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财务工作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院财务工作(精选8篇)

法院财务工作 篇1

(一)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巩固政权建设

近年来,各级财政行财部门讲政治、顾大局,充分认识做好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不断加大行政政法经费投入力度,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不断提高,较好地保证了行政政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巩固了政权建设,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法院财务工作。

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财政行财部门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于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重点支持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司法体制改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等工作的开展。

(二)支出管理和改革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各级财政行财部门在积极配合财政预算、国库等部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不断创新支出管理机制和方法,推动行政政法支出管理朝着市场化、货币化和社会化方向逐步迈进,促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政法支出资金使用效益,取得了新进展。在支出管理的市场化方面,近年来,行政政法单位的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出差、会议和公务接待实行了定点管理,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支出管理的货币化方面,移动通讯补贴、领导干部公务住宅电话补贴全面推行,不少地方还试行了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货币化改革,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在支出管理的社会化方面,不少行政政法单位机关后勤服务,如膳食、用车、保洁、文件打英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逐步实现与机关分离,从市场购买服务。

(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迈出重要步伐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直处于多头管理或缺乏管理、效率低下、无序、不规范的状态。近年来,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一是理顺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部门;二是制定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财政部以部长令形式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开展了资产清查工作,为全面做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四是改变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无人管理的状况,绝大部分地区有了专人或机构从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行政政法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财政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做好行政政法财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矗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工作总结《法院财务工作》。在此基础上,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收支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从收入方面看,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效益较好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同时也存在较多一次性、超常规和政策因素,财政增收的代价很大;从支出方面看,财政收入形势好,各方面的支出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支出压力仍然很大。

行政政法财务工作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不均衡。从政府级次上看,省级以上经费保障水平相对较高,而地市级以下特别是县、乡两级则相对较低;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费保障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行政经费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具体到某些部门、单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经费并不充裕,有的单位年人均公用经费只有几百元,甚至连履行最基本的职能需要都不能满足。造成行政经费不均衡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又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密切相关。如何解决行政经费保障不均衡问题,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一个时期行政政法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经费使用中存在铺张浪费现象,不合理的行政成本偏高。一些单位人员超编问题严重,人浮于事,导致人员经费增长过快;一些单位会议越来越多、出国考察越来越频繁、各种名目的培训越来越多、招待标准越来越高,导致会议费、出国费、培训费、招待费的增长过快;一些单位擅自超编制、超标准购车,公车私用现象普遍,车辆使用、维修中“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导致公务用车支出增长过快;一些单位超标准建造办公楼或者以各种培训中心、业务用房的名义建楼堂馆所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基建和维修经费增长过快;一些地方“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明脱暗挂”问题,等等。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控制行政经费过快增长,加强支出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今后一个时期行政政法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行政政法财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继续做好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工作;以建设节约型政府为目标,深化改革,强化财务和资产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正确认识做好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工作和控制行政成本的关系,继续做好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工作

法院财务工作 篇2

周强指出, 做好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当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保密与信息安全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十分严峻, 确保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全国各级法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

周强强调,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加强对干警的保密教育, 落实保密责任, 完善制度机制, 坚决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要开展不同形式的、以网络信息安全保密为重点的保密意识、保密常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使保密意识、保密常识教育培训常态化、见实效;要及时分析新情况, 严格落实保密制度, 自觉学习保密法规制度, 努力掌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能。要加强网络监管, 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机制, 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要坚持零容忍, 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和涉密违规行为, 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 促进全院干警的保密意识不断提高, 保密知识不断丰富, 保密技能不断提升。

周强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职责,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做好保密工作的合力。保密工作部门要加强保密监督、管理, 抓好各项保密法规制度的落实, 切切实实解决客观存在的保密风险和隐患, 为干警抵御失密风险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要结合最高法院机关和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 认真研究提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对下指导。技术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实时跟踪、评估网络安全风险, 及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装备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装备等保障力度, 自觉承担起各自的保密职责,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能力水平。

周强强调, 在加强保密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保守国家秘密与推进司法公开的关系。该保守的秘密一定要保守住, 同时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 实行“阳光司法”, 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是要处理好密与非密的关系。既要注意实事求是, 科学定密, 又要注意科学定级, 做到贴合实际, 依法管用。三是要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要树立“严管才是厚爱”的理念, 既注重平时的管理、监督, 又要加大对失泄密事件的惩处力度。四是要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要注重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管齐下, 强化硬件保障, 还要时刻注意网络防范技术的跟进与学习, 有效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从源头上减少失泄密事件发生的几率。

