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精选8篇)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机关在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领导下,在区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机关”活动。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机关三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成效显著。2004年政协机关被区直文明委命名为“区直文明机关”,2005年底通过复查考核被评为优秀;2005年底被自治区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通过一系列深入扎实的创建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政协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机关上下风正、心齐、气顺、劲足,出现了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昂扬向上、扎实工作的新景象,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力加强,机关整体工作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了以党建带全局、以创建促工作的良好局面。现就一年来政协机关“双创”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完善组织机构
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是创建“文明机关”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保证。一是机关党组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明确提出要把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机关”作为加强机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双创”工作组织机构。2005年,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成立了由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朱玉华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全体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由机关党委全体委员以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创建领导体制,有效地保证了机关创建活动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开展。三是根据《自治区政协机关开展创建“区直文明机关”活动实施办法》和《自治区政协机关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实施办法》,机关党组书记与各处室负责人签订了创建活动责任书,将创建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制定、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处室领导普遍抓的局面,为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全面落实目标责任,不断深化创建内涵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一是形成了严格的政治理论学习考核机制,为深入扎实地抓好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结合政协机关实际,制定了机关干部职工2006年理论学习安排,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并定期对各支部和干部职工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自治区党委和区直机关工委要求,抓好机关全年各阶段政治理论的学习。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的通知》、《自治区政协机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通知》、《关于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通知》、《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做到重大政治理论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确保学习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三是坚持领导干部中心学习组制度。按照《自治区政协机关2006年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安排》的要求,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集中学习讨论11次,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中心学习组全体成员认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自觉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党组书记、秘书长朱玉华撰写的《新农村建设要立足于建、着眼于新、致力于好》、《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大力推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践的长足发展》等理论文章,分别在《党政企领导干部论坛》和《华兴时报》上发表。领导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极大地鼓舞和带动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有力促进了机关良好务实学风的形成,受到区直机关工委的好评。
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做好新时期政协工作奠定思想基础。机关党组以人为本,将《自治区政协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自治区政协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到机关工作的各个层面,切实做好新时期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机关。机关党组成员特别是党组书记带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利用学习和安排工作的机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分析研究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干部职工生病住院或是生活遇到重大困难时,机关党组成员都坚持上门看望、亲切慰问,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切实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在计划上同步、内容上互补,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服务和推动机关各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树立了正气,增进了团结,增强了凝聚力,为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思想保证。
3、认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显著提高。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先后制定了《自治区政协机关文明办公暂行规定》、《自治区政协机关共产党员行为规范》,结合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创文明机关”、“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在机关深入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机关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通过制作图片展、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巡回演讲、学唱廉政歌曲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成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还编印了《弟子规·易解》,帮助机关干部职工学习解读中华民族诚信、仁爱、律己、敬长、治学的传统美德。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苦干、勤奋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政协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机关党组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责任制,坚持重大事项由机关党组集体决定,特别是在提拔任用干部等重大问题上都能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分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规范程序,严肃纪律,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生活会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党组成员都能按要求提前做准备,广泛征求党内外同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积极参加个人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2、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一是机关党组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将其列入工作计划,年初安排部署工作有党建内容,年中检查汇报工作有党建情况,年终总结工作有党建项目,形成了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的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机关党委的工作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组织机构、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二是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不放松。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的决议决定,及时组织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央及自治区《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4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下发后,机关党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就如何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提出意见,制定了符合政协机关实际的4个《实施意见》,印发各党支部贯彻落实。支持机关党委积极参加区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文明之光周刊》和《文明风采》画册的编辑制作、“迎奥运全民健身”启动仪式、“七一”歌咏大会等活动,宣传了政协机关的创建工作,展示了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组织并积极参加机关党建活动。自治区政协主席、各位党员副主席以及厅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朱玉华带头讲党课、作辅导报告,先后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为题进行党课教育,有力促进了机关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在国庆前夕举办的摄影作品比赛中,任启兴主席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比赛,对机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不断探索和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认真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创新党组织生活。大力开展“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坚持为民办实事”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将“宁夏政协兴华成才助学”活动作为机关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的实事、好事,认真组织实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机关党委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为庆祝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观了六盘山纪念馆,开展了“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与固原市政协联合举办了“区市政协庆祝建党85周年联谊会”,开展了以“爱军习武”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各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第六党支部开展了田间地头上党课、第七党支部开展访贫问苦送书到农村、第五党支部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调研、第三党支部开展了体育联谊活动,丰富了党组织生活,提升了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这些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了政协机关党建工作的水平,机关党委被自治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被区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第七党支部被区直机关工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
