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推荐8篇)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g Vol.35 No.3 Jun.2010
do i: 1013969 / j1 issn***103100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杨德勇1 ,肖文美2(1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昆明 650051;21昆明市林业局 ,云南昆明 650041)摘要:分析林业作业设计在森林经理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着重讨论了营造林作业设 计的基本要求 ,指出在当前的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大量的技术问题、基础资料不翔实、作业设计图过于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 ,确保设计质量 ,改进设计技术 ,提高文本编写质量 ,增加设计图标志内容等改进意见.关键词:作业设计;林业工程;营造林技术设计;文本编写;作业设计图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168(2010)03-0005-03
The Issues in S ilv iculture O pera tiona l D esign and O p in
ion s on Further Im provem en t
YAN G D em e i(1.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Kunm ing 650051 Yunnan, China;2.Kunm ing City Forest Bureau, Kunm ing 650041 Yunnan,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osition of fo rest operational design in forest managem ent system and roles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It highlighted the basic requirem ents for the operational design and the issues in current design,such as severe formalism , technique p roblem s, inaccurate fundamental m aterials, excessive simp le design map.Co rrespondingly, it p roposed the op inions for further imp rove m ent to these issues, for examp le, to imp rove text quality, to add up mark content of the map and so on.Key words: operational design;fo restry engineering;silviculture technique design;compo sition of the 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 text;map of operational design 宏观战略决策 ,是针对林业工程项目编制的总体规划或总体设计而进行的区域宏观决策.林业作业设计是为实施林业工程项目而编制的林业生产施工作 节 ,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果.针对林业重点工程作业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理论基
础和实践效果的角度 ,进一步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
功能 ,提出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使林业作业设计真正成为指导林业施工作业的
依据.业设计 ,将林业建设任务、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林业作业设计属林业基础性、关键性的微观决 策.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森林经理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森林经理技术体系在林业生产 过程中的作用与功能.要实施森林经理技术措施 ,必 林业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林业作业设计在森林经理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森林经理是以森林资源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
技术体系 ,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决策、森林经营监测与调控、森林经营效果评估等.森林经营决策是利用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进行的
须以作业设计为基础 ,它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和手段.112 林业作业设计的类型划分
根据林业生产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对象 ,将林业
作业设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森林培育阶段 ,林业作业设计包括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经济
收稿日期: 2010-02-031
作者简介:杨德勇(1974-),男 ,贵州湄潭人 ,工程师 ,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6·
林业调查规划 第 35卷
林园艺作业设计及林业场圃施工设计 ,由于森林状 况和培育方式不同 ,近年来又出现了低产低效林改 造作业设计和近自然经营作业设计.在森林利用阶
单位进行设计.2)作业设计要符合总体设计确定的工程建设
范围、建设对象、设计内容、年度计划、技术标准及相 段 ,林业作业设计有中龄林抚育间伐设计、成过熟林 关规程和管理规定.3)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造林高标准、高质量的 伐区作业设计、复层异龄林择伐作业设计、森林旅游 景区景点施工设计和基础设施施工设计等.随着森 林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
深度的不断发展 , 还会有新的林业作业设计种类 出现.指导思想 ,在树种选择和技术措施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
术和科研成果.4)各项技术设计、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动安 排、资金概算、保障措施等要求科学合理.5)小班调查、统计.要根据操作细则 ,将年度建 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 ,进行详细的小班区划调查
和现场设计.内业面积求算和小班转绘必须达到精 度要求 ,在此基础上编制小班调查设计一览表.6)技术设计.在小班调查和现场初略设计的基 础上 ,编制符合当年造林地块特征的造林类型表、立
地类型表、封山育林措施类型表和单位投资模型表.2 作业设计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11 是林业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林业作业设计是在林业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 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施工作业的依据.任何林业 工程的作业设计都是将年度建设任务、技术措施和
建设资金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上 ,使施工作业有
章可循 ,有据可依.如营造林施工作业 ,要按照作业 设计中设计的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整地规格、苗木
标准、资金概算、施工图等组织造林.212 是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7)种苗、材料、用工量、投资计算准确 , 符合实
林业工程建设单位按作业设计施工 ,在施工过
程中 ,工程监理单位按施工设计开展监理 , 施工结
束 ,林业工程建设单位按作业设计进行自检自查 ,工 程监测部门再按作业设计检查验收.213 是工程综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分.林业工程综合评估包括建设任务、资金使用、工程质量、技术进步、工程效益等方面内容.诸多评估内容均以工程施工作业设计和监测结果为据 ,形
际.设计预算一般不突破总体设计确定的单位指标 , 不突破总体设计的资金概算标准 ,应说明资金投资
渠道 ,属于上一级投资的应经上级部门批准.)作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层
