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成长》观后感(推荐10篇)
上次学习了无臂钢琴师刘伟,我感触颇深,这次有幸又有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太原市十二中的赵旭老师关于《参与.成长》的视频。赴旭老师讲了现在大多数的课堂上,很难见到文化的影子。
大多数老师都是每天乐此不疲,只做一件事情,研究各种考试技巧,然后把这些技巧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套路”,满腹“套路”的他们将学生教成了千人一面,将文章教成了千篇 一律,在他们的“设计”下,学生所写的文章乍一看,哟!一闪一闪亮晶晶,可是仔细一瞧,满篇都是假惺惺。
看完视频我就在想:我们的赵老师和赵旭老师有好多相似之处。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赵老师就让我们首先学习写好字,第一步让我们买了练字卡,从偏旁部首开始,耐心地教我们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落笔的方法,经过几年的练习,同学们写的字有了明显的`进步,甚至有几位同学写得好像是临摹字。
赵老师不但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培养我们的学习技能,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导我们学习《论语》,早早引导我们看图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日记,收集各种可阅读的知识资料发到班级群里,让我们仔细阅读,体会其中的精髓,她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
知识不等于文化,教授考试重点不等于有文化的教育,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我愿意通过老师的引领,从小事做起,从一些一滴做起,不论以后长成参天大树还是默默无闻的贴地小草,只要生命存在,就要以快乐的形式绽放。
一、从“学”到“做”, 让孩子动手动脑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我们要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造机会, 变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 为如今的“学学、做做”, 动手动脑。如在主题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中, 一开始, 孩子们对环保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对老师收集的废物制作一点也不感兴趣, 后来在故事“报纸的烦恼”引导下, 孩子们纷纷用废旧报纸进行玩具制作。瞧!一会儿, 就有许多孩子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有的把报纸卷成纸棒, 学着孙悟空的滑稽样;有的说他的纸棒会伸缩自如, 像魔术棒;有的孩子把报纸搓成团, 或投掷, 或抛高, 或互相传接……一部分女孩子把报纸做成了漂亮的蝴蝶结、百褶裙、帽子, 还有的用剪刀把报纸剪成衣服, 然后用鲜艳的纸进行装饰。我打开了录音机, 放出了动听的音乐, 女孩子按捺不住兴奋, 一起走起了模特步。从这次活动中, 孩子们学会了不浪费纸张, 学会变废为宝, 真正体验到自己是一位环保小卫士。“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 看过就记住, 做过就理解。”因此, 我们要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 亲身体验, 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单一”到“多样”, 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探索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材料, 让幼儿摆弄、探究、体验, 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主题活动中,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创设多元环境, 提供多种材料, 让孩子更好的参与活动。如在主题活动《奇妙的水》中, 首先我和幼儿一在主题墙面上起画了一幅只有蓝色的大海画面, 幼儿收集“水里的鱼”, 有的从画报上剪下来, 有的自己画, 贴在上面。其次, 我还和幼儿一起准备一个多用途的玩水角, 放置了一个透明的大水缸, 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容量的容器若干, 如小水桶、勺子等;会沉的和会浮的物体若干, 如小石子、小木块等;可溶的和不可溶的物体若干, 如糖、沙子等, 让幼儿通过小实验 (如玩水、沉浮、水变甜了等活动) 轻松愉快了解水的某些特征。在此, 教师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激发幼儿多角度的进行观察、思考、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 进一步探索水的奥秘,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多元的主题环境中, 幼儿学会了主动探索, 发现学习, 获得更多的成功和自信, 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从“教学”到“区角”, 充分体现整和性
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应渗透到区域游戏中去, 利用区域游戏的形式, 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在区域游戏中, 我们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区角活动整合在其中, 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 创设适宜的环境, 把活动室布置为各个活动区。
如在主题《美丽的秋天》, 开展之前, 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各种树叶、种子、秋天的花卉, 观看录像《走进秋天》, 在展览区:我们提供鸟类、昆虫、及各种幼儿感兴趣的秋天的动物图片及图书, 提供放大镜让幼儿及时的观察、了解。在美工区,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皱纹纸、彩纸、剪刀等, 让幼儿来制作种子贴画、树叶印画等等;在自然角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 鼓励幼儿及时的做好观察记录。当老师给每个幼儿的四颗蚕豆种子纷纷从土里面钻出嫩绿的脑袋时, 孩子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孩子在秋天的蔬果制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增进幼儿审美、创造力, 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幼儿对秋天的了解。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 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 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四、从“家长”到“社区”,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不仅要与社区取得联系, 而且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父母是家庭中最主要的成员, 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发现, 家长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来,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 孩子们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并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通过“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等。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 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 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
