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后重修,增加内容很多。做老师就应该是懂法、守法的老师。因此,利用空余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作到既教书又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作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义务教育法》中,四处提到特殊教育,充分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党对他们的这种关怀。从这一点上看,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

新《教育法》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通读新《义务教育法》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的《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过程中,我有这样的思考。目前,整个社会对考学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的中学,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买学区房,北京的一个妈妈甚至花十万元买了个门洞,为的是孩子有个好学校上。再有就是家长为了孩子能择校,周六、周日给孩子报很多班,为的是拿这证书和那证书,使他们成为进中学的敲门砖。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择校热”等新问题,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我相信在新法的保护下,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同等的教育的。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四大基本理念表述更加准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这次修订中虽然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但表述却更加符合语文特点, 更加贴近教学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第一个基本理念中的第一句话, 新增加了“激发”两字, 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动力, 贵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做到“我要学”。而且这一理念中的述说也突出了学生实际, 如把“指导”修改为“引导”。一字之差, 却更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特别值得说明的是, 新课标的许多地方把学习语文改成了学习语言文字, 如“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改为“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对第二个基本理念中的文字表述也作了较大的修改, 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修改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样的修改, 表述更加准确, 有利于教学, 便于操作。而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中, 主要增加了“鼓励阅读、自由表达”这一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还把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 这就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仅仅主动还不行, 还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要有自己的困惑和见解。这也充分说明了新课标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 又新提出了“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标准,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一要求改变了过去千校一面、统一要求的局面, 使学校教学超越教材有了标尺, 有利于各学校、各地区开发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

二、注重四个加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中就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语言训练为中心, 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 新课标注重了四个加强:1.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教学要做到: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都减少了200个;三、四年级的认字量没有减少, 但写字数量却减少了400个。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新课标与2001版的课程标准相比较, 突出的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 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明显,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 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 就是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3.加强儿童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 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新课标提倡自读自悟, 如在第二学段“阅读”中增加了“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的内容。4.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建议”第四点把“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仅标题改了, 而且叙述也增加了许多内容, 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也是新课标所倡导和加强的基本精神, 更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三、强调书写和学习方法

1.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汉字教育是新课标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 第一学段, 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 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2.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 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 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写字量减少了, 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所以, 对一至二年级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三至四年级的要求, 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 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 并有一定速度, 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这说明, 写字的数量减少了, 但更加注重质量, 注重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进一步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也进一步体现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调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这就说明, 学习活动的构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学习过程;三是学习结果。其中, 学习目标引领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又影响和决定了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又可分为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两大要素。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直接目的, 即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中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过去, 因受“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不敢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细化的指导, 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但实践证明, 学生的探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具体方法的指导是必需的、应该的, 在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下, 学生才能做到有效学习。

四、科学调整了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通过调整, 第一、二条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三、四、五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第6~10条, 侧重于“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核心是“知识与能力”, 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修改后的学段目标, 与原来的课程标准相比, 总体结构、基本内容未变, 但具体要求有一些变化。现就第二学段 (3~4年级) 进行比较说明。

1.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其中1600个 (减少了400个) 左右会写。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要求:会使用字典、词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原要求:有条件的地方, 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

2.阅读。 (1) 学会朗读。低、中、高三段都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低段重在“学”, 中段要“用”, 高段要“能”。 (2) 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 (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 并把原第七点“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并入。 (3) 第四条增加了“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把原来的第七条调到第六条, 改为“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 (4) 其余没有改变, 而且原来的10点减少到9点。

3.习作。在习作部分, 也作了较大的修改, 由原来的8点精简到6点。如, (1)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原第1点和第3点融合的。 (2) 有的表述是把几条中的部分内容归在一起表述, 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如“观察周围世界,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里把“留心周围的事物”改为“观察周围世界”, 把“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改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4.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由原来的4点减为3点, 增加了“学会认真倾听”;删减了“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内容。

5.综合性学习。这一部分没有作较大的修改, 只是叙述上作了微调。这样调整后, 表述更规范, 更准确。如“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改为“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总之, 新课标就是从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修订的。四个坚持是: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四个强调是: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实践) ;强调识字、写字量要适度;强调核心价值观。四条建议是: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课外阅读;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感受, 能与同行们达成共识, 共同学习新课标, 理解新课标, 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 并积极付诸语文实践, 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文化, 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学生学习品质 意义 理论 现状 任务 原则 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基础出发,规定基础教育目标: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即是说:课程改革已把学生学习品质确定为重要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有专列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它各门学科都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并规定了相应的要求和目标。

