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论文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布式电源论文(精选11篇)

分布式电源论文 篇1

▉申请分布电源发电项目并网: 分布式电源发电项目业主或投资商(光伏项目仅第一次可代用电方向所在地供电公司(营业厅提出接入申请。

▉申请并网所需资料:

1、填写分布式电源并网申请,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原件(或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土地证、房产证等项目合法性支持文件。

3、政府主管部门规定需核准或备案项目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如房屋使用协议、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等。

4、项目前期工作相关资料,单位电气接线图。

5、投资方(或完全自行投资行业、每用电三证(组织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登记证,补贴发放所需的开户银行,账号(建议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样张等。

▉项目业进行并网验收调试申请,提供资料如下: 1、0.38kV项目材料包括,若已通过政府备案的提供备案文件

2、若委托第三方管理,提供项目管理方资料(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与用户签署的合作协议复印件

3、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

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和型式认证报告、电池阵列的相关技术参数和逆变器的检测认证报告

▉注意事项:

1、并网工程设计按照供电公司答复的接入方案开展(常规答复时间约1个月,项目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具备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设计资质,电力公司对设计单位资质进行审核。

分布式电源论文 篇2

针对单支路馈线模型在这3种负荷类型,同时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2个因素,为最小化馈线损耗提出配置分布式电源的方法;针对网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有功功率网损灵敏度的单DG配置算法,并利用算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1 静态负荷模型下的DG配置

针对单支路馈线模型在3种负荷类型下,同时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2个因素,以最小化馈线损耗为目标提出配置分布式电源的方法。

单支路馈线模型如图1所示[7]。

假设输电线单位长度上电阻和电抗处处相等,同时忽略输电线对地的电感和电纳,以输电线末端作为参考点,输电线长度为u。

对于时不变负荷和分布式电源情况,设输电线上负荷电流密度为Id(x),输电线上总网损为Ploss。

对于时不变负荷和分布式电源情况,设输电线上负荷电流密度为Id(x),则输电线上x处电流值为:

设输电线上单位长度上阻抗为Z=R+j X(Ω/km),则输电线上总网损为:

输电线x处和输电线末端的电压差为:

假设在该输电线x0处接入一个分布式电源,其输入电流为Ig。忽略引入分布式电源以后负荷电流密度的变化,输电线x处电流值为:

当输电线引入分布式电源以后,输电线上损耗由式(1)得:

输电线上x处和输电线末端的电压差由式(2)给出:

由式(4)可以看出,输电线网损是分布式电源注入电流和接入位置的函数,在输电线上存在一点,当接入适当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输电线上损耗,此时满足下式:

同时应保证在该位置接入适当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后,输电线上的其余位置上电压应该保证在适当范围内(1±0.05 p.u.)。如果在该位置电压不在适当范围内,则应该在该位置附近试验接入分布式电源,或者在该位置适当改变分布式电源容量,考察电压约束条件能否满足。

根据式(6)可解出最佳DG接入位置和容量。应用上述约束条件,对单支路馈线模型下的均匀式负荷(Id(x)=I)、集中式负荷以及增长式负荷(Id(x)=I(u-x))进行配置,以使网损最小。

计算结果见表1。

将表1的结果和文献[7]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考虑接入位置和容量配置DG的方法可以使网损更少。

2 网状系统的DG配置

2.1 理论分析

在放射状配电网中配置DG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用遍历穷尽所有节点的办法确定配置DG的位置和容量。而在网状配电网中配置单个DG与放射状配电网中的情况是不同的,要更复杂。文献[7]提出一种基于导纳矩阵的配置方法。用该方法可以确定配置DG减少网损的最优位置。这种方法经实际算例仿真表明,其寻找配置DG位置的方法是正确的,但该方法不能直观地给出要在什么地方配置DG。另外该方法不能确定配置DG的容量以达到最大程度减少网损的目的。

全系统的网损是系统中全部支路损耗之和。假设支路均为线路,故系统总网损L为:

另外,网损也是各节点注入功率的函数,记作L(Pi,Qi),i=1,…,n。其中Pi、Qi为注入节点i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故L(Pi,Qi)以各节点注入功率为函数的有功网损。

对式(7)求偏导数再经过变换可得:

式中:

式中由式(7)求偏导数得:

上述可以计算出各个节点有功功率的网损灵敏度为增加节点单位注入功率时,网损的增加量),根据的大小就可确定配置单DG的最优位置,即对于符号为负的节点,增加单位注入功率对于网损是减少的;符号为负、绝对值越大,增加单位注入功率,网损减少越多,这样节点对于减少网损无疑效果也是最好的。

针对文献[7]配置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节点有功功率网损灵敏度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配置单DG的算法。

该算法可以确定在怎样位置、以怎样的容量配置DG可以大幅度地减少网损。

算法流程见图2。

2.2 算例分析

(1)算例1

采用IEEE-6母线系统,该系统总负荷容量为21.25 MW,未接入DG前网损为0.61 MW。

对这六节点系统应用基于节点有功功率的网损灵敏度鄣L/鄣P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各节点的有功功率网损灵敏度见表2。

