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共7篇)
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目标,在推进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同时,社会也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尤其迫切需要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关键作用的`高职教育进行改革.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将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与海西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作 者:徐艺端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50001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建设 高职教育
关键词:海峡西岸,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培养规律
食品行业形势分析
近三年来, 通过走访、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 我们对分布在福建海峡西岸的近200多个企 (事) 业单位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00多份, 与企业签订办学合作协议20多份, 并查阅了国内外文献数百篇。通过对行业现状的调查, 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充分人才依据。
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崛起 台湾现代农业发达, 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新台币, 占台湾经济总值的3.3%。特别是农业品种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福建省与台湾地区的气候相似, 而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却较低, 与台湾形成了很强的互补。1997年, 福建省在福州、漳州开设了大陆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 实验区扩大到全省, 成立了海峡两岸 (福建) 农业合作试验区, 闽台农业合作步入新格局。2009年以来, 福建省批办农业台资企业83个, 合同利用台资1.7亿美元。闽台农产品贸易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保持了快速增长。2009年1~11月, 闽台农产品贸易额突破3亿美元, 比增74.6%, 其中对台出口2.5亿美元, 比增97.7%, 厦门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水果进口集散地。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挥农业优势、加快工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积极打造优质食品、对台农业合作和农产品出口三个基地, 做大做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 取得较好成效。
福建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漳州不仅是福建省最大的高优农业创汇基地、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食用菌、畜产品和花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 漳州市依托农业优势, 将食品工业列为“工业立市”重点发展的四个主导产业之一, 把建设优质食品供应基地作为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三个基地”的重要任务。目前, 漳州市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层次的食品龙头企业群体。根据2008年福建省第六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漳州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9家。涉农类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有12件, 占全省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58.8%。2008年, 漳州农产品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全市经检验检疫出口的农产品货值达13.59亿美元, 约占全省的60%;罐头、水产品、果蔬制品、保鲜蔬菜、保鲜水果、熟肉制品和花卉苗木等出口量均超过全省同类产品一半以上。漳州还是全国罐头出口的主要生产加工基地, 年生产出口罐头34.9万吨, 出口货值4.1亿美元, 约占全国罐头总出口量的17%。漳州的蔬果已进入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的外向度达25%以上。2007年, 漳州市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3家, 约占福建省总数的27%。其中, 产值上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30多家;一批食品企业还在全国、福建省居行业龙头地位, 紫山集团、同发食品被评为“中国罐头行业10强企业”、“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2010年1月,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 (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食品企业) 总产值29.57亿元, 增长45.5%。
食品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目前, 我国食品工业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高素质人才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将大大改变传统食品工业的面貌, 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 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从漳州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来看, 漳州罐头食品行业从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平均每家为2.41人, 占从业职工总数的1.99%, 比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2.95%低1个百分点。可见, 目前不少食品企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已经成为行业技术水平提高、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
食品产业向上游的原料生产和下游的流通、零售业、餐饮业延伸, 促进了食品产业体系上下游产业间新型关系的形成和体系中各中间经济主体的壮大和发展, 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食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食品产业升级, 使食品专业人才服务的范围明显拓宽。传统食品产业是单一型产业, 所需人才也是掌握某一专业知识的单一型人才;现代食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的特点, 涉及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 其产业结构及其内涵都发生了变化, 并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由此促进了高职食品及相关领域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海西高职食品类人才培养剖析
人才培养观念 努力探索和建立具有海峡西岸经济区职业教育特色, 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高技能食品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履行全国高职示范性院校对海西食品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及输送职能, 依托海西、贴近海西、服务海西。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适应食品行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 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高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验、食品生产设备操作使用与维护、食品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技术应用性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1) 专业能力。能够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操作, 调节控制食品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 对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能够正确操作与维护典型食品产品加工生产设备;具有典型食品产品成品、半成品与原辅材料检验能力;能够从事食品企业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工作, 进行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能够参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能够从事食品产品储运、营销工作。 (2) 方法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能够编制简单技术文件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3) 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具有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以及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困难和适应工作及环境变迁的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实施了“双系融合、两证推动、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双系融合”是两个系统, 即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系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系统。通过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学习领域课程, 构建职业核心课程平台, 在做中学、学中做, 知行统一, 实现“双系融合”。“两证”是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三段提升”是指第一阶段 (一、二学期) 学生在校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为主, 完成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第二阶段 (三、四、五学期) 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及实践考核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第三阶段 (第六学期) 在企业顶岗实习, 训练专业综合技能, 同时定期回校学习职业拓展课程, 要求学生达到企业员工考核标准、取得企业相关岗位上岗证书, 同时取得相应学分, 强化其行业技能。根据认知规律, 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 (即“点—线—面”) 为一体的食品类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真正实现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有效对接, 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手段———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 以“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方式, 在遵循人们职业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归纳梳理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由一门学习领域课程来完成, 相应形成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职业核心课程体系) , 新的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引导学生完成全部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最终达到养成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在职业核心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上, 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 这个体系由四种门类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建立从原料生产、采购、贮运、加工到成品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以营养科学为指导, 维护和提升加工食品的营养品质的理念;融入食品工业的市场准入管理知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食品加工岗位 (群) 职业技能的要求, 围绕真实情境中具体产品的生产流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 将生产实例导入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室与实训室功能互补。学习环境职业化, 如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建设了果蔬加工、食品冷加工、饮料生产和焙烤等实训室, 让学生置身于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课程。 (2) 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教学模式实践化在学中教、做中学, 以做为核心, “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情境教学环境中、在实际项目 (或案例) 教学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 获得职业技能。 (3) 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职场实践综合化把学校融入工厂, 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 进行顶岗实习, 完成毕业设计, 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 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训练, 毕业即能顺利上岗。
海峡西岸高职食品类人才培养途径
成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 由政府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主要负责工作规划制定、工作目标确立以及经费分配、监督考评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各项制度, 督促考核执行情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协调学院、系部与企业的关系;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锻炼并进行管理;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高职院校各系部成立工学结合领导小组, 负责系部工学结合的具体工作和过程管理。形成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联动、校内与校外相配合、学生与岗位有效对接, 使人才培养工作真正走出校门, 培养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欢迎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健全校外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制定工学结合教学方案。 (2) 根据职业岗位 (群) 的技能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规范实践教学基本要求。 (3) 推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明确院、系、实习单位及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各自的管理职责,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规范, 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完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和考核鉴定制度。 (4) 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实施全程跟踪监控, 确保顶岗实习安全和达到实习效果, 实现“生产育人”的目标。 (5) 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模式和考核管理制度, 将理论知识考核与生产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建立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6) 建立相关的考勤、考核、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规范,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7) 在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 明确每一次校外实习实训的目的和具体任务, 确定每一次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与企业沟通、协调, 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和实施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实习实训情况及时调整实习实训内容, 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及改进办法。 (8) 实施召回制度。一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定期回校学习职业拓展课程, 要求学生达到企业员工考核标准、取得企业相关岗位上岗证书, 同时取得相应学分, 强化行业技能。二是毕业生顶岗实训结束经过一年的生产岗位工作实践后争取获得技师职业资格。
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必须采取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跟踪调查, 构建起“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机制。除了校内评价外, 把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解决企业实际生产技术问题以及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学生的业绩纳入工作考评和职称评聘项目之中, 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要求、有考核。同时, 加强从企业聘请有实践技能兼职教师的工作, 并且有考核和奖励,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吸引他们担任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学校还应对不同专业的兼职教师应占的比例作出规定, 尤其是工学结合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 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要尽量来自生产一线, 以保证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 更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和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
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实施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或延期毕业, 使学生能够及时把握各种成才和就业的机会, 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并有利于解决一些学生所面临的经济困难。通过学生自主选课, 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将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中的前沿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以名优特为主导叫响农业品牌——福建漳州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N].经济日报, 2009-12-01.
