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消防管理办法(精选8篇)
#颁布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时间=19931030 #实施时间=19931030 #失效时间= #内容分类=消防管理 #文号= 南京市消防管理办法
(1993年7月29日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制定1993年 10月30日江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 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 原则。
第四条 南京市公安局是本市消防管理的主管部门。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区公安分 局和县公安局的肖防科(股)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分级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城建、建工、规划、交通、市政公用、劳动、供电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消防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安、宣传、文化部门及新闻、保险等单位,应当加强消防法规和消防常 识的宣传工作。
第二章 消防安全组织
第六条 市、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各级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兼任主任,负责领导本地区的消防工作。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 构为本级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第七条 单位实行防火责任制度,其主要行政负责人应当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内 部所属部门分别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变动后,继任负责人应 当重签《防火安全责任书》。
第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下属生产 组织应当设立义务消防队(组)。
产值超过亿元的乡(镇),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可以由一个单位建立,也可以由几个单位联合建立。
不设专职消防的单位、街道、乡(镇)、村,可以建立自防自救消防组织。
第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职消防管理人员:
(一)生产、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
(二)职工在一千人以上的企业;
(三)易燃易爆物资专储仓库(场、站)和储存物资价值一千万元以上的仓库;
(四)年营业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店;
(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市级以上医院;
(六)涉外宾馆、饭店;
(七)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条 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保持稳定,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业务 指导和技术培训。单位在任免、调支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时,应当报公安消防监 督机构备案。
第三章 消防设施建设及维护
第十一条 城市消防规划,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会同城市规划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 共同编制。
城镇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讯、水上消防和消防指挥系统工程等公 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第十二条 城镇消防站和消防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及维护,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 责实施。
城镇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讯及其他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及维护,分别由市 政公用、邮电等部门负责实施,公共消防监督机构负责验收使用。
水上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及维护,由航运、港务部门及其沿线受益单位负责实施,公 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验收使用。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足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督促有关 单位整改。
第十三条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种类、数 量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并负责维护和管理。
第十四条 城镇消防站和消防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及维护所需的经费,除地方财政 拨款外,其余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征收。
保险机构应当从财产保险费收益中,每年缴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第十五条 城镇街道及其他消防通道应当保障消防车通行,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 设置妨碍消防车辆通告的障碍物。集贸市场和营业摊点的设置,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妨 碍消火栓的使用。
第四章 防火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工程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设计中,必须执 行消防技术规范,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
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防火设计岗位责任制和防火设计逐级审核责任制。
防火设计应当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必须选用合格的消防设备和产品。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在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过程 中,应当征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意见。重点建设工程和甲、乙类危险性工业工程项目 在选址时,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派员参加。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以及室内装饰(居民住宅装饰除外,下同)工程 的防火设计,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分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接到申报 后,对重点工程的防火设计应当于三十日内,一般工程的防火设计应当于二十日内审核 完毕,并填发《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建设单位持《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向规划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的设计图纸和设计修改意见进行施工,不 得擅自更改。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当同时签订工地防火安 全责任书。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工作,建设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 室内装饰工程应当选用非燃或者难燃材料,并符合装饰工程设计防火管 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工程竣工时,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 的,不得交付使用。
工程交付使用后,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原防火设计。消防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保持良好的状态。
已经建成使用的建筑物,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限期进行整改。
第二十二条 电焊、气焊(割)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动火制度。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 岗。作业地点应当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
第二十三条 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的通道、安全门、安全梯等应当有明显的标志,并须保持畅通。
第二十四条 电气线路的敷设和电器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和安全技术规 定。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依法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督促落实防火安全措 施。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将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单 位,列为消防重点保卫单位。
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准,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
第五章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凡生产、使用、贮存、经营、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七条 从事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装卸以及在易燃易 爆危险场所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领取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销毁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销毁的,应当将其物品的种类、品名、数量、销毁方法及地点,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 核准。
第二十九条 经营、灌装新型燃料和液化石油气单位的选址和防火安全措施,应当 报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乱倒液化石油气残液和私自灌装液化石油气。
严禁在燃气管道上搭建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十条 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运输实行准运证制度。从事易燃易爆化学危 险品运输的,应当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申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准运证。