次清楚、文字简炼 ,设计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附图、附表材料齐全、完整.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综合评估的重要组成 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 , 森林经营处于低投入、粗放经营阶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程建设综合评估结论.其
中作业设计是工程评估最基础的依据之一.214 是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的原始资料
段 ,传统的粗放经营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进入 21 世
纪以来 ,国家实施林业重大工程 ,工程造林成为森林资源培育的主体.在实施重大营造林工程过程中 ,仍
反映出森林粗放经营的痕迹.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对营造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认识
不足 ,仅仅把作业设计视为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一
求 ,也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林业作业设计是工程技术档案中的原始资料 ,是工程技术档案中必 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是林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包括了林业工程建设的整个生
个环节和工程主要部门拨付工程资金的一种依据 ,产周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着如下 4 方面的问题:
系到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效果 ,因此林业作业设计必须编制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1)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 3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总体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按年度将总体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 ,其设计质量直接关 411 作业设计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当前 ,相当一部分营造林作业设计达不到指导
施工的要求.由于过分强调标准化 ,导致严重的形式
主义 ,设计文本雷同 ,内容和形式没有新意 ,体现不出区域特点和造林树种的特性.设计说明书存在 2
种极端倾向 ,要么很草率 ,仅片言只语 ,丢三落四 ,抓
不住设计要点 ,逻辑关系混乱 ,设计意图不明确;要 第 3期 杨德勇 ,等: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7·
么堆砌了一大堆空话、废话、套话 ,名词概念 ,故弄玄
虚,弄成繁琐冗长的花架子文章.提高作业设计的深度和质量.511 加强监管 ,确保设计质量
求 ,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监督管理.一是实施单位按项目要求必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作业设 计;二是参加设计的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及技术规定 ,熟练掌握设计方法 ,吃透技术要点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搞好作业设计;三是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地 ,现场调查 ,现场设计;四是实行设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谁设计 ,谁签字 ,谁负责.对不深入现地 , 41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技术问题
一是部分小班区划有误.在地形地物不明显的
地段 ,小班区划界限不明确 ,往往造成小班移位 ,造
林地与作业设计不符.又导致作业设计变更不符合程序 ,施工单位将错就错 ,或变更后不及时报批 ,影
林业重大工程的管理部门要根据设计方的要
响了造林成效检查验收结果;二是部分小班造林建
设期限不明 ,很难确定造林具体完成时间;三是种苗算只有结果 ,没有构成、依据和计算过程 ,其经济指标差异过大;五是部分封山育林设计的补植株数已相当于人工造林 , 没有结合小班现有母树、幼树幼
苗、灌木株(丛)数及封育的目的等进行设计;六是幼林抚育设计中对象不清 ,将未成林的抚育设计与中幼林的抚育间伐设计混为一谈 ,在抚育施工中造 成极大的损失 ,等等.由于作业设计发生的失误 ,又
导致实际施工作业时的随心所欲.测算不准确 ,用苗标准及种苗来源不清;四是投资预
工作不负责任 ,造成责任事故的 ,将从严追究责任.512 改进营造林技术设计
设计.编制符合年度造林区域立地环境的立地类型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造林、营林技术
表、选择适生树种 ,编制好适应树种生态习性的造林
典型设计 ,如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整地方式和经营
措施 ,同时安排好造林区配套设施建设 ,如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和生物防火带建设.对经济林的小班设
计 ,要引进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方法 ,组织好混农林413 作业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不翔实
基础资料是作业设计最重要的依据 ,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是作业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些作业
设计 ,小班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不翔实 ,如施工区概况模糊不清;造林小班区划粗放 ,有的甚至没有进行实
地调查;普遍存在小班立地因子记载不翔实 ,如土壤情况、山地小气候类型等;现场设计记载不详尽 ,如
树种选择、混交方式、株行距、定位等;封山育林基本
情况(小班数量、位置、分布情况、周边村寨分布及人畜活动情况、植被状况等)记载过于简单.总之 ,设计采用的基础资料参差不齐 ,有的缺少文字说明 ,调查表格不全 ,文字、图、表数据不相符.这必然导致作业设计流于形式 ,大幅度降低了作业设计的施工
业或林下养殖业 ,实行农、林、牧有机结合 ,林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513 提高文本编写质量
作业设计文本编写 ,首先要对内外业调查设计
材料分类整理汇总 ,做到每个小班材料齐全 ,图、表、卡一致;二是在对基础资料、设计资料进行仔细分析
与整理的基础上 ,分清主次 ,突出作业设计要解决的
重点问题 ,描述详细.项目区概况部分应对工程规划总任务、实施以来的计划完成情况、实施效果、成功 的经验等作简要阐明 ,立地类型、造林类型要具体 ,技术措施、保障措施要有特点 ,要突出树种选择、苗木质量、运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等 ,投资概算符合
实际;三是作业设计说明书文本形式要规范 ,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简炼 ,使施工作业者能看明白.514 作业设计图应增加的内容
重点改进小班营造林设计图 ,设计图的图例规
范 ,比例尺适当 , 标注的内容完整清楚 , 方便指指导价值.414 作业设计图停留在示意图水平上
营造林作业设计图始终达不到施工图的要求 , 仍停留在示意图的水平上.大多数作业设计图的比
例尺过小 ,不符合用图规定 ,导致造林小班内应该调绘的非造林地块和混交地块的位置无法标出.附在
导施工.)在设计图上标示出混交地块、示范样板地设计图上的小班注记表过于简单 ,特别是小班因子 注记和技术设计注记简单 ,依据造林设计图在现地 无法指导施工 ,没有可操作性.块、封山育林标志、补植补造地块、防火隔离带、小班扣除地类等图示.)在图廓下方附小班注记表 , 主要内容 : ①人 5 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质量的改进意见
工造林和模拟飞播造林包括乡村名、林班、小班、小 基于当前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必 班面积、经营面积、造林树种、整地规格、造林密度 须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强化对作业设计的要求 ,以(株行距)、苗木质量(地径、苗高)、混交比、地理坐 第35卷第 3期 2010年 6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g Vol.35 No.3 Jun.2010
do i: 1013969 / j1 issn***1031003
摘要:将 Photoshop 软件应用于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工作.论述了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的处理 ,图框制作 ,小班转绘 , 小班图、工程措施布置图制作等的方法、步骤;对运用 Photoshop 进行小班面积求算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关键词: Photoshop;林业制图;面积求算 中图分类号: S758 61;TP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3168(2010)03-0008-03 Photoshop 软件在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中的应用