[2]李斯杰, 邱添乾, 等.海西产业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关键词】海峡西岸;港口群;港口城市;码头;集疏运;经济腹地
1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发展现状
港口是综合运输链中的主要环节及经济区和港口城市发展壮大的支撑点,港口经济也是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是继珠三角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之后的国内又一重要港口群,以福建沿海港口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部分港口,北起温州港,南到汕头港,包括宁德港、福州港、莆田港、泉州港、厦门港、漳州港等主要港口,目前主要服务于福建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经多方努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已初具规模。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全面部署,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1.1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福建省“十一五”海峡西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整合港湾资源,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货运生产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见表1),在对外运输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现状
海峡西岸经济区充分考虑到港口的集散功能,改变以往只注重行政中心与行政次中心对接的交通规划思路,转向以港口发展为核心,注重港口与腹地的对接,构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港口后方的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协调、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两纵四横”的综合运输通道为加快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运输服务体系,尽快形成加强海峡两岸联系,紧密联结长三角、珠三角,打通内陆腹地和出海通道,辐射东南亚地区,连接周边区域主要城市和产业群的快速交通运输大通道,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提出以重要港口、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两纵四横”的综合运输通道,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2)干支结合、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络近年来,福建省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尤其是港口高速公路更是取得巨大的发展。2006年初,福建省将原来“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为“三纵八横三环二十联”海峡西岸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以宁德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等4大港口为起终点的4条高速公路,打通沿海4大港口向内陆省份的集疏运通道,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经济腹地。至2008年末,海峡西岸高速公路总长达 km,连接周围11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有17个高速公路出口通往相邻省份,其中6个通往长三角,4个通往珠三角,7个通往中西部地区,并有若干出口通往台湾。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周边城市4 h可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6个港口各有1—2条高速公路干道通往中西部地区,山区县市2 h左右到达沿海港口城市。同时,以福州和厦门2个国家级交通运输枢纽为中心的涵盖整个海峡西岸的“半日交通经济辐射圈”,涵盖江西和浙江西南部、广东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的“一日交通经济辐射圈”也在加快形成。
(3)配套港口铁路体系在全力推进福建铁路建设的进程中,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在“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改造既有线路,配套港口铁路”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实现福建省铁路建设的重大突破。至2008年,福建省铁路营运长度达 km,完成货物发送量万t,货物周转量209.70亿tkm。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福建省未来铁路网将以“一纵两横”快速进出省通道为主骨架,最终形成“两纵三横”的总体路网布局,铁路交通条件将产生质的飞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福建交通建设将以港口为取向,做大做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以港口为规划布局基点来构建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沿海港口群的公路、铁路快速通道,为港口拓展广阔的经济腹地,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重要经济带。
1.3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临港产业建设现状
临港产业是港口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起飞点。以大型深水港为依托发展港口临港产业,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由于大型船舶单位货运成本较为低廉,港口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发展,在深水港后方集装箱货车往来方便的区域发展临港产业,具有原料、产成品进出物流成本低和物流效率高的优势,因而港口临港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基地的竞争力很强。目前,福建省正着力培育6个临港产业基地:厦门湾、湄洲湾、兴化湾、罗源湾、三都澳和东山湾基地。这6大基地北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特色明显、重点突出、分工协作,对于推进临港产业集聚、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4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产业现状
2008年,福建省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下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社会物流总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增加值保持一定的增长,物流业固定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福建省社会物流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物流业增加值7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9.4%。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后,对现代物流发展作出部署:2005—2010年,形成全省现代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建成现代物流网络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形成农资、医药、食盐、石化原料、成品油、煤炭、铁矿石等重要专项物流网络;2010—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的现代化物流服务网络,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第3方物流企业,建成4个物流配送经济圈,培育若干个穿梭全国并与国际物流配送业务接轨的联运干线,形成国内物流圈及周边国家(地区)物流圈。
1.5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港口竞争因素多元化、港口经营国际化、港口腹地经济贸易化和港口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化建设成为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出台的《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将重点在信息化政策规划与重大问题研究、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培训和交流等方面,配合福建省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工作。2009年6月5日在福州召开的海峡西岸港口信息化发展论坛中指出,港口信息化要坚持以行业管理为引导、以信息和资源整合为途径、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以深化业务应用为核心。2009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3家通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带动海峡西岸信息产业振兴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将福建建成国内电子商务的重要汇集地、全国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海峡两岸数据信息共享中心,把福州、厦门等城市建成国内电子交易及电子支付中心。此次战略合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港口运输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港口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能力,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相对我国沿海其他港口群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港口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福建省大陆海岸线长 km,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21.3%,沿海岛屿中面积大于500 m2的有个,岛屿岸线长2 804 km。目前,福建省主要利用沿海岸线发展港口业、临港工业、旅游业、养殖业等。福建沿海已利用建港自然岸线仅为101.9 km,占福建省大陆海岸线的2.7%,占规划利用建港自然岸线长度的17.1%;已利用深水建港自然岸线37.3 km,仅占规划深水建港自然岸线长度的12%。显然,福建省的岸线资源有待继续开发。现有一些业主码头占据宝贵的岸线和土地资源,拥有大面积的堆场,但配套设施较差,吞吐量有限,使得港口功能难以发挥,造成港口岸线资源严重浪费。
2.2港口布局不尽完善
与国内其他港口群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发展仍相对落后。从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与国内其他港口群比较情况(见图1)来看,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与国内其他港口群相比,海峡西岸港口群的实力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福建港口吞吐总量取得较大发展,2008年,沿海港口完成吞吐量2.71亿t,集装箱吞吐量742.52万TEU,但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排名第9位,与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目前福建港口功能基本上仍局限于交通运输功能,以港口为依托开发临港工业并形成产业带的港湾较少,港口尚未融入现代商贸、物流增值服务等领域。福建省的建港资源,特别是深水岸线和超深水岸线在全国位列第1,但截至2008年底,福建省最大码头靠泊能力为10万t级,当时全国很多港口已有接纳30万t级船舶的靠泊能力,这与福建省丰富的建港资源形成极大反差。在福建省6个沿海港口中,没有1个港口成为亿吨港(2008年全国有16个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港口,群龙无首,分散发展,且港口辐射范围小、功能单一,区域间港口未能协同发展,存在功能上的重复,严重制约港口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2.3集疏运条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后方集疏运通道建设规模虽然扩张很快,但由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建设起步较晚、底子较薄,且受经济实力制约而投入有限,目前发展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不能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运输福建公路路网密度在全国沿海省市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公路路网功能有待完善,公路等级总体较低,横向通达功能较弱。港口与内陆腹地区域间的快速运输通道少,集疏运能力不足。福建省仅有沈海、福银2条高速公路与周边省份连接,通往内陆省份的出省高速公路只有福银线1条,而厦门港、湄洲湾港等重要港口尚无通往内陆的高速公路作为对内运输通道。区域内疏港高速公路建设也相对滞后。目前,福建省只有福州港的马尾和青州2个作业区比较靠近高速公路,其他港区尚无高速公路支线、专线与中心城市和国家干线相连,港城之间的交通“瓶颈”现象严重。
(2)铁路运输福建省铁路运输不发达,目前尚无可供大型、双层集装箱通过的高能力铁路和以铁路集疏运为主的大宗散货中转基地铁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港口与内陆腹地区域间现有铁路等级和规模不适应港口运输的发展,进出省能力严重不足,对外运输能力全面紧张。低时速铁路运输使得货物运输时间拉长,港口货物疏运不及时。大多数港口后方缺乏大运力的疏港铁路,通往港区的铁路建设严重滞后,铁路对港口货物的疏散作用无法发挥,“铁港联运”问题成为这些港口拓展腹地的“瓶颈”。
(3)内河水运福建省内河开发利用率较低,通航里程较短,航道等级普遍偏低,通航设施建设落后,一些河道尚处于天然状态,内河水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闽江主体是5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近 km,从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上看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若经过渠化进一步提高其航道等级,有望构造以福州港为核心,以闽江水道为脉络的闽江水运体系,加之内陆公路、铁路运输体系,将对 “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交通发展战略的实施大有裨益。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有赖于港口,而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依赖于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因此,集疏运体系建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关键。
2.4经济腹地过于狭小
由于福建省地理条件欠佳造成交通不畅,人流、物流、信息流也因此受阻,人均GDP无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极大地限制港口的辐射范围。尽管近年来福建出省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设得到长足进步,经济腹地向内地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但与长三角港口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巨大的辐射能力相比较,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腹地仍相对狭小,且交通不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沦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边缘空间,不仅难以形成外散效应,还由于交通条件制约,其纵深腹地湖南、江西等省份也面临被长三角、珠三角港口“分割”的尴尬局面。此外,海峡两岸关系僵局持续,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的天然区位优势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2.5对台优势不再独占
