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 篇1

长江口外,黄海之滨,有一个绿色的美丽的海岛。那就是我的故乡。

二十几年在北国的大城市里工作,我常常想念我远在南方的故乡。

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

那密如蛛网的、纵横交错的清清亮亮的小河;

那灿若彩星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野花;

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

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

然而,多年来尤其令我梦牵魂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乐,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做舵,按在小船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在那里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对于故乡的芦苇,又逐渐加了一层钦佩以至崇敬——它几乎无所不在。凡有人烟之处,就有它蓬勃的生命。

它不喜欢单个儿独处,而是集丛而生。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根根相连,叶叶相依,互为提携,相亲相爱,结成一个绿色的集体,因此再猛再烈的风也刮不倒它。

它所求甚少。它从不占良田,不需要给它特别施什么肥,即使在十分贫瘠的土地上,它也能挺干抽叶,顽强地生长。

对故乡农民来说,它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常用它搭瓜棚、豆架,打篱笆,编苇席、苇帘子。用芦芭盖的房子,冬暖夏凉。把芦苇杆锯成一截截后,可以做织布用的纡子轴、笔套,抽烟的又可以做烟嘴,它还是造纸的好原料。每年春节,给孩子们做花花绿绿的马灯、八角灯,少不了要用芦苇做支架。芦蔑又可做风筝,编制各种工艺品。散发着特有的清香的芦叶,可以用来包粽子。雪白的芦根,又脆又甜,可以食用,还可以治病。芦花可以做枕芯,贫苦人用它做芦花鞋,既保温又御寒。芦苇还可以当柴烧,芦灰又可做肥料……

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 篇2

一、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和写随笔随意性,缺乏一个完整体系。一方面没有专门教材 , 另一方面 教师没有 系统安排。

2.学生不会阅读和写随笔,不知读写什么,怎么读写。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读写内容,读写方法,并进行有效训练。

3.教师未能培养学生读写习惯,读写流于形式。老师只是一味要多读,对学生的随笔也不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读、写热情。

二、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教师角度说,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反映的问题首先是教师随意化造成。没有具体教材的指导,没有一个详细的教学安排与计划。再加上缺乏有效指导,读书笔记流于形式。每周甚至每月收一次读书笔记,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不是以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为目标。从学生角度说,受我国传统普通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科学习和外语学习上,没有养成学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就是良好写作习惯的缺乏。平时不多阅读,不去观察,不进行反思,不练笔等等。

三、解决高中生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一) 构建完善的读书笔记训练体系

虽然教材没有给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安排,但教师自身也不能随之无序随意。读书笔记要结合读书要求,结合必修教材制定好相应计划。这个体系,宏观上要建立三年的读书笔记的读与写安排,同时兼顾到与必修教材形成互为补充的功效;微观上,要具体到每学期、甚至每次写读书笔记怎么安排,读什么,写什么,怎么读,怎么写。

另外,每学期,各年级组围绕三年计划进行具体安排,如一周上一次赏析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想象创新的能力等,以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为主;一月收一次读书笔记,老师总结反馈。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不会再对读写抱着畏惧的心态,也能调动起写作热情,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衰退,写作水平也由最初的模仿、借鉴到最后的运用自如。

(二) 学会阅读,为写随笔做好素材储备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首先,通过赏读,借鉴模仿,学习写作技巧。如鲁迅的论说文,他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中,首先从反面论证,而后笔锋一转提出正面观点自信力。接着,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进行论证。分析发现,他的很多文章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这样的写法与我们教学中一贯议论文写作 结构模式———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比,共同处结构模式相似。其次,利用品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自我认识。如李密的《陈情表》,围绕“情”“孝”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在上任与留下照顾祖母两难之间反复纠结,最后表白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将亲情文章与国家尽忠联系在了一起,更加突出了亲情的伟大。废黜黄州的苏轼,在困顿的处境中、失意中,写下了《赤壁赋》,他随缘自适,善于处穷,还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三) 指导写随笔,为乐学乐写乐思做好铺垫