学生学习品质状况,关系学生终身学习行为、态度、能力,实际关系学生以后对新知识、新科技的拿来运用能力,进而直接关系整个民族、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品质,于学生个体,于国家和民族都具有很强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品质培养指导理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出台前后,有一些省市级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对学生学习品质培养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在2001年成立了山西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以赵雨麟为首提出学生学习品质3A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品质含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并作为课题研究,取得很大成果。还有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理论性很强的观点,江锡铨在《安徽教育》的《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品质》,有周桂兰在《黑河教育》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崔振兰在《中国教育研究论丛》的《谈“学习品质”》,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绝大部分学校和老师也都认真研究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注意到学生学习品质,从不同角度提出“学会学习”教育目标。但是,很多还只是一种愿望,流于口头,写在论文,没有系统调查、分析、实践,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还是以考分论英雄,学生学习品质依旧是学习过程的附属要求,没有成为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没有对学生学习品质提出系统要求,也没有对学生学习品质提出定性定量评价,在学生评语中也只泛泛而评,即使对学生口述操作进行面试,或进行所谓“综合素质评价”,也都根据学科成绩而定。学校更没有找到能够评价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的付出努力的办法,没有发现将学生学习品质培养进入教师评价系统。考分“优秀”学生还是源于教师现代信息、现代媒体的灌输,源于迫于父母及就业压力的苦读,“乐学”孩子不多,“轻松”孩子更不多。部分学生高分低能,还有的是考分上去了,身心下来了,大多部分学生身心下来了,考分也未上,不能乐学,不愿自学,谈不上学习品质怎样,没有家长愿承认自己家教没做好,也没有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缺陷,学生的一切都归结于孩子不争气。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沉于应付各项考核、中心工作、政治任务,确保安全平稳。学校领导的目标是“和谐”各种关系,造创自己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乐于行业之间或学校之间的工作条件、待遇报酬比较,教学工作以应付学校检查,保证学生平安无事为目的,学科教学以统考科目为主,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近些年,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小学生源急剧减少,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小学已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学校除了安全压力外没什么质量和“学生学习品质”追求。学生没有爱惜书付本意识,很多学生未到期末,书付本面目全非,乱写乱画,缺篇短页,做纸飞机折纸泡儿,放学语文、数学课本能拿出来也就算不错的了。农村初中,办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保证几个“苗子”,作为升重目标,作为立足标杆;二是班额达到70或80,以争取更多的投入,管理目标是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作为农村学生家庭,普遍心理是完成义务,把人混大,能配合学校不让学生学坏是幸事。欠缺家教能力,更没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现在还有近40%的留守学生,父母双双外出,留下他们寄居亲戚朋友家,或由隔代祖辈监护,甚至依大带小,和普通学生比较,生活无规律,温饱无保障,心理有的逆反野性,有的压抑自卑,考分低差,学习品质自然不好。

三、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基本任务

根据学生学习品质3A理论,把学生学习品质分成三个方面,即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1)学习行为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活动。根据整个学习品质效能递进作用,递进程序依次是环节、秩序、方法、行为、习惯。学习行为表面特征是会与不会。

针对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的要点是:环节的意义是通过秩序来表达和实现的;针对学习方法的要点是:方法通常是由单个或若干有意义的秩序的最优化的组合;针对学习行为的要点是:行为总是依据一定的方法或经验进行的;针对学习习惯的要点是:习惯就是因为行为的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成本最低的模式化行为; 针对计划型行为的要点是:通过已知的习惯就会获得可预见的结果和获得,这是决定计划型行为的可行性、价值和效果的核心和基础。

就学习环节,分为主环节和辅助环节。主环节分为三期:接纳期、练习期、巩固期。接纳期:主要为预习和听课,是了解和接受知识的前期工作; 练习期:主要指作业和考试,是熟悉和掌握知识的核心阶段。练习期主要以家庭作业为主,而考试也是练习的重要方式; 巩固期:主要为复习,是全面掌握目标知识的最后阶段;

辅助环节:玩(娱乐性玩、兴趣性玩、学习型玩)、计划、预习、问题整理、听课、课堂笔记、作业、错题整理、回忆、检查、复习、总结归纳、查漏补缺、针对练习、交流(提问、讨论、思考)、考试、阅读等。

主环节和辅助环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通常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辅助环节不够重视。这是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好比是否能炒出一盘可口的尖椒土豆丝,刀工火候的把握、油盐酱醋的搭配等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含学习态度的组成因子是:学习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情绪;表面特征是对学习的爱与不爱。学习认识由认知、目标、计划组成;认知是对学习的理解,目标是主观确认的发展方向,计划是实现的路线图;学习动机分兴趣、需求、理想三个层次;兴趣是感性的,生物性的;需求是理性的;理想是精神性的;前两者都可以转化或消退,而理想才是真正支持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可持久的内在动力。学习情绪从产生机制上分心因性和生理性。 心因性主要分内因和外因,外因受家长、教师、同学、社会等方面影响,其中家长效能即家庭教育又起关键作用。内因主要受自信心影响,主要缘于学习后获得。

(3)、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行为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学习能力的组成因子是:智力、个性和知识储备;表面特征是能与不能。智力含是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个性品质的因素为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知识储备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其他如情感、动作或交际等知识的储备量;

(4)、态度、能力和行为的关系,三方面互相作用影响,互相促进发展。态度是行为、能力的反映,行为是态度、能力的表现,能力是行为、态度的结果。学生学习不理想至少由于一方面、乃至三方面的不足造成的。 分析学习态度和能力的问题一般是通过对学习行为的考察来完成的。

四、学生学习品质训练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学生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真正受益者,为学生终身学习培养良好品质,为其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2、从实际出发原则,尊重学生家庭、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实际。

3、面向全体原则,对每个学生负责,特别关注留守学生、残缺家庭、灾难家庭学生,不能遗漏。

4、结合课程改革相原则,尊重学科特点,紧贴“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5、“知行统一”原则,不能空洞说教,以实践为基础。

6、“知情意行”循序渐进原则,不可简单要求、一蹴而就、操之过急,需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7、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校内外结合,以校内为主。

8、正面教育原则,坚持肯定鼓励、榜样示范与督促评价相结合原则。

五、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基本策略

1、制定《学生学习常规基本要求》训练学生。《要求》从学习阵地管理、书副本管护、上课、作业、考试等方面作明确规定。学习阵地管理要求学生学会安排书包、课桌柜、家中书桌等书副本文具排列顺序,要求通过触摸找到所需用品,同时不准在书包、课桌柜等乱刻乱画,保持清洁。书副本管护要求完整、不折、不撕、整洁,不涂不画,书写姓名班级等必须在规定地方。对上课的准备、坐姿、听课、发言都作明确要求,还有对室外课、多媒体课也要规定,下课时整理好书桌和书副本、学习用具,凳子放在桌子底下,带走自己的垃圾。对作业要求主要是封面、格式、书写等作明确要求。考试要求,态度认真,不抄袭、夹带、窥视,考满时间,认真检查,成绩真实。这些规定,平常班上进行训练检查督促,半期期末分别进行抽查,进入班级考评。

