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精选8篇)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1

1.工程范围

1.1投标单位负责桩基施工测量,并保证准确性和精度,招标方仅提供必须的基准点,基准点的保护和复验亦由投标方负责。

1.2施工场地以现有场地为条件(已进行场地强夯),投标单位应充分考察现场,如需要垫场或另行平整场地由投标单位自行解决。

1.3除场地详勘外,招标单位在桩基施工前进行一孔一勘的桩基勘察。

1.4招标方提供的项目地质勘察资料(详勘及一孔一勘的勘察)仅作为投标方参考,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投标方不能认为勘察资料揭露的地质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完全一致,由此增加的工程由投标方承担。

1.5招标单位仅在现场红线内提供部分电力接驳点(费用由投标单位交纳),投标单位需考虑以发电机等方式自行解决不足部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6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

1.7招标方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并承担费用,投标单位负责施工配合。

1.8投标单位负责凿除桩头,凿除的混凝土要求由投标单位进行破碎,破碎后要求粒径低于200mm。破碎后的混凝土外运由招标单位委托的土方单位负责。

1.9投标单位施工范围:除以上条款明确规定不需要由投标单位负责的项目外,所有桩基所必须进行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临时设施搭建、场地平整、施工用电接驳、进场、测量、成孔、材料采购、钢筋制作加工、地下水处理、泥浆拌制、护壁、泥浆外运、混凝土浇注、凿除桩头、桩头内的钢筋调直至设计要求、竣工资料编制、交付等所有项目,并负责现场文明、安全施工。2.技术标要求

2.1本工程需要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根据设计图要求、详勘报告、实际地质条件、以往类似地区施工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制定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塌陷、偏岩、溶洞,地下水、缩孔、掉钻、卡管、泥浆走失、沉渣厚度过大、桩顶混凝土标高因各种原因未达设计标高等情况,分别分析原因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预先设计出现以上情况后需要采取的最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要有可行性分析和报价分析,可行性分析要详列优缺点及实施的具体条件,报价分析要有明细。

2.2 投标单位应建立信息及时通报制度,对规范要求观测间隔应取下限或采取更严格

第1页 的监测标准,观测记录要求可以随时提供给监理单位和招标方,投标文件中需要详列施工过程中的检测项目、检测手段、检测工具及检测频率并制定具体通报制度。2.3如施工中出现偏岩、溶洞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及时通报,由招标方、设计院、详勘单位、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或采取专家研讨会形式确定方案采取措施后再行施工。

2.4施工过程中,桩基应全断面嵌入基岩,对出现未全断面嵌入或相邻桩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的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及时通报,由招标方、设计院、详勘单位、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或采取专家研讨会形式确定方案采取措施后再行施工。2.5对因实际地质持力层深度与设计深度不一致造成的钻孔深度及相应工作量增加、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所带来的钻孔长度及相应工作量增加、溶洞处理所带来的实际工程量(混凝土量、钢筋量、处理溶洞等现象所用钢套筒、钻孔量等)增加,将根据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书面文件按实进行核算,但其它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塌孔、掉钻、偏岩处理等和延长工期及延长工期所带来的其他损失需要投标单位在综合单价中考虑,招标单位将不再给与考虑。

2.6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成孔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监控手段,对桩径、垂直度、桩位、孔深等指标应有明确并切实可行的实测手段。

2.7投标方应根据规范要求、具体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进行泥浆配比设计并在投标文件中详列,施工开始后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并呈报招标方,对泥浆拌土来源需要在投标文件中详细说明,对泥浆的排放在招标文件应详细说明施工工艺及外排地点、距离。

2.8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桩底清渣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监控手段。2.9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水下混凝土浇注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监控手段。桩混凝土浇注完成后24小时内要求有专人实时监控,实测混凝土顶标高,对桩混凝土超灌高度应在投标文件中标注,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如断桩、桩顶混凝土标高未达设计标高等要有具体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预案,并针对招标工程具体情况制定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表格样式并在投标文件中详列。

2.10 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桩头凿除技术方案,并应确保桩体及桩纵筋埋入筏板内长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应凿除的范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

2.11 要有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冬、雨季、)和夜间施工的技术措施。2.12招标方将根据投标文件所陈述的方案综合判断投标方技术能力和施工经验,并作为评标依据。

第2页 3.招标图纸、工程隐蔽验收、竣工验收及竣工图纸及资料

3.1 本次招标图仅作为招标使用,针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不同地质情况会有局部调整,调整以招标方、设计专业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出具的设计变更为准。3.2投标方在工程开始前,须对上道工序进行工序验收,验收一孔一勘钻孔位臵准确性,如发现问题不得开始施工。

3.3在桩基施工的各阶段,隐蔽工程验收需要由招标方、监理公司、设计、地勘单位共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4成孔阶段,除按规范要求4-5米深度及更换钻头前需验孔外,在更换钻头前应通知监理公司对钻头进行实测。

3.5对特殊桩(出现溶洞、实际地质持力层与勘察提供不符、持力层层面坡度超过规范要求)投标方应及时通知招标方及监理公司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共同现场实测实量。3.6桩基施工过程中,投标单位需要按国家规范及地方质量监督的规定进行混凝土、钢筋等实验,进行交工档案编制等项工作外,桩基完工后,招标方将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除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桩基检测外,不排除增加检测项目及抽样数量;抽测不合格的,将视为样本整体不合格,招标方有权拒付工程款并索赔。3.7承担下道工序的土方单位或结构总包单位需要对桩位、桩头混凝土、外露钢筋等项目按规范要求进行工序验收和工序交接,验收不合格视为工程不合格,投标单位必须无条件重新施工或整改,招标方有权拒绝验收投标方所施工工程,并有权责成其他单位重新施工或进行整改,所发生费用以招标方计算为准,并保留索赔的权利。3.8承包商应在本项工程竣工之后、总包单位进场之前提交全套工程竣工图纸、全套竣工资料并接受总包或主体施工单位的工序验收。4.工期

4.1总工期120日历天,包含大风、雨、雪天、因未探明地质影响施工所延长的工期、以及春节假期和其它不可见因素。

4.2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制定具体的工期保证措施,充分考虑机械、钻头故障等不利因素,现场留有后备钻机、钻头、发电机等,对设备维修方案亦需要在投标文件中陈述。

