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教学大纲(通用9篇)
场所:校外时间:第6学期
周数:17学分:17
开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
一、目的与任务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和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将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完成学生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毕业顶岗实习主要就专业领域行业进行相关实习。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有酒店业、旅行业、餐饮业、会展策划业等相关行业。本次实习的岗位有前台接待、行李生、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酒店文员、客房服务员、迪欧餐饮服务员、导游员等岗位。实习内容涉及以上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服务技能、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
三、实习要求
1.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院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圆满完成实习计划任务和实习单位交给的各项工作,并结合专业为企业提建议。
2.虚心求教,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操作。3.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每周撰写实习周志,实习期内必须完成不少于12篇实习周志(每周1篇),作为评审实习成绩的依据。
4.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要结合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由实习单位统筹安排。
5.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集体劳动,主动做好清扫卫生等各项服务性工作。
6.严格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擅自中断实习。有事提前请假(病假急诊除外,但必须出具急诊证明)。一天以内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实习小组组长批准;二天以内由系指导教师批准;三天以上需经系或教研室领导批准报教务处备案;病假需有医生证明。违反上述规定,按旷课处理(每天为8个课时)。7.实习期间,确保人身安全,做好资料、信息保密工作。
8.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单位填写实习鉴定表,盖章后交学院指导教师。9.实习结束,要求写出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审后列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10.对实习报告的要求
(1)字数不少于4000字。
(2)实习报告不同于毕业论文,应针对实习单位的情况展开。总结实习期间个人的对实习的认识、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总结实习期间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总结个人实习的主要收获或教训。
(3)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撰写参考请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
(4)实习报告的上交时间为(实习结束后一周内)。
四、顶岗实习方式和时间安排
1.顶岗实习方式: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和具体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服从老师协调和管理。
1)原则上毕业顶岗实习由学院进行集中安排。实习企业由教研室经过考察与综合比较最终确定。
2)部分学生如有特殊安排,填写单独顶岗实习相关信息表交学院审批。
2.实习协议签订:对于集中实习安排,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协议书,实习协议上注明实习岗位应与专业知识相关。3.实习时间:集中顶岗实习时间为大三的第二学期,(根据企业)时间为春节后开学后第一天至5月底,三个月时间。
五、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的评价机制。实习期满后,填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归入学生本人档案。考核合格的学生由校企双方共同出具《工作经历证书》。
成绩考核评定根据学生的实习周志、企业(企业指导教师参与)评定成绩、学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实习报告及其他情况综合评定,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记入学生毕业成绩单。综合评定等级的确定:总分≥90分为优秀、≥75分为良好、≥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
顶岗实习考核成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实习周志占10%,学校指导教师考核占20%,实习报告占20%,酒店评定占50%。其他为加分项,主要指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服务技能大赛得奖,顾客表扬等。加分项必须有证明材料(如表扬信等),最高加20分。
六、学生实习完成后需要提交的材料
1.实习报告(见模板)
2.实习周志(由教务处统一发放实习周志记录本)
3.实习鉴定表(由教务处统一发放实习鉴定表)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术界目前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根据字面意思上而言,其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亲身经历,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并积累相关经验。因而,我们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教师则应将传统主导者身份,向着引导者角色方向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和各类教学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和性格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师在借助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如知识接受能力、基础学识水平等),并及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善于从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鼓励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将之有效引入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酒店行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现代酒店行业提高了对酒店管理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学效果。
(一)基本认知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为理论认知与体验,该环节通常会安排在一年级进行学习。根据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调查来看,很多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专业时,存在一定的跟风性和盲目性,缺乏对酒店管理的认知,甚至完全不了解与酒店相关的内容。基于此种状况,就有必要针对一年级新生,展开基本的认知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对与酒店相关的基本性理论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性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之后,在开展专业知识授课阶段,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让学生对酒店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增强学生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二)模拟演示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二步为模拟演示体验。该环节的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参与了基本认识体验与学习活动为基础。因为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对酒店情境进行模拟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验式教学活动中。
(三)岗位实训体验教学
在经过专业化、综合化、系统性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酒店的相关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就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的各项实践活动。此外,在节假日期间,学校应安排学生前往酒店体验相关的工作。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后,学校可与酒店取得联系,并安排到酒店实习,了解酒店管理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实际的体验,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之有效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四)顶岗综合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步为顶岗实习。即:职业院校与专业化的星级酒店展开合作,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前往酒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酒店相关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酒店顶岗实习活动,是正式参加工作之间的宝贵实习机会。而在参与实习期间,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而且能够在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
