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通用11篇)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1

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报告

一、实习目的。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接触实际,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专业实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敬业精神,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习,提前接触社会和专业实践,增强学生未来参加工作的适应性。

二、实习情况分析。本次实习最后的评定主要按照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出勤情况,能力表现,综合业绩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07级新闻班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按照规定完成了任务,按时出勤。全班学生共发消息2001篇,平均每人62篇。其中通讯、专题221篇,人均7篇,头版头条58条,人均1条。另有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策划完成电视节目和新闻稿件。独立完成作品共186篇。平均每人5篇。

全班同学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其中优秀占35%,良好占53%,中等占16%,给实习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三、实习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本次实习的优秀学生有13名,其中在昌吉日报的吴丽娜、周勤,新疆日报的张敏、郭雯,新疆法制报的杨瑞等同学都表现得十分优秀。中文系07级新闻班表现优异,学生对于实习中不懂的问题积极主动的问指导老师,主动与老师交流,独立完成实习作品。其中,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政治态度好的占了92%、认为思想品质好的占了83%、认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占到60%、对工作的热情程度的占总数的35%、认为专业知识掌握好的占48%、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占70%、文字功底好的达到50%、工作时候积极向上的占75%。从整体结果来看,我院毕业生整体良好,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创新精神。调查结果也使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字功底,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四、实习成果。通过新闻实践操作,进一步深化对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了解平面媒体运作流程,增强学生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平面媒体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广播电视媒体运作流程,增强学生广播电 1

视栏目编辑、广播电视栏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广播电视媒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了解网络等新兴媒体运作流程,增强学生网络编辑、网络信息获取和加工等实践操作能力;

五、实习生整体情况分析。通过实习可以看出学生大部分比较积极,主动学习操作技能,不懂就问。但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提高,文字功底不扎实,沟通能力也需要提高,新闻专业的要求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无止境,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实践,通过多看、多学、多练、多问来不断的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并在工作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要用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工作。让自己不提前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昌吉学院中文系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2

1 方法

1.1 自制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 (1) 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对学习临床课程的重要性; (2) 医学基础课程在医学课程中所占的比重; (3) 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量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程度。

1.2 调查对象

(1) 基层医生:基层医生直接面对广大的农村社区居民, 长期为农村社区居民服务, 较了解医学知识在基层医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高职高专医学生毕业后大都走向基层, 他们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通过对基层医生的调查, 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前农村社区对医学人才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较直接地把握课程设置的方向或“靶点”。本次调查对象包括来自云南省14个地、州、县级或乡级医疗单位的临床医生。共发放问卷154份, 回收有效问卷106份。 (2) 实习生:高职高专医学类学校学制3年, 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的开设时间为1.5年。第三学年开始, 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此时的学生已基本具备基础医学理论及临床医学理论知识, 在实习中逐渐获得基础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实习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合理设置医学基础课程提供较客观的参考依据。本次调查向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习生发放问卷114份, 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3) 在校生:现行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全部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 同时开始学习医学专业课程, 期间学生可根据医学专业课程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理解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的比较认识, 为医学基础课程在目标、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本次对本校临床医学系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02份, 回收有效问卷102份。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 显著性检验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3类人群对医学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评价 (见表1)

注:微生物学指微生物免疫学;组胚学指组织胚胎学;生化指生物化学

调查结果显示:3类人群在对医学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排序方面, 一致认为排在前2位的是解剖学和药理学, 生物化学排在末尾, 其余课程各类人群排序略有不同。

2.2 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医学基础课程学时在医学课程学时中所占比重的评价 (见表2)

注:χ2=18.76, P=0.00

结果表明, 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医学基础课程学时占医学课程学时比重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基层医生中37.72%的人认为合适, 44.74%的人认为太低;实习生中65.09%的人认为合适, 19.81%的人认为太低。

2.3 基层医生和实习生对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 (见表3、表4)

