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里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数学里(推荐7篇)

在数学里 篇1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猜想, 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 是一项思维活动, 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 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 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 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 猜想作为一种手段, 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新课前猜想, 激发学习动机

猜想, 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 因为这个阶段的猜想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 并且正如波利亚所说, 这样做, 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中, 我首先出示一个长2厘米, 宽1厘米的长方形, 引导学生注意长方形的长和宽, 然后多媒体展示一组图形的变化, 问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一组感性学习材料的提供和适当启发, 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 很有预见性地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跟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接着, 我没有明确地作出肯定, 而是进一步组织实验进行点拨: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和长与宽有关呢?如果有关系, 那么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最后布置验证要求, 通过摆放、填表、计算等方法对发现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有了这种猜想, 并且已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就使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有了方向和目标, 使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自信。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猜想的因素, 引导学生积极猜想, 为学习活动作好良好的准备。

二、教学中猜想, 培养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 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 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是这样设计的, 先出示直角、锐角、钝角三种不同的三角形, 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 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三个面积一样大。然后, 多媒体用表格分别出示这三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看能发现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猜一猜,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学生大胆地猜测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支持他的猜想, 然后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 证实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这种设计非常巧妙, 它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数学的学习, 对学生来说如同科学发现的过程,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演绎着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循环, 从而使学生从对数学认识的模糊到清晰, 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延伸处猜想, 激发学习动机。

你也许会认为, 对新知识的探索结束了, 猜想也告一段落了, 课堂小结以后就没有猜想存在了吗?应该有, 那将是猜想的延伸。学习新内容后, 可以让学生猜想以后会学习什么内容, 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如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后, 学生自然会猜想到接下来要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后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猜想知识的运用, 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猜想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 吃饭桌子的面积。这样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去猜想,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运用猜想也有我们要注意的。学生的猜想可能是经过周密思考的, 符合逻辑性, 颇像一个大数学家, 但更可能是稚嫩无据的, 只是顽童小技;学生的猜想状态可能是积极主动的, 但也可能是消极被动的, 这都是正常的, 教师要在学生的猜想中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他们去合理甚至求异地猜想, 使学生更具信心地猜想, 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提高猜想的有效度。

猜想可分为正向猜想与反向猜想。正向猜想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按照常规有序的思考得到新知识, 是学生利用迁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以后, 让学生猜想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该怎样推导, 学生很容易作出正向猜想。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作新的猜想, 长此以往学生对正向猜想会比较自觉地进行。

反向猜想指的是换个角度甚至从常规角度相反的方向猜想,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按常规很难猜想到规律, 在学生有了几次失败的猜想以后, 让学生交换能被3整除的数中数字的位置, 看结果怎么样, 再引导猜想。这两种猜想, 对学生来说, 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创新的灵魂, 我们应重点扶持前者, 精心设计后者。

2、猜想与验证相结合。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 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 猜想验证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只有猜想没有验证, 那只能是空想, 把猜想与验证紧密结合, 可以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有的猜想通过简单计算和操作马上就可以验证。如猜想周长相同的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谁大, 学生随机举例计算, 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3、用鼓励性评价对待猜想。

学生的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而且往往是“异想天开”。作为教师, 对待任何猜想, 始终应该保持一条原则, 那就是进行鼓励性评价, 保护学生积极猜想的精神。教师对错误猜想不能简单地否定, 而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 然后再作新的猜想。猜想作为数学思维的一个极小组成部分, 却可以发挥较大的辐射作用,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增强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我们要对教材中的猜想因素深入挖掘, 恰当处理, 引导学生进行正向、反向猜想,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在猜想中得到发展。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 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 正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合理猜想中融合了直觉思维、联想等要素, 是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直觉进行猜想, 既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在猜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获取知识, 又能展现他们的创新才智,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数学天空里自由飞翔 篇2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做到还给学生学习的丰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新形势下,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怎样给学生创造思维飞翔的空间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着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沒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是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思维不活跃,没有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的身份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使其主动参与操作、讨论、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教学要让学生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要通过让学生数具体实物的个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分数时,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也提高了。

四、适时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

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祝福短信里的数学 篇3

(1)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橘子六斤桃,年年招财又进宝;七斤葡萄八斤橙,愿你心想事就成;九斤芒果十斤瓜,愿你天天乐开花!