阅读中、生活中,面对种种现象和观点,我们不能避免有自己的认识,所以要养成随时写随笔的意识。首先,将书本知识由课内向课外链接 ,如必修一 奥尔多·利奥 波特在《像山那样思考》中揭露出了深深的忧虑意识,让我们不由想到,自私的人类如果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结果不仅不能为子孙后代建造美丽家园,反而会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最终走向毁灭,我想这是人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其次,透过现象看本质,兼顾两面性。对于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能透过表面看清实质,看到其具有的两面性,既要看到问题所在,也要看到反映出来的闪光点,态度上要保持既不消极、悲观,更不能骄傲、自满。如汶川大地震、洪水、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既暴露出社会的弊端,管理的不完善,人性的险恶,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事件过程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团结互助,人性的善良。

《故乡》读书笔记 篇3

奔宁山道是个最好的平台:它就像龙门横跨在这个国家的脊梁上,为思想和邂逅提供了无限可能,这段旅程的每个部分都是新的领悟、新的章节。

②逆向

行走就是行走――从哪一头开始到哪一头结束又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行走指南都是按照这个方向撰写。但作为一个诗人,我天生不走寻常路。如果大家都写散文,那么我通常会写点别的。诗歌,就其定义而言,就是别样的`选择,是一种倔强的形式。它通常拒绝碰到页边距甚至填满整张纸。散文在纸面上的布局,就好像液体从上面倾盆而下,而诗歌则占满整个纸面,以信息排列自己,建立阵营并排斥规划。它是一种不顺从的、智慧的艺术形式,并且大多数从事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者都来自笨拙的小分队。

朝南走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因为我是在往家的方向走。从我对这个山道的研究来看,在整个路程的任何一段都有无数让人退却的机会和理由。我会需要一个坚定的理由驱使自己走下去,而不能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这一屈辱,似乎正是鞭策我不断前行的完美动力。

③“狼狈”扩展

我们蹒跚前行,希望能找到路,上一分钟路还在我们脚下,下一分钟就消失了。我们坐在石头上想提早吃午餐,但我们在火车上就已经吃掉了三明治。天色开始变亮,因为冰雹来了。无数白色小冰球打在我们脸上和手上,天与地浑然一色。

初中生故乡读书笔记 篇4

首先说到闰土,闰土作为一个主要人物,他就是一个中国农民的代表。闰土是个好同志,他从不觉得世间有多黑暗,他只是觉得是上天要让他去种田、去受难。所以他要拜神,他和许多农民一样,信天胜过信自己。就连造反也要有个人来说“此乃天意”。黄巾军、白莲教、天地会,这些起义军无不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闰土同志的少年多美好!抓鸟、看西瓜、拾贝壳,很美好的生活。但长大以后的闰土呢?多灾多难,生活灰暗得就像一口破锅。所幸他没有像祥子一样把破锅给摔了。这又是怎样不幸!从少年英姿到中年怯懦。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到底要受多少罪,才能从一个活人变成一块走肉?这不是因为世界的黑暗,而是人性的黑暗。逆来顺受代替了勇气,小偷小摸代替了正直,拜天拜地代替了自信。一个闰土的麻木或许不算什么,但千万个闰土的麻木不仁又会是怎样的悲剧?千年封建,镇压了中国农民的反抗与信仰。拜神!?拜神又有何用?!殊不知天道即人道,天意即人心?压在闰土们头上的山正是他们的麻木。倘若人人反抗,闰土又怎会成为一个悲剧?

