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精选12篇)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篇1

“理想的课堂”在我眼里第一条就是要有“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

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本来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会成为空中的楼阁、海市的蜃楼。

我认为就语文课而言,一定要充满浓浓的语文意识。如果实现不了对语言文

字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学必然是劳而无功。感情和思想是在语言本身魅力的基础上生成起来的。另外,教师本身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眉飞色舞的动作,是一种语文的表达和启发。教师的语言感染,应努力达到文学性和启发性,乃至上升到文化的味道。当然,还有恰当的运用课件等等。总之,让这些因素在语文课堂上锦上添花。这就像给人美容、给屋子装潢一样。所以,面对今天的改革,我们要理性的认识到:任何课堂,该改变的必将会改变,不应变的永远也不会变。

再者理性的一条重要的标志,是要实实在在。无论你怎么创新、无论你怎样

热闹,给我们的能力、情感、思考等,最终的结果是要沉甸甸的,要我们必须有真实的收获。

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是充满诗意,饱含情意,富有创意,彰显写意的课堂。

好的语文课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或者情感的激荡。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当承载起放飞诗意这美丽的重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流淌着诗情余韵的海洋。

好的语文课堂里一定洋溢着情意。那里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教师引领学生

去采摘一路美丽的风景和幸福的体验,学生浑身上下都淋漓酣畅、妙不可言;那里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令人心驰神往、悠哉游哉;那里不再是复制的作坊,而是创造的乐园,充满温馨、生趣和美感„„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当喜则喜,该怒则怒,整个课堂“情意”浓浓。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

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好的语文课是动态的,流动着诗意之美;好的语文课是生成的,闪耀着理性之辉:好的语文课更是生命的,激荡着灵魂和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入情入境者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更为亲近、更为清朗、更为生动、更富有启发的文本世界,播撒智慧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传递与启迪

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是拨动我们心弦、奏出美妙音符的舞台;是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是带领我们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航船;是叩开童心世界、充满灵性的旅程……让我们拥有理想的课堂,享受教育的幸福。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篇2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讲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如在以往的家庭中,一般都有两至三个子女,这些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就会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如吃苹果,几个小孩就会自觉地遵从优先法则,年龄大的要自觉少吃点,给年龄小的多吃一点。又如做家务,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分工合作,使每个人的权利、责任、义务得到统一,这本身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实践。在这样自然的活动中,就可以让儿童学到许多道德规则,许多的道德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无需父母反复说教。但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这些子女相对来说就缺少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近期,江苏某学校一位学生因屡次违反纪律被学校开除,该学生便杀死了校长的儿子、女儿、侄女以及岳母4人。这种悲剧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学生没有一种和别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挫折,不知道怎样去处理冲突,这些基本的德性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题,把道德教育文字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也只有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前面强调在自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德性,主要是侧重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和领悟道德的准则。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则是强调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尤其是中学生,整日被教科书所包围,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策。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要让学生把人类文明中最经典、最精华的内容大致浏览和把握一遍,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它对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对品德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往往把一些生活情趣和才艺看作是一种技能,看作是与道德无关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忽视它们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其实,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人为地把它们分离。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精通琴棋书画。古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健康的生活才艺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事实上琴棋书画在人的德性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我们可以想像,当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充满一个人的生活空间的时候,他还有时间去勾心斗角吗?还会想到胡作非为吗?其实,当我们整天给学生规定诸多“不准如何如何”的时候,更应该把这些高雅健康的东西充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可感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有人说,当今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许多人越来越感觉到,像雷锋、张海迪、孔繁森这样的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学生在心中难以树立时代的英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呼唤英雄,并尽量让我们的孩子走近英雄。因为一个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中的榜样。当我们研究世界上的伟大人物时,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轨迹中都有形无形地刻印着英雄影响的痕迹。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不断地在英雄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感受到英雄的气息,能够不断地以英雄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榜样,那么,每个人的人生就会因此变得伟大,变得精彩。如果每个人能够不断地从英雄那里受到启迪,汲取力量,不断地以英雄主义的情怀对待人生,那么,自己也终究会成为英雄。在我们的德育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用英雄去改造学生,用学生家乡、学校中亲切可感的榜样去改造学生,让学生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去对待英雄,使英雄的高尚德行感化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