汶上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模式 篇3

汶上法院根据相关行业关于“动态执行”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法则,结合多年的司法实践,并且参照了大量的执行工作的实证案例,在司法及执行工作中有不断开拓创新,引用和确立在“真情对话工作机制”引领下的“动态执行”工作模式。也就是在参照和吸取司法实务中关于“活查封”和“软查封”的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扩大了它的适用范围。真正做到了使被执行人和被查封的财产在双方或者是多方共同参与及有效监督下,在执行法官主持和协调下,在真情沟通和和谐对话的基础和氛围中,主要是通过教育和感化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且有条件地允许被执行人占用和使用被查封物,在不损害被查封物实际应用价值的前提下,完成对被查封物的合理处置和充分应用,以实现物权的合理价值的最大化。

动态执行理论很早就在执行工作中或多或少的显现,只是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制度。对它的研究、规范和运用必将对推动司法实践,对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该制度实施近一年以来,就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执行案件和解率大幅提升,司法公信力越来越高,该院执行信访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各百分点。

法院财务自查报告 篇4

关于财务管理、诉讼收费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我院为贯彻落实省高院“三个一”制度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诉讼费收费情况认真开展了自查活动,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方法

现金的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目情况。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

二、自查内容

1、财务收支管理情况

我院在财务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明确“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配备财务人员2人(会计、出纳各1人)。经费在日常使用中,严格遵循国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准则;在办理财务报销事项时,严格执行“一支笔”的原则,同时必须有经办人、分管领导和院长全部签字后才能到财务报销,以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会计电算化方面,采用的是用友erp财务软件,有助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在资产管理上,做到帐物一致、帐表相符,特别是在使用中央专项资金采购时,严格按照行政单位采购办法,公开招标进行采购,采购的资产及时准确入帐。

2、诉讼费收费情况

我院严格按照诉讼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收取诉讼费用,未另行制定收费办法、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诉讼费用的收取实行收缴分离按照受理案件适用的诉讼费用标准确定具体数额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当事人凭人民法院开具的交费通知到指定银行交费,并以银行开具的收据作为已交(预交)诉讼费用的凭据,到人民法院换领诉讼费用专用票据。各区乡人民法庭收取诉讼费用,也实行收缴分离。因不便由指定银行收取诉讼费用,由人民法庭直接代收,并向当事人开具诉讼费用专用票据。人民法庭直接代收的诉讼费用,定期交入指定银行,同时将票据上交我院。我院对诉讼费用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自觉接受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和检查。

3、涉案款项管理情况

由于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预算单位只能在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单位零

余额账户的局限,我院的执行案款,案件暂存款暂未实行专户管理。

4、诉讼费收费程序情况

我院严格按照诉讼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程序收缴诉讼费用,法院只负责开收费通知单,由案件当事人直接向财政部门在农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开设的“诉讼费汇缴财政专户”缴纳诉讼费,法院诉讼收费全额上缴国库。由于条件限制,部分区乡基层法庭所在辖区未设立农业银行营业点,由经办人统一收取后再代为存入专户。

5、票据管理情况

我院财务室设专人管理票据,并进行记帐登记,收费员每次向票据管理人员只领一本票据,以后缴旧领新;票据管理人员要按一定时间和收费员核对票据和核销票据,并按有关规定和财政核销票据。《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按照相关规定加盖人民法院财务专用章或诉讼收费专用章。

二、不足及建议

通过自查,我院在财务管理和诉讼费收费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编制不够细化,调整随意性较强,今后要加大对预算的管理,应注意编制的可行性论证。在与各单位的往来业务中,结算不够及时,在以后工作中尽量采用转账支付的方式,当日进行结算。经费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财政的制约,划拨的随意性很大,在日常经费和专项资金上,都

存在着到位不及时、不足额的现象,往往都是年终集中支付,增加了财务的工作量。

****人民法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篇二:财务管理工作自查报告11 xxxxxxx法院

财务管理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根据xxxx文件精神,为切实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xxxx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并按照文件要求对“三公”经费、财经纪律、财经秩序、资产管理进行了全面自查整改,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公”经费自查情况

