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共10篇)
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二、丰富历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的再好,都不如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的知识来的可靠。本学期是以此为目标的,但是做的还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我是一名新老师,进校工作时间有点特别,我是在期中试后进入学校工作的,我接手的班级是高一(23)、(24)、(25)班,这三个班级之前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带的班级。接手之前我了解过这三个班的具体情况,这让我非常有压力感,之前的老师教学非常好,这三个班的成绩特别棒,我担心我接手后会把他们带偏了。我知道担心是没有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实际行动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这三个班带好。下面就是我上学期的一些工作总结。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须有长流水。在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论理念也要不断的跟进,才能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本人进校工作的这段时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观念以及高考考纲考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知道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和高一历史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我在网上购买过关于此方面的书籍阅读,充分利用,借鉴、吸取书籍中的清华,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除此之外,我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新教师回报课,并经常听本科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争取每一节课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节课。
二、虚心请教。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论经验、论知识都不如老师教,那么现在的我最需要做得就是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在这里我非常庆幸,在接手教学工作前,学校安排我们新教师到本科组去听课,除此之外还得到备课组长的经验指导,例如如何备课、如何写好教案等等。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尽快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虚心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互相交流上课的思路,互换教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
三、备好课。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得备好每一节课。因而备好课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备一节课我都先认真阅读几遍教材,然后再结合考纲考点和这三个班的实际情况写好教案制作课件。对于自己难以讲解的地方向其他老师请教,尽量做到自己每讲的一节课学生都能有较大的收效。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新教师汇报课后,自己知道在教学中所存在的明显缺点:讲多练少,课堂是自己的不是学生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的教学的主体,那么自己的课堂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代发展了。这就需要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首先观点,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授之以渔的同时,也有意识的慢慢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上频繁出现“workshop”或“工作坊”等字样, 这种“工作坊”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使用。“工作坊”一词属于外来词, 即英文“workshop”的中文翻译。“工作坊是由几个人进行密集讨论的集会, 通常需当场做联系, 如:国际礼仪、站姿等等。工作坊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 是一种公众参与的模式, 工作坊在提供思想碰撞、建立共识、构建公开透明的行动平台、促进社会公共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工作坊这种形式在各行各业逐渐传播开来。”工作坊具有人数少、形式和组织灵活、话题更具有针对性等特点。可见工作坊是一种集体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的学习模式, 它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参与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
历史学科有它独特的学科特性, 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历史学科的真实性, 使人们能够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历史学科的科学性, 使人们在学了里时候能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历史学科的熏陶性, 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悲壮与崇高, 体会自豪与自尊, 品味屈辱与责任;历史学科的借鉴性更是能让人类认识自己的文明发源, 并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 使得在历史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运用工作坊这一模式进行。
因此, 工作坊作为历史教师培训模式时, 具有了以下特点:
参与性。工作坊是由组织培训的人员与历史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的。历史性。工作坊都是围绕历史及历史教学的主题贯穿始终的。
普遍性。工作坊的作用对象是所有参与其中的历史骨干教师, 不论其本身的历史修养和教学能力的高低。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 后来演变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建构主义和杜威关于人类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的观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作方式包括很多种, 如课题组活动、同行交流、结伴合作、专家引领、问题研讨等。专业学习共同体实际操作的主要形式包括:教育闲谈, 即教师之间针对碰到的教学问题进行随意的探讨, 这样的探讨并没有明确的正误之分, 这种探讨的时间和地点都比较灵活, 随意性较强。热点探讨, 即围绕一个目前教育界热点的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可以畅所欲言, 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师通识性知识。难题会诊, 即历史学科的教师, 针对一道具有异议的历史题进行讨论分析, 最终得出最优答案, 这是促进历史骨干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研修工作坊下创立历史骨干教师的学习共同体, 有利于群策群力, 掀起头脑风暴, 加深参训者对所研讨问题的理解, 这种学术工作坊的实际操作流程, 可以由下图显示:
如图所示, 首先需要提出一个相关的历史问题, 并在校内历史骨干教师之间划分成若干个研修小组, 这些小组共同构成了校级学习共同体。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修活动, 最终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与其他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地区间的学习共同体。根据流程图显示, 这种学术工作坊培是结合了参与式与问题解决式为一体的培训模式。它的重点在于最终的展示成果和分享经验, 通过交流促进全体历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它具有以下几点价值:
在培训中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工作坊模式中, 培训者与历史骨干教师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培训的内容、进度、方法上根据历史骨干教师的客观情况进行实际操作。使被动培训变为主动培训, 使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人, 确立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坊中所提出的问题, 应该是历史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 这些问题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协作, 把史学概论与教育理论等作为基础, 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式与方法, 最终作用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中,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高培训的成效。培训的“成本——收益”意识, 是任何培训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在培训成本一定的情况下, 培训的收益越高, 说明培训的成效越显著。工作坊的培训模式有利于推动培训利益多元化, 为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毅刚, 袁粤.《工作坊——实现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一种有效易行模式》.新建筑, 2006年第6期
