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亲爱的书友:
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近期看过的《菊与刀》。
《菊与刀》是一本介绍日本文化双重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从一个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帮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日本。
日本是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正如书中所说:“他们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这种矛盾性和他们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和模仿的民族,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不断派遣遣唐使,并且仿照当时的长安城修建了奈良城。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又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些借鉴和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经过日本民族的加工和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有着中国和西方的残影,但更多的是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风韵。
比如,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这种观念从封建时期的“士农工商”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日本强调“各就各位”,每个人都特别“顺从”,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去做出逾越的行为。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辱感”的,他们非常害怕被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这种报复行为是值得被尊重的。除此之外,日本人往往把自己视作一个“负债者”,而他们的一生都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天皇的恩,父母的恩和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他们把这种恩情视为一种“债务”,所以接受来自他人的恩情对于日本人而言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接受来自各方的恩惠。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需要我们抛弃我们的主观臆断。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种被自己国家和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别的国家看来,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我们在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始终要具备国际视野,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能从历史原因推断出国民价值观的根源。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教”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文化的传承、解读、熏陶、维系和文化力的培养。因此,借鉴他国的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一、精神至上
中国拍摄的很多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日本人的形象大多都是胆小、怕死、禽兽心肠等等,人性的恶劣的品性仿佛都被日本人所继承,这种盲目的爱国主义,是不利于文化研究的。现实中的日本人刚好相反,日本人并不怕死,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精神的胜利,精神的力量强于一切物质力量。荒木大将在《告日本国民书》中说“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但却不丰富,皇道就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象征,超宗教的信仰。意识与物质是哲学探讨的最基本话题,日本人眼中意识是高于物质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存在,日本人的这种精神至上的文化特征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是薯条大小的日本敢于抗衡汉堡一样的美国,没有足够的精神勇气是绝不可能的,但他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尽管事后挨了两颗原子弹,但珍珠港的完胜却是不可否认的;二是日本自认为作为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 必须依赖精神力量,只有全国上下精神高度统一了,才能强大起来。现在,日本还是不断地对外扩张,只不过是从领土的扩张转移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等的扩张,这使日本在战后迅速强大起来,而这其中精神力量当然是不可忽视的。
日本是一个注重形象与观感的国家,日本在世界大战中成为了明星,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即使更多的是希望他尽早完蛋,但他的武士道精神和天皇在全世界出了名。当然过分强调精神力量也使日本走上了不归路,首先精神力量在困境之中可以成为好的鼓励,但却忽视了物质力量是精神力量的载体,是目标实现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日本人侵华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人毕竟是一种生物,有他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但过分强调精神,却忽视了人作为生物存在的很多自由,最基本的就是生存权,无论是其武士道精神还是他对待其他民族,都缺乏一种人文关怀。