(三)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机关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多次召开处以上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中纪委和自治区纪委有关会议精神,并进行座谈讨论。紧密联系政协工作实际,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2006年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要点。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党风廉政工作抓得紧、抓得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系。结合政协机关的职能和工作实际,制定了《自治区政协机关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方案》。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牵头责任,将《实施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为15项具体内容,落实到主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充实并调整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体系。
3、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警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文件同学习贯彻党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收看了《党章》和两个《条例》的专题辅导讲座,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程法光廉政书画展》、《国家安全保密工作展览》和警示教育光盘,结合庆祝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党员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党性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四)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文明机关氛围。
1、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在机关营造起团结、和谐、文明的工作学习氛围,全面推进 “文明处室”、“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结合党建目标责任制、“三个一流”标准和机关年终公务员考核,实行考核、动态管理,每年进行复查考评。凡考评不合格者,不得命名为“文明处室”和“五个好”党支部,已取得“文明处室”和“五个好”党支部荣誉的将取消称号。2005年,经过认真复查考评,机关分别有5个党支部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占支部总数的62%;有15个处室被评为“文明处室”,占机关处室的93%,有力地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保证了创建工作质量。2006年复查考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重视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和交流使用。组织选派机关干部到区直机关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区直机关支部书记培训班、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学习班学习,并且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参加自治区政协委员培训班学习,举办文史知识、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保健教育等知识讲座,举办台湾形势、国际形势报告会、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报告会,鼓励机关年轻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历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充实业务知识,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和使用。2005年以来,先后提拔了2名正厅、5名副厅级、5名正处、3名副处级干部,对3名正处级干部实施了轮岗,使一批年富力强、学历高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得到使用和锻炼。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机关党组高度重视机关的文体活动,把这项工作纳入机关“双创”的整体工作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内容充实、时代感强的职工文体活动,用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工作热情。春节前夕,举办了由政协办公厅主办,统战部、农垦局、农业银行和各民主党派等17家单位参加的迎春联欢会;“五一”前,举办了“宁夏政协系统乒乓球比赛”,与社会各界和市县政协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十一”前,举办了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比赛。同时还积极参加区直机关组织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组团参加了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天支杯”领导干部乒乓球比赛、“党校杯”乒乓球友谊赛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机关争得了荣誉,展示了“文明机关”的良好形象。机关工会、妇女组织也结合工作特点,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举办“庆三八”体育联谊活动,参加“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为干部职工体检等。
4、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继续开展“宁夏政协兴华成才助学金”活动,在去年资助112名贫困学生的基础上,今年又资助了103名品学兼优的学子;筹资4万元为固原市炭山乡扶贫点修建村级道路,解决长期困扰该村的运输难、上学难、行路不便问题;资助机关驻地社区低保户子女上大学;积极响应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团委和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号召,向南部山区中小学捐赠课外图书918本,杂志621本,音像磁带101盒;筹资10万元捐助南部山区8县(区)的贫困学生;在前不久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中,机关干部职工踊跃捐款13580余元,救助山区灾民。通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会捐助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救助困难群众贡献了力量,展示了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
三、以创建为动力,促进机关工作持续发展
几年来,政协机关党组坚持以创建“文明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为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中共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坚强后勤保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为人民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责任心明显增强。目前,机关人人参与创建、个个为创建活动争做贡献的局面已经形成。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工作主动,自觉地把“双创”活动和完成党建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印发后,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政协党组和政协机关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不断探索开展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扎实有效地促进了政协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圆满完成了政协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开拓创新,办会质量明显提高。如在自治区政协八届24次常委会上,来自基层的乡村干部和农民代表走上政协讲台,与委员面对面交流,共商新农村建设。形成的《自治区政协八届24次常委会议意见建议》,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陈建国书记做了重要批示。各专委会精心组织调研视察活动,与各民主党派团体开展联合调研,探索了以课题研究方式建言立论的新形式,从更高层次上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增强了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研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起草的专题调研报告大都受到党委政府的 高度重视和采纳,赢得了广大政协委员的好评。
(二)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提高提案质量为中心开展工作。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意质量、讲求实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规范提案办理程序,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截至目前,共承办委员提案494件,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畅通民情,反映民意,积极加强社情民意工作。今年以来,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整理报送了《社情民意》和《建言》共120多期,有许多意见建议得到了采纳,30%被自治区领导及有关部门批示和反馈。如关于固海盐环定扬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西部扶贫开发应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等建议,为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正确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发挥文史资料在团结、育人、资政、存史方面的重要作用,编辑出版了《宁夏文史资料集萃·人物卷》(上下卷),《黄河与宁夏水利》(宁夏文史资料第27辑)即将出版发行。