[2]郑碧波.《工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16
[3]朱可.《中学历史学科功能论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8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新问题;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98-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的新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存在新问题
1、学生思想的不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历史是副课,所以学生包括家长、甚至部分教師在思想上极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给高一新课改的实行带来消极影响。
2、历史专业基础薄弱
初中社会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几乎所有乡镇中学从未重视过历史课,忽视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给新课程的教学进度带来影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3、专题学习带来的困惑
历史新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在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问题。
4、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
新课程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学生的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二、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 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的标准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应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4、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第一步,由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结构,提出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步,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做记号、找答案;第三步,组织讨论,让学生回答,师生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答案。
一、教材分析
由于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历史教材现已被划分为专题式教学,针对教育部这一改革,在教材分析时就该更加全面,视野也应更加广泛,也要求在思维上要有较大的跨越性。
高一教材主要是必修一和必修二,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加上进度较快,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要有快速的转变,当然,这需要的积极引导。
二、学生状况
本学期我教的班级为高一年24和25两个个班级,两个班级的学生给我的总体印象还不错,都比较懂事,部分学生学习很勤奋。
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高一年的学生刚从初三升入高中,大多数人的历史水平还停留在对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的识记上,知道历史是什么,却很难说清楚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因此,在理解与运用方面需要提高。
学生的学习态度。高一新生还抱着“历史开卷考”的心态来学习历史,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潜力。处于15-17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跟初中生相比,他们稍成熟、稳重些,学习相对比较自觉。
三、教学方法
针对这两个班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改进,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课堂互动,以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教学措施的运用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措施,我想还是以“因材施教”为准,积极引导学生配合老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必修一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中双主体作用,迅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一历史教学水平,完成教学目标,本期工作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进一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讲:(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对于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导师,在知识传授、思想交流、能力培养等各方面都要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同时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新课改的研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针对学生,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而全面的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把握好历史的科学性,教给学生一个传承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会求真,学会吸收;
加强历史学习基础,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加大历史训练,用适当的练习题来提高历史的应用能力。理科学生要求掌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基本历史内容。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常规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坚持备课,做到每课都备好重点难点,认识学情,寻找突破点;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教案;课堂教学难易适当,突出重点,多展开师生互动;作业是巩固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积极对作业进行批阅,做到每个单元一阅,并对每一课学生出现的疑难作讲解。(3)、加强教学研究与探讨 :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常规教学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强化历史的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联系地看待问题,习题讲评则从审题入手,把握解题规律。②、积极进行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借助网络丰富知识与题库。③、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平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
2、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3、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第1课:金属工具
1、人类早期历史的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两河流域约于公元前4000年代初期最先使用青铜器。
3、赫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它约于公元前1300年进入铁器时代。
4、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
第2课:文字
1、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