二、国家至善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 是对人与其同伙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所持的整个观念,也是对一个至善国家的要求。这句话的内涵与中国的“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日本人对他的理解却截然相反。
“各得其所”即各自应所属的等级,“各安其分”即各自的身份,包括辈分差别与年龄差别,性别差异,这两者涉及了日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性别观,这都是日本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国家至善观念所衍生的观念文化。
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人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或国家在这个世界中都有一个合理的位置,而日本要做的就是维持世界的秩序,帮助这些民族或国家回到本属于他们自己认为的合理的位置或等级,显然日本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与和谐的世界,而日本自身就处在世界最重要的位置,但不是最高的位置,最高的位置是属于美国的。日本国内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每个人都有其所属的阶级,并且是不可逾越的,而其他人种,如中国人在他们眼中则是落后的, 应该被帮助的对象,使中国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是他的任务,这样的世界观可以说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精神支柱, 以救世主的身份自诩重整世界秩序,而手段则是通过武力。
日本人的人生观日本人的人生观可以从日本的教育去体会,“忠为最高道德,天皇作为顶点,忠为道德拱桥上的拱心石,除此之外,在孝、情义、仁、人情等行为规定中也都有表现。”[1]日本人自身首先是属于天皇的,他们非常忠于天皇。但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经常陷入忠、孝、情、 义的矛盾中,而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死亡,这是人们所崇敬的,就如同宁死不投降而自杀一样崇高;“日本人眼中的强者即是抛弃个人幸福而履行义务,性格的坚强不只表现为反抗,而是和谐”;[2]我们常说东方是耻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那么日本文化则是最典型的耻感文化,知耻之人即是有德之人,重名誉之人;从哲学的角度看,日本人则是追求无我境界,这种无我境界的追求也使日本人重视自我修养与自我牺牲精神,如他们常说“有道德的人不应将为人服务看做是压抑自己”。
可见无论是对待国家,还是个人,日本都坚持认为他们都有各自所处位置和等级,日本作为一个至善的国家,就是要引导其他国家和民族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使世界达到和谐,各个国家达到至善。
三、恩情至难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可以很好地形容日本人对待恩与情的态度,在日本,人一出生就是负恩的, 因此日本人的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报恩感。日本人的恩的范畴在时间上既有无限的也有有限的,前者是必须一生偿还的,如对父母的恩(相当于孝),对天皇的恩(相当于忠), 后者则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偿还,恩在日本相当于一种债务,报恩的手段是没有限制的,“仁”也不是报恩的前提条件。
日本是以施恩者的身份发动侵华战争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中国是受恩的一方,中国不能偿还,日本的任何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当然这种逻辑只适合于日本。
恩常与义务结伴,受某人之恩如同对某人负有义务一样,无论是对他人、父母、天皇等,我觉得日本人的义务感是非常强的,人彼此之间都有义务关系,这个社会的内部构造才会稳定,国家也才能够和谐、团结。
“日本人的情义有两类,一是对社会的情义,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二是对名誉的情义,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情义必须报答的,如不能报答情义,那么那个人就被宣告人格破产”。[3]中国人常被认为是最讲人情的,但大多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这种人情可以偿还,也可以不用偿还,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情有义,相比而言,日本人所讲的情义更加注重责任与义务。
情义还要使名声不受玷污,日本人认为一个正派的人对恩情和侮辱都同样感受强烈,都要认真回报,只要受到的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稳。 刚才讲到了,日本以世界秩序稳定者自诩,这也证明日本人的报复心是极强的。尽管忍和自我克制也是日本人对名分的情义的一部分,但忍和自我克制只是暂时的,当找到雪耻的机会时,他会拼命将敌人杀死,当不能雪耻时,他又以自杀明志。
不管是恩还是情义,日本人都将视之为人生的债务,也因此经常陷入自我矛盾、自我和社会的矛盾中,他们有时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是非常极端的,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战后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统治日本时,就提出只能让日本人自己管理,保留全民的精神信仰——天皇,这样才不会动摇他们的人生根基与意义。如果当时是美国军队接管日本,也许美国在日本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他现在在阿富汗所付出的代价大得多,因为藏在菊花下的是一把夺命的武士刀。
当我们痛恨日本武士刀的冷漠与残酷时,不要忘了日本人还拥有菊花般的典雅朴素,当我们惊喜日本人投降的时候,不要忘了那颗隐藏的强烈自尊心,尽管我们以抵制那些中国劳动力制造的货,但却无法抵制他的先进技术,日本在和平时代,依然会受到世界的瞩目,因为他在极力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要: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日本武士的文化象征,两个字非常精炼地概括了日本大和民族这样一个族群所创造的文化。本书虽是美国为了战后更好地统治日本而作的一个文化研究,但是本尼迪克特的研究视角非常客观。大和民族以精神至上、国家至善、恩情至难为本,表现出一个民族两难矛盾的心理特征。
