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业者的经验分享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个创业者的经验分享(推荐12篇)

一个创业者的经验分享 篇1

作为一名很早就迈进创业圈的创业者,不敢说自己有多成功,也不敢说把创业这潭“浑水”摸的多清,但毕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这些年创业路上的心路历程。

说实话,在早前传统行业创业真的不难,我有个朋友是做摩托车生意的,不夸张的说,进账如流水,但互联网创业,起码给我的感觉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时全凭一腔热血和马云、程维的例子支撑着。但是说句良心话,中国13亿人口,不也就出了一个马云,一个程维么,这就好比死火山爆发,得有天时地利人和,我就是当时没有爆发的众多死火山之一。我从不认为创业是一件光凭努力就能成功的事情,在我心里创业成功的构成是这样的:50%的创意+40%的聪明+10%的坚持。或许有的初创者感觉很诧异,下面我就详细解释一下。

50%的创意。

这个创意指的是项目。对于现在的创业市场来说,有太多不痛不痒的项目存在,我认为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项目是所有后续步骤的基础,而衡量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用户痛点,另一个就是赢利点。

首先,痛点痛点,用户的痛才是重点。你要想,如果你是一个用户,你最需要什么,你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哪些最让你觉得不方便,有槽可吐。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和淘宝,在电商没有兴起之前,我们买衣服只能去线下实体店,对于很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确实不方便,大家可能没有时间去逛,去挑选,但淘宝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去逛,去选择。

其次是赢利点。不要告诉我你创业开公司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不以能赚钱为目的的创业都是神经病。像我之前的项目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神经病,但不是因为不想赚钱,而是没有盈利点(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做O2O洗车,流程漏洞太多),所以这点很重要,你需要清晰的知道你的利可图在哪里,在初期,整个的项目流程就算不能做到完善,最起码也不要漏洞百出。

其实现在很多初创者对自己的项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无论是在项目方面还是在团队方面,那么你就需要加入一个专门为创业者营造的讨论平台,你可以在平台里与各领域的创业者交流沟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或许你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创业灵感也说不定。这样的平台论坛有很多,这里我推荐一个最近很火的平台,叫亿蜂,我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这个平台,说句良心话,这个平台确实会对初创企业有些帮助,起码对于我来说,现在公司的天使投资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对接的。40%的聪明。

这个聪明指的不是智商,而是“会创业”。之前说了,创业的成功并不是一味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其实任何事情都一样,“多个朋友多条路”,我的意思是要找到能真正帮助你的对象。为什么很多初创者会觉得迷茫无助,不知从何“下手”,就是因为没有真正踏入这个圈子,所以就要借助一些圈内朋友或者平台来找到门路,这就是所谓的“杠杆原理”。

说到这儿,我还是想推荐给各位上文说到的亿蜂平台,声明一下这个平台不只是个孵化器,而是除了提供孵化器提供的服务以外,还汇聚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创业相关资源的集中地,除了我刚刚说的投资人/投资机构和创业团队/创业伙伴,还包括提供创业空间、提供创业导师培训、举办项目路演和创业活动、等一系列创业相关的服务。

曾经失败的创业经历让我觉得对创业惧怕又陌生,不知道创业者应该拥有的真正的“套路”是怎样的。直到无意中找到了这个平台。最开始我参加了几次他们举办的项目路演和创业活动,他们的项目路演很有意思,现场安排了创业者、导师、投资人三方交流对接的环节,我这就是在其中一次路演中找到了天使投资机构,不得不说,这种真正用心为创业者提供机会和服务的活动确实挺有意义。

对不起话题跑远了,总之我的意思就是创业者不能单打独斗,相信大多创业者都拼不起背景比不了人脉,那么就要拼一拼“聪明”了。聪明的创业者总是可以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搜一下亿蜂的微信公众号,对了,最近亿蜂安卓版的app也上线了,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下载app了解。当然,创业服务平台也不止次一家,我说的只是我切身接触过的一个,大家也可以广泛咨询,全面了解。

最后,10%的坚持

一个创业者的经验分享 篇2

编者按:从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至今已过十年, 而校园网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和推进教育的手段之一, 已经成为学校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信息服务和校园管理工作, 以及各学校间信息共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顾十年校园网络的建设历程, 不少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本期《专题策划》集结了国内五个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的中学案例, 以供各学校结合自身的需求借鉴和参考。

长沙举办创业者经验分享会 等 篇3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5月4日,湖南长沙市专门举办了一场 “创业明星创业经验分享会”。他拥有明星般的俊朗外形,偏偏对做烧饼情有独钟;他们从卖红薯起步,不到一年时间就创立了10家连锁店——他们就是当前走红网络的“烧饼帅哥”包建斌以及“地瓜CEO”李诚、李铿锵兄弟。三位网络红人分别讲述自己的创业心得;此外,长沙天软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水良、长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游勇等一批年轻的创业明星也亮相,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向与会者倾囊相授,来自长沙市创业办的专家现场为创业者解答了创业政策上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信用与安全服务论坛召开

首届中国互联网信用与安全服务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诚信联盟、中国经济网、凤凰网和12315诚信网站导航联合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诚信联盟秘书长卢咸开介绍了联盟近两年来关于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和学术研讨;清华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薛军、优酷网副总裁朱辉龙、戈壁投资副总裁童玮亮、初刻创始人许晓辉、窝窝团高级副总裁韦京汉等在互动论坛环节讨论了互联网发展投资热点,以及提供用户信赖的、安全的和人性化的服务等一些案例,认为信用将在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赢在转型 塑造价值”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一个月复习雅思7分经验分享 篇4

(申请网址)

因为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复习雅思,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用很多参考书

听力:使用书本,剑3-7,听力每一套题会拿一个section拿来精听,就是拿一张白纸,一句话一句话的听写。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对大概23、25个,由于精听,听到第五套的时候大概能保持超过28题,最好的时候34。

考前有看3G和无忧的预测,时间短的话不提倡背机经,可以过一下单词,还是很有用。

阅读:使用书本,剑3-7,阅读是我的强项,只是做了真题,保证自己的做题速度,平时大多能对30题以上,最后第六本有两套题有对到38,把使用频率高的单词拿来被非常有用。我最弱的是T/F/NG题,所以一般把含这种题的文章先做,会有利于我保持速度