2、通过榜样影响学生。一是收集有名成功者养成的学习品质教育影响学生,二是规范校内班级优秀学生学习品质,以教育影响学生,每期评选学习品质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让学生作文介绍好的学习品质,在班级学校交流,三是老师为学生做榜样,要求老师尽可能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用老师专心致志的学习工作行为影响学生。

3、统一作息要求学生。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统一作息时间,严格作息,养成严谨学习生活规律,还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节假日也按规定作息。

4、通过目标教育培养理想。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至江海,“化大成小,化整成零”指导学生,贴切学生基础和能力实际,将模糊、遥远、高远理想化成学期的、学月的、学科的、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学会按照周课表计划一周学习计划。操作中,绝不好高骛远,要操作性强,时间性强,从小做起,从细做起,开始以培养习惯为主,不可负担太重。还要求通过写日记或周记方式进行自省自律。

5、班风学风影响学生。学校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学习品质、人人参与班级服务、班级文化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专项考评,通过自习纪律秩序、上课集中精力程度、作业规范情况、考试成绩变化等综合评比,在班级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良好的班风学风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习生活充实,有事做,能做事,有劲头,有效果。

6、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品质要素,制成评价体系,一级指标3项(学习行为、态度、能力),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4项,每项5星,通过逐项评星进行评价,根据所得总的星数评选优秀学生,分班级和学校两个层次进行表彰,凡在学校表彰要通过学校公示栏和大会表彰,还让优秀学生写经验介绍,既有榜样作用,又有自律作用。还组织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以了解自己学习品质进步情况,促进学生自律。

7、利用情境磨练学生。学生学习生活上常常遇上这样一些情境:早上不愿起床;其他同学已经完成作业且纷纷准备参加文体活动;上课忍不住打盹;上课忍不住摸玩具或零食;考分没达到目标或名次没赶上;规定时间没完成学习任务(作业、阅读背诵、预习等);等等,我们要求老师利用上述情境,鼓励学生不要输掉自己,用“你甘愿落后吗?”“你肯定选择完成任务后去活动!”“相信你有办法赶走瞌睡虫!”“其实你只落后一点点,下次肯定会突上来”“好男儿,你不会输在这点困难上”,等等,去激励鼓励学生。

8、尊重个性差异指导学生。学习品质各个方面在不同学生身上,存在个性差异,有的学生乐于独立学习,有的乐于群体学习,有的“抱佛脚”效果不差,有的先学后玩有底气,等等,有些差异不能分其优劣,老师应该尊重,即使有些方面不尽人意,也要循序渐进,慢慢纠正。

9、尊重年龄特点指导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学习理想、认识、动机、情绪、智力、个性、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对低龄学生多以感性直观引诱为主,对初中学生多以理性教育磨练为主。

10、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学生学习活动,课堂是主阵地,受时间和群体限制,学习秩序、方法、习惯、智力(记忆、注意、观察、想象、创造、推理)、个性(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等学习品质,都在集中时间内、群体比较中训练,效果最佳,差异明显,因此,训练学生学习品质,必须抓住课堂不放松。同时,必须尊重学科特点,理科、文科具体课堂组织有差异,室内室外也有差异。(课堂要求、学科性质)

11、强化辅助环节,训练学习行为。我们知道,学习环节分主环节(接纳、练习、巩固)和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含制定计划、课前预习、整理问题、追随讲课思维听课、课堂笔记、限时作业、整理错题、作业检查、回忆课堂、课后复习、归纳总结、针对练习、交流展示、考试展示、灵活应用等,我们要求老师按以上流程管理学生学习环节,从而训练学生学习习惯。

12、“限时作业”训练学习品质。单位产量反映学生学习综合品质。限时,训练学生注意力有立竿见影效果,对培养记忆、观察、想象、创造、推理等智力和责任心、自信心、意志力、自制力等个性有很大帮助。

学习《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4

仙游县城东中学

傅铁飞

我国的法律法规很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认为更应该认真学习教育的法律法规。这次学校组织我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我对教育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特别是《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义务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支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

《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怎么做,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要互相学习,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要靠法律,但现在的情况是有法不依或者说依法不成,对那些违反九年义务教育法的人和事不能给予及时处理,导致学校各项工作处于被动,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运动,也不是一阵风。素质教育的落实需要细致的工作,落实在每一个孩子在学校中的每一天,体现在学校各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素质教育不应该是难以作为,只要能静下心来,仔细地去思考如何在一些细节上、在各个学科上下功夫,脚踏实地去研究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学校活动设计,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5

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程,做到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当然,法律的实效更多地取决于执行的过程。这种实效不仅在于用法律规范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投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等。更在于让其他人有法律的依据,合力打击那些非法行为。因为法律的实效更多地在于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监督行为。只有我们都了解了义务教育法,具有了响应的维权意识。才可能形成更严密,更有效的监督体系,为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我将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上来认识党的教育事业,忠心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把毕生的所学贡献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不平凡的业绩。

新《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上丰学校方宏伟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6月29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是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它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施行,对于保障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法定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政府必须承担实现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而普及教育则不具备法定的强制性,政府亦不承担法定责任。20多年前《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多年来,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义务教育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代背景。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国家行为和各级政府的责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写进了法律,教育均衡发展观念贯穿始终,以学生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新的义务教育法对教师地位、权利、义务与要求的规定更加明确。新《义务教育法》的涵义和精神,是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二字有了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诠释。比如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上学贵问题,其中固然有部分学校片面逐利等原因,但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哪个部门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经费的规定,就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再比如群众普遍不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上学难问题,其中可能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像义务

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更当如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还对农民工子女,以及进城的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直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对“义务”二字的延伸解读。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7

