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进阶作业题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理学进阶作业题(精选8篇)

法理学进阶作业题 篇1

(阅读:9176次)

导论 什么是法理学? 课前提示

法 理学可以被合理的界定为关于法律的智慧,或者是对“法律事业”的性质和语境的理解。不是对“法律是什么”的直接回答,而是对提问者和提问本身作出解释与理 解,至少如德国当代法学家魏德士说的那样,正确的提出问题与寻找符合事实本质的答案一样重要。《法理学进阶》课程的设置正是在设定法理学体系中各种范畴的 同时,将法理学的基本问题展现出来,众采各家学说而深入探讨:什么是法?什么是法理学?法有何作用、功能、价值?法为何是有效的?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以及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基本问题。

一、法理学的词源与词义

“法理学”一词本为日本汉字,是由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主要奠基人穗积陈重创造。穗积陈重将德文Rechts philosophie一词创造性地翻译为“法理学”,为中国人引进西方法理学开辟了道路。

法 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在国内外是不一致的。德国等大陆国家一般称之为法哲学(或“法律哲学”)(Legal Philosophy,Philosophy of law);英美等国则一般称为法理学(Jurisprudence)。词源上讲,Jurisprudence已经是一个多义词,包括如下几种意义:

第一,来自拉丁语jurisprudentia,意思是‘法律的知识’,相当于广义的法学或者法律科学。

第二,法律基本理论,即‘法理学’或‘法律哲学’。第三,在法国,可指判例,英国法学中也有这种用法。第四,特别在美国,可用作‘法律’的一种较庄重的名称。

“法 理学”和“法哲学”的含义当今已然趋于一致,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学术史事件。虽然“法哲学”概念的萌芽在西方至少可上溯至古希腊,但“法哲学”作为一个概 念是源自于德国近代哲学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的发表使“法哲学”这一概念广泛流传到西方各国。在后来的传播交融中,法理学与 法哲学逐渐成为基本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

在英美学界,真正对法理学学科的独立产生影响的,是1832年奥斯丁的《法理学范围之限定》一书的出版。

二、法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法理学学科的建立是学术史上较为晚近才发生的事情。

在西方,直至18世纪末的两千多年间,人们是在“自然法”的名称下研究今天属于法哲学或法理学的问题。如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副标题也是“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正是奥斯丁的影响及其追随者们——如阿莫斯、马克伯、霍兰德、萨尔蒙德等人的努力,法理学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学问和大学的法学课程)而存在。

三、法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一)古希腊自然法观念。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斯多亚学派等创立的自然法观念乃是西方法理学的伟大开端。自然法观念既是古希腊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逻辑基础,也是人们关于法律问题思考的逻辑基础。

(二)古罗马法。

古罗马法是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问的开始,法学繁荣,盛极一时。主要表现为: 1.第一次形成职业法学家集团。

2.拥有全面的成文法体系,如《国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新律》。

3.高超的法的分类技术:公法与私法的理论划分首度出现,私法理论体系得到极大发展。

4.西塞罗:古希腊哲学的罗马传人,自然法思想得以系统化。

(三)中世纪神学之下法学的发展。1.基督教一统天下对此前形成的法学的影响。2.法学流派出现:前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3.大学的出现推动了法学的发展。

4.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学四分法:上帝法、自然法、人法、神法。5.中世纪法理学成就的评价。

(四)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宣告“近代”的到来。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西方法学思想朝着世俗化的方向演进。

(五)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诞生。代表人物主要有:格老秀斯、斯宾洛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普芬道夫等。

(六)19世纪分析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哲理法学派的形成。

(七)二战后法理学发展:派别繁多、三足鼎立且互相影响、非法学思潮对法学的影响加剧。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讲授要注重条理化,明确法理学演化的内在逻辑关联和法理学的内在线索。要求学生能够熟知法理学的发展脉络。

四、法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角度来看,我国并没有在自身传统中形成一门专门的“法理学”学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法理学思想,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多学派都有关于法律的学说和见解,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而存在的法理学并未形成。

“法理”一词最初由梁启超先生使用,但法理学作为一个学术谱系在我国得以建立,其开端是在20世纪。

民国时期,我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开设法理学课程,译介了一些国外法理学的著作,创作了一些国内法理学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改用苏联模式,法学与政治学长期不分。90年代以来,法理学”这一学科名称逐渐被普遍使用。

五、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的确定

法 理学对于法律现象的研究应当具有三项主要功能,即经验功能、分析功能和规范功能。由此回答“法律是什么”,“法律应当是什么”等问题。当然法理学也要研究 “法学方法”问题。《法理学进阶》是在《法理学初阶》基础上对法理学基本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法理学是由法律本体论、法律价值论、法律方法论和法律社会论四个部分构成的具 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法学学科,它通过对整个社会法律现象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反思和研究,并在不同的理论范式下作出不同的关于法律问题的事实描述与价值 判断,由此达到深化人类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目的。

具体在我们这门课程当中,主要是:在法律本体论中,法理学追问“法律是什么”这一永恒主题,以便清楚地认识法律本质、法律本位、法律语言以及法律功能等基本问题;在法律价值论中,法理学探究法律与利益、秩序、平等、自由、人权、正义诸价值的关 系,将法律置于价值规范的终极关怀之下,试图回答“法律应当如何”这一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应然问题;在法律方法论中,法理学围绕“如何适用法律”这一实践 理性问题,在法律事实、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中寻找法律适用的内在逻辑依据;在法律社会论中,法理学超越“概念主义”、“法律信念论” 以及法学的“旧形而上学谬误”,致力于求证法律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外在联系,着重梳理法律现象中各种复杂关系,将考察法律的目光扩展到人类生活更 为广阔和复杂的领域,在社会系统内部诸子系统的功能互动以及行为规范的现实建制化、理性化的过程中追寻法律的现实存在方式,以对法律现象作全面而深入的理 解和把握。思考题:

1.“法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源自哪里?有何意义? 2.法理学在中西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 第一编 法律本体论 第一章 法律本质 课前提示

法律是整个法学知识体系的言说对象,本章探究法律的“本质属性”和“存在基础”是为了针对“法律是什么”这一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提出相关解释与理解;正是法律的本质规定性将它与其他社会规范区别开来。理解和阐释法律本质问题的丰富内涵乃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所在。第一节 法律的本质属性

一、本质与本质属性

一个事物是其所是,即本质。马克思也将事物的本质是其内在的、深层的、必然的规定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质的规定性。英文中“本质”一词essence,源自拉丁词esse(是),是希腊文to ti en einai(一物是其所是)一词的翻译。任何事物都有许多属性或特征。那种体现事物内部的稳定的、深层的联系的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法律的本质属性是法律这一特殊事物的深层的、稳定的内部联系,它深藏于种种法律现象的背后,是法律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二、法的本质属性

(一)法律的意志性与规律性

1.现代法律是指实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律,是人们自由意志活动的产物,它贯彻、反映、体现的是人们现实的愿望、需求、主张和见解,即法律的意志性。2.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要协调好立法的直接参与者之间的不同意愿与主张;二是直接掌握立法权的人要合理地反映出他们所代表的人群的利益和意志;三是立法者要处理好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愿与特殊阶层与人群的特殊利益和意愿之间的关系。

3.法律既具有意志性,又具有规律性。法律的意志性决不意味着任意或任性,自由意志本身是自律的、理性的。

4.反对两种错误认识和倾向:一是庸俗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二是唯意志论。

(二)法律的利益性和正义性

1.现代法律是以权利与义务的形式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并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构成为权利与义务的基础性要素无疑是利益问题。

2.法律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进行调节和配置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正义。3.法律的利益性和正义性的关系:第一,利益性与正义性贯穿在法律的各个方面及其始终;第二,利益与正义是人类两个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需求,法律必须兼顾二 者;第三,法律要运用以正义为核心的一整套价值准则去分配各种利益,调节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立足点。第四,在不同领 域或不同具体条件下,法律对利益与正义二者的强调应有所侧重。

(三)法律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1.法律的阶级性是指法律规范的存在,是以阶级分野和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其作用就是调整和协调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时呈现的属性。

2.法律的社会性是指法律在管理社会生产、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方面所必需的,表明法律存在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共始终,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方面的属性。3.正确认识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二节 法律存在的基础

对法律本质的探讨是为了回答“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而对法律存在的基础之探讨则是为了回答“法律存在的根据是什么”的问题。回顾法学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法学家们主要从伦理角度和社会现实角度来探讨法律存在的基础。

一、法律存在的人性基础

在 哲学传统中人们普遍认为有一种人类的本质,它由一个或更多的性质组成,它们决定了什么是人以及是什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人 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性动物,天生地要过一种城邦的共同体生活,而且共同体的“至善”理念乃是人生获得意义的基础和动力。任何类型的法律建构都离不开人性的基础,人的身体-心灵状况在法律的一切领域里都起着一种关键性作用。人性的、人格的心理学的事实构成了决定性的、法学的重要意义。而人争取形成共同体和合作的愿望对于法律的建构同样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法律存在的道德基础

从根本上说,法律存在的道德基础所指涉的是法律的正义性和对人性尊严的尊重与保护。从法律存在与人性基础紧密关联的角度说明如下:

1.人性内在的趋使人过一种共同体的社会生活,而这种生活必须是有秩序的,法律的首要指责就是要建立和保障人的社会生活的有序化。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本身就是人们对存在于各种事物里的秩序的认识和揭示;即,“共同体生活是有秩序的”规定了法律对正义的强烈要求。

2.正义的法律也必定是对人性尊严予以尊重与保护的法律。法律不允许伤害一个人的身体,更不允许谋害人的生命,而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加以保护;尊重人作为有健全理智的存在者而使其有可能自主安排、决定和塑造自己的生活。

三、法律存在的社会基础

所谓社会基础则是指法律存在的客观依据。事实上,法律绝非人们的任意创造,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需要有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的存在。而社会调控机制主要有两类,即社会组织与社会规范。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解决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使其呈现出和谐与谐调的秩序状态。

概 括的讲,人类社会始终存在三方面的主要矛盾:一是社会秩序与人的思想与行为自由的矛盾。二是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如果没有一种共同规则来确立界限,国家组织 就不能有效运行,而个人的权利也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三是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群体以及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在利益与道德观上的矛盾。思考题:

1.如何理解法律的本质属性? 2.法律存在依赖于哪些基础? 第二章 法律本位 课前提示

法 律本位关涉法律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本章主要研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及其相互关系。学习中要重点理解权利的构成要素、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区 别、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难点是关于法律本位的争论。要注意理解权利本位论、义务重心论和权利义务并重论各自的价值侧重。第一节 法律权利

一、权利的存在形态

从权利的存在形态角度,可划分为应有权利、习惯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应有权利是权利的初始形态,它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要和权利要求。

法律权利是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公布的、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在重视法治与人权的国家,法律权利是权利的主要存在形态。

现实权利,即主体实际享有与行使的权利,亦称“实有权利”。

二、法律权利概述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概念最早发端于具备私法精神的古罗马法。对罗马自由民来说,私人之间的平等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权利的概念,其核心是财产权。从权利概念产生之后,历代思想家和法学学者对其作出了众多的解释与理解。如几种典型的权利概念:自由说、资格说、利益说、主张说、选择自由说、可能性说、法律上的“力”、行为尺度、权能、意志自由说等。各说皆不乏合理之处,但也不无偏颇。

法律权利是指社会主体享有的法律确认和保障的以某种正当利益为追求的行为自由。它主要具备四个特征,即法律权利的法律性;法律权利的自主性;法律权利的可为性;法律权利的求利性。

三、法律权利的结构

结构作为某一事物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事物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二是各个因素之间的构成状况如何。法律权利就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利益、权能和自由行为。从罗马法中的权利构成来看,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受法律支持的习惯或道德权威,如家长权;

第二,受法律支持的习惯或道德的权力,如财产处分权,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 第三,受法律保护的自由,如放弃遗产继承权;

第四,法律身份,即罗马公民或外来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任何一项权利要成为法律权利都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利益、权能和自由行为。利益是法律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任何一项法律权利的背后都隐藏着权利主体的利益追求。

权能是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资格和能力。

自由行为是权利主体根据法律规定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利益作为权利的追求,它是权利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权利行使的动力源泉。权能作为权利的基础,它是权利行使和实现的基本条件。任何权利都离不开权能的保障。自由行为作为权利的表现形式,它既是权利主体利益追求的手段、方式,又是权能的外化或对象化的形式。

四、法律权利与权力

人 们对权力的理解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人认为,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按照他所愿意的方式去改变其他人或群体的行为以防止他自己的行为按照一种他不愿意的 方式被改变的能力。也有人认为,权力指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力量。总而言之,权力包含有“支配”和“强制”之意。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 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权力与法律权利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二者来源不同。法律权利是法律对既有权利确认的结果;而权力往往根据法律来配置或由一定政治组织赋予产生。

(二)二者要求不同。法律权利的实现不要求权利相对人以服从为条件,不体现出一种支配关系。

(三)二者追求利益的重点不同。法律权利追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而权力以追求政治利益为主。

(四)二者的限制程度不同。对权力的限制要求更甚于法律权利。

(五)二者实现的方式不同。法律权利的实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权力的实现往往伴随着国家强制力的实施。

(六)二者的范围不同。权力的范围特定,比法律权利更窄。第二节 法律义务

一、法律义务概述 广义上的义务是社会主体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限制性要求。义务包括道德义务、宗教义务、法律义务等等。法治社会中法律义务往往倍受重视。

法 律义务是指社会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法律义务是对人们行为(而非思想)提出的要求,要求人们的行为不能妨碍对方的权利,或者 有助于对方权利的实现。首先,没有他人法律义务的履行,自己的法律权利就形同虚设。其次,自己履行法律义务也是实现自身权利的前提。法律义务的积极意义不 仅表现在对法律权利的保障,还表现在对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树立和良好秩序的建立上。与法律权利和其他义务相比,法律义务的特征主要有: 1.法律义务的法定性; 2.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 3.法律义务的从属性; 4.法律义务的必为性。

二、法律义务的种类

法律义务相对其他义务类型而言更加明确、具体。从社会总体来看,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不作为两类。

作 为的义务是指义务人必须采取一定的积极行动来履行的义务。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其一,有明确的义务对象,它总是对特定主体积极做出某种行为。其二,履行 义务的行为往往具有给付性质,即义务人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其三,履行义务的内容不仅是有某种行为,而且还包括行为的质量和方式。必须作为的义务是法律义 务的主要形式。

不作为的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不做任何可能侵犯权利主体行为自由和合法利益之事的义务。它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履行方式必须是义务人采取消极态度,即不干预、不阻止。该义务的不履行同样带来否定性的法律后果。第三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一、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对应关系是指法律权利一般有相对的法律义务存在。二者共同处于法律关系的统一体中。首先,在任何法律关系中,一方主体有法律权利,对方主体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反之亦然。其次,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每一主体在享有权利之时都对应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 社会生活中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生活中的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是基本对等的。第二,在有的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也是对等的。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对等关系并不是自有法律以来就存在。

三、功能发挥中的互动关系

法 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功能上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律义务的履行促进法律权利的实现。第二,法律权利的享有也有助于法律义务积极履行。法律权利对法 律义务的促进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增强义务主体的责任感;有助于促进义务主体与权利主体的相互尊重。第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某些特定的 权利、义务的相互转化。

四、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

1.权利本位论:第一,它是“法以(应当以)权利为起点、轴心或重心”的简称。第二,它概括地表述了权利为重心的现代法律制度特征。第三,它表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特殊关系。第四,它代表了一种平等、横向的利益关系。第五,它反映了法律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历史演进。

2.义务重心论:首先,禁忌、义务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序化的标志。其次,人类最初的法律规则主要由义务性规范构成。第三,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中,义务是 第一性的。从实效上讲,义务更重要,法律的重心在于约束,权利要以义务来保障。法律首先要稳定秩序,为此必须平均分配义务,由于义务以明确的语义指明人们 必须为的事项和不为的禁区,因此,它为人们遵守、执行法律提供比权利更多的信息条件。

3.权利义务并重论:第一,权利义务的一致关系决定了权利义务并重。第二,权利义务并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条件。第三,权利本位的一些弊端也说明应该强调权利义务并重。

我 们认为,权利本位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中国社会有两个方面的重要现实支持了权利本位。一是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因为市场经济对法律的要求,主要是设定 权利和保障权利。二是人权受到国家、社会的普遍关注。法律权利就是人权在法律中的表现。虽然人权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法律权利,但是重视法律权利无疑反映了对 人权的尊重。加之,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权利地位的考虑,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要求来看,权利本位是值得倡导的。思考题:

1.如何理解法律权利的结构?

2.试述权利本位论与义务先定论的含义与优缺? 第三章 法律与语言 课前提示

本章主要是介绍法律与语言的关系以及组成法律的各个要素的语言特征。通过语言对法律、法律思维和法律文化的影响、作用论述语言对法律的意义;从认识论和语 言表述的角度,论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语言特征;法律概念(法律语词)有哪些特征、性质、功能,同时简要探讨法律概念模糊性问题。重点要求掌握法律与语 言的关系和法律要素的语言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法律的性质和结构,明确认识语言问题对于法律适用的重要意义。第一节 语言对法律的意义

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以“法律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法律概念就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律的过程。语言对法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是法律的载体

法 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都是体现立法者的意志或者说立法者的思想,这种意志和思想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工具,它的表达同样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 壳。从语言的角度看,成文法(制定法)和不成文法,本质上都是体现一种社会规范,而任何一种社会规范表达出来仍然是语言。

从根本上说,法律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规范,必须是以语言形式存在,如果不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作为载体,法律就得不到表达。

二、语言是法律思维的工具

法律思维是人们在法律活动中形成的、在法律规范以及法律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解释、论证的过程,是人类在法律领域的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然而法律思维过程的形成和结果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和借助于语言,这就是说,语言是法律思维的工具。

法律思维本质上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只有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才能体现。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有着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是由法律的特性所决定,通过人们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逐步抽象、概括而形成,它是法律职业者普遍的思维方式。

法治社会意味着法律思维必须为结论提供正当性的法律理由,而这个过程表达出来的就是说理,说理是一种语言艺术,这种艺术的直接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对个别事实适用相关法律规范给予最佳的解释,以及运用语言对个别事实进行准确的法律评价。

三、语言是承载和发展法律文化的工具 法律文化与语言紧密相联。没有语言,法律文化便不可能发挥它的功能;没有语言,法律文化也不可能世代传承和发展。

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法律实践的总和,而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它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社会背景、物质基础、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从语言的角度说,法律移植就是在一国的法律制度中引进他国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语言作为自己的语言。法律语言的引进,意味着某种法律制度、法律观念的引进。第二节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语言特征

一、法律原则的语言特征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具有如下语言特征:

(一)是一定范围内的最抽象、涵盖面最广的规范。由于法律原则表现为一系列原理、准则,是制定法律规则的出发点,所以,它的的表达是宣言式的,是一定范围内最抽象的规范,其中所包含的法律概念抽象层次高、涵盖面广。

(二)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正是由于法律原则是一定范围内的最抽象、涵盖面最广的规范,因此,其中包含的法律概念(语词)的含义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三)没有具体明确的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规定的表述。由于法律原则具有前述抽象性高、模糊性强的特点,所以,它不可能提供具体明确的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规定的表述。但法律原则不仅对于立法而且对于司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法律规则的语言特征

(一)法律规则所包含的概念涵盖面窄、抽象层次较低和语义确定性较强

(二)完整表达的法律规则往往是若干法律条文整合的结果

一个法律条文通常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往往只是表达一个规则的某一或某些部分,一个具体的法律规则往往需要通过若干法律条文予以整合才能形成。

任 何一个法律规则,应当包含并表达下列部分:法律规则的承受者。对法律规则承受者要求、指示的行为,即一般法学教材中所称的“行为模式”。对规则承受者行为模式适用的条件。任何对权利和义务的规范都是有条件的,有一定范围的,相对的。规则承受者违反或遵守行为模式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的规定。第三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特征

