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国际现代城物业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17年,森林国际现代城物业管理处的各项工作在公司领导和物业刘经理的正确指导下得以顺利开展,在保安、工程、清洁、客服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初到贵处,能加入到如此优秀的团队感到无比骄傲,与此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全面提高,跟上公司发展要求,现就我2018年物业管理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职责
1)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协调各部门工作顺利实施;定期向经理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2)熟悉物业各部门工作流程和常规管理内容,与各部门主管多沟通,多配合。
3)监督检查日常物业的各部门服务品质,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管理调配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具体日常工作及要求
(一)保安管理
(1)做好小区的治安管理,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
(2)加强对保安人员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学习,特别是新入职队员的培训。继续做好小区内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小区的正常秩序,给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幽雅的居住环境。
(3)做好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力求做到全年无任何消防安全事故。
(4)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标准,明确各部门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通过检查、考核,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工作有效完成。
(二)工程维保管理
(1)对 整个小区的电气、给排水、消防、对讲监控及公共设施等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维修和保养,确保小区的各项设备设施正常工作
(2)加强对装修户进行监督管理,有效制止违章装修行为。
(3)通过开展家政清洁服务以及水电气维修等有偿优质服务同时也可增加经营收入。
(三)环境卫生的管理
(1)根据小区实际情况,主要针对道路的清洁安排专人对树叶、泥土进行清扫,确保小区干净卫生。
(2)要求保洁部制定工作计划,结合保洁工作程序与考核办法,对清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装修垃圾实行定点堆放,集中清运管理,并加强小区卫生检查工作,确保小区的卫生清洁美观。
(3)植物管理请住户管好小孩,不要践踏;对区域内的树木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整形修剪。
(四)客服管理
(1)定期组织业主访谈,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取使业主满意度达标。
(2)及时掌握管理费、水电等费用收缴情况,通过提高物业收费水平,确保收费率达标。
(3)负责协调、配合各部门工作,及时、妥善处理业主纠纷和意见、建议。
(4)加强对部门员工服务意识、礼节礼仪礼貌、业务知识、应对能力、沟通能力、自律性等方面培训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检查落实,确保客服人员服务水平有质的提高。
(五)完善管理处日常管理,开展便民工作,提高业主满意度。(1)制度规范日常工作,完善小区治安、交通、绿化、公共设施设备等的维保,让业主满意。
(2)与售楼部、供电、供水等部门密切配合,同步、高效为业主办理入住手续。
(3)及时收集整理业主资料档案,科学分类,妥善保管。(4)有效监控人流、车流、物流大的区域,充分发挥智能化优势。
(5)配合开发商各项销售活动,组织各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六)优化环境,创建文明和谐小区。
明年的工作重点还是继续抓好物业安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市级各部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范性制度严格执行,逐项整改完善。根据工作考核标准组织各部门员工培训学习,明确岗位工作要求。
总而言之,2018年森林国际现代城物管处将以务实的物业服务工作态度,以武汉华夏物业管理公司的整体工作方针为方向,以开发商的重点工作为中心,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及考核指标,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争取在服务质量提升中创出佳绩。
物业主管 : 汪洪涛
新海小学坐落在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 学校始建于2011年8月, 占地28970m2, 建筑面积7290m2, 学校规划科学, 布局合理,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 建有“十九室一厅一馆”, 各专业教室设施齐全, 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 在校学生500人。专业教师37人, 平均年龄31.5岁, 其中特级教师1人, 省级骨干教师3人, 市级骨干教师5人, 学历合格率100%。
二、全新的管理思想与路径加速效能提高
学校管理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是教育思想管理。在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把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具体化为工作目标和措施, 把管理终点从对教职工的约束转移到为广大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服务上来, 凝聚力量, 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主动性, 引导和激励教师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是制定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前提。思想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统一意志, 把管理者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其途径有三:一是共同描绘学校发展蓝图, 二是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三是共同决策学校重大事项。这三个共同把全体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大计。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均衡发展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