写作:写作只是用的3G网友推荐的8分万能作文,用这个复习小作文,考前用了三天看《十天突破英语写作》,只练习了三天,感觉要保持平均分的话还是很有用的。写了三篇,一直改,尝试用推荐的高级词汇,这样到考场的时候,很多词都自然而言的能用上去。

可是考场的时候,大作文看跑题了,本来是如果允许警察携带枪支会不会导致暴力升级,我看成了如果政策允许携带枪支会不会导致暴力升级,后来没有时间改,只把第二段和结尾段稍微的改动了一下,考完一直紧张会不会有成绩,幸好有6分

口语:考前大概看了一下part1,觉得没有必要像网上那样说那么多,因为只要说一两句话,只是默默想

part2,写了大概10篇,主要是练习怎么组织语言,凑够1分半钟,part3就没太仔细练习。整个也就准备了不到一星期吧。

因为前一天写作大作文大跑题,考的时候很淡定。第二部分讲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实在想不出新的,讲的紫禁城。但是后来第三部分的讨论吗,也许考官听多了人讲紫禁城,问了我两个很BT的问题。一个是描述紫禁城的建筑风格,然后霎时雷击,幸好机灵讲它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特色云云。

接着更变态的问题,描述现在中国政府开发的历史旅游景点有多少个Type。我讲了两种,一种伟人故居,一种是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等等,举例讲故居的时候卡了一会儿,但是还好。

因为整个状态非常放松,觉得没希望了,却奇迹般得很流利,算是平时讲不太顺利的东西都比较流畅。整个过程没太多感觉。

本来目标是L8R8W5.5S5.5,考完觉得差不多是6.5的命了,跑到各大论文写回忆攒人品。结果老天真的能听到,没想到写作能绝处逢生,不知道为什么跑题的作文总是写得特别好。也许是十天突破太给力吧,能没拉我后腿。第一次考准备一个月就7,不用重考了,很幸运,祝福所有的烤鸭顺利哦。

“成千上万人疯狂下载。。。更多价值连城的绝密英语学习资料,洛基内部秘密英语,技巧,策略

请在 网上 申请报名”

洛基国际英语

一个资深互联网创业者的创业经验 篇5

真正认识互联网是在大学读完后第一个工作,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我的脑海里“网赚”。于是,我和同事一起摸索,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知识学习,然后去实践流量网站的运营,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我的职业是网页设计,基本的技术倒是有了,但是互联网前进的步伐太快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且人思维方式和PC时代网站盈利模式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技术迭代很快,所以推广技术规则也在随时改进,我就亲眼目睹了很多个人站长被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无可奈何的选择了放弃,这是感叹,这也是悲哀!也目睹很多站长的成功,一直都做得风生水起。

我选择了互联网,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每天都能快快乐乐的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就是两个字 --- “喜欢”。

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喜欢折腾自己的重庆人,创业前分别在浙江、深圳、重庆这三个不一样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在重庆那家待得最长,因而结实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兄弟伙,后面还一起创业。在很早的时候就经常去牟长青博客、松松博客学习他们分享的干货,我认为真的是挺实用的,我和牟长青一样都是重庆人,当前,我也在他创办的28推学院里认真的学习。

心得:接触互联网最大的体会就是没有像牟长青以及卢松松那样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在PC时代,我东做一个网站,西做一个网站,并没有真正的把这些流量网站研究透;还投资过很少一部分域名,也由于自己的眼光比较短浅,所以盈利微薄。

企业的定位与发展的心得

第一次创业是与合伙人在推出微信的同一时期成立的,公司在开创之初的定位就有一个巨大的偏差。创业需要流动资金,每月需要给员工按时发放工资,可能当时基于现实考虑,我们保守的选择了网站外包业务,因为心想阿里中途还做网站外包业务呢,“以先上路再谋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布局。

公司重点定位西南片区ZF事业单位,感觉做这行还是可以赚一点钱的,就一门心思的开始疯狂的签单:从策划、设计、学习管理、解决各种问题,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公司创业到现在一直稳定在15人,最高峰时候有30人,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在最困难的时候连续几个月都到处借钱给员工发放工资,其中的很多心酸故事,至今难以忘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公司现在的行业口碑挺好的,感到欣慰的是7年来沉淀了一大批老客户,目前公司运转正常,团队也相对稳定了。

心得:7年创业过程中,也做过产品。

要么,一、合伙人分工明确,一个人主要挣钱养团队,另一个人主要抓互联网产品和运营。

要么,二、建立一个专业的部门,给予足够大的奖励,不管是期权,还是现金奖励。那么,也许到现在已经更上一层楼了!

企业选择人才重要性的心得

我觉得:在创业7年中可能做得最差的就是人才选择的问题了。

> 创建团队初期,过分相信一个人,在走过一段路后又去怀疑他;

> 在技术人才上面过分节约成本,导致后期一大堆的技术问题,造成很大的隐形损失;

> 过分感情用人,导致执行力较差;

> 比较好的人才,没有用心去挽留,而且应该分配更多的利益给优秀的人才。

心得:对人才的信任则体现在平等待人、尊重人才的劳动、职权和意见上,这种信任体现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而且还表现在充分授权上面。公司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准确的说:最小的还是人力成本!

合伙开公司的心得

我和合伙人也许是兄弟关系吧,股份比例是50:50,这也是很多初创公司犯下的一个大错。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创始人之间巨大的、令人气愤的、吵到面红耳赤的关于“谁更努力工作”的争论,谁提出的点子等等,感觉自己吃亏了之类的想法。当然在不断的沟通交流,我和合伙人还是很理智的解决好了这些问题:

交出了一部分股权出来,公司全部交给新加入的合作伙伴管理,而我将全部的精力又投入到新的公司中,诚然,不忘初心,我和合伙人依然是好哥们、好兄弟。

特别说明,对于所有的早期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创业成功了,即使只拿1%也很多,创业不成功,就算占股100%也分文不值,当然如果还是兄弟一起从零起步,股份,一定是一个人多一点,一个人少一点,才是上上策,当然股权分配比例不能差距太大,主要考虑在公司壮大的时候总要一个人来做决策的,不是从零起步另议。

新征程“新媒体”

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目前看来互联网无处不在,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以后就没有“互联网”这一说。

,再次创业,重新起航,这又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拐点。肯定的啊,只有员工,没有合伙人,NO,NO,NO,肯定不行!