法律概念的语言表现形式通常称为“法律术语”或“法言法语”。法律概念的特征最主要的是其法律性,这种法律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其表现方式看,它必须是存在于一定的法律制度中。如果一个概念没有进入一定的法律制度领域,它就不是法律概念。

(二)从法律概念指称的对象来看,它指称的对象必须是法律所调整的,亦即具有法律意义的人、事、物及其行为或关系的概念。

(三)从法律概念的内涵来看,它反映的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的特有属性,而非偶有属性。

(四)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法律概念具有权威性。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作为构成法律规范要素的法律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通常具有明确的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任意改变。

要理解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二、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

法 律概念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一定的技巧,但其形成可以看成是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法律概念是立法者通过对对象的性质加以主观“取舍”的方式确 立的,反映了主观创造属性。法律概念从其内容和来源来看有其客观依据,它不过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行为或事件的一种反映或预 见,是从无数的法律实践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反映了客观性。既然法律概念的内容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因此,运用法律概念时也就应当注意:

第一,理解和陈述法律文件中表达某一法律概念的语词时,在内容方面必须体现它的法律规定性,不能仅凭自己的理解作任意解释。第二,运用语词表达法律概念时,也必须体现它的法律规定性。

三、法律概念的功能

(一)保障法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功能。

(二)承载和储存立法者意旨和价值观的功能。

(三)认识和评价法律事实的功能。

(四)具有提高法律思维效率的功能。

四、关于法律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问题 导致法律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的原因:

1.概念自身的性质。概念永远不可能无差别的、绝对的和完全的反映对象,这反映了人的认识的非至上性一面。法律概念也是如此。

2. 概念内涵的形成是通过不完全归纳获得的。从法律概念的形成过程看,它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法律现象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抽象的结果,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一 种规定,或者说一种预测,这种由过去推知未来的方法,无疑是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方法,而不完全归纳方法其结论具有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法律概念的产生运 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方法这一事实,决定了由此形成的法律概念的内涵并不能涵盖以后的所有情况。

法律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意味着概念之间的相互开放性。思考题:

1.为什么说“蹩脚的语言意味着劣质的法律”?语言对于法律有何重要意义? 2.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各自有何语言特征? 第四章 法律功能 课前提示

法 律功能是法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法律社会学的核心范畴。本章集中介绍法律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法律功能的概念,法律功能与法律作用、法律目的、法 律价值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及法律功能的几种常见分类。在学习过程中,要在了解法律功能基本理论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该理论工具分析社会法律现象。

第一节 法律功能的概念

一、功能释义

功 能(function)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用法。与法律功能概念紧密联系的功能概念是功能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又 译为涂尔干)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在西方社会学功能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中,都蕴涵有比较丰富的法律功能理论。此外,在当代西方许多法学流派中,都直 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论及到了法律功能问题。如经济分析法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评价和分析法律制度的功能、效果,从而对法律功能进行经济分析,把法律优 劣标准界定为,能否极大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社会成本。行为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存在于行为中,探讨了法律与文化、法律与社会分层、法律与行为控制等一系列功能 以及与功能相关的问题。

功能概念可以根据字面解构为功用与效能之意,具有关系性、应然性、需求性等特征。法律功能与法律作用两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法律功能及相关概念辨异

法律功能,是指法律作为一个体系或部分,在一定的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运行)造成一定客观后果,并有利于实现法律价值,从而体现其在社会中的实际特殊地位的关系。同学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 法律功能体现一种法律-社会关系,是一个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范畴。2.法律功能与法律目的之辨;法律功能不同于法律目的。如果套用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相、用”的划分,不妨这样说:法律目的(或法理)为“体”,各种法律部门、法律文件、法律条文为“相”,法律功能则为“用”。

3. 法律功能与法律价值之辨;法律功能指向于法律价值,但同法律价值终究是程度不等的两个范畴。从理论上讲,法律价值体现为一定的主体需要,法律功能正是要满足这种需要。

4. 法律功能是基于法律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状态,表明了法律对社会的一种适应性。结构的调整导致功能的差异。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关系区别于因果关系。

第二节 法律功能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功能作出不同的分类。

一、法律的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

法律的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的划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法律作为整体或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二是作为整体或部分的法律对于社会的整体或部分的不同功能。

法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法律的整体功能。

二、法律的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指法律直接满足一定的主要目标要求的功能;法律的辅助功能则是保证实现法律的基本功能所附加的功能。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是相对而言的。

三、法律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法律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是根据法律后果同法律目的是否相符合而划分的。法律的显性功能,是指法律客观后果合乎立法者的本来意图,或者说是由立法者有意安排出来的;法律的隐性功能则是指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是看不见的或是出乎立法者预料而产生的,即这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的本来意图。法律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不同于法律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四、法律的正功能、反功能和非功能

这是从法律对社会系统的整体运作所引起的效应上进行的划分。

法 律的正功能,或叫法律的积极功能,是指该法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法律实现将有助于社会体系的良性运作,促进社会关系的协调、稳定,从而适应社会的需 求;法律反功能,或称法律消极功能,是指法律实现将引发社会内部的关系紧张,分割社会体系内部的协调、稳定局面,降低社会系统的活力;法律非功能,即该法 律存在对社会既无积极影响,也无消极后果,处于一种“具文”状态,因而社会成员对其无动于衷。

还可以依照其它标准对法律功能作其它分类,如长期功能与短期功能等等。思考题:

1.什么是法律功能?

2.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律功能分为哪些类别? 第二编 法律价值论 第五章 法律价值总论 课前提示

本章系“法律价值论”之总论,主要讨论价值与法律价值的概念、法律价值体系和法律价值冲突理论。在学习时,要重点把握研究法律价值的意义,难点在于理解法律价值的体系和冲突问题。第一节 价值与法律价值

一、价值释义

价值,从词义上说,是在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中用以判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其含义是“可重视的、可珍贵的、可尊敬的”。

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其次,价值又是一个属性范畴。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首先,价值具有社会性或者主体性。其次,价值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再次,价值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价值是标志着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所以,任何一 种事物的价值,从广义上说应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二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评价。

二、法律价值

法律价值是古往今来法学家们着力探究的一个学术问题。

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就在《法律篇》中使用过法律价值这一概念。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用了“法律价值”一词来指称法律的正义性。到了近现代,法律价值这一概念被大量地使用。自然法学、哲理法学、存在主义法学、社会法学、综合法学、政策法学等等法学流派,都对法律价值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一)自然法学有时被称为价值法学,因为它注重研究法律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础、法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律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评价标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不与法律价值相关。自然法学家通常认为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

(二)哲理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康德与黑格尔。康德把法律价值看成是法律的理想境界,它属于应然领域,只能由个人的信仰去把握。黑格尔所谓的法律价值,乃是指法律存在的必然性。

(三)存在主义法学一般认为,法律是用来实现一定价值的规范体系。保护个人自由和实现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

(四)社会法学派在总体上强调法律的功能和效果,但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如庞德,则重视研究法律价值问题。他把法律价值理解为一个社会制定和评价法律所依据的标准,但这种评价标准只能通过经验的方法取得。

(五)法律政策学认为,价值体系包括:权力、启蒙、财富、福利、技能、情爱、尊重和正直八种,法律是权力价值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中权力决策的总和。”

(六)综合法学认为,法律是价值、事实和形式的统一体,法律价值即法律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指法律中多方面的理想因素和法律所追求的多种目标。西方法学界对法律价值的认识并不一致,但都坚持事实和价值的二元论立场。事实属于实然领域,价值属于应然领域;他们对法律价值问题的理解,主要寓于抽象的人性、情感、公平、正义等观念之中。

我国法学界对法律价值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法律价值概念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往往从不同角度加以使用:或指法律本身有哪些价值;或指法律促进哪些价值;或指发生价值冲突时法律依据什么标准作出评价。

我们认为,所谓法律价值,是指在作为客体的法律与人作为主体的关系中,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主体人对法律的评价。法律的属性和作用 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法律价值是主体需求在法律中的一种表达,主体需求以法律为落脚点。法律价值归根结底反映人与法律的关系。第二节 法律价值体系与法律价值冲突

一、法律价值体系

法律价值本身是一个体系或系统。对法律价值既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角度考察,也可以依据同一标准进行多层次的划分。

第一,从社会主体——人的角度观察,法律价值有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之分。群体价值是指法律对某一社会群体具有或表现出有益的效果。可以分为民族价值、国家 价值、阶级价值、阶层价值以及社会团体价值等层次。法律的个体价值是相对于群体价值而言的,反映一定的国家的社会个别成员的需要。这种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价 值内容包括:个人的行为自由、平等、权利、人格尊严、个人财产的保护以及个人发展条件获得法律的保护等。

第二,从法律价值关系中的价值的客体承担者来看,法律价值可分为法律的规范性价值和法律的社会性价值。法律的规范性价值,是法律在形式上所具有的优良品 质,即指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所肯定的人们行为的正当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而使行为主体达到自己的行为目标。法律的社会性价值,是指通过法律的社会作用所 实现或满足一定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社会需要,反映着法律的创制和实施的宗旨。

第三,从法律价值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法律的工具价值和法律的目的价值。法律的工具价值主要是指,法律规范被用来评价、调节、控制和处理人的行为以维 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法律的目的价值就是体现在法律中的人类目标追求。没有法律的工具价值,法律目的价值便成为空中楼阁。如果法律不具有目的价值,那么,法 律便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

第四,从法律的不同类别出发,法律价值还可以分为国际法价值、国内法价值和其它法律价值。国际法价值,是指全人类 价值需求的法律化。对个人而言,国内法往往是比国际法更为完整有效的保障系统和塑造人们意识的支持系统,因此,其价值的现实表现更深刻、更具体、更实在。与国际法相比,国内法并不直接明确地反映全人类价值追求。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国内法价值必须与国际法价值相一致或相适应。

此外,还可以把法律的历史作为划分根据,划分成法律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未来价值;依照法律对主体效应的形式,可以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以法律对社 会生活的作用的程度可以划分为现存价值、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的价值、潜在价值、尚待认识和开发的价值;从法律价值的可能后果看,可以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 负价值;从法律价值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利益价值、秩序价值、平等价值、自由价值、人权价值和正义价值等等。

二、法律价值冲突

法律价值是一个多元化的庞大体系。该体系中多种具有不同规定性的价值共存,在逻辑上就有相互冲突的可能性。这种冲突既可以是纯理念形式的或纯粹逻辑的抽象的冲突,也可以是具体而实在的冲突。导致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 先,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社会条件的多重性与变化性,是导致法律冲突的社会原因。一方面,人们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发展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人们在法律价 值上的冲突甚至对立。另一方面,人们不同的法律价值观念的相互矛盾以及同一法律价值观念的内部矛盾也可能反映为法律价值冲突。

其次,法律价 值主体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是法律价值冲突的另一原因。法律价值的主体不仅十分广泛,而且,这些主体角色有时还可以互相转换。多元的主体必然持有多元的法律价 值观;主体的动态转换又必然加大价值冲突的复杂性。同时,不同的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愿望、价值要求和价值满足感。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法律价值冲突的原 因。

解决法律的诸价值之间的冲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不论是立法上还是法律实施上的价值冲突,都应当力求通过合法的方式解决。古今 中外法学家曾提出了许多关于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利害原则、苦乐原则、法律价值等级体系论、法律价值中心论等等。思考题:

⒈ 如何理解“法律价值”这一概念?

⒉ 各法学流派对“法律价值”的理解有何不同? ⒊ 引发法律价值冲突的根源何在? ⒋ 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有哪些? 第六章 法律与秩序 课前提示

本 章阐述作为法律的一切价值之基础的最基本价值——秩序,内容主要有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含义及其分类、法律秩序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以及法律的秩序价值。本 章的关键问题,是要理解现代社会秩序乃是一种法律秩序,而法律秩序相对于传统社会秩序具有其优缺点。在学习时,要重点理解法律在建立和维护现代社会秩序的 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一节 秩序与社会秩序

一、秩序

在汉语中,秩序,由“秩”和“序”组合而成。在古代,“秩”、“序”二字,和英文的order一样,都有“次序、常规”的含义。

从 广义上来讲,秩序与混乱、无序相对,指的是在自然和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中的规则性、条理性。从静态上来看,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 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

二、社会秩序

秩序可分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自然秩序就是表现在各种自然现象之中的规律。而社会秩序则是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秩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一般的共同特征:

(1)社会性,即反映人与人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的行为;(2)稳定性,即意味着某种状态的持续存在;

(3)可预测性,人们能够事先知道或者估计到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发展变化;(4)功能性,即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依照社会规范可将社会秩序分为宗教秩序、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等。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秩序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宗教秩序、道德秩序到法律秩序的演化过程。人 类社会的秩序最早是通过宗教来维系。在原始部落社会,甚至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都是维持社会秩序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社会和国 家的分离,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出现,宗教的手段就再也不能够充分地维持社会生活的秩序。道德开始取代宗教,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秩序的中心。国家就是一个以实 现德行为目标的伦理(或者道德)共同体。法律秩序是继宗教秩序和道德秩序之后在近代西方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在这种秩序下,法律和秩序二者达到最高 度的统一,法律取代宗教、道德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重要手段。随着法律秩序的形成,人类社会也就由以前的宗教社会、道德社会变成一个法律社会,一个由法律 进行规范和统治的社会。

与西方社会相似,我国社会秩序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而且前两个阶段基本上是一致的。《国语•楚语下》中 记载,我国古代曾经有一个民神杂糅的时期,这是宗教与生活绝对为一的时期。尽管历经殷商时期的“绝地天通”,以宗教来规范社会秩序的传统并没有改变。天天 要祭祀,事事须占卜,典型地体现出了宗教对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从周朝开始,这种宗教秩序就开始为道德秩序所代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以 孔子、孟子、荀子等人为代表的儒家,试图在“仁义道德”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秩序,强调统治者的“道德”在社会秩序中的领导地位。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完 全陷入混乱之中,表明单单依靠道德已经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至于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所形成的“礼法合一”或者“德主刑辅”的政治秩序,或者说一种混杂“道德秩序”与“法律秩序”的社会秩序,就成为汉代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常规秩序。

美国著名法学家R.M.昂格尔指出,这种社 会秩序中的法律秩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秩序,而只是一种“官僚法”。他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古代法律所具有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法是实在的,是制定的规 则;第二,法是公共的,是由政府制定的;第三,法律还不是普遍的,第四,缺乏自治性。因而在汉代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法律实质上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和 玩物,传统社会因而是一个完全缺乏法治的专制社会。第二节 法律秩序

一、法律秩序的含义

一 种观点是将法律秩序等同于法律制度或者法律体系。此种观点见诸于凯尔森就和庞德的著述以及《牛津法律大词典》的词条解释。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秩序不仅仅 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规范或者法律体系,而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在这种意义上,法律秩序也就等同于法治秩序。持该种观点的论者如N.卢曼和苏联学者雅维 茨。

我们认为,法律秩序,并不仅仅是对于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的抽象的法律条文和规范,也不只是如法律现实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法律 仅仅是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而应当是以上两种观点的内在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是良好的法律秩序的根本前提;而只有这种法律体系能够在现 实中切实实现,主宰整个社会生活,才能谈得上健全的法律秩序;因而对于一个具有良好法律秩序的社会来说,法律规范及其实现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规范与事实 之间,既存在着一致性,又有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因而法律秩序,就其本质而言,也就具体体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内在统一。

二、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

(一)实在性。实在性是法律得以与道德、宗教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和宗教诫律相比较,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即一般而言,法律是 由国家政府机关制定、公布的成文规则。法律规则的这种实在性,使得法律具有了客观的、确定的形式,摆脱了主观任意性;并且使人的行为“有法可依”,奠定了 法律秩序的基础。

(二)强制性。法律不仅是由政府机构制定的,而且还是由国家的权威强制实行的。宗教秩序的维持依靠的是由外在的神秘力量所 唤起的人的内心的恐惧之感,道德秩序凭借道德主体所具有的道德意识或者对德行自身的尊重,两者都诉诸于主体的内心,因而它们都只是主观的,不具有客观的必 然性;而法律则除了诉诸个人对于法律的意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专门的国家机构予以强制执行,以保证法律秩序的切实实现。和法律的实在性一样,法律的强 制性使法律规范进一步摆脱了任意性和偶然性,具有了必然性的意味。

(三)普遍性。我国古代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法律始终是一种一般性的陈述。

法律秩序的普遍性是对于独断的、任意的或者专制的权力的限制。这种普遍性包含了“立法的普遍性”和“判决的一致性”两个方面,对于一个具有良好法律秩序的国家来说,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法律秩序的普遍性就不可能实现。法律秩序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是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的,法律的普遍性是其强制性的内在根据,而强制性则保证了法律的普遍性的必然实现。

(四)自治性。美国法学家昂格尔认为,法律秩序的自治性和普遍性一道,构成了法律秩序与官僚法的本质区别。他认为,法律秩序的自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实体内容的 自治性指的是,一种自治的法律制度不是某种神学观念的法典化,法律完全建立在人的自主的理性的基础上。法律机构的自治性意指着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分 离,法律的运用要独立于行政与立法以外。法律方法的自治性,指的是法律推理自身具有一套不同于科学解释以及政治、经济、伦理论证的方法。最后,还有法律职 业的自治性。一个专业化的法律职业团体,控制着法律规则,占据法律机构,进行法律实践。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法律的自治性还体现在法学和法律教育上。第三节 法律的秩序价值

秩序与正义、自由一道,构成法律最基本的价值。一方面,法律基于社会对于秩序的需求,并且是社会内在规律的表达;另一方面,法律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一、法律是社会内在规律的体现和表达

(一)法律就内容上来说,本质上是依赖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马克思很早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揭示出了这一点。西方许多其他思想家也认识到了法律与社会经济秩序之间的这种内在关联,如哈耶克对英国普通法的考察。

(二)就法律与政治秩序而言,也具有相似的关系。现代西方政治中确立起来的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主权在民的原则、平等和自由的原则等等,是近代西方人在对于政治 秩序的追求中逐渐发现、提出并且最终在法律中得到确立的。法律自身并不能提出上述政治法则,法律只不过是为这些来自于政治实践的基本原则披上神圣的合法的 外衣。

因而,法律从内容上来说依赖于具体的社会生活,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内在规律的体现和表达;从形式上来说,法律既不是经济,也不是政治,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而是一种独立于它们之上的强制性的力量。

二、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在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维持社会政治秩序

法 律使社会政治秩序合法化、制度化,把阶级冲突限制在社会存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法律权威的理想状态被称为法治,对于维持政治秩序来说,法治的优越性在于,法律的规则在表面上对于一切社会成员都是无例外的。同时,法律是社会各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客观化的产物。法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容易为社会成员接受,也 便于遵守,使国家暴力仅仅在个别案件上使用或者仅仅作为一种威慑的力量而存在,社会政治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持。

(二)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在 现代民主政治中,人民是主权者,但权力的实际运行只能够由统治阶级中的少数人来执行。这可能带来两种弊端,一是专制主义这种权力异化现象可能会出现。二是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法律是消灭专制主义、限制自由裁量权、建立健全的权力运行秩序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公民的各项政治权 利和自由,并加以有力的保障,确保国家政权的民主性质。第二,法律要对国家权力系统的结构做出科学的安排,主要包括:规定各权利主体(各国家机构)之间的 权限划分以及相互间的合作、协调与制约关系,各权力主体内部的职权分配以及权力运行的程序机制等。

(三)建立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第一,保护财产所有权。

第二,对经济主体的资格进行必要的限制。首先是要明确各类经济主体的最低成立条件。其次要对各类主体的权利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明确各类主体能够从事的活动范围,以便监督、控制。第三,调控经济活动。首先,法律严禁经济活动中偏离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其次,将计划、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纳入法律体系,对全社会的生产、分配和交换加以更有效的调节。