(一)公款出国(境)费

xxxx没有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二)公务用车经费

xxxx对公务用车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管理。申请公务用必须填写派车单,经xxxx审批后,由办公室根据出差里程核定油量并开具加油单到指定地点加油,通过以上制度,有效的控制了车辆油耗,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定期对公务用车经费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统一停放在单位院内的规定,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私用行为。xxxx现有车辆xxxx辆,其中:执法执勤用车xxxx辆,一般公务用车xxxx辆。xxxx年xxxx月至xxxx月公务用车费为xxxx万元。

(三)公务接待费用

xxxx的公务接待采取事前审批制度,凡公务来客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照《xxxx管理制度》规定,符合招待条件的在报告分管xxxx后填写招待申请单,说明招待的理由、来客人数、确定参陪人员名单,经xxxx批准后,交办公室联系定点饭店,确定标准,安排就餐。

自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上述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xxxx年公务接待费为xxxx万元,xxxx年公务接待费为xxxx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xxxx%,xxxx年xxxx月至xxxx月公务接待费为xxxx万元。

xxxx将公务接待费纳入预算管理,经自查不存在违规购买土特产、烟和名酒、超标准接待等现象。

(四)会议费

在会议费管理上,xxxx严格执行“财政单列、部门申请、审核支付”的管理办法,严格会议费管理规定。xxxx年xxxx月至xxxx月,xxxx没有会议费用支出,不存在不按规定报批会议或虚列会议费现象。

二、财经纪律、财经秩序自查情况

(一)加强综合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设置

xxxx严格执行财务工作规程,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质量,明确各个岗位责职,使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得到落实。能够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配备财务人员,财会

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工作中真正做到报表的及时性,数据的真实性,资料的完整性,财务的规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xxxx以抓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了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控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各项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目的、界定财务管理的职责、整合财务管理的程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行为。

(三)夯实会计基础工作,理顺业务流程

对xxxx发生的各项经费都严格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对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做了统一的要求与规范,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做到真实、完整、正确、清晰、及时,未发现白条入账的情况。

xxxx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会计档案,落实专人保管,会计档案保管齐全、完整、无丢失、损害现象。

在现金管理方面,一直采取由xxxx垫支,再填单报账的方式,保障日常的运行,经自查,未发现超范围使用现金和坐支现金等违规现象。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对收取的诉讼费、罚没收入等及时上缴财政专户,未发生隐瞒、截留、坐支的情况。

在财务核算上,严格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严格财务审批制

度,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会计科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并根据各项资金的性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楚,手续齐全。xxxx年xxxx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资产管理自查情况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及时登记资产账务,建立资产明细卡片,注明购入时间,使用时间和价值等,并由单位专人负责对资产的领用、入库进行管理,对于报废资产,首先进行登记,并报财政局进行审核,根据批复进行账务核销,同时由财务人员每年对使用的资产进行核对。

经查,xxxx所有临街铺面出租收入均按规定上缴财政。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xxxx财务人员为兼职人员,并未经系统专业的财务培训,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下一步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做到定期进行培训,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及账务处理进行统一培训,并积极鼓舞、大力支持财务人员参加从业资格、业务职称考试。

(二)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费管理,研究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审判报账程序。

(三)进一步加强执法执勤用车管理,研究制定《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办法》,执法执勤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严格记录,规范派车管理程序,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篇三:法院个人自查报告

正风肃纪整改自查报告

近日,我院开展“正风肃纪”活动,着力增强司法公信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庭室负责人,我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廉政准则》学习,并对照《廉政准则》有关规定,认真查找自身在廉洁从政、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现就本人政风肃纪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自上次岗位轮值以来,我一面适应法庭工作,而且庭室工作也在4月份进入了业务忙碌期。作为庭室负责人,尽管对《廉政准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自己的言行、工作态度还不能真正起到表率带头作用。随着业务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处理的事务日趋繁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搞好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基层法庭工作具有其独特性,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方面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但由于轮岗之前工作的习惯性,思维趋于定式,未能大胆吸收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案方式。在推动工作方面,尽管始终努力寻求更多调解案件的经验,但往往未能及时应用到实践中,还没有完全树立创新的理念。

