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比较句研究述评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汉语比较句研究述评(通用3篇)

古汉语比较句研究述评 篇1

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一般为间接受事者,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或远宾语),两个宾语分别跟述语发生述宾关系。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其语义和类型比现代汉语更多,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双宾语句式的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困难,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近十年来,关于古汉语双宾语研究的文章时有发表,大多分散在各高校学报上。为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就这一研究作一述评,以便广大古汉语研究工作者对这一语法现象作更深一步的探讨。

近十年来,关于古汉语双宾语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对其结构历史进行探讨,还有的作者对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文献进行双宾语句式分析。如管燮初的《殷虚甲骨刻辞中的双宾语问题》,姜汉椿《谈〈左传〉的双宾结构》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作一述评。

一、双宾语结构研究

双宾语结构句式,如用“v”表示述语,“o(,1)”表近宾语,“o(,2)”表远宾语,即为:“v+o(,1)+o(,2)”。如:

(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2)野人予之块。(《左传・僖公28年》)

一般来说,人们从词义特征入手,或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或给双宾语分类。

对古汉语双宾动词的范围限定主要有两种观点:

1.1第一种观点认为双宾动词的范围较广,双宾语句的谓语动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六类,即:授受类、问告类、处置类、称谓类、使动类,为动类。

1.1.1授受类

授受义双宾语句所表示的语义为将某种东西授给别人,或从别人处接受某种东西。又可分为授予义和接受义两个小类。

授予义动词有“授、予、与、赐、锡、贻、遗、馈、归、赏、付、报、bì@①、施、助、降、舍、输、供、资、属、献、介、弃、赍、厘、匈、借、分、假”等,其句式为“v+给+o(,1)+o(,2)”,也可变换为“v+o(,1)+以+o(,2)”或“以+o(,1)+v+o(,2)”。如:

(1)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2)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

接受义动词有“受、取、得、举、借、贷、假、藉、分”等,其句式可变化为“从+o(,1)+v+o(,2)”或“v+o(,2)+于+o(,1)”,如:

(1)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币。(《谷梁传・僖公二年》)

(2)珍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孟子・告子下》)

“借、假、分”等词既可是授予义,又可是接受义,这种施受同辞现象所构成的歧义句,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区别。

1.1.2问告类

其表示的语义为向别人告诉或询问某种事情,可分为告诉义和询问义两种。

告诉义动词有“言、告、语、报、许、教、诲、戒、谢、嘱、宣告、指示”等。

古汉语比较句研究述评 篇2

目的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有四个:一、笔者正在着手编撰一部《汉藏语同源词词典》, 该词典计划把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汉藏语词汇比较研究成果均囊括在内, 做一总结账, 一个也不删除。据初步统计, 共有约3000对左右的汉藏语同源词或准同源词 (既包括单音节的汉藏同源词, 又包括双音节的汉藏同源联绵词) 。该词典除导论外, 主体内容分成上下两编, 上编是笔者确认为是最可靠的或相对可靠的汉藏同源词, 下编是存疑或是错误的汉藏语词汇比较, 保留它们一是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一是为汉藏语比较研究史提供一份资料。所有重要词条均加疏证或评注。书后附有藏语、汉语和英语三个索引。而要从事此项工作, 全面了解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是第一步, 本文就是这第一步成果的简单报告。二、汉藏语比较语言学是一门前沿学科, 对它的内容和体系诸家理解并不一致, 笔者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给博士研究生讲授此门课程, 曾经按照下文的框架列出一份必读书目, 本文是在那份书目基础上的扩大和完善, 并且加入了评述, 或可供同行学者参考。三、提出笔者对俞敏先生的汉藏语比较工作所做的初步研究成果。四、提出笔者为提高汉藏语比较研究水平而建议编撰两部基础性词典的理由。这对于促进汉藏语比较语言学事业的发展, 当不无裨益。

框架说明:本文包括五项内容:理论篇、比较篇、汉语篇、藏语篇、附论, 而以理论篇和比较篇为主体。对于这个分类框架, 需说明三点:一、在比较篇中, 我们把汉藏语比较研究史分成语音比较、词汇比较和语法形态比较三部分, 这只是一种大概的划分。实际上, 它们之间很难截然分开, 尤其是语音比较和词汇比较。这两部分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论述汉藏语的语音比较离不开具体的词汇比较, 进行词汇比较更是离不开语音对应标准, 这两类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不少论著实际上是跨类的。二、语法形态比较只限于具有形态特征的构词或构形手段 (附加、语音交替、重叠等) 的比较及虚词比较。三、本文还设有汉语篇和藏语篇。请注意这两部分所题录的论著均是在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大背景下从事的有关研究, 并非是对汉语史和藏语史的研究做全面评价。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原则, 被比较的两个语言应是两语的最古阶段的语言, 所以汉语篇只论上古汉语, 藏语部分亦然。且只列代表性论著。众所周知, 汉藏两语各自的研究水平是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基础, 它直接影响到汉藏语比较研究的质量, 所以它们是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是附论, 是笔者对推进汉藏语比较研究工作的具体建议。

题录说明:本述评以专书为主, 酌收部分论文。所题录的论著均按发表的年代顺序排列, 同一人或论题相关的论著则类聚一处。由于论文的数量众多, 特别是1979年以来在《民族语文》上发表的众多汉藏语研究论文, 多有参考价值, 本文由于篇幅的限制, 只能选择若干宏观性论文进行评述, 其他这里就割爱了。评述的所有论著均为中文或外文撰写, 纯粹用藏文撰写的论著未收。每项论著后略加评介性按语, 指出其主要内容和特色, 并非全面评价。本文共题录了198篇 (部) 文献。下面是框架表的细目:

一、理论篇:

汉藏语比较研究的理论、原则与方法:1.高本汉 (1931/1934) ;2.李方桂 (1951/1977、1988/2003) ;3.闻宥 (1957) ;4.西田龙雄 (1957/1964) ;5.周法高 (1972) ;6.张琨 (1977a, b/1983、1984) ;7.张永言 (1984/1999) ;8.冯蒸 (1988/1989) ;9.龚煌城、梅祖麟 (1992、2006) ;10.郑张尚芳 (1995/2005、2003a, b、2004) ;11.丁邦新 (2000) ;12.江荻 (2000) ;13.金理新 (2000) ;14.黄行 (2001) ;15.薛才德 (2001/2007) ;16.吴安其 (2002、2007) ;17.何九盈 (2004/2006、2005/2006) ;18.马提索夫 (James A.Matisoff, 2006) ;19.龚煌城 (2006) ;20.孙宏开 (2007) ;21.孙顺 (2008) ;22.黄海英 (2008) 。

二、比较篇:

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汉藏语语音比较:1.白保罗 (Paul K.Benedict, 1940) ;2.俞敏 (1949/1999) ;3.施立策 (K.Sedlacˇek, 1967、1970) ;4.包拟古 (Nicholas C.Bodman, 1969/1995) ;5.Betty Shefts CHANG and Kun CHANG (1976/1998) ;6.潘悟云 (1987/1998、1991、1999、2008) ;7.马提索夫 (1990/2006、2003) ;8.尹蔚彬 (1997) ;9.金理新 (1999) ;10.孙宏开 (1999、2001a, b) ;11.薛才德 (2001/2007、2002/2007、2004/2007) ;12.周及徐 (2003) ;13.王宇枫 (2005) ;14.郑张尚芳 (2006) ;15.施向东 (2006) ;16.徐世梁 (2007) 。1.劳费尔 (B.Laufer, 1916) ;2.西门华德 (Walter Simon, 1929) ;3.王静如 (1931) ;4.谢飞 (Robert Shafer, 1940—41/1966) ;5.白保罗 (1972/1984、1976/1984) ;6.李方桂 (1976/1984) ;7.包拟古 (1980/1995) ;8.龚煌城 (1980/1989, 1995/2005) ;9.卢斯 (G.H.Luce 1981) ;10.柯蔚南 (W.South Coblin, 1986) ;11.邢公畹 (2001) ;12.俞敏 (1989/1999、1991/1999、1992) ;13.罗仁地 (Randy J.La Polla, 1992) ;14.全广镇 (1996) ;15.裴罗思和斯塔罗斯丁 (Peiros, Ilia and Sergei A.Starostin, 1996) ;16.施向东 (2000) ;17.潘悟云 (2000) ;18.杨光荣 (2000) ;19.薛才德 (2001) ;20.金理新 (2007) ;21.其他。1.孔好古 (August Conrady, 1896) ;2.俞敏 (1949/1999、1999) ;3.张永言 (1960) ;4.蒲立本 (E.G.Pulleyblank, 1965) 。

三、汉语篇 (上古汉语)

(一) 综论; (二) 语音; (三) 语法·形态; (四) 词汇·语义; (五) 工具书。

四、藏语篇:

(一) 综论; (二) 语音; (三) 语法·形态; (四) 词汇·语义; (五) 方言; (六) 工具书。

五、附论:

论提高汉藏语比较研究水平亟需编纂两部基础性词典: (一) 《从现代汉语查找古汉语同义词的词典》; (二) 《按韵母编排的藏汉词典》。

一、理论篇:汉藏语比较研究的理论、原则与方法

1.Bernhard Karlgren高本汉 (1931/1934) :Tibetan and Chinese (《藏语与汉语》) , 载T‘oung Pao (《通报》) 28:25—70, 1931;唐虞汉译文, 载《中法大学月刊》4卷3期, 1934, 1—46页。

该文批评了西门华德 (Walter Simon) 的汉藏两语直接比较法及其有关结果, 对汉藏语比较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强调了汉藏两语应该先各自进行词族研究再进行比较的看法。

2.李方桂 (1951/1977) :《藏汉系语言研究法》, 载《国学季刊》7卷1期, 1951;又载《中国语言学论集》, 台湾幼狮月刊社, 1977, 132—148页。

该文虽然论述的是广义的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法, 但特别着重狭义的汉藏两语比较研究, 举例评论了西门华德的《藏汉语同源词初探》, 强调建立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 至今对汉藏语比较语言学仍有指导意义。

李方桂 (1988/2003) :Linguistics East and West:American Indian, Sino-Tibetan, and Thai (《东西方语言学:美洲印第安语, 汉藏语和台语——李方桂先生口述史》) , Regional Oral History Office,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ornia.China Scholars Series.1988, 143pp.;汉译本题为《李方桂先生口述史》, 王启龙、邓小咏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该书分六章和若干附录。其中部分内容涉及汉藏语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不少叙述发人深省。

3.闻宥 (1957) :《“台”语与汉语:对于所谓“汉台语组”的一个商榷》, 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六辑, 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 1957, 74—124页。

该文共分12节和2个附录, 虽然是讨论汉语和台语的关系问题, 但是所讨论的一些方法论原则如词汇的选择等对汉藏语词汇比较也有启示意义。文中也涉及若干汉藏语词汇比较例。

4.[日]西田龙雄 (1957/1964) :《藏缅语词汇比较的问题》, 载日本《东方学》第15辑, 1957;曹梯云汉译文载《学术资料·语言部分》第15期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译) , 1964年5月25日, 1—24页。

该文虽讨论的是藏缅语词汇比较问题, 但对汉藏语的词汇比较和藏语史研究也有启示意义。

5.周法高 (1972) :《上古汉语和汉藏语》,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五卷第一期, 1972, 159—244页。

该文对白保罗《汉藏语言概论》做了详尽评述, 指出其贡献与不足, 对汉藏比较有启示作用。

6.张琨 (1977a) :《中国境内非汉语研究的方向》, 收入《中国语言学论集》, 台湾幼狮月刊社, 1977, 246—265页。

该文讲述藏缅语、苗瑶语研究。但对汉藏语词汇比较和语音构拟也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

张琨 (1977b/1983) :The Tibetan Role in Sino-Tibet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藏语在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中的作用》) , 载《史语所集刊》第48本第1分, 1977;汉译文载《民族语文研究》, 黄布凡译,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 298—313页。

该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形态三个方面说明藏语在汉藏语比较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

张琨 (1984) :《张琨教授谈汉藏系语言和汉语史的研究》, 徐通锵整理, 《语言学论丛》第十三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34—250页。

该文是一个访谈录, 张琨先生就汉藏系语言和汉语史的研究发表了他的看法, 很有启发性。

7.张永言 (1984/1999) :《论上古汉语的“五色之名”兼及汉语和台语的关系》, 原载《四川大学学报》增刊, 1984;后收入《语文学论集》 (增补本) ,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177—216页。

该文将上古汉语里“色彩”义类的词归纳为黑 (97个词) 、白 (85个词) 、赤 (65个词) 、黄 (29个词) 、青 (25个词) 五个词族, 并为每个词族附上民族语材料。虽目的在于探索古汉语和台语的关系, 特别是针对闻宥先生的《“台”语与汉语》而作, 但对汉藏词汇比较亦有启发意义。

8.冯蒸 (1988/1989) :《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西门华德〈藏汉语比较词汇集〉评析》, 全本载《词典研究丛刊》10,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9, 177—203页;节本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年第4期, 13—21页。

