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信息化条例(精选8篇)
【发布文号】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2号 【发布日期】2013-09-25 【生效日期】2013-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已由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3年9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9月25日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
(2013年9月25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促进信息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推广、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信息化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
社会公众平等享有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权利。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和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信息化的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家安全、公安等有关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信息化相关工作。
第六条 具备条件的国家机关应当推行信息主管制度,设立由单位负责人兼任的首席信息主管,统筹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部门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对本行政区域各部门以及下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统计等有关部门,建立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评价报告。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信息化研究和创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发展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普及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
第二章 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 省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省城乡总体规划。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本部门的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报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信息化建设应当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相关规范。
本省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由省标准化、信息化等主管部门依法制定。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运营商在基站用房、用地、管线敷设等方面提供便利。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符合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实行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二条 建筑物内的信息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信息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和验收,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建筑物驻地网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当对所有电信、广播电视业务经营者和其他驻地网建设方开放,实行平等接入、公平竞争。
第十三条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当依法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
鼓励国家机关根据需要,采取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市场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第十四条 社会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除国家规定实行核准的项目外,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报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运行维护的信息化工程(以下简称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涉及信息安全和涉密系统的建设项目,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国家安全机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意见。
第十六条 经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经审批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进行设计,不得擅自改变。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建设单位在招标前应当将招标文件送项目审批部门备案。招标文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不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编制的,应当及时改正,并重新报送备案。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应当按照规定实行监理制。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由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建设单位申请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运行维护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承揽信息化工程的单位对信息化工程承担保修责任,保修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信息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服务等业务,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三章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推广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国家机关应当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工程,不得新建专用网络。非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务信息化业务系统应当建设在省政务外网平台上。国家和本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机关应当依托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应当在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国家机关内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省人民政府应当利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集中建设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以及工商、税收、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质监等业务数据库。
国家机关应当准确、完整、无偿、及时地向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二条 国家机关应当按照谁采集、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资源采集工作,不得重复采集,多头采集。
国家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集信息,应当征得被采集人同意,说明用途,并在该用途范围内使用所采集的信息。
单位和个人采集利用信息,应当依法保护国家秘密、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自动监控、应急等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重点污染源的监管能力。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进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
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数据规范与共享机制,鼓励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市场信息、农村金融等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海洋信息业务网和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我省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测绘、海域监视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海洋产业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地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指南,确定推广应用目标和重点领域,完善推广应用体系,实行引进推广应用先进成果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组织实施重点推广应用项目。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设计研发、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建立和完善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向提供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信息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和业务,构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集成电路卡推广应用的指导,推进集成电路卡在交通、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领域的一卡多用。
第四章 信息产业发展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适时调整信息产业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并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产业重点项目给予扶持。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信息产业发展目录,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投入。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信息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拓宽投融资渠道。
第三十三条 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引导产业整合,实现集群发展。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五章 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政务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提高政务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御能力和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十六条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本单位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进行相应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信息安全系统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具有安全销售许可的信息安全产品,并与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十七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行信息安全测评。
