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百岁人生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文欣赏:百岁人生

美文欣赏:百岁人生 篇1

83岁“换笔”用电脑,98岁倡导“基础华文”运动,100岁、101岁、102岁均有著作出版。102岁以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这就是已经103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世上百岁人不多,联合国统计的数字为:不足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二。复旦老教授,超过100岁的有9个,但都不大能动了。唯有周有光,生活还能自理,还在工作。他幽默地说:“上帝把我忘记了!”

何以如此?周有光说: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你不要着急,不要失望,遇到任何坏事情,你要稳定,要安定,同时要保留积极的.思想,不要消极。原来是好在心态。

他平淡,淡雅如菊。住的房间狭小,年久失修,透风漏雨。他在《新陋室铭》里说:“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他平静,宁静似水。他说:我觉得一个人活着几十年,在地球上面,你的价值不是多赚几个钱。一定要为人类社会做一点事情,不论多大,大也好,小也好,总之要看你这种工作能不能推进社会,而不是空的。

他平和,超脱豁达。老伴去世后,他想到外国哲学家讲过,所有的生物都要死的,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条件。这么一想,死是当然的。他就服从自然规律,安心生活。别的老人常说:“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周有光则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把81岁视为1岁,从头开始计算年龄。

美文欣赏:百岁人生 篇2

听!悠扬的小提琴, 拉奏出如画的山谷、雪峰、旷野、木屋、粼粼的波光……琴键模拟的风笛音色, 神奇地再现了牛背上牧童悦耳的歌声、蓝天下洁白的羊群, 还有向更深处延伸的草香……看!乐声流淌出空阔无边的绿色草原, 飞溅倾泻的垂帘瀑布, 叮咚欢唱的山涧溪水, 清香淡雅的素馨兰花, 还有含情脉脉的恋人于月光下的依偎缠绵……

要如何让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这流动的音乐语言呢?我想, 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的限制, 学生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是很难真切地体会到其趣之妙的。所以, 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投入, 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 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 就成了音乐课堂的重点。

下面就谈谈我在音乐课上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

1. 创设音像情境

音像的使用使“看”和“听”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声、韵、意融为一体的兴奋状态, 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以乐激情, 动情生悟, 才能达到激发音乐潜能的目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 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 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

2. 创设多种欣赏法

白居易从“银瓶乍破水浆迸”的音响中想起“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画面, 列宁从《命运交响曲》中听出了革命性, 这都是音乐审美具有的不确定性。音乐审美的这种非语言性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角色, 即非学生学习的教导者而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文字欣赏法、图画图形欣赏法和声势律动欣赏法的结合, 达到学生、欣赏材料和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使学生的想象力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从而提高主体的创造性思维, 并使人格在“高峰体验”中获得升华。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起到综合的促进作用。

3. 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生动的形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编, 不仅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而且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获得的感受会更深。让学生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就能懂得在有声的世界里, 不仅有噪音和乐音, 还有高音和低音。让学生在创设情境的教学中, 改被动为主动。例如, 我在上“雷鸣电闪波尔卡”这一课时, 运用肢体来模拟大自然的声响, 运用捻指来模拟下雨声, 运用跺脚来模拟打雷声, 运用拍手来模拟闪电等,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 又在愉悦的情境中了解了各种乐器演奏乐曲的不同作用。

4. 运用流行音乐作为“药引”

由于社会的影响, 初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 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 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虽然这给我们课堂知识的教授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来帮助学生欣赏作品。例如, 可以用周杰伦、潘玮柏、杨坤等大家熟悉的歌手的歌曲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也活跃课堂气氛。

二、多媒体的应用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 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音乐教学, 对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如果有过硬的电脑应用能力, 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其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 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 经过精心的选择、编辑、合成, 制作出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 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这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 (1) 观看视频, 分组交流。让各小组学生彼此交流观点, 同时也列举出各自小组的优缺点。 (2) 通过多媒体, 分组对抗。新课结束后, 把所学内容编成许多小题, 把学生分成几组, 每组一题, 当堂对抗, 比一比, 看哪一组回答得又好又快。 (3) 模拟演奏。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西洋管乐时, 课堂上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 每人胸前贴上所演乐器的名称, 配合指挥, 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 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 (4) 选优为“师”。可选普通话说得好、艺术素质高的学生到前面操作课件并讲课, 然后由教师总结、补充。

大舅父的百岁人生 篇3

与叔公蔡公时

大舅父十六七岁时,为了谋生,曾去广州依傍他的叔公蔡公时先生,在叔公家住了两年多。经蔡公时先生举荐,他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大舅父说,他曾在北伐战争的丁泗桥战役中负伤住院。出院后,仍需休养,公时先生便把他接回家中调养,亲自照料他的医药起居。

蔡公时惨遭日寇杀害的消息传到家乡,家乡的亲人个个义愤填膺。大舅父为此奔走呼号,组织大家在蔡家祠堂祭奠。为了弘扬蔡公时的英雄事迹,1991年,大舅父联合九江地区的蔡公时亲属,并与蔡公时的儿子联系,促成九江市民革和九江市政协文史委在九江修建了蔡公时纪念碑,上面铭刻着蔡公时的生平事迹,以垂范后世。

蔡公时先生殉难济南时,其子女才几岁,现在见过蔡公时、能记起蔡公时烈士生前琐事的便只有大舅父。所以大舅父是蔡公时先生仅存的、唯一与之亲近过的家乡后裔。

今年4月,蔡公时先生铜像从新加坡运回国内,安放在济南市趵突泉畔的“五三惨案”纪念园。大舅父激动万分,说:“公时叔公对我的关心,我一辈子忘不了!”