该文全面评价了西门华德汉藏语比较的成就和问题。指出了西门华德文的缺失, 并分六大项讨论产生失误的原因, 内容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及比较格式等多方面。如词汇方面, 要区分借词和同源词;语音方面, 要求以汉藏两语言最原始的形式作为出发点, 并强调藏语内部构拟的重要性, 要求考虑语音对应的规律性及系统性, 使各个音类都找到对应。语义方面, 要求选定恰当的同义词且要从汉语词族的角度来考虑;语法上, 认为应将比较的核心限定在形态而非词序等。文中还设计了汉藏语比较格式表。

9.梅祖麟、龚煌城 (1992) :《上古音对谈录》, 载《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第一辑:汉语方言》,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2, 665—719页。

该对谈录虽然重点是讨论汉语的上古音, 但也多处涉及汉藏语比较语言学。

龚煌城、梅祖麟 (2006) :《汉藏语比较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 载《语言暨语言学》7:1, 225—258页, 2006。

前瞻部分讨论了五个问题:1.正确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2.深入研究汉藏语的构词法, 发掘个别语言内部的同源词;3.研究原始汉藏语个别语言的语义变化;4.研究汉藏民族的原乡、文化状况, 以及汉藏语的分化年代;5.深入研究藏缅语族各语支语言, 个别研究它们从原始藏缅语发展的历史。

10.郑张尚芳 (1995/2005) :《汉语与亲属语同源词根及附缀成分比较上的择对问题———附录:华澳语言比较三百核心词表》, 载JCL Monograph Series Number 8, 1995;又见汉译本《汉语的祖先》 (王士元主编, 李葆嘉主译) ,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442—462页。

该文讨论华澳语系 (含汉藏语比较) 的择词问题。择词范围取决于比较者对汉藏两语同义词的认识。全文共三节, 讨论了择词有误的比较例。附录为作者新拟定的“华澳语言比较三百核心词表”。

郑张尚芳 (2003a) :《汉语上古音系表解——附录:共“声”同源词比较》, 载《语言》第4卷,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7—46页。油印本, 1981年。

该文附录提出共“声”同源词的理论, 认为新的上古音构拟可以把古汉语谐声、通假、词源等研究与汉藏语言比较研究融为一炉。例如“續讀”都从賣 (賣ハ四土) 声, 《说文》说賣为土ハ园口儿声, “土ハ园口儿古文睦, 读若育”, 睦又从土ハ即从六声。有人对以上关系不很信, 其实是可信的。因为“續”, 似足切是ljok, 藏文为lhugs, “讀、黷、殰、櫝”, 都是独谷切dlok, 比较藏文读lhogs (klog) 、黑rog、胎衣rog、包裹drog。“賣”, 余六切是音育luk, 通行作鬻luk、粥揲luk, 又《集韵》神六切的“售”揿luk, 藏文说不保留为lhugs。“睦”莫六切是mljuk, 藏文亲附、朋友、帮助说rogs, 又《广雅·释诂》“睦, 信也”, 藏文信任为rlug。睦通陸。“陸”, 力竹切是rjuk, 藏文广大说lhogs, 大地说dog, 《释名》“陸, 漉也, 水流而去也”, 藏文流出作rlug。“六”, 也是力竹切rjuk, 藏文是drug, 其间关系更是人所久知的。 (“陆、六”现改为rug。) 又同声有赎, 藏文赎为blu, blus, 音亦相近。证明这群词在汉藏二语中语音上确有明显联系。

郑张尚芳 (2003b) :《汉语与亲属语言比较的方法问题》, 载《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 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编,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出版。

该文指出亲属语言同源词比较应重视择词, 须选择核心词根来进行比较, 特别关注同族词系和共形词系的比较。在语音对应上, 上古复辅音、藏泰文中的流音塞化、原始的复辅音及可替换的韵尾等最重要。

郑张尚芳 (2004) :《谈音义关联的平行词系比较法》, 载《民族语文》2004年第1期。

该文认为一些语言的部分词根是音义关联的, 音义关联词系是在语言发展中自行形成的, 这类词系的平行对应表明语言有过共同发展的历史。“屎”“嗜”等词的共形平行变化、“舌”“舐”的同根关系可以用来说明华澳诸语的发生学关系。 (作者早期的共声同源词只是其中一部分, 限于汉字同声符。)

11.丁邦新 (2000) :《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 载《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又载《汉藏语同源词研究 (一) 》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 427—442页。

该文共分四节, 讨论了当前汉藏比较的三种说法:一、语言联盟和语言接触无界有阶说;二、深层对应说;三、语言影响论;四、结语。对当前汉藏语比较研究有指导意义。

12.江荻 (2000) :《论汉藏语言历史比较词表的确定》, 载《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该文就构建历史比较词表提出以下步骤:汉藏语言共同历史时期推断;原始先民认知范畴考察;考古、文献记载资料验证;排除文化传播词项;建立核心词表的辅助词表。

13.金理新 (2000) :《论形态在确定汉藏同源词中的重要意义》, 载《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该文认为, 目前所确定的汉藏同源词从总体上看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原因是忽略或排除了形态。作者认为汉藏同源词的确定应建立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

14.黄行 (2001) :《确定汉藏语同源词的几个原则》, 载《民族语文》2001年第4期。

该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讨论几个汉藏语比较研究中比较隐性的原则问题:语音对应规律的概率论原则, 同源词的语值变异和集合原则, 构拟的非线性原则和构拟无标记项优先原则。语料库语言学的比较研究中如果设定这些原则, 就有可能提高比较研究的解释力。

15.薛才德 (2001/2007) :《语义比较法和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 载《语言研究》2001年增刊;又见《汉藏语言研究》 (薛才德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15页。

该文将邢公畹先生在汉台语比较研究中创立的“语义比较法”引进到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中。

16.吴安其 (2002)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该书将汉藏语的各个分支 (汉语、苗瑶语、侗台语、藏缅语) 构拟了早期形式, 在此基础上讨论汉藏语系语言的原始形式。作者认为这种层级构拟的做法较之汉语和藏语的直接比较更切合历史比较法的原则。

吴安其 (2007) :《周代西部方言的藏缅语底层词》, 载《民族语文》2007年第3期。

汉藏语的发生学关系, 通常以词的对应关系来解释, 忽视了商周时代汉语和藏缅语的接触关系, 该文认为“曲、违、霰、吾”等词为殷周时代汉语借自古藏缅语的词汇。这些词通常被视作汉藏同源词。

17.何九盈 (2004/2006) :《汉语和亲属语言研究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 载《语言学论丛》第29辑, 商务印书馆, 2004;又见《语言丛稿》,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1—67页。

该文提出了汉语和亲属语言研究比较研究的两个基本原则:一、远程构拟应与层级构拟相结合, 应以层级构拟为基础;二、比较构拟应与内部构拟相结合, 应以内部构拟为基础。

何九盈 (2005/2006) :《所谓“亲属语言”词汇比较问题》, 载《音史新论》, 学苑出版社, 2005;又见《语言丛稿》,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68—77页。

该文批评法国沙加尔《论汉语、南岛语的亲属关系》 (1995) 一文的若干词汇比较。全文分六节:一、将后起字当“上古汉语”;二、把假借字当本字;三、把联绵字当单字;四、双方意义不能对比;五、照抄有错误的原文;六、不可思议的条目。有些情况在汉藏语词汇比较中也存在。

18.James A.Matisoff马提索夫 (2006) :《历史语言学研究不是奥林匹克竞赛:回复何九盈〈汉语和亲属语言研究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一文》, 《语言学论丛》第34辑, 商务印书馆, 2006, 346—359页。

该文从四个方面回应何九盈《汉语和亲属语言研究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一文:一、中西方汉学研究的合作历史;二、学术批评的规范;三、历史语言学的一些原则;四、语言的类型演变和声调发生学理论。

19.龚煌城 (2006) :《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汉藏语比较研究》, 《语言学论丛》第35辑, 2006, 280—295页。

该文认为汉藏语比较研究之所以落后, 是由于汉语古音的研究迟迟未上轨道所致。另一原因是由于汉藏语是属于单音节语言, 词身很短, 加上语义演变, 造成同源词辨认的困难。汉藏语比较研究今后的发展, 唯有严格依据在印欧语的比较研究中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与方法进行, 才可能有成果。

20.孙宏开 (2007) :《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访李方桂先生》, 载《中国语言学集刊》 (第二卷, 第一期) , 249—261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7。

该文是1986年6月3日孙宏开先生与李方桂先生谈话的录音记录。两位先生讨论了汉藏两语中的介音j, 藏文后缀-s, 韵尾-r/-d, 词头s-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侗台语、苗语和部分藏缅语中的一套小舌音q、qh、G是原有的还是后起的问题, 带前喉塞音揲-的声母问题, 声调的起源问题, 羌语中复辅音声母第二成分l变u介音问题, 塞擦音的后起问题, 汉语上古音无开合口问题, 以及辅音对元音的影响问题等。

21.孙顺 (2008) :《汉藏同源词音义对应问题研究》,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6页。导师:张渭毅。

该文共四章:一、前人研究概述。二、提出基本辅音对应的原则, 以避免将藏文的前缀跟汉语词根构成错误对应;通过藏语的内部证据, 论证“介音l”实为基本辅音。三、讨论汉藏同源词在语义上的对应, 为语义对应设定了一些规则。四、从音义对应的角度讨论了语义比较法的效力。同时借鉴无界有阶理论, 认为汉藏比较时, 应该运用词频对汉语的同义词进行筛选。

22.黄海英 (2008) :《俞敏在中国语言学中的学术成就》, 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152页。导师:施向东。

作者认为俞敏的汉藏比较研究成就有三点:一、率先对汉藏虚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二、首次以汉语古韵部为出发点确定了近600对汉藏同源词, 寻求两语的语音对应规律以窥测汉语古音, 并将汉藏同源词的比较由单音节字扩展至双音节的联绵字;三、将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结合起来考察汉语与藏语的发生学关系, 弥补了历史比较法的不足。

二、比较篇: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汉藏语语音比较

1.P.K.Benedict白保罗 (1940) :Studies in Indo-Chinese Phonology (《印度支那语音韵研究》) , HJAS 5.101—127.

该文论述汉藏语音韵比较的两个问题,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曾引用该文。

2.俞敏 (1949/1999) :《汉藏韵轨》, 是《汉语的“其”跟藏语的gji》一文附录, 原载《燕京学报》37期, 1949, 87—94页;后收入《俞敏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67—183页。

《汉藏韵轨》首次提出了上古汉语和藏文的韵母对应关系。该文汉语上古音使用的是黄侃古韵31部说, 今按王力的上古音韵部体系分成了甲乙丙三类, 并括注王力古韵30部名称, 将其结果归纳如下表。表中斜线后面的带-s韵母可视为是斜线前韵母的变体, 为笔者所补出, 俞文不别。这种声母/韵母比较体系比元音/辅音的比较体系似乎更适合汉藏语的实际情况。

据笔者考察, 上表有13个特点: (一) 汉语31个韵部中有5部 (宵、支、歌、药、蒸) 无藏语同源词; (二) 幽部入声觉部应独立, 该部对应于藏文的-ug, 黄侃未独立出此部, 未妥; (三) 入声韵觉、屋二部同对应于藏文的-ug; (四) 汉语的脂微应分为二部, 藏文同源词支持此说; (五) 汉语的闭口韵部应三分, 即侵/缉部应各再一分为二; (六) 汉语若干韵部的藏语韵母显示阴、阳、入三声韵部不完全匹配; (七) 汉语入声韵对应于藏文的-b, -d, -g尾; (八) 汉语阳声韵对应于藏文的-m, -n, -覧尾; (九) 汉语阴声韵对应于藏文的-諂, -r, -l, -s尾; (十) 藏文同一韵母未必对应于一个汉语韵部; (十一) 汉语的一个韵部对应于不只一个藏文韵母, 暗示汉语上古韵部未必是一部一主元音; (十二) “痕部与灰对转的-ul, -el”现象, 暗示汉语的文部除了收-n尾外, 还有收-l尾的; (十三) 将藏文阳声尾 (-耷、-m) 、入声尾 (-g、-b) 后带-s的与不带-s的韵母视同一类, 可商。以上13条特点我把它命名为“俞敏规则”。这13条规则或揭示现象, 或提出问题, 我们将另文详探, 这里仅对其中的第 (一) (五) (十一) 三条稍作申说。第 (一) 条的宵部和药部未必没藏语同源词, 见下文“汉藏语词汇比较”冯蒸文;第 (五) 条汉语侵/缉部应再一分为二, 俞氏引用黄侃的“谈添盍帖分四部说”证成其说, 其实俞说与黄说并不相同, 黄说应指谈/盍部二分。施向东《黄侃古韵闭口六部与俞敏古韵闭口六部之异同》 (载《中国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6—61页,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曾列表说明二者异同, 现引录如下:

但是俞敏的闭口韵侵/缉部二分说在汉藏语的元音对应上极有规律, 即:侵甲对藏文的前元音-i, -e, 侵乙对藏文的后元音-o, -u, 谈部对藏文的-a, 相配入声韵部亦然。藏文的五个元音分配秩然有序, 此种情况绝非偶然。第 (十一) 条汉语的一个韵部对应于不只一个藏文韵母, 暗示汉语的一个韵部不一定是一个主要元音。我们知道, 当今影响最大的郑张尚芳和美国白一平及俄罗斯斯塔罗斯丁的上古音体系就是一个韵部非一个主要元音, 确切地说, 是收喉 (-覧/-g) 诸部一个韵部一个主要元音, 收舌 (-n/-d) 、收唇 (-m/-b) 诸部是一个韵部三个主要元音。这个理论与王力、李方桂的一个韵部一个主要元音体系迥然不同。而与此条若合符节, 下面把俞敏《汉藏韵轨》的结果与郑张尚芳的上古音韵母体系做成比较表列出 (《汉藏韵轨》中藏文阳声-耷, -m和入声-g, -b尾带-s的变体韵母暂不列出) , 以供进一步研究:

3. Kamil Sedlacek施立策 (1967) :The Law of Phonetic Change in Initial Clusters in Common Sino-Tibetan (《共同汉藏语的复声母音变律》) , MS 26:6—34.

