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通用9篇)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篇1

一、现状分析:

我园保育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班级卫生和幼儿保育方面工作、保教工作配合上存在较大问题。例:一日工作流程中不知下一个环节是什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会主动配合等。

二、培训目的:

1、总目标

学习保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成为基本合格的保育员。

2、具体目标

1)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

了解幼儿园保育员行为常规规范,乐意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观念。

2)专业知识方面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基本特征,学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卫生保健任务,目标,内容与基本要求,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保育观。

3)专业能力方面

基本掌握幼儿园保育职责与工作流程,协助班级教师制定班级常规、班级环境创设、组织卫生保健工作。

三、培训对象:

全体保育员

四、培训时间:

2017年9月19日中午1:00---15:00

五、培训内容:

1、《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工作职责》

2、《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3、《保育员一日工资流程安排及要求》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篇2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此阶段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发以来, 我国幼儿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而目前制约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幼教机构合格师资不足。本研究所关注的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幼儿园保育员队伍。

尽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简称《纲要》) 和《幼儿园工作规程》 (简称《规程》) 都强调, 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教育必须保教并重。但以保育工作为主的幼儿园保育员却一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很低。现在许多幼儿园合格的保育员匮乏, 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严重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 制约了当前幼儿教育高速度、高标准的发展。因此, 关注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与生存状况﹑研究保育员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是当前提高幼儿园教育保教质量﹑坚持保教并重的必要前提。

本研究中的保育员是指在幼儿园中负责照管幼儿生活、辅助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工作人员, 不包括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

本研究中的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是指保育员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

二、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分类随机取样方式, 我们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长沙、岳阳、常德、衡阳、郴州、永州、张家界、湘西州等8个地市分别抽取2~3个样本县 (区) 、乡, 共73所幼儿园的保育员作为调查对象, 分别选取省级示范园5所, 市级示范园20所, 一级园32所, 二级园15所, 简易园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7所, 民办幼儿园46所;市级以上城市幼儿园45所, 县镇幼儿园21所, 乡村幼儿园7所;力求使样本选择均衡, 具有代表性。

本次调查从2015年10月开始, 终于2016年6月, 历时8个月 (见表1) 。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辅之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课题组成员首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之后在参阅已有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 回收问卷643份, 其中有效问卷633份, 有效率为93.1%。

对一些不能在调查问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调查问卷上已经作答但难以深入了解的问题, 我们采用了访谈法 (面谈或电话访谈) 。对象有来自于不同规格、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保育员、幼儿教师、园领导、幼儿家长和样本县 (区) 的幼教专干等。

调查收集的某些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 11.5Standard Version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综合, 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规程》第三十九条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职工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具有良好品德, 热爱教育事业, 尊重和爱护幼儿, 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和专业素养, 为人师表, 忠于职责, 身心健康。”

本研究涉及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指标共有6个题项, 通过SPSS分析可知, 保育员在职业道德上平均得分是24.88 (总分为30分) 。总体看来, 被调查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不高。

表2显示, 保育员得分最高的是在对幼儿的尊重和爱上, 依次是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和公正性;在对职业的喜爱、合作意识、对本幼儿园发展的关心上, 保育员得分都较低。

调查显示, 公立幼儿园保育员在职业道德题项上的得分高于私立幼儿园保育员。

(二) 保育员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化程度很低

1. 大多数保育员学历达标, 但专业不对口

《规程》第四十二条规定, 幼儿园保育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表1显示, 被调查的633名幼儿园保育员有本科学历的为1.1%, 有专科学历的为14.5%, 有高中/中专学历的为69.1%, 有初中学历的为15.3%, 也就是说有84.7%的幼儿园保育员学历基本达标。但表1也显示出, 这个群体存在严重的学科专业不对口情况。在被调查者中,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只有69人, 为调查对象的10.9%;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23人, 占比3.6%;而大部分保育员 (541人占比85.5%) 学科背景都与保育员职业无关。

2. 大多数保育员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化程度很低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部推出的《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 (2009年修订) 中对各级别保育员均需掌握的“相关知识”的要求, 我们将保育员系统的职业知识具体指标定为:幼儿生理学知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常见疾病及传染病基础知识、幼儿安全知识、幼儿营养常识、相关环境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