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应当按照公安机关规定的行车路线和时间行驶,中途不得随意停放。
第三十一条 凡在本市生产、储存、销售、购买、运输、使用爆炸物品的单位和个 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法规的技术规范。
第三十二条 承担拆除爆破任务的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申领《拆除爆破许可证》。爆破的方案必须经本市公安机关审核,并按国家《拆除爆破安全规程》申请批准。
第三十三条 严禁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和私自加工黑火药。
严禁任何单位、个人非法持有、收购爆炸物品。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关、上级主管 部门或者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普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健全消防组织、制度,改善消 防设施,及时发现消除火险隐患,预防火灾事故成绩突出的;
(二)及时扑灭火灾或者积极支援邻近单位和村、居民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的;
(三)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事迹突出的;
(四)对查明火灾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五)开展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取得优秀成果的;
(六)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和本办法 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工程项目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擅自施工的,责令其停工补办手续,并 对建设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施工单位擅自变更防火设计的,责令其限其整改,并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而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从使用之日起至验收合 格止,对建设单位按每日每平方米零点一元处以罚款;
(四)电气线路铺设和电器设备安装不符合防火安全技术规定造成火险隐患的,责 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对有下列违反防火安全管理行为之一的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出修改意见后及不按建筑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的;
(二)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擅自进行建筑施工、室内装饰的;
(三)不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的图纸进行施工的;
(四)擅自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用途造成火险隐患的;
(五)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批准,停用或者关闭消防设施的;
(六)堵塞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安全出口的;
(七)电焊、气焊(割)作业人员违反规定动火作业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 条第二款规定的,对单位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以违反消防管理规定,发生重大、特大火灾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两起 以上火灾事故的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处罚,均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应当制作 处罚决定书。处以罚款的,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罚款收入一律上交国库。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办法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在接到处罚决 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 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 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 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四十二条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构成犯罪的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四十三条 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人民解放军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六条
1 消防工作的发展形势
(1) 应对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首都消防工作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北京正处于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型期, 影响城市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一是北京城市交通发展迅猛, 现城区面积近1 400 km2, 地铁里程近600 km,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系统的安全控制难度增加;二是北京现有高层建筑逐年增多, 目前全市共有高层建筑11 307栋, 随着CBD东扩, 超高层建筑、地标性建筑不断涌现, 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带来难题;三是地下空间庞大, 地下空间总面积约2 000万m2, 工作、生活约100余万人, 火灾荷载增大、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难度大, 随着城市地表建设日趋饱和, 地下空间使用问题将日趋严重;四是人员密集场所众多, 现有星级酒店、商业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30余万家, 动态火灾隐患难以根治, 火灾隐患总量居高不下。
(2) 消防安全管理面临巨大压力。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逐步提速, 客观上要求北京加速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差异。因此, 不可避免地出现城乡结合部未经规划、土地管理许可建设的违法违章建筑, 未经工商等部门许可的非法经营, 未经公安部门许可的非法出租等问题。这些场所消防安全环境普遍较差, 小火亡人事故频发。
(3) 公共消防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预测, 2015年北京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2万美元, 到2020年, 有可能达到3万~5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也吸引大量人员涌入北京。目前, 北京市人口已超过2 000万, 且以年均60万的速度递增。人口的急剧膨胀, 造成消防安全素质的参差不齐。与人口相对应的机动车保有量即将突破500万辆, 已远远超过全市200万个停车位的承载量, 随意占用消防通道情况突出, 城市道路拥堵愈演愈烈。
(4) 应对政治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特殊要求, 首都消防必须成为首善之区。
随着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 北京作为中国最知名的一张名片, 正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重要活动的聚集地。首都无小事, 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极大的国际影响。特别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或特定场所发生的火灾, 很容易成为关注的热点、焦点, 极易带来负面影响。
2 发展的薄弱环节
(1) 法律职责明确与主体责任淡化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政策贯彻不扎实, 措施落实不到位, 公共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尚未真正形成。部分政府部门、社会单位“等靠”思想严重, 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单位主体意识不强, 还存在“盲区”、“死角”。公安消防机构仍然在扮演“保姆”的角色, “第一推手”作用发挥不够, 存在“错位”、“缺位”和“管不到”、“管不了”等问题。
(2) 终端风险高发与终极管理弱化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消防警务结构呈现“头重脚轻”的特点。在基层街、乡、镇一级低端产业聚集、火灾荷载较大。因公安消防机构没有派出机构, 基层政府缺乏专司力量, 公安派出所缺少专业指导等原因, 造成消防工作在基层落实难, 隐患总量大。
(3) 突击声势浩大与系统模式缺失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消防安全处于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往复循环状态。“运动式”的集中清查和专项行动缺乏针对性, 治标不治本, 只能采取“大事故、大整治”的无限接力循环, 消防工作长效机制不尽完善。
(4) 火灾荷载加重与消防设施欠账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跟不上火灾风险上升势头。城市基础设施进入周期性老化阶段, 消防安全设施缺失、消火栓欠账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 消防队站建设缓慢, 区域消防水源不足, 特种装备器材不精等难点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5) 服务经济发展与保障安全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当发展经济成为首要、重要任务时, 包括消防管理在内的各项社会管理都会服从于生产。一些基层政府单纯追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抓消防安全与抓经济发展有时不能兼顾。同时, 由于消防专业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起步较晚, 导致城市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存在差距, 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现象。
(6) 隐患日积月累与整治措施滞后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城乡结合部、低端产业区域安全生产隐患伴随着经济活动不断产生。这些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 绝大部分都会以火灾的形式爆发。公安消防机构虽能够及早发现, 但由于问题复杂, 靠消防部门不能有效解决, 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