《菊与刀》是至今为止介绍日本文化的“第一书”。全书通过大量的分析、例证,阐述了日本民族“以刀为图腾的残忍、以菊花为图腾的柔和”这样一种极端美学,在深感惊叹和震撼之余,静下来思考,胜人需要理性,制人需要学习,我们这样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这代从小就喊着“日本鬼子”,骨子里流淌着敌视、仇恨日本的80、90后,我们这支以敢打敢拼闻名于世的革命军队,我们这辈从来没有经历战争洗礼的军人,更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感悟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日本民族“难以报恩于万一”的忠诚思想深入骨髓,感悟日本,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
在日本的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扭曲的报恩思想占据核心主导地位,造就了日本民族绝对的忠诚理念。日本人的忠有4个层次,一是忠皇,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天皇给予的,必须报答给予之恩;二是忠亲,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兄长养育的,必须报答养育之恩;三是忠主,他们认为一切都是领主和上级培养的,必须报答培养之恩;四是忠师,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老师教诲的,必须报答教诲之恩。为了报恩,必须忠诚,他们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在日本,为了忠诚而牺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这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理论原点和精神支柱。这种忠诚思想虽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对于强调忠诚度的人民军队来说,有着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反观有的人在对党忠诚这个问题上嘴上无杂音,心中有问号,乱传乱议小道消息、消极言论;有的理论武装不自觉,对马列主义、创新理论知之不多;有的不信组织信个人,对组织讲官话,对领导讲套话,对老乡讲真话,这些都与革命军人的身份格格不入,也是需要检讨反思的。战胜首先要心胜,只有坚定“三个自信”,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从根本上胜敌一筹、高人一等,保持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二、日本民族“眼中只有强中强”的穷武观念注入血液,感悟日本,就是要聚焦能战胜战
尊重强者、学习强者、想方设法超越强者、敢于向一切强大对手挑战,是日本刀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日本民族的性格基因。这种文化特性让日本人一直处在强烈的危机中,只有变强才能成为主宰他人命运的“刀俎”,才不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崇尚强者、学习强者成了日本民族的生存本能和赢得尊严的基本方式。历史上,日本两次掀起仿效强者的高潮:第一个学习效仿的是中国,隋末唐初开始,日本开始定期派遣天皇的代表出使中国,开始全面学习效仿,因为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二个是欧美列强,19世纪,当日本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再度掀起了学习强者的狂潮,而且他们的学习是彻底的、决绝的,除了天皇的地位不变之外,日本为了变强什么都可以丢掉。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两位“老师”都成了开战的对象,日本民族的尚强哲学由此可见一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日本的民族性格就决定了中日之间不可能“友好地玩耍”,只能是强劲的对手。作为党和人民的钢铁长城,面对习主席“三个高度警惕”的谆谆教导,面对中日之间岛屿纷争的复杂严峻形势,必须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练强肌肉,练精本事,才能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成为日本人所尊崇的强者。
三、日本民族“精神超脱于肉体”的自我牺牲融入文化,感悟日本,就是要培育血性虎气
日本的神教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日本人能够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具有冒险精神,甚至毫不犹豫赌上国家命运,冒险成功则偷天换日,民族主义犹如打了鸡血,使全民陷入疯狂。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問题:一次空战后,日军一名飞行中队长成功驾机返航,并将战果向指挥官作了报告,随即扑倒在地死亡。当在场的日本军人检查尸体时,发现已经冰凉僵硬。从科学的角度看,刚刚死亡的人不可能身体冰冷,纯属无稽之谈。但日本人深信无疑这是“奇迹般的事实”,因为他们相信灵魂是能够被训练出来的。这就不难解释日本军人如果战败,就会毫不犹豫剖腹谢罪,因为他们相信精神超于一切。我们在摒弃这种极端愚昧行为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少数官兵对我军“钢少气多”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不够,训练怕苦、工作怕累,有当和平兵、和平官的“积习”,如果这样下去,真有一天和日本短兵相接,是很难续写先辈先烈辉煌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持在训练中锤炼,在实践中锻造,在养成中砥砺革命军人应有的精气神,培养“两不怕”“硬骨头”和“三个绝对”的军人血性,自觉做到平时“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战时“只要一口气,就会敢冲锋”。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菊与刀》读后感03。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在其它义务中,他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日本人认为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平衡好不同圈子、程序和情义、义务间的冲突。并认为那些漠视个人幸福并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有力的。