核设施、航空航天、油气管网、电力系统等重要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应当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具体办法由省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八条 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保障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公共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应当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应当按照规定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广应用统一的公务员数字证书和公众服务数字证书,为网络身份认证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电话、互联网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信息服务市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依法查处破坏信息基础设施、危害信息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信息系统国家安全工作,依法查处利用网络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电信管理机构依法对公共基础信息网络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本系统公共服务机构的公共信息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加强政务信息资产的管理,建立信息资产使用评估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信息化工程的审计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不承担建筑物内的信息管线、配线设施或者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信息管道的建设费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该项建设所需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承揽或者冒用其他取得资质单位名义承揽信息化工程,或者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信息化工程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未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其中,电信网、互联网的所属单位或者运行单位未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由电信管理机构按照本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工程未经审批开工建设的;
(二)信息化工程项目擅自改变经审批的控制指标进行设计的;
(三)信息化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
(四)信息化工程项目未经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本条例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 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渔业生产及其他与渔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渔业资源、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规模化、特色化养殖,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发展水产品加工,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生产安全监管等有关渔业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协助做好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统筹兼顾原则,依法把本行政区域内的江河、 湖泊、水库(含电站库区水面)等水域纳入当地渔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渔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渔业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在重要渔业水域、渔港设立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职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渔政执法人员。渔政执法人员执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
跨行政区域的水域、滩涂的渔业监督管理,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共同的上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指定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渔业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 将渔业发展和管理工作等所需的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渔业生产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建立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培养渔业专业人才,开展渔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鼓励群众性护渔组织依法开展护渔活动。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渔业生产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预测和风险提示,鼓励渔业生产者参加互助保险、商业保险。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渔业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为渔业生产者恢复生产提供指导和帮助,财政、民政、渔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对渔业生产者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章养殖业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渔业发展规划,确定用于养殖的水域、滩涂,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经公布的养殖水域、滩涂,不得非法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第十条单位和个人使用渔业发展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国家所有水域、滩涂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养殖证。
单位或者个人承包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或者国家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的,可以申请办理养殖证。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核发国家所有水域、滩涂的养殖证时,应当优先安排当地的渔业生产者,在同等条件下按照以下顺序核发:
(一)主要依靠水产养殖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
(二)因规划调整需要另行安排养殖场所的;
(三)因产业结构调整由捕捞业转为养殖业的。
第十二条因公共利益需要, 提前收回已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家所有养殖水域、滩涂,应当对持有该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建设需要征收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人建立渔业养殖场。
渔业养殖场用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选育、培育、引进、推广水产优良品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鼓励培育、推广云南特有的水产优良品种和利用宜渔稻田发展水产养殖。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水产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水产养殖企业和组织应当建立养殖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鼓励个体养殖户建立养殖档案。
第十六条水产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关于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动物防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养殖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七条水产苗种实行生产许可制度,但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省级原种场、良种场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十八条水产苗种生产者应当按照水产苗种许可的范围、种类和水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进行生产,建立生产和技术档案。在出售苗种前应当对苗种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苗种不得出售。
跨省经营的水产苗种应当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
第十九条从境外引进的水产苗种、亲体及其他水生生物物种,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或者批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第二十条水产养殖者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投饵、施肥、使用药物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及技术规范,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第三章捕捞业
第二十一条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从事捕捞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护渔业资源的规定和捕捞渔船作业规范; 不得使用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和电鱼、炸鱼、毒鱼等捕捞方法从事捕捞作业;不得在航道内设置阻碍航行的渔具;不得向渔业水域倾倒渔获物或者遗弃渔具。
第二十三条从事捕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捕捞许可证,按照捕捞许可证载明的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和捕捞限额进行作业,捕捞许可证应当随船携带。
第二十四条省外单位和个人进入本省管辖的江河、湖泊从事捕捞作业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捕捞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从事垂钓活动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保护渔业资源。
第二十六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安全生产监督、渔业等有关部门制定渔业船舶安全设施配备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渔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鼓励建立和推广渔业安全员制度。