第五,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标定位问题,即在每个阶段要让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一般来说,道德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应该是必须的层次,这是在现阶段最低的基础道德教育目标,它要求学生遵守社会的基本公德,是道德的底线;第二个层次是弘扬的层次,这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为基本内容的德育目标;第三个层次是追求的层次,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基础,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的德育体系。这是德育的最高层次和境界,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我们的德育只有遵循科学的层次目标体系,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们反对在知识的传授中实行单向传递,那么德育更是绝对不能实行单向灌输的。道德的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冯恩洪早在80年代就提出“淡化教育痕迹”的德育理论,他认为过去的德育过程的角色分工太明确,认为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就是受教育者。其实,在知识方面,教师也许会比学生丰富一些,但从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师和学生在道德方面更应该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学生的品行可能会超过教师。

学生们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总之,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 (学校和社会之间) 、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者、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从而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

第七,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培养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德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是这样。在我看来,“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里包含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德育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东西都是习惯成自然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教师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对之不断地进行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质。此外,让学生进行“道德长跑”是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不断地给自己警策,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教育的习惯,能够不断地让学生提醒自己。

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地生活,让学生自己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完善自我。

第八,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当前,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仍然笼罩着“唯智主义”的阴影,还普遍存在“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学校中的英雄都是分数英雄,而对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德性的养成往往不太重视。在许多家庭的教育中,甚至就是反德育的,如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也许学校几年的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几句话中毁于一旦。

我心中理想的地理课堂 篇3

理想的地理课堂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氛围浓厚起来,使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地理新课程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个课题就是“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全班同学可以分组合作,通过测量、记录、观察等,分析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当然,小组合作学习要让人人都有话语权,都有展示的机会,都有探索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想的地理课堂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从而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课堂教学艺术体现在课堂结构的每个环节,有引人入胜的开篇、跌宕起伏的过程、扣人心弦的提问、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灵巧跳跃的活动、明晰实用的版图、精辟概括的小结以及拓展延伸的结尾,它们就像跳动的音符,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优美乐章。这样的好课就像一缕春风,能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放松,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理想的地理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如何获得高效课堂?我想,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开课堂的视野,拓展课程的时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获得高效课堂。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获得高效课堂。

理想的地理课堂应巧妙利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手段

学习地理还应该考虑利用各种评价手段来激起学生情感中积极因素,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课堂参与意识。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感到地理大有学头,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能够学好。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每个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地理。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宽松、和谐的课堂形成的关键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沟通无障碍,感情交流就会变得很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展露无遗。

理想的地理课堂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关爱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对于违纪的学生,我们可以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呢?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说教。“差生”不“差”情,“差生”需要“情”,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以情感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践行,培养美好情怀,发展其健康个性。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沉浸在教师的关爱之中,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在和谐的气氛中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一节理想的课,不在于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师生能够共同唤醒各自的潜能。让我们走进学生,关注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发展个性、自主创新的宽松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闪现人文精神的火花,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我心中理想的企业 篇4

人与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同样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而文化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对现在的企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所以企业文化在最近一些年里我们国内逐渐兴起来,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源于日本,生长于美国,它的外在特征是文化、经济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纵观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我们国内的企业继续因循守旧的话,可能很快就会被来势汹汹的经济浪潮冲垮,如果想企业继续伫立不倒,可能我们的企业是时候要改革了。由以前一味以严格、死板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员工,换上由科学的文化来指引企业前进。的确,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许多企业成功的实践告诉企业家、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与该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其中的原因深究其中包括以下这些:

1、文化产生的认同感可以对人的价值观和行动作出判断与选择,可以帮助企

业进行组织行动规范和价值行为的建设。

2、文化敏感力可以对企业跨文化行为产生约束力,帮助企业扫除该企业在进

行跨文化和平常商务活动的障碍,也可以迅速地感觉到现在社会文化、经

济文化的发展动向,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的战略水平。

3、文化的洞察力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在看本质,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执行企业的战略,避免或减少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的潜在危险。

4、对文化的认知有助于企业文化共识的形成和员工对企业的共识的形成,协

调相互关系,正确沟通,产生协调的行为。

因此,一个企业想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想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商流波涛翻涌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屹立不倒的话,我们企业一定要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自己企业的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一间企业来讲都是很重要啊!但是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方面,毕竟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基本都是基本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按一定的模式不断创新。

这包括有:环境对变革的要求、价值观的创造、企业形象的形成、组织结构的变革。其中它们的联系是这样的联系是这样的。环境对变革的要求促进我们企业价值观的创造,当企业价值观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可并认真遵守它,但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观必须以具体的语言信息和视觉信息形成一致的形象向企业内外传达,在企业形象逐渐形成之后,我们对组织结构都要进行变革来对此来相适应的,人们必须依据组织所安排的职位及与之相配套的责任、权限、规则等进行职务活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极少能改变环境,大多数人总是习惯于适应环境,所以要打造起一家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除了在以上方面以外,企业还要通过文化导向作用,将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来,从而使企业的意识和行为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面镜子。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怎样来成就出来呢?是靠我们建设出来的吗?深思其中,仿佛不是这样一回事啊。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文化塑造必须经历从“建设到体验”的浴火后,才能重生。

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一种营销策略,就是让你亲身感受一下。全球著名的星巴克公司,就是靠这一种“体验”,那已经不是简单的对咖啡的体验,而是一种对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让我们在品尝咖啡的时候,慢慢体验自己的人生、生活。文虎塑造也是如此,企业

必须要让员工“亲身体验”到,让员工感受文化就在身边,跟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可达到这种境界的话,企业不妨考虑一下一下“三步走”:看的见、感受到、自己做。

1、企业的文化要出现在公司的各个角落,不但要有能够突显企业文化的办公环境、建筑设施,在办公室、会议室、宣传栏、企业宣传广告、板报、内刊、局域网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更要注意时时宣扬和阐释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比如:著名体育品牌nike(耐克)公司在平时的广告宣传片当中,它都会渗透一种公司的经营的理念:just do it.,让公司的文化与广告宣传片巧妙地结合出来,让员工们、消费者慢慢体验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

2、企业文化要让员工“感受到”

文化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文化只有真真正正地“落地”,才能发挥效用。文化的“落地”,就是要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跟自己工作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呢?包括领导风格、职责权限、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工作流程、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企业要让员工实际感受到该企业的文化。如面试的时候有没有人热情的接待,考官的态度,进入公司后主管和同事是否真心帮助他,是否让他感受到公司的温馨,这些还都是初步和浅层次的文化的融合。当他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业务开始熟悉,就会深刻地体会到公司的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激励机制等,我们也不妨参照一下日本一些企业的做法,当该企业的员工生日的当天企业的高层亲自签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他。这样能样员工体验到企业的“人情味”。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的表现形式,也会使他逐步形成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公司只有在这些环节上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才能让员工认同。

3、企业文化要让员工“自己做”

先“品尝”文化。文化塑造的关键是让员工们改变观念,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行动起来。人都有惰性或者叫惯性,都不愿意改变,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培训之外,重要的还是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我建议在体验的时候,要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发些小礼品、有鼓舞性的庆典活动,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这就好像我们在超市中一些促销中的“尝一尝”。

