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共10篇)

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1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罗国阳

【摘要】每个节假日人们都有不同的过法,不同的消费观念,逢年过节人人都同样有的各自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过年 消费 衣食 旅行 压岁钱

逢年过节人人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消费水准。2011年春节将至,我对春节消费状况做一个调查。春节,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域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的“黄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灿烂?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就春节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消费投向在哪里?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购置衣服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再次是送礼,接下来还有文化娱乐、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首先,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在一家公司上班大姐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据了解,有大姐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的休假正好可以弥补。一位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干家务的阿姨说,“往常在家里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 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其次,民以食为天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家乡人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吵着说不够呢。”收银员笑着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有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较大,约达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饮消费也是家乡人民春节的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亲访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楼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我,在他们这预定酒席的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些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嘛,何况还是过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家住红星小区的王先生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送礼花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我对紫薇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8000元,最少的也有2000多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张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4000多元。

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

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我说:“人情费超过了小孩学费,面对众多的人情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69%,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达到143.94元。

再次,快快乐乐春节游

近年来,春节游一直很火爆。我在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线路基本排满。在春秋旅行社报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满座”,而前来咨询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

“如果天气晴好的话,外出旅游的人还会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是个团圆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说:“我挺喜欢旅游的,但不知道春节期间天气怎样,如果天气不是很坏,带着亲戚朋友 一起自驾游也是件快乐的事。”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3%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春节打算在哪过?相对于“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调查显示春节是最深人关注的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3%的人认为,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53%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27%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度过春节,有4%的被采访者称,他们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年夜饭在哪里吃?关于今年的年夜饭,62%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8%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近几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饭店里吃年夜饭,48%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费者预计消费1000―2000元,13%的消费者预计消费2000―3000元,有8%的消费者称,他们的预计消费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费者打算在年夜饭这一项上花费5000元以上。

我在一些三星级大酒店了解到,酒店推出的1666元、2888元的年夜饭在除夕之前约十天就被订购一空,且比去年预定量要多出10%。而“豪华级”的6666元、8888元年夜饭的预定量较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已经初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不再刻意追求“天价”带来的那份虚荣,而是选择过一个富裕而不浪费的春节。

春节应当怎样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

压岁钱该怎样花?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学对初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中学生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极少数的学生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压岁钱上网,买游戏卡,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饰物,买平时就喜欢的图书,购买高档文具,请同学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但经我提醒,有不少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春节来临之际所调查的消费情况,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的巨大变化。

社会调查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2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的身份,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 将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 尤其是占很大比重的名牌消费现状, 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 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校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

鉴此, 我们小组在校园内展开了关于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名牌消费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经我们回收整理, 发现我们调查的男女生比例为48:52, 而数据和结论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名牌消费现状

(一) 讲究经济实用是消费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名牌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讲求经济实用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考虑因素, 但不难看出, 名牌和时尚、流行元素等在大学生消费取向上有着重要影响。如图一所示:

(二) 追求时尚和名牌。

大学生绝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青年, 他们站在时代前沿, 追新求异, 敏锐地把握时尚, 惟恐落后于潮流, 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调查中发现, 85%的大学生购买过名牌, 只有15%的大学生没买过 (见图二) 。

在问及购买品牌产品的原因时, 28.8%为高素质, 20.3%为紧贴潮流, 16.9%为有优越感, 16.9%为朋辈影响, 10.2%为高档次、有质量, 6.9%为其它 (见图三) 。

(三) 名牌成为购买各种用品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调查发现, 在大学生购买各种用品时考虑的因素比重中位于前两位的分别是牌子和品质。并且所占比例不相上下 (见图四) 。

二、当代大学生名牌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 储蓄观念淡薄, 节约意识需培养和加强。

调查发现95%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为家庭。有钱时就大手大脚乱花, 而月末或期末时, 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大大超出计划范围, 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 当前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二) 消费结构不合理,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调查结果发现, 有85%的同学曾有过购买名牌的经历, 并且名牌的消费费用在他们生活消费中比重在30%—50%之间占58%左右 (见图五) 。

而在选择名牌的消费方面, 主要集中在衣物和电子科技产品。一部分人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存在攀比心理。在调查中, 一些同学指出,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 有的同学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 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 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 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 名牌消费目的有所偏失。

调查中, 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对于名牌消费的动因中, “有面子”、“为了心情愉快”占了很大的比重, 次之的为“跟随潮流”以及“怕被人看不起”。这几点, 都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名牌消费上过于虚荣, 并未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中外名牌消费比例失调。