4.3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制定具体的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充分考虑冬、雨季施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5.招标方指定材料

为保证工程质量,灌注桩所用的混凝土由招标方提供,具体见招标文件相应条款,钢筋由招标方确定合格生产厂家范围,投标单位自行采购。

第3页 6.技术规范

本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成果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建设部颁发的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现行的规程、标准、规范、办法及建设部、辽宁省、大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文件、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JGJ104-199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规范条文交叉部分以严格的为准;规范条文与技术标要求重复部分以严格的为准。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2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

引言

输电线路杆塔是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用来支撑输电线路的支撑物,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是其杆塔地下部分的总称,对于高线输电线路而言,杆塔基础的稳定性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但由于杆塔基础施工是典型的地下隐蔽工程,使其施工技术变得比较复杂。下面就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相关分析。

1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选型原则

1.1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高压线路杆塔基础选择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要按照高线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在地域的地理、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基础结构形式,以达到改善基础受力状况的目的。②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基自身的承载特性,因地制宜采用原状土基础,在达到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成本。③要注重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方位高低主柱基础和铁塔长短腿配合使用的杆塔基础方案。

1.2 基础优化设计原则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优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兼顾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和基础的基本性能要求即确保其稳定性达到要求,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要按照塔位所在的实际地质条件和输电线路对杆塔形成的作用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规划,同时考虑混凝土和钢材消耗量等因素进行杆塔基础优选和施工方法优化,使这些基本指标达到最优化的保证。

2 土石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2.1 土石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1)在开挖前还要认真熟悉工程有关图纸,了解整个线路工程的情况;熟悉线路基础的型式及尺寸要求,检查所开挖基础处的土壤特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坑深就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

(3)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如果超过100mm,则应对铁塔现浇基础坑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如果偏差在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

2.2 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1)由于坑上和坑下同时进行施工,所以一定要避免石块回落误伤工人,这就要求坑上、坑下人员施工时要互相配合、互相提醒。

(2)对于不同深层的土质状况要时刻注意,避免上层土方塌坍造成意外事故。

(3)由于有些施工项目要求挖坑深度较深,务必要使用专用梯子上下,以免发生意外。

(4)坑内作业人员要按施工要求配戴安全帽和其它安全防护用具。

(5)爆破施工现场需要爆破资质专业人员进行爆破作业,并且配备专职的安全员。

(6)大开挖基础施工时严禁任何人在坑下休息,且坑口周围1.2m以内,不准堆土或其他重物,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混凝土浇制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3.1 混凝土浇制的技术要求

严禁使用人工拌合混凝土,必须使用机械拌合混凝土,建议使用0.1~0.2m3的混凝土拌合机。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现场使用经检验合格计量工具.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如果加水过多,水被蒸发后,混凝土留下了许多小孔,过多的小孔,混凝土就自然不坚实,降低了硬度,但水过小,混凝土不易成型,难于操作易发生麻面、蜂窝,同样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拌合混凝土中,要严格掌握用量,不允许随便加水。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能过量,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过多会使混凝土在更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引起水泥过量收缩,造成混凝土开裂,露筋等缺陷。拌合必须均匀,要求拌到色泽一致稠度均匀为止。严格控制加水量以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稠度,每个基础必须做坍落度试验2~3次。

3.2 混凝土浇制时注意事项

(1)在浇注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对模板和钢筋的一些尺寸进行仔细核实,务必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浇注时,应防止模板漏浆,一旦发现模板、支撑变形或弯曲时,则应立即停止浇注,趁混凝土凝固前将模板操平找正,之后再进行浇注。

(3)混凝土的浇注顺序,要按基底模一边或者二边同时进行向四周延伸,按指定的位置下混凝土,以避免捣固工作人员来回在坑内串动。

4 提高杆塔基础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除了要以塔位地基地质情况、自然地形地貌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为依据通过基础类型优选而得到保证之外,还要通过防止跑浆露筋现象发生和加强基础附近土体的密实度、强度来进一步提高。在工程实践中加强土体密实度和强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实用的主要有压力注浆法和震动密实法这两种方法。

4.1 跑浆露筋的防范方法

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防止或避免跑浆露筋现象的发生:①在立柱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向外角下料,以保证立柱内外角的混凝土浆石达到均匀一致的要求。②在混凝土浇制作业进行到阶梯结合处时,将上层模板的外侧底部四周和下层阶梯混凝土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填满,再向上层阶梯模内浇灌混凝土,当浇灌到一定高度时要进行捣固处理。③斜插基础浇制过程中,测量人员各项参数加密检测,以及时发现误差及时整改。④将斜插基础主角钢的位置控制作为关键项点,在基础施工前,预先制作混凝土垫块,并对垫块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以保证其操平找正,之后用砂浆及碎石将垫块的四周进行填塞,保证其稳定。⑤在基础回填时要保证基础周围回填的均匀性,从而避免基础移位或倾斜情况的发生。

4.2 施工方法

(1)压力注浆法。利用气压或液压产生的压实作用,把浆液通过渗透、挤密和填充等方式均匀的压入到填料地层中,使松散的土粒胶结成一个均匀整体,从而达到加固土基和减少沉降的目的。压力注浆法施工的关键在于要按照设计要求将直径为150mm,长度和基础埋深相当的套管打入土中,然后利用套管下部的排浆口向土中压入水泥浆,同时逐渐增大压力直到水泥浆从相邻的套管中溢出为止,等注浆作业结束3~4h之后,就可以将套管拔出。压力注浆法施工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其注浆效果主要由土基和套管外币之间的密实程度来决定,同时还和回填土的粘度等因素有关。

(2)振动紧密法。将与施工方案对应的振动头深振入土基之中,以达到降塔位区域内的土基被振实而提高基础稳定性的方法。如果振实过程中深度不足还可以采用加长振动头的方法加以弥补。当振实作业完成后还要在振动形成的孔中填充碎石,使碎石形成桩体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杆塔基础选型原则的阐述,综合分析杆塔基础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杆塔基础稳定性的施工方法,当然提高基础稳定性的措施不仅限于此,这些措施的获得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实践中进行总结、分析与提炼。此外,不管是在基础选型设计、施工以及投运后的维护等工作中,都要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原则,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基础稳定性的各项要求得到保证。同时塔基的设计施工,也需要严把技术关,规范化、科学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处理实际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帆.浅谈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方案的优化[J].广东科技,2008.(08):4~115.