我们对保育员学过的专业知识种类及人数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

如表3所示, 保育员学习较多的是幼儿安全知识、幼儿常见疾病及传染病基础知识等, 而对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教育学知识学习较少。表3显示, 大多数保育员没有系统学习过职业知识。这表明, 幼儿园保育员缺乏系统的幼儿保教专业知识。

根据《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 (2009年修订) 中对各级别保育员均需掌握的“技能要求”的内容, 我们将保育员的职业技能具体指标定为:卫生管理 (清洁、消毒) 技能、生活管理 (健康观察、组织进餐、组织盥洗如厕、组织睡眠) 技能、配合教育活动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配合、参与家长工作) 技能等。

我们对保育员掌握的职业技能种类及人数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

如表4所示, 保育员掌握得最好的是卫生管理技能, 最欠缺的是配合教育活动技能及生活管理技能中的健康观察技能。表3、表4的结果显示, 幼儿园始终把幼儿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很多幼儿园存在保教分离的现象。

问卷调查表显示, 省、市级示范园保育员在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题项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幼儿园保育员。

(三) 保育员职业意识不强, 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1. 保育员对保育工作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够, 职业意识不强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本研究中保育员的职业意识是指保育员在对保育工作内涵和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观点以及对保育工作的看法, 是保育员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依据。具体划分为保育观、教育观、健康观、儿童观4个方面的题项。

如表5所示, 被调查者的职业意识整体得分不高, 部分保育员还持有传统的保育观、教育观、健康观、儿童观, 只保不教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 保育员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心理素质是指心理各要素及其发展水平, 是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职业特点决定了保育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应急能力、创造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一定的坚持性、自信心、乐观向上的性格倾向和比较恰当的自我评价等心理素质。

本次研究涉到保育员心理素质的题项共有9个, 调查结果如下表。

如表6所示, 通过SPSS分析可知, 保育员心理素质总体得分在4等级以下, 保育员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 在本次调查中, 对保育员的职业素养三个维度的数据显示, 公办幼儿园都比民办幼儿园要好。

四、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一) 保育员生存状况欠佳, 社会地位较低

本研究关于保育员的生存状况, 主要涉及其月收入、保险、编制、合同等方面。

1. 经济待遇明显偏低, 工作付出与工资回报不平衡

表7显示, 保育员月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的占29.8%;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56.6%;在1600~2000元之间的占9.8%;在2100~3000元之间的占3.5%;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0.3%。五险一金全部购买的仅为4.0%;部分购买的为46.9%;没有购买为49.1%。保育员对自己目前的经济待遇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只占3.2%和5.5%, 满意度很低。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人分别占34.3%和26.4%。很多保育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与收入回报不成正比, 心理不平衡。

从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获知, 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五险一金全部购买的保育员大多数是教龄较长, 有中高级职称, 有正式编制, 在市级以上公立幼儿园工作的。

有关资料显示, 湖南省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8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长株潭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5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01元。

从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 近90%保育员的经济收入低于全省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2. 大多数无编制, 无职称

据了解, 目前, 许多公办园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作为保育员, 编制问题自然更是无人问津。

从调查问卷和访谈中获知, 有中高级职称的保育员大多数是有正式编制的﹑从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

如图1、图2所示, 大多数保育员无编制, 无职称。因此, 大多数保育员无安全感, 无归属感。

3. 社会地位较低, 职业自豪感不强

表8显示, 保育员觉得自己职业的社会地位很高与比较高的分别只占2.8%和5.8%, 觉得一般的为36.5%, 觉得社会地位较低与很低的分别占43.4%和11.5%。所以, 保育员的职业自豪感不强, 当需要介绍自己的职业时, 只有8.7%的保育员会大方主动地表明职业身份, 13%的保育员觉得有点难为情, 57%的保育员会以“教师”等职业含糊回避, 21.3%的保育员选择搪塞过关。

在社会各界普遍看好学前教育前景的背景下, 只有28.1%的保育员对自己职业发展前途有信心, 50.1%的保育员认为职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 21.8%的保育员认为自己的职业是没有前途的。

(二) 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

1. 对保育员的身心素质要求过低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多数幼儿园保育员上岗前只要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的项目为胸部X光透视、肝功能检查、测量身高、体重检查, 合格者就可以担当幼儿园保育员。