(2)祝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3)新年到了,送你一个饺子平安皮儿包着如意馅,用真情煮熟,吃一口快乐两口幸福三口顺利然后喝全家健康汤,回味是温馨,余香是祝福。

(4)传说薰衣草有四片叶子:第一片叶子是信仰,第二片叶子是希望,第三片叶子是爱情,第四片叶子是幸运。送你一棵薰衣草,愿你猴年快乐!

有的干脆把汉字一二三四五,换成了阿拉伯数字12345,如:

(5)新的1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

(6)新的1年就要开始了,愿好事接2连3,心情4春天阳光,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一切烦恼抛到9宵云外,请接受我10全10美的祝福。

两条短信很类似,有很多成语是相同的,除了都精选了吉祥的含有数字的成语外,都取了“发”的谐音8.第二条短信中“心情4春天阳光”,还取了“似”的`谐音4.

下面的这条短信,则把一年的时间用不同的计时单位进行了换算。

(7)在新的一年里,祝你十二个月月月开心,五十二个星期期期愉快,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好运,八千七百六十小时时时高兴,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分分分幸福,三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秒秒秒成功。

用一年两个字能表示的,却用三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秒这一“冗长”的话来表达,好话语百听不厌嘛。不如此,不足以表达自己真挚、细腻、酣畅而热烈的美好祝愿。

祝福的话说得越多越好,有限的词语与无限的祝福相比较,总有言不尽意之感觉,如何解决这多与少的矛盾,数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

(8)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幸福,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祝你新年快乐!

解决祝福的心情无限与词语有限的矛盾,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虚数表达。我国汉语中有很多数字是虚数,不是实指,而是代表很多。下面两则短信中的“千万”、“万两”都是虚数。前一条还用到了数学中的加减与分解,后一条诙谐幽默,着实能给我们以快乐。

(9)新年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要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

数学问题里的古诗文化 篇4

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诗选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却反而少了20个字.问两种诗各多少首?. 首先,请先弄明白下面算式的.由来,然后与鸡兔同笼比较,这个算式只是有一处-成了+.其奥妙何在呢 ?利用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可以假设都是兔,或者都是鸡,对于以下问题,当然也可以这样假设.现在来具体做一下,把列出的计算式子与鸡兔同笼公式对照一下,就会发现非常有趣的事.

解一: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两种诗首数就相等,此时字数相差

1354+20=280(字).

每首字数相差

74-54=8(字).

因此,七言绝句有

28(28-20)=35(首).

五言绝句有

35+13=48(首).

答:五言绝句48首,七言绝句35首.

解二:假设五言绝句是23首,那么根据相差13首,七言绝句是10首.字数分别是2023=460(字),2810=280(字),五言绝句的字数,反而多了

460-280=180(字).

与题目中少20字相差

180+20=200(字).

说明假设诗的首数少了.为了保持相差13首,增加一首五言绝句,也要增一首七言绝句,而字数相差增加8.因此五言绝句的首数要比假设增加。

=25(首).

五言绝句有

23+25=48(首).

七言绝句有

10+25=35(首).

假设都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首数是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篇5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1

刘彦斌

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六年级下册安排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探索自行车里蕴含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这节课主要研究解决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和变速自行车能变出多少种速度。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后一个学习的基础。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解决前一个问题。我首先提出探究问题“研究自行车是如何前行的,齿轮的运转过程中有个什么规律呢?”、“自行车是不是脚蹬一圈车轮转一圈?”、“如何知道车轮转的圈数?”、“能不能计算出蹬一圈车轮走多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前收集的有关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数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课后,让学生观察变速自行车,利用班级学生骑来的变速自行车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前后齿轮的关系。同时也间接地了解自行车的省力与速度的关系。把操作、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

教学中发现,对自行车比较熟悉的学生,其中小部分同学虽然数学基础较差,但学习起来有充足的自信,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理解问题比较容

易,学习效果非常好。如在回答“要想蹬一圈就使自行车走得最远,骑车的人相对比较费力呢,还是比较轻松?”这个与变速自行车相关的题目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想到“比较费力”这个答案,问及原因,他们说:“平时我们在骑变速自行车的时候常常变速,试试各种组合,通过这个我知道在上坡的时候要选择前齿轮最小,后齿轮最大才最省力。”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一起得到“上坡时为了省力应选择前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小的齿轮组合,而顺风路段不需费力,只考虑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路程越远越好,因此选择前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大的齿轮组合”这一个知识重点,并及时抓住这一个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善于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2