从调查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大学生名牌消费中中国名牌只占了11%, 虽然我们的调查项目有限, 但统计数据反映出我国本土企业, 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较国外著名企业都有待改进和提高。并且, 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情结) 还有待“浓化”。

三、当代大学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及行为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名牌消费过度等问题, 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 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一)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 当某些大学

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 就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 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 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 有些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 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甚至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行为。

(二) 父母的日常生活消费行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 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父母对他们比较溺爱, 很多时候默许他们的错误行为。因此, 我们更应该关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重视不够。具体体现为:

其一,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关注不够。

其二, 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 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 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 因此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 校风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树立正确的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 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 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 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无论是在学生日常生活, 老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 家长在提供经济时, 都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 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 增强理财能力, 提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作为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金钱和名牌, 培养和加强节约意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 学校也应加大对大学生各方面的风气建设。消费风气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因此, 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并且持之以恒, 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倡导:

1.节制消费, 勤俭节约!

2.名牌消费, 量力而行!

3.健康心理是美, 虚荣可耻!

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3

为了了解当前我院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以及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做了本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下面对调查结果作分析:

一、大学生家庭经济现状及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占70%左右)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有少部分(占13%左右)是靠在家务农以及做点小本生意。极少一部分(占7%左右)家庭是工薪家庭。据调查他们有的家庭为了供一个大学生,甚至让其他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而即使这样,有的大学生家庭的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

上一种情况是稍微好一点的,还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则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贷款以及一些亲戚的借款。据调查每个大学生的学费平均每个人每年需要5000元左右,而生活费则在1500-3000之间。这些钱大部分都需要家里解决。

二、引起大学生家庭经济紧张的某些因素

首先: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家在农村,家里的亲人文化都不是很高,所以只有依靠劳动力赚钱,无固定职业。自然工资就不是很高。再加上一些家庭家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经济情况也就不容乐观。

其次:所调查的家庭一般家里都还有一个或两个兄弟姐妹,这也与家庭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观念有关。一个家庭要承担两个到三个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确实有点吃不消。据调查的家庭中有80%还要赡养家里的老人。

再次:则是由于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每年的学费就已经让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够戗,而几乎所有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这就使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500-1000之间,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品的开销的。而大部分学生总喜欢把钱都用完。同样,除了日常饮食类为主要开支外,情感开支也相当的大。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了大学生的消费上,我们知道作为大学生,我们都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下面就主要是围绕所调查的大学生的在校消费情况作分析:

【一】调查情况:

1、大多数学生走理性消费路线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4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4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要求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

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两大思想趋势。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二)学校方面: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网吧,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

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三】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二)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4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6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四)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及给我们留下的对策思考

(1)规范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贫困农民的子女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和高等学校要积极、稳妥、安全、有效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使农村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资助。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监督管理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指导,及时将获得贷款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后第一就业单位告知贷款的银行。

(2)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依据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应引导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自勉,敢于面对现实,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武装自己。

(3)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

春节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4

2007年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域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的“黄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灿烂?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就春节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消费投向在哪里?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购置衣服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再次是送礼,接下来还有文化娱乐、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在一家公司上班表姐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据了解,有表姐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的休假正好可以弥补。一位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干家务的阿姨说,“往常在家里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 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民以食为天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家乡人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吵着说不够呢。”收银员笑着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有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较大,约达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饮消费也是家乡人民春节的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亲访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楼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我,在他们这预定酒席的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些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嘛,何况还是过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家住红星小区的王先生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我对运河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吴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00多元。

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

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我说:“人情费超过了小孩学费,面对众多的人情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69%,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达到143.94元。快快乐乐春节游

近年来,春节游一直很火爆。我在市里的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线路基本排满。在春秋旅行社报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满座”,而前来咨询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

“如果天气晴好的话,外出旅游的人还会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是个团圆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说:“我挺喜欢旅游的,但不知道春节期间天气怎样,如果天气不是很坏,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自驾游也是件快乐的事。”

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3%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春节打算在哪过?

相对于“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调查显示春节是最深人关注的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3%的人认为,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53%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27%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度过春节,有4%的被采访者称,他们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

年夜饭在哪里吃?