第四,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条件。

(四)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第一,确定权利和义务的界限,以避免和解决纠纷。法律一般以三种方式划定权利义务的界限。一是由法律直接确定权利义务,并赋予明确的内容。二是法律只提供依据或者规定某些标准,由当事人自行确定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三是法律设立了权威解释制度。

第二,以和平、文明的手段解决纠纷。法律逐渐以公力救济手段来取代私人手段,解决私人纠纷。公力救济主要指司法救济,私人可以通过一定司法程序,与对方平等辩论,澄清事实,得到依法做出的判断,使冲突和纠纷得到缓和或者解决。第三,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殊维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等属于社会基本安全,它们是人类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最起码条件。所以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别的维护。思考题:

⒈ 人类社会秩序是如何演进到法律秩序的? ⒉ 怎样理解我国古代法律的特征? ⒊ 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⒋ 法律如何建立并维护生活秩序? 第七章 法律与利益 课前提示

利益是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利益法学派便以集中研究利益而得名。本章首先揭示利益的内涵,然后论述法律作为社会调控机制对利益的三种作用,最后着重探讨了法律对利益关系的处理。在学习时,要重点掌握法律对利益的调控机制。第一节 利益与法律概说

一、利益释义

利 益,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利益,就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各种客观需求。其本意为“利息”,原被 用来表示债权人对利息要求的正当性。后来,利益作为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关系体现,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益意识的觉醒,利益观念的形成,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 的一个伟大进步。

二、利益与法律关系的思想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思想家和法学家们就已注意到法律和利益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的任务是为自由公民的共同利益服务。乌尔比安(Ulpianus,约160-228)所提出的著名的公、私法划分理论,也是以利益为标准的。

到17世纪初的古典自然法学创立阶段,荷兰的格老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中,也从利益角度定义国际法。在他看来,国家是在法律上有效力的、独立的自由民的集合体,以享有法律的利益和共同的利益为目的的联合。

在18世纪,利益被有些人视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概念。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Helvetius , 1715-1771)较早地系统论述了利益规律问题。他从其利益规律理论出发,论述了以法治国问题。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 , 1748-1832)提出:法律一般的和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而已。边沁不仅主张善即是一般幸福,而且主张每个人总是追求他所认为的幸 福。所以,立法者的职责是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造成调和。

德国法学家耶林(Rudolf von Jhering,1818-1892)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传统。他的“社会利益”说则直接构成了利益法学的思想渊源。

马 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马克思在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是 以物质利益问题为转变契机的。正是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的研究,他才逐步确立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利益的本质和 历史作用问题。因而,西方有的学者把马克思列为19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法律社会学家之一。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的另一位跨世纪 的德国法学家赫克(Philip Heck , 1858-1943)提出,法律不仅是一个逻辑结构,而且是各种利益的平衡。他在对概念主义法学抨击的同时接受了耶林的思想,并形成独立的新学派——利益 法学派。在立法问题上,利益法学派主张,利益是法律的原因,法律规范中包含着立法者为解决种种利益冲突而遵循的各种原理。法律只表明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胜 过另一集团的利益,或双方的利益都应服从第三个集团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司法活动中,法官要作出公正的判决,决不应象一台按照逻辑机械法则运行的法律自动 售货机,也不应只是根据正义感进行判决,而必须弄清立法者通过某条特定的法律规则所要保护的利益,并找出优先的利益从而使各种利益得到合理的平衡。

在20世纪,西方法学三足鼎立,其中社会法学派专门对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庞德认为,法律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以便使 各种利益中大部分或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使其他的利益最少的牺牲。庞德把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所谓个人利益,指 直接包含在个人生活中并以这种生活的名义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包括人格利益、家庭关系利益和物质利益。公共利益指国家作为法人的人格利益与物质 利益以及国家作为社会利益捍卫者的利益。社会利益则是指,包含在文明社会中并基于这种生活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存在着义、利之争,直接关涉到对道德与法律功能的不同看法。今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应当提倡义、利并举,以义取利。在人治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利益关系;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对利益加以适当地调控,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第二节 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

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主要是通过将利益要求转化为一定权利(权利主张、自由、特权、权力),并把它们及相对的义务归诸于法律主体,以及通过设置权利和义务的补救办法---惩罚、赔偿等来实现。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表达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和重整利益格局。

一、表达利益要求

法 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即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表现在两个方面:利益主体与利益内容。法律只对部分利益主体予以保护,或者主要表达部分利益主体的 利益。法律不可能对某一具体利益主体的所有利益都加以反映或都不加以反映。法律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要记录下有效地得到承认和保护的利益,又要忠实记 录下遭受拒绝的利益,以及某种利益所获承认的限度。

二、平衡利益冲突

法律的利益平衡功能表现为,对各种利益重要性作出估价或衡量,以及为协调利益冲突提供标准。20世纪以来西方“法律的社会化”倾向,其实就是法律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的一种平衡。

法律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一般是通过某些基本原则规定和制度设计体现的。许多法律措施都可以说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三、重整利益格局

在人类历史上,革命或改良其实都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或重新安排。所谓“变法”无不是改变既存利益格局,法律正是在利益格局的不断被打破和重整过程中逐步地 向前发展的。在政治领域,法律要对国家权力结构加以固定化;当权力结构发生变动时,往往相伴着宪法的修改或更新。权力斗争的结果导致利益格局的重整,此 时,法律便担当着重整利益格局的功能。在经济领域,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第三节 法律对利益关系的处理

法律对利益的承认、协调或重整体现为在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处理中不同的价值侧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价值侧重会有差异,但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却是大致类似的。

一、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公共利益表现为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私人利益即每一社会成员的利益。集体利益有时可作为公共利益的一种特殊形态,但一般只是单个人利益的相加,在法律上 其实也是一种私人利益。个人利益乃是利益动力结构的原始细胞。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法律观。20世纪开始,为了社会利益可以对私人利 益加以限制。今天,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已不存在绝对自由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法律历来强调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依赖和服从,当个人权利的行使危及社会利益时,必须确认和贯彻“社会利益优于私人利益”的原则。但是,法律不应当或者只关注公共利益,或者只倾向于保护私人利益,而应当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严格说来,国家利益是一种和社会利益有区别的公共 利益。在公权关系中,国家利益对于私人利益占主导乃至绝对支配地位;但在私权关系中,国家与私人在法律上地位平等,此时便不能要求私人利益绝对地服从于国 家利益。法律协调好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一方面,不能为了所谓长远利益而无条件地牺牲眼前的短期利益,比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对于职工的短期利益必须适当照顾,不能一推了事;另一方面,更不能使短期利益损害长远利益。《土地法》要求保护耕地,恰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子孙孙的长远利益。

为了处理好短 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求立法主体要有长远的眼光,高瞻远瞩,不仅有能力评估和比较共时性的诸种利益,并且能够分析和判断历时性的利益态势,从而根据 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选择最佳的利益格局,确定最佳的利益方案,求得最佳的法律效果。

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

利益的形态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法律对于两种形态的利益都要关注。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因而有时可以对精神损害进行物质(金钱)赔偿。然而,物质赔偿却不能或不能完全代替精神上的补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就是国家作为法律主体所追求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四、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整体与局部是相对而言的。国际法上要求国家作为利益主体承担各种义务,目的就是使特定国家的局部利益服从人类生存的共同 整体利益。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调动地方积极性,实行一定程度的地方自主(自治)。然而,同时又要求打破地方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 义,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如果经济体系内部对利益关系调整不当,势必影响法律功能的发挥和实现。立法和司法中严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正是将局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的一种突出表现。思考题:

⒈ “利益”是怎么发展成为法理学核心概念的? ⒉ 怎样理解庞德关于利益的分类? ⒊ 法律是如何通过利益来调控社会的? ⒋ 当代中国法律应注重调整哪几组利益关系? 第八章 法律与平等 课前提示

平等作为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与法律的其他价值诸如正义、秩序、人权、自由有密切的关系。本章梳理了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平等的含义,并着重探讨平等与法律相互之间的关系。本章难点是法律对平等的保护,要注意理解作为实现平等的重要途径之平等的法律化、权利化问题。第一节平等的含义

一、法律所追求的平等

首先,平等是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平等有不同的认识。其次,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的确立是因为宗教的兴起和不断的传播,特别是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基督教所追求的平等首先表现为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和原罪的平等;佛教平等观首先是建立在对种姓制度的挑战之上。平等观念的真正形成是近代的事情。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把自然法和人性看成是一致的,自然法和人性论成了天赋人权说的理论基础。人权的基本内容是指 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而在当时,平等权的提出是为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卢梭把平等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明确要求道德平等、法律平等、财产平等和交换平等。斯宾诺莎也强调法律平等。

最后,对现代平等的概念可以如下理解:每个成员,仅仅因为他是社会成员之一,就有权不仅享受其他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 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平等可以作为原则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在人类美好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方面,它要求实现人类状况的平等,并且在个人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实现工作和娱乐机会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它要求采取一视同仁的普遍原则,以保证分配标的不会在第一方面的要求实现以后又被 一部分人掠走。但一视同仁的原则必须有一些例外,区别对待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平等可以简单归纳为:“人与人的对等对待的社会关系。”

(一)平等不是平均

平均就是没有差别,就是在机会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上无视能力和特殊需要的存在而简单的按份分摊。平均在本质上是与平等背道而驰的,它的最不可取之处在于表 面上虽然反对剥削,但是在其背后却生存着新的剥削,是在批判和反对剥削的基础上同时又确立并维护着新的剥削,同时使这种剥削合理化、普遍化,这是与平等不 相容的。

(二)平等和特权相对立

平等与特权是相对立、相矛盾的,特权是对平等的否定。只要有特权的存在,平等就不可能实现。在奴隶社会,贵族官僚享有各种特权,所以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在封建社会,封建帝王在拥有特殊的地位同时具有特殊的权力,他凌驾于一切人之上,也凌驾于法律之上。贵族和官僚也拥有各方面的特权。所以也不存在真正的平等。

(三)平等和歧视相对立

如同特权一样,歧视是对平等的否定。歧视与特权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存在特权,另一方面就必然存在歧视。一方面存在歧视,另一方面就必然存在特权。只不过特权侧重于权利的不当膨胀,歧视侧重于权利的不当剥夺。特权与歧视同样有害于平等,与人类进步格格不入。

(四)平等不反对适当的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有时难免会导致特权或歧视的产生,但并不必然如此。适当的区别对待甚至是维护或实现平等所必需的,是平等的表现。法律也不绝对排斥区别对待,而更多的是为区别对待提供标准和界线,以更好地确保平等。

二、平等与法律的其他价值间的关系平等是法律的重要原则,与平等的价值一起构成法律的基本价值内容的有正义、秩序、自由,人权等。

(一)平等与正义

法律的正义是比平等更高层次的价值目标。法律的平等价值是正义价值的基础,正义价值是平等价值的指针。平等应当是具有正义的平等,正义应当是具有平等的正义。在平等与正义之间,没有平等的正义是空洞的正义,没有正义的平等是畸形的平等。

(二)平等与秩序

没有平等的秩序是等级的秩序,等级的秩序对一些人来说是平等的,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根本没有平等。秩序原初状态的设计中,平等的理性应该在其中得到最充 分的体现。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获得机会、平等地分配效益,进而实现真正的人与人的平等。要想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在法律秩序设置的过程中,平等的社会 秩序价值不应是一部分人的意志的体现,而是全体人民的意志体现。

(三)平等与人权

如果没有平等,人权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内 容。作为对人权的强调,出发点是平等,整个过程是平等,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平等。需要注意的是,权利和平等是两个在实质上不同的概念,权利的出发点是个人 的,表示一个人在社会上应该拥有或实质拥有;平等的出发点是社会的,表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讲人权而不讲平等,人权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如果只 是讲平等而不讲人权,也只能是以一些人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平等。

(四)平等与自由

法律的自由是平等的自由,没有平等的自由只能 是一部分人享受自由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自由。自由不是一种任意的自由,是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这就是说一个人的自由不能侵犯其他人的自由,因为当你在行使 你的自由权利时,别人也是在平等地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平等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言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必须考虑他人平等的自由权利。法律的自由价值必然会提出平等的价值要求。第二节 法律的平等价值

一、平等对于人的意义

法律 追求的平等首先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对等对待的社会关系”这一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们自然平等的一种形式和必然结果。要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 系得以对等对待,平等的规则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法律作为一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得以对等对待的规则,其本身的平等就成了人与人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平等的前提条件。因而立法本身就应当要求平等,如果没有立法上的平等,一切以法律为名义的平等都是不存在的。

(一)法律的平等性要求人的社会机会的平等。

(二)法律的平等性要求人的政治权利平等。

(三)法律的平等性要求人们的经济生活平等。

(四)法律的平等性要求人们法律上的平等对待。

二、平等对于法律本身的价值

法律的平等价值是法律的价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等对法律本身的意义表现在:

首先,法律的平等对法律是否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密切相关。

其次,法律的平等是衡量法律是否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试金石。最后,法律的不平等是对法律本身的否定。第三节 通过法律实现平等

一、平等的信念及其法律化

平等首先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社会意识中,信念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高级存在,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人类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内心追求。平等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必须是现实的。所以,就需要将平等的信念,对平等的的追求转化为现实,使平等在现实中得以实现。

平等的法律化是平等信念发展的必然。将平等的信念转化为共同规则,当然需要得到每个人的一致认同,并得到共同遵守。法律是众多社会规则中的一种,在人类社会 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规范存在的不仅仅是法律,但法律作为社会规范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最强有力的规范形式。平等作为信念要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必须将自己转 化成法律的形式,只有在法律形式中,平等才会得到普遍的实现。

二、法律对平等的保护

平等是法律的价值取向,法律对平等予以确认、维护,并努力使其实现以作为自己的目的。

第 一,法律将平等权利化。将平等权利化,即在法律中明确地规定每个人所应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承担义务。法律不允许有人只是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通过 法律规范的量化,把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分配给每一个人,并要求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分配的份额尽情地享受权利和无条件地承担义务。在享受自己的权利时,法律不 允许对他人权利的损害。

第二,法律为平等提供统一标准。平等不可能最终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实现,存在于人们主观中的平等也并不就是 真正的平等,平等必须具备统一的标准,同时也必须对有些以平等的名义出现而实际上根本不是平等的状况予以校正。由于法律的客观存在,不管人们主观上的平等 观念有多大的分歧,如果统一在既定的法律规定下,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证,平等都将获得一致的结论。第三,法律保护被确认的平等。法律体系自成一体,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与其他的规范体系是相对独立的。平等的观念并不仅仅存在于法律体系之中,在其他规范体系中同样有平等的观念存在。但是,法律并不对其他规范体系中的平等给予保护,法律只是保护自己所确认的平等。思考题:

⒈ 怎样理解法律上的平等?

⒉ 怎样理解平等与其他法律价值之间的关系? ⒊平等对于法律本身的意义何在? ⒋ 怎样通过法律最终实现平等? 第九章 法律与自由 课前提示

自由,内容涵盖自由在哲学和法学上的基本内涵、自由作为法律价值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保障自由、自由受到法律限制的根据以及怎样合理限制自由等。要求熟知有关法律与自由关系的经典论述,重点掌握法律与自由的辨证关系,深刻领悟自由作为法律精神的意义。第一节 自由的哲学含义与法学含义

一、自由的词源

我 国古代早由庄子的《逍遥游》等名篇为“自由”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汉书•五行志》中就有“自由”一词;汉朝郑玄《周礼》注有“去止不敢自由”之说。到 宋朝时,“自由”已成为流行俗语。然而,我国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是少有自由的,我国历史上还不象古希腊、古罗马那样出现过“自由民” 阶级。

在古拉丁语中,“自由”(Liberta)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与“解放”同义。英语中的 Liberty 即源自拉丁文,出现于14世纪。而 Freedom 则在12世纪之前就已形成,同样包含着不受任何羁束地自然生活和获得解放等意思。在西方,最初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 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二、哲学上的自由

在哲学上,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一般从认识论、本体论以及审美与生存论等不同的角度对自由进行探讨。

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自由的概念与必然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自由与必然相对应,构成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所谓自由即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与客观必然性的 统一。这意味着:一方面,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必然的驾驭。在客观规律未被人认识的时候,它是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们。面对未被认识的客观规律,人类是不自由的。但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对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然后,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驾驭必然,从而获得行动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乃是对客观规律的认同。人类要实现真正的自由,不仅要对必然性加以认识,而且还能够自愿作出选择。意志自由 是自由的内在状态,行动自由是自由的外在状态,两者都是建立在对客观必然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目标选择和支配的能力上。总之,自由就是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进而在实践中遵照必然的规律行事,以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其次,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自由乃是意志的规定性,自由指的就是意志自由。自由的最 初的、首要的含义是任意。任意是对于一切规范、习俗和文明的否定,因而是一种否定性的、破坏性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当一定的规范、习俗已经成为自由的桎 梏的时候,任意就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与任意相比,自律(autonomy)是意志自由的更高体现。在自律中,意志真正回到了其自身,自由地对自身进行 规定,而且这种自我规定(同时也就是自否定)是一个无限的、不可穷尽的过程,而在这一自我规定或者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自我或者自由一直始终又保持着一贯 性。在西方近代哲学中,斯宾诺莎率先提出了“自律”的观念,在他看来,一个自由人,就是纯粹根据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理性担当起控制激情和欲望的责任。而在康德认为真正的自由乃是人在道德实践中所具有的摆脱了自然以及肉体束缚的遵照自身建立起来的法则而行动的意志自由。如果说,康德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对 意志自由进行思考和规定的话,那么卢梭、黑格尔等人则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因而在他们这里,意志就体现为个体意志和普遍意志(公共意志)的内在统一,而意志的自由或者自律就表现为一个公共意志或者共同体的自我立法。黑格尔更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证这一点,认为国家作为自由理念的现实性,乃是实体的自由和 个体自由的内在统一。

第三,从美学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自由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由的感受和体验,自由就是自由感。自由作为自由感,它既不受制 于一个客体或者对象;也不受制于一种理性的法度;而是在对自由的感受中,个体彻底返回到自身,自由因此而达到极致。在这种意义上,自由又类似于任意,但是 一种更高的精神上的自由。尼采将自由理解为权力意志的无限扩张,而极度的自由就是自身与原始生命的融合,它的表现就是“醉”的感觉。而基尔凯郭尔则将这种 自由感置于极度绝望的孤独感之中。绝望把人带到孤独的境地,在绝望中,人作为孤独的个体,独自面对上帝,承担着个人的罪责。从基尔凯郭尔出发,并与之不 同,海德格尔将“畏”(Angst)理解为最基本的情感状态。在这种畏的感受中,个体体验到了其自身的个别性和最独特的存在,并且体会到自身之为一种自由 的、可能的存在。马克思可谓与之异曲同工。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马克思提出要恢复人的自由感觉,使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的思想。和海德格尔一 样,萨特也从人的感觉和情绪出发来考察人的自由,但是他更偏重从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角度来思考。

三、法律自由

哲学 上的自由是一种内在的、形而上的或者说精神的自由,而法律上的自由则是关涉到人的外部行为的、外在的自由。对此,康德很早就做出了明确的界分:“如果一种 行为与法律的法则一致就是它的合法性;如果一种行为与伦理的法则一致就是它的道德,前一种法则所说的自由,仅仅是外在实践中的自由,后一种法则所说的自 由,指的却是内在的自由。”英国思想家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曾经将自由区分为 Negative Liberty 即“免于„„的自由”(be free from „)和 Positive Liberty 即“从事„„的自由”(be free to do „)。前者指的是不受他人的干预和限制;后者指的是“自己依赖自己,自己决定自己”。我国学者则把前者译作“消极自由”,把后者称为“积极自由”。

所谓法律自由,就是指一定国家的公民或社会团体在国家权力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能力,是受到法律约束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