2、早期的象形文字有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印度的印章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洲的玛雅文。象形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如埃及圣书字:碑铭体——祭司体——人民体)。
3、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受埃及圣书字影响)↓
斯拉夫字母
第3课:国家
1、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
2、军事民主制:
(1)、产生背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
(2)、管理机构: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民众大会
(3)、特征:既保留氏族民主制的某些因素,又产生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
3、国家产生的途径:a、部落联盟(中国夏朝);b、城邦联合(西方雅典、罗马)
4、国家的主要职能:a、阶级压迫职能;b、社会管理职能
第4课:大河文明
1、东方村社的特征:(1)、小农的聚居地;(2)、有较多原始公有制的遗风;(3)、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4)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2、中央集权:
(1)产生原因:a、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b、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c、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2)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结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
3、大河文明的特点:小农经济、东方村社、中央集权制度
第5课:海洋文明
1、海外殖民: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
2、城邦政治的三种形式:僭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伯里克利时代(鼎盛阶段)
4、雅典民主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P23
5、海洋文明的特点:开放、多元、进取
第6课:草原文明
1、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
2、北匈奴的西迁引发亚欧民族大迁徙 3、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4、蒙古对外征服战争的影响:a、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5、草原文明的特点:畜牧经济、迁徙性、侵略性(尚武)、军政合一政权但不稳定
第7课:婚姻与家族
1、婚姻制度的演变线索:
群婚——辈分婚(族内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族外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氏族生活
2、姓氏:
(1)、姓:根据母亲所在的族姓而取。
(2)、氏:a、以所在地方的地名命氏;b、以封邑命氏
(3)、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
3、大家族:由父系祖先繁衍而成的聚居血缘团体。
4、大家庭:由多个家庭构成的,共同生活的血缘团体。
5、现代家庭演变趋势:以爱情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
第8课:种族与人口
1、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黄种(蒙古人种)、白种(高加索人种)、黑种(尼格罗人种)
各主要分布:亚洲、欧亚、非洲
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已增长到50亿。
3、人群迁移的类型:
(1)、古代游牧民族的迁移
(2)、近代殖民活动
(3)、20世纪战争中的难民潮
(4)、现代(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个体移民
第9课:等级与阶级
1、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贵族和平民成为最初的基本社会等级。而广大的妇女、被征服者以及奴隶列于等级之外,没有公民权。
2、不同历史时期中产阶级的构成:
(1)、中世纪:市民阶层(包括商人、作坊主及教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在内)(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3)、20世纪70年代以后:知识型人才(依靠知识和科技发明而致富)
第10课 服饰
1、服饰的基本构成:头衣、体衣、足衣、佩饰
2、服饰的功能:(1)实用功能:护体、御寒
(2)装饰功能
(3)标识功能:等级标识、职业标识(以辛亥革命为界)
3、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的影响。
(2)不同经济生活的影响。
(3)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11课 饮食
火的使用
①陶器的发明并被用作炊具(第一次飞跃)
1、人类饮食经历三个阶段:生食 熟食 烹饪
②调味品的发现和使用
2、人类的饮食结构是由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农耕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
3、饮食方式不仅能反映各地的文化传统,还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
饮食方式和器具:中国:聚餐制,使用筷子
西方:分餐制,使用刀叉
4、东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比较“理性”,重营养;东方比较“感性”,重口味。
第12课:居住
1、居室类型:帐篷型、干栏型、洞穴型、上栋下宇型
2、居室格局和人们的家庭制度联系在一起。
3、人们对居室最基本的要求:安全与舒适
4、影响居住形式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
第13课:交通
1、交通设施:陆路(道路)、水路(桥梁)
2、交通工具:⑴车:人力、畜力 机械动力(火车、汽车)
⑵舟:人力、自然力 机械动力(轮船)
⑶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
第14课:节日
1、岁时农事节日:插秧节、玫瑰节
2、宗教祭祀节日:端午节、浴佛节(佛教)、圣诞节(基督教)、开斋节(伊斯兰教)祭敖包
3、纪念庆贺节日:(1)纪念节日:西迁节、登城节、劳动节、妇女节
(2)庆贺节日;各国的年节
第15课:人生仪礼
1、诞生礼:未孕时的祈子、怀孕后的禁忌、临产期的惯制、报喜、新生儿沐浴、剃发、取名、抓周、过生日
2、成年礼:
(1)、共同目的:让青年人获取生活知识,明确社会责任,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2)、基本内容:接受生活知识、生产技能的传授,经受体质、勇气、毅力的考验。
3、结婚礼:基本程序:择偶(封闭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定亲、娶亲
4、丧葬礼: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
第16课:社会交往
1、见面礼:跪拜礼、鞠躬礼、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
2、名片:名刺 名帖 名片
3、称谓:(1)、基本类别:姓名称谓、职事称谓
(2)、基本原则:谦己以敬人
4、聚会:(1)功能:切磋学问、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广交朋友、启迪心智、增长见识
(2)、场所:家庭客厅、公共俱乐部、小酒馆、咖啡厅、茶馆
(3)、形式:沙龙、曲水流觞、文人结社
第17课:法律的起源
1、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常用神明裁决的方法来解决纠纷。
2、国家诞生以后,习惯→法律。
3、早期成文法典:古埃及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的《汉穆拉比法典》、印度的《摩奴法典》、中国的《法经》。
4、早期成文法典的特征:(1)、由统治者以神的名义颁布;
(2)、实行严格的等级制;(3)、严刑峻法
第18课:法系
1、中华法系:
(1)、发展历程:战国、秦汉(形成)→隋唐(成熟标志:《唐律》、《唐律疏议》)
(2)、特点:以礼入法、礼刑结合2、罗马法系:(1)、重要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基本诉讼原则: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公开审判
(3)特点:私法
(4)影响:欧洲大陆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法律大多由它演变而来
3、英国法系的特征:(1)、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
(2)、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
第19课:审判制度
1、近代西方国家法院的设置:
(1)、大陆法系: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
(2)、英美法系:a、英国:郡法院、治安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b、美国:联邦法院、州法院
2、刑罚:(1)、早期阶段:同态复仇原则
(2)古代阶级社会:发展为生命刑、身体刑、财产刑、自由刑等一整套刑罚,成为维护统治秩序、镇压人民反抗的手段。
(3)、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罪刑法定主义
(4)、二战后:注重刑罚的教育和感化功能