在主题活动开展以前, 我们会向每位幼儿发放一张主题活动的调查表, 请家长协助进行调查, 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 通过对反馈调查表的统计再进行主题活动网络图的设计。有了这些在家长配合下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预设的活动, 目的性更强了, 针对性更加明显,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少走弯路。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倾听 具体化 面质
心理咨询技能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咨询技能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做出选择、获得学习、得到人格的发展。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心理咨询技能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个过程。班主任工作就是应用各种方法开展班级活动,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人的教育”,指导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就是助“学生”自助,帮助学生获得成长,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咨询最一致的地方。那么,心理咨询技能的运用便可以迁移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心理咨询技术有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之分,前者包括倾听技术、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和具体化技术等,后者主要有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和表达技术等。鉴于班主任工作之中的运用频率、操作难度和实际效能,本文主要就倾听、具体化和面质技术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倾听技术:花若盛开,清风自来
学生的许多问题,很多情况下是缺少交流而产生的,教师大多以“教者”自居,以教训为主,谈话法的运用也是说得多、听得少,实际上听听学生的感想、体验和见解,许多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关于班主任工作中倾听技术的论述最普遍,在这里不作详述,只作以下强调和补充:
倾听必须建立在“尊重”之态度之上,否则或沦为空谈,或流于形式。如:学生迟到了,教师:为什么迟到?学生:因为……教师:不必说了,说什么都是借口,我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做错就是做错,没有任何借口。学生:真的,我是……教师:别说费话了,记过一次,我都是为了你好。在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教师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专制”代替“尊重”,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倾诉”的权利,更枉谈倾听了。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倾听而倾听的,可以称之为“佯装倾听”,因为似乎“倾听”要作出的积极关注不太多,仿佛仅仅做出倾听的姿势就可以了。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退一步讲,如果求助者只是咨询者,也许倾诉就能达到宣泄的目的,那么“佯装倾听”也是可能实现目标的,但学生不是一般的咨询者。倾听,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情绪的释放,更大的可能是倾听是为了找出问题的所在,进一步寻找解决的策略。如此,你只有一,没有二,学生是极容易失去对你的信任的。
倾听是积极的听、认真的听、关注的听,还要有适当的参与。比如:要即时跟进“我听懂了,你继续”“噢”“嗯”“是的”等表示你在倾听的回音。教师常犯的错误有:打断学生,轻易作出判断,急于下结论;轻视对方的问题,干扰转移话题;插话过多,还有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等等[1]。
二、具体化技术:细微之处见真章
在心理咨询中,具体化技术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达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和所经历的事件时所采用的技术。求助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其所叙述的思想情感事件等常常是混乱矛盾不合理的,也使问题越来越复杂,纠缠不清。借助具体化这一技术,澄清模糊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使求助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一个和同学打架情绪难以控制的学生,与其责骂他,不如按住他的肩膀,轻轻地对他说:“今天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愿意和老师说说吗?”下面以实例说一说具体化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问题模糊时。有些学生谈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使用一些含糊的、具有普遍性的字眼,如:“我烦死了”“非常没意思”“我不高兴”等。因此,在谈话中,班主任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设法使这种模糊的情绪具体、清晰。如:
班主任:我在周记里看到你写的“很不开心”,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开心吗?
学生:没有什么?(不想直面问题)
班主任:你宿舍里的同学说你晚上打呼噜,想把你调出宿舍,有这样的事吗?(这里,班主任同时运用了面质,下文再谈到。)
学生(眼泪汪汪):是这样,但我打呼噜又不是我能控制的,他们总是嫌弃我。而且我从小就听爸妈的话早起早睡,可是她们睡得晚起得早,所以,她们总是在我打呼噜的时候喊醒我,她们那时还在聊天。
班主任:看来,你跟舍友之间不太和谐,还有什么情况吗?(进一步具体化)
学生:她们把打扫厕所的任务交给我,我也没有意见,可是,我起来打扫好厕所以后就到教室去,那时她们还没有起床,她们就说我不打扫卫生。我知道她们看不起我,我是农村来的。
把“不开心”具体化,就可看出其实这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造成个体的被排挤。策略:调整该同学的自卑心理;更合理地安排该宿舍的卫生工作;协调舍友之间的生活习惯。在协调了该宿舍的舍友关系、调整了各自的睡眠时间以后,加以“习以为常”模糊了干扰因素,该生打呼噜的问题就不怎么成为问题了,“不开心”的问题就解决了。
过分概括化时。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过分概括、以偏概全是他们常常犯的逻辑错误,从个别事件得出一般性结论,把对事件的看法发展到对某人的看法,把“有时”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从而得出负面结论,引发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不满。这时特别需要运用具体化技术澄清。如:
班主任:你总说我们班级不团结,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学生:我前天要复印一个东西,但我是住宿生,学校里的复印机又坏了,我让某某帮我,可是她说她那天要到外婆家去,她不愿意帮我。
班主任:呵,是这么回事。那我想问问你,你求助别的同学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帮助你吗?