可以看出对于2、3、4和6号节点增加单位注入有功功率,网损是减少的;而特别的对5号节点符号为正,在这样的节点增加单位容量的有功注入网损是增加的,所以在这样的节点配置DG是无益的;其中3号节点网损的减少量是最多的,所以3号节点是配置DG的理想位置。进一步计算,当在3号节点配置容量为9.3 MW的DG时,网损减少率最大为36.93%。

(2)算例2

在IEEE-30节点系统中验证该算法可以看出,在30号节点配置容量为0.233 0 p.u.的DG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网损,网损减少率为19.53%(该系统负荷容量为2.834 0 p.u.,未接入负荷时网损为0.071 0p.u.)。各节点有功网损灵敏度见表3。

本算法虽然是针对单DG配置的情况,但也可以用循环结构实现多DG的配置。由于平衡节点往往是地区性变电站,在那配置DG类似于变电站增容的方案,所以本文中的算法没有将平衡节点纳入考虑配置DG的位置集合。

3 结束语

针对单支路馈线模型在这3种负荷类型,同时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2个因素,为最小化馈线损耗提出配置分布式电源的方法;在网状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有功功率网损灵敏度的单DG配置算法配置DG的位置和容量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系统网络损耗。经过实际仿真计算,证明该算法合理可行;同时根据节点有功功率灵敏度的概念,可发现对于某些节点配置DG对减少网损无益。

参考文献

[1]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等.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限制的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17(1):53-58.

[2]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4):67-73.

[3]白茜,李鹏.基于分布式发电与SVG优化配置的调压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7):62-65.

[4]王敏,丁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规划[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16(6):5-8.

[5]章杜锡,徐祥海,杨莉,等.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过电压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2):50-55.

[6]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等.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6):56-60.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 篇3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规划   布点规划   扩容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062-01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传统能源日益枯竭,传统大电力系统 “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如技术复杂、难以快速跟踪负荷变化、局部区域故障易扩散、安全稳定性不足等。基于政策形势和以上原因,分布式发电技术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已有成果也表明:分布式电源接入大电网可节省电网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发电功率在数十千瓦至数十兆瓦的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布置在配网中或用户附近的小型发电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少、安装地点灵活等优点。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带来了众多优越性,但也改变了其潮流和保护,因此需重新考虑配电网规划问题。

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是根据负荷预测情况,基于现有网络状况,确定变电站位置和容量、馈线的尺寸和路径方案,最终使建设投资、运行、检修、网损和用户停电损失等费用之和最小。

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规划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负荷预测准确性。负荷处安装分布式电源,减小了从主网获取电能或实现电能自给自足,可推迟配网升级或扩容。但负荷大小和负荷峰值均随分布式发电产生很大变化,以此作为基础数据进行负荷预测,降低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2)增加配网规划复杂性。配电网规划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其复杂程度与其维数相关,通常需同时考虑几千个节点。若规划区内出现许多DG,则规划时需额外考虑配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环保效益及DG投资和运行费用、DG位置与网架协调、DG与负荷协调。此外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增加了配网规划的困难,对配网规划方案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改变配网运行特性。配电系统接入DG后,原有的单向潮流发生变化,潮流方向不再确定。为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将分布式电源集成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接受统一调度控制。

(4)加大配网投资分歧。由于DG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角度不同,规划方案大相径庭。此外,负荷处装设分布式发电设备,可能降低配电线路的利用率,使电力公司的投资难以收回甚至变成沉没成本,因此加大配网投资方关于分布式电源投资分歧。

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分类

传统的规划方法是系统发电容量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增加常规电源的购电量,并对电网进行新增变电站和馈线的扩展规划。对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首先应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该地区经济的促进和环境的改善作用,然后在研究相关规划问题。按照不同的规划目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DG在配电网中的布点规划,即规划分布式电源;二是计及DG的配电网扩展规划即协调规划配电网。

(1)配电网中DG的布点规划。布点规划主要关注分布式电源与系统的配合,即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最佳位置和最优容量。首先根据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确定分布式电源的位置、类型和容量。其次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进行分析,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最佳容量和最优布局,保证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可靠性有所提高、经济性有所改善。

(2)计及DG的配电网扩展规划。当地区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时,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给出配电网最优增容方案,即由新建线路和变电站、变电站增容以及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恰当容量DG所组成的电网升级改造方案。扩展规划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布点规划的内容,并且根据电网新增负荷大小确定需建设分布式电源的总容量,在位置、类型、容量大小均不确定的情况下,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扩展规划研究,更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数学模型

配电网规划涉及不确定性因素多且情况复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规划工作更是一种巨大挑战。传统的规划模型已不再适用,只有对其进行正确建模,才能给出合理的规划方案、精确地反映實际问题。

(1)经济性模型。经济性模型一般是以规划年负荷为约束条件,以拟建线路为变量,以分布式电源费用(包括建设费和运维费)和网架建设费为经济指标,以规划年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

(2)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指标在经济性模型中作约束条件,可靠性模型则将其转化为缺电成本这一经济指标加权叠加到目标函数中,以成本与效益分析为基础,以潮流等式、支路容量、支路电压电流为约束条件。

(3)灵活规划模型。灵活规划模型又称柔性规划模型,是指建模时尽可能多考虑未来不确定因素,以便给出的规划方案能够很好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并随着变化可灵活调整为最优状态,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对未来不确定环境的适应。目前部分灵活性模型已应用于实际的配电网规划工程中。

4 结语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完善,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考虑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网规划应综合考虑分布式发电、网架、变电站和需求侧响应等因素,全面合理规划设计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分布式电源种类多样、成本特性复杂,如何将分布式电源配置与配电网架的建设协调规划,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勇,杨京燕,张冬清.基于有功网损最优的分布式电源规划[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21):12-16.

