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精选9篇)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农村子弟成才的首要因素。本课题组成员在农村初中经过近一年的搜集调查访问观察实践,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家庭、教师、学生四方面的途径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四管齐下,多法并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教育,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已广惠农村学子,经济问题(上不起学)已不是制约农村子弟上学成才的关键。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农村子弟成才的首要因素。现时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自私、任性孤僻、自制力差、焦虑暴躁、逆反厌学、冷漠麻木、贪图享受、拉帮结派、口是心非、早恋成风等心理问题。加强农村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本课题组成员在农村初中经过近一年的搜集调查访问观察实践,特作本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一.社会途径

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教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班主任是个级别最低的主任。但他们承载的期望和责任绝对超值。他们承载的是社会的明天。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人的心灵的问题。怎么解决?靠法律吗?笔者认为法律解决不了,军队也解决不了,还是要靠教育,靠千百万教师,靠成千上万个班主任。

班主任,尤其是农村初中班主任,责无旁贷。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成长最急剧、最不稳定、最叛逆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一定要依托学校,竭力通过社会途径对正处于生理心理骤变期的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1.警示法:班主任通过学校邀请派出所、司法所等有关部门人员到校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有条件时也可到“少管所”去听现身说法,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受到震撼,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明辨是非,驱除金钱至上、好逸恶劳的不良心理。

2.熏染法:班主任通过学校邀请退伍老军人、社会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忆苦思甜,说成功路,行报国志,让学生受到熏染,懂得守纪明责,感恩回报,不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3.监察法:班主任通过学校聘请各村热心教育的开明人士作学校“监察员”,对遍布在各村角落里的游戏厅、黑网吧进出学生严密监管,一经发现批评教育或通知家长、学校,齐抓共管。这样形成合力才不至于让学校的正面教育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4.实践法:现在学生大多娇生惯养,虽身在农村却未下过地,更未体验过劳动的苦乐。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实际,观察访问工厂村企,让学生亲身参与家务农活,体会劳动的甘苦,认识到劳才有获,劳者才能生存,劳动是人的本分。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生活本领和生存能力。

以上是班主任通过社会途径上对学生心理施加积极影响的做法。

二.家庭途径

农村初中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家庭,家校同心,共同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先成人,后成才”,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成人”,这一环节可以说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和谐、美满的家庭能造就学生健康的心理。而生活的实际远非如此,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不要说小小少年,成年的大人又有几多能禁得住诱惑,抗得住打击?尤其对于相对贫困的农村人而言,人们更是把发家致富当作第一要务,再冠以“一切为了孩子”的高调,于是乎,“留守儿童”日趋普遍,父母离异司空见惯,问题少年越来越多……家长们还坚信:只要我挣钱供你,你一门心思给“我”搞好学习就行!所以,只要学生成绩搞不好,轻则厉声呵斥,重者拳脚相加,动辄就以“别给我上了”威胁。再加上有的家长吃喝吸赌、出尔反尔、谩骂成性,学生简直就是在炼狱中煎熬!不要说心理了,身体能健康成长就不错了。

当前,国家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三农”兴才能国昌盛。我们农村初中班主任更要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一使命。每位学生都有个性的差异、心理的差异,这源于每个家庭的差异。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学生家庭,详加考察,多做工作,通过与家长沟通,以达到如下目标:

1.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点:品德教育,习惯培养,成人为本。

2.家庭教育的三大任务:

(1)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学习习惯,保障孩子成才。牺牲高分,也要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

(2)营造和谐理想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成才。宽容孩子成长中的失败,允许孩子犯错误,把孩子当作孩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的朋友、智囊、助推器,而不是孩子的主宰、主人、代行器。

(3)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成才。天生我人必有才,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都可以优秀。方法不当,再多再浓的爱也无济于事,甚至成为孩子成长的毒药。

家长是孩子最可依靠、依赖的人,通过家长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最朴实、最有效的途径。在实践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家校互访法:老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电话通讯宜常联系,家长也要趁适当时机或定期到学校询问,与老师交流。此法意在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老师适时解决。

2.交朋友法:班主任要主动和家长交朋友,家长要积极和学生交朋友,彼此都成了朋友,学生不会再怕老师告状,回家挨整,家长不会再忌讳老师居高临下,横加指责。这样一来,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心理健康教育会更有益。