(7) 消防意识较强与消防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社会成员发现、解决火灾隐患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目前学校教育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几乎是空白, 居民虽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但专业性、系统性不强, 掌握知识的准确度与全面性存在偏差, 导致自防自救能力差, 灭火器材操作不熟练, 缺乏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火灾中死亡和受伤事故时有发生。
(8) 火灾扑救困难与专业力量不强之间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 交通压力增大,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增多, 异形建筑日趋复杂, 火灾扑救难度加大。公安消防部队人员, 车辆、装备水平距离世界城市标准有较大差距, 加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体制尚不健全, 大面积火灾和特殊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战斗力无法得到保证。
3 与世界城市标准存在的差距
(1) 消防警力严重不足。
2010年, 北京市总人口为1 755万人, 消防部队现役编制为7 350人, 消防警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万分之四, 平均每千人仅拥有0.37名消防员。而纽约人口约1 800万, 共有消防队员16 086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0.9名消防员;伦敦人口756万人, 共有7 200名消防职员, 平均每千人拥有0.95名消防员;东京人口为1 211万人, 共有消防员17 969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1.6名消防员。
(2) 消防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
美国纽约共有消防站251座、消防车 (包括救护车) 2 000辆, 消防艇30余艘;英国伦敦共有消防站113座, 消防车466辆, 消防直升机2架、消防艇2艘;日本东京共有消防站215座, 消防车1 656辆, 并有消防直升机7架、消防艇9艘、喷气式飞机6架、消防机器人12台。北京现有消防队站只有93座, 各类消防车辆622部, 平均每个消防站的辖区范围为27.2 km2, 每万人仅拥有0.35部消防车, 并且尚未配备消防直升机。在消防站、消防车数量、消防装备水平等硬性指标上较世界城市标准有较大差距。
(3) 社会化消防工作基础薄弱。
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均组织相当规模的志愿消防人员, 深入开展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东京每栋高层建筑都设有一名具有相应消防水准的消防管理员。而北京市社会化消防管理工作仍不够普及, 志愿消防组织和人员在很多社区、单位形同虚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每年都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宣传, 但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仍显淡薄, 违章操作、冒险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数量仍居高不下。
(4) 灭火救援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国外一些城市消防机构培训机制完善, 师资力量雄厚。在硬件方面, 训练设施完备, 贴近实战;在软件方面, 根据灭火作战特点, 因地制宜开展实地训练, 着重培养学员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北京消防部队受场地限制, 中队几乎没有完善的训练设施, 训练系统性、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 基层指战员缺乏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化训练经验, 火场处置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相对比较欠缺。
4 对策措施
(1) 以宣贯《北京市消防条例》为抓手, 完善消防法制体系。
针对建设世界城市中的新生问题和衍生弊端, 调整和完善《北京市消防条例》, 配套清理、修订、制定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消防法规。切实将公共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消防职责和义务、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要求、火灾隐患责任法定追究机制等纳入消防法律法规范畴, 用法律性明确职责, 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执行。
(2) 以健全消防责任为核心, 推进消防安全责任落实。
一是抓实“三条责任”, 推进市、区县、乡镇三级,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公安和消防机构三条系统责任落实, 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责任跟踪检查持续评价机制、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和风险评价预警机制, 将属地、主管、监管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二是用好“三个平台”, 用好综合治理平台, 将第三级消防工作搭建在综治平台上, 在监督执法、消防宣传等方面与安监等其他政府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用好中介组织平台, 推进远程监控系统建设, 规范消防技术服务, 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用好情报信息平台, 发挥火灾隐患情报信息中心“主导警务”作用, 完善火灾隐患举报、移送、曝光、督办机制, 由过程监督向结果监督转变, 强化跟踪问效;三是壮大“三种力量”, 做强三级防火安全委员会, 推动街、乡、镇一级工作实体建设;做实消防文职雇员, 按照“政府出资、公开招聘、消防使用”原则, 征召文职雇员替换现役警力充实一线;做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 在公安消防队保护范围边缘或盲点区域, 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弥补现役消防力量不足。
(3) 完善“三位一体”火灾防控模式, 形成隐患整治合力。
一是创新警力配置机制, 开展集中打击, 通过向街、乡、镇派驻公安消防机构或警力, 成立政治中心区勤务分队等手段, 前移消防工作触角, 有针对性地集中优势力量, 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歼灭战, 打造“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二是创新警种联动机制, 实行专项治理, 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市打防控体系, 淡化警种观念, 充分发挥交管、巡特警、内保、治安等警种作用, 推动派出所充分行使监管职能, 落实全警联动责任, 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创新社会监管机制, 固化经常性排查, 向行业协会借力, 在全社会推行消防安全达标示范单位挂牌制度, 树立一批单位、社区、楼洞标准化管理消防安全达标创优典型, 推动各行业和社会单位自觉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打牢社会消防安全根基。
(4)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消防管理, 强化社会推力。
一是借助行业力量, 完善消防标准, 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出台与国际接轨的建筑设施、建筑材料、消防控制室、物业等消防标准化管理规定, 并与世界城市发展同步调整, 为消防执法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整合社会力量, 健全监管体系, 依托社会化大维稳体制, 将消防服务管理体系纳入城市社会管理综合执法范畴, 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统一管理”原则, 整合保安、巡防、社区民警等力量, 建立“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 实施常态化监督管理, 挤压消防隐患生存空间;三是发动群众力量, 强化自救能力, 开展“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创优活动和“零火灾社区、零火灾单位”创建活动, 打造全民消防工程。
(5) 固化消防宣传教育机制, 营造全民参与消防的良好环境。
一是建好主阵地, 发挥主力军作用, 出台执勤中队消防宣传、消防巡查工作机制, 打开红门搞培训, 走出红门搞宣传, 结合“六熟悉”, 扩大宣传范围, 提升宣传效果;通过招募消防志愿者, 充实社会消防宣传骨干力量;二是扩大覆盖面, 发挥媒体优势, 分级建立消防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工作室和流动宣传站,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借助楼宇视频、电子显示屏、手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载体, 增加消防常识宣传频次, 加大虚拟社会火灾防控和疏散逃生宣传力度, 形成立体化、多角度的消防宣传网络;三是增强针对性, 发挥群众力量, 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 严格落实消防中控室、电气焊等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开展“教育一个学生,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系列活动, 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政府和社会协同机制, 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课时教育;深化消防“五进”宣传, 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中小学生、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
(6) 健全灾害事故处置机制, 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 扩充人员实力, 推进航空特勤、轨道、搜救犬等专业消防站建设, 织牢立体化、专业化处置网络, 建立公安现役、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二是加强铁军建设, 提高攻坚能力, 以“铁军班组、中队、支队”建设为基础, 以深入开展“大练兵”活动为载体, 以基地轮训和自训配套开展为手段, 结合数字化预案应用, 将网络化、模拟化、信息化训练理念和技术引入教育训练, 提高执勤训练和灭火救援工作水平;三是加强专业化建设, 提升实战能力, 完成拳头攻坚队伍建设, 组建高层、地下、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专题攻关小组, 引进和研发特殊装备及功率大、功能多、器材全的实用车辆器材, 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四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消合一, 形成工作合力, 推行中队防消合一体制新模式, 赋予基层中队干部监督员和基层指挥员双重职责, 将火灾隐患排查与灭火调研打捆运作, 在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的同时, 实现熟悉、调研实战化、准确化、及时化;五是加强救援体系建设, 提高综合救援能力, 健全统一协调指挥下的综合应急救援总队与专业应急指挥部联勤联动机制, 健全北京市综合应急救援响应机制, 完善北京市综合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训练体系和预案体系, 明确各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职责, 理顺协调、调度、指挥程序。
