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共12篇)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1

1.信任

相信自己,相信团队中的同伴,相信团队的领导者。团队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群体,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团队中的每个人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整个团队才能集中到更多的智慧,才能使整个团队更具竞争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2.宽容

在激烈的职场之上,宽容是让一个人尽快融入团队之中的捷径。宽容是团队合作中最好的润滑剂,它能消除分歧和矛盾,使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和谐相处、从而安心工作,促进团队发展。

3.沟通

在团队中,成员问的较强的沟通能力是保持团队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当团队遇到困难和矛盾时,有效的沟通能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然而,团队成员唯有从自身做起,有方法、层次地对同时发表意见并探讨问题,汇集经验和知识,才能凝聚团队共识,激发自身和团队的力量。

4.奉献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是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能为工作注入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使在团队中也往往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个并没有错,但是在团队中,只有整体的利益得到满足了,个人利益才会实现。

5.尊重

平等待人,有礼有节,既尊重他人,又尽量保持自我个性,这是团队合作能力之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在一定的生长环境、教育环境、工作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与他人不同的自身价值观,但他们每一个人也同样都有渴望尊重的要求,而不论其资历深浅、能力强弱。

6.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要想成功地融入团队之中,就要善于发现每个工作伙伴的优点。拥有谦虚的品质会让我们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他人的长处,从而赢得众人的喜爱。团队的效率在于每个成员配合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来自于团队成员的互相欣赏和熟悉欣赏长处、熟悉短处,最主要的是扬长避短。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2

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原则

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效率, 需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 因此, 笔者所提出的中职体育教学是以体验式教学为基础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及启发者, 而学生则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他们通过主动观察、体验探索、互相协助来开展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协作能力, 并将此转移到真实生活中, 学会与人沟通协作。笔者认为在培养过程中, 须遵循以下原则, 以确保整体培养过程的有效性:

(1) 集体为主。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是以集体活动为基础的, 有了集体才称得上团队, 因此, 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集体性特征, 特别是篮球、排球等集体性强的体育活动, 要注重学生沟通、协作意识和能力的激发及培养, 使学生在集体体育活动中相互接触从而突出自身在团队中的重要地位, 提升了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

(2) 积极引导。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控力、积极性、主动性偏低, 因此, 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过程中要对其积极加以引导特别是那些运动能力差、自信心不足、交际能力弱的学生, 更要加强引导, 使其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加强其对团队协作重要性深入认识, 鼓励其在团队协作中的积极表现, 使团队意识通过体育活动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实践中。

(3) 因地制宜。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还可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条件及学校硬件设施来开发拓展更多的集体性体育活动, 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南方可增加游泳项目, 而北方可开展利冰雪合作运动项目。当然, 还可结合地方或者民族特点开展一些地域性的体育活动, 不仅能够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还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并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4) 长期教育。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簇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过程, 这就需要中职体育教师长期性的不断应用有效方法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只有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反复强化、不断提高,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进行更好的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应用。

2、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法

如前文所述,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除了以相关原则为重要指导外, 还需付诸于实践, 应用具体的教学方法, 通过原则与方法的结合整体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效率。体育教学过程中, 可以从教学各个环节开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准备、练习、竞赛等各个阶段都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1、准备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短时间的集体活动使韧带、肌肉、关节满足教学内容要求, 从而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身体损伤。在此环节中可通过协同配合、游戏精选、器材巧用等方式来进行, 即以团队为单元, 通过所有成员的智慧和能力协作共同完成准备活动。例如在学练篮球脚步快速移动这项体育技巧前, 可引入“奇偶数”游戏, 在强化学生反应及快速启动能力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并为正式技巧练习奠定基础。再如, 在短距离跑教学准备活动中, 通过团队间的分工、配合开展快速搬运实心球的小禁赛, 既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设备, 又为短距离跑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当然也可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2、学练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其实与准备活动相比, 学练活动中更易开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也更行之有效, 可通过合作学练的方式来实现, 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 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及团队责任感, 能显著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常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班级人数太多, 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性, 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不爱运动的学生, 这给他们创造投机取巧、少练应付的机会, 这样不仅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 而合作学练方法的应用, 上述相关问题可迎刃而解。以排球技巧的学练为例, 可采用男女合作学练的方法, 以优劣势互补的方式组建成男女合作练习小组, 并通过竞赛的方式对合练效果进行考查, 这样可以明确小组成员在团队中的分工, 并将教学的注意力从技术动作最差的学生转移到能力最薄弱的团队上。为了团队的整体荣誉, 每个小组成员会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这样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沟通协作能力, 还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增强了学生之间沟通、交际与协作。