3.倾心倾听法:面对子女(学生)时,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对待子女(学生);要侧耳倾听,倾心相听,多包容。尤其是无关原则的问题,要随声附和。倾心倾听是与学生交朋友的第一步。

三.教师途径

(一)班主任牵头

班主任在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是因为;

1.一个初中生三年学习中最直接的管理者、责任者是他的班主任。

2.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

3.在目前条件下,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最多的教师是班主任。

说一句毫不夸张的话,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农村教育的成败,“三农”未来发展的兴衰。这不是笔者的发明,世人皆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据笔者和课题组成员经验,认为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采取以下方法:

1.心理诊断法: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学生,仅凭经验和表面印象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诊断,是了解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诊断是对学生的需要状况、学习条件或缺陷的科学描述或分类,从而搞清楚他们所出现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确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2.心理辅导法: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班主任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心理辅导活动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与班会或其他班级集体活动或团体活动结合在一起。有条件的话,更应该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

3.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教育。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多从政治理论、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的角度,在他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社会行为规范的养成。(班主任)一般采用宣传、说教、批评、表扬、提供榜样、纪律约束等方式。心理辅导咨询是从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医学的角度,以人为本探讨人的内心世界。通常采用交友、亲情、倾听、接纳、参与、鼓励、辅导、训练等方式,注重在自律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完美,助人自助自强。

4.阅读沐浴法:阅读名人传记、名著佳作,让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感知更广阔崇高的人生,让心灵得到沐浴,使心灵更强健。班主任培养起学生读书的习惯,相当于在每个学生心中安下了成长的助推器

5.悄悄话信箱:有些学生内向,不敢咨询或主动找老师帮助,班主任就以这种暗中往来的方式去打开帮助他们打开封闭的心房。班主任可以接受学生的悄悄话、便条、信笺,班主任更宜主动给学生写便条、便笺,嘘寒问暖。大爱可无疆,能融化心灵的冰墙;大爱无痕,可润物细无声。

(二)科任教师协同

常言说:“人心齐,泰山移”、“丑不丑,一合手”,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班主任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每一位任课教师,学校的每一位领导、职工都是同盟军,班主任一定要凝聚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向心力。

1.协调法:班主任不可能每一堂课都与学生打交道,更不能时时处处与学生在一起。要经常与各位老师联络,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出发,齐抓共管,发现问题,及早预防、解决。

2.攻心法: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每一位老师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生,针对科任教师优势,利用这一优势资源,通过科任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

3.激趣法:兴趣是人健康成长的永久动力。科任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和人格魅力,八仙过海,各尽其能(显神通),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4.导师制:根据学生的情况,为每个人建立一份档案,分门别类地承包给每一位科任教师,由他们负责所承包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工作。承包的责任人实质上就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师。形成制度,学生定将受益终生。

四.学生途径

陶行知老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能力,才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虽然学生有其局限性,不过当今时代的学生毕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独立性强。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完善和调整心态,让大家教育大家,让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会更有效果。常见的方法有:

1.自助法:班主任、语文教师可以日记、周记、月记形式定期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写信。既可以完成自我反省,也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当然也方便老师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着自己长大。

2.表演法:当班主任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某种不良的倾向时,因势取材,编一个情景剧,让学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完成角色互换,明辨是非,心理成长。这种方法为学生喜闻乐见。

3.互助法: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学生叛逆家长,叛逆老师,但他们不叛逆同龄人(朋友),他们之间往往心贴心,无话不谈。班主任要做好媒介,指导、组织学生互助,这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效的。

4.泻压法:实践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烦恼、压力。当我们现时现地运用的一切干预措施一时不能凑效,班主任还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排泄方法。

(1)吼叫法:找一无人处,让自己放肆的吼、叫、骂、哭一场。

(2)野蛮体魄法:狂跑、狂跳、狂踢(球)。(注意安全第一)

(3)暂时放下法:蒙头大睡,痛饮美食,看惊悚小说,武侠小说等。

(4)长友倾诉法:找你亲近的信任的家长、老师、朋友倾诉。

(5)自我倾诉法:写日记或对着某种自己喜爱的物品(狗、猪、花、树等)倾诉。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2

那么, 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才能切实把掌握创业基础理论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 以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呢?这其实就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重点探索的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问题。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种途径