[2]周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对人身安全性影响评估及防护措施研究,2012(8).

二次供水关键设备招标技术要求. 篇3

1.1整套设备采用微机变频控制,运用模糊控制技术,使整套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区运行,达到充分节能的效果。

1.2能够手动和自动控制,并自动检测液位、压力等和设备故障,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备用泵的切换,多泵联网及微机联网控制的要求,也可用于单台或多台水泵的运行控制。

1.3设备应具有远程监控,监测功能。远程网络监控功能分别监控并显示各个关键点的工作压力、设定压力、流量,自来水的进水压力,各台水泵的工作电流、频率、电压等参数,并具有预警及报警处理功能。对设备24小时进行远程控制、监测。

1.4如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应采用予压自平衡技术,稳流补偿技术,真空抑制技术,负压反馈技术、空气自动隔断技术,来保证设备工作时对主管网不产生负压影响,对周边用户的用水不产生影响。整套设备必须为全密闭结构,水通道材质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保证水与空气的完全隔离,避免对水产生任何污染。

二、水泵技术要求

1.1居住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8-1999中的B级要求;振动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7-1999中的B级要求。公共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8-1999中的C级要求;振动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7-1999中的C级要求。2.2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水泵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噪声、节能、维修方便;

2、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时,水泵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

3、用水量变化较大的用户,宜采用多台水泵组合供水;

4、应设置备用水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

5、水泵应采用格兰富、ITT、威乐等国际知名品牌或采用配置进口轴承的国内知名品牌产品。

2.3水泵的效率应不低于《离心泵效率》GB/T13007-2011规定值,并取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2.4水泵配套电机采用进口或国内知名品牌,全封闭风冷鼠笼式2级式标准电机,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F级,效率等级不低于《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规定的2级标准。电机外壳采取烤漆工艺。

2.5水泵各过流部件如叶轮、腔体及外筒应使用304或316不锈钢材质,采用冲压一次成型,经机器人激光无缝焊接,精度高,品质稳定。

2.6水泵的轴和轴承应为不锈钢材质。水泵密封应采用集装式免维护标准机械轴封,满足耐腐蚀、耐磨损、及更换周期要求。

2.7联轴器采用对开式联轴器,与轴之间应有定位销,安装后无需重新定位,联轴器外应有不锈钢的联轴器套保护。

2.8水泵的泵头及基座制造材料为铸铁或承压能力更高的材料,并使用电泳漆处理。

三、稳流补偿罐、气压罐技术要求(无负压)

3.1稳流补偿器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SUS304以上),厚度厚度为4-6mm。

3.2稳流补偿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直接串联的市政管网或有压管网的最大给水压力。稳流补偿器容积应根据现场调查的市政管网给水量以及设备额定供水流量确定。

3.3稳流补偿器底部应设泄水装置,顶部应设置吊耳。罐体具备低水位传感器,并与变频控制柜连接,从而达到低水位自动停机保护。3.4稳流补偿器应按照《压力容器》GB150-2011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制造,筒体及封头厚度应按GB150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公称厚度不得小于4mm,且封头尺寸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4746的要求。

3.5稳流补偿器的承压焊缝,应采用氩弧焊和自动电弧焊。焊丝应符合YB/T 5092的要求。焊接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缝高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焊缝与母材应当圆滑过渡,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表面气孔、弧坑、为填满和眼肉可见的夹渣等缺陷。承压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3.6稳流补偿器支座应符合《容器支座》JB/T4712.1的要求

3.7气压罐(能量存储器)应采用不锈钢材质(SUS304以上),按照《压力容器》GB150-2011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制造。

四、水箱(或水池)技术要求

4.1水箱制造应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sus304以上),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制造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图集02s101《矩形给水箱》的相关规定。

4.2水箱(或水池)宜独立设置,且结构合理、内壁光洁、内拉筋无毛刺、不渗漏。

4.3水箱(或水池)容积大于50m3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并能独立工作。

4.4水箱(或水池)高度不宜超过3.5m,水箱高度不宜超过3m。当水池(箱)高度大于1.5m时,水池(箱)内外应设置爬梯。建筑物内水池(箱)侧壁与墙面间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水池(箱)与室内建筑凸出部分间距不宜小于0.5m;水池(箱)顶部与楼板间距不宜小于0.8m;水池(箱)底部应架空,距地面不宜小于0.5m,并应具有排水条件。

4.5水池(箱)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人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管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进水管口底应在溢流水位之上100mm;进水管应装设与进水管径相同的自动水位控制阀(杠杆式浮球阀或液压式控制阀),并不得少于两个,两个进水管口标高一致。

2、出水管管底应高于水池(箱)内底,高差不小于0.1m;

3、进、出水管的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4.进、出水管上必须安装阀门,水池(箱)宜设置水位监控和溢流报警装置;

5、溢流管管径应大于进水管管径,宜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溢流管出口末端应设置耐腐蚀材料防护网,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6、泄水管应设在水池(箱)底部,管径不应小于DN50。水池(箱)底部宜有坡度,并坡向泄水管或集水坑。泄水管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7、通气管管径不应小于DN25,通气管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8、水池(箱)人孔必须加盖、带锁、封闭严密,人孔高出水池(箱)外顶不应小于0.1m。圆型人孔直径不应小于0.7m,方型人孔每边长不应小于0.6m。

五、控制柜技术要求

5.1控制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控制设备》GB/T 3797-2005的规定;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内外涂层完好、清

洁、整齐;控制柜上部应设有吊装孔,下部应具有与基础固定的安装孔;面板上应设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电流、电压、频率的显示窗口,并有故障报警的声光显示;面板上应设有水泵启、闭状态显示、功能指示标志;内部配件装配合理、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要求,且不应低于IP30。