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有一定差异。基层医生中, 47.17%的人认为药理学知识量够用度低, 33.96%的人认为合适, 16.98%的人认为高, 多数基层医生认为其他课程知识量基本合适。实习生中, 有较多人倾向于组织胚胎学与微生物免疫学课程知识量合适, 对其他课程的评价倾向于知识量够用度低。基层医生和实习生除对解剖学、生理学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对其他各门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3 分析

3.1 实践工作经历影响3类人群对医学基础课程应用的评价

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医学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排序基本一致, 与在校生存在差异。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排序基本一致, 原因是这2类人群因有一定的工作经历, 对临床工作中基础课程理论的应用有直接感受, 对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状况有明确的感性认识。在校生尚未进入临床实践, 具有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对医学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评价更多的是心理期望。

3.2 对现代医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影响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评价

实习生与基层医生对医学基础课程学时在医学课程学时中所占比重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实习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相关理论知识记忆犹新, 在实践中尽可能应用刚学过的理论, 能感悟到现代医学理论对其临床实践指导的重要性, 但同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不会应用, 认为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距离临床工作的需要差距较大, 需要加强自身基础理论的学习。基层医生总体认为医学基础课程学时在医学课程学时中所占比重合适, 由于其毕业学校类型、学制及毕业年限不同, 其掌握的现代医学理论程度不一, 且拥有不同程度的实际工作经验, 故这一人群内部对医学基础课程学时在医学专业课程学时中的比重存在不同的评价。

3.3 现代医药发展直接影响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

基层医生与实习生对各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量够用度的评价存在差异。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实习生普遍认为知识量够用度低, 尤其是药理学与解剖学知识;基层医生则主要倾向于药理学知识够用度低。其原因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医药学发展也不例外, 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 药物应用知识都将直接反映到日常工作中。

基层医生、实习生及在校生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的评价表明:现设医学基础课程在门类、学时方面基本符合专业培养总体目标, 同时也提示由于社会发展、高职高专层次医学教育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的需求, 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在门类和学时方面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医学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教学需注重专业理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教学内容的选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2]。社会发展对医疗工作及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注基层医生及实习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需求, 对合理设置医学基础课程群的具体科目、教学目标及学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层医生,实习生,在校生,医学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涂明华, 杨耀防, 姚果原, 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0, 8 (1) :14.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3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本科生;认知情况

社区护理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所以,护生要深刻地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掌握社区护理的知识与技能。笔者对我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共78名,年龄20~23岁。她们均于2013年下学期学习过《社区护理学》。

方法:与护生进行访谈和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问卷共10个项目,每项分熟悉、部分熟悉和不熟悉3个等级,并分别赋予10、5、0分,项目平均得分越低说明对社区护理认知越差。发放问卷共78份,回收78份,回收率100%。

二、结果:

2010级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见下表的统计数据:

三、讨论

对问卷结果和走访结果进行汇拢和分析。问卷第2项:学生均熟悉或部分熟悉社区护理的意义,第10项:22%的学生熟悉实习的重要性,78%的学生部分熟悉或不熟悉实习的重要性。第9项:10%的学生熟悉社区护理的作用与地位,认为护士只要能够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就可以。第1、3、4、5项平均得分均超过6.1分,可看出70%的学生了解社区护理对象、涵义、工作目标与地点。第7、8、9项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没有系统掌握《社区护理学》知识,甚至片面地认为社区护理就是对社区人群进行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不知道也可以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

四、对策

第一、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教育学生增强以下认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社区保健需求在提升;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导致慢性病社区护理需求增加;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增加了社区护理的诉求;看病难、住院难的客观存在需求社区护理跟上;卫生资源分配不当,社区护理成为补充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一对夫妇可能照顾4位老人,需要“简、便、廉”社区护理服务提供帮助。

第二、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特点。(1)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理念,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2)以群体为主,对社区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3)以独立工作为主,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4)以人为本,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6)关系多样,居民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不同,护理需求不一样。(7)突出重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以及一些重点关护患者应成为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8)预防保健,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为方向,而进行长期有效的护理活动。