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创业教育。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创业教育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实施创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和基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开设必修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选修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主要目标是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创业素质。通过课堂教学我们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 从而懂得创业成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积极投身创业, 才有可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市场机会结合, 从而转变为社会财富, 才有可能在社会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从而转变就业观念, 确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2、以专题讲座为切入点开展创业教育

专题讲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讲座的内容非常广泛, 既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就某一问题开设专题讲座, 也可以分类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分析其创业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还可以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介绍创业有成的经验, 让他们用自己在平凡岗位上艰苦创业的经历来现身说法。通过讲座学生可以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使学生在懂得创业艰难的同时, 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

3、以活动教育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

活动教育是指结合课内外和校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进行的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在活动中将兴趣提升为创业意向, 将特长发展为创业才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单纯地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或仅有的几场创业教育讲座就能实现, 而更多地体现在活动中。要通过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与比赛活动、自我服务和各类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活动、野外活动及军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借助这样的种种教育契机,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使学生提高创新和创造能力, 完善综合素质, 为日后的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种方法

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虽然不够深厚, 但是他们专业技术动手能力非常强, 而且渴望成功, 渴望被人认可、肯定的心理特别强, 这是他们的优势。基于这一特点,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我逐渐摸索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1、模拟训练法

这是一种使学生进入创业者的角色, 模拟创业演习, 从而体验创业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设计一个虚拟的小型公司或营业店铺, 订出前期准备和运行计划, 并列出其创建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难题及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 通过开展“假如我要开幼儿园、美术装潢公司、家电维修公司等小企业, 将如何创办与经营管理”活动, 让学生写创业活动计划, 或者召开专题演讲会, 或者进行模拟表演等等。这种训练方法将大大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能够大致了解创业过程, 掌握一定的创业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科渗透法

这是一种以创业教育课系统讲授为主, 以职业指导课、文化课、专业课渗透创业教育为辅的教学方法。专业教师要明确自己负有创业教育的责任, 积极发掘学科领域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自觉地渗透创业教育, 做到自然而然, 恰到好处。同时在学生的课上活动中, 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 学会突破, 具有创业精神。因此, 在学科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陶冶创业个性心理品质, 增加一定的创业知识, 锻炼一定的创业能力。

3、模样示范法

这是一种借助宣传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历程达到激励、鞭策在校生的教育方法。通过了解成功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经历和特征, 以及如何培养这些品质、素质、能力, 了解创业需要怎样的经验积累、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和条件等等,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处世, 健全他们的创业品质, 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以“榜样激励、典型引路”的方式, 鼓励学生自己开创一片事业,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业光荣”的观念, 具有坚定的创业理想和信念。

4、环境引导法

这是一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有利于创业教育氛围的教育方法。其主要目标是提倡和宣扬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对创业价值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 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一般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营造出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结合学风、校风、教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师生人际互动, 拓展和优化创业教育的心理环境。总而言之, 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入学要创新, 创新为创业”的观念。

5、实践培养法

这是一种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方法。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专业实践活动, 不仅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去参观访问, 到行业企业短期实习, 高职院校还要实行校企结合, 与市场接轨, 与企业和公司联手, 为学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条件, 确保学生以实践促创业, 以服务促创业。

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3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生;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1-01

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要在广泛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近段时间的集体、个人表现做总结,在班级墙上张贴品德分加减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少数违纪的同学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多样化。

二、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1、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2、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學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数量过少,很容易使受表扬和受批评者产生离群感和孤独感,使绝大多数同学产生与己无关的消极心理。反之,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彼此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大面积犯错误时,更不可对所有人进行惩戒。俗话说“法不责众”,大面积的“责罚”,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对某个学生的批评表扬,也不宜过多或过少。譬如,对那些所谓“没问题”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扬鞭催”,对他们要立足一个“严”字,不偏爱,不护短,不放松。因为,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往往被家长、老师喜爱和同学羡慕;他们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则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细致洞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好上加好。而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即使是极小的),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发展、进步。

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篇4

首先,教师们要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好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自身的修养出了问题,哪对学生还存在什么德育教育呢?这不是自相矛盾、让人笑话吗?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的德育问题非常重要,要知道,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别做,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证人先证己嘛!

