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2025-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精选8篇)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2、交流反馈。学习《牧童》。(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3、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篇2

一、在目标确定中弘扬传统文化

本课三首咏月的诗词, 情景交融, 想象丰富。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 但是, 表达的主题却都相同, 都是浓浓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怀念, 《水调歌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怀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表达的是对同胞的怀念。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习俗有深入的理解感悟, 围绕课文我确定了下列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会在丰富的美的联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感知诗词内容领会诗情。

4.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习惯。

二、在导语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 我以猜谜的形式, 引出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话题: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 一年中哪一夜的月亮是最圆的?谁知道中秋夜有哪些习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呢?

这个导语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都有过节日的经验, 但是很多学生只是知道过节, 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一设计以此为切入点, 在交流中, 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秋的一些风俗,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在意境品味中弘扬传统文化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意境联想。因此, 在品读阶段, 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意境联想: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中庭地白树栖鸦”, 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 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必须从学过的传统古诗词中提取。这一活动既联系了旧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自然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中, 也可能联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再比如就“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进行揣摩, 学生自然联想到, 月中的桂树、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样, 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入地领悟到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在重点研读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精读课文阶段, 重点是抓住关键语句,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和词句本身蕴含的哲理。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我抓住传统名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要求:同座先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就会明白:人月无常, 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从而使学生从传统名句中领悟到明睿的哲理, 形成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在反复吟诵中弘扬传统文化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 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更应尽可能多地去积累, 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 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三首古诗词, 直到能背诵。此外, 我还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诗词, 如分组竞赛、同座竞背等。

六、在拓展交流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诗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发扬民族文化, 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所以, 在拓展的环节我要求学生以“月”为话题, 畅所欲言, 必须引用很多的咏月名句, 多多益善, 当然, 如果诗兴盎然, 也可自己作一首咏月诗。此环节重在引发学生灵活运用咏月诗词名句, 自然也就引发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 也能诱发学生的即兴创新能力。

七、在课堂总结中弘扬传统文化

这节课我引领学生学习了不同时代的三首诗词, 感受到了诗人在传统节日里渴盼团聚的愿望。借机我还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除本课的三位诗人外, 学生们又想到了:李白是咏月的高手,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便足以证明, 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等, 都是借月亮表达乡思乡愁的。由此推想到:古人常借月亮抒发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古时候, 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时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 想起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他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 把这种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 希望通过月亮来问候他们的亲人, 捎去他们深深的祝福和情意。在总结中, 学生也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在最后对文章的主题升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这三首诗词想象丰富, 意境很美, 其实对于古典诗词而言, 这只是沧海一粟。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 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你们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而努力学习吧!”在倾听结语中, 学生的民族感情得到了升华。

八、在作业布置中弘扬传统文化

学生学完课文后, 对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情感已有了清晰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实现文本外的拓展, 扩大知识面,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四人为一小组, 以“中秋之月”为主题, 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分栏目, 板块清晰, 有自己的特色。优秀的手抄报先在班级交流, 然后张贴上墙, 特优的还将它推荐到学校橱窗展览。

这项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作信心。为了圆满完成任务, 课下, 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 去读课外书, 了解与月有关的民俗文化。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自觉学习的愿望,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篇3

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与它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一样在世界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十九世纪被誉为俄罗斯古典音乐之父的格林卡开始,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举世闻名的世界音乐巨匠。如安东•鲁宾斯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里亚多夫、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А.К.Глазунов)等,二十世纪更是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及前苏联作曲家,如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米亚斯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等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们除了他们有着众多的器乐作品外,无不拥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其套曲。苏联时期有着极高声誉的米亚斯科夫斯基便是这样一位杰出作曲家。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年出生于诺沃格奥尔基耶夫斯克(现波兰华沙附近的莫德林),1950年病逝于莫斯科。从小受过一些家庭音乐教育的米亚斯科夫斯基,15岁的时候,在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后,被交响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所震撼,立志成为作曲家。他是一位具有坚忍不拔精神、大器晚成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说他大器晚成是因为1906年,25岁的米亚斯科夫斯基才如愿进入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了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与众不同的是,这时的他已经是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军官,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向莫斯科的格里埃尔学完了全部和声学课程、向里姆斯基-科萨可夫的学生克里让科夫斯基学习了三年的对位法、赋格曲、曲式结构、管弦法,是一位集当时的两大流派(莫斯科流派和彼得堡流派)于一身的大龄学生。世袭军官的家庭出身,没能改变他矢志不渝的目标,在读完军校后,仍然走上了专业的音乐创作之路。米亚斯科夫斯基一生创作甚丰,除了27部交响乐外,还有13首管弦作品、13首弦乐四重奏、近百首钢琴曲等,其中五部获斯大林奖金(《第二十一交响曲》、《第九弦乐四重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二十七交响曲》和《第十三弦乐四重奏曲》)。