员工校园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5

为了了解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消费状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本小组近期在东财校园内开展了一次关于东北财经大学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我们在梁苑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回收率为97%。其中,从性别上看,男生46份,女生51份;从年级上看,大一23份,大二35份,大三21份,大四18份。为增强调查的可信度,我们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东财学生消费现状:

现状一:东财学生总体消费水平较高

根据收回的问卷计算得出,东财学生的平均月消费额为1250.9元,高于大部分高校的学生月均消费额。针对这一结果,我们回访了部分受调查同学,他们认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今年来物价持续上涨,而大连物价水平本就偏高,再加上东财食堂的饭菜价格又比大工、海事等兄弟院校高出许多,消费水平高成了东财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现状二:男女生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接受调查的46名男生月均消费的平均数为1301.1元,其中极大值为3200元,极小值为650元;而51名女生月均消费的平均数为1205.8元,其中极大值为2500元,极小值为450元。而大部分男生的月均消费集中在1000~1500元,而女生的月均消费则在700~1700这个大区间内较均匀地分布。男生的日常消费结构中,食品、聚会等支出所占比重大;而女生则在食品、服饰等方面支出较多。男女生生活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而归根到底是由男女生不同的性格与爱好所决定的。

现状三:年级越高,消费越大

调查还发现,消费支出与所处年级存在较大关系,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的月均消费额分别为1082.5元、1205.2元、1310.8元、1485.0元。由此可见,年级越高,消费越多。受访的一位大四学长说:“从大一到大四,认识的人、接触的事逐渐增多,饭局多了,人情消费多了,月支出总额就多了。”一位大三的学姐说:“到了大

二、大三,周围的学生开始考取各类证书或准备考研,购买各类资料也占据了一部分生活费。”

现状四:恋爱支出较多

大连高校中流传着“爱在东财”这一说法,东财作为一个环境优美浪漫的学校,遍布着一对对大学情侣。调查显示,谈恋爱的学生比不谈恋爱的学生月均消费平均多出500~1000元。65%的同学认为谈恋爱开销大是不可避免的,为维持双方的感情需要而进行物质投入,如给彼此购买礼物,每逢节假日一起外出聚餐、看电影等。我们同时也发现,传统的男方出钱的局面已被打破,普遍都是男女共同承担费用,甚至有女方主动承担全部费用的情况,有的女生恋爱支出甚至超过男生。在当今大学校园生活中,我们无法断言这样的付出到底值不值,但毫无疑问的是,恋爱支出给学生情侣们的日常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关于东财学生消费状况的建议:

1、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形成健康的消费观。

许多同学缺乏理财意识,心安理得的花钱如流水。对我们来说,将来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独立的理财意识,形成健康的消费观,有计划的消费,正确的看待金钱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它。

2、克服攀比,不要盲目追求名牌。

大学生从众心理较强,同学中有人穿了名牌服饰,换了新款手机,都会引起跟风攀比。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有的人的生活费,并不足以让他们追求这些产品,于是不少学生为了一件服饰节衣缩食,甚至提前透支下月的生活费用。对于这一现象,学校及家庭都应作出努力,加强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适当加大“精神消费”的比重。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吃喝玩乐,而用于读书学习上的消费极少,这显然不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大学生应适当减少对物质的追求,更加注重“精神

消费”,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4、学校营造相关环境,形成良好风气。

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篇6

1 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特点

1.1 消费层次化

我们对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消费状况抽样调查,09级学生占64%,08级占16%,07级占20%。从我们对这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他们的消费支出和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别。大一学生在消费中更多注重改善学习条件,满足自身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被调查的大一学生中有85%学生表示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90%以上大二学生的学习投资在100元以下。这说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已经有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变得更为成熟和理性。大三学生由于面临就业问题,所以他们用于就业和考证的支出占很大比例,认为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从3个年级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消费具有层次性,但总体上来说用于学习方面的开支占的比例都不是很高。

1.2 重视健康消费

调查的数据显示,36.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健康消费,而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3.2%。学校内运动中心很受学生欢迎,而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发现,25%的学生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有的利用校内各种体育资源开展体育锻炼。有的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其中有50%的同学每周去体育馆运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1.3 消费呈现差异化

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学生人数20%,低于400元的占10%,400~500元的月消费占24%,500~800元之间的占46%。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比较大,间接反映了高职生学生家庭收入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因为87.5%的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有8.9%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但挣的钱不多。

1.4 消费支出情况多样化

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伙食支出占43%,交通、通信占17%,购物消费占16%,学习用品占4%,娱乐、交际占24%。从这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的伙食消费,其次是用于娱乐和交际。