其次,作为任课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干好我们最本质的工作: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讲课过程中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班主任应该当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让学生信任你,愿意有事就与你沟通,有问题愿意同你一起商量解决,只在这样,班主任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信赖的好朋友。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实处。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5

发布时间:2008年7月20日 9时26分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探索农村普法的新途径和新入手,提出我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巩固阵地拓宽载体,扩大农村普法的影响面 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主要还是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继续发挥“普法讲师团”、法律夜校、民工学校等载体在我区农村普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知识培训。还可以利用各种会议,比如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党员活动日、妇女代表会议等,在会前或会后利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巩固我区农村已有普法阵地的同时,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拓宽普法途径,想方设法扩大农村普法工作的影响面,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和教育。比如在镇重点地段街道的两边,利用户外广告、灯箱广告,传播法律法规知

识;在公交汽车、出租车、三轮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张贴法律标语、粘贴画、小横幅、广告挂图等资料;还可以尝试在扇子、扑克牌等载体上印上法律法规条文和宣传资料,发放到千家万户。

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营造农村普法的大氛围 在调研中我发现,大多数农民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目前随着我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通过声音与图像相结合的普法宣传方式摆脱了枯燥和单调,表现形式上更生动活泼,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我们可以在茂名市级电视台上设置一个普法栏目,可以针对一些典型案例,特别是我市发生的案例,邀请法律人士进行案例分析,使人民群众一看就知,一看便懂,同时又能受到启发和警示教育。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广播辐射广的优点,在广播节目中增加法制类节目,其效果应该是不错的。这样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在农村创造出一个普法的大氛围,不管农民的文化水平是高是低,在大环境的熏陶下,耳闻目睹,总会有所收获。

三、抓住农村学校教育,加大农村普法的辐射面 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集中起来组织学法确实有困难。而农村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各村各户,人数多,而且集中,并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专业的教师。我可以

充分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开展一些“小普法员”、“带法回家”、“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学法”等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就可以带动一个村、一个镇。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扩大农村普法的覆盖面。

四、建立普法互联网站,开辟农村普法的新阵地 利用网络向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是探索普法新形式、新领域的一个有益尝试,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手段。目前我区茂港区司法局网站,茂港区小良司法所网站已建立普法互联网网站。普法网站在传递普法信息、开展普法教育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区农村很多农户家里都有了电脑,网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比率较高。因此建立互联网普法网站势在必行。

网络普法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信息量大。网站的信息量优势不言而喻,并可以随用随查询。第二,传播快。利用网站可以第一时间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及时报道法律事件,评析现实案例。第三,互动性强。可以与网民互动开展一些普法活动,如网上调查、网上知识竞赛等。第四,范围广。互联网让普法没有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第五,利用率高。可以结合司法行政工作,把普法教育、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栏目纳入其中,及时报道信息,宣传模范典型事迹,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第六,节约成本。建立普法网络所需资金不多,但效果明显,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并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使普法的效果和影响最大化。

五、组织旁听法庭审判,拓展农村普法的新基地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将法庭公开审理案件作为普法教育的课堂,有计划地组织农村群众到法庭旁听公开审判,这是一种直接、有效且经济的普法教育途径。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农民生活的案件,例如涉及邻里纠纷、土地承包、赡养老人等典型案件,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进法庭旁听案件审理,利用这种最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方式,势必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学校等单位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法律尊严和违法带来的严重后果,教育他们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六、依托农村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 目前我区农村大多村、社区都已建立文化活动中心,我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场所,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工作。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图书室,存放法制类书籍、杂志和报纸,方便村民阅读学习;继续开展送法律书籍下乡、组织法制文艺演出、放映法制电影等活动。把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新载体进行普法,寓

法于文、寓教于乐,让农民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努力实现农村普法教育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七、维护权益营造舞台,做好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普法教育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6

第一部分

方案和报告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探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2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方法之实验方案》------------------------12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途径之实验方案》------------------------23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探究》课题申请报告----------36 商南县教学研究室关于2009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通知-----37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探究》结题验收申请-----------42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探究》结题报告--------------43

第二部分

教学论文

浅谈英语课堂情境游戏教学------------------------鲁江华 66 对中学英语情境教学方法的探究---------------------徐堂菊 73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王震 79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吴楠楠 83 学生在情景动作中积极思考和创造-------------------徐堂菊85 英语中的情景教学法的在英语中的应用---------------王明明89 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初探----------------------------王艳丹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Lesson 27 My Map, Your Map, Our Maps》教学设计------王艳丹94 Book2《 Lesson2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教学设计