米亚斯科夫斯基被人们誉为“苏维埃交响乐之父”,这不仅仅是他创作了数量众多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还因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苏联培养了像哈恰图良、谢德林、卡巴列夫斯基、埃什帕伊、戈鲁别夫等80多位优秀的作曲家。为此他获得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苏联艺术学博士学位、苏联人民艺术家等称号。

米亚斯科夫斯基获得如此的声誉主要是在交响乐、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等器乐创作方面,然而作曲家在声乐领域的耕耘却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从1903年到1950年)。瓦斯娜-格拉桑(В.А.Васина-Гроссиан)认为米亚斯科夫斯基个人创作的关键时期常常与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大部分浪漫曲的形成,或是在作曲家个人创作形成的那些年,或者是在内心深处对价值观的新变化以及重新评估的那些年”①。作曲家的声乐创作大致可分成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涵盖了1903年到1920年,而在经历了战争洗礼和十月革命这两次大的“事件”后,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价值观、美学思想发生很大转变,促成了作曲家创作上的另一阶段。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就是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

《三首素描》创作于1908年。作品的诗词作者为伊万诺娃(В.Иванова)。套曲由标题为《古殿》(Долина-храм)、《潘和赛琪》(Пан и Психея)、《雷雨》(Гроза)三首歌曲组成,是以绘声绘色的笔触,描绘如诗般大自然景色的代表作。

第一首《古殿》音乐表现了山谷烟雾般朦胧的月色,万籁俱寂,表达了沉默、宁静的最高境界——敬畏。

音乐的起始是用省去三音的具有明亮色彩的六级和弦在低声区奏出,在其上方出现了一组极其重要的、连续的、具有切分节奏的离调降二级增三和弦及其解决,构成了暗淡、柔和的色彩性音响。相距较大的音区,描绘了空谷寂静、若明若暗的景色。人声的进入,是f旋律小调从属音开始的上行和下行级进音调。这一旋律音调连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乐曲的开头,第二部分的开头以及第三部分的结束。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是用六级与主音上的七和弦叠置而成,也可以直接看成是六级上的九和弦,上方声部采用动感的三连音分解和弦,而下方声部则用连续的后半拍八分音符(六级和弦)到四分音符(主和弦)的重叠敲响了山谷教堂的“钟声”。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省略、倒装再现,不同的是连接第二部分的再现和弦在开始小节将小调的五音也降低了,用以描绘黄昏降临的暗淡景色。很有特点的是,乐曲的第二部分,实际就是这连续的离调增三和弦及其解决以等音的身份顺序出现,以新的节奏音型及其重叠出现,成为歌曲的高潮。其间的旋律也是这些和弦加入了一些经过性质的音派生出来的。

第二首《潘和赛琪》呈现的是一幅古希腊神话的音乐画面,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女神,是牧人、猎人、养蜂人、渔人的保护神。赛琪是人的灵魂的化身。诗歌用第一人称的视野,叙述在密林深处潘的关爱,赛琪在密林中心灵的声音,以及她们的共鸣。

音画的表现手法丰富、简洁而明快。歌曲采用多种中古调式(如乐曲开始的D混合利底亚调式,中部的升d罗克利亚调式,尾声的D利底亚调式,以及具有旋律调性性质的艾奥利亚调式等)来描述古希腊神话景象。转调通过半音手法便捷、自然。音乐中部依靠大量的临时的各种七和弦连接过渡。音型伴随着速度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像三连音、六连音与主和弦分解的四分音符结合,三连音与描述牧笛声的装饰音音型的结合,以及具有对位性质的音调音型与六连音的结合等。这些创作技法烘托了在各调式上产生出来的经过句式的旋律,而音乐的旋律音调在段落的开头总是由五、七、九度的上行跳进构成,大跳后逐渐下行。这些技法的综合构成了远古神话的音画画面。

