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五月十三日,我们08级机制四班党支部召开了以学习交流“三信教育”为主题的支部会议,支部书记首先仔细分析了“三信教育”的内容和对我们的现实意义,针对我们党支部的现状做了深入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发人深省。随着会议的进行,我们十几名党员和预备党员同志也就“三信教育”热情地展开了讨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相交流,使我们对“三信教育”的内涵有了进一步认识,受益匪浅。应该说这次支部会议的顺利召开对我们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很大帮助。我们这些学生党员要跟紧党组织的先进理论和最新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在同学中广泛传播,增强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三信教育”。三信是指信仰、信念、信心,通过对“三信教育” 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未来,没有精神和意志是不行的。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党的兴衰成败,国家的长治久安,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至关重要。
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理想信念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前提。理想信念贵在与时俱进。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理想信念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既要仰望星空,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对党无限忠诚,矢志不渝地履行好党交给的历史责任,尽职尽责地做好人民期待的工作任务。
二、坚持加强学习
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基础。学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增长问题,更是一个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问题。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坚定,而理论的坚定来自学习的觉悟,学习始终是党员干部修身养性、建功立业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养成读经典看好书、看新闻听广播、读党报学文件、学上网查资料的好习惯,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
三、坚持世界观改造
世界观改造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保证。党员看党员,看的是党性;群众看党员,看的是人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要确保在考验面前不栽跟头、不打败仗,就务必加强世界观改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尺度,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坚持求真务实
为幸福牟平建设贡献力量
信心,是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表现为自我相信能力。要做好一件事,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使自己有耐心,循序渐进地把它做好。如果缺乏信心,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就不能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
信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只有坚定信心,才能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方法和技能,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参加工作以来,就如何树立信心干好本职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加强思想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立场坚定,坚持原则性,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对本职工作加强管理,不怕麻烦,也不怕一时的挫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为社会、集体和群众的服务,积极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二要树立正确观念,正视自己存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的价值观也偏离了方向,金钱第一、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大行其道。我认为是不正确的,金钱是必须的,但“钱”并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我们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社会多作贡献的精神,只有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视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三要坚定必胜信念,不畏困难勇攀高峰。人活着为了什么?有的人在不断地追求,而有的人却易于满足。人活着总要有一个正确、坚定的信念。达〃芬奇小时候学画蛋,就是基于要成为一个画家这个信念,不断勤奋地练习,磨练基本功,付出自己的辛勤和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熟悉和掌握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强业务工作,保证工作及时完成;了解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加强对自己的工作协调和管理,提高工作绩效等。应该有一个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信念,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排除一切私心杂念,不断努力,积极向上,做一行爱一行,确立这一信念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要积极探索创新,认识利用工作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于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规律要靠理解去发现和把握,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客观规律的运用就越顺利,成果就越大。随着工作的深入细致,不断的实践,就能发现和认识到本职工作的规律性,开拓出工作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利用、掌握这个自由领域,使自己对本职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工作方法运用自如,这正如《庄子〃养生主》
中讲述的厨师庖丁解牛一样,熟悉牛的骨架结构,掌握用刀技术规律,游刃有余。
“三信”教育,我的指路明灯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中学 刘甲壮
我是一名普通而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全区“信仰信念信心”集中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感触很深,通过学习教育,我对信仰、信念、信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盏明灯,在教学的道路上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做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曾经,有一位学者称呼教师职业是一种“圣职”。我理解,“圣职”即意味着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由于我们仅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长期贫穷所造成的对金钱的过度奢望,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各种行为纷至沓来,教育行为不自觉地也进入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功利圈。