多年的好朋友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合作伙伴,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他的信任,因为我们下定了必赢的信心,拼啦!拼啦!拼啦!在创业的不归路上,你我永相伴!

现在的新公司,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运营、电商运营;目前团队全职开发工具类、电商类的小程序,后期也要开发各种小游戏的小程序,目前流量基本上靠朋友带和投放一些公众号入口广告。任何时候创业都不晚,每个时段创业都有风口,最主要的是自己看准了一个方向,就必须、现在、马上、立即去执行。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这是我们做的一个视频类的小程序,因为存在YOU导裂变分享,没几天就被迫下架,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和稳定,有的快钱是不能赚的,需要细水长流才行。献丑啦,千万别笑话我噢,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还是要以粉丝为重点进行铺路,先沉淀一部分粉丝,不管是做小程序或国内电商,有粉丝做起来相对容易得多。除了做短期的小程序,为了长期规划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因为我们当前还是创业初期,很多都在摸索,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改进、完善。

昨天,创业的心酸和说不出来的苦,我一直承受着,明天,我依然会坚持着。在此,我特别感谢一路走过来的好朋友、合伙人,感谢大家的信任和给予我的帮助!

分享交流的重要性

在这些年来分享、交流、学习的时间花得太少的缘故,闭门造车也是失败的最大原因。现在看来真的无论是人脉、学习、功利、影响力还是能力,分享都会比保守的机会更多。

“胆”是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永不服输的精神;“识”是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因此,那些既有胆又有识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商界的领袖!

我相信分享其实是人的天性,因为最终所有有能力拿出好东西的人,都会忍不住去分享,其实并不在乎换回来的是什么,那些乐于分享、有能力、有实力分享的朋友,通常都会有另外一个收获,它叫“Serendipity”(即:意外的好运)。

论坛的运营经验分享[模版] 篇6

可是当前很多运营论坛的站长,虽然也知道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让自己论坛有更多的流量,希望通过流量的增加来带动用户忠诚度,由此走上了运营论坛的误区,一味的追求论坛的流量,而忽视论坛本身的建设,造成流量越多,但是忠诚度越少的怪圈。下面笔者就来详细分析刻意追求流量的论坛运营误区。

一:刻意追求流量,势必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论坛营销上

很多运营论坛的站长,依然走的是网站运营思路,只要把论坛流量搞上去了,那么网站的利润就上去了,所以把论坛的主要盈利模式押在了广告联盟,然后就开始到其他论坛发布链接,通过各种软文来吸引流量,进行SEO优化提升网站排名等等,这些宣传营销的工作几乎占据了站长平时的工作时间,再没有时间去观察论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论坛内容是不是已经被发帖机已经全面占领等等。

在没有高质量内容的支持下,这些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转化过来的流量很难进一步增加停留时间,这样一来只会增加论坛的跳出率,而且很多来论坛玩的流量,一般都有明显的目的性的,很少会关注论坛上所发布的各种广告链接,那么就算是有很多流量,那么广告联盟的收入也不会很高,甚至还没有宣传营销的成本大,这样就很难实现论坛的长期运营。

二:刻意追求流量,一定会忽视论坛的互动属性

作为一个论坛,最重要的就是互动,论坛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论坛会员交流学习的平台,这和资讯类网站那种一对多的关系是决然不同的,而可以的追求论坛的流量,往往追求的是那种简单的一对多的运营关系,而不是交叉时的运营关系,最终导致论坛的互动属性降低,对用户流量的吸引力也会下降,论坛的粘性几乎丧失,没有忠实会员的支持,又如何能够带动新会员,增加论坛人气呢!http:///三:刻意追求流量,往往忽视对目标用户的追逐

一般提升网站的流量方式,都是广散网的宣传方式,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来进行营销,反正是网站的流量越多越好,就算是有些站长知道自己的论坛是有目标用户的,比如地方社区论坛,往往针对的目标是当地用户群体,但是为了让他乡游子也能够入住自己的社区,也会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以此来吸纳更多用户的加入。

这种方式不能够说全部错误,但是有一点必须要避免,那就是在对流量的转化方面,一定要瞅准自己的目标用户来转化,毕竟论坛不是网站,论坛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的利润,往往是通过忠诚的会员获取的,流量的大小在论坛的利润构成里面,只占据到很小的一块,所以在进行宣传时,一定要结合目标人群来宣传,还是拿上面的地方社区举例,实际上在线上的宣传,还不如通过线下的宣传给力,毕竟都是在本地,容易引起当地用户的共鸣。

玉米收获机使用经验分享 篇7

我国华北、华南以及中西部地区, 玉米的成熟期都在110天左右。玉米成熟时秸秆的含水量还很高, 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秸秆不会倒伏, 果穗基本没有下垂现象。而在东北地区, 玉米的成熟期为150~180天, 玉米秸秆的植株折弯率、果穗下垂率以及作物倒伏率都很高。对此, 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分禾器只在作物各项指标均为正常的区域使用, 二是扶禾器只用于倒伏作物。

用运输车跟机卸粮

在升运器后端安装“双向卸粮装置”, 用一辆运输车, 在玉米收获机侧面同步行驶, 升运器提升上来的玉米通过双向卸粮装置外侧出口抛落在运输车上。采用这种方法, 可提高玉米收获机的工作效率。

作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运转前必须检查零部件的紧固是否正常, 传动带和链条的张紧程度是否合适, 柴油、机油和液压油是否到位。