第二十七条渔业船舶实行强制检验制度。渔业船舶应当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后方可下水作业。
第四章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对珍稀、濒危、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自然栖息繁衍生存环境实行重点保护。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产种质资源、本省特有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确定水产种质资源目录和水生生物物种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从事捕捞活动。
第三十条在江河、湖泊、水库采捕天然生长和人工增殖水生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征收,专门用于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三十一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监督管理。
禁止向天然水域投放杂交种、 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域投放保护区以外的水生生物物种。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依法确定并公布禁渔区、禁渔期。
湖泊的禁 渔期每年 不少于4个月。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上述水域设置网箱、围栏和排污口。
第三十四条在渔业水域建闸、筑坝或者建设其他工程对水生生物资源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站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环境保护部门对上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审查时,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应当征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在江河、湖泊、水库安装提水、引水设备的,应当修建拦鱼设施,保护鱼苗鱼种。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进入市场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水产品质量安全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并设置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从事水产品质量检测的机构, 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可,并经计量认证合格。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渔用药品、饲料管理的统筹协调,督促渔用药品、饲料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渔用药品、饲料的质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定期对渔用药品、饲料进行质量检验。
渔用药品、饲料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不得生产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销售渔用药品、饲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不得销售违禁药物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
第三十八条渔业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进行生产,保证水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尚未制定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地方标准;涉及水产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的,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地方标准。
第三十九条水产品养殖企业应当建立水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者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的水产品应当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费用由养殖者承担。
第四十条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开展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定期对水生动物病原进行监测和调查,发现重大疫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并按照规定上报。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销售的水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不得将国家禁用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用于水产品加工、储存和运输。
第四十二条从事水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组织,应当建立经营档案,记载产品来源、供货方、 产品去向等相关信息。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国家工作人 员在渔业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非法占用公布的养殖水域、滩涂或者擅自改变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强制清除障碍或者恢复原状,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四十五条未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水产苗种和违法所得, 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未按照水产苗种许可的范围、 种类生产水产苗种的,或者出售未经检验以及检验不合格的水产苗种的,责令改正,没收水产苗种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擅自从境外引进水产苗种、亲体及其他水生生物物种的,没收非法引进的水产苗种、亲体及其他水生生物物种和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在渔业水域倾倒渔获物或者遗弃渔具的,责令清除;拒不清除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向天然水域投放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域投放保护区以外的水生生物物种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 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在重要渔业水域设置网箱、围栏和排污口的,责令限期拆除;拒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拆除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在渔业水域建闸、 筑坝或者建设其他工程,对水生生物资源有影响并未按要求建造过鱼设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站, 或者未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将国家禁用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用于水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的,责令改正,销毁产品,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实施。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1991年11月28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办法》同时废止。
为检验党员干部学习成果,12月23日下午,该联社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了《准则》和《条例》知识测试。
测试前,该联社党委书记刘庆全表示,通过举办此次知识测试,不仅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学习党规党纪对于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拓宽了学习交流方式,丰富了学习活动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自觉遵守规矩,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纪律保证。
此次知识测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测试题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等多种题型,内容涵盖了两项法规的各个章节,难易结合,突出重点。试卷最后还要求每位党员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进行论述,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考试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保证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增强自我约束力,认真思考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把学习成果与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廉洁担当的表率。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纪律挺在前面,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真正做到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考试仅是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目的是通过测试在全县农信社进一步掀起学习《准则》和《条例》的高潮,促使全县农信社党员干部把《准则》和《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用《准则》和《条例》约束自己,做到学纪、明纪、知纪、守纪、忠诚、干净、担当。”该联社纪委书记苏宁如是说。
据了解,今后该联社将形成学习的长效机制,并认真践行《准则》和《条例》精神,始终把《准则》和《条例》作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纪律保证。
《云南省集体合同条例》已由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9月20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体合同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以及对集体合同实施管理、监督的部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以企业职工集体为一方与企业为另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
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负责集体合同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负责指导、帮助职工一方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
第二章
集体合同的订立 第五条
集体合同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保险福利;
(六)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八)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九)合同的期限;
(十)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十一)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十二)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六条
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书面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十五日内与对方进行平等协 商。