第三首《雷雨》,这首作品是诗人内心记忆中的画面,诗歌所示的内容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对在暴风雨中的小海船们的担心和忧郁的心理描画。

作曲家在整个作品中都在轻声地描述,C大调下属的色彩性和弦为主,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下行分解和弦,缓慢烘托着旋律叙述。歌曲中似乎并没有去刻意表现暴风雨的景象,而是在第二部分采用了降E、降A、G、升F调上连续的七和弦、九和弦形成特殊的音响色彩,用在小节重拍上的琶音和连续三连音音型体现海浪的拍溅声,三十二分音符的装饰音描绘雷声,反向的六连音音型形容风声的大作和内心的不安。然而,连续三连音的下方以及上方二度下行的音调和极慢的速度,准确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十年代初期,米亚斯科夫斯基已经展现出自己是一位成熟的交响音乐家,创作了五部交响曲和一些其他器乐作品。1921年创作的《6首А.勃劳克诗词》开始了作曲家声乐创作的新的阶段,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独特的思维,特别是对奏鸣曲音乐类型的创作的不同阐释。

第一首《满月升起的草地》,描述了在昏暗的黑夜,月光笼罩下的莫名的不安和洒满霞光大地,美好生活的勃发。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调性(黑夜b小调、d小调为主,白昼D大调为主),同名大小调、关系大小调的色彩对比强烈。持续低音上的三连音音型所表现的昏暗黑夜与在跨两个八度音区上行跳音与充满活力的四连音音型所表现的穿过晨雾的霞光带给万物的勃勃生机,加之不同音区的旋律将乐曲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令人恐怖的寒冷的那些夜晚》,表现了在那些寒风呼啸、惊恐不安的夜晚,忆起无法淡忘的朋友的忠诚。音乐的基调为b小调,在具有复调性质的、切分节奏贯穿始终的伴奏声中,宣叙的音调缓慢地讲述。

第三首《可爱的朋友》像是在梦中心灵的对话。乐曲的起始段,降E大调,用柱式和弦祝福具有纯洁心灵的年轻朋友,美丽永远伴随。中部尽管与前后段落是一个速度,但明显的十六分音符流动音型,不停地离调转调表述了“无论你在怎样寒冽的冬天,我的心都会和你在一起”的激动心情。终段回到起始段落的调性、音型,一句“朋友会在严寒隆冬,用整个的身心去温暖你”结束全曲。

第四首《秋季漫长的等待》中模进的四音音列缓慢地行进,c小调的暗淡调性为基调,描画了“白昼,晶亮的星星在遥远洁净的天空闪烁,黄色的落叶在秋风的天空中旋转,尽管不再忧愁,但她依然老去”的诗意。

第五首《我从雾蒙蒙的早晨起来》乐曲的首尾都是双手轮替的音型表现清晨的薄雾,人声伴随着全曲激动的上、下行十六分音符的跃动,明朗的C大调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第六首《在寂静的深夜》音乐层次分明,具有对位性质的线条断断续续地穿插在持续的低音和三连音音型中。有趣的是,全曲都是在不协和的增减和弦,或多重叠置和弦中开始、行进和结束,乐曲的色彩光怪陆离,不是单纯的静夜描述,更多的应是对梦境中“你走过自己蓝色的路,在两颗静止的星星下栖息”的意境的刻画。

《6首А.勃劳克诗词》套曲除了第五首以外,其余都是在很慢的音乐声中行进。这首声乐作品创作的结构就像6首的其中任何一首都可以完成自己作为奏鸣曲部分的作用。从第四首《秋季漫长的等待》开始,音乐形象的对比有了新的阐释,在这里深夜忧伤的调式(低音区,缓慢的节奏,忧郁的调式,整体悲剧的旋律)以及明亮、清新的早晨,鲜明生动的高音区和弦,愉快明朗的大调,揭示了套曲中两个极具鲜明对比的形象:夜与昼。在形象范围的对比下,音乐具有朝着下一章节的发展趋势,将夜与昼这条主线贯穿下去,极具特色。这是米亚斯科夫斯基在这一时期将交响乐创作的风格融入了声乐套曲中,使得套曲体现出既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风格。

