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范文(精选8篇)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老老师要树立起好的榜样。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2、正视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3、心中有爱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
4、树立学生的自信
对学生来说,家长、老师无疑是权威人物,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或评价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都会触及孩子的心灵,都会对孩子自信心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信是人追求成功的一种意念,是坚持走向成功的一种意志,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切记:孩子的自信是学好的关键。
5、面向全体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校里也不应该有一模一样的课堂,不同的班级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获得理想的课堂管理效果。
6、注重课外
东坡先生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确实,老师们只有重视课外工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知识的“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课堂管理工作。
一、多观察和多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好的范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其作者都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如以“自然景观”为话题的习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去发现,如在放学路上、公园里、家里的庭院中,发现的花草树木;又如晚间繁星、日出日落、雨后彩虹,或者在外出旅游时,看过的一些奇特的景观等等,引导学生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有这样一句话:“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同时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这其中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授阅读方法。另外,教师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刊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因此,学生多阅读对写作是非常有益的。
二、多积累和多练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倡学生多阅读文章的同时,也要多鼓励学生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例如,《火烧云》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叠词:“红通通、金灿灿、笑盈盈”等,还有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句子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我们学习文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词语句子积累多了,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词穷句穷啦。
勤于练笔,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练笔,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三、激发想象力会给写作插上艺术的翅膀
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就等于为写作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1.启发学生寻找相似点。
有些事物,直接描写会显得单调,根据事物之间外形、声貌等的相似之处把它当作其他熟悉的事物或“人”,想象出“它”的情感,“它”的心理,就会增添作品的情趣,在行文上富有色彩。同时也有可能激发和养成相关想象的能力。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要求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想象。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类型想象,即凡是具有圆或近似于圆的外形特征的事物均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例如: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浑圆的石磨、环形的跑道、高高的石拱桥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爱好体育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圆圆的足球、神奇的球篮……”展开联想;喜欢文静的女同学,可以让她们围绕“圆圆的镜子、可爱的闹钟……”展开联想;喜欢文艺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迷人的彩灯,诱人的锣鼓……”展开联想;喜欢科技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赞圆周率的推算者,颂地动仪的发明者……”展开联想。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的神经系统可以凭借灵敏的感知,找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展开精彩纷呈的想象。
2.模仿作品,赋予作文“神力”。
所谓“神力”,就是借助于想象所获得的一些超凡脱俗的神奇力量。像卡通书《米老鼠和唐老鸭》《封神榜传奇》《聪明的一休》《希瑞》,电影《西游记》《2010》等,不仅为孩子们所迷恋,也受到许多成人的钟爱。正因为制作者大胆想象,赋予故事主人公各种超凡的神奇力量,才有如此吸引人的效果。著名文学家巴乌托夫斯基说:“在我的想象中,我要写的东西是相当模糊的。”模糊的想象,实际上是在形象思维中渗入了心灵底层某种神奇、隐秘的感觉和感受,也就是“神力”。在这之中,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欣赏相关作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也可以采用这种丰富、神奇但又符合逻辑的想象,学习写作寓言、童话和神话等。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从点滴抓起,做生活的主人,多留意观察阅读,多积累练习,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以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 面对话题作文的宽泛性和灵活性, 不少学生无从下手, 无话可说, 无情可抒。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 我采用指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多练笔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提高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作文教学;习作能力;实践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更新习作教学的理念,解决作文教学难题,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
一、练笔与积累同步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望很旺盛,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猜字谜比赛或成语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而且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写,情有所感而发。让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习作的源泉。另外,写读后感也是一个练笔的好方法。我们班的学生都已养成了每天写读后感的好习惯,他们会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童话,也可以是一篇散文,还可以是寓言、古诗、小说、神话……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或者是一段话甚至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一首小诗……但一定是自己心里最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言为心生嘛。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课内的要积累,课外的也要积累,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厚厚的摘抄本,把课文里的好词好语句抄写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另外我还建议我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分类,比如:写景的,写物的,写人的……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摘抄自己喜欢的好句,可以是一句、两句……但是必须们每天坚持。这样到习作的时候学生无论写什么,脑海里就会涌现出无数的词句,大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二、修改与互评并行