邹 霞

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下册中在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理念: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航空航天工程等数据的处理。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实际问题。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

2、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看我们这自行车里就有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新课教学:

1、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行进原野

(课前在讲台上摆放3辆自行车,一辆普通自行车,一辆变速自行车,一辆儿童自行车。) 师:同学们,谁知道自行车是怎么行进的?(教师边说边推动一辆自行车,请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回答。)

生:靠车把推动的。

生:靠车轮流动的。

生:靠脚踏推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车轮前进的。

师:齿轮是怎样带动车轮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转动脚踏,让学生仔细观察。) 通过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提出结论:

①脚趾蹬一圈,前齿轮转一圈,

②链条跟着前齿轮转动,后齿轮跟着链条转动,后轮跟着后齿轮转动。链条间的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个齿对应,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一定转过一个齿。前齿轮转多少齿,后齿轮也转多少齿。

③后齿轮转一圈,车轮转一圈。

[教学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自行车行进的原理,哪么谁知道脚踏噔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呢? ②分析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立案。

方案1:蹬一圈,量一下就知道了。

[通过直接测量来解决问题,但误差较大]

方案2:通过车轮的周长乘上后齿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

师:怎样知道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多少圈呢?怎么办?(学生再观察、讨论) ③建立数学模型

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例题1、求解:

⑴如果前齿轮齿数为48,后齿轮齿数为19,车轮直径为71cm,哪么蹬一圈能走多少米? ⑵如果前齿轮齿数为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cm,哪么蹬一圈能走多少米? ④汇报交流

师:蹬同样的圈数,哪辆自行车走的最远?对比⑴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与车轮直径、前、后齿轮的比值有关。

[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充分经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师在注意班上同学的不同思路,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也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3、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研究,我们了解了自行车蹬一圈所走的路程等于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车轮·大小不变时,前后齿轮的齿数的比值越大,蹬一圈自行车走距离就越远,速度也就越快。而为适应各种需要,人们还发明了变速自行车。

师:老师这辆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和6个后齿轮,它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书本第65面的表格,并回报情况。

师: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的最远?

结论:蹬同样的圈数,前后齿轮的齿数的比值越大,自行车走的最远。

[这是生活中常见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训,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4、知识拓展:

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如,让学生按由远到近(蹬同样的圈数,使车走距离)的顺序,将各种组合排序;如何使这辆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12种不同的速度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自行车里运用到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圆的周长、排列组合、比例等)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达到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3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辅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提出问题——实验——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提出问题——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互相补充完善知识,学习效果较好。具体体现在:

1.虽然知识容量大,但教学过程清晰,重难点突出。先以回忆与自行车有关的知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做好铺垫。然后通过质疑引入例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中分两个层次由浅及深地全程参与到“蹬一圈能走多远”、“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的问题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仔细的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建立数学模型并收集数据计算出结果。最后通过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通过一组开放题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例题学习中让学生自行探究,把操作、探究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设计梯度明显,将知识点分为两个层次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由基础开始探究,理顺了探究知识的方法,遵循了由浅入深、扶放结合的原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足:受时间限制,变速自行车的知识探究没有充分展开,有些学生似懂非懂,没有真正理解。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4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辅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提出问题——实验——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提出问题——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具体体现在:

1.知识容量大,教学过程清晰。先以回忆与自行车有关的知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做好铺垫。然后通过质疑引入例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中分两个层次由浅及深地全程参与到“蹬一圈能走多远”、“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的问题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仔细的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建立数学模型并收集数据计算出结果。最后通过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通过一组开放题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例题学习中让学生自行车,吧操作、探究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

3.教学设计梯度明显,将知识点分为两个层次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由基础开始探究,理顺了探究知识的方法,遵循了由浅入深、扶放结合的原则。

4.教学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5.时间充分。课堂中我比较重视与生活实际结合,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例题学习中让学生观察简易的自行车模型课件的演示,把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5

文昌市昌洒镇东群小学 周世友

今天,我进行六年级第十二册综合实践活动“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上完这节课,我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掉下来了,心里感到很安慰。

“自行车里的数学”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解决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和变速自行车能变出多少种速度。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后一个学习的基础。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解决前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对普通自行车比较熟悉,研究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还是挺大的。于是,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提出实践活动的任务:

任务一:普通自行车前齿轮和后齿轮各有多少个齿?