------------------鲁江华97 Book2 Lesson 20 Let’s Write Home--------------徐堂菊 102 七年级上册lesson 17 Seeing a doctor教学设计---------闫海娟107 《Lesson 27 My Map, Your Map, Our Maps》教学案例----王艳丹110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教学案例------------李庚寅 112 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Lesson39教学设计-----------王震 114

英语词汇及语音教学方法反思----------------------徐堂菊 123 Let’s go to the city教学反思------------------王明明 124

第四部分

学生活动

英语歌曲大赛活动安排--------125 英语歌曲大赛活动总结--------128

3456789101112******26272829303***3738

组 长

成 员

朱盛武 黄 斌 王 锋 汤红菊 路 英 王 芳 彭海军周裕朝 朱仁礼 张良东 周裕芳

全永红 奚成枝

周凤珍

郝 静

奚 艳

陈 峰 赵 芳李凤鸽 江 艳 马 杰 孟 茜 王 震 周佣玲 江凤霞 胡先华 周娜 陈亚平马 强

汪晶晶 叶志虎 贾东根 余万堂 闵月荣 黄建华 杨 莉 李成山 李平李德江 柳 萍 田 果 陈海瑞 邓 萍 郭 晶 杨鑫 段开华 冯庭记 王 云 刘燕平刘 静 李 珊 苏迎青 汪桂林 杨 科 王 磊 朱素平吴昆仑 高小翠 曹振坤 杨瑾瑜 吴婷 章磊 闵娇代若平李杰 刘亮 李富来 陈守琴 丁珍 陈晔 范彬

严 涛 李录党 程丽萍 刘宁 杨磊 朱容平段鹏程 赵本初 张杰刘新华 杨艳红 江胜

徐明有 李卫平张晓莉 范文静 杨静 周勇奇 刘凤朝 聂晶 叶 锋 丰汉朝 王炳玺 冯兰兰 陈彦 石海勇 孟国朝 周复生贾爱丽 余丹 丰汉朝 吴亚丽 吴厚成 石龙朝 张静

邓明耀

许祥林 康 荣 谭道斌 李军 王张鑫 杨秀琴 邱桂香李玉芳 王广成 胡波 南丹 潘瑞 邹始坪 刘琴 孟慧芳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14 复式教学课堂结构模式的探究 15 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16 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拓展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分五个独立子课题)

1、构建灵动和智慧 英语课堂模式初探17

2、构建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

3、构建生活化数学模式探究

4、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智慧因素探究

5、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18 农村中小学阅读方法与途径研究 农村中小学理科教学生活化研究 20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式研究 21 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过风楼镇中心小学 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赵川镇初级中学 白浪九年制学校

白浪九年制学校 湘河镇初级中学 城关当马西铁小学

0

何改霞 齐改琴 聂进翰

1、刘尚栓(语文)冯川敏 马天斌 苏典林 林文龙 杨超 吴娟 程丹 翁瑞 张晓华 张霞 苏 芳 熊开元

黄梅 张 攀(数学)王华琴 黄 莹 赵 玲 王 玲

刘珏艳 王 坤 叶 芳 艾 宁 刘书燕 谭从奎 王长成

2、刘 伟 孙高林 张艳 谭家军 张 亮 汪世富 沈加伟 郭焕磊 王 倩

3、凌 雪 章 瑜 张芬霞 刘书燕

4、董德发 刘尚栓 邢国山 陈玉海 苏 青 周兰香 王丽娜 潘 宇 叶 媛

白校字„2012‟41号 签发人:吴海龙

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学校

关于课题《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结题验收的

申请报告

商南县教研室:

我校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经县教研室批准和立项,于2011年9月开始研究,在县教研室领导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及热情参与,及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年5月完成研究,经过半年的实践,现申请教研室领导给予结题验收。特此报告。

附:白鲁础九年制学校《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结题报告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课题 结题 申请报告

抄送:县教研室

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学校 2012年10月26日印发

共印10份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 的方法与途径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表演体会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游戏创设情境,语言动作描述情境等。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途径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文化的不断全球化、经济的飞速一体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目前在世界上具有实际的霸权地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英语作为国际

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逐渐凸现其特有的价值。现行的英语教育必将经历一场变革,英语交际能力空前地重要。