学生:那当然不是,除了她,我还没有发现其他人不愿意帮我呢?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自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逻辑问题。
概念不清时。学生认知不成熟,同样很容易由于概念不清而造成情绪问题。现在一些学生大多不把“谈恋爱”这件事情看得很严重,相反,总是很荣耀,动辄就会说“我男朋友”“我女朋友”,有的学生会因为失恋而陷入心理泥淖,但可能“恋”都不是,怎么能叫失恋呢?有的甚至有的会精确到“我们不是恋爱关系,只是性友关系”。工作中也会发现有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没有发生性关系而否认孩子间的恋爱关系。这样的混乱其实是对“恋爱”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清或是内涵界定不同而造成的,就有必要把事情具体化,揭示或统一概念内涵,再针对性地进行处理[2]。
三、面质技术:矛与盾的较量
面质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矛盾其实更明显,更加不知道何去何从。但是,因为面质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技术,在有关班主任工作的论述中几乎不曾被提及。面质可以帮助常常带着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扭曲看法的人更清晰地知觉自己与现实,当师生之间有非常良好的合作或信任关系时,而且教师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对方的情感或行为不一致时,面质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以实例说明。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学生的所思所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容易产生混乱而陷入迷茫之中。大多数学生在临近大考的时候特别容易焦虑,如:一个学生的个性签名是这样的:“我快垮掉了,我真想放下课本不学了,随便考几分。”实际上这个学生个性非常要强,复习非常刻苦,成绩总保持在班级前几名。似乎她的理想是不想考好,事实上她又刻苦到让自己垮掉的地步。这样的例子非常普遍,实际上是因害怕付出的努力与最后考出的成绩不成比例而形成的焦虑。老师可以找到她并直接问她:你很想放下书本,那为什么不放下呢?通过思考,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是要么努力不怕失败,要么不努力不索结果,反正不可能得到不努力却有好收成这样的选择,学生进行统一,进而解决问题。要么付出努力收获或好或坏的成绩,要么放下课本收获轻松,至少不用再纠结了。
言行不一致时。这里所说的言行不一致,不是指学生常有的说到做不到的问题,而是在学生自以为言行一致但实际并非如此的情况。比如:某学生考英语总是不及格,而且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多么认真。她的确是把超过其他科目很多的时候用在英语学习上,用来背单词读课文。老师经过调查,掌握了证据,作了如下对话:
班主任:昨天早读的时间你是在读英语吗?
学生:是的。
班主任:但读五分钟后你去上厕所了。
学生:是的。
班主任:回来后呢?
学生:默英语单词了。
班主任:默了哪些单词,默出来了没有?
学生:我只读了几分钟,当然默不出来了。
所以,这个事例表明了学生所谓的认真学习,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揭示出来危害是非常大的。
师生意见不一致时。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时会出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或教师所见与学生的陈述存在矛盾。比如: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差,陷入自卑,而教师根据学生的资质认为他实现了努力目标,为了让该生提高自信度,教师可以使用面质。
班主任:这次你的数学考了98分,总分也是班级前几名,应该很高兴才是,为什么我看到你总是闷闷不乐的呢?
学生:可是我的数学明明可以考100分的。
班主任:上次测验你不是考了100分吗?但我也没见你高兴啊?
学生:那次试卷容易,而且有好几个同学也考100分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班主任:呵,不考100分不高兴,考了100分不高兴,那永远没有高兴的时候啦?
经过疏导,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参考系数有问题,需要合理调整心理目标。
面质技术是一个矛与盾的对峙过程,言语比较“炝人”,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事实根据为前提;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韦耀阳,张梦婕.心理咨询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08(2).
