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升初历年试题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南省小升初历年试题(推荐10篇)

河南省小升初历年试题 篇1

【Hello,小升初!】

总觉得时间就像是旋转的车轮,只要踩上油门就可以奔跑,跑的还那么快,沿途的风景总是来不及用心来采摘。这不,一转眼的时间,美好二月就匆匆而过了,印象中,昨天还是新年呢!

二月匆匆而过,我正与二月轻轻挥手,与有着新年气息的二月说再见。三月,又是一年三月来临之际。我抬头望望天空,问问云姑娘时间为什么总是匆匆而过?我再望望,抚心自问自己离小升初的日子还是多远?是不是还有十万八千里,所以不必着急?

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如今我回眸望望,在这两个星期中自己学到多少知识?做了多少本练习册?小升初的毕业生的生活我的确是不适应,可无论怎么样,都是万不得已、身不由己,无论自己多么不适应也得去适应。而不适应生活的自己比别人走得慢了许多,所以自己必须去追逐别人的脚步。

今天是昨天的影子,昨天又是今天的镜子。

每天五点半放学后,总是匆匆跑回家。吃完饭,写完数学作业,抬头看看钟,才发现已经七点了。再写英语作业,望望钟,八点钟声已经敲响。可语文作业还有一大截没完成,自己安慰自己说,不怕应该可以完成。当做完语文作业时,已经九点了。再望望镜子中的我,是毕业生了,怎么可能会有充足的睡眠?看看桌上的一沓沓课外试卷,一本本习题:语文的知识集锦、数学的习题做法、英语的`语法题。自己做了多少,而自己只好拼命的去做,生怕跑在别人的身后。当自己做了一些题,望望钟,已经十点半了,才能安心去睡觉。

每天晚上如出一辙,每个周末的生活一模一样。这样的生活,虽说无聊可一定要去适应。因为我是六年级的毕业生了,谁叫中国的学生的命就这么苦呢?古人有云:十年寒窗苦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天公偏偏要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呢?

小升初,我到底以什么心情去迎接你呢?还有短短的四个月,你将要到来。四个月的日子,虽长可实在却很短。时间,停留在这一刻吧!小升初,停留下你的脚步吧!为了你的到来,我们可准备了不少。辅导班、练习册……可是,无论如何,你还是会来。要来的,迟早会来的!

天才,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追逐上你的脚步,现在的我仿佛输在起跑线上,我一直很努力的向前跑,不停地冲。可我不管多么努力,仍然在你的身后,当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我真的跑不下去了。天才,我似乎离你越来越远……

坐在窗前,聆听着夜晚安静的声音,呼吸着夜晚的气息。抬头望望,那美丽的星空上,有着无数颗小星星,但那无数颗小星星似乎只为唯一一颗璀璨的星星而活。无数颗平凡的小星星都把自己所有的光芒给予唯一一颗出类拔萃的星星,月儿的皎洁月光也只会照耀着这颗唯一的星星。而这颗出类拔萃的星星将变成星空中最璀璨明亮的星星。而人们抬起头欣赏星空时,只会赞扬这璀璨明亮的星星。而在它旁的不知名的小星星即可有,也可无。我知道,我在这一刻,我并不是星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但是,我并不甘愿只当一颗不知名的小星星。

河南省小升初历年试题 篇2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小升初面试试题 篇3

一、(大约1个小时)每人按指定顺序抽取一个题目,准备2分钟的演讲。准备时间大概5分钟。抽签题目有:

谈谈你最尊敬的一个人

评价一下爸爸和妈妈的一次冲突

行百里者半九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假如我是老师

你的课余生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义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你遇见岳飞,想对他说什么?

谈谈你父母送你的礼物;

如果你和同学之间有了误会,怎么解决?

