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实习报告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丹江口实习报告(精选6篇)

丹江口实习报告 篇1

为期一周的丹江口水电站生产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理论到实践都学到了很多,在师傅的教导下,明白了作为一名水电站工人的责任和需要的技能,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实习电站情况和实习内容如下。

一、实习名称:丹江口水电站实习

二、实习时间地点:2010年11月24日~27日,中国湖北丹江口市

三、实习单位:丹江口水利枢纽

四、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单位实习,让学生向单位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单位管理知识,了解一般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和组织现场管理方法。为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另一方面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同时,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五、实习内容:

6月22日下午老师把我们召集到教室开会,老师交代了一些关于实习注意安全事项和要带的必需物品,22日晚上9.50在张海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上开往襄樊市的火车,次日早上8点多到了襄樊再转车到丹江口市。

6月24日上午常飞老师给我们讲入厂安全教育,要求我们不要随意走过车缆,不要随意动电气设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厂要戴安全帽,并给我们介绍了2008年中国第一部《安全工作规程》,接着介绍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概况。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丹江汇口以下800m处,是开发汉江的第一个控制性大型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引水、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枢纽分两期开发,第一期正常蓄水位157.0m,相应总库容174.5亿m3,装机容量9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38.3亿kW·h。河床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97m。一期工程于1974年竣工。第二期工程正常蓄水位170m,总库容290.533亿m。多年平均可向华北调水145亿m以上。丹江口水利枢纽二期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26日正式开工。

丹江口初期工程由挡水坝、坝后发电厂、通航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工程四部分组成。挡水建筑物全长2468m。其中混凝土坝全长1141m,最大坝高97m,由58个坝段组成,自右至左坝段编号为右13~右1、1~44坝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521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7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00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流量64900立方米/秒,相应库水位159.8米;校核洪水流量82300立方米/秒,相应库水位

161.3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57米,防洪限制水位149米,死水位139米。水库总库容209.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02.2米,死库容72.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77.2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最大水头81.5米,设计水头63.5米,最小水头57米。

丹江口水电站安装6台单机容量15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是苏联的最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4265小时,采用110kv和220kv高压输电线路尽心电力外送,输送回路110kv系统3进8出,220kv系统5进6出。丹江口水电站为华中电力系统的主要电源之一,自1968年投产以来,发挥了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源作用,至1990年底已累计发电823.19亿KW·h。水库建成后,使下游河道防洪标准由六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配合分洪工程,可提高到百年一遇。百年一遇洪峰流量经调蓄后可由51200立方米/秒减少到1320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达到360万亩。使上下游航道850公里得到改善。建库后,渔业得到很大发展,捕捞量由1969年前的每年8.6万千克增加到每年650万千克。

24日下午在电厂的师傅带领下我们上大坝顶参观宏伟壮观的水工大坝,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建设工地,2005年开工建设的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计划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抬高水位,增加库容,使水库蓄水具备向北方供水条件。大坝加高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新建工程,是在老坝体的基础上培厚、加高,技术标准要求高,在国内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施工难度大。施工场地狭小,施工设备和道路布置困难,施工和运行相互干扰,制约因素多,且技术要求高,需解决基础开挖及建筑物拆除的控制爆破、新老混凝土结合、大体积混凝土锯缝、闸墩钻孔植筋、高水头下帷幕灌浆及老坝体缺陷检查与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25日上午听电厂师傅讲丹江口电厂在华中电网的地位,华中电网由五省一市组成(湖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西,重庆),具有sookV高压联络线路,是全网统一调度管理的有利条件。丹江口水力发电厂担负华中电网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任务,曾为华中电网直调电厂,目前交由湖北电网调度。1996年12月15日,实现发电量累计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成为全国第3个发电量过千亿的水电厂。

下午去电厂参观厂房,由于号机组正在检修,所以我们有机会目睹水轮发电机组的结构,师傅给我们介绍了水轮发电机转子的结构和尺寸以及工作原理,还有拐臂的参数以及其他的部件的参数和工作原理。

26日上午一位06年毕业的师兄给我们讲课,他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水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我们看了很多现场施工的图片,并详细的介绍了丹江口5号机组正在检修的重要部件。还给我们讲了一些空化空蚀的一些内容,让我们受益匪浅。下午还是参观电厂。27日本次实习结束,坐返回的火车。六,结语

丹江口:移民的底线 篇2

其中。湖北省丹江口市移民近16.2万人。占到了一半。按计划移民将在今后的4年内完成。

但最初的试点乡镇,却不像预期的顺利。据湖北省十堰市南调办工作人员称,库区移民搬迁工作进展缓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拖延的原因之一。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村村主任彭治和称,“温家宝总理对移民搬迁的要求是‘搬得出,稳得住,但现在就担心‘搬得出,稳不住”。

村主任彭治和说他每天都在8平方公里大的村子里转悠,为的是做孙家湾村将近4000村民的“思想工作”。在明年的9月份之前,孙家湾有3696个村民要离开这个村子。

孙家湾村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搬迁后,这里能留下的人寥寥无几。“2006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市内安置2169人,外迁1527人”。彭治和说,这还只是丹江口库区移民的一下部分。

2005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工程完成后,蓄水水位将从157米提高到170米,原计划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能力将达到95亿立方米和13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北方地区增加10个到13个密云水库的供水能力。

伴随而来的是,仅丹江口市就需要移民近16.2万人,其中今年的试点任务为9600多人,剩余的将在今后4年内完成。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湖北两省需要移民搬迁33万人。这是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水库移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丹江口市时就指出:“南水北调的关键在中线,中线的关键在加坝,加坝的关键在移民”。

穷县富民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村,为了移民工作顺利展开,彭治和在做“思想工作”时,一致对外宣称:“可能都要搬到武汉的郊区东西湖区。”他向村民隐藏了有部分人将在丹江口市内安置的消息,担心村民们知道了,不愿远迁。