日本人认同的美德中也主要包含着对义务的理解,日本人认为先设立义务的规则,然后提出要求,人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再加上真诚,这才是美德。真诚也就是无欺。“诚”可以提高任何一条道德信条的层次,它是一个指数。
当某项工作变得具有竞争性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失败的危险,于是工作受到了损失。日本人习惯把人和工作等同起来,对他工作中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动会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因而,他们敏感地以为竞争是一种侵犯,所以他们转而会去注意自己与入侵者的关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
两个人在竞争时会发生直接冲突,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日本人普遍采用请中间人调集的方式,如提亲、找工作等。通过这种间接的处事方式,不仅保留了彼此情义。中间人自己也可以从顺利协商中获利、得名,所以和谈成功的机会更大。
自我修炼
沉思和祈祷是宗教的自我修炼。日本人的自我修炼分为二类,一是培养能力,成为有能力的人。二是“圆熟”,是意志和行为间,没有任何间隙、屏障,一点通的状态。自我修炼后的理想状态是,行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他心里所描画的行为的翻版,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03》。一种非常镇静的,调节得很好的心态。
从孩提时代起,男人和女人都得通过修炼而被社会化。即生活就是修炼。按日本人的话说是“磨掉身上的锈”。修炼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固然幸福,但没有“品尝人生”的能力,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获得全面生活的能力。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享受人生。”
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日本人还有一条心理原则,意志应该超越身体。因为身体几乎能接受无穷无尽的训练,一个人忽视健康规律,就要付出代价,但身体本身没有这样的规律可言。无论健康多么重要,无论那些不相关的事情是经过了怎样的培养,身体的需要都应该完全放在第二位。
既然说自我修炼就离不开佛教,离不开“轮回”和“涅”这个话题。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瑜伽是一个极端崇奉禁欲苦行的教派,是摆脱轮回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除了“涅”,没有任何别的解脱法,解脱路上的障碍就是人的欲望。瑜伽是一种与肉体世界断绝关系,逃避虚妄而单调人生的方法,是一种掌握精神力量的方法。
日本佛教没有“轮回”、“涅”的观念。他们认为,顿悟之人已经处于涅状态,涅就在此时此地。譬如,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老师粗暴的当头棒吓,如同电击,会使学生顿悟,会打破他的自我满足。
作为中国人,我们或多或少地对日本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菊与刀》 正是了解日本大和民族的一部有很有价值的著作。
本书以美国人的视野,为我们解读了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他们“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非常守纪律,但也不很顺从”。书中描述的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其整个文化。除此之外,日本也是一个惯于走向极端的民族,极端的国民性格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务与情义
在《菊与刀》中,有大面积的内容在描写日本人的“义务”和“情义”,但这两者间往往是他们都认为要做但却难以两全的冲突。对所有的日本人而言“义务”就是一种分内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最大的“义务”就是效忠天皇,再者才是对家庭的责任,若两者起了冲突那必须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同样,“情义”也被日本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一种是对名誉的情义。日本人很极端的想法是,如果一个人受到了侮辱,那身上就有了污点,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了,所以他们为了维护名誉必须要做出报复,只有这样才能洗净“污迹”。所以复仇在日本人看来也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美德。而在复仇来维护“名誉”,保持“情义”时常有和“义务”起冲突的时候,两者都难以达到。于是另一种极端的思维出现了,如果没法保全两者,那当事人多数是选择自杀,来保持自己的清明,而这样的人,也多为历史所赞扬的英雄人物。死在他们的概念里是一种极其伟大的事物,能在这种矛盾中选择死亡的人,都是伟大的人,无法这么做的都成了被唾弃者。
二、对天皇的崇拜
对于日本人而言,天皇是其最高的精神领袖。在日本神历中,天照大神是日本的主神,而天皇则是天照大神的后代,因而天皇被认为是具有神格的存在,其地位相当于我们古代的皇帝,但不同的是,皇帝虽贵为统治者,但却不是全人民的精神领袖,并且时刻都可能被人推翻。历史上,我们经历了36个朝代的颠覆,皇帝也换了很多的家族,但天皇却不是这样。虽然在日本历史的后期天皇已经不再拥有掌控实权,但他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他的发言
就是神的旨意,即使经历统治者的变换,天皇的家族也不会改变。所有政治上的失误,人们绝不会去指责天皇,而是责备当权的将军和大臣。天皇的意愿可以随时左右人民的想法和态度,就如二战日本承认失败前,人民表示会拼死顽抗,但天皇一发布投降的命令,所有人都一改态度,表示投降。
三、精神和物质的洁癖
从他们对死亡的推崇、重视名誉的程度和书中各类例子来看,日本无疑是个有着强烈精神洁癖的民族,他们觉得每个人就是一把刀,刀如果不时刻打磨就会长锈。人生而刀污点就像这些讨厌的锈迹,如果是个完整健全的人就必须要除去它们,只有当刀又恢复整洁时他们才算又有了名誉和荣耀。不光是精神上,他们在物质上也有着极其强烈的洁癖。日本的道路如同房间一样整洁,以至于大街干净到可以让人躺着睡觉。这看来或许又是一种日式的“极端”,但我认为这种物质上的整洁和他们谦逊的态度一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精神高于肉体,无谓死亡恐惧