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对幼儿园保育员的健康要求为“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幼儿保教工作”。根据对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关于保育员入职要求的规定和访谈资料的分析, 表明大多数幼儿园保育员上岗前的身体检查项目不够全面, 忽视了保育员的心理素质、亚健康状态对保育工作的影响。不能确保保育员有充分的身心条件从事幼儿园保育工作。

2. 对保育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过低

表1显示, 被调查的保育员中有84.7%学历基本达标但存在严重的学科专业不对口情况。如图3所示, 在被调查者中,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只占10.9%;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为3.6%;而大部分保育员 (占比85.5%) 学科背景都与保育员职业无关。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多数保育员上岗前是家庭主妇、保姆、工厂下岗人员, 退休聘用人员, 不再从事养殖、南杂等的个体户, 外来务工无专业的农民等。

(三) 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保育员培训学校和机构对保育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全方位的培训。在职的保育员上岗前绝大部分只是在市、区劳动人事局举办的保育员培训班中或民办的培训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的培训。培训内容为简单的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幼儿安全常识等。有些只要交钱参加培训就可以结业, 甚至发给保育员资格证。有部分私立幼儿园的保育员是先上岗, 由老的保育员带, 完全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保育培训。可见, 保育员上岗前的培训很少, 而且大多流于形式。

保育员上岗后的在职培训也非常少。访谈中保育员普遍反映,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常有外出学习交流和观摩的机会, 唯独她们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管理较正规、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会定期由负责保育工作的园领导或保健医生给保育员培训。近几年, 由于“国培计划”的实施, 保育员在职培训的机会增加了, 但对整个保育员队伍而言仍只是杯水车薪。

五、保育员培养模式初探

本调查显示:幼儿园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 保育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趋于中老年。其成因比较复杂, 与保育员生存状况不佳、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数量不足、职业吸引力不强, 保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明确提出“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导”。因此, 幼儿园高质量保教人员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着重探讨幼儿园保育员的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一) 正规中高职院校保育员培养模式

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幼教机构的保育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在幼儿师范院校或职业学院进行过1~2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我国部分省、市在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在2005年, 上海市教委就委托三所中职校率先开设了以幼保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幼儿保育, 近10年来上海市已有7所中职校开办了中职幼保专业。这种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应该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带来了积极的启示。

笔者认为, 近年来, 由于有关政策的变化,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没有申报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资格了。中职学校显然不能受制于现状, 而应及时调整方向, 正确定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设计课程体系,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为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培养出大批职业素养高, 顺应幼教发展形势, 既能“保”又能“教”的合格保育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具优势。

通过正规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合格保育员的模式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

(二)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养模式

现阶段,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我们应根据学前教育法规对幼儿园保育员的上岗要求和《国家技能标准保育员》中对保育员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 对保育员资格进行认证。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那些真正热爱幼儿保教工作, 有实际工作能力, 达到相关职业技术等级的人来幼儿园任职, 杜绝无证上岗。这样就拓宽了幼儿园保育员的来源渠道, 可以优化保育员队伍。在部分省、市保育员资格认证培养模式早已拉开帷幕, 开展得如火如荼。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可以由正规中高职院校承担。目前, 一部分中高职院校已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且初见成效。

保育员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也可由有合格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 (学校) 承办。很多民办培训机构已走在前面, 但难免鱼龙混杂。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把好资质审查这一关。

(三) 保育员在职培养模式

在职培训有利于保育员及时更新保教观念, 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1. 定期脱产的专业培训

如“国培计划”中每年推出的保育员培训项目, 保育员中级、高级的职称培训等。各级幼儿园应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保育员培训制度,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实施。可以根据各幼儿园的整体发展需要、经济实力, 保育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保育员的素质及专业发展状况等具体情况, 分批选送参加脱产的保育专业培训。

2. 学历提升培训

各级幼儿园管理者都应倡导和鼓励保育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提升进修学习, 改善和优化保育员的知识结构。

3. 幼儿园内部培训

这种培训方式灵活方便, 备受推崇。它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 不定期地邀请幼教专家、优秀的保育员代表到幼儿园举行讲座, 也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让保育员参加幼儿园之间的保育观摩, 出去聆听保教专题讲座, 这样的培训很有针对性, 能及时更新保育员的保教观念, 直接有效地提高保育员保教技能。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代表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8个地市共73所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幼儿园保育员队伍职业素养较低, 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其成因比较复杂, 与保育员生存状况不佳﹑对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育员培养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关注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素养现状与生存状况﹑研究保育员培养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 整体提升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是当前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保教并重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亚辉.河南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2]杨彦涓.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宋彩虹, 张艳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11 (2) .