任务二:普通自行车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会转几圈? 任务三:实地测量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

任务四:测量出后车轮的直径是多少?

学生接到任务后,兴致勃勃地找来自行车,又是测量又是数又是记,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各小组出色完成了任务。

课堂上,我按“质疑——分析问题——建模——求解——应用”的思路进行教学。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昂,加上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学习自然流畅多了,收到了良好

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难上的综合实践课,能够上得得心应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提出的课前准备活动任务具体且可操作;二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三是老师的精心准备与认真设计教学思路。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6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很新颖的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课前调查为铺垫,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辅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历提出问题---实验---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提出问题---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感知观察。得出结论。

首先从计算大小齿轮转动的圈数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反比例知识知识储备出发,为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作好铺垫。然后再通过质疑引入例题教学,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中分两个层次及由浅及深地全程参与到要是蹬一圈,能走多远?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的问题讨论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前收集的有关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数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教师把变速自行车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实际操作自行车,进一步理解前后齿轮的关系。同时也间接地了解自行车的省力与速度的关系。把操作、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 7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课前调查为铺垫,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辅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经历“提出问题---实验---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提出问题---实验-----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感知观察,得出结论。

首先从计算大小齿轮转动的圈数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反比例知识知识储备出发,为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作好铺垫(转载于: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反思)。然后再通过质疑引入例题教学,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中分两个层次及由浅及深地全程参与到问题讨论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前收集的有关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数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果。

2.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让学生在童话王国里享受智趣数学 篇6

如何让学生有令人惊喜的改变?创办澳大利亚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的苏珊·佩罗用实践证明了——故事知道怎么办!怎么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枯燥的概念生动化, 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有所改变, 让学生品尝到数学的智趣美味, 从而享受到智趣数学呢?同样, 故事知道怎么办, 尤其是数学童话故事。因为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 有丰富的情感, 很容易让学生着迷。尤其是数学童话王国里, 数字犹如小精灵, 会说话、会游戏、会做事, 个个本领了不起 ;加、减、乘与除, 和、差、积与商, 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样样充满神奇魔力。

一、兼听数学童话, 数学课堂变得有引力, 让学生垂涎欲滴

数学是严谨的, 抽象的。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其严谨性的逻辑与抽象性的结论, 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 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数学, 越学越觉得难, 越学越觉得烦。一位母亲曾把9岁儿子带到爱因斯坦面前, 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把数学学得更好。爱因斯坦说 :“试着给他讲故事。”这位母亲仍执着于询问数学方面的教育问题, 爱因斯坦说 :“如果想让他聪明, 就给他讲故事 ;如果想让他有智慧, 就讲更多的故事。”

是的, 故事知道怎么办!数学课要上得好玩易懂, 让学生兴趣倍增,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兼听一些相关的故事, 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亲近数学, 理解数学, 爱上数学。如二年级“时、分的认识”, 如果只是借助钟面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大格、小格, 以及指针的运行规律, 学生很容易生厌。如果借助童话故事, 学生就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师 :大家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最后谁赢了?

生:乌龟赢了, 兔子输了!

师 :兔子怎么输了?是长腿的兔子跑不过短腿的乌龟吗?

生 :不是, 不是!是长腿兔子太骄傲了, 在途中睡大觉, 输了。

师 :是的, 兔子途中睡大觉, 浪费了时间, 输了比赛, 成了天下人的笑话。自从长腿兔子输了比赛, 非常后悔, 经常缠着短腿乌龟, 要跟乌龟再比赛一场, 展示一下自己善于奔跑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想挽回一点面子。乌龟被缠得没有办法, 终于同意和兔子再进行一场比赛。这次, 他们是围绕着这个圆形的操场跑, 操场的边上还长着12棵大树。他们约定, 谁先绕着操场跑完一圈, 谁就是冠军。长腿兔子和短腿乌龟都站在了起跑线上, 就等着大家给他们发令呢。预备——

学生 (大声喊) :跑!

(动画显示龟兔赛跑的场景 :乌龟爬过一个树档, 兔子跑完一圈。)

师 :短腿乌龟刚爬过一个树档, 长腿兔子一溜烟已经跑完一大圈。数一数, 操场的一圈, 一共有多少个树档?