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本单元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便打破教学常规,在学习第一篇课文的同时便向学生渗透习作方法。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时,我便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同时向学生渗透 “保护生态环境”这类作文的习作技巧,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保护的好词好句以及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资料,然后为本次习作拟一个提纲,根据提纲试着完成本次习作。老师要提醒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尾要注意画龙点睛。接下来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并继续渗透不同的课文不同习作技巧,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课文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反复的修改,之后再让你的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帮你再做修改,这时学生的作文卷面已经缭乱了,老师就让学生工整地把原文誊抄在作文本的后面,然后交给老师,这时老师不必急着去读他们的半成品,而是去读读他们的原文,再看看他们所做的修改,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这些引导者不停地去发现、不停地去发掘,他们一个个都是习作的千里马,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伯乐。当然,这时候我们作为伯乐就要辛苦一点,拿着这些半成品去和每一个千里马交流,对他们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哪个词用得特别棒,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老师应以商量的语气说:“xx同学,这里我会这样……来写,你呢?你一定会有更好的写法吧?”用鼓励的语气让学生对他的半成品再做加工,最终成为文采飞扬的佳作。但这时也往往会有个别的同学会存在懒惰思想,老师见机定要及时引导:“xx同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被带去见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出主意说,用“敲”字好,“敲”字更能体现夜的寂静。大诗人写诗都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更何况我们写作文呢?”孩子都是听话的,他会觉得老师说的确实是道理,于是也很乐意地继续修改作文,有困难的地方问问同学或和老师谈谈。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任务完成了,一篇篇佳作也随之诞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都已养成积累与修改的好习惯。平时的周记或小练笔都会进行认真的反复的修改,然后再拿来给老师品读,希望老师再给改改。积累与修改双管齐下让我班的学生不再厌烦习作,而且还偷偷地喜欢上了它。
在作文批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互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来的几点拙见,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练笔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要求学生掌握习作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修改和互评的能力,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记得,我和学生在学习一篇古文《两小儿辩日》时,文中出现了“辩斗”一次,为了让学生感受什么叫“辩斗”。我先请同学分角色辩斗,接着请一组同桌到前台辩斗,由于没有放开,他们只做到了“辩”而没有“斗”起来。于是,我留下一个学生,准备和他辩斗一番。在这个过程中,我加入了“非也”、“此言差矣”、“胡说”等词,并且反复重复我的理由,语速一句比一句快,该学生也比较聪明,马上给我以回击,课堂气氛一下被调动起来。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是“辩斗”:既有理有据地去争辩,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我相信这个环节的设计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第五篇 让精彩的评价语走入课堂
课堂上,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我对大家说:“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没想到他们听了这句话,脸上绽放了天真无邪的笑容,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由此,我觉得教师如果能用精彩的评价语会使你的课堂锦上添花。下面针对“听”方面的评价总结如下:
1.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2.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3.我的解释不知道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一起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一读;
4.你们的眼神告诉我,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讲明白,想不想让老师再讲一遍;
5.会听也是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相信有了这些话的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十一篇 自己也可以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教学实验”的素材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自己的课堂教学“顿悟”而来的,即在教学中偶尔的某个“闪光点”或“失误点”让自己有所感触,可以以此进行相关的“教学实验”;阅读教学名著或教学刊物得来的,有时可能是某一句话,有时可能是作者的一个思想碎片,被自己捕捉,能启发自己的教学思想的,也可以列入“教学实验”的课题中;非教学中所触动的它山之石也可为我所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后,最关键的环节是进行总结、反思,其目的是再反思之后“创立”自己的教学理论。这是独特的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创立”也并非只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一线教师其实有更大的实践优势,因为我们的经验都源自实践,不夸夸其谈,不好高骛远,因此,有时更能为广大同行接受。
教育教学随笔 梁桂兰
第一篇 深思语文课堂
从教已经十年了,按理说已经得心应手,但最近却感到越教越费力!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感到无比大的压力,因为男生占一多半的比例,而且调皮的特别多,特别不好管理,所以我对学生总是很严格,希望能整好班风。慢慢地学生的纪律变好了,可是在课堂上却变得越来越不积极,语言渐渐贫乏,表达越来越苍白。而且为了能上好一节语文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努力备课,准备资料,一节课下来累得不行,嗓子也总是呼呼冒火,课下也下了许多功夫,学生也写了不少作业。可一到做练习题,还有许多学生不会,测试时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是怎么啦?难道是我上课讲的学生听不懂,难道是我对他们要求太严格了,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如果是这样,我岂不是一个失败的老师吗?
我在沉默中思考······
每当学生做题时,他们不会思考,一看题就都说不会,然后我就会讲给学生听,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慢慢地成了学生的拐杖,以致于他们丢了拐杖就不会走路了,这也许就是我班学生存在的原因吧!找到了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多向别人请教,努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想法设法设计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注重培养学生识字、朗读特别是学会独立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要学会放手!
第二篇 孩子需要异想天开
有时候,孩子是需要一点异想天开的,如果你不做梦,怎么能体会醒来日后分析噩梦和美梦的滋味?
