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选择题(精选6篇)
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A)年以来中国的历史。A、1840
B、1911
C、1919
D、1949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D)国家。
A、殖民地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
3、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其中有(B)。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段祺瑞
4、(B)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孙中山
5、(C)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
A、林则徐
B、徐继畲
C、魏源
D、冯桂芬
6、《盛世危言》的作者是(D)。
A、林则徐
B、徐继畲
C、冯桂芬
D、郑观应 7《天演论》的译者是(D)。
A、魏源
B、冯桂芬
C、郑观应
D、严复
8、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C)A、北伐的失败
B、天京事变
C、天京陷落
D、洪秀全逝世
9、《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C)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D、平均地权
10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B)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11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C)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12《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C)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13、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D)
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
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14、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A)
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
1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
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
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1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B)
A、发展民族工商业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17、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D)
A、西方列强的破坏
B、顽固派的阻挠
C、中央缺乏一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没变革封建制度 18、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D)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9、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20、变法维新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是:(C)
A、地主、官僚办洋务,中国近代军用、民用工业的产生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21、维新运动的性质是:(D)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运动
C、洋务运动的继续
D、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22、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A、中国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华兴会
D、光复会
23、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A、孙中山
B、周恩来
C、谭嗣同
D、毛泽东
24、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D)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是:(A)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C、《告友邦书》D、《总统选举法》
26、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A)开始的。A、《新青年》
B、《论衡》
C、《新文化杂志》
D、《青年文丛》
27、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8、第一次大革命中,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
A.新三民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封建主义
D.反对北洋军阀
29、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B)。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王明 30、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D)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31、中国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是在(D)A、洋务运动时期
B、袁世凯统治时期 C、段祺瑞统治时期
D、国民党统治时期
32、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A)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A)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3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能够坚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中国共产党依靠和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建立革命根据地
3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C)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8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D)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②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40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A)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
41、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D)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本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42、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D)A、晋绥根据地
B、冀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43、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凇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D)
A、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
B、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C、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
D、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经济附庸
45、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C)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46、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C)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实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7、下列文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B)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C、中共“八七”会议的决议
D、中共遵义会议的决议
48、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B)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49、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D)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农业发展, 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方式等方面。所谓农业现代化, 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 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管理农业, 把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又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含义的概念。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或者说, 才有了这种可能性。它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准备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完成和相应的社会变革。幻想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短时期内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第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是各不相同的,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同时, 它又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含义的概念。从农业现代化的世界性含义看, 它是通过对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进行考察后所得出的一个具有共同性和可比性的概念。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含义看, 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从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含义看, 它是指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土地生产率、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者。农业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不断实现。从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含义看, 它是指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从农业现代化的社会含义看, 它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从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含义看, 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 使得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能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2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2.1 美国模式
美国地广人稀, 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特点使得土地和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 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 使得农场主不得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代替人力, 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类似美国那样地广人稀、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国家, 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
2.2 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特征与美国正好相反, 每个农场工人的平均农业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97, 而耕地是美国的1/47。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化肥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生物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以生物技术为农业技术创新, 缓解土地资源的不足, 提高单产, 增加农产品供给。荷兰也是如此。
2.3 西欧模式
西欧的一些国家, 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 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 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 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实行“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同时并举, 实现农业机械化、电力化、水利化、园林化, 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类国家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为典型。