两岸“三通”后,两岸间海陆空交通不需绕道香港或澳门,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经过福建沿海港口的人流和货源。大陆其他省市得以获得两岸直接交流的许可与机会,福建及厦门特区“试点直航”和“小三通”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这种基于“分流”而产生的替代效益是有限的,两岸“三通”后福州港、厦门港至高雄港的试点直航以及福建“小三通”的优势将不再独占,进而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
3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发展策略
根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发展现状的分析,为提高海峡西岸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拓展腹地辐射范围
港口竞争的本质是货源竞争,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腹地狭窄,货运通道建设落后,在吸引货源方面优势不足。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腹地拓展和通道建设研究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应加快通道建设,一方面,依托现有及规划通道,充分发挥干线通道的骨干作用;另一方面,尽快实行以腹地拓展为导向的物流通道系统的规划、建设、整合、连通,构建环保、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系统,深化腹地拓展和通道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尤其应利用好当前国家推进中西部“大通关”的政策优势,大力在中西部建设“无水港”这一现代物流的高端形式,重视与中西部物流企业的资本合作和战略联盟,为新一轮产业转移和闽台产业通道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各主要港口的双向航线,不断加密航线、航班,整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的港口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通道,争取国家在福建省建设煤炭、油品、矿石等大型散货中转码头,将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打造成为大陆(特别是中部地区)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的新的出海口。继续加强与江西、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港口合作,研究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中西部省份货物在福建省港口中转。继续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口岸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周边省份积极呼应,不断完善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2促进港口与“一关三检”的协调运作
货物通关效率是影响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全面推进关检协作,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改进监管查验模式,做好通关单联网核查工作,在保证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的“一次报检报关”,同时根据货物和查验重点,做到“一次开箱、一次查验”,减轻港区移箱压力和企业负担。进一步实施由主管海关审核放行(对有布控的货物实施查验后放行),口岸海关验核、发送电子回执的转关运输“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快速通关模式。加快“电子通关”信息平台建设速度,逐步实现关港、关检联动,关港、关检信息共享。由于“一关三检”为中央派驻单位,肩负保护国家利益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和港口部门协调难度非常大,建议福建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保持与上述单位的密切联系,在“严格执法”与“提高服务效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切实提高港口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
3.3建立价格协调机制,避免港口企业之间恶性价格竞争
长三角地区港口腹地多为共同腹地,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港之间竞争加剧,集装箱吞吐量均有所下滑。一些港口企业通过降低集装箱作业价格吸引货源,导致集装箱作业价格低于作业成本的情况出现。恶性价格竞争使长三角地区港口蒙受很大经济损失。针对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结构特点,各级政府在推进港口发展过程中,应加强规划、引导和扶持,研究制定财税、土地、融资、通关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重点扶持和培育成长性较强的现代港口企业,推动港口做大做强。在管理方面,建议成立较高级别的管理组织,协调一体化进程中的各方面利益;在布局、定位、分工方面,要从大局着手,综合考虑。由于港口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和行业较多,牵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建议政府开展专题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一体化政策问题,特别是要落实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相关措施。由省市级港口协调管理部门建立港口价格指导体系,促进港口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组建港口发展战略联盟,发挥港口集群优势,形成价格联动应急机制,规避恶性价格竞争,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协调发展。
3.4把握机遇,发挥对台政策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闽台之间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五缘”优势(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一优势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经济腹地不如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的腹地广阔,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港口服务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闽台的近距离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两岸“三通”后,两岸海上客运、货运的需求量非常大。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应扬长避短,抓住目前国家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良好机遇,用足用好中央赋予的政策,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与台湾港口的联系;打造闽台产业对接合作聚集基地,积极承接台湾现代产业转移,以行业对行业、园区对园区、县市对县市等多种方式,促进闽台产业对接合作;积极引进台湾科技研发、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旅游会展、商务营运、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农业交流合作以及旅游对接合作。
3.5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集疏运体系总体不够通畅,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的集疏运体系不能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要求,港口货物“吞得进吐不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建议加大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集疏运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改善目前集疏运体系;(2)目前的集疏运体系仍以公路运输为主,致使来自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进一步加强“海铁联运”和“海河联运”的发展力度,特别是加大进港铁路的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 封学军,王伟,蒋柳鹏.港口群系统优化模型及其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3):77-81.
[2] 康晓燕,王伟.基于模糊C-聚类的港口多式联运结点布局规划[J].中国市场,2009(7):64-68.
卢展工
(2007年6月7日根据记录整理)
今天,受国务院委托,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调研组”到福建来开展大型综合调研,这是福建干部群众期盼已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从2004年初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这期间,来过很多的调研组,有全国人大的,全国政协的,各民主党派的,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受国务院委托、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调研,还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西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十分感谢。福建省为这次调研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天我在这里主要阐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我觉得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应该研究、应该支持或者说应该给予确认的重大战略,这个问题一旦能够确定,其他相关问题都比较好解决。
第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从地理的定位来看,它是一个客观存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联接点。
从经济区域的布局来看,它是一个客观存在。我国沿海从环渤海开始,到长三角、珠三角,再到现在提出来的北部湾,经济区的布局基本形成。在这个布局中,福建在哪里?作为我们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台湾在哪里?从经济区域的布局来看,应该有他们的定位。理论界已经提出有一个海峡经济区,或者叫环海峡经济圈,福建是其中一部分。当然,福建作为一个省份很难去提海峡经济区的概念,所以我们提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大陆来讲这是个完整的概念,但从全国来讲可能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从经济区域的板块来看,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福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以福、厦、泉为中心,南承珠三角,北接长三角,背靠祖国广大腹地。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刚提出时有过争论。比如有的说,一个省怎么能成为一个经济区呢?实际上我们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从理论上讲,最强的中心城市,中心辐射距离也就是300到350公里,长三角辐射不到我们这里,珠三角辐射不到这里。凡是和福建接壤的,比如广东的潮州、汕头、梅州,都不如与之接壤的福建相关地区的实力,这正好说明这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存在。广东提出泛珠以后,曾经组织了百家媒体到福建来采访,来之前很多记者以为福建的发展是靠广东的辐射,但是调研后发现,福建的发展不仅基本上没有得到广东的辐射,恰恰是广东的发展受福建的影响很大。在广东的东莞、深圳有大量的福建民营企业,这说明福建在广东产生了很大的虹吸效应。经济区域的概念,按我们的划分,是从中心开始,然后向外面画圈,一直画到收入水平、发展水平相等的地区,可能就是这个经济区域的边缘。区域经济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圈。
从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来看,它是一个客观存在。从长三角的上海,到珠三角的广州、深圳,整个东南沿海没有一个真正的、大的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福建南面跟珠江三角洲连接,北面跟长江三角洲连接,面对台湾,背靠祖国广大腹地,在我国对外开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这个特殊的区位优势,我觉得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这个区域成为了一个薄弱的环节。但是,在整个国家大局中,无论是政治战略地位也好,还是经济战略地位也好,恰恰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概念,海峡西岸经济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都是一个客观存在。
第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个历史的必然,所以这次调研很可能将会在我们国家发展史上,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这也是我们希望的。从历史沿革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闽中郡,这是福建第一次有行政建制。那时福建的地位,主要还是疆土的概念、抵御外敌入侵的概念,是国家的边陲。从唐代开始,经宋元时期,福建的经济地位慢慢凸显出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福建。宋元时期全国最繁荣的对外开放的港口,真正的东方大港,就在福建泉州的刺桐港,当时通过这个港口去连接现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连接海外。马可波罗游记里面专门有这方面的记载,认为刺桐港可以和当时世界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相媲美,它商贾如云、货物堆积如山。游记里面还描述到,当时有lO万阿拉伯人在泉州长期定居。所以我建议调研组要到泉州去看看,到闽台缘博物馆、海交馆去看看,这样可能会对福建有更深的印象。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很多人都只记得郑和,实际上还有一个与郑和同为