曾经我“十八岁当一名老师”的愿望,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嘲笑。如今,我当上了一名教师,虽然不是在十八岁,但我已心满意足了。一次,在班会上,我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立即和同学讨论起来。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发明家,有的更异想天开,竟然想当国家总统。听到这种想法我没有取笑他,而是加以鼓励,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孩子有这种想法,最起码说明他有这种胆量,有远大的目标。其实,很多事情,不怕不去做,就怕不去想。只是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并且愿意为这个想法实施行动,我们就应该给以最真诚的鼓励!
第四篇 我要成为幸福的园丁
为什么一些教师没有幸福感?究其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经济上收入低压力大;评价上以成绩论英雄,末位淘汰制;心态上“付出得不到回报”。其实,要获得幸福感并不难,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幸福与否,关键是看个人的心态和自己职业价值的考量。在学校里,很少有人看到我不高兴,我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不少老师问我:工作压力这么大,你怎么还笑的出来?我说:“我每天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充实着、快乐着必然会幸福着。”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如果说一个教师一点幸福感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很多老师的幸福感就像躲在云朵后面的月亮一样,时隐时现,这就要求我们有目的地去发展自我,享受教育的幸福,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生命之泉永不枯竭。
第五篇 课堂上的隐形真理
教师都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心中有阳光,自然就会从言行中辐射出来。每个学生在老师的眼里,都应该是待琢的玉,未开的花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给予最适宜的引导,他们就一定会绽放出充满个性的光彩。
对于课堂上同学们出现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是啊!课堂上的错误实际上是最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正是因为这些不断滋生出来的错误,才成就了我们课堂上的无限精彩!想通这一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包容他们的错误?教师有了包容的情怀,春风就会拂过面颊。有了春风的抚摸,孩子们的身上自然能感觉到温暖。
课堂教学是这样,整个教育不也是这样吗?
第六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看到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时,让我感慨颇深。我觉得做老师必须有“爱”。
首先,要爱学生。只有当你真正爱上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时,才能发自内心的想让他们学好知识,学会做人;才会期望他们将来有一天能成为栋梁之才,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则,要爱工作。只有爱上这个职业,让它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才会想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会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育者。
最后,要爱自己。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何谈爱家人、爱朋友?又有何理由要求学生爱这个世界。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才更有人格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总之,只要心中有爱,到处都会有阳光的沐浴。
教学随笔集 杨红丽
第一篇 学生在期待欣赏
本学期,课堂上发现同学们的发言不积极,我推一推,他们就动一动。看到这种情况,我下决心: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告诉他们: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不断的出错不断的改正,这样才能进步。在教学新课时,我只点到为止,把发言权和探索权交给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的学生要讲解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向板演的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对于那些讲得好的学生,同学们会自发的鼓掌。经过一段时间,同学们都想在黑板上演示以得到大家的赞赏和欣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他们在期待欣赏。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放手——欣赏——引导。
第三篇 诗歌教学可以演一演
在学习第27课古诗两首时,我突发奇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会怎样?
学生初步读过古诗后,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各自发言。我只在学生回答不恰当的地方加以点拨。学生说的很齐全,不过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我紧接着问:你能用一段话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吗?学生这一次比刚才好多了,几乎是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不用老师再详细讲解。接着又把学生向前推一步,把诗歌演一演,把自己放在诗中描绘的场景中,刚开始学生放不开,在我的鼓励下,一个个学生举起手,指名上来表演后,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还指出应该怎样表演,不应该怎么表演(根据诗歌的实际出发)。同学们的表演越来越棒,真正把自己融进了诗的场景里。下面学生齐诵,台上同学表演。几场表演下来,我紧接着问:你们会背诵吗?我们试一试吧。指名提问后,大部分学生会背诵,并背诵着表演,看到他们的学习效果,我高兴极了。于是我继续问:从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到了这些战士们什么样的性格?(爱国,勇敢,坚强)学生说的很好,并能说出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很成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我想学生肯定都会喜欢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们喜欢我们的课,他们怎么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呢?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课堂,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是我们首要要做的。
第四篇 试着把数学课堂游戏化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玩游戏玩到迟到、玩到入迷。反思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没有吸引力?“吸引力”这个词经常在我脑海中出现,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是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近来,结合学生的爱好与性格特点,我一直在给自己的课堂添色,争取把数学课教得生动有趣。我发现,把数学课堂游戏化,孩子们的兴趣会非常高。我给数学课堂设计了很多游戏。如:大灰狼找喜洋洋(单位不统一),寻找丑小鸭(较复杂的题型,经过一路分析,才能得到结果),闯关游戏(用于知识点的连接,步步升高),投币游戏(用硬币投到哪一道题就选做哪一道题)。当学生做的很好时,还有小礼物相送(铅笔、橡皮、笔记本等)。自从设计游戏以来,孩子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随笔集 马素英
第一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有感
由于儿子的原因,我晚上经常看的节目是少儿频道,说出来,大家可能要笑话我:这么大个人了,竟然还看这么“小儿科”的节目,其实,看儿童节目对我的教学还真有帮助!