然而, 现实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在课程的性质上, 中小学一贯重基础而轻能力;在教学的方法上,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PPP (present, practice and product) 仍占主导;在课程评价方法上, 学校总是以考试为主, 形成终结评价。

其中,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也一直困扰着学生, 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

虽然考试很多的争议, 但是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以检测, 就目前而言, 最简单实际, 并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考试。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 课程标准中也给予了一些建议, 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 我们需要了解目前对考试在教学中的现实地位, 其次了解现实与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差距, 最后, 我们要思量一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最后提出一些可实施的策略。

考试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 然而考试的弊端也不断呈现, 由考试引起的家庭社会教育成本逐年增加, 学生的培养重高分, 轻能力, 贫困学生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在家长, 师生以及教育主管之中不断引起争论。为了解决由考试引起的教育问题, 对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及人才的甄别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同时, 随着大学招生政策的多样化, 特长生, 保送生, 校长实名推荐生录取名额的增加,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对一考定终身的评价体系有所改善。然而这仍旧不能动摇考试在当今教育中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以考试为手段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设定, 而且损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回到课程标准中, 不难发现, 课程标准中对教育的评价方式也作了多样化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 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 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然而现实教学中的评价却是单一的考试为主体, 重知识的识记与积累而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可见, 课标的理想是深远的, 而现实的差距是极大的。对课程标准贯彻的不系统, 导致我们教育的畸形发展, 教学的评价以考试为主——教学的内容围绕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内容局限教学的内容, 如此恶性循环长期制约教学的发展。

究其原因, 我们可以从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 教育目的的设定及新评价方式的实际可操作性三方面来分析, 并根据这些根源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改变评价现状。

中国每年有大批申请出国深造的学生, 他们GRE, 托福及雅思成绩都名列前茅, 但是真正出国以后却说也不能说, 写也不能写, 这让很多外国老师都无法理解。可见高分低能的学生还是很多。

此外, 来自《时代商报》的一篇题目为“20%学生跑不完1500米,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速度惊人”的文章中指出, 如今学生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 不仅体质下降速度惊人, 而且体质差的惊人。文章最后担忧的指出, 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的话,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还有复旦大学室友投毒, 音乐学院药家鑫杀人等等事例都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今分数代替一切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有违我们教育的初衷与本质。

很明显,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健全的人的发展做准备, 而不是为最后取得的高成绩。

可见, 要改变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育唯一手段的现状, 要从改变人们对教育的本质看法做起, 让家长, 教师真正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是为了什么, 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

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不过是家长和老师的目的, 考试正是这一目的的具体体现。也因为这一目的的具体化, 使学生, 甚至家长和老师都看不到教育的其他作用, 甚至忽视了教育对学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考试被作为人生的跳板, 生活的转折……由此, 考试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的评价作用, 将其与学生日后的人生联系一起对当下的家长和学生而言是毫不夸张的。

由此, 为了解决考试成为教育的唯一评价方式, 我们可以逆向思维, 不要集中所有的精力于如何改善评价的方式, 而是丰富教育的目的, 提高其他教育目的在教育中的地位, 加大其他教育目的对学生的影响, 使学生, 家长及教师不仅意识到这些目的的深远影响, 而且提高这些目的对学生当下生活的影响, 从而改变学生一味最求考试成绩的提高。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活动, 去宣传环保, 帮助弱势群体。当学生在真真正正经历了这些活动, 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社会, 帮助了他人。责任, 善良等正面积极的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于学生的内心。但是, 如果这一切不进行具体的要求, 最终将难逃避被考试取代, 因此, 在制定出新的教育目的的同时需要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 将这些内容也作为升学, 就业等参考的必要条件。考试正是由于国家的硬性规定及推崇成为教学的重要衡量标准, 既然如此, 国家也一定可以将这些对学生能力, 身体素质, 道德等更加重要的考核标准也提上重要地位。

此外, 实施多样化评价方式也是重要的方面之一。之所以考试在现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出新的评价方式。稍稍查看一下教育方面的书籍, 我们不难发现, 教育家们都提倡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考试也只是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之一。说到其他非测试性的评价, 我们已有的方式就有课堂观察, 建立学生档案, 问卷及访谈等等。所以, 解决以考试为主, 重终结评价的现状不一定需要去花时间在思考出新的评价方式上, 而是应找到正确简洁的方式去实施其他评价方式。

新课标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全面的要求和切实的实施途径, 完善评价方式并将德育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纳入评价系统, 不仅能进一步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事务的增多, 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 国家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 不断地根据现实英语课程的发展, 制定, 修改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通过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语言文字;写字教学;阅读背诵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这些宽泛的条条框框,我不想做过多的解释,下面,就自己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的一些感受,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新版课标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让我回想起2002年实验稿盛行的时候,老师过分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时间,我们都虚伪地将整个课堂交给了学生,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当时新课标的理念,老师上课时学生活跃、气氛好、师生互动热烈就是一节好课,因而自己也绞尽脑汁想出很多“绝招”,结果大部分的语文课成了舞台上表演,只是带来了欢笑声,却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实际的感悟……而如今,追求的是静下来搞语文、学语文、品语文。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该如何“讲”,那一课该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上先改革,先调整,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首先应从备课开始。

二、更加强调识字写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一二年级的识字由原来的1800个减少到1600个,写字由原来的1000个减少到800个,减少的字增到中高年级了。总量还没少。体现了幼小銜接。虽然量较少了,但是写字的质量要求高了。

针对中小学生写字质量严重滑坡现象,姿势不正确,没有好的写字习惯,本次课标,强调了小学阶段语文课,每天要安排10分钟写字,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把它纳入课标中。同时,把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从一年级强调到九年级。一两年的教学重点一定是在识字写字上,不能把识字写字作为一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附带任务,不能做样子,不能要下课了才写字。这是不对的,要扭转。低年级在田字格里工工整整地在写字、写词;中年级可以写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誊写段落。中高年级课堂的小练笔、课堂其他的书写作业都可以作为这10分钟写字练习,并不是非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但是,不论学生是抄写字词还是写练笔一定讲究书写的质量,严格把关。