第三、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同时应适当进行职业指导,根据护生的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职业定位,帮助护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培养目标不同,鼓励护生树立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信心,介绍国内外社区护理的成功先例,使护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意义和发展前景,认识到潜在的社区护理市场,从而促进社区护理的长期发展。

第四、完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1)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计生、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所以,将社区护理知识用于实践最为重要。这需要教师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总学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优化教学内容,在实践环节强化训练护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健康评估、护患沟通、社区急救技能等方面。(2)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的家庭进行访视、家庭健康评估,让护生针对评估的内容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7]。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与评价,这样会大大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护生社区护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护生对社区护理产生兴趣。(2)丰富社区见习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社区健康相关内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实地考察,从人口学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评估所选的社区的健康状况,找出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待社区护理全部理论课结束后,小组轮流进入指定社区基地进行见习,在见习中,要在社区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参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仪器设备配置、内部设施、人员编排、社区工作内容及相关资料等,以及社区的环境、居民生活状况特点、卫生保健状况等社区状况,作为社区健康评估内容的完善与补充。之后要求护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点评。(4)增强社区护理课程的权重 很多护理院校将《社区护理学》作为考查课,这大大降低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如社区医学、社区管理、康复学等,逐渐培养出知识层面上的合格的社区护士,让护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

五、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识的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缺乏学习主动性,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在教学环节中提高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积极的职业态度;增强社区护理课程的权重;完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重视实践环节。使护生掌握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护生的社区护理实际工作能力,这不仅能为护生自身拓宽就业、促进就业, 又能为社区护理事业提供更优秀的护理人才。(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令磷,鲍翠玉. 本科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改革.护理学杂志,2012, 27(2).

[2]刘光全.论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健康大视野 ,2013, 21(2).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4

附表二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院系: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名称:

请对以下问题或事实描述,做出是或否,或选择满意或不满意的回答即可:

1.您是由专业所在院(系、部)统一安排实习的吗?()

2.实习离校前,是否组织了实习前动员,并对实习的性质、目的、内容、安全、纪律、成绩鉴定等讲解清楚、详细?()

3.是否制定了实习计划,分配了校内指导教师?()

4.离校实习前,您签署过实习安全承诺书吗?()

5.您知晓学校已经为您购买了实习有关保险吗?()

6.您的实习时间保证了在半年或半年以上吗?()

7.您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吗?()

8.实习单位是否提供住宿?()

9.实习期间,您的工作时间每天超出规定的8小时了吗?()

10.实习单位是否有发放加班补贴或超工作量补贴?()

11.实习中是否有乱收费现象?();若有,请描述事实现象:

12.校内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热心、及时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不推诿;指导内容全面,对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满意()不满意()

13.企业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热心、及时回答您提出的问题,不推诿;指导内容全面,对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满意()不满意()

14.实习期间,您是否选修了为您开出的工学结合网络课程学习?(); 若您选修了,学习效果如何?满意()不满意()

15.你是否在实习结束前,确定了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16.对于网上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您有哪些实际问题或建议?请描述如下: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5

摘要:调查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掌握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护生能够积极的投身于社区护理事业中。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本科生;认知情况

社区护理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所以,护生要深刻地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掌握社区护理的知识与技能。笔者对我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共78名,年龄20~23岁。她们均于2013年下学期学习过《社区护理学》。

方法:与护生进行访谈和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问卷共10个项目,每项分熟悉、部分熟悉和不熟悉3个等级,并分别赋予10、5、0分,项目平均得分越低说明对社区护理认知越差。发放问卷共78份,回收78份,回收率100%。

二、结果:

2010级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见下表的统计数据:

三、讨论

对问卷结果和走访结果进行汇拢和分析。问卷第2项:学生均熟悉或部分熟悉社区护理的意义,第10项:22%的学生熟悉实习的重要性,78%的学生部分熟悉或不熟悉实习的重要性。第9项:10%的学生熟悉社区护理的作用与地位,认为护士只要能够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就可以。第1、3、4、5项平均得分均超过6.1分,可看出70%的学生了解社区护理对象、涵义、工作目标与地点。第7、8、9项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没有系统掌握《社区护理学》知识,甚至片面地认为社区护理就是对社区人群进行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不知道也可以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