三是工作形式急需改善。由于需要时间熟悉庭室工作,还要及时处理旧存案件,导致工作压力很大,工作

中难免出现满足于尽心尽责、不出差错,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尽管工作热情持续高涨,但效果始终不尽人意,求稳心态时而浮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不时存在。

二、整改措施

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敏锐力和政策水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名利、权威,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思想上与贪污腐败划清界限,行动上与廉洁自律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公公正正办案,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坚持工作创新,努力推动业务发展。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动迎接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不断探索能够体现司法公信力的新方法、新模式。篇四:法院法庭个人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xxxx庭长—xxx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安排下,我院开展了法官队伍集中视频教育整顿活动。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的思想觉悟,及对这次的整顿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知某些干警司法腐败。基于如此刻骨铭心的领悟,我一定要做好本次自查自纠,不留死角,严于解剖自已,做一个党放心,让人民放心的好法官。

1、狠抓案件质量,力求公正司法。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是人民法院能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司法权威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办案质量,确保审判公正,始终是我孜孜以求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确保依法审判。正确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当事人举证、法庭质证、认证以及法院调查取证等证据制度,不断完善庭前证据交换、举证期限、证据失权的认定和处理等制度,促进了案件质量的提高。

2、规范执行工作,确保执行公正。完善和落实执行权“三权分立”、《执行工作管理规则实施细则》、《执行款、物、扣押物管理的规定》、《关于委托拍卖、变卖的规定》以及执行过程公开、执行款物分配公开、执行听证等制度和规定,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规范执行。严格拘传、拘留、罚款等强制执行措施的逐级审批制度,慎重使用强制措施,防止错拘、错罚、以罚代执等事件的发生。加强“三类”案件(中止、债权凭证、申请执行权登记)的管理和恢复执行工作

3、强化廉政监督。建立了法庭内部廉政赏金制度,通过廉政赏金,约束法官不廉洁行为。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纪检工作,严格执行最高法院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和审判纪律处分办法,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廉政法官的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经常性听取干警们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加强与乡镇的联系,建立了法官八小时外监督制度,邀请法官所在乡镇的干部协助监督法官八小时外廉政情况。

4、审判工作方面。加强干警的大局意识,在对个别案件的处理中,对于如何把握好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上加强,防止出现案件合法不合理的现象;有些案件在具体审理中,因为鉴定、公告、取证等原因的存在,需要较长的办案时间,不能及时结案,对此干警更要向相关的当事人作耐心细致的解释,不能导致群众误认为法院的办案效率不高甚至不公正。

5、司法作风方面。注重法官的慎言慎行,特别是在接

待当事人过程中表态偶显草率,有时虽是法律之规定但只考虑自己方便却未能从方便当事人的角度给予指导,落实司法为民上还有欠缺。在办案工作中作风尚要深入细致,要尽心尽力做过细的教育说服工作,尤其是在裁判作出后更要做认真的解释工作。我们法官在庭审中一定遵守审判纪律,驾驭庭审的能力要强,在庭审中不能有小动作和随意走动的现象。

6、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保持法官队伍的适度中立是维护公正形象的必然要求,但是如何准确地把握好这其中的“度”还缺乏深入地研究探讨,也缺乏必要的宣传解释,容易也经常引起有关行政部门、乡镇政府及基层组织的误解。当然,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仍然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比如我基层人民法庭调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篇五:法院干警个人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 在院领导的安排部署下,我庭开展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院形象”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活动对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司法能力,维护法院形象,树立法律公信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自己查、领导点等途径,我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官行为规范,认真查摆自己在理想信念、执法理念、为民意识、廉洁高效、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和荣辱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扎实有效的开展了自查剖析活动,现将所查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主动、缺乏自觉性,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

2、遵守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工作中偶有迟到、早退现象。

3、工作作风不够严谨,工作不深入,工作统筹性不够高,有时给整体工作造成被动。工作有畏难情绪,甚至得过且过,按要求做规定动作,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自身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我认为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之所以重视不够、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主要是认为自己已经在以前的整顿中多次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知识,认为学和不学一个样,再加上自己存在懒惰思想,不想过多的动脑子想事情,下力气记东西。

2、面对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自己缺乏整体意识、大局意识,有等靠思想,造成这种情形,最根本的还是宗旨意识不强、党性锻炼不够。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一定要坚决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个人私欲不膨胀,思想道德不滑坡,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抓紧抓好对业务的学习,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不断提高自己。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合理安排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工作,开拓创新。