一、抓常规管理重督查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艺体课等现象发生。
2.强化质量意识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下湾小学教育教学考核细则》的规定,切实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课堂教学检查,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3.坚持教学常规巡查制度,落实行政和校委会成员年级负责制
二、教学研讨重实效
1.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
各教研组不能形同虚设,教研组长充分发挥好引领和带头作用。学期初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组内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活动(组内教研、集体备课)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期末学校将对教研组进行评比,真正通过教研活动落实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集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活动
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活动。各教研组根据组内活动计划,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紧紧围绕“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安排组织好理论学习(观摩优秀课例)(教务处)、集体备课(教研组)。同时提倡教师间相互听随堂课,学校校委会成员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行政联系到班到学科,开展随堂听课,保证节节有质量。校级干部全学期听课时间不得少于20节,中层干部不得少于30节,形成同行相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良好风气。
3.开展好组内研讨课活动
为了给每位教师一次教学磨炼的机会,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开展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特别是4到6年级参加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每位教师在相应的年级组内进行个人申报,教研组根据教师上报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按周公示上课信息。要求分管领导、组内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听、评课活动,其他科目教师也可参加。
三、高效课堂重落实
为构建高效和谐课堂,我校创造性地实施“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性转变,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教学目标由偏重知识向发展能力转轨。
1.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是要求学生预习反馈,学情调查。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导学案中要求预习的内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完成需要完成的自学内容,比如语文的识字、初读课文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调整并再次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二是目标定位,自主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自学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内容,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内的讨论,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导学案”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很好的方法。
2.思——合作探究,质疑释疑
经过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小组长带领下组织讨论,如果在组内无法解决,那么由组长把问题板书在小黑板上,教师再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教师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升华思维。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训练反思,当堂达成
教师精选或者编写体现课标要求的典型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检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反思学习方法和效率,确保当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有很多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而我们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因此这样的练习题学生做起来收获很大。
4.结——总结归纳,学有所得
一课一得,拓展跟踪及跟踪训练。了解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每节课后教师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并完成在导学案上,为下一次备课提供素材;知识只有在反复运用中才会牢固掌握、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风,今日事,今日毕。
总之,教学管理,虽是常规,但贵在常中有新;教学管理,虽是管理,但贵在自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下湾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在“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的高效运作中定会走向改革之路、走向创新之路、走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培养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的酒店管理人才,是职业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根本出发点。将体验式这种教学方式引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在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章才能够酒店管理教学的状况着手,重点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酒店管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现代酒店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为了满足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在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同时,要注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之有效引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身体验酒店管理活动,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不断
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我国学术界目前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根据字面意思上而言,其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亲身经历,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并积累相关经验。因而,我们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将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教师则应将传统主导者身份,向着引导者角色方向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和各类教学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掌握情况和性格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师在借助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如知识接受能力、基础学识水平等),并及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善于从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鼓励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将之有效引入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酒店行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现代酒店行业提高了对酒店管理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学效果。
