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1篇)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1

学前九班 陈巧微 4号

--我的家乡福州闽侯南通镇

闽侯县南通镇地处闽侯县东南部,东部山峦起伏与祥谦镇脉脉相连,西傍大樟溪以南港大桥与南屿镇相接,南跟福清市、永泰县接壤,北临乌龙江,与义序机场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11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人,旅居海外乡亲6000多人,是福州地区著名的侨乡之一。

南通镇所辖区域有南通社区、银安村、洲头村、上洲村、泽苗村、廷宅村、泽洋村、桥街村、陈厝村、罗州村 ·瓜山村、建南村、古城村、文山村、马腾村、新岐村、方庄村。我的家乡就是古城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离著名景点十八重溪非常近。

十八重溪在距福建省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镇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水系发达,干流长约10.8公里,河宽5至40米,水深127;0.5至3米。溪流两岸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次生灌木林,有娃娃鱼、桫椤树等国家一类保护动植物,林中常有弥猴成群出没。全区散布着由火山岩构成的峰、岩、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浑朴,有西溪瀑布、乌龙戏珠、大帽山、文笔峰、宝塔峰、三仙洞等景多处。游客一般从三、四重溪开始游览。

第一重溪为灵隐古寺;第二重溪为乌龙戏珠;第三重溪大帽芳草;第四重溪溪山幽亭;第五重溪织女济公;第六重众仙聚会;第七重老爷秘洞;第八重瀑布龙潭;第九重避风良港;第十重三仙洞府;第十一重乌龙吐水;第十二重尾崖洞天;第十三重乌缸兴雨;第十四重峭壁抖魂;第十五重玉壁翠毯;第十六重众仙赴瑶;第十七重壁虎问天;第十八重猕猴逍遥。

四重溪又称风光岩,附近的有皇冠峰,斜立在峰下有一高8米的独峰。五重溪又称黄坑口,主要景点有石人、石马、石风帆等。石风帆是在干流河道中残留的一块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鸳鸯洞、流纹岩、三层岩等景点。八重溪的龙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龙潭水面约100&127;平方米,水深10余米,潭中山峰倒影,风景秀美。知音瀑布是当地大小12个瀑布的代表,瀑高40多米,宽10多米,丰水时甚为壮观。

八重溪与九重溪间为宽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过渡。第八重溪——知音瀑布是十八溪中最大的一条支流,该溪发源于闽侯、福清、永泰三县交界的古崖山尾(海拔1003米),流域面积与主溪相当,沿途依次分布着三个瀑布:知音瀑布、鸟瞰瀑布、柱峰瀑布。此条穿越线路人迹罕至,与大家熟知的十八溪主溪穿越线路相比,强度、难度、危险性都会大些,属于挑战级线路,希望后来的穿越者们能保护好这条线路的原始风貌,不要去破坏他。

十三重溪以下人迹罕至。

景区东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灵山,海拔786.3米。晴日登顶,可一览十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宝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倾缸瀑布、天柱瀑布等也各有特色。

作为福州盆地内独特的季节河,十八重溪的许多地方春夏流水潺潺,是理想的垂钓游泳场所;秋冬时则水落石出,成为游人来往的宽敞通道。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节河、成群的野生弥猴为该景区的三大特色。公路可达第五重溪,景区内建有石风帆山庄、知音山庄、多友山城等宾馆别墅。