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面对纷纭复杂的价值取向,教育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也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反思我们的教育,其实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都在充当着教与学的机器而已,不停地承载,不停地充溢,而内心,却是空虚与焦虑的,因为我们缺乏信仰,我们不知道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才有奔头,无非是每天一日三餐、两点一线。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是一种训练。教育的`悲剧莫过于“应试训练”。教师按大纲要求,将教材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再一节课一节地依据考试的要求,拟定成“训练手册”。于是乎,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就在这无尽的、多种多样的大小训练苦海中度过。教学上如此,体育、美育,乃至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的教育也是如此。为了应付检查、评比、验收、达标、考级,无不是以繁重的训练来达到教育目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是心智碰撞的生命活动。过度、过滥的训练淹没了教育灵魂,淡化了教育的陶冶功能,也就是说,“应试训练”退化了教育的功能,我们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教育的源头就开始受到教育。
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者必须有自己坚定信奉的信仰和主张。学校必须用爱心和责任感铸就师魂,只有不被功利障目,才能真正意义上惠及学生,指导家长,引领社会。
二、信念决定教育结果
乌申斯基说: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教育信念无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正确的教育主张,二是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坚守最为重要,“不抛弃,不放弃”,必能成功。陶行知先生在办育才学校时,遇到重重困难,感叹说“我是背着爱人游泳”,这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但因为背着的是“爱人”,志向、信念、原则不会有任何改变。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因此,作为教师应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不断进取,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
三、对教育工作要有信心
“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人人身上有亮点,人人看到自己进步。”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从思想源头入手,促进学生向积极上进方面发展。如变空洞说教、埋怨批评为具体引导和鼓励,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小细节分等级进行量化评比。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实施具体的而又行之有效的班规班纪,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全方位地调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及家庭情况,走近学生,多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心与温暖。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展示自己的教育艺术、人格魅力及才艺,让学生相信、热爱乃至崇拜老师。
教育学生要严爱有度。热爱是成功的一半。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学生,但不能溺爱。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于艏海宽以待人。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信仰的体现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我的心中,踏踏实实地教学就是忠于我的信仰,实实在在育人就是坚守我的信仰。在实际工作中,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坚守自己信仰的教师。
一、深刻反思,在思想上坚守信仰。
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各方面的发展翻天覆地,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思想潮流也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也曾因为身边的各种潮流冲击而动摇过,也曾为自己的处境抱怨过„„
在独处之时,我深深地反思——我到底该追求什么?我到底该坚守什么?以我的能力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不断的反思中,我逐渐认清了自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我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信仰,因为对信仰的坚守是一种可贵的坚守;在不断的反思中,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追求——踏踏实实地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把自己对信仰的坚守做到实处;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清楚了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既然做了教师就要好好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做。教师也有各种类型,做自己喜欢的类型,同样可以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坚守自己的信仰。
二、孜孜不倦,在教学中坚守信仰。
从教十多年了,从一个小菜鸟成长到今天,一路上虽没有千难万险,心路中却也百折千回。
记得刚参加工作,抱着在师范学到的教育理论,怀着满腔的热情,扑到工作一线,一心想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新理念,课上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导致教学成绩一塌糊涂。我迷茫了——难道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成绩是矛盾的?到底哪一种教学行为是为教育事业正面付出。
几次挫折过后,我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我也曾想对学生严厉一些以求取得好一点的成绩,但面对学生天真的本性我又怀疑自己的行为。到底如果解决这一难题?直至有一次,支玉恒老师到我校送课。我始明白,这才称得上教学艺术,以前的我还是功夫不到家呀。
为此,我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学水平的提高。我知道自己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有所欠缺,所以我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我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放不开,我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每篇新课文都要为学生范读课文一次,哪怕是一个自然段;我知道自己不爱表扬学生,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最少表扬学生十人次以上。晚上或周末,我就针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回顾,看看有没有改进之处。我深知自己的性格难以达到支玉恒老师的境界,但我坚信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我坚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静心探索,在育人中坚守信仰。