(7) 加快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抵御灾害事故基础。
一是加快消防队站建设, 实现合理布局, 严格落实消防规划, 并积极在老旧城区、繁华商业区大力推进小型站、微型站、临时站建设, 同时将消防站、消防水源作为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强化政策支持, 落实经费保障, 建立市、区县两级财政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工作职责, 出台《北京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北京市公共消防水源建设标准》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长效保障机制;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科技创安,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建设, 完善消防信息通信网络、图像信息管理平台、消防电子政务平台和消防应急通信装备建设;建设具有知、传、感、用一体化功能的消防物联网应用平台, 形成动态化、智能化的火灾隐患监控网络;建设综合性消防科研基地, 完善教育培训和消防科学技术奖励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8) 以筑牢“五大工程”为重点, 夯实消防队伍建设根基。
一是抓好灵魂工程, 打造忠诚警魂, 将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学习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不断深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和实践, 筑牢官兵忠诚、服务、奉献意识, 增强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二是抓好党建工程建设, 带出一流队伍, 深化敏感岗位领导、干部交流制度, 建立素质测评、实绩评估、民主评议、竞争答辩相结合的公开竞争选拔机制, 强化班子能力建设,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队伍;三是抓好人才工程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构建八个专业 (信息通信、灭火救援、监督管理、消防科研、火灾调查、建审验收、装备技术、财务审计) 、四个层级 (岗位标兵、业务能手、专业骨干、领域专家) 的消防专业人才体系, 打造全国消防业务领域领先的人才队伍;四是抓好榜样工程建设, 树立良好形象, 营造“身边有先进、单位有榜样、系统有标兵、全局有模范”的先进典型布局, 激励官兵争先创优;五是抓好廉政工程建设, 筑牢思想防线, 深入开展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 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深化消防监督员面向社会公开述职述廉, 规范执法行为, 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打造人民满意的消防队伍。
参考文献
[1]沈友弟.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几点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5) :438-440.
[2]贺俊杰, 吴军, 吴美文.城市火灾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6) :461-464.
[3]高锦田, 姜福洋.论消防行政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转变[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3) :399-402.
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居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
第八条本市应当优化配置热源设施,在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供热能力范围内,不再新建热源设施;既有分散热源设施,应当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逐步纳入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的除外。供热单位有条件供热的,应当向接入其管网的用户提供普遍服务。
第九条本市应当加强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
新建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不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温度要求的住宅,应当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
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与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同步实施。
第十条供热单位应当到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单位基本情况;
(二)供热区域及规模、用户类别及数量;
(三)供热设施及其折旧管理基本情况;
(四)运营管理制度及人员基本情况;
(五)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供热单位应当保证提交的备案材料真实准确,在备案内容发生改变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将备案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供热单位与用户订立供热采暖合同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未签订书面供热采暖合同,供热单位已经向用户供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采暖期的,用户与供热单位之间视为存在事实供热采暖合同关系。
第十二条本市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期时间。
采暖期内,对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要求的住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住宅用户卧室、起居室(厅)的室温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的温度要求,但因突发事件或者用户责任影响正常供热采暖的除外。
用户对采暖期时间、采暖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与供热单位另行约定。
第十三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标准、规范,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质量合格的供热服务,建立健全供热运营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供热设施巡检制度,对管理范围内的供热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共用供热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发现用户自用采暖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用户及时消除。
(二)供热前应当进行供热系统充水、试压、排气、试运行等工作,并提前在供热范围内进行公告。
(三)建立用户采暖温度抽测制度,定期对用户室温进行检测,测温记录应当有用户或者其他证明人签字。
(四)采暖期内实行24小时服务,并及时处理和回复用户反映的问题。
第十四条供热单位和用户对室温是否达标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具备室温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室温检测具体办法由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发生供热纠纷的,可以由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采暖期内,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中止供热或者提前结束供热,不得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热经营活动;向供热单位供应水、电力、燃气、燃油、煤炭和热能的单位,应当保障供应,不得擅自中断。
非采暖期内,供热单位确需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热经营活动的,应当对供热范围内相关用户、设施管护以及采暖费等事宜作出妥善安排,并在当年7月15日之前,与承接的供热单位完成供热设施及技术档案、用户资料、采暖费等事项的交接工作,同时书面告知原备案机关。用户的采暖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时,供热单位不得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热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用户收取采暖费。供热单位委托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服务单位代收采暖费的,应当向用户公告受委托的收费单位,受委托单位不得向用户收取任何额外费用;未经供热单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用户收取采暖费。
收取采暖费应当提供本市国税机关统一印制的发票。
第十七条用户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的,由合同约定的交费人支付采暖费。未签订合同的,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承租政府规定租金标准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按照规定支付采暖费。
采暖费由用户所在单位负担的,单位应当负担。
第十八条具备分户独立采暖系统型式的用户,在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采暖及共用供热设施安全的前提下,经与供热单位协商,就暂停供热时间、交纳基本费用等事项达成一致后,可以由供热单位暂停供热。
第十九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对供热采暖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时,供热单位、用户以及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供热单位进行供热设施维护、抢修作业以及室温检测、查表及收费等工作时,用户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供热单位应当对供热范围内住宅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部门提供社会供热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委托专业企业承担。
住宅用户发现室内供热采暖设施异常、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报修,并承担室内自用采暖设施维修、更新的相关费用。
非住宅用户供热采暖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更新改造,由供热单位与用户在合同中约定。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采暖设施保修期内的保修责任。
第二十一条用户不得拆改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扩大采暖面积或者增加散热设备。用户装饰装修房屋不得影响供热效果或者妨碍对设施进行正常维修养护。
用户拆改室内自用采暖设施的,应当经供热单位确认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采暖和不妨碍设施维修养护。