[4]田景正, 周端云.湖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4) .

[5]林少玲.保育员的专业化成长的策略浅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8) .

[6]高秀红.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教育 (幼教刊) , 2004 (36) .

[7]陈厚云.日本大力推进保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J].山东教育, 2002 (33) .

[8]王柏玲.保育员现状不容乐观[J].教育导刊, 2010 (1) .

[9]黄娟娟.上海市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现状和成因的分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9 (8) .

做好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点滴体会 篇3

一、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

配班工作是保育员老师协助主班教师、配合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在组织活动前主动问主班教师是否需要帮助制作玩教具、布置环境、特殊摆放桌椅等,并积极配合教师示范设计的游戏。关注个别需要照顾如注意力不集中、控制能力较差的幼儿,并作观察记录,及时向授课老师反映、讨论孩子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并制定合时的教育措施,如有的孩子在做练习时,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哭,经过观察、讨论及与孩子的交流,发现这个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但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于是我们就商量在不同的情景中当其遇到挫折而发生情绪上的波动时,及时引导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只是用眼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做好班級的卫生、保健工作

要做好一个合格、优秀的保育员,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掌握全面的保育知识:熟知自己一天的工作细则,懂得幼儿健康不仅仅指的是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了,还要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是健康的孩子。

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保育员老师要以多种形式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可以制定每日向家长反馈的表格,如实填写,即搜集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争取家长的意见,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分为进餐、午休、服药、大小便等项目,并给与了较科学的参考值,将这几项中有特殊情况的如进餐量较少、餐后有呕吐现象的、午休服药后咳嗽很厉害的、大便有异样或次数较多的,填写在表格中,较严重的等家长来接时告知家长,引起家长注意并就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特殊儿童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并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

四、配合班级老师做好户外活动

在组织户外体育运动前,首先保育员要配合老师检查幼儿的衣着是否便于运动,幼儿的运动服装要求宽松利索,对于过厚过大的衣服,要先脱下再活动,其次检查幼儿的鞋子是否适宜活动,检查幼儿的鞋带是否系牢,以防鞋带松掉绊倒引起损伤,最后还要注意幼儿口袋中的硬物和衣服上的饰物在运动中给幼儿带来的伤害。这些在活动前都要清理检查,让幼儿能安全的参加活动。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还必须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保育员和老师还必须积极的调动幼儿的情绪,使之主动积极的参加活动,即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幼儿主动锻炼的目的,并通过观察、摸、问等途径获得信息,随时对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进行调整。保育员与老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面色,出汗情况和动作变化。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保育员和老师都要将幼儿放在首位,使自己的眼中充满幼儿的影子,要多去观察,关心了解幼儿在运动中的状况,提高自身在体育运动中的随即指导,护理能力,真正的服务于幼儿,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学习保育工作以外的知识,大大提高工作质量

现在的家长对保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保育员们的要求会更高。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工作质量就会越高,在配课时如果你会弹琴伴奏,在课堂上,你就可以和教师互动,你弹琴,教师则可以抽出时间教孩子唱歌,纠正个别孩子的错误,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在上美术课时,如你有一定的绘画技巧,配合教师对个别孩子给予帮助和执导等。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篇4

一、幼儿园一日保育生活的安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人终身的人格完善和为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奠定基础,就是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一日保育生活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一日保育生活的组成部分:入园(晨检)、饮水、盥洗、餐点、入厕、午睡、离园等。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

7:20· 7:50 晨间接待 区域活动 7:50· 8:50 晨间活动 早操 8:50· 9:10 入厕 盥洗 晨间谈话 9:10· 9:30 教学活动 9:30· 10:10 区域活动 10:10·10:35户外游戏 10:35·11:00餐前活动与准备 11:00·11:30午餐 11:30·11:50餐后活动 12:00·14:20午睡