学生 (一起数) :1、2、3……12, 一共12个树档。

师 :短腿乌龟刚跑过一个树档, 长腿兔子已经跑完了12个树档。这次比赛, 兔子遥遥领先, 赢得很精彩, 终于挣回了本该属于兔子的冠军头衔。

(学生把善意的掌声送给了兔子。)

师 :喜欢变魔法吗?现在, 老师在长腿兔子和短腿乌龟的身上施点魔法, 你们说变, 他们就会变。

学生 (大声喊) :变!

屏幕上的短腿乌龟、长腿兔子摇身一变, 分别变成了时针和分针。

学生 (惊奇地喊) :钟!时钟!长腿兔子变成了分针, 短腿乌龟变成了时针。

接着认识钟面, 钟面上一圈有12个大格, 学生联想到大格就是原先的树档子。在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时, 学生很容易地联想到, 分针就是长腿兔子, 时针就是短腿乌龟, 分针走得快, 时针走得慢, 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了一大圈。因为引入了《乌龟赛跑》这个童话故事,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整个学习过程, 充满了浓浓的童趣味。

每天的数学课堂, 离不开探究新知识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过程单调, 学生很容易生厌。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深得每个孩子的青睐。把童话和数学有机结合, 学生自然对童话中的数学青睐有加,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课始, 用童话故事设置悬念,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 怦然心动 ;课中, 用童话故事化解学生思维上的盲点,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豁然开朗 ;课尾, 将数学运用融入童话故事, 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致被激扬, 兴味盎然。低年级, 还可以根据教材插图, 用动态的童话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的学习过程, 学生如同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童话数学王国里开心地遨游。

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深得每个孩子的青睐。把童话和数学有机结合, 学生自然对童话中的数学青睐有加,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课堂上听故事是学生的最爱, 故事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良方”。童话数学课堂就像一块大磁铁, 有强大的吸力, 牢牢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让学生全神贯注。教学过程中, 即使是学生注意力最散漫的时候, 只要听到老师说一声 :“下面, 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 孩子们的神情立马就会专注起来, 一个个身体前倾, 双目圆瞪, 小嘴微张, 呈现出一副求知若渴的可爱模样。所以, 数学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故事大王”, 多为学生准备一些合适的数学童话故事, 时常在教学过程中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把学生带进智趣的童话数学王国。

二、演说数学童话, 数学知识变得有活力, 让学生乐此不疲

儿童好表现, 具有表演天赋, 是天生的表演家。表演中, 儿童的智言慧语会层出不穷, 令人捧腹大笑。让学生在童话数学王国里学习数学, 还可以让学生变成童话王国里的一员, 他们身临其境, 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 形象地演说数学童话故事, 让数学知识变得有活力。

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虽然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操作, 得出了50-26的结果是24, 并详细讲解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生用竖式计算时, 依旧有不少学生难以理解计算过程中的算理, 只是机械模仿, 练习中错误百出。我在教学这一课的内容时, 引导学生用小棒操作后, 没有立即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而是引导学生把50-26的操作过程用童话的形式表演出来。

请一个学生扮演“十位”, 手里拿着5捆小棒, 一个同学扮演“个位”, 手里空空如也。

十位举起小棒 :大家好, 我是十位, 我有5捆, 是5个十。

个位摊开空手 :大家好, 我是个位, 我一个也没有。

师 :十位、个位是一家。家有小棒是多少根?

生:50根。

师 :我要拿走26, 个位需要拿走几?十位需要拿走几?

生 :个位需要拿走6, 十位需要拿走2。

师 :个位呀个位, 你手上一个也没有, 你怎么给我6根呀?

个位 :十位十位, 我一个也没有, 请你给我一个十吧。

十位 :好的, 好的, 给你一捆。

个位:谢谢十位。

十位 :不客气, 我们是一家人, 应该的。

个位 :十位给我一小捆, 我就有了10小根。拿走6根, 还剩4根。

师 :十位, 十位, 请给我2捆。

十位 :我本来有5捆, 给个位一捆, 还剩4捆, 去掉2捆, 还剩2捆。

十位举着2捆, 个位举着4根。

师 :十位、个位是一家, 还剩小棒是多少根?

