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过去了,回顾过去,历史教研组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并紧跟新课改的步伐,积极钻研学科理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在配合学校教研工作与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工作,现将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教研组教研的实效为指导思想。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1、首先圆满完成历史基地各项工作 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由于学校大力支持,各组员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开展顺利,获得广泛好评。
①、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小结工作。
②、向市县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本学期从开学到结束,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三次市级高三历史集体备课。观摩了不同形式的研究课不断,同时通过听课、评课,拓展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③、充分利围绕课堂教学做文章。用每一次学校请进来指导的机会,给本组教师把脉,挑毛病、找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比如,高中教研员专程为我校的高中历史教师做辅导,为高
一、高二新教材的教师提了许多想法。并听了王振宏老师的复习课,肯定我们教师的工作,并针对性提出宝贵的意见。极大促进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机会多多益善。
3、加强集体备课
由于集体备课在上一个学年的教研组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学期着重加强集体备课,比如高一备课组积极参与学校推行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课堂模式,相互备课,取长补短;并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用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问题,上课时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独立见解”,形成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形成 “自学、导学”式历史教学模式、“专题研讨”式历史教学模式。根据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注意对练习题的精挑细选,做到“典型、启发”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一些热点、考点要让学生做熟、做烂;注意全批全改,及时反馈。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推动作业形式、内容的改良,精心推敲、选取,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加强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个备课组在活动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4、继续加强了教学中四个关系的研究
(1)加强《考试说明》和课本的关系研究
(2)加强教和学的关系研究:历史教学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又要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进行穿线织网,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列提纲、做表格等,从学会到会学。
(3)加强讲和练的关系研究:学校提倡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讲清基础知识,讲得线索清楚,重点突出,有层次,要加强史实、史论和史法的指导。练——要加强对各种题型的练习。练习的着眼点要放在能力培养上,并进行适应性训练。
(4)加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而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条件,所以获取知识只是做数学中的加法,而培养能力则是做数学中的乘法。教师讲课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讲课时要使知识以点串线,以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有主体感觉,就是做到纵的一条线,横的一个面。
5、成绩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成员积极参与市历史教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程红艳老师参加市历史教研活动,呈献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参加区栋梁杯,取得一等奖;杜少卿老师参加区栋梁杯比赛获一等奖;陆娜老师参加区新秀杯获得一等奖;王振宏老师的复习课获得一致好评。李春虎叶文刚老师参与市统考命题。
三、不足与有待提高之处
1、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需加强网络教研活动。
2、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研与指导中仍常感到“资源有限”,使用不畅,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不够。
3、组内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质量不高,参与各类竞赛积极性不足,所获奖项不多。
宿豫中学 高中历史教研组 2013-1-20 篇二: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上学期瑞金三中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全面落实学校教研室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办学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
一、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升教研组的学术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1、继续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
①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小结工作。
②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本学期组织了六次公开课。观摩了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同时通过听课、评课,拓展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③充分围绕课堂教学做文章。用每一次教研组集体活动的机会,给历史教学把脉,挑毛病、找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
2、加强集体备课
高一年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怎样通过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思维层次的跃升,同时减负增效的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也是研究的重点;
高二年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科班历史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备考就是高二历史备课组研究的课题;
高三年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实现高考目标。因此,高三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科核心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把握规律性的知识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拟定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达成作为高三历史备课组研究的课题。
3、加强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个备课组在活动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如“怎样取舍多媒体课和传统历史课”?“如何解决历史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针对原先开展的课题“中学历史目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试验”进一步落实。三个教研组均立足于课堂教学,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设计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高三教研组认真研究、总结了上一年高考情况,汲取经验,查找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历史选择题和材料题解析题的训练。强化答题规范、思路,力争更大幅度提升技能和成绩;加强对学科尖子生的培养,同时做好边缘生的工作,在学习的毅力、学法、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指导;认真做好周练的组织工作以及月考的命题、批阅、分析工作。