5.2控制柜内一次设备安装可靠牢固,操作和联动符合设计和运行要求;所有二次接线回路接线准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绝缘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对封闭式配电柜(箱)及电缆通道(包括过墙孔洞)封堵良好。

5.3接地、防雷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电气设备外壳可靠接地,接地装置宜共用统一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5.4电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排列整齐、外表无损伤,标志牌装设齐全、正确、清晰;电缆固定和相关距离及电力电缆保护套管公称直径等符合要求;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接线牢固;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相色正确。

5.5采用PID电子数字集成技术,结合水泵本身的特点和液位、压力等测控技术,对水泵运行进行一系列监控功能单元的组合。

5.6控制柜对水泵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并自动检测液位、压力等和设备故障,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备用泵的切换,多泵联网及微机联网控制的要求,也可用于单台或多台水泵的运行控制。

5.7控制柜具有过压 欠压 缺相 短路 过流等故障报警及瞬间停电后自动复位功能保护功能,同时也具备有自行诊断和自动消除 自动复位功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超压和过载时自行停止并报警,超压消除后自动恢复。

5.8控制系统采用中文人机界面,无需程序。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并选用进口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西门子、施耐德、ABB)。5.9控制柜内变频器、软启动器及PLC控制器等主要设备应采用ABB、西门子、ABB、施奈德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主开关、空气断路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断路器等所有元器应使用国际知名品牌或国内知名品牌产品。

六、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6.1远程监控系统宜采用光纤实时采集二次供水系统信号,包括电机、水泵、阀门、配电系统、水池、门禁系统(机柜、安防)等多项运行数据信息和泵房视频信息,后台监控终端实时监控所有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设定参数实时报警系统异常情况,监控终端能将控制命令和各种修改指令发送至各采集终端,实时控制各二次供水泵房的运行。

6.2实时远程监控数据应包括:泵房的安防视频信号、供电信号(电量信号、电压信号)、每组水泵电机运行电流,水泵机组进出口设定压力、实际压力,储水池(箱)设定液位、实际液位,手动/自动状态,水泵启停状态,水泵启停时间,变频器频率,总进水流量,机柜门和安防开关,各种故障状态。有排水控制系统的二次供水设备,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提供积水水位信号和排污系统运行信号。

6.3下列参数出现异常时设备保护应能自动报警:水压超压或欠压,水池(箱)液位超高或过低,变频器故障。

6.4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器件采用通用PLC或控制器,具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预留模拟量接口15%,且不少于2路。预留数字量接口20%,且不少于2路。

6.5系统具备现场数据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7×24小时。6.6模拟量信号为工业标准信号:4-20mA。

6.7为防电磁干扰,信号输入输出端应安装光电隔离系统。6.8系统必须配备RS485串口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

6.9 数据远传采用光纤、电话线、GPRS、GSM、3G等通信方式,通讯协议采用MODBUS。

6.10 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的自动控制装置,对话界面显示语言应为中文,显示清晰,便于操作。

6.11 设备参数设置,必须有密码保护。

6.12 设备厂商必须提供完整的设备资料(含:设备图纸、通讯协议、设备参数、使用说明等)。

七、管路及附件技术要求

7.1设备管道系统(管道及法兰)材质应采用食品级不锈钢(304以上),管壁厚度不应小于3mm。设备及管道布置应做到结构合理、检修方便。

7.2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各连接法兰及法兰盖不应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管路系统最低处应设有排水设施;无负压供水设备进出水管之间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7.3每台水泵配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应分别比水泵进水口和出水口至少大一级,且水泵的进水管与水泵进水口之间应采用偏心变径连接,水泵的出水管与水泵出水口之间应采用同心变径连接。

7.4设备选配的各类阀门应符合有关标准。阀门公称压力不应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各阀门动作应灵活可靠。蝶阀应符合GB/T 12238的要求。对夹式止回阀应符合JB/T 8937的要求。可曲挠橡胶接头应符合CJ/T 208的要求。其他类型的阀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7.4设备进水口前应设置过滤器。滤网的网孔尺寸应按使用要求确定,一般为0.5mm~2 mm,且过滤网的过滤总面积不应小于进水口截面积的1.5倍。

7.5无负压供水设备进水管路应设置倒流防止器时,安装在稳流补偿器进水口和过滤器之间。倒流防止器应符合CJ/T 160的要求。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来源:

1.锤击沉桩法又称()。

a.强夯桩b.打入桩

c.灌注桩d.夯击桩

2.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打桩机就位b.校正桩位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3.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打桩机就位”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接桩、再锤击沉b.校正桩位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4.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吊桩喂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打桩机就位b.校正桩位

c.接桩、再锤击沉d.锤击沉桩

5.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校正桩位”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打桩机就位b.接桩、再锤击沉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6.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锤击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收锤b.接桩、再锤击沉

c.吊桩喂桩d.送桩

7.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接桩、再锤击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收锤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送桩

8.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送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收锤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校正桩位

9.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收锤”之后应进行()工作。

a.送桩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校正桩位

10.锤击沉桩法打桩时,须经()校正后,再开始沉桩。 来源:

a.水平度b.垂直度

c.稳定d.水平和垂直度

11.锤击沉桩法开始沉桩时应采取()。来源:

a.短距轻击b.短距重击

c.长距轻击d.长距重击

12.锤击沉桩法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a.灌注桩b.摩擦桩

c.端承桩d.人工挖孔灌注桩

13.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端承桩则以()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a.垂直度b.贯入度

c.强度d.倾角

14.()的接桩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

a.焊接法接桩b.法兰螺栓接桩法

c.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d.硫磺胶混凝土锚法接桩

15.()的接桩方法适用于适用于各类土层。来源:

a.硫磺胶混凝土锚法接桩b.铆接法接桩

c.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d.焊接法接桩和法兰螺栓法接桩

16.静力压桩的施工一般采取()的方法。 来源:

a.分段压入b.逐段接长

c.分段压入,逐段接长d.逐段压入,分段接长

17.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测量定位”之后应进行()工作。

a.压桩机就位b.静压沉桩

c.吊桩插桩d.桩身对中调直

18.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压桩机就位”之后应进行()工作。

a.测量定位b.静压沉桩

c.吊桩插桩d.桩身对中调直

19.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吊桩插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来源:

a.压桩机就位b.静压沉桩

c.测量定位d.桩身对中调直

20.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桩身对中调直”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压桩机就位b.测量定位

c.吊桩插桩d.静压沉桩

21.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静压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终止压桩b.接桩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2.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接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终止压桩b.测量定位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3.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再静压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终止压桩b.接桩

c.测量定位d.切割桩头

24.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终止压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测量定位b.接桩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5.静力压桩法压桩时,先将桩压入土中()m左右后停止,进行矫正桩位。来源:

a.1b.2

c.3d.4

26.静力压桩法压桩时,矫正桩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后,继续把桩压人土层中。

a.垂直度b.贯入度

c.强度d.倾角

27.静力压桩法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的关系。 来源:

a.标高b.倾角

c.垂直度d.压力表读数

二、多项选择题

1.重锤沉桩法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重锤低击b.重锤高击

c.高提重打d.低提轻打

e.低提重打

2.重锤沉桩法打桩时还应注意观察()。 来源:

a.打桩入土的速度b.打桩架的高度

c.打桩架的垂直度d.桩锤回弹情况

e.贯人度变化情况

3.预制桩的接桩工艺主要有()。来源:

a.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b.焊接法接桩法

c.铆接接桩法d.灌浆粘接法

e.法兰螺栓接桩法

考点53自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b5.d6.b7.d8.a9.b10.d11.a12.b13.b14.c15.d16.c

17.a18.c19.d20.d21.b22.c23.a

24.d25.a26.a27.d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5

在机械类工厂中, 有很多设备如镗铣床、立式车床、卧式车床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 对地基及基础变形的要求很高, 一般在0.01 mm/m~0.05 mm/m的级别范围, 远远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常规建筑地基及基础的变形要求。

根据地质情况, 设备基础方案采用天然基础或桩基础, 由于基础变形精度要求高, 基础变形计算一般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设备基础变形由基础自身变形和地基变形组成, 基础自身变形量与基础厚度有关, 地基变形与地基或桩基的弹簧刚度有关。结构工程师在设备基础设计时根据设备荷载大小及分布、地质情况详细计算后确定基础类型及基础的厚度, 来满足工艺专业对基础变形量的要求。

1 计算荷载及简图

本文以工程实例, 简要介绍此类型设备基础变形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图1是一个Ф3.5 m×2.5 m立车基础平面及荷载示意图, 工艺专业要求基础变形量不大于0.02 mm/m。

工程所在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大层, 依次如下:

第 (1) 层, 素填土;第 (2) 层, 粘土, Es=8 MPa, fak=150 k Pa;第 (3) 层, 粉土, Es=6 MPa, fak=130 k Pa;第 (4) 层, 粉土, Es=7 MPa, fak=160 k Pa;第 (5) 层, 粉砂, Es=10 MPa, fak=150 k Pa;第 (6) 层, 圆砾, Es=15 MPa, fak=180 k Pa。

由于变形精度要求高, 天然基础不能满足要求, 需采用桩基础。桩采用D=500预制混凝土方桩, 桩长取32 m, 以第 (5) 层粉砂层为持力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 700 k N。

根据《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单根桩的抗压刚度为:

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Cpt=10 000 k N/m3;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Cpz=1 100 000 k N/m3;kpz=4×0.5×32×10 000+1 100 000×0.52=915 000 k N/m;设备动载Q=600 k N;折算成网格上的均布荷载q=600/ (3.14×1.25×1.25) =123 k Pa;网格单元取0.5 m;计算简图见图2。

2 计算模型

变形计算可采用有限元软件STAAD进行计算, 基础按软件中的板单元Plate建立模型, 基础厚度Plate Thickness可根据工程经验取一个值进行试算,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基础厚度或桩位布置。在Material中根据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输入对应的弹性模量E等与变形计算相关的重要参数, 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桩按支座Support输入, 并输入垂直方向的抗压刚度值, 同时选一根桩将另外两个方向的约束设为固接Fixed, 保证计算模型与设备基础的实际约束条件一致。

网格布置图及模型见图3。

3 变形计算结果后处理分析

每个节点的变形计算结果软件会汇总在表格中, 可将其转化到Excel表格中。结构工程师可以将设备动载作用中心线方向的节点位移数据提取出来, 利用Excel将相邻节点的变形差计算出来, 就可以清晰、明确地判断出基础变形量是否满足工艺专业的要求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动载水平方向的节点140和152的变形差最大: (0.094-0.084) =0.010 mm, 每个网格单元为0.5 m, 折算成每米的变形差就是0.01/0.5=0.02 mm/m, 满足工艺专业要求。

4 结语

在机械类工厂工程的设计中, 结构工程师经常会碰到高精度设备的基础变形量计算, 应该掌握这方面的计算方法。结构工程师可以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建模计算, 然后运用Excel对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后处理和分析, 来判断基础是否满足工艺专业的要求。计算软件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可以帮助结构工程师提高计算效率, 减轻工作强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2]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基础教育微课视频制作技术要求 篇6

微课在制作方式上,包括数码设备拍摄、录屏软件录制、多媒体软件制作类型、混合方式制作。

一、内容标准:

1.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在5至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

2.本次统一制作的微课不需要片头和片尾,上报时提供相关信息,统一添加。

3.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讲解精炼、路径合理,重点突出 4.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 5.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 6.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

7.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测题,微课范例的源文件、微课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

8.在同一课程中,各讲之间要有整体性,内容容量和时间长短基本一致,技术参数统一。

二、技术标准:

从目前来看,微课基本上分摄像拍摄类、屏幕录制类和其他软件类四种,对于四类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对应的要求如下:

(一)摄像部分技术要求(包括数码录制和录播室录制)

1.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视频格式为MP4及fLV格式。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

3.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4.视频分辨率:分辨率一般为设定为720*576、1280*720; 5.在同一课程中,各讲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6.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7.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二)录屏部分技术要求