日本人认为精神就是一切,是永恒的,认为拥有精神可以让人无限的运动下去,而精神也是激发人无限潜能的最佳道具。他们对精神的最高追求是“无我”,即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像忘了一切一样,自动的运作下去。他们宣扬崇拜精神优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例如,当国民在工厂连续干了12小时,又被彻夜的轰炸搞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就说,“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越是疲惫,越能锻炼人”。日本士兵被灌输的思想是: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视死如归是一种美德,小心谨慎是可耻的并且毫无作用。这在对待伤员和疾患者的态度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日本人这方面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不投降主义。投降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死人才会做的行为,被俘虏的日本兵中大多为晕倒或彻底丧失战斗能力者。而俘虏也大多会选择在回国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当他国人知道他们被俘虏而没有死时,他们就遭到彻底的唾弃,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会觉得因为他们没有死而蒙羞。
总的来说,这本在人类学上获得了极高评价的著作,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虽然在感情上,作为中国人,我无法从内心上真正地认同这个民族。但日本国民矛盾又极端的性格,让我在觉得荒唐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们坚持信仰的顽强毅力。其国民的谦卑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我很是赞叹。同时,我也敬佩日本人善于学习,讲求秩序、懂得克制和自省,这从地震海啸中日本民众所表现出的素质中可窥见一二。因此,虽然无法理解他们的极端,但也不能否认他们的优点。
当前,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40余年,长期以来,中日经贸往来不断,文化交流频繁。
正所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宿怨,而抛弃今天合作互利的大好局面,但同时,勿忘国耻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血性,在当前钓鱼岛等系列问题上我们仍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有丝毫退让!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遵为至美而刚柔相济。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的矛盾性格,着力阐述日本传统之二元性,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即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戴季陶有言:他们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趋势。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敬。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他们的这种乐于学习,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实为可赞和学习。
这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解读出日本民族历久形成的种种文化模式,包括负恩与报恩的压力、义理与自由的抉择,享乐的人情观与自虐的修养法。还有别样的儿童教育传统。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行为模式及内在文化体系,使我们逐渐窥见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下日本“耻感文化”的源数。
书的第一章节写的是任务――研究日本。为读者如何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方式和角度做了很好的引导和介绍。观察钻研日本人的战争行为细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利用图书馆资料、图片以及在日本拍摄的电影,来研究他们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来走近这个矛盾体民族,了解它的文化模式。
第二、三章是战争中的日本人和各得其所,他们是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对等级的信仰和信赖也超乎世人,但也有灵活性来变通等级制。日本人认为精神是主要的、永恒的,物质是附属的、瞬间的。战争中他们完全是‘凭主观意识的’,信念建立在“诸事俱在意料之中”.对天.皇绝对忠诚、投降可耻和自我牺牲的思想深入人心。臣民、战士的这种绝对等级信赖和灵活变通态度,是日本人在战争中各种剧烈变化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比如:有的日本士兵宁可刨腹自杀也不愿投降做俘虏,以死谢罪,证明对天.皇的忠诚。甘愿投降的士兵一心一意的服从招降的队伍,还是以一个军人战士该有的姿态来投入战斗,只不过把枪指向了自己的同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让世界很多民族为之不解,他们的这种“怪脾气”是世界人类文化学研究或者心理学研究等等,想要弄明白、求突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四章是我感触反思最多的一个篇章,讲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明治维新政治家们谨慎划分了国家在政府职能方面及国家神道在宗教方面各自的权限范围,他们把其他领域留给了人们,但确保了自己处于新的等级制最高层。如此一来,对于他们认为事关国家大事,他们足以直接插于控制。对于工业发展领域,日本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阁下”们制订发展方针和相关政策,他们不仅制订计划,而且也创建并动用政府资金扶持他们认为有需要的企业,当企业达到了预期中的“运营有度、生意兴隆”政府就卖给私营公司。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对比一下清末的洋务运动,不得不承认日本天.皇政权的英明、卓见。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洋务运动时期统治集团的当权者不那么集权谋私,多以国家、民族的兴旺着想,洋务运动的功效就不会如此这般弱小。