14:20·15:00起床、点心、喝水 15:00·15:45区角、游戏、户外活动 15:45·16:00离园准备 16:00·17:00离园活动

基本要求: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既有利于形成集体生活秩序,又能满足幼儿个体的合理需要,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2.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要满足幼儿受保护的需要和独立的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3.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避免隐性和显性的时间浪费。

4.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入园要求:

1、教师必须按时到园(值日老师提前到园),开窗通风,整理好卫生,准备好入园接待工作和晨间活动的准备工作。

2.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3.观察幼儿精神面貌,做好个别幼儿工作。查看幼儿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4.组织幼儿开展观察、劳动、值日、自选活动等。

饮水要求:

1.上下午各组织一次集体饮水,提醒并允许幼儿随时喝水。2.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日饮水量达400—600毫升以上。3.指导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

清洗要求:

1.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

2.将正确的盥洗方法、爱清洁、节约用水等图示呈现在盥洗处,提醒幼儿遵守。3.指导中、大班值日生检查盥洗结果。

进餐要求:

1.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介绍当餐食品。

2.组织幼儿按时进餐,餐前餐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坚持餐后15分钟的散步。(正餐: 30—40分钟,点心:15分钟)。

3.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提醒幼儿进餐速度及食量适当。4.观察进食量,对特殊幼儿给予个别照顾,及时处理异常情况。5.纠正不良进餐习惯。

6.督促指导幼儿餐后擦嘴、漱口。

午睡要求:

1、睡前:组织幼儿睡前解便,安静进入寝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等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折叠衣物,放指定位置。

2、睡中: 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睡后: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4、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鞋子是否放好,做好值班记录。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上厕所要求: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整理衣裤,便后洗手。

2.观察幼儿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并作好记录。3.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提醒易遗尿的幼儿解便。

离园要求:

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开展安静的自选活动。

2.检查幼儿服装穿戴是否整齐;提醒幼儿收拾需带回家的物品。

3.严格确认接幼儿的家长,有重点地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好生病、情绪异常等特殊幼儿的交接。

4.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告别。5.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陌生人带走。

6.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次日各项活动的准备。关好水电门窗。

幼儿园保育员合同 篇5

甲方(聘用单位): 乙方(受聘人员):

为了依法维护双方权益,明确义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商议,特订立此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聘用合同期限:

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合同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合同执行完毕,经双方协商,可续签合同,否则,合同终止。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对乙方进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及辅导;

2.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奖惩;

3.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乙方;

4.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和实绩,每月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

5.根据乙方的岗位及工作要求,为乙方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3.服从甲方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4.热爱保育共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投入保育事业,提高为幼儿服务能力;

5.乙方发现甲方不履行合同,有权提出同甲方解除聘用合同。

三、聘用合同变更、终止、解除的条件

(一)聘用合同确需变更的,双方应协商一致,按程序变更合同。

(二)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聘用合同即行终止。经双方同意,可续签聘用合同。

(三)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1、聘期内严重不履行合同的。

2、乙方不服从甲方工作安排。

3、乙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失职、违法、违纪、不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

4、乙方工作随便,不履行岗位职责,在幼儿园内外造成不良影响。

5、乙方知识能力不够,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6、乙方如有上述其任意一条,甲方有权扣除乙方押金。

四、甲乙双方都应遵守本合同,不得擅自违约。如需中途终止合同,须经双方协商解决。未经协商同意,违约一方应给对方赔偿损失。如有争议,由劳动部门仲裁。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六、本合同于从 年 月 日起生效。

七、本合同未尽的其他事项,由双方协商。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篇6

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我的保教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和各位教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和保育水平,平时在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我力所能及,我会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的前提,自从我担任了小班的保育员以来,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责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欢乐的成长。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自我所从事的职业,仅有热爱了,才会去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虽然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可是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一些有关幼儿课程的视频,知识等等,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日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我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善,不断提高。

四、工作效果及努力方向

由于刚进入幼儿园工作,带的还是小班,孩子们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自理自立,也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但有些幼儿还是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会把生活中领悟到的和在学校学习到的一些有关知识利用在其中,告诉幼儿该怎样做。平时在遇到什么不懂得地方也会请教主副班教师。我明白自我在工作中也存在着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自我多学习,多请教,多和孩子们沟通,心中装着孩子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提高,对得起各位教师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孩子家长的期望,也对得起自我的本职岗位。