一生好学严谨

当时蔡公时先生在广州的大元帅府给孙中山先生做秘书。因为他曾经两次东渡日本,日语极好,涉及日本的事务,孙中山大多让公时先生斡旋。目睹蔡公时的学问、人品,大舅父深受触动,他毕生追求知识,学识渊博,曾经是当地地理学会理事。他的学生、武汉大学毛治中教授生前曾说:“蔡老师当年是九江地区的大才子。”可见老人家在当地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老人家来到北京,住在他弟弟、我的二舅父家里。二舅父想带他到北京各处游玩,他不去;二舅母给他做好吃的,他生气,说他不是来吃东西的。他整天待在书店里,包括外文书店,每天扛着一摞书回来。我在西安工作时,他令我给他买回很多外文书,包括《西塞尔内科学》等等。

大舅父不仅自己好读书,还要求他的弟妹、子女都读书。他想让所有与他亲近的人都爱学习,成为有学问的人。二舅父比他小10多岁,曾经留学美国;我的母亲也是高中毕业。大舅父有10多个儿女,现在世的有6位医生,1位工程师、1位小有名气的数学老师;还有两位是银行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并且他们大多都参过军。每逢春节,大舅父家门口都挂着一大排“光荣军属”红灯笼,耀眼至极。

大舅父虽年事已高,还曾用英文给我女儿写信,他像批作业一样将我女儿的回信改好并寄回来,很是严谨认真。外孙女在哈佛读博士后,中学时代也曾用外语和他通信。

诲人孜孜不倦

上世纪20年代,大舅父就学黄埔,后来投身北伐,之后又考取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一干就是80个春秋。他曾先后在江西兴国县中、新喻中学、吉安中学、九江一中、原九江师范学校和原九江地委党校任教,学生不计其数。他一生钟爱教育事业,以教学育人为快乐之本,乐此不疲。

改革开放之初,大舅父退休后闲来没事,觉得不能辜负人生,便找来邻近的孩子,教他们学英语。他不收学费,谁来他都教,包括中小学生和准备职称考试的人员。他不规定时间,学生什么时候来,他什么时候教。即使正在吃饭,他也会马上放下饭碗,批作业,教朗读。孩子们学得久了,他就拿出家里的糖果饼干分给大家吃。

大舅父退休后,除了每天清早起来绕附近的南梦湖散步一周,然后听听广播之外,整个白天都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孩子们一来,他便融入其中。吃饭时,家人给他盛上一碗饭,每种菜各搛一点,送到他手上。他就坐在院子里,一边教孩子,一边吃饭。孩子们一拨一拨地来,他一个人从早忙到晚,仍然陶然自得。周围的人也都乐意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学习。

这种退休生活直到早几年他第二次中风,没法下楼了,才算终止。

家庭生活平静幸福

大舅父和大舅母夫妻50多年。大舅母去世后,大舅父万分悲伤。来信虽然简短,却总是充满感情,诗一样地叙述着他的思念和孤独。儿女想接他同住,他却不肯搬出那几间破旧的老房子。那是外婆家的老房子,那里保存着他童年生活的回忆,他和舅母的欢乐与辛酸,以及他的种种梦境。

我曾经想把大舅父那些像散文诗一样的来信编辑起来,可惜搬家时不慎遗失。后来外婆家的房子拆迁,他只好搬出来和二儿子住在一起。可一直不肯丢掉那几件旧家具。儿女们都知道他的心思,什么都没有多说。

毛治中先生曾经说,大舅父经常搀着大舅母在武汉大学校园里散步,路过食堂时,他们会从食堂选剩的菜根菜叶中,挑出还能吃的带回家去。在他看来那也是一种勤俭节约。大舅父家贫,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他的10个儿女,并供他们上学。困难时期,他就带着未成年的儿女挖野菜、捉田鼠。

大舅父有一个儿子死于肝硬化,他很痛心,后来我的小表妹出生,他便用死去的儿子的名字,为我小表妹命名。我一直觉得这有点过分,可谁理解他那份父爱的执著?

大舅父说,对子女他采取“四不主义”:即“不批评、不指导、不希望、不要求”。他觉得自己退休多年,已经不是很了解当前社会潮流,自己的批评和指导不一定正确,再说儿女也不一定能接受,与其这样,不如不说。他对孩子们不提任何要求,不要求他们为自己做寿,不要求他们一起过团圆年……

大舅父为人处世的态度深得儿女敬爱。他现在和小女儿住在一起,小女儿已经退休,和她的先生一起全心全意照顾大舅父。条件好的姐妹,会定期给她寄些钱来,让她把老父亲照顾得更好些。自然,老人家还有一分退休金,所以现在生活得非常自在。