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育人, 育人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有师德高尚的教师, 才能把天真的孩童培养成诚实善良、文明守纪、爱国自强的合格公民;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才能把年幼的孩子培养成爱读书、会观察、勤思考, 敢实践、勇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强化师德建设, 促进每个教师个性修养均衡发展。我们本着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原则,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并把“爱与责任”作为核心育人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新教师从教宣誓”、“以爱育爱”师德演讲、“特教体验一日行”等多层次不同内容的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青年教师王晓媛用真情关爱学生, 被自治区团委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大队部石杨老师被呼伦贝尔市团委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 尊重学生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均衡发展。
一所学校办学效果如何, 其成果和标志是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五个关注”的育人理念, 坚持“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思想, 努力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均衡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教育内容逐条细化到每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经典国学、本根教育强化学生的养成, 努力落实晨读、午诵、晚省,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 健康茁壮成长。通过班会课, 结合具体案例, 加强对小学生的孝顺、礼貌、勤奋、诚实、知荣、明耻教育;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我校与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关爱同龄伙伴”互访活动, 通过近距离接触,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同情、懂得怜悯助困, 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关爱有困难的人。
3. 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一直是我们的工作要求, 为确保此项工作得到落实, 我们提出“三保证”、“两落实”、“一促进”, 用“班主任负责制”保证课时、教案、课堂质量的落实。建校初, 年轻教师要到各班上课, 都要提前将教案拿给班主任签字, 班主任要随堂听课, 以此确保科任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技能要求得到落实。目前各科任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室, 教室内各种专用教具学具一应俱全, 专业氛围浓郁, 孩子们在专业教室里上课兴趣盎然。在新海, 到处都是快乐的课堂。此外, 各学科积极组织竞赛活动, “以赛促趣、以奖促学”。语文学科的口头作文擂台赛、英语学科的话剧表演、计算机学科的创意绘画、百度搜索赛等, 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保证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 整体推进。
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平安校园建设得到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提出“两严守”、“三掌握”、“一确保”。一要严守校门, 实行严格的进出校门登记制度;二要严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不折不扣地执行。三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应急措施;掌握各季节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及避险方法;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 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确保师生人身和校产安全。
通报
在娄底市汽车行业商会和相关商家的积极支持下,娄底国际汽车贸易城筹备工作以及“拆违”工作进展顺利。
一、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所形成的共识,娄底国际汽车贸易城的地理位置选定为潭邵高速娄底连接线两侧,详细规划正在制定当中。
二、根据项目筹备进度,2011年4月1日前暂不交纳土地款,请各商家安心经营。
三、截至2011年1月24日前,已有28家企业、商家申报用地计划近800亩,预计政府能用于娄底国际汽车贸易城4S店片区的土地约500亩,具体调整方案正在拟定之中,请大家配合支持。
祝 各企业及老总:
事业兴旺财源广进
兔年平安幸福吉祥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以东钱湖为依托,是一个集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旅游观光、水上娱乐为一体,蓝天、碧水、青山、绿树相映的国家重点生态型旅游度假区。到2020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将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基地、国际性的高端总部经济基地。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长期参与长三角区域的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结合自身主题公园建设与大型博览项目策划的经验,对本项目提出了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概念性规划方案,获得了林科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1、项目背景
2003年起,在原宁波植物园规划的基础上,中国林科院的专家考察东钱湖,提出了建设中国森林博览城的设想。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国家林业部门专家积极参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直接领导组织,森林博览城项目越来越明晰。2008年初,国家林业局正式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