[2] 李静波,黄伟.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13-15

[3] 高笑,赵宏伟,冯璞乔.基于分布式发电的配网规划初探[J].江苏电机工程,2005,24(2):9-11

电源・什么是电源规范 篇4

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ATX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系列等阶段。

从P4开始,电源规范开始使用ATX 12V 1.0版本,它与ATX 2.03的主要差别是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电压。这样加强了+12V输出电压,将获得比+5V电压大许多的高负载性,以此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其中最显眼的变化是首次为CPU增加了单独的4Pin电源接口,利用+12V的输出电压单独向P4处理器供电。此外,ATX 12V 1.0规范还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电路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保了电源的稳定性。Intel在4月,发布了新的ATX 12V 1.3规范。新规范除再次加强电源的+12V输出能力外,为保证输出线路的安全,避免损耗,特意制定了单路+12V输出不得大于240VA的.限制。而考虑到环保节能的需要,ATX 12V 1.3规范中还规定了电源的满载转换效率必须达到68%以上,这就要求电源厂商必须通过加装PFC电路来实现。同时新规范还为当时崭露头角的SATA硬盘提供了专门的供电接口。

,随着PCI-Express的出现,带动显卡对供电的需求,因此Intel推出了电源ATX 12V 2.0规范。这一次,Intel选择增加第二路+12V输出的方式,来解决大功耗设备的电源供应问题。电源将采用双路+12V输出,其中一路+12V仍然为CPU提供专门的供电输出。而另一路+12V输出则为主板和PCI-E显卡供电,以满足高性能PCI-E显卡的需求。由于采用了双路+12V输出,连接主板的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针增加到24针,分别由12×2的主电源和2×2的CPU专用电源接口组成。虽然接口连接在了一起,但两路+12V电源在布线上是完全分开,独立输出的。这样高版本的电源可以将主电源24针分成20+4两个部分,兼容使用20针主电源接口的旧主板。除此之外,ATX 12V 2.0规范还将电源满载转换效率的标准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并再次加强了+12V的电流输出能力。在制订了ATX 12V 2.0规范后,Intel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ATX 12V 2.01、ATX 12V 2.03等多个版本的小修改,主要提高了+5VSB的电流输出要求。5月起,Intel又推出了ATX 12V 2.2规范,相比之下,新版本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了最大供电功率。

选购电源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更高规范版本的电源。首先高规范版本的电源完全可以向下兼容。其次新规范的12V、5V、3.3V等输出的功率分配通常更适合当前计算机配件的功率需求,例如ATX 12V 2.0规范在即使总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功率分配给12V输出,减少了3.3V和5V的功率输出,更适合最新的计算机配件的需求。此外高规范版本的电源直接提供了主板、显卡、硬盘等硬件所需的电源接口,而无需额外的转接。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一套旧的系统,并且恰巧对3.3V和5V的功率要求非常高,那么也许需要购买旧规范的电源。

分布式电源论文 篇5

从功率预算的角度来看,这些电阻的存在是极不适宜的,因为无论电源是否工作,它们都会持续消耗功率。在所示的应用中,输入滤波器使用100nF的电容C1设计而成,因此不需要使用这些电阻。但增大电容容量有很大的益处:可以相应减小扼流圈L1,从而节省尺寸、重量和成本。但对于1μF的电容来说,R1和R2的总值将必须达到1M?的最大值。在230VAC输入下,电阻将连续消耗53mW的功率。http://www.best001.net/xb/20.html AC/DC 隔离电源

由两路电源(贯通和自闭)输入,输出五路相互隔离的电源,其中一路输出供给CPLD 及外围电路,另外四路供给MOS 管的驱动电路。这样可以保证任意一条线路正常供电时,ATS 都能够正常工作。PS223的功能特点

SiTI出品的PS223是专门为高性能、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的电源管理监控芯片,具有控制、产生PG以及同时稳定+3.3 V、+5 V、+12 V(A)、+12 V(B)3种电压,实现各路输出的UVP(低电压保护)、OVP(过电压保护)、OCP(过电流保护)、SCP(短路保护),并提供一路具有自恢复功能的控制输入端,可作为OTP(过温度保护)或-12 V UVP(低电压保护),当超出片内设定值后,会关闭并锁定控制电路,http://www.best001.net/dykg/1.html停止电源供应器输出,待故障排除后才可重新启动,内部设计有过载保护以及防雷击功能,可保证整个电源稳定工作。磁芯的选择

移动电源成本分析 篇6

移动电源价格 = 保护板 + 塑胶壳 + 线材包装 + 加工费 + 电芯

一、保护板有两类(核心部件)