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
首先,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至关重要。其次,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日本是典型的小农制国家, 他们对农业的保护力度是世界上少见的, 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按照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业生产。第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农业现代化进程表明, 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 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合作的体系最完善、运作最规范、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发挥作用最大的当属日本。第四,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五, 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以美国为例, 到1969年, 美国经营一种产品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已达到农场总数的90%以上。据美国专家计算, 仅此一项就使美国农产品大约增产40%, 而成本降低50%~80%。
3 经济学理论分析现代化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 随着产量的增加, 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 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 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 使总成本下降。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 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 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 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 规模内部经济。指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收益增加。第二, 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 (生产部门) 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 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 使之获得相应收益。第三, 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 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即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农业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农业产业的经济规模不断优化的过程。从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不论是个体农户还是整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其进程都是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技术的不断改良, 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在生产工具上, 原始农业主要是简陋的石器、骨头和木棒, 传统农业是铁器农具, 以人力、畜力为农业动力, 现代农业则是机器起主要的作用;在生产规模上, 原始农业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传统农业有了一定的规模, 社会分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代农业生产走上了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的道路。农业现代化正是寻求各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以达到整个农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
4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
我国是一个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耕地和水资源短缺, 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首先,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和25%。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 城市化程度仅为30%左右, 农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0%, 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5%。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其次, 我国农业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 机械、物资、科技投入量较少, 农业生产率较低。我国机械率53%, 机播率27%, 机收率14%, 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5%。再者, 经营规模太小, 农业生产手段落后, 农产品成本增加快, 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可见,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 据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估法, 仅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现代化水平的40%。而农业现代化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5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趋向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和科技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农业, 农业的发达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相统一的先进农业发展状态。
从目前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看,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负担能力, 不能急于求成, 只能逐步发展。
5.1 中国要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中, 但是, 由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大, 农业就业人数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还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只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逐步扩大。因此, 短期内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 只能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 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 形成规模经济,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5.2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方针政策
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必须将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组合建设为条件, 产业化组织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软件;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 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 这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以农民投入为主体,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
5.3 技术优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第一, 推进农业机械化。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性调整;因地制宜, 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 即从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粮食主产区→区域特色地区→西部地区推进;大力促进农机进步;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第二, 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第三, 促进生态建设现代化。要以产业化为龙头, 确保农产品环境质量安全, 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要按照“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的原则, 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要重点推进主导产业的生态建设,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第四, 发展农业信息化。第五, 推广应用适用型农业技术;第六, 完善农业科研开发体系。
年)
江城教育自考本科2012年10月份公共课模拟考试
16.1930
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A.乾隆朝后期
B.嘉庆朝中期
C.咸丰朝后期
D.同治朝中期
2.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号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考3.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5.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长沙战役 D.南京定都 级班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天朝天田制度》
D.《资政新篇》 7.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8.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的()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9.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名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姓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戊戌变法运动
B.保路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2.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校学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总路线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4.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7.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8.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桂南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战役
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1.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22.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4.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2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7.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双重监督”的思想
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28.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9.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
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 1 [键入文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强占中国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A.《中俄瑗珲条约》
B.《中俄尼布楚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兴办近代工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推行预备立宪
D.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3..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体现在()
A.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B.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农村根据地建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
C.地方实力派
D.小资产阶级
7.1947年五二○惨案发生后,国统区受国学生运行的斗争口号是()
A.反腐败
B.反饥饿
C.反内战
D.反迫害
8..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A.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0.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简述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中对全党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中的“左”倾和右倾