上星期学到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人为人处事的方法,也对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感性认识。我有点儿为难,本来文言文就很难理解,学生对学文言文提不起多大兴趣。到底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呢?
突然,我灵机一动,昨天晚上不是刚看过《孔子——两小儿辩日》的动画片吗?哎呀!只是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没有。我没把握的问大家“同学们都已经是六年级了,还爱看少儿频道吗?”“哗”十多个同学举起手,“昨天晚上都看什么节目?”“虹猫蓝兔》《秦汉英雄传》《孔子》。。。”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你们喜欢看《孔子》吗?”“喜欢!”“为什么呀?”“因为里面讲的都是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小故事。”
“今天咱们就要学习孔子的《两小儿辩日》,看看课文讲的和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什么不一样?······”
随着课题的揭开,先围绕电视动画片《孔子》,让同学们谈所看所想,再导入课文《两小儿辩日》理解文意,同学们学习兴趣盎然······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孔子》主题歌,《两小儿辩日》也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了,并且效果要比我预想的好。
看来,多接触孩子们爱看的电视频道,对我们的教学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二篇 树立远大目标,人生才会更精彩
在我读书的时代,中师毕业后,大多数同学会被分到本地区的各个小学,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毕业、分配、教书,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没有什么可改变的,学习成绩对于分配用处也不大。所以,那时的我们既没有压力也没动力,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看还算丰富但并不多彩的生活。
张老师是我中师三年来的语文老师。初来乍到没几天,她便为我班定制了班级目标:让97级(6)班在鹤壁师范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为了这个目标,大家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合唱比赛,苦练基本功······一个个奖杯被我们揽入怀中。张老师是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她从代课教师做起,后来转为正式教师,再后来边工作边学习,自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她的奋斗历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她告诉我们:“树立远大目标,人生才会更精彩!” 一直以来,她的那句:“树立远大目标,人生才会更精彩!”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第四篇 让书充实我的生活
读书促进成长,是很多教师的共识,成长需要引领,专家的引领不能说常常有,而专业书籍的引领却应该常常有,时时在,读经典的教育名著就是对专业引领的最佳途径。
回想自己十年的教学,有时我会为一个教学难点的设计而苦苦思考,为了学生的一个小小的转变而欢欣鼓舞,为了上好公开课而推倒重来,为了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而彻夜难眠,还有学校里的年轻教师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更有教师们互相理解、支持、鼓励的感人场面······读书,与作者及时地进行思想交流,是反思性学习的要求,更能促使自己在教学领域的提高,我爱读书,却读的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1.工作安排紧。在学校,除了繁忙的教学,更多的活动让我们应接不暇。2.自己本身的惰性。不求上进的思想使自己越来越感到落伍,跟不上时代。
找到了原因,我要克服自己的心里毛病。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以后,我会抓紧时间多读书,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第五篇 教孩子需要细节
秋高气爽,秋风怡人,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不知不觉中,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十年有余,从最开始的满怀自信到后来的四处碰壁,再从不断的摸索到渐渐有眉目,其中的挫折与艰辛自不用说。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孩子,需要细节。
记得我教二年级的学生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理解问题还不太全面,用我们成人的语言有时就无法与他们沟通。记得有一次,我给他们讲《猜测》这一节时,我在上面滔滔不绝,他们在下面昏昏欲睡,通过下课的调查我才知道,原来同学们根本就不理解我用的词汇是什么意思,听不懂,自然就没兴趣了。
在教学上如此,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细节也同样重要。我们班上有个学生特别调皮,上课爱做小动作,不交作业那是家常便饭。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我们老师都特别纳闷儿,难道他转性了。我们几个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原来,有一次他病了,吐了一地,他认为自己学习不好,老师肯定不理他,谁知道老师不仅没批评他,还帮他打扫,陪他去看病,他说,他非常感动,要发奋读书。
一个细节,可以提高一节课的效率;一个细节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教育孩子需要细节。
教学随笔集 张瑞敏
第一篇 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用心
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绝对是最用心的人。
在一次游戏中,我选择了两组学生在操场上做一项简单的运动——跳绳。五分钟后,其中一组被告知:你们做的很好,是因为你们都很聪明!另外一组在不同的地点也做了相同的活动,而他们被告知:你们做的很好,是因为你们很用心。
随后,又让两组成员分别进行投篮活动,在这个难度稍大的活动中,那组被表扬很用心的学生,虽然对于投篮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投中的次数也可谓屈指可数,但他们都激情澎湃地去迎接这份挑战。而那组在跳绳活动中被表扬很聪明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进行投篮活动时,他们愁眉苦脸,极不情愿地去完成这个投篮活动。
总之,那些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平常做事总是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喜欢去挑战,很满足于现状。
不过,我们如果采用“你很用心”,而不是“你很聪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就能给予学生一个可以控制的变量。最后,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要抱怨自己不聪明,因为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用心。
第二篇 给学生找一个对手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我采取了给学生找一个对手、发挑战书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何给学生找一个对手呢?