此外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他们对于“报恩”的理解,对于天.皇的无限绝对忠诚,就是他们重视报恩的一种表现。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有一种历史负债感,把自己日常的决定和行为都作为报恩,比如努力工作、极端敬业,尊重服从领导上级,都是报答情义的表现。
关键词:设计风格,日本,菊与刀
美国学者本尼迪特曾经通过对日本的观察与了解写下了让日本人真正的认识自己的《菊与刀》,这本书在东西方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通过对设计的浅显了解,笔者认为,在日本设计领域里,也存在着“菊”与“刀”的截然不同风格在自己国家中的奇妙的组合,菊的温婉,刀的锋芒。京都是一座非常具有日本气息的城市,在京都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到了京都不是想象中的古色古香的,能在各种搜索器和旅游文章里见到的寺庙建筑,而是繁华的街道、商铺,如此怀疑地走着,没有两个转角,寂静的街道和寺庙就出现在眼前,使人不禁惊讶于这种别样的矛盾中的和谐感。
一、融入社会坏境的日本设计
说起日本,很多人的印象中的都是和服、樱花、动漫、药妆,日本设计的产品质量是非常好的,那么,说起日本的设计,最先想到的就是日式的家居设计。说到日本家庭的室内情况就分为两种风格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认为日本人的家里通常都是很整洁,干净的。实则不然,整洁谈不上,干净程度还是可以的,这就是第一种类型,这样子的人家里各种东西都有,活像一个小仓库,永远也看不出来他的那堆漫画书里到底那几本是一个系列的,但是没有发霉的垃圾就是了。因为日本是个岛国,面积狭小,可供居住的土地也很紧张。所以日本人的家一般都不是很大,在日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家四口或几口挤在一套狭小的公寓里,孩子们共用一个房间。榻榻米这种东西是很实用的发明,它可以省下来很多空间来供主人收纳零零散散的东西。而且在日本由于地震多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种极简的装修,那就是把能藏的东西都藏起来,表面上不留任何东西,那么即使在地震来的时候也不会担心被什么东西砸到受伤,这就是第二种类型的人,他们的家里通常能一眼看尽,去他家做客的时候会好奇:咦,他家的电视去哪里了,他家的冰箱呢,锅呢?其实,这里笔者想说的就是这两种类型的家居环境也多少反应了日本设计的两种风格。即大多数人熟悉的称呼性冷淡风格,与之对应的,笔者姑且叫它高潮风,这种风格直接能让你直接进入高潮。
二、温婉如菊的文人设计风格
所谓性冷淡风格,即简约、朴素的造型设计,低饱和度的色调,多用黑,白,原木色,高级灰色,且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三种颜色,多用留白来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是佛教“色即是空”的一种感觉,是道家“无生万物,无为无不为”无生万物。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就像地平线和海平线一样,在某种情况下他们能被看见,但是你能触摸的到吗?这种风格就是,你总会觉得哪里一定有什么东西,你看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的一种特别的视觉上的“不满足”,其代表设计师有佐藤大、原研哉、三宅一生等。这种设计风格传播最广泛的品牌就是MUJI(无印良品)。这种风格就像菊,是日本人血液里的儒雅,书香,谦逊,追求一种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出的也不能用身体来感受的“禅”意的思想境界。对自然的热爱、向往、和尊重。
每一种设计风格必定有与它密不可分的品牌为大众所熟知。关于这种大众称之为性冷淡风格的设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人都会想到MUJI(无印良品)。但是提到MUJI真正学设计的人想到的是原研哉,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如若不知道他,恐怕连设计的入门级别都称不上。他给无印良品定义为虚无的容器,善于用他令人惊叹的洞察力把周围环境中的无形的东西带入自己的设计之中,就像他的语言一样,简单浅显却内容丰富,他所创作的书《设计中的设计》至今仍是设计界畅销书籍。
三、强烈如刀的武士设计风格
那么,色彩满满的设计风格就是让你直接进入高潮,也就是视觉系。颜色的色彩饱和度高,同一画面中颜色数量多,且画面中几乎没有任何空白。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日本街道上的广告或招牌。江崎格力高位于大阪到顿堀上方的大型广告牌是该市的著名地标,吸引游客纷纷拍照。公开资料显示,“江崎格力高霓虹广告牌”最初登场时间在1935年,在2003年该广告牌被认定为“大阪指定景观形成物”成为大阪著名景点。格力高历代广告牌的主体都是一位运动员高举双手向前奔跑的造型,他身后的背景一直在更新换代。如今“现役”的是第六代格力高广告牌,高20米,宽10.38米。除了该广告牌体格巨大以外,还有什么让他如此受欢迎呢?首先,最重要的是颜色上,大面积运用红、绿、蓝等穿透力很强,具有冲击性的颜色。和红绿灯的原理是一样的,颜色穿透力强使人在很远的地方或能见度低的天气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油漆是红色,这也是街上的广告牌子多用红色的原因。其次,画面非常饱满。高举双手向前奔跑的运动员位于画面前方,伸展的双手和奔跑的姿势以“Y”型填满并支撑了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动势,能够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身后的跑道和各地著名景点分别为画面的中景和远景。使画面层次感丰富。从画面颜色以及内容上获得视觉的“满足”,这就是笔者所谓的直接让你进入“高潮”就好比刀,相对来说的一种“重口味”的设计风格,实实在在的刺痛感,穿透感,这些感觉让你觉得你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刀”是日本人骨子里存在的刀的锋芒与冲击。而这种风格的一个极端,就是“怪婆婆”“前卫女王”草间弥生。她的作品狂放大胆,不惧挑战,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钟爱大量运用圆点图案,风格鲜明强烈。