村民们对武汉郊区没有概念。孙家湾村背靠五指山,离武当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丹江的支流官山河环绕整个村子。村民各家各户不是有蔬菜大棚就是在五指山上种了果树。“我们村是十堰的蔬菜基地”,彭治和说,“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47万元”。

这是一个生活富足的村子,倚仗自然条件,靠山吃山。但家家户户多是破旧土坯房,鲜见新房子,村里到处是年久失修的桥和路,“村里公共设施都是70年代的,坏了不能用,也全靠村民集资来修。”彭说。

有些村民的房屋漏雨了,就拿个盆在屋内接着,也不愿花钱修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地方迟早要搬,花钱也早晚是枉然。

村落破败是湖北省与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区的共同特点。湖北省南水北调办规划处处长李静说,“这些地方早就停止了发展”。几十年前就被设定为“要腾空的地区”,但这些地区的人们并没有停止个人的发展。

孙家湾村的人在丹江口市乃至湖北省都能算上是高收入的人群。村民王林一家5口人,人均四亩地,家里和其他村民家一样,早就盖起了蔬菜大棚。“光种西红柿一年每亩就能赚2万元。”王林说。

平常,家里的农活并不多,丈夫在十堰做电工。白天闲暇时,王林会到村边上的五指山上砍柴,两小时就能砍下100斤,也能卖将近20元的价格。与其他快速发展的区域相比,被南水北调工程制约的移民区,倒是因为未被开发的山和水可坐享其成。

孙家湾村的日子很是清闲。到了下午,邻里串门打牌,一天的日子就在洗牌声中结束。彭治和说:“孙家湾现在每户的月收入至少5000元”。生活过得好的,像有些人在十堰打工,家里又有大棚的,每月收入将近一万元。

土地症结

但村民日子过得越好,村主任彭治和就越是犯愁。“日子这么好,谁还愿走。”临近的沙沟河村就是前车之鉴。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移民的项目进度,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沙沟河村是库区移民的最初试点。

但移民难题也最早在这里凸现了出来。

2009年,沙沟河村600多名村民开始集体搬迁,迁入地是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龙王镇白集、柏营、松树坡等3个自然村。按照规定,年内迁出。但沙沟河村民却不愿意:“金窝窝银窝窝,不如我的穷窝窝”。沙沟河村存在的问题,在孙家湾也同样存在。

土地的诉求在沙沟河村显现出来。“搬过去每人有一亩半地。”村民们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武汉东西湖区的原住民每人有6亩地。“他们把好的地都挑去了,剩下的边角才是我们的。”村民们在一边叨咕。

沙沟河村民向十堰市南水北调移民办反映意见。村民们觉得自己的“穷窝窝”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日子好过。而未来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块始终干旱而贫瘠的土地。当地村民人均6亩地都不能解决温饱,而只给他们外来户人均1.5亩贫瘠的土地,怎么生存?

土地问题在湖北省的整个移民工作中最为棘手。8月1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门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维稳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张野提出,要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

这让丹江口当地的移民官员感觉压力很大。丹江口市委宣传部的周玉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干部全部被一对一派到下属的移民镇和移民村去做工作,一呆就是几个月。”

但作为移民试点的沙沟河村,搬迁过程中的问题已然被不断传播、放大,在孙家湾村乃至整个丹、江口市已是尽人皆知。“沙沟河今年搬不了。”彭治和说,孙家湾村确切的搬迁时间是明年9月份之前,但沙沟河村当下的局面让他备感压力。

村民王林则关心,“我们要搬的地方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没挑好我们可不去。”村主任彭治和不断保证:“我过个把月就去选址,不是好地方,我们就不走。”

彭治和得到的消息是,4月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分别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7省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签订了《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责任。

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区移民及供水地区相关补偿方案已经出台,而且开始进入落实阶段。预计将有250亿人民币政府投入,帮助“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周边33万移民迁居安置。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淳称,这一针对移民安置的补偿计划,是根据对丹江口水库周边进行实地调查、复核后做出的。预计250亿的补偿金,将用于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居屋建设、便民配套服务供应等。

但在资金未落实之前,一切还是个未知数。彭治和感慨:“移民搬迁的原则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但现在就担心‘搬得出,稳不住。”

“没有好水哪也不去。”

事实上,孙家湾的村民早就有了移民的思想准备。“1992年就开始邪乎说要南水北调。”王林说。早在1990年,长江委就完成了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调查,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也规划了出来。

王林指着边上的小孩说:“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说要移民,等了这么多年,中间不停地说‘狼来了,最后都没来。”

但真的到了“狼来了”,现实的问题却还没有出路。“日子过得很休闲,又有钱赚,干吗要搬走。”库区的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悬而未决的生活。

孙家湾村民大多在五指山上种有果树,水库即将没顶的水位线,让村民们普遍存在着顾虑。果树在172米的水位线上,房子则在172米的水位线下。也就是说,丹江口水库一开闸,孙家湾的房子会被淹掉,但是村民在山上的果树却不会。

问题的症结是,“水位线上的国家不给补偿。”彭治和说。村民张丁平补充说:“也就是说,我搬到武汉去,而我的柑橘还在这,想要钱我得每天跑来种,国家不赔偿我?”彭治和点点头:“是这个意思。”

张丁平摇头:“现在的柑橘是我辛辛苦苦种的,不补我就不搬。”孙家湾的村民大多种着柑橘树,张丁平一人承包了1000多棵,每年八月十五早市,十一期间正式上市,平常时,一斤能卖1毛钱,价格好时,一斤卖到两毛。一年光柑橘就能收入2万多元。但95%的柑橘树在172m线上,只有10多亩在线下。172m线上、线下补助不均的问题已经被丹江口市的移民反映了无数次。