2.3、竞赛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竞赛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 也是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有效途径, 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征, 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体育竞赛活动。竞赛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的体育技巧学习情况, 还让学生感受到个人能力发挥及相互协作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默契的配合和艰辛的努力, 共同实现预期目标。例如在短跑教学中, 可改变传统让学生在跑道上循环跑的方式, 采用团队竞赛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 使学生克服身体素质差、运动惰性等缺点, 更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竞赛不仅可改善体育教学效果, 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是, 比赛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2.4、拓展活动中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体育拓展活动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这是因为该方式不受条件限制, 方法和规则也较为灵活, 同时满足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特点, 学生更易掌握体育知识及相关技能, 教师也可在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过程中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团队拓展活动, 可使学生了解团队、认可团队、关心团队, 从而形成参与意识和团队责任心, 学会与团队其它成员协作、关爱和信任, 提高学生们整体配合能力和协作能力。

3、结语

随着社会各项工作的分工越来越细, 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中职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先天性优势, 系统性开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为中职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斌.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J].现代教育, 2014, (9) .

谈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团队合作与协调,激发团队的智慧与合力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先锋群体承担着各行各业发展的重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调能力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多少年的缺位,以及应试教育的多年影响,使得高校中有很多“书呆子”、“娇生儿”等,他们不会交往、难以处理各种合作问题,思考问题时自私唯我,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导致团队协作能力发展不成熟,这已经成为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障碍。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的表现

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发展体现在大学生在团体交际与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于集体性活动的一些态度与看法上。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70份,主要指标体现如下结果:

1.有三成的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想寻求同学与朋友的帮助。调查显示: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同学帮助的学生占大部分,月55%;但是不想寻求帮助的占据了22‰根本就不会寻求帮助的占据了剩下的部分比例。这反映了大学生中尚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无法在协作中战胜困难,其中从来不寻求帮助的这部分学生未来前景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脱离寻找帮助去追求个人奋斗的学生,绝不是状态健康的强者,而是逃避交际的表现。

2.喜欢参加团队活动的学生比例不足半数。在是否愿意并喜欢参加团队的各种活动选项中,表示喜欢的学生只占据35%左右,这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形成鲜明的差距。表示一般化的学生占据了55%的比例,剩下的学生对于团队活动不感兴趣,基本不参加。对团队的热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适应未来发展,锻炼协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方面。这部分学生将失去发展锻炼的机会。

3.在集体讨论活动中经常发言的学生比例不足三成。大部分学生表明“会”参与,但是经常发言的学生比例不高。从来不参与的学生占5%左右,这部分学生在如何活动中都处于沉默状态,个别学生甚至对于发言的人有讥讽态度,心理复杂,体现能力与心态的问题。参与发言是一个学生与集体对话的基本途径,在集体面前无法对话的学生问题是严重的。

4.在你是否会帮助、劝告同伴问题上,过半数的学生回答“无所谓”。在例如“同学通宵玩游戏或者有逃课行为时,你是否会劝阻同学的行为?”竟然有76%的学生对此无所谓,只有7%的学生会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可见,当前的大学生对于别人的关注程度已经跌倒了最低点,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对别人的漠视已经成为80、90后的一个通病。

5.绝大部分学生肯定团队需要合作精神。调查中97%的学生承认在一个团队中离不开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这说明大学生从理智上对此问题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其他数据显示他们在的实际行动能力不足,需要进行锻炼。

6.大部分学生在合作的同时有“自己的算盘”。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在合作时过于关注自己个人的感受,经常有“留一手、等等看别人怎么做”的想法,这些想法严重影响了集体协作的整体效果。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知道团队合作对于个人与集体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团队合作的习惯与能力上显得不足。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无私精神对于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做的不足。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积极心态与参与的能力,是大学德育工作的党务之急。

二、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途径

1.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很多学生意识到参加集体活动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做不到呢?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程度的问题。真正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其实是很少的,如果集体活动中能很轻松愉快,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参与的。但是一些学生因为心理原因与能力问题,在活动中居于被安排的地位,心理上不服气不配合等,导致合作的结果不愉快,所以索性对集体生活产生了抵触情绪,我们经常讲的“不合群”就是这种问题。对此,要结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集体生活中的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积极的状态参与集体活动,才能让这部分学生合群。

2.进行团队合作的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有很多的学生是缺乏进行团队合作的技巧与方法,以致在集体生活中经常受挫,与同学的关系不融洽,产生误解,由于自己的参与或者组织方法不当,在团队中没有得到成员的承认等,最后导致在团队合作中力不从心。这些现象在一些学生中是存在的。这部分学生要进行方法与交际技巧的指导工作,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礼仪与交际等方面的讲座来辅导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辅导,或者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进行辩论与交流,当学生对于交际合作的方法进行了解与学习,促进其交际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就能逐步对合作驾轻就熟,对集体活动也就会产生积极性了。