《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知名教育专家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时隔四年,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献给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中国父母。
《参与孩子的成长》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教育中两个面向的心得和体会,同时参照一些教育研究,加上若干自己的分析,以和其他的家长分享怎样培养一个有人生理想,并肯为之奋斗的孩子。怎样在帮助孩子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塑造她的品格,滋养她的价值。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术。
小米公司,作为近几年互联网中崛起的一个传奇公司,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他的商业营销模式,尤其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很是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
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书中提到,小米从头至今,一直是把用户的口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维护的,从最初的100用户,到如今6000万用户,都是通过口碑的不断扩散来积累的,最初的100用户既是发烧友,也是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分散传播,对于新的用户购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种子用户,另外也举例了谷歌的Gmai几千个试用账户必须通过邀请码的体验传播,韩都衣舍的时尚快速跟进也是得到了女性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推荐,都是说明了获得好的口碑必须通过新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2、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3、产品过硬,性价比最高:口碑的传播得益于要有好的产品,小米就是做到了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因为现在的用户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你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精细或者没有特别新鲜奇特的东西,用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要求营销部的同事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工程师,也就是要真正的读懂产品的设计和理念,并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跟用户互动和沟通,所以要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做营销。
4、把握好口碑推荐场景:也就是用户在向新用户推荐小米的时候,这个场景该如何来定义,书中提到,小米不喜欢玩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者其他噱头来进行定义,而是推荐就是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话来进行口碑传播,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快,操作很流畅也很便捷…….5、服务要走心,学会讲故事。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的。
《参与感》读后感篇二
在春节放假期前黄总给了我们一个读书学习的任务——读小米的《参与感》。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把332页的《参与感》看完。书中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环节、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深深吸引和启发我。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我们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互联网最新知识。读了《参与感》这本书使我认识到小米的成功在于:与用户做朋友,让用户成为粉丝,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让粉丝称为专家的所谓参与感。要达成参与感小米做到了:1、有极致爆品的产品。2、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3、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
一、创造极致参与感的产品。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起具有参与感的粉丝。小米手机,正处于移动互联网代替PC,智能手机一片蓝海,小米推出人人都能用的起的平价机占尽天时地利。虽然现在四处都乱糟糟,但能静下心来以工匠的精神去做一部手机一件家具的企业真的不多,小米这股要把产品做精做透的精气神,值得很多人很多企业学习。小米通过互动论坛,开放产品开发的需求、测试和发布让用户参与其中并提出意见每周改进产品。小米产品的研发强调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为了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小米的团队就是在不断的收集意见,更改、打样测试中。如小米的包装盒在整个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做成让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的手机包装盒。小米团队研发极致参与感的产品就是在不断的改中,敢于改中创造的。
二、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炫的产品,我们能保证自己就玩的比小米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的时候,我们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就能比小米玩的转吗?就能想到像“致青春”一样的经典创意吗?另外小米保证线上和线下活动一起进行,不会跟风去开通各种营销渠道或者宣传路径,而是既然开通了某个渠道就本着为粉丝负责的态度,小米的产品经理可以在顾客反馈问题的几分钟之内,迅速召集同事研究案例并回复顾客对应的处理意见,我们就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们也可以吗?小米的员工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他们还是各种创意点子,各种好玩发烧友,因为他们的第一感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小米粉丝的反馈,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各种创意也玩转不起来。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有好的团队才有好的产品。专业、有丰富的经验、执行能力强的团队就是好的团队。小米的雷总为小米打造了专业的、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不断的激励团队促进团队的成长。
三、有互联网思维走心的服务。
在小米客服要忘掉kpi指标,真正做到的是和用户做朋友,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好用户。这比一切都重要。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随时在用户周边,甚至不用用户上门,而是主动找用户。小米通过快的服务:快发货、快修、快速解决用户问题,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小米提倡非标准化走心的服务,学会讲故事。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小米这种重视人超过重视制度的服务态度让小米品牌深入人心,迅速占领了市场。
小米创造以上三点优势再加上顺势而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所以小米创造了奇迹。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现在的电商人很喜欢引用雷军的这句话,比喻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不能本末倒置。刚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小米应声进入手机领域,这在国产智能手机界应声而起,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刚好在三星苹果智能手机高价进入中国,小米致力于打造一款平价智能手机,至此这款智能手机让三星输掉了部分市场占有率。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小米把我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天时、智能手机中国市场的地利、创造了小米科技企业的人和,所以小米正铸造着辉煌。
《参与感》读后感篇三:
都说参与感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开始了读参与感的旅途。乍一看文章的序言里雷军说的话: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让我似懂非懂。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参与感》这本书是雷军希望黎万强写一本关于用户体验与设计的书,把金山做用户交互的经验分享出来,分享给行业,才产生的,耗时10年,目的就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无论是对于销售还是服务来说都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
雷军说他特别想做一个能让发烧友一起参与的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而小米正如他料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小米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根本。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通过小米创业的第一年,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小米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他还提出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黎万强在书中写道,在20xx年,雷总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小米的产品周期从过去的“里程碑式”每年发布,变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员会战”,而是要求全员客服;进行用户体验调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户交流;把产品的“风暴式”营销推广变为潜入式互动,如润物细无声般,一个个产品功能点渗透到和用户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营销不再刻意营造“高大上”,类似“龙行世纪”之类的口号就不用了,我们要求直接说大白话。
口碑传播类似动力系统有三个核心,内部称为“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
1.发动机:产品;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3.关系链:用户关系。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小米的用户关系指导思想就是——和用户做朋友!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卖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小米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它能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觉得这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不单纯是买卖工作关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买家和买家的矛盾,有效解决了用户的投诉和抱怨。
联系到我们自身,我们作为一名云网服务部内勤,服务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后在工作中也应该把客户当成聊天、谈心的朋友,当有用户投诉发生时,首先我们与用户站在对立面,而是应主动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急用户之所急,真正让用户参与进来,达到与用户双赢的局面。
首先对小米的第一映像源于它的LOGO,当时我还纳闷怎么会有一个做手机的叫小米手机,而且商标还真就是米字的拼音。引用书本的话:小米是一个真正用心做手机的企业,小米的LOGO,MI反过来是一个“心”字,知识少了一点,意思是让用户省点心。这个解说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巧合。总之感觉挺有意思。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小米的成功源于它的口碑。而为什么口碑能够传播这么迅速这么快,靠的就是用户思维。书本中读到最多的就是小米的用户思维,让用户参与进来,与用户做朋友。让用户最大限度参与到小米整个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企业运营过程中来。怎么个最大限度法?无论是产品的开发、外形的设计还是页面功能的体验,都直面用户,让用户提出问题,技术团队连夜修改。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就是敢于改!改!改!再改改!就连发布会的文稿都是在开始前的半小时才改好的。里面最让我感觉小米做的最极致的地方是一个10块钱成本的包装盒都能做到可以让两个胖子憋红了脸站在上面拍半个小时的照片都没事。那也是网上很多用户晒出他们用盒子改造成音响、收纳盒、甚至是汽车模型的原因。
另作者在书中强调:“产品第二、团队第一”的概念我特别认同。无论是做手机做家电、还是做互联网做技术、亦或是做金融做销售、拥有专业人才,才不会出岔子。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是决定一个团队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今天我想表达的中心。银河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个小小的团队,工作中我们总能遇到客户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你们是否能自信的回答出来?是否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能否提供给客户一个合适他本人的投资理财方式?这些都是要靠你平时的知识积累,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你在客户口中积累好口碑的基础,有了好口碑,那么客户想要做资产管理,想要投资理财产品,身边有亲戚朋友想开户,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所以,读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虽然我不爱读书。
1 我校青年教师的年龄状况
1.1 青年教师的年龄范围
各组织部门对青年的年龄范围有不同界定,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6~44岁, 本文是以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为标准。
1.2 我校教师年龄结构
根据我校人事科提供的教职工花名册以及教务科提供的各类教学管理资料, 统计出我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 统计时间为2013年10月, 具体见表1。
注:根据中国基础教育统计要求, 专任教师统计中不包括行政兼课、教辅等人员
专任教师年龄情况统计显示:我校154名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2岁, 其中青年教师89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7%。从年龄结构比例分析, 我校青年教师较多, 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2 我校青年教师发展状况
2.1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制订并实施了《新教师培养管理制度》、《学校骨干教师考核与培训管理制度》、《教师“四成”工程培养方案》、《新教师培训方案》等教师管理制度。实行了《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星级教师制度》等一系列激励措施, 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帮带工程”。新教师进入学校后, 我校实行“师徒”结对子, 通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的形式, 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帮一”的培养和指导,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 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我校经常开展示范课交流、学术交流、说课比赛、论文比赛、课件比赛等一些教学活动,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让他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2.2 校内承担重要教学任务
在我校教学工作中, 青年教师是主力军, 每学期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现将近3年我校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所占比重进行统计, 见表2。
2.3 校内外教学交流踊跃
在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几年来, 我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上, 采用“大胆用、压担子、给重任”的办法,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及国家、省、市级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等各类教学技能比赛, 我校参与校内外比赛的教师95%以上为青年教师。现对近3年我校参与校内外讲课比赛的教师年龄情况进行统计, 见表3。