作为班主任,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把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虽然教书与育人不可能分得太清,但我心中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消极思想的潮流,我想这也是一些迷茫的家长的言行在学生身上打下的烙印。作为班主任的我,有正面引导的责任。因此,我时刻关注着,不断思索解决的方法和疏导的方向。我让学生采访父母和祖辈童年生活的情况,引导他们纵向比较国家的发展变化,我也把自己的童年生活与学生一起分享,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达到了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使我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在育人工作中我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我关注后进生的问题,写出了教育案例《“批评之箭”与“糖衣药片”》和《意外的“美丽”》;我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写出了《给孩子一点起飞的时间》;我关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写出了《为师常拂拭,童心无尘埃》„„这些案例和随笔都是来源于我对育人工作的实践和思索,也是我在育人工作中心血的结晶。
牟平区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 主任 焉涛
各位领导、同志们:
区疾控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王中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按照卫生局党委的动员部署要求,把开展“三信”教育活动作为近期最主要的政治任务,紧抓学习机遇,全力促进此次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加快“幸福牟平”建设,为打造健康、富强、幸福的新牟平筑起坚不可摧的疾控城墙。
一、打牢思想政治根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 “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最根本、最基础就是要加强党性性教育、素质教育,增强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引导全体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充分认识“三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信仰缺失、信念模糊、信心不足的问题,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以先进的事迹激发斗志。在坚定信仰中提高觉悟,在坚定信念 中提升境界,在坚定信心中提振士气。进一步鼓舞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疾控工作中;进一步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教育广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进一步使自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扎实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党员意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认真抓好学习研读活动。重点抓好规定科目的学习,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领导授课、专家辅导、案例研讨等形式,主要抓好党员集中学习培训这一环节,领导带头作学习报告,对照检查自己在树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信心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贴心服务基层发展,切实提高我区的疾控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坚持“搞好结合、抓落实”,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搞好结合,务实开展。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三信”教育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体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 展教育层面和活动内涵,使广大党员自觉坚持加强学习,坚持世界观改造,坚持求真务实,提高教育的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争当“卫生先锋”。二要抓好落实,注重成效。根据“三信”教育活动实施活动的安排,各司其职,明确要求和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制定好每项活动的工作方案,在活动中有创新、增亮点,扎扎实实,不走过场,确保活动创实效。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激情干事、团结干事、踏实干事,在忠于职守、勤廉履职、为民服务、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改革上见成效。
三、强化内涵建设管理,建立服务的长效机制 围绕服务群众,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便捷高效”的管理体制。全体党员干部团结协作,确保主题教育顺利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新经验、新方法,推动主题教育向纵深开展。围绕重点工作,优化卫生服务。制定完善区疾控中心优化发展软环境、改进工作作风的工作制度,以落实“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绩效考核制”为抓手,树立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办事高效化 的疾控服务新形象。
四、以“三信”教育为指引,提升疾控中心服务能力
以加强疾控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快培训业务人才,增加培训课题,重点培养乡镇基层防疫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采取各种各类培训方式,增加基层的督导频次,使其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完善疾控信息化建设,提高疫情监测和疾病预测预警能力,加强疫情和突发事件网络直报管理。积极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装备能力,努力达到标准要求规定的A类90%以上,要持续不断的进行投入,不断增强检验检测能力,为疾病控制工作做好技术支撑。以深化医改开展绩效考核为手段,提高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能力水平。按照卫生局绩效考核目标要求,逐步调整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放在健康促进上。全力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水平,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上,积极开展死因监测和肿瘤监测工作,推进“健康山东行动”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宣传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病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改善居民膳食习惯。同时,强化科室绩效考核,对各业务科室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科长为第 一负责人,确定科室任务目标,继续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奖优罚劣;明确分工与职责,切实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廉洁执政能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政治热情和内在动力,为加快建设烟台东部新区,加快推动牟平跨越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我区的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告:王保富,男,56岁,住北京市海淀区马甸西村。
被告:北京市三信律师事务所,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
负责人:刘成,该事务所主任。
原告王保富因与被告北京市三信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三信律师所)发生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经被告见证的原告父亲王守智生前所立的遗嘱,由于缺少两个以上见证人这一法定形式要件,在继承诉讼中被法院认定无效。原告作为继承诉讼中的败诉方,不仅不能按遗嘱继承得到父亲的遗产,还得按法定继承向其他继承人付出继承房屋的折价款。被告在见证原告父亲立遗嘱的过程中有过错,侵害了原告的遗嘱继承权利,给原告造成了财产损失,应当赔偿。请求判令被告赔偿房屋折价款、遗嘱见证代理费、两审继承诉讼的代理费、诉讼费等损失共计134893.75元。