十八重溪为省级天然旅游区。古迹众多,有朱熹讲学的“新唐书院”遗址,苏坂村系清首任邮巡部尚书陈壁故里,文山书院曾有林则徐、陈若霖等18学士在此授课。十八重溪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南通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远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宋朝理学家陈襄、清朝首任邮巡部尚书陈璧等英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文山书院攻读诗书,现代在中央至地方各级任职的近百人。这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四季较为分明,境内溪河网布,池浦星罗,水源充足。如大樟溪、峡江、金锁江、泽苗江、泽江、芹江、浩溪、潢溪、龙泽、古灵溪、清溪等纵横境内,谓有逢旱而不荒,逢荒而不讥之得天独厚之福地。名闻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坐落其中,盛产荔枝、龙眼、花卉等名花佳果,特产银鱼久负盛名。洲头精品村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所产观赏鱼销往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随着福州中心城区加速拓展,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的落户,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入驻,城市公共设施加快向南通镇延伸,南通城市化进程助推力持续增强。随着螺洲大桥、新南港大桥的建成,南通镇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土地的潜在优势也将转变为发展优势。省、市、县重点建设南通商贸物流新城的战略部署,为南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对于南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铁路、公路等将构建综合交通系统。据悉,规划区南侧将预留京台高速铁路南线方案(也可能成为城际客运专线)线位。此外,远景京台高速公路紧挨规划区南侧,与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设互通立交。省道203线南移至屿通大道,自西向东穿越镇区南侧,屿通大道西跨大樟溪与两园一号路对接,东经铁路站场通往青口。

南通镇将形成“四横五纵”的主干网络,“四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南港大道、南井大道、民通路和双新路,“五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通樟路、通洲路、南通大道、通贸路和五虎山大道。

另外,南通将利用大樟溪、通洲河、文山河等水系及外围山体等自然条件,形成“一核、三带、多轴”的开放型绿地景观框架。

“南通是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但它目前的一些配套设施显然还不够完备。虽然政府已经在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比如开建新南港大桥等等。可形成一套完整交通支持体系还需要长时间建设投入。”杨益生(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对于南通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表示了担忧。

的确,在众多商贸物流项目面前,南通现在的交通基础设施显得有些不堪重负。去年9月,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正式启用后,不到两月时间,连接南通与福州城区的必经之道——南港大桥就因为无法承受骤增的交通压力塌出脸盆大的洞。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空前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付出了相当的环境代价。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使我国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任务更加艰巨。

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关注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 提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1]搞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是加快“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2]

面对日益严峻的污染现状,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法制框架内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是立法机关、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环保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积极建设“两型社会”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已不堪重负。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 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 积极探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在全社会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我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地位,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 提高全民实践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和能力。[3]

首先, 应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行为, 大力宣传和提倡生态文明观念, 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其次, 要加强人们的生态道德修养。通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途径, 培育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 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三, 探索培育绿色消费模式。消费是生产的起点, 也是生产的终点。树立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通过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形成绿色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每一个有觉悟的公民心中绽放。

2)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我国经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仍保持了8.7%的高速增长。但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必须更新发展理念,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 向三个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 循环经济由于其自身特有的“资源化、循环化、高效化、清洁化”优势, 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目标,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其实质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 缓解环境和资源约束的矛盾,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步骤。

立法机关应以现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础, 加大循环经济立法力度。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机制的主体, 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构建“生产领域内部-消费领域内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之间”不同层次的循环体系, [4]最大限度地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等手段,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开展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使经济活动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需求, 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预留生存空间,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3) 改革干部考核制度, 将绿色GDP列入考核范围。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发展就是燃烧, 烧掉的是资源, 留下的是污染, 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 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5]

而长期以来, 我国干部的政绩考核过于侧重经济增长, 忽视社会全面发展, 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 助长了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这种干部考核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完善新的政绩观, 尽快将绿色GDP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以绿色GDP作为干部考核的基础, 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 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根本上改变唯GDP至上的政绩观, 使各级干部能够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考虑。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探索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立足我国国情,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 以加快实现环境保护“三个转变”为契机,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战略指导思想, 把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等规划结合起来, 不断创新发展理念, 开拓进取,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破解由于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陷入重重困境的难题,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发展新道路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期待。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法制

参考文献

[1]周生贤.致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公开信[J].环境保护, 2008, 4:卷首语.

[2]周生贤.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环保新道路[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 1:66-68.

[3]张国民, 祁维仙.必须注重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60-64.

[4]龙正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J].学习与实践, 2009, 5:140-145.