以上统计结果显示, 我校参与校内外讲课比赛的教师年龄范围及平均年龄较小, 且参与比赛的教师平均年龄逐年下降。通过校内外教学交流, 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迅速成长。
3 我校青年教师参与示范校建设的情况
我校作为国家第一批建设的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 在建设过程中全体动员, 使得一批青年教师得到锻炼, 脱颖而出。示范校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 包括:精品 (优质) 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建设。我校一大批青年教师参与了课程标准的制订、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课件的制作、习题集的整理及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在示范校建设工作中不断学习, 我校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成长迅速。
3.1 青年教师参与精品 (优质) 课程建设情况 (见表4)
3.2 青年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编写情况 (见表5)
4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宗旨是:建设是过程, 发展是目的, 这同样适合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虽然通过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但是要想达到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 还需要把国家示范校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从而督促我们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开创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双赢局面。
4.1 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中职卫生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要把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重视青年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加强中职卫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建设一支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的关键。
首先, 青年教师要坚持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 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 有责任感和光荣感, 做坚定的教育守卫者。青年教师还应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意识, 要从多方面提升职业素养, 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并坚持执行[1]。设计自己成长和发展的蓝图,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构建多维立体的知识结构, 具备创新教育的基本功, 使自己快速成长, 成为创新型教师。
其次, 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通过进行师德教育培训, 加深青年教师对职业的认知, 进一步树立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青年教师能够深切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极大乐趣, 从而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完善自己, 实现教师人格的升华。
再次, 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学校要把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 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示范校建设的要求, 建立操作性强、有量化指标的教师思想教育工作评估体系, 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章可循, 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2]。
4.2 提供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
教师培训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使教师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学校应采用内培外训的方式, 从多角度出发, 丰富青年教师的培训内容, 创新培训模式。
学校先后聘请了教育专家、学者来校开办各类专题讲座, 引导青年教师了解教育前沿动态, 不断充电, 开阔视野, 提升理论素养, 并邀请名师到学校上示范课, 传授先进教学方法, 给青年教师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使他们取长补短, 快速成长。学校利用每年的学术活动月、寒暑假、每周的常规教研活动时间, 开展全校性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形成校内培训制度化, 为青年教师增加了学习机会。
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开办的各类师资培训班, 较系统地培训和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及教学管理水平。通过参加课程进修、专家讲座、名师辅导、交流研讨等, 获取更多、更新的专业及教学信息, 促进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成长, 为将来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教学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 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给予时间、资金上的支持, 并积极拓宽培训进修的渠道, 每年都争取外派教师参加课程进修, 使每一位青年教师每年至少有一次以上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
4.3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
近几年, 我校不断完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 修订了《教学人员继续教育实施细则》等制度, 分层次、分类别对各类提高学历的规定进行细化, 并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继续教育。要求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近年内要达到研究生学历, 力争在短期内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13年, 我校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桂林医学院在职研究生教学点, 给读研的教师提供了便利, 使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高涨。我校共有78人报读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中青年教师68人;报读桂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共38人, 其中青年教师24人。
5 结语
通过示范校建设, 调动了我校青年教师参与示范校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不仅高质量完成了示范校各项目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取得了可喜成果, 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这是示范校建设的无形成果, 也是示范校建设给我校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周生民.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07 (1) :77-78.
非常感谢合肥幼专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为我提供了这次“影子教师”园本实践研修的机会,衷心感谢园领导在学习及生活上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务,真诚感谢辛勤付出、精心指导的导师!
一、见习阶段——重参与
见习本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及幼儿一日常规等活动。我认真观摩带教导师的一日活动,带教导师朱瑶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她专业能力很强,工作认真踏实,满怀激情,尤其对幼儿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感到做好幼教工作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满怀对工作的热情,满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满怀对每一个幼儿无私的爱!