被告辩称:王守智委托被告代理的事项是见证签字,不是见证代书遗嘱。被告是根据王守智的委托,才指派了一名律师去见证王守智签字,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且在见证过程中没有过错。至于经被告见证签字的遗嘱,其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被告没有提示义务。王守智所立的遗嘱,是因代书人未签字而被认定无效。被告不是该遗嘱的代书人,不应该承担代书人的法律责任。综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2001年,原告王保富之父王守智与被告三信律师所签订了《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书一份,约定:三信律师所接受王守智的委托,指派张合律师作为王守智的代理人;代理事项及权限为:代为见证;律师代理费用为6000元;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时间为2001年8月28日;协议上还有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王守智在该协议书上签字,三信律师所在该协议书上加盖了公章,但该协议书未标注日期。同年9月10日,王守智又与三信律师所指派的律师张合签订了一份《代理非诉讼委托书》,内容为:因见证事由,需经律师协助办理,特委托三信律师所律师张合为代理人,代理权限为:代为见证。9月17日,三信律师所出具一份《见证书》,附王守智的遗嘱和三信律师所的见证各一份。王守智遗嘱的第一项为: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钟表眼镜公司宿舍11门1141号单元楼房中我的个人部分和我继承我妻遗产部分给我大儿子王保富继承。见证的内容为:兹有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钟表眼镜公司宿舍3楼4门2号的王守智老人于我们面前在前面的遗嘱上亲自签字,该签字系其真实意思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其签字行为真实有效。落款处有见证律师张合的签字和三信律师所的盖章。王守智于9月19日收到该《见证书》。
2002年12月9日,王守智去世。原告王保富于2003年1月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要求按照王守智的遗嘱继承遗产。2003年6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认定:王守智所立遗嘱虽有本人、张合律师签字且加盖北京市三信律师事务所单位印章,但该遗嘱的形式与继承法律规定的自书、代书遗嘱必备条件不符,确认王守智所立遗嘱不符合遗嘱继承法定形式要件,判决王守智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处理。王保富因此提起本案诉讼,要求三信律师所赔偿经济损失。经核实确认,按法定继承,原告王保富所得遗产比按遗嘱继承少114318.45元。
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代理非诉讼委托书》、《见证书》、三信律师所接待笔录、(2003)海民初字第3229号民事判决书、(2003)一中民终字第5122号民事判决书等证据证实。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为:
律师事务所是依靠聘请律师去为委托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取相应对价的机构。继承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律师与普通公民都有权利作代书遗嘱的见证人,但与普通公民相比,由律师作为见证人,律师就能以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立遗嘱人服务,使所立遗嘱符合法律要求,这正是立遗嘱人付出对价委托律师作为见证人的愿望所在。原告王保富的父亲王守智与被告三信律师所签订代理协议,其目的是通过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使自己所立的遗嘱产生法律效力。三信律师所明知王守智这一委托目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的律师作为王守智立遗嘱时的见证人,或者向王守智告知仍需他人作为见证人,其所立遗嘱方能生效。但在双方签订的《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书上,三信律师所仅注明委托事项及权限是“代为见证”。三信律师所不能以证据证明在签订协议时其已向王守智告知,代为见证的含义是指仅对王守智的签字行为负责,故应认定本案的代为见证含义是见证王守智所立的遗嘱。三信律师所称其只是为王守智的签字进行见证的抗辩理由,因证据不足,不能采纳。《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的签约主体,是王守智和三信律师所,只有三信律师所才有权决定该所应当如何履行其与王守智签订的协议。张合只是三信律师所指派的律师,只能根据该所的指令办事,无权决定该所如何行动。三信律师所辩解,关于指派张合一人去作见证人的决定,是根据王守智对张合的委托作出的,这一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被告三信律师所在履行与王守智签订的《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时,未尽代理人应尽的职责,给委托人及遗嘱受益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范围仅限于原告王保富因遗嘱无效而被减少的继承份额。虽然三信律师所在履行协议过程中有过错,但考虑到王保富在本案选择的是侵权之诉而非合同之诉,况且王守智的继承人并非只有王保富一人,故对王保富关于三信律师所应当退还王守智向其交付的代理费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三信律师所在代为见证王守智所立遗嘱过程中的过错,不必然导致王保富提起并坚持进行了两审继承诉讼,故对王保富关于三信律师所应当赔偿其在两审继承诉讼中付出的代理费和诉讼费之诉讼请求,亦不予支持。
据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判决:
一、被告三信律师所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赔偿原告王保富经济损失114318.45元。
二、驳回原告王保富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4208元,由原告王保富负担412元,由被告别三信律师所负担3796元。
判决后,三信律师所不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理由是:根据王守智与我所签订的协议,我所只是为王守智在遗嘱上的签字提供见证,不是为王守智立遗嘱的行为见证,遗嘱早就由他人代王守智写好。在履行这一《非诉讼委托代理协议》的过程中,王守智没有财产损失,不享有违约赔偿请求权。王守智所立的遗嘱,由于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而被法院认定无效,这与我所见证其签字的行为无关。《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这就是说,从立遗嘱时起,被上诉人王保富就没有获得过依王守智的遗嘱继承财产的权利。现法院认定王保富按照法定继承获得王守智的遗产,这才是其应当享有的权利。王保富根本没有遭受过侵权损失,也就不享有侵权赔偿请求权。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撤销原审判决第一项,改判驳回王保富的全部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王保富同意原判。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了一审查明的事实。
本案争议焦点为:(1)三信律师所“代为见证”的,究竟是王守智在遗嘱上签字的行为,还是王守智立遗嘱的行为?(2)三信律师所的见证行为是否侵犯王保富的民事权利,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第二十七条规定:“律师担任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或者非诉