用户因拆改室内供热采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管理范围内供热设施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完好,并按照规定计提供热设施折旧费,按期对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
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影响用户采暖的,应当提前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书面报告,提供替代热源设施,保障用户的采暖权益。
第二十四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供热安全的行为:
(一)在规定的地下热力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
(二)在规定的地下热力管道安全间距范围内堆放物品,或者进行挖掘、取土、钻探、打桩、埋杆、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业;
(三)向供热管沟内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物品及雨水、污水、工业废液、垃圾;
(四)擅自接入供热管网;
(五)擅自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安装危害系统安全的设备;
(六)擅自排放或者取用管道内热水或蒸汽;
(七)擅自拆除、毁损警示标志;
(八)擅自操作、拆除共用供热阀门,损坏共用阀门的铅封,改动或者损坏供热计量仪表及其附件等;
(九)其他危害、损坏供热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市和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置应对供热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保障供热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与保障供热安全相适应的应急抢修队伍,配备应急抢修设备、物资、车辆以及通讯设备,在采暖期内实行24小时应急备勤。
第二十六条供热设施发生突发性故障,应当立即抢修的,供热单位可以先行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进行抢修,相关单位和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发生供热设施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供热单位必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实施入户抢险、抢修作业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供热单位无法保障安全稳定供热,严重影响公共利益,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协调、督促后仍无效的,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
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的,应当听取被接管单位的陈述申辩,并在供热范围内公告。当地公安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八条接管运营期间,接管单位应当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服务,对接管项目的收支情况单独记账,独立核算,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接管单位为保障基本供热服务所产生的运行费用,由接管单位临时垫付,被接管单位负责足额偿还。接管单位接管期间临时垫付资金经审核后发生的净损失,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区两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办法由市财政部门和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供热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供热公共安全、服务的标准。
第三十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办理备案或者备案变更手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罚款;提交的备案材料失实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未实施供热设施安全巡检制度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予以警告,警告两次的,处2万元罚款。
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未提前在供热范围内进行公告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二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采暖期内,推迟、中止供热或者提前结束供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采暖期内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热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对供热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供热单位法定代表人处1万元罚款。
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非采暖期内擅自退出或者部分退出供热经营活动,影响用户采暖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供热单位处3万元罚款,对供热单位法定代表人处5000元罚款。
第三十三条用户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拆改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扩大采暖面积、增加散热设备或者装饰装修房屋妨碍对设施进行正常维修养护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未提供替代热源设施,影响用户采暖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三)、(四)、(五)、(六)、(九)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严重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七)、(八)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中有关用语的含义:
(一)供热是指供热单位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道系统有偿为用户提供采暖用热以及相关服务的行为。
(二)用户是指有偿使用供热单位提供的热能用于采暖的单位和个人。
(三)室内自用采暖设施是指室内支管、散热器及其附属设备。
(四)热源设施是指用于生产、交换热能的设施,包括各类锅炉房、热交换站等。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分类名称 公安 公布机关
北京市人民政府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布日期 2007-11-09 施行日期
2008-01-01 失效日期
--
(2007年10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96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文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城乡结合部分地区适用本规定的范围,由区、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 本市农村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自防自救能力。
第四条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村消防工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农村消防规划并组织实施,将农村消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制定工作标准和考评制度,对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农村消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农村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农村地区消防行政许可、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等工作,指导乡、镇人民政府消防工作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
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公安机关的规定,负责相应的农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村民委员会的防火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发展改革、规划、财政、农业、安全生产、林业、水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等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消防工作。
第七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应当通过农村题材的栏目,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村居民进行消防法规、防火知识、灭火常识和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行政区域的农村消防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与治安巡防队、森林消防队等相结合的专(兼)职消防队,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消防安全工作,鼓励村民委员会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队伍进行业务指导。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成立防火安全小组,设立消防安全员,健全工作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火灾扑救,建立消防工作档案。
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农村居民制定规范农村居民行为的防火安全公约。防火安全公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和堆放易燃物品等行为的安全要求;
(二)保证消防车道畅通、公共消防器材设施完好有效的措施;
(三)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监护和帮助措施;
(四)根据本村实际,保证消防安全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村容村貌改造、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新建、改建农村道路时,村内主干道的路面宽度以及管架、栈桥等设施跨越道路的高度,应当符合消防车辆通行要求。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农村自来水管网时,应当按照规定配置消火栓。已有自来水管网但未配置消火栓的村,应当对管网进行改造,并按照规定配置消火栓。没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可以利用天然水源设置取水设施;缺乏天然水源的,可以设置消防水池等作为替代水源。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农村公共建筑时,应当按照消防安全标准,使用符合耐火等级要求的建筑材料。鼓励农村居民住宅使用耐火材料,改善农村用火、用电、用气条件。