上网消费情况:1个月用来上网消费10元以下的占4%,10~20元的占32%,20~30元的占24%,30元以上的占40%。

通信费用情况:一个月的通信费用在20元以下的占4%,20~40元的占44%,40~70元的占36%,70元以上的占16%。

1个月平均跟朋友聚餐的费用情况:20元以下的占8%,20~50元的占44%,50~100元的占32%,100元以上的占16%。

1个月的消费透支情况:基本上会透支的占8%,偶尔会透支的占52%,从来不透支的占40%。

对自己理财方式满意的占8%,不满意的占24%,一般满意的占68%。在对被调查对象的消费标准的调查中得出,以经济实惠为主的占41%,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的占32%,尽量追求高标准的占20%,对自己的消费标准不清楚的占8%。

2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引导着其消费心理的变化。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的消费支出有着很大的不同。大三学生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其消费支出更加理性化,而大一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观。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攀比心理比较严重

部分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为了拥有电脑或买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同一个宿舍只要有一位同学买了电脑,则这个宿舍80%的同学也会跟着买,而如果同宿舍没有同学买电脑,那这个宿舍其他同学一般也不会买电脑。他们买电脑也不是用于学习,主要是用来上网玩游戏、聊天。另外,有些学生为了购买名牌运动鞋、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个人欲望。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2 人际交往过度消费

主要为通信支出和恋爱支出大,拥有手机的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0%,每月用于通信的花费高于80元的占40.3%。有20%的同学既有手机又有小灵通,80%的同学认为手机是必要的通信工具。说明学生手机消费非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48.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200~400元,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65%谈恋爱的同学认为恋爱是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而想要通过恋爱来相互促进学习的学生不足10%。我们并不反对人际交往,但如果过分追求人际交往,而忽视了自己的消费能力则是不可取的,这也违背了著名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低级和高级的需要,低级的需要获得了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会有着高层次的需要的欲望。人的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有着更高层次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属于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如果超越自己的能力过分地追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则是一种盲目地追求,也是一种非理性的需求。

2.3 依赖心理比较强,理财观念淡薄

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90%左右的同学的经济来源于父母,有5%的同学使用助学贷款,只有5%的同学是通过勤工俭学来解决经济问题。在被调查的350人中有50人根本没有打工经历,没有做过兼职工作,而且做过兼职的学生中,50%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14.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而以补偿过度开支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那么补贴过度开支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在一起来看待,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33%。显然,我国大学生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要薄弱。另外,从对自己的理财方式感到满意的学生只有8%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财观念比较缺乏,有很多同学有超前消费意识,没有节约开支的理念。

3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3.1 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都没有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大部分都是有多少就消费多少,没有钱就向父母要。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出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没有经历过磨难,不懂得艰辛。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信念、期望和对未来变故的预测可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和态度。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障碍与创造条件,并帮助下属制订合理的目标。因此,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树立节约和适度消费的观念,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3.2 注重精神文化消费的支出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的甚至失去了理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高职生用于网络消费支出的比重非常高,78%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但通过网络来学习的比重不高,他们大多利用网络玩游戏或与其他同学沟通。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偏向应引起高职教育部门的重视。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高职院校应该教育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的学生以为进入了大学就进入了天堂,不懂得未来的前程需要自己去创造和争取,失去了学习的斗志。有部分同学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谈恋爱,认为那是人生的一大追求,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的有保健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获得了满足并不能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只有激励因素得到了满足才发展成为激发人们积极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促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让他们在保证生存消费的前提下,增加阅读书籍和上网浏览专业知识等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的追求,减少谈恋爱、聊天等方面消费的比重。

3.3 营造求勤务实的消费文化

高职院校近几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但大多是宣传一些优秀事迹和安全方面的文化,对有关消费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宣传比较少。学校和老师都要认识到学生消费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应该优化大学生消费这一心理环境。一方面,在校园里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文化,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倡导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另一方面,营造学生学习、生活消费的良好环境,宣传一些消费知识,以便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消费观念。消费也是一门学问,它涉及的内容很广,诸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大学生文化修养虽然比较高,但对消费知识却缺乏系统了解。因此,大学生要掌握一般的消费常识,并在其基础上,提高识辨力、评价力、挑选力、享受力。对高职生来说,可以开设消费心理学、消费经济学、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让他们了解消费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问,以便能让他们克服消费过程中的盲目因素,增强消费的计划性、自觉性,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消费活动,获得良好的消费效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来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①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积极作用,让他们深入学生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消费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②学校应该每学期请有关老同志作革命传统报告,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校友、劳模作有关报告。③对学生进行节约消费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观看有关影片;个别谈心交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等。有85%的同学感到大学生活比较空虚,不知道怎么度过课余时间;有45%的同学不敢去兼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要大胆走出去,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由之路。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一直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对象,他们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高职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消费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唐燕.关于嘉兴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4).