而套曲《三首素描》则属于米亚斯科夫斯基创作的较早期作品,当时还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当时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音乐上讲究色彩的变化对比,乐思隐晦。我们从这部套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曲家受“思潮”影响的痕迹。套曲中,作曲家采用了为数不多的具有很强色彩性的和弦,用分解、叠置,改变节奏、音型以及简洁的半音转调等创作手法,勾画出了三幅不同画面的自然景色,音乐的“素描”跃然纸上。他的早期作品,同样强调了在主题动机及其分裂的基础上发展的原则,继承了俄罗斯的传统风格。这部套曲是他这个时期最具有传统风格的代表作。

除了套曲以外,米亚斯科夫斯基还创作了近130首浪漫曲、17首歌曲和合唱曲、两部大合唱,展示了作曲家在声乐领域的成就。此外,合唱曲《列宁》,三首进行曲以及关于飞行员、基地考察人员和战争方面的歌曲体现了作曲家以社会职责为己任,对国家重要事件迅速作出的反应。

尽管我们将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作曲家创作的风格是逐步改变、不断完善的。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同他的交响乐创作一样,是苏联艺术歌曲宝库中辉煌的一页,是人类珍贵的遗产。

①阿莱克赛伊•阿莱克尚德罗维奇•伊卡尼高夫(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Иконников)《Н.Я.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之路》(第一册)1981年出版。

陈静 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讲师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4

1.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bó 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2.解题:“泊船瓜洲”(“泊”是“停泊” 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第 1 页

共 5 页

(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①读读诗句,想象画面。②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③启发想象: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板书:思家切)⑤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2.讨论、升华诗情: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5.分男女生读古诗。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第 2 页

共 5 页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2.过渡: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3.师讲解: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6.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第 3 页

共 5 页

第二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第 4 页

共 5 页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向榆关(难)

长相思

心在故园(苦)

第 5 页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5

课程分析: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天性。读者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的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学情分析:

选编这首词,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能够准确背诵和默写古诗。

3、能够边读边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牧童》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去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

二、初读诗句,感知诗意【问题2】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坐姿端正。

2、认识词语:

铺:铺开,写出了草的茂盛 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弄:逗弄,写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饱饭:吃饱了饭。卧月明:躺在月夜底下(设计意图:字词过关,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要求:先对子互读,然后小组开火车读。

三、赏析诗句,感悟情感

1、知作者,解诗题

吕岩,字洞宾,唐代人。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曾当过地方官吏。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 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了解古诗的背景)要求:简要做笔记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他连蓑衣也有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结合注释,思考古诗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然后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学会自己理解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中之情。)

3、再次品读诗句,你脑海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作者吕岩想借牧童表达什么呢?

通过描写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要求:组长组织,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让学生也看到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一、回忆趣事、导入新课。

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有趣的,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问题2】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了解作者、学习字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兴四大家” 之一。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要求:结合诗句,理解重点字词,做简要笔记。(设计意图:字词过关,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三、赏析诗句,感悟意境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同桌间相互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在通读诗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结合重点诗句,悟出感情。)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古代儿童有趣的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板书课题强调“清平乐”的读音。

二、初读诗歌,感知词意

1、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词,做到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想想你通过诗句能捕捉到哪些画面?

2、结合注释,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意。

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野草。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妻正在亲热地坐在一起,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其乐融融。他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着编制鸡笼;最讨人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看,他正卧在溪边剥吃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要求:对子之间交流,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通读诗句、结合注释,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三、通读全词,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要求: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在通读诗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结合重点诗句,悟出感情。)

四、当堂检测,学习写法【问题3】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词,又叫 长短句。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他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代表作《稼轩长短句》。)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今天我们学的词写了怎样的乡村生活?诗人是怎样写出生活的情趣?

——宁静的乡村,祥和的人家。诗人借景、写人、叙事抒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令人迷醉的乡村生活图。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诗人写的田园生活诗,体会体会其间的妙处!