第十三条 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防火期等火灾多发季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在重点防火场所和部位设置消防警示标志,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及时整改,并实施跟踪复查。
第十四条 农村灯会、庙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活动的主办者应当制定灭火、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农村集市的主办者应当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消防管理人员和灭火器材,保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畅通;没有主办者的,集市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所在地村民委员会负责。
第十五条 农村地区的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疗机构、图书室,以及从事旅游、餐饮、娱乐、住宿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二)制定消防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配备完好、有效的消防器材;
(四)设置符合要求的应急照明设施、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安全出口,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五)开展防火巡查和自检自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法规、防火知识、灭火常识和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
第十六条 在农村地区从事燃油、燃气、造纸、木材加工、家具生产、服装加工、废品收购、仓储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配置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三)在经营场所周边设置明显的消防警示标志;
(四)严格用火、用电制度;
(五)生产经营区域与生活区域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分别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第十七条 在农村地区燃放烟花爆竹时,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制定消防宣传教育计划,指导在农村地区居住的人员做好下列防火工作:
(一)爱护消火栓、消防水池等公共消防器材和设施;
(二)不在村内道路上堆物、堆料或者搭设棚屋;
(三)不在林地附近、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下方堆放可燃物或者燎荒;
(四)毗邻林地居住的人员使用明火时,采取防火措施;
(五)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不超负荷用电,严禁安装不合格的保险丝、保险片;
(六)安全使用明火,定期清理火炕(墙)、烟道,检修住宅内的燃气管道、器具;
(七)学习和掌握家庭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做好对被监护人的教育和看护;
(八)租赁房屋或者承包经营场所时,明确当事人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九条 有农村消防工作职责的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农村消防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对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已经规定行政处罚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石景山区防火安全委员会
关于印发《北京市消防条例》宣传贯彻
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属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
现将《<北京市消防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1:《北京市消防条例》(表决稿)
二〇一一年六月八日
(联系人:刘爱英;电话:68867119)
-1-《北京市消防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方案
修订后的《北京市消防条例》已于2011年5月27日经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做好《北京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广大市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区火灾防控能力,结合消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宣传普及《条例》内容,推进落实《条例》要求,深化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提升全区火灾防控水平,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创造优良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区防火安全委员会成立《条例》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防火安全委员会主任、副区长吴克瑞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公安消防支队,区消防支队支队长刘海龙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和落实工作。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分别成立《条例》
-2-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条例》宣传贯彻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11年5月27日至6月15日)
1、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制定《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召开《条例》宣传贯彻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宣传贯彻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研究策划宣传贯彻活动,制作宣传材料,制定宣传贯彻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等。2、6月底前,举行“防灾减灾进万家”暨《北京市消防条例》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二)宣传普及阶段(2011年6月16日至8月31日)
1、开展《条例》大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开设宣传专栏、播放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解读《条例》修订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重点解读有关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职责、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市民消防安全义务等。二是围绕宣传贯彻《条例》,组织开展全民消防漫画征集竞赛活动和全民消防手机短信征集竞赛活动。三是围绕宣传贯彻《条例》,开展“防灾减灾进万家”系列活动之消防知识竞赛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在全区开展消防知识竞赛活动。四是协调有关单位,在北广传媒城市电视、移动电视和地铁电视上滚动播放《条例》公益宣传片,在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等场所户外视频播放《条例》公益宣传广告等。五是开展“红
-3-门普法队”下基层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消防队开放日”活动,全区消防中队集中一天向社会开放,组织公众到消防中队参观体验,接受消防法律法规教育;每月开展一次“百队百车下基层日”活动,所有消防中队集中一天出动一部消防车和相应人员、装备,深入辖区开展消防知识咨询、逃生自救疏散演练、消防器材装备展示等消防普法活动。
2、开展《条例》大培训活动。一是区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条例》专题培训班,对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主管领导和各街道、主管领导、居委会负责人进行培训。二是全区各行业、各系统组织《条例》培训班,对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进行培训。三是组织消防支队和公安派出所《条例》专题培训班,对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和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培训。四是消防支队组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条例》专题培训班,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进行培训;公安派出所组织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条例》培训。五是消防支队和公安派出所,督促指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非重点单位开展内部《条例》培训活动,对本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保安员、员工开展一次《条例》培训。
3、开展《条例》进家庭活动。印制消防宣传小册子,全区每个家庭发放一份,印制消防宣传海报,张贴在每个社区;在《石景山报》和石景山电视台开辟《条例》宣传专栏;参加在《北京晚报》开展的“消防安全大家谈”征文活动,征集居家防火逃生
-4-小故事、小窍门、小建议等。
(三)主题宣传周阶段(2011年9月1日至7日)9月1日至7日,组织开展实施《条例》分会场宣传活动。一是在社区、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举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二是开展以本地区消防新装备、新科技、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消防科技装备展示活动。三是开展本地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打造“消防铁军”成果展示活动。四是开展社会群众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烟雾逃生体验、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
(四)推进落实阶段(2011年9月8日至11月9日)
1、区政府,按照《条例》规定的政府消防工作职责,完善本级政府的消防工作制度,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职责,并组织公安、交通、卫生、市政市容等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和部门职责、处置程序、人员疏散、保障措施等内容。
2、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按照《条例》规定,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机制,统筹负责本辖区消防安全工作,监督辖区内政府部门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指导辖区内单位、居民委员会履行各自消防安全职责。
3、有关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准备工作。一是公安消防、规划行政部门会同区发改、住建等行政部门组织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报区政府批准。二是区市政市容委督促公共供水管理维护单位做好公共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三是区集体经济办督