法院财务工作 篇5

关于审理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案件

若干问题指导意见

为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挽救危困企业,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重心,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36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浙高法〔2009〕1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就审理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发挥审判职能,审理好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案件的重要性。在党委领导下,努力配合政府做好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案件中的维稳工作,依法保护债权人、职工、股东和其他财务风险企业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生产力,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坚持合法合规原则。依法配合、支持政府开展涉诉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参照适用不与法律原则抵触的商事惯例、金融业务规则。在政策适用、措施制定、协调沟通等工作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既妥善化解风险,促进案结事了,又杜绝违法违规操作,抵制和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三、坚持利益平衡原则。要充分认识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案件利益主体众多的特点,尽力实现各方利益最佳平衡。在充分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依法确定应优先保障或合理兼顾的利益。

四、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注重运用司法调解、案外协调、和解等方式解决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通过审判职能的发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结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衔接机制建设的若干规定》(浙高法发〔2009〕8号)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参与协调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并结合案件特点尝试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涉财务风险企业债务纠纷的调解。

五、坚持区别对待原则。继续运用集中管辖的方式审理涉地方行业龙头或骨干企业的债务纠纷案件。结合涉财务风险企业股权结构、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生产要素及发展前景等因素,适用不同的案件审理程序:对尚未构成破产原因,且企业债权债务结构复杂、优势资产突出、政府扶持力度大的企业,可适用非破产程序审理相关企业债务纠纷案件;对符合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需要,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适用破产重整或破产和解程序解救危困企业;对产能落后、挽救无望的企业,依法适用破产清算程序退出市场。

对涉诉中小企业,应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的精神,通过适用破产和解、重整程序,尽力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提高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产业整合。

六、注重执行程序、强制清算程序和破产程序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8〕15号)

十、妥善处理涉财务风险企业商事纠纷和经济犯罪交织问题。要正确处理商事纠纷和涉嫌经济犯罪交叉问题,对审理中发现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经济犯罪,或者当事人一方主张涉嫌犯罪要求移送的,应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涉财务风险企业明显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可以尝试通过审慎适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制度,具体可通过审查各关联企业是否存在混同的财务报表、关联企业间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合并程度、关联企业间的利益统一性和所有权关系等因素,评估合并破产重整是否有利于增加企业重整成功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采用合并破产重整措施。采取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重整的,重整计划草案可结合关联债权衡平居次的法理,平衡关联企业破产时各方利益的冲突。重整计划草案经裁定批准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对重整计划实施的监督,帮助或参与协调解决涉财务风险企业重整过程中的具体法律问题和帮扶措施。

十五、明确新出资人的法律地位。鼓励以债转股等形式转换债权、引入新出资人,降低企业负债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前应考虑新出资人的意见。在设立出资人组表决重整计划草案时,应给予新出资人相应的表决权,积极支持新出资人在破产重整程序中为企业解困所做的工作。

十六、充分发挥管理人的积极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院财务工作 篇6

当前,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的法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何减轻法官的职业压力,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法官被人们称为“刀尖上的舞者”[①]、“戴脚镣的舞者”[②]。法官如何做到自我减压,也是每一位法官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作为一名法官的切身体会和感受,来谈一谈法官面临了哪些职业压力;如何正确认识法官职业压力对法官群体的影响;笔者所在的法院采取了哪些为法官减压的措施以及效果如何;法官如何自我调适职业压力;对减轻法官职业压力几点建议等几个方面,结合基层法院工作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二、什么是法官的职业压力

压力,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它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发展的始终。压力是一对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法官也是普通的人,普通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法官都有。孩子升学、就业、买房、照顾父母等等生活压力,在此不多讨论。单从法官的职业角度来看法官面临着哪些压力。笔者认为,职业压力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各种职业活动因素对人心理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一种心理状态。法官的职业压力主要是指法官在履行法律职务、职责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三、法官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法官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很多,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十种:

1、基层法院受理案件绝对数量增多。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社会矛盾凸显。谁对谁错,孰是孰非,都需要到法院讨个说法,于是各种社会矛盾都汇集于法院。就拿笔者就职的安徽广德法院来说,案件数突破7000件,居全市法院之首,在全省也不多见。案件数与法官的职业压力是成正比的,案件数越多法官办案的压力就越大。