新东方在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琐碎,各种名词很多,做题过程中容易混淆,稍有不慎,就会做错,尤其针对书中提到的左、右倾概念和事件,很多同学容易出粗。为此,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教研室就此文为2016考生分析一下左、右倾的概念与事件。
“左”倾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右倾是指在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简单通俗点说,“左”倾就是过了,右倾就是不及。
右倾错误事件:
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苏共斯大林指导错误),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表现为不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党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抗日领导权交给蒋介石,严重影响了江南新四军的发展。
“左”倾错误事件: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时下快餐文化,对我而言由来已久。故求学之时,诸事待有人做之,凡精华之处皆摘编集之。我辈但读之咏之,不复寻章摘句之苦,无皓首穷经之罪。然彻夜反思,无独立思想,方为可悲。
柏杨之中国史纲即为此,慕名已久,从未一睹为快。非不读也,是其不可得而读也。如今痛定思痛,为之一读。起卷,惊诧,为其文风似有所见,莫非《明朝那些事》不过拾人牙慧?细读之,方为释然,曰貌似神已远。数年前拜读《明朝那些事》,不过读书笔记而已,而今深读《二十五史》不过寥寥,是以名声显著。但比诸柏杨,如荧光之于皓月。读通一本书谓之读书笔记,读通百书才谓之学问。是故中国两千年周期律虽有仁人志士苦思冥想仍未之破也。
柏杨之中国史纲,就实而言,未能跳出中国古文化之圈。但已无帝王家事之限。观世界历史,莫不从传说肇始。所以治史先将传说不为过。兼有中国传统区域之说,诚哉斯言,方有整体之感。读史尤为中国史,为其割裂感而痛恨,仿佛古代人只是各做其事,无逻辑、无连续、无思想、但有因果。
其后,柏杨也陷于诸事凡凡之中,所谓各做其事,究其事也,有其思想发展,有其导火索,有其发展,有其后果,不可谓不全。但回到整体感,仍是无,令人切实痛恨。
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新时期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当下,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合理,农业现代化依然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存在,如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根本转型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主要目标。
1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同步”,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城乡要素公平交换、城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工业化。学术上对工业化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的狭义定义,一般认为,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二是张培刚对工业化的广泛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织方式)(Strategical Production Functions)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或变革)的过程,包括农业变革和工业发展[4]。因考虑到题目中的“同步发展”,本文主要用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指一国(或地区)工业经济活动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更是一种技术和制度不断更新的过程。工业化水平常常用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从工业化的内涵可总结出工业化的特征:一是机械化过程,即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国民经济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产值的增加;三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包括劳动力比重和生产总值比重);四是社会生产的专门化,表现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生产都趋向于专门化。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新型工业三个阶段:早期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为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以农产品为原料,日化、家电等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在这一阶段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新型工业化阶段是工业高度专门化阶段,农业发生变革,工业产业链纵向发展,整个社会发生变革,此阶段为张培刚所定义的工业化。
(2)信息化。信息化最早是1963年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的,随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论述。信息化一词在中国出现早于城镇化,但迟于工业化。国内学者钟义信提出,信息化是指在每个经济领域和绝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全面地、极大地扩展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以及生活的质量的一个历史过程[5]。可见,信息化是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在经济社会领域中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以提高社会生产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的过程,是一种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造福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主要表现为网络化、数字化,并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二是知识的生产为主要的生产形式,主要表现为智能化,人力资本要素更为重要;三是服务业的经济社会结构占主导,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四是社会生产率和产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等;五是服务系统综合化,主要表现为业务的综合性和行业的合作性。
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就绪阶段,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率急剧上升,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二是应用阶段,表现为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逐步展开,社会、文化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三是影响阶段,体现为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信息技术推广逐步深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等全面推进,全球化趋于一致,信息化水平日益显著。
(3)城镇化。在国外,城镇化一般称之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而在国内,则一般称之为城镇化,是城乡不断趋于协调的过程。辜胜阻国内首次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认为城镇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6]。城镇化和非农化无疑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城镇化可分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从人口城镇化来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镇化是指城镇区域不断扩张,农村区域不断缩小的过程;从经济维度来看,城镇化是指农业增加值/GDP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为:一是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流动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二是时空的协调性,体现为渐进式的推进城乡区域不断融合;三是经济的有效性,体现为产业的非农化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非农占经济结构主导。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乡要素的不断流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结合美国城市地理学家雷·诺桑姆(Ray.M.Northam)城市化理论的三个阶段,认为城镇化发展呈“s”型城镇化,可划分为初始阶段、加剧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中,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25%),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非农产业给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而农村释放的劳动力也相对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加剧阶段(70%>城镇化水平>25%),非农部分,尤其是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工业形成一定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机器代替手工劳动速度明显加快,强大的工业部门和发展中的非农部门均给剩余农村劳动力制造了就业机会,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进入加剧发展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70%),表现为城乡空间态势相对稳定,城乡劳动力、经济发展不断由工业主导向以服务业主导转变,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口享有待遇趋于一致,城乡要素的公平交换不断完善,人类文明不断由工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转变。
(4)农业现代化。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7]。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化的概念,是指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过程,即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指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应用于传统农业中引发的包括物质、人力、技术、制度等一系列要素的变革和更新,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显着提升。具体而言,农业现代化又包括了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贡献率,表现为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表现为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标准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有力的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以及城乡趋于一致的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较高,表现为整个农业产业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机械化全面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四是土地产出率较高,表现为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高;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表现为纵向一体化经营和横向一体化经营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六是发达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体系,表现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七是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公平,公共服务基础享受待遇趋于一致;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相协调。
农业化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为原始农业(距今12000年前),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该阶段的人类开始摆脱饮毛茹血,开始了刀耕火种;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逐步转为现代农业),该时期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器的运用不断推广;第三阶段为现代农业阶段(20世纪初至今),表现为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产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其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看到农业的几个阶段同时并存,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已处于现代农业阶段,生产水平高,城乡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生产不稳定,城乡差距大。
1.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关联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高新技术变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带来的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城镇化伴随工业化发展,是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人口、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是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利用现代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它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均是远古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中的产物,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城市文明中表现出其相互的历史关联(图1)。
