高就业水平
城市优先发展服务业, 发挥了实现由传统的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现代服务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的先导作用, 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强的科技创新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功能。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是今后石家庄市区发展的重要方向。按照经济发展规划, 石家庄市今后将全力打造服务全市的生产生活核心区, 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 大踏步向区域性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目前石家庄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51.2%, 今后他们将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拓展居民服务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石家庄的主导产业。
2.3 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现代化城市由于本身具有生产集中、技术先进、金融发达、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荟萃等有利条件所产生的经济能量成倍放大,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和带动力将进一步加强。城市通过发挥龙头作用, 与周边区市可优势互补、深化市际分工,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区域竞争力。
石家庄在三年大变样中提出的“一体两翼”战略, 一体是在南二环以南、建华西路以北、仓兴街以西、107国道 (胜利南大街) 以东2.54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建设一个高档次、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在南部山前地带谋划利用高邑、元氏、赞皇三县交界区域可开发的丘陵、山前荒坡和滩涂地, 启动建设规划32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建设, 使其成为企业搬迁整合的载体, 招商引资的平台。两翼是东翼和西翼, “西翼”要发挥平山、井陉矿区毗邻山西煤炭, 土地资源丰富, 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 重点发展煤化工、钢铁和电力产业, 而“东翼”平原地带, 则以辛集市为中心、晋州市为重点、周边县 (市) 为腹地, 构建辐射半径50公里的经济圈, 加快生产要素聚集, 促进中等城市崛起。
同时石家庄将充分发挥“1+4”组团的区位和产业优势, 大力培育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产业, 以增强省会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4 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投资吸纳力
城市环境既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硬环境, 也包括政府政策、管理水平、城市文化等软环境。石家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了槐安路、和平路高架桥, 拓宽整修了裕华路、中山路、二环路等, 实施了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建、旧住宅小区改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三年大变样”工作, 大力精简审批项目, 涉及房地产开发行政审批的公章由166个减少到不超过26个, 20项行政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设区市;石家庄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第四个五年 (2008-2012) 立法规划草案的建议》, 未来五年省会将规划立法项目15项, 其中制定法规项目8项, 修订法规项目7项。这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城市改造, 也会带来更多投资者的投资。
3 在三年大变样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三年大变样进程中, 为防止出现城市化“病态”倾向, 还应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以促进城市化的科学、有序推进。
3.1 速度和质量
一定阶段和条件下, 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 城市化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合理确定城市化的速度, 应首先建立一套科学的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益、产业发展对就业的贡献程度、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弱势群体利益的保障等进行综合评价来准确把握。
3.2 发展动力和政策保障
产业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量, 由市场来决定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与合作。在产业发展上, 要深入研究和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通过不断弱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行政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 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 建立法律保障、政策保障和行政执行力保障等强制保护体系,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履行政府责任, 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3.3 城市尺度和人本理念
宜居城市首先体现了人本理念, 是以人本为尺度对城市发展作出衡量。城市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道路宽度、城市色调、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等, 都要以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为准则, 以人的感觉、感受为标准, 把居民能够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作为衡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尺度, 研究建设质朴、生态、亲近人的城市。要深入研究如何挖掘和塑造城市特色, 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 增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3.4 建设和管理
为了实现新三年目标,千仞岗确定了2013年的营销战略:“聚焦单店,打造强大团队;决胜终端,提升单店业绩”,并进行大幅度的营销创新,通过打造强势的专业化团队,来整合和利用好各项资源,聚焦终端,让单店业绩切实提升。
本次“蜕变·启航”千仞岗2013营销峰会暨新品发布会共有1000多名全国各地的千仞岗经销商到会,千仞岗董事长宗仁元的发言得到与会经销商的阵阵掌声。峰会上,各地经销商代表交流了营销心得及今后的营销思路,新品发布会上由模特秀出的新款羽绒服引起了经销商的啧啧赞叹。(阿龙)
凡客重推潮流跨界合作款服饰
日前,凡客携手环球音乐唱片公司,以及独立插画师擦主席、青年艺术家郭鸿蔚等多名跨界设计师、新锐音乐人,在北京知名Live House愚公移山举办了一场“VANCL LOVE ROCK摇滚嚣夏派对”。现场摇滚艺术范儿十足的氛围里,凡客向粉丝及乐迷们展示了其明星产品VT及帆布鞋本季的潮流设计态度。
【教师三年发展目标】推荐阅读: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成就教师职业05-26
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免费09-13
教师成长三年发展规划09-15
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总结09-17
教师队伍发展三年规划11-26
初中教师三年发展规划12-07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反思09-12
高中英语教师三年发展规划06-29
新教师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07-16
我的教师职业三年发展规划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