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香港的英语作文

2025-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介绍香港的英语作文(共9篇)

介绍香港的英语作文 篇1

Have you even been to Hong kong ? This summer holiday, I had travelled to Hong Kong with many other students. We went to Hong Kong by plane. Hong Kong is very small, but there are many people living there.

In Hong Kong, all of the buildings are very tall. There are lots of shops there and you can go shopping until about 11:00 at night. In Hong Kong, things are very expensive, so we only bought a few souvenirs.

We went to lots of places, such as the Avenue of Stars and Ocean Park. I like Ocean Park best. The park is very big. Sitting in the cable car, you can see two hills, lots of different flowers and the sea. Some students were afraid of sitting in the cable car!

We stayed in the Shu Ren College. There are many big trees around it. We had meals in the restaurants, but I didn’t like the food.

介绍香港的英语作文 篇2

关键词:香港,珠三角地区,英语教育教学,对比分析

香港福荣街官立小学是笔者所在学校多年联系的姐妹学校。每年, 两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进行定期的各种主题交流和访问。鉴于此, 笔者将自己交流访问的所见所闻及粗浅感悟, 诉诸于笔端, 探讨分析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差异, 供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参考、借鉴。

一、两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基本情况简介

(一) 课程设置

英语在香港很早就是一门官方规定的课程,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 也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学英语。香港小学实行的是小班化教育, 英语课可以由2~3位教师合作完成教学, 还长期聘用一名外教。香港地区有着多元化的学习评估, 1~6年级学生每学年有两次测验和两次考试。此外, 教师也通过单元评估、专题研习报告、阅读报告和课堂观察等, 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态度及技能上的表现。[1]

在珠三角地区, 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一个英语教师要跨多个年级的教学。一些经济发达的镇区, 如东莞长安镇等,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也能长期聘请一名外教进行合作教学, 有效实现中西教学方法的交流, 而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几乎没有合作上课的形式。

(二) 师资力量

香港政府和学校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资格要求是教师必须通过地方政府组织的英语水平测试, 要求顺利接受职前培训或者掌握一定的英语教学方法, 要在英国大学里学习6个星期, 以此来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知识水平。我国内地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则没有香港那么高, 只要顺利通过英语师范专业毕业考试, 即使是社会上的非师范专业人士, 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就可以任教。在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珠三角城市, 比如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 经常选拔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进行3~6个月的出国学习培训, 但珠三角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师出国学习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另外, 珠三角地区的英语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其中有不少英语教师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地方口音, 发音不准、吞音等现象时有发生, 教学方法也略显陈旧。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 为英语教师提供出国学习培训的机会, 至少对英语教师进行区域性集中培训, 是加强珠三角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素养, 实现与国际英语教学接轨的必要措施。

(三) 教材使用

香港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使用一些国际或地方出版发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一般情况下, 学校使用本地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 在香港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是朗文版英语教材。此教材十分注重语言运用的真实性, 关注中小学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衔接, 努力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 以确保中小学英语学习的整体质量;侧重引导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交际能力;从一开始就注重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 每个单元与下个单元内容重复少, 连接性强, 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明显。与内地同年级的教材相比, 香港使用的英语教材知识点较多, 很多知识点出现得早。如语法点“一般过去时”和“比较级”在香港的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就出现了, 而内地的PEP人教版英语教材, 则要到小学六年级才有专门单元。朗文版教材的配套材料和内地有些许不同, 教师备课资料完备, 学生还配有《课前预习》《读写技能练习》《语法练习》等资料。

目前, 珠三角地区学校可供选择的英语教材有人教版、深港版、广州版、新交际英语和新目标版等多种版本, 还有一些师范院校自行研发和使用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编写特点不一, 有的比较注意循序渐进, 而有的却跳得比较快;有的知识比较深、要求比较高, 有的则要求偏低。由于编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便难以得到解决。如果教材编写者建立专门独立的教材网站, 加强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并加以改进, 相信这些“百花齐放”的教材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并最终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满足珠三角地区英语教学的需求。

二、两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特色对比

(一) 生活化的课内外教学

在今日国际化的香港, 小学实行的是全英语教学, 这些本土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非常优美、流畅、地道, 几乎可以和外教媲美。[2]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英语教师队伍中有外籍教师, 这些外教上课时使用全英语教学, 即使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亦是如此, 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外, 外教会安排很多不同类型的英语会话活动, 如用英语说故事, 之后还有许多不同的延伸活动, 如午膳时间举行英语会话活动, 为教师及家长举办工作坊等等。这些活动使得教师、学生、家长积极踊跃参与, 英语生活化氛围浓厚。此外, 有不少课程都与英语有着紧密的联系, 让学生把刻板的学习变为充满趣味和实用的过程。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 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 充分显示出“英语生活化”的特点。

较之于香港, 珠三角地区由于多种因素, 外籍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教师课堂英语使用率较低, 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没有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思维习惯, 学生也谈不上用英语来表达。此外, 英语课外活动开展的不多, 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和交流,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发展。因此, 在生活化这方面, 我们需要向香港学习探讨如何将英语课堂和生活紧密相连, 尽可能多地创造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 给学生创设“习得”的英语学习环境, 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习得”英语。