高二教研组立足于基础,着眼于高考,在平时的教学中狠抓基础。同时适当提升知识的含量和深度,针对新高考模式下的各类题型进行讲评、训练,把握高考新方向。高一教研组认真研究学情,狠抓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赢在高中学习的起点。
4、继续加强了教学中四个关系的研究
(1)加强《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课本的关系研究
(2)加强教和学的关系研究:历史教学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又要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进行穿线织网,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列提纲、做表格等,从学会到会学。
(3)加强讲和练的关系研究:学校提倡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讲清基础知识,讲得线索清楚,重点突出,有层次,要加强史实、史论和史法的指导。练——要加强对各种题型的练习。练习的着眼点要放在能力培养上,并进行适应性训练。
(4)加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而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条件,所以获取知识只是做数学中的加法,而培养能力则是做数学中的乘法。教师讲课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讲课时要使知识以点串线,以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有主体感觉,就是做到纵的一条线,横的一个面。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学年,为了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曾黎明和欧梦萍、邹晓文和梁治国新老教师结对子拜师。组内教师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新老教师能够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完善,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而老教师能做到耐心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联系实际,借鉴吸收,组内形
成了较为浓厚的研讨学习氛围。在赣州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刘健老师获得了二等奖,梅兴、黄宗友、揭娟娟等老师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获得地级奖。
三、不足与有待提高之处
1、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活动。
2、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研与指导中仍常感到“资源有限”,使用不畅,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不够,以后的充电将是永恒的。
3、组内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质量不高,参与各类竞赛积极性不足,所获奖项不多。
四、下学期的奋斗目标
(1)鼓励老师多参与科研。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因为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尤其是鼓励老师要多写出有质量的教学论文。
(2)加强最新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3)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4)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更要多评课,博采众长;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其学科骨干作用;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5)加强考试研究。教育现实中,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子,也成为衡量老师、学校的重要标准。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回避应试教育。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须讲求科学的。加强考试研究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节省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总之,我们历史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具有战斗力的集体,本学年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后,我们全组教师会继续努力、潜心研究、通力合作,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争取在教学、教研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学校的发展尽我们更大的努力
篇三:高中历史教研工作总结2015.2 印江民族中学2014—2015学第二学期
教研工作总结 组别:历史组 组长:吴运江
2 篇四:2011-2012学(下)高中历史教研组总结
2011-2012学(下)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研兴校”为宗旨,以抓教研组教研的实效为指导思想。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1、继续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
①、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小结工作。②、本学期高中历史组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可见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2、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课题提供一节研究课,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3、加强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个备课组在活动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4、继续加强了教学中四个关系的研究
第一,加强《考试说明》和课本的关系研究
第二,加强教和学的关系研究:历史教学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又要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进行穿线织网,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列提纲、做表格等,从学会到会学。
第三,加强讲和练的关系研究:学校提倡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讲清基础知识,讲得线索清楚,重点突出,有层次,要加强史实、史论和史法的指导。练——要加强对各种题型的练习。练习的着眼点要放在能力培养上,并进行适应性训练。
第四,加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而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条件,所以获取知识只是做数学中的加法,而培养能力则是做数学中的乘法。教师讲课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讲课时要使知识以点串线,以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有主体感觉,就是做到纵的一条线,横的一个面。
5.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我们觉得在我们的教学中:板书设计中可能还是干瘪的历史知识信息或历史线索的提示化符号;教师的语言表达还是缺乏智慧哲思和深刻洞见的浅显化陈述;多媒体课件里展示的是引人入胜的历史画面但缺乏沉缄深邃的激扬之情;教学中设计了疑窦丛生的问题困惑而缺乏玄妙精微的传神之道;体现了一定的史学思想但缺乏丝丝入扣的点睛之笔。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教研组共同探究、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工作反思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1、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2、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网站的一个栏目,把网站建设得更好。
3、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4、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为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5、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历史教研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高中历史教研组 2012-6 篇五: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二00九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无不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对于我们港校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教育局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努力下,我们港校顺利由企业办学向政府办学过渡。回顾一年,高中历史教研组在学校领导下,坚持了市教委抓教学质量的主题,在教导处、教研室的具体领导下,认真学习,共同协作,顺利完成了本期各项任务。