1、直充直放型: 相当于手机充电器,插进去就冲电,拨掉就断电。工厂批发价格在8--10元之间。

2、智能保护型: 对手机有过流、过载、过充、过放保护功能。工厂批发价格在12--15元之

间。

二、塑胶壳一般移动电源均以ABS/PC料为主。价格以外壳重量和外形图案而定,工厂批发价格为:5.5---8元之间。

三、线材包装线材以市场主流一根USB线和八个数据头,工厂批发价格4.5--6元之间。包装一般1.5--2.5元。线材包装合计价格为:6---8.5元之间。

四、加工费以四人工人组装1000台计算,工资房租水电加下来应该在1.5--3.5元/个之间为合理。

五、电芯(核心部件)电芯分:18650圆柱锂电芯和聚合物锂电芯:18650圆柱锂电芯一般分2000mA、2200mA、2600mA。(A品原厂质保一年)工厂批发价格大概为:2000mA/8.5元、2200mA/10.5元、2600mA/13.5元。聚合物电芯容量和尺寸可随意定制,(A品原厂质保一年)工厂批发价格大概为:6.5元/1000mA。如5000mA价格为6.5*5=32.5元。注:(此电芯价格不包括B品电芯和二手拆机电芯,B品电芯和二手拆机电芯为A品原厂质保一年电芯价格的30--60%)

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问题初探 篇7

随着人类面临的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一种清洁、环保、经济的能源——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resources,DR)指靠近用户,为满足某些终端用户的需求,功率为从几千瓦到50 MW的小型模块式、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场、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光伏电池、地热发电装置、储能装置等[3]。智能电网支持DR的大量接入,具有削峰填谷平衡负荷、减少传输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推迟电网投资等积极影响,但同时也给系统调压、继电保护和供电质量带来新的技术性问题。因此,作为新世纪重要的能源供应选择方式,DR的并网规划意义重大,必须在配电网规划中研究DR并网问题。

含DR配电网规划的基础仍然是配电网规划,本文分析了DR接入对系统的影响,在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DR并网规划方法思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列举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部分技术要求,通过萧山光伏电站规划应用,说明了萧山光伏并网项目要点。

1. DR的特点及其并网对系统的影响

1.1 DR的特点

分布式电源主要布置在电力负荷附近,一般接入到配电网,可用于工厂企业、办公楼、医院、体育场所、居民家庭等用户的供电。分布式电源与远离负荷中心依靠远距离输电的传统电源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环保。风力、水力、潮汐、地热等天然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式电源不必考虑能源的枯竭,环境污染问题。对减少碳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出力间歇性、随机性。一些新型DR,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其运行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出力呈现出很大的波动性。

(3)影响供电可靠性。一方面:安装在用户附近的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配合,当电网发生故障停运,DR可维持重要用户的供电,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另一方面:由于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自身的不稳定性和故障,也会对系统可靠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2 DR并网对系统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现有电网并网运行,将使配网将从辐射状网络变为遍布电源和用户的互连系统。配电网中各支路的潮流不再是单方向流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潮流、网损、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

1.2.1 对潮流、网损的影响

DR会改变线路潮流的方向和大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线路损耗,这取决于DR的位置、与负荷量的相对大小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因素。

1.2.2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在接入配电网后,分布式电源会引起配电网的各种扰动,从而对系统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电压闪变,谐波污染,稳态电压升高和电压波动。

1.2.3 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呈辐射状运行,潮流分布呈现从电源到用户的单向性。配电网大量引入DR后,配电网成为一个多电源系统。若线路发生故障,短路电流的大小、流向以及重合闸的动作都会受到DR的影响,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4 DR对负荷预测的影响

DR接入配电网后,承担了部分由公共电网供电的负荷。DR的出力受到其类型的约束,有些分布式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使用,并没有抵消负荷的增长。只有长期并网运行的分布式电源才能起到抵消负荷增长的作用。含DR的负荷预测,可先按传统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方法,预测电网的总体负荷水平,然后计算分布式电源对负荷的削减作用。可采用两种方法近似计算[11]:分布式电源总容量乘以利用系数;年或者月平均使用率乘以分布式电源的总容量。

1.2.5 DR对电力电量平衡的影响

(1)电力平衡。由于在负荷预测时,已经考虑了DR对负荷的削减作用,因此在进行电力平衡分析时通常不再考虑DR的影响,可以按传统电力平衡进行分析。

(2)电量平衡。在DR接入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规划方案进行电量平衡分析。通常单纯依靠区域内电量很难达到完全平衡,必然要依靠区外的电量才能实现平衡。电量平衡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A为区域全网所需电量,k W·h;B1为送出外网的电量,k W·h;B2为购买外网的电量,k W·h;C为区内网电量,k W·h;D为自备电厂出力;E为DR的出力。

2 DR并网标准和规划方法

分布式电源本身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许多地区的小水电也属于DR。可参考传统电网规划对这些电源的处理,并根据新型DR的特点,对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标准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要求。

2.1 DR并网规划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发布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480—2010)、《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617—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12,13,14]。

2.1.1 接入系统原则

(1)并网点的确定原则为电源并入电网后能有效输送电力并且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额定电流之比不宜低于10。

(3)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宜按照:200 k W及以下分布式电源接入380 V电压等级电网;以上分布式电源接入10 k V(6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布式电源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优于高一电压等级接入时,可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