(二) 丰富的英语校本课程

近年来,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统筹策划, 在小学一年级推行英语阅读计划 (Primary Literacy Programme Reading) , 为参与的学校定期举办研讨会, 让各校教师一起商议教学策略, 分享经验,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阅读英文书籍的兴趣, 并学习各种阅读技巧, 如认识封面资料, 看图画猜故事内容等。为配合阅读计划的推行, 福荣街小学设有专门的英语学习室, 并对学习室设计主题进行装饰, 四周还贴上常用的英语词汇, 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这里, 学生能看英语录像、阅读英语故事书、玩英语游戏、猜英语字谜、听有声书本等。此外, 该课程还聘请英语教学助理, 协助外籍教师以及本校英语科任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在多位教师的带领下,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唱歌、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学英语。阅读课程的确为学生提供了愉快地多听、多说的英语学习平台。

在珠三角地区,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如火如荼。很多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把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切入口,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各校编写校本课程, 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总之,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像香港那样立足本校, 面向本校孩子, 体现本校特色。

(三) 扎实有效的家长英语班

在香港, 家长不仅仅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帮助制作教具, 为亲子活动募集资金, 而且还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并提出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校把家长视为合作伙伴, 为他们安排讲座, 开设“家长英语班”, 不断给家长“充电”, 指导他们担当孩子的英语学习伙伴, 期望他们的“身教”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报名参加学校兴趣班的学习。家长英语班的学习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参与学习班的家长认为, 课程能让他们亲身体会学英语的模式, 认识孩子学习英语时可能遇到的难点, 从而更好地协助孩子的学习。如福荣街小学的家长纷纷表示, 举办这样的课程让他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 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感谢那么多的教师牺牲宝贵的时间来教他们协助孩子温习功课的窍门。学校与家庭的这种经常、密切、具体的交流与合作, 有力地促进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 他们的英语“后进生”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而珠三角地区, 英语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并不高, 大部分家长根本不会说英语, 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由于各种因素, 即便开展家长英语班也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要达到多赢的局面显得困难重重。因此, 要达到香港的水平仍需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 任重而道远。

(四) 充满关爱的“后进生”辅导

在香港福荣街小学, 设有学生辅导处主任一人, 为学生提供如下服务:制定辅导政策, 构建友爱关怀的学校文化;统筹个人成长教育;为家长及教师提供帮助, 形式包括提供个别咨询, 讲座等;为学生在学习、行为、情绪、社交及家庭生活方面提供帮助, 形式包括个别辅导、讲座等。在该校, 教师强调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为此, 学校设立学习帮扶小组, 调节课程, 以照顾个别差异。如, 为2~6年级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辅导班, 每周上两节课, 以小组形式教学, 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另外, 为照顾学生的学习困难, 学校调拨资源, 特别为4~6年级英语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开辟小班教学, 以协助他们解决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对于新来港的学童, 则举办英语辅导班及兴趣班, 协助其尽早适应学习生活;举办课外功课辅导班, 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学习困难;学校则在假期开办学科辅导班,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此外, 学校还举办“小老师”“大哥哥大姐姐”及家长伴读活动, 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在珠江三角洲, 特别是东莞地区, 外来务工子女特别多, 许多孩子不太懂英语, 较难适应本地区的英语学习, 只能在社会上举办的英语补习班来跟进学习。对于这种现象, 笔者认为学校也应向香港学校看齐, 采取相应措施, 关爱这些孩子, 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

(五) 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香港福荣街小学的英语课外活动多姿多彩, 强调知识灵活运用, 技能样样精通。比如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比赛、圣诞联欢会、滑稽万圣节、快乐英语营、英语戏剧班等。学生在学校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使爱好得到展示。学生的课外活动除了由本校教师指导外, 还邀请社会上的专业团体协作教学。比如英语戏剧班, 邀请一些专业戏剧团来校指导。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戏剧及其教学法的功能, 推动戏剧融入校园生活, 通过戏剧表演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校方和专业戏剧团共同认真挑选, 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戏剧训练, 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学生虽然年纪小, 但无论在对白的演绎、情感的表达, 还是在动作的表演上, 都能恰如其分, 一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出色的“小演员”。剧团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协作备课, 以本土化的“戏剧教学法”概念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上课, 打破了平日上课的常规, 教室变为表演的舞台, 置身表演之中, 英语能力和学习兴趣不断获得提高。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珠三角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与专业的戏剧团进行英语协作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仅在本地区范围内组织举办一些“小学生英语话剧比赛”“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比赛”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依靠学校英语教师指导学生, 要实现珠三角地区学生参加更专业更有特色的英语课外活动, 应当多与社会上的专业团体合作。