生:24根。

两位同学表演后, 同学们觉得太好玩了, 都争着上台表演, 几番表演后, 大家依旧乐此不疲, 都想表演, 于是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十位和个位, 全班学生又演说了一次,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表示出表演的过程。因为演说的过程中, 算理和算法变得有形、有趣、可感、可知, 所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轻轻松松正确写出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师生如此一同演绎童话数学,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退位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听见了, 忘记了 ;看见了, 记住了 ;体验了, 理解了。”让学生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学生成为童话数学的演绎者, 寓演于趣、寓说于智, 就是体验,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内化。演说数学童话故事, 赋予了数学鲜活的生命色彩, “死”的数学内容“活”了起来, “静”的数学知识“动”了起来, “难”的数学问题“易”了起来, 学生演说童话的过程、理解数学的过程变成了享受学习的过程, 学生自然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

演说数学童话故事, 赋予了数学鲜活的生命色彩, “死”的数学内容“活”了起来, “静”的数学知识“动”了起来, “难”的数学问题“易”了起来。

三、阅读数学童话, 数学问题变得有魔力, 让学生欲罢不能

大量实践证明, 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 靠补课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在阅读中, 观察力、判断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反应力、创造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初中学历的“农民童话大王”俞月林, 是上海市松江区的一位普通农民。他女儿在小学三年级时数学成绩不佳, 他买了好多教辅书费心辅导孩子后, 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孩子越学越累, 越学越厌。他就将相关的数学知识写进童话故事里, 然后将故事拿给孩子看。孩子非常喜欢, 每次阅读后都能安静地趴在桌子上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题目, 再向爸爸咨询正确的答案, 不会的题目还会央求爸爸给她讲解。俞月林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为女儿编写了一套童话数学辅导教材, 有效激发了孩子数学思考的兴趣, 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女儿的数学成绩也从原来的40多分提升到了90多分, 从数学学习困难生变成各科学习的优秀生。

常规班级中, 总有一些孩子的思维比其他人慢一拍或几拍, 显得迟钝一点。数学教师不可能每天撰写童话故事供他们阅读, 但可以为他们挑选适合的童话故事。数学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期为学生推荐适合的童话故事。如俞月林写的《少儿趣味数学系列·神机妙算狐小妹》, 柔萱写的《开心童话数学系列 :趣味数学故事》等, 特别是数学科普学家李毓佩为小学生写了海量的数学童话故事, 塑造了爱克斯探长、数学怪物猪八猴、数学司令牛小顿、数学猴等等一大批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每个故事都脍炙人口, 曲折有趣的情节与有用的数学知识浑然天成。学生只要捧上其中的一本数学童话读起来, 就会被故事中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数学问题就变得有魔力了, 以致爱不释手, 欲罢不能。

笔者每个学期会定期在班级QQ群里向家长推荐相关的童话故事, 建议家长买给孩子阅读。但因种种原因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及时为孩子买到相关的数学童话, 于是笔者又成立了班级图书角, 教师买一些, 学生暂借一些, 供班级中的学生自由传阅。班上不爱数学思考的孩子可能有, 但不爱数学童话的孩子一个也没有。因为班级图书角里的数学童话故事书, 每天一本都不剩, 每一本数学童话故事书被看完的学生刚送回来, 立即就会被其他同学抢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数学童话故事成就了学生鲜活的数学思考。因为童话故事中巧妙地穿插着相关的数学问题, 阅读时,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读者会不自觉地跟着主人公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个一个的数学问题, 也就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童话里有魔力, 借助阅读数学童话来培养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真的不是童话。所以, 要想提升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能力, 让孩子阅读数学童话吧 ;要想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让孩子读更多的数学童话吧。

四、创编数学童话, 数学思维变得有张力, 让学生乐在其中

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但大部分学生喜欢创编数学童话故事。因为数学童话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用儿童的语言叙述有关数学王国里发生的种种有趣的事, 满足了儿童好新奇、爱幻想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学生在数学课上经常听到童话故事、演说童话故事, 课后又经常阅读一本本的童话故事, 到了中高年级, 每每学到新的数学知识, 就会有自创数学童话的冲动。

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想创编数学童话的愿望, 三年级下学期开始, 笔者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本漂亮的卡通笔记本, 建议想创编数学童话的学生, 轮流在上面写出属于自己的数学童话故事, 这个本本, 就是班级共享的《数学童话集》。经过大家商议, 还确定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为大象老师、聪明兔、机灵猴、笨笨熊、胖胖猪, 创编的要求是写近期学到的数学知识中容易出错的数学知识, 以及一些有思考难度的数学问题。有意愿创编的同学先到班长那里报名登记, 然后让学生按登记的次序轮流将自己创编的童话写进班级《数学童话集》里。