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生态化原则 篇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哲学中出现了“环境转向”或“生态转向”,这不仅标志着人类在对待自然问题上的理性觉醒,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由于这一转向,彻底使生态学及其思想一跃从一个狭小的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的范围内凸现出来,并迅速上升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意识。哲学的“生态转向”表明了生态学的思想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如果说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化”作为其价值取向,那么,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也都不可避免地应以“生态化”作为其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对于这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多样性原则、循环原则和共生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在地球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的自然和生命现象。多样性中的每一种类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都有其独特的进化和生态学的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从时间的角度看,多样性是地球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它们的生成、变化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空间的角度看,多样性构成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与稳定的基础。离开了多样性,我们这个世界就会从根本上丧失生命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由于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对自然的利用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我们对自然的利用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正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说:“当我们这个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领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时,它才算真正成熟。”而人之所以能够走向成熟,就在于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进行不断的反思。我们逐渐会在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自然和对待自然。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多样性原则它所要求的是,我们应当在保持自然的多样性这个根本前提下进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多样性原则是我们合理地或科学地利用自然的一个正确的法则。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的多样性作为代价来满足我们现实的需要。因为,多样性中的每一种事物不仅是独特的,而且一旦消失也是不可恢复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能够维持它的持续稳定,就在于多样性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就必须把我们的社会活动限制在多样性不被损害的前提上,我们应当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律来利用自然,对于每一种生物,我们应当保持在一个物种的延续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使它们得到休养生息。

事实上,由于人类在地球生态圈中的开发活动不断地加剧,已经使其不堪重负,有大量的生物种相继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还有许多动植物种也行将消失。我们看到,被我们列入濒危动植物保护名单中的数目在不断地增加。这种保护虽然表明了我们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个事情本身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在利用自然的方面,实际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意味着对于某一种或某些动植物的过度使用,都会有使之衰退和消失的危险。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首先做到自然的多样性得到保持和持续发展。

二、循环原则。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事物,都无不处在一个巨大的和复杂的循环圈之中。循环使存在于其中的每一种事物都能够各得其所。循环使它们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关系对于其中的所有动植物的生存有着重大的生态学意义。这种意义表现为,只有在这种循环中每一种动植物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而这一意义对于我们来讲,就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不能阻断或破坏这种循环。只有循环,才能使每一种生命形式从中获得它们所必需的食物和能量,同时,也才能使每一种生物在得到繁衍生息的基础上为这个循环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支持。循环一旦被打破,就会出现生态灾难,而这种生态灾难的大小,将会由于一个生态系统的复杂和稳定的程度而不同。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活动总是在这种循环着的自然中进行的。因此,我们的生存实践活动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循环的生态学意义。为了保持这种循环能够健康运行,一方面我们应当保持循环在构成上的完整性,对于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过度地开发和使用,更不能使之消失;另一方面,我们应当保持生态系统在功能上的自净能力不受到显著的影响。通过生态学,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对自然决不可能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把我们在自然中的活动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那么,我们意想不到的和不愿看到的事情就会发生。我们对这个循环圈做了什么,这个循环圈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系列的相关反应。

我们从这种循环中还能够看到生态系统自组织地遵循着一个经济法则,这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废物。因为自然界中的任何一个生物种及其代谢物,都毫无例外地参与了循环,构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可以说,自然界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可以被利用的,既没有废弃物,也没有浪费。自然界的这种奇妙的自净能力,无疑是我们从事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时的一个需要学习或效仿的榜样。我们应当以符合生态的方式设计生产流程,使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代谢物”,都能够尽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再利用。循环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我们设计的社会发展应当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所显现出的“循环的智慧”,来安排和设计我们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共生原则。在自然界中,每一生物种都是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的。竞争是普遍的,也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一个如此繁荣发展的生命世界。从物种的水平看,现存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生物种在生存竞争中都是成功的,因为它们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和发展出了某种有效的获取物质和能量所需的体质构造和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由于这种竞争使各种生物种之间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共生现象。这种共生的现象和结果的出现,实际上根源于不同的生物种之间所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正是由生物种之间所结成的各种食物链和食物网而表现出来。每一生物种在其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生态位,一个生物种既是物质和能量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物质和能量的供应者。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个生物种是或能够以彻底消灭其他生物种的方式作为自己的生存前提。因为,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每一生物种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一个地方的某种生物种一旦大量减少或消失,就会导致以它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其他生物种的减少或消失等一连串的生态反应的发生。生物种之间的那种内在的相互依赖关系,普遍而有效地制约着每一个生物种的规模或数量,使得它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例如,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化就是典型的教训。