法律自由主要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首 先,法律自由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法律自由是被法律所认可和保障的那种自由,是被规范化了的人的行为自由。它既不能被侵犯,也不能被任意扩大,因为它已经 具有了国家意志的属性,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法律自由作为一种“外在自由”,乃是一种行为自由,它区别于思想自由或“意志自由”。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法律 来说,除了人的行为外,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对于意志自由而言,现代法治社会更为推崇的,正是保障外在自由,法律自由的意义因而日益重要。

其 次,法律对自由的规定是通过公民权利的形式进行的。自由,是一种由若干权利组成的客观化的实体,属于人权范畴。马克思指出:自由不是任何人赐予的,它无疑 是一种基本人权;法律自由是一种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现行法律范围内行动的权利。权利是获得或实现自由的方式,并且可以成为人们争取自由的依据。“权 利”一词和“自由”一词往往通用,比如政治权利又叫政治自由,人身权利又叫人身自由等等。

再次,法律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法律自由 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状况、阶级本质、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决定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是有条件的,而非无条件的。此外,法律自由 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它总是与法律责任密切相关。英国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认为,责任是自由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法律意义而言,责任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义务,并因此而确定惩罚的适用与否,这构成对 人们行为自由的约束。

自由在法律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是法律的灵魂。法应当奠定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必须确认、体现和保障更多人的更多自由。否则,就是不正义的法,就应当受到谴责。同时,法也要限制自由,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取消自由。

第二节 法律的自由价值

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法是对社会主体需求的记载和满足,自由是法律的最高价值之一。

青 年马克思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在为《莱茵报》写的一篇《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的评论文章中,就大大弘扬了这一信念。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的天 性,是人民不可剥夺的普遍权利;谁反对自由,谁就是反对人民,也就是违背了国家和法律的本质。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 样。„„恰恰相反,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 经”。马克思在这篇文章里,还吸收了黑格尔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法思想,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掌握,就是按人们意识到的规律办事,对人类社会来说,在 国家生活里就是按照法律办事。哪里的法律成为真正的法律,那里的法律就真正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当时,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虽然带有理性法观点的印记,但却充 满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激情,为人民的自由而大声疾呼。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他们的理想社会概括为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所谓法律的自由价值,就是说:法律应当是“自由的法”,是自由的准则、依据和保证;法律规范只能是为了确认和保障自由而制定,法律权利和义务也是为了实现自由而设定,法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自由。简而言之,法律以自由为前提和目的,同时必须通过法律实现自由。

二、通过法律实现自由 人们通过法律才能实现自由。

第一,法律把自由意志转化为自由权利。法律上的自由权利反映的是主体的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之间的同一性。这种受到国家确认的自由就获得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使其实现有了可靠的后盾。第二,法律确定各种自由权利的范围。其采取的形式主要可归纳为两类:一是限制自由权的滥用,直接界定自由权利的范围;二是对等地设定义务,通过促进彼此自由权利的共同实现,来间接确定自由权利的范围。

第三,法律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人正是在选择中获得了自由,自由在选择中得到实现。法律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依据。法律增加了可预测性,即增加了行为选择的自由度。假如没有法律规则,人们就会无所适从,因而也就没有什么自由可言。

第四,法律保障自由免受侵犯,并不被滥用。要保障自由不被侵犯,就必须对自由的侵犯者及其侵犯自由的行为予以惩罚。同时,自由也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性。所以,法律必须在防止自由被侵犯的同时,又防止自由的被滥用,由此保障自由的全面实现。

三、对于通过法律实现自由的进一步思考

哈 耶克指出了存在于西方思想界之中的关于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两个不同的传统,即英国传统与法国传统。前者为经验的且非系统的自由理论传统,而后者则是思辩的唯 理主义的自由传统。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了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两个根本不同的路向。英国传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古典自由主义者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亚 当•福格森以及埃德蒙•伯克等人,法国人孟德斯鸠、贡斯当、托克维尔等人也属于这一传统之列;而法国传统的代表人物则以百科全书派、卢梭、重农学派、孔多 塞等为代表,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葛德文等人偏向这一传统。

法国传统建立在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基础上,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自足 的,全能的,可以洞察一切,构建一切;在对于法律制度的观念上,法国的自由主义者就表现为积极的自由论者,他们认为自由就是要获得解放,把人从传统的奴役 和枷锁中解脱出来,就是最大的自由,因而要获得自由,就要如伏尔泰所言:“君欲取良律,焚旧而立新可矣”,要砸碎旧制度,而从头开始,从自由的理念出发,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制度。因而法国传统或者大陆传统特别强调制定法对于实现自由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一传统在法国大革命中,以及在后来欧洲大陆的法典 化运动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与英国人强调保障个人自由不同,这一传统诚然也要实现自由的法律,但是它更为关注的是一种整体的自由、绝对的自由,从而实际上往 往是从自由出发,却走向了强制乃至专制。

英国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生自发的秩序以及强制的不存在乃是自由的本质,从而认为自由的法律就 其本质而言并不是人为的刻意设计或者构建的产物,而是有机的缓慢进化的、因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发展的结果。因而制度的起源并不出于理性的设计,而是人的行为 相互调适、相互作用并且积淀而成的,即使是那些最为复杂、表面上看起来是出于人为设计的各种制度,实际上也并不是人为设计或者政治智慧的产物。在西方历史 上,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英国的法律制度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对于正确理解法律与自由之间关系,以及建立起合乎我国实际情况的自由的法律来 说,这两条不同的路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所当思考的并不是遵从哪一种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在考虑到中国独特的传统和现实背景下,如何将 这两种传统的精神内在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的法律。

第三节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

一、法律限制自由的根据

法律既是一种自由的保护手段,同时又是一种限制自由的工具,这种限制对于自由的实现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对公民自由的限制,需要说明理由和条件。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以下四种学说:

(一)“伤害原则”:又称为“密尔原则”,是“伤害别人的原则”的简称。这是由英国思想家密尔最早提出并得到许多人进一步发展,现在已为许多国家的立法所 广泛采用的原则。他认为,人的行为有自涉性的和涉他性的,前者只影响自己利益或仅仅伤害到自己,后者则影响别人利益或伤害到别人。“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个 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二)“父爱主义”原则:又称为“亲缘主义”原则。其基本思想是,一个人自愿的行为有时并不是自由的行为,所以,当一个人的行为会使他自己丧失重大利益 时,法律可以限制他的自由。禁止自我伤害的法律,即家长式法律强制,是合理的。家长式法律强制,是指强迫一个人促进自我利益或阻止他进行自我伤害,或者说 为了被强制者自己的利益,而由国家对一个人的自由进行的法律干涉。法律家长式强制分为两种:纯粹的和非纯粹的。在纯粹的家长式法律强制中,其自由受到限制 的人同时也是利益受到保护的人;在非纯粹的家长式法律强制中,除了限制受益者的自由外,还包括限制其他人的自由。由于父爱主义原则有可能错误地导致扩大国 家对个人自由的干预,所以必须严格地控制对这一原则的运用。

(三)“冒犯原则”:其基本思想是,法律可以限制那些可能并不伤害他人的行为自由。据此原则,法律制裁冒犯行为是合理的、必要的。所谓“冒犯行为”,是指 明知可能被人看到并会使人极度羞耻、惊恐或激怒的、公然的淫荡和放肆行为。冒犯原则同法律道德主义在许多情况下要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冒 犯原则把应受制裁的不道德行为限定在公然的不道德行为的范围内。由于这一区别,冒犯原则大大地缩小了惩罚不道德行为的范围。

(四)“法律道德主义”原则:或称“立法伦理主义”原则,即主张强制实施道德,法律应当限制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而且应当禁止不道德的行为。这一观点认 为,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观念的共同体。没有共同的政治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存在。社会是由一些看不见的共同思想的纽带连结在一 起的。如果这些纽带太松弛,社会成员就会离散,社会就要瓦解。既然公认的社会道德对社会是必须的,那么社会就有权利运用法律保护社会的公共道德。

二、法律对自由的合理限制

我国法学界所提出的对自由的法律限制原则主要有以下四项。原则一: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

自由除受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外,也不能不受社会经济生活条件、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的限制。法律所确认的自由及其限制,必须遵循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准则。原则二:法律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而限制自由。

禁止伤害社会和他人,可以说是所有国家的法律限制自由的内容。禁止伤害他人和社会的法律是一个国家实体法规范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对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的处理,则构成了司法上的主要活动之一。原则三:法律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而限制自由。

法律限制自由的意义或目的乃是为了实现自由。法律限制自由有时是为了促进被强制者的自我利益。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引导、控制可能出现的自我伤害的行为,无疑有助于自我利益的实现,并增进其自由。原则四: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

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乃是一个统一整体,不能加以肢解。公民的自由权利必须有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保证。对自由的限制就有一个必要的量度问题。法律是所涉及的自由之间相互限制的尺度和准则。思考题:

⒈ 法律自由的内涵是什么?

⒉ 法律上的自由与哲学上的自由有何不同? ⒊ 怎样理解“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⒋ 如何通过法律实现自由? 第十章 法律与人权 课前提示

本章首先简要考察了人权思想的历史演进,然后重点论述了人权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法律的关系,最后介绍了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认识历程。在学习时,应重点领会人权与法律的关系,尤其注意紧密结合现实,分析讨论人权保障对于法律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节 人权思想的历史演进

维护和保障人权,最早产生于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思想中。人权作为一项道德原则被普遍接受,始于中世纪末叶;其权利化、法律化却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而人权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则更晚。

(一)人权权利化的最初阶段是以贵族特权形式——少数人的人权形式出现的。

(二)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人权理论,源于13-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扩张到整个欧洲并进入高潮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口号的人道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抽象的人性论,成为资产阶级人权理论最早的思想渊源。

(三)17世纪由资产阶级最早提出的“天赋人权”观,使人权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创始人格老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在《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专章论述了“人的普遍权利”问题。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sa,1634—1677)在《神学政治论》中明确提出“天赋人权”。“天赋人权”理论的系统化,得力于17世纪以英国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为代表的思想家的自然权利学说。后来,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潘恩和杰弗逊等人权的崇信者,都继承和发展了洛克 的自然权利学说,并开始致力于人权的规范化、法律化工作。1776年的《弗吉尼亚权利宣言》明确肯定了人权主张。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以政治宣言的形式弘扬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此后,“自然权利”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各国宪法都相继确认了基本人权并 将它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自然权利学说的重点转到个人自由的问题上。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发表了关于“四大自由”的演说。“四大自由”后来被《大西洋宪章》所确认。

(五)“二战”以后,一系列保护人权的国际宣言、条约迅速达成,如1945年10月生效的《联合国宪章》和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

(六)20世纪后半叶,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上人权斗争的舞台。1977年召开的第3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关于人权新概念的决议案》,强调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是基本人权。1981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的《非 洲人权与民族权宪章》则首次确认了发展权。

(七)199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人权大会再次确认:发展权是一项集体人权,也是一项个人人权,它和生存权一样,是最重要的基本人权。另外,第三世界国家还提出了保卫环境权、和平与安全权、食物权、人道主义援助权等等。历 史唯物主义人权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经过一个半世纪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业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强调人权与经济、文化条件、历史 传统的内在联系,坚持人权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维护个人人权,又要保障集体人权,突出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两项基本人 权;认为人权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作用,是人类发展史上必经的最有价值的阶段,实现充分的人权保障是人类理想的必然要求;要建立一个真正自由和幸福的社会,在那里,人的世界、人的关系和人的命运都还给了人的本身,实现了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保障人权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文明不可 缺少的条件。第二节 人权的含义

一、人权概念

我们认为,自由是人权的内容要素,平等是人权的形式要素。所谓人权,就是指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基于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人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

首先,人权的主体包括人的个体(自然人)和群体(包括团体、集体等范畴)。所谓个体人权,即自然人亦即世界上所有人享有的人权。个体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所谓集体人权,包括国内集体人权和国际人权。前者如民族种族权利、妇女儿童权利、残疾人权利、人犯和罪犯权利等;后者主要是指国家和民族等集体在国际社会中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如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的充分主权、和平权、环境权等。

其次,人权的客体乃是人为了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存、活动和发展,所必需的诸种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即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和利益。再次,自由是人权的内容要素,平等是人权的形式要素。

最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历史地产生的,最终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总是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在把握人权内涵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人权与公民权的内涵有所不同。马克思早在《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一文中首次直接阐述“人权”概念时,就区分了公民权同“一般人权”的界限。人权是公民权构成的基础和源泉。公民权由人权所派生,是人权在政治法律上的重要表现。公民权的初始形态和萌芽阶段便是人权。公民权利的最基本、最普遍、最一般、最广泛的存在形态就是人权。

第二,关于汉译“天赋人权”一词,存在不当之处。“natural rights”以译为“本性权利”或“自然权利”为宜。

二、人权的存在形态与分期

(一)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

应有权利。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畴,即基于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法律权利。人权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内法管辖的问题,因此,人权又是一种法律权利。人的“应有权利”只有被法律确认为法定权利后才有了实现的部分可能性。

实有权利。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仅仅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一种理论可能性和制度可能性,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人权还必须是一种实有权利,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

(二)“三代人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运动,就相应地产生了三代人权。第 一代人权即公民和政治权利,产生于第一次大的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第一代人权奠定了基础。第一代人 权的特点是强调人权的自由性、消极性,即保护公民自由免遭国家专横行为之害,因此,人权实现的途径集中于如何限制国家权力上。

第二代人权即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其特点是强调人权的平等性、积极性,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动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第三代人权指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伴随着第三次革命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运动,自决权、发展权等应运而生,要求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第三节 人权与法律的关系

一、人权与法律的一般关系

人权与法律的关系不能看作纯粹的权利与法的关系,它反映着更为深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内涵。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人权对法律的作用

首先,人权是法律的源泉。人权既是法律的目的又是法律发展的源泉。其次,人权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人权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目的,也是现代进步文明法律的目的,它构成了法律的人道主义基础。人们可以根据人权的精神来判断法律的善与恶。

总之,人权对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它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二)法律对人权的作用

人权的实现要依靠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人权的法律保护是人权实现的最直接的保障手段。没有法律对人权的确认、宣布和保护,人权要么只是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要么经常面临受侵害的危险而无法救济。对人权的法律保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是对人权的国内法保护。首先,国内法设定了人权保护的一般标准,从而避免了其他保护(如政策)手段的随机性和相互冲突的现象。其次,人权的法律保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具有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和普遍有效性。其二是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在国际上,人权的国际标准要通过国际公约来规定和体现;国际人权的实现,不能离开国际法的支持和保障。

二、人权与国内法的关系

保护人权是国内法的重要内容和立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国内法对人权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立法保护。以宪法的形式确认和宣布人权,是近代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基本特征。立法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宣言保护,即在宪法或其他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强调对人权的尊重,要求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严格遵守关于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

第二,司法保护。人权的司法保护即通过司法机关的专门活动对人权所进行的保障。在西方,司法的特殊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普通法院司法审查制和宪法法院审 查制,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审查普通法律是否与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人权)相一致,纠正普通法律对宪法规定的“人权”的侵犯。

第三,个人保护。人权的个人保护主要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的权利实现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应该依法进行,即当公民自己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诉诸于法律,通过法律的救济来恢复自己的权利。

三、人权与国际法的关系

自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权问题已经大规模地进入国际法的领域。今天,一个以《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由80多种人权约法构成的国际人权法律体系,已经形 成并在不断的完善。国际人权法大体包括四类:第一,人权宪章类。第二,防止和反对种族歧视类。第三,特殊主体(社会弱者)人权保护类。第四,战时国际人道 主义保护类。

到2004年,中国已加入21项国际人权公约。特别是,1997年10月,我国政府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10月,我国政府又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四节 中国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历程 中国的人权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人权的历史责任。

然而,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最初几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人权问题竟逐渐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理论和政治禁区。

以1978年底“西单墙大字报”事件为引子,学术界展开了一场人权问题的大讨论。然而,在这场讨论中最终占上风的观点,却是不赞成提“人权”口号。整个20世纪80年代,尽管围绕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通过40周年和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通过20周年,时有给人启发甚至突破传统忌讳的文论出现,但总的来看,很少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倡导人权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对于人权问题基本上采取了回避对策。1989年底,中央领导人开始明智地对人权问题采取正视和重视的态度。

真正开始正视、研究人权问题,始于1991年初。经过多方面地研究和准备,l991年11月1日,题为《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终于问世。从此以后,学术界开始正式、深入地研究人权与法律的关系等理论问题。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地载入宪法。

2005年4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题为《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的白皮书,全面介绍过去一年间中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思考题: ⒈ 简述人权思想的演进历程。⒉ 人权和公民权是否同一概念? ⒊ 简析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⒋ 论述人权与法律的一般关系。第十一章 法律与正义 课前提示

在 法律价值体系中,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本章首先讨论正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分类,然后介绍法学界关于正义问题讨论的基本观点,揭示了正义作为法律价值的 基本表现,最后探讨了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可能途径。在学习时,要重点领会法律与正义的关系,理解法律对建构正义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一节 正义的含义

一、正义与正义论

在 汉语里,正义即公正的道理,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等相联。在西方语言中,“正义”一词源出于拉丁语justitia,由拉丁语中“jus ”演化而来。“jus”是个多意词,有公正、公平、正直、法、权利等多种含义。法文中的“droit”、德文中的“recht”、意大利文中的 “diritto”等,都兼有正义、法、权利的含义。在英文中,justice一词,具有正义、正当、公平、公正等意思。

(一)古代的思想家们一般都主张一种“道德的正义”论。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原则,它与智慧、勇敢和节制一起构成了理想国家的四种美德。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平均正义和分配正义。

(二)有的思想家将正义解释为一种理想的关系。在古罗马形成了合乎正义的三条原则:即正直地生活,不损害别人,各得其所。西塞罗也称正义体现在使每个人承认那是他应得的东西。在中世纪,对正义的神学定义占了统治地位,在阿奎那看来,服从上帝就是正义。

(三)霍布斯以权力主义的观点对正义进行解释。他强调,行为是否正义,这决定于主权者的规定。边沁的功利正义观主张,最大多数的人最大幸福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四)庞德认为,正义并不是指个人的德行,也不是指人们之间的理想关系。它意味着一种体制,意味着对关系的调整和对行为的安排,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好,是满足人类对享有某些东西或实现各种主张的手段。

(五)佩雷尔曼(C.Perelman)对形式正义理论作过系统阐述。他认为,对每个人来说,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正义就是给予人——从某一特殊观点看来是平等的人,即属于同一“基本范畴”的人同样的待遇。

(六)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的正义学说被称为“社会正义论”或“体制正义论”。他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Principle of greatest equal liberty),即每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自由,包括政治、言论、集会、良心、思想、人身、占有个人财产、不受专横地逮捕与剥夺财产的自由;第二,“差异原则”(Difference principle),确立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时,应当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应当对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有利,而且所有的社会地位和官职对一切人开放或提供平等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种“经济正义论”,强调正义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公平和效益的关系。当公平与效益出现尖锐冲突时,就必须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我们认为,正义是对一定社会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的反映,是一种有着客观基础的、人们关于某种特定事物如思想、行为、规范、制度乃至事业等等的理想状态及模式的主观评价尺度和价值判断。

二、正义的划分

(一)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

分配正义考虑的是每个人各得其所,是指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活动来分配权力和荣誉。平均正义则指对任何人都同样对待,平均分配权利。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对同等人的同等对待,对不同等人的不同等对待;后者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二)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

个人正义即在制度本身正义及个人已接受这一制度所安排的利益时,个人应尽的责任;制度正义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制度正义是首要的正义。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标准是个人行为正义与否的尺度。

(三)形式正义和具体正义

形式正义就是一种抽象正义,它不管制度是否正义,只关心制度的实现,因而,是一种表面的正义。具体正义是指对每个人根据优点对待、根据工作对待、根据需要对待、根据身份对待、根据法律权利对待等等。