今年,表妹说陪大舅父去武汉大学走走,他很激动,几天都睡不着觉。可最终因为身体状况,未能成行,老人家空喜欢一场。我想今年秋天桂花飘香之时,或许能接他回母校看看。

遇见你时你百岁美文 篇4

人生路上有渴望。记得我的一个渴望,是能见到著名蔚县剪纸艺人王老赏的剪纸作品真迹。那时候,刚刚进入21世纪的第一二三年,我没白天没黑夜地奔走于王老赏剪纸研究路上。

12月的一天,严寒冻人。一个絶未意识到的奇迹静静地降临。王老赏的师父周瑶的原作剪纸,由周瑶的亲外孙周琴先生送给我。周琴先生是我初识的。第一次见面时,周琴先生把他的亲姥爷周瑶先生用过的色盒和染色毛笔拿给我看。还说,俺娘告诉俺,王老赏跟俺姥爷学艺,也使唤过这些物件。我睹物思人呀,看着蔚县剪纸前辈人的遗物,拍照这些珍稀遗物,是极其快乐而满足的采访收获。就如我去中国美术馆观赏画家的原作时,时有如见其人的心动。那天那刻,我好像觉得周瑶和王老赏师徒二人笑嘻嘻地站在我的身边。

眼前的周瑶先生的剪纸,有戏曲人物剪纸张飞,有杨五郎,他是宋朝的.杨家将的五儿子;还有石榴,小猫。剪纸们一张张铺在炕上,接受我们的端详。剪纸们老了古了,剪纸们明显地抽抽了,剪纸们褪色褪得厉害,虽有不同颜色的残留,却难以细辨出原本的准确的颜色。它们的尺幅都不大,8公分到10公分之间的高或者宽。刀上的工夫绝对能看出来,是做得十分讲究的细活。整体的画面效果也看得出来,不论是张飞,不论是杨五郎,栩栩如生,绝对能展示出这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小猫的可爱显出了静、媚、宠。

周琴先生六岁的时候是1947年。那年姥爷送给他这些剪纸。当年,姥爷周瑶去世了。从蔚县剪纸史上看,周瑶(1870---1947)是了不起的蔚县剪纸创始人之一,他的地位处于蔚县剪纸创始的中期,他承前启后,他的第一贡献是培养出来一个杰出的弟子王老赏。而王老赏的贡献是宗师级的,王老赏把蔚县剪纸引向成熟定型,并会反过来影响师父周瑶。王老赏是在全国剪纸领域里代表蔚县剪纸流派的代表人物。周琴有蔚县剪纸和周瑶的血性,这是极其宝贵的遗传。周瑶过了六十岁不会再做剪纸。忽然间的一天,周琴明白了这个几十年前的事,姥爷送他剪纸是有寄托的。周琴说,从小在姥爷身边,看老人家做剪纸,我真的是喜欢剪纸。姥爷没有儿子,当年我娘生了我,有许多年,把我认作孙子。后来,他年岁大了,老了,想开了,看开了,就跟俺娘说,就叫周琴叫我姥爷吧。

周琴与郭重光老师是朋友。周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卖给张家口文联美术家协会的郭老师三四百块钱的剪纸,都是周琴先生的原作。郭重光老师是研究民间美术的专家和画家、蔚县剪纸的收藏家。他提过买周瑶先生的剪纸,周琴摇摇头,露出难为情的微笑,懂得世事的郭老师便再也不提了。的秋季,我与郭重光老师有一事之交。送郭老师出张家口市迎宾馆大门的路上,年过古稀的郭老师的一番心底谈吐令我吃惊不小,那是他与蔚县剪纸以及另一个人之间的惊天秘密。我把尊敬的郭老师送上出租车,预付了租费。第二年,郭老师过世了。

周瑶先生的作品,我按照周琴先生提供的线索分析,至少(最晚时间)是1930年代或者说是19代的古迹了。遇见百岁剪纸,于我是人生中大幸运。作品的完美程度说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蔚县剪纸的戏曲人物、花鸟在构图、刻制、染色上已经定型。周瑶先生是1947年去世的。他六十岁之后,绝不会再运刀染笔剪纸了。另外,民间剪纸远远不同于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剪纸们是岁时节令的装饰品,一年一度春风吹,一年一度夏雨淋,一年一度日头晒,中央美院教授称其为“瞬间的艺术(品)”,与那些能活到百年千年的绘画书法之作相比,自然是短命的。话又说回来,民间剪纸自有其不可比拟的地位、担子和重任。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生哲理美文欣赏 篇5

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所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如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生命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我崇拜生命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思想的小鱼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

“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信任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拥 有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干了。

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吻。

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了,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

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的舍弃不也是一种境界吗?

在不经意所失去的,你还可以重新去争取。丢掉了爱心,你可以在春天里寻觅,丢掉了意志,你要在冬天重新磨砺。但是丢掉了懒惰,你却不能把它拾起。

人生如玉-美文欣赏 篇6

月光下,檀香扇在聆听蝉鸣。叫嚣的盛夏,溢满汗水的身体,只有躺在空调下,才感觉出点晾意。张开手心,我猜不出自己的命运,颜料堆积,未完成的油画布上,心暖如玉。山峦、林海、溪涧、鹅卵石,在淡淡的灯光照射下,各自静静地思考问题;一些纠缠不清的唯美组合,在内心里问候我。在江南,手握美玉,浅浅的微笑,微微的呼吸。

我的个性极像你,要不,工作也不会一换再换,梅雨时节,我毫不掩饰自己的伤感,渴望阳光的拍打,在你的气息下,我知道,很多的事情与年龄无关。上次,博物馆那里有新疆和田玉展,我也去看,一些于生命相关的信息,拥挤成一片,在展台上,那些伪装的工业产品,牵强地发出淡绿、浅绿、深绿、墨绿的纹痕。也许人生从来都是这样,需要自己分辨。