(五)总结经验,深入开展工作研究。9月上旬召开的全区政协理论研讨会上,政协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有10篇论文受到表彰奖励,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研究、实践和创新新时期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干部职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六)加大了政协新闻宣传的力度,增强政协的社会影响力。截至10月底,在人民政协报发表宣传政协工作的稿件71篇,《华兴时报》多篇报道得到自治区领导的批示,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舆论监督方面的优势。
经过几年来深入扎实的创建工作,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我们体会到,搞好机关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抓思路——规划计划,不断适应党建发展的新形势;二抓根本——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三抓基础——支部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四抓重点——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思想境界。同时,必须齐抓共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形成机制。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和副厅长韦力平陪同。
在广西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和广西美术馆的施工现场, 高雄听取了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后, 详细了解了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施工计划, 并对项目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
在广西铜鼓博物馆, 高雄听取了项目业主和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的详细汇报, 他对经多次修改完善的设计方案以及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并共同研究, 对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学者”计划;实施办法;共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53-01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好的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为了提升各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提出和实施了“学者”计划工程建设。以各省市自治区的人才引进计划工程实施办法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人才引进计划中的共同之处,为今后人才引进计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学者”计划现状
目前,2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实施或提出了“学者”计划。其中已经提出并实施的有24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北京市的“长城学者”,上海市的“东方学者”,重庆市的“两江学者”,福建省的“闽江学者”,山西省的“三晋学者”,辽宁省的“攀登学者”,黑龙江省的“龙江学者”,浙江省的“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江西省的“井冈学者”,山东省的“泰山学者”,河南省的“中原学者”,湖北省的“楚天学者”,湖南省的“芙蓉学者”,广东省的“珠江学者”,陕西省的“三秦学者”,云南省的“云岭学者”,青海省的“昆仑学者”,广西省的“八桂学者”,新疆省的“天山学者”、河北省“燕赵学者”、海南省的“琼州学者”、贵州省的“黔灵学者”、安徽省的“皖江学者”和香港特区的“香江学者”;吉林省的“松江学者”和甘肃省的“飞天学者”计划已经提出但尚未实施。
二、对“学者”计划实施方案的分析
对各省市自治区“学者”计划工程建设的实施办法进行分析,来探究在岗位设置、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聘任程序、支付方式和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共性。
1.岗位设置。各省市自治区的“学者”计划工程建设中多数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先设岗后选人的原则。将引进人才分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且实行岗位聘任制。岗位的设置不仅与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点实验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又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密切结合。这充分考虑到发挥地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其地区产业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岗位职责及其聘任条件。特聘教授要求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并带领本学科的梯队建设。讲座教授要求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讲座或课程并能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组建学术团队,推进国内高校与海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任聘条件为博士学位,在海内外教学一线工作,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能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和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能带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能够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能在受聘高校按签订合同全职到岗,其中特聘教授一般为一年内9-10个月,讲座教授一般为一年内的2-3个月。此外,各省之自治区对引进“学者”的年龄是讲座教授的年龄限定为60周岁以内;特聘教授各不相同(见表1),且会在特殊条件下放宽其年龄限制。
3.聘任程序。选聘多数面向海内外公开竞聘。坚持标准,择优选用。注重教学和科研、技术水平,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从而做到好中选优、优中拔尖、宁缺毋滥。
(1)岗位审定程序。规定有关高等学校于特定时间提出设岗申请,由其教育厅每年受理一次,并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的申请进行审定。获准设置岗位的学科名单于会在特定时间通知有关高校;同时,将已获准设置岗位的高校公布于众,并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2)候选人审定程序。获得批准设置岗位的高等学校应针对每个招聘岗位组织在本学科领域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其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评审。高等学校再根据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并按有关要求与推荐人选协商确定聘期目标任务及配套措施。其教育厅再组织有关专家对高等学校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评审,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拟定聘任人选,然后对拟聘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的,教育厅发文予以确认教授人选并做出通知。
4.支付方式。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制定出略有不同的奖金标准。多数省市自治区特聘教授奖金标准为每人每年人民币10万元,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省属高校的特聘教授奖金由“学者计划”专项经费全额支付。省部共建高校的特聘教授奖金由“学者计划”专项经费和学校各负担一半。讲座教授奖金为每人每月人民币1-3万元,按实际工作月支付。
5.考核管理。规定有关高等学校与引进的“学者”通过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的办法明确聘任双方的责、权、利。“学者”实行严格的聘期目标管理。高等学校对“学者”进行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评估,并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备案。聘期内,教育厅会组织专家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各有关高等学校于特定时间将本校聘任的学者年度考核结果及其履职情况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进行书面报告。还规定“学者”在聘期内经查实有:在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的;未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触犯刑律等情形之一者,将撤消其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津贴。同时聘任学校也将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
三、小结
在国家“长江学者”人才引进的带动下,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开展了各自人才引进计划,但究其实施办法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区在“学者”计划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聘任程序、支付方式和考核管理中均存在着共性,仅会因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而略有所不同。而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的初衷则是更好的建设其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地区经济。
惠农区总工会一、四送情况
上半年,总工会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讲座班9期,为企业定向培训技术工人575人,有316人取得技能鉴定证书,296人实现就业。举办创业带头人培训班2场,培训职工289名,举办农民工招聘会5场,成功就业228人。
总工会与司法局、卫生局联合,举办了法律培训班2场,咨询服务2场,到企业宣讲6场,为农民工朋友发放了健康宣传手册、药品等,发放资料3600余份,到企业放电影40场次,发放书籍500余份,健康宣传资料3500份,发放面值100元的粮油爱心卡800余张。围绕惠农区50项重点项目工程送去价值4746元的羊肉、600斤大米、600斤面粉、240斤绿豆、1040件水、1000份毛巾、洗衣粉和香皂等防暑用品和生活用品,并现场为农民工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二、职工书屋建设情况
1、全国书屋没有
2、自治区级职工书屋1个:
惠农区总工会职工书屋
3、市级职工书屋2个,投入资金2万元:
惠农区河滨红旗社区职工书屋
惠农区中街职工书屋
4、县级职工书屋9个,投入资金近30万元
惠农区红果子镇职工书屋
惠农区园艺镇职工书屋
惠农区礼和乡职工书屋
惠农区中街职工书屋
惠农区南街职工书屋
惠农区北街职工书屋
惠农区火车站街道职工书屋
石嘴山市荣华缘职工书屋
宁夏常能达化工有限公司
三、创争活动情况
大力实施“工字号”创业富民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取市总工会及中国银行小额借款73万元,创建了“工字号”清华街创业富民示范街和经纬摩尔建材家居创业园,培训创业带头人10名,扶持5家小企业二次创业,建立农民工门点15个,示范创业单位10家,带动335人就业。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技术工人,而且为广大职工分了忧,为政府解了难,成为宁夏工会系统工作的亮点,市总工会在惠农召开了现场会,在全市工会系统中推广其创新亮点经验。
四、“双十佳”活动情况
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载体,通过评选活动促