(四)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 体正义在于通过对实体权利与义务的安排,为社会提供一种秩序,使人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享有自由、平等、安全等权利。程序正义实际是一种社会冲突解决上 的正义,要求坚持公正标准促进纠纷的解决,而不仅仅是把它们了结,是保证实现制度正义和形式正义的方法。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前提,没有程序正义的保 障就没有实体正义的实现。但同时还有一种不依赖实体正义的独立的程序正义。程序正义还包括法律的正当。第二节 正义与法律的关系的学说

一、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这种观点认为,法律本身就代表正义,是否正义,是由法律决定的。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把行为的合法性与行为的正义性等同起来。霍布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对强者即掌权者是否有利,只有有权力制定国家法的人才能决定什么是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二、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的好坏的标准

这种学说认为,正义和法律密不可分,正义是法律的内容和法律的尺度,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和实现正义的手段。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们都认为,法律与正义有密切关系,自然法是理性的体现,代表正义,实在法应根据自然法制定。

三、法律与正义无关,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观点既否认正义是法律的基础和标准,也否认法律是正义的基础和尺度。多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就持这种观点。他们注重分析法律的形式和结构,在观察法律结构时,不考虑规范的内容是否正义,而是力图把法学与其他学科,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分开。第三节 法律的正义价值

一、正义表现为一种法律的价值目标

法律作为一种最具权威性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自然应将实现正义作为自己最终的理想目标。

在 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自然法的学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正义的理论,因为它表示一种对于正义秩序的信念。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特别是在儒家的传统观念 中,与西方自然法观念相类似的主张是一套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法则。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的社会秩序或宇宙秩序。实在法则是这些 道德规范的必要补充。

二、正义是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法律原则,也是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和标准 正义观念存在着某些客观 的、相对稳定的原则和准则。人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法律原则,建立起个人和他人(社会、公众、政府或个人)以及各主权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正义也意味着 在特定案件中正确运用法律原则所应得到的理想结果。正义观念中也存在某些相对稳定的内涵,或者说是最低限度的正义要求。相对稳定的正义观念就是衡量法律优 劣的基本标准。在制定法律时,立法者就不可能不以一定的正义观念作指导并将这些正义观念体现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之中。

三、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

正义始终是法律进化的精神动力。社会正义观的进步,常常是法制改革的先驱。正义与自由平等不可分,而对自由平等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政府的滥用权力,正是在正 义观念推动下,人类创制了以控权为主旨的宪法和行政法。正义目标的实现要求严格、明确、公正、公开的程序,正义成为程序法进化的直接推动力量。由于正义的 最低要求是相同情况的相同对待,所以正义提高了法律的普遍性。同时,正义要求标准的同一性,符合人们对平等的需求,从而推动法律平等的实现。

第四节 通过法律实现正义

一、通过立法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使正义要求规范化、明确化,从而促进和保障权利分配的正义

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立法使正义的要求规范化、明确化。正义的要求引发并导致立法动机和立法行为,从而使一定的正义要求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 来。通过立法把正义的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并具体化为权利、义务和职责,实现对资源、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的、公正的分配。在这种权利义务的分配中,基 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带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二、通过法律实施,发挥法律的特殊强制性,惩罚非正义行为,以促进和保障正义的实现

正 义是法律的价值目标,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正义作为社会价值必然会遭到各种形式的侵犯,法律依靠其强制性,裁决纠纷,惩治非正义行为,为受害人讨还“公 道”。出于正义的要求,对于恶行应该作出否定评价,对于善行应该给予褒扬。这是基于道义要求所产生的正义观念的应有内涵。在关于惩罚的理论中,包含惩罚的 理由、惩罚的对象以及什么是适当的惩罚等问题。无论怎样理解惩罚的性质,人们都不能否认惩罚具有伸张正义的作用。

三、通过公正地解决冲突,裁决纠纷,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

法 律要切实地保障正义,必须在惩罚违法犯罪的同时,补偿正义因违法犯罪而蒙受的损失,使正义得到修复。为此,首先必须有一套公开解决冲突和纠纷的规则和程 序,并且这些规则和程序必须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公正的内容;其次,适用这些规则时,应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如果说惩罚罪恶是基于道义的正义要求,那么,补偿 损失则是基于功利的正义要求。实现正义是法律的出发点,也是法律的归宿。思考题:

⒈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⒉ 简析罗尔斯的“体制正义论”。⒊ 简述正义与法律关系的学说。⒋ 法律的正义价值何在? ⒌ 如何通过法律实现正义? 第三编 法律方法论 第十二章 法律方法概论 课前提示

本章首先概括介绍法律方法的含义、内容和基本特征,然后论述法律方法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重点掌握法律方法的含义和特征,深刻体会法律方法在实现司法公正、保障法律自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章的难点在于比较法律方法和法学方法的异同。第一节 法律方法的含义与特征

一、法律方法的含义

(一)法律方法的含义

学者们对法律方法的含义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法律人解决法律问题的独特方法就是法律方法。

2.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从事其职业活动所使用的方法。

3.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它不仅着力于实现既有的、正确的法律,还效命于正确地发现新法律。

4.法律方法是法律人员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式、技术、方法的统称。5.法律方法是法律人在法律运用过程中运用法律、处理法律问题的手段、技能、规则等的总和。

6.法律方法是指对法律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的方法。从这些定义所谈及的内容看,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绝大部分学者将法律方法看成是法律人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解决和分析法律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如上述的1、3和5。

第二,有少数学者将法律方法指称法律职业者从事其职业活动所使用的方法。从其构成看,它包括立法的方法、司法的方法和从事法律研究与教育的方法,如2、4。

第三,法律方法大致相当于法学方法,如6。到底哪一种界定更为合理呢?

首先,那些虽然在法律领域有应用,但是并没有改变其根本的特征的方法显然不能归之于法律方法。所以,第二类情形显然将“法律方法”泛化了;并且,将法律职业者从事其职业活动所使用的方法统称为法律方法无形中冲淡了法律方法的专业性特点,在客观上不利于“法律方法”的研究。

其次,第三类情形将法律方法等同于法学方法实际上是一个概念的误用问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一类定义比较合理。为了更加准确起见,我们在此处对法律方法加以适当的限定:

(1)使用法律方法的主体是法律人(lawyer)。(2)仅指法律适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3)仅指在法律领域中具有独特性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限定,我们可以将法律方法的含义概括为:所谓法律方法,指的是法律人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用以解决法律问题的、具有独特性的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二)法律方法和法学方法之间的区别 第一,适用领域不同

法律方法着力于法律应用,法学方法着力于法学研究。习惯上,人们将法学方法限于理论研究领域,与法学研究方法同义,而法律方法主要在法律适用领域起作用。

第二,研究对象不同

一般而言,法学方法研究对象为法律,法学方法是关于法律的一种元理论研究。不同的法学流派所使用的法学方法往往不同,正是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导致了法律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异。法律方法则只是法律适用的技术手段,即法律生成与适用的方法,也就是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如何通过技术性的手段而得以成立,以及在实践中面对具体的个案如何适用的问题。

第三,解决的任务和实现的目的不同

法律方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法律上的争端,为法官解决手头的疑难案件提供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标是通过纠纷的解决实现法律所体现的社会公正;同时,法律方法的存在还起到了维系法律职业共同体存在的作用,它能促进一定的法律传统和共同的法律价值观的形成。

而法学方法的主要任务是对法律进行梳理,使法学成为一个知识的系统。它关心的是从何种角度、使用何种工具来分析法律理论,厘清法律概念,它起着一种学科规训的作用。

第四,包含的方法种类不同

有些学者对法律方法进行了分类,认为应当分为八大类:一是法律渊源识别方法;二是判例识别方法;三是法律注释方法;四是法律解释方法;五是利益衡量方法;六是法律推理方法;七是法律漏洞补救方法;八是法律说理方法。

公认的主要法学方法有: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以及社会分析方法。在这三大类方法中,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方法,如经济分析方法、功利主义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等等。

(三)法律方法的内容

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法律方法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思维方式;(2)法律适用的各种技巧,如文义解释、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等;(3)一般的法律方法,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漏洞补充、事实认定和价值衡量,等等。但是,法律思维方式处于法文化中的较深层次,与处于实践层次的法律方法相比,它属于更高层次的范畴。因此,显然不能将法律思维方式归入法律方法范围。

二、法律方法的特性

法律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法律方法具有法律性的特点

法律方法有着特定的适用领域,承载着法律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秩序的特点,当然,同时也兼顾了效益。此外,法律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法律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方法,为法律人这一独特的主体所采用。

法理学进阶作业题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系2013级护理学专业77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及访问对象。

1.2方法调查问卷是在2013级《药理学》课程教学结束后,在布置了一次选择性题目的课后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的,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选择与之相符的选项,以不记名方式获得问卷调查结果,并输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同时,随机访问学生关于课后作业相关问题。共发放77份问卷,回收73份问卷,有效问卷为72份,回收率为93.51%。

2结果

2.1布置课后作业的必要性(见表1)在药理学教学中,65.28‰的学生希望布置作业;在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的选择中,45.83‰的学生希望布置课后作业,23.61%的学生则选择课堂作业,而30.56%的学生则希望同时布置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61.11%的学生希望课后作业以个人的形式独立完成。在作业形式上,41.67%的学生愿意是“开放性题目,自己选题”,38.89%的学生也希望布置开放性题目,但需要被教师限制在一定范围内,16.67%则希望布置课后习题。其中,69.44%的学生希望布置的作业结合相关考试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1个学期布置的课后作业以3次左右为宜。

2.2学生作业完成所需时间43.66%的学生认为一次作业需要1周的时间完成,从确定作业的着手点到查资料、整理资料等。在对“需要用多长时间完成课后作业比较合理”的问题上学生意见不一,“几小时、1d或者1周”是学生比较倾向的,通过访问了解到其主要与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作业难度相关。

2.3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见表2)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是否有抄袭的问题上54.17%的学生承认抄袭一部分,“绝对没有”和“基本没有”的分别占15.28%、19.44%,只有4.17%的人承认“大部分”是抄袭的。可见,完全不抄袭而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在抄袭的原因中72.73%的学生认为作业难度大。

用“独立完成”“讨论完成”“看懂后抄”和“抄袭完成”4个层次调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只有40.27%的学生是独立完成,其余学生是讨论完成和看懂后抄。而他们完成作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查阅百度相关内容(61.11%)。在随后的访问中发现学生经过1年多的大学阶段学习,还未掌握如何有效查阅文献、寻找相关资料,这跟学校课程设计以及学校网络资源存在一定的关系。

人(%)

2.4老师批改作业对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影响批改作业是加强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手段[3],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从教的角度看,是教师对作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消化、整理、挖掘、提炼,据此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计划或进行查漏补缺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而言,作业批改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外部的评价。由此可见,作业批改是师生、生生交流信息、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90.28%学生认为老师会批改作业,其中一半的学生认为只批改其中一部分,9.72%的学生认为老师是不批改作业,主要原因是作业量大,老师工作量大,不可能批改,只是随便给分。52.78%的学生希望教师批改作业能填写批阅意见,并希望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30.56%),及时反馈问题但不公布成绩(68.06%)。详见表3。

人(%)

3讨论

3.1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希望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能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布置的作业能够结合相关考试的内容,并希望以个人的形式独立完成。72.73%的学生认为作业难度大,但难度大不能成为抄袭的理由,而应该成为学习的动力。在访谈中还发现部分学生还未从高中的学习模式中转变过来,面对药理学内容多、课时少、难理解、难记忆等状况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课后复习这一重要的学习环节,由于课本上没有习题,教师若不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复习,一学期积累下来竟不记得学习了哪些药物知识。

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具体设计与实施上,应更新观念、打破陈规、开阔思路,在确定作业内容与形式上、保证作业设计的灵活性等方面多思考。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每堂课教学目标相关的课后作业,能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复习。此外,课后作业对学生及时复习也起到督促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升入医学院校后学习的主动性有所下降,如果没有课后作业,他们就不会及时、主动复习。

3.2改进收作业形式,尽量批改作业作业的批改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评判,是一种检验,从作业中除了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4]。这样,既能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处理,又能起到督促作用,增强老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课后作业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予以足够重视,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反馈。在批改方面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元化评价,比如学生互评等。

3.3提高课堂教学,增进学习兴趣教学作为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授课技巧,以增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价值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学习动力。药理学教学需要多门基础医学课程知识支撑,教师应根据护理学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可多用动画演示一些难理解的过程,可由生活实际或疾病案例引入要讲的药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课后作业在整体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失,除检验教学效果外,对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师生交流、最终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等起重要的教学作用[5]。

教师应该很好地把握和应用课后作业这一桥梁和纽带,在药理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及时批改作业并反馈作业情况,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促进护理药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花,乔雷占.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5):69-70.

[2]尹莉,尹霞,孙来玉,等.高校大学生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饲料,2014(9):132-133.

[3]赖青.教学监控能力与医学教学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6):4531-4533.

[4]李敏.对课后作业在提高中职临床课教学质量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报告[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3):18-19.

法理学进阶作业题 篇3

跟其他RPGMMO一样,在游戏前期,玩家在冒险的同时需要不断养成角色。但如果你认为这里只有无休止的升级与任务,那你就大错特错。随着角色等级上限的不断提高,游戏后期丰富玩法也随之开启。在此,笔者汇总了《巫师之怒》后期进阶玩法与内容,希望能助萨诺特勇士一臂之力。

随着玩家平均等级的不断提高,《巫师之怒》中最具特色的系统——星界飞船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位勇者的视线中。作为游戏后期的主要玩法之一,星界飞船系统拥有极为丰富的衍生玩法,包括攻打浮岛副本、收集特殊材料以换取顶级装备,同时对团队配合与玩家个人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

当玩家达到35级后,可以访问主城港口的飞船管理员启动建造流程。开始建造需要上交1500金币,整个工期在不加速的情况下是33天的现实时间。在这里强烈推荐大家按NPC指引,清光阿维隆、冷山、巨龙之环这3张地图上的所有任务以获得自由贸易者、历史学家和恶魔猎手的合约,每份合约可以各降低10天的等待时间。

大部分玩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技能树和天赋树中的一些从未见过的名词,例如灵能师的“热解”与召唤师的“假死”,这些技能并不来自于天赋树,它们有的属于“职业进阶技能”,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后面要说到的“世界之谜额外技能”。我们先来看看各职业的进阶技能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40级左右的玩家可以接到一封邮件,指引玩家抵达吉帕特地图的“命运十字路”,这是一个独立于主岛的小型浮岛。从那里的任务“说大话”开始,玩家将在时空间穿梭,最终揭开大法师与巨龙之心的谜团。当任务告一段落时,玩家能够从基拉出发点的“时光之门守卫”那里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新的机遇”,完成后将解锁职业进阶技能,即技能树中有箭头指向的技能。

世界之谜是萨诺特大陆上最为神秘而深层次的谜题,这些谜题大多贯穿数个地图,需要玩家用心摸索方能一一揭开其中奥秘。除了最初的两个世界之谜外,其他的世界之谜都拥有非常丰厚的奖励——珍贵的天赋点甚至额外的技能!

其中,联盟的世界之谜“卡尼亚叛乱”以及帝国的“帝国的野心”将向玩家提供第一个额外职业技能,法师系的“隐身术”即来源于此。贯穿神圣之地列岛的世界之谜“神圣之地的战斗”则将解锁第二个技能,斥候系的爆发神技“箭雨”就是从这里解锁的。最后一个包含技能奖励的世界之谜是“神圣之力”,奖励技能是全职业通用的复活术“坦赛斯的恩赐”。

兵甲鲜明的玩家最为渴望的,便是在副本与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力量并获得丰厚的奖励。当玩家达到满级后,游戏中的的全部日常活动都将向你开放,其中包括PvP战场的挑战与高级野外地图上的PvE冒险内容。

想要参加PvP战场的玩家可以点击界面左下角的“战斗”来加入排队(默认快捷键:Ctrl+M),争夺竞技中的至高荣誉;迷雾之地上的三大浮岛——启示之岛、暮光岛与前沿阵地上潜伏着幽灵与恶魔,更多谜团和奥秘等待玩家前往挖掘。

对于满级的玩家来说,任何能提高自身战斗力的任务和活动都值得一试,不是吗?正因如此,化身系统才应运而生:当玩家揭开启示之岛上有关过去秘密的谜团后,神秘的主导将指引你前往基拉沙漠的最深处“巨龙之心洞穴”,玩家会在那里与越来越多的“自己”进行交战,最终战胜自我,取得化身的资格。

玩家的原始角色被称为祖先,每个祖先只能拥有一个化身角色。化身与祖先会处于同一服务器的同阵营,但不能和祖先是同一职业。化身将可以选择祖先职业的特定技能进行学习,化身满级后,祖先也可以选择化身职业的特定技能进行学习。例如,祖先/化身可以学到治疗师的神圣之盾(免疫所有伤害6秒,即俗称的无敌)。

伴随世界之谜的步入高潮,萨诺特大陆上的两大团队副本“恶魔之门”与“死亡之城”也将浮出水面。作为游戏中目前仅有的巨型副本,死亡之城有着相当霸气的入门任务:玩家需要在前沿阵地完成一系列小队和团队任务方可开启准入资格。

“死亡之城”贯穿了游戏中的四个分段区域:中心广场、受污染的符文、暮色岛和龙牙岛,只有最勇敢和最团结的勇士们方能揭开大陆上最神秘的谜团。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就赶紧联系上公会的朋友,一同清剿前沿阵地这张地图上的重要任务吧。

管理学原理本科网上作业题 篇4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理论。()

2.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3.人是管理的主体,不是客体。()4.信息是构成组织的要素。()

5.操作者是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6.存在于一个组织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称为组织环境。()7.政治环境因素是指由社会政治形势和各种政治事件所构成的对组织系统的环境影响因素。()8.法律环境因素是指与组织相关的社会系统及其运行状态。()

9.经济环境因素是指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景气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因素。()10.科技环境因素是指主要包括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11.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指社会中人们的处世态度、价值取向、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12.自然环境因素是指指组织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资源状况等。()13.国际环境因素是指组织所在国的各种影响组织管理因素的总和。()

14.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之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15.管理即具有同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政治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

1.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是:

A.甘特

B.西蒙

C.法约尔

D.韦伯 2.管理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政治现象

C.经济现象

D.社会现象 3.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财产问题

D.职权关系 4.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的

A.实践性

B.科学性

C.灵活性

D.社会性 5.管理学具有的特点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灵活性

D.社会性 6.一般环境因素包括:

A.竞争者

B.社会科技水平

C.顾客

D.组织的管理方式 7.一般环境因素不包括:

A.社会教育程度

B.社会科技水平

C.国际环境

D.组织的管理方式

8.在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中,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属于哪方面的问题?

A.生产力方面

B.生产关系方面

C.上层建筑方面

D.历史方面

9.在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中,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是属于哪方面的问题?

A.生产力方面

B.生产关系方面

C.上层建筑方面

D.历史方面 10.管理过程系统具有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灵活性

D.控制性

三、多项选择题

1.管理的职能有: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领导

E.控制 2.管理具有的性质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科学性D.艺术性E.客观性 3.管理学具有的特点是:

A.一般性

B.综合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E.科学性 4.从管理的两重性出发,研究管理学的内容包括:

A.生产力方面 B.生产关系方面 C.上层建筑方面 D.历史方面 E.管理者方面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 6.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B.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C.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D.管理的主体是企业

E.管理是一门自然科学 7.在组织中,管理者的角色是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人D.管理工作E.管理社会活动 8.属于管理的一般环境的是:

A.经济环境

B.政治和法律环境

C.顾客

D.科技环境

E.政府机构 9.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从历史方面研究管理实践 B.研究管理过程C.合理组织生产力 D.处理组织中人和人的关系

E.组织环境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主要有

A.唯物辩证法B.逻辑推理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系统方法E.类比法

四、填空题

1.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3.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是()。

4.管理既具有同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5.管理的()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6.管理学具有一般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8.根据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操作者和()。

9.从社会普遍存在的()活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就构成了一般管理学的内容。10.国际环境因素是指组织()以外的各种影响组织管理因素的总和。

五、简答题

1.管理是什么?