第七条
集体合同由双方平等协商。参加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对等,每方三至十一人,包括一名首席代表。每方应当另行确定一名书记员,负责协商过程中的文字工作。
职工协商代表由工会决定,或者由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议定。有女职工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中应当有女职工代表参加。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企业工会主席、企业法定代表人分别担任职工一 方和企业方的首席代表;因故不能担任的,应当书面委托一名代表担任。
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所在地的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指导职工民主推荐职工一方代表,职工一方首席代表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推2 选产生。职工一方首席代表因故变更的,应当从参加协商的代表中重新推选。
企业职工一方和企业方在平等协商中均可以聘请顾问。第八条
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应当书面告知对方。协商代表的任期与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因故缺额的,应当及时补选。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如实表达职工的要求。
第九条
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必需的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在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占用的时间视为正常出勤。
企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除有重大过失,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企业不得解除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第十条
双方代表在平等协商过程中均有义务向对方提供真实的情况和资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经平等协商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职工出席,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的过半数同意即获通过。获得通过的集体合同,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未获通过的,应当重新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和表决。
第十二条
企业集体合同应当自签字之日起七日内,由企业报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并送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一)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集体协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
(三)合同的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审核时应当听取同级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的意见。审核不合格的,将书面异议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双方应当另行协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集体合同文本。
第三章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十五条
集体合同在有效期限内,不因双方首席代表的变动而变更、解除。
第十六条
集体合同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应当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一)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者废止的;
(二)企业改制、破产、拍卖或者被兼并等使集体合同不能履行的;
(三)因不可抗力使集体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四)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者解除条件出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该集体合同即行终止。
第十八条
集体合同期满前六十日内,企业职工一方或者企业方提出续签集体合同要求的,双方应当进行协商,签订新的集体合同。
第四章
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实施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情况纳入劳动执法年审的内容。
第二十条
企业和企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建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双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提出的问题,双方应当协商处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总工会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对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
第五章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第二十三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协商解决不成的,由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二十四条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二十五条
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当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拒绝或者拖延签订集体合同的;
(二)不执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标准或者其他事项的;
(三)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签订或者履行集体合同所需真实情况和资料的;
(四)不当变更或者解除职工一方代表的劳动合同的。第二十七条
企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八条
企业或者职工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或者履行集体合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第三十条本
条例自2002年1月1日施行。云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2012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 2012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公布 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编辑
第一条
为推动和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参照本条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为使职工依法有序表达工资方面的诉求以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职工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等工资相关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
第四条
企业应当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职工应当支持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管理,合法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保障职工工资水平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相适应。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指导、表彰奖励等方式,积极推进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对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行帮助和指导,对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监督。
企业代表组织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行督促、帮助和指导。
第二章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编辑
第八条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的协商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3人至11人,不得相互兼任,并另行确定书记员1名。
企业有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职工方应当有女职工协商代表;使用劳务派遣工较多的用工企业,职工方应当有劳务派遣工协商代表。
第九条
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
职工方协商代表由本企业工会推荐,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企业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协商代表出缺的,应当及时补缺。一方更换协商代表的,应当及时通知另一方。
第十条
协商双方各自确定1名首席代表。
企业方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担任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职工方首席代表由本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因故不能担任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担任;工会主席出缺的,由工会负责人担任;尚未建立工会的,从职工方协商代表中推举产生。第十一条
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聘请熟悉劳动工资、财务、企业管理、经济、法律、政策等方面业务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顾问。
第十二条
协商代表应当真实反映和代表本方的意愿,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提出协商意见;
(二)收集、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信息资料;
(三)参加工资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四)监督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协商代表应当保守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知悉的企业商业秘密,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得采取威胁、收买、欺骗等手段干扰工资集体协商,影响协商结果。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为协商代表提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提供与协商相关的信息资料。
双方协商代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视为正常劳动。
第十五条
协商代表的任期与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期限相同,协商代表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职期满。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协商代表在任期内,企业非因法定理由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或者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