五、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提供幼儿园目录,共调查58家312保育员,均为女性;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36.23岁;从事保育工作最短时间1年,最长20年,工作年限平均3.35年;以≤初中学历为主187人,占59.94%,专职293人,占93.91%,月收入以1000~2000元为主256人,占82.05%;已婚299人,占95.83%。

1.2资料收集

采用结构式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调查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和需求情况,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传染病知识培训相关情况等。

1.3资料整理与分析

按照样本量计算公式:n=u2P(1-P)/δ2。式中α=0.05,估计P=0.75,δ=±5%,计算得n=284人。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调查问卷双录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情况

66.35%(207/312)的幼儿园保育员接受岗前传染病知识培训,75.96%(237/312)保育员接受过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每学期、每季度、每月和每半月接受1次传染病知识培训的比较分别是36.71%、28.27%、24.05%和10.97%。见表1。

2.2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情况

岗前培训方面: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收入、不同婚姻状况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不同从事保育时间、不同幼儿园性质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岗培训方面: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收入、不同婚姻状况、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不同从事保育时间、不同幼儿园性质保育员接受传染病岗前培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保育员传染病知识培训需求

63.14%(197/312)的幼儿园保育员认为目前传染病知识培训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18.91%(59/312)认为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17.95%(56/312)表示不清楚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97.12%(303/312)保育员表示需加强传染病培训;湖里区保育员希望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分别为健康讲座(25.28%)、培训(20.81%)和宣传册子/宣传折页(占12.75%)。见表3。

3 讨论

由于幼儿园幼儿年龄小,且幼儿园是人群流动频繁的地区,易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幼儿园保育员负责幼儿生活方面的照料,如能早期识别和隔离幼儿园传染病患儿,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对控制传染病在幼儿园的流行十分重要[4,5]。因此,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保育员对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识别,有利于控制幼儿园传染病疫情。

调查发现,湖里区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比例均不高,学历低、私立幼儿园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比例较低,保育员从事保健工作越长,其接受岗前和在岗传染病培训的比例均越高。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设置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度和课程,通过加强保育员岗前和在岗传染病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保育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减少传染病疫情。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培训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加强湖里区私立幼儿园培训工作,针对需求和期望的途径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保育员发现传染病患儿能力,使保育员能在日常工作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传染病患儿,防止暴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9.

[2]李君.对当前幼儿园保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5(4):80-83.

[3]王瑞平,张萌,崔亮亮,等.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园保育员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幼儿园传染病传播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9):697-700.

[4]蔡建盛.谈新时期保育员队伍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3):104-106.

幼儿园保育员方案 篇8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时间;经验;合作

保育员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角,她们与教师分工合作,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而努力工作。然而,纵观保育员队伍现状:其一,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大多只是初中文化;其二,保育员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够合理,不会主动参与教育;其三,缺少工作责任心,保育队伍流动性较大。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幼儿园的保育水平和保教质量。以往,我们尝试开展了各项业务培训,其间,因保育员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观上缺乏提升专业技能的要求和愿望,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近年来,我园教师队伍以“学习型园本教研团队”建设为抓手,成立了若干学习小组,充分调动了个体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鉴于团队学习的有效性,拟在保育员教研活动中引入合作式学习模式,以“合作”为基点,以改善保研活动的集体氛围,加强保育员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为目标,为其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一、合作式学习在幼儿园保育员教研活动中的价值及意义

探索合作式学习在保育员教研活动中的运用是满足保育员专业成长需求、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有益尝试,其意义在于:

(一)促进保育员自学、乐学

在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合作中,保育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被大大唤醒,她们在相互交流、倾听、尊重的合作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有助于增强她们的归属感、认同感。

(二)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

保育员都是研讨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欣赏者,这种研讨者角色的科学定位和合理转化使得保育员的主体意识得到释放,一种平等、自由、融洽的学习环境得以生成。

(三)促进保育员形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在促进保育员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使保育员将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合作的情境之中,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彼此间的互助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合作式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一)开放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保证