2.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3.管理具有什么性质?

4.管理学有什么的特点?

5.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6.管理过程系统有哪些特征?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是从产业革命到二次世界大战前。()2.手工业行会出现后,商业行会才出现。()

3.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认为: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为资本家带来减少工资的好处。()

4.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5.管理运动为提高效率和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6.管理学家亨利·普尔倡议发起运动把管理从工程学独立出来发展为一门学科。()7.梅奥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8.甘特提出实行刺激性差别工资制度。()9.韦伯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

10.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包括: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及14条管理原则。()11.韦伯1927年出任规模庞大的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12.吉尔布雷斯夫妇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改进了操作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3.哈林顿•埃莫森在效率问题研究方面,提出了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

14.“霍桑效应”是指: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可以导致组织成员有较佳的成绩。()15.哈罗德•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6.群体行为学派的创始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

17.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认为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协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心理影响。()

18.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决策。()19.卡斯特是系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0.卢桑斯认为: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阶段是在:

A.产业革命前 B.产业革命后到管理运动前 C.19世纪末到二次世界大战前 D.二次世界大战后 2.管理理论形成阶段是在:

A.产业革命前 B.产业革命后到管理运动前 C.19世纪末到二次世界大战前 D.二次世界大战后 3.商业行会的出现

A.早于手工业行会

B.晚于手工业行会

C.与手工业行会同时

D.晚于产业革命 4.在《王子》一书中提出管理国家四项原则的是

A.马可波罗

B.马克思

C.马基雅维利

D.马斯洛 5.提出:“决策要以科学为依据,管理要以分析为依据。”观点的是 A.罗伯特•欧文

B.法约尔

C.马基雅维利

D.克劳斯威茨 6.提出:“至少要像对待无生命的机器那样重视对于有生命的人的福利。”的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亨利·普尔

C.罗伯特•欧文

D.温斯洛·泰罗 7.“管理运动” 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倡议发起运动把管理从工程学独立出来发展为一门学科的是

A.亨利·普尔

B.亨利·唐纳

C.亨利·法约尔

D.亨利·明茨伯格 9.霍桑实验发生在:

A.产业革命前 B.产业革命后到管理运动前 C.19世纪末到二次世界大战前 D.二次世界大战后 10.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巴贝奇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1.被后人尊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是:

A.巴贝奇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2.被后人尊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巴贝奇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3.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的是

A.泰罗

B.弗鲁姆

C.甘特

D.摩西 14.在效率问题研究方面,提出了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的是

A.埃莫森

B.法约尔

C.德鲁克

D.卢桑斯

15.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研究重点,研究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活动过程的学派被称为

A.科学管理学派

B.管理科学学派

C.管理过程学派

D.古典组织学派 16.提出一般组织理论的是:

A.巴贝奇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7.法约尔指出企业的基本活动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8.霍桑试验的负责人是

A.梅奥

B.孔茨

C.戴尔

D.斯隆 19.群体行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孔茨

C.梅奥

D.巴纳德 20.管理工作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

A.亨利·明茨伯格

B.卢桑斯 C.李维特 D.卡斯特

三、多项选择题

1.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阶段提出管理见解的有 A.法约尔B.叶忒罗C.苏格拉底D.泰罗 E.马基雅维利 2.马基雅维利提出的管理原则是: A.分级管理 B.领导方法 C.群众认可 D.内聚力 E.生存意志 3.管理理论萌芽阶段,在有关管理的职能、原则方面提出见解的有

A.亚当•斯密 B.约翰•穆勒 C.冯•克劳斯威茨 D.查尔斯•巴贝奇 E.罗伯特•欧文 4.管理理论萌芽阶段,在有关具体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提出见解的有

A.亚当•斯密 B.约翰•穆勒 C.冯•克劳斯威茨 D.查尔斯•巴贝奇 E.罗伯特•欧文 5.“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吉尔布雷斯夫妇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巴思 D.切斯特·巴纳德

E.亨利•甘特 6.泰罗进行了

A.“金属切削试验”B.动作研究试验C.“铁锹试验”D.霍桑试验E.“搬运生铁块试验” 7.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

A.工作定额原理B.实行职能工长制C.计件奖励工资制D.标准化原理E.目标管理 8.普鲁士军事家冯•克劳斯威茨对大型组织管理的观点是

A.要有领导方法B.管理要以分析为依据C.承认不肯定性D.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规定组织的目标E.决策要以科学为依据

9.有关泰罗生平的是

A.1856年出生B.1841年出生C.英国人D.美国人E.提出科学管理理论 10.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有

A.集中化B.正规化C.制度化D.统一指挥E.分工 11.有关法约尔生平的是

A.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B.1841年出生C.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D.美国人

E.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12.有关韦伯生平的是

A.美国人

B.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C.提出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D.19岁进入工厂

E.出生于律师家庭 13.有关梅奥生平的是

A.出生于澳大利亚

B.哈佛大学任教C.提出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D.霍桑试验

E.自幼家境贫寒 14.有关巴纳德生平的是

A.德国人B.哈佛大学学生C.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D.1949年去世E.自幼家境贫寒 15.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上级部门批准

B.明确的目标

C.协作意愿

D.信息交流

E.充足的资金 16.亨利•甘特的主要贡献是

A.甘特图B.动作研究C.差别工资制度D.计件奖励工资制E.强调“工业民主 17.法约尔提出企业的基本活动是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财务活动

D.安全活动

E.会计活动 18.法约尔提出企业的管理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领导

E.控制 19.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学派有

A.科学管理学派 D.组织理论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E.权变理论学派

C.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20.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A.管理是一个过程

B.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C.正式组织内存在非正式组织 D.实行目标管理

E.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四、填空题

1.中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提出管理国家的四条原则是:权力接受论、()、要有领导方法、要使自己生存下去。

2.()提出: “至少要像对待无生命的机器那样重视对于有生命的人的福利”。3.管理运动出现在()。

4.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5.被后人尊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6.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时()。8.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9.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是()。10.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11.经验或案例学派的创始人是()。

12.泰罗提出: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提高效率。该原理被称为()原理。

13.泰罗提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14.()提出实行职能工长制。

15.()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1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提出的。

17.“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强调:()要求决定人员任用。18.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19.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

20.重点研究人在生产和管理中的行为的学派是()。

五、简答题

1.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在《王子》中提出的管理国家的四条原则是什么? 2.普鲁士军事家冯•克劳斯威茨对大型组织管理的观点是什么?

3.管理运动有什么意义?

4.简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5.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是什么?

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 Harold Koontz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指出的管理理论学派是那些学派?

10.简介管理者工作学派。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为组织的未来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的一项管理活动。()2.一定时期的目标或各项具体目标是在宗旨指导下提出的。()3.计划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具体概括为6个方面,即5 H 1 W。()

4.计划工作的首位性是指计划工作相对于其他管理职能处于首位。在管理过程的五大职能中,计划工作是首先发生的职能。()

5.程序是一种计划。()

6.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明文规定。()7.明确的目标是激励组织和个人的动力。()8.计划-规划-预算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在编制国防预算时创造的方法。限定因素是指导致组织内部特征形成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9.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的进程不变,但实现的总目标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10.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该原理称为路径-目标原理。()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12.弹性计划是指本身具有灵活性,能适应变化的计划。()13.目标管理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的。()

14.通过规模经济和压缩各种生产费用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战略称为市场扩散战略。()

15.量力而行的战略原则是指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应当建立在客观的社会需求之上。()16.长期趋势法是属于因果预测方法。()

17.编制预算是计划工作在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

18.按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19.出奇制胜就是靠创新获得成功。()

20.战术决策是指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做出的决策。()

二、单项选择题

1.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是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被称为

A.战略

B.政策

C.规则

D.程序 2.木桶原理又称为:

A.许诺原理

B.分工协调原理

C.限定因素原理

D.能位匹配原理 3.滚动式计划方法属于

A.战略分析方法

B.长期计划方法

C.中期计划方法

D.短期计划方法 4.创造计划-规划-预算方法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按照许诺原理,计划必须有

A.速度要求

B.期限要求

C.效率要求

D.效果要求 6.不属于计划工作原理的是:

A.许诺原理 B.改变航道原理 C.动态优势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7.目标具有:

A.参考性

B.层次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A.卡斯特

B.泰罗

C.梅奥

D.德鲁克 9.目标管理具有:

A.参考性

B.责任心

C.客观性

D.主观性 10.制定战略目标的是

A.所有管理者

B.高层管理者

C.中层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11.按产品与市场的组合不同,可以构成的产品与市场营销战略有:

A. 专一化战略

B.总成本领先战略

C.多样化战略

D.差别优势战 12.不属于战略原则的是:

A.出奇制胜

B.欺上瞒下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13.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应当建立在客观的社会需求之上。该原则被称为

A.满足社会需要原则

B.把握时机原则

C.扬长避短原则

D.出奇制胜原则 14.制定战略的实质是要研究如何以弱胜强,以小胜大,发挥优势。该原则被称为

A.满足社会需要原则

B.把握时机原则

C.扬长避短原则

D.出奇制胜原则 15.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须集中使用。该原则被称为

A.集中资源原则

B.把握时机原则

C.扬长避短原则

D.出奇制胜原则 16.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

A.现实环境

B.预期环境

C.外界因素

D.内部条件

17.属于因果预测方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 B.回归分析法 C.变量依据法 D.专家估计法 18.指数平滑法属于

A.时序预测方法

B.因果预测方法

C.控制方法

D.定性预测方法 19.充分重视和发挥组织成员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的原则是

A.目的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满意性原则 20.决策的主体是

A.管理者

B.领导者

C.操作者

D.所有人

三、多项选择题

1.5W1H的内容包括

A.做什么 B.不做什么 C.何时做 D.谁去做

E.为什么做 2.计划工作具有以下性质:

A.首位性 B.创新性 C.效率性 D.目的性 E.普遍性 3.计划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A.做什么B.何时做C.何地做D.何人做E.如何做 4.计划工作的程序包括

A.准备阶段B.制定计划阶段C.执行计划阶段D.决策阶段E.修改计划阶段 5.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A.方向性

B.客观性 C.参与性 D.自我控制性 E.责任性 6.按产品与市场的组合不同,构成不同的产品与市场营销战略是:

A.多样化战略 B.发展市场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市场扩散战略 E.发展产品战略 7.制定目标原则是:

A.和谐原则 B.挑战性原则 C.可考核原则 D.简化目标原则 8.形成行业壁垒的因素主要有:

A.专有技术 B.政府政策 C.规模经济 D.产品差别化 E.竞争对手

四、填空题

1.计划工作是指为组织的未来确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与方法的一项管理活动。2.计划工作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目的性、效率性、普遍性、()和创新性。3.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规定。5.()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6.按计划的()可将计划分成: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7.计划-规划-预算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防部在编制国防预算时创造的方法。8.限定因素是指妨碍()实现的因素。

9.改变航道原理是强调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10.从()的角度来看,目标是分层次的、分等级的。11.为让目标(),就要使目标尽量简化。

12.预测是计划工作的(),又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目标管理注重()第一的方针。

14.战略分析是对决定和制约组织()实现的因素以及因素的变化前景进行分析。15.决策的主体是()。

16.()决策是指针对重复出现、有经验可借鉴,有章可循的问题所做出的决策。

17.战略规划是将()和战略选择的结果进一步体现在产品组合、功能战略和资源分配上。18.“战略决定()”是战略实施阶段所依据的原则。

19.()原则是指: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须集中使用。20.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

五、简答题

1.简述5W1H的内容。

2.简介计划-规划-预算方法。

3.简述计划工作的原理。

4.形成行业壁垒的因素有哪些?

5.制定战略应遵循什么原则?

6.选择预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7.简述决策的原则。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组织有共同的目标,同时它又是实现目标的工具。()2.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形成的组织称为互益组织。()3.部门结构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4.组织结构不受环境的影响。()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6.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必须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7.直式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宽度小的组织结构。()8.计划越完善,管理宽度越窄。()

9.1933年,美国管理顾问格拉丘纳斯提出了上下级关系理论。()

10.按职能划分部门:是指根据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划分部门。()11.从组织的上层到下层的主管人员之间形成的权利线被称为指挥链。()

12.参谋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某部门的主管人员所拥有的原属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利。()13.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14.参谋应独立地提出建议,而且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5.基层决策的数目越多,分权程度就越高;上层决策的数目越多,集权程度就越高。()16.组织变革是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结构及组成要素等实时而有效地进行调整和改变的过程。()

17.科学技术进步是引起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18.沉没成本是指组织已经投入而无法收回的“投资”。()

19.六西格玛管理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管理方法。()20.自我超越是团队的基本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形成的组织称为:

A.服务组织

B.规范组织

C.正式组织

D.互益组织 2.“主管人员有效的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该原理称为:

A.管理宽度

B.分工协调

C.弹性冗余

D.用人之长 3.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是:

A.统一行动

B.许诺原理

C.精干高效

D.激励原理 4.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包括

A.环境

B.规模

C.战略

D.标准化 5.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包括

A.集权程度

B.正规化

C.战略

D.标准化 6.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是:

A.直式结构

B.横式结构

C.扁平结构

D.短粗结构

7.“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组织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的原理被称为

A.协调目标原理

B.目标统一性原理

C.同素异构原理

D.命令一致性原理 8.“组织的各个机构以及个人必须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和指挥。”的原理被称为

A.均衡性原理

B.统一指挥原理

C.权责一致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9.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和能力与管理宽度

A.无关

B.无一定规律

C.成正比

D.成反比 10.在适当和充分的授权的情况下,管理宽度应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可以增大也可以缩小 11.根据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划分部门是属于

A.按设备划分部门

B.按职能划分部门

C.按产品划分部门

D.按人数划分部门 12.部门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A.用人之长

B.部门协调

C.机构弹性

D.把握时机 13.对于授权者,授权

A.授责

B.不授责

C.受责

D.不受责

14.授权时,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该原则称为

A.明确所授事项

B.不可越级授权

C.授权适度

D.适当控制 15.授权时,只能对直接下级授权。该原则称为

A.明确所授事项

B.不可越级授权

C.授权适度

D.适当控制 16.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是

A.决策的代价

B.决策的数目

C.决策的重要性

D.决策的审批手续 17.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有

A.组织规模扩大

B.组织战略调整

C.组织技术条件变化

D.制度环境变化 18.组织变革的领域包括:

A.组织文化

B.组织规模

C.组织战略

D.管理层次 19.开发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是

A.美国政府

B.美国公司

C.英国政府

D.英国公司 20.提出企业再造一词的是

A.哈默

B.福特

C.盖茨

D.西蒙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组织的管理手段不同可划分为:

A.经济性组织 B.互益组织 C.服务组织 D.强制性组织 E.规范性组织 2.组织设计的成果没有:

A.工资表

B.组织图 C.职位说明书 D.组织手册 E.电话簿 3.一个组织职权分散或集中的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A.管理者的人生观

B.组织规模

C.组织活性化

D.组织变革

E.组织的历史 4.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

A.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B.组织沟通渠道的状况C.授权D.组织的稳定性E.计划的完善程度

5.扁平结构的优点是

A.易于横向协调B.管理费用低C.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D.信息纵向流通E.严密监督下级 6.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组织中每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B.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C.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D.管理者在其管辖范围内有绝对职权E.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7.组织变革的领域主要有:

A.结构

B.设备

C.技术

D.人员

E.计划

四、填空题

1.组织设计的成果包括:()、职位说明书、组织手册。2.负责是反映上下级之间的报告或指导的义务或责任的()。3.讲究行为规范,依靠组织章程等维系的组织称为()性组织。

4.组织工作就是在组织()确定的情况下,设计、建立并保持一种组织结构。5.层次结构又称组织的()结构。

6.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个()上级报告。

7.矩阵型组织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命令()原则,使一个员工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8.()原理是指主管人员有效的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9.组织结构设计的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是:管理层次的划分、()和职权的划分。10.直式结构是指()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

11.部门是组织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领域。12.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决策权或工作负担转授给下属的过程被称为()。13.被授权者对()负有报告及完成任务的责任。

14.决策审批的手续越简单,需请示的人越少,则分权的程度越()。

15.委员会制和个人负责制相比较,在执行决策的效率方面占绝对优势的是()。16.组织变革的领域主要有结构、()和人员

17.力场分析是用于识别某一特定的变革活动的动力和阻力的一种()。18.六西格玛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公司开发的管理方法。19.组织发展是推动整个组织的、长期的()活动

20.“下级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做出决策,只有当问题的解决超出自身职权界限时,才可以提交给上级。”上述原则被称为()原则。

五、简答题

1.描述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有哪些?

2.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3.组织工作应遵循那些基本原理?

4.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哪些?

5.变量依据法中提出影响管理宽度的变量有哪些?

6.划分部门的方法有哪些? 8.授权应遵循哪些的原则?

9.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10.简介组织变革的程序。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人员配备工作与领导工作无直接关系。()

2.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要求:保证岗位的要求与人的实际能力相对应和相一致,该原理也称能级对应原理。()

3.社会文化教育水平是影响人员配备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4.选聘的途径有内升制和外生制。()5.外部招聘不利于形成组织内部激励。()6.通过考评可以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7.对考评的要求有:考评的结果要客观、考评的指标要可行。()8.考评可以采用变量依据法进行。()

9.T型知识结构是指:与组织业务活动有关的技术知识要博;与管理相关的知识要深。()10.培训不可以通过设立副职的方法来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数量和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考评和培训被称为人员

A.选聘

B.考评

C.培训

D.配备 2.影响人员配备的外部影响因素有:

A.组织任务 B.组织结构

C.组织目标 D.经济条件 3.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员配备原理的是

A.激励原理

B.指明目标原理

C.公开竞争原理

D.许诺原理

4.根据人的才能安排相应的岗位,保证岗位的要求与人的实际能力相对应和相一致。该原理称为

A.同素异构原理

B.能位匹配原理

C.奖惩强化原理

D.弹性冗余原理 5.主管人员配备的根据是

A.职务的要求

B.领导的意见

C.人事部门的建议

D.个人的公关能力 6.在决策能力方面,高层管理者应

A.强于基层管理者 B.接近于基层管理者 C.弱于基层管理者 D.等同于基层管理者 7.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A.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B.有广泛的人才来源

C.人选比较准确

D.可节省培训费用 8.选拔主管人员的方式,既可以考虑从内部提升,也可以考虑从外部招聘,但无论从内部提升,还是从外部招聘,都要鼓励

A.搞好群众关系

B.毛遂自荐

C.尽展所能

D.公开竞争 9.培训的方法有:

A.自我考评法 B.职务轮换

C.德尔菲法 D.两两对比法

10.让受训者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一道密切工作,后者对受训者的发展给与特别的注意。该种培训方法称为

A.提升

B.职务轮换

C.辅导

D.设立副职

三、多项选择题

1.管理学中人员配备的原理有

A.相互竞赛原理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理C.责权一致原理D.用人之长原理E.灵活性原理 2.常用的确定职位的方法有

A.比较法 B.公平竞争法C.责权分清法D.职务要素法E.判断时距法

3.美国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包括:

A.技术能力

B.规划决策能力

C.人事能力

D.忍耐能力 E.应变能力

4.选聘过程中的原理是:

A.用人之长原理 B.动态优势原理

C.相互竞赛原理

D.能位匹配原理

E.公开竞争原理

5.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A.候选人能较快胜任工作

B.激励组织内部成员的进取心

C.可给组织带来新的思路

D.可使培训投资得到回报

E.避免“近亲繁殖” 6.外部招聘的优点是

A.有广泛来源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B.可避免“近亲繁殖” C.与内部招聘相比,可以更好地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

D.可避免组织内没有提拔到的人积极性受挫

E.可节省培训时间和费用 7.管理人员考评的方法包括:

A.两两对比法 B.自我考评法 C.成绩纪录法 D.考试法 E.面访法 8.对主管人员的考评应符合以下要求

A.考评指标要客观B.考评方法要可行C考评时间要适当.D考评结果要反馈.E.考评标准要具 9.对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A.应变能力

.管理业务知识 .管理能力 .思想道德 E.写作能力 10.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有:

A.职务轮换法 B.变量依据法

C.临时提升法 D.设立副职法 E.运筹学法

四、填空题

1.人员配备是根据()中所规定的职务数量和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考评和培训。

2.人才的开发是指所需()人员从哪里获得。

3.就群体成员组合而言,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会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该原理被称为()原理。

4.()原理是指采用比赛、竞争的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5.确定职位的具体要求时应注意职位()应该适当。6.选聘的()有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7.考评是()和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

8.管理人员管理效果的考评是按()的目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

9.()知识结构是指在掌握必要的管理学知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管理相关知识要博;与组织业务活动有关的技术知识要深。

10.()提升是当某个管理职务出现空缺,组织指定某个有培养前途的下级管理人员代理其职务。

五、简答题

1.人员配备有哪些职能?