对原始汉藏语的复声母做了构拟, 并阐述了它们的音变律,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曾引用该文。

Kamil Sedlacek施立策 (1970) :Das Gemein-Sino-Tibetische (《共同汉藏语》) , Wiesbaden:Kommissionsverlag Franz Steiner Gmb H, 1970.90pp.

该书将书面藏语中的几种复声母与古汉语中相应的复声母进行比较。作者试图构拟共同汉藏语 (das Gemein-Sino-Tibetische, 是汉藏语由双音节或多音节向单音节过渡的阶段) 的统一形式。根据汉藏同源词, 研究了汉藏语复声母的语音结构及其在后来发展阶段中的发展与分化。作者将这一语音发展过程与南亚系语言 (尤其是高棉语) 中的相似过程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共同汉藏语中有三个基本的复声母序列, 每个基本序列被水平和垂直地划分为5个发展层次和4个复声母要素。汉-高棉语词语中的中音位﹡-A-和-I- (泰语和老挝语的相应词语证明这两个音的存在) 揭示了古汉语流音分布的规律:流音﹡-l- (汉藏语*-r-) 位于单元音*a、*o、*u之前, 擦音*-δ- (汉藏语*-l-) 位于单元音[*a]、*i、﹡e之前。流音对单元音或双元音的高度及种类有影响, 证实了古汉语和藏语的词形是多音节的假设。该书目录如下:

4.Nicholas C.Bodman包拟古 (1969/1995) :Tibetan Sdud‘Folds of a Garment’, the Character卒, and the*st-Hypothesis (《藏文的sdud“衣褶”与汉语的“卒”及*st-假说》) , 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 1969;冯蒸汉译文载《原始汉语与汉藏语》, 北京:中华书局, 1995, 1—24页。

该文举出藏语sd-声母和汉语*ts-的对应关系, 认为部分*ts- (精母) 、*ts‘- (清母) 、*dz‘- (从母) 的字是从原始汉语的*st-等变来的, 是易位 (metathesis) 音变所致。

5.Betty Shefts CHANG and Kun CHANG (1976/1998) :Chinese﹡s-Nasal Initials (《汉语*s-鼻音声母》) , 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4分, 587—609页;汉译文载《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 (赵秉璇、竺家宁编) ,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34—255页, 刘宝俊节译。

该文讨论有关构拟汉语鼻音声母和鼻冠音的原则。所用的证据有谐声字和藏语的同源词。

6. 潘悟云 (1987/1998) :《汉藏语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 原载《语言研究集刊》,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后转载《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307—334页。

该文论证了上古汉语、原始藏语和其他一些亲属语言中均有C-l-、C-r-和Cl-、Cr-两种类型的复辅音声母, 全文共举55例加以说明。

潘悟云 (1991) :《上古汉语和古藏语元音系统的历史比较》, 《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 32—34页。该文认为上古汉语的六元音系统跟古藏语之间的语音对应更加规则。

潘悟云 (1999) :《汉藏语中的次要音节》, 《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125—147,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该文分四节:一、什么是次要音节;二、上古汉语中的次要音节;三、藏语中的次要音节;四、次要音节的流变。认为东南亚语言的发展趋势是从双音节的语素发展为一个半音节, 再缩减为一个音节。

潘悟云 (2008) :《藏文的揶-与捺-》, 载《民族语文》2008年第4期, 3—8页。

该文通过“夜”“死”等例子, 论证藏文的部分C-与Z-对应于上古汉语带*-l的声母辅音, 从而说明汉藏两语中发生过如下音变:

7.James A.M.atisoff马提索夫 (1990/2006) :Deltacism of Laterals in Sino-Tibetan and Elsewhere (《汉藏语和其他语言中边音的塞音化》) , 2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Oct.3—6, 1990;中译文载《声韵论丛》14辑,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2006, 45-65页, 苏玉玲、丘彦遂、李岳儒译。

由于d和l发音特性的接近, 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或是方言之间, 都很容易发现这两个语音的相互交替, 但在汉藏语历史比较的研究中, 前人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事实。该文从生理发音的角度, 说明l在j之前, 很容易产生“增音”d, 而d却造成l的失落, 这就是“流音的塞音化”。再根据上述的理论, 找出16组汉藏语系的同源词, 为汉藏语同源词的研究提供另一个思考的方向。

James A.Matisoff马提索夫 (200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原始藏缅语手册:汉藏语构拟的系统与哲学》)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ⅩⅢ+750pp.

该书共13章, 目次如下:一、导言;二、原始藏缅语的音节结构;三、辅音声母;四、前缀;五、单元音韵母与复元音韵母;六、闭音节韵母与元音音长的作用;七、鼻韵尾韵母;八、塞韵尾韵母;九、流音尾韵母;十、带-s尾的词根;十一、后缀;十二、变异词族中的韵母;十三、结论。多处论及汉藏语音韵比较。

8. 尹蔚彬 (1997) :《汉藏语同源词探讨:鼻音、流音声母关系字声母、韵母比较》,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师:黄布凡, 1997年5月, 49页。

该文从白保罗、龚煌城、包拟古、柯蔚南、俞敏和罗仁地六家的533对汉藏语同源词中选取了81对鼻音、流音声母关系字做比较, 声母的比较分鼻音、流音两类, 韵母的比较分元音、韵尾两类, 寻找汉藏两语语音对应规律。

9. 金理新 (1999) :《汉藏语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韵尾》, 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4期。

该文认为汉藏语中除塞辅音韵尾*-k应该两分外, 鼻音韵尾*-耷也应该两分:一为派生韵尾*-耷, 一为原生韵尾*-耷。同时作者认为原始汉藏语的原生韵尾*-耷在上古汉语和藏语中得到较好的继承, 而派生韵尾*-耷则在上古汉语和藏语中或继承或消失, 并认为这是汉藏两种语言之间同源对应中出现鼻音韵尾*-耷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

10. 孙宏开 (1999) :《原始汉藏语的复辅音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一》, 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6期, 1—8页。

该文分五部分:一、介绍前人的看法。二、讨论复辅音前置辅音和前缀的区别。三、以“八”和“百”为例, 讨论复辅音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四、讨论复辅音的后置辅音, 认为前人拟测的“流音”或“介音”可能不在一个层次上。原始汉藏语复辅音的后置辅音可能有舌尖前擦音。五、拟测了原始汉藏语复辅音的结构形式。

孙宏开 (2001a) :《原始汉藏语辅音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二》, 载《民族语文》2001年第1期, 1—11页。

该文认为:原始汉藏语的塞擦音是后起的语音现象;原始汉藏语的塞音只有清浊两套, 而没有送气音;原始汉藏语也有小舌部位的塞音。作者最后勾画了原始汉藏语的辅音系统。

孙宏开 (2001b) :《原始汉藏语中的介音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三》, 《民族语文》2001年第6期, 1—12页。

该文指出汉藏语系语言中的介音是后起现象, 其主要来源是复辅音后1辅音逐步弱化而成。

11. 薛才德 (2001/2007) :《藏文前加字*-和上古汉语的鼻音前置辅音》, 载《民族语文》2001年第1期;又见《汉藏语言研究》 (薛才德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6—27页。

该文运用邢公畹的“语义比较法”, 通过汉藏比较, 论证藏文前加字*-对应于上古汉语的鼻冠音。

薛才德 (2002/2007) :《藏文*-r、*-l韵尾跟上古汉语若干韵尾的对应:兼论前上古汉语的复辅音韵尾》, 载《上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又见《汉藏语言研究》 (薛才德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0—51页。

在上古汉语韵尾*-r、*-n、*-d、*-t和藏文韵尾-r、-l的对应中, 作者发现前上古汉语带有复辅音韵尾的若干蛛丝马迹, 并在现代汉语方言和汉字谐声中找到了佐证。

薛才德 (2004/2007) :《藏文后置辅音j-和中古汉语-i-介音的来源》, 载《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又见《汉藏语言研究》 (薛才德著)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8-39页。

该文通过汉藏同源词的比较, 确认藏文后置辅音j-大部分来源于古藏语后置辅音l-, 小部分来源于古藏语后置辅音r-。并认为上古汉语的情况与之相似。

12. 周及徐 (2003) :《上古汉语中的*Kw-/*K->*P-音变及其时间层次》, 载《语言研究》2003年第4期;又载《历史语言学论文集》, 成都:巴蜀书社, 2003, 183—194页。

在上古汉语中存在许多*Kw-/*K-与*P-相交替的音义相近的词, 该文列举11对汉藏语对应词, 说明它们是前上古汉语时期的*Kw-/*K->*P-音变留下来的同源词。

13.王宇枫 (2005) :《由汉藏关系词韵母系统的对应关系看上古的阴声韵和入声韵》, 载《语言》第五卷,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75—281页。

该文指出上古汉语入声字因主要元音长短发生分化, 中古阴声韵一部分来自上古入声韵。援引施向东和全广镇的汉藏语比较成果, 特别是汉语的阴声韵对应于藏文的入声韵现象以证成其说。

14.郑张尚芳 (2006) :《汉藏两语韵母的异常对应》, 载《语言研究》第26卷第2期, 2006, 1—4页。

该文认为, 汉藏比较不可太拘执, 企图连声母清浊、介音、韵尾有无都能对上, 为此煞费苦心地找冷字以比对, 未妥。而依据异常对应式, 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规律。在择词比对时, 与其以合语音规则的冷字僻义, 不如采用合式的异常对应。该文讨论了汉藏两语在垫介音方面的变化和韵尾异常对应的六种模式。

15. 施向东 (2006) :《汉藏语唇辅音与半元音的交替》, 载《语言研究》2006年第2期, 5—10页。

该文认为上古汉语中唇音声母字与晓母字的通转现象反映了汉藏语中唇辅音与半元音w的交替, 举了汉藏语同源词40例为证。

16.徐世梁 (2007) :《从音变过程看上古汉语与藏语的元音对应》, 载《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36—45页。

该文将上古汉语与藏文及藏语北部方言之间的元音对应情况进行比较, 发现上古汉语与藏语北部方言的对应更密合, 结合元音音变过程, 可以更合理地解释上古汉语与藏语之间的元音对应情况。

(二) 汉藏语词汇比较

1.B.Laufer劳费尔 (1916) :The Si-Hia Language (《西夏语》) , 载T’oung Pao (《通报》) 17期, pp.1—126, 1916.