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项目,是以森林文化为主题,全方位阐释人与森林的关系,作为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注解。该项目的建设,使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形象有一个更强有力的支撑,不仅使度假区的旅游体系更完善,东钱湖的“生态之湖”形象更加凸显,而且极大提升宁波城市品位,提高宁波旅游在世界的影响力。、项目范围
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南部。北至环湖路,紧临东钱湖,以上水村为界;南以窑岙山、毛柯山、岛球山、太阳山等山脊线为界;东至福泉山,总面积近515公顷。
3、项目目标
把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建设成为国家“森林与人类”宣教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基地,先进森林文化的传播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林业科研试验基地,森林旅游胜地和会展中心。
4、项目定位
将森林博览城建打造成以森林文化为主题,生态文明为本底,集居住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示范、科普宣教和科学试验为一体的中国首创、世界一流的旅游综合体。
5、项目要点
(1)项目分析。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要充分反映“城”的包容性,是一个林业、生态、文化、文明结合旅游及市场相应的综合体。重点要突出生态、产业、文化和文明四大主题,挖掘森林文化内涵与突出休闲特色相结合,坚持文化与休闲高度统一。
(2)总体创意。项目以弘扬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达到吸引和教育大众的作用。
(3)功能构建。项目的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拼凑体。
(4)创意展现。通过创意体现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发展的方向,本项目是具有市场号召力和满足游客参与性、具有经济效益的主题创意,同时我们在本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充分注重的创意的可实现性与可赢利性;
6、重点项目
森林博览城将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先进的森林文化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将宣传展示、科普教育、科研试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于一体,多功能、多层次、多视角反映林业发展史和森林文明、森林文化的发展进程,从而成为传播森林文化、宣传生态知识、泓扬先进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中国森林博览馆:重点展示,户国各气候带典型森林景观、森林功能、森林物种、森林文化、林业发展史、林当科技成就等,旨在培养热爱森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达到传播森林文化、普及林业生态知识、提高生态安全启识的目的。主要包括森林文化馆、林业厂程馆、林业科技馆、森林景观区、种于资源库等几个展馆(区)。
世界森林博览馆:重点展示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史和建设成就。邀请一些国家或知名公司,以开同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展示展览,如美国年、北欧年、非洲年、口本月、澳洲日等。
植物园:结合地形地貌和景域空间条件,将植物园划分为观赏植物阂、食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园、厂业原料植物圃和植物纪念园。
森林度假区:依托束钱湖自然,山水风光和森林博览城丰富的人文景观、科技内涵,随景而建,打造具有汀南水乡特色、个性明显的顶级度假区,规划建设植物景观、四季花卉两大别墅区。
关键词:城市森林,问题,广西巴马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把城市林业发展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城市林业与城市建设、城市园林有机结合,合理配置林木花草,在注重绿化美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森林乔木作用,使其功能互补,相得益彰,是有效减缓和从根本上控制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大建设的背景下,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提出实施城市森林建设工程,以适应人类日趋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不仅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土安全,而且对改善巴马县城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巴马县城环境概况及城市性质
1.1 环境概况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西部,盘阳河中游,地处东经106°15′18″~107°32′41″、北纬23°49′53″~24°23′26″之间。东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接壤,南与百色市平果、田东、田阳县毗邻,西和百色市右江区、凌云县交界,北靠河池市东兰、凤山县。县城驻地巴马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51km,濒临右江河谷,属红水河水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光热充足,夏热冬暖,春秋凉爽宜人;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
1.2 城市性质
按照《巴马瑶族自治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将巴马镇城市确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长寿食品加工为主导,是具有环境优美、宜人居住的长寿旅游名城。2010年规划县城城市建设总用地4.6km2,至2020年达6.2km2。根据巴马县城城市性质,要求城市具备较高的生态环境质量,其中包括较高的城市森林质量。
2 巴马县城城市森林基本情况
城市森林指的是巴马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可视第一面坡的森林。巴马县城城市森林用地土地权属于国有林场和集体用地2种。国有林场用地原来经营的主要以传统林业用材林为主,而集体用地经营的主要有糖蔗、水稻等农作物以及龙眼、柑橘、三华李、芒果等经济果木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土地资源日显宝贵,目前区域内土地利用率较高,几乎已全部应用于营造用材林和少量的经济果木林,集体土地的利用率亦近乎10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基本实现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巴马镇城市森林已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县城人居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县域旅游产业乃至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但由于传统的林业主要以用材林为主,使得现有森林植被景观日益不能适应人们对城市林业的要求。