对全班学生而言, 创编数学童话只是兴趣, 不是学习任务。每当一位同学创编好一则数学童话故事, 就将这个故事展示在屏幕上, 并让创编者在全班讲述。因为这是同学们自己创编的数学童话, 虽然时常幼稚, 但同学们依旧听得津津有味。听后, 再让大家进行简短的交流, 说说这个童话故事好在哪里, 哪里可以再改进一点。开始, 一些同学编写的数学童话比较简短, 情节性、趣味性都不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继创编的数学童话故事可读性越来越强。

学生把某一数学知识点创编成一篇数学童话, 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 而且从所编写的故事中, 可以看出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程度。不过, 学生在用童话演绎数学知识时, 数学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可以天马行空, 自由驰骋, 数学思维也就更显张力。学生在创编数学童话的过程中, 能感受到想象的奇趣、创作的乐趣, 体验到思维的张力、数学的魅力。创编过数学童话的学生都乐在其中, 下一个学期都会争抢着再在班级《童话数学集》中创编出新的数学童话故事。

适合儿童的数学, 应该彰显童心、体现童味、充满童趣, 是智力、智商、智能、智慧的多方位展现, 是活力四射的智趣数学。童话数学正是站在儿童的立场, 既能让儿童学习数学保持思维的魅力, 又能让儿童充满浓厚的兴趣。所以, 童话数学是真正体现了童年魅力的数学, 是真正适合于童年发展的数学。

在活动的天地里玩转数学 篇7

一、在“玩”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更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实践。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参与的空间,让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身边的问题息息相关,那么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超市购物”一课中,课始,便以“小小超市”为基本活动情境,采用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开展对“元、角、分”的实际运用。首先,由学生4人一小组作为一个商店,选出售货员、顾客、记账员、小老师(评判),由学生轮流扮演这些角色。其次,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商品,标出价格,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买卖活动。学生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单位间换算,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在“玩”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内涵

任何学科的教育只有深入到学科的文化层面,才能获得真正的学科素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在数学学科活动的实施上作了大胆尝试,力图把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的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

例如,在“自制年历卡”的活动中,先用课件演示各种精美的年历,学生在欣赏年历的过程中不断发出欣喜、感叹的声音。接着,教师介绍:这些形形色色的年历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更是一座座丰厚的知识宝库,它们记载了历法,蕴涵着文化,传递着信息。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份年历?在这一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对年、月、日有关知识的回忆和探讨中。学生在对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分别有多少天,一年一共有几个星期等问题的编排中,特别是通过对平年、闰年的产生以及“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一知识的天文学背景的拓展,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年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和数学的博大与精深,感悟到数学的深刻与美丽,领略到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数学活动从“符号游戏”的“弱”文化状态提高到“数学文化”的层面,真正使数学活动展现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三、在“玩”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小学数学学科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活动(即“玩”)为主线,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现实活动中提升思维,发展品质。

之后,在观察、交流、讨论中,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与“拼的次数”及“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教师又用挑战性的语气提问:“如果用6个、8个、100个拼是个什么情况?”此时,学生很快就能从发现的规律上推算出结果。此时顺势把拼正方体向拼长方体推进,创设现实情境“包装火柴盒”,鼓励学生有序地把10盒火柴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在具体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思考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纸。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拼的拼、算的算、讨论的讨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玩”出了规律,而且“玩”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玩”活了数学思维。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发现、玩中体验、玩中提高,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活动,活动是载体,让学生玩转数学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深信数学学科活动将会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生命历程。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新课改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让儿童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然而,如何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情趣,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又如何展开?这些都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回忆童年,“打陀螺”、“华龙道”、“链条枪”、“跳格子”、“滚铁圈”等游戏历历在目,至今仍回味无穷。于是我们把目标聚焦于孩子的天性——玩。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如果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内容穿插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习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那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一、在“玩”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更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实践。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参与的空间,让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身边的问题息息相关,那么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超市购物”一课中,课始,便以“小小超市”为基本活动情境,采用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开展对“元、角、分”的实际运用。首先,由学生4人一小组作为一个商店,选出售货员、顾客、记账员、小老师(评判),由学生轮流扮演这些角色。其次,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商品,标出价格,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买卖活动。学生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单位间换算,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在“玩”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内涵