该文附录中列出了96个汉藏语同源词。由于当时汉藏语比较研究刚起步, 尚未系统地构拟上古汉语的语音形式, 该文的汉藏语同源词研究还存在局限性, 但有开创意义。

2.Walter Simon西门华德 (1929) :Tibetisch-Chinesische Wortgleichung—Ein Versuch (《藏汉语同源词初探》) , 载Mitteilung des Seminars für Orientalische Sprachen 32:157—228, 1929。冯蒸书评 (1988/1989) 提要见本文“理论篇”8的题录。

该文是对汉藏语进行系统比较的首次尝试。作者提出了338对汉藏语同源词。他将汉语和藏语的声母和韵母作了全面性的比较研究。该文受到了马伯乐、高本汉、李方桂、龚煌城、冯蒸等学者的批评。

3.王静如 (1931) :《中台藏缅数目字和人称代名词语源试探》, 载《史语所集刊》3:1, 49—92。

该文比较了汉藏语的数词和人称代词。是中国学者最早进行汉藏语比较的论文, 具有开创意义。

4.Robert Shafer谢飞 (1940—1941/1966) :The Vocalism of Sino-Tibetan (《汉藏语系的元音》) , 原载JAOS 1940, Vol.60, No.3, pp.302—337, 1940;Vol.61, No.1, pp.18—31, 1941。后来又重印于他的Introduction to Sino-Tibetan《汉藏语导论》, Part I, Wiesbaden, 1966, 第3—5章。书评见李方桂《书评:沙佛, 藏汉语系的元音》, 载《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三卷, 1943, 77—80页。

谢飞此文提出的汉藏语同源词有156个, 得失参半。至于他提出的汉藏语元音对应关系, 则多有可商, 李方桂先生的书评已指出其不可信之处。李先生的书评对汉藏语比较亦有理论意义。

5.Paul K.Benedict白保罗 (1972/1984) 著, 马提索夫编:Sino-Tibetan:A Conspectus (《汉藏语言概论》)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汉译本为乐赛月、罗美珍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 1984。

该书共48节, 分论藏缅语族、克伦语族和上古汉语的音韵、形态和句法。我们把它放在此处评述是从该书的同源词角度着眼的。书中汉藏语同源词的数目诸家统计不一, 马提索夫说它:“构拟出了超过500个的藏缅语词根, 还有300多个汉语同藏语的同源词” (载《民族语文》1990年第1期1—8页) 。据尹蔚彬 (1997) 统计, 该书中列举的491组例词中, 共有238对汉藏同源词, 与此说大致相合。但全广镇 (1996) 据周法高 (1972) 文的索引统计, 该书有藏汉同源词342个, 但注明藏文的只有52个, 差别颇大。这些分歧有待进一步详细统计确定。另有工具书《〈汉藏语言概论〉词语检索》 (黄树先编, 见所著《汉藏语论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91—322页, 2007) 可参。

Paul K.Benedict白保罗 (1976/1984) :Sino-Tibetan:Another Look (《再论汉藏语系》) , JAOS96, 176—197;汉译文亦载上书汉译本422—488页。译者同上。

继白氏《汉藏语言概论》 (1972) 一书后, 该文新提出91对汉藏语同源词。

6.李方桂 (1976/1984) :Sino-Tai (《汉语和台语》) , 载Genetic Relationship, Diffusion and Typologieal Similarit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1976, pp230—240, Tokyo;汉译文载《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四集, 1984:1—9页, 王均译。

该文举例论证汉语和台语的同源关系。其中有56个词例还同时给出了藏语同源词, 这56个藏汉 (及台语) 同源词有些是其他学者所没有比较过的, 为李氏首次提出。故在此处题录。但个别例证不无可疑, 如该文举出藏文的zlan“水份”对应于汉语的“涎”, 这里藏文的zlan就不见于多数藏文字典。

7.Nicholas C.Bodman包拟古 (1980/1995) :Proto-Chinese and Sino-Tibetan:Data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原始汉语与汉藏语:建立两者之间关系的若干证据》) , Contributions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by Frans van Coetsem and Linda R.Waugh, 34—199.Leiden:E.J.Brill, 1980;潘悟云汉译文载《原始汉语与汉藏语》, 北京:中华书局, 1995, 46—241页。

该文比较了486组上古汉语和藏缅语同源词, 其中汉藏语同源词有254对。此外, 作者在其他论文中, 还提到了另外一些汉藏同源词。该文对汉语和藏缅语同源词的认定及汉语上古音的构拟甚具启发性。

8.龚煌城 (1980/198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Vowel System (《汉语、藏语、缅语元音系统的比较研究》) , 原载《史语所集刊》第51本第3分;又载龚煌城《汉藏语研究论文集》1—30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席嘉汉译本, 载《音韵学研究通讯》第13期, 1989, 12—42页。

该文提出了182组汉藏缅语同源词, 其中汉藏语同源词有169对。作者据此将李方桂先生的上古汉语四元音系统同古藏文和古缅文的元音系统加以比较, 总结对应规律。该文将“盐” (藏文rgyamtshwa) , “尔” (藏文nyid) 看作是汉藏同源词, 在其后的汉藏比较论文中这两个词不再出现。

龚煌城 (1995/2005) :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 (《原始汉藏语的韵母系统》) , 载The Ancest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41—92, 1995;又见龚煌城《汉藏语研究论文集》79—124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汉译文 (司联合译、李葆嘉校改) 载《汉语的祖先》 (王士元主编、李葆嘉主译) 152—220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该文据278个汉藏同源词探讨了原始汉藏语的韵母系统, 据丁邦新 (2000) 的归纳, 得到如下的对应关系:

单从汉藏两语比较的角度看, 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统是四个单元音i、u、藜、a和三个复元音i藜、ia、ua, 而藏文是五个单元音:i、u、e、o、a。该文找到了汉藏两语元音系统的全面对应关系, 也解释了藏文e、o的来源。有些复杂的对应关系, 主要是受到韵尾的影响。

以上二文亦可以放在比较篇的汉藏语语音比较部分或汉语篇的语音部分加以论述, 但是我们把它们放在此处, 是更看重龚先生找到的169对 (1980文) 和278对 (1995文) 汉藏语同源词。

9.G.H.Luce卢斯 (1981) :A Comparative Word List of Old Burmese, Chinese and Tibetan (《古缅语, 汉语, 藏语比较词表》) , London:SOAS, 1981, xit+88pp., J.A.马提索夫著有书评:Transluccent Insights:A look at Proto-Sino-Tibetan Through Gordon H.Luce′s Comparative wordlist, 载BSOAS Vol XLVI, Part 3, pp.462—476, 1983.汉译文《洞微烛幽:从戈登.H.卢斯的〈对应词汇〉看原始汉藏语》, 徐世璇译, 载《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十一集, 1988, 77—90页。

该书共列词目1340多条, 其中汉藏两语共有的词目是811条。不少词条为作者首次提出。由于作者增加了缅语的对应条目, 使得汉藏两语比较的可靠性大为增加。缅语除根据缅文外, 还列有大量的古碑文, 上古汉语根据高本汉的《汉文典》, 藏文根据叶斯开的《藏英词典》。美国马提索夫曾有书评。

10.[美]Weldon South Coblin柯蔚南 (1986) :A Sinologist’s Handlist of Sino-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 (《汉学家汉藏语词汇比较手册》) , Nettetal:Steyler Verlag, 1986, 186 pp.

该书参考白保罗 (1972) 、龚煌城 (1978) 和包拟古 (1980) 等人著作, 选择和汇总了489对汉藏语同源词 (如不计汉缅同源词, 则纯汉藏语同源词是469个) 。其中约15%是他本人新提出。并重构汉藏语的原始形式。按英文释义词的字母顺序排列汉藏同源词。全书分四部分:一、导论;二、原始汉藏语音系;三、汉藏语词汇比较;四、索引。前两部分刘宝俊曾译成汉语, 载《音韵学研究通讯》第19、20期上。

11.邢公畹 (2001) :《汉藏语同源词初探》, 载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 (二) ,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1—128页。

该文完全据柯蔚南《汉学家汉藏语词汇比较手册》所收的汉藏语同源词加以补证讨论, 作者补充汉藏语系资料, 按汉语上古音韵部顺序排列。共讨论了130条, 分布于27个上古韵部, 无微、蒸、药三部。

12.俞敏 (1989/1999) :《汉藏同源字谱稿》, 载《民族语文》1989年第1、2期;又收入《俞敏语言学论文集》63—120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该文列举了595对汉藏同源词。按上古汉语32韵部排列。下面列出两个表:一为《谱稿》所反映的汉藏韵母对应表, 一为《谱稿》与《汉藏韵轨》的汉藏韵母对应比较表, 以观察汉藏同源词的分布情况 (二表据黄海英2008改作) 。词例中藏文阳声 (-耷、-m) 、入声 (-g、-b) 韵尾后带-s的变体韵母暂不单独列出 (俞文不别) 。《谱稿》商务印本 (1999) 讹错颇多, 黄海英 (2008) 列有刊误120条, 请参阅:

俞敏 (1991/1999) :《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 载《民族语文》1991年1期1—11页;又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 184—203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该文据齐语著成的书《公羊传》、《方言》中的词汇和郑注三礼等零星记录, 分别从语音、虚字、词类、词组、词序、所谓“主谓”和词汇等七方面证明齐语与藏语关系密切。其中词汇方面共列举了108对汉藏语同源词, 有不少是《汉藏同源字谱稿》 (1989) 所没有的, 非常值得注意。

俞敏 (1992) :《汉藏联绵字比较》, 载《俞敏语言学论文二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文首次大规模地对汉藏两语的同源联绵字进行了比较研究, 共搜集了“korekore裾拘”、“gigu邂逅薢茩”、“khamkhum咸页颔”、“gyagyaba撠挶”、“gyagya规求”、“gyagyog拮据”、“pu su罘罳”、“snamsnim荏苒”和“ha耷sa耷遑悚”等100多对联绵字。由此证明:汉藏两语词汇上的同源关系, 不仅限于单音节, 双音节亦有同源关系。

13.Randy J.La Polla罗仁地 (1992) :Variable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 (《原始汉藏语的韵尾变异》) , 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1分, 131—173页。

该文列举了219对汉藏语同源词。汉语上古音采用李方桂的系统, 探讨汉藏两语的韵尾差异。

14.全广镇 (1996) :《汉藏语同源词综探》, 台北:学生书局, XI V+412页。

该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细心地审视了: (1) 劳费尔 (B.Laufer) 、 (2) 西门华德 (Walter Simon) 、 (3) 谢飞 (Robert Shafer) 、 (4) 白保罗 (Paul K.Benedict) 、 (5) 龚煌城、 (6) 包拟古 (Nicholas C.Bodman) 、 (7) 柯蔚南 (W.South Coblin) 、 (8) 俞敏等八家的汉藏语同源词比较成果, 对汉藏语同源词目的源流作了梳理, 在此基础上, 确认可信的汉藏语同源词有654对。

15.Peiros, Ilia and Sergei A.Starostin裴罗思和斯塔罗斯丁 (1996) :A Comparative Vocabulary of Five Sino-Tibetan Languages (《五个汉藏系语言比较词汇》) .6 vols.University of Melbourne.

该书共六卷, 比较了上古汉语、藏语、缅语、景颇语和卢夏语 (Lushai) 五个汉藏系语言的有关词汇。除卷六是索引外, 前五卷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排列作者认定的同源词, 卷一是唇音, 收词目454, 卷二是舌尖音, 收词目674, 卷三是边音, 收词目303, 卷四是腭音和嘶音, 收词目544, 卷五是舌根音、小舌音和喉音, 收词目662, 总计收词目2637条。但非每个词目五种语言都有。其中汉藏两语的同源词目有971条, 这些同源词或是作者所发现, 或取自他书。该书藏文根据J覿schke的《藏英词典》, 上古汉语取自《辞源》, 上古音根据斯塔罗斯丁 (S.Starostin) 的拟音, 并对每组汉藏同源词做了古音构拟。

16.施向东 (2000) :《汉-藏同源词谱》, 载《汉语和藏语同源体系的比较研究》,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23—146页。

该文是汉语跟藏语同源词研究的“鸿篇巨制”。《词谱》分四类排列同源字, 它有三个特点: (1) 一个藏语词的几个意思与汉语的几个词音义相对应, 一个汉字的几个意思与藏语的几个词音义相对应; (2) 一组同谐声的汉字与藏语中一组词音义分别相对应; (3) 一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汉字, 与藏语中一组同义或近义词分别具有音义对应关系 (参黄海英2008) 。例如:第一类为“一词多义者”

1.1.01藏文vbras1) 米饭。汉字粝1.2.01汉字播1) 迁也。藏文spar, spard……

2) 疮疖, 瘰疬。汉字疠2) 弃也。藏文vbord, bor。

四类同源词大概有455组左右, 抛却第四类36组不计, 平均有两对到三对同源字的差不多有420组, 换言之, 作者假定的汉藏同源字在1000对以上!在数量上为国内外学者汉藏词汇比较之冠。此外, 该书还有三大特点:一是搜罗宏富, 书中计有千余对汉藏同源词;二是采用邢公畹先生的“语义比较法”并有所推广;三是用了大量的古汉语书证材料, 注重内证外证相结合。施先生的汉藏词汇比较语音对应关系复杂, 笔者正从音韵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现将《词谱》中的汉藏比较词例的韵母对应关系初步归纳成下表, 以供参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施向东比较的最大特点是, 甲类上古汉语阴声6韵部 (之、幽、宵、侯、鱼、支) 除了对应于藏文的开尾韵外, 还系统对应于藏文的入声韵 (指收-b, -d, -g尾) , 非常值得注意。

17.潘悟云 (2000) :《汉藏同源词表》, 未刊稿本。

该表未正式发表, 但在同行学者间流传, 共收汉藏语同源词385个, 有若干是潘氏独立提出。

18.杨光荣 (2000) :《藏语汉语同源词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该书讨论了藏汉语同源词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举了汉藏两语的各15组同族词比较例, 容或可商。

19.薛才德 (2001) :《汉语藏语同源字研究——语义比较法的证明》,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该书运用邢公畹创的“语义比较法”, 找出211组汉藏语同源字, 旨在说明汉藏两语的亲缘关系。

20.金理新 (2007) :《汉藏基础词辨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 2007年6月, 220页。

该文对汉藏系语言中的99个基础词进行辨析, 构拟出其在上古汉语、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和南岛语中的固有形式。99个词分布于四类:第一类“人及肢体”24个;第二类“生存环境与生存材料”31个;第三类“基本行为”18个;第四类“智慧产品”26个。另提出三种分辨同源词与借词的手段: (1) 中介语言参与, 确定是否有语音演变关系; (2) 历史语义演变的过程可提供有力证据; (3) 不能把某一语词仅仅局限于某一语言或某一语支, 判断借词还是同源词需与其他语言联系起来、连环论证。

21.其他:下列一些汉藏词汇比较单篇论文值得注意:

(1) P.K.Benedict白保罗 (1939)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in Indo-Chinese (《印度支那语的语义差异》) , HJAS 4.213—229.