[2]黄敬宝,文敬荣.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7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发生着转型。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时代的——高中生的消费已成为商家争夺的生产经营新动力。琳琅满目的饰品、漂亮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文具,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面对现代市场的诱惑,我们学生的消费出现超常,触发我们学习小组的极大关注与思考,为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做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

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访问学生。

4、结题。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会如何使用。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帮助他人。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帮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大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希望不会让政府贪污或录用。这说明目前社会上的贪污受贿的风气已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反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3、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

4、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大。

同时,也有些误区:

1、追求名牌。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则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饰着装得以自身价格的升华,反映出虚荣与肤浅,这是很浮躁和浅显的举动,容易造成盲目消费和攀比。

2、追求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发生在中学生身上,并不奇怪,中学生整天生活在集体之中,自然会受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常常会出现浪费。

3、过早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同学之间送礼成风。“礼上往来”,用贵重礼物为自己支撑面子。

4、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成风;消费不够合理等。

四、对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建议

高中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又自己来决定的,那么高中生怎样消费才合理呢?

为了培养正常合理的消费能力,自觉地规范和调控消费行为,我们课题小组认为:

1、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理财引导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对不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金钱上加强“宏观调控”,促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我们高中生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又要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费,反对一味追时髦,赶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实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费。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订购有益书刊,学电脑,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8

亲爱的同学:

您好!在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下,大学生这特殊的群体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感谢您的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我们的问卷,对于您的信息只做调查研究之用,绝对保密,请您放心填写。第一部分:基本情况性别_________学院_________年级_________

1.您的家庭所在地区为()

A、农村;B、乡镇;C、大中型城市;

2.您的家庭所在地为()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其他

第二部分:消费结构

3.您的月的生活费平均为()

A、500元以下;B、500-750元;C、750-1000元;D、1000-1500元;E、1500元以上

4.您生活费的来源是(可多选)()

A、父母及亲人;B、勤工俭学等;C、奖学金及助学金等;D、助学贷款E、其他_________

5.你每月兼职收入大概在()

A、没有兼职;B、200以下;C、200-500元;D、500-1000元;E、1000以上

6.您是否恋爱()

A、是;B、否

7.每月的饮食开销(包括基本伙食费、零食费等)大概在()

A、300元以下;B、300-600元;C、600-1000元;D、1000元以上

8.每月的通讯费用(包括手机费、上网费等)大概在()

A、30元以下;B、30-60元;C、60-100元;D、100-150元;E、150元以上

9.每月购买生活用品(包括衣服、鞋子、护肤品、烟等)的费用大概在()

A、100元以下;B、100-300元;C、300-500元;D、500-1000元;E、1000元以上

10.每月用于休闲娱乐的费用(包括聚会、游戏等费用)大概在()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E、300元以上

11.目前占近几个月占生活费百分比最高的五项消费内容为(可多选)()

A、饮食;B、通讯;C、学习用品;D、日常用品;E、休闲娱乐;F、旅游;G、人情来往;H、奢侈品(高档服装、化妆品等);I、恋爱;J、电子产品;H、其他_________ 第三部分:消费观念

12.您监护人给您生活费的周期大约是()

A、没有规律;B、两周左右;C、一个月左右;D、一学期一次;E、其他_________

13.您一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在什么时候花完?()

A、月初(上月透支);B、每月中旬;C、每月月末;D、花不完;E、没有规律

14.您是否有以下习惯(已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可多选)()

A、记账;B、攒钱;C、做消费理财计划;D、在热衷的方面或因特殊原因大肆消费

15.您有特意将每月生活费的一定部分专门消费在以下活动中么?(可多选)()

A、书籍;B、奢侈品(高档服装、化妆品等);C、旅游;D、人情来往;E、其他_________

16.您对您目前的生活费用以及消费支出满意么?()

西安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 篇9

一、调查结果

1. 大学生花费来源

大学生的花费来源主要来自家里,其次是奖学金和社会补助等其他。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通过勤工俭学和在外兼职作为生活花费的辅助来源的比重越来越明显。说明大学生随着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越来越能够主动地承担自己的部分生活费。

2. 大学生花费项目

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以350—500元/月和500—800元/月为主要消费额,共占抽样比重的76.6%,结果表明,在西安本地的生活消费水平上,西安大学生的月均消费额在一个正常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存在着14.8%的大学生的人均月消费额超过了同类正常范围和本地人均消费的正常范围。这些大学生以中高年级的大二、大三居多,占到了此类消费群体总量的85%多,而且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家庭月收入基本都在3 000—5 000元/月,并且家庭所在地也基本上集中在城市。