确因工作需要变更职工方协商代表工作岗位的,应当事先征求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的意见,并征得职工方协商代表本人同意。
第十六条
职工方协商代表未依法履行职责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有权进行更换。尚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的,经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可以更换职工方协商代表。第三章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编辑
第十七条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应当就本企业下列多项或者某项内容进行协商:
(一)工资分配制度;
(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增减幅度的调整;
(三)工资支付办法;
(四)津贴、补贴和奖金分配办法;
(五)计时工资、计件单价、劳动定额标准;
(六)加班加点工资、医疗期待遇、带薪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七)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期限、变更和解除程序、终止条件、违约责任等;
(八)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八条
双方协商确定工资等事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以下列因素作为协商依据:
(一)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
(二)统计行政部门发布的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三)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四)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五)本地区同行业和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上人均劳动报酬;
(六)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
第十九条
本企业利润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提高的,职工方可以在协商中提出增加工资的合理要求。
第二十条
企业方确因本企业利润降低、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不能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可以提出不增加工资或者降低工资的方案,与职工方进行协商。第四章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编辑
第二十一条
企业方与职工方均有权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提出方应当向对方发出协商要约书,提出协商的主要内容、时间等。对方应当在收到要约书之日起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在答复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协商。
本企业五分之一以上的职工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的,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应当向企业方发出协商要约书。
第二十二条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采用协商会议形式进行。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首次会议由发出协商要约书一方的首席代表主持。
第二十三条
协商会议召开的5个工作日前,企业方应当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必要的条件,提供由其保管或者掌握的工资总额、经营费用、财务状况和设备更新计划、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职业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等相关的信息资料。双方各自向对方提供协商方案以及与协商方案相关的信息资料。
第二十四条
双方协商代表就工资集体协商事项达成一致后,应当形成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尚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的,须经企业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企业方制作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第二十五条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应当包括协商主体、合同内容、合同期限、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事项。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有效期限为1至2年。
第二十六条
企业方应当在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后,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提出修改意见的,应当告知企业重新协商或者修改完善。企业方和职工方应当针对修改意见重新协商或者修改完善,并重新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第二十七条
企业方应当自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职工公布。
第二十八条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60日,企业方或者职工方均有权提出续订或者重新订立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要求,双方应当依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第五章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编辑
第二十九条
在中小企业或者同行业集中的县级以下区域内,可以就本区域、本行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劳动定额标准、工资支付办法等工资相关事项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第三十条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由区域、行业工会组织与企业方面代表进行协商;尚未组建区域、行业工会的,可以由上一级工会代行职能进行协商。
第三十一条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方协商代表由区域、行业内企业代表组织或者各企业民主推选,首席代表由企业方协商代表民主推选产生。
职工方协商代表由区域、行业工会组织确定,首席代表由区域、行业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三十二条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形成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尚未建立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应当分别经各成员企业半数以上职工通过;通过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依照本条例第二十12 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三条
本区域、本行业内的企业可以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框架下与本企业职工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其确定的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本区域、本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第六章
监督和救济编辑
第三十四条
依法签订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企业或者本区域、本行业内的企业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和职工应当全面履行。
第三十五条
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自首次协商会议之日起30日内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协商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可以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协调处理或者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协调处理,并向企业出具协调处理建议书。
第三十六条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条
地方总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对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可以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要求企业予以改正,企业应当在15日内改正并作出书面答复;逾期不改正的,地方总工会或者产业工会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
第三十八条
企业工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向企业方发出协商要约书的,上级工会有权代为向企业方发出协商要约书,企业方收到协商要约书后,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与职工方进行协商。
第七章 法律责任编辑 第三十九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职工方或者上级工会提出协商要求后,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或者拖延答复的;
(二)不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信息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
(三)不向协商代表提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的;
(四)不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
第四十条
职工违反本条例规定,采取威胁、暴力等手段干扰协商代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伤害协商代表,或者阻挠其他职工正常工作,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3年内不受理其在经营方面的评优评先申请,不授予其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其列为不良信用企业,记入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并对其劳动保障执法年审不予通过。企业经营者3年内不得参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
第四十二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非因法定理由降低职工方协商代表工资、福利待遇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补发其应得的工资、福利待遇。非因法定理由解除协商代表劳动合同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恢复其工作,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劳动报酬;协商代表不同意恢复工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企业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三条
协商代表违反本条例规定,泄露企业商业秘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企业工会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职工或者工会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工会章程》予以罢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职责,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编辑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代表组织,是指经依法成立的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商会。