(2) 作业时应平稳接合离合器, 油门要由小到大, 直至达到稳定的额定转速后方可开始工作。

(3) 田间作业时, 要定时检查切割粉碎质量和留茬高度。

(4) 根据抛落到地上的籽粒数量判断摘穗装置的工作状态, 籽粒损失量不应超过玉米籽粒总量的1%;当损失率不断增大时, 应检查摘穗部位的工作间隙是否正常。

(5) 玉米收获机应适时中断工作1~2分钟, 让工作部件空转, 待工作部件中排出所有的玉米穗、籽粒等残留物, 防止工作部件堵塞。

(6) 收获机因为超负荷运转发生堵塞时, 必须断开行走离合器和工作离合器, 必要时应停止发动机工作。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 启动机器时, 必须发出信号并确认周围无人靠近。

(2) 禁止在收获机空转、作业或转移时拆掉安全防护罩。

(3) 应随机携带灭火器, 经常检查灭火器性能是否良好, 遇到火灾时应首先使用灭火器灭火。

(4) 在摘穗台下工作时, 摘穗台必须稳固支撑。

(5) 经常检查制动、转向和信号系统的可靠性, 发现异常, 必须调整或维修。

(6) 收获机作业时, 秸秆粉碎还田机后面严禁站人。

(7) 收获机停车时, 必须将还田机放落到地面。

陈琳:《问道》的运营经验分享 篇8

首先我介绍一下《问道》的情况,《问道》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这款产品我们从06年一直到现在,用了四年多的时间,逐步把它不断的巩固、不断扩大,一直到今天的这样规模,做到了百万的在线。

这个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间,依仗整个公司的以产品为王这样一套运营理念不断的去细致工作,不断扩大规模,才做到今天这个成绩。

1.产品为王口碑营销

光宇华夏最重要的运营理念是产品为王,产品为王其实就是间接的反映了我们非常注重产品本身的口碑营销。用户在游戏体验、所有需要的内容、所有感兴趣的东西是否能做好服务,我们能不能做好的东西提供给他,这是非常重要的。

口碑营销对应的是广告营销,我们不是不注重广告营销效果,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款产品在不同的阶段是需要依赖广告营销,在我们看来一款产品做得长远、不断的扩大规模做到稳定增长,必须要做好口碑营销。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问道》运营理念,就是围绕口碑营销展开的。

我们必须不断统计用户需求,做细节、做内容。在这样的运营理念支持下,我们四年来不断地总结。我们整个产品运营过程也是有起有伏的,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更好的经验。所以《问道》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有序增长的产品,比较有生命力的产品。

2.产品规划三要素:分析框架、拆解、分析

下面这三点是一个产品运营的正常流程:产品拿过来,运营商要了解产品,把产品进行商业化包装,进行产品不断扩充,这是正常的流程。今天我把它列出来,重点讲,这三个流程中间,我觉得我们在《问道》中做的比较细的点。

2.1构建游戏框架

首先,任何做运营的或研发的,都要真的了解自己的产品。我这几年在光宇带了有四五款产品上线,以及《问道》各个版本的内容以及运营工作。我会把了解自己产品步骤抓得非常细,我会先要求运营人员拆我们的游戏,拆的内容是包括了一些很具体的工作,比如说游戏框架,游戏内容量和游戏系统拆卸分析,创新内容概念罗列。

我发现很多做运营的人,不会主动深挖自己的产品,有很多人认为,我会玩这个游戏,就是了解它,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游戏中很细节的内容往往需要罗列出来再分析才能看到。

构建游戏框架就是这样的工作,运营公司能够拿到研发公司内部的资料,这些资料所提出的游戏设计理念是不是运营所需要的或者用户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建立在策划方案基础上完成它的框架,这就是我们从运营角度理解的产品规划框架。

2.2拆卸与体验

内容量和游戏性拆卸分析,内容量是有多少个系统,多少个玩点,游戏性就是各个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给用户带来体验。创新内容是指我们挖掘所有的量和游戏性,所看到的一些用户会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比较好的定位到用户群体关注的一些亮点。

拆出所有这些东西要自己体验,体验包括我们自己体验,也需要游戏用户体验。第三要观察别人是怎么体验的,我们设计的这些点反应到游戏中复杂的游戏社会,是不是它能够很好地折射出我们的设计理念,达到我们所想要的预期的效果?

2.3适度分析

把产品进行拆和玩之后要做的第三步就是分析,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分析,用户行为是否符合设计预期。

大家都知道,现在越来越重视产品适度分析这一块,我们这几年在《问道》中也不断扩充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工作。

了解产品同时要了解别人的产品,也就是自己的竞品,有的时候不是直接针对竞品也要跟踪。因为业内新产品的趋势,反应现在用户想要的是什么。

国内游戏走的是大的产业分享,不管是二类游戏,还是三类游戏,同样的内容只要是用户喜欢就可以到自己的游戏里玩,介绍用户体验需求中来。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别人的产品,一个是主流产品最近在干什么,新产品带来什么新的东西,这一块我们在公司有产品研究部,它会不断地帮我们输出各种各样的分析文档,用于我们做自己产品的版本规划和我们新产品所在方向的规划支持。

3.产品的商业化包装

我们拿到产品以后,或者说拿到《问道》版本之后就要进行商业化的过程包装。不管是新产品还是老产品,老产品指的是每个资料片,每个大的文本规划。

相对于《问道》来说,我们现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会推出大的资料片,资料片中间会推出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势必会导致原有用户结构和用户群产生大的变化,我们怎么样让这些变化影响尽量小,负面影响尽量趋向于无,让用户有良好的体验。这也是需要整个商业包装的一个步骤。

一般来说,这个步骤是重点操作是测试、包装、计划三个步骤。测试重点不是讲《问道》产品测试,更多是怎么样做新产品的测试。大家都知道,测试主要测的是新产品稳定性、承载能力,这一块我们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个比较好的步骤。

3.1多环节确保产品稳定性、正确性、合理性

我们会通过三个环节去控制、掌握一个产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第一步通过我们内部部门完美验收,这个验收保证了产品的基本质量。