耿继斌
(威宁县林业局 ,贵州威宁 553100)Applica tion of Photoshop Software to Forestry M app ing
and Area Ca lcula tion
G EN G J i-b in(Forestry Bureau of W eining County, W eining 553100 Guizhou, China)Abstract: Photoshop software was app lied to forestry mapp ing and area calculation.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p rocessing of topographic map s and satellite im ages, and m ethod and p rocedure for fram ework manu facture, subcompartment shift-mapp ing, subcompartment diagram , engineering measures’arrangement m app ing.Moreover, it also discusses the p rincip le and ways to calculate subcompartment are by using of Photoshop;
Photo shop software.forestry mapp ing;area calculation Key words: 1 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 ,一般是采用纸质 地形图现地勾绘小班 ,用透明方格纸或求积仪求算 制图条件
硬件
奔 Ⅳ以上电脑一台 ,扫描仪一台 ,打印机一台 ,小班面积 ,后期制图等工作全靠人工 ,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如今 ,因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利用 Pho2 toshop 软件制作规划设计图、效果图等 , 既图面美
有条件的还可配图形书写板和压感光笔等.112 软件
Photoshop 710以上中文版 ,扫描仪配套软件.观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收稿日期: 2010-02-291 作者简介:耿继斌(1972-),男 ,贵州威宁人 ,工程师 ,从事林木育种、营造林及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工作.E-mail: gzwngjb@1631com
标等;②封山育林包括乡村名、林班、小班、小班面积、经营面积、地类、封育措施类型、封育方式、封育
[ 3 ] 行政印 ,刘新文 1关于现阶段林业作业调查设计的几点
年限、补植补造面积、树种、整地规格、造林密度(株
行距)、苗木质量(地径、苗高)、地理坐标等.参考文献:
[ 1 ] 查贵生 1我省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作业设计存在
问题与对策 [ J ] 1林业调查规划 , 2003, 28(4): 46-491 [ 2 ] 景宏玉 ,王志武 1我省成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中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和几点建议 [ J ] 1山西林业科技 , 1986(2): 32-341
浅见 [ J ] 1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2005(S1)1 [ J ] 1林业资源管理 , 1995(06): 16-191 [ 4 ] 刘建国 1现代森林经理学的主要进展与未来发展展望 [ 5 ] 吴泽民 1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 [ J ] 1中
[ 6 ] 詹昭宁 1中国森林经理探讨 [ J ] 1林业经济问题 , 2007
(1): 89-961
作业设计 [ J ] 1林业实用技术 , 2009(1): 37-391 [ 8 ] 李慧卿 , 江泽平, 雷静品 , 等 1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
1 PDA技术的应用
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PDA为代表的数字林业应运而生。PDA已经在其他行业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但数字林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特别是PDA, 直到最近几年, 我国林业行业才开始研究应用。
1.1 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调查人员的工作强度
PDA造林作业系统具有强大的电子化存储功能, 可以在造林作业中移动计算和调查资料。
例如:传统手工采集很难完成的样木定位问题。通过PDA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操作可以利用PDA在移动环境下对树高、平均胸径进行测量, 同时利用绘制样木位置图后自动生成样木坐标和提供了方位角、距离换算成纵横坐标进行现地自动标注这两种方法得到相应的结果[1]。
PDA使造林作业全面实现了调查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因为PDA造林作业系统具有强大的电子化存储功能, 对于一些样木位置图, 造林作业设计系统图纸或者其他存储难度较大的图片资料也都实现了电子化的存储。这样做不仅实现了林业工作者查阅时的及时有效, 携带方便, 改变原先纸质化的字迹难认, 易丢失的缺陷。而且有利于降低林业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有利于提高造林工作的工作效率。
1.2 PDA的应用有利于高效的数据采集
我国作为林业资源的大国,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但是随着我国林业6大工程的实施, 对森林资源数据采集的工作要求的精度和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和野生森林, 对于野外的林业工作者来说, 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分析, 要把每一个数据以代码的方式填写, 并且分类存储于各种类型中方便记忆, 但是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代码, 数据采集的林业工作者是非常困难的。PDA应用的到来, 数据采集的电子化解决了这个难题, 提高造林工作的工作效率。
2 基于PDA的造林作业设计系统
2.1 造林作业设计系统模块及其功能
2.1.1 造林小班调查设计模块。造林小班主要是运用造林图式来设计具体事物的位置和方式, 完成相应的任务。具体操作步骤就是录入-计算-分析三个部分。首先要把在野外收集的森林资源资料, 录入表单中, 包括造林小班详细作业设计。对于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进行简单移动计算, 包括树高、平均密度、投资额等信息, 最后, 请一些林业方面的专家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归纳, 以便于日后指导林业管理者工作。
2.1.2 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和导航定位与数据采集模块。电子化存储功能是PDA具有的最大优势之一, 就是可以把很多数据通过录入的方式存入其中, 特别是野外获得的一些珍贵的数据, 不仅适用于储存, 还可以在需要时及时地进行提取, 非常方便, 深受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喜欢。PDA采集的地理数据被电子化储备, 以便于采集的数据信息的备份和内业处理。
我国作为林业资源的大国,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地标较少, 在造林作业设计过程中, 特别是一些野外采集数据时, 林业工作者容易迷失方向。PDA有一个特殊的功能, 就是定位导航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 可以明确地定位一些地点和方向, 避免林业工作者迷失方向, 这个技术的要求不高, 价格非常亲民, 能够在所有的林业工作者中得到普及和利用, 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见, 在林业工作中, 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具体的位置和详细的数据, 只要把这两点全部做到了, PDA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一般会采取GPS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和利用GPS获取位置坐标, 在PDA中定位当前的造林小班[2]。
2.2 造林业务流程
一般造林业务流程可以简单的分为3个阶段:规划———作业设计———实施验收。首先需要利用PDA对林业资源的地理坐标, 造林小班的位置进行确认。然后根据造林小班的划分, 根据实际情况, 对造林业务进行设计, 最后对相关的工作进行管理和验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PDA造林作业系统具有强大的电子化存储功能, 对林业工作者采集的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后会获得相关的数据来完成造林小班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相应的地理位置, 收集所有的数据。