因此,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的和共存共荣的观念,对我们来讲是必需的。综合多样性原则和循环原则,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生态系统,只要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种存在着,那么,它就现实地构成了我们得以持续生存的生态学基础,但同时这也是约束我们在其中行动的规则。因为,只有当我们的行动满足了多样性和循环的生态要求,我们作为一个生物种的生存才会有一个持续的保障。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虽然有了其他生物种不可比拟的强大的生存实践能力,并且我们也由于这种能力使自己摆脱了荒野自然的束缚,我们以高度聚集的方式把自己与自然界隔离开,并且使自然成功地朝着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就摆脱了自然,自然依然与我们保持着深刻和广泛的联系,不论我们如何相信自己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多么强大,我们都无法真正摆脱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由于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依赖性。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意义上的相互依赖性,才促成了整个自然界的繁荣昌盛,以及我们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不仅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世界景象,同时,也是需要我们真正去维护和珍视的。

上述符合生态文明的多样性原则、循环原则和共生原则,如何才能够真正贯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从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普遍性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系统工程问题。在这个观念转化的过程中,我认为有这样一些方面是应当特别给予重视的,这些方面可以看成是观念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和社会资源:

首先是学校教育。各级学校应当主动地、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开设适合的环境教育课程。尤其是在高等学校中可建立环境教育研究机构,它既担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担负学校内部的环境教育任务,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开放,承担起社会公众的教育工作。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育符合现代文明发展要求的人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对社会受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因此,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应当充分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概括地说,大众传媒——不仅仅是那些环境方面的行业传媒——应当在环境教育、监督、警示和批评方面自觉地加大传播力度,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作用。

再次是政府管理。对于一个地方的政府来讲,对它的管理的绩效的评价,必须把当地和被它所影响的地方的环境变化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同时也应当把它看成是衡量一个政府的主要领导是否称职的一个主要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讲,应当建立和实行关于主要领导任职期内的环境评价制度。否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将会由于对环境的漠视而造成巨大的影响。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4

题目:邢台县生态文明村的村庄绿化及净化调查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农村的各种方面硬件或者广大农民的多姿生活,环境的质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开始被我们认识并且重视起来,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环境与在建构新农村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生态学的学习者,因此积极参加对家乡周边农村环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

邢台县前南峪村素有"太行明珠"之称,植被覆盖率达94.6 %,林木覆盖率90.7 %,主要树种50 多种。被林业专家省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南沟门村,五年前的生态环境建设——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邢台县最先进的示范性生态文名村。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主要是针对邢台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以及现当今生态文明村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活进行深入研究。调查方法: 亲自前往前南峪生态文明村观光学习,通过对当地村民生活情况的了解,以及周边环境,经济发展状态与农村精神文明风貌的了解,学习总结新一代生态文明村的成功特点,以及对当地的农民百姓提供了怎么样的良好生活质量,从而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调查结果:

虽然几年前曾经两次去过前南峪生态文明村旅游观光,但是这一次怀着不同的目的带着不同的视角再一次来到这个成名已久的生态文明村参观,还是让我吃惊不少,不仅惊讶于这里生态环境的优良,更加惊讶于这里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排排的耸立的二层居民居住地,醇厚的风土人情,都彰显了一片美丽和谐的景象。以及抗大纪念馆、纪念碑、抗大旧址,这里2001 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 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

虽然在当地我没有充足的条件去计算森林覆盖率以及植被的物种丰富程度,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搜罗都证明了前南峪生态文明村植被覆盖率达94.6 %,林木覆盖率90.7 %,主要树种50 多种。