1.录屏的分辨率一般采用1024*768或1280*720。请事先调整分辨率,不要高分辨率录制,低分辨率输出。同时,尽量不要出现特殊的分辨率。

2.如果要用视频混合制作,建议采用与视频分辨率最接近的分辨率,使得合成后效果最好。

3.录制PPT时,请将PPT事先调整为适合长宽比(1024*768录制时,用4:3;1280*720录制时,用录制时不留黑边)。

4.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杂音,音量适中,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5.录屏的输出最后转成MP4格式。

(三)多媒体软件制作类要求

1.如果没有交互性内容,要求输出MP4视频或FLV格式,要求每个微课都使用单个文件输出,要能够在网上在线学习。

2.如果存在交互性学习内容,必须符合SCORM(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即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或共享元件参照模式。

3.主体部分采用800*600,1024*768等通用分辨率,以便在各种显示器上得到最佳效果。

4.动画清晰、流畅,声音清晰,与画面同步。

(四)混合类微课要求

1.视频、屏幕录制或软件制作都均采用相同的分辨率制作,宽高比一至,合成后不变形。

2.具体各类制作参照前三种标准。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7

1)、防爆钢叉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防爆钢叉GA/T1145/2014 技术参数: 执行标准《GA/T 1145-2014警用约束叉》《Q/RD006-2015警用多功能抓捕器(企业标准)材质:杆体高强度碳钢; 手柄采用进口高强度塑料;

不锈钢杆体:外径约34.5mm、28mm,厚度1.5mm;

重量2.2kg,半自动伸缩、收缩:3375px,伸展:5125px;

特点:当发生突发事件,拉足杆体,即可固定、迅速锁蔽嫌疑人,使用方便、灵活;

杆体部分横向可承重200斤,纵向用力,重量250斤以上。

半自动伸缩;减少民警与嫌疑人长时间的肢体接触;伸缩式设计;能更快的制服罪犯,终止犯罪行为;非致命武器;保护警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小工作长度时可承受加长杆拔出力不小:600N,最大工作长度时可承受的加长杆拨出力不小于:1000N,最大工作长度时可承受的加长杆退回力不小于:600N,最大工作长度时,在长度方向的中点可承受的弯曲力不小于:600N。现场需携带样品。

2)、PC组合防暴棍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长警棍(GA 1124-2013)

尺寸:总长1695mm,棍体直径31~34mm,握把直径35mm±1mm,材质:棍体材质PC,连接件为碳钢(热处理发黑)重量:1.82KG 敲打次数≥3000 横向拉力600N 特点:螺纹状防滑握把,狼牙状攻击头,快速螺纹连接,碳钢按钮锁紧。现场需携带样品。

3)、防爆加厚盾牌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长警棍(GA 422-2008)防暴盾牌

1、盾体高度:1000mm;弧面宽度:560mm

2、盾体厚度:4.0mm

3、整体质量:≤3700g

4、盾体透光率:≥85.2%

5、最佳防护区面积:0.15㎡

6、耐穿刺性能:盾牌盾体防穿刺部位为在最佳防护区内,能经受GA68-2008标准试验具24J动能进行穿刺试验,刀尖不穿透后盾体。

7、阻燃性:盾牌盾体有阻燃性能,盾体表面燃烧后的续燃时间≤5s。

4)多功能腰带 执行标准:《公安单警装备—警用多功能腰带(皮革)制造与验收规范》。

说明:警用多功能腰带适用于出勤使用,便于携带配备装具。

技术参数:

1、重量:产品重量不大于2kg。

2、主要材料规格及要求:①牛皮移膜革,厚度:3.5mm--4.7mm(双层)带体;厚度:3.2mm--3.8mm(双层)斜挂带;厚度:1.0mm--2.0mm装具套;②四件子母扣:铜制;③缝纫线:13.6tex 2×3棉纶长丝线,各部件缝制;④腰带钎子,锌合金ZZnAID4-3A。

3、配套装具:①手铐套②对讲机套③强光手电套④警用工作包⑤警用水壶套⑥警棍套⑦手枪套⑧催泪喷射器套,各种警用装备在装具套内应装取方便。

4、外观:腰带应由腰带钎子、带体、带箍构成。腰带钎子为对扣式卡簧结构,锌合金压铸成型,正面居中铸有凸形标准警徽,警徽图案应符合GA244-2000《人民警察警徽技术标准》的规定,钎子与警徽为一体压铸成型。

5、质量:腰带钎子边缘平整光滑、无毛刺;钎子固定牢固、端正,卡舌卡口对位准确扣合自如,卡扣插拔灵活。警徽图案端正、完整、清晰、饱满、边缘规整;镀层完整,无明显缺陷;带体表面平直、整洁、无残疵,皮面花纹一致,双层粘合牢固,无划痕、起泡或脱层,边缘漆油均匀、饱满,不得漆上表面。

6、理化性能: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5级,湿摩3-4级;抗张强度,带体≥800N/mm2。斜挂带≥350 N/mm² ,粘着强力≥25 N/mm ;金属件耐盐雾,48h主要表面无腐蚀斑点;钎子拔插性能,加力1600N后松开,插拔5000次,插拔自如;带箍耐温性能,高温55℃带箍不变形,低温-30℃带箍无龟裂、脆断;装具漆油耐温性能,高温55℃装具漆油不脱边,低温-30℃装具漆油无龟裂、不脱边。

5)单警手铐 :执行标准:《公安单警装备—金属手铐制造与验收规范》

说明:手铐由外筒、球头、连接轴、连接扣、O形圈、锁筒、夹板,扇齿等主要零部件组成采用链式连接用于束缚手腕的的环形金属械具。技术参数:

1、主要材料:外筒采用Q195直缝电焊钢管;球头、连接轴、连接扣、O行圈采用Q235 冷拉圆钢丝;锁筒采用10冷拉圆钢;夹板采用65Mn冷轧钢板;扇齿采用ZG45熔模铸件;

2、外观:产品颜色为银白色金属光泽;金属手铐表面光亮、色泽均匀,无脱壳、起泡等缺陷,各连接部位应光滑整齐;每支铐体上的硬印不超过4处,每处面积 不大于3mm²,且不得集中在同一表面,左右铐体形状一致,无明显弯曲变形;扇齿齿形应完整,边角圆滑整齐,每只扇齿上的硬印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大于3 mm²,且不得集中在同一表面。