首先,要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找个对手的重要性。我向学生讲述了有关沙丁鱼的故事。挪威人喜食沙丁鱼。但沙丁鱼生性懒惰,常拥挤在一起而静止不动,死亡率很高。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够让其活着抵港,价格就会比死沙丁鱼高出好几倍。但由于路途遥远,往往沙丁鱼运到半路就会死掉,很少有人能够将沙丁鱼活着运回来。只有一艘鱼船每次都能成功地带回活的沙丁鱼,该船的船长因此赚了很多钱。但是,人们向这位船长请教其中的诀窍时,他总是避而不答,一直严守这个的秘密。直到船长死后,人们打开他的船舱才发现他只是在鱼舱内放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由于鲶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对这样一个异已分子的加入深感不安,为了活命四散而逃,在危机感的支配下紧张地不停游动。在危机与运动中沙丁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生命的潜能,所以才能够活着回到港口。听完这个故事,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竞争对手。其次,根据学生的实力确定对手。我指导学生要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对手的综合实力应该略高于自己,让学生通过努力战胜对手。
最后,发挑战书。我指导学生写挑战书,签上自己的名字,郑重地交给对手,然后举行隆重地发挑战书仪式,并把每个人的挑战对手在班级公示栏公布。挑战书的内容和形式不做硬性规定,学生写道:“我希望你更努力,我不会手下留情的!”、、、、、、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挑战书,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自从我班开展给学生找一个对手的活动以来,学生普遍反映:因为身边有了竞争对手,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在挑战对手的同时,既感受过失败的沮丧,又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们在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宝贵的经历,一种永不服输、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第三篇 当好老师 从写好评语开始
在教学中,我发现经常抓住一些小的细节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就拿作业批改来说吧!部分学生的字的确让人头疼。作为语文老师,我十分的着急。从学生的握笔到坐姿,甚至每个笔画,我都一一点拨,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有一次,我在看书籍时,一位专家说过,别吝惜你的评语。经过实践,真的!特神!评语,对老师也许不重要,但是对于学生却显得尤为重要。
原来,评不是简单的评价,它代表着一种关注。实际上,评语就相当于一双眼睛,这双眼睛里充满了关注、希望、鼓励、期盼、、、、、、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得到鼓励?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进步被老师看到和肯定呢?当学生的行为得到肯定时,他的这种行为不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强化了吗?
设身处地的走进学生,想法设法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我想这是一个好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第四篇 把爱注入学生心中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老师讲课时,必须让他们把心思聚焦放在老师身上。对于聪明但好动的学生,要抓住他们的思维,给他们留下悬念。我们班姜志华,她很聪明,我经常给她出题让她做,由于不认真很少全对。针对这个缺点,我教育她: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不虚心学习,要做就做最好。对于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要不断的提醒他们:上课要注意听讲。同时,要给自己定一个能实现的目标,能尝到喜悦,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明白,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们。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用爱心温暖孩子们,让他们体会到在学校,处处都有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第五篇 不轻易许诺
《老子》言:“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在答应别人的请求之前,会认真考虑下面的问题:
1.要了解这件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自己是否拥有这方面的资源,是否真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一切从实践出发,才能够真正做到守信。否则,不仅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能给自己的信誉加分,还可能会害人害己。
比如:有的学生,自己学习成绩不是太好,考试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就会做出诸如“下次会考进班上前十名”“我今后晚上再也不看电视了”„„这样的承诺。然而,这个承诺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2.对于他人有求于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把握完成,但是他人又特别需要我们的帮助,就可以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儿。比如:“我试试吧!”“也许我会做到”等等。
3.如果通过了解确认某事自己办不到或不该办时,不违心地为了暂时获取对方的好感而轻易承诺。因为,这会加大自己失信于人的几率。
(仅供娱乐O(∩_∩)O)
一、角色、心态
初次驻村,调整自己的心态是摆在下村同志首要的位置。当所有仪式结束后(单位动员、“自己报名”、领导谈话、同事关心、朋友宴请、家人嘱咐、组织欢送、县乡村领导欢迎、移交。。),睡在了村委会给你安排的集体宿舍木板床上的当晚,你就真正的成了一名“上级”(群众的称呼)派下来的工作队员了。
下来一年,生活模式已完全打乱,过上了一年的单身集体生活,睡集体宿舍,吃集体食堂,还要自己做饭,洗衣、买菜、打扫室内外卫生。。这些年在机关养成的养尊处优的生活被短暂的结束了,周一到周五的商务正装没有了穿着的环境,甚至连在城里周末穿的休闲服,在乡下穿都是一种奢侈了,这一年皮鞋对你来说基本是用不上了。。
在原单位你是何等的能耐,领导是何等的器重,同事人缘是何等的好,朋友是何等的多,岗位职能是何等的重要,岗位权力是何等的大,管理的权限是何等的宽,到了驻村,你的身份名片只有一张——“驻村工作队长或者工作队员”。