三、更加强调学生的阅读和背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从何而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作为小学生正是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段,重视积累,落实学生的积累,并能持之以恒。

四、更加强调“真实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低年级的写作定位为“写话”,重在兴趣的培养。写的方面,要有写的愿望,想写,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想象。可以从一句话开始,训练学生写每一句话。每日一句。中高年级把写作定位为“习作”,写的方面是自由表达,是片段训练,是要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即可。既可以写实内容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事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之,对比“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十年沧桑下、十年磨砺下、十年经验积累和弊端改进下,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再一次深入地进行研读,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住教学的舵,驶出正确而坚实的航线。

龙宗益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在拱小学龙宗益

通过前段时间学校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我在网上阅读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使我对《义务教育法》有了新的认识。

《义务教育法》从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等几大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每一方面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在今后教学中教师有法可依,促使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提高业务水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提高师德修养,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法》赋予我们的义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新风。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有了深刻的体会。

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唤起学生精神世界能动、自主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义务教育法》要求我们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身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师魂即师爱。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一点,却是不易。不管如何,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求知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可称得上不辱使命。教师是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师德风范,那就得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学识,身为传人之“道”,解学生之“惑”,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知识时代,教师必须随时代的发展,更新知识。

《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我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却肩负着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喜欢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正所谓:师爱即师魂。可是在实际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却是非常不易的。教师不应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亲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对孩学生另眼相看,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应在乎学生是否学会做人,是否学会求知,在教学中应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后才是求知这样一个原则来教书育人,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 篇10

赛文实验学校 某老师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义务教育法》突出公益性,还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这三个基本特点,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为,但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却非常关键。《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必须肩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的责任。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新《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3-007-02

1986年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被纳入了法制的轨道。该法的颁布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该法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义务教育阶段问题百出,其中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成为突出的问题。均衡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办好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包括3个层面: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评价“均衡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指标,即: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财政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世界,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而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基本上是城市负责城市,农村负责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县乡两极财政投资为主体。这样,城乡财政收入的差异必然造成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距。另外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是“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种体制将义务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地方,使义务教育的投入取决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而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义务教育城乡两重天的局面。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室简陋,教学设备缺乏,优质教师资源广泛流向城市,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在很多地方甚至还存在着一校一师和分层教学的情况。

(二)校际间发展不均衡

即在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的发展不均衡,明显表现为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划分。建国初期,由于人才缺乏,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政府设立了一批重点学校。这些学校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师,另外通过选拔考试,他们的生源也是优质的。这就使得这些重点学校进入了良性循环。而那些非重点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而得不到好的发展,这使得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广大家长想尽办法送孩子进重点学校,有的不惜花高价钱,这就是“择校热”,而这又导致了教育腐败,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出现。

(三)城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没有保障

这里主要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因此许多儿童离开了原籍。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即根据学龄儿童户籍所在地来选择当地学校就读,这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成为了城市教育体制外的特殊人群。他们只能选择较差的学校或者是缴纳高额的借读费才能就学,有的民工子女甚至无学可上,这直接影响了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义务教育的公正。

教育是缩小差距的重要手段,但事实却是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我国颁布了第二部《义务教育法》。在新法中,均衡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并对加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新《义务教育法》中均衡理念的体现

(一)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体系

首先,新《义务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这是我国首次确立了义务教育免费原则。我国政府已经决定,自2006年春季起,免除西部省份49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到2007年,中、东部地区各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使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80%的学生将真正享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

其次,国家首次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新《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拖欠教师工资,教学设施落后的问题,并从法律上予以了保障。

第三,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拉大的现实,新《义务教育法》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新机制。新法四十四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们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这项规定打破了“地方负责,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了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三级负担机制。这项规定解决了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减轻了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体现了经费投入上的均衡。另外,新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这条规定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发放;要求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斜,体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则。同时新《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是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政府财政负担的专门用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包括免费教科书资金、免杂费补助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法来促进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为这些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提供了保障,这三项制度将会有效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建设标准化学校,促进校际均衡

校际均衡是指在同一个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之间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师资的大体均衡。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校际发展不均衡,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划分以及择校热的现状,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项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教育资源在校际间的均衡分配,打破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同时,为了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扶持,使其更快地赶上来,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三)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一所学校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且教师工资远远低于城市教师,这造成了农村好的教师都努力进入城市学校,留下来的也不安心工作,寻求时机调往城市。针对这一现状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同时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这两项规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上的保证。

(四)城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得到了保障

为了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保障他们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新《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五)特殊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受到关注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都能够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适龄儿童不仅包括正常儿童,特殊儿童也应包括在内。而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却长期被我们的教育所忽视,这显然对他们是不公正的。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关注了特殊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问题,从法律上保障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体体现在新《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另外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均衡发展是新《义务教育法》贯穿始终的理念。新《义务教育法》在经费保障、教师配置、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对弱势群体受教育的关注都体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总之,新《义务教育法》构建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范诚梅,陈恩伦.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法律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06(10):9-11.

[2]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4):39-42.

[3]叶平,张传萍.解读新《义务教育法》[J].政策,2006(8):41-43.

[4]陈俊珂.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04):15-17.

[5]周德魁.農村义务教育困境探析[J].农业经济,2005(4):46-47.

[6]沈茹.影响城市弱势群体子女义务教育公正的原因分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57.

[7]权菊青.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4-146.