该文以古汉语的蠟和傩为例讨论汉藏词汇比较时的语义差异,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曾引用该文。

(2) 俞敏 (1949) :《释甥》, 载《燕京学报》36期, 1949, 87—97页。

该文讨论汉语的“甥”和藏文捺a耷的同源问题, 但可看作汉藏语同源词比较的范例。该文的汉藏语言学价值至少还有下列四点: (1) 介绍和引进了白保罗关于藏文捺-<﹡zr-, 揶-<﹡sr-的理论; (2) 论证《切韵》的介音I与藏文的介音r对应, 说明I多半是从古音的r变来的;审二的上古音是sr-; (3) 汉语上古音的耕部对应于藏文的-a耷, 例证甚多; (4) 探索了原始汉藏语的语义学问题。

(3) Walter Simon西门华德 (1956/1957) :Tibetan So and Chinese Ya‘Tooth’ (《藏语的so与汉语的“牙”》) , BSOAS 18:3, 1956;周达甫汉译文载《语言学论丛》第一辑, 新知识出版社, 1957, 211—213页。

该文认为藏语的so与汉语的“牙”是同源字, 并对其原始汉藏语的语音形式做了构拟。

(4) 中野美代子 (1970) :《漢语の『人』﹡nienとチベツト語の捱en/g捱enの对应及びその系统について》 (《论汉语的“人”﹡nien与藏语的捱en/g捱en的对应及其系统》) , 《东方学》40:135—148。

该文据藤堂明保《汉字语源辞典》, 从词族角度论证汉语“人”词族与藏语捱en/g捱en词族同源。

(5) 张琨 (1970/1980) :Sino-Tibetan Words for‘Needle’ (《汉藏语系的“针”字》) , MS 28, pp.230—245, 1970;汉译文载《汉藏语系语言学论文选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室印, 1980, 71—80页。

(6) 张琨 (1972/1980) :Sino-Tibetan‘Iron’:﹡qhleks (《汉藏语系的“铁”﹡qhleks字》) , JAOS 92:3, pp.436—446, 1972;汉译文载《汉藏语系语言学论文选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室印, 1980, 161—174页。以上二文的译者均是张莲生。

此二文论证“针”和“铁”在汉藏系语言语音上的契合不是偶然现象, 是同源词或是极早的借词。

(7) Betty Shefts CHANG and Kun CHANG (1977—1978)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稠﹡dj藜ug and浓﹡n藜u耷, ﹡nj藜u耷 (《论汉语稠﹡dj藜ug和浓﹡n藜u耷, ﹡nj藜u耷的关系》) , 载MS 33, pp.162—170.

该文讨论了古汉语“稠、浓”二字及相关字的词源关系, 援用汉藏同源字40余例加以证明。

(8) 梅祖麟 (1979) :Sino-Tibetan“Year”, “Moon”, “Foot”, and“Vulva” (《汉藏语的“岁, 月, 止, 属”等字》) , 载台湾《清华学报》新12卷1期, 1979, 117—133页。

该文提出了上古汉语“岁, 月, 止, 属”等字的汉藏语同源词。

(9) 梅祖麟 (1992) :《汉藏语的“岁, 越”, “还 (旋) 、圜”及其相关问题》, 载《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 325—338页。

在该文中, 作者说明“岁, 越”同源, 藏文的skyod-pa“行走, 逾越, 时间的逝去“又和“岁, 越”同源。现在再来讨论这几个字, 一则是上古音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岁, 越”的拟音需要修正, 二则是“还 (旋) 、圜”这对字可以说明, 上古汉语不仅有skwr-这样的复声母, 还有跟它平行的sgwr-。

(10) 黄布凡 (1989/2007) :《藏缅语的“马”与古汉语的“駹”》, 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又见《藏语藏缅语研究论集》 (黄布凡著) ,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 441—454页。

该文论证古藏文的“马”rma耷s与古汉语的“駹”是同源词。并讨论了若干理论问题。

(11) 冯蒸 (1997) :《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与古代印度语言中的-a·m﹥-o/u型音变》, 载《汉语音韵学论文集》, 1997,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文列出郑张尚芳提供的上古汉语宵部和药部的汉藏同源词, 宵部对藏文-o, 药部对藏文-og, 如下:

这里11、12二例中汉语是去声字, 对应于藏文的-gs正合适。

上古汉语宵部的汉藏对应问题是汉藏语比较研究的难题之一, 俞敏、龚煌城等著名汉藏语学者似乎都认为宵部无藏文同源词 (见Hwang-cheng Gong1980, 俞敏1989) , 故上述字例十分珍贵。

(12) 冯蒸 (2007) :《藏文sdod与汉语“辍”》, 《民族语文》2007年第1期, 31—34页。

该文认为汉语“辍”对藏文的sdod。还根据共“声”同源词理论, 连带比较了藏文ldud-pa与汉语“啜”, 藏文sdud-pa与汉语“掇”, 藏文dudku与汉语的“涰鳥鸠”等汉藏语同源词。

(三) 汉藏语语法形态比较

1.August Conrady孔好古 (1896) :Eine Indochinesische Causativ-Denominativ-Bildung und ihr Zusammenhang mit den Tonaccenten (《印度支那语中一种使动和名物化的构成》) .Leipzig:Otto Harrassowitz, 1896, 135pp.

该书是汉藏语语法形态比较研究的开山之作, 讲汉藏两语的构词法特别是使动式和名物化, 以及与此有关的音韵问题, 如指出清声母是及物动词, 是前缀留下的痕迹, 浊声母为不及物动词, 乃是原先不带前缀的声母等等, 对后来的汉藏语形态比较有重要影响。

2.俞敏 (1949/1999) :《汉语的“其”跟藏语的gji》, 原载《燕京学报》37期, 1949, 75—95页;后转载于《俞敏语言学论文集》167—183页, 1999, 商务印书馆。

该文论述上古汉语的“其”与藏的gji是同源词, 不但音义相当, 且用法相当。

俞敏 (1999) :《汉藏虚字比较研究》, 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121—166页, 商务印书馆。

该文为汉藏语虚字系统比较的首篇论文, 比较的内容包括词头, 词尾和代词, 否定词, 疑问词, 助词和联络字, 共比证了27组汉藏虚字, 其结果如下表 (参黄海英2008) :

3.张永言 (1960) :《汉藏语词尾-pa》, 载《中国语文》1960年第11期, 369页。

该文指出藏文词尾-pa的同源形式即上古汉语的“夫”或“父”, 举了21例, 与俞敏的结论相同。

4.E.G.P.ulleyblank蒲立本 (1965) :Close/Open Ablaut in Sino-Tibetan (《汉藏语中的闭/开元音交替》) , Lingua 14:230-240。

该文举证说明汉藏两语形态变化中均有闭/开元音交替, 并且可以比较。

三、汉语篇 (上古汉语)

(一) 综论

1.Jerry Norman罗杰瑞 (1991/1995) :Chinese (《汉语概说》)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汉译本:张惠英译,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该书对古今汉语的全貌做了准确、翔实的概述。

2.William S.Y.Wang ed. (1995/2005) :The Ancest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汉语的祖先》) , JCL Monograph 8;汉译本:王士元主编、李葆嘉主译 (2005) :《汉语的祖先》, 北京:中华书局。

1994年7月14—17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了“汉语语源”研究专题研讨论, 本书是该次会议的论文集, 共收论文和评论16篇, 对上古汉语和汉藏比较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 语音

说明:目前, 在国际语言学界有影响并且被用于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汉语上古音构拟体系主要有七家, 即: (1) 高本汉 (1940/1957) ; (2) 王力 (1958) ; (3) 李方桂 (1971) /龚煌城 (2002) ; (4) 俞敏 (1984) ; (5) 斯塔罗斯丁 (1989) ; (6) 包拟古 (1995) /白一平 (1992) ; (7) 郑张尚芳 (2003) /潘悟云 (2000) 。现把这七家的代表作题录如下 (高本汉书置于“工具书”类中) , 另列其他相关论著备参。

1.王力 (1958) :《汉语史稿》 (上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该书的上古音拟测自成一家之言, 在大陆音韵学界影响极大。但是, 梅祖麟在《汉藏语的“岁, 越”, “还 (旋) 、圜”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认为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系统“忽略了 (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以来各家对谐声字, 汉藏比较所做的研究……基本是中古的格局, 声母部分和韵尾部分都没有复辅音, 所以不可能有﹡s-词头, ﹡-s词尾……因此他的上古音在某些方面不适于做汉藏比较的研究, 也不能解释上古构词法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2.李方桂 (1971/1980) :《上古音研究》, 《清华学报》新九卷1、2期合刊, 1971;商务印书馆, 1980。

这是一本划对代的著作, 在国际汉语音韵学界影响极大。其声母系统特别是复声母系统的构拟尤值得注意。著名汉藏语专家龚煌城先生认为, 李氏的上古音体系是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汉语起点。

3.Yang, P.F.M.杨福绵 (1976) :Prefix﹡s-and﹡SK-, ﹡SKL-clusters in Proto-Chinese (PC) :PartⅠ.Prefix﹡s-and﹡SK-clusters. (《原始汉语的前缀﹡s-和﹡SK-, ﹡SKL-复声母第一部分:前缀﹡s-和﹡SK-复声母》) , Genetic Relationship, Diffusion and Typological Similarit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Tokyo, 1976, pp.359—411。

从汉语内证和外证两方面论证上古汉语有前缀s-和SK-型复声母, 提出若干新汉藏同源词。

4.P.K.Benedict白保罗 (1987) :Archaic Chinese Initials (《上古汉语的声母》) , 载《王力先生先生纪念论文集》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 英文分册25—71页,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7。

从汉藏语比较的角度研究上古汉语声母特别是复声母, 有启发性, 提出若干新汉藏同源词。

5.俞敏 (1984/1999) :《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 载《中国语文学论文选》。日本:光生馆, 1984;又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1—62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该文根据600多个后汉三国梵汉对音音节研究汉语上古音。首次将梵汉对音方法的应用对象从个别声母韵母的考证扩展到一个完整的汉语音系, 文中除了运用梵汉对音外还多处运用汉藏语比较的成果。

6.郑张尚芳 (1987) :《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 载《温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7—90页。

该文是郑张尚芳最早系统提出其上古音体系的论文, 成一家之言, 在音韵学界影响极大。

郑张尚芳 (2003) :《上古音系》,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该书是继王力、李方桂二家后关于上古音构拟的最重要论著, 自成一家之言, 复声母的系统构拟和六元音系统各分长短是该书的最大特色。全书中有396对汉藏语同源词, 该构拟体系常被用于汉藏比较的汉语根据。

郑张尚芳 (2005) :《原始汉语P-类复声母在中古的表现形式》, 载《汉语史研究:纪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诞论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出版, 95—110页。

该文讨论p-和pl两种复声母在中古汉语中的不同反映形式。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汉藏语同源词。

7.СтаростинС.А.斯塔罗斯丁 (1989)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ядревнвктайскойфонологическойсистемы (《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 .МоскваНаука, 1989.

该书是一名著, 作者经过独立研究构拟了上古汉语音系 (六元音系统, 并且元音分长短) 。与中国学者郑张尚芳的上古音系统不谋而合。被国外学者用作汉藏语比较的汉语根据之一。该书已由林海鹰和王冲二位博士译成汉语, 在出版中。

8.William H.Baxter白一平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汉语上古音手册》) (Trends in Linguistics.Studies and Monographs 64) .Berlin:Mouton de Gruyter.922pp.