我们将大学生的消费项目大致分为以下七大部分:饮食支出(包括三餐、零食和饮料等)、学习支出(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和考研等)、个人形象支出(包括饰品、服装和化妆品等)、娱乐支出(包括电影、体育和KTV等)、交际支出(包括请客和聚会等)、恋爱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包括手机费、电话卡、上网卡和车费等)。

(1)在饮食支出方面,基本上不同的消费群体与其消费额比较对应,主要支出位于250元以下,250—350元和350—450范围内,但整体偏低,不论是月消费额在350以下还是在500—800之间,饮食支出都主要集中在250以下。这与实际情况并不很对应,可能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支出比重较少,而在别的方面的支出较大的情况。

(2)学习方面的支出,在月消费额在350以下的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支出很少,仅占了8.4%,这与消费额对应。而在不同的消费额区间内,每学期的学习支出在200元以下的占了53%以上,其次,学习支出在200—400之间仅占了35%左右,且这部分集中在月消费额在500—800之间的消费群体。

(3)个人形象支出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的支出普遍较小,消费额在50元以下的在约占59%左右,与月消费额比较相符。个人形象支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50以下,50—100元和100—200元的区间范围内,都呈现出随年纪增加而增加的现象。从性别维度考量,有89%以上的女生或多或少会在个人形象方面有支出,而只有64%的男生会有所支出,并且在每个同一级别的的形象支出范围段,女生都比男生支出的更多一些,这与现实情况也十分相符。

(4)在娱乐支出方面,60%以上的大学生在娱乐方面的月支出在30元以下,尤其是月支出在350以下的消费群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月支出在350以上的消费群体在与娱乐方面的支出位于30—100元范围内的占到了98%以上,符合正常的情况;从性别的维度分析,在各个同一层级的支出区间内,女生的的支出份额普遍高于男生的支出;从年级维度分析,都出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现象。

(5)在交际方面,55%以上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在此方面的月支出在50元以内,基本符合正常的消费情况;从性别维度来看,在各个支出范围内,男女学生的支出大致相同,但是在支出在150元以上的男生比重是女生的6多,女生几乎没有在此方面的支出超过150元的;再从年级维度来看,同样出现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支出增加的现象。

(6)在恋爱方面,将近有30%的大学生谈恋爱,在月消费额350以下和350-500元之间的大学生中,恋爱支出在100以下占了85%以上,月消费额500以上则没有这么集中,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规律是:随着月消费额的增加,谈恋爱的比重也基本呈现增加状态,表明月消费额影响了恋爱的可能性;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的没谈恋爱的占到女生的60%,而男生的占到了74%,这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男女生比例相符合,并且男女生的恋爱支出在200元以下的都是87%以上,符合正常的状况,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女生恋爱花费在400元以上的是同级别男生的6倍多;从年级维度分析,两者呈现出同方向增长状态。

(7)在交通通讯方面,支出集中在20—50元和50—80元之间,约占了63%左右,符合大学生消费情况;从性别角度分析,男女在不同级别的支出比重大致相同;同样的,年级和此方面的支出同步上升。

(8)在吸烟支出方面,香烟是一种低需求价格弹性的特殊商品,它对于吸烟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不吸烟的人几乎没有吸引力。本次抽烟调查中共有55人吸烟,约占抽样比重的12.17%,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月抽烟支出占月消费比重5%以下的占5 6%以上,基本上符合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不能忽视的是在月消费额350以下,有2/3的抽烟支出占了消费比重的20%以上。性别角度来看,女生抽烟的比重较少,绝大多数以男生为主,约占94.5%,并且大三抽烟的比重较大,占60%。

3. 消费态度分析

(1)超前消费态度。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超过50%的学生对待超前消费的态度是“视情况而定”,并且超前消费项目中电子类产品的比重达到了66.5%,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待超前消费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对花费较大且必须的电子类产品才会考虑超前消费。赞成超前消费的比重仅占12.1%,说明仍有少部分同学赞成超前消费。

从年级角度来分析,赞成超前消费的比例呈现随着年级上升而明显上升现象,视情况而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年级的上升,大学生消费群体对待超前消费的态度越来越理性。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女大学生在超前消费项目上有明显的不同,女生在服饰和促销品上面花费的比重比男生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而男生在电子产品的超前支出所占的比重比女生的高出15%以上。这与正常的情况基本吻合。

(2)消费观念和行为。从表中可以看出,61.1%的同学消费观念都比较理智,但是仍有38.9%的同学消费观念比较冲动。并且71.4%的同学很少有或者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只有28.6%的同学有记账的习惯,说明大部分学生理财观念较淡薄,理智的消费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