《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中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中,适当“创设情景”, 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知了词汇的意义,而进行合作交流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词汇教学在兴趣教学中完成,而且实行了有效教学.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臵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外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

然而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语言形式为内容,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缺乏进行语言交际实践活动的机会,导致了只会读、不会听、不会写、不会说的不良后果。“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存在厌烦心理。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落实课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的课题。

而且我校生源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以在自身语言素质和家庭英语氛围方面都与城区的学生有很大的距离。针对这种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脱节现象非常严重,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现状,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缩小使我们的学生与城区的学生的差距是目前我们急需探索的课题。本课题的提出也意在解决这一矛盾,为学生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应用这些知识,使学习真正为生活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我校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和实验,促进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培养科研型实验教师。

3、通过研究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运用书面语言大胆交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提高能力的方法及策略,为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教育目标服务。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文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学习能力,合理处理好考试与实际运用的关系具有普通指导意义。此研究将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乃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教师发展的需要

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专业素养,做好教与考的衔接,具有普通指导意义。此研究将为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能力,在教育观念、理论指导、目标、途径、方法、内容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操作样式,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概念界定 1.情境:

“情境”是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情境是指一个人在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的条件;而情景则是指情况和光景。因此,根据国外学者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汉语中的“情境”比“情景”更能准确地表达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中的本义。

2.情境教学

《教育大词典》(卷一)中这样解释:情境教育------教育方式之一。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臵、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逼真感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中国古代相传孟子的母亲曾以断机杼的情境,教育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可谓情境教育实例。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主张教学过程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克伯屈等创立的设计

教学法模式,第一步就是“创造情境”,即创造出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其后情境教育方式更加丰富。此种教学模式是根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的观点提出来的。它重视情感陶冶,强调发挥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在精神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语言的学习。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强调随时创设语境,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全面提高英语素质。

五、研究内容

(一).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二).探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和途径途径: 1.表演体会情境 2.实物演示情境 3.图画再现情境

4.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 5.游戏创设情境 6.语言动作描述情境 7.疑难诱发情景

六、研究过程(方法与计划)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学习和应用情境教学法原理和新课程理论理念指导研究活动,注意积累其他学校及个人的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材料,并系统归类比较,甄选有效教学经验作为本课题借鉴。、调查研究法

了解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掌握研究的起点和脉搏,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作性。、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归纳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撰写经验总结及论文、实验报告。

4、行动研究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读书角、猜谜、对话表演、竞赛、办手抄报、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增强参与意识。

课题研究计划

结合我校和英语课题组的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本阶段主要是进行课题前期准备和开题工作。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课题组的开题仪式和实验教师的技能培训;(2)草拟、修改、形成研究方案;(3)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并展开工作;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1)根据研究方案进行实验上好课活动,对照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基本完成阶段。

(2)定期组织课题教研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听评课活动(3)定期作好工作总结,对实践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实验中的存在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

3、第三阶段:实施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研究方案,继续作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操作体系。

(2)分析各种数据。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7

一、抓好课堂常规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敢勇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进行教育,进行德育渗透。

二、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世锦赛、奥运会等的赛事,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讲解中长跑学习的意义作用,告诉学生练习中长跑的障碍以及科学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战胜自我、战胜困难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再如,在体操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志力较差、软弱胆小、犹豫不决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障碍,降低难度,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获得成功,培养他们勇敢、果断、顽强的精神。再有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一些特殊练习,加强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设置困难环节,促使学生做出努力,突破难点,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蕴涵着竞争因素,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良好的条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学校运动会,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在学生中能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四、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渗透德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德育的目的。

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和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课堂空间较大,学生身体活动及心理活动受外界影响比较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外界环境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课堂德育示范效应。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心理留下深刻印象。如在进行跑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教师主动清理跑道、整理器材,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自觉培养起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在冬天上体育课时,寒风刺骨、黄沙弥漫,而教师笔挺的身姿,宏亮的声音,无时无刻地感召着那些稚嫩的心灵;在夏天迎着炎炎烈日,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

教师这种以身作则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形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德育真正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渗透德育的关系

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应采取不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常用方法有:说明、榜样、锻炼、陶冶、修养、评比、表扬和批评、奖励和处分等等。

结合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学生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打下坚定基础。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品位与意义,也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牢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抓住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德育因素,言传身教,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合格人才。