-5-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区域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四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民防、安监、住建、文委、广电中心、旅游等部门应当结合本系统、本行业特点,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六是教委等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内容,督促学校、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七是公安、文委员、商务、财政等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投保、承保的鼓励、支持办法。
4、区消防支队要做好实施准备工作。一是制定统一的消防车通道标志式样。二是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火灾应急预案、火灾应急演练示范文本,并向社会公布,供社会单位参照执行。三是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备案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备案的准备工作。四是做好市民防灾馆、消防站免费开放的准备工作。
5、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尤其是针对《条例》中有关多产权建筑、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古建筑和施工现场等规定,重点宣传和监督落实。
6、在第二十一届“119”消防宣传活动期间,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掀起《条例》宣传贯彻热潮。
7、区防火安全委员会组成督查组,由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委
-6-员带队,对政府相关部门、各街道(鲁谷社区)、各单位宣传贯彻《条例》情况进行督查。
(五)总结考核阶段(2011年11月10日至12月31日)
1、制定《条例》宣传贯彻工作考核标准和实施办法,将宣传贯彻《条例》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工作考核,纳入街道(鲁谷社区)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考核。
2、结合年底街道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考核,组织对各街道宣传贯彻《条例》考核验收。
3、总结全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继续深入推进《条例》宣传贯彻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作为推进全区消防事业发展和提升火灾防控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专门组织,制定细化方案,落实具体部门和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各项宣传活动。
(二)加强领导,务求实效。要加强《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的领导,并利用宣传贯彻《条例》的时机,积极做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组织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重大事项,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三)加强协调,整体推动。安监、教委、旅游、文委、卫生、民防、集体经济办、民政等部门要明确职责,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各行业、各系统力量,紧紧围绕宣传普及《条例》,组织开
-7-展内容丰富、实效性强和有针对性、有声势、有特色的宣传活动。
(四)及时汇总,加强反馈。组织开展宣贯《条例》期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汇总上报工作情况和重要活动信息。2011年6月19日前,各单位要将《条例》宣贯工作方案报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期间的各项重要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及时汇报。
主题词:消防 条例 宣贯方案(石景山)通知
抄送: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荣华书记、夏林茂代区长、吴克瑞副区长 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石景山区防火安全委员会 2011年6月8日印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采石路特勤中队 点击数:304 更新时间:2005-10-1
4今年以来,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采石路特勤中队为充分展示新时期首都消防干警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增强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提高中队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了“阳光工程”活动:
一、成立为人民服务突击队
为使全体干警意识到中队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中队成立了以团支部书记韩德想为组长,闫晓生、权富甲和其他17名同志为组员的“为人民服务突击队”小组,每月两次进入辖区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截至9月份,分别为701车站清理卫生9次,清扫中队门口的采石路卫生18次,为群众开门57次,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81次。
二、成立消防宣传先锋队
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了解消防,掌握消防,真正使消防工作进到社区、进到学校、进入农村、进入家庭,增强其防火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中队成立了以团支部书记韩德想为组长,张凯和其他11同志为组员的消防宣传先锋队。每周一在采石路消防中队门口为过往行人发放消防传单,1——9月共发放各类传单23000余份。每周六进入社区为群众讲解消防知识41次,直接受益者324人。接待各方来队参观、学习31次,共计3425人。
三、在辖区举行消防运动会
消防工作要从孩子们抓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消防知识,掌握在火场中的自救能力,并能够扑救一般的初期火灾,中队成立了以团支部书记韩德想为组长并主抓落实,其他支部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定于每年两次与采石路小学联合举办消防运动会,让孩子们进一步的增强消防意识,了解消防知识。今年6月1日,采石路小学全体师生和中队干警已经开展完成了第一届消防运动会,受益人数310人。同时还有10名同志成为该校校外辅导员,有侧重点的长期为采石路小学进行消防辅导。
四、扶贫助残
为了让弱势群体感受到人民的温暖,让老人不再孤单,让残疾的人们享受到家的温暖,中队
成立了以团支部书记韩德想为组长,黄龙及18名同志为组员的扶贫助残工作小组,并制定了每月三次扶贫助残活动,让贫穷的群众赶上来,让老人和身体有缺陷的人们快乐起来。通过半年多的工作,采石路中队团支部共为2住家户,1所盲人学校服务,服务的内容有打扫卫生、洗衣服、给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为老人梳头,有组织的带学生们参观等。
《北京市消防条例》 (以下简称《消防条例》) 于1996年9月6日由北京市第10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9月17日和2002年3月29日, 北京市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和第33次会议先后两次修订。《消防条例》实施15年以来, 有力促进了全市消防工作, 大大提升了全市火灾防控水平, 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 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消防条例》的修订立足于当前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环境和形势变化, 力求全面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消防条例》修订通过之后,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消防条例》作了解读。
问:《消防条例》修订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着手修订工作的?
答: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面临的消防安全环境和形势与《消防条例》制定时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新的形势对实施了10年的《消防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消防工作原则、工作模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 《消防条例》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消防法》的规定和首都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贯彻落实《消防法》, 全面总结首都消防工作经验, 解决首都消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提升首都消防管理水平, 增强全市火灾防控能力, 北京市公安局于2008年开始启动调研论证工作, 2009年正式向市政府提出修改建议。2009年底, 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正式将修订《消防条例》列入2010年立法计划。《消防条例》经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 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 最终由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问:依据《消防条例》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的规定, 此次《消防条例》修订主要贯穿的思想或原则是什么?
答:切实做好北京消防工作,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维护公共安全, 是《消防条例》的立法目的和宗旨,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体现。
火灾不仅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 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活秩序。所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消防条例的重要关注点。消防工作不仅涉及到火灾预防和减少等工作, 而且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公共事件, 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消防条例》把“人身安全”放在了“财产安全”前面,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 动员一切资源和社会力量, 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以及逃生自救知识, 最大限度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生命权。
问:修订后的《消防条例》与之前《消防条例》最大的不同在哪, 亮点是什么?