任何学科的教育只有深入到学科的文化层面,才能获得真正的学科素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在数学学科活动的实施上作了大胆尝试,力图把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的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

例如,在“自制年历卡”的活动中,先用课件演示各种精美的年历,学生在欣赏年历的过程中不断发出欣喜、感叹的声音。接着,教师介绍:这些形形色色的年历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更是一座座丰厚的知识宝库,它们记载了历法,蕴涵着文化,传递着信息。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份年历?在这一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对年、月、日有关知识的回忆和探讨中。学生在对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分别有多少天,一年一共有几个星期等问题的编排中,特别是通过对平年、闰年的产生以及“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一知识的天文学背景的拓展,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年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和数学的博大与精深,感悟到数学的深刻与美丽,领略到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数学活动从“符号游戏”的“弱”文化状态提高到“数学文化”的层面,真正使数学活动展现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三、在“玩”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小学数学学科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活动(即“玩”)为主线,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现实活动中提升思维,发展品质。

之后,在观察、交流、讨论中,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与“拼的次数”及“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教师又用挑战性的语气提问:“如果用6个、8个、100个拼是个什么情况?”此时,学生很快就能从发现的规律上推算出结果。此时顺势把拼正方体向拼长方体推进,创设现实情境“包装火柴盒”,鼓励学生有序地把10盒火柴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在具体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思考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纸。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拼的拼、算的算、讨论的讨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玩”出了规律,而且“玩”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玩”活了数学思维。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发现、玩中体验、玩中提高,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活动,活动是载体,让学生玩转数学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深信数学学科活动将会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生命历程。

(责编 金 铃)endprint

新课改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让儿童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然而,如何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情趣,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终身发展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又如何展开?这些都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回忆童年,“打陀螺”、“华龙道”、“链条枪”、“跳格子”、“滚铁圈”等游戏历历在目,至今仍回味无穷。于是我们把目标聚焦于孩子的天性——玩。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如果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内容穿插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习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那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一、在“玩”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更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实践。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参与的空间,让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身边的问题息息相关,那么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超市购物”一课中,课始,便以“小小超市”为基本活动情境,采用模拟购物的游戏活动开展对“元、角、分”的实际运用。首先,由学生4人一小组作为一个商店,选出售货员、顾客、记账员、小老师(评判),由学生轮流扮演这些角色。其次,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商品,标出价格,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买卖活动。学生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单位间换算,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二、在“玩”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内涵

任何学科的教育只有深入到学科的文化层面,才能获得真正的学科素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在数学学科活动的实施上作了大胆尝试,力图把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的本质,去探寻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文化本性。

例如,在“自制年历卡”的活动中,先用课件演示各种精美的年历,学生在欣赏年历的过程中不断发出欣喜、感叹的声音。接着,教师介绍:这些形形色色的年历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更是一座座丰厚的知识宝库,它们记载了历法,蕴涵着文化,传递着信息。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份年历?在这一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对年、月、日有关知识的回忆和探讨中。学生在对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分别有多少天,一年一共有几个星期等问题的编排中,特别是通过对平年、闰年的产生以及“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一知识的天文学背景的拓展,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年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和数学的博大与精深,感悟到数学的深刻与美丽,领略到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数学活动从“符号游戏”的“弱”文化状态提高到“数学文化”的层面,真正使数学活动展现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三、在“玩”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小学数学学科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活动(即“玩”)为主线,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现实活动中提升思维,发展品质。

之后,在观察、交流、讨论中,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与“拼的次数”及“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教师又用挑战性的语气提问:“如果用6个、8个、100个拼是个什么情况?”此时,学生很快就能从发现的规律上推算出结果。此时顺势把拼正方体向拼长方体推进,创设现实情境“包装火柴盒”,鼓励学生有序地把10盒火柴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在具体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思考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纸。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拼的拼、算的算、讨论的讨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玩”出了规律,而且“玩”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玩”活了数学思维。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发现、玩中体验、玩中提高,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活动,活动是载体,让学生玩转数学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深信数学学科活动将会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生命历程。

上一篇:说课稿世界各地下一篇:描写小满的古诗(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