湖北省南水北调办规划处处长李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已经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当初设置补偿标准的时候没有这个经验,将来可能的方案是,中央出一部分钱,地方出一部分钱,把移民的这部分财产买过来。”但这还仅仅是设想,并没有开始通告落实。

除此之外,在孙家湾村,有大棚的村民每亩补贴9000元,“只补设施不补青苗费。”村民花1500元打的井,每口补贴300元。农村房子土木房子每平方米补贴249元。这些让彭治和头疼不已的,也正是移民搬迁补偿方案中没有具体安排。

“都知道早晚是要搬的,但搬去的地方一定要有好水吃。”村民时长连说。现在,孙家湾村每年一个村只需交缴500元水费,就可以任意取水,2000亩地直流灌溉。

这是孙家湾村民们抛开一切问题后最底线的条件。

彭治和说:“沙沟河村现在嚷嚷的问题主要就是引水。沙沟河主要的副业是养殖业,但迁入地水源短缺,不仅不能进行养殖,而且人的生活用水都无法保证。现住村民每天只能供应一小时的水源,更别说种蔬菜。”

丹江口实习报告 篇3

4月26日,佳木斯至江口小客全线罢运,线路经营者组织7台车辆集体去省非法上访。我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劝返非访人员,组织替班运力上线运营,保证了百姓出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访原因

佳木斯至江口线路为我市近郊客运线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一条线路两种运营模式,一是佳木斯至江口镇(20公里)按长途客运许可,个体经营;二是11线(22公里)按城市公交许可,由国有企业佳运集团经营。11线于1991年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许可给市公交总公司,1995年,市运管处同意将该线路延伸至江口农场。2009年,原市公交总公司合并到佳运集团,2013年承包经营合同到期,佳运集团收回经营权,按照公交试运营一年。

我局治理超员行为是近期江口小客经营者非法上访主因。江口小客与公交11线的线路重叠里程达95%。多年来,两条线路的经营者为各自经济利益,争抢客源,矛盾不断。随着我市城市规模扩大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该线路运力紧张,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经常发生旅客滞留现象。江口小客经常严重超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我局加大对超员治理力度,但受经济利益驱使,仍然超员运营。

二、非法上访过程及影响

11线公交车有乘客站位,比江口小客载员多。江口小客为长途客运许可,超员属违规行为。为了经济利益,江口小客攀比11线要求站位,超员运行。我局依法对江口小客超员行为进行治理,引发经营者不满。为向政府施压,他们自2014全国两会期间开始,先后4次罢运,4次非法越级上访。

3月12日,全线罢运,去省非法上访,要求行管部门同意其超员行为;3月27日,由于不服从我局制止其超员行为,再次全线罢运,纠集车辆到市信访办上访,并扬言到省上访;4月25日,为缓解矛盾,我局临时许可了10台与江口小客同车型车辆上线运营,再次引发江口小客全线罢运,到市信访办上访,后纠集7台中巴车,去省非法越级上访;4月26日,江口小客经营者再次纠集7台中巴车去省上访。

江口小客多次未报告许可机关,擅自停运行为,导致佳木斯至江口客运线路瘫痪,影响了百姓正常出行,扰乱了正常运输市场秩序,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据统计,4次罢运共计3.5天,停运98个班次,影响4200余人次出行。

三、处理情况及依据

在应对4月25、4月26日江口小客非法上访过程中,我局采取5项措施进行处理。

1、由市运管处对非法上访经营者进行劝返。

2、积极协调市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根据处置信访活动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关规定,对非访人员进行强制带回和训诫。

3、组织20台备班车辆上线运营,保证该线路百姓正常出行。

4、由市运管处组织对违规经营者进行培训教育。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十八条“班线客运经营者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向公众连续提供运输服务,不得擅自暂停、终止或者转让班线运输”和第七十条第四款“未报告原许可机关,擅自终止客运经营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由市运管处按上限对江口小客7名经营者进行处罚。

四、下步工作措施

作为市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合理调整运输组织结构,保证百姓安全出行、顺畅出行是交通运输部门重要职责。针对目前江口小客线路存在的问题,我局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确保百姓安全顺畅出行。

1、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坚决杜绝超员运营行为。市运管处稽查支队将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客运营运车辆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超员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上限处罚,同时做好超员乘客的疏散、换乘工作。

2、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佳木斯至江口线路是我市近郊线之一,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均为历史遗留的管理体制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局将按照国家政策,稳步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革。由于江口小客为个体经营,推进改革必须对两条线路进行整合。年初以来,为推进公交化改革,我局与江口小客经营者进行商谈,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江口小客经营者要求成立公司。江口线路属二类班线,根据《道路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十条,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二类班线经营者应当自有营运客车50辆以上、客位1500个以上。佳运集团具备成立公司条件,江口小客经营者不具备条件,又不同意与佳运集团合作,漫天要价,不愿被佳运集团收购。尽管如此,我局将继续研究解决办法,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3、积极做好信访突发事件应对准备工作。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是争取工作主动权,对经营者家庭背景、驾驶员从业资格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做到情况清、信息灵、措施得力,安排人员采取一对一包保稳控。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罢运行为,做好备班运力调整预案。三是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针对非访行为进行坚决果断处置。四是积极与省、市信访部门沟通汇报,就江口小客非访案件提前备案,争取

理解与支持。

4、统一佳木斯至江口线路运营模式。2013年6月份,11线承包经营合同到期时,我局将11线作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的试点线路,决定进行为期一年的试运行。从试运行情况看,11线不具备公交化改革条件,为此将11线恢复为长途客运管理,与江口小客统一线路运营模式。以此缓解江口小客与11线之间的矛盾。