然而在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只有150户人家的小山村。深秋时节,当我们来到这里采访时,就如同走进了江南水乡,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房前屋后的鲜花绿草,把这个小山村装扮的异常美丽。这里整洁的村容、热情的村民、文明的村风更是让我们感到惊奇,这就是河北省生态文明村的先进典型,位于邢台县将军墓镇的南沟门村。当我走进一家当地村民精致的房子听着这样的介绍——这是个招待客人的房间,这是个洗手间里边洗澡,这是煤气热水器,这生活基本上都城市化了,过去吧街上都没硬化,到处都是垃圾厕所猪圈,从04开始开展文明建设以后,很快的全部把村变了个样,改变以后大家的观念也就改变了,观念改变了,卫生习惯自觉的就要遵守。看不到了曾经的旧猪圈、旧厕所、垃圾堆,村里街道上立起了公共厕所,并且顺便连着的沼气池,用来生产沼气,这样一来,脏乱的环境没有了,大家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慢慢的也就不乱扔杂物,倾倒污水村子的环境被真正的改善一新。

如今邢台县南沟门村的这4700亩山场上种满了板栗,苹果等果树,不但绿化了荒山而且干鲜果品每年的产量都在100万公斤以上,年收入达2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来说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山场治理以后,不但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重要是植被绿化相当好,水土保持搞的相当好。

此外,南沟门村还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建成300多亩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并在村边的公路旁建了商贸小区,经营干鲜果品,使村民又多了一些致富途径。有了经济上的积累,再加上百姓的自发捐献,南沟门村有了资金,使得文明生态村建设顺利进行。在建设过程中,村民主动献计献策,出工出力。村民王得路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充分了解到了邢台县新生态文明村的试点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邢台县新农村的经济与生态双向共同进步指明了道路,典型带动,扎实推进。邢台县先后在全县筛选了前南峪、南沟门、永兴等10个班子强、基础好的村,率先启动,为全县其他村庄示范引路。前南峪村是山区两个文明建设的老典型,这个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硬化村道路760多米,安装了精美路灯,新植绿化树木2万多棵,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文化大院、文化广厂。

邢台县是一个“七山一滩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农民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该县科学制定创建规划,不搞“一刀切”,对山区、丘陵、平原不搞一个模式。根据全县农村不同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实力分别制定创建活动的示范标准、普及标准和过渡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的地理概貌确定平原创建模式和山区创建模式,使文明生态村建设实现了分类指导,量力而行。

突出“三化”,务求实效。在开展创建活动中,邢台县抓住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三个关键环节,在改善农村环境上下大功夫。两年来修筑村级道路669公里,硬化街道824条57.52万米,有437个村实现了进村道路硬化,210个村实现了街道硬化;改造厕所3547个,新建沼气池1140个;植树232万株,使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4.7%,山场植被达到80%以上,90%的村庄达到了“村在林中,户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

通过调查我还了解到,由于南沟门村并没有像前南峪之类的红色旅游区,面对此类弱势,南沟门积极开发环境旅游方面的项目,下一步村里准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利用一两年时间建成一个集观光、划船、垂钓、登山、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使南沟门村有着更加迷人的景色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回到老家 看着我们的村子,想想过去,虽然没有像前南峪一样发展成为大型的旅游生态村,但是相比之过去真的有了翻天腹地的变化,过去的灰窑都没有了,天上久久不能散去的烟云也不见了,村里修了公路,脏乱的街道也不见了,这些都是进步 我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建设将会走上一个更加快速的建设进程,我也相信 未来的环境建设一定会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和谐。结论与建议: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论文 篇5