2、基层法院法官流失严重。据最高法院公布的数据,近五年中,除正常原因外,全国各地法院流失人员近两万名,其中法官1.4万名,流失法官占现在法官总人数的7%。法官特别是中青年法官的流失成为法官短缺或断层的一个重要原因。[③]就广德法院而言,近年来共有4名青年法官通过招考、选调的方式到其他法院或单位工作,约占审判一线法官的13%。一方面是案件的绝对数增多,而另一方面办理案件解决矛盾处理纠纷的法官却在减少,一增一减之间,法官的职业压力不言自明。

3、当事人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麻烦、纠纷,就会诉诸法律,求助法院。但是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的诉求不是求证据的支撑,不是研究法律如何规定,而对托个熟人帮忙说情情有独钟。法官在对案件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之外,还面临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败诉一方的当事人就会猜疑承办法官是否与对方有什么猫腻。于是乎轻者诬陷法官,重者伤害法官。

4、司法环境有待于改善,影响公正司法的消极因素时隐时现。虽然中央和最高法院一再三令五申,不得让法院参加机关行风评议、招商引资等活动,但是一些地方仍然违规让法院参加上述活动。同时一些强势部门还会干预个案的审理。如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就用“专家论证会”的形式否认陕西省高院的判决。[④]重庆农民付强输掉了自以为能赢的官司,律师查阅卷宗时,发现了一份当地管委会发给法院的“公函”,要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并警告法院不要“一意孤行”。[⑤]

5、媒体的负面报道,大众的扭曲心态。一些媒体对一些个案在法院宣判前带有倾向性的报道,试图引导舆论混淆视听,给法官正常办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且现在社会人心不古,在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如果达不到自己的诉求,涉法上访、缠诉缠访、网络炒作、寻求暴力等极端措施都使得法官原本就比较疲惫的心理更加雪上加霜。就在今年6月,湖南永州零陵法院枪击案发生后,甚至有人将凶手朱军视为“英雄”并献上花圈,燃放鞭炮。一些网友在网上跟帖,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零陵区法院的一位女法官哭着说:“为啥老百姓对我们法官不理解,上午还有好多群众围在门口骂我们,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基层法官有多难。” 她称法院实际编制有90多个人,其中做业务的办案子的人就40多个人,案子多,法官压力都很大,要调解率,结案率,每月都要考核。“老百姓什么事情都到法院来,我们业务庭的人,精神高度紧张,今天法院门口还围了很多人,说打死了法官活该,我们听了都很心凉。” [⑥]通过上述事件不难看出,在保护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法官其实是披着强者外衣的“弱势群体”。

法院财务工作 篇7

我院档案主要分为诉讼文书、行政文书和会计档案三大类, 保管期限长, 最早卷宗可追溯到1949年建国初期, 库存量大, 各种纸质、照片、光盘等档案达13万5仟余卷, 20余万册, 而且每年大约以1万余册的数量递增, 是库存量较多的单位。我院档案管理工作在院党组重视、上级档案部门的指导下, 本着夯实基础、确保档案管理规范、高效的原则, 经过几代档案人的辛勤工作, 使我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科学、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工作省级标兵单位。

一、依靠领导, 争取支持, 档案管理体系健全

档案工作没有专项资金, 有限的办公经费对基层法院来说也是捉襟见肘, 因此依靠领导、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行政管理上的重视, 是档案工作在新形势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 我院将档案室的面积扩大到近400平方米, 真正实现了办公室、查阅卷室、扫描微机室和库房四位分离, 下步还将建立电子档案阅卷区。各种档案管理所需设备或配齐或得到了升级, 如微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空调、除湿机、吸尘器、防磁柜、监控等。基础硬件设施有了较大加强和提升, 对档案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档案管理组织体系上我院也采取很多措施, 建立了有主管院长 (一般为常务院长) 直接领导, 办公室负责主管, 档案室具体负责工作实施, 各业务庭室的书记员内勤配合的管理模式及档案管理组织体系, 形成周密的网络, 网络中层次不同, 分工不同,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各庭室负责人和专兼职人员发生变化时, 适时调整人员, 保持档案管理网络不缺、不漏、不断, 逐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二、制度完善, 有法可依, 档案管理规范安全