摘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从而会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和意志,审时度势,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8

李勇

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在小学已有写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同时也为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即作文能力的素质,其中包含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创造能力的素质。作文能力主要是指写作现代应用文的能力,即能运用现代语言进行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语文二期课改规定了初中阶段一般文体的写作目标:能根据作文题目、有关情景或材料,确定写作要点和中心;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积累,选取符合题意的材料;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实、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然而,从笔者任教的几届学生来看,初中学生的作文状况无法令人乐观,与二期课改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1.审题不够准确,如果文题有比喻义或引申义的,学生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差或浮于表层意思。

2.审好题后,有的感到无话可说,也就是缺乏写作素材;有的选材不够准确,与题意不尽相符;有的选材陈旧,没有新意。3.写好文稿后,学生不作认真的修改,没有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习惯等等。其中能否恰当选材是学生作文成败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一篇文章内容如何,首先取决于作者掌握素材的多寡与好坏。就如同盖房子,要有砖瓦沙石等材料,没有材料怎能建起房子?做文章也是一样,要有写作的素材,而且这种素材要事先有所准备,不能临渴挖井,现用现找,平时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所积累,到用时就能信手拈来,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否则面对作文题目,或是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是感到素材不足,写来贫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米”从何来?这就要引导学生去“找米下锅”,然后再谈写作技巧问题。其实写作材料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要你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在平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读、所做、所积的有关内容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成为写作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有话可说。多年来,笔者针对目前初中生写作的这一主要问题,一直在探寻解决这个问题途径与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写作素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学生必须向现实生活要素材,当然这些素材在现实生活中的是处于自然状态的,要运用到写作中去,必须经过作者的观察、体验、分析、挑选、整理,才能成为真正的材料。就如同由矿山采的矿石,加以冶炼,生产出钢铁一样。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的写作素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

对初中学生而言,写自己在生活中所参与的事或较为熟悉的人,较为顺手。写作的效果也较明显。写这一类的作文要事先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实践、感受,增长他们的见识,使他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过程,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如《一堂有趣的实验课》《我们野炊去》《校运动会花絮》《我难忘的一次活动》等文题,由于把自己所参与的事与写作结合起来,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不仅能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条理清晰,还能写出自己较为深刻的感受。就连平时不喜爱作文的同学写起来也轻松自如。如《我们野炊去》,学生不仅把野炊的过程尤其是做菜的过程叙述出来,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自己的做的菜,味道最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最甜;有的同学说,同学之间互相品尝菜肴,自己美好的事物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有的同学说,在野饮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以后要多做家务事体贴父母等。

记叙文可以这样写,那么以说明为主的作文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六灶的老街》《游会龙寺》《家乡的水蜜桃》《我爱吃的一道菜》等,这一类的说明文,有的让学生先参观再写,有的让学生在家里先请教家长,然后去做再写。学生同样感到有话可说,这样做使学生把写作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也使学生把学习和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当然,由于学生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取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获取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写作素材呢?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关注百姓关心的事情,从媒体中获取重要的相关信息。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上海卫视的《东方110》、《第四焦点》、《东视广角》等都是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重要栏目。

2.关注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发生的事情。社区的环境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也较容易了解到相关的社会生活信息,写出的文章较详实,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如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讨厌这样的人》的作文,文中叙述了小区中有一位阿姨因丈夫车祸致残,就抛弃丈夫和孩子,卷走全部的交

通事故赔偿款的事,并提出了如何做人的问题:必须要有责任感,决不能只为了钱。还有一位学生听小区里的老人讲,小区缺少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这个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他经过思考后,写信给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使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二、从他人作品中获取有益的写作素材

亲自参与,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而鲜活的写作素材,但不能事事都让学生去做啊,通过阅读他人对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写成的文章,体会一下他人的生活情景和感受,学习一些科技知识,从中得到一些素材,也可以搜集有关资料,请教有关学科的老师。例如,我指导学生写《我们学校的地理科普园》,先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园中的一些装置:如观测气温的百叶窗,有测定方向的罗盘,有演示河流形成过程的假山,有测量降水量的量筒,有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测量筒等,要弄清这些装置的原理和用法,有的要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有的则要向地理教师请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科学性。连地理老师也半开玩笑地夸奖说:“真是一篇不错的科普说明文,怪不得我校的地理园这么有名,原来是你们给做的广告啊。”