电气一班 2014330301017 李勇杰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的高度,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如何使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如何把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原则融入贯穿到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战略部署,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探索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融合发展,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未来如何深化改革,再创生态新优势提出了思考,充满了勇于自我反省、力求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 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正文: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的每一口呼吸都与它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感叹着春夏秋冬的奇妙变化,不曾想到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慢慢地被吞噬。而地球的健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看着如今我们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化,我想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曾提出;“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任何一种经济要领都不能得到彻底深入思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态兴则文明盛,生态衰则文明亡。当我们撑肘托腮、掩卷遐思时,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中所论述楼兰古国、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的兴衰犹如黑胶影像、历历在目。这些文明的衰落或消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遭遇破坏有关。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发展的人类社会又应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实现永恒发展。“知其法者,事半功倍。”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人们的认识决不能停滞,否则,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问题将会束手无策。因此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完善,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梦,激励和召唤着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是历史赋予中华文明的伟大使命,梦正在探索中。但梦就在脚下,只要我们信心百倍地融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坚定不移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成功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为了彻底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我根据自己掌握的关于生态文明的一些知识基础,结合有关了解与调查的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生态文明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一份生态文明观的调查问卷。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5年5月10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理工大学及其他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并且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收到了一定数量且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一共回卷53份,其中有效问卷53份,问卷容量为53。

(二)调查问题与分析

1. 有65%的人对于生态文明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全面,而且大多以网络媒体电视与书本杂志报刊为主要的途径,并没有刻意的去深入了解。例如对于无磷洗涤剂,竟然有45%这么多的人会从来没有留意过无磷洗涤剂。

2. 大多数人会意识到要保护生态环境,对当前地球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并且有90.5%的人会将垃圾丢进垃圾桶里。但是只有30%的人会将垃圾分类,有将近4%的人觉得把垃圾分类是件麻烦事。

3. 在宣传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面,很少有人做到。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人有宣传过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而且只有48%的人参加过类似植树节等这样的生态文明活动,同时有相对较少的人在思想层面上体会到这些活动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例如在对于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只有40%的人会积极响应,认为对保护环境有实际意义。

4. 将近70%的人认为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中,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宣传教育是相对重要的因素,并且他们认为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方式中,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最为重要。

5. 我们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有87%的人认为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使之自觉维护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专业部门采取积极地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坏。

三、调查问卷报告总结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太过薄弱。

四、反思

现代城市是一个综合体,不仅人口集中,而且也是政治、经济、科技的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如何用全新的理念审视和统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深刻反映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创建工作能否得取实效的关键。

那什么是正确的生态意识呢?

我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的哲学反思,是对现代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认为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一种的价值观。”

生态意识作为意识的子范畴,是人们在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观念反映,它反映了人类主体对自己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生态存在,即社会。生态系统的深层把握,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公众生态意识是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意识对创建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意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人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把“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作为关注和思考的主要对象。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它是以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为其价值基础的。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文化的反生态性质,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呢?

所谓生态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各种培养意识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并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的养成尊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总之,要切实按照“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且使他们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协调,共同努力,着力打造创建文明城市人文氛围,是当前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路径。同时,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学校应该添加一下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要切实加强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能够让大学生们能够参加更多的生态环保活动,养成关注环保意识并向身边的人绿色生活意识的习惯。然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有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活动,并且积极响应一些生态文明的宣传活动。同时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出发,少用一次性餐具,多骑车,做好垃圾分类,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文明观调查心得 篇6

本学期老师教给我们一次实践活动,是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调查,这次活动的目地在于增强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意识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小组这次调查就在附近一些学校对当地一些大学生做了调。方式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有环保意识但是意识还不是很强,也没有做出相应的额环保举动,还有一些学生环保意识淡化,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浪费的情况,浪费水电,乱扔垃圾等。这些足以体现出他们的环保意识缺乏责任意识不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大学生生的我们有这义务也有这责任区加强我们的环保仪式上,如果我们有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明确的生态责任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就会有很大的自我实现及强大的号召力。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协调好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我们一直主张绿色色消费,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作为大学生,应该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为建设“绿色中国”作贡献,广泛参与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树立两型理念,养成两型习惯。参加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和环保社团活动,全面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扩大社会影响。开展“倡导文明新风,美化环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农村青年参与城乡环境同治,美化生态环境,同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水节电,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学习、宣传,提高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问题,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A、提高环保意识;B.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做斗争;C、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与分析 篇7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前期访谈和试调研的基础上, 设计《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行为等3个维度, 每个维度下包含若干问题, 表征该素质。