众所周知,日本的色情行业是很庞大的。彬彬有礼且为人谦逊的日本人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就展现出了他们的另一面。所以在某一个层面上“刀”是指与日本人平时有礼貌,恭敬的态度截然相反,色情、暴力、杀戮。日本的动漫产业在日本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动漫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圆。日本国民非常喜欢看动漫,而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相当一部分的作品都含有色情、暴力的成分。
四、菊与刀看似矛盾的日本设计组合
设计不仅服务于人,好的设计更是要独树一帜,所以无论是菊的温婉还是刀的锋芒,这两种风格的设计在它们所处的环境里这种向两个端点延伸的设计风格各自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并走向顶峰,无论作为单独存在的还是同时存在的,它们都能让人一下子联想到这个国家或民族,矛盾又有何不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耻感文化;罪感文化;等级制
一、日本“耻感文化”的内涵
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在其著作《菊与刀》中,她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考察了日本人价值体系,最终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即与欧美人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人属于“耻感文化”。这一论述过程及结论,也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体现。关于“文化模式”理论,她在书中做过这样的说明:“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彼此之间也有一些系统性的联系。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如何构成覆盖总体的多种模式。”1我认为,耻感文化也是日本的国民文化模式之一。
“耻感文化”中人们的善行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羞耻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羞耻感的产生都是需要外人在场。在“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因为只要不良行径没有被别人发现,就不会感到耻辱,也就没有必要坦白忏悔而自寻烦恼。
二、日本“耻感文化”的源起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集体意识。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日本列岛周围被太平洋环绕,自然灾害频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个人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在部族的形成和发展中,以群体利益为最高行动准则的群体意识扎根于日本人的民族精神之中。日本多山多水,地理条件将日本划分为多个区域,生活着不同的部族慢慢发展成为村落,且村落之间很少往来。这就加深了各村落的集体意识,并产生了排外主义。由于生存的需要,村落之间不断争夺生存资源,摩擦不断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之间的摩擦演变为地方势力之间的抗衡,最终演变为战国时代各方势力割据的局面。由此,集体意识和排外主义进一步加强。
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阶级意识。飞鸟时代的圣德太子(574~622)大力引进中国文化,当时最为盛行的儒家文化也传入日本。儒家文化讲究的“三纲五常”,讲究的“忠”、“孝”,事实上是维护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的规则。这使得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阶级把儒学奉为国学,将国人按照尊卑分为皇室成员、武士、平民三个等级。但是中国的耻感文化与日本的耻感文化还有不同之处。在中国的耻感文化中,道德是“知耻”的标准和底线,而对于日本人来说,“知耻”的标准和底线非道德,而是对集体行为准则的完全遵循。
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影响——服从意识。神道教是日本本土最古老的宗教,也为日本耻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助推力量。日本神道教视自然界万物为神祗,属于泛多神论的宗教,认为“凡不平凡者皆为神”。所以“神”不仅有善良者、优秀者、有功者,凶恶者、奇怪者、可怖者皆可为“神”。民众对于“神”的感情,不仅有敬仰,更有畏惧。因此,民众心理有了“神高于我们的阶层,我们无法与之抗衡,必须服从神”观念。统治阶级也利用了神道教的教义和影响,向民众传播服从意识。
于是,通过上述自然地理环境、儒家文化和神道教教义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日本人的集体意识、阶级意识和服从意识,使得日本人在狭小的阶层范围以集体利益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普通百姓开始接受了分阶层的思想,接受统治阶级为自己所处的阶层规则,并监督同一阶层和下一阶层人的行为是否触犯了规则。这三种意识共同作用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耻感文化”。
三、“耻感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
(一)“耻感文化”是日本两次崛起的助推器
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西方国家用了近200年的时间来完成,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却只用了短短20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国土一片废墟、国民经济崩溃的谷底,到发展为资本主义大国,也仅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耻”是日本人重要的精神动力。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个人需要得到同伴或是他人的认可,否则就会自杀,抑或是努力洗刷掉不被认可的耻辱,而日本这个国家亦是如此,它时刻把自己置身于整个世界的范围中,要让世界来承认和认可它,并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实现了从落后的封建国家到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的转变,但日本仍摆脱不了它的自卑的心理,它需要他国的关注和认可,否则就觉得受辱。或许这和日本的地理位置有关,它怕被世界忽略,被世人遗忘,所以它要想世人或世界证明它的存在,并且因为它的存在,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在二战后日本国力的迅速崛起,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耻感文化”助长了二战中日军的反人道行为