学而不思则惘

给你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等

二、(大约半个小时)一个教室28个人,分成4组,每组7个人,准备10~15分钟后表演一个短剧(也是随机抽取一个题目),指定顺序按组表演。

题目有:

快乐之源

准备一场班会

……

三、(大约半个小时)评论刚才的表演,第一步评论最佳小组、最佳创意、最佳演员,

第二步给每个组提点建议(都是举手表决)

还有一个环节是孩子自愿的才艺展示

历年小升初作文考题 篇4

考场、小白兔、山坡、指南针、狐狸。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小白兔和狐狸要在森林进行一场比赛。比赛当天,他们各自在考场做好了准备。裁判大象说:“今天你们的任务是要去山坡上取下一包苹果,送给你们的工具是指南针,各就各位,开始!”狐狸先用它自己带的工具:滑冰套装,滑了上去。而小白兔仍然努力攀爬,一个山脚拐弯处,小白兔迷失了方向,于是拿出考场工具:指南针。这下子,狐狸也到了这个拐弯处,可是它早已不知了怎么做,就晕了过去。而小白兔利用了指南针找到了方向,爬到了山顶,并且把那包苹果也拿到了。小白兔学着刚才的做法,又下了山,小白兔走在那个拐弯处,看见了狐狸,扶起狐狸,下了山。

小升初数学必考试题 篇5

一.口算:(10分)

⑴ 21.7÷7=

⑵70-34=

⑶1.3+27

⑷45-0.5=

⑸25×0.4=

二.填空(14分)

① 四千五百万零七百写作(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

②1.5时=分, 450毫升=(??? )升

③把72分解质因数是(72= )。

④在 、0.606、66%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

⑤把1.6∶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是()。

⑥《大百科全书》原价每套500元,现实行八五折优惠后,每套( )元。

三.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画“×”。(8分)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

②用100克药粉和1千克水配制成的药水浓度是10%。 ( )

③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6米,面积就增加 36平方米。 ( )

四.列式计算(8分)

①1.8除以2减1.6的差,商是多少? ②X的 比39多21,求X

五.下面的平行四边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单位:分米)(5分)

六.解答下面各题(36分)

①? 学校共有210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 。女生有多少人?

②学校买回315棵树苗,计划按3∶4分给五、六年级种植,两个年级各分到树苗多少棵?

③某电脑公司计划用9天时间组装电脑630台,实际只用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组装多少台?

④师徒两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生产40个,徒弟每小时生产30个,完成任务时徒弟正好生产了450个,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⑤?运送一批抗“非典”物资,由大、小卡车同时运送,6小时可以运完,如果用大卡车单独运,10小时可以运完。如果用小卡车单独运,需要几小时运完?

⑥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所有棱长之和为108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为4:3:2。现在要将这个长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透视“小升初”的“奥数”困境 篇6

“奥数”培训热的成因探析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一项以数学为内容, 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国际性竞赛活动。在解决奥数问题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能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现在奥数的重要程度和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越了其他所有课程, 成为困扰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的枷锁。其成因主要在于:

1. 教育资源不均等

由于教学资源客观上存在着不均现象, 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数学作为一个能够比较清楚地传递学习能力信号的学科, 成为各重点中学遴选优质生源的一个相对简单易行的手段。所以“奥数”培训就成为学生“择校”的基本途径。

2.“奥数”学校的推波助澜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 “奥数”学校发现了这个有着无限商机的市场后, 纷纷聘请各名校教师。出版商也纷纷出版和奥数相关的书籍、试卷、真题练习卷, 并大肆宣扬只有学习奥数, 才能有机会参加“×名校”招生考试, 才能拥有更好的前途等。而每年名校在奥数班遴选学生的事实也极大地影响到家长和学生的具体行动。

3.个别“名校”及其教师的“寻租”推动

在残酷的竞争之后, 只有部分具有相当背景的培训学校能够坚持笑到最后, 不是因为教学质量最高, 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学生拥有更多的考试机会, 而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和所谓的“名校”及其名师有比较密切的协作关系, 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奥数”培训的消极影响

1. 极大地打击了多数学生的自信, 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奥数是用算术技能解决数学问题, 很多可以用代数、几何方法轻易解决的问题被拿来用于考核小学生的算术, 许多奥数题既难住了孩子, 也难住了家长。频繁受到打击的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不仅没能提高, 甚至越来越少。

2. 占用过多的资源和时间,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的五、六年级学生几乎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后, 频繁奔波于奥数学校之间 (为了获得更多的考试机会, 许多学生会参加2~3个奥数培训班) 。晚上还要做大量的奥数练习题, 很难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 奥数化身为“背题”, 反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每逢升学前夕, 奥数培训学校就会使出绝招———做题、背题。学生被要求拿着历年来各名校的考试题汇编反复做大量的练习, 无论理解与否也要强行记忆教师总结出的各种题型及其解决方法。如此“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 却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恶化教育环境, 影响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 但是奥数培训强化了“名校”遴选生源的行为, 事实上助长了“择校”现象。学生、家长把大量资金、精力和时间消耗在奥数培训之后, 即使如愿以偿考上心仪的学校也要给学校缴纳数万的“择校”费用。这个公开的秘密, 严重违背义务教育所提倡的“免费教育”、“公平教育”的理念。