(六) 独特的网络学习平台

在香港福荣街小学, 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无间断、无界限的自由学习空间。通过互联网, 学生可在任何有网络联系的空间、不同学科的学习平台上自由学习。校园网站英语学科比较有特色的有以下几个栏目:1.上网问功课 (Tutor Online) 。该项目主要为学生解答英语学习疑难,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中所遇到的困难。2.英语谚语 (English Proverbs) 。该项目按照英语字母的顺序排列, 点击任何一个字母便出现大量以这些字母开头的英语谚语, 配合动画讲解英文惯用语或谚语的意思。3.网上聊天室 (Tutor Online Chatroom) 。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内参与网上聊天室节目, 跟主持人、嘉宾及其他伙伴交流。若学生想询问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 还有一些专业教师网上在线解答。4.校园电视台 (Campus TV) 。近年来, 香港教育界对校园的资讯科技发展日趋重视, 香港电台教育电视部提供了网上的开放平台, 校园电视台亦普及化, 学生能通过校园电视台学习到地道流利的英语。5.英语工场 (Workplace English) 。该项目旨在介绍香港各行各业的英语会话, 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每集“英语工场”围绕一个行业或工作岗位的主题, 以轻松短剧加插各行业工作者的访问和工作实况, 教授英语会话及应用。

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学校已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站, 每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办公电脑, 也有很多学校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博客, 补充和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但这些网络的英语学习空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英语的需求, 政府和学校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加大力度, 改善现状。

掌握英语是香港学生学习多数科目的必备条件, 也是谋生工具。内地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 英语只是一门外语, 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要低于香港, 而且内地的师资质量、教学设备等与香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 与香港比较, 内地英语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少, 整体英语专业水平低于香港。这些都影响着内地的英语教育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充分关注两地之间英语教学存在的差距, 并努力通过交流缩短彼此的距离, 这是英语教育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禹明.香港小学英语教学一瞥[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0, (8) .

游香港的英语作文 篇3

On the stroke of midnight, as July 1st, 1997 begins, the exciting moment is coming -- Hong Kong will return. Now the whole nation is in jubilation. All my family sat in front of TV to watch the Hong Kong handover ceremony. See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 rising and Chinese president making a speech, I was deeply moved.

As is well known, Hong Kong was originally a part of China in history.After the Opium War, the British imperialists stole it from the corrupt Qing government and made it a colony of Britain. But from now on Hong Kong will no longer be a colony but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A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return owes to our powerful country.She is becoming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powerful day by day. Im determined to study hard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香港回归日英语作文 篇4

On July 1st, 1997, this day was a very meaningful day for every Chinese. On this special day, after Great Britain had occupied it for 155 years and Japan had occupied it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Hong Kong has finally returned to our motherland, China.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在这特别的一天,香港在被英国统治了155年,被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霸占之后,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In 1842, after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had lost battle for Great Britain, China had to sign an unfair contract, the treaty of Nanking with the England.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Hong Kong would be ruled by the Great Britain for 99 years. 1842年,由于清政府在战争中输给了英国,中国不得不和英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根据不平等条约,香港被英国统治长达。 Deng Xiaoping, who ha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first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ry to rule the country by this way. The history has proved that we walk on the right path. Under the one country two-system policy, the whole country develops fast and stable. 邓小平为香港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试着用这一政策治理国家。历史已经证明,我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下,我们的国家快速稳定的发展。 This year is the 17th year after Hong Kong has returned to China. The History has told us that lagging behind, you’ll be bullied and humiliated. We should look into the future, but never forget about the past. Try our best to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strong and prosper one. 今年是香港回归的第17个年头。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展望未来,但是也不能忘记过去。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

新年香港景点介绍 篇5

香港海洋公园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位于香港南部香港仔海洋公园道。建成于1977年元月。三面环海,东濒深水湾,南临东博寮海峡,西接大树湾。占地87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公园建筑分布于南朗山上及黄竹坑谷地。

两园间设有架空缆车,游客只需乘坐1.4公里的缆车,便可来往于两园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园景区。在缆车内还可观赏深水湾、浅水湾海景。它包括海洋天地、集古村、绿野花园、雀鸟天堂、山上机动城、急流天地、水上乐园、儿童王国等八区。

香港海洋公园拥有全东南亚最大的海洋水族馆及主题游乐园,凭山临海,旖旎多姿,是访港旅客最爱光顾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趣味十足的露天游乐场、海豚表演,还有千奇百怪的海洋性鱼类、高耸入云的海洋摩天塔,更有惊险刺激的越矿飞车、极速之旅,堪称科普、观光、娱乐的完美组合。

介绍香港的英语作文 篇6

大学英语现在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时期, 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趋同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局面。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行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都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课程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首先, 学生满意度和实际能力较低。蔡基刚曾对8省市16所本科院校1246名大学生进行过一次关于大英课程的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学校大英教学“勉强满意”为35.39%;“不满意”为12.6%。其次,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能满足市场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接受单一英语教育的学生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交际, 但较难驾驭较为复杂的专业英语知识, 不能满足工作上的英语需求。由此可见, 当前大学英语开设的综合英语课程更像是迎合四、六级考试, 而未进入真正较高要求的教学。

香港的教学理念新颖, 英语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都较好体现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统一关系。他们的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都很值得借鉴, 为我国未来教学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二、香港高校公共外语教学设置简介