5、进一步规范对驾驶员的管理。对参与罢运、非法驾驶员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加强对从业资格证的管理。在客、货、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证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不具备条件人员考取从业资格证。针对驾驶员参与罢运违规行为,建立从业资格准入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驾驶人员从业行为。

6、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密切关注佳木斯贴吧、报纸、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关于江口小客以及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报道,及时准确回应网民、市民提问与关切,做好国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澄清视听,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不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媒体混淆视听阴谋得逞。

佳木斯市交通运输局

丹江口实习报告 篇4

陈吉兰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师资素质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在过去的教育现实中,有的教师曾经肤浅地认为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向学生这一中心进行单向的传递,而忽略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重要的环节。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和重构。因此,“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需要迫切的要求教育研究者在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

2.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我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就我校而言,尽管平时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但尚未从专业化发展这一高度去研究和关注。因此中青年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强我校教育实力,推进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3.我校子课题《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开展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数据的完整、准确可为课题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调查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教师队伍状况,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进教师

专业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推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工作部署,开展了全校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工作。本项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香格里拉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掌握不同成长时期的教师,不同的专业成长需求;了解和掌握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为有针对性的“有效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奠定基础。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我校采用信息统计、教师座谈、网上交流等形式对香格里拉小学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调查,座谈交流主要从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及认识、教育观念、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及发展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及需要学校所创造的条件等多个方面展开的。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教龄可以看出,江口小学师资的主体部分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和具有较长教龄的中年教师,其中教龄低于5年的高达10%,教龄超过10年的也有70%,两者合计80%。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说明也有很多具有可塑性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很容易重新塑造。

从学历层次看,教师中以大学专科居多,占80%,而具有本科

学历的占20%,教师的学历已百分之百达标,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这表明学校在提升教师学历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

从职称结构看,中学高级0人,小学高级占40%,小学中级占60%,小学初级占0%。由此可见,学校教师的职称层次总体中等偏低,这给中级教师的职称晋升带来了机遇,也把“如何保持高级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的问题摆在了学校管理者面前。不过,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来看,教师群体中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仍然缺乏。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

1.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们基本上都上过公开课,但多数是校级的,上过镇、县级公开课的较少,并且都获奖。没有人能够开设市级以上的公开课。说明学校的师资武隆县内的影响力尚不够,这种局面的改变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为教师积极争取机会。从教师发表论文的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发表过论文,但数量较少,这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科研,给予教师有力的专业支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能够迈上一个台阶。

2.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向

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也有13.3%的教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可喜的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愿,但有46.7%的教师的改革尝试并不成功,另有13.3%的有愿望但不知从何入手。这证明在香格里拉小学教师有着较强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改革愿望,但需要有效的专业引领。

通过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们普遍认为,通过专业发展能受到学生欢迎和获得同事认可,同时也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见教师们对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改变现状寄予了很大希望,同时也说明教师们认为只有专业上获得权威,才能真正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

从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来看,多数教师倾向于“改进教学实践”,这与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清映芙蓉,泽润万家》是吻合的。只有一名教师急迫地想提高学历学位,而其他教师在这方面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其中的原因还有待研究。只有13.3%的教师希望成为学科带头人,表明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师并不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注重学校师资的整体提升,更好地开展“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为优秀师资的涌现积聚力量;同时,要对 “好苗子”加强培养,加速他们的专业成熟,尽快催生出拔尖人才。

五、建议与对策

鉴于目前我校教师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具体合理的个人成长目标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如今大部分研究都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为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使很多老师都在被动接受着学习,没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这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是有着不良影响的。“凡事预则立”,而且教师因根据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制定科学的目标。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证少走弯路,快速发展。目标制定之初,学校先组织“三会”的召开,即:青年教师思想动员大会,优秀外调教师经验座谈会;教师理想畅谈会。以帮助教师明确

自身的地位、价值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出科学的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在此目标体系的引导下,教师建构个人年度成长目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月会”汇报制度,以保障目标的有序实施。

2.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专家的智慧引领、同事的合作互助,应势而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加油站。在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上要注重教师个体的学科性与差异性,比如实行分层培训,对于教龄短、教学经验贫乏的青年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提供更多观摩名师、听取专家报告的机会;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经验和风格的教师则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等校本培训方式。另外,要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读书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读书成为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3.要进一步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平台。

教师都是工作在教学一线,有着共同的经历,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搭建各种形式的教师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继续抓实“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如香格里拉小学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学科教研沙龙”、“拜师学艺”、“骨干教师论坛”等均给予了教师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其次,要让教师有机会走出校园,合作、探讨,进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凝聚与合力。如每学期举行一次片区教学交流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校观摩学习。再次,要加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扩大教师交流空间,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4.要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关键。教学实践是内外因作用于教师发展的聚焦点,也是推动教师发展成长的直接与现实的力量。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开展各种科学研讨活动为主渠道,以学科教研组为抓手,推进“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师互动的传、帮、带为主的结对策略,青年教师基本功对抗赛的竞赛机制,“送教下乡”的课堂教学展示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有效实践,让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充分锻炼,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同事的认同,领导的赏识,以期进一步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既满足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5.要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丹江口的美景作文 篇5

丹江口市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她位于湖北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踞汉江之滨,又有“中国水都”之称。丹江口市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被誉为“亚洲天池”,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市同时也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南水北调的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柑桔产业。库区四季平和的气候使丹江口发展成湖北的第二大柑橘产区,也是中国最北的优质柑橘产区,年产优质柑橘近6亿斤,是全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被列入国家特色柑橘产区。

除此之外丹江口市的动物资源、淡水资源等都非常丰富。

20XX年5月21日,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活体桃花水母,在丹江口库区现身。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作为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种无脊椎腔肠动物,比恐龙还早几亿年,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美誉。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洁净,为桃花水母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丹江口市不仅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因所在的地理位置构成了优越的山区域性小气候,库区“冬冷而不寒、夏热而不炎”。基本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相对湿度大”等。