第二是极限测试,我们的极限测试标准是什么?第一个是要机房环境,一边是服务器的机房,一边是客户端运行的机房,测试网络流量。第二个是极限行为的复杂化,我们会要求极限设计包含很多实际操作内容,操作内容包括自动上下线、完成任务、打怪的外挂。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会测试一个比较接近现实环境下,服务器承载是怎样的,实际上测出来它在技术上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我们现在评估是真人上线有三分之二左右。

第三,大家都知道,光宇我们有1000多人推广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要经过推广团队向全国推广,才能判断我们产品稳定性和承载力。

很多公司产品内部研发方向差不多的时候就会上线测试,有的甚至连续测试一年多,光宇测试环节可以控制在两到三个月左右,这也是我们相对于产品反应快的原因。

然后是正确性和合理度的测试,我们内部会有产品研究组帮我们不断的输出,就一个产品的资料片,它的内容和它的合理度的分析结果。

3.2产品商业化包装过程

利用上面所有文字推出来的数据,我们会进行产品的包装,产品商业化包装过程中间,要做的第一是流程梳理,分四个大步骤,是一个新人导入的流程、新手上手的流程、用户付费、用户服务的流程。新人导入是用户上网对游戏感兴趣再到官网,最后他进入你的游戏,整个的步骤是新人导入的流程,这个流程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让用户对产品产生第一步兴趣,结果你的流程导致这个过程的流失,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包装过程中间,我们日常要做的工作是要经常梳理新人导入流程,任何一步有没有可能让用户体验或者用户进入,有什么样的门槛。我们曾经发现过一个问题,经过下载步骤的完善解决之后,量提高了100%多,这对实际用户影响非常大。

第二是新手上手流程,这个流程重点是研发策划需要考虑的流程,我们作为运营公司,我们更了解用户,所以我们会帮策划一起来完善这个流程。它主要是指用户在游戏里所体验到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是否能够符合他对游戏整体的预期?主要是游戏内容设计。

再是用户付费流程,用户导入作为运营来说,扩大人数规模是第一目的,增加收入才是最终目的。所以怎么样能够让用户跨过第一次付费门槛,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中间所涉及到的包括很多的介绍相关内容。比如说用户第一次产生消费需求道具是什么。产生需求之后,如何引导他到官网充值、兑换、购买,购买之后实际道具的体验,是否满足他对于道具的预期,使用后的性价比是否满足于它的预期,整个的流程,决定了我们游戏的付费面是否能够很好的进行增长?

再然后是用户服务流程,用户服务流程更多是指针对于老用户的,虽然也包括注册、下载服务流程,但更多包含是用户在我们游戏中出现麻烦的时候,怎么快速了解,符合每项服务的进入标准,我们能给他提供怎么样的帮助。

相对于《问道》来说,前三年都是不停的装备找回,发现装备丢失,盗号丢失导致流失量特别大,我们现在已经把游戏里面因为盗号导致的装备丢失,提高到我们服务项里。相比之下,我们发现这个工作需要非常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能让老用户的忠诚度、满意度更高,这一点就值得做。

整个流程梳理完之后就是要缺陷内容调整,包括中间流程梳理,也包括上线之间进行正确性和梳理度的缺陷内容调整,这需要和研发公司一起进行的。

数据挖掘计划,包括了运营数据也包括产品数据,在很多公司里面,相对来说,研发跟运营一体的公司会比较注重这两个数据,而代理为主的公司会偏重于运营数据。《问道》是我们代理的,但在实际过程中间,我们发现产品数据对产品运营指导工作是有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去年开始,2010年开始我们整个产品数据中心在不断地扩大,现在跟踪到用户数据量非常大,这样有利于我们确定下一步运营目标和产品计划。

3.3《问道》的收费策略

收费也是产品商业化的一个过程,我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讲一下。

《问道》这款产品收费策略是尽量用户减少在消费上的压力,比如说我们商场里的道具最贵27块的道具,除此之外不会有超过10块的道具。我们规划道具有新道具超过30块钱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比如可以用月卡兑换。

收费策略有的人认为无所谓,但它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任何新用户不愿意进入一个新游戏之后发现游戏里面的道具标价非常高,这样会产生后期消费恐惧感。

再然后是收费的时间点安排,相对于《问道》产品来说,随着我们产品逐渐成熟,核心用户级别不断提高,我们会把收费时间点往后拖。拖到我们认为度过了新手阶段之后,新手阶段从开始十多级提高到60级、80级,之前的可以所有想要的东西送给他。尽量保证他熟悉这个游戏之后,有互动的乐趣体验,再让他进行付费。

再然后是收费节奏,《问道》用三年时间,从1到25级用户的体验需求,到现在让用户体验140级,我们把140级级别一直停留到现在一年半时间,用户在一年半消费里主要是一套装备或者最多两套装备。我们不会太频繁地给用户开放更高级别上限,去鼓励他频繁地消费。我们的游戏是一个社区交互性为主的产品,不是PK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整个消费结构不能排得太紧。

收费人群,一般厂商可能会把它划分成人民币用户和非人民币用户,我这里是分为花钱和赚钱的。我想表达的观念是我们鼓励游戏赚钱,我们认为游戏里的钱是和玩家一起赚的,只要用户为我付出了人气,或者说他可以让我的游戏规模扩大,我可以让用户在我这里赚到钱。

在光宇有一套推广系统,现在很多用户都参与过我们的推广员这样身份,可以定期通过帮我们拉新用户,通过新用户分配获得提成,这样能够更好地让游戏用户在游戏里面消费需求得到自然的满足。

我要强调一点是消费其实也是一种玩法,怎么样让用户在游戏中花钱花得很高兴,有各种各样的高兴、满足感和成就感,有不同的体验。第一个是冲动型消费,很多厂商喜欢设计冲动消费,甚至有的厂商做的非常直接,它的弊端是如果没有达到它的消费预期会让用户挫折感更强。《问道》里控制冲动型消费很严,我们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会有冲动型消费,更多会控制它的节奏。比如说用户道具结合的方式,控制他消费节奏,不能让它一次花得太狠。