讼法律事务代理人的,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内,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又想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时,通常向律师求助。律师是熟悉法律事务,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律师在担任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人时,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内,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被上诉人王保富的父亲王守智委托上诉人三信律师所办理见证事宜,目的是通过熟悉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提供法律服务,使其所立遗嘱具有法律效力。作为专门从事法律服务的机构,三信律师所应当明知王守智的这一签约目的,有义务为王守智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三信律师所不能以证据证明其与王守智约定的“代为见证”,只是见证签字者的身份和签字行为的真实性;也不能以证据证明在签约时,该所已向王守智明确告知其仅是对签字见证而非对遗嘱见证,故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三信律师所上诉主张其仅为王守智签字行为的真实性提供见证,没有证据支持,不予采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王守智立遗嘱行为的本意,是要将遗嘱中所指的财产交由被上诉人王保富继承。由于上诉人三信律师所接受王守智的委托后,在“代为见证”王守智立遗嘱的过程中,没有给王守智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以至王守智所立的遗嘱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认为无效,王守智的遗愿不能实现。无效的民事行为自然是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这只是说王保富不能依法获得遗嘱继承的权利,不是说王守智从来不想或者不能通过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交由王保富继承,更不是说王保富根本就不能通过遗嘱继承的途径来取得王守智遗产。王保富现在不能按遗嘱来继承王守智遗产的根本原因,是三信律师所没有给王守智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以至王守智立下了无效遗嘱。三信律师所履行自己职责中的过错,侵害了王保富依遗嘱继承王守智遗产的权利,由此给王保富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上诉人三信律师所赔偿被上诉人王保富因不能按遗嘱继承而遭受的财产损失,适用法律正确,处理并无不当,应当维持。三信律师所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应当驳回。据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于2004年12月1日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4208元,由上诉人三信律师所负担。
新世纪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但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次“十五”师训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当自己认真研读以后,才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毋庸置疑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当之无愧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教育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和谐,这就是新的教育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等等。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灵魂,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新型的教育事业。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加强师德师分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孟教授的MS课型即要素组合方式给我最大感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导型,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聪”,即“听、看、讲、想、做”的有机活动的结合,一堂课中,这几种要素的多变组合给予学生更多新鲜的学习空间。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参与度低,也许只是表面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参与,而并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外,教师不能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认真思考时的“静心”,即真正的“静中有动”。从而实现“听、看、讲、想、做、动、静”,实现有效教育。
这次活动,我还感受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团队式的活动方式。
1、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
学习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EEPO学习方式之一,一般2—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具体操作程序包括构建学习小组、明确构建目标、规定合作要求、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物,所谓“边缘人物”是指没有参与或没有真正投入学习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团队合作是在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学生学习组组织形态,它至少由8人以上组成。它更注重团队中角色分工和学生才能的发挥。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综合发言员、助理员、声控员和协调员。只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角色可以转换,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教师团队评课方式
与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一样,教师的评课方式也是以团队组织形式开展活动。教研组的老师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团队名称、队标。而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学习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得评价方式,如经典性评价:基本元素有—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就是所谓的三性三动评价。流程性评价:流程性评价指的是一种在课堂上,针对某个教学环节,为落实或强化某个关键要素所随机进行的快速检测。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枯燥的。但在孙维刚学生眼里,数学是和谐,是对称,是美丽。孙维刚讲数学,第一次写出α、β、γ,他可以从希腊字母讲到希腊文化,再讲到欧洲、二战。 一堂数学课,他可以讲到历史、军事、世界局势、地理风情、唐诗宋词,也可能随机转到物理、化学、俄语、英语,从初等数学讲到高等数学。
孙维刚认为,学科间本无明显界限,它们总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只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把握内在的灵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必然联系,掌握了内在规律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孙老师没有让学生沉浸在题海里,相反,他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了。
他启发学生学习数学,按四个“大规律”、十五个“中规律”,还有三四十个“小规律”去做。他认为把这些运用娴熟了,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就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的确,在孙维刚学生的眼里,6年的数学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以至后来的工作和学习,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孙老师很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
有一次,孙维刚得到了一份俄罗斯数学竞赛的试题。他完全可以把它译成中文拿到课堂上。但是他把题目原文写在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把它译成英文。他把每个语法现象与英语做比较,捕捉共性,形成对俄语的认识,学生们是学英语的,但通过这道俄语题,找到了俄语和英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当然就有兴趣了。