正使的叫王景弘的福建人。他们两个都是正使,都是太监总管,郑和排在前,他排在后,所以人家都记得郑和,却忘记了王景弘。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垮上就去世了,是王景弘带队回来的。然后王景弘又第八次带船队出去。上世纪末一些地方有过郑和下西洋起点的争论,我想不管怎么争论,郑和、王景弘在福建造船,在福建招募船员,从福建扬帆出海是不争的事实。从明代到清代,两次收复台湾,一次是郑成功,一次是施琅,都是以福建为基地出发的。清代的五口通商,有两个在福建。历史上的福建,就已经是一个综合的对外开放通道。到了清末,福建又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造船业基地,为全国的造船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创造了闻名世界的船政文化。中国第一艘巡洋舰、第二艘铁甲战船、第一架水上飞机、第一批的留学生都产生于福建。从清代的海军到国民党的海军,一直到我们共产党的海军,都有福建籍的将领。在革命战争时期,福建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全国一共有23个中央苏区县,其中福建就有12个。现在一讲到中央苏区县,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江西,因为当时苏区的首都在瑞金。实际上,大部分的中央苏区县是在福建。当时,一方面福建人民承担着部队所有的后方供给,医院、军工厂设在福建,财政保障、粮食等物资供应依靠福建,大部分兵源也来自福建;另一方面,长征中打前战的、打后卫的基本都是福建的子弟兵,所以福建籍的红军在长征中牺牲很多,仅湘江战役一战,闽西子弟兵就牺牲了8000多人,整个长征过程牺牲了2万多人。福建子弟兵活下来的很少。以福建为主体的闽浙赣粤革命根据地,坚持了l0年的敌后斗争,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都望而却步。福建始终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毛主席讲的红旗不倒,就是指福建。福建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同时,福建的 对内开放也是最早的。两次中原移民大规模进入福建就是证明。一次发生在唐代,王审知带兵领着大量的中原移民 来到福建开垦;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则是从宋代开始。经济与人文是相联系的,人文是经济区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长三角,历史上是吴越地,上海人、浙江人、江苏人基本都属于吴越人,所以就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区域经济体。珠三角,广东称粤,也是本地人,也就自然地形成一个经济区。福建叫闽,现在主体是中原人,也就是说福建大部分人都是从中原过来的,原住民已经很少了。我们都知道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是一个特区,其实唐代时候的福建就有大量移民,就是一个特区了。当时,朝廷在福建驻扎大量的兵力,所以福建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非常传统的理念,那就是维护中央权威,维护祖国统一。这点我们从海外闽籍华侨身上也可以看到。福建人在香港的数量仅次于广东,l20多万人,有120多个社会团体,但没有一个搞“民运“的。所有在海外的福建人,无论老华侨、新华侨,都很爱国,都是拥护祖国统一的。我们经常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点。我们国家领导人出访,在国外受到“民运”分子、“法轮功”分子骚扰的时候,挺身而出排除干扰的往往是闽籍的华人华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福建的支持力度加大。福州是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厦门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还批准设立了4个台商投资区,全省范围的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批准了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批准了35个台轮停泊点,27个小额贸易点;批准了福建沿海对金门、马祖、澎湖、高雄的客运或者货运的试点直航等等。现在福建利用外资在全国排第4位,但利用台资是第3位,农业利用台资是第l位。这里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福建有这样的发展状况,跟台湾有这么紧密的联系,都是在两岸没有实现直接三通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闽台合作前景相当广阔。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的形成和发展。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亲自决定在厦门建设经济特区。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当初中央设立这个经济特区就是为了对台,其功能是非常明确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亲自主持了厦门经济特区的规划和初期建设。《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一篇是他当时代表国务院向人大常委会作的报告,内容就是关于设置经济特区的。2004年江泽民同志卸任之前到福建考察,为福建题词“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后来,陪同考察的曾培炎同志介绍,江泽民同志题词不少,但为一个地区题词,之前还从来没有过。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份来福建视察,在听取福建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其中3处讲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其实,中央文件对福建的定位在十四大报告中就有表述,当时表述为“闽东南地区”,要求“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1996年国家“九五“计划纲要提出“东南沿海地区……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
主……形成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经济区”;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又提出“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从我们省委省
政府来讲,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概念不是谁说一下就定下来的,从提出随闽南三角洲、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繁荣带,到现在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届一届对这个经济区的认识不断地延续、不断地延伸、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所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第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举措。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有不同的地方,它的内涵更宽、更深。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最为忧患的一个问题,是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最大隐患。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们福建组在讨论时,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发了言。他动情地说,中国的外交在世界上是最悲壮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拿台湾问题来挤压你,给你讲条律,因此我国所有的外交工作、对外工作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如果没有台湾问题,我们国家在外交上就会有更多的主动。所以,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中央文件。在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部队的同志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因此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很深刻,支持很有力。2004年,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以经济促政治,以文攻促武备,以西岸牵制东岸,以发展促交流与合作”,很有意义。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们福建和中央军委三总部正好编在一个组,部队同志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也都表示支持。
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从叶剑英同志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叶九条”,到“江八点”,再到胡总书记提出的四条意见,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主要精神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最核心的问题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归根到底取决于综合实力的增强,就是大陆的发展水平超过台湾,解决台湾问题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关键是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第三,做好遏制台独的军事斗争准备。贯彻落实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当然要靠大家来做,全国人民一起做,全国人民也都会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对报告的掌声有很多,但鼓掌时间最长的、最热烈的,是报告在讲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时候,这充分反映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来与我们交换意见,我们也提出祖国统一大业不仅在政治上要讲,而且要在经济上,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在区域经济布局上有所体现。台湾人民也有这个呼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提出后,在我省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台湾大学的校长就提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布局要把台湾包括进来。另一方面,要让有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多做。从全国来看,这个有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就是福建。我不是福建人,原来对福建也不是很了解,但在福建工作多年后,感到福建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对台资源和优势,不发挥出来太可惜了。
一是福建有“五缘“优势。地缘,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相距最近。血缘,台湾同胞有80%以上祖籍在福建。文缘,闽台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文艺、语言相同相似。台湾有很多的村甚至乡都是从福建移过去的,那边的一些村名和福建这边的村名一个样,村民大都是早期从福建迁过去的。商缘,闽台的联系,即使是在两岸军事对峙最严重的时候,也是“隔不断,理还乱”,相互交错,密不可分。台湾的经济发展,从当时的农业发展开始,都是从大陆这边传过去的,又首先是从福建这里传过去的。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从看福建中感受到的。2005年,宋楚瑜第一次来福建,到了厦门机场,就说厦门跟台北一个样。他曾经在40年前作为国民党后备干部到金门,从望远镜里看厦门,那时候厦门根本什么都没有。现在,厦门发展大不一样了。宋楚瑜到了厦门市区转了一圈后就说厦门比台北好;到了厦门环岛路,他就说应该让陈水扁来看看现在大陆在干什么。以前台湾的宣传就两条,一条是大陆军事打压;另一条是中共腐败、大陆腐败。自从连、宋访问大陆后,台湾媒体报道稍微客观了一点。看看大陆,特别是看看福建,这些宣传就不攻自破了。连战是福建人,他访问大陆期间从北京过来,一到福建就有到家的感觉,包括水果都觉得很熟悉。他要回乡参拜宗祠,在漳州的那天晚上,心情不能平静,提出一定要叩拜祖先,就连夜去买叩拜的蒲团。从宗祠叩拜出来后,他对媒体讲,我在西安,小朋友们朝他喊“连爷爷你回来了”,今天在漳州,我要叫一声“爷爷我回来了”,十分激动,老泪纵横。在厦门,厦门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证书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他把证书举得高高的,台湾的报纸都登出来了,影响很大。福建就有这样的优势。法缘,这是中央领导视察福建时提出的。台湾历史上归福建管辖,从宋朝开始就一直归福建管,直到1885年建省,还称为福建台湾省。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陈列的台湾官防和官印,写的都是福建台湾省、福建台湾巡抚。历史上福建管台湾,主要管三个方面。一是科举,台湾的科举考试是与福建连在一起的;二是重要文件的传达,当时只有两个地方比较特殊,一个是甘肃新疆省,另一个是福建台湾省,朝廷与台湾的文件都要由福建来转送传
达;三是转移支付,朝廷每年给台湾白银44万两,其中22万两是中央的海关税,还有22万两是福建的地方税,现在叫转移支付,那个时候叫协银,目的是帮助台湾的发展,一直给到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为止。这一历史,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我们现在突出宣传这一条,强调法缘这个概念,就是要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做对台工作,福建最有条件,应该把福建的这一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提出后,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二是福建有海外优势。除台湾、香港、澳门有福建籍的乡亲外,誉建还有l000 7余万闽籍华人华侨在海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9台湾邻近的几个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命脉都控制在华人华侨手里,他们甚至可以左右政府的决策,这些华人华侨大部分是福建籍的。华人华侨早年漂洋过海,经过努力打拼,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他们的力量和优势,对于我们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都是很有利、很有力、很有效的。
三是方方面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认可也是个优势。福建上上下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认识是高度统一的。之所以能够在全省干部群中形成广泛的共识,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有福建自身发展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有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考虑。福建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向来有着一种特殊的、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好几个省工作过,都没有这种感觉,但在福建就有这种感觉。福建人民就是有这么一种特殊的责任心:台湾是我们的,我们要收回来。福建的干部群众,包括企业家,包括海外闽籍乡亲,都自觉地把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己任,主动做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事。.香港有一个福建省的政协委员,她在2004年陈水扁参加第二次选举的那天,到台南的一个村开座谈会,谈家乡的发展变化,使200多名台湾乡亲忘记了去给陈水扁投票。这些年来福建的对台宣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东南卫视、平面媒体等实现了入岛宣传,文艺团体、科技团体等也都相继入岛举办活动,在台影响逐步扩大。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提出后,国家发改委、国台办、海关总署、财政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不断加大对福建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具体政策上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部委-9福建签订了支持海西建设的协议。这是因为,祖国统一大业不仅仅是福建的事,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事。有这种支持在。福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优势更凸显了,信心更足了。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我国东部沿海有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惟独福建这个地方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福建这个地方断档了,如果没有一个衔接,让人觉得总是一个遗憾。而且,东南方向的这个区域经济布局应该包括海峡东岸的台湾,有西岸也就应该有东岸。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拍板,决定把“海峡西岸“写入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我们理解,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目前情况下,专家研究时可以讲海峡经济区,但考虑到两岸分隔的现实,我们认为现在提海峡经济区的条件、时机可能还不成熟。至于党委政府现在能不能这样提,提了是不是时机合适,也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但不管怎么说,提“海峡西岸”是没有问题的。有“海峡西岸”就有“海峡东岸”,它蕴含着海峡两岸是相连的,昭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统一。