3、重量:手铐(不带钥匙和包装)重量不大于400g。

4、灵活性、安全性:产品锁闭时应灵活、轻松,方便上铐,钥匙应能自然插入 金属手铐的锁芯,且旋转灵活,无阻滞现象;金属手铐在反锁定位状态时,扇齿 不能转动;锁闭时,防拨净工作时间大于2min。产品锁闭时,从2m高处跌落至 水泥地面后,能正常开启、锁闭和反锁定位。

5、工作次数大于6000次循环。

6、金属手铐能承受纵向和横向静拉力2200N,明装铆钉能承受静压力2940N

7、耐腐蚀性等级为6级,喷雾周期为12h。

6)单警甩棍 执行标准:《公安单警装备—伸缩警棍制造与验收规范》

说明:伸缩警棍由三节金属圆柱管组成,加力后伸展,靠圆管的圆锥结合面的摩擦力锁定。警棍由端盖、握把(由铝合金材料的握把及橡胶材料的握把套组成)、中管、前管和球头等主要零部件组成。技术参数:

1、主体材料材质、规格:球头:12Cr18Mn9Ni5N,不锈钢棒料;前管:12Cr18Mn9Ni5N,精密轧制无缝钢管,外径φ11mm,壁厚2mm;中管:12Cr18Mn9Ni5N,精密轧制无缝钢管,外径φ16mm,壁厚1.5mm;握把:ZL111;握把套:热塑性硫化橡胶(TPV),9101-65;端盖:2A11-T4 B级,铝合金挤压棒料。

2、尺寸:警棍握把直径φ2mm±1mm;收缩长度:200mm±5mm;展开长度≥530mm。

3、警棍质量:≤350g。

4、伸缩性能:加力伸展的警棍,能保持完全伸展的锁合状态,并能在硬质地面上磕回。

5、防脱出性能:缩回警棍的前管在承受5N轴向拉力时不被拉出。

6、锁合性能:加力伸展的警棍,在承受具有1.96J重力势能的砝码的轴向冲击时应能保持完全伸展的锁和状态。

7、缩回性能:全伸展且已锁合的警棍在承受具有19.6J重力势能的砝码的轴向2冲击时应能完全缩回。

8、伸缩可靠性:伸缩循环3000次,警棍不损坏,仍能正常使用。

9、耐蚀性能:不低于GA/T429规定的9级。

10、拉伸强度:加拉力至1000N,警棍不得损坏。

11、变形量:警棍悬挂重物10㎏,变形量小于3mm。

12、抗击打性能:产品击打1000次后,伸缩性能不变,最细部分的变形量小于5mm。

13、温度适应性:握把套在-35℃~55℃范围内无粘化、变形或龟裂。

14、外观:产品外观圆滑,无明显弯曲、划痕、毛刺及其他外观缺陷。握把套两侧清晰压印“警察POLICE”、“伸缩警棍”标识。在端盖外圆上,激光雕刻有该产品的唯一编号。产品的端盖尾端应镶有树脂警徽标识,警徽高18mm,图案应符合GA244-2000《人民警察警徽技术标准》规定。

7)单警催泪喷射器 执行标准:《公安单警装备—警用催泪喷射器制造与验收规范》 说明:警用催泪喷射器是遇到突发事件时用于防暴自卫,制服犯罪嫌疑人的非致命性器械。能迅速喷射目标脸部,使目标瞬间出现流泪、眼睛难以睁开、流鼻涕、咳嗽、咽喉疼痛和皮肤刺痛等症状,并导致暂时性技能障碍,将歹徒制服。技术参数:

1、产品外观:产品主要颜色为黑色,其上印刷字样和图案为白色,喷嘴颜色为白色。

2、产品外观应洁净无变形,表面印刷字样、图样应清晰完整,套印准确牢固。产品正面(喷嘴方向为正向,正向罐体表面为正面)印刷“警徽”图样和“警察、POLICE、催泪喷射器”字样;“警徽”应符合GA244-2000《人民警察警徽技术标准》。

3、尺寸及重量:产品高度为149mm±1mm,罐体外径35mm±0.2mm;产品(不带包装)重量为100g±5g。

4、CS含量:产品中催泪剂的CS含量为3%~5%。

5、稳定性:产品在包装完好并满足贮存条件的情况下,3年内产品应表面无剥落,不解体、不泄露、不爆裂、能正常喷射。

6、喷射性能:产品喷射应为射流状,喷射距离不小于3m,有效喷射时间不小于4s。

7、环境适应性:产品在-30℃~+55℃范围内应不解体、不泄露、不爆裂、能正常喷射;产品经振动试验后应不解体、不泄露、不爆裂、能正常喷射。

桩基础招标技术要求 篇8

发展基础

过去几年, 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大, 克服困难多的时期, 也是市场发展快, 市场变化大的时期。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策部署, 坚持不懈地加强市场基础建设, 推进市场改革创新, 改进市场监管, 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体系、层次、机制、中介、开放、监管、功能和效率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1.市场规模取得重大突破。目前, 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全球第一位, 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全球排名和承载能力大幅度上升, 为市场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2.资本市场体系持续发展。截至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不仅有满足债权融资的债券市场, 而且有适应股权融资的股票市场, 实现直接融资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包括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 资本市场的体系基本齐全, 为满足债权、股权直接融资偏好和套期保值、管理市场风险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

3.资本市场层次不断增多。债券市场, 已形成了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以及可转债市场;股票市场, 相继设立沪深股市主板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中国证券业协会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衍生品市场, 已设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资本市场的风险分层不断丰富, 为衔接不同主体、不同时期、不同质地的直接融资偏好和管理大宗商品市场、信用风险、对冲市场风险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

资本市场机制正在健全。一级市场已实施了全流通模式下的新股发行机制, 推出了询价机制、超额配售等制度安排, 取消了对新股定价的窗口指导, 推动发行人、投资者、承销商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机制;同时, 试行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机制, 创新以股份对价进行换股收购、合并的融资制度, 健全并购重组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构建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筛选和评价机制。