你的日常工作由乡村干部安排,你外出必须经乡村领导批准,乡村领导随时随地通知你要赶到本乡地盘内任何地方说开个重要的会议或者传达上级领导“重要讲话”。(你在机关的时候,每周三或者周五政治、业务学习,学个一小时,或者领导讲话超过一小时,你不是脸上露出烦躁,就是正式开始玩手机了),而现在,乡里的领导们,当然是主要领导的讲话没有低于4小时的,乡领导曾私下说了:“我讲话时间短,低于4小时,怕这些乡里的副职、乡机关干部、乡七站八所的头头们、各村支部书记们,这些狗东西说我水平低。。”
这一年,你就成了本地区、本县、本乡驻村工作队当中的一员,有自治区级机关的、有地区直属机关的、有县机关的,“相对平庸化”就是你的现状,和你以前的单位、级别、岗位、职位“再”没有了关系。。
二、工作
(一)、规定动作。这次下来,上级已经规定好了8项任务(自治区6项、地区2项),各项基础、设施较好的驻村工作队,即可按照上级要求和期限按部就班实施就可以了;各项基础较差的落后村、问题村、重点村,则可挑着在8项任务中落实吧!即便最后到了任务分解完成的期限,村、乡、县级领导和考核机关,都懂的。。,板子打不到你身上,嘿嘿。。
(二)、自选动作。
1、下来的同志们,来自不同的行业、部门,掌握着不同的社会和政府的优质资源,尤其是你在单位还混的不错的话,那么结合你们领导下来时给你们定的调子,能带特大项目来的,放在地区上,覆盖面大,受益的群众多,是大善举;同理,依次放在县上、乡上和村上。
2、你所在的单位不具备这些资源和能力,那么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弄个贫困户慰问的活动总还是可以吧!
3、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实在是边缘单位,则把工作队带来的活动经费,在春播、夏收、冬储的季节,花在特困家庭身上,让全村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千万要擦亮眼睛,选准特困户,千万不要选了5户家庭,村干部家的亲戚就是4户。。嘿嘿!那你们工作队的人就在群众中就把人丢大发了。
(三)、日常工作。
1、接访,不管事情大小,热情倾听并做好记录。需要现场解释政策的,现场解释;需要协助化解纠纷矛盾的,一定要督促村干部、乡领导积极对待并落实(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之一就是群众对村干部、乡领导们不信任,工作队来了,多了一条群众诉求的渠道);需要上报的逐级上报,记住,一定要逐级上报,要让村干部、乡领导明白你们工作队也是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另一只眼睛和耳朵,这也是你们下来的功能之一。
2、对于缠访,有事没事都要给村干部、乡领导头上扣帽子的“搅屎棍子”型刁民,绝不手软,当场、严厉、大张旗鼓的收拾,让他明白,谁当政都没有他搅搭的市场。。
最后,再多说几句:驻村一年,不管是工作队长或者队员,千万不能在村里大包大揽,取代村支部、村委会的职能;除乡党委选拔任命的村支部书记外,你们不要轻易有建议更换村支部书记或者村干部的动作和举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老祖宗都没有解决“乡绅恶霸”的问题,你驻村一年也是解决不了的,自古以来,哪个村“干部”队伍的构成不是几大家族斗争博弈的结果才形成的平衡和局面,在中国,破坏平衡是最最最要命的蠢举(这也是上级领导说的:有些问题和事情,村干部清楚装不清楚;乡干部不清楚装清楚;县干部想弄清楚弄不清楚的根本原因)。。
三、生活
1、单位配备
基本的生活用品和设备,均由单位按照上级经费保障给予了购置:防盗门窗、桌椅板凳、电脑电视宽带、冰箱洗衣机、锅碗瓢盆、办公用品、电话补助、生活补助、交通补助。。这些均应该没有顾虑。唯一要说的,工作队最好自己做饭,即使临时组成的同事们做饭水平都不高,也建议独立开伙,千万不要和村警食堂合伙,一是村警食堂的伙食补助没有工作队员伙食补助高,长期合伙,你懂的。。;二是以村支部书记为首的村干部们会把你们食堂当成了村委会的餐厅了,迎来送往,喝酒、加餐的成本都会落在你们伙食补助上;三是城里和乡下的饮食习惯还是不太一样,长期吃着一个没有经过正规职业技能中式烹调师培训的农民大师傅做的饭菜,我想你也受不了吧;四是合伙后食堂成了村里的公共场合了,谁也可以进、可以出,卫生、食品安全等就不是你们工作队的人能控制的了。以上四点可以让你判断出是否要独立做饭。
2、个人业余调剂
驻村一年,八小时外,精神空虚、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是困扰驻村队员最头疼的事情。
微博、QQ、微信、手机短信成了链接以往的朋友们唯一的渠道,虽不敢言“在位置时朋友认识了你,不在位置时你认识了朋友”,但毕竟距离、工作、生活、交通等种种原因,大部分的曾经的身边的每周都能见几面的朋友这一年当中或许都不可能到你驻村的地方探望你一次,更不要提及那些因工作关系建立起来的你所认为的“朋友们”了,你的微博更新、QQ说说、微信说说等是否有人跟帖或留言成了你“检验”朋友们的侧重点,这是驻村的人的无奈,也是现实。
另加之,一是自治区级机关和地区直属机关分配的驻村距离县城均较远(距离县城较近些的驻村往返县城也差不多1小时)。二是今年是首批“三民”活动驻村,而且是全疆全覆盖,领导们重视程度也不同,和以往的驻村转服、集中整治、扶贫等任务压根不同,组织纪律管理严格程度也压根不同,各级督查组,督导组、巡视组、抽查组、检查组、调研组等等任务交叉但又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24小时不打招呼到了驻村先看队员们人都在不在,有没有人私自不假外出。
所以,村委会的院子就成了驻村队员们唯一24小时活动的场所。好在经过近几年基层阵地建设,各村委会都有了独立的院落和院内预留的闲置空地,可作为工作队员们种植蔬菜、养鸡、养鸽子、养狗、养鹅等用地,当然种菜、养殖规模可视各派出单位领导观念和经费情况而定,如果单位没有这些开支,建议那就自费投资投入作为自己娱乐的项目(比在市里一年里的周末、节假日用于娱乐玩耍的费用要低多了):养鸡40只,鹅2-4只,鸽子10对,狗1条,菜地(必须合伙投入,因为不是你一个人吃)120---150平米。长期坐机关的我们,加之下班后又“加班”赶饭局、忙应酬又不爱锻炼形成啤酒肚、脂肪肝和“三高”,几乎快成了“病猫”了,以上项目和规模,你一人一天忙下来躺在床上已是腰酸背痛了。当然也有平时爱锻炼的同志们对这点活来说不算啥,那就可以加大规模。。
利用这些小项目,一来缓解了精神上的空虚,二来也可借此好好干些粗活体力活接接地气,三来鸡不吃任何添加剂只吃粮食和苜蓿,鸡粪作为有机肥施给菜地,鸡和菜都成了城里人奢侈的绿色环保副食,既改善调剂了自己的驻村生活,也顺便轮休时回市里带给家人、朋友、领导同事品尝,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和生活的多彩,而不全是驻村的苦楚。。
一开始,我一看水有点深,便不敢下去。教练对我说,万事开头难,学任何东西都是有个过程的,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到后来就好了。于是,我下了水,准备学游泳。
一下水,教練首先告诉我们,只要认真学习,我们是很快就会学会游泳的。说完,他给我们做了一下示范,他背朝上躺在了水面上,滑行出了一点,然后脚不动,手臂上下摆动,很快游出了一大段。我仿照着教练的样子,不断练习,不一会儿就学会了。教练看了表扬了我,并鼓励我继续努力。
接着,教练开始教我们脚上的动作,并把手上和脚上的动作结合起来。他也是先滑行了一段,然后脚伸直,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接着,他手臂上下摆动,游得很快。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了几次,可我发现,我的脚一直伸不直。于是,我把一段身体靠在池壁上,双脚用力拍打着水面,练了多次,终于伸得直直的了。最后,我双脚在池壁上用力一蹬,滑出了一段距离,手臂用力地上下摆动,双脚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游出了一大段距离。