3.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的参与能力。大学的社团活动是当前很多高校的一道风景线,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要充分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积极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组织,并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同时积极进行学生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社团中担任一定的任务,成为其中的主人翁。社会要经常举办一些实践活动与公开活动,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例如:对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社团组织等具有一定的慈善性,这样的社团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其德育意义是巨大的。

4.建立学生自治组织,激发学生管理的热情。学生自治组织的建立是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生自治组织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通过构建自己的组织机构进行自我管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组织能力加强,构建更多的自治组织是可行的。让他们在班级的班务活动中,在宿舍管理中,在学生会管理中担任一定的任务与职务,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5.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感受团队合作的积极意义。走进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社团、自治组织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者组织的各种活动,或者是专业的学习调查研究与实习活动等,激发学生走进社会的热情与行动。例如:走进社会进行募捐行动,义务劳动活动,工厂的集体实习活动,探险协作活动等等。通过在社会中的体验与锻炼,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合作中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与优势,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6.通过德育教育,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克服价值观偏差。价值观的偏差对于学生的集体协作影响是很坏的。价值观一旦偏差,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缺失,就谈不上什么集体协作的能力提高,因为他们会一点集体的意识都没有。所以,对大学生要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这也是进行协作合作的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当前社会,受到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功利色彩浓厚,大学生中集体主义思想比较淡薄。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集体协作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到重要性,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集体到关系,只有这一点搞清楚了,才能够谈得上集体协作能力到正确培养。

总之,大学生集体协作能力的发展一要靠活动为平台,二要靠道德为基础,注重体验与教育,才能够受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加良,占颖玉:由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缺失引发的思考,《文教资料》2009年第16期

[2]王晶晶:大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李颖,袁利,李阳模:大学生合作精神缺失成因及对策分析《高教论坛》2010年第5期

[4]阳剑兰: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社科纵横》2010年第5期

企业团队协作能力顶针游戏-规则 篇4

游戏比赛时间:5~10分钟

人数要求:4个团队,每个团队由10人组成。

游戏道具:

木筷40根、螺帽4个。

游戏目的: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使小组充满活力。

虽然是游戏但即将开始一场比赛。

游戏比赛规则及步骤:

1、给每个队员发一根筷子。

2.给每个小组一个螺帽作为顶针。

3.让每个小组站成一排。

4.让每个队员把筷子叼在嘴里,直至游戏结束。

5.把(螺帽)交给每个小组站在队首的队员,让他们把(螺帽)套在筷子上。

6.每个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是按顺序经由每个组员,把(螺帽)由队首传到队尾。只允许用筷子传递(螺帽),不允许用手碰(螺帽)。如果有人不慎把(螺帽)掉到了地上.只能用筷子把(螺帽)拣起来,而且不能把筷子从嘴里拿出来。

7.第一个把顶针(螺帽)传到队尾的小组获胜。

一要注意安全,防止戳着皮肤,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护队员

二游戏开始之前,给每个小组2分钟时间讨论战略战术。

讨论问题示例:

·哪个小组第一个把顶针传到了队尾?

·哪些因素有助于成功地完成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5

摘 要 篮球运动既是一项集体运动,又是一项综合运动。球队需要团结,需要目标一致。不仅要求比赛场上的五名队员协同合作,而且要求充分发挥教练员的督战才华和替补队员的作用,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战术、制定战略。

关键词 篮球运动 个人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一、前言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中锋队员处在进攻的核心区域、进攻最佳区域、对抗激烈的区域。世界优秀中锋都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速度快、弹跳力好、爆发力强。中锋队员的个人攻击能力、防守能力、策应配合能力等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美职篮―2013赛季开始之前,夺冠呼声最高的当属拥有纳什、科比、加索尔、霍华德的湖人队,但事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一路高歌猛进,反而连败不止。霍华德是联盟里优秀的中锋队员,各个球队竞相追逐的球星。拥有超级中锋的湖人队,反而胜少负多,让球迷们难以理解。球队输球的原因出在哪里,众说纷纭。本文旨在分析霍华德的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6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呢?在讲授这门课程的`<网上搜索>这一章节时,采用小组协作、探究型教学方法.通过制定一个旅行计划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表述能力.