无言的姿态,就这样依偎,看着青痕石阶上的雨滴飞溅,你心掩怅然。不张扬,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任由他人猜测遐想,你就是这样,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还守着整个空旷蜕变的全过程。我的爱人,在时间的.土壤里,你就是一块玉啊!沉睡了千年,只为等待光阴,等待我这个淘宝的人。

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不让自己有任何响声,绝望、荒凉后,你在破碎之前的黎明,无言地等待,等待自己的脸颊的形成。在那一刻,流动的云层里,忧伤渐融,时光镜像里我看到了关于你的梦。

当身体成了意象本身,日日生活,天天工作,来换取一个容身之地,不容考虑的宿命感,压抑、戒备、狐疑全部倾巢出击,我再一次拒绝世俗的诱惑,在城市的隐秘一角,欣赏别人从不留意的你的美丽。

濯洗掉积尘,如水的容颜,将我的五脏六腑滋润。你被一汪碧水凝成,层层向我袒露清莹的气息,肌肤相亲的瞬间,心灵的密语,让我找到家的暖意。静谧的歌颂生活,童话般的梦中,我们超越了时间的局限,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比不过你拢身端起的苦难,一碗一碗,饮尽月光后,我的一生宁愿醉倒。

多少漫长的旅程,我一直在雨里等你,盛夏,总算喧嚣出一些好的消息。一弯浅眉的颤动,滋长,漫游,在梦与醒的边缘,我们一直等到可以销魂的那天。很惬意地吐露一些话语,悄悄润湿了黛色的黄昏,陷入城市的这个清晨,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看着郁积以久的那场雨开始了肆意。

在身后抱住你,一起慢慢的变老,韵律悬浮,厮守,暗藏的晶莹愈发透明。宽或窄的小径上,思绪顺风而来,异常清晰,带着虔诚的抖动。对峙,面目全非的高楼大厦,繁华的街巷不清楚。

手机突然响起,思想迅速撤退到文字里,想你你聊聊,聊什么都行。幸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越讲越起劲。我看见飞鸟盘旋,两片树叶,紧挨在一起,诉说着春天里被人遗漏的美丽。饱蘸墨汁的狼毫在宣纸上蔓延,平静安详,你在后面看着我表演。

每一次足音响起,我都在你长长的影子里藏匿,模糊的日子,被踩碎的生离死别,停留在那个晨曦。沦落跟情感、哲思有关,你的能量不可小觑。

擦胸揉腹寿百岁 篇7

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 而多病的人则主要是因免疫力低下。众所周知, 胸腺素是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前部的胸腺分泌的, 一类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和肽激素, 它可以使不具有免疫力功能的T淋巴细胞, 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 人的血液中存在着一定浓度的胸腺素, 起着维持免疫功能和抵抗各种疾病的作用。这就是说,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血液中胸腺素浓度的高低, 血液中胸腺素浓度高, 维持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发生的作用就强。不久前, 美裔德籍免疫专家梅克洛顿教授发现, 人的胸骨内膜有一条胸腺, 人出生时, 胸腺只有14克至16克;到青春期, 胸腺发育到高峰, 约35克至45克,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速萎缩, 约到50岁左右, 这些胸腺大部分被脂肪代替, 成了人体生命力最弱的腺体, 这条小小的腺体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生命的规律推算, 人的生命应为性成熟期的5~7倍, 如果以20岁为性成熟期, 大约可活100~140岁, 但由于胸腺的过早萎缩, 造成人的衰老, 尤其老年期的胸腺萎缩更加严重, 人体胸腺素浓度大大降低, 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也就越来越差, 就会导致诸病的形成和发生, 从而制约寿命延伸。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要想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除了用一些药物调节之外, 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 可增加分泌胸腺素, 使体液系统产生各种激素, 作用于各脏器组织, 提高免疫力功能, 对抗衰益寿极为有益。

腹为五脏之官城, 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只有升清降浊, 方能气化正常。腹部肚脐周围有盲俞、神阙、气海、关元等强壮全身的要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长期坚持揉腹, 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 能健脾胃, 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 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胃、肠、肝脏、肾脏功能, 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以达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擦胸揉腹的方法极为简便。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 手指斜向下, 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 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 斜推擦至右下腹, 如此左右交叉擦胸, 一上一下为一次, 共推擦36次。如果兼擦背部, 更有利于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然后以右手掌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 以肚脐为圆心, 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圈为一次, 共揉50次以上。如用来减肥, 可增至200次以上, 用力适度。右手做完再换左手朝反方向揉腹, 次数同上。通常情况下, 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擦胸揉腹一次, 亦可在中饭过后1小时加做一次。

实践证明, 坚持擦胸揉腹, 可改善肚脐血液循环, 促进胃肠和肺肾的代谢, 提高免疫功能, 不仅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炎及各种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对防治“将军肚”也有一定效应。要注意的是, 在行功之前应排空小便。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出现奇效。

百岁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人生 篇8

那么,用一把普通剪刀,究竟是如何剪出100多年的人生传奇的?