该书是国外关于汉语上古音研究的重要著作, 作者继承和发展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包拟古的上古音系统, 确认上古汉语六元音说, 被国外学者用作汉藏语比较的汉语上古音根据之一。

9. Nicholas C.Bodman包拟古 (1995) :《原始汉语与汉藏语》, 潘悟云、冯蒸译, 中华书局。

该书是论文集, 含作者1969—1985年间用英文撰写的论文4篇, 均已译成汉语, 它们分别是:

(1) 《藏文的sdud (衣褶) 与汉语的“卒”及*st-假说》 (1969)

(2) 《汉藏语中带s-的复辅音声母在汉语中的某些反映形式》 (1973)

(3) 《原始汉语与汉藏语:建立两者之间关系的若干证据》 (1980)

(4) 《上古汉语中具有l和r介音的证据及相关诸问题》 (1985)

这4篇论文自成一家之言, 在国际汉语音韵学界和汉藏语学界颇有影响。此中第 (1) 篇我们置于比较篇的“汉藏语语音比较”, 第 (3) 篇置于“汉藏语词汇比较”。其实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包氏与他的学生白一平 (William H.Baxter) 的上古音观点非常一致, 音韵学界通称他们为“包拟古/白一平上古音体系”, 类似于上古音学界的“李方桂/龚煌城上古音体系”和“郑张尚芳/潘悟云上古音体系”。

10. 潘悟云 (2000) :《汉语历史音韵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该书共21章, 分中古篇和上古篇两部分, 而以后者为重点。作者继承和部分发展了郑张尚芳的上古音学说。对古藏文声母辅音丛结构做了分析, 把符合响度原则的辅音丛 (一般称为乙类复辅音) 定性为复辅音。而将声首复辅音丛不符合响度原则的序列的音节 (一般称为甲类复辅音) 定性为“次要音节+主要音节”, 这种定性对于认清藏文前置辅音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潘书中还为一些古藏文词汇拟测了更古老的语音形式, 并将这些构拟的原始形式跟上古汉语比较, 认为它们构成汉藏同源词。

潘悟云 (2007) :《上古汉语的韵尾*-l与*-r》, 《民族语文》2007年第1期。

该文讨论上古汉语歌、微、脂诸部的韵尾, 根据上古朝鲜语对音资料, 找到了带﹡-l尾的确证。此外, 上古元、文、真的韵尾, 音韵学界通常认为带韵尾﹡-n。后来, Starostin最先提出其中有部分来自﹡-r。Baxter、龚煌城承其说。该文亦利用朝鲜语的上古对音材料, 及其他对音译音材料印证此说。

11. 潘悟云、冯蒸 (2000) :《汉语音韵研究概述》, 载《汉藏语同源词研究 (一) 》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 1 17—308页。

该文分三章, 分别对中古汉语、上古汉语韵母、上古汉语声母做了准确深入的论述。

12. 龚煌城 (2002/2004) :《汉藏语研究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该论文集2002年出版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此为大陆印本。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汉藏语的比较研究”收如下9篇论文: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Vowel Systems》 (1980) , 1—30页。

(2)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汉语上古汉语若干声母的拟测》 (1990) , 31—48页。

(3)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汉语上古流音韵尾的拟测》 (1993) , 49—66页。

(4) 《The First Palatalization of Velars in Late Old Chinese》 (1994) , 67—78页。

(5) 《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 (1995) , 79—124页。

(6)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重纽问题》 (1997) , 125—160页。

(7)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 (2000) , 161—182页。

(8) 《上古汉语与原始汉语带r与l复声母的构拟》 (2001) , 183—212页。

(9) 《从原始汉藏语到上古汉语以及原始藏缅语的韵母演变》 (2003) , 213—242页。

13. 金理新 (2003) :《上古汉语音系》, 黄山书社, 2003。

该书共分22章, 内容如下:一、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二、谐声原则;三、清浊交替;四、*l-和*r-辅音;五、*-l-中缀;六、*gl-和*gr-声母;七、*j-和*cj-声母;八、﹡揿-前缀;九、*g-前缀;十、*r-前缀;十一、*s-前缀;十二、*d-前缀;十三、*m-前缀;十四、*q-系列声母;十五、*tj-、*tl-和*tr-系列;十六、*a和﹡e元音;十七、*u、*扪和*o元音;十八、*i元音;十九、*-r和*-l韵尾;二十、*-d、*-b和*-g韵尾;二十一、*-n、*-m和*-耷韵尾。该书充分利用藏缅语尤其是书面藏语的同源材料研究上古汉语音系。

(三) 语法·形态

1.俞敏 (1948/1984) :《论古韵合帖屑没曷五部之通转》, 载《燕京学报》34期, 1948, 29—49页;又载《中国语文学论文选》, 日本:光生馆, 1984。

该文认为先秦合帖两部的动词、形容词加一个舌尖音韵尾就可以派生出屑、没、曷三部的名词来, 并以此说明这五部的古音“通转”其实是古汉语派生新词的一种模式。这里“合、帖、屑、没、曷”五部为黄侃之古韵标目, 相当于王力的“缉、叶、物、质、月”五部。在《汉藏同源字谱稿》 (1989) 中, 俞敏指出该文“假定音节末尾加了个-d是错的, 该是-s”。

俞敏 (1984) :《古汉语派生新词的模式》, 《中国语文学论文选》, 日本:光生馆, 1984。

该文列举了12类上古汉语派生新词的模式。这些模式是以原词分离出新义为内容, 以声、韵、介音的变换为语音标志, 基本上都涉及了词性的转变。

2.王力 (1958) :《汉语史稿》 (中册) , 科学出版社, 1958。

从汉藏语比较语言学的角度看, 该书最值得注意的是对古汉语词头和词尾的论述。

王力 (1965/2000) :《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 《中华文史论丛》第6辑;又收入《王力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04—242页。

该文对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做了深入的研究。

3.周法高 (1962) :《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该书以春秋战国的文献为主, 上溯殷周, 下探汉魏六期的发展。分四章:音变、重叠、附加语、复词。

4.梅祖麟 (1980/2000) :《四声别义的时间层次》, 《中国语文》1980年6期;又见《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

四声别义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该文指出四声别义有时间层次。

梅祖麟 (1989) :《上古汉语*s-前缀的构词功用》, 载《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语言与文字组》 (上册) , 23—32页, 台北:中央研究院, 1989。

该文主要讨论上古汉语*s-前缀的构词功用是方向化, 而使动化、名谓化是方向化的具体表现。

5.喻世长 (1986) :《邪-喻相通和动-名相转》, 《音韵学研究》第2辑, 北京:中华书局, 44—51页。

该文举出11对邪-喻相通和动-名相转相关的古汉语配对字, 对研究古汉语构词法有启发。

6.潘悟云 (1991) :《上古汉语的使动词的屈折形式》, 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 48—57页。

该文主要讨论上古汉语中表示使动意义的手段: (1) 浊声母表自动, 清声母表使动; (2) 加后缀-s表使动; (3) 加前缀s-表使动。由于前两种已有学者作过讨论, 该文主要讨论第三种形式。

7.Axel Schuessler许思莱 (1992) :Affixes in Old Chinese (《上古汉语的词缀》) , Wiesbaden.

该书是系统研究上古汉语词缀的专著, 虽然有关看法不无可商, 但是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8.郑张尚芳 (2002) :《汉语的同源异形词和异源共形词》, 载《汉语词源研究》,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79—197页。

该文研究上古汉语中的构词构形手段, 其分类如下:A.声母清浊—— (1) 浊母内动, 清母外动。 (2) 清母动词, 浊母名词。B.元音长短——长音表形、动, 短音 (即三等韵旧拟为加i介音者) 表名词。C.韵尾鼻或塞——鼻音尾转塞有使动意味。D.声母后垫——加-r为二等有增强意味。E.韵母后垫——加-s (变去声) 表外向动词。表名物化 (后又以表名谓化:嫁种钉间称 (秤) 等皆常见, 梅祖麟考论这种变化晚于上一种) 。F.声母前加擦音——加s-表使动 (s揿→邪母) 。加s-又有名谓化作用。加h-也可表使动。又名谓化。G.声母前加鼻音——俞敏提出加m-表名物化。

9.Laurent Sagrt沙加尔 (1999/2004)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上古汉语词根》, Amsterdam:Benjamins, 1999;汉译本:龚群虎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该书共29章分两大部分。第1章至第14章讨论上古汉语音系和形态, 指出哪些是词根, 哪些是词缀;其中第2章至第3章讨论上古汉语音系, 音节依蒲立本分a, b两类, 上标于声母前, 指非三等与三等 (相当于郑张尚芳的长音﹑短音) , 第15章至第29章有选择地讨论上古汉语基本词和文化词, 作为第一部分上古音和形态的示例。书后附有其《构拟词表》。丁邦新有书评 (《语言学论丛》第26辑, 2002) 。

10.李云龙 (2005) :《反映在上古汉语同族词内的使动和名物化前缀﹡s-研究》, 载《语言研究散论》,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14—94页。

该文为作者的硕士论文, 全文共分5节:一、上古汉语形态研究回顾及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理论意义;二、上古汉语中的同族词及名物化前缀﹡s-;三、上古汉语同族词及使动前缀﹡s-;四、上古汉语名物化与使动形态的其他证据兼论二者存在的方言基础;五、结论与问题。

11.金理新 (2006) :《上古汉语形态》, 黄山书社, 2006。

该书共分九章, 目次如下:一、声母清浊交替;二、前缀*s-;三、前缀﹡g-;四、前缀*r-;五、前缀*m-;六、前缀*揿-;七、后缀*-s;八、后缀*-揿;九、其他词缀 (致使动词后缀*-d, 名词后缀*-n, 动词后缀﹡-g) 。该书提出的汉藏同源词有数百个是作者的独立发现。

12.孙玉文 (2007)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该书对古汉语的变调构词做了详尽的研究, 例词有200余组。

孙玉文 (2007) :《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39—46页;2007年第4期, 68—75页。

20世纪以来有学者认为上古汉语的单字可以离析出“词根+词缀”的形式。该文认为在上古汉语的单字里, 目前还找不出词缀来, 汉藏比较亦证明不了原始汉语有某种词缀。

13.丘彦遂 (2008) :《论上古汉语的词缀形态及其语法功能》,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 2008, 240页。指导教授:姚荣松。

该文共分五章, 全面讨论了上古汉语的词缀形态及其语法功能, 惜未论及俞敏的有关研究。

(四) 词汇·语义

1.[清]叶德辉:《叶德辉集:释人疏证》,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年影印本, 王逸明编辑整理。

该书中的“释人疏证”全面搜集和论证了身体各部位的古汉语词汇, 对汉藏词汇比较有参考价值。

2.P.K.Benedict白保罗 (1976) :Early Chinese Borrowings (《早期汉语借词》) , Genetic Relationship, Diffusion and Typological Similarit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Tokyo, 1976, pp.60—100.

该文在汉藏语系及非汉藏语系比较与接触研究的大视野下研究上古汉语借词, 有开创意义。

3.Norman, Jerry and Mei Tsu-lin罗杰瑞、梅祖麟 (1976/2000) :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Some Lexical Evidence (《古代江南的南亚民族:一些词汇证据》) , MS 32:274—301;又见《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 459—497页。

该文认为古汉语的“江、牙、狗、虎”等十几个词是借自南亚语, 郑张尚芳教授有不同意见, 见《南开语言学刊》 (总第2期, 2003) 。

4.冯蒸 (1995) :《〈说文〉同义词研究》,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56页。

《说文》所收词汇反映上古汉语的词汇面貌。该书对《说文》的同义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5.Axel Schuessler许思莱 (2003) :Multiple Origins of the OC Lexicon (《上古汉语词汇的多重来源》) , JCL 31.1:1—71.上古汉语词汇成分复杂, 作者从汉藏语系比较和汉语与其他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其多重来源。

6.张永言 (2008) :《汉语外来词杂谈 (补订稿) 》, 载《汉语史学报》第七辑, 1—14页。

该文概述汉语外来词的各个方面, 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外来词有所论列。

(五) 工具书

1.[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影印本, 中华书局, 1984。

该书按照上古音韵部系统排列 (实为28部) , 并且详列上古字义训解, 适于汉藏比较。俞敏先生曾经面告笔者, 他的汉藏语比较就是根据《说文通训定声》做的, 他把藏文同源词写在该书有关字头上。

2.高本汉 (1957/1997)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修订汉文典》) , BMFEA 29, 1957;潘悟云、杨剑桥、陈重业、张洪明译,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725页。

该书收字7467个, 按谐声字族排列, 共1260组。每字下列高本汉构拟的上古音和中古音, 古文字字形, 古义及文献书证。被海外的汉藏语比较研究者作为比较汉语上古音义的主要根据。汉译本尤便利用。

3.藤堂明保 (1965) :《汉字语源辞典》, 东京:学灯社, 1965, 914页。

该书主要为汉藏语比较研究而作, 分序说和本编两部分, 本编按照汉语上古音韵部 (分11类24部) 排列, 全书收223个汉语字族, 共3000余汉字。可与王力《同源字典》对照参用。

4.王力 (1982) :《同源字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该书是汉语语源学著作, 以上古29韵部为纲, 33声母为目, 收3000余字。对汉藏语比较很有价值。

5.编写组 (1983) :《辞源》 (修订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该书是古汉语辞典。收单字12890个, 复合词语84134条。有学者把它作为汉藏同源词比较的汉语根据。

6.Axel Schuessler许思莱 (1987) :A Dictionary of Early Zhou Chinese (《早周汉语词典》)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该书是一本关于早周时期的古汉语词典, 收词较丰富, 有甲文、金文和早周文献书证, 每字附有作者构拟的上古音, 取材严谨, 国外学者常用作汉藏比较的汉语根据。类似高本汉的《汉文典》。

Axel Schuessler许思莱 (2006) :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 (《上古汉语词源辞典》)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XX+656pp.