[8]霍翠芳,高会宗.新《义务教育法》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2):37-39.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在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中, 将“科学探究”独立且列于一级主题之首, 突显了化学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这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主动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需求的体现、自觉融会于基础化学教育改革趋势主流的行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探索。我国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明确地提出实施“科学探究”教育, 从原课标实验、推行算起已逾十载, 但还鲜有理想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经验, 大多数的教学依然处于摸索、探求的初级阶段。这表明“科学探究”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完善、深入空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 深入研究新课标“科学探究” (主题) 教育及其新架构, 积极探析其实施的新思维、新策略、新路径, 必将对化学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系笔者研读新课标“科学探究”教育及其新架构的一些心得体会, 权当深入探讨相关问题的引玉之砖。

一、“科学探究”教育的独特性

新课标和原课标皆选定“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 这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它既是课程的内容与标准, 又是课程学习的方式与工具。开展“科学探究”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像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那样进行化学 (科学) 课程的学习。然而, 我们必须清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则是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因此, “科学探究”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认识科学探究的价值、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以更加自主地获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验化学 (科学)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发展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研读新课标及原课标不难发现, “科学探究”与其他一级主题的教育相比较有着许多独特之处。

(一) 教育内容体现综合性

在新课标和原课标选定课程内容的5个一级主题中,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都有明确、具体的化学物质知识作为载体。它们或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或是化学 (科学) 体系符号系统的基础知识。尽管这些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着内在联系、相互关系, 但更多情况下是逐一地进行学习的, 即学习它们的对象具体、要求明确、评价较易。不言而喻, 新课程的物质知识教育应贯彻新理念, 通过积极的渗透、引导、示范等,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激发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全面达成新课程目标。

相比较而言, “科学探究”主题的学习就显得具象有点模糊、缥缈、缺少抓手。这恰恰是“科学探究”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综合性的体现, 即其教育目标需要经历对众多物质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实践才能达成。在新课标“科学探究”的4个二级主题中, 依次提出观念性理解科学探究的5个学习目标;解构科学探究活动的8个要素、基本程序的学习目标;明确实验基本素养尤其是7项基本技能的学习目标 (原课标表述只有6项, 新课标表述的第4项“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 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可理解为对原课标“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分支的突显, 故此, 新课标与原课标对实验技能要求无实质性差异) ;规定8个实验作为学生亲手进行化学实验活动的底线。显而易见, 前3个二级主题课程目标的达成, 决不是通过单独的、孤立的物质知识学习就能实现的, 而只能是物质知识学习积累、体悟与内化的综合效应、是思维与观念的升华成果。

(二) 教育目标侧重情感性

新课标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各自皆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其中, 除“科学探究”之外的其他4个主题的课程内容都有明确、具体的化学物质知识作为载体, 它们的教育目标大都布设在“知识与技能”及“过程与方法”领域, 而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则寓于物质知识教育之中。换言之, 这些内容主题教育目标的达成更多地倚重于知识性。

然而, 如从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最根本的任务———“育人”去考察、研读新课标“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架构, 不难发现在其4个二级主题中,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居于核心、统帅的地位, 其他3个二级主题都服从于、服务于它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对于“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5个教育目标的表述, 大都使用“体验”、“意识 (到) ”、“认识”等体验性学习行为动词, 表明其教育目标更侧重于情感性。因此“科学探究”教育已然超越通常意义上的物质知识教育,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念性、思想性、精神性的教育。其教育目标主体并不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具体的物质知识或学会具体的实验技能与方法, 而在于促进学生树立探究意识、科学精神,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更加牢固的思想基础, 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探究”教育目标侧重于情感性, 映衬出课程在思维、精神层面上的隐性目标。此类课程目标的达成没有凝固、刻板、划一的标准,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宽松氛围和广阔空间, 更可切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促进学生获得最大、最佳的发展。同时, 它也给初中化学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初中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伊始还十分缺乏必要的物质知识基础, 即刻进行“科学探究”教育 (各种版本的现行教科书均如此编排) 必然面临极大的困难, 往往只能在认知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上图形式、走过场, 无法实现“科学探究”教育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因此, 对于“科学探究”主题在化学课程教科书中的素材选择和呈现, 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等, 都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三) 教育过程具有全程性

“科学探究”在新课标课程内容中位居一级主题之首, 各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也以不尽相同的标题及素材将其编撰为首章 (单元、专题) 。由于受使用教科书惯性思维的影响, 许多教师对于“科学探究”教育内容、目标的独特性缺乏深入思考与认知, 依然像对待化学教科书一般章节课文那样采用“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进行教学, 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成预期的课程目标。这是因为, 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课文更多的是表述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这些虽是“科学探究”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但非“科学探究”教育的核心目标, 充其量只是达成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石。而且, 对它们的教学处于化学课程的起始, 学生此时对化学物质的感性、理性认识都还很缺乏, 很难真正地理解这些课文、理解科学探究的实质与价值。其实, 新课标和原课标都已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 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 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因此, “科学探究”教育要牢牢把握其核心目标, 深入地探索、研究、完善其在其他主题教育中渗透与落实的实践, 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形成与能力发展更加有明确目标、完整计划、合理步骤地贯串于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 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情景中都能受到“科学探究”思想开诚布公的教化或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深化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与实践, 促进化学课程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完善。

研读新课标还不难发现, 它删除了原课标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句颇为时尚的断语。这是新课标贴近教学实际、回归平实风格的反映。对此, 至少可以找出3个理由:一是新课标已保留“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 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一语, 足以说明“科学探究”在课程中的功能与价值, 不必再加码、再赘言;二是原课标断语中两个“重要”极易驱使课程实施步入误区, 独尊“探究”而轻视甚至排斥化学课程学习的其他方式, 导致脱离教学实际、孤军奋战, 滋生诸多形式主义、烦琐哲学的教法和学法, 终与“科学探究”教育的主旨渐行渐远;三是新课标的简洁表述, 反映其认真研究原课标实施的经验与教训、更加贴近教学实际、减少误解“科学探究”现象再发生的新思考。