笔者对香港6所特区政府资助的具有授予本科及以上学位的高校进行调查。这6所高校是:香港大学 (以下简称港大)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 、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 、香港理工大学 (理工大) 、香港城市大学 (城大) 、香港浸会大学 (浸大) 。这6所学校都有语言或英语中心, 其工作职责等同于内地的公共外语部。笔者发现港校的英语课程与内地高校开设的大英课程性质和目标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其极具特色之处。

港大的英语中心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学术英语课程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roficiency) 和Workplace English两门必修课程。中大英语教学包括雅思 (IELTS) 考试的辅导、学术英语EA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科大开设Foundation English, 是一门为学术英语奠定基础的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学科英语和ESP中的EAP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所需的英语技巧。理工大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三种课程:Foundation Courses, Enhancement Courses, Profession Related Language Training, 这些课程有效培养了学生学术英语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学术研讨, 商贸交流等活动中应对自如。城大的课程包括:English for Science, English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English for Engineering.第二学期开设三门EAP课程, 如Presentation Skills, Reading and Writing, Usage.浸大除了有必修的英语课程Ⅰ和英语课程Ⅱ以外, 英语选修课分为社会应用型、兴趣人文型、英语技能型三类。社会应用型如:商务写作、商贸谈判、雅思培训等课程。兴趣人文型如:戏剧英语、时事英语等。英语技能型如:写作强化服务、英语适应班等。

总的来说, 6所港校的课程设置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点:1.英语教学充分融合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如浸大的时事英语、戏剧英语、电影英语等, 这种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法方式, 改变常规枯燥与单一的输入式教学, 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2.英语课程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港校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 即帮助学生获得学术英语能力, 以适应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要。3.开设外语自主学习实验室。所有港校都提供充足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与语料库, 这些学习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 增强学习的时效性。

三、对内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香港高校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清楚, 即为学生专业学习或今后工作做好准备。因而所有港校的外语中心都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ESP课程或EAP课程。这些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英语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当前, 内地高校英语教师普遍以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的技能, 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为主要教学目的。比较有创意思想的教师则提出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高层次能力, 便要依靠“英语通识教育”。因此有些学校将“通识教育”设置在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里。比如开设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英美报刊选读等语言文化选修课程。蔡基刚指出:“从单纯语言学习转移到结合内容学习语言是正确的, 但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蔡基刚的英语教学改革观点与港校的英语教学理念相呼应。

(一) 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的推广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在共核英语教学基础上的扩展和延续, 是英语教学满足社会发展, 满足行业需求的必须课程。以往只掌握“共核”英语的毕业生在从事专业工作时, 通常难以胜任。因此, 毕业生要想提高对口就业率, 就必须在学校里先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另外, 与亚洲其他大学相比,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 但国际大型企业对我国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评价并不高。2014年度的全球就业能力调查及排名 (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Survey and Ranking) , 由超过一千间大型企业的2000多名行政总裁及主席投票, 对全球30个国家及地区的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做出评估。其评估标准中就包括有较强的英语专业基础。在全球151至200位之间, 亚洲占15至23位, 亚洲以香港居第一位。可见港校的ESP教学模式成功地体现了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公共服务和行业需求的完美对接, 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纵观世界, 除港台地区外、亚洲以及欧美都开设有ESP课程。对我国而言, 从基础英语是主流, 到专门用途英语逐渐成为主流, 基础英语成为少数学生需要补习和提高的课程, 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国际大学接轨的必由之路。

(二) 专门用途英语应从EAP开始

笔者对香港6所大学的调查发现, 他们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基本以学术技能类课程为主, 这些课程都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 为他们提供培养专业方面的交际技能。我国学术英语教学起步较晚, 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其专业与人文背景, 因而对专门用途英语兴趣不浓。然而, 随着我国大学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开始启动。而这种全英课程的开设对中国学生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在巨大的压力下呼吁在全英语课程前有一门过渡性的课程。基于以上各种原因, 中国高校的ESP课程最应定位在学术英语 (EAP) 。学术英语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所需的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 鉴别和防止学术剽窃的能力, 运用适合学术文体的结构和词汇的能力, 学术阅读和记笔记的能力, 做演示和陈述的能力, 有效听学术讲座的能力, 开展项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 等等。 (蔡基刚, 寥雷朝, 2010) 事实上, 香港的EAP教学也并非都由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承担。因此, 从学术英语入手, 为内地大英教师从基础英语教学转到ESP教学奠定前提基础。

(三) 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是首要问题

如何使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是当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开展专门用途英语, 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结合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可分为科技英语、商贸英语和社科英语三大类。当然, 英语与跨学科专业相联系, 选择合适的教材也尤为重要。适宜的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 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香港高校的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 教材也都是全英的, 未必适用我国高校学生, 只可作为借鉴。目前内地各高校采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五花八门, 问题颇多。有的为外国学者撰写, 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有些国内教材也存在着实用性不强, 难易程度控制不当, 语言与专业内容失衡等问题。因此, 组织人力编写出既可以强化语言和技巧又可以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国际和国内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都不能完美接轨, 而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却展示了强大的活力。他们积极培养适应社会产业、公共服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港校独特的英语教学体制和成功经验, 必定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启示。尤其是其ESP课程设置为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提供了极佳的参考典型。由基础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将是今后大学英语发展的可行趋势。这标志着一个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与国际大学接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后大学英语时代的到来。

摘要:本文对比了转型时期我国内地和香港高校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英语课程的设置情况。香港的课程开设数量和种类与内地相比更加国际化, 英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本文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探讨其对我国内地高校外语教学的启示。希望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指明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香港高校,内地高校,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11 (07) .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07 (01) .