二级市场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建立了统一的全流通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引入了做空机制与信用交易机制。在退市机制上, 建立了主板、中小板公司退市制度以及退市公司交易的制度安排。在市场微观结构上, 沪深交易所已实行了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指令驱动型撮合机制, 中关村科技园区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正在筹备主办券商的报价驱动型撮合机制。

资本市场的发行、上市、交易、结算、退市机制逐步健全, 为促进资本资产定价市场化、保证市场流动性和达成各种交易目的提供了全方位的路径。

证券中介机构规范发展。从证券公司看, 构建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第三方存管、信息隔离墙、信息公开披露、净资本监管、分类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 处置了高风险证券公司, 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 建立了证券公司市场退出的长效机制, 我国证券业从濒临崩溃的边缘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从基金管理公司看, 建立了基金产品分类审核机制和公平交易制度, 推动基金评价和销售体系建设, 敦促基金公司高管人员和投资人员坚守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等三条底线。

从期货经营机构看, 实行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制度, 设立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期货投资者保护基金, 实现了期货交易开户实名制和统一开户制度, 建立了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 初步建立了一套期货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预警、干预和处置的制度机制。

经过一系列综合改革、治理规范和制度重构, 一些长期积累的市场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证券中介机构的成熟度显著提高, 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形成了维护资本市场有序运行、促进直接融资效率不断提高的制度保障和专业服务体系。

对外开放进程稳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通过批准外资证券机构设立驻华代表处、批准设立合资证券公司、试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I) 制度等, 审慎引进符合条件的证券期货类中介机构到境内提供服务;通过允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发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 业务等, 鼓励证券期货类中介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依靠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稳步推动国际板筹备, 审慎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加强境内外监管合作、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促进境内外执法合作等, 深化资本市场的国际交流合作。我国资本市场逐步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与境外市场的融合度和联动性进一步增强, 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不断增强, 为资本资产服务国际化、配置国际化和交易国际化建立现实可行的通道。

市场监管发生重大变化。目前, 长期困扰市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 市场监管的重心逐步转向完善市场制度、培育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围绕落实《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 对发行上市、交易结算、并购重组等市场运行领域, 对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整体性重构;围绕修订出台《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积极推动期货开户、交易、保证金存管、市场监管的程序化、制度化。

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的基础上, 不断强化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上市公司治理的内部制衡、投资者教育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新板块的市场运行机制。在夯实各项市场机制的过程中, 注重风险隐患的预研预判, 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管联动, 探索和实践完善监管体系的新路径。资本市场监管理念不断提升, 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性认识不断深化, 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

发展要求

我国资本市场过去总体规模偏小、体系不全、品种欠缺、机制单一、合规不够、相对封闭、功能缺失的局限已经明显改观。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治理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各行业中绝大多数骨干企业都已上市。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一度超过了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50%, 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显著增强。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 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流动市场比重一度超过70%。风险意识和价值投资理念明显增强, 市场约束、价格约束逐步发挥作用, 国际市场状况、宏观经济景气度、上市公司质量等市场基本因素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 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映能力不断增强、导向作用不断体现。

在完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内生功能日益显现, 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等事关全局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已经实现了重大的发展突破和转折性变化, 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需要承载起更好更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资本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

1.大力提升投资功能。“十二五”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继续存在, 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格局依旧,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必须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基点。

这就需要大力提升资本市场投资功能, 构建股市投资者的储蓄变成为企业的经营资本, 然后再通过股利 (股息) 和资本收益返还投资者的直接融资长效机制, 让普通大众持续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发展好、维护好、保护好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 增加投资者的消费偏好, 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2.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近年来,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迅速, 但银行间接融资占据主导、直接融资比重明显偏低的格局没有改变。2008、2009和2010年境内资本市场的融资额分别达3596亿元、4562亿元和10275.2亿元, 同期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分别达4.9万亿元、9.6万亿元和7.9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分别为6.84%、4.54%和11.45%。

这种融资结构, 宏观上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 加大了风险隐患;微观上不利于平衡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 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从间接融资体系向直接融资体系平移债券融资平台, 既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分散金融系统风险;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在拓展“市场维度”上, 既需要促成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协调发展, 又需要促进基础证券市场与衍生证券市场良性互动, 加快形成资本资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功能健全的市场体系。

在拓宽“市场广度”上, 既需要推动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多样并存, 又需要做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和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的齐头并进, 尽快形成资本资产风险分层、合理分工、互联互通的市场结构。

在挖掘“市场深度”上, 既需要维护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无缝衔接, 又需要统筹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轻重缓急, 加速形成产品丰富、交投活跃、安全高效的市场机制,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市场运行成本和市场退出成本。

通过上述措施,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助推我国以传统加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4.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市场机制。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加快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相继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 为一大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

以创业板为例, 截至2011年12月31日, 已有281家企业上市, 总市值7433.79亿元, 流通市值2504.08亿元。其中, 创业板开板以来, 其上市企业累计筹集资金1960.88亿元, 平均每家6.98亿元,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在已上市的企业中, 环保节能、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占比接近85%, 为资本市场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完善了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创业投资参与的上市企业超过65%, 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 有力带动了民间投资活跃并流向创新型企业。

所有这些表明, 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资源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机制。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 要求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的优势, 健全科技与资本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 培育和发展代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5.持续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近年来, 在资本市场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 监管部门注重证券期货行业的首创精神, 证券期货中介机构在市场筛选、资本资产定价、调剂市场供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经具有系统重要性。但仍然存在总体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创新能力不足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这就需要持续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 在维护我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重大利益、增强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的世界话语权中,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资产跨境配置中上, 承载起资本市场更好更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使命。

从上述发展要求看, 资本市场不仅要优化融资功能, 更要大力提升投资功能, 建立起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长效机制, 稳定消费者持久性收入预期, 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不仅要健全直接融资功能, 更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分散金融系统风险,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仅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更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形成功能互补、风险分层、合理分工、互联互通的体系结构, 助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健全体系机制, 更要持续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全球竞争力和话语权。

上一篇:劝学杂文随笔下一篇:腾冲和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