2.1.2 电能质量

分布式电源发出的电能,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GB/T 14549、GB/T 24337、GB/T 12326、GB/T 15543、GB/T 15543等国家相关标准。

2.1.3 有功功率控制

通过10 k V(6 k V)~35 k 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频率值、电网调度机构指令等信号调节电源的有功功率输出,确保分布式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机构的给定值,以确保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时电力系统的稳定。

2.1.4 电压/无功调节

分布式电源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入量以及调整电源变压器的变比。通过各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应满足相关要求。

2.1.5 光伏电站典型接线模式

光伏电站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方式分为专线接入公用电网、T接于公用电网以及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用电网的三种方式。

2.2 DR并网规划思路和流程

传统配电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期间网络中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的结果和现有网络的基本状况确定最优的系统建设方案,在满足负荷增长和安全可靠供应电能的前提下,使配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DR并网规划仍以配电网规划为基础,主要区别是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DR的影响,体现在: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中考虑DR的影响,规划方案还要包含DR的类型、安装容量、接入方式及接入点的选择等。

2.2.1 合理选择DR类型、容量、接入方式及接入点

DR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这些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受到自然条件限制,输送电能波动性较大,对电网产生较大影响。在规划中要结合当地电网的发展特点及本地的自然资源合理选择DR类型。

同时,DR并网后会对潮流、损耗、电能质量及保护产生影响,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合理选择DR容量、接入方式及接入点。

2.2.2 DR并网规划流程

基于前文提出的DR并网规划思路以及并网标准,可得到以下绍DR的并网规划流程:

(1)电网现状调查分析。分析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电网布局和负荷分布现状,找出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

(2)负荷预测。以电网负荷、电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几种方法对总体、分区负荷进行预测。

(3)电力电量平衡。电力电量平衡必须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当容载比确定规划期逐年新增的变电容量。

(4)网架规划方案。根据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结果以及相应的技术原则,在新增变电站、原有变电站增容改造以及供电分区优化结果的基础上,改造现状电网中不合理的网架结构,更换不满足技术要求的电力设备以及不符合标准的供电线路,合理选择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接入方式及接入点,规划合理的网架结构。

(5)技术性分析。对提出的规划方案进行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检验潮流、无功、电能质量、负载率、短路电流等指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由于DR出力不恒定,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将面临两种最严重的运行方式:DR最大出力,负荷最小;DR最小出力,负荷最大。分别在这两种运行方式下对系统进行电气计算,检验最严重的情况下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6)方案择优。在论证提出的几种方案在技术要求及对未来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评价,选出较优的规划方案。

3 萧山DR并网项目简介及要点

萧山地处长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 kcal/cm2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 000 h,日照百分率大于45%,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四类区域,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且萧山光伏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完善,宜采用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的分布式电源。

3.1 萧山DR并网项目简介

3.1.1 胜达光伏电站工程

该工程为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所在地为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光伏规模4 MW。光伏电站所发电量为自发自用、余量上网,采用10 k V电压等级并网。

光伏电站通过新建1回10 k V电缆线接入35 k V用户变电站10 k V母线,再通过35 k V接入上级电网。

光伏电站具备快速监测孤岛且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光伏电站并网涉及其他主要保护配置方案如下:

(1)用户35 k V变电所10 k V联络线两侧开关分别配置三段式方向过流保护。

(2)并网断路器侧装设故障解列装置,配置低周低压及高周高压解列功能,低压解列应具备判断短路功能和交流电压断线闭锁功能。分别在用户35 k V变电所进线和光伏电站10 k V并网线配置低周低压及高周高压解列保护。

遥测量:有功、无功、电流、电压;遥信量:光伏电站两侧开关合、分信号低周解列及低电压解列信号等;遥控:35 k V进线、10 k V联络线及光伏电站两侧开关。

通信采用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来建设数据通信网。采用统一的接口与主站系统对接,实现“统一通信接入、统一通信接口规范、统一通信网管”的建设目标。

由萧山调控中心调度。

3.1.2 童关平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下燎社区居民童关平业主的屋顶,光伏规模3 k W,所发电量自发自用,余量上网。通过低压220 V电压等级并入公用电网。

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配置齐全的接入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具体如下:

(1)并网点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低压并网专用开关,专用开关应具备失压跳闸及检有压合闸功能,失压跳闸定值宜整定为20%Un、10 s,检有压定值宜整定为大于85%Un。

(2)逆变器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具备低电压闭锁、检有压自动并网功能(推荐采用于20%Un、0.2 s闭锁发电,检有压85%Un自动并网控制参数)。

(3)信号采集:要求上传相关的电量,有条件时,应上传开关和保护信号。

3.1.3 万向集团光伏电站

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路118号万向三号工业园,光伏总装机容量为2.7 MW。为并网光伏发电站,光伏电站通过新建1回10 k V专线接入110 k V公用变。

光伏电站侧需配置低周、低压及高周、高压解列保护,低压解列应具备判断短路功能和交流电压断线闭锁功能。并网线路两侧配置光纤差动保护。配置主动式及被动式防孤岛保护各一套(频率突变、电压相位跳动等),防止孤岛运行倒冲线路。