(一)基本认知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为理论认知与体验,该环节通常会安排在一年级进行学习。根据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调查来看,很多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专业时,存在一定的跟风性和盲目性,缺乏对酒店管理的认知,甚至完全不了解与酒店相关的内容。基于此种状况,就有必要针对一年级新生,展开基本的认知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对与酒店相关的基本性理论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性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之后,在开展专业知识授课阶段,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让学生对酒店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增强学生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二)模拟演示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第二步为模拟演示体验。该环节的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参与了基本认识体验与学习活动为基础。因为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对酒店情境进行模拟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验式教学活动中。
(三)岗位实训体验教学
在经过专业化、综合化、系统性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酒店的相关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就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的各项实践活动。此外,在节假日期间,学校应安排学生前往酒店体验相关的工作。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后,学校可与酒店取得联系,并安排到酒店实习,了解酒店管理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实际的体验,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之有效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四)顶岗综合体验教学
针对酒店管理知识展开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步为顶岗实习。即:职业院校与专业化的星级酒店展开合作,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前往酒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酒店相关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酒店顶岗实习活动,是正式参加工作之间的宝贵实习机会。而在参与实习期间,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而且能够在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这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培养,推动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因而,职业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引入,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以此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对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为他们将来快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绩效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绩效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Performance Management 课内学时:32
课程学分 :2 课程性质:选修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大作业 大纲执笔人:马义飞 主讲教师:马义飞 师资队伍:马义飞、李颖
一、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企业管理和管理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绩效管理是以绩效考评为核心,通过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本课程介绍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讲授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绩效管理组织管理体系构成,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以及关键业绩指标KPI和工作目标设定GS。介绍某石油企业绩效管理实际操作经验。
二、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绩效管理基础理论体系,了解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了解绩效管理组织体系构成,熟悉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掌握KPI和GS制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了解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绩效管理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
2.深入理解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关系; 3.掌握KPI和GS制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全面了解绩效管理过程,熟悉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绩效管理中的地位、角色和参与方式。
三、课程主要内容
1.绩效管理的概念(3学时)
介绍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绩效管理的作用、意义,绩效管理的理论体系。
2.绩效管理系统论(3学时)
介绍系统理论,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绩效管理系统运行原则,绩效管理体系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3.面向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3学时)
简述战略管理基础,讲授面向战略的绩效管理思想,面向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4.绩效考评体系(3学时)
讲授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原则,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岗位分类,KPI和GS制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5.经营者、主要经营者考评指标体系
考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效益类指标营,营运类指标,控制类指标。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工作目标设定及完成效果评价。
6.科室长考评指标体系(3学时)
科室长考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效益类指标营,营运类指标,控制类指标。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管理类指标及完成效果评价。
7.工程技术人员考评指标体系(3学时)
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特点和考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成果,业务技能,团队合作。各项指标考评目标值的确定及完成效果评价。
8.一般管理人员考评指标体系(3学时)
一般管理人员工作特点、考评重点,考评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对外服务满意率。各项指标考评目标值的确定及完成效果评价。
9.操作服务人员考评指标体系(3学时)
操作服务人员考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工作任务,安全生产,技术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各项指标考评目标值的确定及完成效果评价。
10.综合业绩的核算方法(3学时)
讲授绩效考评标准体系,综合业绩的核算方法,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11.绩效考评过程管理(2学时)
讲授考评主体,考评客体,考评客体的分类,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利用,各类岗位考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四、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暂缺 主要参考书:
方振邦 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运输管理
课程类型: 专业课,考试科目 参考学时:48 参考学分:3 适用对象: 高职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运输管理》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学生运输及其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作用和任务是:(1)(2)(3)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托运与领取手续、货运流程;基本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运输条件;初步具有处理货运纠纷的能力;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联运货物的保险和保价运输。
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从市场角度掌握运输、供应链与经济的内在关系;
2、掌握综合运输的控制点和技术方法;
3、掌握运输成本计算和定价策略;