3 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研建
3.1 PDA的GPS导航定位与基础数据采集
地理数据的采集可以利用PDA获得, 这也是造林小班的主要任务。PDA可以完成森林资源的数据采集和林区所需要的物种的坐标和位置。同样用户可以利用PDA将造林小班确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有利于数据的准确及时的收集, 包括一些空间数据和基础数据。
3.2 PDA的电子化存储功能和远程计算功能
一方面可以将权威性的林业专家知识放入PDA进行存储, 以便于林业管理者在遇到困难时, 及时方便地查阅。另一方面, 林业管理者在野外从事数据搜集和跟踪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PDA远程计算的功能随时地记录和查询信息, 在造林作业设计完成后, 可以把数据和图式录入PDA, 以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
3.2.1 造林作业设计系统调查和设计。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主要就是利用PDA、造林小班、具体调查因子这3个要素对森林资源数据进行存储和设计的过程, 利用PC机把野外收集的数据传人PDA, 导入PDA的存储功能中进行调查设计, 最终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造林小班。PDA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纸质的手写录入造成的误差和繁琐性, 同时也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因为PDA的具有调查因子自动选择和筛选的功能。
3.2.2 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中必须要有远程通信能力。因为PDA只有具备了远程通信能力, 才能把数据和信息从PC机传人PDA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的相互交换。PDA的远程通信能力增加了造林作业设计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当前的PDA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如何高效地提高PDA内存和处理器, 以便更好的录入数据, 如何优化PDA的定位导航系统和位置识别功能, 以便于用户更好的体验, 等方面都是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研建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束语
通过对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研建和需求的分析, 我们知道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了造林作业的工作效率, 减轻造林工作者的难度。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了造林业的工作效率。虽然PDA的技术尚未完善,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PDA的远程服务和导航定位一定越来越精确, 越来越好, 从而提升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水平。
摘要:森林资源调查是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者取得林地数据的基础工作, 造林工作是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基础, 造林作业设计作为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便携性和实时通讯为特点的PDA是造林设计系统中的重要工具, 也是我国林业工作中主要使用的工具, 它的广泛使用, 推动了我国造林作业的巨大发展。
关键词: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
参考文献
[1] 许等平, 唐小明, 王金增, 等.基于PDA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 2005 (1)
2009年8月11日,金光集团APP林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文丁博士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高级研修班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对桉树人工林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管理不仅不会增加桉树发展成本,甚至还会提高林业产量,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据了解,桉树人工速生丰产林作为国家林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南方宜林商品用材林区域为重点,依托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林板一体化项目和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而发展。人工林项目的发展,不但满足了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下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林木产品的需求,也使社会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公众在关注人工林产业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为人工林经营企业,金光集团APP在桉树人工原料林建设过程中,重视并加大现代造林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人工林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采用现代先进造林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探索、实践人工林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APP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作为改善环境行为的管理工具,主动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具体作业行为,依靠科学管理、集约经营、重视生物多样性、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对人工林实现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发展过程中,APP遵守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并于2007年发布了《APP中国林务营林政策》,制订了中长期经营方案,积极保护具有生态文化意义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和土壤、水流等自然资源,为林场作业人员提供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APP同时还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和碳足迹评估,积极开展各项环保活动,提高各利益相关方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
发放号:
城市绿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
文件类别:绿化类
编号:WY/C/LH—01A
绿化工程验收接管标准
作业规程
颁布日期:
生效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城市绿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名称:绿化工程验收接管标准作业规程
页状态:00 1.0 目的规范绿化工程验收程序,确保绿化质量得以严格控制。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地产公司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对由承包方承担的绿化工程的验收接管工作。3.0 职责
3.1 主管经理负责工程验收结果审核、审批。
3.2 园林绿化主管负责本规程的组织实施、施工质量及苗木质量的把关。4.0 程序要点
4.1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
4.1.1 绿化主管负责苗木种植全过程的现场监督及质量控制。4.1.2对出现以下问题,绿化主管有权拒绝苗木进场及栽植: a)苗木规格、树形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b)苗木受损害程序严重,对苗木存活及种植效果有重大影响的; c)病虫害特别严重的;
d)苗木种植穴未按要求开挖及未有施放基肥的;
e)虽施有基肥,但基肥质量差,含有毒、有污染物质,对苗木今后生长有严重影响的。4.1.3绿化主管做好施工日记,并将存在问题及时上报部门主管。4.2 竣工初验。