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企业为重点,以班组为单位,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及文件要求认真把关,通过层层选拔逐级评选民主评议的形式,经过公示选出职工心目中的“双佳”标兵,发扬标兵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职工积极进取分发向上的精神。
五、亮点工作
1、创建清华园“工字号”一条街工会创业示范街,在市总工会大力支持下,筹资23万元,于今年3月开始筹建,4月初挂牌营运。在涉及餐饮服务、美容美发和副食经销等6个行业的70个商铺中,筛选了19家信用好,有一定资金运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下岗职工、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作为扶持对象,共同挖掘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收益好的项目扶持经营,带动安置解决就业人员360人。
2、围绕全区50重点项目工程,开展失业职工、返乡农民工技能、创业培训工作。总工会与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政主动联系,并下发专文,安排所在单位工会组织,主动配合其行政,积极开展就业意识、劳动技能、自主创业等培训,先后完成职工、农民工培训1226人。同时,我们正在企业中推动实施280名技术工人培训工作。
3、开展农民工援助行动。为了把农民工的技能提高、就业安置、劳动保障、子女上学、特困救助等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们按时间顺序,开展了系列性的“春暖就业
援助行动”,“盛夏监督检查行动”,“金秋助学帮扶行动”,“寒冬扶贫济困行动”四大战役。目前,第一、二、三阶段战役已全面落实,正在积极筹备发动第四阶段战役
4、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将四送活动送到施工现场,送到田间地头。5月,由区总工会牵头,在全区50项重点工作劳动现场上展开了一场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劳动竞赛,一场场劳动竞赛,使区委、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以大项目带动大就业,以高质量高速度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破金融危机解坚冰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劳动竞赛产生的效应,远远超出了竞赛本身。
8月27日,惠农区总工会紧紧围绕我区50项重点工作中涉及失地农民的中粮番茄基地——庙台乡田间地头,联合庙台乡党委政府开展“察民情知民意” 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清凉“四送”活动。把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送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推动农民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六、是否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在我区迅速崛起,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将从传统农业种植中彻底解放出来,转移到非农产
业的各个领域寻求新的就业渠道,农民身份的转变、岗位的转变,需要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来推动,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结构配置将有着更高更的要求,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资源无法保证也将制约宁夏进入经济高速通道。
只有高瞻远瞩,提前规划打造宁夏人才培育的航母—职工大学校,为宁夏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实用人才,为宁夏后续发展储备人才蓄能造势。
七、对宣教部意见建议
(新党发〔2010〕14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各地、州、市党委、政府(行署),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人民团体、大专院校,自治区大中型企业、中央驻疆单位,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号)的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现对地(州市)、县(市区)政府(以下简称“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地县政府机构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前提,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体制机制保障。2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新疆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地域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相衔接,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不搞“一刀切”。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地县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
1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改进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健全办事制度和程序,公开办事依据,简化办事流程,转变服务、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地县政府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全面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责体系。要更加注重有效地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上学、就业、看病、养老等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
2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与自治区政府各部门职责有效衔接,切实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理顺自治区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县政府权责关系,严格执法监管。
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绩效考评、行政问责等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切实解决权责脱节问题,增强地县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地县政府机构设置总的原则是机构限额总体稳定、个别调整、从严把握。机构设置要体现本级政府的功能特点,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可因地制宜,不要求上下对口。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并一些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
参照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管理体制;整合内外贸管理职能,促进贸易一体化;整合经济、经协、信息等管理机构和职能,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合交通、运输机构和职能,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和职能,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建设和住房管理机构和职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整合文化、广播、体育管理机构和职能,加强文化领域综合管理,推进文化市场统一执法;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列入地县政府工作部门。
4规范机构设置。乌鲁木齐市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40个以内,其他地、州、市政府(行署)工作机构数控制在30个左右。较大的县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22个左右;中等的县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20个左右;较小的县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14至18个。县级市(含石河子、阿拉尔、五家渠、图木舒克4个直辖市)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22个左右。市辖区政府工作机构数控制在18个左右。地、州、市政府(行署)部门管理机构限额不超过3个;县(市区)政府不设部门管理机构。
地县政府工作机构,不分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统称工作部门。地、州、市政府(行署)工作部门称委、局、办,为正县(处)级。其内设机构要进一步综合设置,称科(室),为正科级。部门管理机构为副县(处)级,其内设机构称科(室),为科级。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称委、局、办,为正科级。各部门一般不设内设机构。
地县政府必须严格按规定的限额设置机构。清理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实体性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部门承担。
5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各地要坚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总量,做好超编人员消化工作,不得突破现有行政编制总额。在同一层级内,可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结构;确需跨层级调整的,必须按程序报批。
地县政府领导职数严格按照新党发〔2002〕4号文件执行。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09〕3号)精神,地县政府不设专员(州长、市长、县长、区长)助理;地、州、市政府(行署)副秘书长职数与地、州、市政府(行署)领导班子副职的职数一致,兼职的副秘书长应占职数(不含援疆、挂职干部)。副秘书长的职级原则上应相当于同级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在实际配备中,由同级政府部门正职一级的干部交流任职的可保留原职级;县(市区)政府不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职位。地、州、市政府(行署)各工作部门的领导职数为3—4名,不设秘书长。县(市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的领导职数为2—3名。
二、乡(镇)机构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纽带,以巩固基层政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提高农业综合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点;坚持权责一致,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积极稳妥,确保机构编制总量不增和社会稳定。
(二)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基层政权
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手抓社会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深刻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廉政和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加强对乡(镇)政府、群团组织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实行“4211”工作机制的乡(镇),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合理划分县乡事权、财权。应由县(市)承担的工作,不得转嫁给乡(镇);应由乡(镇)承担的工作,要赋予相应的财权和保障相应的财力;要求县(市)和乡(镇)共同承担的工作,要明确权责关系,做到事权、财权相统一。要正确处理好乡(镇)与村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关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对自治范围之外的公共事务,乡(镇)负有领导和管理的责任。