四、对策

第一、培养积极的职业态度。教育学生增强以下认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社区保健需求在提升;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导致慢性病社区护理需求增加;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增加了社区护理的诉求;看病难、住院难的客观存在需求社区护理跟上;卫生资源分配不当,社区护理成为补充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一对夫妇可能照顾4位老人,需要“简、便、廉”社区护理服务提供帮助。

第二、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特点。(1)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理念,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2)以群体为主,对社区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3)以独立工作为主,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4)以人为本,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6)关系多样,居民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不同,护理需求不一样。(7)突出重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以及一些重点关护患者应成为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8)预防保健,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为方向,而进行长期有效的护理活动。

第三、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提高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同时应适当进行职业指导,根据护生的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职业定位,帮助护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培养目标不同,鼓励护生树立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信心,介绍国内外社区护理的成功先例,使护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意义和发展前景,认识到潜在的社区护理市场,从而促进社区护理的长期发展。

第四、完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1)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社区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计生、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所以,将社区护理知识用于实践最为重要。这需要教师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总学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优化教学内容,在实践环节强化训练护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健康评估、护患沟通、社区急救技能等方面。(2)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的家庭进行访视、家庭健康评估,让护生针对评估的内容制定家庭健康护理计划[7]。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与评价,这样会大大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护生社区护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护生对社区护理产生兴趣。(2)丰富社区见习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社区健康相关内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实地考察,从人口学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评估所选的社区的健康状况,找出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待社区护理全部理论课结束后,小组轮流进入指定社区基地进行见习,在见习中,要在社区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参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仪器设备配置、内部设施、人员编排、社区工作内容及相关资料等,以及社区的环境、居民生活状况特点、卫生保健状况等社区状况,作为社区健康评估内容的完善与补充。之后要求护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点评。(4)增强社区护理课程的权重 很多护理院校将《社区护理学》作为考查课,这大大降低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具有社区护理特色的课程,如社区医学、社区管理、康复学等,逐渐培养出知识层面上的合格的社区护士,让护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

五、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认识的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缺乏学习主动性,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在教学环节中提高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积极的职业态度;增强社区护理课程的权重;完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重视实践环节。使护生掌握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护生的社区护理实际工作能力,这不仅能为护生自身拓宽就业、促进就业,又能为社区护理事业提供更优秀的护理人才。(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学生实习工作情况报告总结 篇6

顶岗实习是我们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一次的,虽然在顶岗实习中我们不会像现在在大学学习里这样轻松又有趣,但是顶岗实习却有这它自己独特的魅力。我是是一名某某学院的学生,学院这次给我们安排的实习岗位是一间比较小的外贸公司,而且实习的职位也只是外贸公司的一个基层的职位,但是这次在外贸公司顶岗实习却还是给我带来了在大学中从未感受到的新奇体验。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经常帮助其他员工处理一些文件和资料,这些文件和资料大多是外文的,其中我主要负责帮助他们翻译一些英文的文件,我最开始是抱有十分的信心的,但是当我看到文件和资料中一大推的专业术语时,我感觉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这些翻译整理文件资料比我想象中的要难上许多,但是通过我一段实习时间对这些专业术语进行学习和熟悉后,在之后诸如此类的工作我已经能够轻松不小了,不仅能够独立完成我在外贸的实习工作,在我整理翻译的相关公司文件中出现错误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很多。

我觉得在我这次顶岗实习过后,自己的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更加坚硬了,这才是我这次在外贸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获得的收获。我发现想要在以后的相关外文工作中,自己现在的外文水平还是需要大幅度的提升的,虽然这次在顶岗实习中取得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我认为这远远不是我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1年在儿科的所有实习护士, 来源于川内和川外共8所院校, 其中川内院校7所, 川外院校1所。文化程度:本科学生31人, 大专学生61人。性别:男生5人, 女生87人。