香港投资移民政策介绍 篇7

香港投资移民简介:

香港投资移民,在入境处官方称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申请资格和入境安排的一般资料。资料并无法律约束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可因应情况的改变而予以修订,无须事先通知。任何人士如欲根据本计划提出申请,可向入境处查询最新的资料。

入境处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是让那些把资金带来香港,但不会在港参与经营任何业务的人士(即资本投资者(投资者))来港居留。投资者可从不同的获许投资资产类别中选择自己的投资项目,而无须开办或合办业务。

本计划适用于下列人士:

(a)外国国民(阿富汗、古巴和朝鲜的国民除外);

(b)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区)居民;

(c)中国籍而已取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

(d)无国籍但已在外国取得永久性居民身分,并持有确实可以重新进入该国的文件的人士;

(e)台湾居民。

用执业会计师的新安排: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规则》《 计划规则》第2.1(b)段订明,申请人必须

证明自己符合各项准则,包括在递交原则上批准或正式批准申请前的两年,他一直绝对实益拥有市值不少于1000万港元净值的净资产或净资本。

香港入境处理投资管理的规定:

当局会订立关于投资管理的规定及转换投资项目的规范(规范),确保投资者获准在港逗留期间,其投资额不会少于本计划所规定者。投资者须在一家金融中介机构注开立一个指定的帐户用作买卖指定金融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详情载于「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规则」(计划规则)[ID(E)968号(英文版)或ID(C)968 号(中文版)].投资者须在申请表格内签署承诺,同意根据计划留港期间遵守计划规则的规范。

注金融中介机构必须是《银行业条例》订明的认可机构、根据《 ??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发牌以进行第1、4 或9类受规管活动的持牌法团或获准许经营《保险公司条例》附表1 第2 部所指定的类别C 业务的保险人。

香港投资申请程序:

申请表格-投资者应填妥申请表格[ID(E)967号(英文版)或ID(C)967号(中文版)]

处理申请-所有申请均由入境处办理。在收妥申请人递交所需文件,入境处约需时4至6星期处理申请;如申请人所提交的文件不齐全 处理程序将受阻延。

受养人:

投资者可携同受养人(即配偶及十八岁以下未婚及受养的子女)来港,惟必

须能够支持受养人的生计和提供住所,而无须依赖在香港获许投资资产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工作入息或公共援助。然而,受养人在提出申请时须受当时适用于其入境的任何其他政策所规限。受养人应以表格ID997 提出申请。

入境安排:

申请获准的投资者及其受养人(如有)会获发签证/进入许可,他(们)可亲自往入境处领取,或经在港的咨询人转交给他(们)。签证标签应贴在旅行证件的空白签证页,在抵港时向入境处职员出示。倘投资者没有适当的来港认可旅行证件,入境处会发予进入许可。同样安排亦适用于投资者的受养人。

入境香港逗留条件:

投资者获得原则上批准后,初步可以访客身分来港3个月。如能提出证据证明在港正积极进行有关的投资活动,其访客身分可获延期3 个月。投资者提出已作出所需投资的证明后,会获准在港逗留两年(正式批准)。如投资者能提出证明令入境处处长信纳其继续符合〈资格准则〉及〈投资管理的规定〉,便可获准延期逗留两年。按此准则,投资者可再获延期逗留,每次为期两年。投资者及其受养人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7年以上,可依法申请香港居留权。

根据这项计划获准来港的投资者须受特别逗留条件限制。如投资者违反其对入境处所作承诺的任何部分,则只可在港逗留至逗留期限届满或被入境处处长裁定已违反承诺后两个月内,以较早日期为准。

香港大学面试自我介绍 篇8

很早就想写这个文章了,就是担心太急了会有些纰漏和误导,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就索性来个大,以下的内容主要来自个人经历和面试前的一些没用上的准备,一并列举如下,虽然不是每个面试都通过,但即使是失败的经历,大约也是有些参考价值的,希望对将要经历这些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总论:首先肯定一点,面试最初的目的,就是测试一个人真实的素质的,这种素质是很难改变的,也没什么必要特地去改变,但毕竟只要是考试总会有方法,所以也就有了种种面试培训班,从个人角度来说,不认为有很大的意义,关键是在于一个思考的方式,再加上近年来面试主要倾向于讨论型的设计(相对于一对一),对于考生的反应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建议平时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是最有效的帮助。

北大自招面试:

类型:无组织小组讨论

人数:每组5人,可能会有缺席导致人数减少

话题:文理接近,包含各类社会热点和关注

考察内容:学生社会经历,反应能力,领导力和表达能力

着装建议:便装,但不要太随便

北大的自招面试采用无组织讨论的模式,每个人进去后先进行一段自我介绍,40秒左右为宜,突出自己特点,最好准备一下,但表达要自然。之后老师简单陈述规则,然后每个人都去抽签选择话题,每个人都不同,可以抽两次,但只能用最后一次的那个问题。