有人说,城市是有灵魂的,城市的灵魂在于她的精神,城市精神不仅是一张令人骄傲的城市名片,还是游子的思念和话题。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美,譬如西安的厚重,上海的现代,深圳的创新……那么,美丽富饶的丹江口,她的城市精神就像秦岭大山人般的诚信、龙驹古寨般的包容、商君图强般的创新,这些丹江精神铸就当代丹江人的核心价值观,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激励着历代丹江人的斗志,引领30万丹江儿女建设生态、文明、富裕、和谐、开放、奋进的新丹江。

说起诚信,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的湖北人要乘船过渡,他随身带了很多的东西,其中有金钱、名誉、健康、美貌、机遇、才气还有诚信。由于渡船承受不了这样大的重量,他必须扔掉一种东西减轻重负。年轻人思虑再三,把诚信扔进了河里。就这样,诚信被丢掉了。无疑,这是一个令人怅然的结局,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但是,在当今的湖北,当今的丹江口,产生这种结局的可能性已经绝对不存在了。因为,如今生活在荆楚大地上的人们,正在努力地打造一种文明诚信的良好风貌。他们深知:文明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一块基石,只有站在这块基石上,做人才能有信誉,做企业才能生机无限。文明诚信还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只有遵循了这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国富民强。

风息白江口 篇6

西晋的灭亡让华夏分裂了近两个世纪,直到隋文帝杨坚再次完成统一。隋王朝虽然短命,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它不仅为唐的强盛做了铺垫,还使封建中央集权重新得到巩固,也正是因此,历史学家黄仁宇把它视为中国“第二帝国”的开端。

对于东亚地区,隋的统一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地区在古代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世界,最强盛的中国是它的核心,在册封朝贡中,华夷秩序被表现出来,而周边各国,尤其是较为弱小的国家,只能在表示遵从的同时,努力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4世纪中叶,朝鲜半岛出现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强大的高句丽横跨东北和半岛北部,而百济和新罗则在南部分庭抗礼。从4世纪后期起,高句丽不停地向半岛南部进击。5世纪,为共同抵御外敌南下,新罗和百济组成同盟。475年,高句丽军越过汉水防线,迫使百济迁都熊津(后迁往泗沘)。作为某种补偿,被逼上绝路的百济企图染指聃牟罗国(今济州岛)和伽耶(百济称之为伽罗,倭国称其为任那),从而引起了新罗方面的高度警惕。

548年对百济来说是两面受敌的一年,北有高句丽的大举入侵,南有新罗在后方的攻城略地。为求得保护,它不遗余力地向隋朝纳贡称臣。同时还不断向倭国(白江口战役结束后,日本方才完成了由“倭”向“日本”的转变,文中的“倭”,只具有历史称谓的意义)请求援助,为了恢复在伽耶的权益,后者也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半岛乱局。

倭国对半岛的野心

伽耶在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是倭国和大陆交往的窗口,正是这片弹丸之地,将两个举足轻重的政权联系到一起。早在4世纪中叶,百济就在寻求倭国的军事援助,并将文物、专家和技术人员转往东瀛。另一方面,这种关系的基础又始终是实际利益,为获得军事援助,百济王族也要赴倭国作人质。对于百济来说,与其接受南朝或者隋朝的册封,还不如依靠倭国更为实际。

倭国和中国大陆政权的关系,同朝鲜半岛一样,也可谓极其肤浅。600年前后,他们向中国大陆派出了使节,607年的第二次使节则是著名的小野妹子。现在,倭国终于获得了直接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但它的外交政策始终执迷于短期利益,在没有认清朝贡体系的同时匆忙干涉半岛事务,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

陷入危机的新罗

隋朝灭亡后,半岛三国分别向唐朝朝贡,高祖对其一视同仁,分别册封高句丽、百济、新罗王为辽东郡王、带方郡王、乐浪郡王,并不介入他们之间的对立,与高句丽的关系也较为平稳。但随着630年唐军击破东突厥,635和640年又先后平定吐谷浑和高昌,唐王朝终于能腾出手来,处理悬而未决的半岛问题。

让太宗决定军事介入的直接原因是新罗的求援。6世纪中叶取得汉城和伽耶之后,致力在半岛南部扩张的新罗遇到了麻烦。7世纪初,高句丽开始把新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在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和真德女王(647-654年在位)时代,新罗的局势更加恶化。642年,被称为“海东曾子”的百济明君义慈王(642-660年在位)即位,第二年便向新罗的伽耶大举进攻。无论对哪一方来说,伽耶攻防战都是极其惨烈的。担任大耶城守卫的是新罗太子金春秋的女婿品释,在开城投降后,他和妻子被残酷杀死,数千名平民被活埋。金春秋默默倚在宫殿外,数日滴水不沾,将万般悲痛深藏心底,暗中等待着向百济复仇的那一天。

642年11月,高句丽发生了政变。主张对唐友好的荣留王试图铲除权臣泉盖苏文,在事泄后反被后者所弑。随着宝藏王即位,泉盖苏文终于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在北面加强对唐的戒备,在南面和百济联手,对新罗发动进攻。

不得已,新罗开始向唐朝求助。643年,金春秋亲自前往长安,向太宗申明利害。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游说,唐太宗的“停战命令”很快送到了高句丽和百济。百济表示服从,然而泉盖苏文却大言不惭道:“昔日隋人进攻,新罗趁机侵我地五百里,除非归我侵地,否则决不罢兵。”如此无理的行径让太宗大怒:“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唯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

经过一年的准备,645年,六万唐军直奔辽东而去,他们久经战阵且士气高涨,到达柳城之后即兵分两路横跨辽河。然而时近寒冬,在安市城下,大军又久攻不克,后勤运输也出现了严重困难,部队一时处于绝境。太宗无奈,只得打道回府。