该书被称作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上古汉语词源词典, 笔者已经把它译成汉语, 待刊。

7.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 (2003) :《故训汇纂》,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该书全面汇辑了从先秦至晚清古籍中的注释材料。全书共收字头近2万个, 基本涵盖了每一个字头的所有训诂资料。引据的训诂资料50万条, 篇幅达1300万字。是清代《经籍籑诂》的继承和发展。

四、藏语篇

(一) 综论

1.冯蒸 (1979) :《近十五年来国外研究藏语情况简述 (1963—1977) 》, 载《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1期, 6—18页;1979年第2期, 12—21页。

该文评介1963—1977国外研究藏语情况, 分11节:0.引言;1.现代藏语方言研究;2.伦敦学派的斯普利戈 (R.K.Sprigg) 对藏语的研究;3.书面藏语的研究;4.西门华德 (Walter Simon) 对藏语词源学的探讨;5.古藏文研究情况简介;6.汉藏两语的比较研究;7.实用藏语学及其他;8.南语及其研究情况简介;9.象雄语及其研究情况简介;10.多续语及其研究情况简介;11.普通语言学与藏语研究。

2.金鹏主编 (1983) :《藏语简志》,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3。

该书以拉萨话为主, 简要介绍了藏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言和文字。书后有词汇附录。

3.阙名 (1985) :《藏语》, 全国音韵学研究班, 1985年7月, 油印本。

该书分三部分: (一) 方言音系; (二) 字性音韵; (三) 动词形态。内容简明扼要, 未正式出版。

4.胡坦 (1991) :《藏语》, 载《汉藏语概论·藏缅语篇》, 马学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该文分概况、古代藏语和现代藏语三部分, 对藏语的语音、语法形态、词汇、方言做了深入的论述。

胡坦 (2002) :《藏语研究文论》,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2。

该书收论文31篇, 除附录外共分四部分, 涉及藏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 均为重要论文。

5.Stephan V.Beyer (1992) :The Classical Tibetan Language (《古典藏语》)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XⅩⅣ+503 pp.

这是一本通论书, 全书共分14章:一、导言;二、转写;三、藏语释名;四、文字写法;五、语音;六、音节;七、词;八、屈折变化;九、短语;十、简单主题句;十一、复杂主题句;十二、句子;十三、句群;十四、参考书目。值得注意的是, 书中描写古藏文的语音构造和词汇构造时, 提供了大量的藏语同族词资料, 并运用内部构拟法构拟古藏文动词内部屈折规则, 古藏文t揶组声母的来源以及一些古藏语同族词的词根。

6.瞿霭堂、劲松 (2000) :《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0。

该书收论文31篇, 分五部分, 涉及藏语的系属、语音、语法、方言等各方面, 均为重要论文。

7.黄布凡 (2007) :《藏语藏缅语研究论集》,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

该书分上下二编, 上编是藏语研究, 收论文12篇, 下编是藏缅语研究, 收论文17篇, 均为重要论文。

(二) 语音

1.李方桂 (1933/1997) :Certain Phonetic Influence of Tibetan Prefixes upon the Root Initials (《藏文前缀音对于声母的影响》) , 载《史语所集刊》第4本第2分, 135—157页;冯蒸汉译文载《汉语音韵学论文集》 (冯蒸著) 638—670页,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该文是一经典论文, 全面讨论了藏文前缀音对于声母的影响, 共得到如下31条规则, 其中19条是去送气化音变, 12条 (5、6、14-16、19-22、26、27、31) 为增减塞音或其他音变, 对拟测原始藏语很有价值。

李方桂 (1959/1997) :Tibetan Glo-ba-’dring (《藏文的Glo-ba-’dring[背叛]》) , Studia SericaBernhard Karlgren Dedicata.Copenhagen, pp.55—59, 1959;冯蒸汉译文载《汉语音韵学论文集》671—678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该文提出辅音插入说, 即擦音和续音声母前加前置辅音n-时常常引起一个塞音的插入。并据此认为藏文“八”brgjad, “百”brgja中的g是后起的。

2.A.A.Dragunov龙果夫 (1936/1939/1951) :Voiced Plosives and Affricates in Ancient Tibetan (《古代藏语的浊塞音与浊塞擦音》) , 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2分:165—174, 1936:俄文本 (1939) 汉译文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十卷, 张永言译, 1951, 21—31页。

该文论证藏文的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原来都是浊送气音。有英文和俄文两个版本。俄文本发表在后, 比英文本多最后一段话, 现据汉译文把它引在这里作为提要:“大家早就知道, 藏语中字根辅音的互换起何等重大的形态学的作用。孔好古 (Conrady) 在他的主要著作《印度支那语中一种使役的命名的构成》 (1896) 中曾经假定古代藏语中各种破裂音 (浊音﹡d, ﹡g…, 清音t, k…和送气音th, kh…) 都可以互换。李方桂在上引论文中大大改变了孔好古的这一命题, 指出了不送气清音并不参加互换。这样一来就把孔好古的三项的公式归并成两项。从我们对于古代藏语浊音的解释出发, 我们现在可以使李方桂的公式更加精确化, 从而断定在古代藏语中互换的不是单纯的浊音和送气清音, 而是送气浊音和送气清音, 这在语音学上当然简单的多, 自然的多。这些公式之间的互相关系可以在下表中表示出来:

孔好古李方桂Dragunov

字根辅音的互换在上古汉语中似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如高本汉 (Karlgren) 所指出 (见他的著作《汉语词族》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1933) , 浊音 (d, g…) , 送气浊音 (d揿, g揿…) , 清音 (t, k…) 和送气清音 (th, kh…) 都可以参加互换。从上面所说自然发生一个疑问:不能把上古汉语的不送气辅音也看作送气辅音的孳乳 (已经消失的前缀音的影响?) 从而把高本汉四项的公式归并成两项吗?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范围内的事, 我希望在另一著作中再来讨论。”

3.R.A.D.Forrest富励士 (1952/2006) :On Certain Tibetan Initial Consonant Groups (《论藏文的某些复声母》) , WENNTI 4:41—56, 1952;冯蒸汉译文载《冯蒸音韵论集》, 学苑出版社, 2006:625—637页。

该文论述原始藏语带r-的复声母的构拟问题,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曾引用该文。

4.龚煌城 (1977) :《古藏文的y及其相关问题》, 载《史语所集刊》第48本第2分。

该文利用内部比较法拟测古藏语语音。藏文有t揶组声母, k组声母, p组声母可以接j介音, 而t组, ts组不可以。龚先生据此和藏语同族词论证部分藏文的t揶声母来源于tj-和tsj-。

5.Betty Shefts CHANG and Kun CHANG (1977) :Tibetan Prenasalized Initials (《藏语的鼻冠音声母》) , 载《史语所集刊》第48本第2分。

该文论证藏文字母表第23个字母“小阿” (揿a-chung) 的音值主要是鼻音, 并举汉藏同源词作证。

6.罗秉芬 (1991) :《古藏语复辅音韵尾中d的演变——从古藏文手卷P.T.1047看古藏语语音演变》, 载《民族语文》1991年第3期, 57—58页。

该文考察敦煌古藏文文献中复辅音韵尾-d的隐现情况。古藏语复辅音韵尾与汉藏语比较有关, 柯蔚南《汉学家汉藏语词汇比较手册》就注意到-ld, -rd (未涉及-nd, ) 的汉藏词汇比较问题。

7.江荻 (2002) :《藏语语音史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该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藏语语音史, 分七章, 全面勾画了藏语语音发展的历史面貌。

8.赵彤 (2003) :《藏语声母演变的几个问题》, 《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 2003, 59—74页。

该文认为:在无前缀和前缀为m-、揿-的情况下, 原始藏语不送气的清塞音和塞擦音在藏语中变为送气音;藏文基字加下加字l的声母组合是前置辅音 (次要音节) 加l的辅音序列, 不是复辅音;原始藏语的Cl-型复辅音在藏语中通过耦化演变为舌尖塞音;原始汉藏语的浊辅音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分别。

(三) 语法·形态

1.H.A.J覿schke (1883) :Tibetan Grammar (《藏语语法》) , Sri Satguru Delhi, 2006 reprint of1883, 85 pages;汉译本:《藏语语法》, 张次瑶编译, 国立边疆文化教育馆印行, 1947, 174页。

该书简明扼要, 是学习藏文的入门书。著名汉藏语学者张琨 (字次瑶) 先生的汉译本准确流畅。

2.S.N.Wolfenden (1929) :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 (《藏缅语语言形态学纲要》) , London, 1929.ⅩⅤ+216pp.

该书是一经典名著。全书分三部分:藏语、景颇语、阿萨姆和缅甸地区的诸语言, 以藏语研究为主。主要研究藏语的前缀、中缀和后缀的语法意义。俞敏先生最为推重此书, 曾多次面告笔者该书在汉藏语形态比较上的重要价值, 并在《汉藏虚字比较研究》中做了具体尝试。笔者已把该书译成汉语。

3.H.N.von.Koerber (1935) :Morphology of the Tibetan Language (《藏语的形态学》) .Los Angeles&San Francisco:Suttonhouse.

该书在藏语形态学和藏语语音史上的价值, 著名语言学家龚煌城先生在《古藏文的y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指出:“把舌面的问题与ya btags结合起来研究是Von Koerber (1935) 。他在《藏语的构词法》 (Morphology of the Tibetan Language) 一书里把舌面音c, ch, j, ny (他写作t觢, th觢, d觩, ny) 看作t, th, d, n与ya btags的结合。他把这些结合与舌根音, 唇音后接ya btags的情形同等看待。此外, 他还更进一步把ya btags视为插词 (infix) , 并且谈到它的功用问题。Von Koerber的研究使古藏文语音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4.Betty Shefts CHANG张谢蓓蒂 (1971) :The Tibetan Causative:Phonology (《藏文使动式音韵研究》) , 《史语所集刊》42.4:623—765.

该文是关于藏语动词使动式音韵的全面研究, 笔者已经把它翻译成汉语, 待刊。

5.W.South Coblin柯蔚南 (1976) :Notes on Tibetan Verbal Morphology (《藏语动词的形态变化》) TP 62:45—70;汉译文载《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 107—132页, 俞观型译。

讨论藏文的动词形态, 为藏文动词提出一个假设的词干, 找出产生藏文动词形式的语音转换方法。

6.徐芳敏 (1990) :《W.South Coblin“Notes on Tibetan Verbal Morphology”读后》, 载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印行的《中国文学研究》第四辑, 1—18页。

该文讨论柯蔚南1976文的意见, 一节论藏文现在时词尾﹡-d, 一节论藏文现在时词头﹡g-。

7.罗秉芬 (1983) :《藏文再后置字s的功能》, 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4, 81—84页。

该文讨论藏文再后置字s的三种功能: (1) 区别动词的时和式; (2) 区别词类; (3) 区别词义。

8.格桑居冕 (1987) :《实用藏文文法》,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7, 634页。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各种虚词的用法, 下编介绍前、后加字的用法和动词的形态变化。

9.格桑居冕、格桑央京 (2004) :《实用藏文文法教程》 (修订本) ,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

该书把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藏文文法理论结合起来讲述藏文文法, 是学习藏文文法的必读书。

10. 周季文 (1998) :《论藏语动词的形态变化》, 载《藏学研究》, 民族出版社, 1998, 294—304页。

该文搜集了1361个动词, 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787个自主动词中有形态变化的有654个, 占83%, 第二类在574个不自主动词中, 有变化的只有200个, 仅占35%。这种定量分析很重要。

(四) 词汇·语义

1.B.Laufer劳费尔 (1916/1981) :Loan Words in Tibetan (《藏语中的借词》) , T’oung Pao, 1916;中译本:赵衍荪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室, 1981, 2+117页。

该文考证了藏语中源自印度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回鹘语、突厥语、蒙古语、满语、汉语和葡萄牙语、英印混合语、英语以及俄语借词共9大类329个借词, 其中藏语中的汉语借词有106条。

2.Walter Simon西门华德 (1949) :The Range of Sound Alternations in Tibetan Word Families (《藏语词族中语音交替的范围》) , 载AM, New Series 1:3—15pp.

该文讨论藏语词族的两个语音问题:一、固有舌尖音韵尾的两个误导;二、腭化与元音交替。

Walter Simon西门华德 (1964) :Tibetan Lexicography and Etymological Research (《藏语词典学与词源学研究》) ,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pp.85—107, 1964。

该文分五节:一、西方的藏语词典学;二、藏梵词典和梵藏词典;三、藏藏词典、藏蒙词典和藏汉词典;四、藏语词典学现状与藏文《大藏经》;五、藏语词源学研究。把藏语词典学与藏语词源学结合起来研究很有启发性。

3.James A.Matisoff马提索夫 (1978) :Variational Semantics in Tibeto-Burman:The“Organic”Approach to Linguistic Comparison (《藏缅语变异语义学》)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nman Issues, Philadelphia.331pp.