回到座位后,给纸笔,大约1分钟思考时间,建议这个时候抓紧写发言提纲,如果特别有信心可以不写但不要左顾右盼。一分钟后老师宣布讨论开始,大家自由发言,先陈述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一般4分钟左右每人。等到全部陈述完后,会有短时间暂停,然后每个同学可以对自己或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这个环节很关键,切忌急躁,发言顺序不是问题,主要是要有内容,不可太拖沓,言简意赅最好。这个环节大约有30分钟,一般会延长。结束后老师简要点评,可能会针对个别同学或问题提问,如果被点到,一定要回答,这个直接决定你的个人分。切忌吹牛,因为对个人经历老师会深究,如果被点穿会很尴尬的,交流中注意谦让,多有眼神交流,不要想这是面试,当做一个真的讨论最好。

如果遇到有人缺席,不必紧张,这是一个机会,人少则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就多了,有利于表达清晰,当时我这组就少一个人,最后我们4个人是全部90+通过面试的(满分一百分,和笔试成绩相加后总分排序)。

注意事项:北大笔试总分500,分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各100,上海考生不用担心由于选课问题导致的和全国的劣势,毕竟是地区排名,面试满分一百分,三个老师打分取平均数,平均分高于95直接加分30,不考虑笔试成绩,平均分低于60直接淘汰。一般都不太出现这种情况的。一旦获得面试资格,只要参加面试,一定有加分5分可累加。通过面试且总分排序考前获得30分加分,线上折合10分,一般来说不可累加。

参考话题:

1.说说你对中国足球的看法。

2.你对网络实名制的看法。

3.你对世界和平的看法。

4.对书本的看法。

(主要为看法类题目,观点要新颖,不要套话。)

港大自招面试:

类型:无组织小组讨论+个人面试

人数:每组6人,可能会有缺席导致人数减少

话题:文理接近,包含各类社会热点和关注

考察内容:学生社会经历,反应能力,领导力和表达能力

着装建议:建议正装

港大的面试为全英文,个别疑难词汇可以用中文,于北大不同的是,是随机分组(有可能是根据专业的一志愿分),而不是文理科分组,话题由老师给出,只有一个,多为社会热点,难度和北大类似,关键在于英语表达的问题,切忌拖沓,表达尽量口语化,不要刻意老用什么从句。开始有一段自我介绍,30秒以内,当时我是通过解说我英文名Bill的含义(勇敢者)来引发,感觉还可以,当然一般一点的也没有大影响。

讨论时间20分钟左右,对英语要求较高,多采用补充性发言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果能引头成为leader当然更好。根据专业不同话题偏向性不同,文科类专业倾向于文化类。讨论结束后会有部分同学被选出进行个人面试,如果你进了,就很有希望了,个人面试主要针对专业提问,被面试者要表现出自己的信心,由于我没有参加过,所以很抱歉没有具体体会,只是听说最后老师会让你问他一个问题,建议事先准备一下。

注意事项:港大有三个专业志愿可以选择,第一志愿相当重要,虽然很多人会填经济,但建议如果不是对自己英文和高考成绩极有信心而且很了解这门课,最好不要这样填,很多考生说经济有发展前景,老师一问怎么看出来的就涉及什么赚大钱之类的,很容易被老师鄙视的。具体情况看个人选择了。

由于港大的自招这是第一年,和高招有重叠,我参加的是自招,所以加分信息不全。面试后会收到一张加分通知,是分专业加分,当时我是理学士和工学士各5分加分,不咋地,至于高招加分似乎不公开,直接通知是否录取和奖学金数目。

关于是否影响其他高校招生,从我的了解来说,一般不影响,如果不满意可以拒绝港大的条件,直接进入大陆的排序,没有影响,至于预录取,这个说法很多,官方也没有解释,这里就不妄加揣测以免误导了。

参考话题:

1.你对谷歌退出中国的看法?

2.你对中国贫富差距的看法?

3.对早恋的看法?

(新闻类,热点类为主,也是要求个人观点,不要套话)

MIT夏令营面试:

类型:一对多个人面试

人数:老师一般6人,各个专业

话题:各种专业性提问

考察内容:学生社会经历,反应能力,领导力和表达能力,专业能力

着装建议:正装

这是我所经历的面试里觉得最可怕的一个,相对群体也小,但写出来对需要的人也会有些用吧,其他面试也可以参考。

每年一届,赴MIT2个月进行科学夏令营,填报材料也很复杂,全称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RSI),可以再谷歌上搜索一下官方主页,有详细信息,这里从略。面试是20人左右取2-3人,之前还有很高端的初审,面试全英文。提供材料后老师会对你所选择的科目提问,当时我选的是化学和生物,由于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回答相当吃力,建议英文到托福或雅思等级再去试,回答可以夹杂中文,但会影响打分,由于是专业性面试,问题即使是中文也不太好回答,所以要做好准备,在RSI主页上有资料提供,专业建议选择和自己特长接近的,最好有竞赛经历。

注意事项:

这个不是大学面试,所以可以说相当高端,英语要绝对好,专业素质也不能低。即使没有上,这也可以算是一个相当珍贵的人生经历。

参考问题:

1.请简述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2.请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请简述转基因的流程

(当时讲的我泪流满面的??注意,是英文!)