1.空间设置

以“灵活组合型”的空间设置缩短保育员之间的距离,共享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群体环境。如:学习时将保育团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组均标上自己的组名,每次开始学习前的几分钟组织大家表演才艺,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为保育员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做了铺垫,又激发了保育员与同伴互动合作,交流共享。

2.时间安排

合作式学习首先应当摒弃的是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即为了追求合作式的学习,而机械地套用合作的模式,在统一的时间里开始,又在统一的时间中结束。时间的安排应当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即根据保育小组学习的内容、形式、保育员的学习状态等进行灵活的安排和调整。

(二)异质分组的合理采用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能力、个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保育员放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例如,在“巧手妈妈”手工制作活动中,我们把手工技能良好的保育员和技能相对较弱的保育员组合在一起,通过制作范例、现场观摩等形式发挥小组内引领者的作用,完成了组内保育员之间手工制作技能的互补与互动,提高了各自的操作能力。

(三)互赖行为的鼓励与支持

合作式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互赖,它代表了小组成员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通常,我们在目标、奖励、角色、资料、身份这五个方面帮助保育员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使每个保育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以及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负责。

(四)合作式教研活动的有效设计

1.活动主题:从保育员经验出发

在保育员合作式教研活动中,主题的来源既可以是根据保育员发展的特点以及经验基础有计划地加以预设,又可以是在保育员兴趣点以及经验基础上进行即时的生成。例如,根据保育员的一日工作内容,我们选取了“幼儿进餐环节的指导”“消毒工作的细节”“肥胖儿管理”等,结合保育员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内开展研讨、实践活动,灵活把握适宜的操作行为。

2.活动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1)合作式学习活动的展开对人数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控制在10人以下,才能更有利于保育员充分地表达和交流。

(2)合作式学习活动不仅要有与合作学习直接相关的材料和工具,还应提供因研讨、交流以及随研讨问题的深入而即时生成的对新的问题探究所需要的材料或其他资源。

3.活动过程:倾听、合作、交流

合作式学习强调和注重保育员交流、体验的过程。倾听保育员的述说、观察保育员的行为是对其自主学习给予积极扶持和推进的必要前提。在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保育员各自的想法、思路得以明晰化、外显化,她们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也能使相对复杂的任务变得更实际可行。

4.活动结果:以小组自评为主

合作式学习是为了促进保育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活动的结果,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因此,我们采用小组自评的方式,内容包括:有益经验的总结、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的分析以及小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等,在小组自评的支撑下,小组能不断地发展进步,从而有效地促进保育员的主体性发展和专业化进程。

三、实施合作式学习的效果

(一)确保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式学习重视同伴间的互动,体现了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同伴关系,营造了一种有利于保育员合作、竞争和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小组辅助个体和个体学习等学习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凸显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全体性

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面对全体保育员,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同时,针对有个别因自身文化、习惯等因素显得力不从心的保育员,我们采用了鼓励、带教等方式引领她们迎头赶上。

(三)提高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趣味性

爱好是保育员愿意主动学习的条件,趣味性活动能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轻松、愉快的互动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保育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保育员在小组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发挥了保育员教研活动的创造性

在合作互动学习中,保育员自主、创意地参与了小组活动,每个人在友好互助的氛围中根据实际需要变通了工作方法,规范了自身行为。同时,将研讨中的问题情境再现于日常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保育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之,合作式学习充分强调了保育员间的互动和共同学习过程,有利于保育员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工作质量的提高。通过努力,相信日后我们会积累更多的方法,使合作式学习在保育管理工作中日趋完善,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1.

[2]黄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幼儿园保育员随笔 篇9

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通过实践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

第一,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幼儿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第二,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第三,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并不感到困难。比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趴着或蒙头睡觉、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等卫生习惯。同样的,如果幼儿时期由于家长教育失当而形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成人后要想加以矫正就非常困难。

二、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容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三、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第一、守规则常坚持。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二、标准统一,共同监督

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老师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老师也要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第三、培养集体促个别

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剪指甲,老师可通过情境故事讲述形式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很容易藏着细菌。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改变了原先的不良习惯。

第四、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环节的一致性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活动。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

上一篇:下雨天发朋友圈的简短句子下一篇:失落的感恩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