4.2.1施工单位在苗木全部种植完后,向园林绿化部提交竣工报告及初验申请。4.2.2施工单位还应同时递交《工程绿化设计图》、《工程竣工图》、《种植更改签证》、《苗木 种植一览表》等相关资料。
4.2.3园林绿化主管、管理处经理会同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核实工程竣工情况,并做好相应记 录。
4.2.4在初验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a)苗木种植种类、数量、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 b)苗木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苗木生长情况及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d)施工场地是否按要求清理干净;
e)所有绿化植物是否确实种植完毕,符合设计要求。4.2.5对初验不合格苗木,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4.2.6对于没有上述问题的,园林绿化主管签署初验意见,正式进入养护期。4.3 养护期满复验。
4.3.1 施工单位在养护期满过后,填写养护期间自检情况报告及养护期满复验申请报告,申请 复验。
4.3.2主管经理、园林绿化主管、园艺师会同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检验苗木养护情况。4.3.3合格苗木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
a)乔灌木长势良好,没有枯枝、黄叶、残叶现象;
b)乔灌木种植位置适当,高低错落有致,外形美观,修剪合理; c)乔灌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d)枝叶无病虫害,无蛀无害虫;
e)乔木保护措施得当,有护树架,无倒伏、摇动现象;
f)无裸露土面,草坪及地被植物,无杂草或杂草率小于5棵/㎡; g)施工场地无残留垃圾、余土。
城市绿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名称:绿化工程验收接管标准作业规程
页状态:00
4.3.4不合格苗木及枯死、生长不良苗木限在一周内补种整改完毕。新补种部分,要从补种工 作完毕起重新计算养护期。
4.3.5对检验合格苗木及绿化项目签署复验意见及接管意见。4.4 验收后的工作。
4.4.1园林绿化部主管统计实际工程量,并连同接管意见上报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审批。4.4.2将审批的验收结果及实际工程量递交房地产予以结算。
4.4.3园林绿化部安排人手对已接管的苗木及绿化项目加强养护管理。4.5 验收后的资料整理。
4.5.1将下列资料及相关记录加以整理并归档: a)《绿化工程合同》; b)《绿化工程设计图》; c)《绿化工程竣工图》; d)《绿化种植更改签证》; e)《苗木种植一览表》;
f)《绿化工程初验、复验表》; g)《绿化工程预决算书》; h)《实际工程量统计表》; i)《绿化工程竣工报告》。
4.5.2 对上述资料均应存档于绿化部档案室长期保管。
4.6 本规程作为园林绿化部相关人员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5.0 记录
5.1 《绿化工程竣工报告》。5.2 《绿化种植一览表》。5.3 《绿化种植更改签证》。5.4 《绿化工程施工日记》。5.5 《绿化工程初验/复验表》。6.0 相关支持文件
1.1 道路绿地率指标
1.1.1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1.1.2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1.2.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1.1.2.2 红线宽度大于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1.1.2.3 红线宽度在40-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2%;
1.1.2.4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2 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1.2.1 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2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
1.2.1.2 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1.2.1.3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1.2.1.4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1.2.1.5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1.2.2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1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 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1.2.2.2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1.2.2.3 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1.2.2.4 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1.3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1.3.1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1.3.2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1.3.3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1.3.4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1.3.2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1.3.6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2.1 交通岛绿地设计
2.1.1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1.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2.1.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2.1.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2广场绿化设计
2.2.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2.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2%,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2.2.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2.2.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2.3 停车场绿化设计
2.3.1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2.3.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2m;中型汽车为3.2m;载货汽车为4.2m。
单位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3.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工厂的类型很多,有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精密仪表工业、等。即使同一类型的工厂,其规模大小、产品品种、排放物环境的影响,以及某些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绿化植物,是企业绿化的成败关键之一。.1.1适地适树
植物因原产地、生长习性不同,对气候条件、土壤、光照、温度等都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在工业环境下,特别是一些污染性大的企业,选择最佳适应范围的植物,生长健壮,就能发挥植物对不利条件的抵御能力,其抗性及耐性就强,反之就弱。在同一工厂内,也会有土壤、水质、空气、光照的差异,在选择树种时也要分别处理,因此要在识地识树的前提下,适地适树地选择树木花草,这样能成活率高,生长强壮,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1.2选择防污植物