第四十七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省建设厅是全省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建设系统的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当地房屋拆迁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拆迁人应当持以下文件向当地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拆迁许可证:
(一)拆迁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和资金证明;
(三)规划部门选址意见或者规划批准文件;
(四)建设用地批准文件附图;
(五)拆迁计划和方案(包括对被拆迁人安置地点、补偿形式、临时安置补助、搬迁过渡期限和搬迁方式等)。
未发生安置补偿事项的自拆自建和拆除危房等,拆迁人应当持拆迁申请书和相关批准文件申领拆迁许可证。
违章建筑由有关部门责令拆除。
第五条 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对拆迁人提供的文件进行审查后,凡符合条件的,应当在25日内颁发拆迁许可证;不予颁发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六条 拆迁人或者被委托拆迁人凭拆迁许可证,可以对被拆除房屋的产权状况、房屋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各类情况进行调查登记。
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权和建筑面积,以房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屋产权证为准。
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必须提交经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其他合法证明材料。
第七条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由拆迁人与被拆迁房屋所有人协商签订。被拆迁人应当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携带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其他合法证件,到公告指定的 地点与拆迁人办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手续。
第八条 房屋拆迁自公告之日起,被拆迁人改建或者装修房屋及其附属物、改变房屋用途、变更租赁关系和转移房屋产权,均不得作为安置补偿的依据。
第九条 拆迁补偿实行产权调换、作价补偿及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等三种形式,具体形式由被拆迁人选定。
第十条 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的住宅房屋,偿还住宅房屋与被拆除住宅房屋之间的价格结算,按下列办法进行:
(一)偿还的住宅房屋建筑面积与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相等的,不作差价结算或者按各自房屋的建筑成本价格结合成新进行差价结算,具体方式由被拆迁人选定;
(二)偿还的住宅房屋建筑面积超过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部分,按建筑成本价结算;
(三)偿还的住宅房屋建筑面积不足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的,不足部分可以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乘以130%结算。
第十一条 实行作价补偿的,作价补偿的金额可以按所拆房屋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乘以130%结算。
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的拆迁,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拆迁人与被拆迁企业协商,按合理补偿的原则,采取包干一次性解决的办法,签订补偿协议。补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厂房及其他建筑物,按拆除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计算;
(二)生产设备、设施的拆除、搬迁、安装,按实际发生费用计算;
(三)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损失,以拆迁公告发布前一年的月平均利润额按月予以补偿。补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8个月。利润的计算以税务部门核准的纳税申报为准。
第十三条 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的拆迁,参照本细则
第十二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拆除被拆迁人的商业用房,因拆迁影响不能营业的,根据以税收为准的营业额给予补偿;补偿最高限额每月不超过停业前3个月平均月营业额的8%。
第十五条 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估价,按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拆迁范围内的树木、绿地、人防设备和公共设施,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被拆迁人对安置房屋发生的应付款项,应当一次付清,未付清的,拆迁人应当报告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并可采取暂缓回迁或者缓发房产证等相应的保证措施。
第十八条 拆除住宅房屋,按所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给予安置。
第十九条 拆迁人在原地新建住宅用房的,对原居住者一般应当在拆迁范围内安置。建设非住宅用房和其他设施的,对被拆迁人应当作易地安置。
拆迁人在原地新建商业用房的,对原沿街商业户一般应当在拆迁范围内原地安置。
第二十条 拆迁人拆迁房管部门管理的公房,并安置被拆迁户的,被安置的房屋产权仍归房管部门所有。
拆迁人拆除房管部门的代管房,并安置被拆迁户的,被安置的房屋产权仍由房管部门代管。
第二十一条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因拆迁而搬迁的,由拆迁人按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不低于5元的标准,付给搬家补助费。
第二十二条 在规定的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自行解决过渡用房的,由拆迁人按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不低于5元的标准,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被拆迁人由所在单位解决过渡用房的,由拆迁人按上述补助标准付给被拆迁人所在单位。
临时安置补助费付给时间从被拆迁人交出房屋之日起至拆迁人通知被拆迁人迁入安置用房之日止,超过协议规定时间的,从逾期之月起,按原标准的200%付给。
第二十三条 由拆迁人提供周转房的,周转房建筑面积一般不得小于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的70%,已按此标准提供周转房的,不得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因拆迁人的责任而延长过渡期限的,应当从逾期之月起,按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不低于2元的标准,付给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
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所规定的补偿费、补助费的具体执行标准,由市、县、自治县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拆迁人或者被委托拆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停止拆迁,并按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30元的罚款: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拆迁的;
(三)任意扩大或者缩小已依法确定的拆迁范围的。
第二十六条 拆迁人或者被委托拆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经批准擅自超过规定拆迁期限的,按未拆除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处以每月每平方米20元的罚款;
(二)擅自延长回迁安置期限的,按应当回迁建筑面积,处以每月每平方米20元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拆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作出责令限期拆迁的决定,逾期仍未拆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强制执行部门应当向被拆迁人出示工作证件和强制执行决定,并按决定规定的拆迁范围进行拆迁。
强制拆迁的费用,由被拆迁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 被拆迁人违反协议,拒绝腾退临时安置用房或者周转房的,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迁出,并按临时安置用房或者周转房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处以20元的罚款;逾期仍未迁出的,依法强制迁出,所需费用,全部由被拆迁人承担。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规定的罚款,对公民个人不超过2000元,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不超过20000元。
第三十条 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依法办事,秉公行使职权。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取或者收受贿赂的,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 因房屋拆迁涉及土地使用权变更的,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理。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财政职能,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履行其职能或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使用财政性资金,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从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由财政转贷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借款以及其他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资金。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委机关和由财政安排经常性支出的党派团体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政府采购必须接受政府财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 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
第六条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拟订本级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和具体管理办法;
2.核定本级政府年度采购总规模和各部门、单位采购项目预算;
3.核拨本级财政支出的政府采购资金;
4.协同有关监督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监督;
5.协调政府采购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七条 省、市(地、州)、县(市、区)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政府采购中心(属事业单位,归口财政部门管理人员由财政部门内部调剂解决),负责本辖区内政府采购的具体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财政部门审查批准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直接组织或委托依法取得招标代理资格的专职招标机构进行招标活动;
2.审查招标商品或劳务是否符合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标准;
3.审查投标人资格;
4.组织和参与评标;
5.确认招标结果,签订招标合同,监验招标商品和劳务;