作 者:黄晶 钟燕 作者单位:黄晶(柳州市第八中学,广西柳州,545006)

钟燕(柳州市交通学校,广西柳州,545007)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7

关键词: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我们所处的时代, 对团结协作精神的渴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迫切和重要。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荀子曾说过:每一个凡人, 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 条件是具备团结协作精神。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许多事例都证明, 无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部门, 如果仅仅依靠领导的殚精竭虑而没有群众的参与和响应, 仅仅依靠某一个或几个所谓的精英孤军奋战, 而没有大军团的协作与支持, 这个团队是很难成功的, 甚至是要失败的。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每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团结协作, 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歌德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不管他干什么, 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想法人们的最高需要”。在当今时代, 一个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人, 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的, 甚至是难于在社会上立足的。只有在沟通中传递信息, 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才会做得更好。

一、团结协作精神是团队成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近年来, 一些单位在招聘和引进人才时, 把团结协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如果应聘人员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不能融入崭新的团队, 就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因为每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团体, 五音全音乐才能和谐, 五味和才有美味醇香。由此可见, 团队合作是现代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成功的企业团队的重要经验。

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团结协作精神不仅体现出团队战斗力的强弱, 而且展现出团队集体智慧的高低。西汉初年, 天下已定,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时与大家讨论得到天下的原因, 并感叹道:“在大营内出谋划策, 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 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 安抚百姓, 供给军饷, 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 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士兵, 百战百胜, 我不如韩信, 朕能与这三个人杰合作, 所以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有一位贤臣范增但不信任之, 所以失败。

提倡团队团结协作精神, 要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同心同德, 合力前行, 取长补短,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避免恶性竞争, 消除同门相害, 力戒同美相妒, 防止互相拆台。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 不是廉颇的骁勇善战, 也不是蔺相如的口若悬河, 而是两人为保江山社稷, 为安百姓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的胸怀。这些典故说明只有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 才能把个人愿望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 讲团结协作, 会团结协作, 能团结协作。

二、团结协作精神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心山成玉, 协力土变金。干事创业, 离不开攻坚克难的精神, 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据了解, 世界上现存200年历史的5000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中, 日本就有3500家;日本企业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根源, 不在于国民个人能力的卓越, 而在于员工整体团队力量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弥漫于日本企业间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及员工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

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在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基础上形成的, 是因为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个任务、目标把大家聚集起来的, 因此在这样的团队里, 每一个人都会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生活中很多事情和工作都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例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42万人, 参加的单位两万多个, 是大家发扬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才取得最后的成功。同样在一个企业里, 面对着企业的任务目标、发展愿景, 如果能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奋斗目标融合起来, 每当企业遇到困难和危机, 员工就能把企业困难作为自己的困难, 与企业同舟共济, 千方百计把应对危机作为已任, 与团队一起发挥智慧和力量, 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使企业转危为安。

俗话说:不怕虎生两翼, 就怕人起二心。在一个组织工作涣散、人心浮动、自行其是、甚至搞“窝里斗”的企业里, 是没有生机与活力可言的, 又何谈干事创业?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 个人纵有雄心壮志, 再有聪明才智, 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的人, 才能明白团结协作对自己、对别人及企业的意义, 才会把团结协作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三、如何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

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 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首先强调‘起音’, 起音不齐, 乐曲就乱。其次是个人的‘专业音’, 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 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认为是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是‘团队音’, 当你打出你自己的专业音之后, 还要考虑到整体, 是不是会成为干扰别人的音。”个人以为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 必须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 在相互交流中协调问题, 在共同探讨中提高认识, 把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经常讲, 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 应该引导团队成员珍惜机缘, 搞好团结。同事之间, 上下级之间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 也要有克已容人的肚量, 对他人少一些求全责备, 多一些坦诚相待, 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抱怨, 这样才能增强凝聚力。

2、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 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

打造一流的团结协作团队, 不同的利益诉求必须要有表达的渠道, 使各种信息得到交流, 从而促进各方面利益得到协调, 各种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在此基础上消除意见分歧形成工作合力。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 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观点和诉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反馈, 有助于形成共识, 有助于发现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求同存异, 也有助于个人性格互补和团队配合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增加交流, 让团队成员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挥其特长和个人优势, 只要人尽其能, 物尽其用, 企业团队才会更加优秀, 团队优势才能得以展现。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

培训学习的目的是将学习转化为团队意识和集体智慧, 并在实践中不断增长凝聚力和工作能力。共同学习能够在团队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通过学习交流和讨论, 可以加大信息流通量, 从而拓展每个成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