从年级角度分析,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购物的理智性在下降,“非常理智”的消费观念从大一的13.5%下降到大三的7.96%,“比较理智”的消费观念从大一的53%下降到50%,而“偶尔冲动”的消费观念从大一的30%左右上升到大三的40%左右,虽然理智型的消费观念比重的下降幅度不是很明显,但是说明了大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在消费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记账习惯,大三学生有记账习惯的比重明显小于大一大二学生的,下降了近10%。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男生的消费观念比女生的要更理智些,而女生往往在消费观念上较冲动。男女大学生的记账与不记账的比重大致相同,差别不大。

(3)网购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68.5%的同学网购行为较少,31.5%的同学网购行为较多,并且8.8%的同学网购比重较大,说明目前大学生中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网购行为,但网购的趋势在上升。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网购人数较少,大二大三网购人数增多,但大部分网购比重较少。

从性别角度来分析,女大学生的网购比重普遍高于男生的。

网购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服装饰品化妆品,第二位的是文具书籍,然后是食品和其他,其中,网购中其他项目主要是电子类产品,其次是游戏点卡,电话卡等虚拟类产品。

4. 家庭与大学生消费

(1)月生活费超支状况。只有极少部分人(1.8%的比例)省吃俭用,也只有3.8%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严重超值,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生活费处于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范围之内,符合正态分布。而且不管从年龄还是从年级分析,各个层次基本都一致。

(2)家庭与生活费超情况。从以下交叉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对生活费的供应状况与大学生的生活费超支状况呈现正相关,大学生“偏高,仍可接受”和“刚刚好”的生活费状况都对应于家庭对生活费的供应不同程度的合理范围内。

上表的相关分析可看出:家庭月收入与生活费超支情况呈现负相关关系,家庭月收入越多,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也就越多,每月的结余可能较多,超支情况就比较少;家庭月收入少的则相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态度主流是理性的,中国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来源依然是来自家庭,每月有固定的可支配金额,有限的消费能力要求大学生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大学生也能够正确对待超前消费的观念,另外,大学生在娱乐、交际,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也适度。大学生也更加追求消费的时尚性,网购的比重和趋势都在增加。

其次,仍然有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引起重视,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月消费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有8.4%的在350以下,而有14.8%的花费比较自由。另外,大学生消费的理智性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出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心里期望和需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低年级的大学生还保留有中学时代的消费观念,而高年级的大学生消费更加自主,而且消费支出,如交际、形象等支出都在增加,更容易出现冲动型的消费行为。

二是在饮食支出中,大部分大学生的月支出均在350元以下,尤其是女生,有70%的比重。许多女生为了保持身材或者节约而缩减饮食支出,一日三餐主要是廉价的饭菜,这其中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男生。这部分大学生不注重合理的饮食结构,没有健康饮食观念。

三是在恋爱支出中,月消费额在200以上的占到了12%以上,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为了恋爱而缩减其他方面的开支的情况。大多数人认为,感情方面的的投入必须要有相当的物质投入才可以,之前的男生在恋爱中应承担更过费用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并且,恋爱支出在400以上的女生的比重是同级别支出的男生6倍多,女生甚至承担了比男生更多的恋爱费用。

四是理财观念淡薄是普遍现象,70%多的大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记账习惯。说明大学生的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观念,理财意识淡薄,对自己的月生活费没有一个规划和预算。

三、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几点建议

1. 开源

(1)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科学消费的课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价值观,也体现出学校的风气与传统,因此,学校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观作为校园的一个重要部分,开设一些相关的科学消费的课程,如理财等,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培养合理消费观念。

(2)倡导节约美德。中华民族有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高等院校应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

(3)勤工俭学。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认识金钱观念,能够珍惜自己的劳动所得,以培养他们科学的消费观念。

2. 节流

(1)培养自强独立意识。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自强意识,以长远的眼光考虑自己的未来,积累经验并培养自己的记账习惯和理财意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0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费,人们每个月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前卫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

三、调查地点

网络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11月15日至月22日

五、调查范围

1.地理范围:在校大学生

2.时间范围:年11月15日至11月22日

3.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六、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发布调查

七、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研活动对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伙食上

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饮食上,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将主要的花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图一可知,有81.6%的在校大学生将花销花费在了伙食上,仅有13.2%左右的大学生将主要开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还是花在饮食上,服饰和日用品所占的百分比也较高分别为65.8%和60.5%,数码产品这种价位较大的产品购买的人数极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花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