二、准备阶段——强学习
根据带教导师的要求撰写带班活动计划。我认真撰写活动计划及教案,然后交由朱老师审阅,再根据她提出的意见去修改。思考如何把握、体现和突出教学活动中的三维目标,一篇教案总要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朱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她的敬业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在平时的教案设计中,我知道活动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三维”目标,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时往往又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通过与朱老师的交流,我知道了每次活动要培养幼儿哪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通过怎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怎样的情感和态度都要有较明确的说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而忽视方法和过程,忽视孩子在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会缺乏明确的指导方向,活动中自然会产生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如果仅仅使用“了解”、“学会”、“掌握”等词,而活动设计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那么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不强,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目标进行,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带班阶段——多反思
学员按照计划进行带班、组织半日活动。在每组织完一次活动后,朱老师都会给予点评,她分析了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使我懂得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努力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组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保护活动的热情,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也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耐挫教育。
经过几次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我知道了每次开设区域活动前首先要准备一至两样新材料来投放至区角;其次要向幼儿介绍新材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再者强调每个区域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此外教师要适时地巡回指导,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做得好的地方,引导幼儿改进做得不好的地方。
四、反思总结阶段——促成长
对自己的跟班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交流学习心得,完成学员手册并形成报告。
在跟班研修阶段,我还切身参与到中科大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去,这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园本教研本质的理解,更为我怎样从立足实际出发开展园本教研,以及开展哪些教研指明了方向。
通过跟班研修学习,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工作方法;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业务能力,都让我有了深刻的转变和提高。我深切感受到中科大幼儿园师幼之间、师师之间的浓浓真情,特别是教师们对幼儿教育独到的见解和坚持不懈地科学探究精神,将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奋进!所有这些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激励我在专业成长和教学工作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与同事分享,指导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并将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幼儿的教育事业!
(合肥幼专“幼师国培”置换二班)
8月份拿到这本书,封面是一头会飞的猪,橙黄色,简单而耀眼。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宠幸太晚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质感很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正版书。不说假话,这是我看到的从装订到纸张再到排版设计都是高水准的图书。纸质光滑带感,一摸就知道没作假。段落没有采用书籍惯用的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公众号常用的两端对齐且加大了段前段后距的格式。颜色也不花哨,黑色或者黑色加粗。嗯,作为一个读者,觉得阅读体验很好,清晰且有设计感。
其次,这本书真的很简洁有料。简洁,是指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凑字数,没有不必要的广告或者图片。有料,是指虽然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而且某些地方还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比如,我就特别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插图,和文章的主旨很搭,而且能够感觉到每一幅插图都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带着诚意。后来了解到作者是设计出身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设计者当然会让自己的作品带上该有的设计感。
以上这两点虽不是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点,但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确实被这本书文字以外的东西吸引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一本书能将形式美做到让读者惊叹,对内容的品质要求又会低到哪里去呢?突然想起了书中讲到小米手机包装盒的例子。小米手机包装盒的成本价是平均价的三倍多,高档纯木浆牛皮纸制作,且经过大量的试验,30多次的结构修改才呈现出最后简约而令人惊艳的样子。据说小米手机包装盒能够承重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书中有图为证。看到这里,我一点也不惊讶,我曾经也是一位小米手机的用户,虽然不敢说手机本身有多好,但包装盒确实很有质感,作为小小收纳盒也是很不错的呢。
第三,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本书的精髓是参与感三三法则。所谓参与感三三法则是指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三个战略是说,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是说,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简单的理解就是选择唯一的产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让粉丝加入进来,再简单一点就是参与感。我们的战略是让粉丝有参与感,我们的战术是采取行动让粉丝参与。