3、陪审团制度的历史作用:它通过把裁决权全部或部分地交给陪审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
第20课: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家——屈原:《离骚》(楚辞)
2、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英)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
第21课:史学
1、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希罗多德《历史》
2、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传记体(纪传体):司马迁《史记》
3、以年代为中心的历史编年体:孔子《春秋》、司马光《资治通鉴》
4、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历史时段论”(长、中、短三时段)
第22课:哲学
1、柏拉图《理想国》:核心思想——理念论
2、孟子的“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阿奎那(基督教哲学家)的神学思想
4、朱熹的“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
第23课:艺术
1、秦俑的艺术特点:现实主义的雕塑手法和宏伟场景融为一体。
2、敦煌艺术受到印度佛教及其雕塑艺术的影响,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对和平、幸福的祈求。
3、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成为人性在艺术造型中觉醒的代表作之一。
4、罗丹往往能在那些有缺陷的体格或性格造型中,注入生命的力量和鲜明的人性,使艺术真正由神殿走向了世俗。代表作:《思想者》
第24课:宗教起源
1、原始宗教:三种形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2、古代宗教:维护国家统治,祭司集团的社会地位一般高于世俗贵族。
3、世界性宗教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信仰唯一主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上帝)和伊斯兰教(安拉)
第25课:宗教传播
1、宗教分布:(1)、佛教:东亚、南亚、东南亚
(2)基督教:全世界
(3)、伊斯兰教(回教):亚洲、非洲、东南欧
2、教派纷争:(1)、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禅宗、净土宗、藏传佛教)(2)基督教:第一次分裂为东正教、天主教,第二次分裂出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3)、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
第26课:宗教特征
1、宗教典籍:(1)、佛教:《大藏经》(经、律、论三藏)
(2)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3)、伊斯兰教:《古兰经》
2、宗教组织:(1)、核心人物——神职人员(2)组织制度:佛教——僧团制度、基督教——教阶制(天主教的教皇制最典型)、伊斯兰教——穆斯林公社、兄弟制度
3、宗教礼仪:(1)、佛教:五戒、十善
(2)基督教:七件圣事和主日礼拜
光阴似流水,转眼间,就临近期末了。这期间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能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例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把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实在工作、学习、社会中。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积极地参加了学
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并加强法
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发》的学习,做到依法执教;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担任高一5个班的教学工作。针对学生刚从初中转入高中的实际
情况,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
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
变。
1、备课方面: 本学期以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学方面。其中,备课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没
有备好课是不行的。备课时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虚
心向同教研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
好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观看教学录像,集中别人的优点
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同组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复习的时
候,我把一些典型的练习题用电脑打在屏幕上,让学生一起做,有效地调动
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我发现,如果一堂课我准备的充分了,有把握了,上
起课来也就自信多了,学生反应的也比较积极。相反,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我不能及时备课,或者有些教学环节处理的不到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很
不理想。所以,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提前两个星期备课,并将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有机结合起来。
2、听课方面:开展听课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学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本学
期,我能够按要求听完7节课,除了听指导教师的课外,我还听了其他年段、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出色的地方,不同的教学方法
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通过听课,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学中及时地纠正;
通过听课,我也学到了很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应用。
3、帮扶方面:通过一次的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我对各个班级学生的历
史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依据考试成绩以及个别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我制
定了帮扶计划并给予实施。我主要是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几次成绩均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给学生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学海无崖,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素养。
一、说文解字概述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因此,历史课程的教学也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从最初的象形发展到最终的简体汉字,体现的不仅是人类的智慧,更多还是古代文化的演变以及人类的进步因此,如果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开展说文解字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历史教材内容,还会增加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师仍是习惯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因此,如何发挥历史的趣味性,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逐渐成为现代历史课堂改革的重点。其实,如果高一历史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有很多历史知识与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是关联的,通过讲解文字发展史来讲解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知识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说文解字的实例
1. 宗字
我国古代最早提高宗法制度的是西周,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西周的宗法制度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宗字的演变,来帮助学生理解宗法制。