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个人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只是一个方面, 而把学习力转化为工作能力才是团队学习追求的更高境界。通过学习, 团队成员之间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能用众力, 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 则无畏于圣人。”它能使团队在学习上更努力, 工作上更用心, 作风上更顽强。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小学德育 团队协作 集体意识 就目前的小学生家庭情况而言,他们往往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受到长辈们的呵护与关爱,特别是祖辈对我们的学生多存在着溺爱倾向。我们很多的学生在家里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自我意识较强,缺少关爱、感恩和分享意识。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转变学生的思想,对他们的将来负责。

一、尊重理解,提高自我管控意识

在工作中,要相信学生,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渴望有好的表现,得到同学的认可,老师的赏识。因此,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努力做到尊重他们,在他们出现异常或是表现不佳时候要多理解,多期待。毕竟独生子女或是家庭比较优越的孩子有点小脾气、小任性,但是畏惧老师的心理还是存在的,因此,老师既要让他们学业进步,又要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学生中有许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班集体中应该成为正能量。我们就应该让其他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稍差的学生向他们学习。但是,有的班主任老师对班级中比较有个性的、比较自我的学生采取严格要求的管理办法,结果这些学生会有抵触和逆反心理。我们应在理解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模仿,在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习惯问题,从而提高自我管控意识。只要班级中一些比较活泼或是调皮的学生能够有所改变,那么,班级学习氛围就会浓厚起来,班集体的凝聚力就会加强,学生们就能提高小我与大我的认识,逐步按照规范规则为人处世,进而提高自我管控能力。

二、参与管理,提高集体荣誉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心中有他人,能够形成一种和他人和平共处和分享的意识,可以让他们从关心集体开始。可以在管理班级中首先采用值周班长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也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认识;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认识到班级和谐,提高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对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也很重要。值周班长每周要有自己做一周值日班长的设想,要有解决的具体问题,在周一早读课上向班级同学简要的通报,并分条写在后面黑板上。而在周五的最后一节自习课上再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可以是一周内同学们的表现,班级同学升旗时、出操做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中的问题,自习课的纪律,课间的表现以及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和收获等等。这样,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应该心中有他人、有集体,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能为集体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三、组建小组,促成协作能力提升

小学生有强烈的伙伴意识,我们不仅鼓励他们交朋友,还要在班主任管理中有意识的让他们组成小组,如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劳动小组等等。让他们在小团队中发现团队协作,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在小组组建中,我们要注意学生之间性格、学习成绩和习惯甚至家庭差异等等的错开搭配;努力使小组在他们品德、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小组合作建立的比较理想,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小组成员会受到伙伴的影响,既能强化自我守规矩意识,也能形成团队的力量。如组建劳动小组,安排他们每天值日,给他们的小组提出要求。在两个轮次运行之后,学生们都对不同小组协作情况有所认识。有的小组工作认真,卫生打扫到位;而有的小组做的比较马虎,有极个别学生经常被同组成员排斥,甚至反映到老师这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那些有不良影响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品行的纠正,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能参与合作,不能让合作伙伴认可和信任的后果。引导他们找到让组员重新接受的方法,从而在纠正行为中改变自己的形象,也能让他们有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另外,班级管理中注重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能力提升能够使得学生的智力和非智能力都能获得提高,这是班集体凝聚力,学生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保证。在班主任管理中,重视以生为本,把眼光重点盯着成绩不够好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如果学习不投入,就会将精力转移到怎样玩上。常用的方法是组成学习小组,让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带着他们进步,每周抽出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任课老师沟通,请他们协同教育和管理,与有关学生的家长联系,给他们提点建议请他们加强多家关注。如此,齐抓共管,不让少数学生掉队,那么,班集体也具有凝聚力,学生也能更多的在学习活动中协作和进步。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健康班集体建设,要关注班集体每一个成员,组成各种类型的、形式多样的小组,让学生融入不同类型的“大我”,从而不断的认识和改变“小我”,这样,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就能增强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和协作意识,从而使得所在团队协作能力获得提升。如此,我们的学生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管控能力,获得个人素质的形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菲.被集体排斥的孩子[J].班主任之友,2014,(Z2).