再之后是补充装备和道具。我们道具没有购买之后绑定的说法,让用户有一种消费的后续保证、保值,我今天哪怕花很多钱充这个道具,它有实际的用处,可以减缓消费的压力。

4.产品规模扩大

最后是产品规模扩充,这一块大家都知道,整个过程产品规模、降低流失,提高付费率这是一些基本的。我前面说过,运营作为服务第一目标扩大人群,最终目标是扩大收费,提高留存降低流失主要为了扩大人群,扩大人群是为了扩大消费。

在《问道》这款产品,我们不会很直接地做这些事情,我们会通过就产品本身内容调整、用户体验需求的步骤去提高整个用户群,因为我们认为,人群大了,收入自然会高,我们不会很直接地做收入。比如,我们会非常快速延长用户在线时间、增强沟通度。

大概从前年开始,我们在跟研发公司接触的过程中间,发现很多研发商拿表跟我说,为什么他的人气很旺,通过他的表可以看出,他把用户24小时都安排满了,他的活动非常多,有很多的活动。我们的产品做到什么样的目标?活动会比它更多,设计可能比它更强。

它所表达的对比性,我觉得作为运营来说不是重点关注的,为什么?活动更多,但是划分到不同用户群,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是否能满足在上线时间段所想到的数值,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我给他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也不是说我的活动设计得更好玩。

一个网络游戏再好玩的戏也不会天天在线重复玩,网络游戏需要数学体验之差。应该分析的是,天龙在表里所反应不同的时间段,用户群划分,给他什么样的收益,反应到我们游戏里面,如果我们的用户群跟它有重合,是否我们也能控制在不同的时间点,用户所需要的数值满足。

分享成功淘宝卖家的销售经验 篇9

2002年开始在线销售首饰之前,蒋女士是某地产公司一名普通职员。女孩的天性使她从小对首饰产生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喜欢制作手工饰品,并将“作品”挂到网上出售,往往刚挂上网就被订购一空。网上顾客的追捧使她越做越投入,两年前干脆辞职,专心上网销售首饰。

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蒋女士在不同网络购物平台上拥有3家注册商铺,实体店也将于近期开业。网上创业使她得以坚持最初的梦想,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她说,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自己的员工,并且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上保持稳定的收入,她感到相当自豪和满意。

另一方面,她作为“易趣大学”的讲师,在同广大新卖家分享创业经验的时候,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她说,网上创业使自己找到了方向,结交了很多朋友。

网络销售图片先行

对于自己白手起家的经验,蒋女士这样总结: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卖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有原始的动力支持自己坚持下去。二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强综合实力,使店铺立于不败之地。三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网上竞争激烈,要做好出师不利的思想准备。

具体谈到如何吸引顾客,她说,顾客对网上商品的印象主要来源于视觉感受,因此商品的图片在网上销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蒋女士非常重视商品图片的质量,每张照片均亲自操刀,为此还专门在家里搭建了一间小影棚。她说,有时拍摄图片是一种“煎熬”,因为拍摄一件商品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连续拍五、六十张都可能没有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蒋女士透露,由于网站展示和销售的特殊性,图片主体一定要大。很多卖家会碰到顾客反映收到的商品比想像中小很多,尤其是首饰。为此,蒋女士在图片和商品说明里特别注明实际尺寸,并会放一些如硬币等参照物。

创业者要懂得分享利益 篇10

周鸿祎:感谢大家!文文说让我给大家鼓鼓劲,我来到现场看到这么多创业者,大家都这么兴奋,我觉得不需要给大家“火上焦油”,我还是跟大家分享一点点心得吧。我看了这两天讲话,已经有太多的大佬谈商业模式、谈国内外宏观形势,但是我想谈人的问题。

因为投资其实是投人,创业实际也是一个长跑,尽管有人说我们可以在三年内如何如何,一年融资、两年发展、三年就上市,其实我不太相信这个。我觉得创业有时候快就是快,大家一定对未来创业路上遇到的艰辛和困难有思想准备,有可能两三年都是探索方向,两三年都是用来积累和沉淀,等别人觉得你爆发的时候,可能五六年已经过去了。你看到很多所谓成功的企业家站在这里,不要看别人吃第七个馒头就饱了,也希望大佬传授第七个馒头的滋味。既然创业是一个长跑,那么我觉得商业模式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不断的调整。

我在中国互联网没有看到一家企业,上市的时候是按照融资的时候计划书中写的那样,经常180度甚至720度的大转变。融到资或者没有融到资也没有那么重要,很多人融到资就开始发表演讲,其实融到资也就说明你比别人有点钱,没有融到资用压缩成本咬紧牙关也可以往前做。而且互联网是轻产业,有一个产品至少可以在互联网上尝试推广、尝试用户反应。我想最重要的实际上是团队,所有东西都会变,市场会变、用户兴趣爱好会变,真正最重要得是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队伍,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长征中不论过雪山、爬草地都能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当有人问中国互联网三个问题的时候,实际是伪命题,遇到怎么办?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最关键的时候靠的是团队,一个人力量有限,但是如果你有强大的团队,你可以不畏惧任何对手。

怎么凝聚团队?我想讲几点。

第一大家一起创业,最终要解决每个人的财务自由问题,但是或多或少我觉得你自己一个创始人,凝聚你的团队要有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哪怕一点点。大家在一起不能就是为了融一点资,我们未来上市都套现,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在创业过程中只是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副产品。但是团队在一起,总要有这样的想法说我们要做出有趣的东西、总要做出别人没有想过的产品,或者我们的产品能够影响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我们总希望在互联网上留下我们的痕迹。这也是所谓的创业者和商人、有钱人很重要的差别。如果仅仅用钱、仅仅用商业利益凝聚团队,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很可能碰到竞争对手挖角、碰到企业挣到钱大家分赃不匀,碰到企业不挣钱可能各奔东西的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赚钱,对于核心骨干来说大家就要有共同理念、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如果一个企业创业仅仅为了看到别人创业眼红,或者成为大家打造财务的救生船,我觉得这种团队遇到竞争对手挖角和挑战的情况会走不了太远。

第二我觉得团队也不是一成不变,最早创业我建议两到三个人,一个人太孤独,而人太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和主见,所以我觉得人太多以后一定意见不一致,也很难坚定走下去。国外最好的例子基本就是两个人不超过三个人,人太多沟通成本太高。核心我觉得两到三个人比较合适。

两个人相对互补,有的人比较外向、有的人就比较内敛,有的人主外、有的人就主内,可以把内部各发面运营做下去。乔布斯走了才发现有一个无名英雄库克,光靠乔布斯,大家今天把他当成神,念颂他的语录,但是如果做为没有苹果供应链专家的库克,每天把很多理念分解成很多细节的管理团队,你觉得光靠这种创意最后做得出这么优秀的产品么?