1897年春,胡家芝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叔父是一位花鸟画家。胡家芝七八岁时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桐庐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鲜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后她就拿起剪刀在纸上剪了起来。她聪慧手巧,学刺绣,学绘画,学剪纸。每逢喜庆佳节,就有许多人来邀请她制作各式灯彩,剪制各类礼花和喜花。

1959年,胡家芝精心设计了作品《祖国万岁》,讴歌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十年,而一举出名。剪纸《祖国万岁》上沉甸甸的稻麦穗、雪白的棉花、水灵灵的瓜果,寄托着老人当年对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20世纪80年代,胡家芝的剪纸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创作出《万象更新》、《美满人间》、《鸳鸯戏荷》等一批精品。这些精品体现出:“篇幅宏大、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等独特风格。老人常常运用多种吉祥语言,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出既主题突出、又内涵丰富的作品。

胡家芝一直保持着看报纸的习惯,报上具有时代感的内容每每激发着她的创作灵感。1995年,她把《丹凤朝阳》献给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百岁老人精心构思、三易其稿、历时两个月,创作出大型剪纸《普天同庆》。作品中间上方为国旗和区徽,周围是牡丹花、紫荆花、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两侧上方是喜鹊报喜、日月争辉,边饰为和平鸽、鲜花,底边正中是回归的日期,生动地反映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99年,她用《国富民强》来祝福共和国50岁生日,用《喜迎回归》来欢庆澳门回归……

谈起当年的创作,胡家芝仍然有些激动:“过去外国人欺负我们,现在回归了,心里高兴!”胡家芝剪纸艺术的特点:构思深邃,造型简洁朴实,构图精巧,色彩单纯却热烈。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和谐音双关。寓情于物,物中见人,满足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蕴含着一种朴素深厚的乡土感情,体现着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在胡家芝的剪纸中,更是溢满了对国家、对人民、对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浓浓爱意。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她作品的主要原因。

“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人物文字……”全部被老人在一片红纸上表现出来,厚重处层层叠叠、精致处细若游丝,满眼花团锦簇。剪纸也许正是老人长寿的最大秘诀。从10岁学剪花样到现在,胡家芝的剪纸生涯已整整101年。101年中,借助剪纸,胡家芝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

目前,胡家芝迎来了她第二个创作高峰期,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在报刊上发表。她的1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收藏。她的简历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民间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国民间剪纸史》等,誉满中外。虽然胡家芝年龄越来越大,但她的创作激情不仅没有减弱,而且每年都佳作迭出。到今年,尽管她已111岁的高龄,但仍创作了不少剪纸精品。这无疑成了我国乃至世界民间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胡家芝虽然长期生活在南京,但故乡的山山水水始终在她脑际萦绕。特别是当老人年事已高无法再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剪纸,则成了她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激的最佳载体,她也想通过剪纸为故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的剪纸只要别人喜欢,我就高兴。”这是胡家芝常说的一句话。剪纸是胡家芝的精神寄托,也延伸了她的生命。正如胡家芝老人儿子所说的:“她的笑容从清朝末年来,现在仍有着一种特别的美。”

人生如下棋美文欣赏 篇9

每个下棋的人都曾有过痛彻深悟的体验: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只因一招不慎,错落一子,局势便急转直下, 从此处处被动、处处防御。人生犹如下棋,一招不慎,也会满盘皆输。 所以要想赢得人生棋局,只有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方能走出无悔的人生之路。

下棋时,既要总揽全局,寸土必争, 又要有壮士断腕、舍城弃地的勇气和魄力。 人生也是如此,既要随缘而进,建功立业,又需顺势而退,有得有失。 高手下棋能预见十几步,乃至几十步,未雨绸缪、后发制人。 面对残局,也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所以,要想走好人生这一盘棋,要精于学习和研究,时时刻刻要有忧患意识。

下棋时,人们们总是偏爱车、马、炮等杀伤力强的棋子 ,轻视兵卒之类的弱子。其实,最终克敌制胜的,可能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卒。 同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角色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轻重贵贱之分。因此,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更不能向命运屈服,只要抱定坚定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人生如下棋, 没有天生的赢家。成功时要保持冷静头脑,步步为营, 失败时,及时调整自己,不气馁、不败志、总结经验教训, 直至成功。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 所谓强者,就是把失败和挫折转换为动力, 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最后取得成功的人。

人生不相见美文欣赏 篇10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那年学到这句诗的时候,我也只是把它当做老友重逢时才有的感概,今天偶然想起它时,却又增一份“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悲凉。

我还记得七年前,薇儿在信中给我写到“转身即天涯”的字句,那时我还是年少懵懂,只能想象到天涯的遥远和无法碰触,却并没有意会到转身之后的落寞。转身,即天涯。我从未想象过,相濡以沫,风雨同路的两个人,有一天竟然真的`可以做到两两相忘,形同陌路。这是一个悖论,感情世界里的悖论。或许,原本就没有道理可寻吧。

年少的爱是否只是,一场遇见,落寞烟云。最悲哀的或许不是离别,而是两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悄悄的成长,改变。成长总是好的,只是成长也意味着失去,即使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代价。我眷恋九月的落秋,初见时的那个你我。只是,当记忆再次转身,不是天涯。而是,你已不再是那条白裙的,主人/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堤上看风的,忧伤少年。我记性不好,所以总是写一些短促的话语,撇脚的诗句来记录一些彼时的故事,情绪,却也总是一语成谶。“当我爱上你,从此,回忆里多了一个雨季”,八月的雨季或许来得太迟了,九月的秋雨或许来得太早了,但持续一个星期的感冒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如约而来。大雨滂沱,措手不及。