这是工业企业绿化中特别要注意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使空气污染,土壤毒化,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受害程度又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而有差异。有的植物能抗多种有害气体(如构树、大叶黄杨对SO2、:HF、Cl2有强的抗性);有的只抗某种气体,而对另一种气体敏感,易受害(如唐菖蒲抗SO2能力强,而对HF抗性弱,很敏感);有的植物抗御能力强,吸收能力低,(如大叶黄杨对氟的抗性很强,然而叶内氟的积累增加不明显);有的植物抗性强,且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在体内积累(如构树,臭椿能积累2000-10000的氯气而不受害)。通常使植物长时间生长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基本上不受害的称抗性强,当植株受害率不超过22%,有害气体消失后不能恢复正常的称抗性较强,叶片及植株受害率在40%左右称抗性中等,受害率60%左右称抗性弱。为了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好防污植物。.1.3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要根据不同工厂、不同车间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植物。有污染的工厂、车间要选择相应的防污绿化植物。有些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精密仪器厂、电子仪表厂、电视机厂等,要求车间周围空气洁净,尘埃少,以保证产品质量,就要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如榆、刺楸等,而不能栽植杨、柳、悬铃木等有飞絮飞毛的树种。对要求防火的如仓库、堆场等,可选择含树脂少,枝叶含水分多,萌蘖再生力强,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的防火树种,如珊瑚树、蚊母、银杏等。.1.4要容易繁殖,便于管理
工厂绿化管理人员有限,宜选择容易繁殖、栽培和管理的植物,以省工节资,又能更好地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了丰富色彩、美化工厂,种植花卉,一般说来比较费工,也可以选择一些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如波斯菊、紫茉莉、牵牛、银边翠等。
一、二年生花卉,以及美人蕉、马藺、玉簪、葱兰、石蒜等宿根球根花卉。生长健壮、管理省工、繁殖容易,种苗易得,一次栽种多年开花,效果是很好的。
居住区公园的绿化要注意什么
居住区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
4.1要积极贯彻执行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公园建设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
4.2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造园手法灵巧含蓄,深值我们继承和发扬。设计时,要在公园中体现我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讲究含蓄、蕴藏意境的特点,充分运用“小中见大”、“园中有园”等造园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古典园林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外园林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在设计进程中力求做到借古建今、中西结合。
4.3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要有自己的特色,避免景观的重复。我国有名的公园很多,各有特色。在设计中,我们要有选择地汲取一些名园在设计上的经验,但不可全套照搬。在景点处理、树种选择等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突出地方特点和风格。公园内各景区的设计要有特点,不能整个公园一个样。4.4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公园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注意与周围环境配合,与邻近的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等取得密切联系,使公园自然地融合在城市之中。在设景分区时,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一个完整的居住区公园,应全面设置下列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
4.5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在公园地形地貌的艺术处理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就地掘池,因势掇山,力求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地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生长等诸方面的要求,合理开掘布局。在公园各景点的组织上,可采用以两三处主景为构园重心,利用园路、溪水、山丘等造园要素连接各景区,使其前呼后应,过渡自然,构成协调的园林空间序列。
1、功能与形式统一原则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设计中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的居民生活习惯、不同的户外活动要求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的目的。
2、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因此,小区绿化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小区绿地也是休闲、运动和交流的场所,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草坪、树荫下嬉戏玩耍,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从小区入口到住宅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境界和品味。
3、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原则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化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组织利用到居住小区的绿地当中去,避免为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不论是新建的居住小区还是改造的旧住区,总会有一些现存的植物存在,特别是一些大树要尽量将它们组织到居住小区的绿地系统中,通过植物自然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既能很快享受到绿树带来的宜人环境,又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不会给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带来负担。
4、强调创新原则
1. 绿化设计规范涉及安全问题的一些规定
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涉及安全方面的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从安全方面对植物配置、植物品种选择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行道树应选择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 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行道树绿带、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均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通透式配置:即绿地上配植的树木, 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间的范围内, 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 布置成装饰绿地。
1.2《公园设计规范》 (GJJ/T85-2002) 涉及安全方面的规范要求
市、区级公园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2;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 不得大于0.7m, 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各种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等人身事故的地段, 应设置安全防护性护栏;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内部和外缘, 凡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0m处, 均设安全护拦。 (安全防护性护栏:高度应大于1.05m小于1.2m;材料坚固、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游人集中场所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不应选用在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形状呈尖硬剑、刺状以及有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种类;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 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 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