3 巴马县城城市森林景观主要问题
3.1 森林层次结构简单,森林植被景观单一
地球上任何一种自然植被类型都不是单纯由一种植物所组成,而是由多种植物通过占据各自的合理生态位所构成的,森林之所以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无法比拟的生态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具有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规划区林地植被主要是尾叶桉林、马尾松林、相思林、杉木林等人工用材林以及经营集约程度很高的经济果木林,多是清一色的纯林,经营的初衷是以经济效益为主,极少兼顾森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为了造林、抚育的经济和方便,设计主要采用几何形,非矩形即品字形,导致森林平面轮廓景观硬直单调,缺乏平面线条的简洁、流畅和柔美。而人为剔除其中某些成分以获取一个成分的纯化类型,是一种偏离自然的不稳定状态,难以得到森林应有的生态效果,规划区多为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使得植被结构简单,结构单层化,既未能充分体现南亚热带森林所应有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组成的复层植物群落景观,又未能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应有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时立体层次上缺乏自然性或近自然性,森林景观缺乏巴马县城市应有的区域特色以及城市森林应有的清新、宁静和生命力,没能充分体现出城市森林的人文、观赏等社会效益。
3.2 植物种类单调,生物多样性贫乏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致使区域内原生植被已荡然无存而被人工植被所替代,目前区域内以人工的用材林和经济果园为主,从规划设计、造林(种植)、抚育到采伐(收获)利用,人们均以直接经济收益为唯一目的,使得偌大面积的区域范围内,用材林仅有马尾松、杉木、尾叶桉等树种,其中马尾松、尾叶桉造林面积比重最大,而经济果园也仅见龙眼、芒果、柑橘等少数树种,伴生树种只见大叶栎、中平树、盐肤木、红荷、红椎、潺槁树、鸭脚木、木姜子等零星间生其中,其他树种十分贫乏。乔木树种贫乏,其所构成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种类亦表现较为单调,灌木树种多为桃金娘、酸藤子、山胡椒、光野漆、三叉苦、野牡丹、粗叶榕、对叶榕、黑面神、牛耳枫、岗松、柃木、杜茎山、华山矾、黄牛木、假鹰爪、苦李根、越南悬钩子、九节等,而草本植物常见的有铁芒箕、东方乌毛蕨、五节芒、类芦、白茅、野古草、海金沙、羊耳菊、斑鸠菊、胜红蓟、旱莲草、耳草、一点红、小飞蓬、荩草、豨签、飞扬草、地桃花、火炭母、黄花酢浆草、扇叶铁线蕨、狗脚迹、团叶铁线蕨、野古草、火炭母、一点红、半边旗、肖菝葜、臭根子草、香附子、臭根子草、硬杆子草、狗牙根、弓果黍、止血马唐、扭黄茅、园果雀稗等。规划区表现出植物种类较为单调,植物物种多样性贫乏,难以担负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载体,发挥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3.3 森林生态系统单纯,生态环境效益难尽人意
单调的物种、简单的植物群落,构成比较单纯的生态系统,虽然区域内土地利用基本符合“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但林地却是清一色的人工林,且多为单一树种组成的用材林。植物种类单调,多样性贫乏,缺乏自然构成的种类丰富、层次复杂的植物群落景色,除沟谷局部略有变化外,植被、水景、山体等景观趋于雷同,体现较为单一的生态系统,难以适应现代城市林业科学所倡导的重建或恢复近自然乃至自然(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要求。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天然森林(尤其亚热带、热带地区的天然森林)在维持大气碳氧平衡、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培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多于人工林(尤其人工纯林)。规划区作为巴马县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现状,使其具备的生态环境效益难以担负起保障首府城市生态安全、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3.4 森林文化内涵缺乏,难以适应游客和市民对森林游憩的要求
森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森林文化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结构美而对人们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着城市的人文内涵。在森林文化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地加强城市园林文化、森林旅游文化、花文化等建设,以符合现代城市建设对林业的要求。目前规划区域不仅森林层次结构简单、森林植被景观单一、植物种类单调、生物多样性贫乏、森林生态系统单纯、生态环境效益难尽人意,而且其森林文化内涵较为贫乏,主要表现为所用树种缺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用地缺乏统一规划,森林旅游价值不高,难以适应游客和市民对森林游憩的要求。
4 结语
城市森林景观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载体,笔者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巴马县城森林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营(改)造施工、保护及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幼平.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浙江[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9(5):14-15.
[2]唐秀萍.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在即——主题为“城市森林与品质生活”[J].中国林业,2009(9):18.
[3]刘向国.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功能[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44-245.
【森林国际现代城物业管理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森林资源的计划管理方案03-01
森林资源管理10-19
森林管理条例11-20
森林资源管理举措06-13
森林资源管理讲话01-13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02-07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03-01
森林防火管理办法03-21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04-18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