二是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的优势。由于历史原因,福建的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某种意义上说是福建人民对全国的贡献。解放后,福建处于战备的第一线,处在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第一线。福建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武夷山脉基本上把福建与内地隔绝开来。所以按当时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是准备在福建布下口袋阵,引狼入室,关门打狗,然后聚而歼之,乘胜反击,解放台湾。因此国家基本上对福建没有投入,以致福建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少。比如,国家不在福建投资修路,因为一修路福建就通到内地去了,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直到1956、1957年,福州还经常遭到台湾飞机的轰炸,我们当地很多干部都还记忆犹新。厦门就更不用说了,几乎都在打炮。所以,福建的发展滞后不能怪福建,如果老是对福建有非议,显然不公平,那个时候以舍弃福建来保证国家全局的安全和发展,这是福建作出的一种贡献。尽管福建发展相对滞后有历史上的各方面原因,但福建发展的优势还是存在的。比如说港口资源,福建的条件在全国属最好,这是得到论证的;福建的陆地海岸线居全国第二位,比广东仅少4公里,但福建建港条件最好。现在,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支持下,这几年福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十五”期间投资额成倍地增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能源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大的规划格局也很不错。这些都是福建发挥后发优势,在为全局做贡献。如果福建发展好了,促进我们整个东部连成一片,对全局就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我们总觉得,福建作为一个沿海地区,应该为全局做更多的贡献,其中也包括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是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近年来,这个通道的优势,随着我省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慢慢显现出来。现在,沿海大通道的高速公路已经全部贯通,铁路正在贯通。以往,我国沿海地区就是福建的铁路建设很滞后,福州到厦门就没有铁路,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现在,福厦铁路正在建设。福建通往内地的铁路,也正在加紧建设,通往江西的向莆铁路有望年内开工,这条铁路建后,从福州到北京坐火车仅需11个小时,战略意义可想而知。有的部队同志形象地说,这条铁路对台湾就像一把很有力的利剑,需要时能把大批的部队、物质源源不断地运进福建。形成一个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更顺畅地推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福建铁路原来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现在已经调整为南昌铁路局管辖,江西省的货物通过福建、厦门走就更加便捷了。高速公路不仅有到北京的,而且有到宁夏银川的、四川成都的,正在不断地往中西部延伸,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四是有利于构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搭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更好地展示我们的形象,更好地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发挥福建的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台湾方面对此非常敏感,我们2004年初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后,民进党、国民党、台湾军方、台湾警方非常紧张,对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行研究,并大概于2005年、2006年上半年形成了专门的研究报告。所以,福建做的所有的事情跟其他地方确实有所不同,在福建建一条铁路,与别的地方建一条铁路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与祖国统一大业有关的。我们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福建人民群众拥护,台湾人民也拥护。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发展思路的提出,向台湾人民表示了最大的诚意,说明祖国大陆没想打战,而是在积极搞建设。对于闽台的交流合作,台独势力很紧张,总是用很多的理由卡福建。比如春节包机直航,台湾立法院辩论时说,别的地方都可以开通,就是不能让厦门开通,理由就是怕大陆利用民航飞机搞特攻战。比如办签证,对福建卡得也最严。他们这样做可以有很多的理由,但最核心的一条,就是陈水扁当局怕福建,怕福建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太大了,动摇他的根基。民进党的海西调查报告认为,“看起来不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支持举措,只不过是中共的统战伎俩罢了”。而国民党、亲民党都对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个愿景比较认同,认为这个愿景中央是在认真推进的。
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发展所面临的一次极好机遇。
一、认识要到位。通过认真学习###代书记的讲话,我们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立意高深。它是立足福建特有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而作出的新定位。福建地处两个三角洲之间,但地理单元相对独立,接受广东、上海的辐射比较困难,必须发挥自身特点,独闯新路。同时,因处海峡西岸,推进闽台合作,具有地缘、人缘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打海峡牌,做海峡文章,是福建必然抉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涵深刻。它的基本内涵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三个定语,体现了大范围、宽领域、全方位的大开放理念的要求,体现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影响深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利于福建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加快跃升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使我省与长三角、珠三角连成一体,更好地支援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闽台经贸联系,促进两岸经济连成一体,为祖国统一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站位要准确。不论是地理意义上,或是目前发展格局上,福建都有沿海和山区之分。面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我市必须树立新的观念、确立新的站位。要置身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组成部分,参与建设。站在全省的高度来审视,##是山区,是沿海的腹地;站在全国的高度来审视,##是沿海,是以江西等省份为腹地的。因此,要在全市上下灌输沿海意识,强化“##是沿海”的共识,树立大开放的观念,植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从而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融入闽东南沿海。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我们在认识上必须明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动上要努力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贡献。要立足全省发展大格局,找准坐标定位,主动对接。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必须站在全省发展大格上,重新审视##的发展定位,从而从战略上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现状和潜力分析,##城市定位是“二城二地”,即二级城市,绿色生态城市,闽东南及广东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中国东南沿海旅游休闲度假地。
三、区位要突破。要努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增强我市的吸引力,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前提和基础。要突破交通要道建设,从地理空间上融入。重点建设三明至泉州高速公路##段,加快推进##至武平、##至宁化高速公路和##至长汀铁路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努力形成以##为中心点到省内各城市的二个半小时交通圈,构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连城机场)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快速通道。从而在地理空间上拉近##与闽东南沿海的距离,为实现物流、产业上的融合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要突显区域环境特色,从成本效益上接轨。投资是要追求利润的,资金必定会流向低成本的地区。因此,我们要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政府主导劳工培训、促进产业配套、畅通交通通讯、确保水电供应等多管齐下,降低客商的投资成本、管理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工业园区已逐渐成为投资的主要载体,要继续做好尼葛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水、电、汽供应文章,降低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2011-1-20
摘 要:环三都澳区域地处我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发展后劲和潜力的新兴增长区域之一。然而,该区域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分析了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条件以及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期望有助于在政策层面上发挥优势,消除制约因素,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
关键词:海峡西岸,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优势
现代物流业已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也把现代物流业纳入重要的产业支撑体系。宁德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在《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中,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之一。2009年9月,在《宁德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大宗工业原辅材料为主的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发展现已列入宁德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即将出台。这些都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广泛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环三都澳区域成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带动海峡西岸东北翼中心城市的崛起,进而推动整个宁德市的跨越式发展。
一、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从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看,经过撤地设市、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建设,宁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发展要素逐步具备。这些都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1、区位、港口和资源优势日益凸显
从区位来看,环三都澳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台湾三大经济区之间的核心位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门户,也是福建北部和部分内陆地区直线距离最短的出海口,距太平洋西岸国际主航线仅30海里航程,东距台湾基隆港145海里,北距上海390海里,南至福州66海里,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与战略地位。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前景。
从港口来看,环三都澳区域拥有世界级深水港口岸线资源。深水岸线长达88公里,可规划建设3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其中20—50万吨级泊位61个,具有年吞吐4亿吨的潜力;属典型的溺谷型深水港湾,主航道水深30—115米,无碍航暗礁,澳内口小腹大,避风条件好,不冻不淤,地质结构稳定,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进港作业。三都澳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深水良港,具有建设大型工业港、综合性枢纽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广阔前景。
从资源来看,环三都澳区域依山傍海,生态环境优美,山海资源丰富。茶叶、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等质优量丰,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牡蛎及海带、紫菜等名优特海产品,是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产量占全国的70%。区域内拥有三都岛、青山岛、东冲半岛、福海关遗址、中华畲族宫等多种特色资源,与周边的太姥山、白水洋、杨家溪、支提山等旅游资源相互呼应,兼备“山海川岛、宗教文化、畲族风情”三大旅游资源优势。环三都澳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搭建平台,吸引人气,扩大人流、物流量,进而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2、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启动,环三都澳区域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宁德市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区域经济总量约占宁德全市的26.2%。民营经济发展较为活跃,尤其是在福安形成了电机电器和和船舶修造两大优势产业。电机制造产业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全市中小电机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福安赛江两岸的船舶修造业具有较大规模,是福建省第三大船舶修造基地、国内第四大民间船舶修造基地。2009年全市七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6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电机电器实现产值101.68亿元,增长6.9%;船舶修造实现产值36.03亿元,增长16.4%。电力、食品加工、汽摩配件、医药化工等产业亦发展平稳,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在大唐火电、宁德核电等带动下,一批临海大型项目陆续引进、落地、建设,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除钢铁、石化、煤化工、装备机械制造等项目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晶硅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也正向环三都澳区域集聚。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投产,环三都澳区域的经济总量将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此外,茶叶、食用菌、果蔬、海产品等传统特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升级空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环三都澳区域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和优化。