2. 对绿化设计规范的执行偏差及其安全隐患
2.1 通透式的绿化植物配置模式没有按规范实施埋下安全隐患
在绿化设计和建设中, 植物应采取通透式配置的一些规定往往被忽略, 分车绿化带端部的植物、交通渠化岛的植物高度与“0.9m至3.0m之间的范围内要求通透”的规范相冲突, 尤其是一些片植的灌木, 未正确地选择植物品种或未正确地采取养护手段控制植物高度, 并因此导致绿化遮挡视线而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绿化成了城市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隐患之一。
2.2 以装饰性、示意性护栏代替安全防护性护栏埋下安全隐患
公园的景观设计并未严格按照护栏设计的规范执行。例如有些公园水景的观景游览步道的护栏方案设计, 不顾水体近岸水深超过安全标准的现实, 在设置护栏上过分地强调了“景观”而忽视了“安全”, 以装饰性护栏代替了安全防护性护栏, 降低了护栏的安全防护功能, 埋下了安全隐患。
2.3 一些植物品种使用不当埋下安全隐患
一些有毒、有刺、有不良挥发物的植物, 或具有落果、落汁、落枝现象等一些植物, 使用不当 (设计责任) 或管理不当 (管理责任)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或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和伤害。例如, 城市主干道绿化分隔带上一些具有落果、落汁、落枝现象植物的使用, 极易对行人、车辆造成干扰而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水体水深不满足安全条件
公园水体的近岸和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的水深没有进行安全处理, 也不设置安全性护栏, 从而易导致游客坠水溺水死亡的事故发生。
2.5 公园游客容量测定和控制方面的不作为造成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很多公园没有按“公园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2”的指标进行测算公园可安全容纳游客数量并以此控制游客量。每逢节假日, 公园人满为患, 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3. 原因分析
3.1 设计者本身的诸多因素
园林规划设计师过多地强调景观效果而忽视安全功能, 当“景观”和“安全”发生设计冲突时, 有些设计师会选择“景观”而放弃“安全” (比如以装饰性护栏代替安全防护性护栏) ;又如, 设计中对一些植物的不当使用, 也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有害或有潜在的危害。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或是园林设计者不了解设计规范中的安全技术指标, 不了解一些植物的生物特性;或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没有摆正“景观”与“安全”的位置, 对规范的明知故犯;或是心存侥幸, 思想麻痹大意。
3.2 施工与规划的脱节以及对细节的忽略
绿化施工图设计实际上难以细到设计范围内每个细部植物配置的具体形式, 加上施工中设计者没有时时跟进, 难免造成因施工者不完全领会设计意图而产生施工与设计的偏差。此外, 一些不太明显的区域, 如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 其端部该采用通透式的植物配置的做法也极易被设计者或施工者所忽略, 然而, 这个细节便足以决定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
3.3 绿化管理中的迟钝反应
在管理过程中, 对因道路开设路口新增的分车绿带的端部, 绿化管理部门往往未能通过移植植物、修剪植物等手段及时地实施通透式的植物配置处理, 因此造成绿化植物遮挡路口视线埋下了新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 绿化管理者对一些有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植物, 在日常的养护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任由植物的有害性任意发挥作用, 对人体健康及安全造成了伤害。
3.4 决策者的认知缺陷及独断
在现行的项目业主负责制的项目运作体制下, 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服从于项目业主的意图, 因此, 设计方案的好坏有时并不完全代表设计者设计水平的高低和设计理念, 而是反映项目业主水平的优劣和价值取向。如果遇到一个置安全技术规范于不顾的独断的项目业主, 设计方案可能就会有失科学合理, 项目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3.5 经济利益的趋动和责任的推御
对于实行收费的公园, 一些公园管理者会因利益驱动, 未能通过门票限售手段对公园绿地的安全游客容量进行控制;对于免费开放的公园, 一些公园管理者则认为没有了“门票”作为“消费契约”而放松了对游客承担的安全保护责任, 加之门票这道“槛”的撤除, 更易引发公园游客量“爆棚”而造成安全隐患;再如, 安全护栏的设置、水体底部的安全处理、有害植物的更换以及对落果、落汁、落枝植物的防护性措施的实施, 势必会增加项目建设和管理成本, 一些绿地建设者和管理者可能会因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不肯为绿地安全措施的实施增加投入。
4. 解决之道
4.1 熟识并严格执行规范
绿化设计者、施工管理者、后期绿化养护管理者都应熟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等有关绿化设计规范中的安全技术指标;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摈除“景观压倒安全”的思想;确实保障实施安全指标方面的投入, 杜绝恶意缩减项目建设和管理成本。
4.2 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城市绿化管理者应根据规范中的安全技术指标对现有公园绿地、街道绿地、小区绿地等人们聚集的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排查, 重点是公园的安全游客容量、公园的水体近岸深度、应设置的安全防护性护栏、街道绿化分隔带端部的通透式绿化配置模式、对交通安全造成干扰的植物、对人体有害植物的防护性措施等进行检查, 分类制定整改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3 坚持职业操守
园林工作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对生命的无上尊重为理念, 以科学、安全、规范的理论指导具体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生产实践。
4.4 建立“专家负责制”的方案评审机制
建立项目设计方案评审的“专家负责制”, 方案本身的技术性不受行政干预, 且在专家成员中安排有安全管理人员参与项目方案的评审。
5. 结语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化设计;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历史久远,随着城市和郊区建筑的发展,绿地面积逐渐减少,特别是生活、工作在闹市区的居民,对绿色环境甚是向往。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还能缓解紧张工作之后的疲劳,当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花卉植物更能增添居室色彩,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室内绿化设计的概念
绿化,从广义上讲就是增加植物,改善环境的种植栽培行为。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人的生存空间遭到各种形式的污染,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更为迫切。因此,室内绿化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绿化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光环境设计并属于软环境设计的范畴[1]。室内绿化设计有两层含义,广义的室内绿化还包括盆景、山石、水体等,植物和山石、水体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丰富室内环境。狭义的室内绿化仅指利用各类绿色植物和花卉,结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对使用的器物和场所进行美化装饰。在一般的室内设计中,人们往往过多地重视空间造型、家具、陈设、装饰等方面的设计,而忽略了室内绿化设计。其实室内绿化设计更能直接影响到人在室内空间中的感官体验与心理感受,让人同时得到艺术和精神上的享受。