太宗虽然对辽东的苦寒有所耳闻,但实际情况却超出了他的想象。在吸取教训之后,唐军改变方针,以小部队不断进行袭扰,试图消耗高句丽的国力。647和648年,唐军三次进攻,获得很大战果,就在太宗准备以30万大军从海路直捣高句丽的中枢时,一场疾病夺取了他的生命,而高宗继位后,受制于种种局面,也没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倾斜的天平

辽东严酷的环境虽然阻止了唐军的铁骑,但久经战阵、训练有素的唐军及其背后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却让高句丽及其盟友百济如坐针毡。然而唐只把前者作为征讨目标,没有闲暇来对付百济,百济因此趁机袭击新罗,打下了多座城池。鉴于此,新罗在648年两次遣使入唐,寻求进一步支援,其中第二次的使者金春秋此时已成了国内的实权人物。此前,太宗曾向新罗要求:奉唐正朔,迎唐皇室为新罗王等,金春秋此次入唐,巧妙地予以应对。他深悉唐王朝以东亚秩序的维护者自居,于是痛诉百济攻击新罗,阻绝了他们前来朝贡的道路。此外,他还请奉唐正朔,各项制度“以从中华之制”。这些无疑加深了唐罗关系,更重要的是,唐朝将百济视为“不臣之邦”,为之后两国联兵攻灭百济打下了基础。

651和653年这两年中,唐两次派遣军事顾问团前往新罗,协助重建在对百济战争中损失惨重的军队,653年的军事顾问团中还有水军将领。单从这点来说,唐对朝鲜半岛展开跨海攻击这一战略思想已经昭然若揭。654年,新罗真德女王去世,金春秋继承王位,名为武烈王。在646年,金春秋曾横渡对马海峡,其英俊的相貌、高尚的人品、彬彬有礼的态度以及良好的教育给倭国上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倭国并没有因此派兵支援,因为他们有这个权力挑挑拣拣。鉴于“自古以来”的友好关系,倭国最终把橄榄枝抛给了百济。在这个时点,唐-新罗、高句丽-百济这两个同盟已经显而易见,双方都蓄势待发。半岛上,保持了两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均衡即将被打破。

nlc202309021642

百济灭亡

新罗武烈王继位的第二年(655年),高句丽和百济联手在半岛展开了大规模军事行动,进攻新罗北部,夺取城池36座。应武烈王的恳求,唐高宗派遣了由程名振和苏定方为统帅的援军,围魏救赵,在辽东贵端水附近将高句丽军击溃。658年和659年,唐又两次向辽东用兵,其战果固然丰硕,但对新罗的支援也只限于牵制而已,更没有影响到百济。

659年末,百济加强了对新罗的攻势,攻陷独山、桐岑二城,新罗的处境变得异常严峻。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长安,使高宗终于决定改变战略方针。鉴于辽东苦寒,他放弃了正面进攻的计划,而把矛头转向了半岛,新的设想是先与新罗联兵击溃百济,在半岛上取得立足点,然后与辽东的部队南北夹击高句丽。要实现这一计划,运兵和后勤补给只能通过海路,而这个方针正是太宗的战略遗产。

为了远征百济,唐共动用军队13万,以苏定方为总指挥,他们将以城山(今烟台)为基地横跨黄海,登陆后经锦江直扑百济首都泗沘;与其遥相呼应的,是武烈王亲率的5万名新罗精锐,他们将负责从西面实施夹击。大耶城的屠杀已过去18年,以武烈王为首的新罗军的士气高涨,一心等待着复仇时刻的降临。

百济又是如何备战的呢?义慈王虽然健在,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海东曾子”,其军队松懈废弛,将士欠饷达到数月,而且几乎没有考虑过唐军介入的可能。左平(宰相)成忠曾经建言:唐和新罗很可能由海路和陆路展开夹攻,此时最应把守两处要地——白村江和炭岘山谷,若能坚守,就可以少胜多。但义慈王反将成忠投入牢狱。这般情形,欲不亡国,其可得乎?

660年3月,苏定方船队从城山启航,在德物岛与新罗太子金法敏会合。行至熊津江口,苏定方率军登陆,靠山列阵,与据守的百济军交战。百济军大败,死者数千人。与此同时,从陆路挺进的新罗军也陷入了激战,并在黄山击败了百济名将阶伯的5000名精兵。苏定方的唐军在占领了白江口后,沿江而上水陆并进。此后三日间,百济倾其所有,在泗沘城外与唐罗联军进行决战,结果被斩首万余。12日,唐军乘势杀入泗沘,义慈王和太子在少数军队的护送下逃入北都熊津,最终于7月18日被迫降服。在泗沘,新罗太子金法敏让百济太子扶余隆跪在马前,当众诉说了18年前大耶城屠杀的惨象,尽管义慈王得以幸免,但他和家人及13000名臣民却被押往长安,数日后在绝望和屈辱中死去。

旧国与新王

百济灭亡之后,苏定方率领唐军主力北上,与高句丽作战,而刘仁愿则奉命留守,试图展开羁縻统治。对亡国的百济来说,中央政府以及大部分军队都已荡然无存,然而地方势力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就在义慈王投降后不到两周,任存城附近爆发了武装暴动,到9月已蔓延至全境。唐军虽极力镇压,但终因兵微将寡而收效有限,更为不利的是义军并非各自为战,他们在鬼室福信的指挥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据《新唐书》的说法,鬼室福信是义慈王的从弟。此人擅骑射,体恤部下,多年的行伍生涯赋予了他杰出的指挥能力。他将据点设在锦江下游的周留,依托险要打击风雨飘摇中的泗沘守军。为了解救重围中的刘仁愿部,高宗派出了由刘仁轨率领的援军,同时命令新罗军西进,协助唐军解泗沘之围。唐军和西进的新罗军于10月下旬取得大胜,并且在解围的同时“中心开花”,使反抗的百济义军损失殆尽。然而趁着660年冬天唐军休整的机会,鬼室福信又以惊人的速度重建了部队。661年2月,其大军卷土重来直扑泗沘。这次,新罗军的反应可谓神速,在义军起兵后不到两天即及时赶到,与唐军发动联合攻势,四面夹击,百济军大乱,溺水及阵亡者多达万人。这场大败使鬼室福信的队伍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马匹更是所剩无几。他不得不再次逃入山里,再也不敢和唐罗联军正面交锋。