1.2 方法

采用专人对实习护士进行团体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具体是实习护士刚入科实习时, 由专人做入科介绍, 告知他们科室的排班模式为双人APN连续排班[4], 实习期间带教模式是一对一固定带教方法, 每个实习护士都会跟随带教老师轮流A、P、N各班次。专人将会在实习护士结束儿科的实习前一周进行访谈:对儿科排班方法和其他科室传统排班方法的比较及对该科各班次的满意情况及原因, 进行资料的收集。

2 结果

2.1 在排班模式方面

所有实习护士认为, APN排班方法优于传统排班在接受调查的92名实习护士中, 所有人均认为APN排班方法优于传统排班, 无一例喜欢传统排班方法。

2.2 在APN各班次的偏好程度方面

92名实习护士, 喜欢A班者共50人, 占54.35%;喜欢P班者共30人, 占32.60%;其中有15名既喜欢A班也喜欢P班, 占16.30%;喜欢白班者共12人, 占13.04%。

3 讨论

护理排班是护士长的一项常规工作, 常需要对护理工作任务、内容、程序、人力资源等因素, 进行全面考虑, 做出系统、科学、合理的安排[5]。我科从2010年8月起, 在排班模式上由传统的排班方法改为APN排班方法[4]。护士的带教模式和排班方法采取“一对一固定带教老师”模式[3], 直至实习护士完成在儿科的实习目标和任务。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儿科完成实习任务的实习护士, 无一例认为APN排班方法优于传统排班, 对传统排班模式均呼吁改革, 问及原因认为传统排班方法透支体力较多, 前后夜班深夜交接导致实习护士睡眠差, 值后夜班时常常感觉是刚好入睡就该起床了;而值前夜时到病房的时间很早、交通堵塞、晚餐太早等使生活规律严重紊乱;刚好适应白班的生物钟时, 常常又该轮流夜班了;对一辈子的护士职业生涯很恐惧。而APN排班能集中休息和工作的时间, 在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比传统班少一些;一个夜班的压力比两个夜班减轻了一些, 常认为"再忙再累也就是一晚上的时间”;同时由于APN是双人连续排班模式, 一对一教学方法也非常受实习护士的喜爱[3], 两者结合减轻护士压力的同时, 也缓解了实习护士的压力。

在被访谈的92名实习护士中, 对APN各班次的偏好程度, 从结果可以看出:喜欢A班者最多, 占总人数的54.35%, 问其原因:认为上A班时, 实习护士独立操作机会多 (老师在旁边指导) ;A班工作不太忙;同时医院教育培训处要求上A班和白班的实习护士均要在早晨7:30分到科室也是他们选择喜欢上A班的原因之一。问及实习护士喜欢P的原因:认为P班能集中休息, 该班时段较忙, 学习机会较多, 第2日能较晚起床, 休息时间多, 属于自由支配时间多, P班下班后还有公交车运行, 对实习护士下班后的安全问题也不影响, 时间安排上非常适合单身。在调查对象中, 5个实习男护士全部选择喜欢P班。问及部分实习护士喜欢上A或P班的原因, 均集中了操作机会多, 上下班时间集中等。对于喜欢上白班的实习护士认为:自身比较适应白班的作息时间;同时上白班工作量小些。由于自身跟随老师上A、P班的机会少, 认为A、P班较忙乱, 不适应A、P班。

4 结语

实习护士对护理排班的满意情况不容乐观, 尤其是对传统排班, 但现阶段绝大部科室仍在实行传统排班方法, 很少科室实行APN排班。而现今的实习护士基本都是独子, 如何让他们在成为临床护士之前, 对护理专业的稳定性方面少受些影响, 作为护理管理者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如:加强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和水平, 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对实习护士进行适当的人性化管理 (包括结合实习护士意愿进行排班) 等, 从而增加实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稳定护理专业队伍也是必要的。