其次是体会和感悟,总结和提升。很多企业的高层都会很喜欢每天从早忙到晚,不停地讨论、计划和协调,但好像都在做下属应该做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企业的战略、文化、团队的建设这一些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只是让员工“尝一尝”是不够的,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文化进行感悟,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让大家通过研讨和交流说出自己希望文化是怎样的“味道”。企业领导在组织中推行学习的文化,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文化不是制度,不是要求大家整齐划一。而是人的一种心理契约,靠大家静下心来,放弃喜怒哀乐的情绪的影响,认真明白到自己为何要留在这间企业中,明白到我那么辛苦为这间企业打拼而我还是苦得很开心啊,明白到我可以如何从我自身出发来体现企业的文化。只有进行这样的反思和感悟,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最后是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行为。文化塑造关键还在于让员工更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自觉、自愿地认同企业文化,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形成思维模式,首先要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思维中的盲点和死结,进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产生自己对此的顿悟,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其次要结合企业文化,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改善的方案和策略。

一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念,就好像李宁的企业文化理念:一切皆有可能;麦当劳永久的“标签”:我就喜欢;还有联想的口号是世界的联想;索尼的“呼喊”:永远争第一永远不模仿他人。这些都是由简单的文字组成,但却极富有深层含义的口号。我们

认真体验这些口号,慢慢就会读出它其中的蕴藏着该企业的文化,看出企业其内在的精神内涵。所以说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连续一贯符合理念的程度比理念的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企业理念的要求,改善员工的行为,让员工经受文化的“浴火”而重生,自觉认同和遵守公司文化,这才是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打造自己的文化的初衷。

理想的企业,应该为自己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擦亮自己的文化品牌,让自己的员工深刻地了解企业的文化内在精髓。让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发展,让企业文化刺激企业的创新意识,让企业文化支持着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之中屹立不倒。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篇5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学校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

大理想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

好习惯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

体系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

书馆、计算机房

第二章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

和诗意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谊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

战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

魅力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

敬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

精神的教师,26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

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

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

折弯腰的教师

第三章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

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

—。35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

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

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谊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

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

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

展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

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

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

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第四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

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谊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

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

想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

精神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谊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相处、善于

我心中的理想作文 篇6

一支粉笔是老师传送知识的工具;教案、教科书上常常停留着老师思考的眼神。这些简简单单的物品,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也无怨无悔。即使生病了,为了我们的学生,也坚持来上班。周六周日放假,还能看见老师在认真地学习、备教案。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使我感受到了老师是多么的伟大。

也许有人认为,当老师一点都不,又累又没钱,可我却不这么想。如果世界上没有老师,我们上哪里去学习知识?我们怎么会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我们又怎么会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没有老师,就不会有人才的培养,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更不会有国家的发展,有一句话叫,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需要人才的注入,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要做一名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要授人与鱼,必须要有充足的文化知识。所以,我要勤看书,多思考,遇到难题要不耻下问,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向前。有人说,要教会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让我的学生从我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来建设和报效祖国。

我理想的和谐数学课堂 篇7

一、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

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呈现民主、自由,充满关爱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情感活跃时,感知比较敏锐,思维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反之,学生情绪消极时,智力迟钝受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师生互通情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此,老师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往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赞许的微笑,一次鼓励的点头,发自内心的称赞都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就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事实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带给课堂教学全新的视角。

二、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学习为乐事,才有可能使学生乐意学习。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不是和谐的课堂。有句话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在学习《角》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有三名运动员在不同的位置射门, 你觉得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小?

当这个问题和画面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并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同学说:“中间的运动员视线开阔,他进球的可能性最大,左边的运动员视线最不开阔,他进球的可能性最小。”接着我问:“运动员视线的开阔程度由图上什么来决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由图上角的大小来决定。”接着就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大小及换算。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达到了我预设的目的。事实上和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呈现的问题和画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和谐的数学课堂关键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讲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展开与折叠》时,我要求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正方体,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片段:(投影显示)

你能设法把正方体展开后得到右边的平面图形吗?