4月,唐军44000人从水陆两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7月在平壤城下陷入僵局,最后被迫撤退。此时唐高宗诏令刘仁轨:“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宜拔就新罗,共其屯守。若金法敏借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高宗之所以命令唐驻屯军全部回国,可能是不愿徒增损失,更何况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对百济的统治始终无法维持。但刘仁轨却做出了更勇敢的决定:“今平壤之军既回,熊津又拔,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况福信凶暴,残虐过甚,余丰猜惑,外合内离,鸱张共处,势必相害。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不动也。”其中对时局的判断可谓切中要害,而高宗则从善如流,默认唐朝在百济继续驻军。

得到皇帝的首肯后,刘仁轨一面“飞表闻上,更请兵船”;一面把司令部转移到了熊津,对周围地区虎视眈眈:支罗、伊城、大山、沙井等地先后被攻克,随后又与新罗联手占领了“临江高险,又当冲要”的真砚。在野战中吃尽苦头的鬼室福信决定转变方针,准备把敌人拖入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但他却打错了算盘:为维持向百济的补给,唐朝在城山增加了数个海输航次,另外在东莱也增设了补给基地。面对着具有绝对优势的唐军,百济义军依靠游击战复国的希望日益渺茫。鉴于此,在倭国为质的王子余丰璋被迎接回国,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数以千计的东瀛士兵。

女王之野望

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鬼室福信曾两次请求送还余丰璋,一次在齐明大王六年(660年),另一次在次年4月。齐明大王原来是舒明大王的皇后,曾有两度登基称制的经历。已经66岁的女王立刻决定行动,亲自前往难波宫监督武器的制造,并命令骏河国制造战船,还在筑紫设置了总指挥部,准备亲自指挥半岛上的作战。

齐明大王如此积极,不只是为了收回在伽耶的权益,还有将百济傀儡化的野心。况且此时的倭国内部危机重重,远征正是提高威望、缓解矛盾的绝好机会。然而单就军队的组织形态来看,由豪强武装纠集而成的倭军远无法和唐军相提并论。倭国为了追求在半岛上的利益,罔顾实力上的巨大落差,从其决定参战时,失败的结局便已注定。

661年正月初六,齐明大王乘船从难波出发,3月下旬到达筑紫,7月在行宫中病死。她在位时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全国上下对此皆有不满。《日本书纪》记载道,在齐明大王的葬礼上,朝仓山上出现戴斗笠的幽灵,遥望着灵柩车队。因为发生了这等不祥之事,中大兄皇子直到668年才敢即位。

nlc202309021642

《日本书纪》的来源十分芜杂,对倭国远征军的记录非常混乱。在这里笔者还是采用最常见,也是最可信的说法:661年9月,第一批远征军出征,同时余丰璋回到百济。至于这位王子究竟是何许人也,现在已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养于宫闱的他缺乏足够的军事和政治能力。他娶倭国女子为妻,了解倭国胜于自己的祖国,在回百济之前还接受了倭人的册命。但在鬼室福信看来,余丰璋更像是一个符号,有他在,义军就更有号召力。

662年冬,周留虽然仍在围困之下坚守,此时余丰璋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鬼室福信同意他的意见,决定迁都,但迁都的队伍于663年春在避城周围大败而回。双方相互推卸责任。鬼室福信察觉到这个新王并不甘心成为傀儡,于是决定取而代之,但余丰璋抢先了一步,于663年6月以谋逆的罪名将鬼室福信处死。原本残弱的百济军,由此开始厄运连连。

倭的第二次出兵

在向百济派出第一批远征军的一年半内,倭国还向百济支援了军需物资。按照百济的制式,他们制造了10万支箭,尽管样式和本国的相似,但私人作坊依旧苦不堪言。而实际指挥作战的中大兄王子又毫不满足,在他的督促下,更大规模的援军正在等待出海。尽管有过跨海远征的先例,但对于如此巨大的行动,其消耗还是超过了倭人国力的上限。整顿后方基地、调集补给物资、编成水陆两军等,都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但在避城之败后,倭国只能硬着头皮加强援军。663年8月,以上毛野君稚子为首的第二批远征军登上了朝鲜半岛。27000人的部队被分为前中后三军,每军约9000人。与第一批不同,新远征军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接攻击新罗,试图减轻百济战场的压力。平心而论,这是高明的方案,但鬼室福信的横死让百济失去了强有力的统帅,只能为了防守周留而疲于奔命,更无法与第二批远征军配合。这使得倭国的处心积虑变得毫无意义。现在,百济所能做的,显然只有困兽犹斗而已。

第二批远征军与部分百济军会合,占领了新罗两座城池,随后其动向便在历史中消失了。在后来的白江口战役结束后,他们是继续辗转战斗,还是由海路与第三批远征军汇合,围绕这一点始终有不同见解。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策略,远征军始终需要众多的军需物资,而倭方又没有足够的补给能力。所以,笔者以为,第二远征军在白江口战役后可能在新罗境内继续战斗,直到被清剿殆尽。