首先,通过观察宗字的古代写法,可以发现宗字主要是上部分的屋檐和内部的牌子组成,也就是说宗字是从祭祀牌位事件演化而来的。那么其先人和后代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另外,宗字也显示出后人对先人的祭拜是一种尊重先人缅怀先人的方式。总之,宗字直观的说明了古代宗法制度主要是应用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之中。这样通过研究宗字的形成,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宗法制度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古代大家族之间繁杂的关系。由此可见,利用说文解字有利于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高一历史的知识深度比较广,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对于很多历史知识也只能理解表面意思,而看不到其深刻的内涵。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象形文字,通过文字解释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2. 男字
从田,从力即是男。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也有“甲”“刀”的形意。男,和平时是劳力,战争时是士兵。本义男人,与“女”相对。另外,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男字也代表着地位。可查证的用男字表示爵位的朝代是商。《礼记·王制》中曾指出:“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男字在我国古代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但是从男字的组成来看,男主要是表示在田中劳作的人,这是符合我国古代史农业发展史的。
我国古代的经济命脉是农业,在当时自然生态环境下,田地的劳作主要是依靠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形成的主要根本原因。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来源,并且女性也能够养家。这也就是现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通过分析男字组成,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发展以及当时社会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在讲授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时,就可以通过说文解字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城市
《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也就是说所谓城市就是指保护人们、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并且《说文解字》中也曾提到:市,买卖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声。因此,通过解释城市二字的演变史,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经济是伴随城市形成而出现的。
从早期的古代书籍中,可以看出城与市本身是没有内在联系的。城主要是保护原住居民,而市则是作为交易的场所。也就是说有城不代表有市。在唐朝,市字才正式进入历史文化的舞台中,但两者在这是也只是在概念有所区别。一直到宋朝,城与市正式分开,市即市坊,城即城郭。也就是在宋朝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有了显著性的变化。由此可见,从城市两字的发展就能够看出我国古代经济的演变。并且这样也会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的经济史。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说文解字,并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衡量一个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将说文解字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仅是新课改深入推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梁陈芳.高一历史教学中的“说文解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24
[2]武莹莹.中学历史教材中经部史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关键字:高一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初高中历史衔接
G633.51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且确立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历史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实现学生发展的核心六大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方面而言,加强历史课程改革,研究历史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策略,非常迫切。
一、有效教学及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有效性,成功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二、及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及历史教学分析
(一) 初高中历史课程整体分析:
首先,具体到课程体系方面。初中历史采取了通史体例,时序性特征较为显著。高中历史新课程则采用了模块+专题体例,这种体例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其次,具体到课程内容方面,初中课程重中国史、重政治史,经世界史、轻经济文化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史、经济史及思想文化史分别编制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三足鼎立。
(二)高一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首先,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 “副科”,中考采用开卷方式,仅占50分,学生历史基础普遍薄弱,且思想上不重视。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如故,这也给高中历史教学学习带来了诸多难题。
三、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一) 对初高中历史课标进行有效研读。“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因此,历史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学生已储备历史知识,再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施教,立足于选定的版本,参考其他版本的优点。
初中采用的通史编写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涉及知识在初中并没有独立成章,但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同样可以寻找相关要求: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5)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6)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7)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8)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专题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初中历史主要是“了解”、“知道”、 “简述”、“概述”等相对低层次的能力要求;而高中历史强调掌握“分析”、“认识”、“说明”、“探讨”的能力,另外,我们应特别关注宗法制、九卿、挟书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等初中没有学过的知识点。
(二)“依标施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取舍。我校选用的是人民版教材,依据新课标要求,参考了人教版、岳麓版教材后我决定本专题补充如下内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元朝的一省二院制、汉朝的另一种选官制征辟制、宋元科举制的发展概况、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等内容。对教材“关于夏商政治形式”、“六王毕,四海统一”、“法令出一”、“清朝的边疆政策”进行大胆的舍弃或略讲。
(三)对教学结构的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结构性教学原则,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才能巩固和运用知识。结构整合时必须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和课标的要求。
本专题是必修一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热点。我将课本内容划分为两个关系和四条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变化的四条主线。第一课时讲早期政治制度,重点讲分封制和宗法制;从第二课开始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中央機构,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内容。