问卷发放采取两种方式: (1) 2015年9月在苏州社区、超市、街道、广场、公园、单位、企业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发放问卷256份, 收回232份; (2) 2015年9~10月, 委托苏州市环保局发放问卷, 问卷发放注重区域覆盖性、重点突出性以及受访群体的结构性, 共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64份。根据问卷所获数据解析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素质。

2 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从样本基本情况看: (1) 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与苏州市区人口性别构成基本吻合; (2) 年龄分布上, 以中青年受访者偏多: (3) 职业分布上包涵各类从业人员。

调查数据显示, 87.6%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至少1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其中受访者对“白色污染”、“垃圾分类”、“洗衣粉污染”等知晓率均在80%以上, 但是进一步询问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时, 仅有13.8%的人能够正确给出。对于“生物多样性”、“PM2.5”、“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问题的回答上则准确率较低, 呈现出公众对生态环保认知的“低正确率”的特征。另外, 受访者对14个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平均知晓数为9.1项, 表现出“知晓面广”的特点。

生态文明价值观主要从自然观和资源观两个方面考察。自然观方面主要考查公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为了生存, 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有91.3%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同意”, 8.7%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同意”;“人类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有66.1%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31.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同意”;“自然界的平衡是很脆弱的, 而且很容易被打破”, 有52.6%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41.2%的人表示“比较同意”;“人类干扰大自然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有52.6%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37.5%的人表示“比较同意”;“由于人类的智慧, 地球环境状况改善是完全可能的”为错误命题, 29.1%的人“很不同意”, 30.83%的人“不太同意”。

生态文明行为按领域范围分为私人领域的生态文明行为和公共场所的生态文明行为。从私人领域的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中发现, “习惯性地随手关紧水龙头”、“选购节水器具、”“选购电器时选择低能耗产品”、“商场、菜场购物时自己带购物袋”等行为的得分比较高, 而“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或回收站”的得分相对较低, 根据后期追踪调查, 86.2%的苏州公众表示愿意将垃圾分类后再投入垃圾箱, 之所以这样的行为未形成风气, 原因在于许多人对于垃圾分类具体做法不是非常清楚。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发现垃圾会主动捡进垃圾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或劝阻”等能够做到“经常”的只有12.1%左右。

3 思考和建议

调查结果说明, 苏州公众有迫切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知识水平和生态环境认知较高。但是, 现阶段苏州公众素质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 公民是否关注、认同并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其生态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基础作用。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回答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的准确率为47.7%, 有过举报污染环境行为的比例仅为35.7%, 这说明苏州公众环保法律意识还比较欠缺, 这与国际化大都市对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要求是有相当差距。 (2)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苏州公众大多认可目前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和媒体的宣传, 这些宣传活动在公众生活中起到了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生态环境问题、洞悉环境污染的危害、学习生态环保常识的作用。

摘要:通过座谈汇报、材料证明、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获取数据, 阐述了苏州公民生态文明素质及其素质培养环境建设现状, 明确了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及建设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

参考文献

[1]王继红.论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J].学术探讨, 2009 (3) :199-200.

[2]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中文简本) [A].2008.

论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自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就在理论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把生态文明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一、东西方生态文明的不同演进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蕾切尔·卡逊)在《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由此拉开了西方社会保护环境运动的序幕。如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即是一个明证。世人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危机。早在古希腊的“晦涩哲人”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在其《On Nature(论自然)》中就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思想家Emerson(爱默生)在其同名著作《论自然》中阐述道,“欢悦的力量不仅源于自然本身,它存在于人,或者说,存在于自然和人的和谐中。”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探究自然科学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巨大成功,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不但将自然界作为认识研究的对象,更具备了支配自然的野心,喊出“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这样的口号。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也是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走向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转化为征服与被征服的态势。D.R.Griffin(大卫·雷·格里芬)在《Spirituality and Society(后现代精神)》中说:“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自然的真正本义消失了,自然被自然物代替,自然开始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一旦思考自然,某个预定的框架就支配着我们,在这个框架支配下,思考“自然”马上被转换成思考“自然物”。这样,很容易将生存仅仅理解为自己或有限人的生存,而生存的意义则在于对自然物(财富)的占有和消费。