我院为保障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依据《档案法》、《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了《档案安全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员、扫描员责任制》等13种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 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修订、完善, 保证制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具体做法一是规范工作流程, 严格归档、保管、鉴定、借阅等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二是实行报结案审查制度, 报结案的同时必须将卷宗材料整理、装订、送审判监督部门审查后才能进入归档程序;三是确定归档限期制度, 严格办理卷宗移交手续, 编制归档目录, 做到归档及时, 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四是要严格借阅登记、审批制度, 对所借阅档案要进行细致的信息登记, 如借阅人姓名、单位、时间、内容、册数、卷号、审批领导等, 并存档保管备查, 总之要做好卷宗办理程序各个环节的工作, 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对库存档案要按照“十防” (防火、防光、防盗、防高温、防有害气体、防潮、防尘、防鼠、防蛀、防磁) 的要求严格管理卷宗, 避免各类卷宗的遗失、毁损, 确保档案的安全, 让所保管的档案既能全面反映法院主要职能活动情况, 维护其历史面貌, 又能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我院档案工作夯实基础的重要一环。

三、适应形势, 加快升级, 逐步步入科学轨道

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是上级法院档案部门的要求, 也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更是为审判、为社会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目前我院正在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提高纸质档案的录入速度, 将所有门类档案逐页扫描进行微机录入, 以实现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 公安机关、安全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工作中调档越来越频繁, 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上述机关寻找破案线索、证据材料及相关的法律依据。几年来, 社会各部门办理房产过户、低保、再婚、热费补助、贷款等都要到我院调取相应或相关法律文书, 做为佐证。每每送走一个个带着感激满意面孔的当事人, 做为一个档案人内心也无比欣慰。档案室既是法院卷宗后库, 又是法院服务于社会的窗口, 提高服务质量也是树立公平、公正, 司法为民的司法理念重要体现。

四、队伍稳定, 人员齐强, 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加强法院调解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篇8

一、法院调解工作的发展及地位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我国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的主要解纷方式。这一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兴起、质疑和发展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以“马锡五式审判”为代表的法院调解制度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法制逐步建立,进入了“诉讼时代”。这一时期的特征就是将民事诉讼机制上升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人民调解为主要方式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逐步萎缩和边缘化。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非诉讼机制不断萎缩之时,诉讼爆炸悄然而至,大大小小的案件犹如潮水一样毫无遮拦的涌向法院。有的为价值十几元的一棵小树打官司,而且从一审打到二审还不罢休,更有的因为两元钱“为权利而斗争”。法院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失去了非诉讼机制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第一道、甚至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众多有识之土已经认识到调解价值观的失落和实践中重判轻调的做法给我们的社会秩序和诉讼秩序带来的恶果,呼吁要加大调解力度。

在我国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更应该受到进一步地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诉讼机制存在着解决纠纷成本高、周期长、僵硬缺乏灵活等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种诉讼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诉讼观念与之配合、协调,否则缺乏观念支撑的法律制度,将是“纸面上的法律”而非“行动中的法律”。而我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和合文化”、情、理、法兼顾的文化,这就为我国的发展调解制度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

二、目前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调解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前些年,由于学术界曾经对调解制度的质疑,一些法官对调解工作的认识也一度出现偏差,在对案件的处理上往往简单地一判了之,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从而导致案件上诉多、上访多、申诉多、息诉少的“三多一少”不良局面。二是一些制度和机制容易引发强制调解,当前的司法政策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技术和宣传机制动员法官进行调解活动,如上级对下级、本部门对法官的考核量化指标,评先树优、责任追究等,使得法官“乐于调解、善于调解”、“全院上下群策群力,人人想调解、论调解、做调解”。这种机制在直接提高了调解率的同时,最负面的效应就是容易诱发强制调解。此外,还存在缺乏对法官在调解方面的业务培训,诉讼调解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但同时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集法学、心理学等文化底蕴及表达艺术等等于一身,对法官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要求。因为每一件诉讼,通常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和深刻的矛盾。对于判决而言,主要考验的是法官的法学功底;而对于调解而言,法官在精通法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揣摩透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当事人的所思所想、所惧所求。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当事人走出思想的误区,使原告方放弃不切实际的诉求、使被告方自愿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同时,法官还要铸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要刚柔并济,既要处处考虑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又要不失司法的权威。而所有这些经验都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长期的庭审经验,来自于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性的了解,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对于年轻法官和审判经验较少的法官而言,若想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了。然而,当前法院的业务培训大多集中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学习,对于调解所需要的相关学科却很少涉及,这必然会影响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法院调解工作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为法院加强调解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又对法院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及时更新调解理念,积极推进机制创新,有效提升调解水平,推动法院调解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具体而言,需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强化调解意识,实现审判实践向司法理念的升华