二、“科学探究”教育的开放性

“科学探究”列为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 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最鲜明的主要标志。“科学探究”既是课程的一个内容与目标, 又是课程学习的一种方式, 已非一般意义上的化学知识与方法学习或技能训练, 而是侧重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一种教育创新、教育理想。它是促进初中化学课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化学课程深化改革、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科学探究”教育应有广阔视野、博大胸怀, 倡导并悦纳学生在“科学探究”领域的开放性发展, 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情景、氛围与机遇。

(一) 探究形式多样化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形成了“科学探究”课程内容相对完整的新架构, 同时表明了化学实验尤其是学生实验在“科学探究”教育载体中的主体地位, 反映了“科学探究”教育根植于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课程要求。众所周知, 化学实验是综合性活动。无论是简单的物质性质检验还是较复杂的物质制备、提纯, 都是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操作技能等在不同程度上相融合的实践。因此, 作为“科学探究”旗帜下的化学实验, 应从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出发, 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地发挥实验的综合性优势, 充分开发和利用实验的多种教育功能与价值, 使兴趣有异、基础有别的学生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

“科学探究”教育是促进学生亲历科学问题认识或解决的实践。而“科学探究”完整过程所包含的最基本活动可归纳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表述结论、评价结论。在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的具体活动中, 根据问题的特点与教育价值和学生的志趣与学习水平, 可以设计只侧重某个探究要素的活动, 或设计经历科学探究全程的活动, 以体悟科学探究的部分要素或全部要素。其间, 教师可只启动问题探究或指导探究设计, 也可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或探究评价;可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也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无疑应以化学实验为主要载体, 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评价证据、运用证据或推断结论的能力。其实,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收集证据活动还有很多种形式。如通过阅读教科书、查阅有关资料、文献、上网查询等, 以了解并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或经验教训, 使自己的探究活动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开展。又如,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生生、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汲取他人智慧, 提高学生个体的科学探究水平的层次。这些都是体现科学探究活动开放性的重要形式, 应善加利用。

(二) 探究评价多元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并强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 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这是“科学探究”学习评价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最基本的行动指南。由此可知, “科学探究”学习评价应该多元化。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兴趣、参与状态、科学情感、思想方法、探究能力等都可以是评价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媒介。

从“科学探究”成果的角度, 可以进行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终结性评价, 也可以进行不同探究活动阶段的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如, 通过观察与思考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否有价值, 是否触及事物的本质, 是否与当下的探究水平相适应等;再如, 通过探究活动与分析研究而表达的结论及其评价是否正确, 是否周严, 是否简约等。探究成果评价的媒介是显性的, 只要树立探究评价多元化的理念, 就不难理解与实施。

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态度的角度, 也可以进行多元化评价。尽管其评价媒介往往是隐性的, 而且有许多是稍纵即逝的, 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并用心去做, 依然是可以捕捉到的。如, 参与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 是独立思考并善于合作还是随波逐流;又如, 对于探究过程与结果是进行深入反思、不断探索, 还是自得、陶醉而缺失反思意识、止步不前。

从“科学探究”评价时机的角度, 可以是随机性的, 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或终结性的, 要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全程中都能及时地得到激励与指导, 以增强其探究的动力, 提高探究的水平与效果。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无论在任何时段、从任何角度进行评价, 都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 为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中所表现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反馈, 以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实现化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 探究成果个性化

新课标对于学习“科学探究”所提出的核心目标多指向情感性、体验性。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智能潜质、思维特质、学习方式与习惯等必定存在着种种差异, 因此,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成果必有个性化的表现。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学习相同的“科学探究”课题时, 必会在提出问题与做出假设的视角、获取与整合证据的方略、论证与解释结论的逻辑, 以及表达与评价能力的表征等不同方面表现出个性化的品格特征, 反映其学习与发展水平。所以, 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成果切忌采用划一的“标准”去评价优劣, 而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特质与现实, 实施个性化评价。这种评价没有僵化、固化的优劣标准, 只有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要求, 尤其是在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上的发展。

“科学探究”成果个性化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我们应持开放的心态承认它、尊重它、研究它、运用它, 才能使“科学探究”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促进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然而, 许多老师更习惯于像“知识与技能”那样有显性的知识点、有清晰且统一的学习底线的内容的教育, 而并不习惯没有明确、具体知识点和学习底线的“科学探究”教育。对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深入研读、领悟新课标“科学探究”教育的精神实质, 并将其贯串、渗透于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 以实现“科学探究”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科学探究”教育的实践性

“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课程教育中, 不论作为学习内容、目标还是学习方式, 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探究”思想意识的培育、探究能力的发展、实验技能的训练、基础实验的完成, 学生都必须亲历亲为探究的实践活动, 舍此别无他途。因此, 实践性是“科学探究”教育的又一本质、应有之义, 必须在课程实施中加以贯彻落实。

(一) 以化学实验为主体内容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的架构中增设“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明确规定以初中化学比较经典的8个实验课题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作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底线。这既是新课标对“科学探究”实践性认识上的完善与操作上的落实, 更是对学生实验赋予更高的地位与使命的表达。在这8个学生实验课题中, 原课标对“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没有明确的表述, 而对其他7个实验课题都有所表述, 但都只散布在相关内容主题的“标准”或“活动与探究建议”中, 没有明确地统摄于“科学探究”教育, 同时, 也没有明确进行实验的主体是教师 (演示实验) 还是学生 (学生实验) 。因此, 在课程的实际实施中, 由于教师理解课标的差异、教课书中实验教材编写的差别或学校实验设施条件的制约, 特别是受中考化学命题导向的影响, 往往使学生本应亲历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受到削弱, 甚至名存实亡, 致使“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陷入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种种误区, 黑板上做实验、多媒体上做探究的现象屡见不鲜;理解“科学探究”蜕变成背诵一些懵懵懂懂的条文,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简单化为对其要素、程序的生硬记忆, 实验技能则被肢解为脱离真实实验情景的孤立技巧。这些背离“科学探究”教育主旨的做法必须纠正。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中规定“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必将有助于改善“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缺失生命活力的现状、使其行动有更坚实的基础、奋斗有更清晰的目标、更可期待的实效。