一、开学伊始,全组认真落实和坚决执行学校、教导处、教研室工作计划中对本科组工作的要求,并制定了本学工作计划。全组成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研组坚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每一次教研不缺席一人,教研之后认真总结反思。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在教研室的统筹下完成了高
二、高三年级的听课、评课、校学科竞赛活动。另外教研组还组织所有成员积极参与2009年全省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比赛的观摩活动以及市教研院开展的说课案例评选活动。其中在说课案例评选活动,符瑞青、李飞蛟两位老师荣获三亚市2009“说课论文、说课案例(讲稿)”二等奖。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增长了知识,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为具体的教学工作起到较好指导作用。
三、全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虽然经验不足,但干劲十足。不仅坚持教学六认真,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教研室、教导处期中、期末检查教案、作业批改情况,本组教师均无一人不合格,而且还获得好评。
四、高
二、高三两个备课组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研究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题,考试后全面进行分析。高二年级要面临会考,高二备课组针对学生能力不够,还不重视历史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高三年级则针对高三学生的一轮复习,每单元结束后,坚持练习一套题,全批全改,晚自习全面讲解;另外本学期还组织了五次月考,通过复习和训练使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答题速度有了明显提高。
2012年3月9日-10日, 我们组织了由绍兴县全体高中历史教师参加的《启蒙运动》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前阶段活动综述 (2节课) 、专题讲座 (2节课) 、互动辩论 (2节课) 、研究课展示 (2节课) 、说课评课 (3节课) 等内容组成。基本任务是: (1) 正确理解“启蒙运动”。 (2) 构建《启蒙运动》教学框架。 (3) 丰富历史细节, 做活历史概念的推理。 (4) 科学设置问题, 更好地驱动课堂。 (5) 联系现实世界, 提升本课的育人价值。
从开课教师行为来看, 他们先是掌握“启蒙运动”这一知识内容, 然后才是自由地计划自己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从史料、史实、史论三个方面来描述教师的行为。在史料方面, 教师首先是完成“丰富历史细节”这个任务, 储备更真实、更丰富、更多元的史料, 然后才选择一些史料进入课堂, 引导学生使史料意义化、理性化和内省化, 实践“求真”的教学观念。在史实方面, 教师首先是完成理解“启蒙运动”概念这个任务, 把握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正当性, 然后才是想办法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 实践“求实”的教学观念。在史论方面, 教师首先是通过对“理性”、“自由”等概念的辨析, 进一步更新历史观念, 努力把握其“实证性”和“解释性”两个维度, 然后才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实践“求是”与“求善”相统一的教学观念。通过对老师的进一步调查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 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即是教师备课的普遍路径, 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 (1) 教师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对知识内容的逻辑梳理和对相关史料的查找, 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是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2) 教师能构建并使学生接受一个较为新颖的课堂框架, 主要原因是双方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3) 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学机智和教学幽默, 源自历史本身的生动性, 依赖于师生双方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 只有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谈论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师“消费”教育教学理论, 实现教学思想和方式创新, 必须与其学科教育观联系起来。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历史学。
无论出于课程的认识还是教学的认知, 我们所需要的“用教材教”都应该是指在吸纳历史研究学术成果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并努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使历史学科以自己的维度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然而, 由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以及研究力的低下, 许多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领域内还长期处于“蒙昧状态”, 他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教学行为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批判, 而只能因循既定思维习惯, 安之若素而不觉得需要改变什么。据此, 我们认为,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历史阅读, 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二、教研创新:历史“阅读工程”有效推进的平台
近年来,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逻辑分析, 进一步厘清了我县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真实的、主要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历史教学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历史学”的观点。
《启蒙运动》教学研讨活动是诸多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典型性展示。在此前近两年时间里, 我们已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 在不同层面组织了五次相关的研讨活动; (2) 先后邀请了三位著名教授开设专题讲座; (3) 组织了一次该内容的“阅读论文”评比活动; (4) 先后开展了三次以该内容为载体的命题、评题活动; (5) 鲁迅中学历史教研组开展了该内容的四次学术沙龙。
该活动本身和前期的准备工作, 反映了我县历史学科通过教研创新构筑了有效实施教师历史“阅读工程”的平台。
1. 按照“梯式渐进”思路建立基本队伍。
在绍兴县历史教师队伍中, 有市名师培养班、市高中历史教科研中心组、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等组织的成员5人。我们以这些教师为基础, 建立县高中历史名师班, 并逐步扩大到每个学校的每个年段。这支队伍的建设拟完成三个目标:其一, 通过省、市高中历史研训平台, 促进其自身成长;其二, 成为我县推进高中历史教师“阅读工程”的主干力量;其三, 通过历史“阅读工程”引领相应学校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推动该校的历史学科建设。
2. 按照“差异发展”思路安排研究任务。
教师历史“阅读工程”是以课程知识研究为重点, 以教学实践改进为目标的。但历史教师的差异性规定了研究任务安排的差异性。
3. 按照“专项推进”思路推行教师历史阅读。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研究是环环相通的。近两年来, 我们的大多数教研活动就围绕着“启蒙运动”展开。这一持续的研究, 不但使老师们对西方思想史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而且为理解“西方近代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辛亥革命”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普遍适用的方法, 也为下一轮“专项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按照“兼容并包”思想营造研究氛围。
我们教师通过历史阅读进行课程知识研究的初衷就是要发展师生的批判性思维, 不是以发现更多的“史实”来证明教材的观点为目标, 而是提倡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超越教科书。所以在整个教师历史“阅读工程”推进过程中, 我们强调以“兼容并包”营造研究氛围。一是强调自由和独立, 没有教条的束缚或者“权威”的控制;二是强调理性, 要求论证、辩论、写作, 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更充足和清晰的证据, 三是重过程甚于重效果, 以渐进地、正确地改进教学为最终目的。
5. 按照“务实有效”原则落实跟进措施。