而杨二嫂则不是悲剧了,她的生活无疑是场喜剧了。她无疑是《故乡》中最有喜感的一个人物了。无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经历都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电视剧中的反面角色。不但令人反感还令人可笑。读“阿呀阿呀„„”的时候,差点笑翻。鲁迅这货绝对不是人民艺术家,起码余秋雨、巴金、冰心这些艺术家们绝不会用这样的笔调,用个“哼哼”就已经翻了天,他们绝不让这样的“阿呀阿呀”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要对鲁迅竖起人民艺术的中指。让我怎么说呢?他们把鲁迅的东西割掉了,我相信鲁迅一定不会认为自己的东西仅仅只有《故乡》那么长。而杨二嫂作为鲁迅“冷酷形象”的一大败笔,她绝不是只是一个笑话,她还是个符号,代表了无数市井小民。或许她唯利是图造谣生事,但在文中鲁迅并没有呵斥她,也没有对她说:“杨二嫂,你不能这样,你要讲八荣八耻,你要五讲四美„„。”为什么?或许在鲁迅看来,市井小民就是如此,不杀人放火,不陷害他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圣。贪点小便宜,嚼点小舌头,又何妨?这才是真正的世俗。因此杨二嫂会一直存在,对于这种人,不理即是,又何必批判?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 篇5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1

《故乡的芦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内容大致上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物”,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文章再从“故乡的芦苇”这个“点”上引入第二层——“忆趣”,通过回忆用芦叶吹歌,折芦叶船,在芦苇丛中捉纺织娘等往事,抒发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追忆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

本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热爱家乡”为主题,文章都具有语言美和情感美的特点,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对家乡真挚的情感就会被激发起来并得到升华。因此教学的整体思路是“带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儿,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即“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我就“走这一来回儿中”的过程进行一下反思。

(一)美读悟情------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环节

本文语言准确、形象、优美。全文突出一个“美”和一个“趣”字。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验到趣呢?除了让他们直抒胸臆的谈感受外,就是通过多样的美读来加以体会。怎样读好呢?利用画面、音乐进行情境营造和教师的适时范读无疑是让学生生情,进而引发、强化课文所产生的情感的好方法。但课堂上音乐的音量没控制好。因为在音乐下载时,声音的大小就不同,自己又不会相应的技术改善一下,就造成了这种情况。

因为后面的“趣”读可能比“美”读更贴近学生生活吧,所以不论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都抒发出来但课堂气氛的确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了。反思一下,教学中也许老师过多的要求,如“你有读得美一些”“你能再现那美景吗?”让学生望而生畏不敢尝试吧?也许是学生怕读文后的评价让自己没面子吧?其实老师真应该好好推敲一下自己调动学生读文的激发性语言,并思考应该营造一个怎样的评价气氛利于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和挑战。

(二)品读悟情-----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本文是一篇文笔亮丽的抒情类写法的文章,加上已具备一定读、说、写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必须要进行写法的渗透。如何让学生体会写法是教学的难点。课上我采用“选词填空”“句式对比”和“发掘空白”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写法。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以品读为基础,提出问题在进行感悟。使学生的理解是依据当时的语言环境有感而发,而不是条分缕析的生硬总结。

(三)习作拓展情感延伸

本环节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一写你最爱故乡的什么?是学生通过情感沉淀后的释放,是整节课“人文性”与“工具性”最有效结合的体现。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否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2

《故乡的芦苇》是一篇抒情散文, 本文语言准确、形象、优美。全文突出一个“美”和一个“趣”字。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验到趣呢?除了让他们直抒胸臆的谈感受外,就是通过多样的美读来加以体会。因为后面的“趣”读可能比“美”读更贴近学生生活吧,所以不论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都抒发出来,由于我用了许多激发性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的确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

本文是一篇文笔亮丽的抒情类写法的文章,加上已具备一定读、说、写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必须要进行写法的渗透。如何让学生体会写法是教学的难点。课上我采用“选词填空”“句式对比”和“发掘空白”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就是以品读为基础,提出问题再进行感悟。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3

本文语言准确、形象、优美。全文突出一个“美”和一个“趣”字。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验到趣呢?除了让他们直抒胸臆的谈感受外,就是通过多样的美读来加以体会。因为后面的“趣”读可能比“美”读更贴近学生生活吧,所以不论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都抒发出来,由于我用了许多激发性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的确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

本文是一篇文笔亮丽的抒情类写法的文章,加上已具备一定读、说、写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必须要进行写法的渗透。