有时,我也很难分清,有些经历算是成长还是只是一种日后怀念的情绪。还好,我应该庆幸的是,还好它终会变成岁月沉香,而不是现实中的剑拔弩张。“所有的辜负/都算我的/你且转身归去/快/趁我掩面之际”‘。我知道,岁月也终会来向我寻找记忆中的真相,但当它问及我们的时候,我只会说:无可奉告。

太上已忘情,一觉三千醒无明。放手便是皈依,我会释怀的,只是还需要时间。剩下的几年时间里,我只想安静地做一些事,做一个生活中虔诚的信徒,不痴狂,不迷醉。

To sit without emotion,hope or aim

In the loved presence of my cottage fire

Ahd listen to the flapping of the flame

Or rettle whispering ite faint under song

坐处在可爱的将息炉火之前

无情绪的兴奋,无冀,无筹营

听,但听火焰,飘摇的微喧

听,水壶的沸响,自然的乐音

百岁老人罗廷美的人生路 篇11

拜访罗廷美老人那日,深冬久雨初晴,艳阳高照,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稀疏地洒落在石块镶成的小院,也洒在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老人身着布依族手工织成的深蓝色土布外衣,头包同样是布依族手工织成的深蓝色土布帕子,手握拄棍,安详地坐在小木凳上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心态平和,一脸平静。凡尘的喜怒哀乐,世间的成败纷争,对她已秋毫难犯……

2013年的7月8日,是老人的百岁寿辰,按理说,这一天,老人的家里应该是亲朋满座,盛况空前。可这一天,罗廷美老人选择了平静,同儿子、儿媳、孙子如往常一样,粗茶淡饭的度过了她的百岁寿辰。

“‘林中易找百年树,世间难有百岁人’,老人家辛辛苦苦活到一百岁,大家准备给她庆贺庆贺。但她说一生都这样平淡的过来了,要是过生日,吵吵闹闹的,人不得安宁,或许还不好。”二儿媳韦德敏告诉笔者。

据二儿媳介绍,老人脾气很好,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她也没有打骂过他们。老人心胸很宽,儿女们离开她去外地时,她从不唠唠叨叨,只是默默地等待儿女们归来。前两年小儿子吴军学因为疾病,落下了双眼失明的残疾,老人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安慰儿媳和孙子,不幸是暂时的,只要有人在,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百岁老人勤劳一生

出生于1913年7月的罗廷美老人,童年经历了清朝末年和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青年时度过了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结婚后,靠丈夫给人当帮工为生。但好景不长,在他们第三个孩子吴军学才半岁时,无情的病魔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简单办完丈夫的丧事后,罗廷美强忍失夫之痛,带大携小,以顽强的毅力苦苦撑起一个残缺的家。

“从我记事起,母亲都很勤劳,都很节俭,白天上山干活,晚上就纺棉织布,晚上纺棉时,为了能省点钱,母亲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用。”大儿子吴志立说。90岁时,老人还自己料理家务,洗衣扫地,择菜做饭。

百岁老人善良一生

罗廷美老人是一个纯洁、高尚和有骨气的人,在日子过得青黄不接的年月,她也不拿别人的一针一线,从不随意接受别人的施舍。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到她家的牛圈上做窝下蛋,老人发现后,用小簸箕盛好谷糠,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捡来放在谷糠里,一个不少的给邻居家送去。邻居家回赠一些鸡蛋感谢老人,老人坚决不要,说坡临坎下的,要这个干什么。

还有一次,老人上山放牛,看见邻寨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掏猪草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鲜血直流。她一边安慰小男孩,一边找来苦妈菜(一种可止血的植物)帮小孩止血,然后帮小孩包扎好。直到如今,她也不知道小男孩是谁。

大儿子吴志立说,在他的记忆中,老人没有跟别人吵过架,总是很和善地待人,受到很多人的尊敬。老人的人缘好,经常有上了年纪的人来找她聊天儿。朴实的村民上街赶场,都会买些老人喜欢的零食送去,以表达他们对老人的尊敬。

罗廷美老人生活恬淡,不善言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奢求。受她的影响,他们一家大小的生活起居和爱好也比较有规律。老人与世无争,有时候家里闹小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做事、吃饭、睡觉。

一生风风雨雨,一路跌宕坎坷,老人已经走过了百年春秋。如今,沉浸在儿孙们的孝爱和寨邻的尊敬之中,心态平和的老人显得十分安详和满足。

活百岁不痴呆的11个秘诀 篇12

上班习惯公务包里带上几块黑巧克力。吃上几块黑巧克力能为你补充能量, 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黑巧克力富含多酚, 有助抗老化。同时它的升糖指数低, 有助控血糖。

家务习惯爱做饭。有研究表明, 喜欢做饭的人不易得认知障碍症, 操心一天三餐对大脑就是种良性刺激。

日常生活习惯尽量避开碳酸饮料、加工食品。可乐等碳酸饮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 会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不利于骨骼的健康。

运动习惯1.适当出汗。运动量要以出汗为宜, 帮助排出体内蓄积的毒素。2.设法减重5%。健康活到百岁者的一大共同特征就是不胖, 体重只要降低5%, 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就会下降。3.每天步行30分钟。有研究表明, 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时几乎不走路的人, 每天步行30分钟, 能促进血液循环, 有助健康长寿。

晚饭习惯1.生吃洋葱。洋葱所含的硫化物能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生吃效果更好, 建议切成薄片, 做成蔬菜色拉吃。2.八九点后不吃东西。脂肪在半夜2点最易蓄积, 如果此时处于空腹状态, 脂肪就不易蓄积, 按照一般消化时间推算, 就要在晚八九点后不吃东西。