2.简介人员配备的基本原理。

3.内部提升的优点有哪些?

4.外部招聘的优点有哪些?

5.对考评有什么要求?

6.简介培训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一、判断题

1.有一定正式的职位、一定的职责和相应的权威是领导者的特征。()2.沟通的主体是指信息的接收者。()3.环式沟通是非正式沟通的一种类型。()4.对语义的不同理解引起的障碍称为语义障碍。()5.无意识行为是人的特定意识的外在表现。()

6.“社会人”的假设的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调动积极性的决定因素()7.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Y理论”。()8.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超Y理论”。()

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假设每个人都有四个层次的需要。()10.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了二维构面理论。()

11.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保健理论。()12.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

13.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推动下的行为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进而无法克服这种阻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14.强化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1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属于激励原则。()16.领导方式是领导运用权力对下属施加影响的方式。()

17.利克特的“工作中心”“员工中心”理论不提倡员工参与管理。()18.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求比较强烈。37.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了二维构面理论。()

19.斯托格第和沙特尔首次以四分图形来研究领导行为方式。()

20.权变理论认为:没有固定的最优领导方式,应当根据领导者的个性和面临的组织环境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从而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属于

A.计划工作

B.组织工作

C.控制工作

D.领导工作

2.强调上级主管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能相互矛盾、抵触,更不能“朝令夕改”依据的是下列哪一项原理?

A.直接管理原理

B.统一领导原理

C.命令一致性原理

D.直接控制原理

3.越是能使组织成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的贡献就越大。该原理称为

A.激励原理 B.指明目标原理

C.直接管理原理 D.协调目标原理

4.“主管人员同下级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使指导与领导工作更加有效。” 的原理称为:

A.激励原理 B.沟通联络原理

C.直接管理原理 D.协调目标原理 5.沟通可以转变员工的态度和

A.地位

B.行为

C.经济条件

D.能力 6.不属于正式沟通类型的是:

A.链式 B.单线式

C.轮式 D.全通道式 7.正式沟通的渠道有:

A.外向沟通 B.单线沟通

C.轮式沟通 D.全通道式沟通 8.表达障碍属于

A.信息传递者障碍

B.信息传递渠道障碍

C.信息接收者障碍

D.沟通环境障碍 9.信息过量障碍属于

A.信息传递者障碍

B.信息传递渠道障碍

C.信息接收者障碍

D.沟通环境障碍 10.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中没有提到的“人”有:

A.复杂人 B.社会人 C.实利人 D.超凡魅力的人 11.“经济人” 的假设认为人是:

A.懒惰的 B.有创造性的C.复杂的 D.负责任的 12.在“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

A.Y理论

B.超Y理论

C.X理论

D.Z理论 13.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挫折理论

B.波特-劳勒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

A.挫折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下述各个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16.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要是

A.权力需要 B.社交需要 C.成就需要 D.安全需要 17.利克特的“工作中心”“员工中心”理论认为,进行管理活动较好方法是

A.“利用—命令式”方法 B.“温和—命令式”方法 C.“商议式”方法 D.“集体参与”方法 18.提出三维构面理论的是

A.穆顿 B.阿吉里斯 C.雷定 D.斯托格第 19.“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环境和个性。”该理论称为:

A.二维构面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领导连续流理论 D.权变理论

20.“富有成效的领导方式是领导者采取种种步骤去设计一种环境,使群体成员潜在的或明显地受到动机的激励,并能对他作出有效的响应”。该理论称为:

A.二维构面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权变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

1.领导者的特征包括:

A.有一定的职责 B.有相应的权威 C.有丰富的经验

D.有一定的社会地位E.有正式的职位 2.意识行为按行为主体不同可以分为:

A.无意识行为 B.组织行为 C.领导行为 D.群体行为 E.个体行为 3.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中提到的“人”有:

A.复杂人

B.社会人

C.实利人

D.超凡魅力的人

E.自我实现的人 4.完整的沟通过程应包括发送者、编码、反馈、和:

A.传递渠道

B.接收者

C.译码

D.作出反应

E.噪声 5.沟通的原则包括

A.准确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

E.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 6.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双因素理论 B.成就激励理论 C.需求层次论 D.激励需求理论 E.激励—保健理论 7.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需求层次论

D.激励需求理论

E.公平理论 8.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

A.强化理论

B.期望理论

C.需求层次论

D.挫折理论

E.公平理论 9.研究领导问题的理论有

A.领导权变理论

B.领导性格理论

C.领导行为理论

D.领导需求理论

E.领导强化理论

四、填空题

1.承担领导职责、实施领导过程的管理者,称为()。2.领导工作的作用在于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3.领导工作有利于把()与组织目标结合。

4.越是能使组织成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的()就越大。5.主管人员同下级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从而使领导工作更加有效。6.()原理是指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联络,整个组织就越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7.沟通是双方的行为,而且还要有()。8.沟通的客体是指信息的()。

9.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被称为()。10.链式沟通属于()沟通。

11.当信息沟通所用的语言和传递方式能被接收者所理解时,才是准确的信息。该原则被称为()原则。12.传递层次的障碍属于信息传递()中的障碍。13.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的各种()的总称。

14.意识行为是人的特定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人的主动的、()的、指向特定目标的行为。15.“经济人” 又称“理性—经济人”、()人。

16.()的假设认为:人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上级满足其社会需要的程度。

17.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往往以达到()为自己致力于实现目标的最大报酬。18.在 “()”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超Y理论”。

19.“管理人员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属于“()” 的假设的管理措施特征。20.调动积极性的实质是激发个体的()。

21.()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2.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有三种,即成就、权利、社交。23.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的。

24.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波特和劳勒在()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备的激励模式。25.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了()理论。

五、简答题

1.简介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

2.沟通联络有什么作用?

3.“经济人”的假设的管理措施特征有哪些?

4.“社会人” 的假设的基本观点。

5.“社会人” 的假设中有哪些管理措施特征?

6.“自我实现的人” 的假设中有哪些管理措施特征?

7.什么是内容型激励理论?简介其中一个理论。

注重研究引起人们行为的原因,即关注什么样的特定事物能够激励人们。8.激励的方式有哪些?

9.简介怀特和李皮特提出的领导方式理论。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控制是对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等方面的检验。()2.例外原理不是控制工作中应遵循的原理。()

3.实时控制是在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结束时所进行的控制。()4.预算既是计划方法,也是控制方法。()

5.目标管理是计划工作方法,不是控制工作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控制是对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等方面的

A.确定

B.衡量

C.指导

D.检验

2.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则控制工作也就越有效。该原理称为:

A.组织适宜性原理

B.反映计划要求原理

C.例外原理

D.控制关键点原理

3.对控制全局的主管人员来说,重要的是现状所预示的趋势,而不是现状本身。该原理称为:

A.动态优势原理

B.组织适宜性原理

C.控制趋势原理

D.控制关键点原理 4.审计属于

A.计划工作方法

B.组织工作方法

C.领导工作方法 D.控制工作方法 5.控制中常用的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财务报告分析 C.“商议式”方法 D.考试法

三、多项选择题

1.控制工作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

A.调查B.衡量C.总结D.校正E.预测 2.控制原理包括 :

A.控制关键点原理 B.组织适宜性原理 C.奖惩强化原理 D.协调目标原理

E.例外原理 3.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

A.选择战略控制点 B.采取改善措施 C.制定计划 D.比较业绩与标准 E.测量业绩 4.根据管理过程中控制工作重点的不同,管理控制的模式有

A.预算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实时控制 E.非预算控制 5.控制的基本方法有

A.目标管理 B.视察 C.预算 D.审计 E.经济活动分析

四、填空题

1.控制工作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得以实现。

2.“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所涉及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样的计划,则控制工作也就越有效。”的原理,称为()原理。

3.在某项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控制称为()控制。

4.视察:也叫“()”,是管理者通过亲临现场获得第一手信息,而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5.预算是用数字编制的反映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

五、简答题

1.简述控制工作同计划工作的关系。

2.简述控制工作的原理。

3.简述控制工作的过程。

管理学作业 篇5

2一、综合分析题(100 分)项目:分析某行业的竞争状况。内容:选择你熟悉的某个行业,如家电、汽车业、钢铁等,对该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并完成以下问题:该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强度怎样有哪些潜在威胁?有哪些替代品?他们是否构成危险?要求:3-5 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文字材料。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分析报告中国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入世以来,保险业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国内财险市场主体有了快速的增长,新公司的成立、分支机构的扩张,带动了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保险公司开展竞争的舞台,是保险公司提升竞争力的外在动力,是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

一、国内市场上的商业财产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是指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财产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入世以来,国内财险市场主体的数量快速增长表 1。截至 2005 年底,国内市场上共有财产保险公司 35 家。其中,美亚上海、广州和深圳 3 家分公司统计为 1 家公司。从 1996 年至 2000 年间,国内一直没有再增设新的内资财险公司。2001 年,中保国际在内地成立太平保险公司,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003 年,中国再保险公司在重组改制过程中,设立了中国大地财险公司。1992 年至 2004 年间,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乎稳,平均每年成立一家外资财险分公司。2004 年,保监会批准筹建多家财险公司。上海安信、永诚财险、天平保险、安邦保险、阳光财险、渤海财险和都邦财险等多家财险公司已经于 2004 年和 2005 年先后正式开业,财险公司又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在监管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在保险公司的积极努力下,保险公司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内在素质不断增强。随着中华联合完成重组改制,内资财险公司全部转为股份制企业。新成立的内资保险公司均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

二、国内财险市场总体竞争格局分析截至 2005 年年底,国内市场上已经正式开业的商业性财险公司共有 35 家,其中外资公司 13 家。以 2001 年以来的公开数据为基础,可以分别计算财险市场保费收入等指标历年来的 CRn 和 H 值,分析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化情况。

1、2001 年至 2005 年国内财险市场集中度CRn 指数分析2005 年是国内财险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新兴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加快了市场扩张速度,导致了财险市场集中度的下降。2005 年是近几年以来,市场集中度下降最快的一年。2001 年至 2005 年,国内财险市场保费收入集中度 CR3 和 CR5。从中可以看出,2001 年以来,国内财险市场保费收入集中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 2003 年和 2004 年这两年,随着新兴主体的增加和分支机构的扩张,市场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对照贝恩分类方法和日本通产省分类方法,国内财险市场仍然属于“寡占 I 型”或“极高集中寡占型”市场结 美国财险市场是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构。2003 年净承保保费收入排在前四位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总计为 28.601。通过横向比较来看,也可看出国内财险市场的集中度偏高。从国内财险市场具体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一直没有变化,排名第四至八位的公司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 3。国内财险市场上,保费收入前三名一直为人保财险2003 年以前为“中国人保”、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 3 家公司所占据。第四至八名的市场份额争夺则比较激烈:华泰在 2001 年排名第四,2005 年已经被挤出前八名;中华联合2002 年以前为“新疆兵团”4 年来排名持续上升,2005 年已经跻身第四名;天安、永安、华安、大众等 4 家公司保费收入排名有升有降。

2、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从国内财险公司的经营现状来看,可以从市场份额和经营区域两个维度来判断某家公司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是企业市场地位的直观体现。2005 年国内务财险公司市场份额排名见表 4。但是,市场份额的高低不仅与公司的经营历史和业务扩展能力有关,也受到经营区域的约束。在 2004 年以前,受产业政策的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地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一些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区域性公司” ;外资财险公司大多采取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只能在一个省市范围内开展保险业务。根

据2004 年实施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在满足资本金和偿付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不再受限。这项政策限制取消后,中小型内资财险公司明显加快了市场区域的扩张速度。由于新法规生效时间还比较短,还未对市场格局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在国内市场上经营历史最长的、分支机构数量最多的人保财险公司占据 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华联合近几年的分支机构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份额相当,但与人保财险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大地财险和安邦财险的机构建设速度也很快,但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业务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农业保险公司在发展初期,其经营地域还不会迅速向全国扩张,而且由于业务特点的原因,农险公司不会对财险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冲击。其他内资公司的经营地域也都还非常有限,外资财险公司目前也只在 1 至 3 个地区开展业务,这类公司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3、国内财产市场竞争格局展望2004 年以来,国内财险市场准入机制的变化及各类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正推动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条件降低,新兴财险公司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和扩张期。保险业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财险公司经营地域限制已经完全取消。2004 年新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删除了以前将保险公司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规定,将设立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统一规定为 2 亿元人民币,并提高保险设立公司分支机构的自由度。保险公司以法定最低资本金额即 2 亿元人民币设立的,在住所地以外的每一省级区域内首次申请设立分公司,应当增加资本金至少人民币 2000 万元。保险公司资本金总额达到人民币 5 亿元,在偿付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增设分公司可不再增加资本金。比原规定要求的额度 5000 万元和 15 亿元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以资本金和偿付能力作为基本要求,使得市场准入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有助于促进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发展。在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引导下,中小型保险公司开始加快扩张步伐,大批新公司开始筹建。市场原有的“区域性”保险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都开始构建全国性经营网络。随着经营区域的扩展,新兴财险公司和中小型财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将得到释放。通过净资产占比与市场份额之间的比较 表 4,可以看出各财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成熟程度。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天安、华安和永安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净资产占比,业务发展比较成熟,资本金得到充分利用;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大众和太平的市场份额与净资产占比大体相当,表明其业务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其他新兴财险公司,特别是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还远低于其净资产占比,表明这些公司还蕴藏着巨大的承保能力,还有较大的业务扩张的空间。随着新兴公司承保能力的释放,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下降。2004 年以来,新成立内资财险公司,给财险业新增了 58亿元的资本金,占国内财险业净资产总额的比例已经接近16.43 以各财险公司 2004 年末净资产为基础。如果这些新兴公司达到有效的保费规模,市场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资财险分公司纷纷开始申请由“分公司”改建为“子公司”,以降低其增设分支机构的资本要求。中银国际和香港民安的申请已经得到批准: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改建为独资子公司,改建后的公司名称为“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保监国际2004800 号;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改建为独资子公司,改建后的公司名称为“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保监国际2004801 号。2005 年,经保监会批准,韩国三星火灾上海分公司改建为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日本财险大连分公司改建为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外资财险公司改建为“子公司”后,有可能会凭借其资本优势加快市场扩张速度,凭借其技术优势提供创新型产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挤入第三类公司之列。当然,外资财险公司的区域市场选择和业务领域定位及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与发达国家地区保险市场相比,国内财险市场的竞争程度还比较有限。但是,入世以来,国内保险市场逐步放开,保险主体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竞争性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并且还在不断深化,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下降。在竞争性的市场上,财险公司追求“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管理学基础作业

3一、理论分析题(40 分)试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特点。

1、无形资产经营所创造的利润将超过有形资产一些企业便将

自己的核心业务逐渐转向研究与开发、品牌经营、资产重组、产权经营等价值增值高、利润高的业务领域,而将那些需要大量有形资产投资和重复性劳动的物质产品生产、物流配送业务外包或委托出去,交给那些专业化公司来完成。这些专业化公司不断提高其作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客户信赖度,增加其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含量和价值含量,进而不断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在创造利润中的重要性。

2、知识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将共同治理企业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企业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大校因此,让知识所有者拥有企业部份股权,参与企业治理,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顺理成章。许多企业的所有者将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以技术入股、职工持股等方式让渡给企业的知识所有者,以留住他们,让他们作为股东参与企业治理。

3、创新将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生产上、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但得不到新的市场,还会失去原有的市常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还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

4、经营战略将围绕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制定进入 90 年代之后,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调整,迫使企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附加价值高、自己拥有垄断优势核心业务领域,而将不创造价值或创造价值较少、其他企业能够比自己干得更好的业务外包或剥离转移出去。

5、市场营销活动将以赢得客户信赖为目标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满足顾客需要这个核心,逐渐形成了 4C’S 整合营销(指消费者、成本、方便、沟通的有效整合)、概念营销、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新概念、新方法,这些新的营销活动将以赢得客户信赖为核心。

6、企业生产将向个性化、柔性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企业通过生产管理技术多方面的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稳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生产管理技术和软件的发展和完善,使企业生产的个性化、柔性化水平大大提高。

7、生产配送体系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互联网的发展使单个企业变成了整个满足顾客需要的产供销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顾客可以在进入这个链条的所有企业里寻找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并直接和他们签订合同。在这种物流和资金流有可靠保证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速度方面的竞争。

8、财务管理将向战略型、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的进程,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财务管理从静态的事后核算向动态的、参与经营过程的财务管理方向发展;财务管理从战术性、事务性的管理向战略性、全局性的经营理财方向发展;财务管理从内部的、独立的职能管理向开放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合一的集成管理方向发展,等等。总之,这些变化和发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向战略、集成化方向发展。

9、信息资源管理将向知识资源管理转变。自计算机技术应用以来,企业的信息管理经历了围绕产品设计、财务管理、库存管理、职工档案等的单机信息处理阶段,人、财、物、产、供、销等多环节信息综合起来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及基于内部网络的数据库管理阶段,目前正向知识资源管理方向发展。

10、人力资源管理将以发挥员工的潜能为目标企业人事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工作成为员工的一种享受,而不是刻板的义务;使企业成为员工学习知识、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而不应成为不容差错和失误、束缚个人自由发展的流水生产线。尤为重要的就是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就有:1.提高工作效率2.引进现代管理手段,增加科技含量而减少工人数量3.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程成本降低4.产业链优势,贸易成本降低5.价值表现多元化

6.商业联合边际增多,竞争成本降低

二、案例分析(60 分)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姑娘,在她的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已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杨瑞从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广州求职。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递简历和面试,在权衡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杨瑞最终选定了东莞市的一家研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她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杨瑞加入,将是人力资源部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的空间很大。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杨瑞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尤其是老板给杨瑞安排了他的大儿子做临时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里,只有技术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杨瑞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杨瑞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杨瑞走到经理的办公桌前说。“来来来,小杨,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实验室里就把这件事忘了。”“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都较低。”杨瑞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家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你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报告上。杨瑞此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果然,杨瑞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杨瑞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不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和上级沟通,还是干脆放弃这份工作,另找一个发展空间。回答下列问题:1.王瑞所遇到的问题是她还是王经理造成的(15 分)2.这个案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15 分)3.如果你是杨瑞在不离开企业的情况下你如何处理(15 分)4.如果你是王经理你该怎么做(15 分)要求:根据个人理解进行案例分析,没有标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1、从两个方面看首先杨瑞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周时间就提出三个问题并下了结论有些仓促其次王经理是小型家族企业经理又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他根本没有管理理念也不关心杨瑞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见解