6.管理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根据合同支付货款和劳务费用;
7.处理政府采购的其他有关事宜。
第八条 商品或劳务使用人(以下简称使用人)是指参加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其职责范围包括:
1.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年度预算和有关要求编制本单位的采购项目预算;
2.向政府采购中心申报招标计划(标的);
3.参与招标、评标,并主验招标商品和劳务;
4.办理政府采购的其他有关事宜。
第九条 投标人是指具备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资格并参加投标竞争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投标人参与投标前必须认真编制投标文件,自主确定投标报价,出具资信证明,交纳投标保证金,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投标,并对投标文件有关问题进行解释。
第十条 政府采购中心设立“采购资金专户”。财政安排的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拨入专户;财政部门要求使用人配套的采购资金按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原则,在采购申请批准后10日内存入采购资金专户,结余资金退回使用人。政府采购资金一律按“专户储存、先存后支、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政府采购中心在采购过程中为使用人提供无偿服务。
第三章 政府采购的范围和方式
第十一条 政府采购的范围主要包括:
1.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设施的购建、改造和维修;
2.各项设备、办公用具、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的购置、安装和维修;
3.财产保险、办公及业务用户的租赁、会议、印刷和大宗消费性劳务;
4.其他应实行政府采购的商品和劳务。
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上述范围内的商品和劳务优先在省内采购。
第十二条 凡涉及到国家安全、专利,或属零散的商品和劳务不宜实行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改用其他方式采购。
第十三条 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为招标采购,包括:
1.公开招标采购:由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并至少有三家符合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最终经公平竞争确定中标人。
2.邀请招标采购:由政府采购中心或由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向三家以上符合招标文件规定资格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并至少有三家投标人参加投标。最终经公平竞争确定中标人。
第四章 政府采购的程序
第十四条 使用人向财政部门提出采购项目预算申请。申请采购的商品或劳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考虑其经济性和实用性。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批准采购项目预算后,交由政府采购中心具体实施。
第十六条 政府采购中心均应成立由采购中心、使用人及有关专家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评标委员会,保证招投标客观公正进行。招投标活动按招标、投标、询标、评标、定标步骤实施。招投标活动结束后,政府采购中心与中标人签定合同,合同价款不得超过财政部门审批的采购项目预算。
第十七条 政府采购中心在商品或劳务验收合格后及时向中标人拨付价款。
第五章 罚则
第十八条 使用人为规避本办法,自行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商品或劳务,或将本应一次完成的采购行为分解为几次的,财政部门应停止拨付其同等数额的专项经费或从年度预算中抵扣一定比例的经费。
第十九条 若发现中标人投标文件有弄虚作假行为或不按合同规定履行其义务的,财政部门应停止拨付采购资金;已经拨付的,要采取措施如数追回并取消其参与政府采购投标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行为,使用人应按本办法的原则要求加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采购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政府采购具体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祖龙、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张德文、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马春文、研究室副主任白茫茫、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黄旻、省工信委副巡视员谢晓阳、省散办主任胡易明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杨祖龙副秘书长主持, 新华社云南分社、人民日报云南记者站、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等20家中央驻滇新闻单位及省、市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张德文副主任作了《条例》的新闻发布, 并就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发表了重要讲话。张德文副主任强调指出, 首先要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发展散装水泥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发展散装水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符合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发展目标。《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把云南省散装水泥发展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轨道, 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其次是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宣传, 积极营造《条例》实施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把认真学习宣传《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扩大贯彻实施《条例》的社会影响, 要切实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培训。最后是要齐抓共管, 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要抓紧研究制定《条例》的配套政策措施, 要严格依法行政,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 积极做好服务, 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省工信委谢晓阳副巡视员从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角度就如何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了发言。
随后, 谢晓阳、胡易明应法制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及生活新报记者的提问, 分别就发展散装水泥对减少PM2.5的作用、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效果、昆明市发展预拌砂浆工作成效、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建设、重点工程使用散装水泥监督等问题作了回答和说明。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众认知;调查分析
2008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9年5月1日,已正式实施1周年,1年来,《条例》实施效果如何?公众如何评价?笔者从公众对于《条例》认知的角度展开调查。调查从信息认知行为的三个过程入手,目的如下:其一,了解公众对《条例》的认知现状,分析影响公众认知的主要因素,在进一步分析公众对《条例》具体内容认知的基础上,探讨了《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二,以1年为一周期,获取《条例》实施后,公众每年的认知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1既往调查综述
关于《条例》的公众调查,以其颁布、实施日期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条例》颁布初期的相关调查
2007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段尧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以了解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响应情况为目的,开展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平与满意度研究”调查。调查涉及10多个省、市、地区各阶层公众,主要从其职业、权利意识等方面着手,调查了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态度等内容。调查以大致把握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情况及态度为目的,侧重于了解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程度。
1.2第二阶段,《条例》实施初期的相关调查
2008年5月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联合开展了一项有3837人参加的,名为“你怎么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的网络调查。调查围绕着“获取政府信息是否为公众应有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意义”,“公众如何履行《条例》赋予的权力”等问题展开,侧重于了解公众对于《条例》的评价。
1.3第三阶段,《条例》实施近1周年的相关调查
2009年4月15日,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OGIPS项目组组织,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调查报告》。根据《条例》第31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规定,该项目组于2009年3月31日前,启动了对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布情况的调查,调查通过网络等形式展开,侧重于针对性了解《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及省部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公布情况,旨在推动公众参与公开制度建设。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是于《条例》正式实施1周年后开展的,调查从公众认知的角度入手,采用开放式问卷方法,旨在阶段性梳理《条例》实施的成效及不足,为进一步实施《条例》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供相关对策。
2调查准备
2.1样本选取
按公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域分布等因索取样。样本来源如下:(1)公共社区。由于社区地域界限与基层政府行政边界重合,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集散点,且社区公众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便于扩大调查广度。笔者主要选取了我国中东部如武汉武大测绘社区、青岛胶州路社区、合肥市光明社区、阜阳市文峰社区、即墨市西苑社区等不同层级的城市社区为样本;(2)街道行人。主要选取武汉江汉路、青岛中山路、郑州花园路、合肥长江路等繁华街道的路人随机调查。
2.2问卷设置
结合《条例》的内容及调查目的,笔者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众认知状况》的问卷。问卷包括3个部分:(1)《条例》的关注度、认知相关度调查,调查不同公众群体对《条例》的关注及与其关联程度的认知;(2)《条例》内容的具体认知调查,了解公众对《条例》中如权利、申请程序、救济方式等具体内容的认知;(3)《条例》实施效果的认知调查,了解公众对《条例》各条款实施结果的预期及改进建议。
2.3问卷发放
考虑到网络调查便捷,且能普遍反映中青年网民等受调查主体的特点,问卷发放采用“方便性抽样”的方法,借助人际关系,通过虚拟网络发放,共投放600份。调查中,强调对象要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3调查结果