(1) 剪一剪 (2) 议一议 (3) 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成指定形状的平面图形,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你能设法把正方体展开成其它平面图形吗?

经过观察、操作、讨论,同学们将不同的展开方式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归纳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

显而易见,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归纳,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和谐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课堂

数学教学及学习活动,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不断碰撞。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如图C (1, 0),⊙C与y轴切于原点,过A (3, 0)的直线与⊙C切于点D,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B,求直线AB的解析式?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要求直线AB的解析式,就要求出点B的坐标;要求点B的坐标,就要求出OB的长度,本题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度,从而求出点B的坐标,进而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以上三种不同的解法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同学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这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开阔度放宽。和谐的数学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我心中理想的数学教学 篇8

一、营造温馨课堂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起着感染和激励的作用。亲切、和谐的情感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有安全感的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放松,真正地投入到数学思考之中。用真情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温情抚慰学生的心绪,用智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这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1.情中生智,润物无声。在课堂上,我以目光中的深情,话语中的柔情,带给学生最真切细腻的感受。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身心完全融入到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中,思维更加活跃,不断向纵深发展。课堂中,有时会遇到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手足无措的窘态,这时我总是面带微笑,亲切地望着他,缓解他的紧张情绪,目光中的信任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当学生自主合作时,我总会深入其中,“慢慢来,换个角度再想想。”“你能帮帮他吗?”“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轻轻的一句话,像潺潺溪水一样慢慢流进学生的心田。

2.智中融情,意蘊深远。看待一节课,不应只看它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手段,更应关注这节课是否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课堂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还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每一节课后,我都要问自己一句:这节课除了知识,学生还有哪些收获?能力有无提高?情感有无升华?我追求开发自由的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天空中自由、轻松、愉悦地翱翔。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我都会给予慈母般的激励,朋友式的关怀,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更加灵活开放。

二、鼓励学生的独创精神

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便有了心甘情愿的投入。堆放在抽屉中的公开课教案,记录着我十几年教学生涯的辛苦。书房里的数册教育理论书籍,给了我许多震撼心灵的启示:学生的独特思路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独创意识的体现。

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孕育着未来的发明与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具,引导学生沿圆柱体的高线将侧面剪开,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认识到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然而,学生小刚却举起手中的纸说:“我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所有学生的目光集中在他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上,同桌告诉他:“不对,应该沿着圆柱体的高线剪开,你是斜着剪的。”很多同学也质疑小刚的做法,而我却惊喜地发现这是多么可贵的创造啊。于是,我走过去,举起这张平行四边形纸,给予他热情的鼓励:“这种方法虽然没有沿高线剪,但他的发现是正确的,他的独辟蹊径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接下来,学生开始了更大胆的尝试,他们沿着圆柱体侧面任意一条直线将侧面展开,得到了许多平行四边形。我再次适时点拨:“怎样才能将这些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呢?”学生发现,剪开的图形通过割补的方法,最终转化成长方形。

教育中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片段,恰恰是这些小小的片段凝固成永恒的感动。小刚毕业后,一名学生在给我的信中写到:“亲爱的老师,您还记得那节数学课吗?是您激励的语言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这都是因为您曾告诉我们创新是最伟大的科学精神!”

三、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一个重大命题,让数学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作为老师,在每节课之前我都要思考,怎样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整合起来,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高耸的旗杆矗立在阳光下,地面折射出旗杆长长的影子,几名升旗手在阳光下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地面上也投下小小的身影。在这熟悉的场景中,蕴涵着有趣的数学问题,我问学生:“不测量旗杆,你用什么办法知道它的高度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讨论交流中,在对种种设想、方法的优势与弊端分析后,学生将目光锁定在利用竿高与影长的关系,即比的知识来计算。“竿高和影长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的问题将学生彻底带入了探索的空间,同学们自发组成合作小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测量工具等种种假设,可想而知这些发现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富有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早已悄悄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中。生活中的数学是最鲜活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学都是苍白无力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心血,在数学改革洪流的搏击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也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将始终坚持理念的更新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探索,为理想的数学教学不懈追求、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 史玉英)