孙维刚说,知识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科内的知识有联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也有联系。不仅是掌握这些联系,更要掌握探索这些联系的方法,这就是哲学。
有人说,能把老师讲的所有知识记住,或者把最重要的知识记住的就是好学生。在孙维刚眼里,这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们只会因袭教师。
孙维刚总是鼓励学生推翻教师给出的结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为什么’的问题”,他鼓励学生向未知世界挑战,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他善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当导演,引导学生把一堂堂课演绎成攻克一座座山头的战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去归纳,去证明,去总结,去完成。这样的过程,孙维刚称之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他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传递聪明。他提倡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有些题,学生们可以找出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解法,在此基础上再一起寻找这些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和必经之路。然后,在多解归一的基础上,总结一些题目的共同特点,从而找出普遍的规律,即多题归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思维得到发展,更感受到共同探索、获取成功的乐趣。
很多人认为孙维刚教学进度太快,实际上在初中的前半段,他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上。从初二开始,学生学习的习惯基本形成了,能够主动领悟知识,记忆和认识都比较深刻了,不需要不断地重复复习,省去了很多时间。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学进度就自然提高了。因此,他用一个月可以讲完初一数学课程,初一一学期多一点讲完全部初中课程,初二讲完全部高中课程。
孙维刚的学生一般没有家庭作业,而且每天能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男同学每天跑1500米,女同学跑800米。学习轻松而快乐。
不需要学生预习的数学老师还能找到,但是不要求学生做课后作业的数学老师在国内恐怕 也是屈指可数的了,而且还能让学生怀着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的老师实在是奇迹啊!
再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孙氏名言和定理。其中含有独到的教育方法。他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数学题,分析每一件事物。要求学生解立体几何时,“飞上跳下,钻进钻出,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样”,观察立体几何的图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道题,启发同学们有多种解法,进行前后左右、全方位的思考,结果得出24个解法,开发了学生智力,学生能不聪明吗?他常说,够到房顶,上桌子还难吗?重视每次区、市、全国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认为这种竞赛最能检验学生的智力、大脑和成绩。一位也教数学的、当老师的家长感慨地说,我教数学这么多年,从没有像孙老师那样灵活地、辩证地启发学生,更没有得出24个解法。这样的教学方法真使她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我学习完《新义务教育法》后,觉得《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指南,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证,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准则,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体现。下面我就《新义务教育法》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义务教育法》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指南。
《新义务教育法》的第六章中重点谈到了“教师”这一部分,它涉及面较宽,不仅谈到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录取办法,教师享有的权利,而且谈到了教师所应尽到的义务等方面。
我觉得《新义务教育法》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教书育人的指南。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要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条呢?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第四,对社会负责。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呢?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二、《义务教育法》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证。
《新义务教育法》的第七章重点谈到了“学生”,它规定了学生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基本义务教育;谈到了学生享有的权利及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等方面。
受教育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正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公民权利的必由之路。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义务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是现代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义务教育法》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准则
《新义务教育法》的第五章重点谈到“学校”,它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准则,不仅规定学校所应该尽到的义务,而且提供了如何进行管理的方法等方面,真正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的先进性。
作为学校,应该以《新义务教育法》作为行动的准绳,必须承担该有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也可以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义务教育法》是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体现
同样,《新义务教育法》也明确了社会对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
多方面研究表明,国民的高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必须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在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
【三信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三信5S竞赛方案07-06
法制教育与师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9-13
名师教育学观学习心得体会07-04
教育孩子学习心得06-28
学习党史教育心得体会05-26
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07-27
“五心”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9-07
正面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9-19
福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