一、抓住学生特点, 游戏引入, 在玩中练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 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吧。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学会使用鼠标》是非常枯燥的, 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怎样握鼠标, 怎样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这些要点的话, 学生不但不愿学, 更不愿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 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中发现, 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单击、双击、拖动。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再讲解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 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在后来的练习中, 我又让学生练习了《扫雷游戏》, 这样, 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小组协作, 互助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像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 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而我也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 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他告诉了我们合作、交流的好处。在学习过程中, 会出现学生差异, 有的学生学习后就可以举一反三, 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 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
1.“能者为师”, 让学生走上讲台, 当小老师。
例如, 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 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 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训练。但也有的学生对电脑很陌生, 操作时很僵硬, 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 而我巡视指导,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 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优助差”, 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 同学之间互助学习。
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 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可以促进学习, 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 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 学完word的基本操作后,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 小组内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 有的负责收集资料, 有的负责输入文字资料, 有的负责制作图片等。同时, 小组之间还在局域网上共享搜集到的资料, 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使同学们的学习更加愉快、更有成效。
3. 充分利用学生互动,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 有一些学生往往提前掌握了本节课的讲解内容, 并能够做出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 询问之下, 原来他们的父母平时也在指导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于是我便利用这个时机请这些“高手”来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 并帮大家解决一些课程内的难题。此外, 在日常学习中利用这些“高手”的悟性高、学习快的特点让他们去帮助教师指导那些理解速度较慢的同学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素质情况对学生分组, 每一组中安排1名“高手”做老师的小助手, 指导小组同学学习, 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协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锻炼了他们互相帮助的能力, 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布置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参与教学,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 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 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 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 教师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 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 发表意见、看法, 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 适当地引导讨论方向,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主动研究, 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 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操作软件技能是计算机教学的另一重点, 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但从综合来看, 适合学生用的软件总要用到回车键和方向键去选择菜单或目录, 另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醒学生注意屏幕的提示, 学生明确方法后, 就可在教学软件中任意地调用操作。如教学益智游戏软件, 我先把将会出现的画面讲清楚, 让学生心中有底, 然后出示投影片讲如何用这几个键去操作。当学生明白后,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 这样既节省了许多讲授时间, 又可由学生自己分配时间练习,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活”, 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五、组织竞赛, 提高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 由于操作是主要内容, 所以应尽量避免类似于语文数学的书面化考试。