我心中的理想作文 篇9

走在校园中的林荫道上,两边的樟树浓郁葱茏。林荫道的尽头是蓝白相间的教学楼,迈步上楼,走进教室,来到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教室的前面是一面电子屏幕墙,上课时无需粉笔,写字时,用特制的电子笔在屏幕上轻轻划过,整齐美观的汉字就呈现在屏幕墙上,从此我们可以告别擦黑板时粉笔灰尘满讲台飞的学习生活。讲台是一个电脑操纵平台,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台台的平板电脑,教师上课时通过操纵平台把相关的学习信息提供给同学们,让大家完成预习作业。大家也把自己学习中的成果发给老师,由老师投影在屏幕墙上,任由大家评说。从此同学们免去背着沉沉书包上学的痛苦,可以轻松方便的走在上学的路上。

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新科技的影响下也发生变化。

教师更多地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课前教师备课时的内容能让学生自学的都通过网络传给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课时,学生参与进入讲授者的角色。每位学生都可以上台讲述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和其它学生在旁适当点评纠正与补充,从此我们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学得更加专注,更有兴趣去解上课的内容,学习的内容多,听课效率提高,课堂气氛活跃。

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网络让家长参与,大家的学习成果由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来评定,如此既公平公正,又客观全面。同学们学习主动,老师的教学也轻松,家长们也全面解自己的孩子,不会因为学生在学校时间多而减少对孩子的接触,“代沟”也渐渐填平。

我心中的理想作文 篇10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充满了乐趣。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问一个问题,下面立刻举起很多只小手,你争我抢,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会。老师这时也是笑眯眯的,双眼扫视着每一位同学,然后悄悄的点起一位同学,倾听他的发言,时而连连点头,时而又风趣的点评两句。没被老师点到的同学心里既有点小小的失落,又会暗中窃喜。这样的一节课,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紧张激动,这也算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了!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人人平等。是种子总会发芽,是金子总会发光,在课堂上人人平等。老师不会因某某同学的成绩差而否定他的答案,也不会因为某某同学的成绩好就一味偏袒,只有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答案,不论成绩好坏,同学们都聚在一起这才算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让人心旷神怡,我要把墙壁刷成五彩缤纷的,每个人在墙上写上自己想说的话,并签上姓名,这便成了我们班级的特色。同时每个人的课桌都是透明的,这样的环境,让同学们一早来便有一个好的心情,蓄足了劲儿完成一天的学习。这样的教室便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了。

在这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和睦相处,谈笑风生,大家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在这温暖背景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上面画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画满了我们的美好憧憬……

我心中的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效 课堂 课前 学习单 学情

在目前的教学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师本身要提高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从而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40分钟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课堂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课堂才能体现出来,以下是我如何对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肯学

高效课堂,首先课前需要充分准备。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在课堂中要做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就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要十分了解,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在实行高效课堂之前,我为这节课准备好课前学习单,课前学习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作用,一是复习旧知,二是新课引入。课前学习单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学习单的方式是五花八门的,根据学习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的课前学习单。课前学习单的使用是新课程改革里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有效的、高效的学习工具,它能有效、高效地唤醒学生的潜能,使用课前学习单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想学

高效课堂,注重学生对抗质疑,有效合作,落实小组评价。教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点拔的作用,及时地给学生授予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课前学习单中的问题前置,前学习单为学生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的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将学习知识得到迁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和收获问题和困惑等等,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极积开动脑筋思考,有发言权,能及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坚定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对表现出色、极积学习小组给予肯定,对个别学生及时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极积性,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愉悦感。