要求: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做展示。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掌握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反思: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问题1】读拼音,写词语。

Zhē yáng chú tou fàng mù()()()suō yī zuì jiǔ wǔ mâi()

()()

【问题2】先解释黑体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铺:________

弄: 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蒿停棹坐船中。停棹:________

怪生: 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喜小儿无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通过预习,我会填空。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次,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 的天性。

2、《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

【问题4】请搜集一首关于儿童的其他古诗,并抄写在下面。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篇6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2.简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3.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4.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为理解这首词奠定基础。】

二、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1.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3.再现形象。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4.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词的大意,通过品味语言,再现词中的景象。同时,插图作为课文的一部分,应利用插图的直观性特点,引领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景与情中力求达到融合,从而与作者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

三、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设计意图:古诗词的语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稳性思维,指导学生沿着诗文简练言语的阶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体会诗的意境。】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1.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

【设计意图: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不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注重情感体验,入情入境,以情感人。】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背诵全词。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篇7

比如学习《毛泽东词二首》,就必须了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所以,他的诗词必定会打上政治的色彩,并且包含着个人的抱负。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的中国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 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战场,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毛泽东在清涧筹划红军渡河时,正值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看着这一切,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苗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反华逆流如狂风恶浪般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就必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朝廷,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在任期间,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20年。这首词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词中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通过营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抒写了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从全词来看,壮烈的理想和悲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他都没有忘怀,这也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篇8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 锤 凿 焚)指名读,齐读。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9.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涵:说一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品读三、四句。

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明白这两个词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声齐读这首诗!(生读)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为国立功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 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 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然后,最后。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

2.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1)洁白的石灰在我们人间留下了哪些痕迹?(洁白的墙、可用于干燥、吸湿、去除异味、消毒……)

(2)此时,我们不由得敬佩石灰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请带着这种感情把古诗读一读。(出示古诗)请学生示范读,齐读。

3.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4.知人论诗,学习托物言志。

(1)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是诗人多大年纪写的吗?

(2)于谦作《石灰吟》这首诗的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岁,一说是19岁。你们猜一猜,这么年轻的他,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呢?你们来大胆的猜猜?(于谦是个很有志向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3)的确,于谦自小就有远大志向。传授于谦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非常钦佩文天祥,就把那幅画挂在书桌边,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如果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样高声诵读这首诗?

(4)后来于谦长大了,他和文天祥一样做了官。现在让大家看一下他做官的故事。课件出示:两袖清风的故事。

如果你是做官后的于谦,你会怎么吟诵这首诗?

(5)后来,瓦剌入侵,当时的皇帝明英宗被俘虏了,于谦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让皇帝的弟弟继位,率兵打败了敌人,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后来明英宗重新回来当皇帝,对当年于谦让他弟弟做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再加上其他官员的陷害,就以“谋反”罪把于谦杀害了。抄没家产时,于谦家除了书籍,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你是临死前的于谦,你又会怎样吟诵这首诗,来向世人再次表明自己的志向呢?一起来读。(配乐读)

(6)《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赞美石灰,而是在——(他在抒发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像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成了咏物诗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了解得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来理解这首诗,这样的方法叫:知人论诗。(板书)

(二)《竹石》

1.接下来,请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请看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石的特点。

2.学生汇报。

(1)咬定:(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

(2)立根:把根深深地扎入哪里?(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把生长,生命力极强)

(3)千磨万击:想象一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风霜雨雪电击雷鸣)

(4)创设语言情境,指导朗读。

①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③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④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可以是诗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坚定不移 坚贞不屈)

3.刚刚我们通过抓关键字词,体会了竹子的特点

请看自学提示二:请结合诗人的资料,说说这首诗托竹石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

(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师相机点拨。

拓展以下故事:(开仓济民)郑燮为官清廉耿直,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救灾,让老百姓先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兴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大火烧掉。就因此而被罢官,从此郑燮以卖画为生,度过贫寒的一生。

郑燮又叫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郑燮的画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是喜欢画竹,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他想托竹石的坚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来,让我们带着对郑燮的敬佩之情一起诵读这首诗。(配乐读)

五、对比参读,感悟升华

1.《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

2.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像石灰、竹石一样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以下一些咏物诗,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

《在狱咏蝉》(骆宾王)《梅花》(王安石)《青松》(陈毅)

2.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

七:板书设计:

石灰吟 竹石

抓关键词

上一篇:医院出入库登记制度下一篇:面试热点问题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