通用面试:

适用类型:优秀学生评选的面试,学生工作的面试,甚至是职场面试

如同前面所说,本文是给一个思路,而思路是广泛适用的,在这里就用几个例子来引入。

1.剑走偏锋

问:北京到上海有多远?(感谢姚和封提供)

一般来说会回答XXX千米,然后说是用飞机航程来推算。

但如果没有想到这个呢?反应再快也是要时间的,要瞬间回答呢?

答:一架飞机的距离,一列火车的距离,一个想法的距离

老师会自然的提问要求解释,你可以说一个想法,正因为我的一个想法,我才到这里,一般人不会这样想,但如果你想到了,你就是不一般的。剑走偏锋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注意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用,给人感觉太油滑就不好了。

2.瞒天过海

问:给你四个0,怎么算24点?(感谢单提供)

解法一:4个0分别阶乘,变成四个一,四个一累加然后阶乘,4!=24

解法二:4个cos0累加变成4,4!=24

一般就到这里了,这是数学的思想,但注意题目里没有说一定用四则运算!

所以,有了瞒天过海的解法三:0000,当中加上“:”即00:00,不就是24点了? 很巧妙的利用题目,但这个一般很难想到,看个人能力了。

3.李代桃僵

问:生活和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感谢姚和张翼提供)

如果你真的去说关系你就悲剧了,姚的答案是三角形里面可以套一个圆,外面可以接一个圆,但自己确实有角的。然后就论述生活吧,三角形所用到了,可以搁在一边了,总而言之就是先找到关系,然后用你熟悉的东西去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写什么生活中的三角关系(真有其人。。)那就比较窘了。。。

这些方法,一个两个人用是巧妙,很多人用就俗了,所以具体还是看情况来定,有时候最正常的回答反而是最好的回答,没必要每次都是走非主流路线。

总结: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给几个细节的建议,首先,不论什么情况,都要保持良好的态度,不要傲慢或是自弃,这是面试不是吵架或是挨批,尽量表现自己就可以了。第二,不要简单的说不知道,即使你真的不知道。举个离子,如果老师问你尼龙-66是什么合成了,你不知道,但可以说“是C,H,O元素合成的”这个小小的幽默可以调解气氛,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机会,一个什么都不加的不知道会让老师很尴尬,对你没好处的。最后,注意坐姿,一个人的动作会透露一个人想法,这个可以看看Lie to me,总之不要让老师觉得你很紧张,放松就好。

香港留学生活出行证件介绍 篇9

香港留学申请过程中,提前掌握好一些相关的常识问题,从而才能让香港留学生活更加顺利。下面是对于香港留学申请出行证件的介绍,希望大家在香港留学生活中,准备好这些证件以便于香港留学的顺利进行。

香港留学热潮来袭,正吸引着大批前去香港留学的朋友,但是你们知道除了香港留学签证外,在香港出行还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吗?针对香港各类证件问题,天道小编为您总结如下:

一.去香港留学需要通行证

通行证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需要得到香港的学生签注才能入港,与香港留学签证一样重要。第一次签证就在办证的时候,由当地办证部分负责,签注是一张小纸片,贴在通行证的内页,上面写明你来香港是就读,签证有效期到何时。

学生签注的好处,是在签注期内可以多次往来香港或澳门,简单说,就是随便回大陆,再回来香港,次数没有限制。很多大陆同学也就因此常去深圳过周末,吃东西买东西再回香港。通行证是个人由大陆进出香港特区的凭证,进出期间一定要随身携带。

很多人问香港读书能不能勤工俭学。天道留学专家表示,学生签注上面一般都会注明,就读期间不得从事有报酬性的工作,即是说,不能打工。如果被政府部门发现在就读期间有打工行为,将会被依法处置。作为学生签注,每次只给一年的签注期,满了一年,就要申请新的签注,也就是签注延期。大家在香港就读通常都是超过一年的,就都需要签注延期,在签注到期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办理,办理步骤如下:

(1)去浸大的Academic Registry(本科生)或者Graduate School(研究生)办理学生签证延期介绍信,需要提交学生证、香港身份证、通行证几个照片、有签注页以及最近入境记录(盖章)页复印件。

(2)去香港出入境事务大楼9 楼13 号窗口办理香港签注的延期。带学校的介绍信,通行证,香港身份证,以及通行证、香港身份证的复印件。约十个工作日后出入境事务处职员会打电话通知你去取新的签注,取件时交费135 港币。

(3)从香港出入境事务处9 楼13 号窗口取回新的香港签注后,去中国旅行社三楼办理国内签注延期。带通行证、香港和国内身份证、通行证最后一面和新的香港签注页的复印件、旧的国内和香港签注的复印件以及香港和国内身份证的复印件、还有两张证件照。申请时交费250 港币,3-4 个工作日后取件。

二.去香港留学需要身份证

如果在香港读书,就要向香港入境事务处申请香港居民身份证,这样无论在进出香港关口,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的方便。