“奥数”热降温的必要条件

1.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均衡是一项艰苦、长期的综合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教育界等共同努力。可以尝试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的办法, 促进优质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如上海已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区 (县) 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在区域内实行教师合理流动, 借以实现师资资源的配置均等。[1]

2.提高教育优质资源使用效率

共享是提高教育优质资源整体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课程、教师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可减少重复投资, 大大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金的增长, 使得通过建立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 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可能。

3.坚决取消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

必须按照《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和规定, 取消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重点高中 (示范性高中) 与初中彻底脱钩, 不存在重点初中, “择校”就会自然消失。

4. 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制度, 减缓“小升初”的择校竞争

首先, 初中可主要参照小学阶段的表现招生, 建立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其次, 治本之策是加快改革中考制度。如陕西就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下放至初中, 2009年规定优质高中招生面向薄弱初中的招生比例为15%, 2010年为20%, 2011年招生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使得学生在各个初中上学都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 此举将会有效地减缓“小升初”的择校竞争。[2]

结语

作为小升初重点考核手段的“奥数”训练, 目前已经基本失去了培养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的真正意义。因此只有在教育资源均等,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下, “奥数”才会摆脱恶名, 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摘要:奥数作为“小升初”的基本考核手段, 恶化了教育环境,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必须在教育资源均等化的理念下, 通过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制度等具体举措来消除其不利影响。

关键词:“小升初”,奥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等

参考文献

[1]冯晓艳.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9.

小升初语文阅读试题 篇7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答: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答: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答: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小升初数学复习试题 篇8

1、每天练习3~5题,夯实基础。计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也许在课堂做的很好,可回到家之后,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急坏了家长,急坏了孩子,也急坏了老师。计算,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虽然现在有很多巧算的技巧,但是如果最基本的竖式掌握的不好,就像“没有学会走路,就开始练习跑步的孩子”,肯定会摔跤,会摔疼孩子,所以,基础很重要。

例如:72÷(9+9)。这道题会有很多孩子等于16,还不知道错在哪儿~~~

2、认真审题,注意细节。细节决定命运,是我厂说的一句话。用在数学里就是细节决定对错,认真审题,注意每一个细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熟悉的题,为什么熟悉的`题最容易错的呢?因为你和“他”太熟了,所以就不怎么去审题,提笔就做,很容易错。

例如:1+3+4+5+6+7+8+9+10+9+8+7+6+5+4+3+2+1。这道题,小朋友一看是熟悉的金字塔数列,非常高兴。直接等于100,试卷发现来之后发现错了,再认真审题后看到少了一个2,是不是又气又恨啊,所以,审题很重要!

3、计时做题,稳中求快。很多孩子平时做题准确率很高,可到了考试的时候总是拿不到高分,这和平时的做题习惯是分不开的,有的孩子做题喜欢拖拖拉拉,边玩儿边写,到了考试有时间限制了,就会觉得手忙脚乱,准确率降低。所以,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养成计时做题的习惯,再考试就不会慌了~~~为宝贝儿们加油哦~~~

4、按步做题,切忌眼高手低。很多孩子做题喜欢跳步,但跳步时稍有马虎就会出错。建议宝贝儿们现在按步做题,培养良好的解题思路,到五、六年级做题得心应手时,再跳步。三、四年级是养成良好做题习惯的重要时期。

5、细心检查,独立学习。很多孩子作业做完了喜欢让家长检查 ,或等老师批改,这样虽然节约时间,但是浪费了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程度,还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一举两得。

6、准备错题本,随时翻阅。有些孩子相同类型的题错了一遍又一遍,针对这样的孩子,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让孩子把正确的答案写到错题本上,有时间了,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时间长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哦~~~

河南省小升初历年试题 篇9

1.词汇量不达标

许多学生对词汇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不会拼写,不够关注词汇在篇章中的具体应用。很多学生记忆单词就是在背一连串毫无联系的字母,完全没有结合音标来记忆,就显得尤为吃力。

2.阅读理解能力差

小学英语只注重听说训练,对于阅读理解没有系统地训练过,所以一下子从对句子的理解过渡到对语篇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困难。

3.能力发展不平衡

小学的英语教材中其实很多语法知识都已经出现了,但是学生的语法基础两极分化严重,有的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起语法就很轻松,也有的学生掌握得很差,自然在初中学起语法困难重重。

从小学进入初中,环境变了,学习内容变了,学习方法也变了,再加上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细致耐心地做好引导工作,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英语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做好小升初的英语衔接工作尤为重要。如何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就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的英语衔接工作呢?