第三个我觉得团队是要稳定,但是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我觉得不要怕这个团队会调整,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掉队,一定会有新的人加入进来。只要有理念、有理想主义,要不断吸收团队,千万不要想刚创始的团队就一成不变,两三个哥们最终做到上市,我觉得不可能。这个过程中可能理念坚持下来,但是你会凝聚更多的不管总监还是副总裁,凝聚销售方面专家、财务方面专家、产品方面专家、技术方面的专家,所以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不要怕团队出现变化,最重要的是创始人要有你的理念,你能够不断把更有才华的人吸纳到你团队来。就像打游戏,刚开始是一个人,五年以后真正看有十几个人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团队,那你这个企业模式就不再重要了。

讲完理想,我想最后讲讲现实。因为今天CPI这么高,每个人靠工资买不起房子,你可以天天跟员工、团队忽悠理想,但是精神文明还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各位创始人有没有胸怀、有没有格局?在你公司里除了你和合作伙伴拿了多少股份之外,你给你团队能有多少股份?是1%还是5%、还是20%?我觉得这个数字你可以随便挑,但是我观点就是这样,你一定要在公司里拿出相当的股份和期权给你团队,既然你不愿意打工,为什么觉得优秀人才为你打工是理所当然?你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压力是最大的,所以你是企业最重要的,你是第一跳出来干这个事的,承担最大的风险当然股份最大,但是我刚才讲过,如果创始人是1,当然我不是2。你的团队就是后边的0,你团队越多后边0就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如果没有团队你就是1,你就是100%股份还是1。

特别企业初创的时候最忌讳两个极端,第一,所有股份都不分,就自己拿,这种你吸引不了人才、这种企业也长不大。有的人互联网企业某某上市的时候还拿多少,那是特例。在互联网早期很多东西都不规范,可能很多人都因为运气成功,并不见得是拼出来的。但是到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创业团队要求越来越高,不可能像互联网第一代人只要活下来就能够成功。还有一个极端,几个上来就把股份上来,四个人每人25%,你想没有想过四个人如果真的坚持最后,过三年,张三说我比李四能干多了,我为什么股份和李四一样多?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在公司初创早期至少拿20%―30%的资金做一个股票池,未来员工甚至老员工刚进来可能觉得不怎么样,但是随着公司发展你发现他成长很快,一个年轻人很有干劲,刚进来可能没有给他股票,但是未来可以给他。未来发展中有新的人才他会觉得公司股票没有分完,这个库对于创业者非常重要,使你调节企业利益分配。中国人每个人心里对于利益很计较,我建议把利益公开化、透明化,每个人都知道股份不是老板口头许诺,一定落实为公司里的一个文件,一个正式的承诺。我期权30%里就有你一份。把利益解决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比如老员工和新员工的问题,老员工总觉得这个企业是我当年创办的,对于引入新人有意见,但是如果告诉他新的人也是让你股票增值,你来的早股票拿的多,利益最大,这种思想工作就容易做。在企业里边不能只搞官本位,一定有多种路线。很多人是产品专家、很多人是技术专家,可能在本专业领域干的非常好,如果你没有刚才我说的股票池这种利益机构,可能企业里人人都想当官,谁想当副总裁、谁当高级副总监才有钱有利,但是如果你有股票池,一个技术专家、一个早期创业者可以说服他不要走管理路线,可以让贤,自己可以作为技术专家同样在股票池里有很大的利益,解决员工利益问题,那么你的思想工作、团队凝聚力很多问题我觉得都能得到解决。

最后我用两句话总结,创业者不要怕跟别人分享,这世界上能够帮助别人成功的事业对你而言最成功,最挣钱的事是帮别人挣钱,最后当你的公司成功,你把公司做到1万、10万、做到10亿,你很有了不起。你跟员工分享成功,这个从哥们义气、宗教上说都了不起。我就是普通人,不怕别人抹黑,但是我能够凝聚我们得团队,我们的团队能够越打越强,道理很简单:第一有理念,公司虽然小但数次改变了互联网产业,通过产品创新改变世界。今天让互联网变的更加开放,所以大家更有成就感。问你的团队大家有没有成就感。第二我们从创业初始拿公司40%股票作为股权池,我这个人不自信,我觉得一定把公司接近一半股份留给未来合作伙伴,随着我们不断融资、不断稀释,股权池总比例不断变,到上市还剩20%,在中国互联网所有上市公司第一我们不是市值最高,也不是挣钱最多,绝对是分给员工比例

一个可以分享学习资料的网站 篇11

您可以将Course Hero看成一个轻松的大学生学习小组,只不过这里汇集了200万学生,而且是在线形式。这个网站可提供来自4300多所大学的用户分享的700多万份学习资料,还有教学视频、24小时在线辅导、免费的背诵卡片和创业、商业和编程等方面的在线课程。

创业历程

进入康奈尔大学后,安德鲁·高尔和很多本科生一样感到了巨大压力:要学的东西太多,个人电脑硬盘都装不下,自己钻研也不如大家讨论有效果。他说:“Course Hero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们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和服务。”于是他休学一学期,跟兄弟大卫和贾里德一起创建公司。最初3年半时间里,他们只能靠家人和朋友的资金援助。但在网站月访问数达到100万后,很快就从YouTube联合创始人史蒂夫·陈和StubHub联合创始人、前任CEO杰夫·费拉尔等处获得了150万美元的投资。

成功原因

“Course Hero在各大校园的走红是因为它满足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目前担任公司CEO的高尔说,“一开始,这个网站只是让同学们可以随时分享并获取学习资料。但我们很快意识到,技术发展已经可以改善学习过程的很多方面。”于是网站后来又增加了在线辅导、学习工具和网络教程等服务。