由于喧嚣嘈杂和快速的生活节奏,现代都市人越发崇尚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引入室内,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见大,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2]。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绿色寄托着一种希望,即人与自然。在室内设计中植物主要起美化调节作用,其次是柔化空间,调节室内环境氛围。
二、室内绿化设计的内容
(一)室内绿化设计的作用
1.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室内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此外某些植物可吸收有害气体,如吊兰、常春藤、仙人掌等吸收甲醛。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又能吸附大气中的灰尘,从而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2.美化室内环境,增加居室色彩。绿化对室内环境的美化作用更具表现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植物本身的观赏性,比如色彩、形态、芳香等;二是通过植物与室内环境恰当组合,有机配置,从色彩、形态、质感等方面产生对比而形成美的环境。比如利用植物特有的曲线、形态、质感、色彩、影子等打破室内的呆板和生硬,使空间充满生机。
3.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室内进行一定量的植物配置,不论是工作、学习或者休息,都能使精神愉悦,心旷神怡。同时不同的植物种类有着各异的枝叶花果和姿色,根据个人喜好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要求。例如金桔,使室内喜气洋洋,增添节日气氛。兰花,使室内香气四溢,风雅宜人。在我国荷花象征着高尚的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喻牡丹为高贵,石榴为多子等。在西方百合为纯洁,郁金香为名誉等。
4.组织、引导空间
(1)分隔引导空间。用绿化分隔空间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在两厅室之间、厅室与走道之间用绿化进行分隔。联系室内外的方法很多,如通过地面材质铺贴,由室外延伸到室内。或利用墙面、天花或踏步的延伸都可以起到联系室外空间的作用,但是相比之下,绿化更鲜明、亲切、自然。
(2)填充空间。大门口、楼梯进出口、交通中心、走道尽端等既是交通的要害,也是空间的起始点、中心点、终结点的视觉中心,是必然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因此,放置醒目的、更富有装饰效果的或者名贵植物和花卉,使其起到强化空间、填充空间的作用。
(二)室内绿化设计的布局要求和形式
绿色植物美化室内空间要求符合艺术规律,植物布局应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3]。植物量的选择和植物高度应根据建筑空间的大小、高低而定,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植物[4]。为了满足植物合理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又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植物的高度一般以不超过空间高度的2/3为宜,否则会给人造成空间压抑感。
室内绿化设计的布局可简单归纳为点式、线式和面式3种基本的布局形式。室内绿化设计中的点式布局是指运用独立的乔木或灌木绿化室内环境。这种布局方式常常把绿色植物放在室内的中心区域,一方面能有效地强化空间层次,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往往是室内景观的中心,所用植物的体量、姿态和色彩要有较为突出的观赏价值;线式布局是指室内绿化成线状排列布置,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直线,一方面强化室内空间层次效果,另一方面分隔室内空间,组织室内流线。作为空间界面的一种标志,选用植物要统一,或者同一种植物成线状排列,或者多种植物交错成线状排列;面式布局常用于中庭、大堂等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可以是固定图案的面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面,形式自然灵活,主要强调量大,起到衬托和烘托作用,强调的是整体效果。面式布局植物的种类、形态较多,所以在形、色、体等方面应考虑其总体艺术效果,既有横向的色彩搭配又有垂直方向的对比关系。
我们更多的时候采用的布局方式是综合布局。即点、线、面三种布局形式的综合运用。常用于中庭、大堂的室内绿化设计,综合布局要注意植物色彩搭配、高低疏密等的空间关系。植物布置聚散相依、疏密有致,并使乔灌草及草本植物与地被组成层次,同时考虑山石、水景,模拟自然景观。和谐统一中追求布局,更能營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宜人的视觉效果。
三、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
室内绿化设计是城市绿化向室内的延伸,是在室内再现自然景观的最佳途径,是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四原则:
1.比例、尺度要适宜。由于室内空间大小不一,在室内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选取首先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根据室内的高度、宽度和陈设的多少及其体量等来确定。植物体型太高太大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反之则显得疏落而单调,都难以达到好的审美效果。
2.色彩、质地相协调。在室内绿化设计时除要考虑植物体量的大小外,它的色彩、质地也应与室内格调相协调。室内植物色彩的配置一般应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彩形成对比。如环境是暖色,则应选偏冷色的植物,反之则用暖色植物。此外色调还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和谐的色彩搭配才能体现出美感和舒适感。植物质感大致可分为粗、中、细三类。质感细的植物通常有较小的枝叶并呈精致的形态,如文竹等;中等质感的植物有中型的枝叶,如一叶兰等;质感粗的植物有粗大的枝叶,如棕榈等。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选择不同质感的植物组合来添加变化。
3.突出视觉中心。室内植物装饰要做到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把室内绿化作为主要陈设并成为视觉中心,以其形、色的特有魅力来吸引人们,在同一空间内要有主景和配景之分。主景是核心,必须醒目且有艺术魅力。选材上可利用珍稀植物,或形态奇特、姿色优美、色彩绚丽等有别于常见植物的品种作主景,以突出主景的中心效果,同时主景还可以用来体现主人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例如松作主景可体现主人性格坚强。
4.布局合理,形式和谐。在进行室内绿化设计时,要根据各种植物各自姿色、形态,选择合适的摆设形式和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同时注意与其相搭配器具、饰物相协调,力求做到和谐。如悬垂花卉宜置于高台花架、柜橱或吊挂高处,让其自然悬垂;色彩斑斓的植物宜置于低矮的台架上,以便于欣赏其艳丽的色彩;直立、规则植物宜摆在视线集中的位置;空间较大的中心位置可以摆放丰满、匀称的植物,以突出布置效果。
四、结语
室内绿色设计是现代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知识的逐步普及,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正在逐步觉醒,对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绿化设计将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彰显文化、强调室内环境生态化等方面。绿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現代社会,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环保设计,作为现代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生态观,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室内环境。
【注释】
[1]张葳,李海冰.室内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陈健.论发展中的室内文化体系:软装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任艾英.室内绿化设计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08)
【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推荐阅读:
造林绿化理论07-12
造林绿化纪实02-04
造林绿化表态发言05-25
绿化造林先进个人事迹10-19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05-27
造林绿化建设典型案例07-19
造林绿化工作情况汇报10-06
造林绿化工述职报告11-23
在全县绿化造林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1-12
在全区造林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