一、中央机构。主要包含皇帝制和中央官制,重新整理线索为: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二院制,明废宰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引导学生总结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第一对主要矛盾。
二、地方行政制度和监察制度。高考主要考察秦郡县制,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和元的行省制,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第二对主要矛盾。这样的课堂内容调整使学生很快能掌握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概念。
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明确这些措施是维护皇权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步形成于战国,建立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内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征辟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北宋(二府三司制,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发展于元(行省制),强化于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这样又将所有的制度回位到了各自的朝代,成功的从横向和纵向构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
总之,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研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每一位高一历史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面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现实,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报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4):39-43.
[2]张大均.教与学的有效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学情
平山中学是二级达标校,在校学生相对一些学校而言,平山学生是向学的,素质也不错。不过,还是有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初中历史考试是开卷考,所以有些学生就不是很重视历史,认为平时听听就行了,不做复习工作,结果期中考虽然考得不错,但总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长期下去,势必不利。另外,由于开卷考,所以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初中知识时,有些学生就很茫然。故在教学中,须注意这点,得问清,不然,自以为这些知识学生初中有学,可以不讲,结果有的学生就会听不懂。最后,就是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几次考试,发现学生在这一方面很薄弱,故平时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收获
1. 备课。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备课并非那么容易,要备好一堂课,不仅要备好教材,而且要备好学生。在备学生这一块,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要事先备好学生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果一名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不会解答,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进而难以学好,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外知识储备。
2. 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才发现实际教学与自己所设好的课总有些出入。因为,不同班级各有特色,有的沉闷,有的活跃,而且,班级中的学生各有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要有所改变,对于沉闷的班级,在教学中有时就穿插一些趣事,而对于活跃的班级,要适可而止,免得课堂秩序失控而影响教学。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应变突发情况,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虽然教学中总是与事先有出入,但从中也学到不少,这就是教学相长。
3. 听课。这学期共完成了20节听课记录,除了听历史科外,还听了其他学科的课。在听课过程中,多少有点收获,从中学了一些教学方法以补足自己,同时也见识到同一问题的不同教学。
4. 参加教研。在教研中,交流备课、授课、评课等发面的问题,从中受益。
三、教学反思
开学以来,备课组的计划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期初备课组就统一制定切实可行、内容齐全的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在进度的安排上,坚持做到教与学紧密结合,安排好课本每一单元课堂教学节数、讲评练习的节数以及合理地安排考试加强巩固复习。做到“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因此,在期初我们就重视改造、重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经济史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为顺利参与课程改革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储备。
二、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每周二下午第一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注重研究教材,科学处理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此外,能够做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三、积极参加全市高一历史备课活动,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强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及时问答平台与大连同行交流;积极创设教改交流平台,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成果。
四、鼓励备课组成员积极开展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探讨可操作情境式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本学期由赵冬滨老师上组内观摩课。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强信念。
五、积极组织听课评课。本学期林米睛老师参加市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此外,本组内部教师之间也加强了相互交流和相互探讨;抓牢并监督教学过程中诸环节的落实,促使本组教师在以前所取得成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抓课堂45分钟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对教师挤占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加强学法指导。
六、高一年级重在激趣,倡导“做学生愿做的事,做学生该做的事”,探讨解决活动德育与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问题,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元智慧与潜能。在教学中,我们不停留于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对教材进行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知识,生活中能碰到的事件、时事新闻等都引入课堂,创设一系列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转化课本中较为枯燥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11-15
高一历史期中检测07-14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05-26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06-15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09-11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10-07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现代中国与历史记忆方法11-02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09-08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10-25
高一历史备课组发言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