一方面,在日本的“耻感文化”下,道德的约束对他们的影响很小,而是强调将集体行为规范作为行动的主导。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对他们将做的或做出的很多灭绝人性的行为会感到内疚,但是这是上级发出的命令,他们仍然会果断地执行。
另一方面,日本军人是否感到受了作战对方的辱,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对作战对方的行为。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举了日本对俄国在旅顺作战胜利和日本对美国在菲律宾作战胜利的例子。在旅顺日本战胜了俄国,并认为俄国没有嘲笑过日本,日本作为战胜者曾谨慎地避免侮辱失败的敌人。 而日军在占领菲律宾期间的残暴行径和肆意破坏是世界周知的,本尼迪克特认为,这是因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有日本人都将美国的政策视为对日本的侮辱和蔑视。因此,对俄国和对美国的胜利,显示了日本人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对应的行为。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开创了国民性研究的先河与典范,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日益密切,关于国民性的深入研究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中国为例,“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计划的实施,就需要对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的国民性进行研究,从而保证战略的顺利、有效、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2003.
[2]刘代荣,姜昊.日本文化探索——以耻感文化为中心[J].学术探索,2015(02):115-119.
[3]陈飞.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J].学术论坛,2008,31(04).
[4]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9(01):124-126.
[5]游国龙.文化与人格研究和心理人类学的方法论剖析——以<菊与刀>和<家园>为例[J].日本学刊,2010(05):101-114.
其实,我想去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异曲同工。我所希望的,是在真真切切的两个世界中,真真切切的了解两个国家的人。或许,因此,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或有意地改变身上的劣根性。我的思想深处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纵然辉煌灿烂,表现出创造者极高的智慧,我们的骨子深处,是有些劣根性的,我们的文化所培养出的某些国民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来自模仿与借鉴,就像婴儿牙牙学语。美国人崇尚自由开放,他们处世直爽,乐于交流和竞争,他们的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作为榜样。
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一方面,两国经济将成水乳交融之势;另一方面,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多次在教科书、靖国神社等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我看过刚上映不久的《南京!南京!》,对日本,乃至对日本人,我有时也充满仇恨。但同时,对它我又有着说不出的好奇。它能在内忧外患中,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岛国变成极具侵略性的现代化帝国主义强国;它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30年时间就让它的平均国民收入赶超美国;日本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共有81个,居世界第二……日本人凭什么取得这些成绩?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武士道的内涵有哪些?疑惑太多,我也总想从日本人身上看到点什么,学到点什么,所以它也牵动了我的留学梦。
了解事物有两个方法,一是实践,比如留学目标国以了解目标国和她的人民;此外,阅读,从他人的经验、阅历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现在看来,我的留学梦遥遥无期,但对这两个国家的好奇却从未衰减。我唯有选择这第二种间接的途径。此时,《菊与刀》出现在我的视野,怎可错过!
是为阅读《菊与刀》的前前后后。其实也无非是动机强烈,意识对物质产生相应的反作用的结果。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然而本书的形成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是他显得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
反观我们,2001年世贸大厦被炸后,谈到911,很多国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谈美国是“活该、报应”。先不管美国与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这种行为本身即是非常不应该的。看待世界不能仅凭一时情绪,不能总带着有色眼镜,为911欢呼庆贺是对恐怖活动的认可,更是对人本精神的藐视!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菊与刀》读后感】推荐阅读:
菊与刀日文读后感11-21
菊与刀读后感3000字10-31
菊与刀读书感想06-16
《百年孤独》读后感字读后感06-10
《边城》读后感作文800字_读后感06-12
六年级读后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05-24
初中生优秀读后感:《顶碗少年》读后感09-21
高二年级读后感:孟子的读后感700字10-30
大学新生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