环三都澳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增强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吸引力,使各种商品和信息的流量急剧增加,从而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体系日臻完善
在交通条件方面,环三都澳区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初具规模,与市内各县(市、区)“一个半小时交通网”基本形成。现有沈海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拉近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时空距离。温福铁路建成通车后,该区域对外南北交通更是大大缩短,到福州仅半个多小时,到厦门约2个小时,到上海约5个小时。宁武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衢宁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京福高速铁路、京台高速古田段及古屏连接线、白马和溪南疏港铁路、宁德对台客货码头、宁德滨海大道等一批项目的相续实施,对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福安至浙江泰顺高速公路及一批连接沿海港口和工业区的高速公路、铁路也将陆续动工建设。港口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建成三都澳万吨级码头主体工程。2007年,区域内千吨级以上的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港口码头初具规模。三都澳深水航道工程等项目将全面实施,港口配套设施将逐步完善。此外,霞浦机场民航扩建工程建设正在加强实施。日趋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性条件。
在信息化方面,宁德已构建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框架,形成了功能较完善的现代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以深化“数字宁德”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层次结构,加快了信息网络宽带化和智能光网络发展,初步实现了电话网、广播电视网和IP宽带网的城乡覆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政务信息网,电子商务工程也在加快建设。2008年末,全市有计算机的法人单位8328家、有网站的法人单位749家、有电子商务采购的法人单位164家、有电子商务销售的法人单位88家。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8.48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金额12.58亿元。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物流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宁德市传统物流业及相关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现有交通运输业法人单位242个,产业活动单位483个,从业人员2.22万人;个体运输业2.79万户,个体从业人员
3.96万人。2009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8.81亿元。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0.89亿吨公里,其中,公路30.53亿吨公里,水运30.36亿吨公里。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40.45万吨,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33.04万吨,增长199.4%,物流量规模快速扩大。全市现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744个,比2004年增加845个。批发和零售业个体户6.24万户,比2004年增长18.7%,从业人员16.33万人,比2004年增长88.5%。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01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96.2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4.68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7.10亿元。
随着传统物流业的发展,一批物流企业也在港口运输、公路运输、仓储、商贸流通及农副产品专业运输等领域加快成长和转型。有些本地物流企业已初具现代物流业特征,有些国内外物流企业也开始入驻宁德,一批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正加紧规划。它们将为环三都区域物流业注入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尽管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但由于起步较晚,与物流业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管理体制仍显松散,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至今仍缺乏完善而有效的协调机制,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物流业发展平台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港口、仓储、市场等分属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管理,难以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整合物流资源。这样不仅影响了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方式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造成物流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和严重浪费。此外,物流业涉及运输、商业、物资、外贸、邮政等诸多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有一套相应的工作计划或长期规划,它们基本上是以分离的形态展开的,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难以实现有效整合,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化发展需要。此外,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也尚未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小物流企业在融资信贷、土地征用、创业扶持等方面也享受不到相关优惠待遇。凡此种种,都制约着物流业朝社会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构成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环三都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迅速改善,但总体而言,其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具体表现在:其一,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公路网密集度偏低,道路等级不高,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较短,铁路线路较少,区域交通网建设不配套,公路、铁路、港口的联运功能未有效发挥作用;其二,港口开发程度低,服务功能单一,吞吐量小,集疏运条件不足,集装箱深水泊位缺乏,港口商贸、仓储功能拓展不够,港口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物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其三,市场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缺乏,各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型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明显落后。许多码头仍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分散了码头的精力,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其四,物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总体运作水
平较低,信息共享程度差,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中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传统的物流服务形式仍较普遍,信息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明显不足。
3、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业市场发育不成熟,产业化水平较低
迄今为止,环三都澳区域仍缺乏能够提供多功能、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储运设施不足,主营业务单一,经营效益较差,资本积累少,再投入能力弱,难以起到标杆企业的作用,从而制约了物流产业群的形成。大部分生产性企业仍自己承担物流活动,将大量资金、精力耗费在非核心业务及人员管理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既丧失了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又制约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机、船舶、化油器等重点产业原辅材料、配件和产品销售,尚未形成专业市场体系,物流服务在企业中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尚未显现。一些规模稍大的货运公司虽有意朝物流企业方向发展,但由于对本地货源的组织能力较弱,又不具备开拓区外市场的能力,致使其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心无力。此外,环三都澳区域的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经济总量偏小,且缺乏经济腹地的支撑,货源较为有限,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不旺盛。这些都使得市场主体竞争能力较弱,不利于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
4、物流服务运作质量较低,物流专业人才较为紧缺
目前,环三都澳区域的物流业发展基本上停留在运输、仓储层次,与包括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的现代物流相距甚远。在经营理念上,基本上还是沿用了过去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管理松散,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在装卸、仓储作业等方面,先进物流科技的应用还十分有限,大部分还采用人工操作,物流效率不高。这些都导致物流企业的服务供应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物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和物流管理技能的人才缺乏,精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和物流规划的人才更是奇缺。这也是制约该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结语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现代物流业已发展为国际化的趋势,国内许多地区也都致力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环三都澳区域地处我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区位、港口和资源优势日益凸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体系日臻完善,物流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快发展,都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该区域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比如物流管理体制仍显松散,物流
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业市场发育不成熟,产业化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运作质量较低,物流专业人才较为紧缺,这些都是制约该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认识分析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条件以及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有助于从政策层面上发挥优势,消除制约因素,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发展运作“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考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知识产权是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 知识产权成为当前国家之间竞争的制高点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其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既考虑到了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遵守基本国际规则, 又充分考虑到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的实情。该战略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具体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 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二是确定了战略重点和具体的专项任务, 包括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三是设定了具体的战略措施, 包括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 (4) 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 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在新时期, 适逢政通人和, 福建要与时俱进, 发展运作“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
(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力
在2004年元月上旬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时任省长的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与会代表的赞同和支持, 认为这一目标定位是对省情认识的深化, 是近年来福建发展战略思路的继续, 凸显了福建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 将使福建更好地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2004年11月4日, 中共福建省委正式颁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 《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 (试行) 》和《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 (试行) 》两个相关的配套文件同时出台。《纲要》阐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提出了构建九大体系的任务,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制订了具体目标。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 涵盖周边区域, 对应台湾海峡, 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纲要》提出:“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 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率先实现现代化。” (5)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是新时期发挥福建优势, 加快发展的新思路, 是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