对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开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生态学原理引入人类社会管理,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他们提出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中,管理好城市社会,这是城市的生态文明。被美国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的Aldo Leopold(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A Sand County Almanac(沙乡年鉴)》中着重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反对“人类沙文主义” 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准则。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以及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

“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它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轨迹。可见,“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以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在的良性循环和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因而“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被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的高度。

三、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了包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内容在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独特贡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中国都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美国后现代思想家Clifford Cobb(克利福德·柯布)认为,只有改变人的思考方式,从孤立、片面向历史性、整体性转变,生态文明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深层文化资源在中国而不在西方。

两型社会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充分体现,两型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自从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有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人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平、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属性的人群共同体组成的庞大系统。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态平衡,避免以文化和进步的名义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要做到保证代内的公平与代际的公平,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要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就是要必须首先做好“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那么反过来,“两型社会”的成功构建必将促进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②梁晓莹. 两型社会综合试验[N].湖北日报2007.12.29

③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1)

(李涤非,1970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服务经济 。欧汉生,1962年生,江苏省宜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保障)

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 篇9

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科学消费的生活观是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要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培育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作 者:刘玉君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公共课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3刊 名:探求英文刊名: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年,卷(期):“”(4)分类号:A81关键词: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10

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

重。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做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树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持久战,他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参与。

首先,作为国家的领导层,我们的干部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

再者,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

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另外,我们应提倡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最后,我们应当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不仅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共同合作。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当前,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青海藏区部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改变发展思路,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回顾历史,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无法保障我们日常生活所需,那么我们的生存必将受到严重威胁。鉴此,我们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也是我国及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十八大以来,青海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系统工程为抓手推进生态建设,将“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保障能源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青海藏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影响程度,人类适度需求及若干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属10级,排全国之末。青海地处西北内陆,远离中心城市,尤其藏区六州适宜规模居住和从事生产生活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光热条件限制植被生长,生态系统极不稳定,扬沙危害难以根治,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从青海藏区实际看,尽管现阶段生态环境及社会秩序良好,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社会不稳定潜在因素也在增多,并呈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移民增多,纠纷不断。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每年冬季临近,全县1600多户牧民中,有近40%以上的牧户弃家而走,迁移到其他草场,游动“乞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草场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二是群体性迁徙导致利益冲突加剧。由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浩大繁杂,劳动力转移、生产生活后续基础设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引发出的一些新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三是藏区贫困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藏区六州总人口近190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群众生活贫困、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存在,在藏区大肆渲染反动舆论,给青海藏区乃至全国藏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宣布,将青海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要科学制订和完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修订产业发展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更好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三江源为核心区扩建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外围的经济结构上改变以往以畜牧业为主的状态,开发其他特色农牧业产品,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上,改变九龙治水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治理的优化配置和一体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满足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容量底线。一是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出来,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禁止任何人类生产性活动,主要依靠自然恢复为主。二是把核心区外围区域划定出来,对牧民进行季节性游牧做出限制,严格控制牲畜数量。三是主要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青海湖环湖草原、祁连山等生态较好的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做到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促进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四是在海拔相对较低的西宁、海东两市及河湟谷地发展水电、矿产、高产农业、工商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和活跃经济的同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拓展、自然修复与项目治理相结合,实施诸如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旨在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维护青藏高原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坚持把生态保护建设与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机结合。比如,青海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推动农牧民群众就地就业;在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主题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在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四、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是适应人类社会需要所呈现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年12期.

[2] 高红贵.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上一篇:乡村振兴三农发展下一篇: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