由于光伏电站的接入,110 k V惠兴变10 k V侧带有小电源出线,故110 k V惠兴变1号、2号主变压器中性点需增加放电间隙及放电间隙流变,主变压器增设间隙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同时,需加装避雷器防止操作过电压,加装单相电压互感器用于无压鉴定。

万向光伏项目10 k V配电站由萧山调控中心调度。

3.2 萧山DR并网项目要点

综合萧山的项目,可以看出在具体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依据容量选择接入电压等级。

(2)依据发用电性质选择接入方式。

(3)配置主动式及被动式防孤岛保护避免孤岛运行。

(4)配置充足的无功补偿装置确保功率因数。

(5)装设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具备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专用并网开关。

(6)需配置低周、低压及高周、高压解列保护,低压解列应具备判断短路功能和交流电压断线闭锁功能确保安全运行;并网线路两侧配置光纤差动保护。以确保安全运行。

(7)容量较大的光伏电站(10 k V以上)应纳入萧山区调一级调度,实现三遥,供电公司可控制光伏电站运行方式,确保公网电能质量;较小的(0.4 k V)实现两遥,并自动投切。

(8)安装双向计量装置。

4 结论

分布式电源论文 篇8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影响

0.引言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欧美等各国逐渐的将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应用于供电网络建设当中。现代社会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集中供电已经难以全面的满足当下的电力需求,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可以更好的满足供电需求,并且提供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作为集中发电的补充,可以减少输电走廊,提供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但是,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建设也受到规模与布置地点的限制,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需要电力人员尽量的降低其对系统的负面影响。

1.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相关概念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主要是针对用电用户的特殊需求,并且对现有电网的经济运行提供有效的保证。一般来讲,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需要靠近用户现场配置与环境兼容的发电机组。从更高层面来说,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可以包括各种安装在用户周边的发电设备。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能源类型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建设对于电网规划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电网规划工作主要是对供电区域内电力负荷发展情况以及现有情况进行发展规划的制定。电网规划需要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对供电区域内供电网管理进行规划,并且对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电网的经济性。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于电网的用电负荷预测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此类可再生能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难以稳定的对其发电能力进行控制。并且,在相同地区接入较多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时,其整体电网的不可靠性将会增加,影响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转。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具有多样性与随机性,在规划时,要对单机容量与整体容量进行准确的计算,保证期容量在电网承载范围之内。对于不同电压特点与应用环境,要进行具体的调整与规划。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没有扩容规划的地区,接入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第二种是在偏远地区接入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两种接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供电地区的具体情况,最终达到集中供电与分散供电的完美结合。

3.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地区电网运行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于整体电网电压与网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接入整体电网之后,地区电网的结构发展了变化,由以往放射状的结构变化成为多电源的结构,并且潮流的方向与大小也与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调压方案在电网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不一定能满足新的电网结构需求。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于整体电网的影响方面有很多,例如,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接入位置与整体电网的电压有一定的影响,系统电压的无功功率注入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在接入之后,地区电网的负荷与网损都会发生变化。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于系统的网损的影响情况可大可小,具体情况由网络负荷、接入电源位置、网络结构等因素影响。

4.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中低压的地区电网结构主要是辐射型与单电源两种结构,中低压地区的潮流走向为负荷的单项李东。根据大多数资料分析表明,中低压电网中的大部分故障都是瞬时发生的,传统保护的设计中主要是在变电站按章相应的断电器。当地区的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时,放射性的网状结构变为用户与电源互联的结构,故障电流的方向、大小、持续时间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接入对原有电网的继电保护都会造成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于继电保护也有很大的影响,接入系统的分布电源需要对电源容量机械能控制,保证容量对于保护行为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容量较大时,需要对各种极端条件下的保护状况、灵敏值等多种参数进行严格的测试。分布式电源对于继电保护的灵敏性的影响体现在改变了原有电网运行方式,并且相应保护灵敏度的装置、故障位置等设备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系统原有灵敏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于系统速动性的影响还体现在修改了故障电流的方向与大小,产生保护二段切除,影响整体继电保护的速动性。

5.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方面的影响

分布式的电源对于抵消网络电网负荷。减少输送功率,增加地区输电宽裕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也可以增加系统对于故障的容错率。在地区电网出现故障是,可以利用分布式电源进行后续的供电,同时将故障区域进行孤岛化,减少停电的面积,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但是,采用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之后,由于建设成本,分布式电源与系统的线路一般都是采用同一条线路,在外部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切断电源,就会断开电力系统的连接通路,造成用户恢复供电的延迟。另外,在系统出现短路时,系统发电机会提供短路电流。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接入之后,会造成断路器短路电流超标,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方案设计上,要对短路电流进行严格的控制。

6.结束语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组成并网系统是现代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进行接入工作前,需要对原有电网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考虑,对于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旭英,段建东,杨文宇,杨俊杰,王森.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J].电网技术,2009(18).

[2]黄伟,孙昶辉,吴子平,张建华.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9(09).