高效课堂,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一种习惯。课前学习单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指明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预习开始,学生课前用学习单复习,教师抽查或全班讲评,课堂上学生用学习单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教师精讲引导点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质疑和解疑,课堂巩固练习,进行反馈提升,教师或学生小结。教师应正确对待错误,重视错误,错误在这里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正面示范作用,一种是警惕的作用。

在课堂上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重视培优扶差工作,同时我们也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家长,造成更多的后进生,而且课后辅导后进生的学习极积性不高,学习情绪不好。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时时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度,出现跟不上的时候,就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会学

比尔·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每一位学生满足感、成功感或成功的机会。通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成功感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过的知识都能够掌握,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的内容,在作业的设计和问题的准备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错,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发现学生闪光点,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与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轻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得知识的快乐,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这样一节课40分,学得开心,学得自在。课后尽可能实现减负的目标,不需要做机械练习。学生课后作业减少了,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对学习更有兴趣。

总之,高效课堂能适应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在工作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舞台发挥光芒,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篇12

我曾上过一堂课外续写《桃花源记》的作文课, 很好地贯彻了“灵性”的主张, 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2005年的秋天, 那一日清晨, 阳光灿烂, 朝霞满天, 我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之后, 我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独抒灵性”四个大字。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 我立即用简要的话阐述了公安派的主张, 接着布置了本堂课的任务:学生分组讨论 (8人为一小组, 优生、差生搭配) , 然后又请代表上台演讲, 最后, 评选出最具创意的小组。由于我提前一天布置了任务, 同学们很快进入了主题, 气氛非常热烈, 有说有笑 (在讨论中, 各组都力避与其他组相同) 。经过讨论、整合, 各组都很快编成了自己的故事。续写结局有以下五种:

A组:渔人没找到桃花源, 回到武陵后挨了太守五十大板。邻居都嘲笑他, 视他为精神病患者。伤好之后, 渔人再次寻找, 他独自划着木船漂流了三天三夜之后, 突然看到了山前的小路。于是渔人回到家里, 趁着月色, 带上家人进入了桃花源, 生生世世生活在这神仙之所。

B组:渔人后来找到了桃花源, 官府统治了那里, 男子被抓走当兵, 打仗死伤无数, 女子被抓走送入皇宫供腐败的统治者消遣, 剩下的人还遭受了严重的税赋。民不聊生, 饿殍满地。人们忍无可忍, 揭竿而起, 最终被官府派兵剿灭。从此, 桃花源成了恐怖的死亡谷。

C组:21世纪的某一天, 桃花源被S国发现了。这样一个隐秘的地方被S国作为核武器的生产基地, 每夜都有神秘的飞机光临这里。多年后的某一天, 由于失误, 这里突然电光一闪, 桃花源人间蒸发了。

D组:20世纪末, 桃花源被发现。人们惊叹竟然有这样一个人间天堂。于是,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起, 游客蜂拥而至, 人们都满足于当前的繁荣, 但是好景不长, 这里很快变成了垃圾满地、臭气熏天的“地狱”……

E组:2050年的某天, 我坐上时光返回器, 来到东晋末年的桃花源。那里的人已被官府统治,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带领人们起义反抗, 利用了我带去的种种先进武器, 最终赶走了入侵者, 并炸毁山洞、封锁洞口, 让桃花源永远成为梦想中的天堂。后来我爱上了个女孩, 并与她建立了温馨的小家。由于思念父母, 最后我带着爱人坐上了时光返回器……

我被同学们天才般的想象深深地折服了, 感觉自己就像在时光的隧道里轮回了几遭。唯美的、传奇的、复古的、现代的, 我真的太享受同学们的成果了。如何评判倒成了一道难题。各组的故事我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最后, A组、C组、E组都获得了最具创意奖。

第二天, 同学们交来的作文更是精彩纷呈。

上一篇:学生营养午餐的调查报告下一篇:检索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