课上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也不少,但为什么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发言呢?我想或许是自己刚带这个班学生对教师不了解不敢轻易举手发言,或许是怕他们所预习的内容不合要求,或许是不知道该怎样汇报的缘故吧!但不论怎样我都得尽快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使他们想学会学得有效。

学生能力培养远远重于知识传授,所以我们得尽快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他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样他们才会学得更自主、更开心,我们的课堂也才会更有效。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我会继续努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4

在品读词句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课文优美的句子,传神的用词。例如在选词填空“每年,当春风刚刚吹榭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露)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括号里应该选哪个句,为什么?(“探”更符合句子的拟人化写法,也写出芦苇的初春时节生长的生机和活力。)在品读的方法选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这些方面品评课文词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在读文方面,我设计了许多的“读”,有层次地读,有目的地读,多种形式地读,我们通过小组互动,同桌互帮、朗读展示等激发措施,让学生勤读、乐读、善读。把读通课文的任务完全地交给学生,做为五年级(第三学段)的学生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答案是肯定的,但做为教师在指导读书的方面就要多下功夫,在这里我们营造了一种思乡的情绪,通过相关的歌曲,诗歌营造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进而引发,强化读课文的情感。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有感情的读文表达情感,我把更多的时间放给学生,重点指导读,体会写法。

但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细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些快乐的?学生汇报出从芦叶哨、芦叶船中感受到快乐,但学生没有说出从纺织娘好听的歌声中感受到快乐,学生没有说,老师也没有及时地点拨,感觉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不完整。在学生读文中,由于开火车式读课文学生朗读得非常流利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如果能把开火车式读文的时间放在细读课文时,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会更好。

总之,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尽快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效。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5

今天,我讲授了《故乡的芦苇》第一课时,这节课以识字、写字为主,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听写字词,根据我校特有的教学模式,课前听写能够巩固学过的字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环节由图片导入,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第三个环节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在读课文时,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词语。第四个环节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方法记字,积累方式方法,对今后的识字、写字有帮助。通过形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字词。第五个环节积累词语,学生通过练习本文内容理解词语含义,还可以通过造句体会词语的用法。最后,安排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仿照4——7自然段,写几句话。

本节课基本按照步骤完成教学,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当堂课听写词语,效果明显。唯一没达到要求的是小练笔部分,识字写字用去大半时间,在练笔时时间不充足。加上孩子们头脑中没有太多事物可写,无法完成构思,所以多数同学都没有动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积累的词语不够,这几个自然段虽然只是几句话,但写出了诗一般感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今后,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孩子们词语的积累,并使之运用。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6

在基础知识重点学词方面,例如多音字“载”的字音,组词方面加以区分,并通过字音、字义辨分组词。学生能够主动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在品读词句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课文优美的句子,传神的用词。例如在选词填空“每年,当春风刚刚吹榭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露)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括号里应该选哪个句,为什么?(“探”更符合句子的拟人化写法,也写出芦苇的初春时节生长的生机和活力。)在品读的方法选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这些方面品评课文词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在读文方面,我设计了许多的“读”,有层次地读,有目的地读,多种形式地读,我们通过小组互动,同桌互帮、朗读展示等激发措施,让学生勤读、乐读、善读。我们四人组在讨论把读通课文的任务完全地交给学生,做为五年级(第三学段)的学生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答案是肯定的,但做为教师在指导读书的方面就要多下功夫,在这里我们营造了一种思乡的情绪,通过相关的歌曲,诗歌营造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进而引发,强化读课文的情感。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有感情的读文表达的情感,可见教师的常规训练很好,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放给学生,重点指导读,体会写法。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细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些快乐的?学生汇报出从芦叶哨、芦叶船中感受到快乐,但学生没有说出从纺织娘好听的歌声中感受到快乐,学生没有说,老师也没有及时地点拨,感觉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不完整。在学生读文中,由于开火车式读课文学生朗读得非常流利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如果能把开火车式读文的时间放在细读课文时,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会更好。