通信电源综述 篇9

李振强

随着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新设备的配备的不断增多,以及用户对通信服务要求的提高,通信电源设备的配备和组成,必须安全可靠,使供电不会发生中断,以确保通信的畅通。供电电源的电压稳定,不受负载变动影响,杂音电压要小,以保证通信质量。供电系统电路简单,操作方便利维护和运用,做到自动化。

通信电源就是向通信设备提供电能源的设备总称。通信电源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蓄电池组、监控系统。这样的通信电源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意义。

对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是可靠性和稳定性。一般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影响面小是局部的,如果通信电源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将全部中断,所以电源系统要有备份设备,电源设备要有备品备件,市电要有双路或多路输入,交流和直流互为备用。我国对通信电源的要求是防雷措施要求完善,设备允许的交流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大,多重备用系统以防止电源系统发生电源完全中断故障。为提高市电的可用度,要求电源设备具有更宽的工作电压范围。有必要时要增加稳压装臵。

电源设备是机电设备,它不是通信网主流设备,却是通信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通信电源作为整个通信网的能量保证,它的作用是整体和全面性的,所以必须充分重视电源设备的配备与维护。通信电源应由专业人员管理。如2006年12月27日廊坊分公司组织对霸州中心机房更换电池施工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带电对电源柜连接铜板进行打眼,造成设备瞬间断电,故障影响霸州的本地网,2万用户的呼出和呼入,设备重启后故障恢复。因此对涉及电源的施工及施工配合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直流供电系统和不间断电源设备是直接供给通信负荷的。蓄电池不但在交流系统或整流器出现问题,保证不间断供电,而且还能在市电和自备发电机正常转换时提供保证。是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维护的关键。通信电源系统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应每月检查电池系统的浮充电压,每季检查各单体电池的电压,系统每年必须检查一到二次。如2007年5月16日,秦皇岛分公司管内大秦线柳村机械室交

流1.2路停电由蓄电池给设备供电,在蓄电池放电保护后,导致设备掉电,影响很多用户使用。故障分析:

1、对电源设备的维护没引起重视。

2、对电池的容量测试计表工作没有抓好落实,对电源系统的技术应急预案存在漏洞。

要充分认识到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的重要性,防止雷击,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对通信设备造成破坏。要对所有进出机械室电缆、电线进行屏蔽和防雷处理,减少损失。在通信电源系统中,一般设有防雷接地装臵,其接地阴值≤5欧姆,在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接地阻值应≤1欧姆。以通信电源系统中要求防雷接地线一定要与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分开,通信电源必须正极接地,而不能用负极接地。地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的质量。如电话的杂音、测试台测试数据的正确等,都和地线的质量有一定关系,同时地线还是安全供电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由于地线的使用不正确,造成供电不良或中断甚至发生火灾等,因此每月走表时应对地线检查,防止接触不良造成隐患。定期或不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检查接地装臵系统。如:2005年9月30日,铁通公司长春北站和2005年10月15日铁通公司兴全堡站,通信机房发生火灾。事故原因均为电缆引入接头盒地线接触电阻大,造成外部强大电流侵入导致电缆起火。因此要重点对各车站通信机械室引入电缆接头处的接地质量及防火措施检查。

目前通信电源普遍采用高频开关电源,不仅减少电源的体积和重量,而且提高电源的效率,在开关电源的所有应用领域,通信电源的增长速度最快。根据了解到的电源设备事故分析,蓄电池事故占大部分,高压切换事故占一部分,高频开关电源事故占最少。如2007年3月10日,饶阳48V电源柜,15A直流无输出,影响光传输系统,造成京九大通道中断。原因是直流输出,空开掉闸。现已将DUM-19电源柜倒入接入网新上电源柜,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做为维护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通信电源在通信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认识到我们肩上担负的重要性,必须清楚通信电源事故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后果。因而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度折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并做出成效。

进手机电源 篇10

phone test手机测试

factory used工厂模式

full phone test测试手机全部

view thone test result察看测试结果

item test测试项目

BT EUT恢复出厂设置

ctp calibrate

exit

back

想问一下 这个怎么恢复出厂设置啊

spreadtrum factory test

展讯测试平台

phone test

手机测试

factory used

工厂模式

full phone test

测试手机全部

view phone test result

察看测试结果

item test

测试项目

BT EUT

蓝牙测试

exit

分布式电源论文 篇11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继电保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87-02

1 概 述

当下,由于电力需求不断增大以及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双重矛盾,致使分布式电源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网损耗,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大功率发电机组而言,其具有环境影响小、可再生等优势。但是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会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新的特征,系统的潮流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制约着电网的正常运行,对原有的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进行改进迫在眉睫。

2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是指功率为数千瓦到数十兆瓦之间的,不直接和输电系统相连的独立电源系统。目前的分布式电源主要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发电、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组成。分布式电源普遍具有减小线路损耗、缓解输配电容量、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3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配电网是接入用户端的最末环节,以往的配电网主要涉及放射性、单电源等结构,相对而言,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改变了其原先的结构,潮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给传统继电保护配置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和问题。

3.1 分布式电源接入前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

传统配电网大多是单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采用了一些原理简单的保护,也不需要继电保护配置,具备方向性,例如: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其中,阶段式电流保护最为常用。