4、启迪学生潜能,诊断运输管理中的问题,建立客户战略达成的运输网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托运与领取手续、货运流程;基本掌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的运输条件;初步具有处理货运纠纷的能力;了解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联运货物的保险和保价运输。
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从市场角度掌握运输、供应链与经济的内在关系;
2、掌握综合运输的控制点和技术方法;
3、掌握运输成本计算和定价策略; 在教学方面,通过对物流运输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在科研方面,通过对物流运输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为直接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尤在人材培养方面,通过对物流运输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培养今后从事国民经济的专业基础;
其物流运输的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服务; 建设的专门人才服务。
4、启迪学生潜能,诊断运输管理中的问题,建立客户战略达成的运输网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例题的解析中要多联系工作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例题教学的比重,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训,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解答的机会。
3、应着重进行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4、课堂讲授突出重点
(1)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讲解本课程各部分知识之间、以及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了解本课程的逻辑结构;
(2)各运输模式的实践操作,运输单据的填写(3)企业运输业务的管理
5、组织课堂讨论。讨论内容包括:(1)运输模式的作业流程;(2)运输合理化(3)交流本课程的练习。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不同运输方式拓展情景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1.能熟练认知物流运输常用设备并掌握相关设备的运作基本原理 2.掌握物流运输系统的运筹与规划 3.掌握各种运输方式下的交易流程 4.熟练各种运输方式下的单证的填写 5.熟知五大运输方式的特定运输产品及优缺点
6.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如运输与信息管理,运输与关系管理等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一 认识运输模式(2学时)
内容提要:
理解运输管理与运输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运输业的特性以及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了解运输、交通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及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五种运输模式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运输合理化
任务一:运输及运输模式(1课时)任务二:运输合理化(1课时)
模块二 五种运输模式以及多式联运的作业流程及操作(32学时)内容提要:
掌握常见运输模式的特征、构成,了解各运输设施设备,能够进行简单的运输价格计算,会填写相关运输单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各运输模式的作业流程,运输价格计算 教学难点:运输单据的填写
任务一:公路运输作业(8课时)任务二:水路运输作业(6课时)任务三:铁路运输作业(6课时)任务四:航空运输作业(4课时)任务五:管道运输作业(2课时)任务六:多式联运作业(6课时)
模块三 运输管理与服务(6学时)
内容提要: 在途物资跟踪管理与客户服务;运输价格、运输信息的管理;运输风险控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客户服务;运输综合管理
任务一:运输客户服务(2课时)任务二:运输综合管理(4课时)
模块四
货物运输合同与保险(8学时)
内容提要:
掌握运输合同的特征与种类,客运与货运合同的种类及特征;熟悉主要的运输合同与单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客运合同与货运合同
教学难点:主要运输合同和单证的填写
任务一:运输合同的签订(4课时)任务二:货物运输保险(4课时)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分析,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既定目标。教学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操作、体验为辅,教学过程突出能力培养的持续性、渐进性,从了解基本方法入手,展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有一下几种: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工学一体化辅助教学。
二、课程教学评价
考核采取记录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两种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听课、学习态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一般占总成绩的40%,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查,采取试卷考试或提交调研报告(1500字以上),占总成绩的40%。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一定量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完成4次作业,每次作业满分100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教师要认真批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作业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运用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平时自觉学习的态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运输作业与管理》.赵婷婷 万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版.ISBN: 978-7-5657-0273-0 参考书(资料)目录:
1.《运输管理实务》 季永清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2.《运输与运输管理》 张旭凤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运输管理实务》.王海兰等.上海财大出版社出版.2012版
四、相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本课程可综合利用吉马集团的资源优势以及学院已建成和正在完善的实训实验条件,集团的吉马连锁超市、吉马物流配送中心、吉马家居广场、吉马酒廊等的便利条件为学生能够在接受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建立分析成本管理知识能力架构,学习效果自然会立竿见影。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课程大纲制订人:梁骊楠 审核:
于是, 职业教育首先要有很强的就业指向性, 以职业岗位提出的任务或能力要求为基础;其次, 由此形成对生产任务或职业能力的相关分析是它的技术基础;再者, 技能模块的开发主要是为技能培训和考核服务的, 以此形成独立模块的课程、教材和考核项目。
近几年来, 随着职业教育目标不断明晰, “行为导向”教育教学的概念从1982年引进我国, 通过1995年前后进行了较系统的反思与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对“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部姜大源同志认为“行为导向” (Handlungsorientierung) 在德语中的基本涵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 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马庆发博士则认为, “行为导向”教学法, 实质上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 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 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 体现了学生个体的价值。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目标出发, 使职业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 “以学为本, 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 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加学习, 即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焕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创造某种特定的“环境”或“情境”, 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这种教与学通常围绕某一课题, 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的活动, 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总之,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 制订计划, 做出决定, 实施工作计划, 控制质量, 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在分析前厅工作项目具体过程的基础上, 以工作项目为依据、以行为为导向, 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旨, 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我们做了以下改革:
一、打破学科界限, 构建基于前厅工作过程的“职业化”项目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的设计, 以高星级酒店前厅各岗位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 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整合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内容, 对前厅工作过程进行细分, 依据行业对职业技能的层次要求, 建立以前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职业化项目教学设计。
前厅工作过程分析如下:
前厅工作过程为:1) 在客人到店前的预定服务;2) 客人抵店时的礼宾服务。包括:机场应接服务, 门厅服务, 行李服务等;3) 接待服务, 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4) 问询服务, 为客人提供店内店外的问询服务;5) 文秘服务, 包括商务中心服务及总机话务服务;6) 大堂副理服务, 作为酒店与客人的桥梁。处理客我关系。7) 结账服务, 为客人办理退房手续。处理客人离店后的相关事宜。针对前厅对客服务工作过程, 以“客人抵店前——客人抵店时——客人住店时——客人离店时——客人离店后”这一过程为依据, 设计了“预订服务——入住服务——住店服务——离店服务”的工作过程, 强调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训练, 切合实际, 职业性强。
基于对前厅工作过程的分析, 确定本课程的实训内容为:7个模块30个项目。并逐一创设情景如下表:
二、逐步形成以行为导向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的设定要根据酒店职业特征来选用, 并注重酒店职业化在教学中的渗透与实现。本课程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改变了原来以讲授法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采用以能力为模块、以岗位为项目、以任务为驱动、以双语教学融入为手段, 运用行为导向法,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倡导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实现学习的过程, 注重习得的过程培养。不断追求学生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并举兼得。具体方法有:
1. 项目示范操作法:
以能力为模块、以岗位为项目、以教师示范为手段,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 角色情境教学法: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 营造全真工作环境与模拟现场,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设身处地, 情景表演, 完成角色扮演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对服务礼仪、服务意识、服务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任务的提出驱动教学过程的进行, 通过所学知识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习得新的知识。
4. 案例解析互动教学法:
为保证前厅正常运营,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采用提出前厅案例, 师生、生生互动解析,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并分享所得。
5. 多媒体及网络冲浪拓展法:
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 向学生展示酒店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运用网络冲浪作为课后拓展学习的手段, 开阔学生视野, 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敏感性。
三、开展“行为导向式”教学, 实现“教、学、做、评”相结合
本课程积极开展“行为导向式”教学, 以教、学、做、评四个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循环交融, 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知识拓展学习、多媒体教学+网上冲浪拓展学习;个人模拟项目完成+同伴评析、小组团队任务完成+组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完成教学过程。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达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考核学生的同时, 加强了教研室、系部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采用教学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一致, 考核教学成果与酒店前厅工作标准对接。并为学生建立专业成长纪录档案, 加强课后作业管理, 包括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实训作业的布置、指导和评估, 提高学生课后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定期举办与课程教学内容契合的专业技能比赛、专题讲座等, 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后,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并将其记入学生最终成绩。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包括:闭卷理论考试、期末实训三项考核、过程性实训评价、作业及社会实践四个部分。其中, 闭卷理论考试占30%, 期末实训三项考核占30%, 过程性实训评价占20%, 作业及社会实践占20%。
过程性实训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堂实训中自选或由教师指派完成30个项目中的10个, 按照实训项目标准与要求, 每项任务完成积2%。作业及社会实践, 包括实训小结、英语周记、英语专题小报、酒店知识积累等。在教师指导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纪录。占总成绩的20%。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目标群体,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质量控制这六个方面组成的优化教学系统。因此我们要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就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风格, 不断形成咨询式教学风格、指导式教学风格和程序式教学风格。提升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观念, 在课堂上充当组织者、参与者、甚至被服务者。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学习情境。同时, 按照酒店专业和岗位的要求组织设计教学内容, 完善适应行为导向教学实施的模块教学体系教材。
参考文献
[1]孙芸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彭云化曹永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客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2007.10
【关键词】英语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酒店英语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由于酒店的性质中包括涉外性,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英语专业要求较高,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长期的研究,对酒店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首先,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实际应用能力较低,听说能力较差,甚至有的同学在实际应用英语的过程中还难以开口,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机械的学习英语,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虽然记住了知识,但是忘记的也很快。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整个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不是很浓,没有达到必要的学习效果。
其次,高职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课程普遍存在哑巴式英语的现象。虽然,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跟学生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切实的到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所以,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知识同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因此,高职院校酒店英语课程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推行任务教学法,将英语教学搬到酒店的实际应用环境当中去。最后,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还在沿用傳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强调英语教学,很少向学生讲述酒店实务的相关知识,内容拘泥于教材,缺少必要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酒店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的酒店教学主要以提高酒店英语服务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利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其次,要做到精简精炼。