2着力推进职能转变
乡(镇)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不同类型的乡(镇),要结合实际,确定工作重点。
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和示范引导上来。尊重农牧民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
要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代理制等形式,方便农牧民群众办事。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上级党委、政府要为乡(镇)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增加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能的能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除保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事项外,其它“一票否决”事项一律取消。今后除中央要求外,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乡(镇)设置新的“一票否决”事项。对乡(镇)的考核由县(市)党委、政府年终统一组织一次,不得将乡(镇)职能以外的事项列入考核范围。上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接受乡(镇)党委的统一指导和协调,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适时开展撤乡并镇工作。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地方,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撤乡并镇,要审慎稳妥,科学合理,按程序报批。
3合理设置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不要求上下对应,既可按照职能归口设置3—5个综合性办公室,也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助理员。乡(镇)各综合办公室不作为乡(镇)一级的中间层次,负责人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团不设工作机构,其日常事务由负责党政事务的综合办公室承担。乡(镇)不设政协工作机构。乡(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按相关法律、章程设置。逐步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建立乡(镇)财政,强化涉农资金监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认真执行乡(镇)机构编制“总量不增”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乡(镇)机构编制实名制
管理。严格按规定核定领导职数,扩大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不设乡(镇)长助理。
改善乡(镇)干部结构,健全乡(镇)干部培训制度和体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解决乡(镇)干部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各方面的困难,坚持优惠政策向一线倾斜。
4推进事业站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乡(镇)事业站所可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凡由县(市)属部门管理的事业站所,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化管理(另有明文规定的除外)。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市)属部门要相互尊重,增强信任,密切配合,在干部任免、年终考核等方面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区分乡(镇)事业站所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活动,对公益性机构加强财政保障,经营性机构逐步转制为经济实体,乡(镇)不再兴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乡(镇)或区域性便民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
三、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对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地县党委、政府负总责。按照中央要求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地县党委、政府要通盘考虑本地区的改革工作,统筹安排好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的时间和步骤。在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注意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衔接。
吉木萨尔、岳普湖、富蕴、沙雅、莎车等5个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按照自治区2007年批准的方案,结合本意见的要求继续巩固完善。自治区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机构改革与地县政府机构改革同步进行。
(二)机构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报批程序
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既可分步实施,也可同时开展。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于2011年3月30日前完成方案的报批工作。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地、州、市政府(行署)机构改革方案向中央编办备案同意后,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向自治区编办备案同意后,由地、州、市党委、政府(行署)审批;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向各地编办备案同意后,由县(市区)党委、政府审批。
机构改革方案批准后,要抓紧组织实施,地县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做好各工作部门的“三定”规定,力争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由各县(市区)具体组织实施,必须在2011年9月30日前基本完成。
(三)加大对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
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一经批准,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改革期间,各级、各部门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财经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各级编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党委、政府和编委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地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拟订和地县政府部门“三定”等工作。自治区编办要加强对地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各地编办要加强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及时跟踪了解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对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
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2011年5月3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以及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并负责对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 资产配置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
(二)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三)购置与调剂、租赁相结合;
(四)与财力可能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配置。尚未规定配置标准的,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九条 在年初部门预算中,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应当编制资产购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部门预算和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条 在部门预算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确需使用追加预算等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应当按照第九条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以及使用其他资金购置资产的,报其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用以更新或者替换原有资产的,在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时,应当同时提出对原有资产的处置申请,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在有关部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应当及时入账,并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第三章 资产使用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
第十八条 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
行政单位在本办法颁布前已经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脱钩。脱钩之前,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入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拟将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拟将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规定限额以上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二十一条 行政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以及从尚未脱钩经济实体取得的投资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筹安排。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取得的收入以及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二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超标准配置、利用率低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规定限额以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剂使用或者处置。第四章 资产处置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国有资产的无偿调拨、出售、置换、捐赠、报损、报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已不能满足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的资产;