调查回收问卷556份,其中,有效问卷518份,结果统计如下:
3.1调查对象
年龄上,20~50岁中青年公众占66%,是调查的主要对象;学历上,调查对象包括各文化层次,主要为本科(大专)学历;职业上,调查对象涉及各行从业人员,其中,公务员占12%,事业单位员工占26%,企业职员占27%,农民占11%,其余24%为学生、个体工商户等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地域上,调查对象分布于各级城市社区、街道中,其中省会城市占50%,地级市占17%,县、乡占17%,农村则占16%。
3.2公众关于《条例》的认知
3.2.1《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
结合问卷中“你是否关注《条例》的实施?”及“你认为《条例》实施和自己有关系么?”等问题的反馈结果,笔者将调查对象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地域因素细分,并将相关因素对调查对象关于《条例》的关注及认知相关度的影响程度,设置了5个等级,具体为: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60岁以上的公众对《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较低,对《条例》较为关注及认知相关度较高的公众年龄集中于30~49岁;从职业来看,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到农业,公众对《条例》的关注及认知相关度逐渐降低,从受教育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公众对《条例》越关注,且认知相关度也越高;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级别越高,公众对《条例》越关注,且认知相关度也呈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公众对于《条例》的关注度及认知相关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的中青年公众中。
3.2.2《条例》认知
3.2.2.1认知现状
根据问卷中“你是否知道我国已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你知道《条例》颁布时间和生效日期吗?”,“你认为《条例》是否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为什么?”等开放式问题的反馈结果,获得公众对《条例》的认知现状,具体如表1。
公众对于《条例》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34.9%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该《条例》,虽有些调查对象知道该《条例》,但涉及具体内容时,31.4%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太了解。
3.2.2.2《条例》具体内容的认知
笔者将《条例》的内容归类细化,建立了辅助公众判断的《条例》内容分类表,如表2。并结合问卷反馈结果加权求值,量化分析公众对于《条例》具体内容的认知情况。
为便于量化分析,笔者将以上《条例》的具体内容按调查对象的认知情况,设置5个等级,按每1分值对应的人数为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具体权值。以“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范畴”为例,对518份问卷结果加权计算,其权值为4.28,对应认知程度为“不太了解”,如表3。
10×17+9×22+8×45+7×31+6×41+5×27+4×
98+3×92+2×79+1×66=2218
17+22+45+31+41+27+98+92+79+66=518
2218/518=4.28
其他各项内容的认知程度照此法所得,如表4。
参照表4结果,按照认知程度权值高于5.0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列前5的,为公众所“了解”的《条例》内容如表5。
公众对于“限定公开参照法律”的认知表现两个层面,即浅层次的限定法律名称如《保密法》、《档案法》的认知及较深层次上的《条例》与限定公开参照法律在立法层级冲突上的认知。由于实施中,《条例》第13条赋予公民依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与《保密法》或《档案法》中信息公开的范畴或时限上有冲突,实践中,引发了较多的行政诉讼案例,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加深了公众对《条例》该部分内容的认知。
调查中,公众反映,当自身合法权益因政府信息公开受损,依《条例》第33条第2款,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因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支持,往往陷入与现有法律救济冲突的困境。致使该条款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因此,细化《条例》中法律救济方式,创设配套的法规、制度成为公众的迫切需求,也是《条例》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有效前提。
公众对于《条例》第4章“监督保障”的认知程度较高,多源于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监督保障缺失的体验。对于公众因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不作为,《条例》第33条只做出公众“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完全排除赔偿责任的介入,这将无法平衡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积极履行公开义务。
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虽然,《条例》第15、16、26条就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作了规定,但调查表明,因《条例》相关规定过于笼统,实施中公众常因渠道不明,无法真正践行自身的“知情权”。
3.2.2.3公众对于《条例》实施效果的预期
此项调查,旨在通过对比《条例》的创设初衷与公众对于《条例》实施效果的预期,评估《条例》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进方向。其中,“公众预期”是根据问卷“关于《条例》中×条×款的实施效果,你的预期是什么?”一项问题中公众反馈较为集中的结果列出,具体如表6。
对比结果表明,以《条例》为代表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初步建立并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但是《条例》1年来的实施效果与公众预期客观上仍存有差距,总体上看,《条例》规定多从公开的义务主体一政府的角度入手,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公开的权利主体一公众的需要,部分条款规定过粗,程序上缺乏严密性,不利于维护《条例》的公信力,也不便于行政及司法机关执行。
4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条例》在颁布实施l周年中,仍存有如下问题:
4.1实施缺乏宣传力度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条例》颁布及实施公众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且认为与其较相关,但对《条例》内容认知偏低的事实,表明了《条例》在宣传上仍有不足。
4.2公众信息需求不高
除了宣传不力外,关注度、认知相关度与对《条例》认知程度负相关的事实,也侧面说明了公众虽然关注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但仍缺乏主动获取与《条例》内容相关的信息,需求不高。
结合表11中的《条例》创设初衷与公众预期的对比结果,在归纳公众对《条例》建议性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条例》在立法层级及程序细化上,仍有不足。
4.3与相关法律的冲突
《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但在协调与相关法律关系时,公众的预期与《条例》的创设初衷有一定的出入。由于《条例》的立法层级低于相关法律如《保密法》等,具体实施中,公民“知情权”往往无法得以保证。如有23%的受调查者表明依申请政府公开信息时,遭遇《档案法》公开时限或《保密法》保密范畴的限制,致使大多数申请往往流于形式。
4.4内容缺乏细化
调查结果表明,37%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内容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如在《条例》公开方式规定上,24%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忽略了权利主体一公众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公众群体的信息公开方式的指导上,缺乏针对性条款。
程序上,缺乏细化及相关法律的支持也是公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如35%的调查对象认为,《条例》规定的公民依申请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程序缺乏细化,27%的调查对象表明,当其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受侵害时,因《条例》未提供细致的救济程序,而放弃维权。
5对策
5.1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
针对《条例》宣传不力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公共推广。建议政府设置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员的职位,具体负责《条例》的推广、培训事宜,及时处理公众依《条例》提出的申请,协调各公共机构间的关系。为便于《条例》在各级政府机构及公众间推广,可创设《条例》推广专属中心标识,并广泛用于网站、公报及社区宣传栏等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升公众对《条例》的认知;其二、扩大《条例》传播广度,通过大众媒介如电视、广播、网站开设特定栏目普及《条例》的内容。对于基层民众,可将《条例》以印刷品等形式广泛置于社区、政府办公处的公众接待区域、邮局、公共图书馆等处,供公众领取。
5.2提升公众的认知
除了加大宣传外,提升公众对《条例》的认知,可采用如下方式:其一、明确公众权利,推送使用;明确公众知情权利并落实到相应条款,将有效拉动公众依《条例》维权的意识,进而提升公众对于《条例》的认知。如当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正当权益受侵害时,政府可应请求提供《条例》相应的信息支持,并以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回复。其二、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条例》培训。政府信息公开的主管部门应在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员可在培训中采用辅助性工具,提升公众兴趣。如针对《条例》中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业务操作,可通过录像、视频等形式展示相关文件表格和从受理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
5.3协调《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
为避免公民知情权空落,必须协调《条例》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具体为:首先,重新梳理《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可审查相关法律如《保密法》中的相关规定,哪些应当为公开法律所推翻,哪些仍可作为对公开的限制。或者借鉴英国的“日落条款(Sunset Clause)”,对于与公开法律相悖的规定,应在超过年限后停止使用。其次,在理清《条例》与相关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层级。《条例》与相关法律的冲突的实质就是公民知情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根据《立法法》中“下位法让位于上位法”的规定,《条例》在立法层次上的弱势不利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因此,在立法层次上,可在宪法的层面上明确“知情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待时机提升《条例》的法律层级。
5.4细化《条例》内容
【海南省信息化条例】推荐阅读:
海南省二本大学排名07-05
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07-21
海南省新教师培训总结10-16
海南省教师资格证查询09-30
海南省公务员考试时间12-14
海南省2018年保险公估人试题10-31
海南庆典贺信06-22
海南作文07-06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教育调查报告06-25
海南省2018年网络安全员考试试卷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