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主体,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学中的主角。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一言堂,要做到精讲,将那些有价值的,核心的内容讲述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仿——记忆——模仿”的模式来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明确每节课程的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进行学习,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再次,应当着重应用情景化教学法。很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有的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酒店英语课程的实用性本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对酒店英语教学法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法来教授酒店英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应当根据酒店英语的相关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适时的将学生引入到设计好的情景当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说,有兴趣说。可以以问问题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中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踊跃的发言,然后切入到主题当中。
2.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教学,图片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教具,能够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使抽象的事物变具体,变得更生动,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在教学中扮演教材提供的某些场景,这样学生通过模拟酒店英语中人物的对话,既培养了自身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实际应用能力。最后,变更酒店英语的考核方式。
(1)着重注意酒店英语的过程考核。只有对学生学习酒店英语的过程进行考核,教师才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不足,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学习酒店英语的重要性。
(2)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核。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这三个能力为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只有学生的这三方面的能力提升上来,学生才能够在有能力处理酒店中的相关事宜,所以,我们应当对学生的这些能力予以全方面的考核。
三、结语
总而言之,酒店英语教学应当着重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适宜的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酒店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酒店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小莉.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4:38-41.
[2]陈丽芳.酒店英语教学与酒店业发展水平差距探论[J].安顺学院学报.2014.05:75-76.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课程编码:21221080 学分:2.5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计划学时:40 其中讲课:40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推荐教材: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王坚平编著,《现代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管理学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和管理过程(职能)。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管理实践的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认识和思考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管理学概论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管理和管理职能、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管理的性质与基本原理,以及管理者及其素质等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管理和管理职能;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职能
第二节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管理性质与基本原理 第四节 管理者及其素质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管理流派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西方主要的管理思想及其管理流派的发展与趋势,包括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管理理论的丛林,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科学管理理论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第五节:中国管理思想及其发展 第六节: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组织与组织目标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组织目标与目标管理的概念与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组织目标,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组织目标概述 第二节:组织目标阐述 第三节:目标管理概述 第四节: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组织结构的类型与设计,组织变革的特点与方法,虚拟企业的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 组织的概念,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变革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组织概述 第二节: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组织变革
第五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等。[教学重点与难点] 组织环境,跨文化管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组织环境 第二节:组织文化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方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计划的内涵、特点与重要性,计划的过程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划的内涵,计划的过程,计划评价。[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计划概述 第二节:计划的过程 第三节:计划评价
第七章:预测与决策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预测的概念与方法,决策的概念与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科学决策的步骤与方法。[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预测概述(阅读)第二节:预测的方法(阅读)第三节:决策概述 第四节:决策的方法
第八章:领导与激励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领导的概念,主要的领导理论。激励的概念及其主要的激励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导的内涵,领导理论。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领导概述 第二节:领导理论
第三节:激励概述(阅读)第四节:激励理论(阅读)
第九章:沟通与协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理解与沟通的主要技巧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效沟通。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沟通概述
第二节:沟通的分类与沟通网络 第三节:有效沟通 第四节:协调
第十章:控制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掌握控制的思想、概念、原理、过程与方法等。[教学重点与难点] 控制的定义及其基本原理,控制的方法与过程,有效控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 课 内 容]
【酒店管理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酒店客房管理》大纲11-11
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论文07-14
酒店管理合同06-16
酒店采购流程管理06-04
我看酒店管理06-13
酒店管理安保部07-10
浅谈酒店管理09-13
《酒店管理概论》教案10-23
酒店员工管理制度06-24
酒店管理工作前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