参与感说起来是一个简单好理解的词,不过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未对这个概念引起重视。在培训他人的过程中,总是自己说的多,很少想过要调动培训者的参与感。平时的大会小会,也是主持人滔滔不绝,与会者很木讷的听完并离开。如何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参与感呢?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了。
小米是把参与感发挥到极致的案例。他们将用户的参与感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来。小米的工程师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埋头写代码,还需要通过论坛和用户交流沟通,了解用户需求。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在特定的时间里表达出来,“橙色星期五”由此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开发了参与节点,而且每周固定更新,形成了互动方式。为了扩散口碑,小米为最早参与测试的100个用户拍了微电影,是参与感的放大器。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品牌营销中来。比如小米路由器,做成玩具,让粉丝自己去组装和体验,通过参与来感知品质。比如盒子兄弟,两个胖子站在小米包装盒上的画面让大家争相模仿,不知不觉,小米的品牌在粉丝的参与中逐渐打开了知名度。比如“爆米花”活动,这是一场纯粹的粉丝聚会,小米带给发烧友们的不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如明星般具有生命力。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新媒体运营中来。比如微博运营,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小米发起过一个有趣好玩的活动——我是手机控,用户可以通过活动界面选择自己用过的手机品牌,晒出自己的手机编年体。活动系统会自动的算出用户的机龄、换机频率、购机支出、称号等。就是这样的一个参与感极强的活动,让小米没有花一分钱就让上百万用户参与其中。
书中通过多种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参与感的重要性,参与感的打开方式,以及参与感的效果。有的人看完这本书可能会觉得三个字啰啰嗦嗦一本书。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小米方方面面对参与感的执行,如果没有作者无私奉献的分享,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对“参与感”有多大的执行力度。所谓大道至简,本书的道理并不难,但是否真心领悟,认真去做就又是一回事了。
中文11004班陈明军
影片《成长教育》描写一位16岁女孩面对成长经验、家庭期许,以及突如其来的迷人爱情介入下,从女孩转变成女人的心境历程,作文之观后感:成长无捷径——电影《成长教育》观后感。16岁的珍妮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小姑娘,就读于英国伦敦乡下一所女子学校的预科班,她的成绩很好,是众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某天,她遇见了成熟时髦、风趣迷人的男人大卫,并闪电般地与他陷入爱河不可自拔。大卫带她见识了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和浮华奢靡,这一直是她非常向往的生活。在此之前她从来未曾想过,这种生活如此轻易就能得到。很快她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备考牛津的念头也被抛诸到九霄云外。
与大卫一起的日子看起来是如此美妙,但是某一天,真相却如一记砖头重重地敲在珍妮头上。她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学生变成了一个世故圆滑的女人,她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
《成长教育》适合每一个少女观看。它并不是说教,相反是用切肤之痛来让人清醒。然而电影之外的我们要成长,并不用非得真实经历一番不可。这部影片就告诉了每个女孩,在成长为一名公主的路上时没有捷径的,当现实生硬的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王子,你还会相信童话吗?王子和骗子只是一个男人的两面,那么经历一番过后,我们还是会回到起点,回到努力成为公主的艰辛道路上。
影片一开头是在欢快的音乐中出现的各种游戏的简笔画,给人一
种青春萌动的感觉。而事实上珍妮也的确是一个年轻,聪明,漂亮,还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中学生,在青年管弦乐队拉大提琴,学拉丁文,看英语书,按照父亲的要求朝牛津努力。但是这种显得太过功利的目标下,女孩的叛逆也显而易见,或许她之后想要走人生捷径的选择也是这种功利教育所造成的。当年轻女孩在雨中邂逅开着高档车的成熟男人,幽默风趣的谈吐,如果你遇见的是一个会说:“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拒绝和陌生人说话。但是我热爱音乐,我担心那把大提琴禁不起雨淋,你可以把它放到我车上,然后你跟着车走。”你会说不吗。之后那懂得音乐,高雅的品位深深的吸引着年轻的女孩,她似乎可以提前看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之后大卫带着珍妮频繁的出入高级场所,音乐会,高级酒吧,拍卖会,旅行,少女渐渐迷失在这些灯红酒绿之中。她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一切,而且大卫可以让她得到一切而不是辛苦的去考牛津,她唯一的底线是等到她17岁生日,最后她退学了。然而大卫并不真的童话里的王子:她发现他所谓的房贷工作就是给黑人介绍住处,然后一些害怕有色人种的白人老太太就会害怕,他就低价收购她们的房子再高价卖出来赚取差价;所谓艺术品工作就是以手段骗取或是低价收购普通人手上的文物和艺术品。并且就在他们订婚后,她才发现大卫已经结婚生子,她更不是第一个和大卫一起的女孩了。梦醒了,所谓的王子充满了谎言。值得庆幸的是,珍妮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努力地道路上,并且明白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成长教育》并不单单是探讨女孩自身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事实上,影片也在检讨父母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当真相浮现后,珍妮忍
不住大声质问父母:“如果说愚蠢的女学生总会被光鲜年长的男人吸引,那你们俩呢?”片中的父母一心只想让自己的女儿将爱能过上高档生活,但他们起初的教育除了功利以外还无可厚非,只是当大卫每次要求带珍妮出去时,编出的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势力的他们完全丧失了鉴别能力。甚至最后大卫向珍妮求婚时,他们却鼓励她,放弃努力已久的牛津,嫁给大卫,理由是:他给你的所有一切便是教育的目的。这时,影片对于这对父母失败或者说根本错误的教育揭露无遗。
《成长教育》所展现的教育层面是多层次的,有父母的教育,有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自我教育和挫折教育。影片中所提到的学校教育也是存在缺陷的,尽管老师们在珍妮和大卫交往的过程中曾给予警告,但是事实证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多么的缺乏说服力,太过教条化,根本无法使年轻人感知和理解。但是影片最后还是寄希望与广泛的学校教育的,珍妮最后迷途知返,在原来的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考入了牛津,回到了女孩的正常成长道路上。
【《参与成长》观后感】推荐阅读:
参与感的读后感12-09
公民参与09-14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09-25
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情况06-26
参与指导青年教师证明06-26
参与鉴定委托书12-19
师生参与环保活动方案01-03
小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06-21
残疾人社会参与评估09-08
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