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实习护士对护理排班模式和对APN各班次的满意情况。方法 采用专人对实习护士进行团体和个别访谈的方式, 收集2011年8所院校在儿科实习的92名实习护士, 对传统排班和APN排班进行比较和对儿科APN排班各班次的满意情况。结果 在排班模式方面:92名实习护士认为, APN排班方法优于传统排班;在APN各班次的偏好程度方面:92名实习护士, 喜欢A班者共50人, 占54.35%;喜欢P班者共30人, 占32.60%;其中有15人既喜欢A班也喜欢P班, 占16.30%;喜欢白班者共12人, 占13.04%。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实习护士对护理排班的满意情况, 从而增加实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稳定护理专业队伍。

关键词:实习护士,APN排班,满意度

参考文献

[1]Baernholdt M, Mark BA.The nurse work environ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rates in rural and urban nursing units[J].J Nurs Manag, 2009, 17 (8) :994-1001.

[2]刘彦慧, 曹晓媛, 张燕鸣, 等.176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3) :61-64.

[3]马锐, 石静, 王娜, 等.护理本科生对实习医院教学工作情况的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1) :36-37.

[4]杨俊华, 温贤秀.APN连续排班在妇科的实施及效果[J].全科护理, .2011, 9 (5) :1186-1188.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8

摘 要: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必须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本文探讨了建立校企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全面提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关键词:能力本位 顶岗实习 多元评价

2014年3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术性人才两种高考模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也是国家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培养和提升。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数量逐年提高。然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未做到与培养规模和数量同步提升。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与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严重背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不匹配,岗位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以上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效果。

目前,主管部门虽已着手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高职教育改革,以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职业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并未同步跟进。特别是在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最为重要的顶岗实习阶段,质量评价仍采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类似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采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报告三个评价指标。三个指标过于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忽视工作能力的考核,从而导致高职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顶岗实习单位和毕业生从业情况的持续跟踪调查和全面研究,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重点突出以下四方面的体系架构。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标准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学校要教什么?学生想学什么?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搞清了、理顺了,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的方法、标准和培养结果等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标准,是从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管理与评价的重要而又关键的抓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科学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必须紧紧结合专业知识和岗位实际,由学校主导,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制定,形成学校、企业相互渗透开展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用专业知识科学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用实际操作检验所学知识,使知识在实习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标准一旦制定,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根据实习条件的不断变化予以充实和完善。专业技能标准一旦制定,应在校企双方备案,以注重标准的权威性,减少执行的随意性。

二、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的科学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学生技能和职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过程。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断加强顶岗实习能力培养的过程管理,注重管理方式的创新,科学引入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顶岗实习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标准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加强顶岗实习能力的过程管理。

1.企业指导教师的现场管理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应该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专业技能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熟悉岗位要求,学习相关技能的操作规范,完成岗位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指导教师应结合岗位生产实际,教会学生如何在生产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企业指导教师是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指导者、管理者与监督者,要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和严格要求,不仅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文明实习、安全生产的教育,还要认真做好学生的考勤和顶岗实习成绩评价工作,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形成有机统一,进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顶岗实习网络系统的平台管理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学生分散、管理难度大。借助顶岗实习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具有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特点,可有效地实现顶岗实习过程的实时化、科学化管理。顶岗实习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置有实习文件、实习小结、实习问卷、实习巡查、实习总结、实习鉴定、实习交流与指导等窗口。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即时提交文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指导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储存优势将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信息展现出来,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状态,实现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全员化指导和过程化管理,从而使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考核与评价成为可能。

三、注重顶岗实习成绩的科学评价指标

为科学把握并准确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使评价指标切合实际并起到引领和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作用,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

1.职业道德与劳动纪律

顶岗实习的目的除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塑造学生作为现代职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专业技能人才的自律、自尊、守纪的基本品质和责任担当。工作就是一种责任,企业青睐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员工,也只有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担当的员工才能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考核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要把符合职业道德、遵守劳动纪律因素纳入考核内容,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充满竞争的职业环境。