我们强调培根的名言, “读书使人丰富, 辩论使人成熟, 写作使人精确”。我们落实的跟进措施主要有: (1) 购置和推荐相关经典著作, 推动教师比较式阅读。要求学员在精读规定经典的基础上, 再选择1-2本著作进行比较式阅读, 实现“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2) 实现科学的过程管理, 提升教师历史阅读效果。其一, 推荐书籍有阅读提纲, 阅读后需要有成果提交。其二, 组织“教师历史阅读改进历史教学”主题研修活动。围绕每个“专项推进”内容的研修活动一般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的活动任务是相对单一的:着力于解决某个问题, 如“怎样理解牛顿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等;着力于完成某项任务, 如“怎样以卢梭和康德的相关观点材料来命制出一个历史综合题”等。第二阶段则是集中展示活动, 就如本年度3月9日至10日的活动。这一般是放在一个“专项推进”活动的结尾阶段。 (3) 积极参与省、市级有关研修活动, 多次邀请国内一流专家教授作相关的指导, 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我县历史“阅读工程”的质量。
三、师生发展:学科教研文化创新的目标定位
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们已有理由认为教师的历史“阅读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高中历史学科建设。
首先是表现在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上。下面即是3月10号两节研究课的教学框架:
这两个教学框架可以反映出, 部分历史教师的历史阅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框架 (1) 以正确划分“启蒙”的“反对专制”和“反思理性”两个阶段, 以解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框架 (2) 的学术味更为浓厚, 从各个标题即可以反映教师如何在用教材教。该教师还能合理应用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对历史知识进行提纲契领的理解与整合、对历史概念进行合理的区分与解释、对历史语言进行较为科学正确的表达。
其次是从各项指标来看, 教师专业成长瓶颈进一步得到突破。一是“历史教学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历史学”的观点得到更多老师的认同, 历史阅读圈逐渐扩大。二是在课堂教学评比、原创试题编制、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再次是提升了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我们认为要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必须通过一些载体。而这个突破口必须要从学科内部去找, 这个载体必须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具体到历史学科, 一方面是历史课程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我们通过历史阅读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历史教师的新陈代谢, 有必要对新教师进行“本体性知识”培训。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研管理体系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5
近年来高中历史实践调查研究的比例有所上升,同时社会提高了对教研成果的创新性、价值性和服务性的要求,导致历史科研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完善高中历史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尤其是优化教研经费投入及管理成了不可忽视的研究问题。
一、目前高中历史科研管理粗放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的预算和决算管理不足,部分课题申报者的预算往往缺乏真实性、完整性、精细性、实际性等,给预算的执行和监管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高中历史学科的经费报销审核流程仍有待完善。部分课题项目的承担者忽视课题申请、报销以及审核等环节的管理,这就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科研经费用到实处。此外,高中历史科研还存在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部分课题申报者等将经费资助数额的大小作为课题项目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忽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性,导致研究偏离目标。
二、高中历史科研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
1.推进科研设计分层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应完善历史课题申报的制度设计,避免项目重复建设。课题项目的合理科学分层和分工,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课题申报上的重复,为高中历史教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还应完善课题申报的信息管理,强化查重管理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查重数据库。这不仅能够强化查重技术,避免课题申报者凭借信息漏洞而重复申报,而且可以为申报者提供已有课题项目的信息,避免申报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申报。
2.促进教研管理优化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教研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机构应改变以往资助管理粗放的状况,从项目标准、责任主体、预决算管理等方面强化管理效力。
其一,明确管理标准和办法。教育部门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状况,提高对管理过程的重视,逐步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其中,应充分开展评审回避、同行评审以及匿名评审等方式,并建立完善的评审信息公开、反馈制度,减免非学术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教育部门还应提高管理制度化程度,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鉴定、结题管理等文件,强化对高中历史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立项结题、成果推广的全过程管理,促进教研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二,明确科研责任主体。为了提高经费管理的有序性和明确性,应结合高中历史教研情况,落实“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学校作为课题项目申报的责任主体,应主动承担起领导、监督的责任,结合单位内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事、财务、审计、监察方法,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为高中历史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化奠定基础。
其三,优化教研资助的预决算管理。地方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和完善绩效预算、零基预算,提高高中历史教研资助费用的使用价值。为了提高预算的严谨性,教育部门应结合相关教研资助费用的管理办法和课题研究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制科学、具体的预算项目。学校在开展高中历史教研时应营造勤俭节约的氛围,妥善安排经费项目支出,使经费能够用到实处。此外,高中历史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在课题研究方案上应明确罗列相关研究项目以及开支预算,为经费合理安排及教研管理体系的完善奠定程序基础。
3.强化科研质量考评
为了提高对高中历史科研管理的实效,教育部门及学校应积极健全预算审核制度。同时,课题负责单位还应制定内部绩效管理制度,以“高水平的教研成果、高层次的教研人才”作为教研绩效评价的导向,充分利用绩效拨款开展深入的绩效评价,鼓励创新及实绩,提高对高中历史教研项目的管理水平。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建立管理诚信激励机制,对科学、严谨、规范使用教研经费的学校及个人进行奖励,并通过信息渠道进行公开表扬;对浪费、违规、违法的经费使用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公布具体单位及个人名单。通过科学编制项目预算、落实绩效评价和诚信激励机制等措施,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资助体系,提高教研人员违法违纪的成本和难度,为教研经费的高效应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总之,为了保障高中历史教研落到实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不断总结教研及实训工作经验,推进科研设计分层,促进教研管理优化,并逐步强化科研质量考评,提高高中历史教研项目管理实效,保证高中历史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 参 考 文 献 ]
[1]聂劲松.中国教研制度的形态演进[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吕世虎,吴振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研制度重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6).
[3]杨桂芳,郑忠标.论校本教研生态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2011(5).