(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在规定限额以上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处置国有资产在规定限额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及置换土地、房屋、车辆以及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应当经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第二十七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报经批准后进行处置。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其资产应当进行全面清查和登记,经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方可进行处置。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三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取得没有原始价格凭证资产的;
(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的;
(三)分立、合并、清算的;
(四)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的;
(五)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
(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涉及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的,或者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评估,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资产清查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但前款第(一)项规定除外。
第六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调处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产权登记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产权登记,并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发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证书。产权登记证书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行政事业单位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应当办理产权注销登记。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调解,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行政单位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三十八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稽查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等活动实施日常稽查和定期稽查。
第三十九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和统计报告工作,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箱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未按照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四)擅自利用国有资产提供担保的。
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
(二)对超标准配置、利用率低和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拒不接受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剂的。
第四十三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有处罚处分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中有关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事项的规定限额,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制定。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麻疹监测项目,根据12盟市的人口分布和区域特征选择了3个有项目代表性的县市: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和赤峰市松山区,分别代表作为牧区、农区和城区的健康人群。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将监测对象分为8个年龄组:<1、1~3、3~5、5~7、7~11、11~15、15~20和≥20岁组,从每个年龄组人群随机抽取30人。
1.2血样采集
每人采集血2 ml,分离血清后送自治区风疹实验室统一进行检测。
1.3抗体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人体风疹抗体Ig G,试剂由德国维润赛润公司提供,试剂批号SED.AD。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l7.0 和Excel软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Krukal 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人群风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率的比较用 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标本754 人份,风疹抗体Ig G阳性536 人份,阳性率和保护率均为71.09%。GMC为23.27 m U/ml。
2.2地区分布
风疹抗体Ig G阳性率和GMC均最高的为赤峰市松山区,分别达80.00%和28.66 m U/ml;阳性率最低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为63.16%;GMC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为25.24 m U/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H=29.70,均P<0.01)。见表1。
注:GMC-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2.3人群分布
按8 个年龄组比较分析,≥20 岁组人群风疹抗体Ig G阳性率和GMC均最高,分别为93.26%和48.16 m U/ml;5~7 岁组最低,分别为56.52%和12.78m U/ml。 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9,49.58,均P<0.01)。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 个盟市健康人群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均比较低,可能是受该地区的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居民以牧民为主,居民居住较为分散,距离接种点的路程较远和传染病防治意识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不同,总体趋势出现2 个高峰,分别在3~5 岁组和≥20 岁组,这与宁夏和珠海地区相似[1,2]。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在8 月龄~2 岁接种2 剂次含风疹疫苗,而≥20岁组人群为自然感染风疹病毒所致。<1 岁儿童抗体阳性率及GMC相对较低,这可能一方面由于母传抗体比较低[3,4,5],另一方面由于只有大于8 月龄的儿童可以接种麻风疫苗,而且初次免疫风疹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较低。另外,本研究中<1 岁组中有13 名儿童未满8月龄,而13 名已满8 月龄的儿童未能及时接种风疹疫苗,这也是造成<1 岁组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及GMC相对较低的原因。
注:GMC-抗体几何平均浓度。
有报道发现,育龄妇女中仅靠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组自然感染而产生的抗体,因此通过胎盘传入胎儿的Ig G抗体水平相应较低,考虑到风疹疫苗接种已经较为普及,经由自然感染获得风疹免疫力的育龄妇女在人群中占有比重较小,因此日后应将小于8 月龄的儿童或未接种过风疹疫苗的儿童作为风疹控防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6,7]。
本研究发现,3 个地区均在5~7 岁组开始出现风疹阳性率和GMC值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该人群被动获得的风疹抗体有所降低所致;而后随年龄的增大,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值也在增加,这可能由于部分人群感染风疹病毒而获得了主动免疫,这与山东省和江苏省等地区研究结果相似[8,9,10,11],提示我们应加强5 岁左右的儿童的风疹防控工作。另外,为进一步控制风疹,可以尝试为5 岁组儿童开展一剂次风疹疫苗的补种工作。
综上所述,控制风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继续加强风疹的预防接种和监测工作,继续对儿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常规接种外,需特别加强对中小学生及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的接种。2要提高疾病控制机构和医院实验室诊断能力,及时确定疫区出疹病例的传染源,做好麻疹和风疹鉴别诊断工作。3加强风疹病例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处理风疹的暴发疫情。4加强对偏远农村、牧区、城乡接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实施含风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降低风疹发病率。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掌握易感人群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 采集血清标本754人份,风疹抗体IgG阳性536人份,阳性率71.09%。赤峰市松山区的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浓度(GMC)均最高,分别为80%和28.66 m U/ml;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为最低,分别为63.16%和17.89 m U/ml。≥20岁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最高,分别为93.26%和48.16 m U/ml;5~7岁组最低,分别为56.52%和12.78 m U/ml。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不同,GMC较低,尤其应加强<1岁和5~7岁组人群的免疫接种。
关键词:风疹,健康人群,抗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晓娟,周莉薇,张颖,等.宁夏2012年风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656-2657.
[2]林伟生,吴承民,柯建厚,等.珠海市1~30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和风疹疫苗免疫的血清学效果[J].中国计划免疫,1998,4(3):30-32.
[3]王远勇,莫少雄.澄迈县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5):560-562.
[4]马瑞,许国章,马超,等.母婴配对及小月龄婴儿风疹母传抗体消长研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5):429-431.
[5]龙前进,毛乃颖,李崇山,等.北京和重庆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2):144-149.
[6]成骢,赵红,陆培善,等.中和试验和ELISA法检测育龄妇女血清麻疹抗体的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3):4496-4499.
[7]徐爱强,许青,王爱莲,等.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与母亲风疹抗体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7,3(1):81-82.
[8]王常银,许青,宋立志,等.山东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19(4):341-344.
[9]涂秋凤,周顺德,叶平,等.江西省山区县8月龄~30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及不同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2,8(1):35-37.