一、加强词汇教学

众所周知,要学好英语,词汇是关键。掌握大量的词汇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水平,词汇量越大,学习的效果肯定会越好。然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觉得记单词很困难,背完了过一会就忘了,或者即使当时勉强记住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忘记了。绝大多数学生背单词就像是在背一连串的电话号码,低效且枯燥乏味。要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就必须结合音标背单词。由于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有的学过音标,有的没有学过音标,即使学过音标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进入初中后,首先要花一段时间进行音标教学,让学生反复练习结合音标拼读单词。然后可以把音标知识穿插到每个单元逐一讲解。比如,七年级英语每个单元的Study Skills中都有音标,所以可以利用每个单元的复习对音标加以巩固。最后在学期结束前再加以归类复习,加深对音标的印象,促使学生掌握音标。当然,有的学生由于思维定式,一直习惯于电话号码式的背诵,教师就要督促他们改掉之前错误的背诵方式,鼓励其利用音标来拼写单词。

二、重视听说教学

初中英语的语音和听力教学主要侧重于音素和读音规则,只有掌握好发音和读音规则,才能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营造英语环境至关重要,所以坚持以英语组织教学是树立师生听力自信的基础。如果教师每堂课都以英语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听说活动,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听说机会,那么学生的听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应好好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所有有声资源。在Comic Strip和Reading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观看视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听力水平。在Integrated Skills的教学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辅以不同的听力技巧的点拨与培养。再次,必须讲解听力训练。目前的《同步听力训练》是很好的听力训练资料,要好好加以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时间比较紧,无法进行听力训练,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听完后教师再进行批改评分,集中归纳讲解。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听力训练,如听英语歌曲,观看原版电影片段,收听英语广播等,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听说氛围。

从初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李阳的“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是很好的“说”的标准。初一时教师应多给学生读的机会,无论是跟教师读,还是跟录音读,都可以。课上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朗读背诵教材、互编对话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课外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强化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接触的阅读材料比较少。而初高中阶段,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中考和高考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不少学生出了考场就抱怨英语太难了,有好多题来不及做,其实就是阅读理解难,一旦阅读理解难度提高了,时间上就来不及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在高中继续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好好利用教材中的Reading部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我们目前使用的牛津版教材初中英语7A的课文相对比较简单,高年级几本教材中的课文篇幅增加了很多,阅读量明显加大,课文的信息量也随着话题内容的多样化而不断扩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教材,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如快速阅读、细读、归纳文章大意、复述课文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一是要杜绝口读、指读、唇读、不断回复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研究表明,阅读速度快的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优于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初中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因此建议教师在课上进行限时阅读。三是要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想着查字典,以初中生的词汇量,阅读中遇到生词是难免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内,那么学生的阅读实践就太有限了,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保证英语阅读量。文章读多了,词汇量就越来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者选择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和《美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阅读,并加以辅导,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抓好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即书面表达,一直是中考和高考的重头戏,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应利用好每个单元的Task的教学,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绝对不能把Task上成阅读课或是语法课。写作课的课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构思练笔,通过小组合作外加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再当场批改学生范文,呈现学生的优秀习作。此外,针对平时练习中或是考试中出现的写作任务,教师有必要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讲解,重点讲解书面表达的技巧和典型性错误。教师须引导学生养成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好习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读得多了,语感强了,自然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要坚持不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耐心,勤于练笔,肯定能有所提高。

推荐小升初语文试题 篇10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不及防心急如()走()无路()死拼搏

司空见( )万人空()言简意()争先()后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五采斑斓()礼直气壮()无敌放矢()谈笑风声()

豪不介意()振耳欲聋()迫不急待()浮想联篇()

3.用 感字组词(至少4个),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他们全家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 )将军的救命之恩。

(2)接过老师送来的书包,我心里充满( )之情。

(3)在张家港的几天里,我( )最深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讲究卫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1分)

5.按要求默写诗句。(2分)

(1)描写春天景色的:________ 。

(2)描写儿童嬉戏的:________ 。

(3)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 ________。

(4)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________。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________。这句话来鼓励他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__,飞向________ 的树梢,飞向 ________的房屋,飞向________的电杆。

(2)秦兵马俑,________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________、________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和________。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________ 的。

(3)白鹭全身________的结构,有_______的蓑毛,_______的长喙,_______的脚,白鹭是一首_______的诗,一首__________的诗。

四、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1分)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1分)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1分)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1分)

5.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注意用好修改符号。(2分)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感到十分遗憾!