该书论述藏缅语的语义学问题, 涉及藏语之处颇多, 关于身体部位名词的语义研究很有启发性。

4.刘翠兰 (2005) :《古藏文中汉语借词的时间层次》,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4页。导师:陈保亚。

该文对整理出的1976个借词划分为:I敦煌文献时代 (唐) 、II多种语言对照词汇集和佛经 (清) 和III新词汇时期 (现当代) 三个历时层次, 初步得到I层次的词条1151个, 其中包括IIB层的词条38个, II层次的词条343个, III层次的词条274个, 无法确定的词条206个。

(五) 方言

说明:根据历史比较法的原则, 汉藏比较应是两个顶头儿语言———即汉藏两语最古阶段语言的比较, 所以现代方言在汉藏两语比较中基本上没有作用, 因为它们是后代的产物 (当代有些汉藏语词汇比较论著列出了现代汉藏两语方言的读音, 实无必要。藏语方面只列出藏文或者古藏文就可以了;汉语方面只列出汉字的上古音就可以了) 。这里所以列出藏语的“方言”一目, 主要是考虑到藏语方言的演变方式对构拟汉语上古音特别是复辅音声母和汉藏语比较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例如藏文的dmun“傻子, 呆子, 愚人”可对汉语的“昏”, 上古音是﹡hmun, 此处藏文的词头d-可对应于汉语的词头h-, 就是考虑到藏语安多方言中有词头﹡d-﹥h-的演化方式。

1.Georges de Roerich罗列赫 (1933) :The Tibetan Dialect of Lahul (《藏语拉胡尔方言》) , Urusvati Himalay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Roerich Museum, New York, 1933, 107pp.

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在解释上古汉语去入一家的一批字时曾引用此书说:“S.Wolfenden说藏文-gs=c[t], Roerich谈拉合尔藏语-s-

2.金ˇ鹏 (1958) :《藏语拉萨日喀则昌都话的比较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8, 403页。

阐述拉萨、日喀则、昌都三地的音位系统和异同, 并与藏文比较, 说明演变规律;后四章阐述语法。

3.A.Rona-Tas (1966) :Tibeto-Mongolica:The Tibetan Loanwords of Mongu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aic Tibetan Dialects (《西藏-蒙古:土族语中的藏语借词与古代藏语方言的演变》) , (Indo-Iranian Monograph7) Budapest, Akademiai Kiaso;the Hague, Mouton, 1966, 232pp.

该书据790个土族语 (Monguor) 中的藏语借词以研究古代藏语的语音形式及其演变。

4.J.Terjék (1972) :Colloquial Influences on Written Tibetan (《口语对于书面藏语的影响》) , AOH25:39—51.

根据藏语方言资料, 讨论六部藏文典籍中的词汇异写形式, 总结元、辅音受影响情况表。

5.黄布凡 (1983) 《12—13世纪藏语 (卫藏) 声母探讨》, 《民族语文》1983年3期。

根据3份藏文文献探讨12—13世纪藏语 (卫藏) 声母概况, 其中下加字j、r的混读对研究汉语古音有启发, 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据此认为j、r区别只保存在重纽里, 在别处混乱了。

6.瞿霭堂、谭克让 (1983) :《阿里藏语》,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409页。

该书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对阿里藏语做了综合介绍, 并作了一些历史的探讨。

7.谭克让 (1985) :《藏语擦音韵尾的演变》, 载《民族语文》1985年第4期15—23页。

该文探讨了古藏语擦音韵尾-s在现代藏语方言的两种演变情况: (1) 脱落; (2) 擦音化。

8.瞿霭堂 (1991) :《藏语韵母研究》,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1991年7月, 243页。

该书利用藏语方言材料, 通过书面语与方言以及方言间的比较, 探讨藏语韵母演变的方式和规律。

9.格桑居冕、格桑央京 (2002) :《藏语方言概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284页。

该书分四章, 分别介绍了藏语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附录为藏文与方音对照表。该表分别列出了藏文213个声母和77个韵母的三大方言6个点的读音对照。

(六) 工具书

1.H.A.J覿schke叶斯克 (1881)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藏英词典》) ,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eprinted New York 1965) , 671 pp.

该词典第一部分是“藏英词典”, 是本书的主体;第二部分是“英藏词汇”。每个词条先列藏文写法, 然后是拉丁转写, 然后是英文释义, 不少词目还注有词源。全书收词目近两万条, 包含一些口语词汇。

2.Sarat Chandra Das达斯 (1902)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with Sanskrit Synonyms (《藏英词典-附梵文同义词》)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VT.LTD Delhi.

该词典是印度人达斯所编, 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藏英词典。它收词广泛, 不仅从一些语文、医药、佛学、历史传记等著作中收集词目, 而且还收集了前藏和康、青地区的一些口语词汇。有油印汉译本。

3.才旦夏茸 (1955) :《藏汉词汇 (上、下)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册 (602, 357页) 。

该书虽收词不多, 但有不少词汇或义项不见于其他辞书, 对汉藏词汇比较研究很有用处。

4.格西曲吉札巴 (1957) :《格西曲札藏文辞典》 (法尊、张克强译) ,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57, 971页。

该辞典系著名的藏汉双解工具书。收大小五明的名词术语、藻词、古字及日常用语等约26000条。

5.西北民族学院藏文教研组编 (1979) :《藏汉词典》,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79, 968页。

收词语25400余条, 有很多词汇或义项不见于其他藏文词典。郑张尚芳和陈践对此词典评价很高。

6.觉顿·仁钦扎西 (1476/1981) :《丁香帐——藏文古今词语辨析》, 北京:民族出版社, 69页。

该书是一本工具书, 成书于1476年。对藏王赤热巴巾之前的近千条古词作了注释, 并附有藏汉文对照。

7.安世兴 (1982) :《评价古藏文词书〈丁香帐〉》,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2, 40页。

该书包括《丁香帐》的内容分类, 《丁香帐》古今词汇的异同情况, 《丁香帐》一书对某些错误语词的纠正, 原《丁香帐》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翻译、整理后的《丁香帐》等内容。

安世兴 (2001) :《古藏文词典》,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1, 678页。全书共收古藏文词目10100多条, 按传统音序排列。

8.张怡荪主编 (1985) :《藏汉大辞典 (上、中、下) 》,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5, 3294页。

该书是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藏汉双解辞书。收词目53000余条。后附《动词变化表》等。

9.李永昌编 (1988) :《藏文动词词典》,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8, 641页。

收动词词目2730条, 主条 (现在时) 1630条, 副条 (过去时、未来时、命令式及异体字) 1100条。

10.西藏人民出版社等协作编纂组编 (1991) :《汉藏对照词典》, 北京:民族出版社, 1448页。

该书收8万余词条, 以现代汉语为主, 从汉藏语比较的角度看使用和编排颇不方便。

11.[日]北村甫、长野泰彦 (1998) :《现代藏语分类词典》, 东京:汲古书院, 1998, 503页。

该书把藏语词汇按照意义分成28类, 共收词5645个, 可供汉藏比较参考。

12. 华侃主编 (2002) :《藏语安多方言词汇》,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2, 298页。

该书从藏语安多方言中选择了六个点, 用国际音标分别记录了2121个常用词。

五、附论:论提高汉藏语比较研究水平亟需编纂两部基础性词典

(一) 《从现代汉语查找古汉语同义词的词典》

古汉语的同义词十分丰富, 在汉藏语词汇比较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词, 是汉藏语词汇比较的难题之一。

当前, 从现代词典学角度编纂成书的古汉语同义词词典数量不少, 但是这些工具书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均是以古汉语的某个或某组同义词为检索对象, 按部首笔画或音序检索词目, 进而观察各组古汉语同义词的今义为何, 也就是说从古代汉语同义词看今义, 如此而已。这类词典固有其用处, 但从汉藏语词汇比较的角度看, 我们现在更迫切需要一本从现代汉语的义类出发, 查寻古汉语同义词的词典, 例如查寻相当于现代汉语“红”的古汉语同义词, 应可以很快查得有“红、彤、赤、朱、丹……”等同义词, “眼”有“眼、目、眸、瞳、矑……”等同义词, 而且每个古汉语词均注明其古音地位, 这对汉藏语词汇比较将提供极大的便利, 使得汉藏词汇比较在择词问题上的考虑会更加全面和完善。而这种词典现在还没有。笔者曾多次与郑张尚芳教授探讨此一问题, 均深感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在此呼吁语言学界重视此事, 使此类词典早日问世, 并不断完善。这类工具书的出现肯定将使汉藏语的词汇比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并很可能会发现一批新的汉藏同源词。

从现代词 (义) 检索古汉语同义词, 需要先设计一个完善的义类框架, 目前已有学者加以探讨。如2008年潘悟云在“东方语言学网”上提出一个义类系统, 黎锦熙在他的“词类大系” (载《中国语法与词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出版, 1950) 中也曾提出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凡此均需在实践中加以摸索并不断完善。

(二) 《按韵母编排的藏汉词典》

目前的藏文词典均是按照藏文30字母的顺序排列词条, 也就是说按藏文的声母编排, 我认为根据当前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实践和经验, 有必要编纂一部按藏文韵母排列的藏文字典 (藏汉词典或藏英词典) 。因为汉藏语比较目前韵部的成绩比声母要好, 上古每个韵部对应藏文的某个或某几个韵母, 一般已得到公认 (参上文俞敏《汉藏韵轨》或《汉藏同源字谱稿》) 。现把藏文的韵母表列出如下:

古汉语名词发展述评 篇3

关键词 词类活用 古汉语 名词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古代的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一般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时期。

远古指的是殷商时期。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时期。

一、远古汉语的名词及其活用现象

首先,名词所占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例如《商书汤誓》,名词占了压倒性地位。

其次,已有活用现象。殷墟文字甲编里记载着:“癸酉卜,乙亥不【风】?”

另外,人民已经使用方位名词来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空间概念了。有人列举甲骨文的方位名词是12个,即东南西北内外上下左右中后前旁间侧边。

二、上古汉语的名词及其活用现象

在上古,名词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出現大量的词类活用。一般认为的名词活用包括:(1)活用为动词,(2)活用作状语,(3)活用为使动和意动用法。而这些名词活用,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全部大量的出现。如:

【军】于卢柳。(左转·僖公二十四年)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转·襄公二十二年)

(4)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上面的5个例子中,第1个都是名词作动词,表示驻军。第2个名词用作了状语,表示像人一样地。最后两例分别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意思是使什么生肉和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谁。

然而,不少专家学者觉得词类活用是个伪命题。因为活用要与本用来对照,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词只有一类本用,说不定我们觉得是名词的词,古代就是动词,或者动名词兼用呢?而且,如果一个词总是被词类活用成另一个词,那谁能说,活用还是活用呢?

上古名词还有数量多,包罗大的特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时态变化的语言,比如汉语。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没有量词的语言,比如英语。世界上甚至有没有形容词的语言,比如希伯来语。但所有的语言都是有名词的。对于人类如何创造语言的种种幻想中,名词往往被认为是最先发明出来的词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文字如何发明的科普也认为名词被最先发明。

上古名词还往往是单音节的。下面的名词都是上古时代的常用词——

1、表示方向的:上、下、前、后、左等。

2、表示位置的:城、都、邑、县、鄙等。

3、表示工具的,分为两小类:(1)表示人体或者动物身体部分的词:目、肘、手、指、臂等。(2)表示日常用具的词:罾、刃、梯、鞭、篚等。

4、表示官职、身份和亲属关系的:王、君、臣、侯、霸等。

5、表示自然现象的:风、雨、雪、冰、雹等。

而正是因为上古名词存在这么多的单音节常用词,所以决定了名词活用现象又普遍,又复杂。

三、中古汉语名词及其活用现象

首先,由于名词大量存在着活用现象,发展到中古汉语时其中的许多经常被活用的名词已经常常被借用来表示某一动作、行为,从而使得这些名词在活用时所表示的内容与名词本身失去了联系——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唐·姚会《山居野行》。

其次是名词进一步发展丰富,出现了一批新名词,单单以汉传佛教为例,在中古时期,汉译佛经出现了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名词,如:拘躄。

四、今古汉语名词及其活用现象

首先,名词的词类活用现象有所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今古汉语中兴起了一股白话潮流,人们用更口语化的文字,不再用最精简考究的文字表达最经济的意思。同时,这也是由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客观外界的认识,总是逐渐由简单趋于复杂,由具体趋于抽象。反映在文字上,就是首先创造反映具体事务的名词,而与之相关的动词的产生,一般而言,都是晚于名词的。因为动词的缺乏,名词便被大量活用,而到了今古汉语时期,汉语发展的完善,各类词的成熟实用,使得名词不必要继续越俎代庖。

与此同时,处所方位名词被进一步使用,使得对空间概念的反映更精准也更明确。比如《三国演义》里写赵云到得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云大呼曰:“翼德援我!”——空间位置可谓清清楚楚。

参考文献:

[1]郭熙. 中国社会语言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家文. 古汉语名词活用说的再认识[J]. 古汉语研究, 1999, 3: 001.

[3]苏颖.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衰微[J]. 语文研究, 2011, 4: 008.

[4]刘忠华. 论古代汉语名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5).

上一篇:《结客少年场行》阅读答案下一篇:借条与欠条的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