指导思想:
创新、发展、超越、务实工作重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努力构建现代课堂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组内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师生和谐发展,重点抓好高三工作。
奋斗目标:
以教研组、备课组的各项活动为阵地,以团结协作并力争高考成绩稳居省市前一、二名为核心竞争力,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培养与锻炼青年教师为基础,力争本期完成我组上报的科研项目,形成教学与科研并举,高考成绩与教学质量并重,团结协作,竞争有序,互相取长补短的和谐和有力的战斗团体。
遵照以上思路,特订出本期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于下:
一、2、3月份的主要工作1、讨论并形成本期工作计划。
2、在组内交流高一、二、三个年级备课组的工作计划。两个校区交流组上计划。
3、进行两次青年教师的上课和评课议课活动,由张雷、张洪春和陆焱上课,题目待定。
4、进行三个年级的组内听课活动(时间安排在3月开始的一周内),并组织其他年级备课组参加。
5、落实并顺利进行高二、高三文科的培优补差工作,重点抓好高三年级二诊前的复习工作。
6、完成高一年级历史课考试标准(科研课题)的编研工作,并初步决定由方力牵头,由全组参加并在5月内完成初稿。
7、抓好本组第一次月考的.研讨工作。
8、组织好高一研究性学习和高二活动课的开展。
二、4月份的主要工作1、总结好四川省各地二诊工作,认真深入研究四川省自主命题的“四川高考”,并制订出相应的复习思路和意见。
2、抓好教研组内关于“历史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的研讨与学习。
3、在认真总结二诊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三三诊的考前复习工作。
三、5月份的主要工作1、重点抓好高三的三诊考前复习及迎考工作。
2、与光华校区联合展开教研工作,尤其是高三年级。
3、重点抓好高考前的总复习工作。
四、6、7月份的主要工作1、做好高一、二年级期末复习迎考工作。
2、与光华校区联合开展一次教研工作。
1.阅读新教材。四川省已确定采用人民版历史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的所有内容。为此,在本学期,组内所有老师都应合理安排时间提前熟悉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体系。
2.阅读相关专著。历史学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史学观点不断更新,也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用史学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历史。为此,阅读相关一些前沿的史学专著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等。以便更新教师自身的史学观念。
3.通过《中史参》等杂志,了解课改地区的情况。广东等地早在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如今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并形成了相关的体制。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样既能和新课改接轨,也能为我们节约很多时间,避免走弯路。
4.收集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把握新课改的高考命题动向。
5.感受新课改,利用旧课新上的方式在现有的教学中融入新课改的理念。尽管四川地区现行使用的教材是老版的人教版教材,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设计和教育理念,融入新课改的新理念,让我们的高二高三教师提前感受新课改,做好迎接新课改的充分准备。
6.高一老师要积极收集资料,认真备课、讲课、赛课,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为后来年级提供借鉴。
7.高一教师要多方参加教研,吸收外来先进经验,搞好研究性学习,开好选修课,做好学分认定。
高中历史教师教研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创建高效课堂
(1)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大“学案导学”、“分层次教学”的推进力度,严格落实“先学后教,模块达标”的原则,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提倡精品意识,细化过程,以高效的课堂铸就教学的高质量。
(2)优化教研组教学管理,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各年级大力倡导、引导教师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努力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课堂的效益和容量,深刻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改变“一言堂”“独角戏”的滞后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围绕课堂抓常规, 并推陈出新,力争体现教研组的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的特色。
3、抓好集体备课。发扬组内同志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提高各年级的整体水平。
4、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对年轻老师的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的指导,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5、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提升学科能力的开发,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
(一)狠抓教学质量,坚持不懈、深入细致地抓好教学常规
1、强化集体备课
遵循 “三备”、“四定”、“五统一”的精神,“三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各学科备课组保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实行“中心发言人”的集体备课制,并展开小组讨论,每次主讲教师及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促进备课组整体教学实力的增强。
2、狠抓课堂
(1)严格课堂管理,认识到位,并常抓不懈。
(2)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案、学案为依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三讲三不讲”。 “三讲”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探索适合本学科不同年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教材整合、合作探究、课件运用、辅助资料选用、习题讲评等环节如何有效衔接,达到课堂的高效,仍需探索并反思总结形成较成型的模式。
(4)课堂小结要追求高浓度,简洁精炼,达到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5)作业布置和批改完全依照学校的要求。
(6)做好测试、批改与试卷讲评、试卷分析。及时反馈,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
3、有重点地完成不同学年段的教学任务
高一年级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的具体条件及学生的接受情况,重视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纠正、培养和指导,把握好教学起点,既要高度关注尖子生的拔高又要突出对问题学生跟踪管理;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高二年级要认真研究课标,上好必修课,开好选修课。发扬学科优势、弥补劣势。面向全体学生,抓边促优。注重教法和学法指导,并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思辨能力。
高三年级要瞄准高考,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课改省市近三年高考试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扎扎实实地进行每一轮基础过关复习。加强教学研究,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适时、适当、适量进行文综学科知识的综合。推广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科能力培养,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高考命题动向,注意和加强地方史教学。抓住关键、规范训练、精心讲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适时加强阶段性测试,营造备考的氛围,理顺、优化学生的心理和情绪。
4、继续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和管理
抓边促优,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课后辅导,随时了解学情。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为,长期坚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二)贯彻落实学校常规计划,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
1、落实学案教学,做到“先学后教、模块达标”。
2、做好高一新课改推进工作和高二学考的研究。
3、配合学校“名师工程”,做好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进行组内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并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学校创新课比赛,以此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5、积极参加学校定期举行的教学讲座和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浓厚科研和教研、学术氛围,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组内教师要增强科研意识,注意升华自己的实践经验,本学期至少要撰写一篇教育或教学论文。
(三)努力争创先进教研组,建设特色历史组。
1、严格贯彻和落实学校和教研组的各项计划要求。
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4、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
5、努力探索和反思总结教研组的特色教学,创建特色教研组,并争取在市里的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和知名度。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在学校工作计划指导和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以教法探索为重点,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工作态度,发扬团结、奉献、进取的工作精神,紧紧围绕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坚持按新课标的要求,现已基本上完成了学校各项教学任务。总结如下:
一、开学伊始,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我校及学生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学期的历史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我校的实际,并一直得到贯彻落实。
二、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每一次教研不缺席一人,教研之后认真总结反思。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做高三试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使组内形成良好的教研学习风气,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导处的统筹下完成了学习、听课、评课及它各项活动。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可以说取得一定成绩。
1、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我组主要学习了《历史课程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等材料,通过学习,教师明确了课标对所教年级的具体要求,确定了重难点,并制定了解决的办法,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高了理论、业务水平,对指导教学起了很大作用。
2、认真开展好组内研讨课活动。本学期九月末到十月初,我校开展了组内研讨课活动,本组教师都高度重视,都把它当做一次岗位大练兵的机会,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在活动中都能精心准备,认真备课、上课、评课,不落一个环节。课堂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老师之间真正起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汇报课,老师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3、观看名师光碟,向名师学习。本学期我们主要观看了《渐进的政治制度》、《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等光碟,通过观看,使我们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学到很多,并运用到自己教学中去。
4、本学期还组织全组教师做高三月考试卷,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通过做题,使老师对整个高中教材有一定了解,也提高了教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
5、探讨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探讨不仅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研。本学期以学校的科研课题“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为主攻课题进行研究,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现取得一些成果。