香港法律规定,香港居民需要将身份证随身携带以备随时检查。香港街头的警察很多,警察有权随时抽查路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即身份证。如果抽检的时候没带身份证,就会被怀疑是非法入境,之后就会有很麻烦的手续要办。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养成身份证随身携带的习惯,以备万一。

三.去香港留学需要学生证

学生证是学生身份的凭证,许多校内资源或设施的使用都要求出示学生证,例如图书馆、宿舍、体育中心等。学生证号码也是与学生身份唯一对应的,建议大家牢记自己的学生号码。

学生身份在香港也可享有很多的优惠,例如电影院、文艺演出(演唱会除外)、公众博物馆、游泳池等,凭全日制学生证均可享有优惠价格,甚至有些餐厅都有学生折扣。25周岁及以下之全日制学生可以申请学生八达通卡,凭卡搭乘香港地铁可获学生半价优惠。

四.去香港留学需要护照

现在护照办理已经较前几年方便很多,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在回乡的时候顺便办理护照。

每一位浸会大学研究生在就读期间,通常都能够得到由浸会大学提供的参加会议的资助,包括香港至会议地点之来回机票、会议注册费等,详情可参阅研究生院网页之有关规定,很多学生都会乘此机会在国外旅游,嘿嘿。

除此之外,香港作为一个国际交通枢纽,去往很多国际城市的机票都会不定期有各种优惠,加之持中国护照不但可以在各国驻香港领事馆签证,而且签证手续相对国内签证都比较方便,所以由香港出发境外旅游都是很方便实惠的。大家提前办理好护照还是很实用的。按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需由中国公民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具体规定请联系当地公安部门查询,在读学生不能在香港办理中国护照,也不能办理香港特区护照。

首先必须强调,内地学生来香港就读,只能持往来港澳通行证进出香港,护照不能用作就读香港的进出证件。

持中国护照可以通过香港过境,过境有效停留期为7天。例如持中国护照出境或者入境,如果需要在香港中转,可以以过境签证的形式获得在香港的停留时间。这一点对就读学生来说,主要方便若有亲友飞往其他国家,或者由其他国家回大陆,可以以此形式在香港停留一段时间。

通常来讲,香港就读的学生持中国护照出国,都可以在入境国家在香港的领事馆申请签证,并且由直接由香港出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由香港直接出境去往其他国家,出境时需要带齐护照和通行证,在香港国际机场持通行证办理出香港手续,到达入境国家之后再凭中国护照及签证办理入境手续。反之亦然。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护照上面只有进出入境国家的记录,所以在回程中,应尽量安排先回香港,而不要回程直接到大陆。

护照激活,是指持中国护照出境,第一次签证必须要在国内进行,且第一次出境必须由国内出发。这一规定虽未见明文,但确实有不少同学曾经经历过诸多由此规定引发的麻烦,目前常见的是持入境国家在香港领事馆所给的签证,由国内出发会被海关拒绝放行。至今未见个案,说因为第一次签证不是在国内签或者第一次出境不是由国内出发,而引发什么问题。而有关护照激活这一规定是否存在,更是众说纷纭,甚至不同的工作部门都给出不同的答复。常见的同学的做法有:

(1)在香港签证,由香港出发,回香港。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总之这样做完全是通过合法途径,且未见明文规定说第一次签证出境必须经由国内。特点:快捷方便,但护照上面会缺少进出中国的记录,未知以后会否有影响。

(2)第一次出境在国内签证,由国内出发。或持中国护照以过境方式来香港,由香港出发。很多同学的第一次出境是去泰国等低价旅游国家,在深圳可通过旅行社办理签证。注意若是持中国护照以过境方式入香港,需提供机票作为凭证。特点:保险,但麻烦。

(3)若在香港签证又想由大陆经香港出发,很多人会在深圳海关出口因不是国内签证的原因被拒放行。因旅客由深圳进出香港有两个关口,每个关口又有多个窗口,可尝试经过其他窗口,或是换到其他关口再试。特点:麻烦,碰运气。

五.去香港留学需要探亲通行证

对于在读学生,国内的直系亲属可通过办理探亲通行证的方式来香港,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一封家书,写清费用方面由港方全权负责,住处找好等等。身份证学生证通行证之复印件,通行证复印还应包括签证页及最后一次出入境记录。将材料由香港寄给亲属,有些地方公安部门要查看信封及邮戳的,然后由亲属向户口所在地的县市以上的公安机关的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依照亲属关系,探亲停留时间不同,具体可咨询办理部门。家属每年可办理两次探亲手续。

持此证可以去澳门,但是要注意探亲通行证上面的签证,是“单次进出香港”还是“多次进出香港”。如果是单次,由香港去澳门之后就只能由珠海返回大陆不能回香港了,因为再回香港就是第二次进港,多次往返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建议在办理探亲通行证的时候详细询问。

六.去香港留学需要陪读通行证

在浸会大学就读的学生,可以给配偶办理陪读签证,都是多次进出香港的。持陪读签证的家属,在香港不可以工作。

上一篇:四清心得体会下一篇:高中英语作文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