答:此次修订的内容主要体现了“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强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
组织领导责任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制定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部门监管责任规定公安、教育、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交通、农业、水务、商务、文化、卫生、文物、民防、旅游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消防管理的相关工作。
设施建设责任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业务经费的投入,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指导、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协调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
检查考评责任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完成年度消防安全责任目标情况进行考核评比。
二是突出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规定单位应当组织防火检查, 对发现的火灾隐患采取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规定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特点,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组织居民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掌握火灾应急预案的内容, 熟练使用消防设施和器材, 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责, 向进入场所的人员开展应急疏散宣传提示, 发生火灾时, 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突出加强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首先, 明确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定消防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 不得擅自变更;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 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应当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其次, 明确消防队站的建设和管理。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内消防组织建设, 形成由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组成的消防组织网络。再次, 明确公共消防水源的建设和管理。规定新建、改建公共供水设施的,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标准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供水设施;公共供水设施尚未覆盖的区域,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消防取水码头、消防水池等消防储水取水设施。
四是突出促进城乡消防工作统筹发展。第一, 明确基层人民政府职责。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机制, 监督辖区内政府部门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辖区内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第二, 明确村民委员会职责。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成立防火安全小组, 确定消防安全员, 健全消防工作制度, 建立消防工作档案, 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村民委员会应当制定消防宣传教育计划, 指导在农村地区居住的人员做好防火工作。第三, 明确农村建筑消防安全要求。规定在农村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 应当使用符合耐火等级标准的建筑材料;农村居民自建房屋应当符合农村消防规划,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第四, 明确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规定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村容村貌改造、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五是突出解决消防安全管理重点问题。第一, 明确多产权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规定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所有权人的, 所有权人对各自专有部分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 所有权人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第二, 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明确了高层建筑的管理使用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如配备防火负责人和从事消防设施管理、维护的专职技术人员;设置安全疏散路线指导图。另外, 还做了部分倡导性的规定, 如倡导高层建筑的管理使用人配备缓降器、软梯、救生袋和防毒面具等避难救生设施;倡导高层建筑的管理使用人自备救生绳、口哨、手电筒等自救工具。第三, 加强地下空间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的管理使用人不得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不得占用安全出口外的人员疏散场地, 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 不得变更规划使用功能。第四, 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的管理使用人应当建立健全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按照消防安全规定安装避雷设施、设置消防通道和消防供水设施, 在收藏、陈列珍贵文物的重点要害部位安装自动报警与灭火设施。第五, 加强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当同步设计、建设公安消防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装饰装修应当使用符合耐火等级规定的建筑材料。运营单位应当建立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专业灭火、救援设备, 对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知识技能的培训。第六, 加强消防车通道的管理。规定消防车通道应当设置明显标志。消防车通道标志式样由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制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车通道用途或者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公安消防队在灭火救援时, 有权强制清理占用消防车通道的障碍物。
问:《消防条例》专章规定了消防安全责任、宣传教育、监督检查, 并对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规定更为具体, 请分别介绍一下《消防条例》在这几个方面有什么突破或是完善?
答:修订后的《消防条例》共9章92条, 新增了消防安全责任、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其中“消防安全责任”一章, 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 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消防安全责任;根据《消防条例》的规定,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制定消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公安、教育、民政、交通等各行政主管部门则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消防管理的相关工作。
新增“宣传教育”一章, 明确每年11月9日为本市消防日, 规定本市市民防灾馆、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开放的消防站等应当向社会免费开放, 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新增“监督检查”一章, 规定监督检查制度, 明确了必要的监督检查保障措施, 对消防监督检查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 进一步明确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职责。
问:专章的“消防安全责任”, 对各级各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完善了各方责任, 这些对我们的消防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明确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责任, 对整个消防工作的推动是有好处的, 这样可以有利于形成合力, 因为消防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 涉及到千家万户, 涉及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 靠某一个单位和某一个部门很难解决消防的问题, 所以大家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 形成合力推动首都的消防工作。
问:在“火灾预防”一章中, 特别突出了对农村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消防基础设施的完善的规定, 做这些修订是基于什么原因?
答:今年大兴旧宫火灾之后, 暴露出来城乡结合部存在大量的消防隐患, 比如违章建筑等问题, 这些也是这次《消防条例》修订的一个焦点, 并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即:第17条在城市地区新建建筑, 应当建设一级、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控制建设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严格限制建设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在农村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 应当使用符合耐火等级标准的建筑材料。农村居民自建房屋应当符合农村消防规划,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
问:修订后的《消防条例》从9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 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最终想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和成效?
答:修订后的《消防条例》将更加有利于保障消防工作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加有利于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更加有利于加强和改革消防工作制度;更加有利于推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更加有利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有利于完善消防执法监督工作机制。
《消防条例》实施后,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大力开展宣贯工作, 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认真履行《消防条例》规定的消防工作职责, 全体市民自觉遵守《消防条例》的规定, 共同创造优良的消防安全环境, 全面推进首都消防工作。
姜之茂在讲话中对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基层档案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他结合《办法》的正式实施,对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深刻认识《办法》实施对进一步完善全市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体系、促进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增强农村干部和村民的档案意识,以及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意义。二、准确把握《办法》的实质内容,要明确各部门档案工作职责,了解和掌握村级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及《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具体内容。三、全面推进《办法》的贯彻落实,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宣传贯彻,认真完成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各项任务。
李建国处长在讲座中,从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级组织建设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北京市档案局区县业务指导处就《北京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进行了现场培训。
【南京市消防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南京市水资源管理办法07-13
南京市城市管理条例10-12
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解析10-04
南京市“城中村”改造建设管理暂行办法11-19
南京市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09-27
南京日照管理规定1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管理办法12-23
南京南京影评11-09
南京南京影评范文10-17
南京审计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