三、从自己积累的资料中获取写作素材

积累资料,建立资料库,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聚沙城塔,集腋成裘”,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对于丰富写作素材,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在写文章时,才能呼之即出,招之即来,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仿佛打开了贮存丰富的仓库的大门。积累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记。写日记贵在坚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记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这样既可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加以备忘,也可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对写作文是很有帮助。

(2)读书笔记。在读书时,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对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作一些摘录,也可以记下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但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好处,也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长知识,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主要有:①心得式:可以对文中的人物、景致、写法等作适当的分析和点评。②摘录式:对新颖不落俗套的作文进行摘录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在欣喜之余,我也进行了反思:1.学生在获取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人格人品素质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什么,怎么写,都会与当代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当今社会的法律、道德、文化等观念也有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来观察、认知、分析、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辨证的吸收他人作品中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把文章写得准确、鲜明、深刻、有力,如前面提到的学生作文《我讨厌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例子。2.学生在获取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青少年时期正是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兴趣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因而在获取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别出心裁的巧妙构思,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文题《有家真好》,有位学生就别出心裁的采用童话的形式,叙述大鱼和小鱼重新回到黄浦江,通过对话,反映了黄浦江水质的变清,环境变好,最后点题,我们有家真好。这篇作文可以说立意高、选材新、形式新。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社会生活中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查阅资料过程中的筛选、总结、分析、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反过来对学生的审题、选材等又有很大的帮助,因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3.学生在获取材料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自觉阅读和写作,养成阅读写作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搜集、积累写作素材,变“要我写作文”为“我要写作文”。由于要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有益的素材,必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思想和技巧的养分,打开了阅读的渠道,不仅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益于扩大知识视野,发展阅读写作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写兴趣和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篇9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许多学生无法接受较好的教育,有些学生认为上学没有用,在中学就辍学去打工,其实这是思想观念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21 世纪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德才兼备,要在社会工作中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德育教育恰恰就针对的是这些,所以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德育内容的利益化认识

当前许多人都将语文教育利益化看待,更多的是看重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忽略了个人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其实这是错误。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就只在各种制度下被评判,根本没有体现出文学的欣赏性,教师以这种理念去教学,肯定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误导。而且德育教育也可以被认作是语文教育的一种,但是很多人片面地将德育教育等同于语文教育,这就使得初中语文丧失了原有的魅力,学生无法对语文课程提起学习兴趣。

(二)德育教育形式化较为严重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有些学历较低,教学能力有限,在新课标要求提出后,为了迎合新课标标准,很多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德育教育,根本不遵守德育教育的规律,没有顾忌学生的感受。而且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主体仍是教师,学生一直在教师的教学思路下进行学习,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习惯将所有问题都向德育思想靠近,这样就会使学生十分反感,厌恶语文课程。此外,教师将德育教育看作给外人看的摆设,在其他教师或领导听课时,总是设置一些华而不实的德育教育案例,但是在平时教学时却没有注重这些。

三、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主阵地巧作引导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都是来自一些文学作品和思想作品中,每篇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学者的仔细筛选,都掺杂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所以,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仔细寻找切入点,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中的德育教材内容。首先,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要在课前就将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因素罗列出来,挖掘德育因素。其次,教师要将课本的背景讲述给学生听,要注意引入道德因素,要有效结合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要加强对批改作业环节的注重,要将作业批改过程看作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农村学生不善于交际,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时给予学生鼓励,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心灵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将教师的鼓励化作学习的动力。

(二)写作指导中恰当点拨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关键的一个训练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去总结,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添加德育教育因素,这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要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其次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多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游玩,在游玩中让学生融入自然之中,这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十分有利。

(三)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紧缺,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创建现代化教学设施,但是学校可以给学生多准备一些课外书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从那些名人案例中,学生可以体会先人的品格,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教师要在阅读训练中加强德育因素的教育,让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得以巩固。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课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农村初中学校要想加强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例如可以是诗歌演讲、书法展现、读书讲座;要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层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

摘要:语文不仅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教学资源较少,在语文教学中就更该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初中学校还一直沿用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这就与新课标要求产生了分歧。接下来在本文中就详细介绍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现状,并提出有效渗透措施,确保农村初中语文德育教育顺利开展。

上一篇:冬天的一个情景的作文下一篇:地籍测量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