盈利模式

背诵卡片和在线教程目前都是免费提供,网站的盈利空间在学习材料内——教学大纲、课堂笔记、课后习题,可以用39.95美元包月的形式获取。向网站上传资料可获得积分,用于购买其他材料。

据高尔估计,美国有大约2030万高校学生,平均每年花费500美元购买学习辅导材料和服务,是一个100亿美元的大市场。尽管他没有透露自己占据的这块市场蛋糕有多大,但这家已有4年历史的企业2011年收入翻番,已经开始赚钱。他预计今年收入还可以翻一番。

未来计划

Course Hero近期刚推出了一个手机程序,学生可以自己制作针对某一课程的背诵卡片。但公司的原创课程才是网站上发展最快的一块,高尔还准备从传统大学科目扩展到高中课程和职业培训课程。他还在寻求扩大在线辅导员的数量,争取从目前的250人增加到350人,为用户提供更及时更好的服务。

跟很多新企业一样,他们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高尔表示:“创业初期,我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开发速度上,经常要反复研究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努力多赚少花。将来我们将继续这么做。”

分享习作经验提高作文评价效果 篇12

一、传统习作教学中评改之现状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 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传统习作评改一般都提倡老师精批细改。“深夜, 头发花白, 伏案批改作文”似乎早已成了语文教师的缩影。教师这般费心劳神地精批细改, 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许多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本后只瞟一眼老师打的分数, 就把它塞进抽屉, 打进冷宫。教师则苦不堪言, 甚至因害怕评改学生习作而减少学生习作的次数。这种无视学生习作评改的主动作用, 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少、慢、差、费”的评改模式, 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分享习作评改方式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1. 有利于保护和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分享习作, 把学生当作习作评改的主体, 尊重学生习作表达的成果, 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营造轻松愉悦的评改氛围, 从而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实现自我表达与自我习作反思和评改。

2. 有利于创设和营造学生习作的共享性

分享习作, 扩大了读者群, 营造了习作交流、共享的良好氛围, 真正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 学生怕作文, 学生为作文而苦恼, 只是一种表象, 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实质上是学生没有表达与抒发的“需要”。依托案例式分享习作的交流与分享, 共享了习作的快乐与乐趣, 交流了习作的方法与心得。

3.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习作的实效性

分享习作, 目的在于通过同伴合作、共享、互助式的学习, 能够取长补短,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学生) 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同时, 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 这种认知的重建, 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 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三、分享的习作评改方式的几个转变

所谓分享习作的习作评改方式, 即学生们在完成一篇习作后, 不署名呈现在同学面前, 教师组织学生就当前的这篇习作讨论评改的中心议题, 就一个或几个中心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而后全班同学交流:就这篇习作, 就这个中心议题, 哪些该写, 哪些不该写, 总结出人手一份的习作技能宝典, 并以此为依据, 修改自己的习作。相关类型的习作, 总结出相对集中的中心议题及习作技能宝典。

与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相比, 有以下几个转变:同传统的习作讲评课相比, 突破对习作主体和评改方式的限定, 使合作习作成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习作方式;第二, 突破对习作阅读与欣赏人员的限定, 使广泛分享习作的快乐及习作蕴涵的思想情感、信息财富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权利;第三, 突破对习作功能的限定, 使习作真正成为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使习作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的成长过程;第四, 突破对习作评改过程的限定, 使习作评析、修改成为由教师主持开展的“精神聚餐”活动。

四、分享习作评改方式的基本主张

1. 改变习作评改现状

传统的作文修改始终把教师凸现在重要位置。教师耗费心血的精批细改, 对于学生来说无动于衷, 学生只留心自己的终结性评价———得了什么等级, 对于教师的批改意图漠不关心或一窍不通, 结果是劳而无功。传统的作文评讲课中也往往是老师选一篇或几篇较好的作文, 念给学生听, 念完后再讲评文章的优缺点, 全是老师讲评学生听, 一言堂, 尽管老师把学生习作的优点加以肯定、赞许, 收效还是不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是熟悉的, 对伙伴的习作更是感兴趣的, 何不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呢?

2. 回归作文本真状态

学生习作是以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一种生命活动, 也是学生生命存在的另一种精神形式。学生把自己对生命的真切体验, 用语言文字真诚表白, 这是学生习作的“本真状态”。所以, 习作应该成为交际的需要, 成为宣泄的需要。习作训练应该成为充满人性美和个性美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作文评改也应该回归到“本真”的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就是尊重学生生命的原生态, 对学生的生命不加扭曲和约束, 也不加遮掩和伪装, 不以文学的眼光苛求学生, 不以教化的重任压迫学生, 给学生的习作创造一个充满民主、自由的氛围。因此, 追求“本真”, 是作文评改本身的生命所在。

3.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合作分享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合作。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 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 创新评改方法, 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 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合作。从而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实现自我价值, 品赏成功的喜悦, 提高作文评改能力, 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分享习作评改方式

分享式的习作评改方式, 搭建了一个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从写作的素材, 到谋篇布局, 到语言的表达;从形形色色的自由命题呈现, 到同题异构, 到不同主题的表达, 到不同体裁的处理;评改语言的交流、呈现, 无不是习作点滴的宝贵财富, 没有指令、没有界限, 俯拾即可。智慧在共享中碰撞, 方法在共享中习得, 快乐在共享中获取, 习作水平在共享中逐渐提高, 达到共赢的效果。

1. 全员全程参与:

一篇习作从出炉到评改过程, 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从独立写作、讨论中心议题、点击案例、梳理该写什么, 不该写什么, 总结写作技能宝典, 各自修改习作, 集结成册, 再次点评, 全员全过程参与。

2. 全体智慧:

评改习作的中心议题的确立, 点击案例, 分享习作, 在交流中互相碰撞, 聚焦该写什么, 不该写什么, 总结最最草根的写作技能宝典, 作为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进行下一次习作的白皮书。

3. 全员提高:

上一篇: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一篇:农村房屋拆迁补偿评估风险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