总之,在四人组这次活动中我们从选课,备课、试讲、讲课、反思中互相学习,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尽快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使我们的课堂会更有效。

《故乡的芦苇》教学反思7

《故乡的芦苇》是一篇文笔亮丽的抒情类文章,语言形象、优美。全文突出一个“美”和一个“趣”字。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想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与学生交流中将芦苇美景图呈现于黑板,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芦苇的美,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教师的语言,情感决定着一堂课是否成功,特别是语文教师,语言一定要饱含激情,达到煽情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与学生发生情感的碰撞。”在本堂课中,因为语言设计平淡加上课堂氛围紧张,师生互动较少,场面略显冷清,没有达到预设的理想效果。

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听教师范读优美句子更容易进入语言情景中,在本课中我没有及时范读引导学生感受优美句子,没有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景。

由于我的整个教学设计被板书牵引,课文篇幅较长,加上本课教学时讲通文,面面俱到,导致重点没有讲透,没按教学计划达到目标。

本课教学设计可作如下更改:

一、导入。走进作者,了解作者童年,学习开头与结尾的首位呼应的写作方法。

二、读悟。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关键词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等叠词让学生感受芦苇的多和绿,通过比喻句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让学生感受芦苇的轻,指导犹如的意思是好像。边指导边板书图画。

三、赏图。配乐欣赏乡村芦苇美景,教师配乐范读3—4自然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芦苇之美。学生自由谈感受,再指导学习第四段的拟人句,读出欢快的情感。

四、忆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7段,与小组成员交流芦苇丛中最有趣的事,并说出有趣的地方,选一名组长代表发言。

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 篇6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故乡的芦苇课文的内容 篇7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故乡的芦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现在,就我听《故乡的芦苇》一课的粗浅感受,向大家做以汇报,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故乡的芦苇》它主要以“芦苇”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捉放纺织娘等往事,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着童年的欢乐生活,生动感人,主题鲜明。李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特点;

一、教学语言丰富,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丰富,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给他们以优美语言的示范,还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带来美的享受。李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甜美、流畅而生动,独白语言清脆悦耳。在上课伊始教师声情并茂地谈话,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美。故乡是游子魂牵梦绕之地。”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思乡的氛围之中。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回顾完上节课所学内容时,教师是这样过度的: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朴实无华的芦苇,一定会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在难忘的往事中感受那一份份快乐。这自然得话语使学生的思绪随着教师进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中。在本节课结束语中,教师的语言更富有诗意: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丝一样的情感,使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使同学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对自己故乡也有着深深地热恋之情。

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欣赏美句,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到本文中来,在故乡美景的感染中,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故乡给我留下的三件童年趣事中,教师在学习三件趣事中并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绪,而是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趣事来学习,改变了以往按顺序讲文本的.套路,这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气氛更和谐,在吹芦叶哨一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采用换句子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感受拟人的好处,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也增加修辞手法的运用,这就使读写结合起来了。在三件童年趣事的学习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要体会作者的心情,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与作者的情感拉近了,与作者一起体会到童年的乐趣,在作者童年趣事的感召下,学生也有表达自己童年趣事的欲望,这为下一环节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其次,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一项是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些童年趣事。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教学目标也落到了实处,首先让学生赏析文中景色描写的佳句,然后用替换句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增色。李老师在三件趣事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详略得当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布局更合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抓文本用心读

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体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我们团队的科研主体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基本规律的探究》在本节课中李老师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突出。教师在回顾课文的环节中,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语句读出来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进行欣赏读,在读中感悟作者语言的精当,体会思乡的情感。学生在读体会到了朗读带来的愉悦。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也时刻注意朗读的培养。在学习童年三件趣事中,教师在指导吹芦叶哨一段时,从这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词语要连读,突出重音,注意体会作者的心情,让自己的心情与作者合拍,这样才能使朗读有血有肉,吸引听者自己也能体会到朗读的乐趣。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利用表演来帮助朗读,让学生表示小心翼翼,吹呼雀跃,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童年的乐趣,使自己也乐在其中。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本节课成功的有一保证