那么如何检测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效果, 也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如在练习指法练习时, 最后阶段我利用金山打字小精灵,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 比一比谁打得最快最准, 最后还给他们颁奖, 整个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实践小结, 体验成功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 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 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如“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窗口差不多, 只是多了一个“所有文件夹”框,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 找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学生上机时, 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 辅导、检查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68-01
数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教师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数学化。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教材
教材教学内容所呈现的情景,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活动能否达成“有效”。现在使用的教材,由于受开发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它所呈现的案例场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背景差距较大。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组教材、选用教材、变换活动用具,力争使教学场景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地把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可能性”时,教材呈现的是学生摸名片的场景,多数学生对名片较陌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针对班内学生多数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实际情况,乒乓球就是学生随手可得学具,于是把摸名片改换成了摸乒乓球,降低了学习活动的难度,较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活动效果显著。由此可见,教材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改组教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解释数学,学习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
会进行数学思考是理解掌握知识的前提,引领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数学素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尤其重要,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国庆节,小华和爸爸带了125元钱去体育用品店买了一个99元的篮球,你能帮小华想一想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找回1元钱,加上留下的25元”。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不仅使不易被学生所理解的“凑整简算”思想,在生活经验的支撑下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起来,还使学生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萌生了数学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三、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让学生归纳已有生活经验,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實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再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做一下如“150÷44”一类的除法式题,当学生除不尽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数学问题自然产生,再学习“商的近似值”知识,适时地满足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
四、练习设计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客厅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
又如我在教学元、角、分这部分内容时,布置了以下几个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完成:
1、每学期开学时,你交了多少钱?一本语文书多少钱?一本数学书多少钱?
2、买一只铅笔、一个橡皮擦、一本作业本、一个文具盒分别用多少钱?
买一个书包多少钱?你身上穿的衣服、裤子、鞋子分别用了多少钱?
4、到街上商店调查一下生活用品(如豆油,盐,味精、矿泉水等)的单价是多少?
5、街上10个鸡蛋卖多少钱?如果你每天吃两个鸡蛋花多少钱?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范文】推荐阅读:
教学随笔小学语文01-11
读书随笔小学语文10-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12-18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随笔心得07-07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范文01-2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习作七范文10-13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作文范文01-0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书信体作文范文07-17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学期工作总结范文12-04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