强化调解是法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法院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法院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我们法官坚定司法立场,切实做到司法为民。而调解是深深根植于我国文化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完全从有利于及时实现当事人利益出发,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种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而且这种结案方式并不以损害司法公正为前提,相反却能使司法公正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从而最有效地维护和兑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强化调解是法院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途径。根据调解的包容性、开放性、非对抗性的特点,如果办案法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进行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融情、理、法于~体,软化诉讼程序的呆板与生硬,那么既能防止工作的简单粗暴,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又能通过辨法析理,化解当事人的不平衡心态,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减缓执行压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法院的功能和价值。

2、创新调解机制,实现单一调解向立体调解的转变

(1)拓宽调解适用领域。当前,民事调解是法院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扩大覆盖面,把民事调解推而广之,积极探索和推进立案调解、申诉和解、刑事自诉案件和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执行案件和解的新方式,使法院调解进一步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努力做到凡依法可采取调解方式的,都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予以解决。

(2)推行全程调解机制。将调解置于诉讼过程每一阶段和环节之首,作为办案人员开展工作的必经程序。如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进行“送达调”;被告答辩时进行“答辩调”;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后进行“即时调”;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进行“听证调”;庭审阶段进行“庭审调”;发挥双方委托代理人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进行“庭外调”;定期宣判送达前,应一方当事人请求进行“庭后调”。通过全程调勰,实现立案阶段分流一批、准备阶段终结一批、庭审阶段化解一批、宣判之后平息一批的效果。

(3)建立调解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审判岗位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解撤诉率,并将其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将调解能力和案件调撤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及时总结推广民事调解工作经验,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指导、推进调解工作,避免走弯路,提高调解效率。要着力培养一批调解能手,使法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促进调解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4)在强化调解工作的同时,准确定位,避免强制调解。

一是是非曲直在诉讼调解中,法官应该树立正

确的诉讼程序观念并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可越权过限,不可干预私权。调解能否达成,根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从本质上讲,它是当事人在法院指导下运用处分权自行解决纠纷的活动。如果要使调解真正实现当事人的合意,避免“合意的贫困化”,避免法官强迫或变相强迫,就应当认真对待调解制度存在的基础一一当事人的处分权。二是在诉讼中适时为双方提供协商、对话的机会和场合,起中介、沟通作用;当事人双方的对话一时陷入困境而无法继续时,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援助,帮助当事人恢复对话。三是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和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讨论。四是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予以笔录认可。五是健全对法官调解行为的监督机制。

3、增强调解能力,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1)增强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法官的责任已经不单纯是根据法律来判定是非,还要通过使用法律来及时化解纠纷,办出让社会接受和公众认可的案件。因此,必须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善于从法律上准确把握和分析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理清调解思路,提出最佳的调解方案,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

(2)增强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通过更多地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把握社情、洞察民情,使调解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提高调解技能上下功夫,善于选准调解的切入点、感化点和时间点,丰富调解方法,提高调解艺术,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具体而言,要具有“四个能力”,即贴近群众的亲和能力,能让当事人坐得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当事人听得进;周到具体的协调能力,能让当事人信得过;随机处理的应急能力,能让当事人稳得住。

(4)加强法官调解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法院调解实践工作中,对法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较高,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构建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信任平台,是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当事人的重要保障。专业素养的提高,要求法官在法院调解过程中。法官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及案件争议焦点的准确把握,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纠纷产生背景的全面了解,对于相关法律规定、法律原则的分析和释明,都会引发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信任,使法官在与当事人沟通过程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当事人的对抗心理,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接受这些法官对于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的释明,在法官的指导下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促成调解成功。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对基础学科的一般常识的知晓、掌握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对相关行业的常识、惯例、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一定的社会经验等等,都能构建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平台。

上一篇:柯桥转型升级进行时下一篇:母亲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