团队协作培训游戏 篇9

操作方法:分组,每组人数相等,给每组组长发一张A4大小的纸,组织组员开始折飞机,时间为一分钟。

评判方法:首先看数量,再看质量(看是否能飞,以飞的距离长远为准,每组飞一个最小的和一个最大的)

游戏总结:锻炼组长的组织能力和所有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要讲数量、更要看质量,在做任何事情上都要这样,总结出21世纪是讲究效率、质量的社会,在这个世纪大多数工作为团队工作。

所需工具:场地、秒表、A4纸若干张

二:圈、圈、圈(智力、团队协作)

操作方法:分组,每组人数尽量相等。给每组组长一张A4大小的纸。

介绍:首先集体考虑如何能把这张纸撕成一个完整圆圈,越大越好,不能接、不能断。

然后所有组员手拉手站成一排,把撕好的圆圈从第一个人穿过到第二个人……一直到最后一个(手不能分开,纸圈不能断,从圈中穿过的人可以帮助下个人)

评判方法:最早完成任务的获胜。(从做纸圈的时候开始计时)

游戏总结:考验智力的团队游戏,主要考验队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加队员之间的交流,突破破冰期。

所需工具:场地、A4纸若干、秒表。

三:水草的游戏(创造力)

时间:20分钟人数:不限。适用范围:创造力

案情:一个男人,走到湖边的一个小木屋,同一个陌生人交谈以后,就跳到湖里死了。过程:

1、由培训师交代案情,学员通过问封闭性问题的方式去判断案情的起因。

2、培训师只负责学员的问题,但只能说“是”或“不是”

3、计时间。

故事的起因:

在一个夏夜的湖边,一对热恋男女谈情说爱,由于夏夜炎热,男人去买饮料解渴,留下小姐在湖边等。结果十五分钟之后,等男人回来之后,发现小姐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于是这个男人在湖的周围大声呼唤她爱人的名字,没有人回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男人越想越担心,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笼罩在他的心头。“扑通”一声,男人跳下湖里,在湖里寻找爱人的足迹,他在湖底摸索了许久,什么也没有发现,除了一些象水草一样的东西,因担心水草会有危险,所以,就放弃了湖底寻找,上岸之后,男人沿着湖边到处寻找。夜深了,人静了,男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沿着湖边寻找。这时他看到湖边有一个亮着灯的小木屋,于是敲门,开门的是一位陌生的老大爷。

“老大爷,你没有看到一位长头发,穿红色裙子的女孩?”

“没有”

男人仍不放过一线希望,把爱人失踪的遭遇包括在湖里寻找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陌生人。

“我是这个湖的看守员,这个湖里几十年来一直都没有生长过一根水草”

原来,男人在湖里摸到的不是水草,而是她爱人的长发。于是,男人跳到湖里殉情了。四:撕纸游戏:

形式:20人左右最为合适

时间:15分钟

材料:准备总人数两倍的A4纸(废纸亦可)

适用对象:所有学员

活动目的为了说明我们平时的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单向的沟通方式,结果听者总是见仁见智,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执行,通常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但使用了双向沟通之后,又会怎样呢,差异依然存在,虽然有改善,但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所以什么方法是最好的?这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作为沟通的最佳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而定。

操作程序

1、给每位学员发一张纸

2、培训师发出单项指令:

—大家闭上眼睛

—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争开眼睛,把纸打开

培训师会发现各种答案。

3、这时培训师可以请一位学员上来,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学员们可可以问问题。

有关讨论

完成第一步之后可以问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也许大家的反映是单向沟通不许问问题所以才会有误差)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篇10

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甚至一个部门,如果仅仅依靠领导的殚精竭虑而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个团队就不是有效的团队,仅仅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所谓的“精英人士”孤军奋战,而没有“大军团”的协作与支持,这个团队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不是廉颇的骁勇善战,也不是蔺相如的口若悬河,而是两人保江山定社稷为百姓,同仇敌忾,团结协作的胸怀。如果廉颇和蔺相如两人争权夺利,只顾自己利益,国家都有可能因此灭亡,更别提两人自己的一己私利了。这个故事说明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讲团结协作,会团结协作,能团结协作。

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如果在一个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的企业里,是没有生机与活力可言的;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的人,才能明白团结协作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企业团队的意义,才会把团结协作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

总而言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领一席之地,必须发扬团队精神。作为企业的一员,让我们身体力行、义无返顾的践行团结协作,投身到团结协作的行动之中去,更要为团结协作精神高唱赞歌!

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团结协作能力 小学生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33-01

团结协作能力以是21世纪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个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将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团结协作能力以在未来人才素质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研究目标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0名4至6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等网站、图书馆以及最近的报刊杂志,查阅了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滑雪的通知和文件,并搜集相关的期刊文章作为论文撰写时的参考。

1.2.2 观察法

在观察中将到的印象加以分析,从中提取事物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初步加工,达到对客观事物及其简单规律进行正确描述,并形成简单判断的目的。将其归纳整理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

1.2.3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其详细状况及发展过程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一段时间的跟踪教学,通过各种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

2.1 团结意识不够

一些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甚至动手打架,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根本不关心团结协作能力带来的好处,自私是大多数孩子的一个致命伤。