三、反思本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1、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共同学习和自学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3、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的心理没有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中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努力学习的最终目标, 所以他们在经过中考之后, 整个身心都会彻底放松下来, 丝毫没有继续学习的力气。经过两个月的假期, 在进入高中时心理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 进入学习状态用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当中, 学习任务并不是很重, 压力也不明显, 所以很多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高三才是努力奋斗的时候, 高一只需要轻轻松松地就可以了, 这样的懈怠情绪使得很多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的学习就困难重重。
(二) 初高中的历史教材有所不同
1.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内容难度比较低, 浅显易懂, 而且大部分知识都是在介绍基本的历史概念和事件, 这些知识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拿到高分,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有太大的难度。而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内容量大了很多, 而且教材的深度也比初中要深入很多, 不再单纯是记忆一些历史概念, 而是要对历史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 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这种从初中到高中的难度的跨越是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的。
2.从历史教材的编排来看, 初中和高中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初中的历史教材是以每个年代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 学生按照时间进行总结和梳理就可以基本把握中外历史的发展脉络。而经过新课程的新一轮变革, 高中的历史教材主要以专题的形式呈现, 课程内容包含了学习模块和专题训练两种形式, 教材内容更加多元化。原来初中教材的“一纲一本”变成了高中历史的“一标多本”, 这就使得高一的学生一下子无法适应, 即使初中阶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学习也很难适应。
(三) 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同
首先,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每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少, 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慢教学进度, 对于教学内容中出现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花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反复的强调和讲解;而高中的历史教材复杂, 而且每个星期安排的课时又非常有限,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只能加快进度, 选择重难点知识来进行讲解和强调, 而对于一些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消化这些大容量的历史知识, 如果这些学生在课下不能认真复习所学知识, 就会导致对高一历史学习的力不从心。再者, 初中的历史想要取得好成绩, 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因为相对而言, 初中历史的题目通常都很简单直接, 而高中历史的考查点和初中有很大的区别, 高中考试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测试, 所以,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通常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而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下理解并掌握。学生从初中的被动接受、被动记忆转变为自己要主动探究, 这样巨大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也会让学生难以适应。用初中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高中历史是行不通的。
(四) 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走, 认真记忆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就能够取得很好的历史成绩, 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不足。而到了高中阶段, 随着学习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内容的扩充,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和总结去举一反三, 探寻历史发展的脉络。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中, 还习惯于套用初中时期学习历史的老方法, 在考试前希望老师能画出考试的重点范围好进行记忆和背诵, 这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记忆的方法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当中是不可取的。
二、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畅问题的方法
(一) 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要上好高中历史课,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最基本的指导依据, 但是, 部分老师为了提高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 往往把备课的重点都放在了教材和学生身上, 殊不知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就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设定, 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被教材牵着走, 每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要涉及, 从而导致教师没有了教学的侧重点, 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 结合学生实际, 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在了解和整体把握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和高一历史教材特点的同时, 还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 做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和顺利过渡, 教学设计要详略得当、连续性强, 使学生感受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自然衔接, 降低学生对进行新一阶段学习的紧张无措感。
(三)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历史的课前预习工作
初中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接受, 是被动的学习, 他们习惯了老师教什么自己学什么, 老师考什么自己记什么的被动的学习模式。而高中阶段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能力, 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在课上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使绝大部分学生很快适应高一历史学科的学习, 这更坚定了我坚持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 不断探索实践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的决心。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以及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当中来!
摘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 我国教育部门把历史学科作为初中升学考试和文科生参加高考的必考科目, 可是有些学生在初中时的历史成绩还很好, 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成绩却不太理想。本文结合笔者的历史教学实践, 详细介绍了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促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是对小学生适用,对任何阶段的学生也都适合。所以,在历史课堂中借助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了解文本中的中心思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教材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故事进行导入,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时,由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知道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拿破仑产生兴趣,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乐观的拿破仑”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激起对拿破仑学习的欲望,进而为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在自主对比中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也确保历史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的一些现状,然后,引导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了解当时的情况,并与现代人民的生活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中国的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重新樹立对历史学科的认识,进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话题导入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越来越突出,而实施话题导入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对话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中顺势将学生引入课堂的正文学习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进行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而且在本节课结束时,我依旧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这样的呼应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四、案例导入法
案例导入法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导入课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案例和分析案例中更好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历史课堂之中。
例如,在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下面的一则材料: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引导学生思考凤阳人为什么要乞讨,并顺势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进而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五、问题导入法
问题的思考是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中找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在导入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人之初,性本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思考上述的几个句子都代表了哪些思想,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同时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正文学习当中,也为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贡献。
总之,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导入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主动走进历史课堂,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潘伟松.高中历史课导入应该注意的问题[J].考试周刊,2012(24).