针对倭济方面的动向,唐朝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5月,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7000人在任存登陆,很快攻陷熊津,和刘仁轨、刘仁愿部会师。另一方面,新罗文武王(金法敏)率军再次攻入百济境内,成功地与孙仁师的援军实现了遥相呼应。

会师后,唐罗联军召开了军事会议。刘仁轨提出,为速战速决,良策便是直捣百济的大本营——周留。此方案获得其他唐将的赞同,在具体实施上则师法660年的泗沘之战,兵分两路,孙仁师、刘仁愿和文武王指挥陆军围攻周留;而刘仁轨、杜爽率水军从熊津进入锦江,封锁白江的出海口,切断周留与海上的联络。

眼看唐罗联军即将发动总攻,倭国作为百济的盟国,不能见死不救。中大兄王子匆忙向百济派遣了第三批远征军,增援周留的百济大本营。

决战白江

孙仁师、刘仁愿所率领的唐军陆上部队和文武王亲率的新罗军合兵一处,于8月17日开始了对周留的总攻,外围的百济和倭国守军相继投降。与此同时刘仁轨的舰队也完成了在白江口的布防。周留城建筑在白江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峻溪隘,易守难攻。尽管面临着三面包围的态势,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口一线,就能得到倭国的海上援助。因此,白江成为维系周留存亡的生命线,两军都志在必得。

8月27日倭国的船队抵达白江,人数大约10000人左右。以逸待劳的刘仁轨船队都是大型船只,共计107艘,兵力约7000人。

百济王余丰璋得知倭国援军到来之后,立刻和第一批远征军的指挥官朴市田来津率船队离开周留,前往避城后出海,和第三批远征军会合。刘仁轨对此听之任之,当余丰璋和朴市田来津撤出后,周留无异于空城,从而减轻了围攻部队的作战压力。

到达白江的倭国第三批远征军的先头部队率先向刘仁轨的船队发起了进攻,这很可能是一次试探性攻击。刘仁轨以杜爽部为预备队,冷静地击溃了来犯之敌,但他并未远追,而是继续封锁白江口,准备对倭济联军的总攻击。

次日(8月28日)上午,倭的第三批远征军陆续到达,按照前、中、后三军部署完毕,将领们对形势异常乐观,认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但事实上,他们既缺乏对战局的正确认识,又没有完备的作战计划,这样单凭个人武勇、各自为战,注定会在训练有素的唐军面前碰壁。唐军的大型战舰以两艘为一组,集中火力,以火箭和撞角发起夹攻。顿时,对方首尾不能呼应,陷入混乱。战至正酣,倭军大将朴市田来津跳上唐舰,持刀力斩了数十名唐军,如入无人之境,刘仁轨禁不住拔剑出鞘,但又立刻将剑收回,只吐出了一句话:“匹夫之勇尔。”不久,朴市田来津即死于乱军。

《旧唐书·刘仁轨传》中写道:“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四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文字虽不多,但生动描写了海战的壮观场面。白江海战之后,周留的百济军陷入绝境,于9月7日开城投降。

百济王余丰璋侥幸从白江上逃脱,前往高句丽,后事不明。这一系列事件让各地的抵抗力量丧失了战斗意志。唐罗联合部队接连攻城拔寨,不久就平定了百济全境。

战后的东亚局势

可以说,白江之战奠定了7世纪以后东北亚的基本格局。百济的覆灭对长期与中原王朝对立的高句丽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它失去了南面的屏障,两面受敌。两年后,泉盖苏文死亡,国内陷入混乱。666年,唐趁机派薛仁贵协助李绩出兵征讨。向对数万高句丽军,薛仁贵仅用2000唐军就轻取重镇扶余。668年,高句丽灭亡,故地归安东都护府管辖,薛仁贵被任命为安东都护。对唐来说,白江之战可谓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其经略东北的胜利。

对新罗来说,白江之战则奠定了它统一朝鲜半岛的基础。在百济和高句丽相继灭亡之后,半岛上的独立意识日渐增强,羽翼渐丰的新罗形成了统一三韩的想法,这与唐产生了矛盾。裂痕不断扩大,终于在674年引发了唐罗战争。战争持续到676年2月,鉴于西北吃紧,唐只得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故城,之后逐步退出了半岛。陈寅恪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然既得其国(指高句丽),而终不能有,则以吐蕃炽盛,西北危急,更无余力经营东北……”至此半岛长达数个世纪的战乱结束,为朝鲜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提。而中朝关系也进入了长期友好和密切交往的时期——唐在新罗承认固有秩序的前提下,承认新罗统一三韩的事实,并转而全力对付吐蕃。就此而言,新罗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唐朝消灭了长期桀骜不驯的高句丽,使东北边境获得了稳定,也不算是全无所得。

而咽下最大苦果的则是倭国。他们在对半岛的方针上缺乏一贯性和长期性,为了眼前的利益鼠目寸光,盲目地卷入半岛争端,最终遭遇惨痛失败。战火虽没有蔓延到倭国,但唐罗联军跨海来攻的可能性有如利剑悬空,使得倭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

从军事层面而言,倭军无论在战略和战术上都犯了致命的错误:首先,将原来就不雄厚的兵力分散到百济和新罗两个战场,没能做到集中兵力;其次,倭军以自我为中心,轻视熟悉当地情况的百济军,将其完全置于从属地位,没有积极地与之配合。白江之战的惨败,更是将这些弱点暴露无遗,而究其根源,乃无外乎是落后的社会形态所致。在亲历了唐朝的强大之后,倭开始谋求改弦更张,其国体由部民制转变成公民制,“日本”这个概念和天皇制度由此产生。8世纪,日本重新展开对唐外交,积极学习大陆文化,完善了律令制度,而大量的百济遗民则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从白江一战中,也不算是毫无所得。

上一篇:李清照《声声慢》翻译与鉴赏下一篇:企业个人的述职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