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容量更大,学生能具体、形象快捷地获取知识,本节课李老师在多媒体的选用上恰到好处,没有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教师两处用到配乐,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教师多次运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段,这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十分心要的,尤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纺织娘的图片。学生通过看图和文字解说,对纺织娘这种生辟的昆虫一下子就了解了。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

《故乡的芦苇》优秀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见过芦苇吗?(生答。)

2.师:我们生活在北方,很难见到芦苇。在本文作者的故乡,生长着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绿如轻纺的芦苇,给他留下了甜蜜的回忆。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去看看——故乡的芦苇。(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用自身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

过渡: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许多梦幻般的记忆,为什么让“我”尤为难忘的却是芦苇呢?

1.赏芦苇美景。(学习2~4自然段。)

⑴生自由读课文。

⑵说说:你在读中感觉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引导说出:绿、美,师相机板书。)课件出示句子: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①指名读句子。

②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引出:比喻句。)

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两个比喻句呢?

③师指导朗读。

④故乡的芦苇多美啊,老师真想来感受一下,让我读一次,好吗?

⑤师读,生观察。读后问:你观察到什么了?你从老师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⑥生反复练读:分组读、指明读、齐读等。

⑦练说叠词:请同学们说一说句中运用了哪些叠词,你还能说出别的叠词吗?

课件出示句子: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和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

①哪些同学喜欢它,就站起来读一读。

②全班齐读。

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句子吗?谁站起来说一说。(引导说说拟人句。)

过渡:这么美的芦苇,一定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下面,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去感受那一份快乐。

2.忆童年趣事。(学习5~7自然段。)

⑴生以4人为小组合作学习。

自由朗读,交流:课文中写了几件童年趣事,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自学要求:

①读懂这一局部的每一句话,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讨论。

②朗读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读出“趣”来。

⑵生汇报自学情况。

全班交流,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小朋友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

①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②师生评价:

师:此时,我已经陶醉在那鸟鸣似的歌声中,真快乐啊!你看,小朋友们吹得多起劲啊!(指导观察插图。)

生边想边朗诵第5自然段。(配轻音乐。)

师:我们不只用芦叶吹出美妙的歌曲,还把它们折成绿色的芦叶船,别提多有趣了!

(师引导同学读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洁的幻想,顺流而去。

师:句子中的“船队”和“幻想”分别指什么?说说你的理解。(生自由发言。)

⑶师:吹芦叶、折芦叶船多有趣啊!可是,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现在,我想跟着作者一起去芦苇丛中捉纺织娘,你们想去吗?

(指名读第7自然段。)

师:你喜欢这一段吗?为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练读:指明读,自由读,齐读。)

师:纺织娘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找到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课件出示:纺织娘,协助同学理解。

⑷练习背诵:把你最喜欢的一局部背下来。

过渡:故乡的芦苇多美啊!它曾给“我”留下了这么甜蜜的回忆,让“我”永远不能忘怀。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直接表达这种情感的语句吗?

3.学习第1、8自然段。

仔细品读,对比说说这两段有什么特点。(前后照应。)

四、拓展训练

师:我们在课文中感受了作者对故乡芦苇的情感,同时还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你能不能也来谈谈自身家乡的美景和童年趣事呢?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篇9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故乡的芦苇读书笔记 篇10

关键词:芦苇,湿地,可持续发展

湿地是介于水陆之间的特殊生态系统, 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芦苇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芦苇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之一, 素有“第二森林”的美称。芦苇湿地在调节局部气候、净化污水、控制水土污染、涵养水源、促淤防蚀有着其他系统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