五、口语交际。(4分)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如: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每条不超过20字)标语:(2分)

(2)听话听音,例如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 阅读理解。(18分)

(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 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1.给划线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分)

2.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 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 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1分)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4.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1分)

(二)

仔细阅读成语词典中关于望洋兴叹的解释,然后按要求完成练习。( )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望洋兴叹中的兴应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分)

2.词典一般会对成语的出处或典故转述。望洋兴叹成语出自________,读读划线句子想想,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分)

3.用________划出该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1分)

4. 根据词典的解释,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中用望洋兴叹是否确切。 (1分)

A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他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 )

B哎,这么简单的题目,我肯定得100!我情不自禁望洋兴叹。 ( )

(三)

快乐如风

凯特一出道就瞄准一千五百米,水平很快就在他的加勒比海小国名列前茅。然而,让雄心万丈的小凯特屡屡气短的是,他迄今为止,在任何一次国际大赛上都还没能拿到奖牌。他总是沦为配角,悲凉的、悲怆(chuàng)的、悲壮的配角,他用他的苦涩,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又一次参加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大会组织者出于通盘考虑,请凯特担任自杀性的领跑,许诺酬以重金。凯特眼瞅强手如林,自家获奖无望,便咬咬牙答应试试。比赛一开始,凯特就奋勇冲在前面,在前八百米,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凯特不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速度,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程,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

即使退出跑道,凯特也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扶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的观众鞠躬致意,然后,挺着胸脯,吹着口哨,大大方方地走出场外。

组织者事后说,想不到凯特的任务完成得那么好,那么好。他的速度控制适宜,节奏安排合理,无论形体还是步态也都十分优美,全方位的优美。正因有了他,常规格局中杀出一匹黑马,搅乱了方阵,掀起旋(xuán xuàn)风,变按部就班为急起直追,这才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创神奇;有事实为证:这一组的所有选手,都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夺冠者,更刷新了赛会纪录。

凯特就此喜欢上了领跑。在一些规则许可的国际赛事上,他频频出任这一角色。

说话已是两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担任一千五百米的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脚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落(là luò)下一大截。两圈之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脑后也没有脚步声。他回过头,呀!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担当出成绩、破纪录的大牌选手,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加油赶上。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会是我吧?不,我很清醒。这是第二圈?是的,第二圈。这是一千五百米?当然,是一千五百米,不是八百米。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滚滚滔滔、跑不丢、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今天的观众也特别捧场,凯特!凯特!此起彼伏,凯特,凯特!地动山摇。凯特!成了节奏,凯特!成了鼓点。于是,凯特决计临场发挥,继续领跑,直到后面的主角赶上为止。谁知三圈过后,凯特不仅依然领先,而且和后面选手的距离越拉越大。啊,今天反常,彻底反常。跑道缩短,时间拉长。规则破坏,游戏出格。快乐如风!奔跑如风!凯特干脆发力冲刺,结果,他破天荒地获得世界冠军。

1.给文中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用________和_ _ _ _ _ 在文中分别画出凯特在第一次领跑退场时保持尊严和组织者评价他任务完成好的句子。(2分)

3.凯特在第一次领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4.两年后,凯特在国际田联黄金大赛巴黎分站夺得冠军的主要原因是( )。(1分)

(1)其他的运动员没有参加 (2)开始就有了信心

(3)多次领跑,实力大增 (4)观众捧场,给他支持

5.请你写几句话展望一下凯特的未来。(1分)

6.对于凯特来说快乐如风,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快乐的呢?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快乐如××或 快乐是××这样的形式写几个词或几句话。(1分)

▲ 写作表达。(30分)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

3. 500字左右,并建议你写好文章后修改一下。

上一篇:中秋节祝福的短信下一篇:新年到了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