2.2 性格发展不良

受到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性格发展有不良的倾向,家庭过多的溺爱,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孩子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诱导性,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是与家庭分不开的。

2.3 功利物质观念严重偏失

现社会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和改变,家长们对孩子无意间种种的不良引导,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畸形,对孩子一生及其不利的发展。

2.4 对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方向

(1)培养了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团队协作中只有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与他人形成共识,做到团结、帮助,是团队协作能力的一个基础。

(2)培养了做事主动的品格。

没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现在的孩子都习惯的依赖家长和老师,不愿意自己完成一定的困难,应该培养学生“想了就做、边做边想”的实践论,锻炼孩子任何事都大胆地尝试、体验,养成主动创造实践的好习惯。

(3)培养了敬业的品质。

几乎所有的团队都要求成员具有敬业的品质。有了敬业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4)培养了宽容与合作的品质。

学生的宽容是合作的品质更是团结协作的一个基础,培养孩子的宽容、不斤斤计较、大度等等,对学生的今生发展都非常的重要。

(5)培养了全局观念。

团队精神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它要求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6)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也叫责任感。人是生活在集体里的,只有集体成员分工协作,自觉做好份内的事,才能维护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一点在学生的团结协作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3 建议

(1)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祖国今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人要求越来越高,在技术和发展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快的条件下,应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为祖国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2)在教育方面,提高老师的的专业修养,不单单让学生学习好,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篇12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任务和协作

1“任务和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 知识的日益更新, 现在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源自于学校教育, 尤其是大学教育观念的深度影响。21世纪里最无用的人就是不会主动学习, 不会自我更新知识和补充技能。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今后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根基。但纵观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弊端较多, 课堂教法刻板, “填鸭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

究其原因, 有如下几个方面:一, 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路培养上来, 都习惯于接受老师一字一句的讲解, 课堂教师注重学生“认真听讲”。进入大学教育之后, 有些年纪偏大教师本身就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 多年教学工作养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改也难, 加上还有环境, 条件, 氛围, 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这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搞了多年而成效并不理想的一个原因。二,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紧密相连。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的全国性考试, 是能够检测出考生真实英语水平并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英语考试。很多院校将学生是否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做为学生“评优评先进”的硬性指标;院校之间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比较也将各自学校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做为重要衡量测评指标;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也将是否拥有四六级证书作为入门砖。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主, 花大力气讲解单词的用法和词组的搭配。可想而知, 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没有兴趣, 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任务和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近几年英语教学改革中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 教学思维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重心从传统教学法所注重的“教”转移到自主学习所注重的“学”。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主动学习,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在评估学习者学习效果时, 应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外语教学过程引入“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已有好多年, 国内外众多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自主学习给予不同的理解。最早介绍自主学习的Holec (1981) 认为自主 (Autonomy) 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Dickinson (1987) 认为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以及这些决策的实施, 即学习者自行决定学习的各个方面, 如自我决定学习内容, 自我掌握学习进度, 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计划。中国的众多学者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情况, 对“自主学习”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诠释。张彦君 (2004) 将“自主学习”归纳为三个环节:1) 态度, 学习者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2) 能力, 学习者主动积极培养自主能力和学习策略, 达到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3) 环境, 学习者应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陈冬纯 (2006) 对自主学习作了如下定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依赖其个人独立的学习风格、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 能够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设定个人学习目标, 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合作方式, 实施、完成、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从上述对学习自主的定义可看出, 学习者能够自觉主动管理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及学习计划的实施, 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从而得到逐步发展。大量实践研究证明, 成功的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强, 他们不仅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方式, 而且掌握了解决各种学习困难的技巧和策略。

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 个人学习策略的形成使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李有良 (2011) 指出, 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母语或外语学习过程中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 包括听的策略、说的策略、阅读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等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策略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适宜的学习策略能有助于学习者获得学习上进步, 保持学习者的学习激情和良好学习态度, 减少学习者焦虑和厌倦心情。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意识紧密关联, 学习策略意识越强的学生, 个人自主学习过程就越有成效。

“任务和协作式”英语教学模式正是以“自主学习”和“学习策略”为理论依据, 旨在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位置,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更注重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该教学模式下, 学生才是教学实践的主体,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同组成员帮助下, 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认知程度, 积极探索个人的学习内容, 方法和过程, 对原有英语知识储备进行选择, 加工和处理,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任务和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运用

“任务和协作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新型师生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任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只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 “协作”也不能狭义理解为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任务和协作是紧密糅合为一体, 任务既有课堂总指挥者教师布置给学生们的任务, 又有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单个任务的合理分配;课堂中协作过程, 既有组员之间内部的合作分工, 也有小组与小组之间任务的协作, 更有小组成员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任务和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建立涵盖两大环节, 教学环节从课堂延伸课外, 通过“任务”的完成, 达到学生掌握语言目标。