(二) 以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

“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无疑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理应成为“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有的实验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课外实验等) 都应在“科学探究”的旗帜下实施。化学实验是化学家认识物质、探究物质变化、创造物质的必经途径、重要工具;同时, 也是学生学习、运用化学知识与经验最主要媒介、最高效实践。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最重要的价值, 不在于操作技能的稔熟, 而在于思维的激活。如果从思维层面来考察化学实验活动, 首先思考的问题应是实验物质 (化学) 体系的选择, 即从哪些化学物质、现象发现、筛选、确定研究课题。这既是化学实验活动的发端, 又是归宿, 是化学实验中思维层次最高、蕴涵创新机遇最多的活动。它既反映实验者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及其运用能力, 又反映思维的科学性、逻辑性与创新性的水平。令人颇感遗憾的是, 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实验的物质 (化学) 体系大都已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越俎代庖, 因此, 挤压甚至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3]对此, 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自觉地将其作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积极地进行不懈的探索。

化学实验活动在选定物质 (化学) 体系之后, 应思考的问题是实验仪器、装置 (即仪器的有机组合) 的选用, 即为实验任务的顺畅完成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这是对仪器、装置功能和物质 (化学) 体系特征进行综合思维、全面权衡而做出的抉择。作为现代的化学教学实验, 仪器、装置的选用还应考虑其安全性、简约性和环保性。在选定仪器、装置之后应思考的问题是实验的操作程序与规范, 以确保实验有序、有效地顺利进行。这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物质 (化学) 体系特征和仪器、装置功能进行综合思维, 其目标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准确性。

化学实验活动作为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教育的主体内容, 应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为此, 化学实验教学要以实验的物质 (化学) 体系选定、仪器装置选用及操作程序和规范选取等3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为抓手, 引导学生亲历化学实验的全过程, 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纵横驰骋的思维与实践时空。

(三) 以实验探究为主要途径

“科学探究”教育在初中化学课程中, 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尤其是亲历基础的学生实验来实施的。因此, 对于课内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都要丰富、充实其探究性设计, 对于课外实验或综合实践活动则要注重加强探究性引领, 使不同学习情景、不同具体目标的化学实验都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主题教育的共建之中, 从而超越只顾实验结果或单纯训练技能等狭隘的实验目标定位。新课标将学生实验 (实质上也包括其他形态的化学教学实验) 活动置于“科学探究”主题的教育架构中, 是对化学实验教育功能与目标定位认识的新发展。这既有利于学生激活思维, 自觉求知, 丰富与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活用化学知识, 体验科学方法, 培育科学情感, 从而实现初中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显然, 作为化学课程中学习的任何一个具体实验, 哪怕是学生实验都不可能承载“科学探究”教育的全部任务。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应高瞻远瞩, 高屋建瓴, 认真地研究教科书中的实验课文素材、呈现方式和编排结构, 并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然后结合自己、学校及社区 (社会) 实际, 统筹研究、规划、制订各个实验尤其是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的具体目标, 以构建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教育的相对完整体系。具体的化学实验目标的确定还要加强针对性, 以有效地弥补学生个体在科学探究、化学实验的观念、思维、能力及技能上的短板、弱项, 或体现与地域自然、经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及相关人员理解与开展“科学探究”教育, 新课标以附录形式提供了“科学探究”学习的3个示例。其中, “微粒的运动———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和“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是比较典型的实验性探究;而“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则是综合实践性探究。它们都是在原课标所附示例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的。研读应该发现: (1) “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实验或社会实践活动; (2) “科学探究”学习倡导以学生自主与合作 (包括师生合作)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要根据问题的实际加以运用, 且对于不同的探究问题应有不同侧重; (4) “科学探究”中对于假设的证实 (或证伪) 除了最重要的实验验证外, 还有查阅文献、资料 (吸纳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智慧) 、进行社会调查 (拓展视野、搜集证据) 、参加讨论交流 (思维碰撞、智慧共享) 等多种途径与方式。“科学探究”终归是创新性实践, 其学习的关键是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与亲身参与实践。唯有如此, 才能使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表述论证等探究操作遵从科学精神、符合科学逻辑, 才能获得可信、可靠的科学结论。

新课标删除了原课标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的示例, 估计是研究原课标实施经验与教训而做出的抉择。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所探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需进行探究实验的定量性及探究结论的局限性, 都不很适合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虽然, 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升高与当前全球热议的地球“温室效应”疑似相关, 确实是一个热点问题, 但其复杂性等已远远超乎一般的想象。笔者曾撰文讨论初中化学“空气”主干知识及其教学问题[4], 指出“课文谈论的空气成分及其数据所反映的是空气组成的现状, 是地球大气46亿年演化历史长河中的瞬间定格”, “空气的成分仍然处于变化之中, 只是变化的速度极为缓慢而已”, “目前, 人类对于空气成分变化的原因、趋势、规律及影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由此可见, 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否改变的问题有极大的开放性, 且探究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所得结论的科学性问题等, 都不太符合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 很可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带来混乱。因此, 删除此示例是明智的。

结语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是新课程、新课标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标志。学习、研究新课标应深入理解“科学探究”教育独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以在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更加自觉、更有创造性地贯彻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宋心琦.化学实验教学问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 (11) :3~6.

上一篇:公共安全的定义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哲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