(二) 大部分大学生们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因素

由图二可知,大学生在购物时最主要会考虑到产品的价格,价格因素占了73.7%,品牌因素只占了39.5%。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价理性的,不过也比较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外观,这两个因素所占百分比相同,都为71.1%。

(三) 过半数的大学生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购买

有57.9%的大学生想买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暂时先不买,只有18.4%的大学生会想做兼职挣钱再去购买,仅有2.6%的人选择使用借贷产品先买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错,但还是鼓励大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自己赚钱去购买。

(四)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存入银行

由图四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占44%,在生活费有盈余的情况下,会选择存入银行,仅有15.8%的同学会拿去理财,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对盈余的钱进行合理、具体地规划,而就依目前的数据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理财的意识比较淡薄。

(五)绝大部分大学生平时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

由图五可知,73.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父母按月寄送的,极少数大学生,占5.3%是来源于银行贷款,靠自己兼职挣钱的只有34.2%。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占少数,经济来源都得依赖父母。

(六)近半数的学生会在消费之前做好规划

由图六可知,有近半数学生认为在消费之前应该做好规划,占47.4%;秉持能省则省这种消费观的学生占23.7%,而抱着想买就买这种心态的同学也不少,占了21.1%,即使没钱也要借钱去买的同学极少,只占了5.3%。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比较理性的。

(七)普遍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集中在800-1500元之间

由图七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800-1200元之间的占36.8%,而31.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1200-1500元之间,仅有2.6%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月平均消费在500-800之间元与2000元以上的同学所占百分比相同,均为10.5%,而剩下7.9%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平均分布在1500—2000元。

(八)大部分学生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上花费在300元以下

由图八可知,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44.7%每月在护肤着装等形象消费中只花费300元以内,而在300—500之间的占了26.3%,500-800元之间的占了18.4%,800-1200元之间的占了7.9%,消费金额在1200元以上的仅占2.6%。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在意形象装扮的,每月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不少。

九、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消费观念比较理性。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盲目的跟风和一味的追求品牌,购物时比较看重价格,也比较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购物习惯。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下多数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而不是非要以别的方式买下产品,这些都能看出现代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自制力较强。

2、大学生经济不独立。如今,多数大学生每月开销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给予,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是靠自己兼职挣钱赚取生活费的。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多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大学生在消费时应该要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消费。极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父母的给与都是心怀感恩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找份好工作,将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十、总结

此次网络调查仅仅是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存在无法控制调查对象的配额的缺陷。调查对是面向在校学生,但参与此次调查填写问卷的学生对象不均匀,多集中在大三女生这个范围中,而且此次收集到的问卷很少,仅有38份,问卷的题型比较单一化,测度项不完整,导致此次调查分析数据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希望以后的调查里能够合理分配调查对象,多派发问卷进行回收后再进行分析,题型要做到精而简。

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

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

本调研报告针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其看法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各层次同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其他高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在总体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在这过程中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已是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1、消费状况调查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

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23%,1000元~5000元占67%,5000元~10000元占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4%,来自农村的占96%。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这在我们学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费金额。

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9.5%,500元~1000元占72.5%,1000元~2000元占14%,2000元以上占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4%,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

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0%,有计划消费的占32%,想花就花的占54%,选择其他的占4%。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

每月饮食开支在3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00元~400元占48%,400元~600元占32%,600元以上占10%。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而这些数据与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这主要是因为绵阳地区物价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

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

本次调查遗漏了恋爱开支,但据我们调查过程中口头了解到: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

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20%,30元~50元占38%,50元~80元占36%,8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

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以下的占8%,10元~30元的占21%,30元~50元的占39%,50元以上的占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还有很多人选择外出观光旅行,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消费。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Credit Card)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Credit Card)也逐渐悄然成风。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同学是选择在学校周边的商业区购物。

(12)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每月支出是否有预算有计划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为42%,男同学则为37.1%。

(13)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家庭较贫困的学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14)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

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3)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4)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Credit Card)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5)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办法

1、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引导

(1)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不好的消费观念。

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消费观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要摒弃那种和别人比气派要面子的思想。家长们应该交给孩子一种朴素简约优惠实用的消费理念,让其逐渐养成自力更生、不铺张浪费的好品质。

(2)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3)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形成的根本。

因此,社会应该逐渐调整整体消费结构。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的支的消费方式也应该逐步改变,从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方式趋于合理!

2、在校大学生应提高自身意识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总的来说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应是当务之急。

上一篇:总结常用语句下一篇:有趣的科学实验日记