一、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历史组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周对本组10位老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有特色。每位教师的听评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都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而扎实的。
二、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围绕学校学期初制定的听课计划,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活动,不间断的进行了业务理论学习,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生态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在组织教研组教师听课的时侯,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加强了b集体备课,提高了备课组成员的整体水平。
各备课组认真落实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相关要求。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各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研与指导中仍常感到“资源有限”,使用不畅,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不够,以后的充电将是永恒的。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研教改工作在几乎是空白,任重而道远,需加强力度指导。
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明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为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五、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历史教研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我组是个积极向上、追求卓越、阵容整齐的团队。十位教师担任了全校三十九个班级历史课的教学任务,且其中有好几位跨年级教学,除了高二以外,还担任高一和高二的非选科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一个人顶其他组两个人用。但大家都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教学效果显着,佳绩连连,深受学生欢迎。总结本学期工作如下:
组里坚持利用教研、集备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常规和师德规范要求,认真参加教研和集备活动。
按照学校的安排组里老师参与了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不仅仅落实在现象上,而且切实进行,深入讨论,使大家都有收获。我们认为教研组工作的关键是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最终的归宿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的教研内容之一,随堂的“老带新”观摩课,我们往往采取两节课对比着听,同一个内容,先听资深教师上,再听青年教师上,课后把两个听课笔记放在一起对比,看同样“元件”两人分别怎么表达的,同样的问题分别怎样设计的。这样可以对比出优秀在何处、哪些教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学习。这样不断比较分析,听课、评课的质量也就提高。
组里还根据学校布置,组织对外开放公开课,每个年级都成功开设了一堂盐城市级公开课。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落实好本学期各年级的一系列考试准备及应考工作。各年级任课老师,都以自己努力地工作基本完成学校下达的毕业班质量要求目标。
组里认真落实了见习期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新进教师和新上年级教师都由老教师结对帮扶,为组里的青年教师高起点、快成长创造了好的条件。
我们认为历史教育应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实现教师角色成功转换,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问题的诱导,思路的引导,方法的指导,情意的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历史本身的厚积、体味和感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机智地捕捉诱导良机,从而相机引导、指导、辅导,进而诱之有序、引之有路、指之有法、辅之有悟、导之有度。
卢爱林
经过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历史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历史教学教研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集体研训,提高教学有效性
1、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性
在集体备课方面,我们不走形式,化整为零。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教研组活动时间也是大集体备课时间,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2、组织示范课、公开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我们历史组在本学期按照学校科教处要求,开展了两次公开课和示范课教学,分别由卢爱林和邵新中担任,并在开课后教研组活动的时间评课活动。重点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积极参加由地区主持的高考与教材解读研训活动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由吴艳敏老师代表教研组参加了地区主持的教研活动,二、及时反思总结,丰富课堂内容
1、及时反思总结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月考和期中考试,分别从命题、测试、阅卷、试卷质量分析、等一系列环节做了周密及时反思总结,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
2、开展历史活动
组织教研组成员观看了录像《记者眼中的现代朝鲜》,通过对比,对现在中国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有更理性的认识。在高二文科班举办了主题为《租界真相——冯学荣读史》的读书活动。利用互联网对历史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广度和深度上探讨,提高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三、工作反思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了。回顾学期工作,教研组在学校和各部门的领导下,大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团结协作,加强学习,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导学稿的教学工作中去,改进和完善教学流程,钻研学法和教法,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与人分享,打造学习型团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中学社思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地理、历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针对我组的现实情况,除理论学习外,我们当前还回归学科教材,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标准,理解学科基本精神,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用自己不断的学习和苦苦探索去换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打造“学习型教研组”,我们把个人学习与集体分享结合起来,把分散学习和集中研讨结合起来。
在教研组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备课、学案、反思和超前备课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常规的检查促进教师去提前钻研教材,提前研究适合课时特点的学案,确定教学重难点。负责学习分享的教师提前三天将材料上传到FXP上供其他教师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交流。教研组还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专用的学习本,供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摘记,在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同伴共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师学习的一种极佳方式就是听课。开出组内公开课15节,校级公开课1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与开课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开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二、以导学稿为主要教学手段,大力创新教法、学法。
组织编写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社会与思品的导学稿,并在教学中大力的推广。在导学稿的使用中不断改进导学稿的质量。做到每一节导学稿都能与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起来。
目前,初中社思学科的考试形式为开卷,在学业考试中的评价方式是划分“ABCDE”等级,这给我们学科推进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中学部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中,我教研组教师开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一课,充分展示了我们教研组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落实常规,以常规促有效 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都是常规工作。把常规工作抓好、抓实,也就促进了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本学期教研组在常规落实方面,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几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
1、学导学稿:
教研组教师根据要求,按照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精心设计导学稿,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检查超前备课的教案;主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和中考说明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学教案,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本班再对学教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力争“教学有创新、课堂有亮点”;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记录、总结,形成教后反思;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二分之一,每月要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七八年级教师的备课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夯实基础并适度拓展;九年级备课要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难度要求,精选练习,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2、上课:
探索和完善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3、作业:
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学生对错题及时进行订正,教师在学生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备课组统一作业,把握作业量,七八九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
三、师徒结对,教师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成长
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思路新方法。师徒每周互相听课一节,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师傅指导徒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两位教师谦虚好学、踏实勤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我们看到了这两位教师的快速成长。
五、新学期的展望
一个学期过去了,新的学期即将到来。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如:在集体备课中分工和目的不够明确,有时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和落实的不够,有时还只是“有名无实”。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对教研组工作有一下几点想法: 第一,让教师的学习更加系统化,每位教师购买两本教育或教学专著进行学习,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同组教师进行分享,这样本学期教研组七位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学习十四本著作。
政史地组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从我校教育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为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世纪,各学科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对我们老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熟悉教材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们在学习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我们组青年教师,也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受到学生好评。在教学中,我们组全体同志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努力使课堂教学素质化落到实处,“课外不占课”已成为我们教研组组风,每一次练习,备课组长都认真把关,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共11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在老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进步很快,林晓琴老师是本学期刚上岗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廖乃树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为我们组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张乃洪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本组教学骨干。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三、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手段,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情景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一)突出教研重点,探求教研工作的新亮点。为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课改的实际进展,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参加每一次片课改活动,做到参加活动、了解情况,教师们共同探讨,一同成长。努力做到听课必交流,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引导点拨,以使课改顺利开展。
(二)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教研氛围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讨和交流。针对各学科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2、落实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改革。本学期,我们继续组织、带领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解决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足,还需要继续努力,把我们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工生活调查”的活动过程和方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繁琐罗嗦。一个学期来,卑人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之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焚膏继晷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并且有了良性的发展。概括性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主动贯彻落实学校以及各职能部门各个阶段和突发性的工作要求,做到坚决服从、动作迅速、部署到位、落实有策,经常性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小结环节工作。与其他班主任一样,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集会、早读、课间操、卫生清洁、午休、晚自习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阶段性地或持续某段时间坚持每天对早读、午休、清洁卫生情况或晚自习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经常性、随意性地观察其他课任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力求更多的感性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动态管理,在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之示范效果。
二、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该班“难得”的班干部从总体上说:“领头雁”几乎没有、表率网射作用差、胆小怕事常拖拉。针对本班学生干部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而不能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这一状况,深入学生生活,善于洞察和了解情况,。我更多的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分析研究之根源、指出教育其不足、授之建议以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像曲超、刘玺、王琳、那荣威、张一烁等这样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的互动,此一状况在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始终贯彻分层次教育,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本班如:李想、茅侃侃、张雨绮、党宁、刘松林、高燃、刘宇、李宇春、刘亦菲、何洁等纪律或学习双差的后进生多、且突出之头疼状况,我班实行了《学生每天情况登记表》、《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每天公布》制度,坚持每天登记、每周公布、每月小结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做到“小犯指出批评、多错检讨通报、大错约见家长、累犯严肃处理”,更主要的是班主任经常性加强督促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小结、召开座谈会、电话通知其家长、开展“告别不良行为,重塑文明形象”等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从情入口、感之以心。同时,有的放矢地“约法三章”,狠治各种歪风邪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和家长的配合督导;充分利用班(团)会、课余时间以及校内外各种方式的活动,结合《德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文明学生的评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核心集体,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些“暖处理”给他们定目标限期改正,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和班风.。通过坚持不懈的“苦心经营”,特别是大力加强班主任与课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经常“合力教育”,违纪现象有效地得到了遏制,班级纪律迄今终于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四、主动联系和协调各课任教师,共同努力搞好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后进生的帮教,增进师生情谊。本学期面对后进生工作面积大、难度大、反复大、转化难的“四大一难”,本人竭尽全力,一改一些成效不大的做法,保持了幽默、风趣、耐心的帮教与引导,配合家长,擒贼先擒王,促使如章子怡、张含韵、张柏芝、张韶涵、张靓颖等一大批纪律差生首先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转化效果明显。
五、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邀请家长来校面对学生一起商讨教育对策。本学期第一次检测后及时召开了11位后进生及其家长和科任教师的面对面座谈会;按学校的安排于开学初与中段检测后召开了家长会,绝大多数家长都能依时到会,缺席家长后来通过电话、写字条等也取得了联系,有力密切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有力配合了对学生的及时教育。
六、积极、依时参加学校、年级(组)召开的各种会议,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及时上传下达,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依时完成学校、级组的各种材料汇报和上交事务。
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本人还常常勇挑重担、乐于助人。作为班主任,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成败利钝,对学校、级、组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提出的要求坚决执行。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教研心得07-06
高中历史教研组长发言稿07-22
历史水平考高中知识点总结07-19
省级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09-15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06-22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
高中历史培训反思05-27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
高中历史记忆技巧09-13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