3.1 任务环节的布置

在教学过程中, 任务是一条主线, 课堂教学环节紧紧围绕任务的完成。在教学一开始, 教师的任务就是应熟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只有教师首先确定个人的教学任务, 才能着围绕教学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任务的呈现并不是单方面的, 显而易见, 任务即含有教师的教学任务又有学生的学习任务, 这是“任务和协作式”课堂所特有的教学环节。在学生任务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设定具有“爬坡度”的系列任务, 任务完成指数从简到难。针对不同程度学生, 可以安排不同程度任务,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机会。在任务验收阶段, 教师应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给予中肯评价, 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达到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为下次任务的完成更具有信心。在任务布置之前, 教师应告知学生“学习策略”, 亦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多个学习方法, 通过教师示范学习方法, 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实际任务完成中运用到各种学习方法。

3.2 协作小组的组建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策略”知识,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组建协作小组。小组的组建

可采用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寝室组合, 搭配式组合 (教师按照英语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搭配) 。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 每组设置组长一名, 负责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每隔一段时间 (以2个月为宜) , 小组要重新组合, 成员重新调配, 使每个小组总体水平相近, 以防止出现优势小组或弱势小组出现。小组比赛过程中, 如一个小组持续表现优异或另一个小组表现末位, 对于劣势小组来说就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任务布置之后, 小组成员依据英语水平对任务进行详细分工, 组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总结出来让大家共同探讨, 最后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 以便寻求其他小组援助和教师指导。在任务验收阶段, 教师要做好调控, 既要肯定小组讨论成果, 又要兼顾组内单个成员点评, 尤其要对一些胆怯内向的学生进行表扬。

3.3“任务和协作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案例

经笔者实践证明, 这种以任务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激起学生兴趣, 现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第二版) 第二册unit 2为例。

课堂教学步骤实施分为:Lead-in, Global Reading, In-depth Reading, Further Development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含有重要的任务, 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在Lead-in阶段, 老师根据课文主题, 布置每个小组完成一个pamphlet任务。任务具体细化为:1)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stories and pictures of a very wealthy person.2) Group discuss what values these rich people hold dear.3) Speakers for several groups report their pamphlet to the class.4) Teacher gives each group some feedback on the task and reminds students to keep these values in mind.

学生对于这种学习任务十分感兴趣, 每一个小组选择的人物都不一样, 既有篮球名星姚明, 又有商界大亨李嘉诚, 既有政治名人奥巴马, 又有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 通过小组成果展示, 课堂气氛极其热烈, 小组学生代表讲情绪高昂, 老师也深受学生的精彩表演, 并对学生们在任务中所习得的价值观表示赞同和支持。Global Reading阶段, 任务的布置主要是围绕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框架结构和文章主题思想。如下问题:1) Look up the phrase“down-home”in dictionary and supply synonyms phrases for“down-home”.2) Explain the title in your own words.3) Grasp the main function of each part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进入In-depth Reading, 任务分为若干环节:Useful Expression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Comprehension of Difficult Sentences。教师事先把每个环节的重点罗列出来, 分发个每个小组不同的环节。各小组接受任务之后, 成员进行分工协作, 查找资料, 互相探讨。在课堂上, 若干学生充当老师角色, 向全班讲解Language Points。老师作为课堂组织者, 监控者,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引导课堂秩序, 完善丰富课堂知识点。Further Development阶段, 教师提升教学活动难度,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文的重要写作手法 (methods of indirect description) , 即兴设定任务:Teacher urges Students to adopt these methods when describing one of their classmates.

从上述教学步骤和任务设置可以看出, 学生不再被动依赖教师讲解, 而是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主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由于任务安排得具体, 每位学生无论英语水平高低都尽力完成各自任务环节, 学生们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 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相信,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主能力的培养。

4“任务和协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

1) 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大学阶段的教育更应该突显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 学生通过掌握学习策略, 有效解决了任务, 提高了做事和处理矛盾的能力, 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解决学习任务中经历了思维, 组织, 合作, 沟通和学习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对学生毕业后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确保学生在将来工作过程将自主学习贯彻始终。

3) 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职业发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角色多重化, 肩负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 组织者和促进者。这种角色转变对教师职能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需不断自主钻研教学理论, 以改进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经验, 成为英语教学改革中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李友良.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4]刘向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J].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关于工作室注销说明下一篇:黄冈师范学院元旦晚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