[10]胡莹,陆培善,邓秀英,等.江苏省2012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2):2650-26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的前身是山西省榆次市晋剧一团。
榆次市晋剧团成立于1957年7月,原名是榆次县迎春晋剧团。当时剧团已经是名角荟萃、文武皆备,在主要演员中有著名老生演员宋茂林(艺名眉毛丑),他的一双浓眉可以左右轮番上下跳动;著名花旦兼刀马旦演员筱桂芬、筱桂君,是著名晋剧老艺术家张宝魁(艺名筱吉仙)的弟子;小生演员张美英,是晋剧著名老艺术家王庆云(艺名鹿儿红)的弟子;须生演员武惠仙(艺名二捣蛋),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大师丁果仙的弟子;还有晋剧名演员丁巧云之女、青衣演员郭金香,以及青衣演员王淑贞、女花脸演员孙秀文、武生演员王根有等。演出的剧目有《八件衣》、《回龙阁》、《破洪州》等20多部。1958年10月,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将榆次市和寿阳县实行市县合并,统称榆次市。这样榆次市就有了两个晋剧团,一个是原市晋剧团与寿阳县晋剧团训练班组合而成的榆次市晋剧一团,另一个是原寿阳县晋剧团改称的榆次市晋剧二团。两个团共有演职人员130余人。寿阳县晋剧团训练班合并过来后,带来了一批青年演员,其中较为出色的有逯舜英、逯舜卿、李周玉等,带来的剧目有《王功卖艺》、《下水牢》、《梵王宫》、《周仁献嫂》等,更可喜的是将资深导演刘金章(曾用名刘锦章、榆次张庆人)调整到市晋剧一团。
1959年7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协商,国家文化部同意,由山西省无偿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个晋剧团,要求是演职人员、服装道具等整体移交,进入新疆后即可演出的一个团体。
山西省政府、省文化局对市级以上演出团体进行全面权衡后,向新疆方面推荐了榆次市晋剧一团,并陪同新疆来的同志观摩了该团正在太原市和平剧院演出的剧目《十二寡妇征西》。新疆的同志认为,这个剧团的整体演艺水平还可以,且演员阵容合理,既有老艺人又有青年演员,很有发展前途,于是经晋、新双方协商,决定由榆次市晋剧一团承担这一光荣的支援边疆文化建设的使命。
一石击起千层浪。消息传来,在剧团演职员中引起巨大的思想波动。新疆这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陌生,更何况年长者有妻儿老小,年少者有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尽管允许带家属进疆,但土生土长的父母哪能舍弃他们几代人的家园,随一个毛孩子到新疆久居。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顾虑,省、地、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除召开动员大会外,还深入到剧团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全团人员为了繁荣边疆人民的文化生活,为了让晋剧唱响新疆,纷纷表示坚决听从党的召换,服从组织安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一个由110名演职员组成的支援新疆的晋剧团。
1959年9月1日,由新疆自治区文化厅赴晋接团人员张梦林、罗小青和支边晋剧团团长张喜林(原榆次市晋剧一团团长)率领,一行130余人(含家属)分别从太原、榆次登上南下的列车,于9月13日下午2时许到达此行的目的地——乌鲁木齐市,全部行程3500多公里,历时13天。
剧团演职人员及其家属被安排在乌鲁木齐市阿哈买提江路183号(现友好南路107号)。这里原来是自治区总工会教工俱乐部,一座坐西向东的三层红楼。早在这里等侯的自治区有关领导和文艺界同仁在一楼大厅举办了欢迎会,从此,赴疆晋剧团的全体人员落户于新疆,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榆次市晋剧一团进疆后,从体制上由自负盈亏转变为国有事业单位,定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隶属自治区文化厅直辖;演职人员的工资套改为国家文艺级,最高的是文艺七级,月工资290元(含边疆津贴),最低的是文艺辅助级,月工资50元(含边疆津贴)。同时确定了剧团党政工团领导班子和各组、队、股的负责人。剧团党政工团的主要负责人为:政治指导员张喜林,团长筱桂芬,副团长筱桂君、武惠仙,工会主席高玉森,共青团书记张瑞。并推荐筱桂芬为自治区政协委员,筱桂芬、刘锦章二同志为自治区戏剧协会成员。
经过组织上的整顿,精神上的恢复,他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慰问演出中。这次慰问演出为期一个多月,带去的是晋剧经典剧目《打金枝》和原榆次市晋剧一团保留节目《锄阁老》等,由筱桂芬、武惠仙、张美英、时双巧、曹绪德、洛辰生等担任主演。剧团在乌鲁木齐市最豪华的剧场——人民剧场,为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作了首场演出;在军区俱乐部、天山大厦分别为自治区党政军领导作了专场汇报演出;接着深入到八一钢铁厂、纺织厂、汽修厂、农七师、农八师、商业厅、外贸厅等企事业单位作了慰问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领导和职工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特别是随军征战来到新疆的山西籍老干部,他们大多已在自治区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听说要来家乡的晋剧,早已翘首以待。今天亲眼目睹到剧团的演出,亲耳聆听到久违的乡音乡韵,心情非常激动。每当演出结束,他们都要到后台去看望演职员们,像见了亲人似的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在以后的三年困难期间,这些老干部在经济上和物资上给予了剧团很大帮助,使剧团的全体人员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在这个边陲城市存在着繁杂的剧种。除自治区歌舞团、话剧团外,还有乌鲁木齐市京剧团、秦腔剧团,特别是新疆建设兵团有一支歌剧、越剧、豫剧、评剧等不同剧种组成的庞大的文艺队伍,而且均有较高的演出水平。在这个多民族居住的城市,少数民族其人口的比例很大,他们以歌舞、电影为主要娱乐项目,当地汉人以看秦腔为主,而来自京、津地区、上海和江苏、河南、安徽等地的领导和群众、支边青年却以观看京剧、越剧,豫剧为主,固定观众多,上坐率很高,这就势必严重影响到晋剧团的观众数量减少。其二是观众欣赏水平高。虽然地处边疆,但当地的剧种繁多,表演风格各异,再者经常有内地高档演出团体赴新疆作慰问演出,观众见识广泛,对比性强,欣赏水平也就高了,因此使得晋剧团整体的演出水平处于劣势地位。