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范畴, 近年来在福建省、全国乃至海外已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力, 究其原因主要有七: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十分重视。福建省位于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省毗邻, 它是我国对外联系的窗口,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 历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福建视察并作重要指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写进党的十六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05年3月国家“两会”期间, 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上福建代表组参加讨论并作指示。 (6) 并且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海峡西岸”第一次正式写入中央文件,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上明晰了“海峡西岸”的界定,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了“海峡西岸”是一个地区,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凸显了“海峡西岸”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独特作用, 第一次明确在中央文件中表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 (7)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二是地缘、亲缘、血缘亲。福建与台湾一峡之隔, 两岸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百年前闽南漳州一带垦民上岛垦荒, 农耕捕鱼, 特别是与台湾同胞和福州、浙江的官民联合抗击海匪, 保卫家园的幸福安康, 结下生死之交, 血溶于水的亲密情谊。说着同一种语言, 唱着同一首歌, 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祖国早日统一。 (8) 台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同样寄予厚望。此外, 福建是著名的侨乡, 有着众多的海外侨胞, 他们也同样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寄予厚望。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地处东北亚和东南沿海的中间, 海岸线具有众多的优良港口, 如厦门、泉州、漳州等;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络与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相连, 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具有影响力。四是福建省重视的“做大做强省会城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品牌宣传策略。五是福建省各社会团体都自觉地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研讨会”宣传和维护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六是在中共福建省委七届十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指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讨论稿) 》, 明确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又再次凸显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性。2010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 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七是国家海洋局在编制《中国海洋事业“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 并与辽东和山东半岛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并列, 作为“十一五”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区域。
(二) 发展运作“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
海峡西岸经济区已有众多的品牌, 涉及不同行业, 如七匹狼、石狮、柒牌、旗牌王、虎都、片仔癀、厦新、安踏、南浮、南铝、亨得利、金得利、福日、实达、天民、天香、黄则和、惠泉、雪津、同利、永和等等, 有了品牌体系构建的良好基础。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在此基础上明确树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为核心品牌, 并推动其他已有的众多的品牌的发展和维护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的发展, 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 制定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国各省、市先后或正在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福建省也积极应对制定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为此, 福建省政府拟定《福建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成立了福建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 于2008年12月提出的《福建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研究内容》分为1个纲要和19个专题。目前, 该纲要研究已经完成, 正在进行纲要的最后论证修订。该纲要出台将会有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的发展。
第二, 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由谁来制定和实施。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由中共福建省委制定和颁发, 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要由中共福建省委及其领导下的福建省政府来制定和实施, 确切来说应当由福建省委指导, 具体由福建省政府来贯彻和实施。2004年福建省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是一个颇富远见的战略性构想。在当前面临世界新的经济挑战, 在海峡西岸地区特殊的地域优势, 在长三角、珠三角及渤海湾已形成规模的背景下, 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适应新情况, 采取新措施, 这是福建省持续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至为重要。当前由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意义深远。为此, 可以成立一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发展委员会”隶属省委和省政府, 具体负责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由该机构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 从宏观层面来统筹制定可操作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实施计划”, 以便逐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 将其做大做强。
第三, 做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宣传策略。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的实施机构, 那么该机构必须要规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的宣传工作。首先, 在福州和其他福建重要城市的显著的地方, 刷上“做大做强 (省会) 城市,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标语, 如港口、码头、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广场、娱乐活动中心等显著区域, 让所有过往福建的人都能记住“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亮丽的范畴。目前, 福州已经成功打造了“三坊七巷”旅游文化品牌, 向游客展示了福州的名人故居、民间艺术、百年老字号以及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有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宣传。其次, 当前福建省会城市福州每年都会召开主题内容涉及经济贸易、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国际性会议, 如海交会、国际贸易洽谈会、房产、农产品、服装、电子工业、图书展销会以及各种学术论坛。几年来, 这些会议影响力愈来愈大。设想倘若“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实施机构能够在这些国际性会议前面冠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某某国际性会议”, 如“海峡西岸 (经济区) 法学论坛”, 那么每一次国际性会议的胜利召开, 也就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知名度的成功提升。再次, 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区、企业等组织可以冠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某某工程 (活动) ”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最后, 该实施机构要努力创造机会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走出省界、走出国门, 主动让外面的人都知道福建在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
第四, 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项下的产业, 做大做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宏伟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 不断推动产业集聚,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重要基地, 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 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汽车工业、船舶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力产业、林产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电机电器制造业、轻工产品制造业、光电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制造业、环保产业、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旅游服务产业、海洋产业等新老众多产业。在这一轮的创业过程中, 要提高自主的创新能力, 包括科技 (自主知识产权) 的创新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因此, 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 要坚持将“先专利后产品 (品牌) ”的理念贯穿其间, 即在发展上述产业时要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专利的培育, 努力打造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之后要注重对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品牌构建。为此, 要制定可行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专利含量产业的鼓励、扶植的政策、法规。福州市目前已经有了对名牌企业和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奖励政策, 但是还不够成熟、完善, 必须由“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发展委员会”统筹策划, 制定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促进本省品牌企业发展的专利战略, 进而促进福建省品牌企业的品牌发展。
第五,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涉及:1.有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的制度;2.要建立奖励发明创造的激励制度;3.要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的归属, 防止知识产权流失的制度;4.要有预防与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机制;5.要有健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制度等。总之, 既要做到鼓励发展知识产权, 并可以有效保障本单位的知识产权不流失, 又要吸引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 人才, 并可以防止本单位人才不流失。
第六, 加强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司法, 净化市场。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层面比较完善、健全, 而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比较薄弱, 亟待解决, 这关涉到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屏障的强有力与否。因此,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我们的公共权力机关要有“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的全局意识, 要有清醒的知识产权意识, 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其次, 我们的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要做到依法执法、依法司法, 尤其是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因为知识产权市场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不仅是关系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的发展, 同时也影响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成败。最后, 要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和知识产权的意识, 整个社会要形成“人人讲诚信, 人人讲正气”的氛围。
第七, 加强福建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教育,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2006年5月26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胡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指示, 明确地告诉我们,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作支撑,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武器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为了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福建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战略运作, 制定福建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教育方案。
二、构建闽台海域海洋环境合作管理机制, 发展闽台海域