一、盘锦芦苇湿地现状及产量

盘锦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 (120万亩) , 其中长苇面积6.65万公顷 (100万亩) 。空地和未长苇面积1.35万公顷 (20万亩) [1]。实际芦苇收割面积5.73万公顷 (86万亩) , 占全部苇田面积的87%。盘锦苇田目前单产水平在550千克/亩左右, 按生产能力划分4种类型:高产苇田1.87万公顷 (28万亩) , 占23.3%, 大部分单位面积产量在600~900千克/亩, 最好的可达1.2t/亩, 主要分部在辽河、大辽河岸边。中产苇田3.20万公顷 (48万亩) , 占40.0%, 单产300~500千克/亩。中产苇田平均单产在485千克/亩。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苇田工程部完善造成的。低产苇田1.58万公顷 (24万亩) , 占20.0%, 单产300千克/亩以下。低产苇田平均单产在263千克/亩。低产田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 土壤含盐在1%以上, 缺少淡水洗盐是造成低产的原因。

二、苇田减产的原因及对策

1. 苇田减产的原因

(1) 苇田杂草丛生对芦苇生长制约。杂草是影响芦苇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苇田杂草约200多种, 以湿生型、中生型杂草为主, 其他类型杂草次之。盘锦芦苇湿地发生面积大, 数量多。对芦苇生产造成影响的杂草大约有78种, 对芦苇生产为害严重的有粗脉苔草、拂子茅、粗脉苔草、达氏香蒲、狭叶香蒲等。在杂草发生严重地块, 芦苇植株矮小, 茎秆较细, 生长稀疏。芦苇质量、产量较低。

苇田杂草的根系大多数分布在营养丰富的表层土壤中, 吸收了表层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使芦苇生长的营养缺乏, 影响芦苇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芦苇减产, 在盘锦苇田杂草发生严重的区域, 芦苇平均高度降低29.3厘米, 产量降低22%[2]。盘锦芦苇湿地年产47.3万吨, 杂草直接影响造成减产10.41万吨, 按每吨500元计算, 经济损失5, 205万元。芦苇质量下降, 缺乏养分的芦苇, 茎秆变软, 纤维成熟度不够, 经分析, 在杂草丛生的区域生长的芦苇纤维含量为41%, 而无杂草生长的区域芦苇纤维含量为44.5%[2], 纤维含量的降低较为严重的影响了芦苇的质量。

(2) 病虫害的发生对芦苇产量的影响。病虫害是芦苇生产上的主要自然灾害, 也是芦苇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盘锦芦苇湿地的病害目前所知共有14种, 都为真菌感染引起。种子病害3种:芦苇粒黑粉病, 穗腥黑粉病, 芦苇麦角病;腐生病害2种:黑霉病, 黑条斑病;叶鞘病害1种:芦苇秆锈病;叶部病害8种:叶腥黑粉病, 芦苇条锈病, 芦苇叶锈病, 芦苇黑锈病, 芦苇斑纹病, 芦苇褐斑病, 芦苇斑点病, 芦苇胡麻斑病。严重的病害可以使芦苇整株枯死, 严重影响产量。

盘锦苇田中目前发现25种害虫, 害虫种类多, 传播途径多, 危害的时间, 地点也各不相同, 危害的部位及发生规律也各不相同。

钻蛀茎秆的害虫有:条锹额夜蛾、芦禾草螟、大禾螟、芦苇豹蠹蛾;啃食叶片的有:芦苇象甲、芦苇蚤跳甲、水叶甲、狭跗线螨、芦苇尖蛾、绿头飞虱、芦苇瘿蚊、水稻蓟马、粘虫、东亚飞蝗等;吸食汁液的有:蚜虫、日仁蚧等;为害植株过早死亡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3) 盲目开发造成芦苇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据相关部门统计:建国以来, 我国湿地开垦面积1000多万公顷现存天然湿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3.77%, 远低于全球湿地面积占陆地面积6%。盲目的开发, 使芦苇湿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城市建设, 也占用大面积芦苇湿地。盘锦市建国初期拥有芦苇湿地面积10万公顷, 由于油田开发和城市占地, 现在已减少到8万公顷, 减少20%。