为提高演出质量,1960年,自治区文化厅不惜重金,以月薪400元的高价从呼和浩特市聘请了著名青衣演员方月英(晋剧名老艺人说书红的弟子),从太原等地聘请了铜锤花脸冀守仁、武二花脸高保堂等到自治区晋剧团工作,并派出青年武生演员袁忠诚、青年导演李诚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习。为使剧团的装备再上一个新水平,自治区文化厅拨款十多万元,两次派人去上海购置服装道具。剧团为晋剧名家筱桂芬移植、改编排练了刀马戏《战洪洲》、《佛手桔》,恢复上演传统戏《英杰烈》等。这几部戏都是演绎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剧目,筱桂芬在《战洪洲》中,身扎大靠跑起圆场来身轻如燕,上面靠旗纹丝不动,下摆却如莲花倒开,令观众叹服。剧团还为青衣演员方月英精心排练了历史剧《孟姜女》,方月英也不负众望,把一个千里寻夫的弱女子对封建势力的奋力抗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新疆日报》文艺版发表《一出动人的悲剧——孟姜女》署名剧评,一时间在乌鲁木齐市广为传颂,大大提高了晋剧团的知名度。
剧团领导还发挥舞台美术设计与绘制师范海春先生的作用,以变幻莫测的舞美设计——“机关布景”,赢得观众的欢迎。在人民剧场上演《追鱼》时就出现过座无虚席的盛况,在这几个神话剧中,每当舞台上鲤鱼变化的牡丹小姐从碧波潭池水中缓缓出水时,每当红珠女入海搬兵、高举着的红色宝珠顿时光芒四射时,每当满舞台是祥云密布的天空,眨眼之间变成了山川秀丽的人间大地时,观众席上总会爆发出热烈掌声。
在优秀传统戏方面,为以唱功见长的丁派传人须生演员武惠仙恢复上演了《蝴蝶杯》、《八件衣》等,为铜锤花脸冀守仁恢复上演《秦香莲》等。剧团领导还积极加强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其中有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圆润、音色甜美的闺门旦演员逯舜英,有经过深造的武生演员袁忠诚,有表演潇洒自如的武旦演员郑云仙,有唱念做打俱佳的丑角演员杜培孝,有扮相端庄、演唱周正大方的小生演员逯舜卿和表演细腻严谨的须生演员洛辰生等;在乐队方面,出现了如经过知名鼓师李树茂先生指导过的鼓师王振斌,琴师马继业等演奏技术出色的年轻人。剧团还专门派人回到山西招收学员近20名,为剧团培训后备力量。
1962年3月,奉自治区文化厅之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赴山西巡回演出。
为了向山西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汇报三年来的成就,向故乡人民献出精湛的艺术成果,临行前他们精心排练了新编历史剧《佛手桔》,进一步加工排练了在乌鲁木齐市上演过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珠女》、《女写状》等,并且专门为小学员排练了《拾玉镯》,一并带回山西上演,以全面展示剧团演艺阵容。
自治区晋剧团到达太原后,被安排在并州饭店食宿,山西省领导亲切登门接见。首场演出安排在山西大剧院,山西省和太原市、榆次、寿阳等地的文化部门领导及文艺界同仁亲临观摩。在太原市山西大剧院、红旗剧场分别演出十多场,然后巡回到达榆次、寿阳、阳泉等市县演出多场,时间长达一个月。由阳泉市返回太原后,被安排在太原市第二招待所住宿。为方便远离亲人三年之久的演职人员返乡探亲,剧团放假一个月。就在这一个月中,新疆和山西文化部门进行了一场谈判,最终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结束他的历史使命。全部人员和服装道具留在山西,仍在乌鲁木齐居住的家属由各自随团人员返新疆搬迁,剧团演职人员中有不愿意留在山西工作的,可在乌鲁木齐市另行安排工作。这一决定是人们未曾预料到的。
榆次市晋剧一团完成了支援新疆的光荣任务,经省政府、省文化局研究决定,签于当时正值精简机构、压缩城市人口的时刻,整体留在太原或移交榆次县(榆次市于1960年恢复县的称谓,属晋中专署所在地)是不可能的,只能双向选择,即请全省所有晋剧团负责人和当地文化局局长来并观摩演出,然后根据各团所需选择演职人员。演职员本人自己也可联系去向,双方同意后由省文化局给予办理工作调动手续。
就这样,除个别人员留在山西省晋剧院外,其他演职员均被分配到榆次、寿阳、平定、永和、静乐、大同等山西各地,最远的被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聘走。分配不出去的演职员、学员、行政人员,一部分如同搭售商品似的,凡选中演员的县市,必须搭配一名或几名职员、学员或行政人员。而这些被搭配的同志,在到达工作地后大多被下放回原籍,其中有几位从小从事戏剧行当的老同志,回家后不会务农,又无其它谋生本领,其生活状况苦不堪言。另一部分既分配不出去又搭配不走的同志,由省文化局直接作了退职处理,回乡务农。随团赴疆的家属也作为压缩对象下放回原籍。剧团的财产全部归山西省晋剧院所有。
1962年6月宣布剧团留在山西,到7月底,全部演职人员安排完毕。至此,这支经各级领导苦口婆心动员、戴着光荣支边的花环,怀着对党的一片赤心远赴新疆的文艺团体,终于在回归山西以后被解散,令人多有惋惜和感叹。
【自治区】推荐阅读:
自治区文明单位档案标准07-12
自治区道路运输工作09-10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包括12-07
自治区九届三次会议11-03
广西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0-03
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6-29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12-07
自治县07-03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办法07-11
居民安全自治公约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