人生最美是淡然-美文欣赏 篇13

选择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也总是那些最真的感情。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以我们凡事要看淡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不论什么样的年纪,人人都有追求单纯心境的权力,即使梦想与现实总无法融合。每个人的似水年华都是带着等待与回忆前行的,只是走过的路就不能回头。人生是一个过于多变的面具,每张面具都有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不要封存梦想别让梦想成为幻想。持梦想就是成功,只要我们不放弃。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距离不是难题,心的距离才是利器;时间不是苦药,爱的时间才是真谛。

若你拥有一份异地恋,不必焦虑,也不要心急,只需相信:真爱经得起考验,也需要考验。若你失去一份异地恋,不必难过,也不要伤心,只需明白:你失去的叫爱情,并不叫真爱。真正的爱情求之不来,挥之不去。

哭的时候没人哄,我们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我们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我们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们学会了自立。就这样我们找到了自己,原来自己很优秀,更可贵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渐渐地成熟了,因为没有更大的不如意,所以现在偶尔的不如意也是幸福的。

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终究,没有永远,也不会永远,爱的习惯,随着时光,终归会变的。

人生,,挥手了,渐会陌生;告别了,总会伤情。曾以为,永远,却原来,没有。感情的世界里,强调的,终是现在,过去,即使再好,也是记忆。曾经,那些尽情、用心的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竟成为心痛的理由。原来视为正确的,到如今,却是错的,悔的。人生总是用时间彰显了对错,苍凉着我们的心情,告诉我们:慎重。

经典人生美文欣赏:蛛网一样 篇14

不痛不痒,却不知如何忽略

它在寂静中被雨水濡湿

像要断裂,却又不断

我深吸一口气,它竟跟着缩紧

挥之不去的不适感

有丝愉悦如蛛网缠住我

阳光照耀,依稀可见

如同金色的祝福

被风带来,被我铭记

如眼皮上的阳光,微痒而又奇妙

享用不完的温暖感

有丝痛苦如蛛网缠住我

黏黏软软,又坚韧如铁

它将我的脚步困住

无力前进,后退不得

我用思绪寻找解脱,它又将思绪紧裹

拨弄不开的愤怒感

有丝幸福如蛛网缠住我

无声拥抱,我坠入冬日的温热

世界是天旋地转的粉色

奶香饶鼻,鸟啼充耳

我伸展身体和思绪,融入

抑制不住的喜悦感

十位百岁开国将军的养生之道 篇15

一、吕正操:开国上将, 享年106岁

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 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吕正操曾用“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9个大字来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业绩。

说到吕正操的健康长寿, 真是如有神助, 堪称奇迹。他打网球打到90多岁, 打桥牌打到97岁, 游泳游到98岁。

在吕正操写的一首七绝中, 有这样两句诗:“最喜夕阳无限好, 人生难得老来忙。”他还说:“人, 不在于活多久, 而在于多做事。”

吕正操的夫人刘沙同志曾经这样概括他的养生之道:“读书、打桥牌、打网球, 是吕正操晚年保持体力、脑力的三个有力招数。”

二、萧克:开国上将, 享年102岁

萧克既是一位战将, 也是一位儒将。他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担任过三个方面军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 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上将。

1985年, 萧克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 又取出早在战争年代就开始创作但因种种原因耽搁了40多年之久的小说初稿, 重又开始修改。动笔之前, 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用以自勉:

雕虫半世纪, 今再操刀, 告老不惜老;

戎马六十年, 乐得解甲, 赋闲再难闲。

定稿后改名为《浴血罗霄》的长篇战争小说出版后, 好评如潮, 影响深远, 随即在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文武双修、德才兼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用这16个大字, 大致可以概括萧克将军的养生之道。

三、孙毅:开国中将, 享年100岁

离休前担任总参谋部顾问的孙毅同志, 在开国将军中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位。

我曾多次拜访孙老, 与他老人家结为忘年交。他曾多次对我说过, 影响他的一生、成为他为人处世准则的, 是两种植物:一种是“竹”, 一种是“莲”。他把这两种植物, 称之为铺垫自己人生之路的两块“思想基石”。他常说:“做人既要有竹子挺拔自直的精神, 又要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孙老把自己的养生之道, 概括为16个字:基本吃素, 坚持走路, 精神宽舒, 劳逸适度。

除此之外, 孙老还总结出一些颇富哲理的健身名言, 例如:“吃苦是福, 吃亏是福”;“腰包无钱, 睡觉香甜”;“健康长寿, 始于足下”;“健康生快乐, 快乐生健康”;“不戴乌纱帽, 精神更活跃”;“境遇休怨我不如人, 不如我者尚众;学问莫言我胜于人, 胜于我者还多。”

四、陈锐霆:开国上将, 享年105岁

曾经担任军委原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的陈锐霆, 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和光辉业绩的开国将军。

在陈老的客厅里, 悬挂着张震上将书赠他的百岁祝寿诗:“义旗飘扬豫皖边, 并肩作战斗敌顽。驰骋华东雄威展, 献身神炮青史传。忠贞革命身心健, 淡泊舒卷养颐年。战友情谊六四载, 望君寿高彭祖前。”这首七律既是对陈老传奇人生的高度评价, 也是两位老战友深情厚谊的生动写照。

陈老写了这样一首四言诗, 用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养生之道:

自寻乐趣, 不找麻烦;找点事做, 忙比闲好;坚持锻炼, 动能抗老;对党无愧, 检点怀抱;死后献尸, 医学解剖。

五、吴西:开国海军少将, 享年105岁

吴西是我军唯一一位年过百岁的少数民族 (壮族) 将军, 也是跟随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过百色、龙州起义的革命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海军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老在客厅的墙上, 悬挂着他用草书写的一帧条幅, 是一首七绝:“老骥伏枥志不移, 千秋大业梦难离。鞠躬尽瘁长眠止, 不作糊涂醉汉迷。”

吴老说:“我最喜欢孔夫子说的这样几句话:‘发奋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我更喜欢毛主席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

吴老还说:“在生活中营造自己的春天, 必然有春天般的生命。在无为中创造有为, 在闲适中孕育情趣。”

吴老自诩“四迷”:读书迷、钓鱼迷、台球迷、跳舞迷。“人生的一切烦恼, 都在舞墨娱诗的生活中化解了!”

六、童陆生:开国少将, 享年103岁

童陆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出任朱老总的战略高参, 也曾与周恩来一起在空中遇险。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 他总是心胸开阔, 宠辱不惊, 随遇而安, 泰然处之, 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他遭遇不公正待遇期间和恢复名誉以后, 曾长期刻苦钻研中医理论, 苦练“望、闻、问、切”基本功, 以至成为“大器晚成的神医”, 义务为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治病, 在军内外传为美谈。

他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时, 已经年近百岁, 依然声音洪亮, 精神矍铄, 令人啧啧称奇。

当有人向童老探询长寿秘诀时, 他手指自己书写的“寿而康”3字条幅说:“我认为乐天者寿, 我是一个乐天派, 健康则乐, 乐则健康。”

后来, 童老进而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三乐”:心宽为乐, 读书为乐, 助人为乐。

七、陈波:开国少将, 享年102岁

离休前任二炮后勤部顾问的陈波, 是一位开国将军, 是一位独臂将军, 是一位百岁将军。这三个“一”, 概括了陈波身经百战、波澜壮阔的一生。

抗日战争时期, 有一次陈波为官兵讲解滚雷的使用方法, 并亲自做示范演示。他命令部队后退300米, 在远处观看, 想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未料到那颗西瓜般大的不合格滚雷爆炸了, 结果炸断了他的左臂, 炸残了他的双腿。

1955年, 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 当毛主席听说有9位独臂将军、两位短臂将军、两位独腿将军时, 感慨地说:“中国从古到今, 有几个独臂独腿将军呢?只有我们人民军队, 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陈老历经磨难, 走过了漫漫人生路, 令人称奇、感叹、敬重。陈老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何以能够走过苦难的阴霾, 见证生命的彩虹?

面对众多人的寻访, 陈老说:“人得有点精、气、神!我可以没有左臂, 也可以没有双腿, 但不能没有精神, 不能没有追求, 正如毛主席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磨难, 畏缩不前就会死路一条!”

八、曹广化:开国少将, 享年100岁

在人们的心目中, 曹广化是一位阅历丰富而又有些“神秘”的开国将军。

之所以这样说,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 他先后任原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副部长、部长, 直接参与了千余名开国将军的评审工作, 了解我军首次授衔台前幕后的大量故事;二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他受命主持“中纪委二办”, 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相关人员的起诉, 为这次“历史性审判”做了大量工作。

曹老一生阅历丰富, 淡泊名利。在个人志向上, 他崇尚“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在个人品格上, 他追求“寒不减色, 暖不增华”的修养。在日常生活上, 他喜欢“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朴素。他还说:“自己一生既无防人之心, 也无害人之意, 亏盈皆不言表”。

九、阎捷三:开国少将, 享年102岁

阎捷三离休前曾任总后勤部驻西安办事处副主任。

他原名叫阎润法。报国投军前, 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阎捷三, 并对别人解释说:“捷就是捷报频传, 胜利凯旋的意思。我在家又排行第三, 所以叫捷三。这个名字对自己有激励作用, 我要做到不怕挫折, 连续奋斗, 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

阎捷三是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长征过去了70多年之后, 他对于红军当年宣传革命的那些简明、生动的歌谣, 仍然记忆犹新, 经常对后人一边解说一边哼唱。

阎老主张, 对于自己的健康长寿应该有个“预算”。他说:“随着社会的发展, 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过去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现在活到百岁又算得了什么呢!”

至于自己的养生之道, 阎老总结了三条:一是坚持运动, 既包括身体锻炼, 也包括脑力锻炼;二是注意营养, 多吃些杂粮和蔬菜;三是心情舒畅, 这是最重要的, 笑一笑, 十年少嘛!

十、魏天禄:开国海军少将, 享年103岁

魏天禄是从“洪湖赤卫队”走出来的老红军。他在部队一直从事政治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工程部政委等职。

魏老热心慈善事业, 他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 帮助学校建立图书馆, 并向新四军纪念馆、保护母亲河和希望工程捐款。

许多人惊讶地探问, 一位曾经身经百战, 吃过千辛万苦的老红军, 何以享此高寿?

魏老将自己的养生之道, 归纳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关于精神方面, 魏老说:“人的一生要有所追求, 而精神追求是第一位的。有了精神追求, 人的思想就不会空虚, 事业也就有了‘恒动力’。这是我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篇:描写雪的片段下一篇:城市建设资金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