(4) 淡水资源不足, 使芦苇湿地产量下降。芦苇是喜水植物, 由于淡水资源缺乏, 特别是在干旱的年份, 上游河流大部分淡水资源被农业截留利用, 湿地长期得不到淡水补充, 造成湿地严重缺水, 芦苇湿地面积逐渐萎缩, 地下水位降低, 地面下沉, 盐渍化程度加重。仅有的淡水资源, 不能保证芦苇生长发育的需要, 芦苇湿地退化,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芦苇产量长期徘徊或有减产趋势。

(5) 生产管理违背科学规律, 保护意识不够, 芦苇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 利用芦苇湿地养鱼、虾、蟹是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一种途径, 但在养殖过程中, 承包人为了追求单一或当年的经济效益, 不按科学的方法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不管芦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为了个人经济利益, 灌水后不排水, 破坏了芦苇的生长, 破坏了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 造成芦苇大幅度减产。

芦苇湿地资源保护涉及多个部门, 全国还有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湿地资源立法, 没有把芦苇湿地及其湿地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对待, 没有充分认识到芦苇湿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这都影响了对芦苇湿地保护的认识。

2. 芦苇湿地保护和发展对策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指出:保护湿地,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把加强湿地保护,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 予以高度重视, 抓紧抓好。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 充分发挥芦苇湿地资源的巨大潜力。现就加强芦苇湿地保护, 促进芦苇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管理和科学研究,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投入病虫害研究方面的专项资金, 为搞病虫害研究提供经济支持。科研人员在发生病虫害严重地区跟踪调查,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环境, 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 研究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得到防治与紧急施救的技术方案, 确保芦苇不减产。

(2) 建立更多的芦苇湿地保护区和利用示范区。在已有保护区的基础上, 新增设芦苇湿地保护区或扩大保护区面积, 合理的空间布局, 使其符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自然保护的原则, 有利于芦苇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区域芦苇湿地功能的发挥。

我国芦苇湿地面积大、类型多, 情况复杂, 要根据不同类型和资源特点, 创建不同类型的芦苇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 通过典型试验, 总结出成效显著、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模式加以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3) 加强芦苇湿地科研和落实芦苇湿地保护工作。开展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 掌握芦苇湿地资源的量、类型、质量、生态功能;完善湿地科研工作, 建立芦苇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系统, 掌握芦苇湿地的动态变化, 根据检测系统提供的科学依据, 研究芦苇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方法和手段;制定芦苇湿地保护规划, 根据地区的差异, 因地制宜地建立芦苇湿地规划体系, 将芦苇湿地保护与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 制定法规, 强化芦苇湿地保护意识。制定芦苇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明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为芦苇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要加强芦苇湿地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让人们了解芦苇湿地的生态功能的综合效益, 了解芦苇湿地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了解保护湿地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增强全民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芦苇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识, 唤起全民对积极参与芦苇湿地保护的自觉性。组织全民积极参加“世界湿地保护日”活动, 让全社会都有芦苇湿地的保护意识。

三、芦苇湿地保护对芦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 盘锦芦苇湿地保护的重大意义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它与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匀带来的洪涝和干旱, 发挥着蓄洪和抗旱的功能。湿地中大量的水体和植物可以调节气候, 水体的热量可以调节局部大气温度。植被的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及侵蚀沙漠化, 湿地中的淡水资源可以防止土壤的盐渍化, 湿地生态系统中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我国20多种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生活在湿地中。

2. 芦苇湿地保护与芦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芦苇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芦苇湿地保护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芦苇湿地保护是芦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一定要在保护芦苇湿地的基础上、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发展。提高人类对芦苇湿地的保护意识, 才能是芦苇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发展。

将芦苇湿地的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利用湿地的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渔业、水产养殖、芦苇深加工等产业。既可以增加人民收入, 又能充分利用资源, 还能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保护湿地的目的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是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湿地的面积, 是实现湿地生态价值, 是湿地经济协调发展, 也是芦苇湿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明.关于盘锦芦苇湿地发展潜力与发展规划的探讨, 2007, 12.

上一篇:公司绩效管理方案下一篇: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重点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