管理学作业 篇6

从文中来看,“明星职员”小白的离职的原因是不满足于薪酬,但也折射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与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公司业务从小逐渐在扩大,对员工的管理也不容小觑,为了员工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标,必须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以备对薪酬作调整和为人事调动做准备。而薪酬管理方面也应该采取多劳多得的措施,A总的考虑是现在公司的战略调整也正是需要钱的地方,怕给小白涨工资以致所有工资都要上调,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可以采取海尔的做法,骨干员工持股既可以满足优秀员工的需求,激发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使优秀员共对公司更加忠心。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具体工作环境的变化,对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组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员工有目的进行培训可以改变员工的态度、动机和行为。促进员工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取得好的工作成绩,从而降低成本和扩大目前的和长远的收益。职业生涯发展是每位员工的共同追求。员工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新的目标,追求新的目标的达成,是员工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努力。但组织极其管理者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上的肯定能够成为一个积极力量,在一定的时期和情境中,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管理者可以对员工进行口头的激励,使员工产生动力和自信。

艺术图片摄影赏析的层次与进阶 篇7

学习摄影不只是要学习熟悉掌握摄影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解摄影的观看。因为摄影的本质是观看。看好像是个简单的行为, 但其实不是。看不仅是表象的看, 还要是本质的看。不仅要理性的看, 还要感性的看。更不用说要看到美, 更要看到丑。儿童教育学者侯朝宇说, “科学改变了物质世界, 艺术则改变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所以看是需要训练的。对于摄影这个特殊门类的艺术方式, 除了了解摄影器材、黑白冲洗、数字处理、用光、打印输出等技术, 还需要熟悉摄影史, 了解摄影的发展, 定位并探索自己的方向。理解优秀艺术家的思维及相应的创作方式, 逐渐明确并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创作方式。一个千年不变的经验法则是, 多读-多看-多拍-多想-多交流,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读是尽可能多的阅读赏析好的摄影作品、摄影理论, 不断给自己以借鉴;看是多并形成自觉的感性地观看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最好以摄影的观看方式去承载;拍是不断的不厌其烦的充满好奇的最好是有所思考的多拍摄照片, 这样才能保证提高;想是拍前要想, 有想法, 要构思, 想社会, 想语言, 拍时要有经营, 最好形成自觉的条件反射, 拍后更要想, 想优劣, 想改善, 想自己, 各个环节的, 包括构思、方式、材料、装框、展示形式等等;交流是尽可能接触活的厉害的摄影艺术家, 直接讨教摄影经验心得, 最好是批评自己的作品, 那样效果最好受益最大。除此之外, 摄影本身是个媒介、方式, 是不是艺术还看个人怎么看待怎么使用, 如果把它作为主观的思想的感性的社会的文化的批评的表达方式那它就是。摄影本身不是艺术, 除非你给它填充赋予不同的内容、观点、视角。所以摄影需要表达者有表达的东西, 这个东西包括个人阅历、社会认识、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总之, 艺术摄影的赏析非常必要, 是进入的前提和必然途径。

二、艺术图片摄影赏析的层次

观看是一种积极的追求, 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努力, 不仅能看到拍摄对象的再现, 而且看得更多更远。无论对于拍摄者还是观赏者, 鉴赏力就如同肌肉, 应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观看的方式。乔瑟夫·阿尔伯斯说, “只有敏锐并经过训练的眼睛, 才能辨别出良莠, 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愉悦。”拍照不是简单的按快门, 而是创造照片。《纽约时报杂志》图片编辑凯西·瑞恩说, “摄影绝对是一门提出问题、发人深省的艺术。”摄影不仅有纪念的功能, 它可以向人们提问, 并从观看中获得感悟, 摄影作为一种媒介还有无限的可能或创作空间, 需要我们去开发探索。摄影赏析“是一种完美的视觉享受。当你凝视一张照片时, 它应该能深深吸引你的眼球并让你从中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 让你对事物有更深刻或全新的理解, 并展现给你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摄影史的角度, 摄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走向更为主观。“一个好的摄影家, 就应该表达他的内心思想与想象, 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法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蓬皮杜艺术中心摄影部长阿兰·沙亚格。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摄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相应的赏析也就分为四个层次:一、以客观的方式拍摄客观的对象或事物的摄影;二、以客观的方式拍摄具有主观情感的对象的摄影;三、以主观的方式拍摄的能反映传递表达个人情感的客观事物的摄影;四、以主观的方式拍摄的能反映社会问题及个人思想情感的摄影。德国法西斯时期著名摄影家桑德就是以不带主见的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长期系统拍摄了各种德国人的肖像, 属于层次一。九一八事变后, 摄影家庄学本就以民族考察的方式客观介绍中国西部人文特征。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吕楠说, “我是要关心人们根本、持久和本质的东西”。他的《四季》客观纪录并表现了西藏人的纯朴坚韧品性, 可以理解为第二层次。沈玮的《几乎赤裸》肖像系列是用“我个人的视角对美国人和社会的观察, 要揭示一种只有内心才能感受到, 不可解释但浓固的心理世界”。也是客观的手法揭示被摄者主观的精神状态。佛兰克的《美国人》把摄影从布列松的好像只有客观的理解带向了强调个人主观表现的道路, 为第三层次。森山大道把这种主观发挥到极端, 粗旷的影调、厚重的反差中毫不掩饰内心的欲望。索德克在自己的地下室里制造出对人类幸福、痛苦、生命、欲望、罪恶、死亡、悲欢等绝伦演绎与思考, 应为第四层次。威金说, “我的照片可能是恐怖的, 但我将恐怖通过理想化的方式变成了美丽。”他的作品里充满死亡, 通过再造让死亡变的有生命。

三、艺术图片摄影赏析的进阶

中国有1亿以上的摄影爱好者大军, 痴迷于摄影器材, 热衷于花草山水, 但没有真正发挥摄影严肃价值。毫不夸张的说, 作为世界最大的相机消费市场的中国发挥了养活日本相机公司的作用。那怎么进入摄影并进阶呢?除了要掌握摄影的技术语言外,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目标理念理想进行选择。不管你选哪个层次, 虽然并无优劣之分, 最好但也逃不脱从第一层次往第四层次努力探索。有志于从事新闻纪实摄影的朋友, 它主要侧重客观纪实见证直接发掘社会问题, 像说“摄影不在于你怎么拍, 而在于你拍什么”的陈庆港, 战斗在中国问题一线的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卢广。纪实摄影并不容易, 不仅要摄影实践能力强, 还要能吃苦, 会动脑筋克服困难, 思考摄影表现力度等。张立洁在拍《旱病》时, 虽有在残联工作的便利, 但是还要克服交流的障碍心理, 更要思考怎样拍摄更好, 在数码和胶片、传统纪实和现代摆拍等中她最终选择用自然光摆拍胶片完成, 最终表现力十足。不满足于纯客观纪录, 可以继续探索, 关注被摄者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毕竟如果你的对象是人的话, 他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 必须通过熟悉进入他们的世界。这方面, 摄影史上的楷模有进入精神高尚纯粹的侏儒、精神病人等边缘群体但因无法自拔而成为摄影绝唱的黛安娜·阿勃丝, 进入吸毒、同性恋、不良青年等朋友圈子里的以私密摄影闻名的摄影家楠·戈尔丁。李宇宁在《微光》中关注的是女兵的内心, 以及她们面对禁锢和外界的反应。他强调摄影师的观点和视角起决定作用, 而不是客观对象和摄影本身。如果不满足于客观的摄影方式, 可以改变摄影形式语言, 让它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 通过客观对象形式符号表达个人主观情绪等。川内伦子以小清新的风格细腻的视角传达她对生活、生命、世界的热爱。新兴摄影师孙彦初在吸取众多摄影前辈和电影大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似随意的粗颗粒黑白胶片摄影语言, 主要摄影观为, “摄影是内心隐匿的欲望表达, 是一种自慰。”还不满足于此, 可以“把眼前的现实世界/镜头前的世界通过摄影转化成另一个主观的理想世界/我的世界” (中国艺术家河南田野的摄影理论探索) 。他主张在创造中保留客观现实的因素, 给再造的世界以合理有力的支撑。马良通过戏剧制造场景然后拍摄再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表达主观思想的摄影形式与世界。杨泳梁用过度膨胀的现代建筑制造出假冒山水进行社会批评, 令人震惊, 又回味无穷。学习和欣赏摄影需要循序渐进地在这四个层次中认识、跃进。

摄影作为艺术有着无限的可能, 就是观看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需要我们去探索开发, 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使命。希望有志于严肃的艺术摄影的朋友一起去努力, 去创造, 去享受。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个人多年摄影与教学经验, 简单阐述对艺术摄影的四个层次的认识, 以及循序渐进提高的晋级心得。另外, 摄影的观看与赏析在摄影过程中虽有前后之分, 但其实本质都同为看, 道理相同, 且密不可分。所以, 在本文中说的是赏析, 却从观看讲起。

关键词:摄影赏析,四个层次,晋级提高

参考文献

[1]顾铮.当代摄影家告白[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2]FRANK HORVAT.摄影大师对话录[M].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1.

科技引领跑步进阶 篇8

首先,所谓脚掌内旋(Pronation)是指跑步(慢跑)的过程中,脚掌着地时自然的内翻动作。如果你有一个正常足弓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你跑步时也有一个正常的脚态,这就意味着你穿一个稳定系列的跑鞋(由于较长时间跑步,该系列可对足部给予一定的支撑保护)就可以了;扁平足的跑步者,多半会出现过度内旋(0verpronate),所以这类人士适宜穿控制系列跑鞋(此系列可提供比其他种类跑鞋更多的对足弓和脚跟的支撑和步姿矫正,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意外受伤);高足弓人士则多半会内旋不足(Underpronate),这类人士适宜选择缓震系列跑鞋(本系列可减缓脚步硬着地的不适,提供更自然的脚步动作)。以左脚为例,我们文中显示的是三种脚掌内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慢跑时,我们的身体需要借助这种自然的脚掌内翻转(简称脚掌内旋)的动作来减缓接触地面的冲力。但是过度内旋或者内旋不足的话,跑步时就易造成扭伤情况(膝盖,小腿,脚踝等处)。虽然自己是何种内旋的类型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穿适合自己内旋种类的跑鞋来最大程度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内旋不足

通常情况下,人在慢跑时,离地的脚掌内侧会自然地向上翻转15度左右,当脚掌再度着地时,会先由脚掌的外侧后跟接触地面,后逐渐地向前向内翻转。而此时由于内旋不足未完成正常内旋应有的角度,不能有效将这种)中击力缓冲掉,于是导致冲击力集中于脚部的小区域(鞋的外侧)。在推动离地的阶段,大部分工作是通过前脚掌外侧的最小脚趾区域来完成的。

当脚跟外侧着地时,由于发生脚掌内旋不足或者崴脚(Supinate),因此,冲击力仅集中在脚掌外侧区域。这将导致小腿下肢外侧受力较大。高弓足或者后脚跟与前脚掌大脚趾内侧区域磨损严重,为内旋不足的典型特征。

过度内旋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何为正常内旋。此时在脚掌内旋环节中,其角度超过正常内旋应有的15度角,我们称这种动作为过度内旋。这意味着我们的足与脚踝很难保持住身体的稳定,并且其减震能力也将大打折扣。在脚步动作中推动离地的阶段,大部分工作是通过前脚掌外侧的大脚趾与二脚趾区域来完成的。由于过度内旋人士脚步内侧承受过多重量,所以适合穿控制系列跑鞋来协助膝盖与脚踝分散身体的重量。过度内旋的典型特征是扁平足或者后脚跟与前掌内侧区域磨损严重。

正常内旋

这是大多数人在慢跑时会有的一个自然动作。首先当脚掌离地并准备与地面接触时,脚掌的内侧与前侧会自然地向上倾斜约15度,随后脚掌着地时,会先由脚掌的外侧后跟接触地面,后逐渐地向前向内翻转。通常情况下,这种正常内旋可以完全转化来自你身体的重量动能与冲击压力。随后,脚掌实现再度离地,如此循环往复。

对于大部分的跑步人士来说,只要正常内旋,在脚掌着地后都会完整地翻转15度。同时,由于前鞋底内外侧几乎在相同受力下完成离地,因此鞋底的磨损会在脚跟与脚掌内外侧均匀分布。正常足弓或者脚跟与脚掌磨损区域相对均匀,是正常内旋的特征。

精确掌控

手表是一名跑步者除了跑鞋以外第二项重要工具。在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比如最大心率值,乳酸阈值,能量消耗等等)盲目进行竞技很容易使身体受到伤害。幸运的是,如今的腕表在心率,能量消耗,呼吸频率,速度,距离甚至导航方面都越发精益求精,一系列直观的数据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程度,普通人的锻炼也能越来越科学,你会发现,努力后的进步,是那么令人愉快。

Nike+又有了新武器,导航解决方案供应商TomTom与Nike合作发布的SportWatch GPS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获得健康类和电子科技类两项创新奖。与鞋内的Nike+模块通过无线连接,跑步过程中能够显示跑步时间。速度距离,能量消耗与心率。不仅可以计算出跑过的路程。而且能够帮助爱好者制定跑步的线路。

当挑战一次全程马拉松成为你的目标时,系统科学的训l练必不可少。或许你还没能完全理解心率与乳酸阈值之间的关系,但输入个人资料后,RS400会测算出个人有氧健康指数,并在训练时,心率报警装置会在心率偏离目标运动区上下限提醒你控制强度,大量的训练数据记忆功能会让你的训练更科学更健康。

这个家伙中规中距的面孔十分像上个世纪的产物,但事实上这正是它的经典所在。屏幕显示方式十分直观且具有效率,便捷的操控按键和最多50圈的记录数据直观地显示你的训练状态,轻质,结实耐用的Ironman 50-Lap Full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水准。

除了功能,外观当然也是考量是否值得我们掏出银子的因素之一,M4相对于之前的T系列外观更富时尚感,而且价格更加平易近人。在保持一贯流畅性操作的基础上将屏幕字体放大,信息便于识别。有时跑步计划总会出现偏差,M4的教练功能会帮助修改锻炼建议,以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完全是低调奢华的代名词,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它与一块普通电子表有什么区别。但Forerunner 405除了具备普通训练心率监控训练数据处理等常用功能外,还具备GPS导航和虚拟训练伙伴功能。Garmln为其搭配了丰富的附件方便爱好者选购。比如固定在自行车把上的转换器以及无线踏频,速度传感器,可以使Forunne r 405升级为自行车训练表。为跑步爱好者进阶铁三提供全面支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痉挛?大量流汗导致电解质流失,对于耐力型运动选手而言,电解质丸是他们比赛中必备的装备,高浓缩的片剂能够释放大量钠,钾、氯,镁补充至血液与细胞中,两小时之内的训练可在训练前服下,对于有补给水站的比赛中服用也异常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抽筋和电解质紊乱的几率。

一名75公斤体重的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存储量通常为400克,在比赛超过90分钟后。其碳水化合物存储量几乎会被消耗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无法支撑的疲惫甚至抽筋。如果长距离奔袭在山野间可没有遇到补给站那么好的待遇,泡腾片同样方便携带。一片适合溶于500ML清水内,成分含有两份麦芽糖糊精(一种可在消化期间分解为葡萄糖的传统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和一份果糖。每小时有90克的2:1组合被吸收。

如果不是参与那种超级极限的耐力跑赛事,忘了花生焦糖巧克力的棒棒儿吧,在跑步比赛中那玩意只能令人如鲠在喉,难以下咽。我们在体能消耗非常巨大的时候(比如15公里以后)。身体最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试试Powerbar的能量胶,目前在跑步圈甚

至有氧运动圈内都非常流行,小巧包装便于携带,里面的凝胶类似稀释的果冻,直接吞掉,然后再喝150ML清水,就这么简单。如果你羡慕那种早晨来个20公里跑步训练到了傍晚还能和哥几个来场街头篮球斗牛那种玩转运动的活力,惟有持之以恒锻炼自己,运动期间,机体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加使体液酸化。谷氨酰胺有产生碱基的潜力,另外还可以帮助肌肉储存糖元,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酸性物质造成的运动能力的降低或疲劳,提高能量输出。非常适合作为日常膳食的补充使用。

避免运动损伤才能让运动的快乐持续下去,除了能量补充,膝关节养护已经引起了跑步爱好者们广泛的重视,Osteo中含有的葡萄糖胺是关节建筑的必须组成资料,也是使整个身体连接在一起的细胞间的“黏合剂”。而MSM甲基磺酰甲烷,是硫这种矿物元素的最主要的来源。硫参与了多项关键的肌体活动,包括控制疼痛、缓解炎症,解毒和组织建造。跑步是铁三比赛中的最后一项,由于参赛选手已经进行了游泳和自行车项目的竞技,体能消耗非常巨大。因此铁三跑鞋的轻量化对降低能量消耗非常重要。经常会看到大面积的网眼布用在鞋面上,而减少TPU支撑条的运用,以获得最大轻量和通风透气的效果。第二,因为铁三比赛大都在夏季举行,跑在艳阳下是经常的事儿。我们会不时地用吸满水的海绵淋洒身体降温,这些水会顺着皮肤流进鞋内,如果这些水淤积在鞋内,除了会增加重量,还很容易使脚部起疱,所以铁三跑鞋的大底处都具有成列的排水孔。第三,对于参加奥运会际准距离或者更短的距离比赛来说,我经常使用粘扣式束紧的跑鞋,虽然包裹性有所下;降,但足以支持完赛,而且能够大大缩短换项时间。这对将换项时间计入总成绩内的铁三比赛非常重要。

由于游泳时身体状态是水平的,骑车时躯干状态是弯曲的,到了跑步时,身体忽然与地面皇垂直状态,心脏与腿部各个关节蒋承受巨大的压力考验,不适应在所难免。除了让脚步慢慢适应节奏变化,此时需要对身体进行大量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补充。水溶性的能量胶和电解质丸是在比赛过程中必备的。当然,我们无法做到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得到均衡的膳食营养。爱好者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都能够顺利完成半程奥标的距离,在训练过程中,谷氨酰胺,等渗能量饮,电解质泡腾片,运动恢复饮料都可以帮助身体积累能量,缓解疲劳。

镜像跑者

乐乐,自由职业者,跑龄十年。能够拿着5D边跑边拍,从容不迫搞定马拉松全程。目前已完成22个马拉松和一个百公里。

回归原始

很多年以前就有品牌提出过“让鞋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种鞋脚合一的理念,但一直以来除了在鞋子弯曲度和足部重点受力位置提供加强型支撑外,量产的产品上再无过多进展。直到我开始穿着五指鞋。

赤足理念本身意义重大,五指鞋最大的特点是释放人的双脚,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首先,人类在摆脱爬行开始直立行走后双脚开始额外负荷身体上肢的重量,进而在追踪狩猎时长时间奔跑,这逐渐使得他们的双脚,包括小腿肌腱肌肉和骨骼,变得非常强壮。可如今高度的城市化将我们终日固定在电脑椅上,人体自身的运动机能在不断弱化,各种跑步缓震科技事实上是对人体逐渐弱化身体机能的妥协产物。并使脚部对它们产生依赖。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损伤问题。其实人体就是最大的科技力量。人体本身就是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五指鞋就是要把双脚恢复到接近赤足的状态,让双脚和腿部获取本应属于它们的强壮力量。

刚开始穿着五指鞋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跑,这时候腿部跟肌腱组织力量还很弱,而且长期禁锢在整体鞋楦内的脚趾不容易分开,首先需要克服脚趾分开带来的不适感,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每天穿着半天或三四个小时,然后用脚趾夹东西进行辅助练习可以提高脚趾灵活性,是个事半功倍的方法。两周后就可以过渡到快速行走,再开始慢跑。坚持三个月,基本跑步距离可以达到10公里左右,随后跑的距离可以越来越长。

上一篇:桐乡市文明镇建设管理办法下一篇:雷达液位计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