如前所述, 福建处于特殊地理位置, 台湾海峡北端, 以福建省平潭岛到台湾北头的富贵角连线为界, 它的南端以广东的南澳岛到台湾南头的鹅銮鼻连线为界, 其东北———西南走向的宽阔水道 (即台湾海峡海域) , 其主要位于福建行政区管辖海域划界之内, 其中台湾的金门岛、马祖列岛与福建的厦门岛、马尾港咫尺相临, 水域最窄处是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的新竹, 只有70海里。自1949年至1979年间两地处于军事对立的状态, 1980年大陆宣布停止炮击行动, 台海的军事对峙和对立情绪才得到缓解。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地缘、亲缘、血缘的关系, 随着人员往来和商贸活动, 两岸人民之间的情感进一步融洽。1992年的汪辜会谈, 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近年来, 两岸民众对直接往来的呼声日益增高, 以及民间交流合作的日趋频繁。同时, 随着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一方面, 两地对金厦海域环境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 对金厦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如根据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1世纪第一个十年, 海洋经济增加值将增长近6倍, 从2000年115亿元增至2010年的800亿元,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2年11月7日, 金门、马祖及其他附近的岛屿宣布恢复“公民权利”向旅游者开放, 在开放之初的4个月中, 约有4万人被批准前往金门旅游, 这个数目约等于金门岛的全部人口。鉴于民众的呼吁和金门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台湾“行政院离岛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得不在2003年8月做出决议, 为了促进离岛观光建设, 金门大担、二担岛、建功屿、三角堡、将军堡、烈屿后宅营区、溪边海水浴场, 澎湖西屿东台古堡及湖西拱北炮台等地, 解除军事管制。这一切都表明台湾海峡海域成为两岸共同的海上生命线, 这一切是构建合作的海洋管理方式的基础与背景。
(一) 客观的环境利益需求
台湾海峡海域是一块处于闽台之间的“公共草地”, (9) 任何单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都将可能破坏乃至毁坏“公共草地”。近年来, 由于两岸人口和经济的增长, 导致垃圾和污水量激增, 两地所排放的废水, 可能随着海流潮汐影响到整个台湾海峡海域的生态环境, 甚至造成生物相改变及毒物累积;海域海岸工程的建造造成海上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使得闽台海域生态环境出现许多隐患。由于海域环境的构成因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其污染扩散快、影响面广、涉及部门多、利益关系复杂。因此, 需要通过两个地区的共同努力, 建立联合的管理体系, 保护闽台海域。
(二) 可持续发展观提供共同的管理理念
由于两岸政治的隔离, 两地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形成“一湾两制”。但是, 台湾海峡海域作为两地共同的海上生命线, 加强该海域的管理和保护, 对两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 让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两岸的共识。2000年11月1日台湾省发布了《海洋污染防治法》, 开宗明义提出:为防治海洋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 维护海洋生态, 确保国民健康及永续利用海洋资源, 特制定本法。大陆1999年《海洋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明确为: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保护海洋资源, 防治污染损害, 维护生态平衡,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海洋因子的流动性所提供的客观认识基础, 当前在两地民众、团体乃至决策层里, 对海洋保护的协作与援助, 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实践, 一些海洋专业协会进行海洋生态资料和学术的交流, 一些企业进行海洋经贸的合作。
(三) 一定数量的立法为两地的联合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大陆方面一向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始,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颁布了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关于加强渔港水域环境保护的规定》、《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涉及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的法律法规近百部以及为数众多的海洋环境技术标准。此外, 还有一批地方性法规, 如《福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浅海滩涂水产增养殖管理条例》、《福建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厦门市海域环境保护规定》等。台湾地区的综合性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较大陆晚了近20年, 2000年专用《海洋污染防治法》开始出台, 尽管之前已有《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渔港法》、《商港法》等做部分相应的规定。2000年《海洋污染防治法》颁布后, 台湾地区加快了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步伐, 出台了《海岸巡防法》、《海岸法 (草案) 》等。
综上分析, 两地的海洋环境资源管理的合作存在着广泛的可行性条件。
(四) 构建闽台海域环境联合管理机制的设想
第一, 构建闽台海域海洋环境联合管理体系。
这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确立闽台海域海洋环境管理的共同战略目标, 协调海域的管辖权限, 明确海洋管理职能,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 实现海峡两岸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衔接与兼容。
21世纪是海洋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开发并重的世纪。在迈入21世纪的台湾, 随着注重休闲的人口的大量增加, 多元化的社会与经济活动将对周围的海岸及海洋有更多的需求, 同时也造成海洋管理的复杂性。而从台湾的城市、人口及工业的分布来看, 主要位于西部平原, 台湾的主要能源———火力发电站绝大多数覆盖在西部海岸线上, 其所排放的废水必然引起海洋的热污染, 冲击海洋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密集、生产增长, 西部众多河川已被重度污染, 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位于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海岸线长, 居全国第二, 所临海域面积辽阔, 海洋资源丰富。在上个世纪90年代, 福建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方针, “到2010年, 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资源, 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大省, 即以海洋高新技术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 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700元左右,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 部分县市达35%, 海洋产业开发的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沿海省份的前列, 将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海洋产业与现代化港口城市、临海工业区、滨海旅游区、创汇农业区融为一体的经济发达地带。”2002年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定位, 更将福建放置于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局的区域经济战略的中心, 以此加快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强闽台交流, 推动台海地区的经济融合。因此, 从两岸的经济要求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来看, 应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明确闽台海域的环境管理是涉及生物、旅游、交通等海域各类资源的整体保护, 强调两岸有关部门与机构的通力合作, 以强化海域资源开发中的整体管理和保护, 为两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第二, 协调海域的管辖权限, 明确海洋管理职能。
由于人为的、历史的藩篱, 在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下, 对海域管辖权限的划定标准是不同的。在大陆方面, 对海洋管理按陆域行政区划来勘界划定相应的海洋辖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大陆方面对台湾海峡的管理上, 或在政策法规中规定“不涉”, 或在具体操作时维持原有的各方认定, 一直对这一问题未给予明确的解决。而台湾方面是以历史上形成的习惯性“中间线”为管辖划界。 (10) 而事实上, 现在台湾当局控制下的金门、马祖两地区的地理位置分别为东经118.33度、北纬24.44度和东经120度、北纬25度, 两地的经济社会生活范围与影响已超越了所谓的“中间线”。因此, 在实施海域环境管理时, 必然受到管辖权的不明或冲突所带来的干扰, 管辖权的协调成为两地合作的关键。
海洋管理涉及行政性管理和技术性管理, 在两地各自的管理体制中都纳入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范围。但是, 由于海洋权益与海洋利益涉及的层面有所不同, 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 必须维护主权统一的原则, 明确涉及海洋权益的管理由国家统一负责, 同时鉴于海洋利益的多元化, 增添非政府性管理主体, 承担行业性或社团性管理的职能。
第三, 逐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 实现海峡两岸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衔接与兼容。
海洋因子的流动性、涉海利益的多元化以及两岸历史的分离, 对闽台海域的管理而言, 亟需一个协调、合作或具有实效的管理机构。由于两岸缺乏政治上的良性互动, 目前要建立两岸合作官方机构尚不可能。因此, 有学者认为, 通过整合两地海域海洋环境管理部门, 成立包括海洋研究专家、环境保护、海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专家咨询机构, 以沟通两地管理力量、协调管理目标、促进两地海域管理体系的协作。对于两地机关在管辖范围和职能下, 借助咨询机构进行海域监测等信息、资料的互通, 并实现海洋监视的统一。在具体执法中建立移送管辖渠道, 在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下, 最终寻求统一管理机构的建立。
随着海洋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性不断认识, 两地都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大陆一向重视海洋环境保护, 1982年即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近年又在原有的立法框架上, 进行了旧法的修订, 新法的颁布, 使得海洋环境保护的目的更加明确、制度与国际接轨、机构合理有效;同时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也层出不穷, 如《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中共福建省委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等。而台湾方面过去因为戒严令的实施海岸地区多半属于禁制地带, 所以少有海洋相关的开发与此同时研究。直到现在1987年戒严令解除之后, 台湾人民才有机会重新认识环绕家园四周、资源丰富的海洋。因此, 相较于大陆, 台湾的海洋保护立法较晚。1988年颁布了《中华民国领海与邻接区法》和《中华民国专属经济海域及大陆层礁法》, 1992年颁布了《环境基本法》, 而完全以海洋环境保护为对象的立法主要是在2000年之后。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先后颁布了《海洋污染防治法》、《海岸巡防法》、《海岸法》等。在合作关系过程两地应求大同存小异, 实现衔接与兼容。
三、结语
海峡两岸的大陆和台湾同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年, 两岸的合作交往日益频繁, 台湾海峡不仅是两岸交流的重要通道, 而且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海洋的重要通道, 采取实际步骤, 积极推进两岸实现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管理体系的沟通、联系、协调, 优化配置两岸海域环境管理资源, (11) 抓住机遇, 做好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的发展, 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 做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 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010年1月, 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 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 围绕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发展, 尤其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品牌,知识产权战略,闽台海域,可持续发展
注释
1 本文为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课题“福建省实施品牌带动立法论证”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A08075S)
2 林少东, 男,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3 李霞, 女,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4 柳福动:《中国知识产权三十年之成长》, 载《知识产权》2008年第6期
5 参见中共福建省委正式颁发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 (试行) 》http://www.fjstb.gov.cn/html/20091012/367941.html
6 饶玉琳:《发挥闽、台优势,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 (论文集) , 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办公室编2005年
7 林艳.兰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05年11月4日《福州日报》
8 饶玉琳:《发挥闽、台优势,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 (论文集) , 福建省台湾法研究中心办公室编2005年
9 美国学者哈丁在其著名的《公地的悲剧》中提出的一个环境经济学的范例:一群牧民生活在一片草原上, 草原草场是公有的, 畜群则是私有的, 每个牧民都力求使个人的眼前利益最大化, 因为每增加一头牲畜, 他就获得了由此带来的全部收入。但是, 当草场的畜群承载能力难以长期维持更多牲畜时, 再增加一头牲畜会给草场带来某种损害, 而这一损害是全体牧民分担的, 每个人都去努力地增加自己的牲畜, 而使大家分摊由此带来的成本, 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牧场越来越退化, 直至毁灭。
10 邱永峥:《台海中线可能擦枪走火?》2004年3月6日华夏经纬网转载自《青年参考》
【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推荐阅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设计07-1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1-07
关于海峡两岸的演讲稿11-1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公开课 (第一课时)09-09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10-14
海峡辩论赛规则11-05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