2.专业素养与岗位技能

学生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掌握岗位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学生的实习岗位工作是在企业教师指导与监督下完成的,可以从掌握岗位规范要求、具备基本专业知识、是否胜任岗位工作、工作质量等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应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技能标准的要求,以岗位知识能力提高为核心,以岗位技术标准为规范,主要由校企共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实施。为使评价更具客观性,条件允许时应实行指导与评定分离的方式,以求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endprint

3.实习日志与实习总结

顶岗实习之初,学校为每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发一本顶岗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撰写实习日志,每月撰写实习小结,将其作为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并形成制度。实习总结是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撰写的实习日志和实习小结为基础,全面回顾实习体会,总结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收获,提炼顶岗实习成果。一份好的实习总结还应包括对岗位技能的深入思考和思考之后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实习总结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实习总结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细化专业技能标准,优化顶岗实习方案,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客观、开放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极为重要。顶岗实习成绩是学生通过顶岗实习锻炼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最终反映,也是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指标。能否做到准确评价顶岗实习成绩,将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效果评判的公正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构建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的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成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协调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用人单位选贤纳才的风向标。

高职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以顶岗实习的综合效果为参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做到职业道德、劳动纪律、专业素养、岗位技能、实习日志和实习总结全方位的考核,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和岗位性质,设置可量化的考核点,如掌握岗位规范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否胜任岗位工作、岗位工作质量等级等,由企业指导教师给予鉴定和评价。为使评价更具客观性,不同专业必须根据专业技能标准,为每一项指标确定一个评分标准,以便于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时进行操作。 顶岗实习日志和顶岗实习报告、网络平台的交流沟通和实际检查情况等内容则由学校指导教师进行评价。两者采用权重系数法进行成绩计算,综合评定出学生的最终顶岗实习成绩,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总之,高职顶岗实习的多元评价考核过程是:方案共定,实现育人与生产的融合,为校企合作评价奠定基础;过程共管,实施校企合作立体监管,收集评价的第一手资料;质量共测,实现多元评价机制;信息共享,完成校企多向反馈任务,达到校企良性互动、促进质量提高的目的。同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社会对职业能力新要求和骨干院校建设规划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不断向前推进,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环节的顶岗实习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和运用也会日趋完善。笔者以多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这一评价体系提出一家之见,盼与热心高职教育的同仁分享见解、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J].职教论坛,2010(11).

[2]杨琼.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9).

[3]徐新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时空.2011(2).

[4]孙百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

大学生工作个人实习情况报告 篇9

面对将来,迎来的是更多的挑战,克服更多的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有精彩的一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往前跨越。我会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品德素养,从而继承做得好的一面改进不足的地方,让自己回顾走过的路时,也更是为了看清以后要走的路。

__月,我有幸来到了__医院学习新生儿深切护理,由于这次学习机会非常难得,是经院方争取了半年之多才获取的学习机会,所以在来之前,我想我一定要认真的学习他们的先进护理理念和技术,才不枉此一行,可是来到__以后我才发现除了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体验到__与内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__医院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周到的职业安全防护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卓越实习学生评价表——企业评价 篇10

企业名称及公章: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总评分

考核评分标准:

5分表现优秀:表现能超越其实习所要求并胜任有余

4分表现良好:表现良好能达到或有时超越其实习工作要求的胜任程度

3分符合要求:表现能达到工作要求

2分有待改进:经常未能完全达到工作要求,有待改进

1分表现差劣:表现差,距离工作要求有很大差距

考核内容:

1、主动性:指该学生在实习期间努力工作的勤奋程度,在一个新的环境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主动承担工作的态度。评分:

3指该实习学生对于分配的工作任务或既定的工作目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评分:

4评分:

6指该实习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与他人一起和谐工作的情况,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与其他员工一起工作时可否保持合作愉快。评分:

7、学习能力:指该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主动向企业指导教师或其他员工请教、查阅学习各类相关资料、学习应用各类软件。评分:

8能主动意识到工作中的错误和漏洞,与人交往中的不足,并从中汲取教训,改善工作素质等自动适应和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能力。评分:

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顶岗实习 具体措施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3-01

顶岗实习是所有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顶岗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周期长等各种原因,我专业研究了顶岗实习的具体措施,使得顶岗实习工作能按计划有序进行,确保顶岗实习的训练效果以及学生安全。具体如下:

一、加强顶岗实习前的准备、训练和安全教育

1.岗位技能训练

岗位技能训练是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集中训练,是在全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在顶岗实习开始之前,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的检验和专项技能的强化,为学生顶岗实习乃至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岗位技能训练是实施“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2.进行岗前准备

要使得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并达到相应的效果,岗前准备必不可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准备:①分配指导教师;②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落实好顶岗实习单位;③根据被指导学生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单位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订实习计划;组织学生学习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阐明时间安排和步骤,提出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要求,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和实习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习纪律等。

3.安全教育

建筑行业属于危险性行业,因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根据国家有关新工人安全教育的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制定学生实习安全生产须知,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考试,成绩80分以上者方能进行顶岗实习。

二、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尤其重要。

1.指导教师

①会同企业师傅共同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对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能力、专业素质等进行具体指导,可采取定时、定点到企业现场指导与电话指导、在线指导等相结合的方式;②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记和撰写实习报告;③指导学生合理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以及论文;④下达毕业顶岗实习任务书;⑤指导学生实习;⑥指导学生整理、装订毕业顶岗实习材料并组织参加答辩;⑦负责学生实习考核和评定实习成绩;⑧负责写好学生实习总结;⑨掌握所有被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等信息资料,并做好与学生联系指导的记录;⑩负责收集和装订与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的各种材料。

2.班主任

①安全教育管理;②政治思想教育;③职业道德素质教育;④实习前动员,讲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⑤对分散的学生,除现场指导外,至少每周通过电话、网络在线与学生和企业各联系一次,掌握所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等信息资料;⑥负责向学生传达与班级有关的学院及分院的各种信息;⑦班主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后期的签约。

3.实习学生

实习的学生,应全面地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①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尊重和服从师傅,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实习基地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

②认真做好实习纪录,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周记。

③毕业实习结束前,要写好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必要的图纸、附件,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内容真实,书写工整,图文并茂,字数满足要求。

④完成顶岗实习考核表。

4.企业师傅

①对学生实习出勤情况进行考勤;②确定学生实习岗位;③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和传授;④要求学生进行安全活动交底;⑤把自己的工程经验传授给学生;⑥参与学生毕业答辩;⑦对学生最终顶岗实习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考核和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顶岗实习考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⑴实习周记内容评分标准(25%),评分项目主要有:周记次数、周记内容中含有专业知识情况、周记内容重复情况和周记内容是否从实际工作和实际角度出发。

⑵实习报告评分标准(25%),评分项目主要有: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岗位、实习主要过程、实习主要内容和实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⑶企业鉴定评分标准(20%),评分项目主要有: 实习过程中企业平时考核成绩和实习结束企业综合考核成绩。

⑷实习答辩评分标准(30%),评分项目主要有:答辩自述情况和问题回答情况。

四、毕业顶岗实习审查

根据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所有同学必须通过以下条件审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考核资格:

(1)顶岗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未获指导教师认可的;

(2)顶岗实习期间发生重大错误,被企业劝退的;

(3)顶岗实习周记少于25次的或者顶岗实习报告未写的;

(4)实际实习天数不足规定天数的70%的。

通过上述条件审查后,实习的同学才能有资格参加顶岗实习答辩。

五、毕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

如果学生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说明顶岗实习是成功的、有成效的。对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成效如何是由有资格参加考核顶岗实习学生和学生考核的综合成绩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学生所占的比例来评价,即所谓的顶岗实习成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赵红,黄伟朵,李茶青.测量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报,2010.6:103-106.

[2]高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科教导刊,2011.7:56.

上一篇:小雪节气传统活动习俗下一篇:写人物外貌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