由图1可知,从原始文明到城市文明过程中,“四化”伴随着人类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而言,因其定义为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自从动植物驯化后,农业化就一直存在。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采用粗放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突破了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维持了最低级的生存需要;伴随着石器、铁器的出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出现,人类从采集狩猎生活向栽培作物、畜养动物,农业经济由采集经济向种养经济发展,手工劳动效率不断提高;进入18世纪60年代,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人类文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代替了手工劳动,社会经济不断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性生产的工业经济发展,整个工业化进程贯穿了19世纪初的蒸汽时代,到21世纪的现代技术革命,即我们所称之为的后工业时代。工业化使农业实现了产业化,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发展,诞生了现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等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变;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它贯穿于整个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当中。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产业不断壮大,人口不断向城市(镇)聚集,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信息化是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时代而跨入后工业时代所发生的由电子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引发的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它是后工业时代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人类以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发展生产,是人类进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运转效率等,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推进了工业化的专业分工走向全球化。
2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四化同步”要求立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中国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城乡统筹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进入向“提升质量”转变的生活需求层次的阶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具备良好基础。
2.1 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到党十七大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再到十八大报告的“四化同步”,均是契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从国家和理论层面上对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把握。在不同历史时期下把握时代问题,从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再到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四化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中得到体现。
2.2 四化同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
四化同步建设的提出基于当前深刻社会经济变革,本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印证了两者之间辩证的哲学关系。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力的要求,从历史上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改造,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社会经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再到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些均诱发了国家(政府)对落后生产力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及其属性的变化,产生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又为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均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过程,中国正在并将长期见证这个过程。
3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
3.1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
(1)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过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形态,转向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工业高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障碍,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为此,可以说信息化是工业化的高级形态,是技术不断变革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的动态过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方能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等相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促进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资金、政策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而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能够推动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要素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快农村逐步融入城市化的步伐。
(3)“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四化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产业支撑,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为工业化创造服务条件,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信息化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反映在工业化中,提高产出规模和效率;反映在城镇化中,引领城市向智能化、创新型城市过渡;反映在农业现代化中,提高农业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大大丰富现代农业的内容(图2)。
3.2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行新型工业化机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使得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双双有所提高,为“四化”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大更是首次提出了“四化”推进的战略思想,提出用信息化提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用信息化武装农业,丰富农业内涵;用信息化改造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一方面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支撑工业化,对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四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要求信息化要素不断融入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当中,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推进城镇化向智慧城市转变,提高城市质量;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推进产业发展向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即按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转变。在该过程中,产业发展不断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新型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农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不断创新升级,从而催生城镇化的新理念和模式,推动城镇向数字城、信息城、智能城、知识城方向发展,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造就城镇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图3)。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向前发展,已达到必须依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节能减排,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依赖信息技术元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生产精准率,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城镇发展的空间集聚。随着自上而下“四化”同步的开展,预计未来将实现“四化”同步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化理论。
4 结论
从“四化”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出发,本文认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现代化概念,是一个整体系统。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公平交换的过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发展升级,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深入发展,而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镇化是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资源公平交换的结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空间形成,而农业现代化加快要素空间聚集,是促进城镇形成的重要载体。“四化同步”归根结底是为缩小城乡二元差异,促进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使城乡人民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推进人类文明发展。
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四化之间必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断协调。推进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央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今后必须把握好,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加快破解城乡资源要素不公平交换障碍性因素,推进土地流转,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发展城乡一体化体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资源公平交换、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农业发展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方能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64(2):177-188.
[2]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3]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21-28.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90-194.
[5]钟义信.现代化的关键是信息化[J].广核情报工作与研究,1994(4):1-20.
[6]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选择题】推荐阅读:
中国近现代励志的名言06-30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06-16
中国现代史教案06-25
中国古现代诗歌1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06-12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06-17
中国近现代史推荐书籍06-20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07-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07-28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鉴赏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