当线路因故障导致跳闸后,配置三相一次重合闸,不分相跳闸。在故障后,确保及时重合,恢复供电。

3.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的影响

如分布式电源接入之后,配电网就会形成多源供电的现象。如果母线的末端出现了问题,则会极易引起分布式电源和主电源出现故障。基于此,可将其表达式设为:

If=Is+Ig

其中,If表示已故障的电流;

Is用于表示主电源短路的电流;

Ig则是分布式电源短路电流。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存在,极易导致If增大,出于保护配电网的因素,继电保护就会自动切断故障线路,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如果If急剧增大,则可能超过装置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这将会引发其他装置在此情况下切断线路,进而导致其他故障范围增大。

此外,在母线中间的保护装置出现了故障的情况下,虽然Is和Ig可能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分布式电源电压远小于主电源,若为故障点提供电压的时间较长,会导致线路电压大大降低,从而引起配电网面临着局部的崩溃。

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后,对电源保护的负面影响则会十分明显,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故障停电的面积不断扩大或出现局部大面积电网崩溃等不利后果。

3.3 分布式电源对重合闸装置的影响

为了预防电路瞬时性的故障,一般会在配电网内安装重合闸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起到重合的作用,用以确保电网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至正常运行的状态。而在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多电源网络使重合闸的难度变大,可能会导致重合不成功。

3.3.1 故障点拉弧

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如果线路出现了故障,保护动作只能够将故障点与系统主电源隔离,而分布式电源依然能够通过线路提供故障电流,则会生成持续电弧,甚至损害保护装置绝缘层,扩大故障,将应该能够短暂恢复的故障转化成为永久性的故障。

3.3.2 非同期合闸

当出现馈线同时,在两端为主电源与分布式电源双端供电时出现了故障的情况下,为了彻底解决故障,则需要两端的短路保护器在瞬间同时发生作用,才能够达到彻底切断电源的目的。所以,想要通过重合闸及时恢复供电,就必须处理好检同期的问题。此时如果馈线的功角摆开较大,则会产生大电流冲击现象,这不仅会在一瞬间内破坏配电网及其部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3.3 破坏重合闸与保护器之间的配合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影响重合闸与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关系。在出现故障时,因为分布式电源增大了短路电流,则会使重合闸位置的电力有所降低,从而导致瞬间内的熔断丝抢先一步发生作用,进而破坏重合闸与保护器的正常配合。

4 减少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继电保护影响的措施

综合前文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改进:

4.1 加装方向性元件

加入分布式电源后会影响故障点电流方向、大小和分布,导致继电保护失去选择性,可以通过在分布式电源上游两侧加装方向性元件,在保护的对侧加装断路器解决该问题。这样,当某一线路两端注入功率方向为一正一负时,就可以判定是否为本区域内的故障。

对于分布式电源的下游线路,则可以将分布式电源作为辅助电源,在保留原有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基础上进行重新整定,使得分布式电源供电与主电源供电保持一致,这能够有效避免其它保护器的误启动。

4.2 加装故障限流器

随着电力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故障限流器已经可以达到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表现为无电抗的程度。

即,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成为阻抗器进行限流,减少短路电流的作用。这可以有效防止分布式电流接入配电网时增大短路电流,引起误启动或者造成局部大面积故障停电的现象。

4.3 加装低周低压解列装置

正常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并列运行,但当主电源因故障停电时,分布式电源则将承担全部负荷。所以,如果分布式电源总容量小于负荷的总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分布式电源将不能保持额定转速。这就是说,分布式电源侧的周波将可能降低。严重时,甚至会使分布式电源趋于停转的状态,即系统周波崩溃。

此时应用低周减载装置,可按预定方案切除相应的负荷,使系统内的发、用电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在分布式电源侧加装低周低压解列装置可以降低非同期合闸和故障点拉弧给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延长重合闸动作发生的时间,使分布式电源在合闸前就能够断开与故障点的联系。当线路重合时,系统侧能够起到检线路无压的作用,使得分布式电源侧检同期合闸成功。

4.4 系统分区

当电网中有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时,可以进行系统分区,通过断路器连接各个区域,将在线感应故障、识别故障类型和故障区域以及向相应的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的功能通过配电站处的继电器来完成。

为保证非故障区域的正常运行,由断路器来隔离故障区以及切出故障区的分散式电源系统。主继电器则实现瞬时故障的重合闸。

4.5 建设含分布式电源配电自动化系统

加快含分布式电源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程,革新保护方案,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配网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加以调整和优化,在其出现故障时,迅速地找到故障点,并快速进行隔离操作,从而能够及时的恢复供电,达到减小故障损失的目的,并且还能通过合理的控制电压水平和无功负荷,维护电网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

5 结 语

随着如今对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的影响,以及国家对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支持,构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已是必不可免的趋势。虽然分布式电源优势相对而言较大,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但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不利影响也将越来越突出,因此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则成为了当务之急。电力科研人员应该加快在此方面的研究,减小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损害,以助力于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振浩,王平,李国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J].电 器制造,2001,(1).

[2] 冯希科,邰能灵,宋凯,等.DG容量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 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

[3] 鲍薇,胡学浩.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J].电网技术,2012,(12)

[4] 余胜,李晓辉.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自适应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保护 与控制,2012,(40)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体育课后反思下一篇:《汽车保险与理赔》试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